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古今論衡第35期

古今論衡第35期

標題:

古今論衡第35期

時間:

2020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內容簡介:

【研究專論】
《居延漢簡》釋文補正(劉增貴)
牡丹社事件的考古學視點——1871年事件的發生(郭素秋)
殷曆月首諸說平議(歐柏昇)
【收藏誌】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少數民族藏品的來歷與蒐藏意義試析(胡其瑞)
【人物】
劉節與李小緣等往來信函釋讀(張求會、洪光華)
【古文獻解讀:《續高僧傳》研讀班】
《續高僧傳》〈感通篇〉譯注(五)〈釋慧瑱傳〉、〈釋洪獻傳〉、〈釋慧雲傳〉、〈釋法朗傳〉

系統號:

P-017467

新史學第31卷第4期

標題:

新史學第31卷第4期

時間:

2020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新史學》雜誌社

內容簡介:

【導言】
2020年《新史學》宋史研究專號導言

【特稿】
關於宋代史料中的兩種週期(蔡涵墨)

【論著】
正學與小道——真德秀的性命論與術數觀(張藝曦)
宋代成都龍女祠及其信仰空間的變遷(許凱翔)
從反思碑記史料論南宋福建莆陽公共建設中官、士、僧的權力關係(張維玲)
以父之名——論〈景靈西宮記〉的文本特色與其成因(趙悅)

系統號:

P-017493

臺灣人類學刊第18卷第2期

標題:

臺灣人類學刊第18卷第2期

時間:

2020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內容簡介:

【李亦園紀念講座專文】
空間想像:施堅雅「人類互動系統」與漢人儀式中空間意象及主體性之角色(桑高仁)

【專號論文:會議作為方法】
前言(呂欣怡)
計畫作為許諾: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中的會議、國家話語、與社區行動(容邵武)
會議作為未來時間性的匯集與競逐—台灣離岸風電環評的民族誌分析(呂欣怡)
活力的部落,培力的評鑑?原住民族部落活力計畫現場的民族誌觀察(林文玲)

【書評】
Silvio, Teri J.: Puppets, Gods, and Brands: Theorizing the Age of Animation from Taiwan(傅可恩)
胡台麗,劉璧榛主編:《當代巫文化的多元面貌》(李宜澤)
Susan Gal and Judith T. Irvine: Signs of Difference: Language and Ideology in Social Life(劉子愷)

【影評】
蘇育賢:《工寮》Gubuk (Hut)(林孟瑢)
游志聖:《ivucung 誰迷了路》Ivucung: Unraveling the riddle of our roots(李愛娜)

系統號:

P-017537

臺大歷史學報第66期

標題:

臺大歷史學報第66期

時間:

2020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內容簡介:

許正弘/元答己太后政治集團與仁英二朝政局
林展/明嘉靖年間理學領袖和經典的塑造——以羅欽順《困知記》的撰寫與傳刻為例
蘇聖雄/空間換取時間?——蔣中正於華北的對日軍事布局(1935-1937)
王遠義/中國自由主義的道路——林毓生的政治關懷與五四全盤性反傳統主義研究

※研究討論
Zeng, Yi-Jia/The Role of Consent in Locke’s Theory of State

※書評
蕭明禮/帝國大陸生命線的興亡史——評林采成,《華北交通の日中戦争史:中国華北における日本帝国の輸送戦とその歴史的意義》

系統號:

P-017511

亞太研究論壇第68期

標題:

亞太研究論壇第68期

時間:

2020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內容簡介:

1. 陳玉華、吳偉怡,〈香港的食物本土主義與跨境政治:新冠疫症與顏色消費〉
2. 馬美婷,〈馬來西亞當代咖啡消費文化的轉變:時代變遷下的檳城喬治市傳統咖啡店〉
3. 林平、林東余,〈打開黑盒子:冷戰時期的臺灣與印尼關係發展(1949–1971)〉
4. 司徒宇,〈緬甸在地非政府組織的相互連結:以「克欽邦與北撣邦人道援助參與策略」為例〉

系統號:

P-017520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54期

標題: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54期

時間:

2020年11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內容簡介:

王船山的歷史觀──從目的論觀點的討論(陳祺助)
膠州灣事件後中日關係的轉變:兼論日本對華外交的多元性(吉辰)
國家司法與民族自尊:牛蘭事件下的政治角力(林威杰)
廣西「瞞產私分」的意義及影響(王力堅)

書評
評オリオン.クラウタウ編《戦後歴史学と日本仏教》(倪管嬣)

系統號:

P-017436

哲學論評第60期

標題:

哲學論評第60期

時間:

2020年10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內容簡介:

郭象注《莊》的詮釋意義──以「逍遙」為討論中心(許瑞娟)
程伊川「義理」概念之實踐性展開──以「集義養氣」詮釋中的天人思想為視點(黃崇修)
陸象山以二心為一之自我論人之善惡(陳士誠)
論曾天從「理念的真理認識」的難題(黃文宏)
解讀及評價:Rolf-Peter Horstmann《康德之想像力》(楊德立)

系統號:

P-017435

美術史研究集刊第49期

標題:

美術史研究集刊第49期

時間:

2020年9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

內容簡介:

北周長安佛教藝術模式及其源流(常青)
誰人空塚掩荒蓁──叩問壺關上好牢1號墓的「話語」邏輯(李清泉)
權力、共同體與信仰網絡:興福寺南圓堂不空羂索觀音像的複製(詹晏怡)
卡拉克樣式瓷「瑣子」紋及相關問題(謝明良、陳珀瑜)

系統號:

P-017437

蔣廷黻:從史學家到聯合國席次保衛戰的外交官

蔣廷黻:從史學家到聯合國席次保衛戰的外交官

標題:

蔣廷黻:從史學家到聯合國席次保衛戰的外交官

時間:

2021年2月

出版單位: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作者:

江勇振 著

內容簡介:

蔣廷黻是一位卓越的歷史學者,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後,歷任南開大學與清華大學教授。他亦是一位傑出的政論家,評論散見於《大公報》等著名刊物,並與胡適共同創辦《獨立評論》。然而,蔣廷黻在現代中國集體記憶裡重新出土的時間,比胡適晚了近二十年,不只因為其從政生涯遠長於學者生涯,更因他是中共政權在政治上的敵人。

離開學界後,蔣廷黻歷任國民政府行政院政務處長、駐蘇聯大使、駐聯合國常任代表與駐美大使,而他在聯合國與美國的首要任務,便是阻擋中國進入聯合國,以及阻止美國承認中國。美國頒給蔣介石的兩道「免死金牌」——「緩議方案」與「重要問題」——在他的斡旋下,讓中華民國保有聯合國席次二十年。

江勇振繼《舍我其誰:胡適》四部曲後,為學優則仕的蔣廷黻作傳,以三份難得的珍貴史料為基礎:英文版《口述自傳》、1944至1965年的英文日記,以及《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蔣廷黻資料》,描繪出歷經國難驚濤的一代外交官風範,與蔣廷黻個人生命的愛恨灑脫。

系統號:

P-017495

逆轉的東亞史(1):非中國視角的東南(吳越與江淮篇)

逆轉的東亞史(1):非中國視角的東南(吳越與江淮篇)

標題:

逆轉的東亞史(1):非中國視角的東南(吳越與江淮篇)

時間:

2021年2月

出版單位:

臺北:八旗文化

作者:

劉仲敬 著

內容簡介:

在一般讀者的認知裡,吳越地區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但在文化人類學上,中古時期以前的吳越其實具有強烈的東南亞屬性。若從考古學和人類學角度來看「東南亞」,是指從長江以南、一直往南延伸到今日的東南亞,並且包括台灣在內的廣大範圍。

