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事務

書寫的回顧:雷驤教授專題講座及手稿捐贈儀式

書寫的回顧:雷驤教授專題講座及手稿捐贈儀式

標題:

書寫的回顧:雷驤教授專題講座及手稿捐贈儀式

內容簡介:

2014年6月14日下午,集當代作家、畫家及紀錄片工作者於一身的雷驤教授,將其歷年來創作原稿,包括最早發表於《文學季刊》的〈犬〉、獲聯合報文學獎小說佳作獎的〈英雄的形象〉、新作《生途悠悠》手稿與校稿、信扎、日記,以及〈維也納七帖〉銅版畫手札與手繪原圖、試印版40幅於贈予國家圖書館典藏。

雷驤教授一生筆耕不輟,現任教於臺北藝術大學,著作等身,有《愛染五葉》、《文學漂鳥》、《雷驤極短篇》、《悲情布拉姆斯》、《繪日記》、《西張東望》、《晃動》、《行旅畫帖》、《捷運觀測站》、《隨筆北投》、《浮日掠影》等小說散文近30餘種出版。雷驤教授獲獎無數,除獲聯合報和時報文學獎外,其電視片拍攝之手法亦極獨到,曾製作〈印象之旅〉、〈歲月中國〉、〈作家身影〉等系列,計有二百八十餘部,最新出版之《生途悠悠》為第35本文學作品。

國家圖書館曾淑賢館長表示,這場捐贈儀式令人感覺相當溫馨,不僅是因為雷驤老師創作充滿熱情,而且他與門生、朋友、讀者之間的互動,就像是一家人一樣。而雷老師與圖書館之間的關係,其實相當密切,譬如他曾在散文當中描書聯考季節裡,北投圖書館中讀者之間的互動與內心的話語,相信勾起不少人的回憶;而他的素描與插圖也有幾幅老北投圖書館,忠實的記錄了昔日圖書館的身影。雷老師創作相當豐富,而且橫跨文學、記錄片拍攝,以及藝術教學,能夠獲得他的手稿捐贈,對於近年來致力於作家名人手稿徵集的國家圖書館,是相當大的肯定與鼓勵。

本次活動亦有不少雷老師知交、門生、故舊到場,如廖玉蕙教授、茉莉二手書店傅月庵先生。傅先生受邀代表致詞時,以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我是賣豆腐的,所以我只做豆腐」之典故,妙喻雷老師對於文學與各類創作的態度,與吸引讀者之處。「雷驤豆腐店」不只是單純的豆腐店,而且還是有紋理的豆腐。雷老師以一人之力對於記錄文學、作家的身影,更令人欽佩。雷老師的手稿能進入國家圖書館,就好比棒球選手進入名人堂,而國家圖書館這座手稿名人堂能獲得雷老師手稿,亦將因此而更為璀璨,發光。

雷驤老師捐贈儀式後,亦以「書寫的回顧」發表專題演講,除了透過此批捐贈國圖手稿,敘述自己創作之生命體驗,同時也讓讀者更瞭解他的創作與人生觀察。雷老師並以馬克吐溫:作家絕不會在談論自己的時候說真話;但也不會面對讀者說假話。回應多年來讀者閱讀他作品的互動與想像。會後雷老師也接受讀者提問,鼓勵讀者創作,並親自帶領讀者解說會場展出手稿與創作。本次活動會場展示之手稿,將於今日移至國家圖書館閱覽大廳展覽,展期至7月13日,歡迎讀者蒞臨欣賞雷老師作品。

系統號:

O-003603

【徵才】中山大學中文系徵聘專任教師

標題:

【徵才】中山大學中文系徵聘專任教師

時間:

2014年8月15日截止

報導者:

中山大學中文系

內容簡介:

一、職級: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

二、名額:3名。

三、學術專長:中文系相關領域(以思想義理、古文辭賦優先)。

四、聘任日期:完成本校相關聘任程序後,依會議決議聘任日起聘。

五、應徵資格:
(一)具有國內外大學相關科系博士學位。
(二)符合本校專任教師聘任資格審查要點之規定。

六、檢附資料:
(一)完整個人資料表(請至本校人事室網頁下載「國立中山大學擬聘教師資料表」填寫)及著作目錄表(需含博士論文題目,目錄表請依本系學術指標分級填列,本系學術指標,請連結本系網頁查詢)。
(二)學經歷(教師證書、大學以上畢業證書)及榮譽證明(國科會獲獎證明等)。
(三)博士論文及最近五年內(2009年8月1日至2014年7月31日)學術著作一份,如有五年以上具有重大影響力之著作敬請一併檢附。
(四)個人資料表及著作目錄電子檔請另以電子郵件傳遞至聯絡人信箱,通過本系初審後需另繳推薦信函三封。

七、本次甄選依據「國立中山大學教師及研究人員聘任規則」及「國立中山大學專任教師聘任資格審查要點」辦理,上述規則可於本校人事室網頁下載(http://ope.nsysu.edu.tw/files/11-1017-363.php#a3)。本系新進教師所開設課程時數,應授滿本校專任教師每週基本授課時數,不另併計抵充或酌減。

