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民俗曲藝第201期

標題:

民俗曲藝第201期

時間:

2018年9月

出版單位:

臺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

內容簡介:

【亞太儀式、節慶與社會文化實踐專輯II】
亞太儀式、節慶與社會文化實踐:導論(王嵩山)
民俗、藝能與文化資產:沖繩竹富島的當代儀式實踐(趙綺芳)
香港潮僑盂蘭勝會的「申遺」與潮屬社群的重建(呂永昇)
神在此間:浙江鄉村醮儀召請科儀本中的空間觀念折衝(屈嘯宇、彭連生)

【研究紀要】
從《台灣鄉土交響曲》論許石民歌採集與音樂記錄脈絡(徐玫玲)

系統號:

P-012468

中國文學研究第46期

標題:

中國文學研究第46期

時間:

2018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內容簡介:

〈楊太真外傳〉的禮物敘事(廖婷)
論羅近溪思想中的「赤子之心」與「孝弟慈」(潘虹智)
棲居與安頓──論〈三與樓〉中樓的物性轉換(曹姮)
馮友蘭如何解消清末民初的文化論爭?──以否認「民族性」為樞紐的討論(周佩儀)

系統號:

P-012453

漢學研究第36卷第2期

標題:

漢學研究第36卷第2期

時間:

2018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漢學研究中心

內容簡介:

【專論】
《史記三家注》對項羽形象的轉化與虞姬形象的深化(林郁迢)
試論楊守敬舊藏《文選》室町鈔本的異文與來源問題(何維剛)
廣面具說──吳梅村〈贈陸生〉詩的曲折自辯(陳建銘)
《安南國譯語》──所反映的近代漢語聲調系統(江佳璐)
時代變局中的疇人家庭──以明末清初的欽天監何家為例(張秉瑩)
「兼收並採」與「因象立教」──《四庫全書總目》易學觀的探討(蔡智力)
德川日本媽祖信仰與神道習合的文獻研究(吳偉明)
抗戰晚期的民變與地方社會──以平陽的大刀會與同善會為討論中心(羅士傑)

【書評】
評Craig Clunas, Chinese Painting and Its Audiences(劉宇珍)
評呂玉新《政體、文明、族群之辡──德川日本思想史》(郭雨穎)
評David Der-wei Wang, A New Literary Histroy of Modern China(Rosa Lombardi)
評Ondrej Klimes, Struggle by the Pen: The Uyghur Discourse of Nation and National Interest, c.1900-1949(吳啟訥)

系統號:

P-012467

臺灣文學學報第32期

標題:

臺灣文學學報第32期

時間:

2018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內容簡介:

重構創傷經驗的書寫療癒:台灣女詩人江文瑜〈木瓜〉詩之慰安婦形象再現(李癸雲)
觀景察變:台灣日治時期日記的旅行敘事(林淑慧)
試論張毅小說《源》中的國族想像(楊智清)
聽覺寫實:台灣廣播小說敘事美學初探(張毓如)

系統號:

P-012452

東吳歷史學報第38期

標題:

東吳歷史學報第38期

時間:

2018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東吳大學歷史學系

內容簡介:

塑造文昌帝君──文昌信仰起源與發展新探(李朝凱)
蘇頌與宋遼外交(蔣武雄)
《明史紀事本末.仁宣致治》校註(徐泓)
遠東的塞拉耶佛?1919年天津租界美日衝突事件始末(應俊豪)

系統號:

P-012375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31期

標題: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31期

時間:

2018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內容簡介:

【論著】
在大我與母性之間:三民主義婦女論述的建構(翁稷安)
民國時期婦女的家庭煮食勞動與飲食保健(吳燕秋)
(Mis)Representation of Chinese Women in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 Today Magazine and the Cultural Cold War in Asia, 1949-1952(葉秋伶)

【演講】
華語語系研究與批判性混種研究之交織性:重新探討「華人性」的邊界(鄧津華)

【書評】
書評:女權話語與性別實踐:評介《晚清女權史》(趙婧)

系統號:

P-012376

東方學第136輯

標題:

東方學第136輯

時間:

2018年7月

出版單位:

東京:東方學會

內容簡介:

錢謙益と程嘉燧(大木康)
琵琶曲「啄木」攷──宋代文人の聴いた音楽(早川太基)
容與堂刊『李卓吾先生批評忠義水滸伝』の評語に関する考察──画」を中心として(川島優子)
毛宗崗本『三国志演義』の「視点」をめぐる改変(佐高春音)
遠山荷塘の『嫦娥清韻』について──江戸後期の明清楽受容に関する一考察 (樊可人)

系統號:

P-012454

臺灣研究國際學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aiwan Studies)Vol.2

標題:

臺灣研究國際學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aiwan Studies)Vol.2

時間:

2018年8月

出版單位:

Leiden:Brill

內容簡介:

【Research Article】
Finding Meaning in Time and Space: Periodisation and Taiwanese-centric History (Evan N. Dawley)
Soft Power Runs into Popular Geopolitics: Western Media Frames Democratic Taiwan (Jonathan Sullivan and Don S. Lee)
Issues Salience and Framing in the Taiwanese 2016 Presidential Election Campaign: An Analysis of the KMT and DPP Campaign Discourses (Lutgard Lams)
The State of Studying the Taiwanese Economy: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Peter C.Y. Chow)
Orientalism Writes Back: Discourses of ‘Chinese’ DissemiNationalism in Transnational Martial Arts Films
(Shao-yi Chan)

【Other】
The State of the Field of Global Taiwan Studies Institutions: A Time for Optimism or Pessimism? (Dafydd Fell; Gunter Schubert; Sung-sheng Yvonne Chang; Lev Nachman; Ming-yeh T. Rawnsley and Kharis Templeman)

【Book Review】
Taiwan’s Social Movements under Ma Ying-jeou: From the Wild Strawberries to the Sunflowers, edited by Dafydd Fell ( Ming-Lun Chung and Adrian Chiu)
The Sinophone Cinema of Hou Hsiao-hsien: Culture, Style, Voice, and Motion., written by Christopher Lupke (Chris Berry)
Taiwan and the ‘China Impact’: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edited by Gunter Schubert (Klavier Wang)
Print, Profit, and Perception: Ideas,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in Chinese Societies, 1895–1949., edited by Pei-yin Lin and Weipin Tsai (Adina Zemanek)
Beyond ‘Innocence’: Amis Aboriginal Song in Taiwan as an Ecosystem, written by Shzr Ee Tan (Chia-Hao Hsu)

系統號:

P-012404

白銀帝國:從唐帝國到明清盛世,貨幣如何影響中國的興衰

白銀帝國:從唐帝國到明清盛世,貨幣如何影響中國的興衰

標題:

白銀帝國:從唐帝國到明清盛世,貨幣如何影響中國的興衰

時間:

2018年9月

出版單位:

臺北:時報文化公司

作者:

徐瑾 著

內容簡介:

總論 白銀的詛咒

第一章 東西:白銀的不同命運
貨幣起源
白銀的東西命運
金銀博弈
金銀複本位的失敗
不完美的金銀複本位

第二章 宋元:紙幣的試驗
唐宋變革中的紙幣試驗
北宋交子與紙幣的誕生
南宋錢荒與起伏不定的會子
鈔票的沒落與馬可.波羅的局限
通膨的教訓與白銀的崛起
一二六二年:賈似道買公田與威尼斯賣債券

第三章 明代:銀本位與全球化
洪武體制的建立與突破
發鈔救不了明朝
禁不住的白銀
白銀貨幣化與西門慶們
明朝的「李約瑟之謎」
白銀流入與明朝滅亡
中國錢與豐臣秀吉

第四章 晚清:混亂中崩塌
幣制混亂的清朝
「黃宗羲定律」遭遇「馬爾薩斯陷阱」
朝貢生意經與天朝心態
從朝貢到條約
入超、熱錢、世界失衡
一八四○年:鴉片戰爭還是白銀戰爭?
復盤:帝國銀荒因何而起?
外國銀洋在中國
貨幣主權的喪失
甲午戰爭:中日金本位的迥異命運
江戶時代中日的不同傳統
從磅虧到幣制改革
幣制改革大熱潮
白銀為何再次勝出

第五章民國:告別白銀,迎接通膨
洋銀行來到中國
錢莊在二十世紀的興衰
「京鈔風潮」裡的中國銀行
天時地利的「廢兩改元」
從《白銀收購法案》中走出的法幣
通膨的尾聲與啓示

後 記

系統號:

P-012408

修昔底德陷阱:從五百年戰爭史,看美國與中國的宿命之戰

修昔底德陷阱:從五百年戰爭史,看美國與中國的宿命之戰

標題:

修昔底德陷阱:從五百年戰爭史,看美國與中國的宿命之戰

時間:

2018年9月

出版單位:

臺北:八旗文化

作者:

Graham Allison 著,包淳亮 翻譯

內容簡介:

本書英文書名為 "DESTINED FOR WAR: Can America and China Escape Thucydides’ Trap?"

在任何國際體系中,最強的兩個強權會因為競爭關係而宿命性地爆發衝突,是為「修昔底德陷阱」。在過去500年中,崛起中的大國挑戰國際體系中統治強權的案例有16起。其中12起爆發戰爭。

西元前五世紀的希臘史學家修昔底德記錄了摧毀整個希臘世界的「伯羅奔尼撒戰爭」。他將戰爭的起因總結為「雅典的崛起,以及斯巴達揮之不去的恐懼,使戰爭不可避免」。斯巴達是當時希臘世界的統治強權,領導諸城邦在與波斯帝國的決戰中以小搏大、光榮獲勝。但雅典憑著海軍與貿易國力蒸蒸日上,威脅了斯巴達的地位。統治強權的恐懼、崛起強權的自信、同盟的分化拉攏、虛榮、利益、猜忌與誤判,終於導致這場誰也不樂見、損人不利己的戰爭。

本書作者Graham Allison把當時斯巴達與雅典面臨的困境稱之為「修昔底德陷阱」,意味任何國家遇到它都在劫難逃:在原本的權力平衡面臨改變時,原本的霸主可能為了捍衛地位而出手訓誡、扼殺挑戰者,挑戰者也可能不甘屈居人下、試圖改變遊戲規則而「問鼎中原」。更可怕的是,當彼此都預料到對方有此意圖,就有可能誤判對方原本沒有敵意的舉動,或是為了先下手為強而冒險襲擊。儘管彼此都深知一旦槍聲響起,生靈勢必塗炭,但在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戰爭遊戲裡,決策者沒有更好的選擇。

近代歷史告訴我們,「修昔底德陷阱」像幽魂一再地將大國推向毀滅的深淵。俾斯麥在普法戰爭中挑戰歐陸霸主法國,德皇威廉二世在一戰中挑戰英國海軍,日本自認應該享有平等的尊嚴而發動日俄戰爭,又因恐懼美國的經濟封鎖扼殺它的發展而襲擊珍珠港。種種盲目不理智的行為,都可以透過「修昔底德陷阱」得到解釋。

作者簡介
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貝爾福科學和國際問題研究中心(Belfer Center for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主任。曾任美國國防部特別顧問。艾利森於1971年出版的《決策的本質︰解釋古巴飛彈危機》(The Essence of Decision: Explaining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是研究古巴飛彈危機的經典。他主張,政策決策過程未必都是理性的,而是會受到組織程序與官僚本位主義等因素的左右,由此徹底地改變了美國政治學界與其他領域對決策分析的研究。

2015年9月,習近平訪美期間,艾利森在《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上發表了題為〈修昔底德陷阱:美國和中國正在走向戰爭?〉一文,指出快速崛起的中國必將衝擊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並有可能爆發戰爭。「修昔底德陷阱」這個古老的國際關係學的術語一時成為炙手可熱的新聞話題,成為所有媒體、學界、政治決策圈不可忽視的議題。

除了《決策的本質︰解釋古巴飛彈危機》,艾利森尚著有《官僚政治:典範與政策意涵》(Bureaucratic Politics: A Paradigm and Some Policy Implications)、《外交政策再思考》(Remaking Foreign Policy: The Organizational Connection)、《機會之窗:從冷戰到安全競爭》(Windows of Opportunity: From Cold War to Peaceful Competition)、《重新思考美國的安全:超越冷戰與新世界秩序》(Rethinking America’s Security: Beyond Cold War to New World Order)、《核恐怖︰最終能避免的災難》(Nuclear Terrorism: The Ultimate Preventable Catastrophe)等著作。在台灣已經出版的有《去問李光耀:一代總理對中國、美國和全世界的深思》。

