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三校青年儒學研究會議

標題:

三校青年儒學研究會議

時間:

2015年1月9日(週五)

地點:

臺北市立大學公誠樓第二會議廳(臺北市中正區愛國西路1號)

主辦單位:

臺北市立大學、國立中央大學、淡江大學

聯絡人:

Tel: 2311-3040#4723

報導者:

吳嘉明

內容簡介:

9:20-10:30
主持人:周德良
《論語》中「勇」字研究,對比當代社會「勇」的意義(李佳安)
特約討論人:何永清
郭象「自然存有論」的體系建構(吳嘉明)
特約討論人:李蕙如

10:50-12:00
主持人:張曉生
《中庸》天道性命相貫通義理之重衡(呂學遠)
特約討論人:吳肇嘉
《韓非子》中無為的作用及其與術的關係探析(江嘉倫)
特約討論人:周德良

13:30-15:05
主持人:楊自平
論「逆覺體證」援引「克己復禮」工夫修養之新詮(周君璞)
特約討論人:楊自平
顧憲成《小心齋剳記》中的修養工夫論(呂銘崴)
特約討論人:游騰達
大儒之效的儒生形象──以《荀子‧儒效篇》為核心(楊凱翔)
特約討論人:張曉生

15:20-16:55
主持人:吳肇嘉
胡安國《春秋胡氏傳》對《春秋》三傳的傳承─以晉文公之霸為例(李慎謙)
特約討論人:康凱淋
從書院學規看清人「實學」的開展—以蘇州書院為例(陳玫玲)
特約討論人:孫致文
王船山的氣命論與其道德實踐進路(李唯嘉)
特約討論人:蔡家和

系統號:

C-004672

「中國文化中的關鍵詞及其翻譯」國際學術研討會

「中國文化中的關鍵詞及其翻譯」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中國文化中的關鍵詞及其翻譯」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5年1月2至3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中央研究院文哲所二樓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英國各大學跨校研究中國中心

聯絡人:

Tel: +886(2)2789-5757;E-mail: cclit@gate.sinica.edu.tw

內容簡介:

1月2日
10:10-12:00
主持人:李奭學(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Consequences of the conflation of 孝 and filial piety in English(沈安德,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副教授)
Storytelling as Translation: Edifying “Loyalty”(忠)in Late Ming Popular Miscellanies (tongsu leishu)(劉瓊云,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助研究員)
You 友: The Discourse of Friendship in Late Imperial China(徐東風,美國芝加哥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講師)

13:30-15:20
主持人:沈安德(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副教授)
The “Ideograph” and the 漢字 Hànzì : A Cross-cultural Concept with Two Mutually Invisible Faces(馬愛德,澳洲雪梨大學語言學系名譽研究員、中國研究中心名譽會員)
The Semblance of Guanxi關係:What Queer “Formal Marriages” Tell Us about Translation(許志偉,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藝術、語言與文化學系中國研究講師)
嬲嫐、愛情與早期共產革命:柯倫泰的「新女性」在蘇聯、日本和中國的翻譯、傳播與轉變(陳相因,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

15:40-17:10
主持人:許志偉
中國近代的「迷信」:觀念起源與學科建立(黃克武,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Jiao 教 in Chinese and Its Impact on the Concept of ‘Religion’ in English Scholarship(陳以新,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藝術、語言與文化學系翻譯與跨文化研究博士)

1月3日
10:30-12:00
主持人:黃克武
「欺負遠人」:鴉片戰爭前在華英人對「夷」的理解(王宏志,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人文學科講座教授)
從「概念」到「概念群」──《新民叢報》中「國家」觀念的形塑(鄭文惠,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13:30-15:20
主持人:王宏志
Modernizing “Literature” in China: Christian Perspectives(李奭學)
文學觀念的現代化進程:以近現代報刊的語用實例為中心(蔡祝青,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文藝」如何復興:「文藝」的一種現代化歷程(陳碩文,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15:40-17:30
主持人:沈安德
概念與風土──試論日本近代的「文化」「文明」論
The ‘wen’ and the ‘wu’ of ‘wenwu’(「文物」之「文」與「物」)(馬思中,美國康乃爾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上海紐約大學人類學客座副教授)
The Best Words in Their Best Order: Translation and the Idea of Poetry in Modern China(柯夏智,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助理教授)

