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中心訊息

漢學研究通訊第40卷第4期目次

漢學研究通訊第40卷第4期目次

標題:

漢學研究通訊第40卷第4期目次

內容簡介:

【余英時院士紀念專號】
自由主義的傳統基礎—余英時先生的若干治學理路 ⊙王汎森
我與指導教授余英時相處的個人回憶 ⊙田浩著,王千瑀譯
涓滴教誨見真情—懷念余英時先生 ⊙邵東方
回憶編輯《余英時文集》 ⊙沈志佳
回憶先師余英時教授 ⊙賴大衛著,王千瑀譯
接過余英時先生所傳慧炬,讓自由之光永耀宇內 ⊙陳懷宇
余老師與我的師生情誼 ⊙侯格睿著,葉毅均譯

【研究綜述】
中國大陸學界關於近代蕪湖米市的研究回顧與展望 ⊙康健、王暢
法國東亞學院藏越南漢籍略述 ⊙謝澤穎

【新書評介】
Julia Lovell, Maoism: A Global History
Kelly A. Hammond, China’s Muslims and Japan’s Empire: Centering Islam in World War II
岩間一弘編,中國料理と近現代日本——食と嗜好の文化交流史

【會議報導】
國內外學術會議

【學界消息】
漢學研究中心
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2022年度訪問學人獲選名單
外交部「臺灣獎助金」——2022年受獎候選人名單
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
臺灣各大學漢學課程彙目——110學年度第1學期
研究機構及學校動態

系統號:

CCS-019399

臺灣漢學講座邀請費約翰教授演講

臺灣漢學講座邀請費約翰教授演講

標題:

臺灣漢學講座邀請費約翰教授演講

內容簡介:

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與澳洲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及澳亞臺灣研究協會(Australasian Taiwan Studies Association),於臺灣時間2021年12月8日上午10時合作辦理「臺灣漢學講座」,邀請澳洲斯威本科技大學費約翰(John Fitzgerald)講座教授主講「Fifty years of National Shame (國恥) or Century of Humiliation (百年恥辱) ? Resentment, Shame and Legitimacy in the Political History of Modern China」。本場講座與「臺灣現況對話:在世界尋找臺灣的位置」(Taiwan Update: Positioning Taiwan in the World)國際學術研討會聯合舉行。

費約翰教授是西方學術界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其著作等身並獲獎無數,目前為澳洲斯威本科技大學的榮譽教授,曾任教於澳洲國立大學及拉籌伯大學,並為澳大利亞人文科學院(Australian Academy of the Humanities)前主席、院士。費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關注在中國歷史上的民族主義、共產主義、海外華人,以及中國在海外的影響力。

費教授此次演講從歷史的觀點出發,帶領我們探析過去「國恥」與「百年恥辱」在中國的歷史脈絡。他認為「國恥」與「百年恥辱」兩個名詞是相互對立的,前者是國民黨用來針對日本佔領軍;後者則被汪精衛政權用來攻擊美國聯軍支持的蔣介石政府。共產黨也利用「百年恥辱」的名詞來攻擊與美軍聯手的蔣介石國民黨軍,在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後再度廣為運用。費教授並與觀眾一同回顧,現今社會在媒體上所看到的「辱華」,是如何在中國運用之下,成為處理「臺灣問題」的工具。

本場講座於澳洲墨爾本大學實體舉行,並同步透過線上直播,吸引許多相關學者及觀眾參與,問答時間反應亦十分熱烈。活動由澳亞臺灣研究協會主席張耀中博士主持,並由國家圖書館曾淑賢館長、澳洲國立大學臺灣研究計畫主持人Benjamin Penny教授、駐澳大利亞代表處教育組賴碧姬組長,及駐墨爾本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王偉年組長致詞。國際疫情當前,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持續以實體或線上形式舉辦「臺灣漢學講座」,連結臺灣與世界各地學者在國際間的發展與交流。

系統號:

CCS-019382

外交部「臺灣獎助金」2022年度受獎候選人名單

標題:

外交部「臺灣獎助金」2022年度受獎候選人名單

內容簡介:

2022年度外交部「臺灣獎助金」受獎候選人名單已告確定。待候選人接洽取得我國大學校院或學術機構「駐點研究同意函」後,正式成為本獎助金受獎學人。此次申請獎助金者共計397人。經過熱烈討論與審慎評選,最後選出來自44個國家97位受獎候選人,將自2022年1月起陸續來臺進行為期3至12個月的研究。完整名單請參見:https://ccs.ncl.edu.tw/ccs_detail.aspx?sn=445

系統號:

CCS-019419

漢學研究通訊電子報FB專頁成立

標題:

漢學研究通訊電子報FB專頁成立

內容簡介:

敬愛的讀者: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的支持。本中心「漢學研究通訊電子報」(https://ccsnews.ncl.edu.tw/)自2018年元月改版以來,結合地理資訊系統與檢索功能,傳播國內外漢學與臺灣文史哲研究的訊息,充分發揮動態報導的特性。為擴大學術活動訊息傳播,已於成立漢學研究通訊電子報Facebook專頁。歡迎追蹤並與您周遭的學界同好分享。

系統號:

CCS-019418

《漢學研究通訊》園地公開,歡迎海內外學者賜稿

《漢學研究通訊》園地公開,歡迎海內外學者賜稿

標題:

《漢學研究通訊》園地公開,歡迎海內外學者賜稿

內容簡介:

《漢學研究通訊》園地公開,歡迎海內外學者賜稿

一、《漢學研究通訊》辦刊宗旨在於報導國內外漢學研究的動態。報導內容包括:(1)漢學相關學科研究成果綜述;(2)漢學研究新視野及計畫;(3)國際漢學機構介紹;(4)中外著名漢學家傳略、業績與貢獻;(5)學人訪談;(6)外文新刊書評或簡介等。

二、本刊專論刊載以中文稿為原則(含譯著),文長以一萬字左右為度,最長不得超過一萬五千字;外文新書評介稿以中文書寫,一千五百字為原則。

三、本刊為季刊,每年二、五、八、十一月出版。電子版於紙本出版後在「漢學研究中心資訊網」(http://ccs.ncl.edu.tw)中刊出。

四、來稿均經送請專家學者評審,審查採雙匿名制。一經採用,即按相關規定致贈稿酬。

五、投稿請寄送 10001 臺北市中山南路 20 號《漢學研究通訊》編輯部,或寄電子郵件至:ccsnews@ncl.edu.tw。

系統號:

CCS-019417

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度獎助訪問學人佐藤將之教授新書發表

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度獎助訪問學人佐藤將之教授新書發表

標題:

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度獎助訪問學人佐藤將之教授新書發表

作者:

佐藤將之 著

內容簡介:

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度獎助訪問學人佐藤將之(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新著作《後周魯時代的天下秩序──《荀子》和《呂氏春秋》政治哲學之比較研究》預計12月將由臺大出版中心出版。佐藤教授根據較為嚴謹的「觀念史/概念史」分析,闡述《荀》、《呂》兩書在思維上、概念上、論述內容上等多層次的思想特質及其歷史角色。期盼本書在戰國秦漢時代的歷史和思想相關議題之探討能夠提供較新的切入點,並擴大研究視野。

系統號:

CCS-019275

2021年度外籍學人文化參訪活動

2021年度外籍學人文化參訪活動

標題:

2021年度外籍學人文化參訪活動

作者:

佐藤將之 著

內容簡介:

為使訪臺外籍學人瞭解臺灣豐富自然與人文景觀,國家圖書館於110年12月15日邀請外交部「臺灣獎助金」學人參加文化參訪活動,拜訪新北市坪林綠光農園及新北市立茶業博物館。

國家圖書館為臺灣邀請外國學者訪臺重要平臺之一,自2010年迄今,外交部臺灣獎助金已逾千位、83國以上學人來臺。本次由國家圖書館翁誌聰副館長,並邀外交部研究設計會谷瑞生主任共同帶領來自澳洲、印度、印尼、義大利、日本、馬來西亞、蒙古、奈及利亞、美國、祕魯等10個國家約17位受獎學人及其眷屬參加。

活動以上午參觀綠光農園開始,訪問學人換上採茶裝備,體驗茶園軟濕泥土及認識茶籽、茶花、茶樹,其相關產品與採茶體驗。接續移動至茶場,了解新鮮茶葉到最後茶業產品之間過程及工序,除動手做茶點及品茶活動,中餐也享用以茶入菜的當地茶餐,深度體驗坪林茶產業、生活與茶文化,及製茶產業如何影響當地人文活動與自然環境。

午後安排學人參觀新北市立茶業博物館,該館正展出「茶山學」及「赤琥珀」特展。「茶山學」介紹坪林的自然景觀、在地歷史、以及因應環境與文化而生的茶產業,可了解當地的生態、史觀及文物;「赤琥珀」則介紹紅茶發源,其引介西方過程,西方下午茶文化的興起,西方對茶業的需求又如何牽動東西方之前文化的交流與戰爭。

此次參訪使學人感受臺灣豐富自然與人文特色,期待學人日後能將臺灣之美帶向國際宣傳。

系統號:

CCS-019380

《漢學研究通訊》新書評介徵稿

標題:

《漢學研究通訊》新書評介徵稿

內容簡介:

《漢學研究通訊》創刊於1982年,每年出版四期。旨在報導臺灣地區漢學研究、教學、活動、資料等項訊息,並兼及中國大陸、海外地區各地漢學研究訊息,發行遍及海內外約50個國家及地區。

《漢學研究通訊》徵求專論文章,主題範圍如下:

(1)漢學相關學科研究成果綜述

(2)漢學研究新視野及計畫

(3)國際漢學機構介紹

(4)中外著名漢學家傳略、業績與貢獻

(5)學人訪談

「新書評介」專欄。歡迎對外國語文漢學相關近3年新書進行介紹且兼有評論的書評。文長以1,000-1,500 字為佳,歡迎投稿。

來稿均送請專家學者審查,經採用刊登,即按相關規定致贈稿酬。園地公開,歡迎海內外學者賜稿。投稿請寄送100-01臺北市中山南路20號《漢學研究通訊》編輯部,或寄電子郵件至:ccsnews@ncl.edu.tw。相關稿約及寫作格式詳見http://ccs.ncl.edu.tw/g0107/publish2.aspx

系統號:

CCS-019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