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2014「跨越民族脈絡的政治哲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中文語境中的施密特與斯特勞斯

2014「跨越民族脈絡的政治哲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中文語境中的施密特與斯特勞斯

標題:

2014「跨越民族脈絡的政治哲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中文語境中的施密特與斯特勞斯

時間:

2014年9月1至2日(週一至週二)

地點:

中央研究院(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研院人社中心政治思想研究專題中心

聯絡人:

吳添成,Email: politics@ssp.sinica.edu.tw

內容簡介:

9月1日
9:30-10:40
1.Reflections about “Carl Schmitt on China”, fathoming “Carl Schmitt in China”
Presenter:Thomas Fröhlich(Department of Middle-Eastern and Far-Eastern languages and Culture,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Erlangen-Nuremberg)

2.The Political Critiques of Liberalism: Schmitt's Historicism, Strauss's Classicism and the Rationales of Chinese Receptions
Presenter:蕭高彥(Carl K.Y. Shaw,Research Center for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cademia Sinica)

10:50-12:00
1.The Tyranny of Values: Schmitt and Daoism on the Limits of Ethics
Presenter:馬文寧(Mario Wenning,Philosophy and Religious Studies
Program, University of Macau)

2.Modernity, Tyranny, and Crisis: Leo Strauss in China
Presenter:馬愷之(Kai Marchal,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Soochow
University)

13:30-14:40
1.Strauss on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the significance for Taiwanese Society
Presenter:胡全威(Chuan-Wei Hu,Center for General Education,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2.Prophecy of Prophet or Symbol of Devil: On Use and Abuse of Carl
Schmitt’s Constitutional Theory in the Discourse of Taiwan’s Nationalism
Presenter:鍾芳樺(Fang-Hua Chung,Department of Law, Fu Jen University)

15:30-16:40
1.Three Strategies for Criticizing Liberalism and Their Relevance Today
Presenter:Harald Bluhm(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Japanology ,University of Halle-Wittenberg)

2.Beyond Friend and Enemy: A Liberal Rejoinder
Presenter:吳豐維(Feng Way Wu,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16:50-18:00
1.Strauss’ Engagement with Schmitt and his Turn to the Classics Presenter:Christopher Nadon(Government Department, 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

2.On Leo Strauss as Negative Philosopher
Presenter:陳建洪(Jian-Hong Chen,Faculty of Philosophy, Nankai
University)

9月2日
10:20-12:00
1.Carl Schmitt in China and Japa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Presenter:王前(Wang Qian,Center for Global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Komaba)

2.Mirror or prism for Chinese modernity? A reading of Leo Strauss
Presenter:黃冠閔(Kuan-Min Huang,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Academia Sinica)

3.Why does Strauss return to the Classical Political Philosophy?
Presenter:劉康(Kang Liu,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Fu Jen University)

13:30-15:10
1.Carl Schmitt in Taiwanese Constitutional Law: An Incomplete Reception of Schmitt's Constitutional Theory due to
Oversimplification/Misunderstanding
Presenter:黃舒芃(Shu-Perng Hwang,Institutum Iurisprudentiae,
Academia Sinica)

2.Carl Schmitt Redux: Law and the Political in Contemporary Comparative Constitutionalism
Presenter:劉晗(Liu Han,School of Law, Tsinghua University)

3.Carl Schmitt and "Institution-Guarantee" in Taiwan
Presenter:蘇慧婕(Hui-Chieh Su,Institute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Studies, Academia Sinica)

16:00-17:10
1.Leo Strauss and the Power of the Modern State
Presenter:Clemens Kauffmann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Erlangen-Nuremberg)

2.The Political Horizon of the Human: Carl Schmitt As Interpreter of Shakespeare, Hobbes, and Hegel
Presenter:張旭東(Xudong Zhang,East Asian Studies, Comparative
Literature, New York University)

※本研討會以英文進行,主持人及討論人待確認後公佈。

系統號:

C-003891

東亞哲學的終極真理國際學術研討會

東亞哲學的終極真理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東亞哲學的終極真理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4年9月4日(週四)

地點:

中研院文哲所二樓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內容簡介:

9:30-10:50
主持人:鍾彩鈞(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The Relation between Discrimination and Non-Discrimination in East Asian Atheist Spirituality(任博克(Brook Ziporyn),芝加哥大學神學院)
講評人:何建興(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圓融與會通──論澄觀與宗密禪教思想的異同(郭朝順,華梵大學哲學系)
講評人:李幸玲(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

11:10-12:30
主持人:黃冠閔(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太極與萬物一體:利瑪竇對宋明理學的詮釋與批判(林月惠,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講評人:楊祖漢(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The Theory of Difference in East Asia: Nishida Kitaro and Mou Zongsan(朝倉友海,北海道教育大學教育學部)
講評人:廖欽彬(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

14:30-15:50
主持人:周大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純粹力動現象學的構思與成立(吳汝鈞,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講評人:黃冠閔
越南思想史中的倫理真理問題發表人(阮才東,越南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
講評人:鍾彩鈞(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16:10-17:30
主持人:鍾振宇(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老莊思想中的「氣」及其可能的詮釋(蔡振豐,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講評人:楊儒賓(清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系統號:

C-003927

「明清中國的法律與社會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

「明清中國的法律與社會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明清中國的法律與社會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4年9月5至6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行政樓3樓啓真道室(香港沙田崇基路信和樓)

主辦單位: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聯絡人:

Tel: (852) 3943-7119;E-mail: fionachan@arts.cuhk.edu.hk

內容簡介:

9:20-11:00
【I.法律演化與社會變遷 Legal Evolution and Social Change】
主持人:邱澎生(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禮教、契約、生存――試析明清民事審判中的衡平原則(岸本美緒,お茶の水女子大學人間文化創成科學研究科)
從明清法律文書看社會、法律制度的變與不變(陳惠馨,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
明清法研究における法の概念について(寺田浩明,京都大學法學部)

11:20-13:00
【II.制度與成效 Institutions and Performance】
主持人:張樂翔(香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所)
制度的選擇與利用――前近代中國社會成員的制度選擇(伍躍,大阪經濟法科大學)
論法定貨幣的兩個條件――嘉靖一朝銅錢政策的探討(張瑞威,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The Benevolence of Women’: The Politics of Capital Punishment in Imperial China.”(Thomas BUOYE,Department of History, The University of Tulsa)

14:30-16:10
【III.法律的移植與創造 Legal Transplant and its Invention】
主持人:李孝悌(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
挪借與創發:明清時期的房屋租賃規範(孫慧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國際法與晚清外交(林學忠,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
“International Law and Sino-Japanese Dispute over Taiwan in 1874.”(PUK Wing Kin, Department of History,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6:30-18:30
【IV.法律推理與修辭 Reasoning and Rhetoric in Law】
主持人:徐忠明(中山大學法學院)
惜糞若金:明末清初判牘中的糞便處理及相關爭議(譚家齊,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明清律學與社會(谷井陽子,天理大學歷史文化學科)
隱權力、法律知識及幕友在清代司法場域的權力地位(陳利,Department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Toronto)
明清訟師的貪利形象建構(尤陳俊,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系統號:

C-003933

Island vs. Empire: Taiwan, Hong Kong, and Ireland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標題:

Island vs. Empire: Taiwan, Hong Kong, and Ireland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時間:

2014年9月11至12日(週四至週五)

地點:

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館北棟3樓第一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臺史所、社會所、林本源基金會

內容簡介:

9月11日
9:10-11:35
Chair: Hsin-huang Michael Hsiao(Director,IOS,AcademiaSinica)
Knowing Taiwan: British andJapanese Explorations in lateNineteenth-century Formosa(Lung-chih Chang, Director,InterdisciplinaryProgram ofHumanities and SocialSciences, NationalChing-hua University/Associate ResearchFellow, ITH,Academia Sinica)
Discussant: Wen-kai Lin(Assistant ResearchFellow, ITH,Academia Sinica)

The Tug of War between the Tradition of Empire and the Reality of Island Republic: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Unexpected Suppression of the Discourse of Chinese Nationalism instead of Taiwan Independence by the KMT’s Nationalist Regime around Its Exit from the United Nations in the early 1970s(Chih-chieh Tang,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IOS, Academia Sinica)
Discussant: Rwei-ren Wu(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ITH, Academia Sinica)

‘A crust to share with you’:women and Irish nationalism:1880-1921(Diane Urquhart, Head of Department, Institute of irish Studies,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Discussant: TBD

13:00-14:30
Chair: Lung-chih Chang (Director, Interdisciplinary Program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ational Ching-hua University/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ITH, Academia Sinica)
Nation-State Expansion and Early Empire Formation: A Preliminary Comparison of Ireland under the English Ruleand Taiwan under the Japanese Rule(Rwei-ren Wu,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ITH, Academia Sinica)
Discussant: Marianne Elliott(Director, Institute of Irish Studies,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Drunken MPs, LocalProtesters, and PoliticalChanges in a Colonial Setting(Tai-lok Lui, Professor and Head of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Hong Kong University)
Discussant: Byron S. J. Weng, Department of Public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National Chi Nan University)

14:50-17:05
Chair: Shih-shan Tsai (Retired chair professor,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Knowing Taiwan: British and Japanese Explorations in late Nineteenth-century Formosa(Lung-chih Chang)
Discussant: Wen-kai Lin (Assistant Research Fellow, ITH, Academia Sinica)

Narrating the Taiwan Island out of the Chinese Empire: the Emergence of Pro-Taiwan Historical Rewriting in the 1970s (A-chin Hsiau, Research Fellow, IOS, Academia Sinica)
Discussant: Kai-shih Lin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he Growing Intensity of Anti-mainland Sentiments in Hong Kong Over the Past Two Years (Alvin Y. So, Chair Professor, Division of Social Science,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Julian M. Groves, Senior Lecturer, Division of Social Science,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iscussant: Thung-hong Lin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IOS, Academia Sinica)

9月12日
9:30-11:00
Chair: Mau-kuei Chang (Research Fellow, IOS, Academia Sinica)
When God Took Sides: Religion and Identity in Ireland (Marianne Elliott)
Discussant: Fang-long Shih (Research Fellow and Co-Director, Taiwan Research Programm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cience)

When God/dess Took Turn: Religion and Identity in Taiwan (Fang-long Shih)
Discussant: Shih-chieh Lo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Histor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14:20-15:50
Chair: Ts'ui-jung Liu (Adjunct Research Fellow, ITH, Academia Sinica)
Institutionalis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e Cases of Ireland and Taiwan (Paul Donnelly, Visiting Scholar, IOS, Academia Sinica/ Research Fellow, Dubl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reland)
Discussant: Hung-jen Yang (Assistant Professor, Graduate Institute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National Yang-Ming University)

The Rise and Fall of Guangdong EOI Model: A Perspective from Taiwan (Jieh-min Wu,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IOS, Academia Sinica)
Discussant: Michelle Fei-Yu Hsieh (Assistant Research Fellow, IOS, Academia Sinica)

16:10-17:00
Chair: Fu-san Huang and Hsin-huang Michael Hsiao
Irish and Taiwanese Studies: The Search for Viable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Bryan Fanning)

Roundtable

系統號:

C-003858

第三屆「歷史上的民眾與社會」暨慶賀呂士朋教授米壽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三屆「歷史上的民眾與社會」暨慶賀呂士朋教授米壽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4年9月13日(週六)

地點:

東海大學人文大樓茂榜廳(臺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四段1727號)

主辦單位:

東海大學歷史學系

聯絡人:

Tel: +886-4-2359-0254

內容簡介:

9:00-10:30
袁世凱與日俄戰爭時期的戰地救護(張建俅,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論劉咸炘「察勢觀風」的史學觀(楊志遠,吳鳳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清末民初私人傳聞認知慈安太后的統計分析(王明燦,大同技術學院運動健康與休閒系副教授)

10:40-11:40
【專題演講】
中華帝國的宗藩體制與外交實務(呂士朋,東海大學榮譽教授)

13:30-14:10
【專題演講二】
革命派作為「五四人」與知識界的互動(1919-1920)(呂芳上,國史館館長)

14:10-15:40
研究系、巴黎和會與五四運動(唐啟華,東海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革命與國家的想像——《甲寅雜誌》、《新青年》與五四啟蒙運動(丘為君,東海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江蘇省教育會與五四運動(陳以愛,東海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15:50-17:50
族群遷徙與交流:以眉溪流域熟番婚姻網絡為例(1840-1945)(洪麗完,中研院臺史所副研究員)
戰後臺灣政權轉移的關鍵時刻(鄭梓,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一個臺灣常民社會宗教活動的觀察——以「河南公信仰」為例(洪德先,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臺灣北部與韓國第一位牧師嚴清華與徐景祚的心路歷程比較研究(姜仁圭,中原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系統號:

C-003954

2014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4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2014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4年9月15至20日(週一至週六)

地點:

成功大學、中興大學、臺灣大學等三地(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主辦單位:

金門縣文化局、成功大學人文社會中心、金門大學閩南文化所、廈門大學人文學院

內容簡介:

9月16日
►成功大學文學院學術演講廳
9:30-10:00
【專題演講】
金門的進士與「金門主貴」的傳說(汪毅夫)
主持人:孫大川

10:20-11:50
主持人:曾永義
金門世家大族的歷史轉型(鄭振滿)
馬來西亞吉膽島金門社群原鄉認同研究(潘碧絲)
新加坡金門籍教育家及其事業:以南洋工商補習學校為中心(江柏煒)
特約討論人:林玉茹、黃振良、呂紀葆

13:00-15:00
主持人:翁誌聰
晚明金門二蔡與龍溪張燮交遊考論(陳慶元)
癸卯島變——清初金門遷界(陳炳容)
因緣兩部,傳奇六章——洪乾祐及其金門文學三書(柯榮三)
尋神?召喚老記憶——談吳鈞堯的金門考古與生命地圖書寫(黃文車)
特約討論人:李國俊、吳鈞堯

15:20-16:50
主持人:王偉勇
金門傳統民居建築裝飾的文化內涵(戴小巧、林蔚文)
試論金門風獅爺崇拜(段凌平)
從博物館化的角度初探金門文化保存與傳承(郭美芳)
特約討論人:陳恒安、陸炳文、吳豐光

9月18日
►金門大學
9:30-10:00
【專題演講】
區域學中的金門學(龔鵬程)
主持人:黃奕展

10:20-11:50
主持人:陳德昭
金門史觀的出現:論林氏父子《金門志》(郭哲銘)
反攻大陸時代的金門戰闘文藝:《正氣中華》文藝欄(1949-1964)探析(黃美娥)
金門與李錫奇(劉登翰)
特約討論人:李仕德、楊樹清、李錫奇

13:10-14:40
主持人:王秋桂
萬安堂乩示文初探(鄭莉)
金門海神信仰調查(葉鈞培、許志仁)
烈嶼水官醮慶研究(莊唐義)
特約討論人:唐蕙韻、施國隆、林明德

15:00-16:30
主持人:林曉峰
鹿港金門館及其人物之研究(陳仕賢)
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調查檔案中的「金門」(林正珍)
地權治理的道德形式及其變遷:以戰地政務前後的金門為例(劉名峰)
特約討論人:趙冬梅、劉名峰、林正珍

