國家圖書館與國立成功大學合作數位化締約見證典禮
標題:
內容簡介:
國家圖書館有鑑於國內許多的圖書館與文獻典藏單位保存著1949年以前的出版品,該時期出版品記錄著臺灣歷史文化、人文地理、藝術文學、社會、政治、經濟等各面向資料,極具學術研究價值,成為臺灣研究的最佳資源。惟臺灣地區因溫、濕度偏高不利於圖書保存,多數圖書文獻典藏空間環境缺乏完善的溫溼度恆溫控制環境,圖書因年代久遠紙質酸化,往往禁不起翻閱而破損,或因損壞而被報廢,為達成保存文化與弘揚學術之任務,以數位化形式備份保存減少圖書因使用而損壞,透過網路提供國內外讀者及研究人員查詢利用,延長這些實體圖書的保存壽命。
為此,國圖自2015年啟動「臺灣文獻合作數位化計畫」,期能以此計畫進行1949年以前出版品的數位保存與利用,同時建置「臺灣華文電子書庫」及「臺灣記憶系統」等資料庫以提供開放取用為目的,促成全國各圖書館等文獻典藏單位之相關出版品,得以數位形式供全球讀者利用,目前已合作大學包括: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及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國圖持續此計畫,今年首間合作舊籍數位化的大學即為王涵青館長任教的國立成功大學,其前身為1931年臺灣日治時期創辦的「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王館長深知自建校以來保存相當完善日治時代的珍貴舊籍與文獻資料萬餘冊閉架典藏於今日的成大圖書館中,主題包含理工、數學及文史研究等豐富範疇,於是積極推動促成雙方合作數位化,並首選1949年以前出版且與臺灣主題相關的中、日文舊籍圖書,共計370冊;其中年代最早的1本是1900年出版的《臺灣史料》,次之為1902年出版的《臺灣志》,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由日本人類學家、民俗學家伊能嘉矩所著,伊能嘉矩先生當年以陸軍省雇員身分來到臺灣,任職於總督府民政局,其一生致力於臺灣研究,是臺灣歷史及原住民研究的奠基人之一,更有典藏卷期相當完整於1906年出版的《臺灣總督府專賣局事業年報》第1至27卷,也包含1919年出版的《臺灣農業年報》,以及前校長馬哲儒捐贈的《崑曲粹存》等不勝枚舉,種種珍貴舊籍文獻資料透過數位化方式,未來將各領域前輩們的學術精華與臺灣歷史發展軌跡於線上重現閱覽。
雙方數位化合作締約見證典禮於今日(113年4月2日)在成大圖書館舉辦,成大陳玉女副校長致詞時表示成大圖書館的百年書庫有為數不少珍貴典藏書籍,這次與國圖的數位化合作案相當有意義,國圖以豐富的經驗將這些成果系統化呈現在國人面前,讓這些具珍貴典藏品公開傳播,讓相關學術研究者能充分利用,非常值得推動。王涵青館長則表示本次數位化成果,未來除能於國圖建置的相關資料庫平台開放供閱外,同時將數位檔案分享與成大,雙方互惠共享數位資源,與成大的合作是今年的一個開始,我們也將持續拓展與全國大專校院合作數位化機制,凝聚各校珍藏的知識亮能,共同推廣海外臺灣研究、促進學術外交,進而發揮臺灣研究的學術影響力。
系統號:
O-024591
南臺灣第一所國家級圖書館上梁典禮,行政院長陳建仁親赴主持
標題:
內容簡介:
國家圖書館南部分館暨國家聯合典藏中心建築物結構體即將完成,為祈求工程順利,國家圖書館於113年4月18日(星期四)下午2時於新建工程基地內舉行上梁典禮,行政院長陳建仁親臨主持,包括教育部長潘文忠、國家圖書館館長王涵青、臺南市長黃偉哲、圖資界代表、臺南市在地立委及20多位市議員、施工團隊等多位貴賓也一同出席,共同見證新建工程達成階段性里程碑。本項工程預計114年底完工,屆時可容納1,500萬冊以上的藏書量,並提供全齡閱讀資源及學術研究專業服務。
系統號:
O-024592
因應「國家圖書館2樓及3樓空間優化工程」入館動線及服務調整公告
標題:
因應「國家圖書館2樓及3樓空間優化工程」入館動線及服務調整公告
內容簡介:
一、空間優化工程說明:
為提供讀者更優質與舒適之閱覽環境,配合本館特色及風格整體重新規劃設計,改善舊有空間格局為智慧學習共享空間,提升閱讀氛圍並兼顧研究功能,做為讀者自主學習、終身學習之良好場域,將於113年4月16日(二)至9月30日(一)針對本館2樓及3樓部分閱覽區域進行空間優化,以強化閱讀氛圍並兼顧提升多元入館服務、座位規劃、圖書調閱服務、資源展示方式等效益,提供讀者更舒適且便利的閱覽環境,打造全新的主題展示與創新互動閱讀空間。
施工期間本館將持續戮力提供讀者各項服務與資源,然仍無法避免造成部分之聲響、粉塵異味及相關動線與服務調整等諸多不便,尚祈見諒!懇請您一同以耐心及包容靜候本館的蛻變,未來將以嶄新的空間及優質的服務迎接您的到來。
