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家圖書館獲贈雄獅美術歷年出版品及創辦人李賢文畫作

國家圖書館獲贈雄獅美術歷年出版品及創辦人李賢文畫作

標題:

國家圖書館獲贈雄獅美術歷年出版品及創辦人李賢文畫作

內容簡介:

國家圖書館於113年5月30日(星期四)上午10時,在國家圖書館藝文中心1樓展覽室舉行「重見臺灣美術史,向臺灣美術致敬:雄獅美術暨李賢文畫作捐贈展開展儀式」。雄獅美術創辦人李賢文先生捐贈《雄獅美術》歷年所出版的307期月刊,雄獅圖書公司出版的400餘冊圖書,以及由李賢文發行人親繪的20幅前輩美術家肖像畫等給國家圖書館典藏,國家圖書館舉辦的此項展覽,讓民眾也能目睹到雄獅美術月刊社與後來成立的圖書公司之發展及出版軌跡,其中包含在臺灣美術史上所積澱的諸多首創性、獨創性及必要性的第一手珍貴史料。

王涵青館長致詞時表示,《雄獅美術》月刊及其出版圖書帶給她許多色彩繽紛的時光。她並表示雄獅所捐贈的歷年出版品,以及印刷網片、美術資料室藏書將典藏於115年完工的國家圖書館南部分館。李創辦人珍貴的原畫作品及介紹,未來在國圖將以恆溫恆溼的典藏環境悉心保存外,並將進行影像數位化,納入本館「當代名人手稿典藏系統」,透過網路無遠弗屆的閱覽與檢索,所帶出的影響力更是無盡無邊地擴及到全世界。因此,國家圖書館和雄獅美術都深信「臺灣美術,只有開始,沒有結束」!

李賢文先生致詞時表示,2023 年8 月,雄獅美術在臉書上貼了一篇短文,短短138字,激起了輿論萬丈浪花。「沒有遺憾,在臺灣美術的發展中,雄獅已貢獻了棉薄之力。」雄獅圖書公司的所有過程,有幸獲得社會大眾的關注與支持。而國家圖書館曾淑賢前館長也在第一時間表達關切,進而有典藏雄獅出版資源的計畫,讓臺灣美術教育的火炬可以透過國家圖書館的典藏而持續傳遞。他在致詞中也分享雄獅美術月刊及雄獅圖書歷經艱苦,但與眾多作者堅持理想,寫下屬於臺灣美術史的不朽篇章;而他耗費四、五年時間所畫的二十幅前輩美術家肖像畫之時,總可感受到這些前輩美術家給他的鼓勵。他曾慨嘆自己好像傻瓜,總是在做虧本的事,然而畫家楊三郎曾告訴他,「這社會若要進步,就是要靠這些傻瓜!」李賢文致詞時一度哽咽,令在場的觀眾為他所流露的真情為之動容。

此次的「重見臺灣美術史,向臺灣美術致敬:雄獅美術暨李賢文畫作捐贈展」將自5月30日起展至8月15日,週二至週日上午十時至下午五時展出,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往國家圖書館藝文中心展覽室前往觀展。

系統號:

O-024811

因應「國家圖書館2樓及3樓空間優化工程」入館動線及服務調整公告

因應「國家圖書館2樓及3樓空間優化工程」入館動線及服務調整公告

標題:

因應「國家圖書館2樓及3樓空間優化工程」入館動線及服務調整公告

內容簡介:

一、空間優化工程說明:

為提供讀者更優質與舒適之閱覽環境,配合本館特色及風格整體重新規劃設計,改善舊有空間格局為智慧學習共享空間,提升閱讀氛圍並兼顧研究功能,做為讀者自主學習、終身學習之良好場域,將於113年4月16日(二)至9月30日(一)針對本館2樓及3樓部分閱覽區域進行空間優化,以強化閱讀氛圍並兼顧提升多元入館服務、座位規劃、圖書調閱服務、資源展示方式等效益,提供讀者更舒適且便利的閱覽環境,打造全新的主題展示與創新互動閱讀空間。

施工期間本館將持續戮力提供讀者各項服務與資源,然仍無法避免造成部分之聲響、粉塵異味及相關動線與服務調整等諸多不便,尚祈見諒!懇請您一同以耐心及包容靜候本館的蛻變,未來將以嶄新的空間及優質的服務迎接您的到來。