9月19日
►廈門大學
9:30-10:00
【專題演講】
閩臺之間:略論金門研究對地域社會史的啟示(陳春聲)
主持人:鄭振滿

10:20-11:50
主持人:陳支平
清末金門育嬰堂之運作(李宗翰)
同安金門人在檳城事蹟考(張少寬)
南洋華僑中學校長鄭安侖在教育上的貢獻(呂紀葆)
特約討論人:張羽、周長楫、曾玲

14:00-15:30
主持人:朱雙一
後冷戰情境下的幸福:從《戰酒》看金門故事的新書寫(吳舒潔)
金廈戰地文化創意產業初探(施沛琳)
金門五嶽信仰初探(葉濤)
特約討論人:李曉紅、林明德、王秋桂

15:50-17:20
主持人:汪毅夫
《釣磯詩集譯注》諟補(蔡振念)
閩南僑批與金門學研究(黃清海)
閩南文化與金門學(陳耕)
特約討論人:王三慶、陳小沖、蔡金安

系統號:

C-003898

2014年臺灣原住民族國際學術研討會:當代面貌的探索

2014年臺灣原住民族國際學術研討會:當代面貌的探索

標題:

2014年臺灣原住民族國際學術研討會:當代面貌的探索

時間:

2014年9月15至17日(週一至週三)

地點:

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館(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原住民族委員會、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

聯絡人:

E-mail: 2014icfip@gmail.com

內容簡介:

9月15日
9:00-10:30
►國際會議廳
【Keynote Speech】
Peter Bellwood: ‟Taiwan and the Prehistory of the Austronesian-speaking Population"

10:45-12:30
►第一會議室
主題:原住民與史前文化
籌組人:臧振華
主持人:黃士強
評論人:何傳坤
1.成本與選擇:臺灣新石器時代早期聚落的考古學觀察(李匡悌)
2.紅皮陶、白石灰紋飾及檳榔文化—試論早期南島語族的擴散及文化交流(洪曉純)
3.從淇武蘭遺址出土看早期噶瑪蘭社會的外來物與影響(陳有貝)
4.論臺灣原住民的源流:考古學的證據與觀點(臧振華)
5.史前與原住民聚落分佈與選擇(劉益昌)

►第二會議室
主題:博物館、文化展演與再現
籌組人:李子寧
主持人:王嵩山
評論人:李威宜
1.Museums and indigenous arts and craft 博物館與臺灣原住民藝術與技藝(Marzia Varutti)
2.博物館與臺灣原住民社群合作模式的形成(李子寧)
3.博物館使命與原住民期待之間:史前館作為一個接觸地帶的觀察(林志興)
4.日本博物館的臺灣原住民族文化表像(日本の博物館における臺灣原住民族の文化表像)(野林厚志)
5.原住民族文物的管理與歸屬:美國與臺灣的比較(陳叔倬)

13:35-15:15
►第一會議室
主題:歷史書寫、文本與族群關係的新視野I
籌組人:洪麗完
主持人:洪麗完
評論人:康培德
1.The Austronesian impact on the New World(Roger Blench)
2.Aboriginal Portraits and Ethnic Categories: Re-viewing Nineteen-century Portraiture in Context(Douglas L. Fix費德廉)
3.「熟蕃」書寫中的平埔族社會相(1895-1970)(詹素娟)
4.族群想像:以1960 -1970年代長老教會靈恩復興為例(石素英、蔡約拿)

►第二會議室
主題:語言、族語教學與原住民教育
籌組人:陳文德
主持人:李壬癸
評論人:李壬癸、熊同鑫
1.臺灣原住民民族學校政策發展之探討(陳枝烈)
2.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原住民族科學教育實施途徑(傅麗玉)
3.臺灣原住民族語復振工作之回顧與展望(黃美金)
4.1994-2014:臺灣南島語言學二十年發展歷程(齊莉莎)

15:30-17:00
►第一會議室
主題:歷史書寫、文本與族群關係的新視野II
籌組人:洪麗完
主持人:柯志明
評論人:翁佳音
1.視域的邂逅與交融:17世紀荷蘭人與福爾摩沙原住民的接觸經驗(林昌華)
2.荖濃溪上游的族群遷徙與互動(1700-1900):以Hla'alua為中心(林曜同)
3.烏溪上游之族群遷徙與交流 (1840-1900):以清代熟番村落為中心(洪麗完)
4.阿里山林業與鄒族社會的變化(松田吉郎)

►第二會議室
主題:文化復振與族群認同
籌組人:楊淑媛
主持人兼評論人:傅可恩(P. Kerim Friedman)
1.Authenticating Rituals: Ritual Performances of Taiwan's Aborigines under the Impact of Nativism and Multiculturalism(Michael Rudolph)
2.From What Time Do We Start to Count?―Rethink the Ethnic Self-Consciousness and Culture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s of Taiwan through the Questioning of Members of the Taiwan Prefectural Assembly(松岡格)
3.The Revival of Tradition and the Commoditization of Culture among the Bunun of Taiwan(楊淑媛)
4.Styling Ethnicity: The Fabrication of ‘Authenticity’ among the Rukai of Taiwan(鄭瑋寧)

9月16日
9:00-10:30
【Keynote Speech】
Roger Blench: ‟The Austronesians: An Agricultural Revolution that Failed"

10:45-12:30
►第一會議室
主題:原住民觀光與文化資產政治
籌組人:劉璧榛
主持人:劉璧榛
評論人:阮昌銳、陳其南
1.日治時期理蕃政策與邵族觀光(滿田彌生)
2.從迷信到信仰與文化資產:裡漏阿美巫師祭儀的國家文化政治(劉璧榛)
3.當代遺產觀光與賽夏文化傳統─價值競爭中的地方動能(胡家瑜)
4.Tourism, Food and Economies of Signs:A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Indigenous Taromak Tribal Community,Taitung, Taiwan(葉秀燕)
5.文化村啟示錄(謝世忠)

►第二會議室
主題:媒體、影像與原住民社會
籌組人:胡臺麗
主持人:胡臺麗
評論人:藍美華
1.從新幾內亞、菲律賓到德國:當代臺灣原住民族紀錄片的跨國想像與「國」「族」認同(蔡政良)
2.當代臺灣原住民社會的數位生活:傳承、斷裂與創新(林文玲)
3.原住民媒體的文化象徵意涵與族群認同(林福嶽)
4.Sinifying Taiwan's Territory: Transforming frontier space into Chinese place in Formosan film from the 1940s to the 1970s(Darryl Sterk(石岱崙))
5.如何面對和呈現傳統?─21世紀臺灣原住民族紀錄片的挑戰(胡臺麗)

13:45-15:15
►第一會議室
主題:災難與適應
籌組人:黃樹民
主持人:童春發
評論人:高靜懿、Scott Simon
1.Environmental justice and the impacts of modernity on the indigenous Tao of Orchid Island.(Rosa Enn)
2.Community Resilience of Paiwan Villages in The Chaozhou Fault Area, Pingtung, Taiwan: A Case Study of Parilaiyan and Cala’avus(朱瑞玲、周玉慧、蔣斌)
3.災後重建的政策災難與社區脆弱性(林淑雅)
4.社區脆弱性與臺灣原住民的整體健康(鄭泰安)

►第二會議室
主題:新宗教運動
籌組人:顧坤惠
主持人:黃應貴
評論人:黃應貴、鄭仰恩
1.融合的認同: 臺灣太魯閣族的原住民與基督教認同(Ying-Cheng Chang)
2.原住民靈恩基督教與宣教拓展:以蒙恩宣教中心為例(譚昌國)
3.神恩靈力與性別政治:以屏東萬金天主堂為例(陳怡君)
4.福音拓展:焚棘海外宣道會由臺灣到婆羅洲(顧坤惠)