附註:應徵者請備妥前述資料於2014年8月15日前(以郵戳為憑)寄至:「(804)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劉昭明主任收」
洽詢電話:07-5252000轉3053
聯絡人:李助教
傳真:07-5253069
E-mail: suchi@mail.nsysu.edu.tw

系統號:

O-003625

【獎助】2014年度國立歷史博物館「郭雪湖臺灣藝術發展研究獎」

標題:

【獎助】2014年度國立歷史博物館「郭雪湖臺灣藝術發展研究獎」

時間:

2014年10月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宗旨
為感謝名書家郭雪湖先生捐贈新臺幣壹佰萬元,並獎助、培育臺灣藝術發展及研究優良人才,特設置本研究獎金。

二、獎金來源
由郭雪湖先生捐出行政院文化獎獎金與個人積蓄,合計新臺幣壹佰萬元為基金,並以其孳息發放研究獎金。本項基金並得接受熱心人士捐贈,以擴大其母金與孳息。

三、組織
本研究獎金設管理委員會管理之,置委員3至5人,由國立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本館」)聘請之。每屆聘期2至3年,除本館館長兼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外,其他委員就藝術界資深人士及社會公正人士聘請之。

四、參加資格
國內大專院校之文、史、藝術或教育等相關科系學生、教師或社會人士皆可申請。已獲得其他獎金之論文,不得申請本研究獎金。

五、獎助時間、名額與金額
本研究獎金每2至4年遴選一次,得獎者壹名,頒發獎金新臺幣參萬元整。(第一屆於2010年開始)

六、論文範圍
以臺灣藝術教育研究為範圍,論文題目自定。

七、論文形式
1、文言、白話不拘,以學術論文格式撰寫,每篇論文以6千至2萬字為原則,並附600字以內摘要。
2、論文配圖須取得合法版權,如有抄襲、代筆、使用譯稿或其他侵害他人智慧財產權之情況,本館將取消其獲選資格並追回研究獎金,有關法律責任由論文著作人自行負責。

八、發表方式
本館有權無償刊登獲選論文於本館相關出版刊物,並加註獲得「郭雪湖臺灣藝術發展研究獎」字樣;獲選論文不得發表於本館以外之其他刊物。

九、申請方式
一律採取通訊報名,請以掛號郵件逕寄100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國立歷史博物館研究組收(並註明參加「郭雪湖臺灣藝術發展研究獎」論文申請)。

十、申請資料
(一)研究獎金申請表乙份。(請至官網下載)
(二)論文紙本與電子檔各乙份。(獲選與否均不退回)
(三)紙本規格:
1.採A4直式橫印,文字自左至右編排,每行中文35字細明體,每頁不超過30行。
2.內容依序包括封面、書名頁(同封面)、摘要、目次(包括正文與圖版)、正文、附錄、封底等,並加註頁碼,繕打裝訂成冊。
3.封面應載明「郭雪湖臺灣藝術發展研究獎」論文(16級楷書體於左上角)、論文主題(20級楷書體於第8行處居中)與申請人(16級楷書體於第20行處居中)。
4.電子檔採Word(*.doc)檔。

十一、截稿日期:2014年10月01日(以郵戳為憑)。

十二、公佈得獎:2014年11月中旬公佈獲獎名單,並於本館館慶時公開頒獎。

系統號:

O-003556

【獎助】中研院民族所「2014年度碩士班研究生論文寫作獎助」受理申請

標題:

【獎助】中研院民族所「2014年度碩士班研究生論文寫作獎助」受理申請

時間:

2014年7月15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申請資格:
申請者為國內外大學碩士班已通過論文研究計畫之研究生,得申請獎助,並須符合『中央研究院奬助學金支給要點』之規定(相關規定請至官網下載)。

二、獎助期限:
配合學校開課時間,由本年度九月起至隔年六月止,共計十個月。

三、申請辦法:
(一)申請者檢附成績單、研究計畫書、相關著作、學經歷資料以及兩封推薦信函。 (寄送以上資料各二份)
(二)碩士班研究生於每年七月十五日前(以郵戳為憑),向本所提出申請。

四、審核程序與名額:
(一)申請者之審查由本所學發會推薦審查人審查之,通過審查者得為本所訪問學員。
(二)碩士班研究生原則上獎助兩名,若當年度博士班申請人無適合獎助者,得酌情增加碩士班研究生獎助名額。
(三)以上獲得獎助者,於本所訪問期間,得接受本所安排指導教授。

五、待遇:
根據「民族所碩士班研究生論文寫作獎助實施要點」規定,碩士班訪問學員每個月八千元。

六、義務:
(一)得獎助之訪問學員,於訪問期間結束前,應於本所午餐時間做一專題報告。
(二)得獎助之訪問學員,於論文完成時,應檢送兩份學位論文交本所副所長助理室轉圖書館。

注意事項:申請者請說明論文獲其他機構支援經費的情形

資料請寄:臺北市11529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副所長助理李佩珊小姐收(請註明「申請碩士班論文寫作獎助」)

聯絡電話:(02) 2652-3324
傳真號碼:(02) 2785-5836

系統號:

O-003533

【獎助】胡適紀念館第二屆「胡適研究」獎學金

標題:

【獎助】胡適紀念館第二屆「胡適研究」獎學金

時間:

2014年7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主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以下簡稱本館)為鼓勵國內碩、博士學生研究胡適,培養以胡適為研究主題之學術人才,設置「胡適研究」獎學金,自2012年起,連續5年,歡迎資格符合者申請。

二、申請資格:
凡中華民國公私立大學或學院碩士、博士研究生,以胡適或與「胡適研究」密切相關者之學位論文皆可申請。

三、受理申請時間:
每年1-4月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及胡適紀念館網站發布,接受申請,至當年7月31日截止。以掛號郵戳為憑。

四、申請辦法:凡有意申請本獎學金者,請備妥下列相關文件、資料以掛號郵寄,並於信封上註明「胡適研究獎學金申請」字樣。
(一)申請人須檢具「申請表」一份(表格下載)。
(二)論文全稿及摘要一式五份,須為當年7 月 31 日前通過考試。
(三)國民身分證正、反面影印本一份。
(四)學生證正、反面影印本一份。
(五)上述資料,請寄到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收。聯絡人:莊小姐 02-2782-1147。E-mail: hushih@gate.sinica.edu.tw。
(六)申請資料及附件,不予退還。

五、獎勵名額與獎學金額
(一)碩士論文每篇獎勵新臺幣參萬元整,若干名。
(二)博士論文每篇獎勵新臺幣陸萬元整,若干名。

六、評選結果
(一)每年於10月31日前,於近代史研究所及本館網站公布,並以書面通知申請者;
(二)每年12月31日以前頒發獎學金。

七、注意事項
(一)獲獎論文出版或發表時,應註明「本論文獲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獎助」字樣。
(二)如有侵權情事發生,本館應撤銷獎助,得獎人應繳回獎學金,並負一切法律責任。

※有意申請此獎助金者,請逕至官網下載申請書。

系統號:

O-003618

【獎助】The Chiu Scholarly Exchange Program for Taiwan Studies(邱氏臺美學者交換計劃)

【獎助】The Chiu Scholarly Exchange Program for Taiwan Studies(邱氏臺美學者交換計劃)

標題:

【獎助】The Chiu Scholarly Exchange Program for Taiwan Studies(邱氏臺美學者交換計劃)

時間:

2014年8月8日截止

內容簡介:

The School of History,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is excited to announce the Chiu scholarly exchange program for the 2014-5 academic year. Based on the generous support from the Chun and Jane Chiu Family Foundation, the program encourages trans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concerning Taiwan. It awards travel grants to Taiwan-based scholars who plan short-term research trips to the U.S., and U.S.-based scholars who plan short-term research trips to Taiwan.

We will support each grantee with a travel grant not to exceed $7000. The scholarship can be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other awards. Individuals should submit their proposals to the Chiu Scholarly Exchange Program for Taiwan Studies committee.* Proposals should be submitted electronically (to hip@oregonstate.edu) no later than August 8, 2014.

Guidelines**

1. A grantee must hold a doctoral degree or be a Ph.D. candidate.

2. Any funded Taiwan-based scholar should be a Taiwan studies specialist. U.S.-based grantees should undertake Taiwan-focused research, or projects that include Taiwan as an important dimension, and show promise of making crucial contributions to Taiwan Studies in the future.

3. The travel grant must be used before September 15, 2015. This grant should be used for research trips during the summer or at other periods of the year, as preferred by the grantee.

4. Since each award will not exceed $7000, the grantee is encouraged to apply for support from other funding agencies.

5. It is expected that a grantee’s stay in the U.S./Taiwan will be 20-45 days in length. Grantees might lengthen their stay with supplemental support from other sources.

6. To apply for this grant, applicants must fill out (in full) the program’s application form. They should list the libraries / archives / institutions they plan to visit, the length of their stay in the U.S. / Taiwan, as well as estimated airfare, and projected daily expenses (hotel and per diem).*** In addition, applicants must submit a copy of their CV, and a statement summarizing the proposed research and briefly describing the importance (to their research) of the archives or library materials to be examined. This statement should not exceed three pages (double-spaced, Times New Roman, font size 12).

7. Grantees should inform the Chiu Scholarly Exchange Program of any important changes (i.e.. destinations) in their travel plans.

8. After the research has been completed, the grantee must submit to the School of History,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a written report (not to exceed 900 words) that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trip. The report should be submitted electronically to hip@oregonstate.edu. In addition, in all publications that make use of the research materials gathered by this trip, grantees should acknowledge the funding of the Chun and Jane Chiu Family Foundation.

