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
10:10-12:00
主持人:李奭學(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Consequences of the conflation of 孝 and filial piety in English(沈安德,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副教授)
Storytelling as Translation: Edifying “Loyalty”(忠)in Late Ming Popular Miscellanies (tongsu leishu)(劉瓊云,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助研究員)
You 友: The Discourse of Friendship in Late Imperial China(徐東風,美國芝加哥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講師)
13:30-15:20
主持人:沈安德(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副教授)
The “Ideograph” and the 漢字 Hànzì : A Cross-cultural Concept with Two Mutually Invisible Faces(馬愛德,澳洲雪梨大學語言學系名譽研究員、中國研究中心名譽會員)
The Semblance of Guanxi關係:What Queer “Formal Marriages” Tell Us about Translation(許志偉,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藝術、語言與文化學系中國研究講師)
嬲嫐、愛情與早期共產革命:柯倫泰的「新女性」在蘇聯、日本和中國的翻譯、傳播與轉變(陳相因,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
15:40-17:10
主持人:許志偉
中國近代的「迷信」:觀念起源與學科建立(黃克武,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Jiao 教 in Chinese and Its Impact on the Concept of ‘Religion’ in English Scholarship(陳以新,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藝術、語言與文化學系翻譯與跨文化研究博士)
13:30-15:20
主持人:王宏志
Modernizing “Literature” in China: Christian Perspectives(李奭學)
文學觀念的現代化進程:以近現代報刊的語用實例為中心(蔡祝青,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文藝」如何復興:「文藝」的一種現代化歷程(陳碩文,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15:40-17:30
主持人:沈安德
概念與風土──試論日本近代的「文化」「文明」論
The ‘wen’ and the ‘wu’ of ‘wenwu’(「文物」之「文」與「物」)(馬思中,美國康乃爾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上海紐約大學人類學客座副教授)
The Best Words in Their Best Order: Translation and the Idea of Poetry in Modern China(柯夏智,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助理教授)
14:00-15:50
主持人:劉述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The Confucian Undestanding of Hans Jonas' Ethics(Jean-Claude Genns,法國勃根地大學哲學系)
現象學心理學與經驗的世界(遊淙祺,高雄中山大學哲學系)
唐君毅的世界概念:一個文化交織的考察(黃冠閔,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16:10-18:00
主持人:李明輝(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Closed or open? On Chinese axial age society(羅哲海,德國波鴻大學中國歷史與哲學研究部)
論凱西勒的新康得主義文化哲學(林遠澤,政治大學哲學系)
平淡革命:關於「通三統」的批判反思(何乏筆,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14:00-15:50
主持人:何乏筆
How to Know by Heart (vs. Mind): Neither Cognitive Nor
Mystical(黃勇,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
再論儒家、康得倫理學與德行倫理學──評唐文明的《隱秘的顛覆》(李明輝)
蔡元培思想中的德國資源(李宗澤,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1月16日
9:10-10:10
主持人:顏娟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Recent Developments in Modern East Asian Art History in the United States(Prof. Julia Andrews,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藝術史學系教授)
13:30-15:00
主持人:周芳美(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副教授)
An Open Path: Chen Cheng-po at the Crossroads of Taiwan and Europe(Dr. Christina S.W. Burke Mathison(傅瑋思,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藝術史學系博士))
20世紀初期臺灣、大陸與日本東京近代美術社會的文化分析──關於陳澄波美術知識與組織活動的學術史考察(丁平,中國文聯副研究員)
與談人:廖新田
15:20-16:50
主持人:謝國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所長)
探索藝術史的數位研究環境:資訊特徵與功能需求(陳淑君,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江婉綾,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助理)
A new paradigm shift called Digital Art History(Prof. Nuŕia Rodriguez Ortega,西班牙馬拉加大學藝術史學系教授)
與談人:曾蕾(美國肯特州立大學圖書館資訊學院教授)
1月17日
9:00-10:30
主持人:蕭瓊瑞
陳澄波和上海西洋畫運動──陳澄波上海時期文獻新解(廖新田)
臺灣「新美術」中的「新建築」描寫──以陳澄波為例(蔣伯欣)
與談人:Prof. Julia Andr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