15:30-17:00
►第一會議室
主題:Museology, Reaching the Public, and Contextualizing Island Formosa in Asia Pacific
籌組人:David Blundell
主持人:David Blundell
評論人:Frank Muyard、林益仁
1.The UN Permanent Forum on Indigenous Issues: UN international instruments and Taiwan(Boris Voyer)
2.Cul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CRM) and Visual Ethnography of Modern Pa-xian-dong (八仙洞), Taitung County, Taiwan(David Blundell)
3.A Survey of Legislative Evolution of Aboriginal Self-Determination in Taiwan and Canada(Dean Karalekas)
4.Digital Heritage and Global Convergence:‘TECOM’as a Recollection Space for Taiwan Indigenous Objects in Overseas Museums”(項潔、胡家瑜)
5.Retracing Formosan Maritime History: Playing Educational Digital Games(廖彥棻)
6. Contextualizing Island Formosa through Cultural Heritage, Digital Mapping, and Museology: A New Trial for the Journey Home to the Bunun Villages of Old Laipunuk, Taiwan(Steven Andrew Martin)

►第二會議室
主題:生態環境與農業發展
籌組人:黃樹民
主持人:張珣
評論人:陳張培倫、浦忠成、高德義
1.Animals of the Farm and of the Forest: a Multispecies Ethnogrophy of Ecotype Adaptation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Indigenous Taiwan.(Scott Simon)
2.泰雅族傳統生態知識與當代土地管理(官大偉)
3.從經濟作物到有機農業﹕新竹泰雅族部落的生態變遷、土地利用與傳統農業知識的保存與維繫(林淑蓉)
4.達悟/雅美農藝森林的生態評估(胡正恆、林子晴)
5.The Damming of Mudan Creek: Water User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Southern Taiwan(劉紹華、黃樹民)
6.The Adaptation of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The Indigenous Community(蔡博文、Kacaw Lameru)

9月17日
9:00-10:30
►國際會議廳
【Keynote Speech】
李壬癸: ‟Extinct Formosan Languages: The Missing Information”

10:45-12:30
►第一會議室
主題:空間、記憶與傳統領域
籌組人:官大偉
主持人:張長義
評論人:官大偉
1.Multiple-factor classification of a human-modified forest landscape in the Hsuehshan Mountain Range, Taiwan(Kevan J. Berg)
2.Enclosure of Indigenous Peoples’Land and Life in Northern Highland of Taiwan by Japanese Colonial State--Capital(中村平)
3.Return to the Homeland: Roots Research and Mapping Movements among the Bunun, Taiwan(石垣直)
4.Building Indigenous Knowledge-based Ecopedagogy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 Case Study on the Tayal Peoples in Hsinchu Area.(汪明輝)
5.Spiritual Landscape and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A Case from the Prayer Mountain in Tayal’s Mrqwang Traditional Territory(林益仁)

►第二會議室
主題:都市原住民
籌組人:黃宣衛
主持人:童元昭
評論人:蔡政良
1.既非客寄,但留瓦全-高雄前鎮拉瓦客部落之形成(李重志)
2.從社會組織探究高雄市阿美族人都市的生活適應(林素珍)
3.原住民城鄉移民療癒都市不適應症的歸鄉想望(陳永龍)
4.
5.移民與宗教:以阿美族的研究為例(葉淑綾)

13:45-15:15
►國際會議廳
主題:國家與原住民
籌組人:顧坤惠
主持人:陳其南
評論人:蔣斌
1.南島語族史前史與原住民在臺灣考古機構與工作之地位(Frank Muyard)
2.原住民的身體與國家:馬蘭阿美人的棒球與歌唱為例(馮建彰)
3.原住民族傳統習慣、國家法與原住民族人權保障(蔡志偉)
4.夥伴或夥伴關係:太魯閣區域三個共管護溪行動中的國家與部落關係(羅永清)

15:30-17:00
►國際會議廳
【圓桌論壇】
主持:黃樹民
講者:Peter Bellwood、Roger Blench、李壬癸、孫大川、Boris Voyer

系統號:

C-003807

2014年海洋史國際學術研討會:亞洲海域間的資訊傳遞與相互認識

2014年海洋史國際學術研討會:亞洲海域間的資訊傳遞與相互認識

標題:

2014年海洋史國際學術研討會:亞洲海域間的資訊傳遞與相互認識

時間:

2014年9月18至19日(週四至週五)

地點:

中研院人社中心第2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海洋史研究

聯絡人:

Tel: (02) 2789-8121

內容簡介:

9月18日
9:30-10:30
【專題演講】
When Questions and Answers Were Blowing in the Wind(Leonard Blussé(包樂史,Emeritus Professor, Institute for History, Leiden University)

10:50-12:10
Trade and Migration in West Kalimantan, 1760-1880 (tentative)(太田淳,日本廣島大學文學研究科)
Two Centuries of the Export of Taiwanese Sugar to Japan(八百啟介,日本北九洲市立大學文學部)

13:40-15:40
十七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對中國沿岸與臺灣的水域探測活動(鄭維中,中研院人社中心)
鴉片戰爭前英人對中國沿海水文資訊的蒐集與傳遞(1780-1840)(遊博清,中興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20世紀我國南海四沙群島體系的形成---以中英日的南海島嶼知識為中心(湯熙勇,中研院人社中心)

16:00-17:20
長崎華商泰益號的信息網絡(朱德蘭,中研院人社中心)
維多利亞時代的船上閱讀與滙豐銀行的緣起(朱瑪瓏,中研院近史所)

9月19日
8:50-10:10
攜古詩書坑焚前聖賢道化可無疑――日本貢使策彥周良的留華經驗(山崎嶽,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
「馬耕田」與「僧能詩」:清初琉球冊封使詩文中的琉球形象(廖肇亨,中研院文哲所)

10:30-12:30
從「韃靼」到「大清」─十七、八世紀日本對清朝認識的變化(劉序楓,中研院人社中心)
由清代朝貢使節的情報蒐集活動所見東亞之情報網絡(暫訂)(沈玉慧,日本九州大學博士)
十九世紀的清日貿易與長崎聖堂祭酒的日常生活——以《向井閑齋日乘》為中心(王振忠,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

13:40-15:00
Asian Navy and Naval Wars during the Century of Warfare (c. 1550-1683)(孫來臣,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Fullerton)
越南阮朝明命帝的海洋性格研究(李貴民,國立成功大學博士)

15:20-17:20
略論牛津大學所藏"Selden map of China"及其作者問題(陳宗仁,中研院臺史所)
洋老爺的一天:從《拜會華官問答【匯編】,1714年》看耶穌會士的日常生活(李毓中,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十九世紀初東南亞海域的中國帆船貿易(錢江,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

系統號:

C-003856

2014從馬祖列島到亞洲東南沿海:史前文化與體質遺留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4從馬祖列島到亞洲東南沿海:史前文化與體質遺留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2014從馬祖列島到亞洲東南沿海:史前文化與體質遺留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4年9月27至28日(週六至週日)

地點:

中研院史語所文物陳列館B1演講廳、研究大樓二樓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連江縣政府、馬祖藝文協會

聯絡人:

許小姐,Tel: (02)2782-9555;E-mail: cfas@gate.sinica.edu.tw

內容簡介:

9月27日
►本日場地:文物陳列館B1演講廳
9:00-9:40
【專題演講】
主持人:臧振華
The Genetic Origins and Legacy of the Austronesian Expansion(Mark Stoneking)

