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圖南部分館及國家聯合典藏中心競圖評選結果出爐

國圖南部分館及國家聯合典藏中心競圖評選結果出爐

標題:

國圖南部分館及國家聯合典藏中心競圖評選結果出爐

內容簡介:

在南部民眾、全國圖書館界、出版界及建築界的殷切期盼下,「國家圖書館南部分館暨國家聯合典藏中心委託設計暨監造技術服務」競圖結果於8月30日出爐,「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獲得全數委員的青睞,未來將以「小鎮大圖」的理念,並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可感城市實驗室主持人,同時在義大利合夥主持國際設計和創新工作室的Carlo Ratti合作,打造國圖首座分館及國家聯合典藏中心。

在「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設計理念,包括將建立臺灣首座循環圖書館,保留基地保留90%的樹,與現有資源整合,以現有阿勃勒大道與小鎮相接,並建置太陽能天棚,期許在新營建立鑽石級建築圖書館。建築師團隊也期許將過往圖書館的「大盒子」翻轉為許多的「小盒子」,以基地南北為軸線,讓民眾穿越經過時即可感知學習,成為生活的博物館,沿著生活大街、可經過戶外小書屋、圖書博物館、典藏中心、書咖啡、小鎮戲院(演講廳)等。在與曾被Fast Company評為「美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設計師」的Carlo Ratti合作上,將邀請他發揮創意專業,讓圖書館讀者在利用圖書館時可有更多的感知體驗。

曾淑賢館長表示,此次國圖聘請國內外建築及圖書資訊各領域之知名專家學者組成競圖評選委員會,委員除關心國家圖書館本身的實際需要外,也關心此建築及景觀是否注意在地民眾需求、防洪防震及節能減碳等設計,期能在民國110年順利啟用,為南臺灣創造新的城市地標建築設計,使南部分館成為國際標竿圖書館。

照片說明:國圖南部分館及國家聯合典藏中心競圖評選結果出爐,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獲得首獎。

系統號:

O-012469

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的品牌──第五屆玄覽論壇圓滿完成

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的品牌──第五屆玄覽論壇圓滿完成

標題:

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的品牌──第五屆玄覽論壇圓滿完成

內容簡介:

由本館與中國大陸南京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共同舉辦之「第五屆玄覽論壇」於8月21日假南京圖書館學術報告廳舉行。本次論壇主題為「傳不習乎──傳承文明,習與性成」,開幕式由南京圖書館副館長韓顯紅主持並致歡迎辭,並與江蘇省文化廳副廳長裴旭、江蘇省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張為、本館館長曾淑賢共同啟動開幕水晶球,本館與南京圖書館並於開幕式中互贈圖書,國圖致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子海珍本第三輯》予南京圖書館,增益其館藏。全場有來自大陸與臺灣逾250位代表及各界人士出席會議。

本次活動包括分主題論壇和文化參訪兩個部分。21日為主題論壇,由與會的11位專家學者就「全民閱讀與社會進步」、「中華典籍與文化傳承」、「少兒閱覽與變化氣質」、「媒體演化與多元閱讀」、「陽明讀書與心學成就」等5個分主題論壇分別進行論文發表和主題發言,南京圖書館原館長徐小躍呼應論壇主題《傳不習乎──傳承文明,習與性成》發表演說,古籍經典信手拈來,論述深入淺出,精闢獨到,為現代人生活中所遭遇的各種困境提供解答,也為五個分主題論壇劃下完美句點。

22日至24日臺灣公共圖書館代表團赴上海、徐州、南京進行文化參訪和座談交流活動,分別參觀上海圖書館、上海圖書館浦東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徐家匯藏書樓、金陵圖書館、徐州圖書館等,並與當地圖書館同道進行座談交流,分享彼此經驗,相互切磋觀摩學習。

「玄覽論壇」於2014年由本館與南京圖書館共同發起主辦,每年分別在兩岸輪流舉辦,每屆都邀請兩岸各級各類圖書館館長及知名專家學者與會,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影響和品牌效應。兩館同源,可追溯至1933年籌建的國立中央圖書館,兩岸圖書館界借助「玄覽論壇」這一學術交流平臺,長期相互合作,分享彼此經驗,促進心靈和諧。雙方希望通過論壇的舉辦,共同凝聚起傳承中華文化的強大力量,攜手傳承好、發展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本論壇主要價值為弘揚文化、經驗分享及維繫情誼,藉此將經驗分享,也擷取大陸的經驗作一交流,共同探討中華典籍的高端學術交流平臺,全面提升圖書館在海內外的影響力,引領和推動學術進步。

