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圖書館與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合作辦理「臺灣漢學講座」
標題:
時間:
2024年10月5日(週六)8:00
主講人:
蒲慕州(中央研院歷史語言所退休研究員)
地點:
Cisco Webex Meetings 線上會議
主辦單位:
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
內容簡介:
國家圖書館將與「臺灣漢學資源中心(TRCCS)」合作夥伴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於美國中部時間10月4日晚間7時舉辦線上臺灣漢學講座,邀請中央研院歷史語言所退休研究員蒲慕州教授擔任主講,講題為「Why ghost?」(何以有鬼?)。
蒲慕州教授,曾於臺灣、香港、中國及美國的加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葛林耐學院等地教學,其研究領域包含古代埃及史、中國古代宗教社會史以及比較古代史,近來亦致力於比較古代史的研究。蒲教授主要專書有《漢唐的巫蠱與集體心態》、《墓葬與生死:中國古代宗教之省思》、《尼羅河畔的文采:古埃及作品選》、《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法老的國度》、《中國古代的鬼魂與宗教生活》等。
※日期:
2024年10月4日(五)19:00(美國中部時間)
2024年10月5日(六)08:00(臺灣時間)
※欲參加Cisco Webex Meetings線上講座者,請掃描海報QR code取得會議連結(會議ID:2519 035 0489;密碼:JsQWJSrE968)
※本場講座全程以英文進行
系統號:
CCS-025659
臺灣漢學講座邀請蔡瑜教授於韓國首爾大學演講
標題:
內容簡介:
國家圖書館與「臺灣漢學資源中心(TRCCS)」合作夥伴韓國首爾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於9月27日假該校人文學院國際會議室共同辦理「臺灣漢學講座」講座,邀請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蔡瑜教授主講「漢語詩律研究的新思維、新工具及新方法」,並邀請首爾大學中文所所長朴正九教授主持,我國駐韓國代表處梁光中代表亦蒞臨致詞。
蔡瑜博士現職為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曾受邀擔任日本京都大學、中國南京大學訪問教授,並曾任捷克查理大學東亞系客座教授。蔡教授研究領域包括六朝詩學、唐宋詩學、自然詩學、漢語詩律學等,其主要論著有《高棅詩學研究》(臺大書版中心,1990)、《唐詩學探索》(里仁,1998)、《陶淵明的人境詩學》(聯經,2012)等,最新著作《唐代詩律發展史論》即將於2024年出版。
本場講座係由本館漢學研究中心與首爾大學中文所前後任所長李昌淑教授以及朴正九教授共同籌畫。本次蔡瑜教授演講內容旨在探討「漢語詩律研究」在數位時代的轉機與新趨向。首先,蔡教授說明漢語詩歌立基於漢語漢字單音獨體及聲韻調的特質,詩律研究 一向與語言學關係密切,且在今日數位時代,宜進一步與資訊技術結盟,研發符應需求的新工具,以突破傳統研究的瓶頸,開拓嶄新的視域。其次,蔡教授說明在將藉由以下三個層面為詩律研究開啟新視域、開發新工具、開闢新途徑:在資料方面,宜以漢字文化圈作為整體視域,搜求與中土平行 的共時性詩學資料,建構詩律發展的理論步驟;在方法方面,開發數位工具,架接音韻資料庫與詩歌文本,將各時期的詩律規範並呈於系統 平臺,以存世文獻與數據分析交互證成,建立體式分類的依憑;在觀念方面,以變動發展史觀取代單一史觀,打破長期以來用明清平仄譜、拗救法作為詩律唯一準據的侷限。最後,蔡教授介紹由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發的數位工具「漢詩格律分析系統」以及「漢詩文獻系統」的設計理念,並分享其如何藉此重構「唐詩格律發展步驟」的研究成果。
講座尾聲的問答時間,與會者發問踴躍,討論熱烈。演講結束後,聽眾對於此次講座之安排都給予正面回饋,表示藉此對於臺灣漢語詩律的研究在今日數位時代的轉機與新趨向有進一步的認識。
照片說明: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蔡瑜特聘教授主講
系統號:
CCS-058960
113年度外籍學人中秋節慶活動
標題:
內容簡介:
國家圖書館與外交部於113年9月23日下午假郭元益士林糕餅博物館舉辦年度外籍學人中秋節慶活動,計有來自世界18國50位分屬「臺灣獎助金」、「外籍學人來臺漢學研究獎助」學人與會。
透過郭元益士林糕餅博物館專業導覽之下,首先向與會的學人介紹了「糕餅」在臺灣傳統文化所扮演的角色。糕餅的甜味、圓形、及有吉祥意義的壓製圖案,象徵著圓滿、幸福、豐收的意涵;另外活動也介紹傳統婚嫁、古六禮等傳統禮俗,並讓與會學體驗手做月餅的樂趣,感受臺灣傳統婚禮習俗的獨特性,更深入瞭解臺灣深厚的文化底蘊。導覽結束後,學人們一起包裝自己手做的月餅,也一邊綴飲新竹北埔特產的東方美人茶及品嘗月餅的滋味,享受團聚之意涵。
照片說明:學人利用花鳥杯來品嘗月餅及東方美人茶
系統號:
CCS-025655
本中心指導委員王汎森院士新書發表
標題:
內容簡介:
本中心第22屆指導委員王汎森院士新著作《歷史是擴充心量之學》本年10月即將由聯經出版。王汎森院士係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現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研究領域以十五世紀以降到近代中國的思想、文化史為主,近年來將研究觸角延伸到中國的「新傳統時代」,包括宋代以下理學思想的政治意涵等問題。著有《權力的毛細管作用》、《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傅斯年:中國近代歷史與政治中的個體生命》、《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等書。
系統號:
CCS-025625
漢學研究中心2022年度獎助訪問學人土屋太祐教授新書發表
標題:
作者:
Edited by David Holm
內容簡介:
漢學中心2022年度獎助訪問學人土屋太祐(Tsuchiya Taisuke,新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系副教授)著作 "法眼 : 唐代禅宗の変容と終焉" 2024年9月由臨川書店出版。
系統號:
CCS-058838
漢學研究中心2019年度獎助訪問學人張松建教授新書發表
標題:
內容簡介:
漢學研究中心2019年度獎助訪問學人張松建(Zhang Songjian,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新著作《亞洲冷戰與文學想像》,於2024年10月由秀威出版。
系統號:
CCS-025565
漢學研究中心2008年度獎助訪問學人賀大衛教授新書發表
標題:
作者:
Edited by David Holm
內容簡介:
漢學中心2008年度獎助訪問學人賀大衛(David Holm,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名譽教授)著作 "Vernacular Chinese-Character Manuscripts from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2024年7月由De Gruyter出版。
系統號:
CCS-058832
漢學研究通訊第43卷第3期目次
標題:
漢學研究通訊第43卷第3期目次
時間:
2024年8月
內容簡介:
研究綜述(Summary of Research)
西周青銅器研究中所謂「康宮問題」的甲子回眸/李明陽
「創造轉化」與「雙向批判」─林毓生、張灝對殷海光自由主義文化觀的發展/何卓恩
海峽兩岸關於清代臺灣林爽文事件的研究回顧:以專書、期刊論文為中心/張正田
漢學人物(Scholars of Chinese Studies)
王德毅教授宋史研究的成就與貢獻/黃寬重
敬悼王德毅師/梁庚堯
溫厚的堅持—追念我的老師王德毅教授/劉靜貞
會議報導(Conference Reports)
國內外學術會議
學界消息(News from Academia)
漢學研究中心
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
臺灣漢學學位論文彙目—112學年度
研究機構及學校動態
系統號:
CCS-025563
2024年外籍獎助學人圖書館資源利用課程
標題:
時間:
2024年3月至10月,共8場
地點:
國家圖書館藝文中心301會議室(臺北市中山南路20號)
主辦單位:
漢學研究中心
內容簡介:
為服務在臺之外籍學者,自本(111)年3月至10月辦理「2024年外籍獎助學人圖書館資源利用課程」共8場,課程內容包括:圖書館導覽、國家圖書館重要服務、館藏及網站資源,並規劃2場綜合性課程、6場特殊主題資源介紹(政府資訊及法律資訊、特藏文獻、臺灣研究)。
詳細課程內容請參見官網,有意參加之外籍學者,歡迎踴躍報名參加。
本研習活動採報名制,主辦單位保留是否受理報名權利。
For the convenience and to better acquaint you with research materials in Taiwan,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organized a series of Foreign Scholars Workshop Curriculum to guide you through the research equipment and facility of Taiwan Academic Database including General integrated course, National Archives, Government Information…etc.
Please find course list for the series of the 8 classes.
If you would like to register for the classes, please contact:
Mindy Fang
Phone: (02)2361-9132#359
Fax:02-2371-2126
e-mail: twjob@ncl.edu.tw。
系統號:
CCS-025481
金庸百年傳奇:對話.反思.超越」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時間:
2024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週三至週五)
地點:
國家圖書館三樓國際會議廳(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國立政治大學華人文化元宇宙研究中心、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內容簡介:
2024年正值金庸(1924-2018)百年誕辰,金庸所締造的武俠江湖、符號帝國、文本王朝、影像世界、以及數碼宇宙,從冷戰初期到後冷戰時代,已經成為多媒體、跨地域的「全球華人的共同語言」;透過日文、韓文、越南文、印尼文、泰文、英文、法文等金庸武俠小說譯文的跨語境傳播,「國際金庸」的形象與地位漸而成形,金庸武俠在跨文化傳播中也逐漸發揮影響力。為紀念金庸並探討其作品在文學史上的定位與對華人文化及在世界的傳播與影響,由財團法人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國立政治大學華人文化元宇宙研究中心、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以及遠流出版公司共同主辦「金庸百年傳奇:對話.反思.超越」國際學術研討會。
本次研討會邀請數十位海內外講者,旨在匯集世界各地的金庸學者、翻譯家和文藝界人士,交流金庸小說及其跨媒介互文的研究觀點與成果,並探索金庸小說的多元價值和跨區域傳播。此外,也關注由前金庸—金庸—後金庸時期的武俠敘事變體所指向的社會現實,以及金庸如何滋養數位時代年輕作家在玄幻、奇幻、修真等小說中有所繼承、轉化、超越,而展現出生生不息的當代意義。
研討會將透過專題論文發表、圓桌論壇、「相聲瓦舍」《笑笑江湖》演出等方式進行,同時將首次開放與AI聊天機器人暢聊金庸小說,以及MR小說角色扮演體驗、。歡迎大家共襄盛舉,與我們一起,用多元方式、認識金庸,閱讀金庸。
系統號:
CCS-059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