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事務

2013年臺灣閱讀節將於12月1日至7日在全臺展開

2013年臺灣閱讀節將於12月1日至7日在全臺展開

標題:

2013年臺灣閱讀節將於12月1日至7日在全臺展開

時間:

2013年12月1日至7日

內容簡介:

國家圖書館臺灣閱讀節系列活動於2013年11月29日正式啟動,上午舉辦「閱讀讓你飛翔」活動記者會,在現場臺北市立新生國小小朋友的朗讀及精彩表演中,為臺灣閱讀節揭開序幕。

臺灣閱讀節,是專屬臺灣的閱讀節慶,今年首次舉辦。主辦節慶活動的國家圖書館,結合了各界辦理「名人推薦百大好書」、「閱讀有購讚」,以及「放書漂流.與書飛翔」等漂書活動,透過活動希望可以建立民眾「買書、讀書、送書」的習慣,各界也以實際的行動參與閱讀節活動,例如教育部蔣偉寧部長、司法院賴浩敏院長,王品集團戴勝益董事長,臺中市、宜蘭縣、屏東縣等多位縣市首長,作家余光中、羅智成、焦桐、隱地、廖玉惠等逾50位名人推薦百大好書;7家網路書店及15家實體書店(153間門市),推動『閱讀有「購」讚』活動;更有圖書館以及交通部的部屬機關共同響應漂書活動,全國各地圖書館在活動期間也規劃辦理豐富的閱讀活動。

誠摯邀請民眾在2013年「臺灣閱讀節」影響身邊的家人、朋友一同在閱讀節的各項活動,盡情地享受閱讀的美好,透過閱讀遨翔在美好的閱讀世界中。臺灣閱讀節系列活動,請詳見國家圖書館臺灣閱讀節網站(http://trf.ncl.edu.tw/)。

【名家推薦百大好書.閱讀讓您飛翔】
12月1日至7日活動期間,各地圖書館展出教育部蔣偉寧部長、司法院賴浩敏院長,王品集團戴勝益董事長,臺中市、宜蘭縣、屏東縣等多位縣市首長,作家余光中、羅智成、焦桐、隱地、廖玉惠等逾50位名人推薦的百大好書,是閱讀節買書、讀書、分享書的首選。民眾可以在圖書館享受閱讀、也可以透過臺灣閱讀節Facebook粉絲專頁po文分享閱讀心得。

【閱讀有「購」讚.買好書獎不完】
臺灣閱讀節結合了7家網路書店及15家實體書店(153間門市),推動『閱讀有「購」讚』活動,民眾於活動期間在合作的書店中購書除享有折扣優惠外,還能參加抽獎。獎品包含國家圖書館提供價值20萬元的國寶復刻書《註東坡先生詩》、惠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價值近4萬5千元的筆記型電腦及20臺多功能事務機,以及趨勢教育基金會提供蔣勳有聲書……等等近200項豪禮,通通藏在好書裡。

【放書漂流.與書飛翔】
國家圖書館結合全國各地圖書館,交通部以及臺灣漂書協會,推動「放書漂流.與書飛翔」活動,透過漂書活動,鼓勵民眾將家中珍藏的好書拿出來放漂,與其他人一起分享閱讀的樂趣。

12月1至7日,於各合作圖書館,凡民眾於圖書館完成放漂圖書集滿5點(1本1點),即有機會獲得漂書書袋。同時也邀請民眾一同來尋找美好閱讀的蹤跡,民眾可於各個合作圖書館的漂書站,取閱「美好的閱讀-春天讀詩節詩選」漂書,並於漂書協會網站上登錄並分享閱讀心得者,即可獲得幾米先生設計的閱讀海報1張。

【在閱讀節,實踐〈我的閱讀行動〉】
12月1日至12月7日民眾可以上網於臺灣閱讀節Facebook粉絲專頁,分享實踐〈我的閱讀行動〉成果,以打卡、照片與朋友分享「買書、讀書與分享書」的閱讀行動,就有機會獲得意外小禮物。
〈我的閱讀行動〉
(1)102年臺灣閱讀節,我在圖書館參加閱讀活動
(2)102年臺灣閱讀節,我上圖書館借好書
(3)102年臺灣閱讀節,我買了一本好書
(4)102年臺灣閱讀節,我和家人、朋友分享好書
(5)102年臺灣閱讀節,我放書漂流.與書飛翔
相關資訊請洽詢官網(http://trf.ncl.edu.tw/index.html