系統號:

P-012436

福爾摩沙的西洋建築想像

福爾摩沙的西洋建築想像

標題:

福爾摩沙的西洋建築想像

時間:

2018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玉山社

作者:

楊啟正、凌宗魁 著

內容簡介:

序言
導論──紅磚與白石交疊而成的西洋建築史
公共建築──國家力量的具體展現
宅邸莊園──人生成就的終極積累
宗教機構──以宗教儀式宣示文明開化
街屋商店──具體而微的風格戰場
醫療慈善──邁向康復的集合村落
產業遺跡──人類文明進程的註腳
後記

系統號:

P-012331

在中國與蒙古的夾縫之間:一個蒙古人未竟的民族自決之夢

在中國與蒙古的夾縫之間:一個蒙古人未竟的民族自決之夢

標題:

在中國與蒙古的夾縫之間:一個蒙古人未竟的民族自決之夢

時間:

2018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八旗文化

作者:

楊海英 著,陳心慧 翻譯

內容簡介:

本書日文書名為"中囯とモンゴルのはざまで:ウラーンフーの実らなかった民族自決の夢"

第一部 自決
第1章 自由聯邦的夢想
第2章 自由聯邦的內涵
第3章 為了建設聯邦的自治政府
第4章 殖民地內蒙古
第5章 內蒙古領土的統一

第二部 自治
第6章 與「站起來」的中國人對抗
第7章 自治的困難
第8章 國破山河在
第9章 反大漢族主義的共和國領導人
第10章 與毛澤東檯面下的角力
第11章 遭到否定的自決權和受到限制的自治
第12章 遊牧與農耕間的文明衝突
第13章 中蘇對立的漩渦
第14章 區域自治無法解決民族問題

第三部 抵抗
第15章 農民代言人毛澤東與遊牧民代言人烏蘭夫
第16章 用理論反擊中國
第17章 一個國際共產主義者的煩惱
第18章 無法回想的歷史空白
第19章 自治政府成立的真相
第20章 被塑造出來的社會主義內涵
第21章 向大漢族主義宣戰
第22章 中國人捲土重來

第四部 破滅
第23章 中國政府的包圍網
第24章 反蒙古人的北京鴻門宴
第25章 來自中共中央的斷罪和自治政策的撤回
第26章 中國無產階級有組織的中傷與攻擊
第27章 全體民族的連坐
第28章 否定自治的中國人民論壇
第29章 身陷「名為中國的牢獄」中的民族悲劇
第30章 中國人灑下的民族仇恨之種

系統號:

P-012333

袁世凱當國:洪憲紀事詩本事簿注

袁世凱當國:洪憲紀事詩本事簿注

標題:

袁世凱當國:洪憲紀事詩本事簿注

時間:

2018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秀威資訊公司

作者:

劉成禺 著,蔡登山 編

內容簡介:

《洪憲紀事詩本事簿注》是劉成禺以史家的眼光和詩人的筆墨,寫出了袁世凱竊國亂政、復辟帝制以及帝制夭折的歷史全過程,同時還紀錄了與這段歷史相關的史實與人物。內容綜覽了洪憲帝制的方方面面,宛如一幅生動的洪憲帝制圖。例如涉及帝制的原因包括:列強的利益爭鬥對中國外交內政的影響、袁世凱的野心、帝制受諸人的慫恿;而涉及帝制的過程,寫到籌安會、請願團、太子黨等;以及帝制中的各種人物──遺老、軍閥、進步黨、革命黨等等。

《洪憲紀事詩本事簿注》結合了詩和史,詩在前,文在後,以文注詩,詩文互補,並「以詩存史」。是清末民初以來少見的大型敘事組詩。

系統號:

P-012334

感通與迴盪:唐君毅哲學論探

感通與迴盪:唐君毅哲學論探

標題:

感通與迴盪:唐君毅哲學論探

時間:

2018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作者:

黃冠閔 著

內容簡介:

導論
第一章 飄零乎?安居乎?──土地意象與責任意識
前言
一、飄零中的絕望與希望
二、靈根自植與承當意志的動態意象
三、土地意象中的勞作意志與安居意志
四、流放、棲留的場所論意涵
結論

第二章 主體之位:唐君毅與列維納斯的倫理學思考
前言
一、問題:人文主義的危機
二、主體性:主宰與超越
三、主體與他人
四、列維納斯的對照:對他人的責任
五、天德的教化
結論

第三章 境界感通論:一個場所論的線索
前言
一、成教與判教:性情之教
二、感通的動態形上學
三、精神空間與場所意識
結論
第四章 仁道詮釋:感通論與德性工夫
前言
一、感通概念的定調與價值世界
二、仁學詮釋與工夫論意涵
三、宗教向度:天人感通
結論

第五章 哲學與宗教之間:唐君毅與西谷啟治對現代性的省思
前言
一、現代性中的人文主義危機與虛無主義
二、宗教與哲學的抉擇:差異、張力、轉換
結論:差異的共同體──東亞的新挑戰

第六章 生命、倫理與政治的交會
前言
一、現代性的挑戰
二、生命與理性
三、生命政治與倫理政治
結論

第七章 永久和平論的視野與局限
前言
一、悠久世界的要求
二、康德的《論永久和平》
三、唐君毅和平論的宗教轉向
結論

第八章 世界公民的倫理共存
前言
一、文化多元性意義下的傳統保存
二、共同體中的生命與死亡
三、立千年之人極
結論

系統號:

P-012335

啟蒙、理性與現代性:近代中國啟蒙運動,1895-1925

啟蒙、理性與現代性:近代中國啟蒙運動,1895-1925

標題:

啟蒙、理性與現代性:近代中國啟蒙運動,1895-1925

時間:

2018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作者:

丘為君 著

報導者: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內容簡介:

導論
前言
一、近代中國啟蒙運動的兩個概念
二、近代中國啟蒙運動的幾個重要特質
三、本書的書寫結構

〔第一部分〕
第一章 「新」之心態與論述
前言
一、轉型時代意識:梁啟超對「造新去舊」的啟示
二、新文化運動的破壞式創新
三、一戰後的新秩序:社會主義大潮
小結

第二章 權威與自由
前言
一、個人意志與集體意志
二、自由與倫理
三、權威與自由
小結

第三章 轉型時代:理念的形成、意義與時間定限
前言
一、為「轉型期」劃出起點:中華帝國最後二十年
二、「轉型時代」的定義:「轉型時代晚清說」
三、擴大「轉型時代」的時間範圍:「轉型時代晚清民初說」
四、「轉型時代二十五年說」的完成
五、正式提出「轉型時代三十年說」
小結

〔第二部分〕
第四章 戰爭與啟蒙:「歐戰」對中國的啟示
前言
一、作為啟蒙的「歐戰」
二、「歐戰」在中國:青島
三、「歐戰」啟示錄
小結

第五章 《新青年》論歐戰:陳獨秀激進世界觀形成的考察
前言
一、德意志文明與法蘭西文明的選擇
二、陳獨秀「崇法抑德」看法的動搖
三、公理與強權的辯證
小結

第六章 革命與國家的想像:《甲寅雜誌》、《新青年》與五四啟蒙運動(1914-1919)
前言
一、從二次革命到歐戰爆發
二、《甲寅雜誌》:國體與政體的糾葛
三、《新青年》:惡國家不如無國家
小結

結語

系統號:

P-012350

數碼時代的中國人文學科研究

數碼時代的中國人文學科研究

標題:

數碼時代的中國人文學科研究

時間:

2018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秀威資訊公司

作者:

梁慕靈等 合著

內容簡介:

輯壹 古典文學與文獻研究
第一章 論六朝文獻裡之孔門十哲/潘銘基
第二章 「漢達文庫」與古籍研究/梁德華
第三章 詞彙資料數據化與古文獻之研究/李洛旻
第四章  論「漢達文庫─中國古代詞彙資料庫」之價值及局限:以《孔叢子》研究為例/伍亭因
第五章 資訊科技與中國古代文論研究試論/曾智聰
第六章  唐代人物大數據: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CBDB)和數位史學/徐力恆
第七章 從異文看古籍校勘─以《韓詩外傳》為例/王利

輯貳 當代文學、數碼文化與電子媒介
第八章  從中國言情小說傳統看大陸網路小說特色─以桐華《步步驚心》及其電視劇改編為例/梁慕靈
第九章 虛擬與身體:閱讀賀景濱《去年在阿魯吧》/黃自鴻
第十章 八十年代的現代性想像─論劉慈欣《中國2185》/郁旭映
第十一章  論香港網路小說的佔位與區隔:以《壹獄壹世界》為例/鄺梓桓
第十二章  陳果《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電影改編在香港的接受情況/葉嘉詠
第十三章  早期語料庫分析在當代詞典編纂的應用─以粵語「埋」的歷時演變及現代釋義為例/何丹鵬
第十四章 農場類遊戲:消費社會中的鄉村懷舊與都市焦慮/孫靜
第十五章  應用景觀資源分類理論於魚路古道人文地理資訊系統之建置/吳佩玲、孫劍秋、陳國淨
第十六章  從香港文學改編建立的「華語科幻片」類型:以《秦俑》、《餃子》、《枕妖》為例/吳子瑜

系統號:

P-012364

華美的饗宴:臺灣的華美文學研究

華美的饗宴:臺灣的華美文學研究

標題:

華美的饗宴:臺灣的華美文學研究

時間:

2018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書林出版公司

作者:

單德興 著

內容簡介:

導論:華美的饗宴──臺灣的華美文學研究(單德興)
記憶政治:趙健秀的《唐老亞》(李有成)
東方服飾:《蝴蝶君》的文化/性慾/劇場含混(張小虹)
銘刻先人軌跡:《家鄉》中華美自我的再現(何文敬)
重繪城市:論《猴行者:其偽書》的族裔空間(蘇榕)
東西相會:從林玉玲的《馨香與金箔》再探華人離散(張瓊惠 )
鄉關何處?:《桑青與桃紅》中的離散想像與跨國移徙(馮品佳)
後殖民譯者或是文化導遊?:譚恩美作品解讀(李根芳)
翻譯的生命:容閎、留學、跨國主體性(王智明)
任璧蓮《愛妻》中的「對位缺口」:第一世界與第三世界女性間的假想關係(陳福仁)
創傷.攝影.詩作:析論林永得的《南京大屠殺詩抄》(單德興)
「美國給我的最好的東西」:《落地》的離散記憶與創造性鄉愁(陳重仁)

系統號:

P-012366

美濃現代作家的家鄉書寫研究

美濃現代作家的家鄉書寫研究

標題:

美濃現代作家的家鄉書寫研究

時間:

2018年8月

出版單位:

臺中:天空數位圖書

作者:

傅含章 著

內容簡介:

本書以美濃現代作家鍾理和、鍾鐵民、鍾鐵鈞、吳錦發、劉洪貞、李慧宜、劉崇鳳等人的作品為主要研究對象,致力於文學/文本詮釋之外,並結合空間概念、地誌學、人文/文化地理學、建築與景觀學等跨領域理論,剖析、論述作家的家鄉書寫。舉凡探討美濃現代作家為何書寫家鄉,如何再現家鄉美濃的空間記憶、抒發自我對地方的情感,如何描繪家鄉美濃的今昔面貌,如何詮釋家鄉的地景、風物、史跡、產業、人事,反映不同世代的思維,乃至梳理作家筆下的美濃呈現什麼樣特殊的區域文化特色,蘊含何種深長的個人家族史、生命史意義,皆為本研究的重心所在,俾能有系統地呈顯不同世代、背景、性別的美濃現代作家筆下所體現不同時間、空間之家鄉書寫與地方認同。

作者簡介
傅含章,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文學博士,現任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唐代小說與臺灣現代小說,曾執行客委會計畫「現代客家文學中的文學地景及其數位化應用:以高雄市美濃區作家的在地書寫為例」,實地踏查美濃文學地景。撰有〈論晚唐傳奇集中的詩歌運用-以《太平廣記》為探討文本〉、〈論鍾理和作品中的美濃風情〉、〈論鍾鐵民作品中的美濃地景及其書寫運用〉、〈吳錦發作品中的美濃地景及其數位化運用〉等十餘篇期刊論文。

系統號:

P-012367

交會的風雷:兩岸四地當代詩學論集

交會的風雷:兩岸四地當代詩學論集

標題:

交會的風雷:兩岸四地當代詩學論集

時間:

2018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允晨文化

作者:

楊宗翰 編

內容簡介:

詩和生活經驗──重估中國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的新詩(趙衛民)
辛笛論(吳思敬)
舊體詩詞進入現當代文學史的問題(李怡)
新詩是什麼?──新詩如何作為一個文類(陳俊榮)
新詩的治療功能(王珂)
擦亮生銹的漢語──以楊煉等詩人的作品為例(傅天虹)
翦論「接受反應」支點與中國接受文論的平行或交互(陳仲義)
詩運轉折點──台灣「現代派」簡史及復刊《現代詩》代表詩人的前衛能力(張寶云)
任洪淵漢語文化詩學的本土性反思──兼及任洪淵的詩歌創作(趙思運)
一九七○年代台灣新興詩社/詩刊特質析論(楊宗翰)
美國詩人桑德堡在中港台的譯介及影響(鄭政恆)
歷史意識、新知感性:羅青詩作意象策略研究(1970-2000)(李樹枝)

系統號:

P-012369

現代精神與儒家傳統(二版)

現代精神與儒家傳統(二版)

標題:

現代精神與儒家傳統(二版)

時間:

2018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作者:

杜維明 著

內容簡介:

近幾年來,經過天安門事件、蘇聯解體、美國後工業社會矛盾加深、日本經濟失調及非洲浩劫等衝擊,世界秩序正在重構。而在「儒教文化圈」中,日本朝野正全面反思明治以來的「脫亞入歐」政策,試圖回歸亞洲;大陸也為對抗商業狂潮而呼籲發掘儒家倫理資源、重建道德規範;臺灣、新加坡、香港及南韓則向「儒家特色民主」邁進。本 書討論這些新趨勢,建議世人重新理解現代精神,也重新定義現代性,俾對儒家傳統的現代命運及其存在意義有更深、更廣的認識,從而開創儒學第三期發展的新領域。

作者簡介
杜維明,祖籍廣東南海。當代研究和傳播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家,被稱為現代新儒家學派代表人物。獲選美國人文社會科學院院士,當選國際哲學會聯會(FISP)執行委員、國際哲學學院(IIP)院士。任哈佛大學亞洲中心資深研究員,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國際儒學聯合會副會長等職。主要著作有《文化中國》、《文明對話中的儒家》、《儒家精神取向的當代價值》、《二十一世紀的儒學》、《人文心靈的震盪》、《行動中的宋明儒家思想:王陽明的青年時代(1472—1509)》、《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儒家自我意識的反思》、《道、學、政:論儒家知識分子》、《常青樹:今天做中國人的意義》、《現代精神與儒家傳統》、《杜維明:文明的衝突與對話》等。

系統號:

P-012370

六堆客家及其周邊社會與文化變遷:族群互動論的觀點

六堆客家及其周邊社會與文化變遷:族群互動論的觀點

標題:

六堆客家及其周邊社會與文化變遷:族群互動論的觀點

時間:

2018年8月

出版單位:

高雄:麗文文化

作者:

林淑鈴 著

內容簡介:

01 族群混居、儀式與聚落:內埔與萬巒的研究發現
02 異族通婚與跨族收養:百年來內埔與萬巒地區族群互動之軌跡
03 異族通婚與跨族收養:日治時期前、中、後、先鋒堆客家與其他族群互動的軌跡
04 異族通婚與跨族收養:日治時期左堆客家與其他族群互動的軌跡
05 由宗族、角頭、聚落到跨聚落:集體動員下的六堆天后宮
06 六堆及其周邊地區媽祖信仰的文化底蘊
07 「盤花」、「紅包仔」與「花水」:試論六堆客家民俗醫療知識的生成與體現

系統號:

P-012371

經典重現之文創觸角

經典重現之文創觸角

標題:

經典重現之文創觸角

時間:

2018年8月

出版單位:

高雄:麗文文化

作者:

陳秀玲 著

內容簡介:

單元一 經典還是時尚?質量再現風華雋永
單元二 與〈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對話,女性自我成長的心靈
單元三 古裝潮衣總相宜,〈清明上河圖〉從卷軸到科技動態展
單元四 繁華與困頓,〈南街殷賑〉的改編風采
單元五 帶著光環,追求你的「小王子」
單元六 文創人經典重現之觸角空間

系統號:

P-012372

臺韓關係的發展:過去、現在以及未來

臺韓關係的發展:過去、現在以及未來

標題:

臺韓關係的發展:過去、現在以及未來

時間:

2018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翰蘆圖書出版公司

作者:

河凡植 主編

內容簡介:

臺韓關係的歷史演變與未來展望──結構實現主義的觀點(趙文志)
臺韓關係的形成與特徵──以建構主義觀點探討(河凡植)
韓中建交與韓臺斷交的複合關係研究──以北韓與臺灣對應策略為中心(朴鍾喆、林志豪)
悲劇性國際現實圍繞的韓臺關係──以1940-50年代太平洋同盟與亞洲反共聯盟成立構想爭論為例(朴成林)
臺灣大學生眼中的臺韓關係(關弘昌)
韓臺文化交流原形的「漂流行跡」應用方案研究──利用傳統時代「漂海錄」的文化旅遊信息的開發為中心(申春浩)
臺灣文創產業的現況與韓臺合作方案(全家霖)
透過分析韓國輿論與網路關鍵字所見的臺灣(嚴善英、朴英順)
臺韓中小企業邁向隱形冠軍之研究(林顯明)
항만코피티션 전략 수립을 위한 한국-대만 항만협력방안(민회은)

系統號:

P-012396

社會代議的崛起:臺灣政治與社會的平行發展

社會代議的崛起:臺灣政治與社會的平行發展

標題:

社會代議的崛起:臺灣政治與社會的平行發展

時間:

2018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翰蘆圖書出版公司

作者:

趙永茂 著

內容簡介:

第一部臺灣政治與社會的協力軌跡
◎臺灣政治與社會的平行民主重構:對臺灣代議民主與政黨政治的反思
◎全球化下東亞都會代議政體的反思:以社會代議輔助政治代議
◎民主治理的建構基礎與問題

第二部臺灣地方政治與社會自治的重要性及未來發展
◎地方自治的重要性與地方民主轉型
◎地方與區域治理髮展的趨勢與挑戰
◎臺灣地方政治與制度的改革工程
◎裡的定位以及與區、社區發展協會的關係
◎我國區裡治理網絡關係探討:以臺北市松山區基層建議案為例
◎氣候變遷與地方治理
◎臺灣直轄市分權治理之研究
◎府際治理:由東京首都圈經驗論臺灣發展

第三部臺灣地方自治與民主化發展的挫折與轉型
◎地方派系依侍結構的演變與特質:高雄縣內門鄉的個案分析
◎屏東縣地方派系與政黨、縣行政權以及縣立法權之關係(2006-2010)
◎臺南地區地方勢力變遷與政黨政治發展
◎臺灣地方派系的形成、轉型與未來
◎廢除鄉鎮市長選舉?還是積極轉型與改革?

系統號:

P-012397

奢侈的女人──明清時期江南婦女的消費文化(二版)

奢侈的女人──明清時期江南婦女的消費文化(二版)

標題:

奢侈的女人──明清時期江南婦女的消費文化(二版)

時間:

2018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三民書局

作者:

巫仁恕 著

內容簡介:

在傳統中國婦女受盡禮教欺壓的印象下,很難想像明清時期的婦女竟可過著奢侈的生活。無論是流行時尚的服飾妝扮、精緻可口的美味佳餚,甚至出外遊山玩水、廟會進香,都成為當時江南婦女生活中精采的一部份。不僅限於富貴人家,中產之家也起而效尤,爭相比美。

婦女超越生理基本需求的消費,代表明清時期婦女收入和經濟力的提升,而晚明的情欲觀,正好提供人們追求感官欲望的合理化基礎與動力。情欲觀帶動情色產業的興盛,妓女成為流行時尚的代言人。婦女的奢侈消費也衝擊了兩性關係,明清的士大夫對此提出許多批評,其中夾雜著性別偏見,甚至以法令嚴格規範婦女奢侈的消費。本書從消費的角度,重新觀察明清婦女的生活、地位及其對當時產業的影響,期望能予讀者明清婦女另一面貌。

系統號:

P-012409

左營二戰祕史:震洋特攻隊駐臺始末

左營二戰祕史:震洋特攻隊駐臺始末

標題:

左營二戰祕史:震洋特攻隊駐臺始末

時間:

2018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遠足文化

作者:

郭吉清、廖德宗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 發現震洋隊遺址
第二章 震洋特攻隊的由來
第三章 薄部隊──集訓、成軍到遠颺臺灣
第四章 薄部隊──左營紀事與終戰之後
第五章 歷史見證者──第二十一震洋隊臺籍隊員陳金村
第六章 震洋防空壕──自助新村眷戶的生活回憶
第七章 寂靜的古城──震洋隊遺址現況
第八章 訪日回溯之旅 

系統號:

P-012412

聖道起信論:徐松石早期著作選集

聖道起信論:徐松石早期著作選集

標題:

聖道起信論:徐松石早期著作選集

時間:

2018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橄欖華宣

作者:

蘇遠泰 著

內容簡介:

徐松石,原名徐振凡,自號照流居士,1900年生,曾分別在上海廣東浸信會、香港尖沙咀浸信會、美國三藩市自立浸信會擔任牧師,曾任《真光》雜誌主編,在香港浸信會出版部充任編輯及總幹事。他在基督教文字工作上的貢獻,包括早期本色化神學的建構,涉及基督教與本土宗教、文化和民族的關係,晚期更包括華人浸信會歷史的整理和編纂,編寫了五輯《華人浸信會史錄》。他在教會群體內的牧養文章和講章立場,著重信徒的靈性生命的培養和教會的發展,堅持聖經字面的權威,為一多產的基督教文字工作者和牧師;然而他最為學人所熟識的卻是他的民族學研究,例如《泰族僮族粵族考》一書曾被民國時期的中央政府教育部頒發學術著作獎,《粵江流域人民史》一書出版即被翻譯為日文。

根據本書編注者的分析,徐松石的思想曾經歷過許多轉變,可區分為輕視西方文化期、輕視一切宗教期、基督教排他主義期、建設中國本色化神學期、堅持聖經字面權威的基要主義時期。本書編錄徐松石上世紀三O至四O年代,以基督宗教的傳教困境作為問題意識,進行基督教與中國宗教對話的四部作品,包括:《耶穌眼裡的中華民族》(1934)、《基督教的佛味》(1935)、《聖道起信論》(1940)、《中華民族眼裡的基督》(1948)。在《耶穌眼裡的中華民族》與《中華民族眼裡的基督》中,他以比較文化/宗教的視野與文本分析的方法,透過中西經典語意的爬梳,比較彼此之間人生觀、倫理觀、善惡觀與宗教觀的差異與得失,析分中西文化與基督教的組成內容與核心精神,嘗試破除不同宗教與教派間在形式上或字面意義上的差異,探討彼此間於根源上的共通目標,並在方法上補充彼此間的不足及流弊。其中亦有徐氏運用其民族學專長的篇章,考證中華民族和希伯來民族古早時期曾有的互動,最終旨在供信徒能以「中國文化與基督信仰彼此間需互相接納」的觀念來傳遞基督教,同時也使基督教能藉此與其他宗教達成實質上的合一。

《基督教的佛味》與《聖道起信論》則集中討論耶佛會通的議題,前篇集中討論幾個耶佛思想上表面差異之處,如:位格與非位格、自救與他救、惡的來源、三世輪迴與末世等議題之探討,求其互相補正之處,並以佛教徒熟知的判教方法結合宗教社會學的成果,整理儒、佛、耶教概念上的同異與高下之別,篇末附有耶穌生平、教會歷史、聖經介紹以及佛陀生平、佛教簡史、佛教經典介紹及教理問答。「假如基督徒不肯研究佛教,怎能希望自己的信仰成為最有根基的慧信呢?」昔日《大乘起信論》說明佛法之廣大,激發眾生生起信從之心;徐松石研究佛教、吸收儒道,使基督教道慣乎眾教之中,超乎眾教之上,亦為使讀者都能消除疑惑,發「起」崇「信」基督之心。

系統號:

P-012428

龍樹中論的哲學解讀

龍樹中論的哲學解讀

標題:

龍樹中論的哲學解讀

時間:

2018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作者:

吳汝鈞 著

內容簡介:

龍樹菩薩的《中論》是大乘佛學的重要經典,以明快和清晰的思考,多方面闡述「空」的義理,將大乘哲學推向高峰,對佛學的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從佛學的研究來說,若能夠掌握《中論》的基本思想,就奠定了理解大乘佛學的良好基礎。就哲學與邏輯的訓練來說,《中論》更是一部內容豐富、思想深刻的哲學著作,對哲學與邏輯思考的訓練助益甚大,因此,無論是佛學研究或哲學訓練,《中論》都是一部極其重要的文獻。

《中論》的梵本是用偈頌體寫成,在鳩摩羅什譯成漢語時,為使譯文精簡及方便背誦,也保留偈頌的形式。但多數偈頌所蘊涵的義理很深奧,精簡的文字對於我們理解《中論》,甚至龍樹的哲學都形成若干妨礙。為此,吳汝鈞教授歷經數年窮究,付出很多心思與功夫,完成這部《龍樹中論的哲學解讀》。

所謂「哲學的解讀」,就是以現代人熟悉的名相、詞彙和表達方式來講解《中論》的義理,期能讓龍樹菩薩整個思想輪廓的特色呈現出來,讓大眾能較深入的理解《中論》所要宣揚的思想與義理。

本書是繼印順法師《中觀論頌講記》之後,最為全面地疏釋《中論》二十七品所有頌文的著作,吸收現代學者對「中觀學」和《中論》的研究成果,且針對鳩摩羅什的漢譯文意較隱晦或有錯漏之處進行中梵對照的修補,是龍樹《中論》最佳的解讀本。

作者簡介
吳汝鈞,前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哲學組特聘研究員,國家傑出人才講座,國立中央大學客座教授。加拿大McMaster University哲學博士,日本大阪外國語大學、京都大學、德國漢堡大學留學,分別研習日本語、梵文、藏文及方法論。主要著作有《佛教的當代判釋》、《純粹力動現象學》等。

系統號:

P-012429

社群.王朝:明代國家與社會

社群.王朝:明代國家與社會

標題:

社群.王朝:明代國家與社會

時間:

2018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作者:

卜正民(Timothy Brook) 著,廖彥博 翻譯

內容簡介:

緒論 南昌墓地案

第一部 空間
第一章 鄉治的空間組織
第二章 葉春及的方志地圖

第二部 田野
第三章 江南圩田及其稅收
第四章 北直隸的水稻栽種

第三部 書籍
第五章 明代中葉的藏書樓
第六章 國家圖書審查與書籍貿易

第四部 寺廟
第七章 在公共權威的邊緣:明代國家與佛教
第八章 國家體制中的佛教:北直隸寺院的記載

結論 明史研究中的國家

系統號:

P-012430

清代黑水溝的島鏈防衛

清代黑水溝的島鏈防衛

標題:

清代黑水溝的島鏈防衛

時間:

2018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淡江大學出版中心

作者:

李其霖 著

內容簡介:

緒論

第一章 黑水溝防衛的形成
前言
第一節 住民與海盜的天堂
第二節 外來勢力的航運休息站
第三節 群雄並起與防禦的形成
小結

第二章 金門的海疆防禦角色與地景變遷
前言
第一節 自然環境
第二節 行政治理與地方發展
第三節 海防設施的轉變
小結

第三章 澎湖的防禦與戰事
前言
第一節 澎湖的地景與海岸
第二節 鄭清澎湖海戰
第三節 澎湖水師
小結

第四章 臺灣防衛角色的轉變
前言
第一節 福建綠營
第二節 臺灣水師
第三節 臺灣戰船
第四節 北部防衛的設置
小結

第五章 以臺灣為主軸的黑水溝防線
前言
第一節 鴉片戰爭前的水師布署
第二節 鴉片戰爭期間之因應
第三節 戰後海防布署之轉變
小結
結論

系統號:

P-012434

抗衡或扈從:東南亞國家對中國戰略的回應

抗衡或扈從:東南亞國家對中國戰略的回應

標題:

抗衡或扈從:東南亞國家對中國戰略的回應

時間:

2018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翰廬圖書出版公司

作者:

林詩凱、廖坤榮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 緒論
壹、研究緣起
貳、研究動機、目的與問題

第二章 理論與文獻回顧
壹、外交戰略與國際關係理論層次
貳、東南亞各國回應中國外交戰略之相關文獻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架構
壹、研究方法
貳、研究架構、流程與限制

第四章 東南亞地區戰略地位之重要性
壹、東南亞地區為何是強權國家必爭之地
貳、東南亞地區戰略地位與美國國家利益
參、東南亞地區戰略地位與中國國家利益

第五章 中國的東南亞外交戰略
壹、江澤民時期的東南亞外交戰略
貳、胡錦濤時期的東南亞外交戰略
參、習近平時期的東南亞外交戰略
肆、小結

第六章 東南亞國家對中國的東南亞外交戰略之回應
壹、大陸東南亞國家的回應
貳、島嶼東南亞國家的回應
參、小結

第七章 東南亞國家以「抗衡」或「扈從」戰略因素回應中國之實證分析
壹、東南亞國家戰略回應因果變數之界定與說明
貳、布林代數實作與分析

第八章 研究結論與理論意涵
壹、研究結論
貳、研究貢獻

系統號:

P-012435

臺灣觀音信仰的「本土」與「外來」

臺灣觀音信仰的「本土」與「外來」

標題:

臺灣觀音信仰的「本土」與「外來」

時間:

2018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博揚文化事業公司

作者:

闞正宗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清代臺灣觀音信仰的型態
第一節 清代臺灣觀音信仰
第二節 清代鳳山縣城的泗州觀音信仰
第三節 清代齋堂的觀音信仰

第三章 日本殖民時期的觀音信仰
第一節 北投溫泉的守護者
第二節 西國三十三觀音信仰的傳入及其開展
第三節 觀音禪堂與觀音講會

第四章 戰後新型態的觀音信仰
第一節 戰後泗洲觀音信仰的再現
第二節 戰後臺灣三十三觀音道場

第五章 結論

系統號:

P-012443

有溫度的台灣史(一套兩冊)

有溫度的台灣史(一套兩冊)

標題:

有溫度的台灣史(一套兩冊)

時間:

2018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南方家園文化公司

作者:

楊渡 著

內容簡介:

上冊
代序 晒穀場上的小孩
0.台灣故事序曲:海洋輕拍島嶼的背脊,如同母親
1.台灣,和南島語族的起源
2.古老的傳說,有趣的習俗
3.十七世紀的台灣海峽爭霸
4.鄭芝龍的中國第一跨國商團
5.「開台聖王」鄭成功
6.思想起啊,唐山過台灣
7.鴉片戰爭、清法戰爭中的台灣
8.劉銘傳──台灣現代化第一人
9.戰爭的號角──牡丹社事件
10.那一天,他們把台灣「交割」
11.鐮刀對槍炮的二十年血戰
12.想暗殺袁世凱的台灣學生
13.最後的武裝起義──噍吧哖事件
14.二等公民,警察統治
15.帝國主義下的台灣
16.新一代的台灣醫生
17.「給台灣人議會吧!」
18.在東京上空撒傳單的台灣人
19.鄉村醫生的摩托車之旅
20.帶著小提琴的革命家──簡吉
21.鐵軌上的養女──台灣共產黨的崛起
22.水牛般的男子漢──李天生
23.大鎮壓,直到阿里山的小屋
24.賽德克人的血祭──霧社事件
25.統治四十年,台灣第一次選舉
26.台灣人日本兵的悲哀
27.到祖國抗日的台灣義勇隊
28.一曲〈雨夜花〉,台灣真心聲
29.柔性的力量,台灣新女性
30.當彈鋼琴的手舉起了發報機
31.驚疑還似夢──光復剎那的台灣
32.鉅變的瞬間,人間的容顏
33.大開眼界的劫收
34.從二等公民到非公民
35.一個賣菸婦人引起的暴動
36.悲劇二二八,人性發微光
37.夾縫中的歷史,消失的四年
38.蔣介石的危局部署
39.黃金大搬運,國寶大遷徒
40.離開北平的最後一班飛機

下冊
41.流離時代,亂世兒女
42.新台幣與土地改革
43.台灣命運的轉捩點──韓戰
44.白色恐怖的人性扭曲
45.1949渡海傳燈人
46.牛肉麵和美援
47.蔣家天下蔣家軍
48.自由民主的幻夢
49.胡適的最後一聲嘆息
50.一首歌的變形記──台灣小調的故事
51.不能見光的夜行蝙蝠──兩岸密使
52.戰史上最奇怪的八二三炮戰
53.〈綠島小夜曲〉的故事
54.鄉愁與流浪的行板
55.投宿在不知名山中的蔣經國
56.台灣經濟奇蹟的奠基者
57.農村的沒落,孤女的願望
58.叛逆的青春,明星咖啡屋
59.一卡皮箱的企業精神
60.午夜電視機,全台棒球瘋
61.青春血肉築成的奇蹟
62.避過暗殺,蔣經國時代來臨
63.燃情的青春,理想的追尋──保釣運動
64.唱自己的歌──台灣民歌運動
65.自我認同的追尋──鄉土文學論戰
66.蔣介石過世與黨外運動
67.陳若曦力勸蔣經國
68.世間最爽看禁書,解除禁忌的年代
69.冷戰的最後一批政治犯
70.台北不是想像的黃金天堂
71.鹿港小鎮,媽祖廟裡燒香的人們
72.瘋狂大家樂,悲哀無住屋
73.人道主義的光──人間雜誌
74.想家的老兵,打開兩岸大門
75.蔣經國開啟的歷史新頁
76.愛拚才會贏,消費社會來臨
77.台灣經濟奇蹟的背後
78.開放的兩岸,嶄新的一頁
79.大地震,大重建
80.後記:留下歷史的溫情與敬意

系統號:

P-012330

護國丸:被遺忘的二戰臺籍海軍史

護國丸:被遺忘的二戰臺籍海軍史

標題:

護國丸:被遺忘的二戰臺籍海軍史

時間:

2018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月熊出版

作者:

陳柏棕 著

內容簡介:

作者序-那樣活過的長輩群像/陳柏棕

-護國丸事件相關記錄簿
-終戰詔書

第一章 新世代少年的誕生
重返一九二○年代/日臺共學教育/殖民地的新世代少年
-黃為政證言
-陳子福證言

第二章 改造為皇國臣民
皇民化運動/戰火連綿到天邊/皇民奉公運動/軍事動員的社會
-張欽生證言
-張榮樹證言

第三章 海の若櫻—海軍特別志願兵
志願兵制度伸向臺灣/精兵式海軍志願兵/海軍特別志願兵制度/「行かう!海軍志願兵」—志願兵招募宣傳/愛國青年的響應/警察大人強制「自願從軍」/學校機關的「集團志願」/破除「水」禁忌/海洋訓練隊的創立/從恐懼海洋到海洋青年/海軍預備訓練/志願兵的申請資格/嚴格的甄選流程/殖民地新兵養成機關—海軍兵志願者訓練所/學科與軍事操練並行/兵種的選擇/廢除訓練所/高雄海兵團/月月火水木金金—海軍訓練/按表操課的軍隊生活/震撼的「軍人精神注入棒」
-葉水金證言
-盧金水證言

第四章 從護國丸看日本海軍
商船變身特設巡洋艦/補破網─急速徵用船舶的海陸兩軍/護國丸出任務/邁入軍旅的下個階段/豐川護國兩地啟航/水野孝吉的決定/登上跛行船護國丸/日本海上護衛體系/特設海上隊/護衛機構從屬戰鬥單位
-陳臣銅證言
-朱春業證言

第五章/護國丸事故
護航中斷,獨自航行/遭受第一波攻擊/第二波重擊,護國丸沉沒/驚濤駭浪,死裡逃生/殞落的殖民地軍事菁英
-邱阿松證言
-羅鎮國證言
-林秀吉證言

第六章/走過兩個時代的人
最後兩年的太平洋戰爭/術科學校戰力化/宣傳志願兵的進修成果/臺灣空戰/從左營疏散/另一起護國丸事故-五甲尾事件/戰勝國人民返鄉/臺灣人現地解散/紀念重生-高志會與海交會
-李啟銘證言
-張文鋒證言
-江水和證言

系統號:

P-012332

五臺山信仰多文化、跨宗教的性格以及國際性影響力

五臺山信仰多文化、跨宗教的性格以及國際性影響力

標題:

五臺山信仰多文化、跨宗教的性格以及國際性影響力

時間:

2018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作者:

釋妙江 編著

內容簡介:

神聖空間乃佛教傳統之核心元素之一,然過去學界研究猶有未盡之處。故五臺山國際研究院聯合清華大學道德與宗教研究院、浙江大學東亞宗教文化研究中心、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佛學論壇,計劃在20-30年內,每年挑4-5座名山大寺各召開一次國際研討會,並編纂中英文論文集。

本書系特重歷史與思想史研究,並參以宗教學、政治史學、藝術史學、經濟和國際貿易史學等取徑。作為書系之次卷,本書收錄了2016年7月五臺山同名研討會上二十九位學者的論文,主題集中在五臺山之信仰及其與政教之間的互動;五臺山跨文化、跨佛教派系以及跨宗教之持久影響力;五臺山文化在整個東亞地區之廣泛滲透等。本卷乃國際佛教學界五臺山相關研究之又一檢閱與重要成果展示。

系統號:

P-012336

兩岸環境與糧食政策評論

兩岸環境與糧食政策評論

標題:

兩岸環境與糧食政策評論

時間:

2018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致知學術出版

作者:

楊知遠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 霧霾天氣對兩岸環境治理之衝擊與展望
第二章 兩岸環境管理策略之現況與挑戰
第三章 中國排放權交易發展現況及對我國可能之影響
第四章 兩岸低碳經濟發展現況與合作展望
第五章 大陸糧食安全政策趨勢與對我國之可能影響
第六章 我國參與國際糧食安全機制與援助研析

系統號:

P-012357

國立中興大學前身:農專、高農時期發展沿革

國立中興大學前身:農專、高農時期發展沿革

標題:

國立中興大學前身:農專、高農時期發展沿革

時間:

2018年7月

出版單位:

新竹:交通大學出版中心

作者:

林景淵 著

內容簡介:

本書以國立中興大學成立於一九一九至一九四五年時期,日本戰敗國民政府接收台灣並改製為省立農學院以來,日本統治的二十六年間,曾是台灣總督府農林專門學校、台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學校等,校史之發展與沿革。

系統號:

P-012399

世界、華夏、臺灣:平行、交纏和分合的過程(二版)

世界、華夏、臺灣:平行、交纏和分合的過程(二版)

標題:

世界、華夏、臺灣:平行、交纏和分合的過程(二版)

時間:

2018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三民書局

作者:

許倬雲 著

內容簡介:

遠自西亞、埃及、中國、印度古文明,近至你我身邊的大小事,都是歷史。歷史從來就不是獨立發展,而是互相牽連糾纏,世界各國的歷史有如一股股浪潮,在史海中彼此激盪、交流。

本書凝聚許倬雲教授畢生的研究,以全球觀點細說古今中外歷史的分合與交纏。猶如史學家克羅齊(Benedetto Croce)所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因為只有從自己切身的經驗看過去,過去才呈現我們關心的意義,也幫助我們由此尋找未來的道路。

系統號:

P-012411

客家移民與在地發展

客家移民與在地發展

標題:

客家移民與在地發展

時間:

2018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作者:

莊英章、黃宣衛 編著

內容簡介:

導論 : 遷徙適應與認同建構
洪馨蘭/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莊英章/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國立中山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第一部分︰明清時期嶺南與西南地區客家之遷徙與形成
家族與城堡︰龍南關西徐氏宗族個案研究(黃志繁,南昌大學歷史系教授)
大移民時代的歷史記憶與巴蜀客家面相(陳世松,四川社科院客家研究中心研究員)
遷移經驗與文化認同︰以清代浙西南與贛西北的客家移民為例(王東,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第二部分︰客家在臺灣的移墾與族群互動
清乾隆時期番界政策與粵民的移墾活動︰以今苗栗縣西湖鄉為例(陳志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助理教授)
移民與邊區社會適應︰以 19 世紀末埔里盆地刣牛坑客家聚落為中心(洪麗完,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臺灣客家分布與島內遷徙之再討論︰以饒平篤祜堂七藍周姓彰化平原移民北遷新竹湖口為例(羅烈師,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副教授)
新竹地區竹塹社民與客家漢民的互動︰竹塹社錢皆只派下客家化的探討(廖志軒,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生)、(莊英章,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國立中山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第三部分︰客家認同的建構與變遷
由文化、地域到族群︰再論當代臺灣客家族群意識的現代性(王甫昌,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從臺灣「客家」到「中原客家」︰臺北市中原客家聯誼會的淵源與轉變(1920-1980 年代)(陳麗華,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助理教授)
新加坡客家的多層次認同(1820-1930)(賴郁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後記

系統號:

P-012415

知識分子的思想轉變:新中國初期的潘光旦、費孝通及其周圍

知識分子的思想轉變:新中國初期的潘光旦、費孝通及其周圍

標題:

知識分子的思想轉變:新中國初期的潘光旦、費孝通及其周圍

時間:

2018年7月

出版單位:

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作者:

聶莉莉 著,聶曉華 翻譯

內容簡介:

第一章 問題所在及考察對象
第二章 政治理論學習與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
第三章 知識分子參加土地改革與思想改造
第四章 土地改革工作隊與參加者們
第五章  在時代的大潮中——讀潘光旦、沈從文日記信函
第六章 《蘇南土地改革訪問記》
第七章 蘇南的階級、土地制度及土地改革
第八章 從知識分子的思想轉變解讀中國革命
後記

系統號:

P-012431

明末清初熊開元由儒歸佛之心路歷程

明末清初熊開元由儒歸佛之心路歷程

標題:

明末清初熊開元由儒歸佛之心路歷程

時間:

2018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博揚文化公司

作者:

盧秀華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第二節 史料介紹
第三節 研究回顧
第四節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明末變局中熊開元的處境
第一節 家世與師友
第二節 熊開元與復社之關係
第三節 熊開元與首輔周延儒的恩怨
小結

第三章 熊開元從逃禪到歸佛
第一節 清初士人逃禪風尚
第二節 熊開元逃禪到真心歸佛
第三節 熊開元真心歸佛卻遭儒者批判
小結

第四章 皈依佛門的熊開元
第一節 晚明天童派諍真相考
第二節 熊開元與清初天童派諍
小結

第五章 結論

系統號:

P-012349

戰後臺灣的金融改革與發展

戰後臺灣的金融改革與發展

標題:

戰後臺灣的金融改革與發展

時間:

2018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

作者:

劉素芬、陳木在 著

內容簡介:

過去有關臺灣經濟和金融的研究論著,多未留意制度經濟史的觀點。本書的最大價值,在於說明1980年代以後臺灣金融制度趨向自由化與國際化的改革過程,及其所伴隨的法規修訂。除了口述訪問見證財金發展的決策者之外,並提供大量的檔案和資料做為決策形成的佐證。因此,本書除了在臺灣的財政金融史上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之外,也對當今財金政策的制定和技術官僚的養成提供了啟示,發揮承先啟後的作用。

系統號:

P-012393

國史館現藏總統副總統檔案目錄——嚴家淦(一套兩冊)

國史館現藏總統副總統檔案目錄——嚴家淦(一套兩冊)

標題:

國史館現藏總統副總統檔案目錄——嚴家淦(一套兩冊)

時間:

2018年5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史館

作者:

國史館編輯委員會 編

內容簡介:

《國史館現藏總統副總統檔案目錄——嚴家淦》共計兩冊,內容為嚴家淦自1939年以來所留下之各類文件,包含公文書、電文、信件、書籍、輿圖等類型。透過檔案目錄的出版,將這一批彌足珍貴的檔案完整地呈現於世人面前。

系統號:

P-012425

虎口下的國家:台灣與波蘭

虎口下的國家:台灣與波蘭

標題:

虎口下的國家:台灣與波蘭

時間:

2018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作者:

黃秀端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 臺灣與波蘭的比較/黃秀端

PART 1 民主化與轉型正義
第二章 未完成的民主化:臺灣的轉型正義/陳俊宏、鍾瀚慧
壹、前言
貳、何謂轉型正義:聯合國的整合性觀點
參、臺灣威權體制與政治轉型
肆、臺灣白色恐怖的政治案件類型
伍、臺灣轉型正義的未竟之業
陸、結論

第三章 波蘭第三共和的共黨波蘭記憶:系統化的嘗試/Jerzy Łazor、Wojciech Morawski
壹、前言
貳、走過「波蘭人民共和國」
參、記憶的途徑
肆、結論

PART 2 選舉制度的挑戰
第四章 選民的選制知識與新選制的政治效應:2008-2016/林瓊珠
壹、前言
貳、1992-2016年立法委員選舉概況和政黨表現
參、臺灣選民對新選舉制度之認識
肆、選舉制度改變的政治影響
伍、討論與結論

第五章 2014年波蘭的歐洲議會選舉—評析歐盟的挑戰/Joachim Osiński、Bogusław Pytlik
壹、歐洲議會的基本特質
貳、歐洲議會:波蘭的選舉法規
參、2004年與2009年在波蘭舉行的歐洲議會選舉
肆、2014年歐洲議會選舉
伍、衡量2014年波蘭歐洲議會選舉結果
陸、結論

PART 3 公民不服從運動
第六章 太陽花運動的成因以及對後續公民運動的影響/黃秀端
壹、前言
貳、社會運動的理論
參、他們為何參與?
肆、太陽花運動與公民意識的崛起
伍、結論

第七章 後蘇聯空間的「顏色革命」:後蘇聯公民不服從的幻象與現實/Krzysztof Kozłowski
壹、前言
貳、「顏色革命」的本質
參、「顏色革命」的詮釋
肆、結論

PART 4 強權威脅下的臺灣與波蘭之國際關係
第八章 轉變中的亞太區域安全與經濟情勢:臺灣的挑戰/湯智貿
壹、前言
貳、當前亞太區域安全與經濟情勢的發展
參、結語

第九章 歐盟與其他國家合作新模式—東部夥伴關係/Ewa Latoszek、Agnieszka Kłos
壹、簡介
貳、「東部夥伴關係」的源起及目標
參、「東部夥伴關係」架構下的合作面向
肆、夥伴國家及歐盟對「東部夥伴關係」的看法
伍、「東部夥伴關係」的經費來源
陸、波蘭在「東部夥伴關係」發展的參與
柒、結論

PART 5 強權政治下的臺灣與波蘭
第十章 亞洲地緣政治思維的再興:從中國一帶一路與亞投行政策的角度
分析以及其對臺灣之衝擊/吳志中
壹、前言
貳、從傳統地緣政治思考中國的新戰略
參、中國的戰略意圖與執行策略
肆、立基歐亞大陸,布局世界的地緣政治戰略
伍、中國新地緣戰略對臺灣與世界所造成的影響
陸、結論

第十一章 美國—臺灣與美國—波蘭之非對抗的不對稱性:比較分析/Piotr Ostaszewski
壹、前言
貳、國家權力以及其在國與國不對稱關係中的重要性
參、美國在亞洲和歐洲的安全體系之內的臺灣與波蘭
肆、美中關係與美臺關係的不對稱性
伍、美國、俄羅斯關係以及美國、波蘭的不對稱關係
陸、結論

系統號:

P-012358

近代中國「科學」概念的生成與歧變(1896~1919)

近代中國「科學」概念的生成與歧變(1896~1919)

標題:

近代中國「科學」概念的生成與歧變(1896~1919)

時間:

2018年8月

出版單位: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作者:

張帆 著

內容簡介:

導論 近代中國「科學」概念溯源

第一章 從「格致」到「科學」的過渡(1896~1905)
第一節 晚清「格致學」意義的流變
第二節 從「格致學」到日本「理學」
第三節 從「格致學」到「科學」

第二章 從「分科之學」到教科之「科學」的歧出(1901~1905)
第一節 從科舉到分科教育的觀念轉換(1900年以前)
第二節 從分科之「科學」到教科之「科學」
第三節 晚清「科學」教育的構想與困境

第三章 從「分科之學」到「科學」的觀念轉化
第一節 「科學」概念的學術特徵
第二節 「有學」「無學」之辨
第三節 「科學」的維度與政治考量

第四章 中學「科學化」的路徑與流變
第一節 中學「科學化」的嘗試:以史學為例
第二節 走向形而上的「科學」
第三節 「科學」的限度與道德調適
第四節 「常識」與「科學」