9:40-10:55
主持人:Peter Bellwood
Prehistoric Peoples in Coastal Southeast Asia: Linguistic Evidence(李壬癸)
Genes, Cultures and Languages in Siberia – Disentangling Population History with Molecular Markers(Brigitte Pakendorf)
Peopling of the Marianas: Linguistic, Archaeology, Genetic and Cultural Modeling(Rlene Santos Steffy)

11:10-12:25
主持人:陳光祖
「亮島人」所引起南島語族研究的若干問題(陳仲玉)
亮島人的法醫藝術(何傳坤)
華南及東南亞史前文化脈絡下的亮島人(洪曉純)

13:40-14:55
主持人:葛應欽
Bioarchaeology of Early Neolithic Skeletons from the Nankuanli East Site, Southwestern Taiwan(Michael Pietrusewsky)
「亮島人」之體質型態與病理觀察(邱鴻霖)
中社遺址出土人骨初步分析(林秀嫚)

15:10-16:25
主持人:李超榮
Using mtDNA, Y Chromosome Diversity to Investigate the Origin of the Taiwanese(陸中衡、林媽利)
Early Austronesian Dispersals: An Update Genetic Perspective(葛應欽)
亞洲東南沿海的Y染色體譜系研究(李輝)

16:40-17:30
主持人:劉益昌
馬祖的海岸變遷與地形特色(林俊全)
GIS Cartography of the Matsu Archipelago to the Southeast Coast of Asia(David Blundell)


9月28日
9:00-10:15
►文物陳列館B1演講廳
主持人:丘剛
中國沿海的早期海洋適應性文化(張弛)
東アジア亞熱帶沿海地域の初期新石器文化(後藤雅彥)
從史前漁業資料探討南島語族相關問題(陳有貝)

►研究大樓二樓會議室
主持人:焦天龍
海洋族群擴散的個案研究——以雷州半島製瓷手工業遺存為例(王新天)
舟山群島史前文化遺存概述(王海明)
在大溪地與福州之間:2010年南島語族的「尋根之路」活動(蘇文菁)

10:30-12:10
►文物陳列館B1演講廳
主持人:邱斯嘉
The Discovery of Liangdao Man and the Austronesian Diaspora: Perspective from Indonesia(Daud A. Tanudirjo)
The Human Populations and Archaeology of Southern China and Northern Southeast Asia: Pre-Neolithic (Mesolithic??) into Neolithic(Peter Bellwood)
Environment and the Spread of Neolithic Cultures in Southeast China(Barry V. Rolett)
Archaeological Studies of Landscapes in the Austronesian World(Mike T. Carson)

►研究大樓二樓會議室
主持人:範雪春
從高明古椰遺址看「南島語族」分佈狀況(崔勇)
南海北岸早期先民的定居與遷移(肖一亭)
海南省三亞市仙郎洞新石器遺址(李超榮)
海南島史前遺址中的海洋文化特質(丘剛)

13:20-14:35
►文物陳列館B1演講廳
主持人:肖一亭
福建明溪南山遺址考古新發現(範雪春)
廣西史前墓葬的認識(李珍)
四千年前後的臺灣與中國東南地區文化樣相(郭素秋)

14:50-15:40
主持人:陳有貝
華南史前屈肢葬概論(賀剛)
跨湖橋與東南沿海早期新石器時代的航海(焦天龍)

系統號:

C-003877

第十屆嘉義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十屆嘉義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4年10月24至25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嘉義大學民雄校區圖書館國際會議廳(嘉義縣民雄鄉文隆村85號)

主辦單位:

國立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臺灣文化研究中心

聯絡人:

黃慧鈴,Tel: 05-2263411轉2930

內容簡介:

一、研討會目的
曾有人這樣形容嘉義──「前有光,後有靠,左右有抱」及「斗大諸羅城,雄扼南北道」,皆指出嘉義地區有其發展獨特的重要性。就地理上而言,嘉義位於臺灣中南部,東接南投、高雄兩縣,西瀕臺灣海峽,南毗臺南縣,北臨雲林縣。北迴歸線越境的嘉義,東倚玉山、阿里山,西沉臺灣海峽,中間懷抱廣袤無垠的嘉南平原,倚山傍海,好山好水,天然環境得天獨厚。再者,從歷史方面來看,因其良好的地理環境,使得各族群聚集於此。從早期的鄒族、洪雅族在此活動,歷經荷蘭人及鄭氏王朝拓墾,及至後來漳、泉、客、粵等漢民族與日本人的開發。相互交織出嘉義地區的多元文化。

在自然、歷史、文化交錯下,使得嘉義地區發展出富含多元性的文化特色。舉辦「嘉義研究學術研討會」是要展現並且認識如此豐富多元的嘉義特色。透過學術界與在地鄉親的互動交流,成功地將嘉義地區各樣風貌向下紮根並且推展出去,更因此凝聚了身為嘉義人的榮耀感與對地區的認同感。

「嘉義研究學術研討會」,在嘉義縣政府及各界人士的提倡下,歷經九屆勤墾經營,獲得學術界與嘉義鄉親的熱烈迴響,為了擴大研討內容與關照面向,故秉承建構「區域學研究」的特色,繼續深耕播種。本屆更擴大視野,朝國際學術研討會邁進,擬邀請日本、韓國、美國、新加坡等國學者參與,並以清代時期諸羅縣之雲、嘉地區為面,以「家族史」、「客家文學」、「文學」及「區域研究及古文書」之相關議題為主,希冀能透過專題演講、研究發表與討論的方式,發掘過去雲、嘉地區多元之文化。

二、研討主題
本次研討會以清代時期諸羅縣之嘉義、雲林區域的「家族史」、「客家文學」、「文學」及「區域研究及古文書」相關議題為主,希冀呈現過去諸羅地區的獨特性及多元文化之特色。

三、研討會日期、地點
日期:2014年10月24、25日(週五、六)
地點:嘉義大學民雄校區圖書館國際會議廳(嘉義縣民雄鄉文隆村85號)

四、主辦單位
國立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臺灣文化研究中心

五、論文摘要
已於2014年5月1日截止

六、論文截稿日期
2014年9月1日(週一)

七、論文字數
中文字數至多3萬字、英文字數以不超過A4紙42面為原則(含中英文摘要,各不超過500字)。

八、論文格式
1.來稿請各依所屬學科之學術論文規範格式書寫。
2.來稿請用word98以上之文書處理軟體製作。
3.研討會後原稿經審查通過者,將集結成期刊,刊印《嘉義研究》出版。

九、稿件之繳交
包括完稿書面一份(包含中英文摘要﹝兩者皆需含姓名、職稱﹞)、word格式電子檔一份。可寄至:621-03嘉義縣民雄鄉文隆村85號,國立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臺灣文化研究中心收(請於封面附加第十屆「嘉義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字樣)或e-mail:tcrc@mail.ncyu.edu.tw

十、聯絡人
姓名:黃慧鈴
電話:05-2263411轉2930
傳真:05-2269375
e-mail:tcrc@mail.ncyu.edu.tw

系統號:

C-003806

「2014東亞佛教思想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2014東亞佛教思想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4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週五至週日)

地點:

臺灣大學文學院(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

聯絡人:

陳平坤教授,Tel: (02)33663384;E-mail: chenpingkun@ntu.edu.tw

報導者:

陳平坤教授

內容簡介:

【2014東亞佛教思想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徵稿函】

獨學自行,走出象牙塔,遠處一泓清泉,綠茵滿庭;有人,呼喚著佛陀。那裡,不計尊卑,未分大小,也無高下;唯有無執之論辯,在黌宇樓中響起。而您,聽見那呼喚了嗎?

