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首創圖書館多元創意實踐新基地──國家圖書館多媒體創意實驗中心開幕
標題:
內容簡介:
為擴大服務年齡層,滿足自造者及青少年的需求,國家圖書館打造「多媒體創意實驗中心」(Open Lab)(地址:臺北市中正區秀山街4號14樓),於111年11月19日下午3時舉辦開幕啟用典禮,正式對外服務。多媒體創意實驗中心空間融合探索、學習、體驗、創造及分享五大機能,規劃各類型的創作研習空間及提供多元化的軟硬體設備,供民眾進行各項體驗及創意發想,展現創作多重價值,為臺灣首創閱讀結合多元創意實踐的新基地。
曾淑賢館長表示,中心有別於國家圖書館總館,擴大服務年齡層從年滿16歲,降低為年滿6歲,未滿6歲孩童如有陪同者照顧亦可入館。中心除了提供語言學習圖書、漫畫、視聽影音資料於館內閱覽、欣賞外,更提供購置旅遊文學及創作技法類圖書並提供外借服務。在中心空間方面,設置數位創意實作區、動漫創作區、創藝手作坊、卡本特木工坊、個人/親子直播室、團練室、團體討論室、展示區、學習共享區等創作研習空間,並提供3D列印、繪圖創作軟硬體、縫紉機、熱昇華機、輕木工工具、雷切機、直播、影音後製等設備。因應不同年齡層使用需求,星期二至星期六的開放時間較以往藝術暨視聽資料中心延長至晚上9時。
照片說明:多媒體創意實驗中心創意空間導覽與體驗
完整報導請參見:https://www.ncl.edu.tw/information_236_14142.html
系統號:
O-021325
慶祝「臺灣漢學資源中心」創建十週年,國圖舉辦「世界臺灣研究與漢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內容簡介:
為向世界推廣漢學與臺灣研究成果,國家圖書館(以下簡稱國圖)在既有之出版品國際交換及40餘年的漢學研究學術交流基礎上,自2012年起於海外設立「臺灣漢學資源中心」(Taiwan Resource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簡稱TRCCS),選擇國外重點大學或研究機構,經過洽談及雙方正式簽約而設置,冀期加強與各國漢學研究單位合作,推動海內外漢學學術交流,傳布臺灣漢學學術成果,共同建置全球漢學研究資源與訊息平臺,促進東西文化交流的廣度與深度。至今(111)年11月本合作計畫屆滿十週年,所合作建置的「臺灣漢學資源中心」已達44處,廣佈於世界4大洲28個國家,包括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及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牛津大學及聖安德魯斯大學;德國萊比錫大學;荷蘭萊頓大學;日本東京大學及京都大學;韓國首爾大學;馬來西亞拉曼大學;澳洲國立大學;法國法蘭西學院;立陶宛維爾紐斯大學;愛沙尼亞塔圖大學;捷克科學院亞非研究所及馬薩里克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斯洛伐克考麥紐斯大學;匈牙利科學院及羅蘭大學等,顯見國圖推動海內外學術交流斐然有成。
為慶祝本計畫之推展已達十週年之里程碑,特舉辦本次國際學術研討會,參與者包括國圖簽約合作的全球44個合作單位,以及國內外學界與圖書館界同道。教育部林次長騰蛟受邀致詞提到,10年的發展,確實是值得慶祝的里程碑,也是展望未來另一個里程碑的最佳時機。成功的合作,有賴於雙方的承諾和共同努力,教育部非常肯定這個漢學資源推廣與服務計畫的重要性,多年來持續以經費支持。他代表教育部,感謝各TRCCS海外合作夥伴的共同合作,以及國圖曾館長及其團隊的長期努力,積極擴展並服務TRCCS的合作夥伴,才能有如此豐碩的成果,最後,並祝研討會順利成功。曾館長致詞時表示,漢學資源中心的前身是臺灣書院,此建置推動計畫的起始要感謝曾院士志朗,其任教育部長時給予國圖支持才有「台灣漢學資源中心」的創建,以及教育部持續給予經費補助,國圖才能有今日推動漢學研究交流的成果。
照片說明:曾淑賢館長與教育部受邀致詞林騰蛟次長與貴賓暨受邀講座學者合影
完整報導請參見:https://www.ncl.edu.tw/information_236_14097.html
系統號:
O-021309
成大中文系特設「蘇雪林教授研究室」開幕
標題:
內容簡介: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為使中文系榮退教授蘇雪林之精神典範得以傳承,特別集結蘇雪林教授身後捐獻予成大的珍貴文物資產,於11月12日上午正式開幕位於成大中文系館三樓的「蘇雪林教授研究室」與常設展「詩文學海天地心─走入蘇雪林世界」,作為成大人典範傳承的基地,並讓校外人士可一覽蘇雪林教授一生風骨與精彩動人的文學世界。
成大校長蘇慧貞表示,能在校慶期間看到中文系友們凝聚的感情,感謝中文系的耕耘,同時也感動蘇雪林教授將一輩子文物交給成大,從一開始在博物館的展覽,歷經階段性整理成為「最理想、自在、永遠的基地」,將使成大的教學研究都能找到更多可能的角度跟機會,期待「人文」在成大校內不只是一個系所名稱,而是實在綿延的傳承下去。
開幕式當天藉由蘇雪林教授紀錄片一覽精彩生命故事,並邀請成大中文系副教授蔡玫姿分享蘇雪林教授的文學與學術成就。現場包含成大文學院院長高實玫、成大中文系名譽教授王三慶、名譽教授張高評等中文系師生共襄盛舉。
完整報導請參見:https://web.ncku.edu.tw/p/406-1000-246681,r3374.php?Lang=zh-tw
系統號:
O-021311
【徵才】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徵聘專任教師
標題:
時間:
2022年12月31日截止
報導者: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
