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中心訊息

「臺灣漢學講座」邀請陸敬思(Christopher Lupke)教授於倫敦大學演講

「臺灣漢學講座」邀請陸敬思(Christopher Lupke)教授於倫敦大學演講

標題:

「臺灣漢學講座」邀請陸敬思(Christopher Lupke)教授於倫敦大學演講

時間:

2016年7月6日、8日,共2場

主講人:

Prof. Christopher Lupke(陸敬思, Chinese and Cinema Studies at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地點:

DLT, KLT, 116 and B104,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1012Russell Square, Bloomsbury, London WC1B 5lF,UK
)

主辦單位:

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倫敦大學

內容簡介:

「臺灣漢學講座」係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配合政府推動「臺灣書院」在海外舉辦之學術活動,以呈現臺灣與漢學研究成果,並宣揚具有臺灣特色的中華文化。自2011年起每年皆在海外舉辦六至七場「臺灣漢學講座」。本年度前三場講座陸續於美國華盛頓大學、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及比利時根特大學舉辦。第四場配合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之暑期研習班辦理,邀請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外國語言與文化學系陸敬思(Christopher Lupke)教授主講兩場,陸教授係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度獎助學人。

7月6日(週三)
11:30-13:30
Cui Suxin’s Gongliao, How Are You?: Post-verité Documentary and Environmental Activism from Taiwan(解碼崔愫欣《貢寮,你好嗎?》:臺灣的後寫實主義紀錄片和環保運動)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targets of environmental activism is the opposition to nuclear power: ultimately an inexpensive form of energy whose profoundly deadly power makes it an environmental gambit in the modern world for those seeking less immediately pollutant forms of energy such as coal or profligate forms such as oil. This presentation looks at a documentary presentation of the resistance to Taiwan’s highly controversial Fourth Nuclear Power Plant, built in the northern fishing village of Gongliao. While certainly an “activist” production, equally intriguing is the style in which it was produced. Filmmaker Cui Suxin uses a “second-person” voiceover to narrate her work, addressing a “you” whose identity is only ascertained midway through the film. Christopher Lupke examines this unusual form of narrative structure and speculates on the dramatic effect it has for the viewers. The film, produced in the mid-2000s, can now be viewed with the mediating event of the Fukushima Nuclear Disaster in mind, thus raising the stakes for this risky form of energy production.


7月8日(週五)
14:00-16:00
The Illusion of Teleology in the Cinema of Hou Hsiao-hsien(侯孝賢電影中的目的論錯覺)

One thread that runs through most of Taiwanese auteur filmmaker Hou Hsiao-hsien’s films from beginning to end is the visual display of motion: travel, flight, quest, sojourn, jaunt. Much is made of Hou’s static camera in his early films and the slow pan of his later cinematographic style. But what is enframed in the shot is often some effort to get somewhere. Despite, that what one finds pervading his films is an inability to achieve one’s goals, an inability to get where one wishes to go, or an inability of the movement through space to effect the ends that one had intended. In this presentation, Christopher Lupke, author of The Sinophone Cinema of Hou Hsiao-hsien, will discuss a range of Hou’s films from throughout his career, suggesting that despite a wide variety of subject matter, settings, and themes, one constant in his film is the illusion of teleology. His films often early on posit a desire to get somewhere but seldom accomplish it.

系統號:

CCS-007604

本中心將參加2016年歐洲漢學學會(EACS)第21屆雙年會並舉辦書展

標題:

本中心將參加2016年歐洲漢學學會(EACS)第21屆雙年會並舉辦書展

地點:

美國西雅圖SheratonSeattle&WashingtonStateConventionCenter(1400 6th Ave, Seattle, WA 98101,USA)

內容簡介:

歐洲漢學學會(European Association of Chinese Studies)第21屆雙年會於2016年8月23日至28日,假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大學(St. Petersburg State University)舉行。本中心特與財團法人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共同於會中舉辦書展。並由孫秀玲助理編輯及國家圖書館秘書室繁運豐主任代表出席。

本次展出之書刊,係以臺灣近三年來出版漢學相關人文及社會科學出版品為主,計圖書234種、253冊。內容分六大類:1.哲學、思想,2.宗教,3.社會、政治、經濟,4.歷史、地理,5.語言、文學,6.藝術等。所有參展書刊資料均依其類別彙輯於展覽目錄之中,每一書刊依次著錄書名、作者、出版地、出版者、頁數、出版時間、價格及國際標準書號(ISBN)等資料。

雙年會結束後,參展圖書將捐贈給本屆主辦單位之一的聖彼得堡國立大學。希望透過本次書展和贈書,讓歐洲漢學界了解臺灣漢學的研究成果及出版近況,並進而加強學術合作與交流。

系統號:

CCS-007602

君臨天下——「歷代帝王的雄才大略」系列講座

君臨天下——「歷代帝王的雄才大略」系列講座

標題:

君臨天下——「歷代帝王的雄才大略」系列講座

時間:

2016年6至8月,共6場

地點:

國家圖書館B1演講廳(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主辦單位:

國家圖書館,合辦單位:科林研發

內容簡介:

中國政治傳統大都以天子為中心,中國歷史上有許多開創王朝基業的帝王,其問鼎天下的歷程與手法,領導統御哲學,為王朝制定之種種興利除弊之制度,不僅影響萬民、當朝,更深深值得現代人學習探究。而其學思風範、人生經歷、處世哲學也值得現代人學習、借鏡。

本館於2016年夏季6月至8月,規劃辦理六場專題講座,以中國歷代著名帝王為主題,邀請國內大學或研究機構知名教授演講,期望藉由閱讀六位帝王的事功及立國之宏規,讓民眾了解中國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並從中學習經世濟民的胸懷與智慧。

6月4日
14:00-16:30
主講人:邢義田(中央研究院院士)
講題:漢武帝與凱撒──問蒼茫大地、誰主浮沉?