二、入館動線調整說明:

(一) 為配合空間優化工程施作範圍並保護讀者人身安全,本工程施作期間,讀者入館動線改由本館藝文中心入口進入,請沿指標搭乘藝文中心電梯(或步行階梯)至6樓入館。
(二) 讀者進出本館仍需於臨時管制口刷取本館閱覽證。


三、閱覽服務調整說明:

(一) 服務櫃台調整:
1. 辦證櫃台:暫設置於本館6樓
2. 總服務櫃台:暫設置於本館3樓川堂區,調閱書(含期刊、報紙調閱及館際合作書取件)亦請於此處領取。
3. 參考服務櫃台:暫設置於本館6樓,待工程完成後將與5樓政府資訊室服務櫃台整併。

(二) 開架資料改採調閱方式提供:

1. 範圍包含:中文新書區、近3年博碩士論文(請利用臺灣博碩士論文獨立調閱系統)、參考室部分開架資料、3樓期刊室學報及期刊合訂本等開架圖書資料。   
2. 因刻正進行相關開架資料移架作業,部分開架圖書已陸續移至書庫,相關館藏狀態,請參考本館館藏目錄查詢系統揭示之「典藏位置」等資訊。

(三) 臺灣博碩士論文獨立調閱系統:原設置於2樓之臺灣博碩士論文獨立調閱系統檢索區,於本工程期間將暫移置3樓期刊室檢索區C區,持續提供讀者檢索利用。

(四) 2樓掃描服務:將暫移置3樓川堂區持續提供服務。

(五) 遺失物領取服務:臨時總服務櫃台僅保留近1個月之遺失物品供讀者查詢及領取;查詢超過1個月以上之遺失物,則須填寫遺失物查詢申請表,須待館方處理完畢後通知讀者。

四、其他:相關服務動線及內容之調整,將視本空間優化工程實際執行進度進行滾動式調整,相關變動將提前公告於本館官網。

系統號:

O-024676

自強不息——王德毅教授紀念會

自強不息——王德毅教授紀念會

標題:

自強不息——王德毅教授紀念會

時間:

2024年6月15日(週六)

報導者:

臺大歷史系

內容簡介: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故名譽教授王德毅先生慟於民國 113 年 4 月 29 日辭世,為緬懷先生學術及德澤,本系謹訂於113 年 6 月 15 日(週六)上午 9 時,假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演講廳舉辦「自強不息──王德毅教授紀念會」,敬邀各界友朋撥冗出席,同表感念之意。
臺大歷史系敬啟

附啟:
擬參加者請於 6 月 11 日前至線上報名。
如欲致送花籃,請於 6 月 7 日前洽紫菱花藝坊(02-89115944; Line ID slin5944),以利會場布置。

系統號:

O-024818

【徵才】中研院民族所徵聘專任助研究員

標題:

【徵才】中研院民族所徵聘專任助研究員

時間:

2024年7月15日截止

內容簡介:

職務名稱:專任助研究員(相當於助理教授)或以上之學術研究人才
工作內容:工作內容 社會或文化人類學及其相關領域之研究,尤歡迎具南島民族研究專長者
應徵資格:已獲得或預定在2024年8月31日前獲得國內外相關領域之博士學位,並具中文溝通能力者
應備資料:請參考中研院人才招募網
受理方式:請於2024年7月15日前,備齊上述資料,寄至1152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張珣所長 收,洽詢電話:02-2652-3303,林小姐;E-mail: falin@gate.sinica.edu.tw

系統號:

O-024744

【徵才】中研院文哲所近現代文學研究室徵聘專任研究人員

標題:

【徵才】中研院文哲所近現代文學研究室徵聘專任研究人員

時間:

2024年7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職缺:本所編制內助研究員 1 名
二、資格:具有博士學位者
三、專業領域:現當代華語文學研究

四、應備資料:各一式六份(含學術著作)
(一)詳細履歷(請註明碩、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授及五年內博士後研究期間之指導教授姓名)
(二)博士學位證書影本,或博士論文通過證明。(有教師資格證書者請加附影本)
(三)未來三年研究計畫
(四)歷年學術著作目錄
(五)重要學術著作(1 至 3 種,含博士學位論文),以外文撰寫者,請附中文摘要。
(六)推薦函(至少需有 1 封)