系統號:

C-004584

「東亞與西方交流中的跨文化現象」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東亞與西方交流中的跨文化現象」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5年1月12日至14日(週一至週三)

地點:

中央研究院文哲所二樓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聯絡人:

請至官網進行線上報名

內容簡介:

1月12日
10:00-12:10
主持人:黃俊傑(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
沒有形狀的東西的形狀――日本的哲學與表現的問題――看沒有形狀的東西的形狀、聽沒有聲音的東西的聲音(藤田正勝,日本京都大學綜合生存學館)
田邊元的象徴詩――無即有、有即無的表現(上原麻有子,日本京都大學文學部日本哲學史研究室)
美意識「あはれ」中的表現問題(田中久文,日本女子大學人間社會學部)

14:00-15:50
主持人:劉述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The Confucian Undestanding of Hans Jonas' Ethics(Jean-Claude Genns,法國勃根地大學哲學系)
現象學心理學與經驗的世界(遊淙祺,高雄中山大學哲學系)
唐君毅的世界概念:一個文化交織的考察(黃冠閔,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16:10-18:00
主持人:李明輝(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Closed or open? On Chinese axial age society(羅哲海,德國波鴻大學中國歷史與哲學研究部)
論凱西勒的新康得主義文化哲學(林遠澤,政治大學哲學系)
平淡革命:關於「通三統」的批判反思(何乏筆,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1月13日
10:00-11:50
主持人:何信全(政治大學哲學系)
調節式多元主義:試論拉斯基的國家理論與鄒文海的創造性轉化(葉浩,政治大學政治學系)
拉斯基與張君勱:以《政治典範》為中心的思想關聯(翁賀凱,北京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國家為何物──羅隆基論人權與法治(楊貞德,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14:00-15:50
主持人:何乏筆
How to Know by Heart (vs. Mind): Neither Cognitive Nor
Mystical(黃勇,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
再論儒家、康得倫理學與德行倫理學──評唐文明的《隱秘的顛覆》(李明輝)
蔡元培思想中的德國資源(李宗澤,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16:10-17:30
主持人:陳瑋芬(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西方「權利」觀念的接受與變化──西周與兪吉濬的比較(金鳳珍,日本北九洲市立大學外國語學部國際關係學科)
東亞思想的近現代轉換:以福澤諭吉和梁啓超為例(李宥霆,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1月14日
10:00-11:50
主持人:林維傑(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經典詮釋與「立德」(潘德榮,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
體系性詮釋學與漢語哲學當代詮釋(陸敬忠,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
儒學倫理學的現象學詮釋學轉化與規範性問題(吳俊業,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

系統號:

C-004657

波瀾中的典範──陳澄波暨東亞近代美術史國際學術研討會

波瀾中的典範──陳澄波暨東亞近代美術史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波瀾中的典範──陳澄波暨東亞近代美術史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5年1月16至17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國立故宮博物院文會堂(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故宮博物院、中央研究院臺史所、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聯絡人:

郭巧蓁,(02)8170-5125#6620;E-mail: cckuo@gate.sinica.edu.tw

內容簡介:

1月16日
9:10-10:10
主持人:顏娟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Recent Developments in Modern East Asian Art History in the United States(Prof. Julia Andrews,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藝術史學系教授)

10:30-12:00
主持人:顏娟英
陳澄波藝術中的摩登迷戀(廖新田,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陳澄波與東亞的歷史前衛:兼論臺灣美術史學史的「現代性」研究(蔣伯欣,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暨研究所助理教授)
與談人:蕭瓊瑞(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13:30-15:00
主持人:周芳美(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副教授)
An Open Path: Chen Cheng-po at the Crossroads of Taiwan and Europe(Dr. Christina S.W. Burke Mathison(傅瑋思,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藝術史學系博士))
20世紀初期臺灣、大陸與日本東京近代美術社會的文化分析──關於陳澄波美術知識與組織活動的學術史考察(丁平,中國文聯副研究員)
與談人:廖新田

15:20-16:50
主持人:謝國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所長)
探索藝術史的數位研究環境:資訊特徵與功能需求(陳淑君,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江婉綾,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助理)
A new paradigm shift called Digital Art History(Prof. Nuŕia Rodriguez Ortega,西班牙馬拉加大學藝術史學系教授)
與談人:曾蕾(美國肯特州立大學圖書館資訊學院教授)