第五章 從分科治學到整體性「科學」的過渡(1912~1919)
第一節 道德救國論中的多元「科學」視角
第二節 歐洲戰爭與中國「科學」概念的新走向
第三節 民初國學研究範式的變遷

結語 未完成的正名

系統號:

P-012359

修辭立其誠:周策縱訪談集

修辭立其誠:周策縱訪談集

標題:

修辭立其誠:周策縱訪談集

時間:

2018年8月

出版單位:

香港:初文出版社

作者:

周策縱 著,王潤華、黎漢傑 編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周策縱先生生前的大部份訪談文章,書名則取自周先生的一篇著名論文:〈《易經》「修辭立其誠」辨〉,該文見於香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周策縱文集》。「修辭立其誠」一句,出自《易經‧乾卦‧文言》:「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對此,孔穎達的解釋是:「辭謂文教,誠謂誠實也。外則修理文教,內則立其誠實,內外相成,則有功業可居。故云居業也。」周公曾指出「修辭」與「立其誠」二者,按原文的意思,其實是平行的關係,如果將之英文翻譯,則是「refine language and establishing one’s sincerity」。本訪談集取名於此,正是因為所收錄的文章,一則主要包括了文藝與思想兩個層面,再者這些文章除了對當下的社會、環境還有豐富的意義之外,訪談的文筆都是可讀可頌;内容與形式,可謂相得益彰。

作者簡介
周策縱(1916-2007),湖南人,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東方語言系和歷史系終身教授,為知名漢學家和歷史學家,代表作有《五四運動史》、《中國浪漫文學探源》、《海燕》等,一生中英文著述頗豐,計有40餘本專著和180餘篇論文出版刊行,並有多篇隨筆、散文、詩詞等作品傳世。

系統號:

P-012365

興之美學

興之美學

標題:

興之美學

時間:

2018年8月

出版單位:

香港:初文出版社

作者:

羅青 著

內容簡介:

「興之美學」的定義與演化與「比、賦美學」比較起來,確實是中國詩中較為複雜棘手的問題,但也是中國詩學、美學中,最突出的特色。龐德對興之美學的詮釋及轉化,現在看來,其實不夠全面,也不深入。胡適及其以後的新詩人,在五四新文學運動前後,雖然也仿效龐德,把翻譯的英美詩,收入自己的創作詩集,作為中國新詩的新方向,但卻根本沒有注意到此一詩學或美學問題,無心也無力一探究竟。至於儒家「興之美學」,所謂「興、觀、群、怨」在中國歷代是怎麼發展的,在各個時代產生了多少變化,與文學、美術、工藝等其他藝術之關係為何?都是急待深入釐清的問題,值得作進一步的分析討論。

作者簡介
羅青,本名羅青哲,湖南省湘潭縣人,一九四八年九月十五日生於青島。輔仁大學英文系畢業,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碩士,曾任輔仁大學、政治大學英語系副教授,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所、翻研所、美術系所教授,中國語言文化中心主任。明道大學藝術中心主任、英語系主任。一九九三年獲傅爾布萊德國際交換教授獎。

一九七四年獲頒第一屆中國現代詩獎,國內外獲獎無數,被翻譯成英、法、德、義、瑞典等十三種語言。畫作亦獲獎多次,並獲大英博物館、德國柏林東方美術館、加拿大皇家安大略美術館、美國聖路易美術館、中國美術館、遼寧美術館、臺灣美術管等國內外公私立美術館收藏。曾出版詩集、詩畫集、畫集、論文集、畫論集五十餘種。

系統號:

P-012368

被忽略的主角:新界鄉議局發展及其中華民族文化承傳

被忽略的主角:新界鄉議局發展及其中華民族文化承傳

標題:

被忽略的主角:新界鄉議局發展及其中華民族文化承傳

時間:

2018年8月

出版單位:

香港:商務印書館

作者:

廖書蘭 著

內容簡介:

新界,一個由獨特歷史事件衍生的地區,也是觸發香港整體回歸的歷史主角。新界原居民在特殊的境遇下,在一千年間,保存了自身的中國傳統文化習俗,直至現在。

本書立足宏觀歷史與文化的視角,以新界鄉議局與新界地方文化之間的互動關係為主軸,向讀者介紹新界鄉議局的設立、發展和沿革的過程及其擔當和行使的功能;通過梳理新界地方文化的種類,闡析其內容、特色,展示新界鄉議局為保護、弘揚及發展新界地方文化付出的努力,並嘗試作出公允的評價。

寫作期間,筆者翻查大量新界鄉議局檔案、文獻典籍、各姓族譜、各鄉刊物、坊間書籍,同時進行田野考查,嘗試審視新界社會的治理方式,如何從中國傳統鄉紳制度沿革成為今天的新界鄉議局,並點出新界鄉議局在發展進程中,與港九發展之關係,在經濟、政治、文化範疇上所作出的貢獻及其模範意義。

作者簡介
廖書蘭,祖籍江蘇武進,生於臺北,定居香港。文學博士。現為新界鄉議局議員、國際筆會香港中國筆會會長、亞洲華文作家協會香港分會會長、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藝術)審批員、香港校際音樂暨朗誦節評判、民政總署贊助「全港青年學藝創作比賽」大會評判。

曾獲廣興文教基金會獎學金、中華僑聯文教基金會華文著述獎、亞洲華文作家基金會文藝獎最佳散文獎等。多年來在《信報》、《明報》、《大公報》、《亞洲週刊》等媒體撰寫專欄文章,1999年起至今,先後在《大公報》、《香港商報》、《文匯報》副刊撰寫專欄。

系統號:

P-012410

紅色新聞兵:一個攝影記者密藏底片中的文化大革命

紅色新聞兵:一個攝影記者密藏底片中的文化大革命

標題:

紅色新聞兵:一個攝影記者密藏底片中的文化大革命

時間:

2018年7月

出版單位: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作者:

李振盛 著

內容簡介:

文化大革命期間,攝影記者李振盛由於「紅色新聞兵」的身份,得以用相機記錄文革現場的眾多景象。在他記錄的文革百態中,有大量本應銷毀的「為文革抹黑」的照片。他將這近兩萬張「負面」底片藏在家中地板之下,加上細心保存的另外八萬張——共計十萬張底片,為文革保存了珍貴的一手影像資料。

系統號:

P-012356

貧而無怨難:香港民生福利發展史

貧而無怨難:香港民生福利發展史

標題:

貧而無怨難:香港民生福利發展史

時間:

2018年7月

出版單位:

香港:香港中華書局

作者:

馮可立 著

內容簡介:

以往不少有關香港社會福利發展史的研究及書籍,很多時候都是以政府作為主角,令人認為社會福利制度是建基於香港政府很科學化及理性地掌握經濟及社會趨勢,但其實香港的非政府組織提供了超過八成的福利服務,它們的服務層面比政府提供的廣闊得多,甚至動員社會不同力量去糾正政府「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實用主義。

本書是從民間出發、以「社會主導」的視角,述說香港整體民生福利政策的歷史源流以及近六十年來的主要變化,既有介紹宏觀的政治、經濟情況變化對民生福利政策的影響,亦有從社會保障、老人服務、家庭及兒童服務、青少年服務、康復服務和社區服務等專題出發,找出民間(包括非政府組織、輿論及人物)在福利發展過程中的角色,設法掌握它們如何超越及衝破政府所訂下的框框,改變著極為傳統的福利觀念及服務,使社會福利更能展現其現代化的面貌。

作者簡介
馮可立,現任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系客座副教授,主要教授社會政策及社區工作,並擔任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主席及社會保障學會副主席。學術專長包括:社會政策、社會保障、社區工作、房屋政策、人權問題、醫療保障等。

系統號:

P-012398

台灣の日本仏教:布教・交流・近代化

台灣の日本仏教:布教・交流・近代化

標題:

台灣の日本仏教:布教・交流・近代化

時間:

2018年8月

出版單位:

東京:勉誠出版

作者:

柴田幹夫 編著

內容簡介:

Ⅰ 植民地台灣の布教実態
日本統治時代の台灣における仏教系新宗教の展開と普遍主義──本門仏立講を事例として(藤井健志)
「廟」の中に「寺」を、「寺」の中に「廟」を──『古義真言宗台灣開教計畫案』の背景にあるもの(松金公正)
真宗大谷派の廈門開教──開教使神田恵雲と敬仏會を中心に(阪井田夕起子)
植民地初期(一八九五〜一八九六)日本仏教「従軍僧」の台灣における従軍布教──浄土宗布教使林彥明を中心に(闞正宗)(翻訳:喻楽)
台灣における真宗本願寺派の従軍布教活動(野世英水)
【コラム】大谷派台北別院と土著宗教の帰屬(新野和暢)
【コラム】植民地統治初期台灣における宗教政策と真宗本願寺派(張益碩)
【コラム】台灣布教史研究の基礎資料『真宗本派本願寺台灣開教史』(沈佳姍)(翻訳:王鼎)
【コラム】海外布教史資料集の刊行の意義(中西直樹)
【コラム】『釋善因日記』からみた台灣人留學僧の活動(釋明瑛)

Ⅱ 植民地台灣の日本仏教──多様な活動と展開
一九三五年新竹・台中地震と日本仏教(胎中千鶴)
日治時代台灣における日本仏教の醫療救済(林欐嫚)
台北帝國大學南方人文研究所と仏教學者の久野芳隆(大澤広嗣)
伊藤賢道と台灣(川邉雄大)
日本統治期台灣における江善慧と太虛の邂逅──霊泉寺大法會を中心として(大平浩史)
【コラム】日本統治期台灣に於ける仏教教育機関設立の背景──仏教グローバル人材の育成を求めて(大野育子)
【コラム】第二次世界大戦期の台灣総督府資料に見られる東南アジア事情(松岡昌和)
【コラム】台灣宗教史研究の先駆者──増田福太郎博士関係資料一斑(吉原丈司)

Ⅲ 台灣の近代化と大谷光瑞
大谷光瑞と「熱帯產業調査會」(柴田幹夫)
台灣高雄「逍遙園」戦後の運命(黃朝煌(翻訳:応雋)
台灣の大谷光瑞と門下生「大谷學生」(加藤斗規)
仏教と農業のあいだ──大谷光瑞師の台灣での農業事業を中心として(三谷真澄)
【コラム】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の大谷光瑞に係わる檔案資料について(白鬚淨眞)
【コラム】西本願寺別邸「三夜荘」の研究──大谷光尊・光瑞の二代に亙る別邸(菅澤茂)

系統號:

P-012420

通史と史料の間で

通史と史料の間で

標題:

通史と史料の間で

時間:

2018年8月

出版單位:

東京:勉誠出版

作者:

石井正敏 著,荒野泰典、須田牧子、米穀均 編

內容簡介:

Ⅰ 古代日本と東アジア
1 研究の歩み
2 東アジア世界の成立
3 律令國家と東アジア
4 通交・通商圏の拡大

Ⅱ 武家外交の成立
はじめに
1 幕府滅亡 強硬路線の果てに
2 握りつぶした協調の道
3 幕府が信じた外交ルート
4 源頼朝〝敗訴〟からのスタート

Ⅲ 虛心に史料を読む
1 崇親院に関する二・三の問題點──昌泰四年四月五日官符の検討
2 陽明文庫本『中右記』管見
3 徳川光圀と『高麗史』
4 朝鮮通信使との交流と『東國通鑑』
5 以酊庵輪番僧虎林中虔
6 『善隣國寶記』諸本解説
7 『唐大和上東征伝』
8 『日本紀略』
9 『舊唐書』『新唐書』に描かれた「倭」「日本」
10 印象に殘る印章の話──岩村藩版『慶安御觸書』の印
11 『肥後守祐昌様琉球御渡海日記』

系統號:

P-012421

『碧巖錄』を読む

『碧巖錄』を読む

標題:

『碧巖錄』を読む

時間:

2018年8月

出版單位:

東京:岩波書店

作者:

末木文美士 著

內容簡介:

第一講 禪の根本問題
『碧巖錄』というテキスト
  『碧巖錄』とは/岩波文庫新版の意義/各則の構成
達磨,武帝をやりこめる(第一則)
  垂示/本則/頌/著語/評唱
「無」の世界
  趙州の「無」/「無」の変質/禪の言葉