五、受理方式:請於2024年7月31日前,備齊上述資料,寄至台北市南港區(115)研究院路二段128號,中研院文哲所秘書室收,洽詢電話:02-27895713 黃先生;E-mail:hopperan@sinica.edu.tw

系統號:

O-024680

【徵才】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徵聘專任教師

標題:

【徵才】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徵聘專任教師

時間:

2024年6月16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徵聘領域:
  世界史範疇:以「歐陸史、美洲史、東南亞史」為優先。
  中國史範疇:以「上古史、魏晉南北朝史、明清史、中國現代政治史」為優先。
  臺灣史範疇:以「早期臺灣史、十九世紀臺灣史、日治臺灣史」為優先。

二、申請資格:
 (一)具備國內外歷史學相關博士學位者(如最高學歷為本校授予,遞件申請時須於離校後在本校以外機關學校從事與教學、研究相關之工作兩年以上)
 (二)任職國內外各大學或學術研究機構之專職教學或研究人員
 (三)中文非母語者,宜具備基礎中文溝通和文書能力。

三、應徵資料:請參見官網

四、申請方式:
申請資料請依上述排序,以電子檔方式(檔案類型為 PDF),由申請人以電子郵件寄發至歷史系公務信箱:history@ntu.edu.tw,同時副本:jhhwang@ntu.edu.tw,若檔案大小超過10MB,請放置雲端,並檢附連結供下載。電子郵件主旨請註明「應徵歷史系教師-應徵者姓名」。
收件截止日:2024年6月16日止,資料不完整者不予處理。

五、起聘日期:2025年8月1日

六、通過第一階段徵選者,本系將另行通知繳交紙本著作及安排演講,大約在 2024年11月下旬(旅費尚請自理)。若未克參加,視同放棄應徵。

電子信箱:jhhwang@ntu.edu.tw
公務信箱:history@ntu.edu.tw
電話:+886 2-33664703;傳真:+886 2-23620028

系統號:

O-024684

【徵才】中山大學中文系徵聘專任教師

標題:

【徵才】中山大學中文系徵聘專任教師

時間:

2024年6月2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 職級: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
二、 學術專長:古典詞曲(詞學優先)。
三、 名額: 1名。
四、 聘任日期:完成本校相關聘任程序後,依會議決議聘任日起聘。

五、 應徵資格:
(一)具有國內外大學相關科系博士學位。
(二)符合本校專任教師聘任資格審查要點之規定。
(三)須有近五年發表於第一級核心期刊之論文或執行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六、 檢附資料:
(一)完整個人資料表(請至本校人事室網頁下載「國立中山大學擬聘教師資料表」填寫)及著作目錄表(需含博士論文題目,目錄表請分類填寫,如為核心期刊請自行標注)。
(二)學經歷(教師證書、大學以上畢業證書)及榮譽證明(如國科會獲獎證明等)。
(三)博士論文及最近五年內學術著作一份,如有五年以上具有重大影響力之著作敬請一併檢附。
(四)個人資料表及著作目錄電子檔請另以電子郵件於113年6月21日以前傳遞至聯絡人信箱,通過本系初審後需另繳推薦信函三封。

七、本次甄選依據「國立中山大學教師及研究人員聘任規則」辦理,上述規則可於本校人事室網頁下載(https://reurl.cc/7yRNqN)。本系新進教師所開設課程時數,應授滿本校專任教師每週基本授課時數;新進教師應支援共同必修科目授課並加入該課程計畫團隊。
附註:應徵者請備妥前述資料並註明應徵項目於113年6月21日前(以郵戳為憑)寄至:「(804)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杜佳倫主任收

洽詢電話:07-5252000轉3053,聯絡人:陳小姐
E-mail:yiwen33@mail.nsysu.edu.tw

系統號:

O-024819

【徵才】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徵聘專任教師

標題:

【徵才】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徵聘專任教師

時間:

2024年7月15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職級:專任助理教授(含)以上
二、名額:1至2名
三、資格:獲有國內外各大學相關領域博士學位者
(應屆畢業者,需已完成論文並檢附指導教授具名之畢業證明函)
四、專長:學術思想(先秦至魏晉)、華語文教學
五、起聘日期:民國114年8月1日
六、檢附資料:請見清華大學中文系官網
七、收件截止日:民國113年7月15日截止 (以郵戳為憑)
八、收件地址:請以掛號郵寄至300044新竹市光復路二段101號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中國文學系主任辦公室收(封面務請註明應徵者姓名及應徵中國文學系專任教師字樣),逾期不予受理。
E-mail:cl@my.nthu.edu.tw
電話:(03)571-3677

系統號:

O-024817

【徵才】中正大學歷史學系113學年度徵聘專任教師

標題:

【徵才】中正大學歷史學系113學年度徵聘專任教師

時間:

2024年7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本系擬於113學年度徵聘專任教師1位,114年2月1日起聘,應聘人必須:
 1、資格:已具有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或獨立學院博士學位。
 2、專長:中國史(以明清史為優先)或世界史
 任用資格視應聘人資歷及著作,得為助理教授、副教授或教授。

二、申請文件:
 1、應徵教師履歷資料表,詳見本系網址;如另有詳細之履歷亦可一併附上。
 2、著作目錄。
 3、擬開設課程之授課大綱三門(學士班相關課程)。
 4、五年內之代表著作(請加標示)及其他著作、博士論文(外文論著請附中文摘要)各乙份。
 5、博士學位證書影本(國外證書請附駐外單位驗證)及經歷證明書影本。
 以上1、2、3項請附中文。

三、申請時間:即日起至民國113年7月31日截止(寄達)。

四、寄件地址:621嘉義縣民雄鄉大學路一段168號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系主任收(請註明應徵資料)。
網址:http://depthis.ccu.edu.tw (應徵教師履歷資料表可供下載)
電話:05-2720411轉21302 李小姐

五、如進入第二階段面試,將邀請應聘者到本系面談、演講。

系統號:

O-024679

【徵才】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徵聘專任教師

標題:

【徵才】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徵聘專任教師

時間:

2024年8月12日截止

報導者:

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內容簡介:

一、應徵資格:
1、具國內、外中國文學或相關系所博士學位,或曾任助理教授(含)以上職級者。
2、近五年內曾發表國內外核心期刊(THCI、CSSCI、Scopus等)論文或執行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校級(含)以上學術研究計畫者。

二、專長及名額:思想義理及戲曲領域專任教師各1名,並以能跨領域教授相關課程者優先。

三、檢附資料:個人履歷、與應徵專長相關之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應備文件份數如下:助理教授職級請備一式四份。副教授、教授職級請備一式七份。
1、個人履歷:內含學經歷、研究領域、學術著作目錄、曾任教課程、教學及研究計畫、最高學歷證明影本(持國外學歷者,請附已驗證之畢業證書及成績單)、本校新聘教師送審專門著作一覽表(如附件)。如已具大學校院教師資格者,請附教師證書影本。
2、與應徵專長相關之代表著作、參考著作。
(1)檢附資料需與本校新聘教師送審專門著作一覽表填寫內容一致。外文著作附五千字左右之中文摘要。
(2)代表著作應為送審人取得前一等級教師資格後及送審前五年內(即2019年2月1日至2025年1月31日)之著作;參考著作應為送審人取得前一等級教師資格後及送審前七年內(即2017年2月1日至2025年1月31日)之著作。但送審人曾於前述期限內懷孕或生產者,得延長前述年限二年。
(3)可用抽印本或刊物影印本,請盡量使用A4規格,並標示清楚,以利本系審閱。
3、個人履歷、本校新聘教師送審專門著作一覽表電子檔,請於收件截止日期前,E-mail至本系公務信箱(ncu3100@ncu.edu.tw),主旨請註明「應徵教師-思想義理/戲曲領域-職級-姓名」。

四、起聘日期:預計2025年2月1日起聘。(依本校聘任會議決議起聘日期為主)
五、收件截止日期:2024年8月12日(星期一)前送達(限以紙本郵寄、郵戳為憑),逾期不予受理。
六、退件方式:本系將於徵聘程序完成後,通知退件,並以【對方付費之宅急便方式】寄送。
七、備註:若通過新聘作業,本次提交之代表著作、參考著作不得作為下次升等送審著作。