1月17日
9:00-10:30
主持人:蕭瓊瑞
陳澄波和上海西洋畫運動──陳澄波上海時期文獻新解(廖新田)
臺灣「新美術」中的「新建築」描寫──以陳澄波為例(蔣伯欣)
與談人:Prof. Julia Andrews

10:50-12:20
主持人:何傳馨(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
再探陳澄波筆下的風土(林育淳,臺北市立美術館副研究員)
臺灣近代美術史中「後期印象派」畫風與「臺灣」風景的成立(邱函妮,日本東京大學博士候選人)
與談人:顏娟英

13:30-15:10
主持人:王耀庭(前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處長)
近代雕塑上的「傳統」與「現代性」:黃土水從初期木雕作品到臺灣文化批判之背景()
形色之外──陳澄波晚期風景創作中的「場所精神性」及文化論述問題()
與談人:林曼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教授)

系統號:

C-004559

2014年度中研院考古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會

2014年度中研院考古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會

標題:

2014年度中研院考古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會

時間:

2015年1月28日(週三)

地點: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研究大樓2樓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學門

聯絡人:

許小姐,Tel: (02)2782-9555#675

內容簡介:

9:10-10:00
劉益昌(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研究員)、趙金勇(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助研究員):花岡山文化探析研究計畫第二期

10:00-10:50
郭素秋(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助研究員):花蓮縣秀林鄉重光遺址調查發掘研究

11:00-11:50
陳光祖(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研究員)、鄭玠甫(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博士培育生):八通關古道東段拉庫拉庫溪流域舊社初步考古調查

13:00-13:50
趙金勇:臺灣北海岸地區史前末期(ca.800-400 BP)舊社與考古遺址

13:50-14:40
陳維鈞(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副研究員):排灣Raval亞群舊社調查研究先導計畫

15:00-15:50
郭素秋:屏東縣來義鄉舊文樂舊社調查計畫

15:50-16:40
劉益昌:奇萊平原南勢阿美舊社考古學研究計畫

16:40-17:00
綜合討論

※本會議不提供紙杯及便當,敬請自備環保杯及午餐。

報名請洽:cfas@gate.sinica.edu.tw(請提供:姓名/單位元/職稱/聯絡方式)
洽詢電話:(02)2782-9555 分機 675 許小姐

系統號:

C-004600

地方、認同與回歸:第七屆經典人物「渡也」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地方、認同與回歸:第七屆經典人物「渡也」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5年5月1至2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中正大學文學院144、155會議室(嘉義縣民雄鄉大學路一段168號)

主辦單位:

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聯絡人:

E-mail: ccu21601@gmail.com

內容簡介:

一、會議名稱:地方、認同與回歸─第七屆經典人物「渡也」國際學術研討會

二、主辦: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三、時間:2015年5月1-2日

四、地點:國立中正大學文學院144、155會議室

渡也,是文人亦是學者,書寫跨越不同文類。他以詩歌聞名,也寫散文、小說極短篇,更從事論述。其中,就最引人注目的詩歌作品而言,他出版過17本詩集,於量方面,直追餘光中。而以質來論,則多次入選各層級教學教材和各式各樣的選集。

倘若就創作題材論,渡也的愛情詩,質優量多。除此之外,他的涉獵堪稱十分多元,且往往領先時代風騷,如情色詩、地誌詩等。以後者持久而綿長,於澎湖、嘉義、南投、臺中著墨甚多,這些詩作與他對環保生態的關懷、扣緊政治變遷的社會時事互為腳註,共同編織一匹以地方生活、景觀為主色的錦繡大圖,由此隱隱可以見到臺灣社會各階段發展出的意識形態銘刻:從古典浪漫到鄉土;從反共寫實、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以中國古典詩語言,融入當代生活語言,形成了一種既典雅又平易的風格。渡也始終與校院內外詩社結盟,佔有一定的場域位置,擁有一般文人所沒有的行動能量。

身為大學教授,渡也是中國文學研究家,不僅在知識出入今古,同時兼擅文學理論,以言說指導創作,在臺灣詩壇,亦屬少數。由此可見,渡也對臺灣文學史有多方面的貢獻,確有開會專題研討的必要。