系統號:

O-003591

【獎助】松下幸之助国際スカラシップ留学生募集

標題:

【獎助】松下幸之助国際スカラシップ留学生募集

時間:

2014年7月25日截止

內容簡介:

松下幸之助記念財団の目的は、「諸外国との相互理解による国際社会への貢献」と「人間が自然を尊び調和しながら生きる社会の実現」です。この目的に沿っ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の領域における世界的な視野に立った研究、諸施策の提案、調査研究活動に対し助成を行います。

I. 助成対象
1.助成対象研究
アジア、アフリカ、ラテンアメリカ諸国の大学・大学院及び政府研究機関に所属しての調査研究この場合のアジアとは西は西アジア・中央アジア、北はモンゴル、南はインドネシアまでとする。アフリカはアフリカ大陸と周辺の島嶼部。 ラテンアメリカはメキシコ以南(カリブ海地域を含む)
2.応募資格・条件
・日本の大学・大学院ないしは研究機関に学生・教員・研究員として在籍する者
・日本国籍を有する者(海外在住者は除く) もしくは日本国に永住を許可されている者
・認定式(2015年3月中旬)出席後から、2015年10月までに留学・研究を開始する者
・留学・研究する大学等において研究を進めるに十分な語学力を有する者
・認定時(2015年3月末)に年令40才未満である者
・他の奨学金を受給していない者 (併願の場合、結果判明次第、当財団と相談すること)

II. 助成の概要
1.募集人員 最大10名
2.奨学金 月額13~15万円
3.渡航費 1往復分相当の補助
4.支給期間 1年 または 2年
5. 公募期間 2014年6月2日(月)~7月25日(金)必着

系統號:

O-003572

【獎助】2014臺灣文學獎徵獎

標題:

【獎助】2014臺灣文學獎徵獎

時間:

2014年5月25日至8月1日止

內容簡介:

壹、宗旨:
本獎旨在鼓勵文學創作,並甄選各類金典作品,激勵、活化文壇生態,以國家級機構,推動、建構臺灣文學經典,進而與世界文壇接軌。

貳、徵獎類別:
一、圖書類:包括1.長篇小說、2.散文兩項。
二、創作類:包括1.劇本、2.臺語新詩兩項。

參、參選者資格:
具中華民國國籍者

肆、獎名/獎額:
一、圖書類:
1. 長篇小說金典獎,取一名,獎金100萬,獎座一座。
2. 散文金典獎,取一名,獎金30萬,獎座一座。
二、創作類:
1. 劇本創作金典獎,取一名,獎金30萬,獎座一座。
2. 臺語新詩創作金典獎,取一名,獎金20萬,獎座一座。

伍、參選作品具備條件:
一、圖書類
(一)作品必須由國內出版社出版之作品,含自費出版,惟須有國家圖書館預行編目及國際書碼(ISBN),長篇小說:出版日期限2013年8月1日至2014年7月31日;散文:出版日期限2012年8月1日至2014年7月31日。
(二)必須由一個作者完成,並以印刷形式呈現之華文或本土母語寫作之著作。(三)參選者每人每項限投1部作品;進入決審者,頒予入圍證書一紙。本類獎項之獎金、獎座及證書皆歸著作者所有。
(四)長篇小說參選作品必須十萬字以上;散文參選作品字數須七萬字以上。

二、創作類
(一)、主題不限,惟劇本創作需是現代舞臺劇劇本,以華文或本土母語書寫,可上演90分鐘;臺語新詩創作字數限70行以內(一首或組詩成一首)。
(二)、參選者每人每類限投1篇作品;進入決審者,贈予入圍證書一紙。
(三)、參選作品須未在任何地方以任何媒體形式(含網路)發表過之作品,且該作品不能同時參加其他徵文活動或文學補助申請案,違反本項規定者,將撒銷得獎資格並追回得獎者獎金、獎座。

陸、收件:
一、收件日期:2014年5月25日至8月1日止,以郵戳為憑。
二、收件方式:
(一)依照本館提供之各類報名表格及相關規範逐項填寫報名。
(二)報名表格及徵獎簡章可至本館網頁http://www.nmtl.gov.tw下載。
(三)郵件務必以掛號寄出,於信封上註明應徵「2014臺灣文學獎 」,並註明「徵獎類別」。收件地址:「700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國立臺灣文學館公服組」。

三、繳交資料:
(一)圖書類
1. 參選作品一式10本;
2. 申請表一式,內含報名表、聲明書及同意書各1份。
(二)創作類
1. 參選作品:(1)劇本一式10份,(2)臺語新詩一式10份;
2. 申請表一式,內含報名表、聲明書及同意書各1份;
3. 電子檔一份,請以Word格式及PDF檔格式儲存在光碟片。

柒、
審作業分為初審、複審及決審。初審由本館就其格式、資格作初步審查。複審及決審由本館聘請專家學者、作家、評論人等組成評審委員會進行審查工作。評審委員之聘任細則,另參見「臺灣文學獎評審委員會設置要點」。

捌、其他注意事項:
一、所有參選作品,一律不退回。
二、參選者所送作品格式有疑義時,由評審委員會合議認定之。
三、為擴大文藝推廣成效,創作類之獲獎作品,參選者保有其著作人格權,其著作財產權需授權本館得以任何形式無償使用於各項非營利之研究、展示及推廣教育。
四、為擴大文藝推廣成效,創作類之獲獎作品,參選者保有其著作人格權,其著作財產權需授權本館得以任何形式無償使用於各項非營利之研究、展示及推廣教育。
五、圖書類參選作品,一經得獎後,該圖書封面需加上由本館提供或出版社自行印製的「本書榮獲2014臺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本書榮獲2014臺灣文學獎:散文金典獎」等字樣的貼紙,俾利推廣宣傳。

玖、迴避原則:
一、各類之評審委員擔任本獎評審委員期間,均不得參選。
二、評審過程,評審委員如遇自身參與編輯或出版之作品,應全程迴避該作品之討論與評審過程,以示公允。
三、本館館員不得參加本獎項之競選,以示超然。