第二講 禪の言語論
言語における意味の剝奪
  記號論からの接近/二元論の解體
趙州の最高の道(第二則)
  垂示/本則/著語/頌
言語をめぐる問答
  「至道無難」の展開(第五七,五八,五九則)/咽喉と口とをふさいでどう言うか(第七〇,七一,七二則)/維摩の一黙(第八四則)
道元の言語論

第三講 禪の存在論
言語と存在
  言語論から存在論へ/鈴木大拙説の検討/上田閒照説の検討/井筒俊彥説の検討
露呈する世界
  展覧會場の便器/庭前の柏樹/秋風の中,まる裸(第二七則)/麻三斤(第一二則)/私とは誰か(第七則)
馬大師の病気(第三則)
  垂示/本則/著語/評唱/頌
解體する世界と「私」
  世界の終末(第二九則)/寒暑なきところ(第四三則)/坐禪はどう位置づけられるか

第四講 禪の人間論
禪における主體と自由
  私こそ仏だ/無位の真人/大雄峰に坐る(第二六則)/俱胝が指を立てる(第一九則)
禪における他者
  他者はいかにして成り立つか/卵がうまく孵るには(第一六則)
潙山と徳山の果たし合い(第四則)
  垂示/本則・著語/頌
対他性と倫理
  南泉,貓を斬る(第六三,六四則)/殺生は許されるか――道元の批判/結び
質疑応答
  禪の言葉/二元論は超えられるか/倫理の問題/禪語錄の読み方

補講 改めて『碧巖錄』を読む
  研究狀況の進展/圜悟と公案の言葉/雪竇と趙州――禪の言葉の取り上げ方/『碧巖錄』と死者の問題――田辺元による第五五則解釈

系統號:

P-012426

「外國人嫁」の台灣:グローバリゼーションに向き合う女性と男性

「外國人嫁」の台灣:グローバリゼーションに向き合う女性と男性

標題:

「外國人嫁」の台灣:グローバリゼーションに向き合う女性と男性

時間:

2018年8月

出版單位:

東京:東方書店

作者:

夏暁鵑 著,前野清太朗 翻譯

內容簡介:

第一章 イントロダクション──物語・伝記・學術・実踐
 ある光景
 疑念
 「さとり」とまなざしの転移
 黃昏の鐘
 リンゴの甘み──アメリカンドリームの種
 「外國人嫁」──一つの鏡
 夢から悪夢へ──自己への投影
 客観性をこえたラディカル経験論へ
 學術的トレーニングと記述の他者化
 我が身をそこに置いて
 私の立場

第二章 探索への道
 研究のはじまり
 データの収集
 実踐式研究を継続的運動の一部分に
 主なフィールド──美濃

第三章 真実の社會的構築──公的理解の構築
 自省
 「真実」の社會的構築
 公的理解の構築
 台北経済貿易代表處のつくる「社會問題なるもの」
 サービス対象の構築

第四章 真実の社會的構築──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の構築
 自省
 結婚における當事者
 社會問題の被害者
 「台灣人夫」のアイデンティティ構築
 「外國人嫁」のアイデンティティ形成

第五章 真実の社會的構築──マスメディアによる構築
 自省
 社會問題の原因
 女性のイメージ
 男性のイメージ
 真実の社會的構築をめぐるパワーゲーム
 真実の構築がもつ構造的性質

第六章 資本のグローバル化と商品化された國際結婚
 自省
 資本のグローバル化と「結婚移民」
 台灣・東南アジア依存関係の形成
 資本主義化のねじれ発展と「結婚移民」の発生
 國際結婚が資本のグローバル化から受けるフィードバック
 國際結婚──國際分業の個人的関係化とジェンダー関係化
 小結

第七章 識字の教室、姉妹の教室
 自省
 「外國人嫁識字教室」の実踐式研究プロセス
 「外國人嫁識字教室」が教えてくれるのは
 実踐式研究からの社會研究
 自己批判のすすめ

第八章 課題・情勢・展望
 自省
 結婚の「誠実なフィクション」
 結婚──家族の事柄
 個人主義のロマンス──解放か孤立か
 「自己」と「他者」の構築
 橫斷性──異/同の合一
 反省は始まり 実踐の道行きへ

系統號:

P-012432

簡帛文献からみる初期道家思想の新展開

簡帛文献からみる初期道家思想の新展開

標題:

簡帛文献からみる初期道家思想の新展開

時間:

2018年7月

出版單位:

東京:東京堂

作者:

王中江 著,吉田薫 翻譯

內容簡介:

序論 出土文献、ならびに道家の宇宙観と人間社会観についての再検討
 一 出土簡帛文献の年代と自然の宇宙観
 二 宇宙のはじまりと状態、および生成の過程について
 三 万物の内面性と活力について──「物性」はいかに獲得できるか
 四 「道」の「弱作用力」と万物の「自発性」
 五 自然の連続性:宇宙から人間の世界へ
 結語

第一章 道と事物の自然──老子「道法自然」の意義について
 一 「道法自然」の一般的解釈の原点と問題
 二 「自然」と「万物」および「百姓」
 三 「無為」と「道」および「聖王」
 四 「道法自然」と老子思想の構造

第二章 『太一生水』における宇宙生成モデルと天道観
 一 宇宙の原初状態──「太一」と「一」
 二 「主輔」の生成メカニズム──「水」から「天」と「地」に至るまで
 三 「相輔」の生成機能──「神明」から「歳」に至るまで
 四 原理としての「太一」と「天道観」

第三章 『恒先』の宇宙観、ならびに人間社会観の構造
 一 「恒先」──宇宙の「原初」およびその「状態」
 二 「域」から「気」に至るまで──宇宙の進化と天地の生成
 三 「始」と「往」──「万物」の生成、存在、および活動
 四 「天下之事」と人間社会における行動の尺度
 結語

第四章 『凡物流形』の生成、および自然と聖人──「一」をめぐる考察と帰属学派について
 一 生成の根源としての「一」
 二 「物」としての「自然」 
 三 「聖人」と「執一」
 結語 帰属学派

第五章 黄老学の法哲学の原理と公共性、および法律共同体の理想──なぜ「道」と「法」の統治なのか
 一 「道法」──「実在法」における「自然法」の基盤
 二 「人情論」と「因循論」──法律による統治と人性、および合目的性
 三 「法律」による統治と「公共性」、および「客観化」
 四 「法律共同体」の理想、およびその「徳治」と「法治」

系統號:

P-012351

文房具が語る古代東アジア

文房具が語る古代東アジア

標題:

文房具が語る古代東アジア

時間:

2018年6月

出版單位:

東京:同成社

作者:

吉田惠二 著

內容簡介:

第Ⅰ部 古代東アジアにおける硯の成立と展開
  第1章 陶硯研究の現状と課題
  第2章 日本古代陶硯の特質と系譜

第Ⅱ部 中国における硯とその型式
  第1章 長方形板石硯考
  第2章 陶製熊脚三足円面硯の発生とその意義
  第3章 中国古代における円形硯の成立と展開
  第4章 長方形硯の成立
  第5章 暖硯考
  コラム 中国における中空硯の一例

第Ⅲ部 硯をとりまく文房具
  第1章 中国古代筆墨考
  第2章 宣化遼墓に描かれた文房具
  第3章 絵巻物に描かれた硯

系統號:

P-012352

天皇と儒教思想:伝統はいかに創られたのか?

天皇と儒教思想:伝統はいかに創られたのか?

標題:

天皇と儒教思想:伝統はいかに創られたのか?

時間:

2018年5月

出版單位:

東京:光文社

作者:

小島毅 著

內容簡介:

八世紀の日本で、律令制定や歴史書編纂が行われたのは、中国を模倣したからだ。中国でそうしていたのは儒教思想によるものだった。つまり、「日本」も「天皇」も、儒教を思想資源としていたといってよい。その後も儒教は、日本の政治文化にいろいろと作用してきた。

八世紀以来太平洋戦争の敗戦まで、天皇が君主として連綿と存続しているのは事実だが、その内実は変容してきた。江戸時代末期から明治の初期、いわゆる幕末維新期には、天皇という存在の意味やそのありかたについて、従来とは異なる見解が提起され、それらが採用されて天皇制が変化している。そして、ここでも儒教が思想資源として大きく作用した。本書は、その諸相を取り上げていく。

系統號:

P-012337

Chinese Indonesians in Post-Suharto Indonesia: Democratisation and Ethnic Minorities

Chinese Indonesians in Post-Suharto Indonesia: Democratisation and Ethnic Minorities

標題:

Chinese Indonesians in Post-Suharto Indonesia: Democratisation and Ethnic Minorities

時間:

October, 2018

出版單位: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作者:

Wu-Ling Chong

內容簡介:

Selfish, obscenely rich, insular, and opportunistic: these remain how Chinese minorities in Indonesia are perceived by the indigenous population. However, far from being passive victims of discrimination and marginalisation, Chong presents a forceful case in which Chinese Indonesians possess the agency to shape their future in the country, particularly in the changing political, business, and socio-cultural environment after the fall of Suharto. While a lack of good governance that promotes the rule of law and accountability allows or even encourages some Chinese to maintain the status quo by perpetuating corrupt business practices inherited from Suharto’s New Order regime, there are other Chinese Indonesians who make full use of the democratic space opened up under the new administrations, acting as agents of reform by participating in electoral politics and establishing inter-ethnic socio-cultural organisations. Building on Anthony Giddens’s structure-agency theory and Pierre Bourdieu’s notions of habitus and field, Chong shows that the Chinese minorities have played an active role in the democratic process, even though they continue to occupy an ambivalent position in Indonesia. The Chinese Indonesians’ diverse strategies to safeguard their personal interests and cultural identities make a stimulating case study of what an ethnic minority could do to make a difference.

Author Bio
Wu-Ling Chong is a senior lecturer in the Department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Malaya, Malaysia. Her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ethnic Chinese studies and politics in Indonesia and Malaysia.

系統號:

P-012355

Authentic Replicas: Buddhist Art in Medieval China

Authentic Replicas: Buddhist Art in Medieval China

標題:

Authentic Replicas: Buddhist Art in Medieval China

時間:

October, 2018

出版單位: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作者:

Hsueh-man Shen

內容簡介:

As belief in the Buddha grew and his teachings were transmitted across Asia, Buddhist images, scriptures, and relics were duplicated and reduplicated to satisfy the needs of increasing numbers of the faithful. Yet how were these countless copies of sacred objects able to retain their authenticity and efficacy? Authentic Replicas explores how Buddhists in medieval China (seventh to twelfth centuries) solved this conundrum through the use of traditional methods of replication such as stamping, mold casting, and woodblock printing to create objects that fulfilled the spiritual aspirations of those who possessed them. Setting aside Western notions about the relative value of copies versus the “original,” the book posits Buddhist ideas on what imbues an object with credibility and authority and offers fresh insights into the ways authenticity was represented and reproduced in the Chinese Buddhist context.

Each section of the volume focuses on an area of artistic output to provide readers with a thorough grasp of the theological concepts underpinning each act of duplication. Part I looks at the replication of sutras to clarify how the spiritual value of a handwritten sutra differed from a printed one. In Part II, clay tablets, woodblock prints, silk paintings, and cave murals are examined to trace iconographic lineages and uncover the divine identity in each new replica. The chapters in Part III describe in detail the copying of the Buddha’s bodily relics and the endlessly repeated votive act of burying these in stupas. Of particular significance is the visual and textual vocabulary used on reliquaries to persuade adherents to believe in the actual presence of the Buddha concealed inside.

Deftly weaving together data and research from several disciplines, including Buddhist studies, archaeology, and art history, Authentic Replicas vividly conveys how replication lay at the heart of Buddhist worship in medieval China, offering a new understanding of how religious belief guided the artistic output of an entire age.

Author Bio
Hsueh-man Shen is Associate Professor: Ehrenkranz Chair in World Art at the Institute of Fine Arts, New York University.

系統號:

P-012363

Behaving Badly in Early and Medieval China

Behaving Badly in Early and Medieval China

標題:

Behaving Badly in Early and Medieval China

時間:

October, 2018

出版單位: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作者:

Edited by N. Harry Rothschild, Leslie V. Wallace

內容簡介:

Behaving Badly in Early and Medieval China presents a rogues’ gallery of treacherous regicides, impious monks, cutthroat underlings, ill-bred offspring, and disloyal officials. It plumbs the dark matter of the human condition, placing front and center transgressive individuals and groups traditionally demonized by Confucian annalists and largely shunned by modern scholars. The work endeavors to apprehend the actions and motivations of these men and women, whose conduct deviated from normative social, cultural, and religious expectations.