劉仲敬指出,吳越民族和江淮民族最初都是發跡自今日的東南亞,沿著東亞海岸線一路北上,最後抵達、定居在長江下游一帶,並且分別在先秦時期分別建立了吳國與越國。

不同於「中國」的雅言和束髮帶冠,吳越兩國說古越語、行斷髮紋身。《淮南子˙齊俗訓》就有記載吳越習俗與中國的不同:「胡人用頭骨盛酒發誓、中國歃血為盟,吳越割臂為盟」,在在顯示出吳越文化和中國文化在本質上的差異。其實,吳越民族那種在自己身上割出傷痕的習俗,至今仍經常見於印尼的加里曼丹,足見古代吳越文化反而更接近東南亞文化。

系統號:

P-017503

異域、異人、異獸:《山海經》在明代

異域、異人、異獸:《山海經》在明代

標題:

異域、異人、異獸:《山海經》在明代

時間:

2021年2月

出版單位:

臺北:秀威資訊

作者:

鹿憶鹿 著

內容簡介:

《山海經》是一部奇書,書中有扶桑國、羽民國、一臂國、一目國,有西王母、精衛鳥、九尾狐,有飲了不老的赤泉、吃了長壽的不死樹,佩戴鹿蜀獸的皮毛會子孫滿堂,䔄草荀草讓人變美。陶淵明流觀過山海圖,白居易以貘獸圖當過屏風治療頭痛,山海異域是一處覓尋不得的樂園仙鄉。

本書聚焦《山海經》一書在明代的出版、閱讀與流傳,系統的討論來自《山海經》的異域、怪奇鳥獸、遠國異人的「非常」知識,如何為明代的士庶,乃至王公貴族接受、喜愛,甚至流傳域外,與不同文化融匯。作者運用海內外《山海經圖》多種,彙整比對,梳理出圖本間承衍的譜系,並採取圖文結合的討論,從文獻、文本的探討到圖像的分析,皆有精彩的觀點闡發。

系統號:

P-017518

閩浙贛寶卷與儀式研究

閩浙贛寶卷與儀式研究

標題:

閩浙贛寶卷與儀式研究

時間:

2021年2月

出版單位:

臺北:博揚文化

作者:

李志鴻 著

內容簡介:

本書的研究,有別於傳統的佛教、道教研究,對中國東南部羅祖教新教派有新的發明,揭示了羅祖教教義與佛教教義重新合流,甚至成為近現代佛教重要教義等諸多史實。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獲得大量鮮活的寶卷、宗譜文本。對齋醮儀式進行了大量調查及細緻研究,是前人所未曾觸及,而這是進入寶卷,進而對之進行更深入研究的必經之路。本書對民間宗教與地方宗族之關係,以及民間宗教與底層民眾日用倫常之結合亦有所探討。

系統號:

P-017527

侯孝賢的凝視:抒情傳統、文本互涉與文化政治

侯孝賢的凝視:抒情傳統、文本互涉與文化政治

標題:

侯孝賢的凝視:抒情傳統、文本互涉與文化政治

時間:

2021年2月

出版單位:

臺北:群學出版公司

作者:

謝世宗 著

內容簡介:

導論 侯孝賢、《悲情城市》與抒情傳統
第一章 沈從文、生命力與城鄉發展
第二章 靜態悲劇與旁觀者視角
第三章 偷車賊、底邊階層與抒情置換
第四章 歷史再現、今昔對比與敘事結構
第五章 當代的末世圖像與抒情的時間意識
第六章 跨國電影、觀光客的凝視與抒情在他方  
第七章 文化中國的擬像與幽微的華麗美學
結論 臺灣戰後政治文化與中國抒情傳統的反思

系統號:

P-017555

口袋裡的家國:歌曲、郵票、錢幣中的國族認同

口袋裡的家國:歌曲、郵票、錢幣中的國族認同

標題:

口袋裡的家國:歌曲、郵票、錢幣中的國族認同

時間:

2021年2月

出版單位:

臺北:時報出版

作者:

麥留芳 著

內容簡介:

社會認同是社群裡一種無可避免的歸屬或分類感受,國家、族群的認同乃是兩大普遍例子。但認同有真實的,亦有虛擬或想像的。國、族大都以旗幟、徽章、鳥獸、人物之類作為象徵符號或標誌。但它們並不是隨時隨地,或無緣無故就能被啟動的。擬啟動這些標誌而生情,就得透過某些機制的運作。其中比較有效的機制乃是歌曲、郵票、錢幣。

歌曲、郵票和錢幣在本質上雖然風馬牛不相及,卻具有共同的內涵和功能:首先,它們都與中國近代史的脈絡密不可分;其次,它們都具有迅速流通與傳播的特性。一百多年來,中國歷經朝代更替、軍閥割據、日本侵華、國共內戰等重大事件,遍布各地、尚孕育著臍帶文化的華人,如何在割裂的歷史與土地上形塑其國族認同?在中國近代史兼華僑研究之領域裡,麥留芳的《口袋裡的家國:歌曲、郵票、錢幣中的國族認同》另闢蹊徑,將視野聚焦於愛國歌曲、孫像與烈士郵票,以及藕斷絲連的孫像錢幣上,深入探索它們得以成為建構國族認同與想像機制的關鍵歷史。

系統號:

P-017556

百年客諺客英解讀

百年客諺客英解讀

標題:

百年客諺客英解讀

時間:

2021年2月

出版單位:

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作者:

彭欽清、黃菊芳 編著

內容簡介:

《客英大辭典》(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Hakka-Dialect as Spoken in Kwang-tung Province)收詞廣泛,舉凡天文地理、動植物、農事、風土、人情、擬聲相關語詞都收錄,尤其可貴的是俚俗語廣收市井小民用語,有些詞無漢字,所以出現許多有音無字的詞目及俚俗語。本辭典蘊涵豐富的客家文化知識,俗諺語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百年客諺客英解讀》整理譯注近百年前《客英大辭典》(1926年版)所收錄的850餘則客家俗諺語,書中每則俗諺語主要根據教育部頒定客語規範用字校訂,除了整理原辭典所附的客語拼音及英文釋義外,並進行辭典英文釋義的中文翻譯,中文翻譯有不足之處則增加說明,最後附上參考資料及辭典截圖。本書可作為研究客家文化與客語教學的參考。

系統號:

P-017557

禮祝下鄉:驅瘟逐疫祭典中的王府行儀——臺南、東港、漳州比較研究

禮祝下鄉:驅瘟逐疫祭典中的王府行儀——臺南、東港、漳州比較研究

標題:

禮祝下鄉:驅瘟逐疫祭典中的王府行儀——臺南、東港、漳州比較研究

時間:

2021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蔚藍文化

作者:

謝國興 著

內容簡介:

驅瘟逐疫是中國社會從古至今普遍存在的民俗文化,最晚從明代開始,漸有結合王爺信仰及以船送瘟的民間信仰活動,其中閩南地區的王醮尤其普遍。不過,明清時期王爺信仰雖然在民間社會相當蓬勃,卻始終不被官方認可。

臺灣地區迎送王爺祭典及建醮活動可稱十分頻繁,但配合王醮舉行王府科儀的宮廟並不多見,其中以「臺南西港慶安宮」每三年舉行一次的王府行儀最完整,也最具有儒、道在民間信仰儀式實踐上完美搭配、交融合作的典範意義。

本書將著重在臺南慶安宮、金唐殿、長興宮的王醮,同時與屏東東隆宮、漳州白沙王府等不同地區進行比較,就其王府空間格局、王府人員編制、王府行儀流程與文化傳承,進行詳細的記錄與分析。

系統號:

P-017431

善書、經卷與文獻(3):「平話」、《五代史平話》新解

善書、經卷與文獻(3):「平話」、《五代史平話》新解

標題:

善書、經卷與文獻(3):「平話」、《五代史平話》新解

時間:

2021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博揚文化

作者:

范純武 編著

內容簡介:

論文
王見川──「平話」新解:兼談《南村輟耕錄·扶箕詩》與《五代史平話》
李夢──經卷之外:三官信仰的主流與異說
朱明川──「庚子川東神教出」:近代中國啟示經典生產模式的形成
王見川──近代台灣流傳的《西遊記》及其故事
張琬容──清代戒淫書編撰考略
侯沖──新見佛教《楞嚴科》敘錄
王惠琛──清代台灣契書反映的宗教現象考察:以德化堂有關的契書為討論中心

札記
馬力──從「人無害虎心,虎無傷人意」俗語,看《西遊記》成書年代

系統號:

P-017433

翱翔的大冠鷲:臺灣當代原住民藝術演講與論述

翱翔的大冠鷲:臺灣當代原住民藝術演講與論述

標題:

翱翔的大冠鷲:臺灣當代原住民藝術演講與論述

時間:

2021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田園城市

作者:

許瀞月 編著

內容簡介:

用文字創作視覺藝術|趙慧琳 Chao Hui-Lin
海洋系列作品發想與文創設計|伊祐.噶照 Iyo Kacaw
神秘的衣櫃|林介文 Labay Eyong
衷心喜悅|東冬.侯温Dondon Hounwm
行為藝術家「返身南島」|瓦旦.塢瑪Watan Wuma
剝奪:臺灣原住民的履踐表述行為空間的策展實踐|彼勇.依斯瑪哈單 Biung Ismahasan
原來我們是這樣⋯⋯想的|撒可努.亞榮隆 Sakinu Ahronglong
紮營、創造、再還原|饒愛琴 Rao Aiqin
流浪的那魯灣|達卡鬧.魯魯安 Dakanow Luluan
當代行為藝術演現「少數」美學與原鄉:瓦旦.塢瑪(Watan Wuma)與阿道.巴辣夫.冉而山(Adaw Palaf Langasan)藝術中神話、儀式與人類處境|許瀞月

系統號:

P-017434

民初西化教育的執行家:蔣夢麟《談學問》及其他

民初西化教育的執行家:蔣夢麟《談學問》及其他

標題:

民初西化教育的執行家:蔣夢麟《談學問》及其他

時間:

2021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新銳文創

作者:

蔣夢麟 著

內容簡介:

蔣夢麟早年曾赴美國就讀加州大學農學院,後進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主攻教育學科,並取得博士學位,導師為著名哲學家約翰.杜威。返國後創辦《新教育》月刊。與蔡元培、胡適、丁文江、傅斯年私交甚篤,曾在五四運動期間擔任北京大學校長,而後代理及正式任職長達17年,立下該校校長任期最長的紀錄。民國41年被任命為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主任委員,極力推動土地改革、農業改良和教育項目。於民國47年獲頒麥格塞塞獎(Ramon Magsaysay Award),得獎後6年因肝癌病逝。

本書除了收錄蔣夢麟的重要著作《談學問》之外,另輯多篇精彩文章,如〈追憶中山先生〉、〈憶孟真〉、〈談中國新文藝運動〉等。蔣夢麟擅長從心理、情感及道德等議題切入,探討中國之民族性、宗教、文化、社會與政治之發展。他認為做學問包含: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五個要素,將西方的「哲學思辨」與「邏輯應用」融合傳統儒家的「知行合一」,提倡教育應與培養正向的人生態度、良善的公民品德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全書為不可多得之珍貴史料,可供學界參考利用。

系統號:

P-017451

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

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

標題:

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

時間:

2021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大家出版

作者:

伊能嘉矩 著,吳密察 翻譯

內容簡介:

回到日本遠野的伊能嘉矩,於1908年5月獲東京帝國大學人類學坪井正五郎教授推薦,負責撰寫吉田東伍博士主持的《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篇》臺灣篇。他以其歷年蒐集的龐大史料及累積的豐富知識為基礎,於1909年2月編寫完成此部以地名為主題的臺灣史書。本書為首度中譯出版,書名為求簡潔,即直接定名為《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本書蒐羅近600個臺灣地名辭條,在每一地名辭條條目下,匯集該地相關的史料,重建該地的歷史沿革,每一辭條即為臺灣各地的發展簡史;若將全書合而觀之,也就是一部臺灣史,特別是一部以「空間」為向度的臺灣開發史。

伊能嘉矩在寫作本書時,不僅大量引用清代臺灣地方志與清帝國治臺官員的文集、筆記,以及日本治臺初期總督府與專家的調查書,更高度重視田野調查中所獲得的資訊。相較於漢字書寫的建制性之地名,經常因字義之牽引而發生意義上的「質變」;以音聲存在的生活者之地名,雖也有可能變化,但仍可能保留著原有的痕跡。因而,伊能在本書採集保存的地名「音聲」,正是我們重新考察臺灣地名的重要線索。

這部「辭典式」的臺灣史書分為「汎論」與「各論」兩大部分。汎論綜述「臺灣地理總說」、「臺灣地名考」、「臺灣政治沿革總說」、「臺灣住民總說」、「土地慣行一斑」。各論則分述「臺北」、「宜蘭」、「桃園」……,以及「恆春」、「澎湖群島」各地之地理與風土。書末並附有「地名索引」,便利查考。

系統號:

P-017461

起造國家:史明文物館紀念專刊

起造國家:史明文物館紀念專刊

標題:

起造國家:史明文物館紀念專刊

時間:

2021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前衛出版

作者:

史明教育基金會 編著

內容簡介:

史明是台獨革命的實踐家,走過日治時期、兩蔣時期再到解嚴後的台灣,一生為台灣獨立做出重要貢獻,始終堅定「台灣民族主義」與「獨立建國路線」的立場。他留下《台灣人四百年史》作為論述基礎,更長年資助海內外有需要的台獨團體,從行動中總結台灣民族主義的獨立路線,文武並進,他啟蒙過無數政治人物、學者與大眾,不斷重申守護台灣主權不能停留在浪漫情感的階段,如今看來仍極具遠見。

史明過世後,基金會希望能做體制性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人』,要活下去的是人。人之上,才有經濟、社會、法律。要讓主體的『人』跟『思想』有所發展,要建立的東西就比較簡單,這也是史明回來一直做思想的原因。」因此,基金會開始著手整理史明的文書資料,把過往的錄影帶、論說整理好,讓年輕人可以看看當時的思想。

系統號:

P-017463

跨越世紀的信號2:日記裡的臺灣史(17-20世紀)

跨越世紀的信號2:日記裡的臺灣史(17-20世紀)

標題:

跨越世紀的信號2:日記裡的臺灣史(17-20世紀)

時間:

2021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作者:

張隆志 主編

內容簡介:

主編導讀
第一章 以鐵換金:雅各‧巴爾比安航向黃金東海岸之旅
第二章 借力使力:十八世紀末林爽文事件中的官府與鹿港郊商
第三章 慕義來歸:十九世紀中葉水沙連埔地弛禁與版圖擴張
第四章 跬步千里:十九世紀馬偕的傳道之旅
第五章 文武雙全的政治精算師——胡鐵花
第六章 茶壺裡的風暴:當新、舊民報社的合併遇上臺灣民眾黨的分裂
第七章 燈火闌珊處:楊水心的東京之旅
第八章 一位臺東卑南族人Kelasay的戰地見聞
第九章 飄洋過海到臺灣:外省移民的流離歲月
附錄 歷史寫作與史料解析

系統號:

P-017464

大井頭放電影:臺南全美戲院

大井頭放電影:臺南全美戲院

標題:

大井頭放電影:臺南全美戲院

時間:

2021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遠足文化

作者:

王振愷 著

內容簡介:

楔子 大井頭的水,不停地流……

第一幕 慶開幕!全成第一戲院的誕生
第一場 井中撈金──歐雲明的發跡
第二場 遊園戲夢──日治時期臺南戲院
第三場 連開三棟──全成戲院連鎖店

第二幕 從全成第一到全美戲院
第一場 歐家與吳家結連理──新全美百貨店
第二場 來去電影里──臺南商業戲院的戰國時代
第三場 全美戲院,隆重再開幕!