6月18日
14:00-16:30
主講人:宋德喜(中興大學歷史系教授)
講題:帝王學──唐太宗治國的雄才霸略

6月25日
14:00-16:30
主講:劉靜貞(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
講題:莽漢?軍閥?還是明君?──宋太祖與他創建的第六代

7月16日
14:00-16:30
主講人:王鴻泰(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副研究員)
講題:農民皇帝朱元璋

7月30日
14:00-16:30
主講人:陳國棟(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研究員)
講題:雖曰守成,實同開創──淺談康熙皇帝的一生

8月6日
14:00-16:30
主講人:呂世浩(臺灣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講題:歷史巨變的終結者──秦始皇

報名網址:http://activity.ncl.edu.tw(已額滿,歡迎現場報名)
洽詢電話:國家圖書館(02)23619132轉316
網址: http://105read.ncl.edu.tw/summer_01.html
主辦單位: 國家圖書館

系統號:

CCS-007453

本(2016)年度外交部「臺灣獎助金」於5月1日至6月30日受理申請

標題:

本(2016)年度外交部「臺灣獎助金」於5月1日至6月30日受理申請

地點:

中華民國外交部(臺北市中正區凱達格蘭大道2號)

內容簡介:

外交部於2010年成立「臺灣獎助金」,旨在鼓勵全球對臺灣、兩岸關係、中國大陸、亞太區域及漢學研究等社會科學及人文領域有興趣之專家學者來我國各大學校院或學術機構進行研究,促進學術交流。

「臺灣獎助金」2016年度於5月1日至6月30日受理申請,申請人請利用線上申請系統(http://taiwanfellowship.ncl.edu.tw/eng/apply01.aspx)填寫申請表及上傳相關文件。提交申請表後,請將所有申請文件之正本至遲於7月1日前寄至申請人之中華民國駐外館處。

※申請資格:國外大學相關系所之外籍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博士後研究、博士候選人、博士生或學術機構同等級別之研究人員。
※獎助期限:三個月至一年(研究期間為2017年1月至12月)
※申請文件:1.申請表、2. 簡歷表(含著作目錄)、3. 研究計畫〈以3頁英文為原則,依學術研究體例撰寫〉、4. 推薦信兩份或推薦信乙份及任職單位最高行政主管同意函乙份。
※截止日期:2016年6月30日
※獎助項目:提供經濟艙直飛來回機票乙張及每月研究補助費
教授、副教授級每月NT$ 60,000
助理教授、博士候選人級每月NT$ 50,000

※如欲了解詳情,請與漢學研究中心聯絡或上網查詢
地址:臺北市中山南路20號電話:886-2-23147321 Fax: 886-2-23712126
E-mail: twfellowship@ncl.edu.tw
http://taiwanfellowship.ncl.edu.tw

Apply Online for the Taiwan Fellowship from May 1 to June 30.

The Taiwan Fellowship is established by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MOFA) in 2010 to encourage foreign experts and scholars in the fields of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interested in researches related to Taiwan, cross-strait relations, mainland China, Asia-Pacific region and Chinese studies to conduct advanced research at universities or academic institutions in Taiwan.

The application period in 2016 for the Taiwan Fellowship is from May 1 to June 30. Please go to Online Application (http://taiwanfellowship.ncl.edu.tw/eng/apply01.aspx) and fill in the application form and upload relevant documents. By submitting, please send all the official copies of your application documents to your R.O.C (Taiwan) Embassy or Representative Office by July 1.

※ Eligibility: foreign nationals who are professors, associate professors, assistant professors, post-doctoral researchers, doctoral candidates, or doctoral program students at related departments of overseas universities, or are research fellows at an equivalent level in academic institutions abroad
※ Grant period: three months to one year (research period should be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in 2017.)
※Application documents: 1. application form, 2. resume (including a publication list), 3. research proposal(in English with three pageswritten by academic format ), 4. Two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or one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and the consent letter of current employment singed by CEO
※ Deadline: June 30, 2016
※ Financial assistance: one direct round-trip economy-class ticket and monthly grant
Level of professors and associate professors: NT$ 60,000 each month
Level of assistant professors and doctoral candidates: NT$ 50,000 each month

※ For details, please contact the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CCS) or visit our website.
CCS Address: 20 Zhongshan S. Rd., Taipei, Taiwan 10001, R.O.C.
Tel: 886-2-23147321 Fax: 886-2-23712126 E-mail: twfellowship@ncl.edu.tw
http://taiwanfellowship.ncl.edu.tw

系統號:

CCS-007605

南海風雲:館藏南海研究文獻主題書展

南海風雲:館藏南海研究文獻主題書展

標題:

南海風雲:館藏南海研究文獻主題書展

時間:

2016年5月17日至7月17日

地點:

國家圖書館6樓漢學研究中心資料室(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主辦單位:

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

內容簡介:

南海是臺灣、中國大陸、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汶萊、菲律賓等國所圍繞環抱的遼闊海域,它溝通了太平、印度兩洋,昔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海上絲路,今則是海上交通輻輳之區,也是東亞經貿航運之命脈,地位至為重要。

近日南海議題備受關注,呈現波濤詭譎與動蕩紛擾的色彩。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特自5月17日至7月17日舉辦「南海風雲:館藏南海研究文獻」主題書展。本次特展精選館藏資料中有關南海文獻中文75種、西文42種共計117種編製主題書展書目,展出代表性圖書約60種,俾便讀者參閱,重視南海區域之變化消長,瞭解其中之歷史演變、法政外交、軍事國防、經貿商旅、文化交流等情況。本項展覽歡迎對南海議題有興趣的讀者前來參觀。

開放時間:2016年5月17日至7月17日每日9:00-17:00(每星期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系統號:

CCS-007607

戴彼得(Peter B. Ditmanson)教授「寰宇漢學講座」報導

戴彼得(Peter B. Ditmanson)教授「寰宇漢學講座」報導

標題:

戴彼得(Peter B. Ditmanson)教授「寰宇漢學講座」報導

地點:

國家圖書館(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內容簡介:

漢學研究中心於2016年5月25日舉辦寰宇漢學講座,邀請本中心2015年「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訪問學人,英國牛津大學Pembroke College高級研究員戴彼得(Peter B. Ditmanson)教授主講「政治、暴力與明代中葉的出版業」,並邀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巫仁恕研究員擔任主持人。

15世紀後期至16世紀前期的中國,有許多以揭露朝廷政治暴力為主題的出版品。它們記載了統治者在憤怒下施加的暴行。戴教授嘗試透過西元1401-02年間的靖難之役,事件的主角永樂皇帝以及方孝孺、黃子澄、鐵鉉等所謂「建文忠臣」,在這些出版品中被呈現的歷史地位及社會意義,探討政治中的暴力與出版業的關係。

戴教授引用《奉天靖難記》、《明實錄》,及當時在朝官員留下的文字記述,與建文忠臣身後遺留的墓誌銘、墓表、行狀等資料,勾勒出明代中葉的出版品中,正史與野史、永樂皇帝與建文忠臣、官方記載與民間傳說、史家之筆與市井文學……時而相互抵觸,時而相互印證的情況。戴教授特別提到,他的關注焦點不在於是否明代的政治中確實存在這麼多暴力,而是在於為什麼這些暴力的敘述會陸續出現。

戴教授的演講提供研究明史的新角度,取材兼及史學和文學的領域。當天臺灣明史學界群賢畢集,許多戴教授的前輩與同輩學者都撥冗參加,亦有不少研究生前來聽講,且皆參與熱烈討論。

系統號:

CCS-007576

羅達菲(Dafydd Fell)教授「臺灣漢學講座」報導

羅達菲(Dafydd Fell)教授「臺灣漢學講座」報導

標題:

羅達菲(Dafydd Fell)教授「臺灣漢學講座」報導

地點:

國家圖書館(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內容簡介:

2016年5月9日,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與比利時根特大學合作,首度於比利時舉辦今年歐洲地區第一場「臺灣漢學講座(Taiwan Lectures on Chinese Studies)」。本次講座邀請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羅達菲(Dafydd Fell)教授,主講「The Use of Rap in Taiwanes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臺灣政治溝通中的饒舌音樂)」。

本次講座由根特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化系教授Bart Dessein主持,並由本館曾館長代表主辦單位出席致詞。此次的合辦單位—比利時根特大學,為國家圖書館去年在海外設置「臺灣漢學資源中心(Taiwan Resource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TRCCS)」的合作單位之一。

主講人羅達菲教授係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政治學博士,目前為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政治與國際研究學系教授、臺灣研究中心主任,同時也是Routledge臺灣研究系列專書的主編者,並在2004年協助成立歐洲臺灣研究協會(European Association of Taiwan Studies)。

羅達菲教授長期關注臺灣的政治發展。本次演講聚焦於臺灣饒舌音樂,探討饒舌音樂在臺灣政治溝通上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所帶來的影響。羅達菲教授指出,過去三十年間,饒舌音樂已經發展為臺灣一種重要的音樂樂風。此樂風出現在臺灣民主化之後,也出奇地常被使用在政治傳播(political communication)中。他在演講中透過分析五首從1980年代晚期到現今的政治饒舌歌曲,顯示饒舌音樂是如何被用來不僅對抗和諷刺公權力,也成為一種競選、爭取權力的工具,甚或被國家拿來作為貼近年輕選民及宣揚公共政策的一種方式。本次講座吸引許多該校學生聽講,並與主講人熱烈討論臺灣選舉及民主化過程的饒舌音樂元素。

演講後並由國家圖書館林能山編輯播放專為海外「臺灣漢學講座」所特別製作的宣傳英文短片,內容著重宣傳「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臺灣獎助金」及各學術機構建置之漢學電子資源,藉以鼓勵更多優秀的外籍學者申請來臺研究,提升臺灣研究的量能。

此行適逢該校舉辦「臺灣週(Taiwan Match-Making Event)」,有國內臺大及政大等大學的校長及教務人員出席,進行多邊對話。講座結束後,曾館長受邀與各界出席人員交流,介紹國圖的館藏、學術資源特性及各項國際合作方案。

系統號:

CCS-007554

《漢學研究》「漢語方言層次研究」專輯徵稿啟事

標題:

《漢學研究》「漢語方言層次研究」專輯徵稿啟事

時間:

2017年9月30日截止

地點:

國家圖書館(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內容簡介:

《漢學研究》(季刊)擬於2018年6月出版「漢語方言層次研究」專輯,由臺灣大學中文系楊秀芳教授籌畫主編。論文以中、英文撰寫皆可,中文稿以不超過二萬五千字,英文稿以30頁以內為原則,體例請依照本刊「稿約」和「寫作格式」。關於本專輯的規畫構想及目的說明如下:
因為移民遷徙、族群接觸等因素影響,漢語方言形成多層次異讀的現象,這些複雜的異讀現象,使方言研究增添許多挑戰性,也吸引更多學者投入其中。如何合理的解釋層次異讀材料,以建立對方言史的認識,是方言研究重要的課題,可以說,層次研究是漢語方言學最具有理論性開創意義的課題之一。

漢語方言學者很早就指出方言有層次異讀現象,經過多年研究,累積了許多成果,大家逐漸認識到方言層次的構成與性質十分複雜:層次間可能以疊置方式完成其競爭、取代的過程;也可能形成「混血音讀」,而使層次分析更見困難。競爭消融的結果可能只殘餘少數異讀,難以利用來建立對層次的認識;也可能藉由方言的拼合而找出行將消失的語音層次。此外,利用方言構擬古語時,層次異讀材料應當如何處理,層次間的對應關係應當如何釐清,才能夠使古音的構擬更見合理,這些都是必須深思的問題。進一步說,有些特殊或不合規律的層次異讀是受語義和語法變化特殊影響而產生,研究這類異讀材料,還必須加上語義和語法研究的觀點,才能從中了解這些例外音讀的成因,從而使之在層次的分析中得到應有的地位。我們因此逐漸了解到,分析語音層次也不能只看語音的問題。

以上這些成績,為方言層次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近年學界出版了許多種方言詞典、調查報告和研究著作,在理論和方言語料上有了長足的進步和很好的資源。在這樣的基礎上,本刊規劃「漢語方言層次研究」專輯,提供一個發表的平臺,希望凝聚學者的心力,深入探討此一課題,以開發新的研究成果。

※本專輯之截稿日為2017年9月30日

系統號:

CCS-007462

2016年度外籍訪問學人文化參觀──宜蘭人文風情之旅

2016年度外籍訪問學人文化參觀──宜蘭人文風情之旅

標題:

2016年度外籍訪問學人文化參觀──宜蘭人文風情之旅

地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宜蘭縣五結鄉季新村五濱路二段201號)

內容簡介:

為使外籍訪問學人深入瞭解臺灣風土民情及社會習俗,漢學研究中心於2016年5月18日(週三)為外籍訪問學人安排「宜蘭人文風情之旅」。包括本中心「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和外交部「臺灣獎助金」之獲獎訪問學人及眷屬共計36人參加,分別來自21個不同的國家。在外交部研究設計會及本中心同仁陪同下,前往宜蘭參觀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遊覽冬山河沿岸風光,漫步羅東林業文化園區,並到訪金車噶瑪蘭威士忌酒廠。

此行特別安排專業導遊全程英文解說,在傳統藝術中心除了黃舉人宅、廣孝堂、民藝街坊等園區導覽外,亦介紹當期的展演活動,包括「吳卿金雕展」及「工藝傳家系列特展」。學人亦觀賞了結合特技、傳統戲曲、民俗藝陣的《孫悟空.鬧龍宮》,讓學人對臺灣的傳統戲曲表演有初步的認識與了解。 中午用完具宜蘭當地特色美食後,學人們乘著電動小艇欣賞冬山河沿岸風光,在小艇上各國學人們相談甚歡,也拉近了學人之間及本中心同仁的關係。

告別傳統藝術中心後,來到羅東林業文化園區。該園區保留日治時期太平山林業之鐵路,擁有蒼鬱的綠林與貯木池。學人沿著貯木池旁鋪設的步道環池一周,伴著池畔的樹木及微風散步觀景賞鳥。最後轉赴金車噶瑪蘭威士忌酒廠,讓學人試飲臺灣蒸餾的威士忌及咖啡,享受愜意的午後。晚餐享用色香味俱全的無菜單料理,每道菜上桌時都讓學人們眼睛為之一亮,各桌不時發出驚呼及拍照聲。餐後學人於遊覽車上分享彼此學術心得和在臺生活經驗,一行人在充實又愉快的氣氛中賦歸。