Early chapters examine how core Confucian bonds such as those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and ruler and minister, were compromised, even severed. The living did not always reverently pay homage to the dead, children did not honor their parents with due filiality, a decorous distance was not necessarily observed between sons and stepmothers, and subjects often pursued their own interests before those of the ruler or the state. The elasticity of ritual and social norms is explored: Chapters on brazen Eastern Han (25–220) mourners and deviant calligraphers, audacious falconers, volatile Tang (618–907) Buddhist monks, and drunken Song (960–1279) literati reveal social norms treated not as universal truths but as debated questions of taste wherein political and social expedience both determined and highlighted individual roles within larger social structures and defined what was and was not aberrant.

A Confucian predilection to “valorize [the] civil and disparage the martial” and Buddhist proscriptions on killing led literati and monks alike to condemn the cruelty and chaos of war. The book scrutinizes cultural attitudes toward military action and warfare, including those surrounding the bloody and capricious world of the Zuozhuan (Chronicle of Zuo), the relentless violence of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en States periods (907–979), and the exploits of Tang warrior priests—a series of studies that complicates the rhetoric by situating it within the turbulent realities of the times. By the end of this volume, readers will come away with the understanding that behaving badly in early and medieval China was not about morality but perspective, politics, and power.

Editor Bio
N. Harry Rothschild is professor of Chinese history at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Florida.

Leslie V. Wallace is assistant professor in the Visual Arts Department of Coastal Carolina University and specializes in the art and archaeology of the Han dynasty.

系統號:

P-012373

Civility and Its Development: The Experiences of China and Taiwan

Civility and Its Development: The Experiences of China and Taiwan

標題:

Civility and Its Development: The Experiences of China and Taiwan

時間:

September, 2018

出版單位: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作者:

David C. Schak

內容簡介:

Preface
1. Introduction
2. Civility
3. Comparability of China and Taiwan
4. Civility in China
5. Civility in Taiwan
6. Discussion: What Social Conditions Are Needed for a Society to Develop Civility?

系統號:

P-012353

The Cosmopolitan Dream: Transnational Chinese Masculinities in a Global Age

The Cosmopolitan Dream: Transnational Chinese Masculinities in a Global Age

標題:

The Cosmopolitan Dream: Transnational Chinese Masculinities in a Global Age

時間:

September, 2018

出版單位: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作者:

Edited by Derek Hird and Geng Song

內容簡介:

The Cosmopolitan Dream presents the broad patterns in the transformations of mainland Chinese masculinity over recent years, covering both representations (in film, fiction, and on television) and the lived experiences of Chinese men on four continents. Exposure to transnational influences has made Chinese notions of masculinity more cosmopolitan than ever before, yet the configurations of these hybrid masculinities retain the imprint of Chinese historical models.

With the increasing interconnectivity of markets around the world, the hegemonic mode of manhood is now a highly mobile transnational business form of masculinity. However, the fusion of this kind of cosmopolitan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not diminished the conventional class and gender privileges for educated men. On the other hand, the traditionally prized intellectual masculinity in Chinese culture, which did not hold commerce in high regard, has reconciled with today’s business values. Together these factors shape the outlook of the contemporary generation of Chinese elites. At the same time globalization has increased the cross-country mobility of blue-collar Chinese men, who may possess a masculine ideal that is different from their white-collar counterparts.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examine various types of masculinity with the recent, reform-era mainland Chinese migration. The migrant man—whether he is a worker, student, pop idol, or writer (all cases studied in this volume)—could face challenges to his masculinity based on his race, class, intimate partners, or fatherhood. The strategies adopted by the Chinese men to reinvent their masculine identities in these stories offer much insight into the complex connections between masculinity and the rapi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s of postsocialist China.

Editor Bio
Derek Hird is a senior lecturer in Chinese studies at Lancaster University, UK. Geng Song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in the School of Chinese a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hey edit the “Transnational Asian Masculinities” book series for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系統號:

P-012354

Spatial Imaginaries in Mid-Tang China: Geography, Cartography, and Literature

Spatial Imaginaries in Mid-Tang China: Geography, Cartography, and Literature

標題:

Spatial Imaginaries in Mid-Tang China: Geography, Cartography, and Literature

時間:

August , 2018

出版單位: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作者:

Ao Wang

內容簡介:

Introduction

Chapter 1. Geographical Advancements in the Mid-Tang

Chapter 2. The Big Picture: Poetic Visions and the Cartographic Eye

Chapter 3. The Shifting Shapes of the Local Sphere: Map-Guides and Literary Writing

Chapter 4. Into the Deep South: The Aesthetics of New Landmark Creation

Chapter 5. Bai Juyi and Yuan Zhen: The Wonder of Interactive Geography

Conclusion

系統號:

P-012347

Familial Properties: Gender, State, and Society in Early Modern Vietnam, 1463–1778

Familial Properties: Gender, State, and Society in Early Modern Vietnam, 1463–1778

標題:

Familial Properties: Gender, State, and Society in Early Modern Vietnam, 1463–1778

時間:

May, 2018

出版單位: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作者:

Nhung Tuyet Tran

內容簡介:

Familial Properties is the first full-length history of Vietnamese gender relations in the precolonial period. Author Nhung Tuyet Tran shows how, despite the bias in law and practice of a patrilineal society based on primogeniture, some women were able to manipulate the system to their own advantage. Women succeeded in taking pragmatic advantage of socioeconomic turmoil during a time of war and chaos to acquire wealth and, to some extent, control what happened to their property.

Drawing from legal, literary, and religious sources written in the demotic script, classical Chinese, and European languages, Tran argues that beginning in the fifteenth century, state and local communities produced laws and morality codes limiting women’s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life. Then in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 economic and political turmoil led the three competing states—the Mac, Trinh, and Nguyen—to increase their military service demands, producing labor shortages in the fields and markets of the countryside. Women filled the vacuum left by their brothers, husbands, and fathers, and as they worked the lands and tended the markets, they accumulated monetary capital. To protect that capital, they circumvented local practice and state law guaranteeing patrilineal inheritance rights by soliciting the cooperation of male leaders. In exchange for monetary and landed donations to the local community, these women were elected to become spiritual patrons of the community whose souls would be forever preserved by collective offering.

By tracing how the women, local leaders, and court elites negotiated gender models to demarcate their authority, Tran demonstrates that despite the Confucian ethos of the times, survival strategies were able to subvert gender norms and create new cultural models. Gender, thus, as a signifier of power relations, was central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 and local communities in early modern Vietnam. Rich and detailed in its use of documentary evidence from a range of archives, this work will be of great interest to scholars of Southeast Asian history and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gender.

Author Bio
Nhung Tuyet Tran is associate professor and Canada Research Chair in Southeast Asian History at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系統號:

P-012360

Confessions of a Red Guard: A Memoir

Confessions of a Red Guard: A Memoir

標題:

Confessions of a Red Guard: A Memoir

時間:

May, 2018

出版單位: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作者:

Liang Xiaosheng, Translated by Howard Goldblatt

內容簡介:

Unlike other account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novelist Liang Xiaosheng’s Confessions of a Red Guard relates minor, intensely personal incidents affecting ordinary people during this extraordinary historical period. In the author’s odyssey as a young Red Guard, he is witness to public humiliations of “counterrevolutionaries,” real and imagined; a sex murder and the culprit’s execution; a budding romance in a most unlikely place; stolen pleasures with forbidden books; the ecstasies and personal sacrifices surrounding a glimpse of Chairman Mao at Tiananmen Square; and a host of small ironies of life during a revolutionary movement.

Author Bio
Liang Xiaosheng is a Chinese novelist and screenwriter. Liang is a member of China Writers Association. He is also a professor at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His novels have been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French, Japanese, Russian, and Italian.

系統號:

P-012361

Modern Ink: The Art of Wu Changshi

Modern Ink: The Art of Wu Changshi

標題:

Modern Ink: The Art of Wu Changshi

時間:

May, 2018

出版單位: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作者:

Edited by Britta Erickson, Craig Yee

內容簡介:

Wrenched by warfare and famine from the quiet life of a small-town scholar to the fast-growing treaty port of Shanghai, Wu Changshi (1844–1927) rose to the forefront of the jinshi, or “epigraphic,” movement in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His inventive method of adapting the rugged strength of ancient engraved texts to his own brushwork reinvigorated Chinese art through a reconnection with its earliest roots. In bold xieyi or free-style flower-and-bird scenes and landscapes, he fully integrated the four disciplines of painting, calligraphy, poetry, and seal carving. This volume presents outstanding examples of this master’s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s, illustrated in full color, along with scholarly discussions of his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k painting in the modern world.

Editor Bio
Dr. Britta Erickson received her Ph.D. in Chinese Art History from Stanford University and serves as chief editor for the series. Each catalogue will include an introduction by Dr. Erickson; descriptive essays by scholars that analyze the historical context, theme, technique, and style of each artwork in the catalogue; translations of all seals and inscriptions on each artwork; a bilingual bibliography; and a subject index.

系統號:

P-012362

China's War on Smuggling: Law, Economic Lif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State, 1842–1965

China's War on Smuggling: Law, Economic Lif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State, 1842–1965

標題:

China's War on Smuggling: Law, Economic Lif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State, 1842–1965

時間:

May, 2018

出版單位: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作者:

Philip Thai

內容簡介:

Introduction
1. Coastal Commerce and Imperial Legacies: Smuggling and Interdiction in the Treaty Port Legal Order
2. Tariff Autonomy and Economic Control: The Intellectual Lineage of the Smuggling Epidemic
3. State Interventions and Legal Transformations: Asserting Sovereignty in the War on Smuggling
4. Shadow Economies and Popular Anxieties: The Business of Smuggling in Operation and Imagination
5. Economic Blockades and Wartime Trafficking: Clandestine Political Economies Under Competing Sovereignties
6. State Rebuilding and New Smuggling Geographies: Restoring and Evading Economic Controls in Civil War China
7. Old Menace in New China: Symbiotic Economies in the Early People’s Republic
Conclusion

系統號:

P-012374

Texts and Transformations: Essays in Honor of the 75th Birthday of Victor H. Mair

Texts and Transformations: Essays in Honor of the 75th Birthday of Victor H. Mair

標題:

Texts and Transformations: Essays in Honor of the 75th Birthday of Victor H. Mair

時間:

March, 2018

出版單位: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作者:

Haun Saussy

內容簡介:

Introduction: From the Cave of a Thousand Books: An Appreciation of Victor Mair (Haun Saussy)

Chapter 1: On Translation: How and Why Can Something Less than a Mirror Be Useful? (Perry Link)

Chapter 2: Gao Xingjian’s Chan-Inspired Absurdist Aesthetics (Mabel Lee)

Chapter 3: Sinophone Intervention with China: Between National and World Literature (David Der-wei Wang)

Chapter 4: A Tale without Shape or Shadow: The Wedding, The War, and The Court Case of the Mouse and the Ca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Popular Literature (Wilt L. Idema)

Chapter 5: Maligned Exchanges: The Uyghur-Tang Trade in the Light of Climate Data (Nicola Di Cosmo)

Chapter 6: Imagery of Archery and Accoutrements in Epics from Southwest China (Mark Bender)

Chapter 7: Passing for Chinese: Reading Hybridity in Wang Tao’s “The Story of Mary” [Meili xiaozhuan] (Emma J. Teng)

Chapter 8: Learning from Editions: Nü yuhua [Female Jail Flower] As Seen in Two Early Printings (Ellen Widmer)

Chapter 9: The Chinese Garden as an Intellectual Enterprise (Jerome Silbergeld)

Chapter 10: Fotudeng’s Spell Practice and the Dharani Recitation Ritual (Koichi Shinohara)

Chapter 11: The Not-So-Long Arm of the Law: Monastics and the Royal Court (Phyllis Granoff)

Chapter 12: Who Guards the Buddha-Word? The Samgha’s Precarious Position in Matters of Scriptural Authority (Tanya Storch)

Chapter 13: Yijing and the Buddhist Cosmopolis of the Seventh Century (Tansen Sen)

Chapter 14: Countdown to 1051: Some Preliminary Thoughts on the Periodization of the Buddhist Eschaton in Heian and Liao (Mimi Yiengpruksawan)

系統號:

P-01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