二、入館動線調整說明:
(一) 為配合空間優化工程施作範圍並保護讀者人身安全,本工程施作期間,讀者入館動線改由本館藝文中心入口進入,請沿指標搭乘藝文中心電梯(或步行階梯)至6樓入館。
(二) 讀者進出本館仍需於臨時管制口刷取本館閱覽證。
三、閱覽服務調整說明:
(一) 服務櫃台調整:
1. 辦證櫃台:暫設置於本館6樓
2. 總服務櫃台:暫設置於本館3樓川堂區,調閱書(含期刊、報紙調閱及館際合作書取件)亦請於此處領取。
3. 參考服務櫃台:暫設置於本館6樓,待工程完成後將與5樓政府資訊室服務櫃台整併。
(二) 開架資料改採調閱方式提供:
1. 範圍包含:中文新書區、近3年博碩士論文(請利用臺灣博碩士論文獨立調閱系統)、參考室部分開架資料、3樓期刊室學報及期刊合訂本等開架圖書資料。
2. 因刻正進行相關開架資料移架作業,部分開架圖書已陸續移至書庫,相關館藏狀態,請參考本館館藏目錄查詢系統揭示之「典藏位置」等資訊。
(三) 臺灣博碩士論文獨立調閱系統:原設置於2樓之臺灣博碩士論文獨立調閱系統檢索區,於本工程期間將暫移置3樓期刊室檢索區C區,持續提供讀者檢索利用。
(四) 2樓掃描服務:將暫移置3樓川堂區持續提供服務。
(五) 遺失物領取服務:臨時總服務櫃台僅保留近1個月之遺失物品供讀者查詢及領取;查詢超過1個月以上之遺失物,則須填寫遺失物查詢申請表,須待館方處理完畢後通知讀者。
四、其他:相關服務動線及內容之調整,將視本空間優化工程實際執行進度進行滾動式調整,相關變動將提前公告於本館官網。
系統號:
O-024533
【徵才】中研院文哲所近現代文學研究室徵聘專任研究人員
標題:
時間:
2024年7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職缺:本所編制內助研究員 1 名
二、資格:具有博士學位者
三、專業領域:現當代華語文學研究
四、應備資料:各一式六份(含學術著作)
(一)詳細履歷(請註明碩、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授及五年內博士後研究期間之指導教授姓名)
(二)博士學位證書影本,或博士論文通過證明。(有教師資格證書者請加附影本)
(三)未來三年研究計畫
(四)歷年學術著作目錄
(五)重要學術著作(1 至 3 種,含博士學位論文),以外文撰寫者,請附中文摘要。
(六)推薦函(至少需有 1 封)
五、受理方式:請於2024年7月31日前,備齊上述資料,寄至台北市南港區(115)研究院路二段128號,中研院文哲所秘書室收,洽詢電話:02-27895713 黃先生;E-mail:hopperan@sinica.edu.tw
系統號:
O-024525
【徵才】中山大學中文系徵聘專任教師
標題:
時間:
2024年5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 職級: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
二、 學術專長:古典詞學。
三、 名額: 1名。
四、 聘任日期:完成本校相關聘任程序後,依會議決議聘任日起聘。
五、 應徵資格:
(一)具有國內外大學相關科系博士學位。
(二)符合本校專任教師聘任資格審查要點之規定。
(三)須有近五年發表於第一級核心期刊之論文或執行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六、 檢附資料:
(一)完整個人資料表(請至本校人事室網頁下載「國立中山大學擬聘教師資料表」填寫)及著作目錄表(需含博士論文題目,目錄表請分類填寫,如為核心期刊請自行標注)。
(二)學經歷(教師證書、大學以上畢業證書)及榮譽證明(如國科會獲獎證明等)。
(三)博士論文及最近五年內學術著作一份,如有五年以上具有重大影響力之著作敬請一併檢附。
(四)個人資料表及著作目錄電子檔請另以電子郵件於113年5月31日以前傳遞至聯絡人信箱,通過本系初審後需另繳推薦信函三封。
七、本次甄選依據「國立中山大學教師及研究人員聘任規則」辦理,上述規則可於本校人事室網頁下載(https://reurl.cc/7yRNqN)。本系新進教師所開設課程時數,應授滿本校專任教師每週基本授課時數;新進教師應支援共同必修科目授課並加入該課程計畫團隊。
附註:應徵者請備妥前述資料並註明應徵項目於113年5月31日前(以郵戳為憑)寄至:「(804)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杜佳倫主任收」
洽詢電話:07-5252000轉3053,聯絡人:陳小姐
E-mail:yiwen33@mail.nsysu.edu.tw
