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中研院史語所陳維鈞研究員榮退

標題:

中研院史語所陳維鈞研究員榮退

內容簡介:

陳維鈞研究員於1992年入所,113年2月1日退休。自113年3月1日起至114年7月31日止奉核定為歷史語言研究所兼任研究員。陳教授專長行為考古學、東南亞考古,在臺灣本島、金門、以及越南北部沿海地區,從事多年的實際考古學田野調查和發掘,關注於探討台灣與其周邊地區的史前文化內涵、文化發展、互動和變遷過程。他並執行多項考古遺址調查搶救發掘工作,對於文化資產保存與維護有重要貢獻。

※本則消息文字引用自史語所公告。

系統號:

H-024574

中研院臺史所李佩蓁助研究員逝世

中研院臺史所李佩蓁助研究員逝世

標題:

中研院臺史所李佩蓁助研究員逝世

內容簡介:

中研院臺史所李佩蓁助研究員於法國3月27日晚上7點,被發現倒臥於飯店房間,昏迷不醒。雖緊急送醫救治,但藥石罔效。李教授為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碩士、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長年研究清末、日治初期臺灣經濟史,其對於清末臺灣洋行買辦商人的研究備受學界矚目。在其就讀碩、博士班期間,曾獲選中研院臺史所訪問學員、博士培育人員。其博士班畢業後也曾獲聘本院博士後研究,是本所極力栽培的研究人才。因研究潛力優越,甫於2019年正式聘任為本所專任助研究員。

本則消息文字、照片來源引自中研院官網。

系統號:

H-024483

臺灣大學歷史系王德毅名譽教授逝世

臺灣大學歷史系王德毅名譽教授逝世

標題:

臺灣大學歷史系王德毅名譽教授逝世

內容簡介:

國立臺灣大學名譽教授王德毅先生於2024年4月29日辭世。

王德毅先生(1934年3月28日至2024年4月29日)係江蘇省豐縣人,號「志彊」與「天行齋主人」。他少年成長於戰亂之中,以流亡學生身分來臺後入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完成學業,畢業後曾於本館北溝辦公室特藏組任職。先生治史嚴謹、專注於宋史,以研究、教學為終身之志,退休後仍然筆耕不輟。

先生一生長期投入宋史、歷史人物年譜、傳記資料、宋會要輯稿人名索引、別名字索引的研究、編輯出版與學術成就斐然,深獲全球漢學領域尊重,亦化育英才,培育無數宋史研究學者,提攜國際青年研究者。

2021年9月30日,先生慨贈其所有研究資料予國家圖書館,內容不僅涵括近70年藏書超過6萬餘冊、國內外宋史與相關時代研究資料,治學筆記手稿,他還保存與國內外歷史領域重要研究學者如姚從吾教授、方豪、楊家駱、趙鐵寒、劉子健、斯波義信等學者往來書信。漢學研究中心近期將舉辦紀念書展,同時陸續整理公開其捐贈資料,以彰顯先生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的典範。

系統號:

H-024599

著名藝術史與鑑定學者傅申教授逝世

著名藝術史與鑑定學者傅申教授逝世

標題:

著名藝術史與鑑定學者傅申教授逝世

內容簡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系(今美術學系)校友、藝術史學術與鑑定泰斗傅申,4月16日凌晨於杭州市辭世,享壽88歲。傅申於書畫創作、學術鑑定、藝術史教育成果豐碩,造詣深廣,具國際影響力。曾任職於美國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國立佛利爾美術館(Freer Gallery of Art),著有《元代皇室書畫收藏史略》、《海外書跡研究》等重量級學術專著,對懷素〈自敘帖〉、黃庭堅〈砥柱銘〉等爭議性書畫鑑定,更具高度學術價值。

本則消息文字、照片來源引自臺灣師範大學官網。

系統號:

H-024556

中國史研究者,耶魯大學歷史系榮譽退休教授白彬菊(Beatrice S. Bartlett)逝世

中國史研究者,耶魯大學歷史系榮譽退休教授白彬菊(Beatrice S. Bartlett)逝世

標題:

中國史研究者,耶魯大學歷史系榮譽退休教授白彬菊(Beatrice S. Bartlett)逝世

內容簡介:

耶魯大學歷史系榮譽退休教授白彬菊(Beatrice S. Bartlett,1928-2024)於本年4月1日逝世。白教授1949年畢業於麻塞諸塞州史密斯學院,獲得學士學位,1967年進入耶魯大學。1970年前往臺灣從事10年的研究工作,並在在哈佛大學完成博士學位。1983年加入耶魯大學任教,於2005年退休。

其博士論文題《硃筆:清代軍機處奏摺制度和中央政府的決策過程》(The Vermilion Brush: The Grand Council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Central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in Mid-Ch'ing China)。該論文後以《君主與大臣:清中期的軍機處(1723-1820)》(Monarchs and Ministers: The Grand Council in Mid-Ch'ing China)為名出版,是她的代表作之一。

系統號:

H-024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