系統號:

O-003557

【徵稿】2014臺灣大學出版中心《中國思想史研究叢書》徵求專書著作

標題:

【徵稿】2014臺灣大學出版中心《中國思想史研究叢書》徵求專書著作

時間:

2014年8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叢書主編】
鄭吉雄(香港教育學院文化史講座教授,臺灣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
伍安祖(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歷史系教授)

近一世紀以來海內外「中國思想史」之研究,名家輩出,勝義紛起,尤其近年來隨著出土文獻的刊佈,在此一領域包括文獻、方法、觀念各方面的研究,更有日趨蓬勃之勢。臺大出版中心成立《中國思想史研究叢書》,延邀鄭吉雄教授及伍安祖教授擔任主編,出版以「中國思想史」為研究範疇的高品質學術著作。研究主題包括:
1.以傳統文獻或出土文獻為基礎的中國思想史的研究
2.中國思想史全程、斷代、或專門課題之研究
3.從中西比較觀點考察或解釋中國思想史之研究
4.中國思想史重要原典或研究文獻的譯著
(以中文或英文撰寫之論著均所歡迎,但不含介紹性或入門讀物。)

本叢書設有嚴謹而客觀的學術審查機制,與專業而完整的編輯服務,為中國思想史研究者提供一開放、優良的出版途徑。歡迎東西方學術界賢達踴躍賜作。

長期徵稿,全年收稿。

賜稿請填寫投稿者個人資料表,註明作者姓名、服務單位、職稱、通訊地址、電話、E-mail信箱,以便聯繫。書稿審查通過後,由出版中心與作者簽訂「出版契約書」,進入編輯出版流程。

※敬請作者備妥書稿紙本或電子檔,寄至:
臺大出版中心編輯部
紀淑玲
地址: 10087 臺北市中正區思源街18號澄思樓2樓(國立臺灣大學水源校區)
E-mail: lisachi@ntu.edu.tw(主旨請註明「中國思想史研究叢書投稿」)
洽詢電話: 02-33669983

系統號:

O-003558

【徵稿】《臺灣師大歷史學報》徵稿

標題:

【徵稿】《臺灣師大歷史學報》徵稿

時間:

長期徵稿

報導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內容簡介: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稿約
一、本刊於每年六月及十二月出版,內容以史學專論、研究討論、書評為主,歡迎未出版之史學論著來稿。

二、請參照本刊撰稿格式撰寫,存普通文字檔。文長請勿超過三萬字,來稿請附英文篇名、中文摘要(三百至五百字)、英文摘要,與中、英文關鍵詞。

三、來稿由本刊編輯委員會約請相關專家學者審查,通過後刊載。

四、如經刊載,不付稿酬,致送作者當期學報三本、抽印本三十本。

五、本刊不負責來稿內容之版權問題(如圖、表及長引文等),請作者先行取得版權持有者之同意。

六、本刊與華藝數位藝術股份有限公司簽訂電子期刊合作出版計畫,來稿刊載後如同意收於該電子期刊,請附授權同意書。

七、來稿請繳交電腦文書處理後之稿件電子檔(如有特殊需要請另提供紙本),並附作者中文及英文姓名、服務單位、職稱、地址、電話或e-mail 等聯絡資料。

八、投稿或相關編輯事項之函件,請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辦公室。

地址:106 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 號
電話:(02)7734-1504
E-mail:ntnuhistory@gmail.com(主旨請註明「學報投稿稿件」)

系統號:

O-003559

【徵稿】《臺灣學誌》第11期徵稿啟事

標題:

【徵稿】《臺灣學誌》第11期徵稿啟事

時間:

2014年10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1.《臺灣學誌》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出版之學術期刊,訂於每年4月、10月出刊。舉凡有關臺灣文化、語言、文學、歷史、傳播、政治、社會變遷等臺灣研究領域之學術性論文,均歡迎賜稿。

2.徵稿類型包括:一般論文、專題論文、書評。

3.第11期專題:性別與臺灣文學、影像、文化(徵稿不限專題論文)

4.第11期發行時間:2015年4月。

5.第11期徵稿期限:即日起至2014年10月31日。

6.論文繳交須含紙本二份及電子檔一份。繳交內容包含:(一)論文全文;(二)投稿者資料表。

7.詳細徵稿訊息請務必參見本系網站「臺灣學誌」專區: http://www.tcll.ntnu.edu.tw/ad/super_pages.php?ID=ad2

系統號:

O-003560

【徵稿】《中國文學研究》第39期徵稿

標題:

【徵稿】《中國文學研究》第39期徵稿

時間:

2014年8月5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本刊為純學術性刊物,專門發表中文研究所涉獵範圍之學術論文。

二、本刊為半年刊,第39期於103年8月5日截稿;半年刊之截稿時間約為每年1/31及7/31(遇重大假日則延後截稿日期,詳參該期稿約)。本刊全年隨時接受稿件,依照編委會處理時程將來稿分別派入不同期別。