第三幕 兩片同映,一票價!
第一場 暗室裡的插鏡頭風暴
第二場 全美變二輪、實踐堂開分店
第三場 全美歌廳秀,盛大公演

第四幕 今日.全美戲院的合體進擊
第一場 把今日買下來
第二場 速食店、牛肉場、精品街
第三場 1990年代臺南戲院的最後戰役

第五幕 老戲院的文創之道
第一場 新世紀的老戲院倒閉浪潮
第二場 轉型之路──全美戲院的文創提案
第三場 手繪看板的背後

後記 告別與新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系統號:

P-017465

女歸成神:性別與宗族/親、族群之間的多重交織

女歸成神:性別與宗族/親、族群之間的多重交織

標題:

女歸成神:性別與宗族/親、族群之間的多重交織

時間:

2021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作者:

姜貞吟 著

內容簡介:

自序 一條回家的路
第一章 性別與宗族/親的多重交織
第二章 宗族的運作機制
第三章 宗族場域內的性別關係
第四章 結構之外的重返與創生
第五章 繼承代表與橋接認同
第六章 宗親政治的在地性
第七章 回家路上與成神之路

系統號:

P-017466

郭淑姿日記(一)至(二)

郭淑姿日記(一)至(二)

標題:

郭淑姿日記(一)至(二)

時間:

2021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作者:

許雪姬、王麗蕉 主編

內容簡介:

郭淑姿(1925-2004),台南人,1943年畢業於臺南第二高等女學校,為白色恐怖受難者葉盛吉醫師的妻子,留下自1944年3月29日迄1953年11月15日的日記。內容記敘其自臺南第二高女畢業後任職於土地銀行、1948年10月與葉盛吉相識、1949年年底與葉盛吉結婚,1950年5月丈夫被補到11月槍決,以及其後對判丈夫死刑的大小官員充滿恨意、育兒的難辛、和公婆無法相處等事,陳述其忍苦、悲痛至調適自我的心情。

《郭淑姿日記》雖然非逐日撰寫,完整度不如葉盛吉的日記,但卻具有其特殊性,和葉盛吉的日記兩相對照,使兩人之間的互動更為清楚,並披露了一位受難者之妻在丈夫死後所受到苦難的真實記錄,是一部迄今罕見的政治受難者之妻留下的日記,也是一部重要的女性日記。為研究政治事件非常重要的史料。

系統號:

P-017474

大國的想望:天下主義、強國主義及其他

大國的想望:天下主義、強國主義及其他

標題:

大國的想望:天下主義、強國主義及其他

時間:

2021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作者:

陳宜中 編著

內容簡介:

重思「日本近代化」:於明治維新一百五十年之際(子安宣邦)
對「天下」的想像:一個烏托邦想像背後的政治、思想與學術(葛兆光)
想像「天下」:當代中國的意識形態建構(梁治平)
異想天開:近年來大陸新儒學的政治訴求(葛兆光)
民族主義的趨勢與隱憂:本尼迪克.安德森答問錄(王超華、沈松僑)
探索現代政治情感世界:紀念本尼迪克‧安德森(王超華)
現代主體的再生: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社會變遷的一個審視視角(張倫)

系統號:

P-017477

哈佛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

哈佛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

標題:

哈佛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

時間:

2021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麥田出版社

作者:

王德威等 合著

內容簡介:

《哈佛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是英語學界「重寫中國文學史」的重要突破。共分上下冊,上冊從1635年〈現代中國「文學」的多重緣起〉到1949年沈從文〈從精神病院到博物館〉;下冊從1949年〈時間開始了:大躍進〉到2066年〈科幻中國〉。

本書一方面採取編年模式,回歸時間/事件的素樸流動,向中國傳統史學論述源頭之一的編年史致意。另一方面各篇文章就選定的時間、議題,以小觀大,做出散點、輻射性陳述。這兩種方向所形成的張力貫穿全書。全書各個時間點所形成的脈絡——及縫隙——促使我們想像文學史千頭萬緒,與時俱變。細心的讀者可以看出書中草蛇灰線的布置,進而觸類旁通,把中國現代文學的故事接著說下去。這本文學史不強求一家之言的定論,而在於投射一種繼長增成的對話過程。

如何在「隨機」和「有機」、「掛一漏萬」和「以小觀大」、「一家之言」和「眾聲喧嘩」之間,發展出一個合情合理的架構,是本書編者最大的挑戰。在編輯過程中,主編王德威和眾多作者就預先規畫的主題和個人專業興趣來回協商。《哈佛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是一次方法實驗,對「何為文學史」「文學史何為」的創造性思考。

系統號:

P-017484

一二八淞滬自衛作戰史料

一二八淞滬自衛作戰史料

標題:

一二八淞滬自衛作戰史料

時間:

2021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民國歷史文化學社

作者:

民國歷史文化學社編輯部

報導者:

民國歷史文化學社

內容簡介: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李君山 專文導讀

本書《一二八淞滬自衛作戰史料》共分兩部,第一部是「史料」彙編,第二部則為親歷者的記載。史料彙編收錄13件檔案,篇幅長短不一,最重要者為第1件「國民政府淞滬自衛作戰經過報告書」,是為國府呈送1932年4月召開的「國難會議」之總結報告,內容反映了國府第一時間的官方說法。特別是關於蔣介石曾否盡力援助第十九路軍抗戰,始終是戰時戰後的爭執焦點。

第二部親歷者的記載,收錄《王禮錫戰時日記1932》相關內容。該篇係摘自前國民政府立法委員王禮錫(1901-1939)生前所遺留的手記。起自1932年1月29日,迄至同年3月4日。內容主要記載有關「一二八」事變,以及該段期間之社會百態。

系統號:

P-017485

樣板戲:文化革命及其最新形式

樣板戲:文化革命及其最新形式

標題:

樣板戲:文化革命及其最新形式

時間:

2021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人間出版社

作者:

張晴灩 著

內容簡介:

自序

導論
【第一章】漫長的文化革命及其過渡形式
【第二章】文化革命及其「樣板」的誕生
第一節 古為今用:柯慶施、周恩來和江青的聯合
第二節 洋為中用:阿甫夏洛穆夫、沈知白和于會泳的接力
【第三章】從文化革命到文化大革命
第一節 「成套唱腔」:文化大革命的必然性
第二節 復調的文化大革命
餘論

【附錄一】「逼真」之假定性
【附錄二】南北、花雅――樣板團的流變

系統號:

P-017494

繪聲繪影一時代:陳子福的手繪電影海報

繪聲繪影一時代:陳子福的手繪電影海報

標題:

繪聲繪影一時代:陳子福的手繪電影海報

時間:

2021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作者:

黃翰荻、林欣誼、陳雅雯 著,陳子福 繪圖

內容簡介:

本書專訪高齡九十五的陳子福,鏤述他一生曲折跌宕的經歷;追溯他主要承襲自日本文化的養成背景;致力於海報繪製志業的職人精神,並搭配珍貴圖像照片,記錄下第一手史料。邀請著名導演林福地對談,兩人同場回憶昔日合作點滴,重溫當年電影產業景況。

書中並分析陳子福突顯當紅明星與戲劇化場景的構圖策略,對拼貼與色彩的運用,片名與文案字體的創造,進而以文圖並陳對照方式,逐一剖析因應不同電影類型所創作的多元風格。

還附錄數篇專文:概述陳子福海報典藏與整飭修護現況;以西門町電影街簡史映襯出陳子福海報的時空場景;以及台灣電影大事發展史與陳子福個人史的對照年表等。本書在勾勒繪師職人面貌之外,更展現出台灣戰後電影的璀璨時代風華。

系統號:

P-017508

中國西征:大清征服中央歐亞與蒙古帝國的最後輓歌

中國西征:大清征服中央歐亞與蒙古帝國的最後輓歌

標題:

中國西征:大清征服中央歐亞與蒙古帝國的最後輓歌

時間:

2021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衛城出版

作者:

濮德培(Peter C. Perdue) 著,葉品岑、蔡偉傑、林文凱 翻譯

內容簡介:

?前言
?緒論
?第一部 中央歐亞的國家形成
第一章 地理環境、國家建構和民族認同
第二章 明朝、莫斯科大公國和西伯利亞(1400-1600)
第三章 中央歐亞的域內互動和滿人崛起(1600-1670)
?第二部 三大帝國在中央歐亞競逐權力
第四章 滿人、蒙古人和俄羅斯人的衝突(1670-1690)
第五章 嚙雪:噶爾丹的滅亡(1690-1697)
第六章 帝國過度擴張和準噶爾的倖存(1700-1731)
第七章 最後的打擊(1734-1771)
?第三部 帝國的經濟基礎
第八章 駱駝背上的火炮:生態結構與經濟局勢
第九章 拓殖與屯田
第十章 收成與賑濟
第十一章 貨幣與商業
?第四部 固定邊疆
第十二章 橫越大地
第十三章 帝國如何標誌時間、撰寫歷史
?第五部 遺產與意涵
第十四章 書寫征服的民族史
第十五章 在歐洲與亞洲的國家創建
第十六章 在清代興衰中的邊疆擴張

系統號:

P-017517

軍政部部務會報紀錄(1945-1946)

軍政部部務會報紀錄(1945-1946)

標題:

軍政部部務會報紀錄(1945-1946)

時間:

2021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民國歷史文化學社

作者:

陳佑慎 主編

報導者:

民國歷史文化學社

內容簡介:

抗日戰爭結束前後,國民政府的最高中央軍政機關──軍政部,已經踏上自身歷史的最後階段,但同時也處於影響力大增的時期。1946年5月,軍政部正式裁撤,所屬單位大部移編新制的國防部,軍政部長陳誠則接掌首任國防部參謀總長。

軍政部之所以在最活躍的時刻走向落幕,必須要從軍政部的機構職權、軍政部長陳誠的個人作用、以及國內外政治軍事情勢發展來看。自1945年1月迄1946年5月裁撤前夕,軍政部的歷次部務會報紀錄,就呈現了軍政部在陳誠主持下,如何面對當時千頭萬緒的軍事局面。

軍事史研究學者劉馥(F. F. Liu)形容,國民政府仿若是由「軍事政府」(military administration)和「文治政府」(civil administration)兩者合組而成,再以軍政部將兩者連接起來。而要理解這階段軍政部實際扮演的角色,則不能忽略部長陳誠所肩負的特殊任務。

抗日戰爭爆發前,陳誠受蔣介石倚重,出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武昌行營陸軍整理處處長、軍政部次長等職位,深度參與國軍的「整軍」工作,只是還沒有成功,抗日戰爭就已經全面爆發。1944年11月陳誠接任軍政部長以後,整軍工作再次展開。他提出的整軍綱要,獲得蔣介石批准施行,成為當時軍政部的主要任務。除此之外,在抗日戰爭最後階段,國軍部隊的任務由準備反攻,遽易為部署受降,軍政部的角色也相當吃重。原訂的整軍工作,又須納入廣大的敵後游擊部隊、「偽軍」部隊,問題十分複雜。整軍政策的推動,就在各方爭議聲中,步履艱難地前進,期間還歷經了國府還都、中央軍事機構改組等重大事件。

讀者透過本書可以一窺陳誠部長任內,軍政部處置整軍、接收、復員、還都,以及各類裝備、軍需(主要為被服、銀錢方面)、兵工、軍醫、人事(主要為榮譽軍人管理、軍事學校畢業員生調查)等工作的決策過程。

民國歷史文化學社先後整理出版的《抗戰勝利後軍事委員會聯合業務會議會報紀錄》、《軍政部部務會報紀錄(1945-1946)》,呈現了兩個機構在自身歷史最後階段的動態,也是中華民國政治、軍事發展的極關鍵時期。讀者利用這兩部史料,並參照其他資料,綜合考量其他國內外因素、以及兩機關結束以後所屬業務的發展情形,定能更深入地探析近代中國軍事、政治史事的發展。

系統號:

P-017547

蠻子、漢人與羌族(三版)

蠻子、漢人與羌族(三版)

標題:

蠻子、漢人與羌族(三版)

時間:

2020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三民書局

作者:

王明珂 著

內容簡介:

由於歷史上中國與吐蕃的東西爭鋒,夾在中間的川西岷江上游,在二十世紀初成為漢、藏的邊緣。在這高山深谷中世代生息的住民都有三種身份:他們自稱「爾瑪」,但被上游的村寨人群稱作「漢人」、被下游的人們稱作「蠻子」。

本書描述近百年來,在中、西學者的「學術研究」之下,在國家的民族政策與民族識別下,許多蠻子、爾瑪與漢人成為羌族的過程;以及在羌族認同下,人們如何重塑本族歷史或神話、界定共同母語、建構本土文化。

然而,羌族並不是一個奇風異俗的民族;他們只是一面誠實的鏡子,映照著我們所熟悉、信賴的「族群認同」與「歷史」的建構過程,以及此一過程中的荒謬與想像。歷史不只是過去發生的事,我們生活在歷史之中;人類學者所描述的土著文化,不只存在於千里外的山之巔、海之涯,我們也生活在土著文化之中。

系統號:

P-017432

內聖外王的重整與貫徹:朱熹的哲學思想與道德事功之學

內聖外王的重整與貫徹:朱熹的哲學思想與道德事功之學

標題:

內聖外王的重整與貫徹:朱熹的哲學思想與道德事功之學

時間:

2020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政大出版社

作者:

張莞苓 著

內容簡介:

傳統學界以「內聖外王」一詞作為儒家思想內在精神與理念的指稱,並將「內聖」定位為內在的道德修養、心性理論的建構,將「外王」定位為實際政治事功的達成與完滿,故而對於宋明理學家便有如下的評價:內聖有餘,外王不足。既如此,朱熹立朝不過40天,一生為官不超過10年,雖然在地方有些政績,但確實沒有豐碩或偉大的政治事功或建樹,那麼他作為一個儒者,其「內聖外王」就是斷裂的嗎?對於朱熹來說,不通過政治途徑亦能將儒家之道推擴出去,因此他用他一生的文教工作來證實了「內聖外王」的一貫,建立了新型態的「內聖外王」模式。本書的目的,在於確立動態的「內聖外王」思維,採取歷史與哲學相結合的研究,並建構朱熹「內聖外王」的新型態,也以朱熹作為一個示範,為身為研究者、教育者的我們,提供一個從內到外、由己到他、由學術通往世界的最好展示。

系統號:

P-017438

淡水新政記:一個文明的接收與開端

淡水新政記:一個文明的接收與開端

標題:

淡水新政記:一個文明的接收與開端

時間:

2020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蒼璧出版公司

作者:

福島安正 著,蔡越熹 翻譯

內容簡介:

臺灣在1895年發生了許多大事。除了清國在這一年將臺灣割讓給日本外,許多歷史上的大人物也都在這一年來到臺灣,「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樺山資紀大將、乃木希典大將、大文豪森鷗外⋯⋯由於造訪臺灣的大人物很多,所以關於1895年的許多文字記錄,都是以大人物為中心寫成。而《淡水新政記》算是1895年諸多文字記錄中的例外,《淡水新政記》可說是1895年最具草根性的日文史料。

系統號:

P-017458

近代啟蒙脈絡中的思想論爭: 宗教與啟蒙

近代啟蒙脈絡中的思想論爭: 宗教與啟蒙

標題:

近代啟蒙脈絡中的思想論爭: 宗教與啟蒙

時間:

2020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作者:

張文朝、劉柏宏 主編

內容簡介:

導言(黃冠閔、呂政倚)
啟蒙與啟示:泛神論爭議中的斯賓諾莎(黃冠閔)
奧斯維辛之後的耶路撒冷:從孟德爾頌到列維納斯的猶太政治神學路徑(鄧元尉)
尼采《反基督》對基督教的批評(孫雲平)
當代穆斯林思想家對歐洲啟蒙思想的批判:以Sayyid Qutb 與Seyyed Hossein Nasr 為例(蔡源林)
概念的旅行:「啟蒙運動」在東亞的語義變遷(陳建守)
近代日本的「文明」論與「宗教」概念的近代化建構(陳瑋芬)
儒學與日本現代性──丸山真男論江戶儒學(藍弘岳)
近現代宗教論述的展開──宗教之政治性(Politics)與詩性(Poetics)再考(深澤英隆)

系統號:

P-017472

臺灣體育史:日治時期(一套兩冊)

臺灣體育史:日治時期(一套兩冊)

標題:

臺灣體育史:日治時期(一套兩冊)

時間:

2020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作者:

竹村豐俊 原著,林玫君 主編

內容簡介:

臺灣近代體育運動是於日治時期由日本殖民政府強勢輸入而漸次傳播,在1920 年以前,臺灣體育運動呈現各自為政的發展情形,有鑑於眾多機構分散體育運動資源,加以受到歐戰後成立的大日本體育協會之影響,臺灣因此出現統合體育運動團體的呼聲,1920 年成立的「臺灣體育協會」便是在上述時代背景而產生。此後,臺灣體育協會成為推動臺灣體育運動發展的主導機關。

1930年,臺灣體育協會為慶祝成立十周年,而有編纂臺灣體育運動發展史的構想。1933年,在時任臺北第二師範學校教師竹村豐俊的努力下,《臺灣體育史》成書。這本書不僅紀錄網球、棒球、田徑……等各項單項運動在臺灣的發展歷程,也保存大量的競賽成績,成為我們理解日治時期臺灣體育運動發展的重要書籍。

《臺灣體育史》問世後,後續並未進行內容修正或再版,由於書中錯漏處不少,加以是採用日文寫作,造成讀者在閱讀上產生困難,為便利日後學術研究及推廣臺灣體育文史風氣,《臺灣體育史》除翻譯為中文外,也有諸多註解和說明,並對書中錯誤進行勘誤,期望透過中文版的《臺灣體育史》,讓更多人能藉由閱讀本書,一同理解那豐富多采的往昔臺灣體育運動歲月。

系統號:

P-017473

田庄人的故事(二)臺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計畫口述歷史專輯

田庄人的故事(二)臺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計畫口述歷史專輯

標題:

田庄人的故事(二)臺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計畫口述歷史專輯

時間:

2020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作者:

黃仁姿 主編

內容簡介:

《田庄人的故事(二)》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採集的臺灣農村人物口述歷史,共收錄17篇口述訪談,總字數約26萬字。本書源起於2018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社會學研究所、臺灣史研究所等接受農委會補助,共同執行「臺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計畫」,由臺灣史研究所負責農村生活、文化及其歷史變遷調查。本書收錄的訪問紀錄即為調查成果之一,口述者包括臺灣各地不同類型農村中各色田庄人物,除了從事農、漁、牧業的農民與農村婦女外,也有村里幹事、教師、水利工人、文化保存工作者等,口述內容除了個人的生命故事外,也包括當代臺灣農作與農村生活型態的轉變,以及農村面臨的困境與未來的希望等,展現時代變遷中臺灣農村的多元面容。本書為《田庄人的故事》系列第二冊,隨著調查計畫的推進,日後將持續蒐集、出版整理各種農村的故事。

系統號:

P-017475

探索政治現代性:從馬基維利到嚴復

探索政治現代性:從馬基維利到嚴復

標題:

探索政治現代性:從馬基維利到嚴復

時間:

2020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作者:

蕭高彥 著

內容簡介:

導論:現代政治價值與比較政治思想的視野

第一篇 第一波現代性:人民、社會契約與主權國家
第一章 馬基維利主義、國家理性說與暴君放伐論
第二章 布丹與奧圖修斯論主權與人民制憲權
第三章 格勞秀斯論自然權利、人民與國家
第四章 霍布斯早期思想中的基源民主論
第五章 《利維坦》的授權代表與國家虛擬人格論
第六章 社會契約論的三種進路:史賓諾莎、普芬道夫與洛克

第二篇 第二波現代性:文明、商業社會與自由國家
第七章 孟德斯鳩:立憲政府之善與專制之惡
第八章 盧梭論自然與政治社會之歷史辯證
第九章 弗格森論文明社會與自由國家
第十章 天賦人權與憲政主義:美、法大革命與自然權利之實證化
第十一章 貢斯當與現代自由主義之形構
第十二章 由社會契約轉向國家有機體說:德國觀念論之再思
第十三章 市民社會與有機體國家:黑格爾的現代倫理政治論
第十四章 青年馬克思的激進民主論
第十五章 英國文明論與帝國自由主義:穆勒與柏捷特

第三篇 嚴復與現代中國政治價值的形成
第十六章 「嚴復時刻」:早期嚴復政治思想中的聖王之道與社會契約
第十七章 孟德斯鳩的《法意》在中國:嚴復與張相文的概念轉譯
第十八章 盧梭《民約論》在中國:嚴復與民約傳統的再建構
第十九章 嚴復的《政治講義》:理論作為一種實踐

結論 政治現代性:系統論與系譜學

系統號:

P-017476

日記與民國史事

日記與民國史事

標題:

日記與民國史事

時間:

2020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政大出版社

作者:

呂芳上 主編

內容簡介:

序 / 呂芳上
導言 / 林桶法
1 通往「總裁」之路:蔣介石日記中的黨務記事及
其心境自剖(1926- 1938)/ 王良卿
2 思考蔣日記的另一角度:公衛史研究 / 皮國立
3 日記與戰後政治史研究的回顧與發展 / 任育德
4 蔣中正對戰時閻錫山與日軍謀和之態度與防範 / 何智霖
5 軍統局對汪精衛出走後的因應──兼論蔣介石日記有所不載 / 吳淑鳳
6 日記與民國史書寫:以「蔣介石日記」文本為題的研究分析(2007- 2017) / 林桶法
7 影像與日記的比證:八年抗戰史事舉隅 / 邵銘煌
8 制度移植或派系之爭:由日記觀察蔣白爭執(1947- 1948) / 陳佑慎
9 蔣中正日記中的從政知識分子:以胡適、蔣廷黻為中心之探討(1932- 1949) / 趙席敻
10 《畑俊六日誌》中的武漢會戰 / 蘇聖雄
11 蔣介石的統制觀念與總動員:以日記與《事略稿本》為觀察 / 張智瑋
12 關於民國人物研究的幾個問題:以蔣介石生平思想研究狀況為例 / 楊奎松
13 「剿共」背後的較量:以蔣介石日記、胡漢民往來函電為中心的考察 / 羅敏

系統號:

P-017509

神來一筆:扶鸞的回顧及展望

神來一筆:扶鸞的回顧及展望

標題:

神來一筆:扶鸞的回顧及展望

時間:

2020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宇河文化出版公司

作者:

張家麟 著

內容簡介:

序:扶鸞傳來天上消息(張家麟)

鸞書
神聖與世俗的中介者:《真誥》當中神聖經典的傳譯與轉寫(謝世維)
鸞書的信仰體系與社會穩定:以《太上感應篇》為例(張家麟)
高雄意誠堂首部善書《龍圖奇書》之探析(陳韋銓)

鸞堂與鸞務
基隆代天宮「鸞堂、鸞務」的演變歷史(蕭進銘)
為何代天宣化:三芝智成堂的鸞務變遷(蔡秀菁)
六堆客家鸞堂的新春開筆與鸞生養成(張二文)

扶鸞及功能
型態與原因:比較玄門真宗、勸化堂、新民堂的扶鸞(張家麟)
扶鸞的當代意義與功能(呂宗麟)
一貫道的鸞訓(林榮澤)

鸞堂與關帝信仰
神格轉化:以關公晉昇玉帝為焦點(張家麟)
從鸞堂活動看儒學在其體系中的價值(王志宇)