本研討會主題以渡也出版的十七本詩集為研究重心,其他作品與相關事蹟為輔,主題訂為「地方、認同與回歸」,惟亦歡迎各界專家學者以及研究生提出其他議題。通過第一輪投稿審查者,將另行通知全文撰稿期限。一律採線上投稿,投稿信箱:ccu21601@gmail.com(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系統號:

C-004628

2015年第五屆「開創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之新視野」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2015年第五屆「開創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之新視野」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5年5月8日(週五)

地點:

中原大學全人教育村北棟4樓國際會議廳(桃園市中壢區中北路200號)

主辦單位:

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

聯絡人:

劉承欣,Tel: 03-265-6904

內容簡介:

一、會議宗旨
從事華語文教育的工作者面對急速改變的現況,必須充分體認各國華語文學習環境的在地化,及華人社會與文化的多樣性,因地制宜,與時俱進,做全盤的考察與建構,才能使華語文教學與國際教育接軌。面對世界各國學習華語文熱潮,產官學界應集思廣益,進行腦力激盪,舉凡編印教材、培訓師資,以及推動全球網路華文教學等,提出對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的看法;此外,如何在我國著有績效之僑民教育基礎上推動海外華語文教育亦是重要的課題。有鑑於此,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期盼透過本次「開創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之新視野」國際學術研討會,邀集從事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之產官學專家學者集思廣益,促成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的攜手合作,共同為開創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的新局面而努力。

二、研討會會議主題
開創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產業之新視野

三、研討會會議形式
1、專題演講
2、論文發表
3、教學工作坊
4、壁報發表

四、研討會會議議題
1、華語文產業國際化研究
(1) 華語文政策與現況
(2) 華語文海外駐點計畫
(3) 華語文教材、師資、課程輸送計畫
2、華語文本體研究
(1) 華語語音研究
(2) 華語詞彙研究
(3) 華語語法研究
(4) 華語語用研究
(5) 華語言談分析
(6) 古代漢語研究
3、華語文教育研究
(1) 華語文教材發展
(2) 華語文創新教法
(3) 華語文測驗與評量
(4) 華語文習得研究
4、華語文數位應用
(1) 華語文數位化教學
(2) 華語文數位教材發展
(3) 華語文行動學習
(4) 華語文數位遊戲研發
5、華語文師資培訓研究
(1) 華語文師資培育與評鑑
(2) 華語文教學品質管理機制
(3) 華語文師資認證與推廣
6、專業華語
(1) 商務華語
(2) 旅遊華語
(3) 宗教華語
(4) 新聞華語
7、其他相關華語文議題

五、研討會舉辦日程
1、論文摘要投稿截止:2015年1月2日(星期五)。
2、論文摘要審查:2015年1月7日(星期三)。
3、論文摘要錄取通知:2015年1月9日(星期五)。
4、論文全文截稿:2015年3月9日(星期一)。
5、研討會議程公佈:2015年4月6日(星期一)。
6、研討會舉辦日期:2015年5月8日(星期五)。

六、投稿論文
投稿論文請填寫「國際研討會論文摘要表」和「投稿者個人資料表」,於2015年1月2日(五)論文摘要截止日前,將電子檔寄到本系信箱asclc@cycu.edu.tw。
本次會議發表之論文,於會議結束後,將投稿《中原華語文學報》,經過審查後,予以刊登。

七、報名參加會議
報名參加會議請至報名網站填寫表單,報名網站:http://bit.ly/1mOWSDT。

主辦單位: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
聯絡人:劉承欣
聯絡電話:03-265-6904
本系電子郵件信箱asclc@cycu.edu.tw
會議表格下載網址:http://is.gd/roRz4B

系統號:

C-004598

第12屆先秦兩漢學術國際研討會

標題:

第12屆先秦兩漢學術國際研討會

時間:

2015年5月16日至17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輔仁大學(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0號)

主辦單位: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

聯絡人:

輔大中文系先秦兩漢學術中心,Tel: 02-29053272

內容簡介:

一、會議名稱:「第十二屆先秦兩漢學術國際研討會」

二、主辦單位: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

三、會議時間:2015年5月16、17日(週六、日)