系統號:
O-024516
【徵才】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徵聘專任教師
標題:
時間:
2024年6月16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徵聘領域:
世界史範疇:以「歐陸史、美洲史、東南亞史」為優先。
中國史範疇:以「上古史、魏晉南北朝史、明清史、中國現代政治史」為優先。
臺灣史範疇:以「早期臺灣史、十九世紀臺灣史、日治臺灣史」為優先。
二、申請資格:
(一)具備國內外歷史學相關博士學位者(如最高學歷為本校授予,遞件申請時須於離校後在本校以外機關學校從事與教學、研究相關之工作兩年以上)
(二)任職國內外各大學或學術研究機構之專職教學或研究人員
(三)中文非母語者,宜具備基礎中文溝通和文書能力。
三、應徵資料:請參見官網
四、申請方式:
申請資料請依上述排序,以電子檔方式(檔案類型為 PDF),由申請人以電子郵件寄發至歷史系公務信箱:history@ntu.edu.tw,同時副本:jhhwang@ntu.edu.tw,若檔案大小超過10MB,請放置雲端,並檢附連結供下載。電子郵件主旨請註明「應徵歷史系教師-應徵者姓名」。
收件截止日:2024年6月16日止,資料不完整者不予處理。
五、起聘日期:2025年8月1日
六、通過第一階段徵選者,本系將另行通知繳交紙本著作及安排演講,大約在 2024年11月下旬(旅費尚請自理)。若未克參加,視同放棄應徵。
電子信箱:jhhwang@ntu.edu.tw
公務信箱:history@ntu.edu.tw
電話:+886 2-33664703;傳真:+886 2-23620028
系統號:
O-024519
【徵才】中正大學歷史學系113學年度徵聘專任教師
標題:
時間:
2024年7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本系擬於113學年度徵聘專任教師1位,114年2月1日起聘,應聘人必須:
1、資格:已具有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或獨立學院博士學位。
2、專長:中國史(以明清史為優先)或世界史
任用資格視應聘人資歷及著作,得為助理教授、副教授或教授。
二、申請文件:
1、應徵教師履歷資料表,詳見本系網址;如另有詳細之履歷亦可一併附上。
2、著作目錄。
3、擬開設課程之授課大綱三門(學士班相關課程)。
4、五年內之代表著作(請加標示)及其他著作、博士論文(外文論著請附中文摘要)各乙份。
5、博士學位證書影本(國外證書請附駐外單位驗證)及經歷證明書影本。
以上1、2、3項請附中文。
三、申請時間:即日起至民國113年7月31日截止(寄達)。
四、寄件地址:621嘉義縣民雄鄉大學路一段168號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系主任收(請註明應徵資料)。
網址:http://depthis.ccu.edu.tw (應徵教師履歷資料表可供下載)
電話:05-2720411轉21302 李小姐
五、如進入第二階段面試,將邀請應聘者到本系面談、演講。
系統號:
O-024514
【徵才】雲林科技大學漢學應用研究所徵求助理教授
標題:
時間:
2024年6月30日截止
內容簡介:
聘任員額:1名。
起聘時間:民國114年2月1日(113學年度第2學期)。
申請資格:具教育部承認之博士學位(或具助理教授以上證書)者。
學術專長:一、具備教授本所下列課程能力之一:
(一)中國哲學、中國思想。
(二)經學。
(三)數位人文應用。
二、具備國文教學能力(文學與創新、應用中文)。
收件時間:即日起至113年6月30日止,以郵戳為憑。
系統號:
O-024458
【徵才】Professorial Fellow for the Taiwan Studies Programme
標題:
【徵才】Professorial Fellow for the Taiwan Studies Programme
時間:
2024年5月17日截止
內容簡介:
We are currently seeking candidates, specifically a Taiwan Chair holder, for the first semester of the upcoming academic year 2024-2025 at the University of Tartu in Estonia, as well as for the Winter School in February 2025.
