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漢學研究中心通訊電子報停寄通告

標題:

漢學研究中心通訊電子報停寄通告

內容簡介:

親愛的讀者: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漢學研究通訊電子報的支持。通訊電子報自2006年發刊迄今,亦累積有18年的歷史。受惠於國內外各大學與研究機構、遍布各國的中心獎助外籍學人、學友的鼎力支持,使得本刊頗受國內外漢學界重視。

為配合資訊安全規範,我們將調整服務方式,於2025年1月1日起停止以電郵(E-mail)方式寄送電子報至您的電子信箱。後續服務資訊您仍可由以下方式於每月1日取得通訊電子報當月最新資訊:

漢學研究中心官網:https://ccs.ncl.edu.tw
國家圖書館官網:https://www.ncl.edu.tw
漢學研究中心通訊電子報FB社群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csenews

漢學研究中心 敬啟

系統號:

CCS-059155

漢學研究中心2020年度獎助訪問學人阮思德教授與外交部臺灣獎助金2015年度獎助訪問學人雷勤風教授參與共同譯者之新書發表

漢學研究中心2020年度獎助訪問學人阮思德教授與外交部臺灣獎助金2015年度獎助訪問學人雷勤風教授參與共同譯者之新書發表

標題:

漢學研究中心2020年度獎助訪問學人阮思德教授與外交部臺灣獎助金2015年度獎助訪問學人雷勤風教授參與共同譯者之新書發表

內容簡介:

漢學研究中心2020年度獎助訪問學人阮思德(Bruce Rusk,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亞洲研究學系副教授)、外交部臺灣獎助金2015年度獎助訪問學人雷勤風(Christopher Rea,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亞洲研究學系教授),於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今年11月新書《More Swindles from the Late Ming: Sex, Scams, and Sorcery》擔任共同譯者。

本書是一本揭露明末時期各種騙術的書,涵蓋了詐騙、勒索、謀殺等多種犯罪行為。書中詳細描述了各種騙局的細節,包括受害者、騙子的手法、以及社會的影響,不僅提供對歷史犯罪的洞察,還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道德困境和法律制度的缺失。

系統號:

CCS-059281

江湖風雨、金庸百年——對話.反思.超越

江湖風雨、金庸百年——對話.反思.超越

標題:

江湖風雨、金庸百年——對話.反思.超越

內容簡介:

由政治大學華人文化元宇宙中心、遠流出版公司、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主辦的「金庸百年傳奇:對話.反思.超越」國際學術研討會,10月29日在國家圖書館開幕,會議將一連舉行三天。本次研討會匯集世界各地的金庸學者、翻譯家和文藝界人士,以專題論文發表與圓桌論壇的方式,交流金庸小說及其跨媒介互文的研究觀點與成果,探索金庸小說的多元價值和跨區域傳播,並關注由前金庸—金庸—後金庸時期的武俠敘事變體所指向的社會現實,以及金庸如何滋養數位時代年輕作家在玄幻、奇幻、修真等小說中有所繼承、轉化、超越,而展現出生生不息的當代意義。

國家圖書館王涵青館長於開幕式致詞中表示,韶光荏苒,當年隨著金庸武俠小說而幻想著指點山河、仗劍江湖的豪氣少年與少女們,如今已步入壯年,那股俠情壯志依然深藏心底,化為人格中的堅毅與俠骨,陪伴著我們面對現實生活中的挑戰與選擇。

經典就是經典,跨越了不同世代,啟發了專屬也跨領域的人文探索研究,而俠客情懷與風骨,正以各種闡述面向進入學術殿堂。國家圖書館以典藏、流通知識文化為己任,我們樂見大眾藉由歷久不衰的經典小說,作為閱讀門徑,從而進入浩瀚的知識殿堂。會議主題以「對話、反思、超越」來詮釋金庸小說的百年傳奇,來自世界各地對「金學」素有研究的學者,齊聚一堂,此次研討會是難得的「武林盛事」。

最後,王館長以《天龍八部》第10回「劍氣碧煙橫」中,天龍寺本因方丈所說的「指法無優劣,功力有高下」為例,指出追求知識就像練武修行,著重的是由內而外的氣質提升,唯有專精閱讀,才會有視野高下之分的道理。金庸武俠小說對華文文學已產生外溢式的影響──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小說,已是華文世界的普遍認知,更可以說「金庸」已經是我們這一代的共同語言。

系統號:

CCS-059328

外交部「臺灣獎助金」2025年度受獎候選人名單

標題:

外交部「臺灣獎助金」2025年度受獎候選人名單

內容簡介:

2025年度外交部「臺灣獎助金」受獎候選人名單已告確定。候選人取得我國大學校院或學術機構「駐點研究同意函」後,正式成為本獎助金受獎學人。此次申請獎助金者共計486人,經評選共選出125位受獎候選人(包含41個國家),將於2025年1月起陸續來臺進行為期3至12個月的研究。

系統號:

CCS-059278

百年漢學珍藏書展——緣起6F利瑪竇太平洋研究室

百年漢學珍藏書展——緣起6F利瑪竇太平洋研究室

標題:

百年漢學珍藏書展——緣起6F利瑪竇太平洋研究室

時間:

即日起至2025年4月30日

內容簡介:

國家圖書館長年以來致力保存學者專家藏書,為使讀者深入漢學相關資源,本館特精選20本圖文並茂由英文、法文與德文所撰珍藏圖書,舉辦「百年漢學珍藏書展」,有《法文中國坤輿詳誌》、《世界地理》、《南京:過去與現在》、《大足唐宋石刻6216軀的發現》及中國繪畫與通史相關圖書,歡迎你到本館6樓與書相會。
展覽地點:國家圖書館6F利瑪竇太平洋研究室

To provide readers with in-depth access to resources on Chinese Studies, the library has selected 20 richly illustrated treasured books written in English, French, and German for the "Centenary Books Exhibition." You're welcome to explore these books on the 6th floor of the library.
Venue: 6F Matteo Ricci & Pacific Studies Reading Room, NCL

系統號:

CCS-059250

漢學研究第42卷第3期目次

漢學研究第42卷第3期目次

標題:

漢學研究第42卷第3期目次

時間:

2024年9月

內容簡介:

甲骨卜辭所見的「戈人」研究/羅睿晣
朱熹天即理說在明代中晚期的反響——以《論語》〈八佾〉王孫賈章之經解為中心/林峻煒
明清儒者對性氣二分說的解構及其思想史意義/林永勝
險山惡水?十九世紀臺灣「內山」地區的山水式畫作及其環境思維/梁廷毓
立原翠軒的學問體系及其與「中期水戶學」之發展/徐興慶
論西田幾多郎的「行為性的無」意義上的《莊子》哲學——從「物化論」談起/高程東
先秦語氣詞「已」演變的再商榷——構式語法視角下的演變詮釋/劉承慧

書評
評 Vincent Goossaert 高萬桑, Making the Gods Speak: The Ritual Production of Revelation in Chinese Religious History/謝世維
評 羅志祥,《晚清漢學家花之安儒學詮釋研究》/胡健斌

系統號:

CCS-059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