本案聯絡人:鄭至芯專員
收件地址:32001桃園市中壢區中大路300號文學二館313室(請註明應徵教師)
電話:03-4267163;傳真:03-4229294;E-mail:ncu33100@ncu.edu.tw

系統號:

O-024827

【徵才】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甄聘教師

標題:

【徵才】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甄聘教師

時間:

2024年7月30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專任或專案助理教授(含)以上教師一名。
二、申請資格:
(一)具歷史學或相關學科博士學位者。
(二)任職國內外各大學或學術研究機構,具助理教授(含)以上資格者。
(三)應徵者除獲有博士學位之初任教師外,應具有下列條件之一:
1.三年內有正式出版之專書,並檢附審查意見及通過出版之相關證明。
2.最近三年至少發表一篇 THCI、SCI、SSCI、TSSCI、EI、A&HCI或SCOPUS等索引收錄之學術性期刊論文,且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
3.最近三年至少主持一個國科會研究計畫。
三、甄聘領域:臺灣史、中國史、世界史、史學方法與應用領域。
四、起聘日期:114年2月1日起(起聘一年內,由系教評會進行評鑑,未獲通過者,不予續聘)。
五、應聘資料:請參見官網
六、申請時間:自即日起至113年7月30日止(以郵戳為憑)。通過初審者,本系將安排演講及面談,日期與時間另行通知。
七、郵寄:應徵人請至本系網站下載「東海大學歷史學系新聘教師應徵資料檢核表」,檢核後連同應徵資料直接寄至:40704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四段1727號,東海大學人事室收(請加註:應徵歷史學系教師)。
八、應徵人所寄應徵資料若須寄還,請附填妥地址、姓名之適當信封及郵資以便寄回,未附者恕不退還。

系統號:

O-024708

【徵才】東吳大學歷史學系誠徵世界史專案教師

標題:

【徵才】東吳大學歷史學系誠徵世界史專案教師

時間:

2024年8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 應徵資格:具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博士學位或助理教授(含)以上證書者。
二、 徵求名額:編制內專任助理教授(含)以上一名。
三、 起聘日期:114年2月1日。
四、 研究領域:世界史。
五、 開授課程:世界史必修及選修課程,可用英語授課尤佳。
六、 檢附資料:請詳以下連結。
七、 收件時間:自即日起至113年8月31日止。(如函寄則以郵戳為憑)
八、 遞件方式:親送或以掛號寄至本系,並於信封註明「應徵教師」,另將「個人資料簡表」E-mail予本系聯絡人;申請資料如需寄回,請附回郵信封。
九、 第一階段審查通過者,將邀請至本系進行演講或試教及面試。

系統號:

O-024780

【徵才】雲林科技大學漢學應用研究所徵求助理教授

標題:

【徵才】雲林科技大學漢學應用研究所徵求助理教授

時間:

2024年6月30日截止

內容簡介:

聘任員額:1名。
起聘時間:民國114年2月1日(113學年度第2學期)。
申請資格:具教育部承認之博士學位(或具助理教授以上證書)者。
學術專長:一、具備教授本所下列課程能力之一:
(一)中國哲學、中國思想。
(二)經學。
(三)數位人文應用。
二、具備國文教學能力(文學與創新、應用中文)。

收件時間:即日起至113年6月30日止,以郵戳為憑。

系統號:

O-024683

【獎助】2024臺灣文學獎徵件

【獎助】2024臺灣文學獎徵件

標題:

【獎助】2024臺灣文學獎徵件

時間:

2023年4月15日起受理收件

內容簡介:

本年度臺灣文學獎將於4月15日開始受理報名。創作獎收件日期為4月15日至5月15日;金典獎則分兩階段收件:4月15日至5月15日受理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5月15日出版書籍投件;6月1日至7月1日受理2024年5月16日至6月30日出版書籍投件,均以郵戳為憑。

有意參與之創作者,請於徵件期間至文化部「獎補助資訊網」,點入「2024臺灣文學獎」填寫資料,再印出紙本報名資料,併同應附文件1份及作品10份於截止期限內郵寄至「國立臺灣文學館公共服務組」,收件均以郵戳為憑。詳細徵獎資訊,請參見國立臺灣文學館官網及文化部「獎補助資訊網」之「2024臺灣文學獎」。