系統號:

CCS-007553

《漢學研究》「經解與變異」專輯徵稿啟事

標題:

《漢學研究》「經解與變異」專輯徵稿啟事

時間:

2016年9月30日截止

地點:

國家圖書館(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內容簡介:

《漢學研究》(季刊)計劃於2017年6月出版「經解與變異」專輯,由政治大學中文系林啟屏教授籌劃主編。論文以中、英文撰寫皆可,中文稿以不超過二萬五千字,英文稿以30頁以內為原則,體例請依照本刊「稿約」和「寫作格式」。專輯內容說明如下:經學的發展向來與經解的關係密切,我們從歷來的經學歷史以觀,可以發現當「經解」產生「變異」的階段,經學活動的動能通常是相當強大。因為,當舊有的解釋系統無法滿足知識分子對於聖人之道的想像,或是符合他們解釋世界與改變世界的欲望時,改變原有的解釋典範,常常是解經者採行的方式。當然,造成「經解」產生「變異」的原因,實為多端。或為外在的環境條件之變遷,或為內在義理結構的發展,都可能是「經解」產生「變異」之因。因此我們期望經由本專輯的籌劃,能對於此一領域的議題之發展,有深入的討論,進而豐富經學研究的內涵。

※本專輯之截稿日為2016年9月30日

系統號:

CCS-007463

《漢學研究通訊》第35卷第2期目次

標題:

《漢學研究通訊》第35卷第2期目次

時間:

2016年5月

地點:

國家圖書館(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內容簡介:

【研究綜述】
海外中文教學中的閩南語課程(傅熊撰,紀品志譯)
《華裔學志》中的老子研究(江日新、潘鳳娟)

【研究機構】
德國杜賓根大學歐洲當代臺灣研究中心──蔣經國基金會海外中心介紹(柏德方撰,王任君譯)

【新書評介】
Micah S. Muscolino, The Ecology of War in China: Henan Province, the Yellow River, and Beyond, 1938-1950
Bret Hinsch, Masculinities in Chinese History

【資料介紹】
新近出版論文集彙目

【會議報導】
國內外學術會議

【學界消息】
漢學研究中心
臺灣書院
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
臺灣漢學博士論文計畫彙目
研究機構及學校動態

==========================================================================
※有意訂購本中心出版品者,請逕洽以下代理展售處。

※政府出版品展售處:
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地址:臺北市松江路209號1樓
Tel: 02-2518-0207
國家網路書店:http://www.govbooks.co.tw

五南文化廣場
地址:臺中市中山路6號
Tel: 04-2226-0330#20、21

※定價:
漢學研究通訊(季刊),每期定價NT$150元。

漢學研究(季刊),每期定價NT$200元。

※本中心出版期刊亦會在出刊1個月後將電子全文置於「漢學中心出版品全文資料庫」(http://ccs.ncl.edu.tw/g0107/expertdb7.aspx),歡迎前往瀏覽。

系統號:

CCS-007588

《漢學研究》第34卷第1期目次

標題:

《漢學研究》第34卷第1期目次

時間:

2016年3月

地點:

國家圖書館(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內容簡介:

【專論】
「梁山七器」與周代巡狩之制(陳絜)

話語招魂術裏的雙重性格——揚雄之書寫模式及其經典觀析探(龔韻蘅)

六朝佛法「殺生戒」與世教祠祀信仰的交涉(紀志昌)

傳記與辨體觀——內部衝突的分類過程(黃自鴻、胡梓穎)

Antonio Pérez——一個華人雇傭兵與十六世紀末西班牙人在東亞的拓展(李毓中)

理禮雙彰——鄭齊斗的經世之學(劉芝慶)

氣節與道脈之間——東林祠祀爭議與清初士風之轉折(胡琦)

談「的」字(準)定語結構──以四縣客家話名物化為例(鍾叡逸)

On the Locative Existential Construction in Taiwanese Hakka: Interface between Construction and Lexical Semantics(構式和詞彙語意的互動──以臺灣客家語處所存在構式為例)(葉瑞娟)

【問題與討論】
上博五〈季庚子問於孔子〉通釋(林清源)

明清所編總集造成的漢魏六朝文本變異——拼接插入的處理手法及其方法論反省(林曉光)

系統號:

CCS-007461

本中心2016年度獎助訪問學人俞永峰(Jimmy YU)、斯定文(Stephen Roddy)報到

標題:

本中心2016年度獎助訪問學人俞永峰(Jimmy YU)、斯定文(Stephen Roddy)報到

地點:

國家圖書館(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內容簡介:

本中心「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2016年度錄取20位學人,已陸續來臺研究。以下為目前學人名單(最近來臺者在前):
Yu, Jimmy (俞永峰),男,美國籍,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宗教系副教授,研究主題:The Construction of a Modern Chan Buddhist Lineage: Master Sheng Yen’s Formation of Chinese Buddhism,研究期間:2016年5月至7月。

Roddy, Stephen(斯定文),男,美國籍,美國舊金山大學現代與古典語言系教授,研究主題:清末民初文學作品如何反應臺灣的異國情景(Maritime Borderlands: Mapping Taiwan),研究期間:2016年5月至7月。

2016年度即將來臺訪問學人:
Hammond, Kelly Anne(韓麗),女,加拿大籍,美國阿肯色大學(University of Arkansas)歷史系助理教授, 研究主題:「戰時合作」:二戰時日本帝國主義與中國回民的合作關係 (The Conundrum of Collaboration: Japanese Involvement with Muslims in North China, ca. 1931-1945),研究期間:3個月。

Kais, Alexander (艾立德),男,德國籍,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歷史系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大清帝國中的總理衙門:多元法律、改革政治以及族群問題 (Legal Pluralism, Reform Politics, and Ethnic Tensions: The Zongli Yamen in the Qing Empire),研究期間:4個月。

Singh, Prashant Kumar(辛柏山),男,印度籍,印度國防分析研究所(Institute for Defense Studies and Analyses, IDSA)副研究員,研究主題:Xi Jinping’s Fight against Corruption: Political Reforms or Consolidation? 研究期間:3個月。

Casalin, Federica (費琳), 女,義大利籍,義大利羅馬大學東方研究系副教授,研究主題:晚清時期的信息傳播渠道──1859年至1911年間中國文獻中有關義大利之信息的傳播情況初 探 (Information Channels in Late Qing China: Exploring th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about Italy in the Chinese Sources Published from 1859 to 1911),研究期間:4個月。