三、園地公開,歡迎各校研究生投稿;唯翻譯類或已發表、已出版之稿件概不受理(已通過之學位論文及網路文章皆視同已發表)。

四、本刊稿件限用中文撰寫,文體不拘,來文字數需一萬字以上,不超過二萬五千字為原則﹙以電腦字元計,含空白及注釋;不含摘要、關鍵詞及參考書目,唯參考書目請控制在兩頁以下﹚。

五、本刊版式採橫排,為便利編輯作業,務請依照本刊撰稿格式(詳見次頁)書寫,並依word預設之格式寫作,避免不必要之格式設定,格式差距過大本刊得不受理來稿。

五、稿件中涉及版權部分(如:圖片及較長之引文),請事先徵得原作者或出版者之書面同意,本刊不負版權責任。

六、本刊由臺大中文所所長聘請主編及編輯委員成立編輯委員會,處理集稿、審稿、編印及其他與出版有關之事宜;如有爭議事項為本約所未盡者,概由編輯委員會商議決定之。

七、本刊論文,須經兩階段審查,本刊編輯委員會於截稿後將商議淘汰部份投稿稿件(恕不退稿,請自行留底);送審稿件經兩位專家審查通過後刊登;為維持審查公平性,論文中請勿感謝寫作過程所得之助益。

八、編輯委員會得要求撰稿人對其稿件作適當之修訂。

九、獲刊登者每一撰稿人致送本刊兩本、抽印本二十份,不另致酬。

十、來稿經本刊接受刊登後,作者同意將著作財產權讓與本刊,作者享有著作人格權;日後除作者本人將其個人著作集結出版外,凡任何人任何目的之重製、轉載(包括網路)、翻譯等皆須事先徵得本刊同意,始得為之。

十一、本刊論文均將授權國家圖書館及臺大出版中心建置期刊資料庫,並於本系網頁發行電子期刊,作者若不能配合授權,本刊亦得不予刊登。

十二、來稿請以word或純文字檔儲存之電子檔案(電子檔請一律以E-mail的方式交寄,電子檔內請勿出現作者姓名),寄發至電子郵件信箱:sicl.ntucl@gmail.com。郵件標題格式須為:[投稿]〈篇名〉姓名;有特殊圖檔者可另寄文件稿兩份(姓名資料另紙書寫,論文本身請勿具名),至:106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中國文學研究信箱」。經審查通過刊登後,需簽署著作財產權讓與同意書一份,逕寄本刊編輯委員會,由本刊編輯委員會留存。

系統號:

O-003561

【徵稿】《清華中文學報》稿約

標題:

【徵稿】《清華中文學報》稿約

時間:

長期徵稿

報導者:

thjcl@my.nthu.edu.tw

內容簡介:

1.《清華中文學報》創立於2007年9月,是以中國文史哲及跨領域研究為主的學術刊物,園地公開,歡迎海內外學者賜稿。

2.本刊歡迎研究論文、書評、專題訪談、思想觀點評論、學術現況反思等各類稿件。同時,也期待任何活化中文領域研究的論述形式。

3.本刊為半年刊,每年六月及十二月出版,傳統卷冊和電子媒介雙軌並行,全年收稿。本刊採行「隨到隨審」制,審稿期約三個月。

4.來稿以未曾發表為限;已在網路上發表的文章,不予收錄。凡發現一稿兩投或侵害他人著作權者,日後本刊將不接受其稿件。

5.本刊以中、英、日文稿件為主。中文論文以不超過三萬字、英文論文以不超過A4紙30頁、日文論文以不超過A4紙55頁為原則,書評以三千字為限。特約稿件則不在此限。

6.本刊設編輯委員會,處理集稿、審稿、編印及其他與出版有關之事宜;來稿均經隱名審查人與編輯委員會審查,採用與否,將以書函通知。請自留底稿,來稿不再退還。

7.來稿格式請參考本刊所附之撰稿格式,以利作業。

8.文稿既接受刊登,來稿人應協助校稿,並有提供原始引用文獻以供檢覈之義務。

9.本刊不負責來稿內容之著作權問題(如圖、表、照片及長引文等),請作者先行取得著作權持有者之同意。來稿請勿發生侵害第三人權利之情事,如有抄襲、重製或侵害等情形發生時,概由來稿人承擔法律責任,與本學報無關。

10.本刊著作者享有著作人格權,本刊享有著作財產權;日後除著作者本人將其個人著作結集出版外,任何人基於任何目的之翻印、轉載、翻譯等皆須事先徵得本刊同意後,始得為之。

11.通過刊登之論文,作者同意授權本刊得以紙本、光碟及網路等出版方式發行;並同意授權本刊得再授權國家圖書館等資料庫業者,進行重製,透過網路提供授權用戶下載、列印、瀏覽等行為,並得視需要酌作格式之修改。若僅同意以紙本形式發表者,請特別註明。

12.來稿刊出後,一律贈送當期《清華中文學報》兩本,抽印本二十份,不另付稿酬。書評作者贈當期二冊,不另贈抽印本。

13.來稿連同檔案,一律請附︰中英文篇名、中英文摘要(限五百字以內)、中英文關鍵詞(三到六個),文末請附「引用書目」。並請另紙註明中英文姓名、服務機構、職稱、通訊地址、電話、傳真號碼、電子郵件帳號等聯絡資料,以便聯繫論文出版等事宜。