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為推進東亞佛教思想文化之研究,促成學術交流活動,承繼2012、2013兩年所辦會議,將於今(2014)年10月31日(週五)至11月2日(週日)在臺灣大學召開「2014東亞佛教思想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佛學研究中心在此誠摯邀請學界專家、學者、以及博碩士班研究生,願意分享新近研究心得以與同道商量者,報名與會發表論文。

凡受邀發表論文者,主辦單位都會發出正式邀請函,於函中敘明會議活動及相關接待事項,屆時還請留意。又,論文發表人所提論文,須為首次公開發表的著作;並請於2014年10月1日前,將論文電子檔寄達:chenpingkun@ntu.edu.tw信箱。論文字數,請控制在至少10000字、最多25000字之間。

敬請報名發表論文者,參閱下揭主題暨子題,撰寫論文提要或大綱,然後提出申請。
本次研討會的主題暨子題:
(一)佛教學說思想在東亞地區的傳揚及開展
1、般若波羅蜜多經教與中觀哲學在東亞
2、如來藏思想和佛性論說在東亞
3、瑜伽唯識經論及其學說在東亞

(二)漢傳佛教和其他學說思想文化的東亞交會
1、東亞的禪思想、禪哲學、禪文學、禪歷史
2、漢傳佛學與儒家、道家學說的衝突和融通
3、漢傳佛教在東亞地區和當地或西來思想文化交會後的批判反省

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 敬邀

系統號:

C-003896

第七屆「文學與資訊」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七屆「文學與資訊」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4年10月31日(週五)

地點:

臺北大學三峽校區行政大樓4樓第一會議室(新北市三峽區大學路15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

聯絡人:

蔡旻娟助教,Tel: 02-86741111#66708;E-mail: chinese@mail.ntpu.edu.tw

內容簡介:

一、會議名稱:第七屆文學與資訊學術研討會

二、主辦單位: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

三、會議日期:2014年10月31日(週五)

四、會議地點:國立臺北大學三峽校區行政大樓4樓第一會議室(新北市三峽區大學路151號)

五、舉辦目的:
(一) 推動資訊科技與中文學門研究的結合之相關研究,重視傳統與現代之銜接,以培養優秀中國文哲人才,開拓中文學術研究新領域。
(二) 慶祝國立臺北大學校慶並落實本校設校理念:「大學應重視知識創新。大學是知識的寶庫,人才是開啟知識寶庫的鑰匙,大學透過師生積極的互動溝通,激發新知與新思的火花,共同探求未知的領域。」

六、會議主題:科技於中文學門之應用與影響

七、會議子題:
(一) 資訊科技於文學、漢語語言學研究的應用與影響
(二) 資訊科技於古典文獻的目錄、校勘、版本研究的應用與影響
(三) 資訊科技於古典詩詞格律研究的應用與影響
(四) 資訊科技於文字學、聲韻和訓詁研究的應用與影響
(五) 文學與文化傳播
(六) 其它資訊科技與中文學門研究的結合

八、投稿注意事項
通知論文錄取日期:已於7月通知
論文全文繳交日期:2014年8月31日前賜交本系(紙本、word檔、PDF檔)。

九、通訊聯絡處:
1.地址:新北市三峽區大學路151號人文大樓7樓中文系辦公室蔡旻娟助教。
2.電話:02-86741111#66708,傳真:02-86716583,e-mail:chinese@mail.ntpu.edu.tw。

系統號:

C-003805

「宋明清儒學的類型與流變」學術研討會

「宋明清儒學的類型與流變」學術研討會

標題:

「宋明清儒學的類型與流變」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4年10月30至31日(週四至週五)

地點:

中央大學文學院國際會議廳(桃園縣中壢市中大路300號)

主辦單位:

中央大學中文系及中研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

聯絡人:

鄭於香,E-mail: yuyuscheng@gmail.com

報導者:

鄭於香

內容簡介:

10月30日
9:30-10:30
主持兼評論人:林月惠
論康得「外在自由」的涵義──兼回應戴震「以理殺人的說法(楊祖漢)
論五峰之「心以成性」與蕺山之「以心著性」之義理型態(李瑞全)

10:40-11:40
主持兼評論人:呂妙芬
學術史視域下清代文學轉型一隅——從阮元到俞樾的觀察(邱培超)
伊川言「理」之探析——以《周易程氏傳》作為論述對象(許惠敏)

13:00-14:30
主持兼評論人:蔣秋華
民國肇建前臺南地區詩人詩作引述《詩經》探論(楊晉龍)
論朱熹《詩集傳》中的情境解經——以《王風》〈揚之水〉秋為例(車行健)
季本《春秋私考》研究(劉德明)

14:40-16:10
主持兼評論人:黃忠慎
韓儒金正喜「漢宋兼採」之《易》學析論(賴貴三)
晏斯盛以傳解經的《易》學理念與實踐(楊自平)
興於《詩》──論朱熹讀《詩經》之法(史甄陶)

16:20-17:50
主持兼評論人:蔡振豐
朱子的孟子學詮釋之特色(蔡家和)
王陽明哲學中的「知識」問題(沈享民)
「心理為二」的現代詮釋及朱子的回應:「先天道德之知」是「格致工夫」的起點(暫訂)(賴柯助)

10月31日
9:00-10:30
主持兼評論人:張曉生
阮元的人性論(岑溢成)
高攀龍對王學的修正(許朝陽)
東廓家學──以《鄒氏學脈》為線索的考察(黃繼立)

10:40-11:40
主持兼評論人:劉滄龍
萬廷言易圖原理解構(鄧秀梅)
司馬光在《太玄集注》中對於君子與小人的看法(侯道儒)

13:30-15:00
主持兼評論人:林啟屏
求真求善兩條進路省視宋元明清易學的流變(黃忠天)
朱、陸對「仁」的詮釋(暫訂)(齊婉先)
家庭場域的妻妾權力敘事——以《金瓶梅》和《紅樓夢》為例(康珮)

系統號:

C-004094

「道德、知識與情感」臺灣哲學學會2014年學術研討會

標題:

「道德、知識與情感」臺灣哲學學會2014年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4年11月1至2日(週六至週日)

地點:

東北大学東京分室(東京都千代田区丸の内1丁目7番12号サピアタワー10階)

主辦單位:

臺灣哲學學會

聯絡人:

張峰賓秘書,E-mail: tpa.staff1@gmail.com

內容簡介:

臺灣哲學學會將於2014年11月1、2日(星期六、日)假東吳大學召開年度學術研討會。在這個難得的年度聚會中,不同領域的優秀哲學家們將從不同角度深入探索問題,發表高品質的研究成果。本次研討會將延續先前的「與作者面對面」、「分組論文計畫」、「評論人制度」以及「專題座談會」,希望發表人可以獲得更多的回饋,也希望藉此激發會員們對彼此的學術興趣,竭誠歡迎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參與,讓哲學在這塊土地上繼續深耕!

