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訊息

「天光:一棵永不凋謝的小樹」2021年趙天儀學術研討會

「天光:一棵永不凋謝的小樹」2021年趙天儀學術研討會

標題:

「天光:一棵永不凋謝的小樹」2021年趙天儀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21年5月29-30日(週六至週日)

地點:

靜宜大學(臺中市沙鹿區台灣大道七段200號)

主辦單位:

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

聯絡人:

林秘書,Tel: 04-26328001*17031

內容簡介:

趙天儀教授為臺灣文學重要的代表作家,更是臺灣政權轉換後跨越語言一代的本土創作者與研究者。因為其個人的生命經歷,一方面透過日語繼承著日本殖民統治時代下,臺灣作家與世界連結的傳統;同時之間,也在跨越語言轉換後,在中文書寫上,成為當時少數有傑出表現的本土創作者。

趙天儀一生(1935年9月10日-2020年4月29日)著作等身,有《美學引論》、《現代美學及其他》等13本學術論著;《大安溪畔》、《歲月是隱藏的魔術師》等7本詩集;《風雨樓隨筆》等7本兒童文學、散文作品。並曾獲得臺灣省臺中文藝協會自強文藝獎章新詩獎、巫永福評論獎、行政院文建會文耕獎、大墩文學獎、臺灣文學家牛津獎等獎項,是臺灣戰後第一代的重要創作者與學者。

趙天儀是臺灣重要詩社《笠》的主要參與者與推動者,參與詩刊的編輯外,也在內部擔任詩評的重要角色,奠定了臺灣文學現代詩評論的基礎。然而,因為1974年臺大哲學系事件,時任哲學系系主任的趙天儀被迫離職,在齊邦媛的轉介下至國立編譯館工作,開啟了他在中小學教育、兒童文學的影響力,後來轉任於靜宜大學中文系、台文系、生態系,重新在學術界的不同領域發揮影響。

據於上述關於趙天儀教生前對台灣文學界的貢獻卓然可敬,靜宜台文系將於2021年5月29-30日,將舉辦「天光:一棵永不凋謝的小樹」趙天儀學術研討會」。會議將有八個子題,歡迎對於趙天儀教授創作作品及對台灣文學貢獻有專長及興趣的學者、碩博士研究生投稿,本次會議八個子題如下:
1. 趙天儀兒童文學創作及相關議題
2. 趙天儀童詩創作及相關議題
3. 趙天儀美學及其相關議題
4. 趙天儀評論及其相關議題
5. 趙天儀與笠詩社議題
6. 趙天儀及台大哲學事件議題
7. 趙天儀與同時代台灣作家議題研究
8. 趙天儀及其台灣文學史相關議題研究

貳、投稿方式:
一、投稿人請填寫個人資料表,請參考官網。
二、摘要格式,請參考官網:請以word, A4繕打,一頁(600字)為度,摘要內容含:
1、研究背景與重要性。
2、研究方法
3、主要構想。
4、中英文關鍵字3-5字。

三、應寄資料:
1、個人資料表、論文摘要資料電子檔請寄至pu20640@pu.edu.tw,本系於收到台端郵件後將回傳已收信件通知。(郵件主旨請敘明『趙天儀研討會』)
2、聯絡電話:04-26328001*17031林秘書

四、論文摘要收件截止日期:已截止

五、審查結果通知日期:2021年2月12日(五)。

六、論文撰寫體例將與接受發表通知同時寄送。

系統號:

C-017718

2021年第十二屆古典與現代國際學術研討會:應華新世紀

標題:

2021年第十二屆古典與現代國際學術研討會:應華新世紀

時間:

2021年6月5至6日(週六至週日)

地點:

文藻外語大學(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900號)

主辦單位:

文藻外語大學文教創意產業學院 應用華語文系暨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內容簡介:

一、研討會議題:華語文教學研究、華語文應用研究、語言與跨文化溝通研究
二、會議日期:2021年6月5日(六)~ 6月6日(日)
三、會議地點:文藻外語大學(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900號)
四、主辦單位:文藻外語大學文教創意產業學院 應用華語文系暨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五、指導單位:教育部、科技部
六、參加對象:
1、全國各大學語文相關系所之教師
2、全國各大學華語教學相關系所之研究生
3、海內外學者專家

七、會議形式:專題演講、論文發表、壁報發表、教學工作坊
八、重要日程:
論文摘要投稿截止:2021年1月26日(二)
論文摘要錄取通知:2021年2月26日(五)
論文全文截稿:2021年3月28日(日)