14.來稿請寄《清華中文學報》編輯委員會,地址:
•30013
新竹市光復路二段101 號
國立清華大學 中國文學系

•E-mail: thjcl@my.nthu.edu.tw

•線上期刊網址:http://www.cl.nthu.edu.tw/files/11-1278-7432.php

線上期刊網址:http://www.cl.nthu.edu.tw/files/11-1278-7432.php

系統號:

O-003598

【徵稿】《臺北大學中文學報》徵稿啟事

標題:

【徵稿】《臺北大學中文學報》徵稿啟事

時間:

長期徵稿

內容簡介:

一、本刊為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發行之學術刊物。

二、本刊以發表中國語文與中國思想及其相關領域之研究為主。

三、來稿以不超過兩萬字為原則,請參照「《臺北大學中文學報》撰稿格式」。

四、本刊稿件須通過兩位外審之匿名評審方能刊登。若屬於外稿,亦可交由一位校外專家與一位本系專任教師審查。

五、來稿一經刊登,致送本刊2本及抽印本50份,不支付稿費。

六、本刊不接受任何已刊登之論文,來稿請勿再投寄其他刊物。

七、本刊僅接受國內外大學專兼任教師的投稿。如有相當於同等級教師之專業人士投稿,此資格認定由本刊編輯審查委員會決定之。

八、本刊為半年刊,於每年3月及9月出刊,截稿日期分別為5月31日及11月30日。

九、寄件方式:檢附論文2份及個人資料表、著作權授權書(均含電子檔)寄到23741臺北縣三峽鎮大學路151號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編審委員會」收;聯絡方式:02-86746708,chinese@mail.ntpu.edu.tw

十、投稿著作所有列名作者皆同意其投稿之文章經本刊刊登後,即授權本刊單位以非專屬授權之方式再授權國家圖書館、凌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華藝數位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收錄於「國圖遠距圖書服務系統」、「凌網科技HyRead平臺」、「中文電子期刊服務(CEPS)」或其他資料庫中,並得為重製、公開傳輸、授權用戶下載、列印等行為。為符合資料庫之需求,並得進行格式之變更。

撰稿格式
一、來稿請依下列順序撰寫:中英文論文標題、作者的中英文姓名、完成論文時所屬之機關單位中英文名稱地址暨職稱、250字以內之中英文摘要、中英文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中文字體以12號新細明體,英文使用12號Times New Roman,1.5倍行距。

二、各章節使用符號,依一、(一)、1、(1)等順序標示。

三、請用新式標點:專書、期刊之標題一律採雙尖號︽︾,論文之標題一律採單尖號〈〉,書名與篇名連用時可省略篇名符號,如︽莊子.天下篇︾;引文請用「」表示;除破折號、刪節號各佔兩格外,其餘標點符號各佔一格。

四、正文每段第一行空兩格,獨立引文每行縮三格,不另加引號。

五、正文中註釋符號請用阿拉伯數字標示,號碼全文連續,如1、2、3...。註解置於每頁下方,以細黑線與正文分開。

六、引用專書或論文,請用下列格式:
(一)引用專書:作者,《書名》,出版地,出版者,頁碼。
(二)引用期刊論文:作者,〈篇名〉,收於《刊物名稱》卷期,西元年份,頁碼。
(三)引用論文集論文:作者,〈篇名〉,收於論文集編者,《論文集名稱》,出版地,出版者,西元年份,頁碼。
(四)用原版或影印版古籍,請註明版本與卷頁。
(五)引文年代及頁數請一律使用阿拉伯數字。

七、英文稿件之格式規定:根據最新版本之MLA Style Manual或MLA Handbook for Writing Research Papers論文格式規定。

八、正文後須有參考文獻,請先列中(日)文,再列英文。中文參考文獻依作者姓氏筆劃按序排列,英文參考文獻依作者姓氏字母順序排列,同一作者有兩本(篇)以上著作時,則依著作出版先後排列。

系統號:

O-003562

【徵稿】第18期《屏東文獻》徵稿

標題:

【徵稿】第18期《屏東文獻》徵稿

時間:

2014年8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屏東文獻》稿約

本刊以保存鄉土資料、帶動研究屏東風氣、提供發表園地為宗旨

一、有關屏東縣之下列稿件、資料、圖片,均歡迎各界人士踴躍投稿,來稿以未曾發表為限:
(一).學術論著、譯述
(二).文物史蹟、文獻資料之研究與介紹
(三).民情風俗、歌謠諺語、宗教信仰
(四).人物傳記、口述歷史
(五).有關屏東縣之書評、書目
(六).田野工作報導

二、下期主題:城鄉發展與地方文化觀光,截稿日期2014年8月31日。

三、學術性論述類稿件以論文格式撰寫,最多2萬字(含電子檔),可含照片,並附300字內中文摘要及至多5個關鍵字,論文格式規範統一為頁下註,參考書目以姓名筆畫排序;其他類型稿件以不超過1萬字為度,內容務必據實考證,切勿虛構事實或類似攻詰情事。