照片說明:曾淑賢館長以《臺灣民眾閱讀風貌及民間閱讀推廣》為題發表演講

系統號:

O-012456

國家圖書館參與2018國際圖書館學會年會海報展

國家圖書館參與2018國際圖書館學會年會海報展

標題:

國家圖書館參與2018國際圖書館學會年會海報展

內容簡介:

國際圖書館協會聯合會IFLA年度盛事「世界圖書資訊會議,World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Congress(WLIC)」於今(2018)年重返亞洲,本年度舉辦地點位於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舉辦時間自8月24日至30日止,估計約有超過250場次、500餘位講者與3,516位來自113個國家的圖書資訊界相關專業人士,在為期一週的會議期間盛大舉行。

本年度會議主題為「圖書館轉型、社會轉型」,為參加本次盛會,本館代表於24日抵達吉隆坡,與我國圖書館學會共同組成之參訪團會合,並於25日參加大會開幕式、相關會議場次與展覽,並且進場張貼本館海報展海報。

IFLA 海報展活動日期為8月26至27日,本館投稿並獲選之海報內容,展示本館臺灣記憶系統十餘年間的數位化服務轉型(Taiwan Memory- Showcase the transformation of digital services overa decade),除了展示系統演變歷程,同時將豐富典藏資源分主題展示,將與其他來自38個不同國家之121件海報角逐最佳海報。海報張貼後即有眾多來賓參觀海報內容及合影拍照,藉著介紹海報內容,與國際圖書館界同道交流,期能激發更多的創意與發想,充分達到國際行銷之效果。

照片說明:本館參與海報展之海報吸引專業圖書館員駐足。

系統號:

O-012457

【徵才】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誠徵專任教師

標題:

【徵才】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誠徵專任教師

時間:

2018年9月30日截止收件

報導者:

中山大學中文系

內容簡介: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誠徵專任教師啟事
一、 職級: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

二、 名額:1名。

三、 學術專長:文字學、古文字學。

四、 聘任日期:完成本校相關聘任程序後,依會議決議聘任日起聘。

五、 應徵資格:
(一)具有國內外大學相關科系博士學位。
(二)符合本校專任教師聘任資格審查要點之規定。

六、 檢附資料:
(一)完整個人資料表(請至本校人事室網頁下載「國立中山大學擬聘教師資料表」填寫)及著作目錄表(需含博士論文題目,目錄表請分類填寫,如為核心期刊請自行標注)。
(二)學經歷(教師證書、大學以上畢業證書)及榮譽證明(科技部獲獎證明等)。
(三)博士論文及最近五年內學術著作一份,如有五年以上具有重大影響力之著作敬請一併檢附。
(四)個人資料表及著作目錄電子檔請另以電子郵件傳遞至聯絡人信箱,通過本系初審後需另繳推薦信函三封。

七、本次甄選依據「國立中山大學教師及研究人員聘任規則」及「國立中山大學專任教師聘任資格審查要點」辦理,上述規則可於本校人事室網頁下載(http://ope.nsysu.edu.tw/files/11-1017-363.php#a3)。本系新進教師所開設課程時數,應授滿本校專任教師每週基本授課時數,不另併計抵充或酌減。
附註:應徵者請備妥前述資料於2018年9月30日前(以郵戳為憑)寄至:「(804)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楊濟襄主任收」

洽詢電話:07-5252000轉3053 聯絡人:李助教
傳真:07-5253069
E-mail: suchi@mail.nsysu.edu.tw

系統號:

O-012338

【徵稿】《東吳哲學學報》第39期徵稿

標題:

【徵稿】《東吳哲學學報》第39期徵稿

時間:

2018年9月30日截止

內容簡介:

《東吳哲學學報》獲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評比為 2016 年「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暨核心期刊收錄」之哲學學門第一級 THCI 核心期刊,亦被The Philospher’s Index 收錄,並列入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委託審查專書書稿之期刊。

本刊自1996年3月迄今已出版至第38期,且本刊自第8期起,從年刊更改為半年刊。過去承蒙各方學界賜稿與指正,本刊才能日益豐富而嚴謹。

目前正籌備學報第39期,預定在 2018年9月30日截稿,2019年2月出刊。

凡有意投稿本刊,懇祈於截稿日前能收到大作,以利審查與編務之進行。無論來稿是否通過審查,本刊皆會通知結果。

※ 關於投稿簡約與撰稿凡例,請點選《東吳哲學學報》網頁查詢,謝謝。
http://myweb.scu.edu.tw/~phstudies/

系統號:

O-012344

【徵稿】《政大中文學報》第31期專題「宗教與文學的相遇」徵稿

標題:

【徵稿】《政大中文學報》第31期專題「宗教與文學的相遇」徵稿

時間:

2019年3月截止

內容簡介:

在傳統中國,宗教與民眾生活、甚至是文學傳統都有密切的關係:在遠古時期,先人透過神話、祭歌來表達他們對世界的理解與崇敬;到佛教傳入、道教建立後,依著教義、傳授方式、神秘經驗等,創發了許許多多瑰麗的文學主題與想像;明清時期乃至近當代,西方天主教、基督教的傳入與民間教派的興盛,又開展了證道、救劫、歸返等不同的文學體式與面向。不論是道教式的修真巡歷、佛教式的西行取經、西方宗教式的朝聖與天路歷程,或是民間教派的救劫和勸善論述,都增添了文學更豐富的想像與創作空間;又或是猿馬、龍虎等神聖動物,以及鏡、劍、鉢、杵等法器,也反覆出現在文學作品中,成為別具意義的象徵與隱喻。傳統文學研究因受到近當代人文傳統的影響,強調科學與實證,因此較偏於個人式或神秘性的宗教經驗或多或少被忽略,僅比較留意戲曲、小說等通俗文學中的宗教元素,但近年來,許多研究者也開始留意傳統文人的宗教生活,諸如宋明儒者的靜坐體驗、懺悔書寫或丹道修煉等,開拓了不同的研究面向。而傳統的宗教研究多集中在該教派的教義、組織、歷史源流,或是相關的社會文化背景,或多或少忽略宗教如何透過文學方式建構聖傳、傳述義理或進行大眾教化。若說文學的本質之一是想像,那麼宗教中的許多神秘體驗或怪力亂神也具有高度想像的元素,兩者之間就有更密切的連結和對話的空間。準此,本期將以「宗教與文學的相遇」為專題,期望從宗教思維與想像切入,觀察不同的宗教傳統如何藉由文學方式建構、表述與傳播,廣邀海內外學者共襄盛舉,積極建構此一學術領域,豐富相關研究,歡迎投稿,截稿時間為2019年3月初。

系統號:

O-012339

【徵稿】《國文學報》第65期專題徵稿

標題:

【徵稿】《國文學報》第65期專題徵稿

時間:

2019年1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專題:漢語的古今對話
策劃:郭維茹教授

語言因時代、地域而變動不居,隋朝陸法言編纂《切韻》即以兼顧「古今通塞、南北是非」為原則;明朝陳第在《毛詩古音考》自序亦云「蓋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亦勢所必至」,所揭示的無非也是古音演變的道理。第65期《國文學報》預備以「漢語的古今對話」為專題,掌握語言因時代而變異的基本觀念,試圖進行古今漢語的歷史對話。

就音韻學而言,約莫在一百年前,瑞典漢學家高本漢(Bernhard Kalgren)採集現代方言材料,利用歷史比較法構擬中古和上古漢語的語音系統,由今溯古,為漢語音韻研究開了一條康莊大道。其後,又有諸多重要學者就各分期的音系從事構擬功夫,勾勒出漢語音韻史的全貌,由古道今,理出語音演化的規則與脈絡。

以詞彙學和語法學而論,Givón(1971)曾言「今日的詞法是昨天的句法」,據此可概括說明漢語史中雙音節詞的產生,以及語言詞彙化(lexicalization)、語法化(grammaticalization)等發展大勢。關於語法化理論,尤其是當今漢語語法研究的一門顯學,無論共時(synchronic)或歷時(diachronic)語言的研究均能派上用場,藉此梳理出實詞的虛化路徑。

再舉方言學為例,現代漢語方言研究特別注重文白異讀所反映的語言層次問題,亦是在語詞既有的不同音讀上追溯其歷史來源。又如為方言詞彙考究本字的工作,主要也是建立方言與古漢語之間的親緣關係,為方言詞彙尋找最初的書寫形式。

上述語言學次領域的研究,皆使得漢語的共時和歷時語法有了會通。本期專刊竭誠歡迎具時間向度、兼融古今的漢語語言學論述,希望能藉此主題匯聚多元的學思成果,展開更深入的語言學對話。預定出刊時間為2019年6月,敬邀海內外學界先進惠賜鴻文,截稿日期為2019年1月31日。