系統號:

C-017652

第五屆「大學生人文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五屆「大學生人文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21年6月18日(週五)

地點:

香港教育大學、香港中文大學

主辦單位:

香港教育大學人文學院

聯絡人:

E-mail: hkuac@eduhk.hk

內容簡介:

香港教育大學人文學院將主辦第五屆「大學生人文學術研討會」,時間擬定於2021年6月18日。會議冀為大中華地區的大學生、香港大專院校就讀之高級文憑及副學士學生提供學術交流的平台,尤為培養研究人文領域的專材,貢獻力量。大會在此誠邀貴校分享此訊息予各學系學生,使更多優才獲得相關資訊,相互交流學術。本屆會議將以線上視像形式舉行,接受以文化、語言、語文教育或文學為主題的論文。論文需以中文(廣東話或普通話)或英文發表,歡迎大中華地區各大學本科生及大專生踴躍參加!大會特設最佳論文獎及論文推薦獎。

摘要提交日期:2021年2月26日
評審通過通知日期:2021年3月中
報告者確認參加日期:2021年3月21日
論文提交日期:2021年5月14日

系統號:

C-017719

「佛教傳播與語言變化——第14屆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佛教傳播與語言變化——第14屆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21年6月24日至25日

地點:

香港教育大學、香港中文大學

主辦單位: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與中文教育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聯絡人:

E-mail: hwfd2020@126.com

內容簡介:

追尋人類語言在歷史上的變化的軌跡,描寫變化的過程,探求變化的原因,總結變化與發展的規律,這是歷史語言學的核心任務。導致語言變化的原因很複雜。在已知的當中,語言接觸最為重要。造成不同語言間接觸的渠道和方式很多,宗教的跨語言跨文化傳播又是其中不能忽視的一種。大規模的宗教傳播,通常要依靠經典的翻譯。經典的翻譯,不論是口頭的還是書面的,本身就是一種語言接觸。任何翻譯作品的語言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源頭語的影響。這一點在通常是外來傳教者將熟悉的源頭語翻譯為不熟悉的目的語的宗教經典的翻譯中表現更為突出。因此,宗教經典的翻譯文本通常會含有超乎尋常的大量原典語言成分。這些成分又成為造成宗教經典神聖性的重要因素。經典的誦習無疑會對信眾產生巨大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會表現在他們的哲學、思想和宗教選擇上,也會表現在他們的語言上。而且,通過無數個體的影響,最終表現為對一個國家或民族語言和文化的影響。

古代漢文佛典是人類歷史上最大宗的宗教文獻遺存,具有極高的語言學研究價值。「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是一個從語言學的角度研究漢文佛典語言的國際性學術論壇。首屆會議於2002年由國立中正大學在台灣嘉義成功舉辦。其後由湖南師範大學(2004)、國立政治大學與法鼓文理學院(2008)、北京大學(2009)、華中科技大學與武漢大學(2010)、忠州大學(2012)、貴州師範大學(2013)、南京師範大學(2014)、北海道大學(2015)、中國人民大學(2016)、國立中央大學與佛光大學(2017)、延世大學與慶星大學(2018)和廣西師範大學(2019)續辦,至今已經十三屆,成為有國際影響的學術交流平台。

為了深入了解宗教的傳播與語言變化的關係,尤其是印度佛教在東亞地區的傳播與東亞各國家與地區語言變化的關係,我們——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中國語言與中文教育研究中心和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計劃利用「第十四屆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這個學術平台,聯合在香港召開一次以「佛教傳播與語言變化」為主題的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的核心議題是「佛教傳播與語言變化」,重點討論印度佛教在中國和東亞其他國家與地區的傳播對當地語言變化發展的影響。

研討會子題
1. 古代印度佛教的傳播導致的相關地區(中日韓越及其他)語言變化的研究,微觀和/或宏觀;
2.從古代佛教文獻所見的相關地區(中日韓越及其他)語言變化的研究,微觀和/或宏觀;
3.漢譯佛經語言的本體研究,包括梵漢對勘研究,同經異譯比較研究等;
4.佛經與非佛經的語言及文字的比較研究;
5.佛經音義研究;
6.其他宗教在傳播過程中對相關地區語言的影響,單獨或比較研究。

日期
2021年6月23日(外埠學者報到)
2021年6月24日至25日(會議)
2021年6月26日(文化考察 [可選擇])