四、會議主題:先秦兩漢。以下列分類為書寫範疇:
(一)儒學的傳統與再造
(二)文學經典的傳播與詮釋
(三)語言的分類與傳承
(四)民俗文化的演繹
(五)出土文獻的考辨
(六)其他

五、截稿期限:
1、論文題目與提要:2014年12月31日前。
2、論文全文列印稿:2015年3月31日前。

六、提要審查:論文提要經大會學術組審議後,另行於2015年1月25日前專函通知審查結果。

七、聯絡處:「第十二屆先秦兩漢學術國際研討會」籌備處
地址:242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0號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
電話:(02)29053272
傳真:(02)29017477
e-mail:hamchlt@mail.fju.edu.tw
hamchlt@gmail.com
聯絡人:郭士綸

系統號:

C-004595

第19屆臺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19屆臺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5年5月23至24日(週六至週日)

地點:

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聯絡人:

李宜梅,Tel: 02-77341652;E-mail: t24014@ntnu.edu.tw

內容簡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謹訂2015年5月23-24日舉辦「第19屆臺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本屆會議以「科技、政策與環境永續」為主題,分五子題:(1)國土環境變遷與調適;(2)觀光遊憩與環境承載;(3)土地治理與環境正義;(4)災害與污染防治;(5)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歡迎地理學相關領域學者、專家與研究生報名參加。

會議重要時程:
論文摘要截止、論文接受通知:已於2014年9月截止
論文全文截稿:2015年4月15日
論文發表日期:2015年5月23-24日

會議聯絡人:李宜梅助教
電話:02-77341652
投稿信箱:t24014@ntnu.edu.tw

系統號:

C-004627

第37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

標題:

第37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

時間:

2015年5月23日(週六)

地點:

中山大學文學院(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

主辦單位:

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國立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聯絡人:

范小姐,Tel: (07)5252000#3131~3133;E-mail: NSYSU.CLA@gmail.com

內容簡介:

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與國立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謹定於2015年5月23日(星期六)假中山大學文學院,聯合舉辦「第三十七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大會主題為:

體、適、能

自上世紀後半葉以來,人文與社會科學學者在性別、族裔、動物、生態、科技與後人類、全球化與自由主義、批判理論等各領域,進行了全面的反思與再論述。這些進展挑戰、衝擊並牽動了人們的生活模式及思維認知,也使特異的群體、文化及生命實踐得以進入知識表述空間。循著此深化的人文關懷前進,不難注意到另一饒富張力的課題,即身體常模之思維建構與體系。此一常模以變形的方式存在於生活各處,人們習焉不察,但它涉及從傳統人本主義到當代生物主義對生命與身體的擬想,內含諸多值得我們深入檢視與思考的問題。

在體育及運動界,「體適能」意指身體適應工作與休閒活動之能力,亦即總體的健康與樂活狀況。我們可加以挪用作為探論的焦點,因為這三字無論是各自或交叉來看都具有值得深究的意涵:

「體」:生物、生態、語言與文化的多樣性已受到肯定,但身體的多樣性卻未必見容於社會。醫療科技所隱含的常模為大多數人所服膺,而特異性的身軀似乎仍是被拒的他者。優生以及「健全」的主流論述仍主宰人們在面對多元∕樣身體時所做的思考與決定,包括生育選擇與安樂死爭論等。醫學與人工科技的進步似乎強化了對不符常模的生命與身體的細膩治理,甚至進行社會達爾文式的淘汰,但並未對宰製常模進行深入的檢視與批判。

「適」:「體」的常模往往決定誰是適者。傳統公共空間及建築的規劃從來都將可及性及流動性歸屬於適者,但晚近「適」的概念及科技應用則致力於將不適者也納入考量,因此可見各種無障礙空間的建立。但一方面,無障礙工程仍充滿適者的想像,另一方面諸如便利與可及等概念並未得到充分的反思。「適」大部分限於單向關係,亦即個體必須適於環境整體,包括動態的新自由主義環境,因此適者或不適者都只能是適者,而環境則成為超級適者。明顯地,適的概念需要我們進一步探問與拆解。