指導單位:教育部

主辦單位:國家圖書館

系統號:

O-002405

【徵才】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徵聘專任教師

標題:

【徵才】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徵聘專任教師

時間:

2014年2月11日截止

內容簡介:

職位:專任助理教授(含)以上教師1名

資格:
一、具有國內外臺灣文學或相關領域之博士學位(須取得正式博士學位證書,應屆畢業者應於103年1月31日前通過口考),資深教學者不受此限。

二、研究專業或學術專長:臺灣文學、語言與文化相關研究。

工作內容:
一、開設研究所必選修課程、大學部通識。
二、開設臺灣研究學程課程(可英語授課者請註明)。
三、研究生論文指導。
四、協助本所相關業務。
五、其他悉依校方規定。

應徵資料:
一、博士學位證書影本7份。
二、最高學歷歷年成績單7份。
三、身分證正反面影本2份。
四、個人學經歷表7份(須填電話或傳真號碼或E-mail)。
五、歷年著作目錄7份(個人學經歷及歷年著作目錄表請至本所網頁下載http://www.gitl.ntu.edu.tw/)。
六、5年內代表作一式7份(1.學術專書一本或期刊論文兩篇,須是98年8月以後出版者2.近三年內取得博士學位者,得以博士論文為代表作3.中文著作,請附五百字以內提要;外文著作,請附五千字左右之中文概述及五百字以內中文提要。)
七、7年內參考著作各7份(1.至多5種2.須是96年8月以後出版者3.內容不得與代表作或博士論文重複)。
八、可開授課程之中英文授課大綱一式7份。(含本所必修、選修及臺灣研究學程各一門)
九、曾任教於大專院校及研究機關者,請附教師證書及歷年聘書影本各7份,其他規定請至本所網頁「最新消息」欄查詢。
十、上述應徵資料,如需退件,請於接獲通知後20日內至本所辦公室取回。

截止日期:
2014年2月11日下午五時以前(資料寄達日期),以掛號寄達(106)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辦公室收(封面務請註明應徵者姓名及「應徵臺文所教師」字樣)。逾期不予受理。

起聘日期:
預定辦2014年8月1日。

附註:
一、初審通過者,本所將另行通知來所訪談(旅費自理),若未克參加,視同放棄應徵。

二、
洽詢電話:02-33664780
傳真電話:02-33664778
聯絡人:趙詠萱 幹事
E-mail:ntugitl@ntu.edu.tw

系統號:

O-002235

【徵才】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徵聘東方藝術史專任教師

標題:

【徵才】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徵聘東方藝術史專任教師

時間:

2013年12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申請資格:
1. 具國內外博士學位,或於本徵才截止日前通過博士論文口試並取得證明者。
2. 東方藝術史相關領域(以東亞藝術史為主,日本美術史或建築史等專長為佳)。
3. 有教學經驗者尤佳。
4. 具備中文或英文授課之能力。

二、申請人請檢附資料(除推薦函外,以下資料各一式三份):
1. 中英文履歷表及自傳。
2. 博士學位證明影本,或證明已在2013年12月31日以前通過論文口試之文件。
3. 博、碩士修業成績單。
4. 推薦函兩封。
5. 個人著作目錄。
6. 博士、碩士論文(論文以外文書寫者須附中文摘要)及至少三件已發表之學術代表作。
7. 擬開授課程教學大綱,至少三門。
8. 有教學經驗者請檢附教師證。
9. 最近3年曾主持或共同主持國科會或中央部會研究計劃者或曾發表著作於SCI、SSCI、TSSCI(或同等級)以及其他具審查機制之期刊者,請檢附相關資料與證明文件。文章以外文書寫者,須附中文摘要。

三、新聘教師須依照本校教師評審辦法接受續聘考核。

四、收件截止日期:2013年12月31日,以郵戳為憑。

五、寄件地址:臺北市10610和平東路1段162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

六、信封上請註明「應徵藝術史研究所東方藝術史專任教師」

七、欲退件者請附等值回郵信封。

聯絡人:黃小姐
Tel: (02) 7734-5605
Fax: (02) 2395-9886
Email: hoart@deps.ntnu.edu.tw

系統號:

O-002398

【徵才】臺北大學歷史學系誠徵教師

標題:

【徵才】臺北大學歷史學系誠徵教師

時間:

2013年12月9日截止

內容簡介:

臺北大學歷史學系103學年度誠徵教師

職稱:助理教授職級以上

擬聘員額:兼任教師數名

所需資格條件:具國內、外博士學位。

應具專長:
1.中國近現代史。
2.臺灣史。
3.藝術史。

應檢附之文件及著作:
1.須符合教育人員任用條例。
2.詳細履歷表(含照片二張、身分證或護照影本二份等,並註明聯絡電話、手機及E-mail)。
3.詳細著作目錄。
4.學歷(國內、外博士學位)、學位證書影本(已通過論文口試,確定取得學位者,必須由校方頒發畢業證書單位證明申請者可於2014年7月31日前獲得博士學位證書)及經歷(含現職)之證明文件(影本)。【持外國學位證書須附中譯本及駐外單位認證、個人出入境紀錄、國外修業情形一覽表。】
5五年內著作一式五份。(請於代表著作上標明「代表著作」字樣)。
6.已取得教師證書者請附影本。
7.擬開大學部與碩士班專門科目之課程大綱。
8.新聘教師申請書、最近五年著作及論文目錄一覽表(此二表格請至本系網頁http://www.ntpu.edu.tw/history下載填寫)資料填妥後請將紙本及光碟電子檔一併寄上。
9.本系初審通過後,將進行面試。
10.2013年12月9日前(郵戳為憑)檢附相關資料,務必於申請截止日前(含當日)寄達本校人事室(237新北市三峽區大學路151號)。
11.合者通知(須退件者請於來函中註明並自備郵資)。
12.應徵信封上請註明應徵歷史學系所教師及專長領域。

聯絡人:王美淑助教
電 話:02-86741111#66808
傳 真:02-26717184
E-Mail: meishu@mail.ntpu.edu.tw

系統號:

O-002318

【徵才】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徵聘專任教師

標題:

【徵才】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徵聘專任教師

時間:

2013年12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徵聘名額:專任助理教授以上教師(含教授、副教授及助理教授)。

考古學專長領域若干名;社會文化人類學專長領域一名。

應徵資格:
1.獲有考古學相關學科博士學位,具有華語授課能力,同時有英語授課能力者尤佳。可教授考古學基礎課程、考古學方法、區域考古學或體質人類學等。其中一名以可開授「體質人類學」相關課程為優先考量。

2.獲有人類學相關學科博士學位,具有華語授課能力,同時有英語授課能力者尤佳。以「物質文化」或「博物館人類學」研究專長為優先考量。可開授至少兩門與前述專長相關之課程,未來研究計畫以前述研究專長為主題。

檢具資料:
1.詳細履歷表二份。
2.博士學位證書影本(或就讀學校權責單位正式開具之臨時學位證明)二份。
3.主要經歷證件影本二份(若有教育部核發之教師證書,務請提供)。
4.學術界人士推薦信二封。
5.著作目錄三份。
6.五年內已出版代表著作一種(惟以博士論文為代表作申請助理教授職等者,不受出版與否限制)、以及七年內參考著作(請盡量提供)各三份。
7.未來研究規劃書一份(申請社會文化人類學教職者以「物質文化」或「博物館人類學」研究專長為主題)。
8.三門以上課程授課大綱(syllabus)各二份(申請社會文化人類學教職者需包含「文化人類學田野實習與方法」乙課)。
起聘日期:預計2014年8月1日起聘。
截止日期:2013年12月31日(以郵戳為憑)。
來函請寄 106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陳靜文助教(ccw@ntu.edu.tw) 電話: 02-33664730
備 註:基本資料完備者,經初審通過,將另行安排演講面談時間。

系統號:

O-002236

【獎助】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博士生培育獎助

標題:

【獎助】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博士生培育獎助

時間:

2013年12月10日

內容簡介:

單位: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用人部門: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職務名稱:博士生培育獎助

需求人數:2人

工作內容:
1.博士論文計畫研究;
2.參與或協助本專題中心之學術事務活動;
3.出勤日數以每週3個工作天為原則。

應徵資格:
1.國內大學之博士班二年級(含)以上之本國籍研究生。
2.預定撰寫之博士論文主題,以東南亞、東北亞及南太平洋區域研究為優先。

※如應徵者專業條件相同,以家境清寒或中低收入學子優先

工作時間:2014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期滿後表現優異者可繼續申請下一年度,至多2年。