系統號:

C-017715

海洋亞洲:全球化與去全球化人文學科青年學者國際學術研討會

海洋亞洲:全球化與去全球化人文學科青年學者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海洋亞洲:全球化與去全球化人文學科青年學者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21年7月24日(週六)

地點:

會議將安排在馬來西亞、臺灣、香港三個場區

主辦單位:

香港史學後進倡議、馬來西亞新紀元大學學院文學與社會科學院、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史穗》

內容簡介:

「全球化」在過去二十年在學術界廣泛流行,幷作爲一種新興的社會現象成爲大專及中學的課程之一。經歷多年發展,全球化面對的困境亦漸漸浮現,由於民族主義與區域合作的發展,世界或許正呈現「去全球化」的趨勢。

回顧歷史,亞洲從19世紀面臨歐美的介入,經歷著現代化與全球化的雙重影響,各地社會從根本上受到改變。「亞洲去全球化與區域化」是龐複課題,是次研討會旨在從「歷史學」角度研究這些概念、事件與影響。

重要日程
2020年12月31日:報名截止
2021年1月31日:入選公布
2021年6月1日:全文繳交
2021年7月24日:研討會正日

系統號:

C-017720

2021夏荊山學術研討會

2021夏荊山學術研討會

標題:

2021夏荊山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21年9月下旬(暫訂)

地點:

夏荊山文化藝術基金會(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三段131號7樓A室)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夏荊山文化藝術基金會、南京大學夏荊山研究中心、南華大學佛學文化藝術及推廣院

內容簡介:

「2021夏荊山學術研討會」旨在對夏荊山精緻書畫藝術進行深刻學術析論,並擴及東方書畫及佛教藝術研究,推動全球藝術、學術文化交流。

徵稿主題 |TOPIC|
以藝術家夏荊山生平行誼及其書畫作品為主題之定位、分析、論述、哲理探討為優先。
或論及以下議題:
(一)夏荊山與其他畫家比較研究。
(二)佛學、禪學歷史與文獻。
(三)宗教、佛像繪畫藝術。
(四)東西方藝術之比較。
(五)傳統儒釋道、哲學、文學思想。
(六)其他與書畫藝術相關之主題。

研究者可引用「夏荊山書畫藝術數位典藏」網站的學術資源,本會提供夏荊山作品圖像大檔免費授權。網站連結:www.xjsarts.com

徵稿及研討會期程|SCHEDULE|
學術論文摘要提交截止日:2021.4.7(三)
學術論文摘要審核通知:2021年5月初
學術論文全文提交截止日:2021.8.12(四),全文字數:8000~10000字(不含注釋)
會議時間:2021年9月下旬 (確定時間另行通知公告)
會議地點: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三段131號7樓A室(財團法人夏荊山文化藝術基金會)
*正式入選本次研討會徵稿的論文作者,給予研討會發表費新台幣兩千元整。

系統號:

C-017721

第七屆青年學者台灣語言學術研討會暨台灣語文學會成立三十周年慶祝大會

標題:

第七屆青年學者台灣語言學術研討會暨台灣語文學會成立三十周年慶祝大會

時間:

2021年10月15至16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主辦單位:

台灣語文學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

聯絡人:

E-mail: 7ysstl@gmail.com

內容簡介:

◎主辦單位:台灣語文學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
◎會議日期:2021年10月15、16日(星期五、六)
◎會議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會議主題:台灣本土語言的多元發展:國際/本土、理論/應用、科學/人文
◎會議子題:
本土語言作為教學語言的推動與行動研究
各國推動包含本土語言的多語政策與現況研究
東南亞咱人話/福建話/閩南語/客語的研究
本土語言作為行銷與商業應用的語言研究
本土語言作為第二語教學與對外教學研究
本土語言的媒體與傳播研究
本土語言的科技應用及發展
本土語文與流行文化
本土語言的雙語認知、心理、腦神經研究
本土語言的語音、音韻、句法、語意、語用研究
其他有關於台灣本土語言之研究

◎投稿資格限定:研究生或取得碩、博士學位五年內之青年學者
◎論文書寫及口頭發表語言:台灣本土語言、華語、英語
◎摘要截稿日期:2021年3月31日
◎錄取結果公告:2021年5月15日
◎全文截稿時間:2021年8月30日

系統號:

C-017716

2021台灣文學學會年度學術研討會

標題:

2021台灣文學學會年度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21年10月30日(週六)

地點:

靜宜大學(台中市沙鹿區台灣大道七段200號)

主辦單位:

臺灣文學學會、靜宜大學臺灣文學系

聯絡人:

E-mail: twla161030@gmail.com

內容簡介:

一、會議主題:台灣大文學史的建構與想像
90年代對於「台灣文學」而言,是值得特別記憶的時刻,社會各界歷經一番艱辛過程,台灣文學學科終獲成立。不過,從學科出現迄今,台灣文學研究系所雖然陸續成立,但關於知識系統的建置,仍不斷面臨各式挑戰,包括:致力追求本土化的知識特徵,是否會流於侷限?怎樣可以促進台灣文學研究邊界擴大?又要如何才能快速與世界接軌,達到國際化目標?在面對近期出現的「華語語系文學」熱潮,或早已耳熟能詳的「東亞研究」論,以及先前出現過的「民國文學」話題,台灣文學的研究對象是否也該進一步擴及「華文文學」和「東亞文學」、「民國文學」呢?

上述所論,攸關著什麼是「台灣文學」的定義,以及學科知識邊界何在的問題。而耐人深思處尚不僅於此,以目前所見多種文學史而言,討論範圍多集中於台灣本島自身現象與發展狀態,未能擴及金門、馬祖、澎湖,乃至於其他離島地區。那麼,該如何建構和想像一部具有宏觀視野的「台灣大文學史」?文學政治與地理疆界關係要怎樣進行探討?從「島嶼」研究視角入手是否可行?又,面對前述晚近十餘年來的新興研究議題,是該予以收編、串連或拒斥?以上,均為台灣文學史的內容考掘、輪廓勾勒和書寫實踐工作,帶來許多挑戰和刺激,在在提醒台灣文學學科需要時刻保持反省,並以此尋找更上層樓的新動力。

綜上,本次會議擬進行下列子題徵稿:
「台灣大文學史」的建構與想像
台灣文學研究回顧與展望
台灣文學新史料、新觀點與新方法
金門文學研究
馬祖文學研究
澎湖文學研究
台灣其他離島文學研究
海洋文學研究
華語語系論述等新興議題與台灣文學
其他相關議題
二、會議資訊

1.主辦單位:台灣文學學會、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
2.會議時間:2021年10月30日
3.會議地點:靜宜大學

三、來稿注意事項
1.投稿資格:台灣文學學會、日本台灣學會、天理台灣學會之會員
2.提供論文中文摘要500字左右,並填寫「論文發表人資料表」。
3.截稿日期:2021年3月15日。
4.來稿請寄「台灣文學學會」電子信箱: twla161030@gmail.com ,註明「年會投稿」。本會將邀請專家學者進行審查,審查通過之後,於學會網站公告錄取名單,並另函告知後續會務訊息。

系統號:

C-017608

第五屆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五屆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21年11月12~13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清華大學南大校區行政大樓五樓第三會議室(新竹市東區南大路52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清華大學華文文學研究所

聯絡人:

賴小姐,E-mail: zhuqiantw@gmail.com

內容簡介:

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始自2013年,由新竹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發起,此後每兩年舉辦一次,並於會後出版論文集。自第三屆起,清華大學華文文學研究所漸次接手主辦,冀能藉新竹一帶文史藝術、區域活動之研析與討論,再現藝文的光燦歷史、深掘在地文化魅力,發展獨特之區域文化研究,並與國際地方學研究相互映照、交流合作。

徵稿事宜:
1.作者資歷:大專教師或研究單位之專家學者、博士後研究、博士生。
2.徵稿期限:2021年3月2日(二)前,請提交「竹塹學論文發表人資料表」(煩請先惠賜論題及論文提要300字)。
3.審核結果:將於2021年3月底前另函通知。

徵稿主題:
1.文人社群及詩社活動、學術傳播
2.地誌文史與文化資產
3.書畫金石及綜合藝術
4.自然地景及科技景觀
5.客家文化及區域地理
6.民俗信仰及部落文化
7.當代藝文及民間曲藝
8.國際地方學

系統號:

C-017717

「現代性、記憶與亞洲童年」國際研討會

標題:

「現代性、記憶與亞洲童年」國際研討會

時間:

2021年11月20日(週六)

地點:

成功大學力行校區台灣文學系(台南市北區小東路15號)

主辦單位: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

聯絡人:

黃郁珊助理,E-mail: tclra2019@gmail.com

內容簡介:

現代性與記憶的概念,與亞洲童年的論述、形構與轉化,向來息息相關。現代性一詞,隱含種種指涉,既指向不同歷史時期以及文化空間──例如,教育改革與文學和美學革新之實踐層面;另方面,亦可指稱「一個世代對自身科技革新、科技治理及社會經濟的自我定義」(Sharon L. Snyder, “Modernity”)。記憶,同樣的,是個多重歧異的概念,不僅指向對過往的建構,也指涉對當下和未來的協商與翻新。然而,記憶也可能滿布創傷和虛幻,因而往往呈現對歷史和文化──或時間與空間──的攪擾、斷裂和「遺忘」(Anne Whitehead, Memory)。現代性、記憶與亞洲童年作為一研究課題在學界,仍屬尚待開發的議題。本次研討會將以「現代性、記憶與亞洲童年」為主題,歡迎各界投稿,發表與會議主題相關之論文,議題可包括(但不限於)下列各項:

1. 亞洲視野下的現代性與童年理論
2. 檔案研究與亞洲童年
3. 亞洲童年與記憶敘事(口述歷史、回憶錄、自傳、圖文小說等)
4. 殖民與後殖民下的亞洲童年與兒童文學
5. 跨國主義/跨文化下的亞洲童年與兒童文學
6. 全球脈絡下的亞洲童年與(視覺)文本再現
7. 亞洲以外的亞洲童年與(視覺)文本再現
8. 兒童網路文化與跨媒介敘事
9. 青年運動與兒童對亞洲童年的(再)書寫

大會專題演講
周多喜(Dr. Dafna Zur)美國史丹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學系副教授暨東亞研究中心主任

進度與日程
1. 論文摘要截稿日:2021年6月20日
2. 論文摘要接受通知:2021年7月10日
3. 修訂版論文摘要繳交截止日:2021年10月30日(摘要將收錄於「大會手冊」)
4. 研討會日期:2021年11月20日

重要提醒
1. 每篇論文的宣讀時間為二十分鐘。
2. 大會語言為英文與中文兩種。請選擇其一撰寫論文摘要,並於研討會當日用相同語言發表論文。
3. 為因應新冠疫情之不確定性,境外發表人部分將採預錄或線上發表。

論文摘要收件:即日起至6月20日截止
tclra2019@gmail.com 聯絡人黃郁珊助理

系統號:

C-017687

第十八屆先秦兩漢學術國際研討會

標題:

第十八屆先秦兩漢學術國際研討會

時間:

2021年11月26至27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輔仁大學(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0號)

主辦單位: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

聯絡人:

E-mail: 064088@gapp.fju.edu.tw

內容簡介:

徵稿啟事
一、會議名稱:「第十八屆先秦兩漢學術國際研討會」
二、主辦單位: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
三、會議時間:2021年11月26至27日
四、會議主題:與先秦兩漢相關範疇之
(一)經學
(二)史傳諸子
(三)文學辭賦
(四)語言文字
(五)出土文獻
(六)其他相關議題。

五、截稿期限:
1、論文題目與提要:2021年1月29日前。
2、論文全文付梓稿:2021年09月30日前。
投稿者務請依照本會撰稿格式書寫,以利編輯作業。並請將論文題目與提要、論文全文付梓稿於相關截止日前將電子檔寄至:064088@gapp.fju.edu.tw
郵件標題格式須為:[投稿]〈稿件名稱〉作者姓名。

六、提要審查:論文提要經大會學術組審議後,另行於2021年3月15日前專函通知審查結果。

七、報名表下載:https://reurl.cc/r85KRr

系統號:

C-017651

2021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2021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21年12月15日至17日(週三至週五)

地點:

中央研究院(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臺灣史研究所、歷史語言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中國文哲研究所

聯絡人:

簡金生,Tel: (02)2652-5350#6841;E-mail: mingching@gate.sinica.edu.tw

內容簡介: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擬於2021年12月15日(星期三)至17日(星期五)舉辦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提供國際學界同仁知識交流的平台。本次會議將公開徵稿,歡迎明清時期各領域具原創性研究的論文踴躍投稿。投稿時間自即日起至2021年5月1日止。

相關訊息,請詳下列網址:http://mingching.sinica.edu.tw/News_Detail/2745
聯絡人:簡金生先生,(02)2652-5350#6841,mingching@gate.sinica.edu.tw

系統號:

C-01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