The deadline for applications for positions at the University of Tartu in Estonia and Georg-August Universität Göttingen in Germany is Friday, May 17, 2024, at 12:00 CET. Please submit your applications to the following email address: inge.mangelschots@ugent.be.
系統號:
O-024460
【獎助】2024年臺南研究博碩士論文獎學金
標題:
時間:
2024年5月31日
內容簡介:
一、 宗旨
為鼓勵臺南研究,關懷鄉土與人文發展,設立「臺南研究博碩士論文研究獎學金」 。
二、辦理單位
(一)主辦單位: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二)合辦單位:南瀛國際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三、申請資格
凡經教育部立案之國內、外大學或獨立學院之碩士班研究生及博士候選人,申請論文未獲其他獎助,且可於2026年完成論文者,不限國籍,皆可申請。
四、研究範圍
凡以臺南地區人文與社會科學、或以臺南地區與臺灣或國外其他地區進行比較研究者,皆可申請。
系統號:
O-024459
【獎助】國立歷史博物館藝術獎學金(傅狷夫獎、劉延濤獎)
標題:
時間:
2024年8月截止
內容簡介:
國立歷史博物館(以下稱本館)接受臺灣前輩藝術家(依姓氏筆畫排列)林玉山先生、郭雪湖先生、陳進女士、傅狷夫先生、劉延濤先生捐款,做為鼓勵從事美術工作後進之獎助,為感念前輩藝術家對臺灣美術人才培育之用心與關懷,本館特設置本獎助學金辦法,並獎助、培育臺灣美術發展之優良人才。
書畫藝術獎:**今年(2024年)舉辦**
1.傅狷夫獎:相關臺灣書畫之研究論文。
2.劉延濤獎:水墨或書法創作作品。
聯絡人:研究組 楊小姐
(02)2361-0270分機203
yangrita@nmh.gov.tw
系統號:
O-024454
【獎助】第一屆「林正弘哲學創作論文獎」
標題:
時間:
2024年8月30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宗旨:為了紀念林正弘教授對哲學研究與發展的深遠貢獻,「紀念林正弘教授專案小組」籌設「林正弘哲學創作論文獎」,徵求哲學創作,以期建立台灣自己的哲學創作傳統。
二、徵稿性質:「哲學創作論文」(Philosophical essay)說明:
(1) 所謂「哲學創作論文」是指針對一個哲學問題或哲學觀念,在不依賴任何既有現成的哲學主張、主義、學派、理論之下,創作者獨立運思並寫作,對哲學問題提出原創的、說服力強的合理答案或者發展出一個有系統的原創觀念。
(2) 「哲學創作論文」是哲學傳統的一個重要文類,它以哲學思考和論證的方式來探討一個問題,是現代哲學家在討論哲學問題時常用的文體,典型的例子是培根、洛克、笛卡兒、史賓諾莎、彌爾等現代哲學家的作品,即使在當前學院格式論文已成主導,仍然有很多學院哲學家寫作哲學創作論文。它毋需學術期刊論文那種嚴格的形式,但是討論和論證同樣嚴謹,並且更加強調寫作的風格。
(3) 本徵稿不限制任何哲學問題、觀念和寫作形式,但内容必須符合第一點要求。本徵稿鼓勵針對台灣社會問題,以哲學觀點來分析和討論;但也鼓勵針對任何高度抽象的哲學問題,進行創作。