工作地點: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待遇:每月24,000元。

聯絡人:林淑慧

聯絡地址:
臺北市南港區115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中研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聯絡電話:02-2782-2191

電子信箱:capas@gate.sinica.edu.tw

應備文件:申請表、履歷、自傳、碩士論文、博士論文研究大綱(或研究計畫)、最高學歷證明、碩博士成績單及修課教授或所長推薦信2封。第二年申請,請提交第一年研究報告。
截止日:2013年12月10日(限時掛號郵戳為憑)

應徵注意事項:獎助期間不得兼職。

※有意申請此獎助者,請逕至官網下載申請書

系統號:

O-002325

【獎助】國史研究獎勵出版接受申請

標題:

【獎助】國史研究獎勵出版接受申請

時間:

2014年2月底截止

內容簡介:

【申請資格】
1.取得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院校博、碩士學位論文。
2.申請出版之學位論文以未曾出版為限。
3.申請者論文須與中華民國史及臺灣史相關。
4.每人每年以申請一冊為限。

【受理申請時間】
每年12月1日於本館網站公告,接受申請,至翌年2月底截止,以郵戳為憑,7月30日於本館網站公布錄取名單。

【申請辦法】
申請人需檢具下列資料:
1.申請表及切結書紙本及電子檔各一份。
2.提要表一份,學位論文一式三份;電子檔各一份。
請將上列資料寄至10048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國史館國史研究獎勵出版審查委員會」,聯絡人:廖文碩(02)2316-1053;論文及提要表電子檔請寄至history@drnh.gov.tw。

【獎勵名額】
每年錄取至多十名。

【受獎義務與出版權責】
1.應接受本館安排,就其著作及研究心得在本館發表學術報告。
2.應自本館公告受獎起六個月內完成著作之修改,送交本館出版。
3.受獎著作之序頁、簡介、索引編製及校對等事項皆由受獎人負責,不另支稿費及相關費用。
4.著作封面、內頁版型設計、印刷出版及發行,由本館負責,每冊以新臺幣十二萬元為上限。
5.再授權其他第三人出版時,應於首頁註明:「本書獲國史館國史研究獎勵出版」等字樣,並送三冊予本館存參。

【其他注意事項】
1.申請日期截止前逾五年完成之學位論文,應配合提出修改說明。
2.學位論文須以中文撰寫;字數以十萬至二十萬字為限。
3.受獎人於出版前應簽署未侵犯第三人著作權之切結書;如有侵權情事發生,本館應撤銷其受獎資格,受獎人應賠償所有印製費用,並負一切法律責任。
4.受理申請及評選結果公告,皆以本館網站及總統府公報為準。

系統號:

O-002373

【獎助】欽哲基金會「傑出佛學博士論文獎」

標題:

【獎助】欽哲基金會「傑出佛學博士論文獎」

時間:

2013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

內容簡介:

欽哲基金會宣布設立「欽哲基金會傑出佛學博士論文獎」。此獎項每兩年評選一次,頒發給最近兩學年中國、香港及臺灣佛學研究領域的最佳博士論文。參選論文須以佛學主要語言寫成的原始研究為基礎,例如梵文、巴利文、古典藏文、和闐語、漢語文言文等,或以考古文物、歷史檔案等資料為基礎,並對理解其研究的主題、佛典有顯著貢獻。

基金會歡迎中國、香港及臺灣設有佛學研究或宗教研究博士課程的合格院校提名推薦候選論文,所推薦之論文須於2011-12學年度或2012-13學年度完成。

·論文語言要求:中英文均可。
·論文推薦時間:2013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
·評選結果公布日期:2014年6月30日
·獎金數額:得獎者將獲得5000美元獎金,用於進一步的研究。

獲推薦者須提交以下四份文件:
·由教授、系主任或所長撰寫的推薦函。
·論文摘要(不超過兩頁)。
·具代表性的論文章節。
·學系及論文作者的詳細聯絡方式。

以上文件須以電子郵件寄至 jun@khyentsefoundation.org。

由四人組成的評選委員會將從所提交的候選論文中選出三篇論文,閱讀論文全文並選出最後獲奬論文。評選結果將於次年6月30日公布。

評委會成員:
• Dhammajoti教授,香港大學教授(評委會主席)
• 薩尔吉教授,北京大學副教授
• 劉國威教授,臺北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
• 姚治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副教授

