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中研院近史所蘇聖雄助研究員升等為副研究員

標題:

中研院近史所蘇聖雄助研究員升等為副研究員

內容簡介:

中研院近史所蘇聖雄助研究員自2024年5月21日起奉核定為副研究員。蘇聖雄教授係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研究領域為政治史、軍事史、外交史等,簡歷及學術著作請參考:https://www.mh.sinica.edu.tw/UserDetail.aspx?userID=719&mid=16&tmid=2

系統號:

H-024792

中研院民族所劉文助研究員升等為副研究員

標題:

中研院民族所劉文助研究員升等為副研究員

內容簡介:

中研院民族所劉文助研究員奉核定為副研究員,聘期自2024年5月21日起。劉文教授係美國紐約市立大學研究院心理系博士,研究領域為酷兒理論、情動研究、批判種族研究、批判心理學、亞裔美國人研究等。歷及學術著作請參考:https://tinyurl.com/ms74f7kz

系統號:

H-024793

中興大學歷史系侯嘉星助理教授榮升副教授

標題:

中興大學歷史系侯嘉星助理教授榮升副教授

內容簡介:

中興大學歷史系侯嘉星助理教授榮升副教授。侯嘉星教授係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學術專長為近現代中國經濟史、環境史、歷史GIS等。簡歷及學術著作請參考:http://www.history.nchu.edu.tw/member_detail.php?Key=17

系統號:

H-024685

中興大學歷史系沈玉慧助理教授榮昇副教授

標題:

中興大學歷史系沈玉慧助理教授榮昇副教授

內容簡介:

中興大學歷史系沈玉慧助理教授榮昇副教授。沈玉慧教授係日本國立九州大學人文科學府歷史空間論東洋史博士,學術專長為東亞交流史等。簡歷及學術著作請參考:http://www.history.nchu.edu.tw/member_detail.php?Key=18

系統號:

H-024686

中研院史語所新聘鈴木惠可助研究員

標題:

中研院史語所新聘鈴木惠可助研究員

內容簡介:

中研院史語所新聘鈴木惠可博士為助研究員,鈴木教授係東京大學大學院總合文化研究科博士,研究專長為日本近代美術史、近代東亞雕塑史、臺灣美術史等。研究資歷可參見:https://www1.ihp.sinica.edu.tw/Fellows/Eka_Suzuki

系統號:

H-024801

中研院史語所新聘黃庭碩助研究員

標題:

中研院史語所新聘黃庭碩助研究員

內容簡介:

中研院史語所新聘黃庭碩博士為助研究員,黃教授係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研究專長為中國禪宗史、中國佛教史、唐宋史等。研究資歷可參見:https://www1.ihp.sinica.edu.tw/Fellows/Ting-shuo_Huang

系統號:

H-024799

中研院史語所新聘石昇烜助研究員

標題:

中研院史語所新聘石昇烜助研究員

內容簡介:

中研院史語所新聘石昇烜博士為助研究員,石教授係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研究專長為秦漢史、簡牘學等。研究資歷可參見:https://www1.ihp.sinica.edu.tw/Fellows/Sheng-shiuan_Shih

系統號:

H-024800

中研院民族所黃宣衛研究員榮退

標題:

中研院民族所黃宣衛研究員榮退

內容簡介:

黃宣衛研究員於1983年入所,112年12月31日退休。自113年1月1日起至114年7月31日止奉核定為民族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黃教授專長行為文化人類學等,研究對象則以臺灣的阿美族為主。早期探討焦點是宗教變遷現象,之後關心歷史學與人類學結合的問題,近年來則聚焦到認知與文化的關係。

系統號:

H-024795

中研院臺史所詹素娟副研究員榮退

標題:

中研院臺史所詹素娟副研究員榮退

內容簡介:

中研院臺史所詹素娟副研究員榮退,自本年2月起榮退,並轉任為兼任副研究員。詹教授係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是國內研究平埔族群史與地域社會史領域的重要學者。