Bae, Sookhee(裴淑姬),女,韓國籍,韓國弘益大學(Hongik University)歷史教育系教授,研究主題: 南宋四川地區的類省試出身官僚群體與鄉會(The Group of Public Officials Who Passed Leishengshi(類省試)in Sichuan(四川)during the Southern Sung Period and the Meeting of Those Officials from Sichuan), 研究期間:3個月。

Smoczynski, Rafal,男,波蘭籍,波蘭科學院哲學與社會學研究所助理教授,研究主題:The Impact of Taiwanese Entrepreneurs’ Religious Attitudes on Tax Morale,研究期間:3個月。

Rosker, Jana(羅亞娜),女,斯洛維尼亞籍,斯洛維尼亞盧布亞納大學(University of Ljubljana)亞非學系教授,研究主題:中國古典邏輯中的結構關係及推類法(Structural Relations and Analogies in Classical Chinese Logic),研究期間:6個月。

Alberts, Eli(伊萊),男,美國籍,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研究主題:評皇券牒以及晚明小說(The Charter of Emperor Ping and the Late Ming Novel),研究期間:6個月。

Yau, Ching(游靜),女,美國籍,香港嶺南大學(Lingnan University)文化研究系副教授,研究主題:1903-1945年間華南報刊上的「神女」(Public Goddesses: Media History of Working Women in Huanan 1903-1945),研究期間:4個月。

Chu, Shiuon,男,英國籍,美國布朗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文章有價:清代書院課藝膏火的興起與衰落(18至20世紀 )(The Price of Learning: Essay Competitions and Monetary Rewards in Qing Academies - 18th Century to 20th Century), 研究期限:5個月。

Bandy, John(班健),男,美國籍,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清代的海疆和社會變化(Qing-Dynasty Maritime Frontier and Social Change),研究期限:3個月。

Liu, Xinmin(劉辛民),男,美國籍,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外國語言文化系副教授,研究主題:從生態批評角度看臺灣語境中的「如畫學說」(Re-enchanting the Picturesque in Taiwan : An Ecocritical Appraisal),研究期限:3個月。

Labedzka, Izabella Dorota(華小莉),女,波蘭籍,波蘭波茲南大學(Adam Mickiewicz University)現代語言文學系教授,研究主題:Divine Actors and Fate Changers: Exorcistic Rituals/ Dances/ Theatre of Ancient and Contemporary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in the Context of Asian Ritual Theatre,研究期限:4個月。

Yadav, Arun Kumar(庫瑪爾),男,印度籍,印度新納藍托佛教大學 (Nava Nalanda Mahavihara)助理教授,研究主題:印度祖先節和盂蘭節日的比較研究(Comparative Study of Indian Pitru Parva and Hungry Ghost Festival), 研究期限:3個月。

Svensson, Ma-Li(馬瑮),女,瑞典籍,挪威教育研究院(Norwegian Academy of Education)教授,研究主題:(1)Wang Zhenyi Revisited (2) Comparative Studies of PISA - the STS approach,研究期間:2016年1月至6月。

5月份研究期滿學人為:Ramphai, Saeli (許圓圓,泰國摩訶朱拉隆功大學(Mahachulalongkornrajavidyalaya University)中文系講師)。

本中心為促進國際漢學的研究與交流,設有「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每年獎助10至20位國外漢學研究學人(自教授至博士候選人)來臺研究3至12個月。自2010年起,本中心承辦外交部「臺灣獎助金」學人行政業務及接待事宜。為促進來訪學人與臺灣學界交流,本中心素來積極與國內各大專院校及學術機構合作,共同舉辦訪問學人專題演講,藉此引進國際漢學新知,恢弘國內人文學界的視野。有興趣與本中心合辦演講之單位,請逕洽承辦人廖箴小姐,
聯絡電話:02-23619132轉352
電子信箱:ccsgrant@ncl.edu.tw

系統號:

CCS-007578

外交部「臺灣獎助金」Inju Yang等9位學人報到

標題:

外交部「臺灣獎助金」Inju Yang等9位學人報到

地點:

中華民國外交部(臺北市中正區凱達格蘭大道2號)

內容簡介:

中華民國外交部鼓勵全球對臺灣、兩岸、中國大陸、亞太區域及漢學等各類研究有興趣的國外大學相關系所的外籍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博士候選人與同級的研究人員等來我國各大學院校或學術機構進行研究,以培育未來各國在相關領域的專家,於2010年公布「臺灣獎助金作業要點」(Guideline to the Taiwan Fellowship),並委由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辦理行政業務及接待事宜。2016年度錄取110人,已陸續來臺研究。

以下為2016年5月份報到學人名單(最近來臺者在前):
Charlton, Guy Campion:男,澳洲科廷大學(Curtin University)助理教授。研究題目:Aboriginal Hunting, Fishing and Gathering Practices and Usufructuary Rights in Taiwanese Law. 研究期間:4個月(5月-8月)。駐點機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Kim, Young-Chan:男,英國格林威治大學(University of Greenwich)資深講師。研究題目:The Ramifica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that Aris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Taiwan and Korea since 1997. 研究期間:4個月(6月-9月)。駐點機構: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Xi Chen(陳曦):女,美國昆尼皮亞克大學(Quinnipiac University)助理教授。研究題目:A Test of Ethnic-Religious Saliency on Social Statu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Muslims in Taiwan and in Canada. 研究期間:4個月(5月至8月),在駐點機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

Chia, Caroline(謝汶亨):女,澳洲墨爾本大學博士候選人。研究題目:Bridging the "Minnan" Connection: The Comparis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uppetry in Taiwan and Singapore.(以傳統傀儡戲探索臺灣與新加坡的「閩南」文化)。研究期間:6個月(5月-10月)。駐點機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

Kane, Victor L.:男,美國西來大學(University of the West)副教授。研究題目:A Study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rends and Programs in Taiwan.(臺灣企業社會責任之趨勢與計畫)。研究期間:3個月(6月-8月)。駐點機構:佛光大學管理學系、南華大學管理學院。

De Luca, Thomas:男,美國福坦莫大學(Fordham University)教授。研究題目:Chinese and American Exceptionalism: Perspectives from Taiwan. 研究期間:3個月(6月-8月)。駐點機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Springer, Denys:男,聖露西亞西印度群島大學(University of West Indies, Saint Lucia)副教授。研究題目:Has the Culture of the ROC (on Taiwan) and The PRC Changed Significantly since the Civil War. 研究期間:7個月(4月-10月)。駐點機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Parks, Shih Sandra(石瑾珊):女,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研究題目:The Origin of the Invisible Cultural Bridge Crossing the Pacific through Austronesian People: the Dance and Culture of Taiwanese Aboriginals(跨越太平洋南島語系民族之無形文化橋樑起源:臺灣原住民族之舞蹈及文化)。研究期間:5個月(5-8月、12月)。駐點機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Yang, Inju:女,法國巴黎經濟商業管理高等學院(EDC Paris Business School)副教授。研究題目:Humor and Leadership: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研究期間:3個月(4月-6月)。駐點機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其他目前在臺訪問學人名單:
Haro Navejas, Francisco Javier:男,墨西哥科利馬大學(University of Colima)教授。研究主題:Japan, The Almost Forgotten Variable in the Sino-Taiwan Issue. 研究期間:3個月(4月-7月)。駐點機構:淡江大學外語學院。