若情況允許,獲獎者將受邀至欽哲基金會安排的機構,以其論文為題作一次演講。

聯絡方式:
謝軍 jun@khyentsefoundation.org
獎學金委員會

諾亞·瓊斯 noa@khyentsefoundation.org
通訊主任

系統號:

O-002237

【獎助】An Wang Postdoctoral Fellowships

標題:

【獎助】An Wang Postdoctoral Fellowships

時間:

2014年1月10日截止

內容簡介:

An Wang Postdoctoral Fellowships

Update: The teaching requirement has been eliminated, so course proposals are no longer needed for the 2014-15 application.

The Fairbank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is pleased to offer the An Wang Postdoctoral Fellowship to support research in Chinese Studies. Well-designed projects at any stage, from initial research to revision for publication, are welcome.

Research topics can cover any period of Chinese history or contemporary China and involve any academic discipline. Applicants in pre-modern humanities are encouraged to apply, as are applicants in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Priority will be given to those candidates who have had no previous postdoctoral fellowships.

Candidates must be able to provide evidence of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ir PhD degree by June of the year of appointment and may not be more than five years beyond receipt of the PhD. Harvard University doctoral degree recipients are not eligible for this fellowship. Applicants who are not 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must include the date and score of the most recent TOEFL examination or other evidence of proficiency in English (such as a letter from an academic advisor or a degree from a US university).

The Center invites An Wang Postdoctoral Fellows to submit completed manuscripts to the publications program of th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and to discuss publication ideas with the editor of the program while at the Fairbank Center. Fellows are expected to reside in the Cambridge vicinity during the time of their award and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events and the intellectual life of the Center. Fellows are expected to contribute to the greater Harvard community by teaching, mentoring, or advising students.

Total stipend for one year: $50,000
Health insurance benefits for the An Wang fellowship recipient will also be provided.

Deadline: January 10, 2014
Materials must arrive at the Fairbank Center by the deadline date.

Given the volume of applications, we are unable to acknowledge receipt of items individually. We expect to send email confirmations in late December and early January to acknowledge applications received.

Your application packet must include an original signed application form, an updated curriculum vitae, a five-page double-spaced plan of research and writing for the year of appointment, and a writing sample.

Two letters of reference should be mailed directly to the Fairbank Center. Reference letters from dossier services are accepted. Also, letters in sealed envelopes with the signature of the faculty member over the seal are accepted with the applicant's package.

Please mail a hard copy of the application and supporting documents to:
Fairbank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Attn: An Wang Fellowship
CGIS South Building
1730 Cambridge Street
Cambridge, MA 02138

For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program, please email Associate Director Lydia Chen or phone: 617-384-6606.

系統號:

O-002238

【徵稿】《漢學研究通訊》歡迎賜稿

標題:

【徵稿】《漢學研究通訊》歡迎賜稿

時間:

長期徵稿

內容簡介:

《漢學研究通訊》徵求專論文章,主題範圍如下:
(1)漢學相關學科研究成果綜述

(2)漢學研究新視野及計畫

(3)國際漢學機構介紹

(4)中外著名漢學家傳略、業績與貢獻

(5)學人訪談

(6)外文新書評介

《漢學研究通訊》創刊於1982年,每年出版四期。旨在報導臺灣地區漢學研究、教學、活動、資料等項訊息,並兼及中國大陸、海外地區各地漢學研究訊息,發行遍及海內外約50個國家及地區。並曾獲國科會第三次中文學門期刊評比通訊類期刊第二名。

來稿均送請專家學者審查,經採用刊登,即按相關規定致贈稿酬。園地公開,歡迎海內外學者賜稿。投稿請寄送100-01臺北市中山南路20號《漢學研究通訊》編輯部,或寄電子郵件至:ccsnews@ncl.edu.tw。相關稿約及寫作格式詳見http://ccs.ncl.edu.tw/g0107/publish2.aspx

系統號:

O-002310

【徵稿】正覺教育基金會2013年「認識藏傳佛教」論文徵文

標題:

【徵稿】正覺教育基金會2013年「認識藏傳佛教」論文徵文

時間:

2013年1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宗旨:正覺教育基金會(以下簡稱本會)為喚起學術界對「藏傳佛教」本質的認識,期能透過對「藏傳佛教」真相的學術研究及探討,為「藏傳佛教」在宗教界的定位中獲得正確的認識,特訂定「認識藏傳佛教」論文徵文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二、徵文對象:不限國籍,分為教師、社會、學生、宗教四組。

三、論文主題:
1.藏傳佛教與佛教的根本差異:從藏傳佛教的種種行門、教理與佛教三乘菩提內涵比對而作辨證。
2.《菩提道次第廣論》與佛教三乘菩提的異同:從《廣論》的種種行門、教理與佛教三乘菩提內涵比對而作辨證。
3.《狂密與真密》著作所彰顯的真諦:以此四鉅冊的正理來探討藏傳密教與真正佛教之差異。
4.論文題目自訂,可參酌或採用本會所提供之參考題目。

上述參考素材可於正覺教育基金會或正智書香園地等網站下載;或至各地正覺教育基金會索取。

四、獎項︰
1.若特優獎連續三年都是同一人,則頒給「頂級特優獎」,獎金等同特優獎。
2.學生組得於論文提要提交時,根據事實而加註指導教授並由該指導教授親筆簽名認可。(指導教授只要於臺灣地區任職(含兼任)即可,若已退休者,則須經本會審核確定。)若該生獲得特優獎、優等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獎頒獎之同時,本會則額外頒發「指導獎金」給得獎人之指導教授,惟須當日出席親自領取。若無指導教授者,則無此獎金之頒贈
3.為鼓勵論文寫作、學術研討之風氣,另設「入圍獎」:凡是如期完成論文參賽者,得於當日出席論文發表會,會後頒與入圍獎。

五、實施時間:
2013年9月公布辦法,欲參加者請於專屬網頁先行報名、上傳論文綱要,並於2014年7月15日前提交論文成品;以郵戳為憑。預定8月上旬公布評審結果。8月第三週的週日(2014年8月16日)進行頒獎;地點為正覺教育基金會會址︰臺北市承德路三段267號十樓。

六、論文成品之規格:
1.提交之論文,須論議詳盡而舉證明確,字數20,000~40,000字。
2.題目自訂,請在首頁右上角標明字數。
3.論文須以中文提出(繁體或簡體均可),使用電腦打字,以WORD 檔案格式、A4 大小、版面直式橫書、14號標楷字體,行距採用固定行高24點,並加上頁碼。不符以上規格徵文稿件視為不合格件。(請參見論文格式)
4.稿件上請勿註記姓名,以利公平審閱。

七、應備資料:
1.報名表乙份,請至正覺教育基金會網站之專屬網頁下載相關表件填寫郵寄;或直接於線上報名,並上傳論文綱要(包含題目、摘要、研究方法、章節之簡要說明)。
2.論文成品請於截稿期限內以A4格式列印作品一份,裝訂成冊,掛號郵寄至︰臺灣103臺北市承德路三段267號十樓,正覺教育基金會收。信封請貼上報名資料專用貼,並附論文電子檔光碟片或隨身碟,論文電子檔亦可寄至正覺學報信箱 trueenlightenmentscholar@gmail.com 收(註明:參加”認識藏傳佛教論文徵文投稿”即可)。

八、注意事項:
1.接受本會之論文獎助金計畫以及研究計畫之成果之全部或其部分,不得再行轉投此徵文。
2.入選之論文將彙編成專輯,論文之出版權歸本會所有,不另付稿酬,寫作者不得有異議。(參見著作權授權同意書)
3.凡有抄襲等情事者,除取消獎項,追回所頒予的獎金,並保留法律追訴權。

系統號:

O-002396

【徵稿】《臺灣師大歷史學報》徵稿

標題:

【徵稿】《臺灣師大歷史學報》徵稿

時間:

長期徵稿

報導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內容簡介: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稿約
一、本刊於每年六月及十二月出版,內容以史學專論、研究討論、書評為主,歡迎未出版之史學論著來稿。