四、來稿引用其它資料,請於文末註明資料來源或參考書籍。照(圖)片之取得及使用權須註明出處且由作者負責。

五、譯稿請附原文,並註明作者及出處。

六、來稿除實質內容外,本刊有權修改;不願修改者,應於稿面註明。

七、來稿一經刊出,撰稿以每千字伍佰元致酬並贈送該刊5冊;圖片、照片一張貳佰元整,每篇稿件最多支應照(圖)片費新臺幣壹千元整。

八、來稿得用筆名,但請署真實姓名、通訊地址、聯絡電話及服務單位職稱。

九、文字稿件與圖片恕不退回,請作者自行留存底稿。

十、著作財產權及著作人格權屬著作者本人,第三者若欲轉載、翻印、翻譯,請先徵得著作者及本處同意後始得為之;另本處保有日後推行文教業務再刊登以及網路數位化之權,不另支稿酬。

十一、若著作人投稿於本刊經收錄後,同意授權本刊得再授權國家圖書館或其他資料庫業者,進行重製、透過網路提供服務、授權用戶下載、列印、瀏覽等行為。並得為符合各資料庫之需求,酌作格式之修改。

十二、來稿請檢附紙本及電子檔(可E-mail)各一份,郵寄屏東市大連路69號屏東縣政府文化處《屏東文獻》收。

電話:08-7360330-3轉2112或08-7385866張小姐

傳真:08-7385866

E-mail帳號: a001464@oa.pthg.gov.tw

系統號:

O-003563

【徵件】臺博99建築合影老照片徵選計畫

標題:

【徵件】臺博99建築合影老照片徵選計畫

時間:

2014年7月21日截止

內容簡介: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博物館為慶祝建築落成99週年,即日起辦理「臺博99建築合影老照片徵選計畫」,徵求您在臺博館建築前拍攝的照片。本計畫將以照片主題、時代代表性及故事性為評選重點,選出99張具代表性的照片,於2014年8月16日「臺博建築99週年慶生會」當日展出,並舉行得獎作品頒獎典禮及邀請前三名得獎的影中人蒞臨現場分享照片中的故事。徵選收件時間至7月21日止,得獎名單將於8月10日在臺博館官網、FACEBOOK公告。

臺博館成立於1908年,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當時日本政府為紀念臺灣南北縱貫線鐵路全線通車而設置「臺灣總督府博物館」, 1915年博物館的新館舍在二二八和平公園(前身為臺北新公園)內落成啟用,國民政府來臺後,臺博館在1949年改隸臺灣省教育廳,更名「臺灣省立博物館」,1999年改隸中央而更名為「國立臺灣博物館」。自建築落成,迭經更名迄今已屆99年。這座融合多種古典西洋建築元素的館舍不僅見證了臺灣的歷史歲月,紀錄這塊土地自然人文的點滴,更是學校及親子團體、民眾經常造訪的場域。

日據時期,從澎湖到臺灣本島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然而在臺博館典藏的影像資料中,卻有馬公小學學童畢業旅行至臺博館參觀的紀念照片。當時馬公小學為了使學童學而有智,每年為即將畢業的六年級學生舉辦「修學旅行」。臺博館典藏的這張照片是時代的印記,也是博物館與民眾記憶的連結。或許您的相機也捕捉到臺博館歷史性的一刻!希望能透過此活動來蒐藏及記錄您在臺博館的故事。

本計畫主要為徵選您曾經在臺博館建築前拍攝之家人出遊、同學聚會、校外教學、結婚攝影等不同面向的照片,年代涵蓋日據、光復初期及當代(民國99年以前),黑白、彩色電子檔或實體照片皆可。如欲查詢計畫內容及報名簡章等詳情,請上臺博館官網www.ntm.gov.tw教育活動「臺博99建築合影老照片徵選計畫」,或電洽(02)2382-2699分機408,教育推廣組-朱仲苓小姐。臺博館位於臺北市襄陽路2號(228和平公園內),開放時間為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30分至下午5時。

系統號:

O-003587

【徵件】「重現史語所」:老照片徵集活動

標題:

【徵件】「重現史語所」:老照片徵集活動

時間:

2014年8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活動宗旨:
本所自1928年成立至今,已有86年,我們希望透過老照片的徵集、整理、保存與數位化作業,使史語所的歷史影像得以完整重現並永久保存。所徵集的老照片,將擇期舉辦回顧展,藉由老影像、老紀錄,讓大家分享並延續史語所的記憶與足跡。

二、活動對象:全所人員(含退離人員)

三、活動日期:即日起至2014年8月31日止

四、徵集內容:舉凡與史語所相關的工作、活動、景觀、人物、建築等等。

五、照片規格及說明:
(一)黑白、彩色、數位照片不拘、尺寸、件數不限。
(二)每張老照片以附上人、事、時、地、物等文字說明為佳。
(三)照片提供本所無償使用之權利,包括複製、重製、編輯、出版、公開展覽、網路展示、數位典藏等。本所將註明資料來源。
(四)照片若僅供數位化,需再取回者,另請註明。

六、收件方式:請將照片送至或寄至下列地址。
郵寄地址:115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秘書室 黃文宏 先生收
E-mail:huangwh@gate.sinica.edu.tw
網址:http://www2.ihp.sinica.edu.tw/
聯絡人:黃文宏 /電話:(02) 27829555分機860

系統號:

O-003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