系統號:

O-012340

【徵稿】《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28期「台灣文學中的『幽默』意象」專題徵稿

標題:

【徵稿】《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28期「台灣文學中的『幽默』意象」專題徵稿

時間:

2018年12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本期以「臺灣文學中的『幽默』意象」為專題,徵求相應主題之論文投稿。

在臺灣文學的作品中,有一些關於詼諧、黑色幽默以及諷刺等題材,值得被細究。本期專題以「臺灣文學中的幽默」為命題,探討臺灣文學中各類型文本中的幽默元素,包括作家本身寫作的意圖,以及創作的手法,然關於取材,無論是詼諧或是黑色幽默及諷刺等,都需有相當程度的生命力,展現在故事結構中,對於角色的描述、事件發生的梳理、意象的闡述等,都不可忽略文本中或隱或顯的生命展現。本專題歡迎與以下議題相關之論文,踴躍投稿:
1.臺灣文學的文學文本中,與幽默、諷刺、詼諧等有關之作家作品相關者。
2.臺灣文學發展史中的事件,與幽默、諷刺、詼諧等有關之作家作品相關者。
3.臺灣文學作家中的寫作及思想風格與幽默、諷刺、詼諧有關。
4.其他與「幽默」意象相關議題者。
相關作家參考:袁哲生、王禎和、林語堂、駱以軍、黃春明、亞榮隆‧撒可努、瓦歷斯‧諾幹、廖玉蕙、張大春、侯文詠等。另外如臺灣製造生產的臺語歌詞創作者、歌仔戲劇本創作者等,亦可參酌。

投稿須知及資料表,請至相關網址下載:https://www.nmtl.gov.tw/information_119_86692.html

系統號:

O-012341

【徵稿】《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30、31期徵稿

標題:

【徵稿】《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30、31期徵稿

時間:

長期徵稿

報導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

內容簡介:

1.《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以下簡稱本學刊)於2004年六月創刊,為純學術性刊物,主旨期望以東亞為視野與方法,以經典及價值 理念為主要課題,以人文社會為研究脈絡,重新省思「傳統」與「現代」的關聯性,並以「東亞世界」之整體性觀點來研究文明與文化之內涵及其發展,奠定廿一世紀東亞文明與其他文明對話之基礎。本學刊為半年刊,發表園地全面公開,竭誠歡迎海內外各界人士賜稿。

2.本學刊刊載以研究性論文為主,兼及研究討論、述評、書評及其他相關之論述。本學刊兼收中、英語文稿,來稿應依本學刊〈撰稿格式〉寫作:中文論文文稿以一萬到二萬為原則,英文論文文稿以十五頁到四十頁(兩倍行高或隔行打)為原則;譯稿以學術名著為限,並須附考釋、註解及分析討論;其他各類文稿,中文以一萬為限,英文以十五頁為限(以上均含註腳、註解、參考文獻及空白元)。

3.文稿內容以資策會大五碼(Big-5)或統一碼(Unicode)繁體漢集為準,簡體中文請自行轉換碼;如遇電腦缺,請參考中文全庫 (www.cns11643.gov.tw),依國家標準中文交換碼(CNS11643)造(或附造檔)。

4.本刊長期徵稿,來稿隨到隨審。來稿經編輯委員會初審通過後,送請專家學者進行雙匿名審查。稿件經編輯委員會通過後始予刊登,無法刊出之稿件將儘速通知作者。

5.來稿務必包含中英文之題名、摘要(三百以內)及關鍵詞(七個以內);並附真實姓名、簡介(現職服務機構及完整職銜)及聯絡方式(地址、電話、傳真與電子郵件)。

6.請勿一稿兩投。來稿若曾以其他語文或不同之形式發表,應取得相關授權同意,並予以註明。文稿若涉第三人著作權部分(如圖片及較長之引文),請自行取得相關授權同意;若有抄襲、剽竊或重製等侵權行為,一切法律責任概由作者負擔,與本學刊無關。

7.來稿未獲審查通過者,恕不退還。通過者,將於本學刊及本學刊之電子期刊刊載全文;來稿刊出後,一律贈送作者該期學刊二本,不另致酬。

8.凡已刊出之文稿,本學刊均享有著作財產權,並得將文稿內容轉載於本學刊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所授權之網站及資料庫;日後除作者本人將其個人著作集結出版外,任何目的及任何形式之重製、轉載或翻譯,皆須事先徵得本學刊同意,始得為之。