一、徵稿原則及對象:
(一)學術論文
1.須為本會個人會員。
2.已取得博士學位或於學術機構內擔任專職,並願意成為本會會員者。

(二)分組論文計劃 (panel discussion)
符合前述資格且有分組構想者,請提出計劃說明書,簡述分組主題、召集人、參與成員及預計發表的各篇論文摘要。

(三)研究生論文
就讀於國內外大學已立案之大學碩、博士班之研究生,但不限哲學系。惟論文應具哲學性,並獲指導教授之推薦。(請指導教授於紙本大綱上簽名,以表示願意支持該論文之完成。)

二、申請及綜理過程:
(一)繳交論文題目、大綱或計劃說明書:請所有報名者於2013年7月31日前以電子檔(MS-Word)之方式提供論文大綱或計劃說明書(其中研究生須另以郵遞或傳真方式提出具有指導教授親簽之大綱)。大綱中必須明確闡述論文所處理的主要論題,並註明相關參考文獻。

(二)大綱審查:本會將於9月中之前,以電郵個別知會審查結果,並同時公告於臺灣哲學學會官網。

(三)協助事項:若通過審查,應於接獲本會通知後推薦一至兩名評論人(須為本會個人會員)。

(四)繳交完稿:請於2014年10月20日前繳交論文完稿(以五千字至一萬二千字為原則)。

(五)備註:
1.大綱字數,中文約以500字、英文約以300字為限。
2.論文全文將以PDF格式上傳至本會網站專區,提供讀者下載,會議當天不再印發論文。敬請發表人切勿遲延交稿,以便評論者及與會者有充分時間預先閱讀與準備。

誠摯地敬邀您參與發表及討論,也非常歡迎未投稿但有興趣者與會報名。如有未竟事項或其他寶貴建議,煩請賜函指教:tpa.staff1@gmail.com,臺灣哲學學會執行秘書張峰賓

系統號:

C-003804

The 8th Annual Czech and Slovak Sinological Conference

標題:

The 8th Annual Czech and Slovak Sinological Conference

時間:

2014年11月7至8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Art Centre (Konvikt)(Palacký University Arts Centre,Univerzitní 3,771 47 Olomouc,, Czech Republic)

主辦單位:

Forging a scientific team and international networking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Studies(CHINET)

聯絡人:

E-mail: chinet.conference(at)gmail.com

內容簡介:

The Czech and Slovak Sinological Conference provides a platform for experts, academics, and researchers from near and far to exchange their insights and thoughts on a wide spectrum of China related topics. Student presenters are also welcome and encouraged to participate. Papers on the following areas are particularly welcom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hinese history and religion
■Chinese culture
■Chinese politics, economics and society

Notification on acceptance: July 31, 2014
Final registration deadline (both speakers and attendants): September 30, 2014

Keynote speakers and special guests:
Professor Martin Baumann (University of Lucerne)
Professor Emeritus Eileen Barker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Professor Robert Segal (University of Aberdeen)
Doctor Bernard Scheid (University of Vienna)
Doctor Aike P. Rots (University of Oslo)

系統號:

C-003803

第二屆「航空與社會」學術研討會

第二屆「航空與社會」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二屆「航空與社會」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4年11月14日(週五)

地點:

空軍航空技術學院(高雄市岡山區介壽西路198號)

主辦單位:

空軍航空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

聯絡人:

林麗香副教授,Tel: (07)6254141轉978172

報導者:

空軍航空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林玉萍教授

內容簡介:

【會議緣起】
空軍航空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為精進教學研究能量,以提升培育空軍地勤人員通識學養之目標,自2012年10月起首開學界先例,於2013年10月與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共同合作舉辦「臺灣的天空——「航空與社會」學術研討會」,獲得產官學界及航空迷的熱烈支持,可謂成果豐碩。為深耕學界暨社會大眾對航空相關議題的持續關注與了解,本通識中心於103年11月舉辦第二屆「航空與社會」學術研討會,除延續航空史與航空博物館二大主題外,鑑於近年來媒體對航空相關議題的報導日益豐富且重要,及眷村改造運動後國人對眷村文化的興趣日增,本會另闢「航空與媒體」及「空軍眷村研究」等2項新主題。航空發展不只是一種在軍事、交通上與大眾密切相關的活動,它同時也可能是深刻影響人們文化視野及生活體驗的重要因子,期待此次航空與社會研討會的持續舉辦,能增進航空學發展,並讓社會各界肯定空軍航空技術學院在航空教育的用心及其獨特重要性。

【會議日期地點】
日期:2014年11月14日(星期五)

地點:空軍航空技術學院(介壽校區),圖書館。

地址:高雄市岡山區介壽西路198號。

【徵文範圍】航空與社會相關之學術性或經驗性論文,包括下列項目:


1.航空歷史(中外軍事/民間航空史、航空人物傳記)

2.航空博物館發展(中外航空博物館發展與航太科技推廣)

3.航空與媒體(媒體對航空產業、空戰英雄、空難…等航空議題的報導視角與討論)

4.空軍眷村研究(眷村文化、人物傳記、藝術及其他)


【審查程序與時程規劃】
1.題目及摘要截止日期:2014年9月20日。(論文摘要字數500字以內)

2.摘要審查結果通知:2014年9月25日。

3.論文格式:經初審通過者,請於於2014年10月20日前,將發表人基本資料(姓名、單位、e-mail、電話、住址)及論文全文電子檔(八千字以內)暨中文摘要,以附檔形式(word檔,內文請用新細明體12號字,標題採標楷體14號字,段落格式單行間距,註腳以隨頁註腳方式)寄至本研討會論文信箱。


【主辦單位】
空軍航空技術學院 / 通識教育中心。

【論文上傳與諮詢】
1.地址:820高雄市岡山區區介壽西路198號通識教育中心。

2.聯絡人:林麗香副教授

3.聯絡電話:(07)6254141轉978172

4.論文上傳信箱:lihsianglin71@gmail.com

【其他訊息公佈於研討會網站】研討會網址:
http://arf.afats.khc.edu.tw/files/11-1005-1833.php

系統號:

C-004018

2014年臺北市立大學史地學術研討會

標題:

2014年臺北市立大學史地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4年11月21日(週五)

地點:

臺北市立大學公誠樓二樓第二會議廳(臺北市中正區愛國西路1號)

主辦單位:

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

聯絡人:

林君成教授,Tel: +886-2-23113040#4512;E-mail: ljc@utaipei.edu.tw

內容簡介:

一、主辦單位: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
協辦單位:臺北市立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藝文中心、中國地理學會、中國歷史學會

二、會議日期:2014年11月21日(星期五)

三、會議地點:本校公誠樓二樓第二會議廳

四、研討主題:以史地整合為主軸,主題名稱嗣徵稿後,由委員會議決定之。

五、研討目的:2008年起,本系歷年定期舉辦「史地學術研討會」,迄今已邁入第七屆,舉辦研討會之目的在於冀望能幫助學生擴展學習面向,並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期以擴大師生視野及學術知名度。再者,邀相關領域教授並鼓勵研究生發表研究成果,提供良好的觀摩與學習機會。

六、投稿注意事項
1、論文摘要截止日期:已於2014年6月30日截止,並於2014年7月7日起以E-mail或電話方式儘速將審查結果通知投稿者。

七、論文全文注意事項
1、截止日期:2014年9月10日(星期三)
2、論文格式:
①「臺北市立大學學報寫作格式」(請參閱本校研究發展暨出版組網頁:http://press.utaipei.edu.tw/front/bin/home.phtml)
②「漢學研究寫作格式」(請參閱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網頁:http://ccs.ncl.edu.tw/ccs/TW/Publish1.asp)
3、繳交方式:稿件請以電腦繕打,全文以15,000字以內為原則(內文過於冗長,主辦單位有權退稿),正文字體以新細明體,12號字,單行間距,存為word2003檔。將檔案以E-mail先傳送,另請紙本郵寄主辦單位。
4、會議論文集:研討會發表之論文,於會議時集結成冊或印製光碟。

八、研討會相關訊息請連結至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網頁:http://social.utaipei.edu.tw/bin/home.php

九、聯絡人:林君成老師
1、地址:臺北市愛國西路一號
2、電話:+886-2-23113040轉4512、4513
3、E-mail:socia@utaipei.edu.tw、ljc@ utaipei.edu.tw

系統號:

C-003802

Pacific History Association 21st Biennial Conference 2014

標題:

Pacific History Association 21st Biennial Conference 2014

時間:

2014年12月3至6日(週三至週六)