二、請參照本刊撰稿格式撰寫,存普通文字檔。文長請勿超過三萬字,來稿請附英文篇名、中文摘要(三百至五百字)、英文摘要,與中、英文關鍵詞。

三、來稿由本刊編輯委員會約請相關專家學者審查,通過後刊載。

四、如經刊載,不付稿酬,致送作者當期學報三本、抽印本三十本。

五、本刊不負責來稿內容之版權問題(如圖、表及長引文等),請作者先行取得版權持有者之同意。

六、本刊與華藝數位藝術股份有限公司簽訂電子期刊合作出版計畫,來稿刊載後如同意收於該電子期刊,請附授權同意書。

七、來稿請繳交電腦文書處理後之稿件電子檔(如有特殊需要請另提供紙本),並附作者中文及英文姓名、服務單位、職稱、地址、電話或e-mail 等聯絡資料。

八、投稿或相關編輯事項之函件,請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辦公室。

地址:106 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 號
電話:(02)7734-1504
E-mail:ntnuhistory@gmail.com(主旨請註明「學報投稿稿件」)

系統號:

O-002309

【徵稿】《東海哲學研究集刊》第20輯徵稿啟事

標題:

【徵稿】《東海哲學研究集刊》第20輯徵稿啟事

時間:

稿件隨到隨審

內容簡介:

一、《東海哲學研究集刊》為哲學學術性刊物,於民國84年創刊,自第十六輯(2011年7月)起,更新版面,以中西哲學並重為特色,促進學術交流為宗旨,歡迎學界踴躍賜稿。又本刊自第十八輯起改為半年刊,並敦請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中華思想與文化利氏講座(Lee Chair in Chinese Thought and Culture, the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Studies and the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Toronto University, Canada)沈清松教授及英國黑格爾學會會長( President, Hegel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華威大學教授Stephen Houlgate ( University of Warwick, UK)為榮譽顧問。本刊第二十輯訂於民國103年1月出刊,稿件隨到隨審。來稿格式請見「撰稿體例」。

二、投稿須知
(一)來稿請用電腦打字,請用 Microsoft Word 格式電子檔及pdf檔各一份,並註明檔名,由電子郵件寄至:philo@thu.edu.tw。
(二)本刊為半年刊,以刊載學術性論文為主,每年一月及七月出刊。
(三)各類文稿以不超過二萬字為宜。
(四)來稿格式請參閱本刊「撰稿體例」。
(五)主題論文與研究論述將以不具名方式,送相關學者專家二至三人匿名審閱,故文中請勿出現足以辨識作者身份之資訊。
(六)本刊徵稿之內容以未發表之原著作為主,經本刊編輯委員審定後,不得向其它刊物投稿。
(七)本刊編者因編務需要,得經作者同意後潤飾文字及更改格式。若有其他方面須修改,請作者依編輯委員會之建議處理。
(八)本刊致贈作者抽印本10份及本刊2份,不另支稿費。
(九)本刊採印刷式及電子式等多元方式發行。作者來稿需同意本刊之發行方式。經刊登之論文,其著作人格權仍歸作者所有,本刊則享有紙本刊印及製作電子版期刊發行之權利。
(十)聯絡地址:臺中市407西屯區中港路三段181號,東海大學哲學系《東海哲學研究集刊》編輯委員會。電子郵件:philo@thu.edu.tw,洽詢電話:04-2359-0420。

系統號:

O-002308

【徵稿】《臺灣文學研究》第6期徵稿

標題:

【徵稿】《臺灣文學研究》第6期徵稿

時間:

2013年12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徵稿期限:即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

一、《臺灣文學研究》為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出版之學術期刊,訂於每年4月、10月出刊。

二、廣徵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相關的學術研究論文或評論,尤其歡迎開創臺灣文學研究向度、跨領域及國際視野者。

三、本刊全年徵稿,隨到隨審,以數位及紙本形式同步出刊。

四、徵稿類別
1. 研究論文(research articles):具原創性研究成果之正式學術論文(約15000到25000字)。

2. 研究誌要(research notes):對特定研究構想的系統性討論、或研究資料的初步分析或具創意性討論,具有開發特定議題或引發概念討論之重要性的論文(約15000字)。

3. 書介書評(book reviews):就國內外臺灣文學和文化領域相關學術專書所撰寫之評論(約3000字)。

4. 書評論文(review essays):對特定議題學術文獻之綜合評論(約10000至12000 字)。

5. 學術動態報導(reports):臺灣文學相關學術活動之描述性或評論性報導(約1000至2000字)。

五、論文繳交須含電子檔一份,含 (一)論文全文;(二)投稿者資料表,並以電子郵件附檔方式寄至email: tlsncku@gmail.com。

六、稿約體例及前期內容請見《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網站

系統號:

O-00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