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中心訊息

漢學研究第40卷第4期目次

標題:

漢學研究第40卷第4期目次

時間:

2022年12月出版

內容簡介:

論文
〈世俘〉、牆盤與牧野戰後的武王東征(王旭東)
「勢論」與「勢差」的思考──唐前書論和文論《文心雕龍》之比較論析(陳秋宏)
唐代後期支竦家族研究(翁育瑄)
論《楞嚴經》真如心思想對黃庭堅及後世「鼻觀詩」的影響(朱天助)
元代江南秋稅糧額初探──明清江南重賦之前史(邵長財)
被遺忘的「東征奇將」──麻貴與萬曆援朝戰爭諸問題發覆(徐成)
木陳道忞別集的流傳、刊刻與相關問題(陳曉丹)
北大漢簡《周馴》訛字及相關問題檢討(林清源)

新書評介(Book Review)
評Dongfeng Xu, Friendship and Hospitality: The Jesuit-Confucian Encounter in Late Ming China(Thierry Meynard 梅謙立)
評Xiaoning Lu, Moulding the Socialist Subject: Cinema and Chinese Modernity (1949-1966)(陳昉昊、周睿)
評伊吹敦,《中国禅思想史》(黃庭碩)

系統號:

CCS-021586

《漢學研究》「近年出土文獻研究專輯」專輯徵稿啟事

標題:

《漢學研究》「近年出土文獻研究專輯」專輯徵稿啟事

時間:

2023年2月28日截止

內容簡介:

《漢學研究》預定於2023年12月出版「近年出土文獻研究」專輯。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陳麗桂教授籌畫主編。論文以中英文撰寫皆可,中文稿以不超過兩萬五千字,英文稿以30頁以內為原則。體例請參照本刊「稿約」與「寫作格式」,本專輯的規劃構想說明如下:

中國自1900年新疆尼雅遺址發掘後,逐漸開啟近代考古文物與文獻的整理研究之風。尤其近四、五十年來,隨著前代遺址、古墓的陸續發掘,與墓葬文獻的出土,或香港骨董店出土文獻之面市,更掀起出土文獻典籍研究的熱潮。其出土所及區域,遍及新疆、甘肅(古西域)、河北、河南、山東、江蘇、浙江,尤其是湖北、湖南等地。其中引起較大關注的,如1934年長沙子彈庫的晚周繒書、1959年武威漢簡、1972年山東銀雀山竹簡兵書、1973年河北定縣(古定州)八角廊漢簡,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大批多類帛書文獻、1976年雲夢睡虎地秦簡、1987年荊門包山楚簡、1993年荊門郭店楚簡、1994年上海博物館購自香港骨董店的上博簡、2008年北京清華大學校友捐贈的清華簡、2009年北大校友捐贈的北大漢簡等等。尤其長沙馬王堆各類帛書文獻、嶽麓書院所藏秦簡、以及郭店楚簡、清華簡、上博簡、北大簡等大批簡帛文獻的出土與面市,一波又一波掀起出土文獻研究的熱潮。其所跨越的時代,自周秦以迄漢初,尤其是戰國;文獻內容所涉及的學術領域與類別相當廣泛,包括〈漢志〉「六藝」類的《詩》、《書》、《易》、《禮》,「諸子」類的儒、道、墨、法、陰陽、兵書、數術,方技各類,乃至行氣、房中的養生、保健、方仙之道。其議題之所輻射,包括了歷史、政治、社會、文化,乃至秦、漢邊關事務各層面。

在學術研究的開展上,它們或證實了先秦某一古書存在的事實,或掀起先秦儒、道、兵學與醫學研究的熱潮,或揭開前此「黃老」神秘的面紗,開啟黃老學與中國氣化宇宙論研究的新頁,改寫或印證前此某些傳世文本的思想理論與定見,或補充久已亡佚的古籍。尤其大批戰國楚墓儒、道文獻合卷並抄的情況,更顛覆了前此學界儒、道對立的定論與誤解,或揭去儒家以教化潤飾美化下的古史面紗,還原古史以較合實的面貌,亦令人了解戰國百家爭鳴下,楚地學術各家並採、交融的開放情形。凡此種種,皆為傳統中國學術研究的成就,增添了豐富的新資料,開拓了更寬廣的新途徑。