地點:

臺灣大學、臺東大學(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主辦單位:

臺灣太平洋研究學會

聯絡人:

Tel: 02-2368-9968

內容簡介:

「太平洋歷史學會雙年會」(PHA Biennial Conference) 於1980年起於不同的太平洋國家舉辦,每年約有150-200位來自大洋洲、紐澳、美加、亞洲等各國學者參與發表論文。今年將首次在臺灣舉辦:為期四天的會議中,首日先在臺北集結,於臺灣大學開幕;之後移駕東臺灣,在原住民文化最為豐富多元的臺東舉辦學術會議以及文化參訪活動。

本屆會議以「從臺灣到大洋之路–太平洋與亞洲歷史之再現與重繫」為主題。在南島語主題中,同時以Lalan, Chalan, Tala, Ara四字呈現,分別為臺灣阿美語、關島查莫洛語、所羅門群島語以及毛利語之「路」(Path)語彙,強調臺灣原住民與大洋洲南島民族在遷徙歷史、語言文化與當代社會的多重連結。「路」始於過往的足跡,並且指向未來,亦表達了現今太平洋人文研究的內涵。此外,「路徑、通道」也象徵臺灣的獨特地位:從遠古到當代,臺灣既是南島民族遷移路徑的關鍵,也是太平洋與亞洲連結的樞紐。

摘要投稿截止:6月30日

審查結果通知:7月下旬

報名開始:6月中旬

註冊費早鳥優惠截止:9月20日

系統號:

C-003801

「宗教、人文與醫療」研討會

標題:

「宗教、人文與醫療」研討會

時間:

2014年12月13至14日(週六至週日)

地點:

慈濟大學介仁校區(花蓮縣介仁街67號)

主辦單位:

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

聯絡人:

林建德教授,E-amil: bhadanta@gmail.com

內容簡介:

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將在103年12月13至14日(週六-週日),以「宗教、人文與醫療」為題,於慈濟大學介仁校區舉行學術研討會,藉由實質的研究成果發表和學術研討,展開進一步的對話、交流;在此敬邀各界學者發表論文。

本所多年來關心人文、宗教與療癒的課題,關心宗教信仰的入世關懷與實踐,以及與身心靈轉化的關係。有鑑於此,本所擬徵求以下議題相關學術論文,尚祈各位學術先進踴躍投稿:

1.宗教療癒與人文醫學
2.宗教實踐與醫療工作
3.宗教與醫療相關課題

如有意願共襄盛舉,請於2014年7月30日以前賜覆回條(可至官網下載),並填具論文題目與摘要,本所預計於8月上旬公佈入選名單;業經錄取者,交通費、膳宿費皆由本會負擔,並審酌經費多寡給予發表津貼,敬請於11月10日前繳交完稿論文。

系統號:

C-003800

2015年文化研究學會年會徵稿啟事

標題:

2015年文化研究學會年會徵稿啟事

時間:

2015年3月14至15日(週六至週日)

地點:

真理大學(新北市淡水區真理街32號)

主辦單位:

文化研究學會、真理大學人文與資訊學系、真理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聯絡人:

E-mail: csa.taiwan@gmail.com

內容簡介:

1.本次大會可接受的提案形式有:論文、圓桌論壇、工作坊等三種。論文摘要及圓桌提案截稿日期:2014年6月27日。

2.論文投稿者請寄中文摘要(800字以內),首頁左上方註明欲參加之子題或開放議題。並請附上作者簡歷(brief CV)(包括學經歷、現職、著作簡目、通訊處、電話、傳真、電子信箱)。可利用後附之「文化研究年會投稿摘要表」。

3.圓桌論壇及工作坊之提案,請附上構想、引言人名單與提案人簡歷。

4.本年會發表論文及摘要均無稿酬,格式請依學術論文格式撰寫。

5.投稿和提案請以e-mail寄到文化研究學會信箱:csa.taiwan@gmail.com(主旨請註明「投稿文化研究年會」,並註明投稿子題或提案名稱)。

6.論文摘要(經年會籌備委員會初審後)審查結果公告日期:2014年7月18日。

7.論文全文截稿日期:2015年1月15日。

8.若有任何詢問,請逕行與學會秘書處聯繫。並請參考文化研究年會議題規劃。

本研討會會議目的與宗旨可至官網觀看,有意投稿者並可下載投稿摘要表。

系統號:

C-003799

Second World Congress of Taiwan Studies

標題:

Second World Congress of Taiwan Studies

時間:

June 18-20, 2015

地點: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SOAS)(WC1H 0XG, Thornhaugh St, Bloomsbury, London,UK)

主辦單位:

Academia Sinica and the SOAS Centre of Taiwan Studies

聯絡人:

E-mail: twstudy@gate.sinica.edu.tw

內容簡介:

The Second World Congress of Taiwan Studies will be held at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SOAS) June 18-20, 2015. The Congress is being co-organized by Academia Sinica and the SOAS Centre of Taiwan Studies.

The main themes for the Congress are the State of the Field in Taiwan Studies and Taiwan Studies Revisited. We are particularly seeking papers that critically assess the existing field of research in a variety of disciplines. In addition, we will have a series of papers in which authors revisit their most important work in the light of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research findings. We will have a total 19 panels that address prominent topics in the field of Taiwan Studies and also a number of practical panels that look at themes such as institution building, publishing and teaching.

We have completed the initial round of invitations and now would like to invite abstracts on the following topics:

1. State of the field on Taiwan’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 State of the field of research on Taiwan film (not documentaries).

3. State of the field of research on Internet Politics in Taiwan

4. State of the field on gender politics in Taiwan

5. State of the field on migration research in Taiwan

6. State of the field on research on 21st century Taiwan literature

7. Assessment of Taiwan’s economic challenges after ECFA

Abstract deadline: October 1, 2014

Abstracts should be submitted to: twstudy@gate.sinica.edu.tw

Abstracts should be no more than 600 words long.

We will announce the accepted abstracts on November 15 2014.

The organizers will cover the costs of participants’ accommodation for three nights in London but not travel costs.

系統號:

C-003940

第九屆臺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九屆臺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5年9月3至5日(週四至週六)

地點:

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B1國際會議廳、長榮大學(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29號)

主辦單位:

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

聯絡人:

E-mail: 2015taiwanconference@gmail.com

內容簡介:

「臺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及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共同主辦。多年來,本研討會皆以發展臺灣的語言、文學、文化的學術研究及交流為宗旨。

「臺灣」作為研究主體進入學術與教育的體制之中,雖然是相對晚近的事情,然其相關的語言、文學與文化研究已吸納了眾多不同學科的理論與方法,也因不同視角與立場的介入而呈顯出多元開放的格局。儘管如此,臺灣研究也不斷面臨著來自多方面的挑戰,衝擊著臺灣語言、文學與文化的研究視野。

有鑑於此,「第九屆臺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以「跨越與創新:新視域下的臺灣語言、文學與文化研究」為主題,歡迎各界學者與研究者踴躍投稿。徵稿子題如下:

1.本土語言語料庫相關研究。
2.本土語言檢定。
3.語言與社會互動。
4.文學與社會參與。
5.性別、世代、族群。
6.通俗文學與雅文學的跨越與創新。
7.民俗文化的流行。
8.飲食文化。
9.人文與社會研究方法的創新。
10.其他。

會議日期及地點:
(1) 2015年9月3日至9月4日,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B1國際會議廳。
(2) 2015年9月5日,長榮大學。
摘要截稿日期: 2014年10月15日。
摘要字數限制: 500字。
全文截稿日期: 2015年7月15日。

投稿方式: 請填寫投稿者資料表寄至2015taiwanconference@gmail.com

系統號:

C-003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