系統號:

O-024715

【獎助】第一屆「林正弘哲學創作論文獎」

標題:

【獎助】第一屆「林正弘哲學創作論文獎」

時間:

2024年8月30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宗旨:為了紀念林正弘教授對哲學研究與發展的深遠貢獻,「紀念林正弘教授專案小組」籌設「林正弘哲學創作論文獎」,徵求哲學創作,以期建立台灣自己的哲學創作傳統。

二、徵稿性質:「哲學創作論文」(Philosophical essay)說明:
(1) 所謂「哲學創作論文」是指針對一個哲學問題或哲學觀念,在不依賴任何既有現成的哲學主張、主義、學派、理論之下,創作者獨立運思並寫作,對哲學問題提出原創的、說服力強的合理答案或者發展出一個有系統的原創觀念。
(2) 「哲學創作論文」是哲學傳統的一個重要文類,它以哲學思考和論證的方式來探討一個問題,是現代哲學家在討論哲學問題時常用的文體,典型的例子是培根、洛克、笛卡兒、史賓諾莎、彌爾等現代哲學家的作品,即使在當前學院格式論文已成主導,仍然有很多學院哲學家寫作哲學創作論文。它毋需學術期刊論文那種嚴格的形式,但是討論和論證同樣嚴謹,並且更加強調寫作的風格。
(3) 本徵稿不限制任何哲學問題、觀念和寫作形式,但内容必須符合第一點要求。本徵稿鼓勵針對台灣社會問題,以哲學觀點來分析和討論;但也鼓勵針對任何高度抽象的哲學問題,進行創作。

其他相關訊息,請參見官網。

系統號:

O-024678

【獎助】國立歷史博物館藝術獎學金(傅狷夫獎、劉延濤獎)

標題:

【獎助】國立歷史博物館藝術獎學金(傅狷夫獎、劉延濤獎)

時間:

2024年8月截止

內容簡介:

國立歷史博物館(以下稱本館)接受臺灣前輩藝術家(依姓氏筆畫排列)林玉山先生、郭雪湖先生、陳進女士、傅狷夫先生、劉延濤先生捐款,做為鼓勵從事美術工作後進之獎助,為感念前輩藝術家對臺灣美術人才培育之用心與關懷,本館特設置本獎助學金辦法,並獎助、培育臺灣美術發展之優良人才。

書畫藝術獎:**今年(2024年)舉辦**
1.傅狷夫獎:相關臺灣書畫之研究論文。
2.劉延濤獎:水墨或書法創作作品。

聯絡人:研究組 楊小姐
(02)2361-0270分機203
yangrita@nmh.gov.tw

系統號:

O-024677

【獎助】科技部 「補助國內學術研討會」申請案

【獎助】科技部 「補助國內學術研討會」申請案

標題:

【獎助】科技部 「補助國內學術研討會」申請案

時間:

全年開放受理申請

內容簡介:

科技部 「補助國內學術研討會」申請案,全年開放受理申請。為支持國內人文及社會科學的學術研討會,以帶動相關學術研究,本中心特訂定此業務,歡迎踴躍申請。

【申請時間】全年受理(會議預定辦理日三個月前提出申請)

【須具備條件】
(一)學術論文發表。
(二)學術研討主題。
(三)跨校際之人員參與。
(四)發表論文者以國內教研人員(含博士生)為主。
(五)國外學者比例不超過專題演講者及發表論文者總和的百分之二十(國外學者指主要受聘單位不在臺灣者)。

【申請資格】
(一)申請人須具備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申請專題研究計畫申請資格,並應以其任職學校之院、系所、中心,或其任職研究機構為申請單位,向本中心提出申請。
(二)須未獲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補助兩岸科技學術研討會作業要點」經費補助之學術會議。
(三)須未獲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全國性學術團體辦理學術推廣業務計畫」補助。

【承辦人】
莊方雨│02-2351-1099#303│fangyu207@ntu.edu.tw

系統號:

O-024716

【獎助】愛沙尼亞塔圖大學亞洲中心徵求臺灣教授級學者

標題:

【獎助】愛沙尼亞塔圖大學亞洲中心徵求臺灣教授級學者

時間:

2024年6月17日截止

內容簡介:

詳情請見該中心公告網頁(延長受理至2024年6月17日)
意者逕洽:
Mart Tšernjuk / Email: mart.tsernjuk@ut.ee
Inge Mangelschots / Email: inge.mangelschots@ugent.be

系統號:

O-024908

【徵稿】《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39期「冷戰時期的台灣古典文學」專題徵稿

標題:

【徵稿】《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39期「冷戰時期的台灣古典文學」專題徵稿

時間:

2024年6月30日截止

內容簡介:

本期論文徵求以下議題來稿:
一、冷戰時期台灣古典文學的發展史
二、冷戰時期台灣古典文學的書寫樣態
三、冷戰時期台灣古典詩學主張或文學論述
四、冷戰時期台灣古典文學重要報刊
五、冷戰時期台灣與海外詩壇關係
六、冷戰時期台灣古典文學與同時期新文學寫作趨向比較
七、其他相關議題

相關檔案詳參: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198849
(預計2024年6月30日截稿)

系統號:

O-024682

【徵稿】《台灣史學雜誌》徵稿

標題:

【徵稿】《台灣史學雜誌》徵稿

內容簡介:

1. 本刊為半年刊,每年6月底及12月底各出版一期。

2. 本刊為一專業學術性期刊,園地對外公開,凡有關歷史學未出版之論文(本文+注釋+徵引書目,不超過2萬5千為原則)、研究討論(1萬字為原則)、書評(不超過3千字為原則)與書評論文(不超過5千字為原則),均所歡迎。來稿請附英文篇名、作者英文姓名,論文另附中、英文摘要(中文以五百字為原則,英文不超過一頁),與中、英文關鍵詞(三至五個)。並請按本刊〈撰稿格式〉寫作,以利作業。中文來稿請用Word文書軟體編排,文末請附徵引書目,並附上BIG-5碼(繁體字)電子版文稿檔案。

3. 來稿一律送請專家學者2名匿名審查,結果將知會作者。

4. 來稿刊出之後,贈送論文作者當期期刊4冊,其餘2冊,均不另致稿酬。另免費提供作者論文之PDF檔案,或接受作者自費印製論文抽印本之服務。

5. 來稿牽涉著作權部份(如圖片及較長篇幅之引文),由投稿者自行處理,本刊不負相關責任。

6. 來稿請註明真實姓名、服務單位、通訊地址、電話、電子郵件信箱,以便聯繫。

7. 來稿請寄E-mail:ic.tahr@gmail.com信箱,台灣歷史學會《台灣史學雜誌》編輯部收。

系統號:

O-024681

【徵稿】《成大中文學報》第89期徵稿

標題:

【徵稿】《成大中文學報》第89期徵稿

時間:

2025年1月15日截止

內容簡介:

回望古典,不論是耳熟能詳的「文以載道」、「學而優則仕」或「君子不器」,展現的都是古代知識份子多元的角色、跨域的企圖。文人騷客,常不僅只是創作者,或兼為學富五車的鴻儒,或亦為運籌帷幄的官員。

何況明代萬象紛呈,從臺閣、復古到性靈、新變,雅俗共存、三教雜糅,目不暇給。加以出版業興盛,不論王公貴族或市井文化、庶民生活都得到記錄、彰顯,從柴米油鹽、豆棚瓜架,到出將入相、深謀遠猷,每個文人際遇殊異,其生命歷程,各有跨域的交織共鳴,並一起譜出了明代各擅勝場的合奏。或評為金鼓喧闐,或以為絲竹亂耳,今日解析明代文學的眾聲喧譁,正需結合跨域的研究視野。因此《成大中文學報》第89期,特別策劃「明代文學跨學科研究」專題,並擬定主題如下:

一、明代文學與經學
二、明代文學與史學
三、明代文學與思想
四、明代文學與政治
五、明代文學與社會
六、明代文學與地理
七、明代文學與宗教
八、明代文學與教育
九、明代文學與軍事
十、明代文學與文獻

歡迎海內外學者先進,惠賜 鴻文。

系統號:

O-024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