Sorichetti, Daniel Francisco:男,阿根廷切帕納特大學(Champagnat University)教授。研究題目:Asia Pacific and Latin America: Development and Strategic Interests. The Export Promotion Model in Taiwan. 研究期間:5個月(4月-8月)。駐點機構:政治大學亞太研究英語博士學位學程。

Kaczmarski, Marcin:男,波蘭華沙大學助理教授。研究主題:Chinese Practices of Influence Building: the New Silk Road Versus the Eurasian Economic Union. 研究期間:3個月(4月-6月)。駐點機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Piccinini, Chiara(夏慕華):女,義大利米蘭聖心天主教大學(Milan Catholic University of the Sacred Heart)講師。研究題目:A Research on the Linguistic Strategies Used in Chinese Language to Convince an Interlocutor: Different Methodologies and Approaches Employed in Argumentative Discourse Teaching. 研究期間:4個月(4月-7月)。駐點機構: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

Reilly, Michael(麥瑞禮):男,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政策研究所(China Policy Institute, Nottingham University)研究員。研究題目:A Road Map for EU-Taiwan Relations. 研究期間:7個月(3月-9月)。駐點機構: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Matsunaga, Shinomi(松永詩乃美):女,日本熊本大學大學院法曹養成研究科副教授。研究題目:The Research of Taiwan Law on Monetary Law and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Issues in the East Asia.(東亞地區臺灣貨幣法及國際司法問題之調查研究)。研究期間:9個月(4月-12月)。駐點機構:東吳大學國際與兩岸學術交流事務處國際事務中心。

Dinh, Cong Tuan(丁功俊):男,越南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Institute of European Studies)副教授。研究題目:The Role of Civil Society in Taiwan Development (Since 1980 Decade to Present Time)-A Comparison With Some EU Countries Cases, and Implications for Vietnam. 研究期間:4個月(4月-7月)。駐點機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

Lim, Hock Eam(林福炎):男,馬來西亞北方大學(Universiti Utara)副教授。研究主題:Revisiting the Income-happiness Paradox: The Case of Taiwan and Malaysia. 研究期間:3個月(4月-6月)。駐點機構: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Gomez Martos, Francisco Juan:男,歐洲議會處長。研究題目:European Perception of Mainland China Maritime Silk Road Strategy and Taiwan's Constructive Role. 研究期間:3個月(4月-6月)。駐點機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Nakachi, Kiyoshi(仲地清):男,日本大阪大學教授。研究題目:Taiwan Foreign Policy: Taiwan-Asia, Taiwan-China and Taiwan-Japan (Okinawa). 研究期間:11個月(2月-12月)。駐點機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Sung, Wen-Ti(宋文笛):男,澳洲國立大學博士候選人。研究題目:Influencing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towards Greater China: The Role of Epistemic Community and Track 2 Exchanges.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Norton, Judith(朱迪絲):女,前中國外交學院助理教授。研究題目:Understanding Mainland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 研究期間:6個月(1月-6月)。駐點機構: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Pietrafesa, Pedro:男,巴西戈亞斯州天主教大學(Pontifical Catholic University of Goias)副教授。研究題目:The Recent Taiwan Cross-Strait Policy, Its Impacts on Taiwan Economy and Perspectives for 2016 and Beyond. 研究期間:5個月(2月-7月)。駐點機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Kim, Steven(金鍾完):男,美國DKI亞太安全研究中心(DKI Asia-Pacific Center for Security)副教授。研究題目:China's Role in Resolving the Nuclear Conflict on the Korean Peninsula. 研究期間:7個月(1月-7月)。駐點機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Zorzin, Nicolas David(佐金):男,法國巴黎第一大學研究員。研究題目:An Anthropological Study of the Taiwanese Archaeological Profession and of Cultural Heritage Management from 1949 until Today.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Ditmanson, Peter (戴彼得):男,英國牛津大學研究員。研究題目:Violence, Fate and Moral Politics in Ming China. 研究期間:6個月(2月-7月)。駐點機構: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

Vincze, Terez:女,匈牙利羅蘭大學(Eotvos Lorand University, Budapest)助理教授。研究題目:Taiwanese Auteurs and "Slow Cinema". 研究期間:11個月(2月-12月)。駐點機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Sharp, William(夏威廉):男,美國夏威夷大學講師。研究題目: Division and Reconciliation in Taiwan Society: Towards a "Turquoisation" of Taiwan.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Hung, Chi-Hsiou(洪啟修):男,英國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 Scotland)副教授。研究題目:Macro Liquidity, Micro Liquidity and Proximity of China's Stock Bubble Burst. 研究期間:11個月(2月-12月)。駐點機構:臺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暨研究所。

Liscak, Vladimir(李世佳):男,捷克科學院東方研究所研究員。研究題目:Odoric of Pordenone's Itinerarium and Mongolian China in the Fourteenth Century.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天主教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

Thao, Yer J.:男,美國波特蘭州立大學教授。研究題目:Oral Culture in the 21st Century: Bridging the Taiwan's Cultural Gap. 研究期間:5個月(2月-6月)。駐點機構:國家教育研究院。

Farrelly, Paul(范寶文):男,澳洲國立大學博士候選人。研究題目:Representations of Religion in Taiwan's Chinese Cultural Renaissance Movement (1966-1975). 臺灣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之宗教表象1966-1975。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Chaisatit, Nuchnudee:女,墨西哥科利馬大學(University of Colima)副教授。研究主題:Analysis of Social and Cultural Capital in Tourism Practices in Cases of Taiwan and Mexico.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致理科技大學國際暨兩岸交流處。

Ojeda Castro, Fernando Alonso:男,哥倫比亞試點大學(Piloto de Colombia University)教授。研究題目: Innovation from Industry Clean Processes: A Benchmark for Capital and Satellite Cities of Colombia and Latin America Libro. Taiwan: A Reference from Their SMEs and a Model from Its Global Brands for the Business World. Third and Fourth Chapter.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中央大學臺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

Almeida, Adriano Pires:男,巴西戈亞斯州天主教大學(Pontificia Universidade Catolica de Goias)助理教授。研究題目:Energy Policy and Development: Experiences from Brazil's Renewable-Green Energy Policy and Taiwan's Sustainable Energy Policy.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中心。