內容簡介: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暨族群與文化碩士班擬徵聘人文社會領域專任師資1-2名。本系以培養具有跨學科思考與社會實踐的人文社會領域人才為教育目標,也是一個以族群與客家相關議題為主題的研究與教學單位,師資現以人類學、社會學與歷史學為主。歡迎符合以下資格者提出申請。
一、 申請專長學術領域: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文學或其他人文社會相關專長。
二、 徵聘職位:助理教授(含)以上。
三、 起聘日期:2023年8月1日起聘。
四、 申請資格:
1、 具備國內外相關領域之博士學位。
2、 任職於國內外各大學或研究機構之專職教學或研究人員。
五、 申請所需資料:
1、 履歷與基本資料。
(1) 教師基本資料表,如附件。(另請將Word檔email至助理信箱ypteng@nycu.edu.tw)
(2) 個人履歷。
(3) 最高學歷學位證明。
(4) 最近三年內取得博士學位者,請檢附研究所成績證明。
(5) 若已有專職工作或教師資格,請提供證明文件。
2、 研究著作
(1) 博士學位論文(已具助理教授以上資格者免附)。
(2) 五年內重要學術代表著作,最多5件。
3、 研究與教學規劃
(1) 研究與教學旨趣及未來學術發展規劃。
(2) 提供2-3門相關課程大綱。請參考本系課程規劃,至少1門為必修課程。
4、 推薦函
(1) 未具助理教授資格者,請提供2封推薦函(由推薦者彌封簽名後直接寄送本系,或由推薦人將推薦信以pdf檔格式透過電子郵件寄送本系系主任信箱mlpan@nycu.edu.tw),主旨請註明OOO推薦信。
(2) 助理教授以上之申請者,請提供2位推薦人名單與聯絡方式。
六、 依本校專任教師聘約規定,新進教師前三年應參與英語授課,以三門為原則。
七、 申請截止日期:2022年12月31日,以郵戳為憑。
1、 應徵者請檢具上述證件資料,並請於寄封袋上註明「應徵資料」字樣,於截止日期前掛號寄達。地址:302054新竹縣竹北市六家五路一段1號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
2、 所寄資料若需寄回,請附回郵信封。聯絡人:鄧雅嬪行政專員,Email: ypteng@nycu.edu.tw ,TEL:03-5131394
3、 詳細資訊請參考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網站:http://hs.nycu.edu.tw
系統號:
O-021224
【徵才】中山大學中文系誠徵「古典詩」專任教師
標題:
時間:
2023年1月6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 職級: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
二、 學術專長:古典詩。
三、 名額: 1名。
四、 聘任日期:完成本校相關聘任程序後,依會議決議聘任日起聘。
五、 應徵資格:
(一)具有國內外大學相關科系博士學位。
(二)符合本校專任教師聘任資格審查要點之規定。
(三)須有近五年發表於第一級核心期刊之論文。
六、 檢附資料:
(一)完整個人資料表(請至本校人事室網頁下載「國立中山大學擬聘教師資料表」填寫)及著作目錄表(需含博士論文題目,目錄表請分類填寫,如為核心期刊請自行標注)。
(二)學經歷(教師證書、大學以上畢業證書)及榮譽證明(科技部獲獎證明等)。
(三)博士論文及最近五年內學術著作一份,如有五年以上具有重大影響力之著作敬請一併檢附。
(四)個人資料表及著作目錄電子檔請另以電子郵件於112年1月6日以前傳遞至聯絡人信箱,通過本系初審後需另繳推薦信函三封。
七、本次甄選依據「國立中山大學教師及研究人員聘任規則」辦理,上述規則可於本校人事室網頁下載(https://reurl.cc/7yRNqN)。本系新進教師所開設課程時數,應授滿本校專任教師每週基本授課時數;新進教師應支援共同必修科目授課並加入該課程計畫團隊。
附註:應徵者請備妥前述資料並註明應徵項目於112年1月6日前(以郵戳為憑)寄至:「(804)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羅景文主任收」
洽詢電話:07-5252000轉3053 聯絡人:陳小姐
傳真:07-5253069
E-mail:yiwen33@mail.nsysu.edu.tw
系統號:
O-021225
【徵才】The Asian Division of Library of Congress, USA
標題:
時間:
2022年12月20日截止
內容簡介:
The Asian Division is accepting applications for a supervisory librarian to serve as Head of the Scholarly Services Section. The deadline for applications has recently been extended to December 20, 2022. This position involves handling the day-to-day operation of the Asian Division’s reference service and scholarly activities and supervising a staff of reference librarians in charge of seven collections: Chinese, Japanese, Korean, Mongolian, South Asian, Southeast Asian, and Tibetan. For complete details, please visit https://www.usajobs.gov/job/690564900.