系統號:

H-024796

嶺南畫派名家歐豪年教授逝世

嶺南畫派名家歐豪年教授逝世

標題:

嶺南畫派名家歐豪年教授逝世

內容簡介:

嶺南畫派宗師歐豪年4月25日辭世,享耆壽90歲。文化部長史哲聞訊深表哀悼與敬意,並表示,歐豪年繼承嶺南畫派改革傳統國畫的開拓精神,折衷中外、融合古今,創作不輟並長年投身美術教育與文化交流,備受國際藝壇肯定,影響遍及海內外,成為傳統與現代兼容並蓄的中華文化美學符號。

歐豪年1935年生於廣東,出身書香門第,家學底蘊深厚,後因侍從父母移居香港,1952年師從嶺南畫派名家趙少昂,用心學習嶺南派技法,並以寫生自我鍛鍊,於筆墨章法皆有獨到之處,年少即於各地參與美術展覽,1960年受聘為崇基學院(香港中文大學前身)中文系國畫科講師。

1968年應國立歷史博物館邀請來臺舉辦伉儷聯展,自此與臺灣結下不解之緣,1970年獲中國文化學院(現中國文化大學)創辦人張其昀敦聘,於美術系任教並遷居臺灣,而後獲頒為中華學術院哲士、華岡教授、董事會董事,並亦曾出任系主任職務,於華岡校園作育無數英才,並使嶺南畫派拓展於臺灣畫壇。其先後獲頒法國國家美術學會巴黎大宮博物館雙年展特獎,以及韓國圓光大學、美國印第安那州波里斯大學、國立中興大學、輔仁大學、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立東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大學等校名譽博士。

其於2000年成立歐豪年文化基金會,2002年中央研究院嶺南美術館成立,受聘為永久榮譽館長,亦慨然捐贈收藏予中國文化大學及輔仁大學成立歐豪年美術館,並數次舉辦展覽及學術研討會等,為推動與傳承嶺南畫派不遺餘力。其繪畫題材廣泛,遍及山水、人物、花鳥、蟲魚走獸等,對於書法與詩文亦多有研究,藝術成就多元而豐富。作品經常於國內外各地巡迴展覽,被推崇為具有東方人文精神的代表畫家,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歷史博物館、中央研究院嶺南美術館、陽明山中山樓、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等國內外藝文館所均有典藏其作品,國立臺灣美術館並於2013年出版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豪邁.幽遠.歐豪年》。

本則訊息文字引自文化部新聞稿,照片來源為國立國父紀念館。

系統號:

H-024627

著名藝文創作者雷驤逝世

著名藝文創作者雷驤逝世

標題:

著名藝文創作者雷驤逝世

內容簡介:

雷驤在1939年出生於上海,畢業於省立臺北美術師範學院藝術科,曾任小學教師、電視節目製作人,跨界文學、美術與電影,是公認的全方位藝文創作者。他自1967年發表首部小說「犬」後,一生累積著作達36本,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在2021年推出「臺灣攝影家:雷驤」,被雷驤於自序中認定為第37本書。

「臺灣攝影家:雷驤」專書為雷驤認定的第37本書,也是他首度回顧個人歷史的著作。主筆梁秋虹於書中指出,在國家圖書館典藏史料中,雷驤圖文手稿重達16公斤,寫作之餘則持續探索圖像各種表現類型,速寫、彩墨、插繪、版畫等,還有電視紀錄片導演身分,一生共編導製作近300部作品。

雷驤曾獲金鼎獎、金爵獎、金鐘獎等不同領域榮譽肯定,2018年獲得台北文化獎。除創作不輟外,更長年投入美學教育,曾任職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兼任教授,並於各地社區大學與偏鄉小學深耕美術課程,致力將美學融入生活。

本則消息文字、照片來源引自中央社。

系統號:

H-024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