Magistry, Pierre(馬基石):男,法國巴黎第七大學博士後研究。研究題目:Automatic Bootstrapping of a Lexical Network for Taiwanese-Hokkien.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成功大學臺灣語文測驗中心。

Ion, Marandici:男,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The New Wealthy Elites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 Permanent Nexus? 研究期間:6個月。研究期間:6個月(1月-6月)。駐點機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Neri, Corrado(柯漢東),男,法國尚慕蘭里昂第三大學(University Jean Moulin, Lyon 3)副教授。研究題目:Sinophone Success: The Cultural, Industrial and Geopolitical Dynamics of the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Cinema.(《華光異彩:華語電影流通的文化、產業及地緣政治策動力》)。研究期間:9個月(1月-9月)。駐點機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臺灣研究中心。

Klotzbuecher, Sascha(柯路山):男,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教授。研究題目:Emotions, Power, and Governmentality in Chinese Societies.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

Woo, Jae Ho(禹在鎬):男,南韓嶺南大學教授。研究題目:Perspective of a Taiwanese Intellectual on Early 20C Northeast Asia-Focusing on Wei Qing-de (魏清德). 研究期間:8個月(1月-8月)。駐點機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所。

Lai, Chi Kang(黎志剛):男,澳洲昆士蘭大學教授。研究題目:Trans-National Chung Shan Merchant Groups and their Business Activities. 研究期間:6個月(1月-7月)。駐點機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Ott, Margus(熊古思):男,愛沙尼亞塔林大學(Tallinn University)助理教授。研究題目:Embodied Knowledge in the Early Chinese Philosophy. 研究期間:10個月(1月-10月)。駐點機構:臺灣大學哲學系。

Vakhovskiy, Evgeny:男,俄羅斯國民經濟暨公務訓練大學(Ulyanovsk Branch of the Russian Presidential Academy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研究員。研究題目:Strengthening of Educational Connections Between Taiwan and the Russian Federation and Their Adaptation to the Modern International Labour Market Trends.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臺灣大學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學系。

Nakamura, Mari(中村麻理):女,荷蘭萊頓大學區域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研究題目:Cultural Cyborg: Exploring Aesthetics and Politics of Pili Puppetry. 研究期間:9個月(1月-9月)。駐點機構:臺灣大學政治系。

Ziltener, Patrick:男,瑞士蘇黎世大學教授。研究題目:The Economic Potential of a Bilateral Free Trade Agreement (FTA) Switzerland-Taiwan. 研究期間:7個月(1月-7月)。駐點機構:中華經濟研究院。

Aguirre, Alberto Aleman:男,尼加拉瓜美國大學(American College University, Nicaragua)教授。研究主題:Detente: Eight Years of Rapprochement in the Taiwan Strait.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Cornelisse, Richard:男,加拿大康考迪亞大學(Concordia University)講師。研究題目:Voices, Places, R. O. C. - A Video Installation.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臺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

Duarte, Paulo:男,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博士生。研究題目:Taiwan and the East China Sea within China's New Maritime Doctrine.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5月份研究期滿學人為:Shao, Jiang(邵江,自由工作者)、Barr, Allan(白亞仁,美國波莫納學院(Pomona College)教授)、Matsumura, Masahiro(松村昌廣,日本桃山學院大學教授)、Wijaya, Elizabeth(黃麗慧,美國康乃爾大學博士候選人)、Jenco, Leigh(李蕾,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副教授)、Groppe, Alison(古艾玲,美國奧勒岡大學副教授)。

系統號:

CCS-007583

外籍訪問學人圖書館資源利用課程

標題:

外籍訪問學人圖書館資源利用課程

地點:

國家圖書館(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內容簡介:

為加強本中心「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及外交部「臺灣獎助金」訪問學人資訊服務,本中心自去年(2015)年起,已陸續為訪問學人規劃安排圖書館資源利用課程(Foreign Scholars Workshop Curriculum),協助學人有效率的利用本館資源。資源利用課程與圖書館導覽結合,本年度自1月起至10月止,預計規劃共8個場次,訂於課程當月之第一或第二個週三上午10:00-11:40進行圖書館資源利用課程,由學人自由報名參加。2016年外籍獎助學人圖書館資源利用課程如下:
已舉辦場次:
1月26日(週二)
10:00-11:40
1.綜合性課程
2.圖書館導覽
※以英文講授

3月9日(週三)
10:00-11:40
1.主題性課程(政府資訊、法律資訊)
2.圖書館導覽
※以英文講授

4月6日(週三)
10:00-11:40
1.SMRT書目資源介紹
2.綜合性課程
3.圖書館導覽
※以英文講授

5月11日(週三)
10:00-11:40
1.SMRT書目資源介紹
2.綜合性課程
3.圖書館導覽
※以英文講授

即將舉辦場次:
7月6日(週三)
10:00-11:40
1.主題性課程(特藏文獻)
2.圖書館導覽
※以中文講授

8月10日(週三)
10:00-11:40
1.主題性課程(臺灣研究)
2.圖書館導覽
※以英文講授

9月7日(週三)
10:00-11:40
1.SMRT書目資源介紹
2.綜合性課程
3.圖書館導覽
※以中文講授

10月5日(週三)
10:00-11:40
1.綜合性課程
2.圖書館導覽
※以英文講授

=======================================================================================
【2016 Foreign Scholars Workshop Curriculum】
Past Event:
Jan. 26(Tue.)
10:00-11:40
1.Introduction to Library Resources & Services
2.Library Tour
※Lecture's Language: English

Mar. 9(Wed.)
10:00-11:40
1.Introduction to Government and Law Information
2.Library Tour
※Lecture's Language: English

Apr. 6(Wed.)
10:00-11:40
1.Introduction to Bibliographic Resources: SMRT
2.Library Tour
※Lecture's Language: English

Forthcoming Events:
May. 11(Wed.)
10:00-11:40
1.Introduction to Library Resources & Services
2.Library Tour
※Lecture's Language: English

Jul. 6(Wed.)
10:00-11:40
1.Introduction to Special Collections
2.Library Tour
※Lecture's Language: Chinese

Aug. 10(Wed.)
10:00-11:40
1.Introduction to Taiwan Studies Resources
2.Library Tour
※Lecture's Language: English

Sep. 7(Wed.)
10:00-11:40
1.Introduction to Bibliographic Resources: SMRT
2.Library Tour
※Lecture's Language: Chinese

Oct. 5(Wed.)
10:00-11:40
1.Introduction to Library Resources & Services
2.Library Tour
※Lecture's Language: English

系統號:

CCS-007464

漢學中心資料室館藏自即日起提供線上調閱服務

標題:

漢學中心資料室館藏自即日起提供線上調閱服務

地點:

國家圖書館(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內容簡介:

為便利讀者利用漢學研究中心資料室(漢學書庫)館藏,本館自2015年12月1日(週二)起提供線上調閱服務,預約時間為每星期二至星期日凌晨至下午4點30分止,線上調閱之相關服務與規定,請詳見國家圖書館館藏目錄查詢系統之「調閱說明」。

調閱說明網址:http://goo.gl/oYmuot

系統號:

CCS-007465

國家圖書館網路資源介紹

標題:

國家圖書館網路資源介紹

地點:

國家圖書館(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5號)

內容簡介:

臺灣的國家圖書館擁有豐富學術研究資源,並已開發功能完善的各項資訊服務系統及各項知識支援服務工程,可滿足各領域的學者及專家之資訊需求。您無論身處全球何地,如有資訊需求時,請直接連結國家圖書館之網站,即可順利運用及取得您所需的資訊,更有效率地完成計畫。為協助各界運用本館網站之重要服務,特別就網站(www.ncl.edu.tw)之重要資源,簡要如下,歡迎使用:

壹、綜合性網站:適合各專業領域使用(網站名稱、網址、簡介)
一、「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http://readopac.ncl.edu.tw/nclJournal/):
收錄臺灣1970以來重要期刊資源,可查詢最新的、熱門的主題及資訊。約4800種,逾220萬筆資料。(本系統有部分作者授權,可透過網路免費列印全文)

二、「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cache=1286195528687):
為國家級之完整學位論文總書目庫與資訊整合平臺,可查詢完整的臺灣學位論文資訊。(本系統有部分作者授權,可透過網路免費列印全文)

三、「政府文獻資訊網」(http://gaz.ncl.edu.tw/):
可查詢政府公報、統計、施政查詢、政府出版品、公務出國報告及館藏政府出版品選輯。(本系統可透過網路免費列印全文)

四、「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http://nbinet2.ncl.edu.tw/):收錄臺灣76個學術圖書館的館藏書目資料,可一次查詢完整的國家總書目資料庫。

五、「新書資訊網」、(http://isbn.ncl.edu.tw/NCL_ISBNNet/):
為臺灣所有新書出版的最前哨站,可查詢臺灣最新的出版相關資訊。

貳、專業性網站:適合特定專業使用(使用對象、網站名稱、網址)
一、文史研究者:「古籍文獻資訊網」http://rarebook.ncl.edu.tw/rbookod/
二、臺灣研究者:
1.「臺灣記憶」;2.「臺灣概覽」;3.「當代文學史料」
三、漢學研究者:「漢學研究資訊網」http://ccs.ncl.edu.tw/ccs/ccs.asp

參、知識支援之專業服務:取得複印全文之服務
一、館際合作之知識支援服務之專業窗口:
「ref@ncl.edu.tw」,會盡量為讀者取得複印全文之服務,滿足讀者之資訊需求。
二、專業服務的參考服務及學科專家窗口:請於開館時間來電洽詢:02-2361-9132轉分機250
三、未來本館也朝著開發大書目庫及整合多元系統資源的方向努力,持續提供優質服務。

Esteemed scholars and professionals:

Taiwan’s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is replete with academic research materials. What’s more, we’ve recently made available multi-functional data systems and knowledge support services for use by scholars and professionals in a variety of fields. Regardless of where you are in the world,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s websites are available to meet your needs and help you complete your projects in a more efficient manner. To help you become familiar with the important resources found on our website (www.ncl.edu.tw), a list of our most important services is provided below. Please feel free to stop by and make use of these at your convenience:

I. Comprehensive Websites: Ideal for all professions and fields
1. Index to Taiwan Periodical Literature System (readopac.ncl.edu.tw):
Contains approximately 4,800 important periodicals in Taiwan from 1970 onward; searches can be conducted on popular and new topics, with more than 2.2 million articles. (Some authors in the system have given full-access permission to their articles, allowing direct downloading from the website.)
2. National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in Taiwan (ndltd.ncl.edu.tw):
The most 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in Taiwan is contained in this integrated platform for your perusal. (Some authors in the system have given full-access permission to their articles, allowing direct downloading from the website.)
3.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Gazette Online (gaz.ncl.edu.tw):
Full search capabilities for government documents, statistics, policies, publications, reports of public officials trips abroad, and selected government publications in the NCL collections. (Full-text printing available free of charge.)
4. National Bibliographic Information Network (nbinet2.ncl.edu.tw):
Contains library catalog information for 76 Taiwan libraries. One search can cover the whole island.
5. ISBNnet (isbn.ncl.edu.tw):
The foremost authority on new publications in Taiwan, with search capabilities to find information related to new publications.

II. Websites for Professionals: Designed for professionals of certain disciplines
1.For researchers in literature and history: Rare Books and Documents Web
(rarebook.ncl.edu.tw)
2.For researchers in Taiwan studies: Taiwan Memory (memory.ncl.edu.tw); Taiwan Info (twinfo.ncl.edu.tw);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rchives
3.For researchers in sinology: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ccs.ncl.edu.tw)

III. Knowledge Support Services: Full-text and photocopying services
1.Interlibrary knowledge support services: Available through ref@ncl.edu.tw; specialists will strive to provide full-text copies if possible.
2.Professional reference services and discipline specialists: Please call 02-2361-9132 ext. 250 during regular library hours.
3.Future developments at the library will be the development of a meta-catalog and a synthesization of diverse system resources as we continue striving to provide the best level of service.

系統號:

CCS-007466

《漢學研究通訊》新書評介徵稿

標題:

《漢學研究通訊》新書評介徵稿

地點:

國家圖書館(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內容簡介:

《漢學研究通訊》創刊於1982年,每年出版四期。旨在報導臺灣地區漢學研究、教學、活動、資料等項訊息,並兼及中國大陸、海外地區各地漢學研究訊息,發行遍及海內外約50個國家及地區。

《漢學研究通訊》徵求專論文章,主題範圍如下:

(1)漢學相關學科研究成果綜述

(2)漢學研究新視野及計畫

(3)國際漢學機構介紹

(4)中外著名漢學家傳略、業績與貢獻

(5)學人訪談

「新書評介」專欄。歡迎對外國語文漢學相關近3年新書進行介紹且兼有評論的書評。文長以1,000-1,500 字為佳,歡迎投稿。

來稿均送請專家學者審查,經採用刊登,即按相關規定致贈稿酬。園地公開,歡迎海內外學者賜稿。投稿請寄送100-01臺北市中山南路20號《漢學研究通訊》編輯部,或寄電子郵件至:ccsnews@ncl.edu.tw。相關稿約及寫作格式詳見http://ccs.ncl.edu.tw/g0107/publish2.aspx


系統號:

CCS-00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