系統號:
O-021439
【獎助】Postdoctoral Fellowship in Chinese Studies, The Center for East Asian Studies at Stanford University
標題:
時間:
2023年1月16日截止
內容簡介:
The Center for East Asian Studies at Stanford University is pleased to offer one postdoctoral fellowship in Chinese Studies, open to scholars in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studying any historical period.
The fellowship will begin September 1 of each year, ending August 31 of the following year, with a 12-month stipend of approximately $69,000.
Fellows are required to be in residence in the Stanford area during the appointment period, to teach one course during the academic year, and to participate in all regular Center activitie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will have first right of refusal for manuscripts produced during the postdoctoral appointment.
How to apply
2023-24 Fellowship: Application period October 1 -January 16. The application deadline is January 16, 2023.
Applications will only be accepted via our Interfolio online application portal. No email or paper submissions will be accepted.
The Interfolio application consists of an online Applicant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form, and the following required documents:
Current curriculum vitae
Research statement for the year of appointment (max. 5-page double-spaced)
Writing sample (dissertation chapter or other paper) no longer than 30 pages (whether single-spaced or double-spaced)
Two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Two syllabi for proposed courses
Questions regarding this fellowship may be addressed to John Groschwitz, Associate Director, at jgroschwitz@stanford.edu.
系統號:
O-021367
【徵稿】《漢學研究》「近年出土文獻研究專輯」專輯徵稿啟事
標題:
【徵稿】《漢學研究》「近年出土文獻研究專輯」專輯徵稿啟事
時間:
2023年2月28日截止
內容簡介:
《漢學研究》預定於2023年12月出版「近年出土文獻研究」專輯。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陳麗桂教授籌畫主編。論文以中英文撰寫皆可,中文稿以不超過兩萬五千字,英文稿以30頁以內為原則。體例請參照本刊「稿約」與「寫作格式」,本專輯的規劃構想說明如下:
中國自1900年新疆尼雅遺址發掘後,逐漸開啟近代考古文物與文獻的整理研究之風。尤其近四、五十年來,隨著前代遺址、古墓的陸續發掘,與墓葬文獻的出土,或香港骨董店出土文獻之面市,更掀起出土文獻典籍研究的熱潮。其出土所及區域,遍及新疆、甘肅(古西域)、河北、河南、山東、江蘇、浙江,尤其是湖北、湖南等地。其中引起較大關注的,如1934年長沙子彈庫的晚周繒書、1959年武威漢簡、1972年山東銀雀山竹簡兵書、1973年河北定縣(古定州)八角廊漢簡,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大批多類帛書文獻、1976年雲夢睡虎地秦簡、1987年荊門包山楚簡、1993年荊門郭店楚簡、1994年上海博物館購自香港骨董店的上博簡、2008年北京清華大學校友捐贈的清華簡、2009年北大校友捐贈的北大漢簡等等。尤其長沙馬王堆各類帛書文獻、嶽麓書院所藏秦簡、以及郭店楚簡、清華簡、上博簡、北大簡等大批簡帛文獻的出土與面市,一波又一波掀起出土文獻研究的熱潮。其所跨越的時代,自周秦以迄漢初,尤其是戰國;文獻內容所涉及的學術領域與類別相當廣泛,包括〈漢志〉「六藝」類的《詩》、《書》、《易》、《禮》,「諸子」類的儒、道、墨、法、陰陽、兵書、數術,方技各類,乃至行氣、房中的養生、保健、方仙之道。其議題之所輻射,包括了歷史、政治、社會、文化,乃至秦、漢邊關事務各層面。
在學術研究的開展上,它們或證實了先秦某一古書存在的事實,或掀起先秦儒、道、兵學與醫學研究的熱潮,或揭開前此「黃老」神秘的面紗,開啟黃老學與中國氣化宇宙論研究的新頁,改寫或印證前此某些傳世文本的思想理論與定見,或補充久已亡佚的古籍。尤其大批戰國楚墓儒、道文獻合卷並抄的情況,更顛覆了前此學界儒、道對立的定論與誤解,或揭去儒家以教化潤飾美化下的古史面紗,還原古史以較合實的面貌,亦令人了解戰國百家爭鳴下,楚地學術各家並採、交融的開放情形。凡此種種,皆為傳統中國學術研究的成就,增添了豐富的新資料,開拓了更寬廣的新途徑。
本專輯因請以近四、五十年來,上述各出土文獻為主要探討對象,不論就哲學思想、文字訓詁考證、經學、歷史,或社會、文化等面向進行深入研探,皆在歡迎之列。
※本專輯之截稿日為2023年2月28日
投稿信箱:chinesestudies@ncl.edu.tw
或投審稿系統http://journals.ncl.edu.tw
系統號:
O-02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