9.來稿請將文稿(紙本或含有電子檔案之磁片)郵寄至:

10610 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臺師大校本部誠大樓9樓)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系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編輯委員會

或將文稿之電子檔案以電子郵件寄至:tjeas.ntnu@gmail.com

系統號:

O-012444

【獎助】臺灣歷史小說獎

【獎助】臺灣歷史小說獎

標題:

【獎助】臺灣歷史小說獎

時間:

2018年9月1日至30日

內容簡介:

壹、宗旨
鼓勵台灣歷史小說創作,以孕育、激發台灣人對於斯土斯民的歷史情感與想像,深化台灣人的土地認同和文化認同。

貳、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新台灣和平基金會

參、徵文對象
不拘,不分海內外之創作者皆可參加。

肆、徵文要件
一、長篇歷史小說,字數達10萬字以上。
二、以台灣為時空背景,以台灣歷史事件、風土與住民精神面貌為主軸,讓讀者能透過故事,自然地親近台灣歷史或人物。
三、必須以正體華文提交。
四、必須為全新創作,作品之局部或全部皆不得曾以任何形式(文字、影像、戲劇演出…等)於任何平台(報刊、雜誌、網站、部落格…等)發表。
五、禁止抄襲,並不得同時參加其它徵文活動。違反本項規定者,將撤銷參賽及得獎資格,並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伍、獎勵方式
一、首獎:一名,獎金新台幣120萬元及獎座1座。
二、佳作:二名,總獎金新台幣50萬及獎座各1座。獎額分配由評審委員會決定之。

陸、收件方式
一、收件日期自2018年9月1日至9月30日止,以郵戳為憑。
二、繳交資料須包含:(一)電腦列印正體華文稿1份。(二)電子檔1份,請將作品全文以PDF格式儲存於光碟之中。(三)報名表及同意書各1份。
三、正體華文稿須編列頁碼,以直式橫書、12級細明體,雙面列印於A4紙張。作品內不得署名或加註任何記號,違者不予評選。
四、報名簡章請至本會網站(www.twpeace.org.tw)下載。
五、所有徵選作品概不退件,請自留底稿。
六、來稿一律以掛號郵寄至「10459 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164巷67號 新台灣和平基金會 台灣歷史小說獎 收」。

柒、評選方式
一、評選作業分為初審、複審及決審三個階段。初審由本會就其格式、資格作初步審查。複審
及決審分別由本會特聘知名作家、專家學者及資深出版工作者組成評審委員會進行審查工作。
二、獎項從缺或增列佳作,得由評審委員會視作品水準決定之。
三、入圍決審名單將於2019年1月公布於本會網站;得獎名單則於同年3月頒獎典禮當日公布。

捌、其它注意事項
一、所有入圍或得獎作品,得由本會無償使用於非營利行為之相關推廣、宣傳活動。
二、所有得獎作品,本會保有自頒獎典禮翌日起算之三年內優先改作權。
三、所有得獎作品,本會得協助洽談或處理出版事宜。
四、所有得獎作品,出版時須於書封或裡封面加上「本書榮獲2018第四屆台灣歷史小說獎」字樣。
五、所有得獎作品之獎金,均由本會依法代扣應繳稅額後給付。
六、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正公布。

系統號:

O-012342

【獎助】2018年「黃彰健院士學術研究獎金」接受申請

標題:

【獎助】2018年「黃彰健院士學術研究獎金」接受申請

時間:

2018年9月15日起至10月15日止

內容簡介:

一、獎助對象:
國內各大學具中華民國國籍之碩士班或博士班學生,其研究主題為中國上古史、宋明理學、明史、清末民初歷史相關者。

二、獎助名額:
獎助3名,每名獎金2,000美元。獲獎者須於次年9月30日前提交研習成果報告書。如擬繼續申請該項獎助,該報告書為受評核資料之一。因獎助而發表之研究成果,請獲獎者於論文中註明。

三、申請時間:2018年9月15日起至10月15日止。

四、申請辦法:
請填妥申請表,並檢附在學證明、大學(含)以上歷年成績單、著作目錄、近二年已出版之代表作一種,以及推薦信一封(可由推薦人逕寄本所),郵寄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2段130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秘書室收。〔郵寄者以郵戳為憑,逾期概不受理。〕

聯絡人:盧詩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秘書室 )

Tel:02-27829555分機240 Fax:02-27831815 E-Mail: laima@asihp.net

系統號:

O-012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