本專輯因請以近四、五十年來,上述各出土文獻為主要探討對象,不論就哲學思想、文字訓詁考證、經學、歷史,或社會、文化等面向進行深入研探,皆在歡迎之列。

※本專輯之截稿日為2023年2月28日

投稿信箱:chinesestudies@ncl.edu.tw

或投審稿系統http://journals.ncl.edu.tw

系統號:

CCS-021553

臺灣漢學講座邀請韓可龍教授演講

臺灣漢學講座邀請韓可龍教授演講

標題:

臺灣漢學講座邀請韓可龍教授演講

內容簡介:

今(111)年下半國際疫情趨緩,本館與「臺灣漢學資源中心(TRCCS)」夥伴義大利羅馬大學東方學系,以及輔仁大學華裔學志漢學研究中心、德國聖奧古斯丁華裔學志研究所等合作,於11月25至26日假羅馬大學舉辦「近代中國跨文化變遷下的文學、宗教與人文發展」(Literature, Religion and Humanities Cross-cultural Processes in Modern China)國際研討會,其中專題演講與「臺灣漢學講座」聯合舉行,邀請韓可龍(Henning Klöter)教授於會議首日主講「Western missionaries and Chinese linguistics: Documents, periods, and ideologies」(西方傳教士與漢語語言學:文獻、時期與意識形態)。本場次原定由羅馬大學東方學系馬西尼(Federico Masini)教授主持,馬教授因身體微恙無法出席研討會,因此由該系教授保羅(Paolo De Troia)教授主持。

本場次講者韓可龍教授為德國柏林洪堡大學亞非學系(Institut für Asien- und Afrikawissenschaften, 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教授,研究領域包括:大中華區的語言及文化研究、漢語文學、傳教與殖民語言學、中國語言學在歐洲的歷史、臺灣研究等。

講座中,韓可龍教授分享其對於西方傳教士研究漢語的研究成果。首先,韓教授介紹西方傳教士研究漢語的歷史概況及其利用的史料是西方天主教以及新教傳教士珍貴的手稿與當時出版的印刷書籍。其次,韓教授分享,其分析不同教派傳教士資料之後,發現不同時期西方傳教士研究漢語時有其背後所隱藏的語言意識形態。即早期西方傳教士研究漢語時幾乎是精英主義思想,僅聚焦於中國境內的文化以及政治菁英的語言表現,唯一的例外是東南亞的華僑社區。然而,自從西方的新教傳教士於19世紀來到東方後,中國語言學的多樣性獲得了實質性的開放,即西方國家藉由傳教士的研究了解中國方言的多元性。演講尾聲韓教授除了介紹19世紀的西方漢學家,亦提及19世紀末德國政府與民間對於東方的高度關注,促使1887年柏林大學創立了東方語言學系。

演講後的問與答時間,韓可龍教授針對各方發問一一回答,各方學者與聽眾也表示都很珍惜此次實體的學術交流,期待未來國際漢學研究有更多跨區、跨領域的交流。

系統號:

CCS-021596

外交部臺灣獎助金2013年度獎助訪問學人楊孟軒教授新書繁中版發表

外交部臺灣獎助金2013年度獎助訪問學人楊孟軒教授新書繁中版發表

標題:

外交部臺灣獎助金2013年度獎助訪問學人楊孟軒教授新書繁中版發表

內容簡介:

外交部臺灣獎助金2013年度獎助訪問學人楊孟軒(Yang, Dominic Meng-Hsuan)教授著作 "The Great Exodus from China: Trauma, Memory, and Identity in Modern Taiwan" 繁體中文版預定2023年2月由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書名為《逃離中國──現代臺灣的創傷、記憶與認同》。