「能」:「適」的概念則又界定了誰是能者,誰為不能、失能者。自古以來,從神話、宗教到醫學、科技,在在顯示人類對「全能」的想像與追求。生命複製、基因改造、人機整合等生命科技的發展升級了我們對能力的想像。但人在增能的同時似乎反向產生嚴重失能的問題,因此我們到底是越能或越不能仍未定。晚近理論研究也介入對「能」的解釋,嘗試逆轉能與不能的辯證關係。因此,到底「能」應該如何理解與定義出現了更大的空間。

有鑑於各種生命論述與想像繫於「體、適、能」這三位一體,本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希望邀集各領域的研究者,共同探討此一主題,以期拆解此環扣體,並探究更富創造性的特異「體、適、能」。建議子題如下:
文學、藝術與理論的假體(義肢等)表述
(後)人類、未來人類、科幻生命、異生命的「體、適、能」
能、失能、全能、能者主義的思辨
特異「體、適、能」的想像、理論與實踐
脆弱主體之「體、適、能」與書寫倫理
失能研究之為新興研究領域
身體多樣性與生態多樣性之辯證
個人、國家、全球、離散的「體、適、能」
全球化、新自由主義與生命政治的「體、適、能」
醫學與人文之「體、適、能」跨領域對話
基因工程等生物科技的「體、適、能」
優生、產前篩選與安樂死的「體、適、能」意涵與倫理
醫美、健身與運動等各種身體改造、身體塑造與身體裝配的文化意涵
高齡社會的失能、增能與生存模式
建築與空間對行動的(去)障礙與(去)隔離

有意就本次會議主題發表論文者,請準備論文中文摘要(500-800字),並附個人簡歷(包括學經歷、現職、簡要著作目錄、通訊地址、電郵信箱),於2015年1月4日前以電子郵件投稿。

電郵信箱:NSYSU.CLA@gmail.com
郵件主旨:投稿第三十七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
聯絡人:范家瑋小姐,聯絡電話:(07)5252000轉3131~3133

會議論文評審小組將於截稿後一個月內將審查結果通知各申請人。申請人須在會議議程確定之前取得本會會員資格,相關入會資訊請見學會網站:https://sites.google.com/site/claroc100/。

系統號:

C-004597

2015年度「日本學與臺灣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2015年度「日本學與臺灣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5年5月30日(週六)

地點:

靜宜大學任垣樓國際會議廳(臺中市沙鹿區臺灣大道七段200號)

主辦單位:

靜宜大學日本語文學系

聯絡人:

連美君助教,Tel: 04-2632-8001#12013

內容簡介:

為促進東亞各國之日本研究國際學術交流,提升臺日兩國「日本學與臺灣學」研究水準,深化學術研究成果,特舉辦「日本學與臺灣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徵稿主題:舉凡臺、日兩國相關之語學文學、文化現勢、經貿服務等領域之研究論文皆可投稿。

結果通知:投稿者論文摘要審查結果已於2014年11月底寄出。

截稿日期:發表者須於2015年2月16日(週一)前,將論文全文原稿1份(含電子檔)及發表論文著作權同意書寄至本研討會聯絡處。

聯絡處:靜宜大學日本語文學系2015年度「日本學與臺灣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議籌備委員會
地址:43301臺中市沙鹿區臺灣大道七段200號
電話:(04)2632-8001分機12013
傳真:(04)2652-2847
E-mail:mjlian@pu.edu.tw
聯絡人:連美君助教

※本研討會所需投稿報名表等文件,請至相關網頁下載,後續消息將陸續公布於主辦單位官網。

系統號:

C-004626

第九屆臺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九屆臺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5年9月3至5日(週四至週六)

地點:

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B1國際會議廳、長榮大學(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29號)

主辦單位:

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

聯絡人:

E-mail: 2015taiwanconference@gmail.com

內容簡介:

「臺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及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共同主辦。多年來,本研討會皆以發展臺灣的語言、文學、文化的學術研究及交流為宗旨。

「臺灣」作為研究主體進入學術與教育的體制之中,雖然是相對晚近的事情,然其相關的語言、文學與文化研究已吸納了眾多不同學科的理論與方法,也因不同視角與立場的介入而呈顯出多元開放的格局。儘管如此,臺灣研究也不斷面臨著來自多方面的挑戰,衝擊著臺灣語言、文學與文化的研究視野。

有鑑於此,「第九屆臺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以「跨越與創新:新視域下的臺灣語言、文學與文化研究」為主題,歡迎各界學者與研究者踴躍投稿。徵稿子題如下:

1.本土語言語料庫相關研究。
2.本土語言檢定。
3.語言與社會互動。
4.文學與社會參與。
5.性別、世代、族群。
6.通俗文學與雅文學的跨越與創新。
7.民俗文化的流行。
8.飲食文化。
9.人文與社會研究方法的創新。
10.其他。

會議日期及地點:
(1) 2015年9月3日至9月4日,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B1國際會議廳。
(2) 2015年9月5日,長榮大學。
摘要截稿日期:已截止。
全文截稿日期:2015年7月15日。

投稿方式: 請填寫投稿者資料表寄至2015taiwanconference@gmail.com

系統號:

C-004625

「宜蘭研究」第11屆學術研討會──宜蘭泰雅族

標題:

「宜蘭研究」第11屆學術研討會──宜蘭泰雅族

時間:

2015年10月17至18日(週六至週日)

地點:

學術総合センター一橋講堂中會議場(東京都千代田區一ツ橋2-1-2)

主辦單位:

宜蘭縣政府、宜蘭縣史館

聯絡人:

陳文立,Tel: (03)9255488轉5015

內容簡介:

泰雅族是宜蘭縣人數最多的原住民族群,人口1萬2千餘人,佔縣內原住民族人口數75%;主要居住於大同鄉、南澳鄉,在宜蘭的族群互動與歷史舞臺上,泰雅族始終是舉足輕重的角色之一。因此,第11屆的「宜蘭研究」學術研討會,以宜蘭泰雅族整體歷史、文化及族群發展作為研討主題,期望藉由區域研究中對特定族群的再聚焦,讓我們得以看見過去與現在宜蘭族群面貌。同時,思索並期待未來族群互動、發展的各種可能。

本屆研討會以「宜蘭泰雅族」為主題,舉凡歷史、文化、族群關係、教育、語言、社會、政治、經濟產業、社區營造、婦女、藝術,乃至以泰雅族或其亞群為對象之跨區域研究等相關議題,皆歡迎踴躍投稿。
會議資訊
一、會議名稱:「宜蘭研究」第11屆學術研討會──宜蘭泰雅族
二、主辦單位:宜蘭縣政府
三、承辦單位:宜蘭縣史館
四、會議時間:預訂於2015年10月17日(六)、18日(日)
五、會議地點:宜蘭縣史館會議室

【投稿說明】
一、論文摘要:
(一)字數以1,000字為限,關鍵詞以不超過10個為原則。
(二)論文摘要審查通過者,復請於2015年6月30日前前提交全文。

二、論文字數:
(一)包括題目、作者姓名、摘要、關鍵詞、正文、圖表、註釋及參考文獻等,以15,000字為上限。
(二)請於2015年6月30日前,將論文全文、著作權授權同意書以書面郵寄(附電子檔)或電子郵件寄送至宜蘭縣史館,並請於郵件上或電子郵件主旨註明「作者姓名:研討會論文」。

三、論文稿酬:
(三)論文全文經匿名審查通過,擇優邀請與會發表,並致贈稿酬。
(四)稿酬依各機關學校出席費及稿費支給要點辦理,每千字以700元計算,每篇論文字數以15,000字為上限。
四、論文摘要表、投稿報名表、論文格式與著作授權同意書,請逕至宜蘭縣史館網站下載。

【審查制度及截稿日期】
一、本研討會徵稿稿件採摘要、全文兩階段匿名審查。論文全文經匿名審查通過,擇優邀請與會發表,並致贈稿酬;本館並具優先出版論文集權利。

二、截稿日期:
(一)論文摘要:已於2014年11月30日截止並通知審查結果。
(二)論文全文收件截止日期為2015年6月30日,預訂於2015年7月31日前通知審查結果通知。

三、投稿及聯絡資訊:
(一)請依內容於書面封面、或電子郵件主旨註明「作者姓名:研討會論文摘要」或「作者姓名:研討會論文」,循以下各項資訊寄送至宜蘭縣史館。
(二)地址:26060宜蘭縣宜蘭市縣政北路3號
(三)網站:http://yihistory.e-land.gov.tw
(四)電子信箱:yihistory@mail.e-land.gov.tw
(五)聯絡人:陳文立先生,電話(03)9255488轉5015

系統號:

C-004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