其他相關訊息,請參見官網。
系統號:
O-024455
【徵稿】《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39期「冷戰時期的台灣古典文學」專題徵稿
標題:
【徵稿】《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39期「冷戰時期的台灣古典文學」專題徵稿
時間:
2024年6月30日截止
內容簡介:
本期論文徵求以下議題來稿:
一、冷戰時期台灣古典文學的發展史
二、冷戰時期台灣古典文學的書寫樣態
三、冷戰時期台灣古典詩學主張或文學論述
四、冷戰時期台灣古典文學重要報刊
五、冷戰時期台灣與海外詩壇關係
六、冷戰時期台灣古典文學與同時期新文學寫作趨向比較
七、其他相關議題
相關檔案詳參: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198849
(預計2024年6月30日截稿)
系統號:
O-024457
【徵稿】《台灣史學雜誌》徵稿
標題:
【徵稿】《台灣史學雜誌》徵稿
內容簡介:
1. 本刊為半年刊,每年6月底及12月底各出版一期。
2. 本刊為一專業學術性期刊,園地對外公開,凡有關歷史學未出版之論文(本文+注釋+徵引書目,不超過2萬5千為原則)、研究討論(1萬字為原則)、書評(不超過3千字為原則)與書評論文(不超過5千字為原則),均所歡迎。來稿請附英文篇名、作者英文姓名,論文另附中、英文摘要(中文以五百字為原則,英文不超過一頁),與中、英文關鍵詞(三至五個)。並請按本刊〈撰稿格式〉寫作,以利作業。中文來稿請用Word文書軟體編排,文末請附徵引書目,並附上BIG-5碼(繁體字)電子版文稿檔案。
3. 來稿一律送請專家學者2名匿名審查,結果將知會作者。
4. 來稿刊出之後,贈送論文作者當期期刊4冊,其餘2冊,均不另致稿酬。另免費提供作者論文之PDF檔案,或接受作者自費印製論文抽印本之服務。
5. 來稿牽涉著作權部份(如圖片及較長篇幅之引文),由投稿者自行處理,本刊不負相關責任。
6. 來稿請註明真實姓名、服務單位、通訊地址、電話、電子郵件信箱,以便聯繫。
7. 來稿請寄E-mail:ic.tahr@gmail.com信箱,台灣歷史學會《台灣史學雜誌》編輯部收。
系統號:
O-024456
【徵稿】《成大中文學報》第89期徵稿
標題:
時間:
2025年1月15日截止
內容簡介:
回望古典,不論是耳熟能詳的「文以載道」、「學而優則仕」或「君子不器」,展現的都是古代知識份子多元的角色、跨域的企圖。文人騷客,常不僅只是創作者,或兼為學富五車的鴻儒,或亦為運籌帷幄的官員。
何況明代萬象紛呈,從臺閣、復古到性靈、新變,雅俗共存、三教雜糅,目不暇給。加以出版業興盛,不論王公貴族或市井文化、庶民生活都得到記錄、彰顯,從柴米油鹽、豆棚瓜架,到出將入相、深謀遠猷,每個文人際遇殊異,其生命歷程,各有跨域的交織共鳴,並一起譜出了明代各擅勝場的合奏。或評為金鼓喧闐,或以為絲竹亂耳,今日解析明代文學的眾聲喧譁,正需結合跨域的研究視野。因此《成大中文學報》第89期,特別策劃「明代文學跨學科研究」專題,並擬定主題如下:
一、明代文學與經學
二、明代文學與史學
三、明代文學與思想
四、明代文學與政治
五、明代文學與社會
六、明代文學與地理
七、明代文學與宗教
八、明代文學與教育
九、明代文學與軍事
十、明代文學與文獻
歡迎海內外學者先進,惠賜 鴻文。
系統號:
O-024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