1949年前後,蔣介石政權遷移至臺灣,百萬人流離失所、飄洋過海,引發被迫流亡的「外省人」與被迫接納的「本省人」,雙方各自歧異卻又彼此相連的衝突與動盪。

本書運用三大理論支柱──創傷、記憶與離散,闡述近代最龐大卻也最不被理解的一段東亞人口大遷徙,但並非深究國共內戰的勝敗,而是藉由書寫平民百姓逃難的苦難回憶,說明他們如何受到影響。作者透過口述訪談及文獻檔案,探討這段歷史軌跡所衍生的四種社會創傷──逃離中國的社會創傷、希望消散的社會創傷、中國返鄉的社會創傷、返回臺灣的社會創傷,以及事件四十年後,他們的後代如何以家族親身經驗為中心,利用共享記憶復原且創造出懷舊文化產物,進而建構一套與離散完全相反的臺灣外省群體在地化與認同感。最終希望讀者由此體會「同理、和解與正義」。

系統號:

CCS-021649

漢學中心2011年度獎助訪問學人高喜明教授新書發表

漢學中心2011年度獎助訪問學人高喜明教授新書發表

標題:

漢學中心2011年度獎助訪問學人高喜明教授新書發表

內容簡介:

漢學中心2011年度獎助訪問學人高喜明(Simona Grano)教授與我國駐瑞士代表黃偉峰博士合編著作 "China-US Competition: Impact on Small and Middle Powers' Strategic Choices" 2023年1月由Palgrave Macmillan Cham出版,並提供免費下載。

系統號:

CCS-021650

漢學研究中心出版品全文資料庫更換網址

標題:

漢學研究中心出版品全文資料庫更換網址

內容簡介:

漢學研究中心出版品全文資料庫乃自2009年元月開始建置,將漢學研究中心出版品期刊之《漢學研究》、《漢學研究通訊》;叢刊論著類之《深耕茁壯─臺灣漢學四十回顧與展望》、《道教與地方宗教─典範的重思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華語語系與南洋書寫:臺灣與星馬華文文學及文化論集》、《圖書、知識建構與文化傳播》等,自創刊以來各期(種)文章逐篇予以數位化影像掃瞄,在取得作者授權後,提供書目查詢與全文影像供眾瀏覽、列印。

2021-2022年間,將期刊、叢刊論著類、叢刊目錄類之《經學研究論著目錄》《兩漢諸子研究論著目錄》、《魏晉玄學研究論著目錄》、《敦煌學研究論著目錄》;其他類之《明人文集聯合目錄》,分階段進行優化與系統整併,加入多重載具瀏覽、保持跨資料庫檢索功能,並更名為「漢學研究中心專題資料庫」。歡迎學界利用。並期盼尚未授權的作者,主動與本中心聯絡。

舊版漢學研究中心出版品全文資料庫,即將於2023年2月底關閉,歡迎利用新版:https://ccsndb.ncl.edu.tw/nclalldbc/nclalldbtp,感謝讀者多來對本中心之愛護。

系統號:

CCS-021630

《漢學研究》更改投稿信箱

標題:

《漢學研究》更改投稿信箱

內容簡介:

漢學研究中心編印發行之《漢學研究》,自即日起,投稿信箱改為chinesestudies@ncl.edu.tw,本刊係以中國文史哲研究為主體之國際性學報,園地公開,歡迎學界惠賜有符合本刊性質之學術鴻篇。

本刊獲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補助編輯費用、參與「補助期刊審查專書書稿」業務。

本刊收入:科技部「臺灣人文學引文索引核心期刊」(THCI Core)、CEPS(華藝)、TJFD(碩亞)、HyRead(凌網)、聯合百科、CLISA(漢珍)、EBSCO出版公司 History Abstracts with Full text。

系統號:

CCS-02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