系統號:

P-017519

建國與國際政治:近代中印泰主權國家建構比較史(1893-1952)

建國與國際政治:近代中印泰主權國家建構比較史(1893-1952)

標題:

建國與國際政治:近代中印泰主權國家建構比較史(1893-1952)

時間:

2020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季風帶文化

作者:

莊嘉穎 著,鄺健銘 翻譯

內容簡介:

第一章「主權國家」的前世今生――重構建國理論
第二章 建國、外國勢力、國家形態
第三章 外國勢力與近代中國之邦聯化發展(1893-1922)
第四章 中國邦聯化(1893-1922)背後――外國勢力干預模式
第五章 外國勢力之下的中國建國歷程(1923-1952)
第六章 外國勢力作為中國建國助力
第七章 外國勢力與印尼建國 (1893-1952)
第八章 外國勢力與泰國建國(1893-1952)
第九章 國際政治本土化,比較政治國際化――世界政治中的外國勢力與國家
附錄 研究方法――解構外國勢力與本土建國之關係 408

系統號:

P-017524

視覺臺灣:日本朝日新聞社報導影像選輯

視覺臺灣:日本朝日新聞社報導影像選輯

標題:

視覺臺灣:日本朝日新聞社報導影像選輯

時間:

2020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作者:

鍾淑敏、貴志俊彥 主編

內容簡介:

本書從日本朝日新聞社「富士倉庫資料」的1,126 幅臺灣相關照片中,精選最具珍稀性、特殊性的462幅,分成政治外交、文教衛生、產業經濟、景觀民俗、原住民族五大類,並加上附錄〈朝日新聞社富士倉庫臺灣關係寫真一覽表〉,呈現日治時期日本全國性的報社對殖民地臺灣社會的觀察。

系統號:

P-017539

戰爭、傳統與現代性:跨文化流派爭鳴

戰爭、傳統與現代性:跨文化流派爭鳴

標題:

戰爭、傳統與現代性:跨文化流派爭鳴

時間:

2020年11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作者:

陳相因 編著

內容簡介:

?導言
?一八七○年代中、日漢詩人的視域轉換──以博物知識、博覽會為認知框架的討論(鄭毓瑜)
?翻譯、國族、性別──晚清女作家湯紅紱翻譯小說的文化譯寫(崔文東)
?瘋狂的進行曲──魯迅狂人系譜學蠡探(陳相因)
?跨語境下的協商與創新──俄蘇、日本和中國對話中的「革命文學」概念(馬筱璐)
?跨越歐亞戰爭語境的左翼國際主義──論巴比塞《火線》及葉靈鳳的中文翻譯(鄺可怡)
?流動的烏托邦──談櫻井大造的跨東亞帳篷劇及其對全球資本主義的批判(許仁豪)
?逃禪與勘破──《紅樓夢》與禪宗(廖咸浩)
?東方禪宗美學與西方現代音樂的交會──以凱吉(John Cage)與曾德(Hans Zender)的音樂作品為例(楊小華)

系統號:

P-017470

多元視角下的經學研究

多元視角下的經學研究

標題:

多元視角下的經學研究

時間:

2020年11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作者:

張文朝、劉柏宏 主編

內容簡介:

導言(張文朝)
范阮攸《論語愚按》析論──以對管仲的批評為例(蔣秋華)
試析明清之際的「以儒詮經」──以《清真大學》和《天方三字經》為例(沙宗平)
伊斯蘭學者與儒學的交流──論穆斯林四大著譯家的《詩經》應用(楊晉龍)
〈大武〉樂章論考(吳萬鐘)
科業與修身──《小學》東傳與朝鮮知識份子的自我形塑(盧鳴東)
捐棄舊名.汰換故技.化成新學──戰後日本經學研究法之摸索發展與走向(金培懿)
日本江戶時期古義學派對朱熹淫詩說之批評(張文朝)

系統號:

P-017471

日治時期大專工業教育——臺南高等工業學校、臺北帝國大學工學部(1943-1945)

日治時期大專工業教育——臺南高等工業學校、臺北帝國大學工學部(1943-1945)

標題:

日治時期大專工業教育——臺南高等工業學校、臺北帝國大學工學部(1943-1945)

時間:

2020年11月

出版單位:

臺南:成大出版社

作者:

高淑媛 著

內容簡介:

日治時期臺灣有兩個屬於大專程度的工業教育機構,分別是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以及臺北帝國大學工學部。本書討論臺南高等工業學校創校及臺北帝國大學工學部之成立的歷史。依據成立時間先後,前篇先討論臺南高等工業學校,後篇再討論臺北帝國大學工學部,從歷史的角度,以檔案、校史、新聞報導、回憶錄等資料,討論創設經過、師資與教育內容,以及畢業生的就業狀況等,解析日治時期臺灣大專工業專門教育的歷史經驗以及重要意義。本書從創校、課程與師資、學生入學、學習、戰爭動員就業等角度進行討論;也討論所培育的技術人才與臺灣工業化的關係。後篇說明臺北帝國大學工學部之設立背景與過程、設計與教育方針,以及組織、師資與學生修讀情形。

系統號:

P-017510

翻譯東亞:美學與意識形態

翻譯東亞:美學與意識形態

標題:

翻譯東亞:美學與意識形態

時間:

2020年10月

出版單位:

臺北:政大出版社

作者:

陳芳明 主編

內容簡介:

陳芳明 / 導論
郝譽翔 / 跨界的行者:蔣光慈《短褲黨》與馬爾羅《人的境遇》比較研究
吳佩珍 / 1920至1930年代日本戲劇與東亞左翼文藝思潮:從秋田雨雀、田漢與吳坤煌三者的越境關係來看
崔末順 / 反共文學的古典詮釋:1950年代台灣文藝雜誌所反映的民族主義文藝論
王君琦 / 美人與良婦:白蘭台廈雙棲的明星塑形
邱雅芳 / 華人女性的翻譯「性」:以叢甦的兩篇作品〈雨〉與〈百老匯上〉為中心
劉正忠 / 余光中詩的抒情議題
紀大偉 / 罷家做人:1980 年代同志文學
王婉容 / 運用文化繪圖創作展演社區劇場:測繪台灣及菲律賓當代多元草根文化之展現路徑和美學分

系統號:

P-017452

向下扎根,向上結果:2019現代中國本土基督教神學之發展研討會論文

向下扎根,向上結果:2019現代中國本土基督教神學之發展研討會論文

標題:

向下扎根,向上結果:2019現代中國本土基督教神學之發展研討會論文

時間:

2020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政大出版社

作者:

郭承天、周復初、張證豪 主編

內容簡介:

序言

主題一 神學與解經
徐弢 / 試析「三元人論」在第4-6世紀捲入的神學爭論
陳小雯 / 景教、羅明堅、倪柝聲「人觀」的靈魂研究
羅晟、周復初、徐淑瑛、王世平 / 聖經修辭格在譯本中的能譯與不能譯:以約翰壹書二章17-28節為例
歐秀慧 / 從語用學看耶穌的語言策略:以對打水的撒瑪利亞婦人為例

主題二 實證研究
葉先秦 / 張巴拿巴的中國本土神學:以《角聲報》為主要材料的探討
吳義雲 / 倪柝聲及其倡導之地方教會的崇拜模式
劉大為 /「關係式國家」:中國基督徒國家觀的調查及其本土化問題
趙翠翠 / 當代基督徒的身分焦慮及其心態研究
張世忠 / 從聖經生命觀探討大學生知覺生命教育之影響
黃葳威 / 直播不NG?基督教電臺網路直播之傳播模式分析

系統號:

P-017453

中華軍魂:李煦寰將軍詩文集地化

中華軍魂:李煦寰將軍詩文集地化

標題:

中華軍魂:李煦寰將軍詩文集地化

時間:

2021年1月

出版單位: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作者:

李煦寰 著,馮錦培 注

內容簡介:

一九三六年處於內戰邊緣,李宗仁擬聯同陳濟棠策動反蔣內戰。李煦寰與余漢謀及時兵諫,迫陳濟棠下野,使國家保持統一。這集子記述了這次兩廣事變的第一手資料。李煦寰一生清廉,厭於國民黨的貪腐,任監察院委員期間彈賅孔祥熙貪汚。廣州解放後,寧願南逃香港養豬也不肯跟隨國民黨東遷臺灣。本文集內他的《致逸民先生》助尋教席一書信,令人想起司馬遷的《報任少卿書》的悲壯。李煦寰任教文商書院時遇上有「南園今五子」之稱著名詩人曾希穎,得其指導和鼓勵寫詩。讀其詩,可以明其志。今董理其詩文,使讀者能以此見證中國廿世紀那一段痛史,並彰顯那一代中華軍魂愛國的精神。

系統號:

P-017546

唐代前期北衙禁軍研究

唐代前期北衙禁軍研究

標題:

唐代前期北衙禁軍研究

時間:

2020年10月

出版單位:

東京:汲古書院

作者:

林美希 著

內容簡介:

序章
第Ⅰ部 前期北衙の誕生と宮廷政変
第一章 唐代前期宮廷政変をめぐる北衙の動向
第二章 唐代前期における北衙禁軍の展開と宮廷政変
第三章 閑厩体制と北衙禁軍
第四章 厩馬と馬印──馬の中央上納システム

第Ⅱ部 変貌する北衙と安史の乱
第五章 左右龍武軍の盛衰──唐元功臣とその後の禁軍
第六章 長安城の禁苑と北衙
第七章 唐代前期における蕃将の形態と北衙禁軍の推移
第八章 「国際紛争」としての安史の乱──幽州と霊州の間
終章

系統號:

P-017457

東アジアのなかの満鉄――鉄道帝国のフロンティア

東アジアのなかの満鉄――鉄道帝国のフロンティア

標題:

東アジアのなかの満鉄――鉄道帝国のフロンティア

時間:

2021年1月

出版單位:

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會

作者:

林采成 著

內容簡介:

序章 鉄道帝国と満鉄

第Ⅰ部 技術と効率
第1章 満鉄における鉄道事業の展開と経営実態——効率と収益
第2章 全要素生産性(TFP)比較分析——日本、台湾、朝鮮、満洲
第3章 「満鉄型」技術の形成と洗練化——移植と伝播

第Ⅱ部 労働と賃金
第4章 労働力構成と労務管理——鉄道業を中心として
第5章 賃金制度の形成と変容——「満鉄大家族主義」の物質的基盤
第6章 満鉄鉄路総局における人的運営——「素質向上」と「人の和」
第7章 社員会の組織と運営——「鵺」と「大家族主義」

第Ⅲ部 拡張と戦争
第8章 第一次世界大戦以降の山東鉄道——最初の社員派遣と占領鉄道の運営
第9章 満洲国国有鉄道の委託経営——社線から国線へ、さらに北鮮線へ
第10章 鉄道警護と鉄道愛護運動の展開——「王道は鉄道より」
第11章 戦時下満鉄の輸送戦——輸送統制とその実態

第Ⅳ部 解放と再編
第12章 ソ連軍の満鉄接収と国民政府の東北鉄路管理——植民地鉄道からの戦後再編(1)
第13章 中国共産党の「新型鉄路」と新中国建設——植民地鉄道からの戦後再編(2)
第14章 新中国鉄道における大躍進運動と文化大革命——計画経済下の技術停滞
終章 東アジア鉄道史のなかの満鉄

系統號:

P-017483

日中相互不信の構造

日中相互不信の構造

標題:

日中相互不信の構造

時間:

2021年1月

出版單位:

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

作者:

張雲 著

內容簡介:

序章
第1章 理論的基盤と分析枠組み――誤認知の形成と再生産の構造
第2章 2000年代の中国における対日認知と政策
第3章 2000年代の日本における対中認知と政策
第4章 2010年における相互認知の悪化
第5章 政治的および知的対立の激化――2012-2014年
第6章 日中戦略接近と「米国中心主義思考」脱却の始まりか――2015年-現在
終章

系統號:

P-017489

キッシンジャー回想録:中国(上下兩冊)

キッシンジャー回想録:中国(上下兩冊)

標題:

キッシンジャー回想録:中国(上下兩冊)

時間:

2021年1月

出版單位:

東京:岩波書店

作者:

Henry Alfred Kissinger 原著,塚越敏彦等 合譯

內容簡介:

序章
第1章 中国の特異性
第2章 叩頭問題とアヘン戦争
第3章 優位から没落へ
第4章 毛沢東の継続革命
第5章 三極外交と朝鮮戦争
第6章 中国と両超大国との対立
第7章 危機の10年
第9章 関係の再開――毛沢東、周恩来との最初の出会いPDF

系統號:

P-017523

内モンゴル紛争——危機の民族地政学

内モンゴル紛争——危機の民族地政学

標題:

内モンゴル紛争——危機の民族地政学

時間:

2021年1月

出版單位:

東京:筑摩書房

作者:

楊海英 著

內容簡介:

第1章 民族地政学
第2章 分断政治の人生
第3章 諸民族と中国の紛争
第4章 言語の民族問題
第5章 民族の国際問題
第6章 中央ユーラシア民族地政学の現在
第7章 日本の幻想

系統號:

P-017544

中世禅宗史叢説

中世禅宗史叢説

標題:

中世禅宗史叢説

時間:

2021年1月

出版單位:

京都:法藏館

作者:

西尾賢隆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 日中仏教交流史の東語西話
 1 唐代後半期の日中交流
 2 趙宋代の日中交流
 3 モンゴル元代の日中交流
 4 明代の日中交流

第二章 元亨釈書を上るの表
 1 上元亨釈書表
 2 第二度表

第三章 虚堂智愚から南浦紹明へ
 1 松源派虚堂
 2 一帆風
 3 わが国における南浦

第四章 蘭溪道隆の墨蹟
 1 蘭溪伝現代語訳
 2 建長寺の鐘銘
 3 蘭溪の頂相自賛
 4 蘭溪の諷誦文

第五章 中世後期の禅宗―五山派から関山派へ
 1 渡来僧・渡海僧
 2 五山派
 3 関山派
 補論1 大燈国師 凩の墨蹟
 補論2 入矢先生と蕉堅稿

第六章 博多承天寺入寺疏
 1 山門疏
 2 諸山疏
 3 江湖疏
 4 同門疏

附 禅籍の口語 略解―栄西から漱石まで

系統號:

P-017545

沖縄返還と東アジア冷戦体制:琉球/沖縄の帰属・基地問題の変容

沖縄返還と東アジア冷戦体制:琉球/沖縄の帰属・基地問題の変容

標題:

沖縄返還と東アジア冷戦体制:琉球/沖縄の帰属・基地問題の変容

時間:

2020年12月

出版單位:

京都:人文書院

作者:

成田千尋 著

內容簡介:

序章
第一章 東アジア冷戦体制の形成と米軍施政下の「琉球」
第一節 沖縄の帰属問題決定過程
第二節 アジア民族反共連盟(APACL)結成と琉球代表参加問題
第三節 島ぐるみ闘争と韓国・中華民国政府の対応

第二章 日韓関係の変容とベトナム戦争の本格化
第一節 一九六〇年代初頭の転換
第二節 前景化するベトナム
第三節 日韓会談妥結とベトナム派兵の開始

第三章 沖縄返還問題の焦点化
第一節 東アジア情勢の変化
第二節 激動の始まり
第三節 安保危機の余波と三大選挙
第四節 二・四ゼネストとその波紋

第四章 沖縄「返還」の決定
第一節 沖縄返還交渉の始まり
第二節 日米交渉の進展と周辺地域の不安
第三節 沖縄返還交渉の帰結

第五章 米国の東アジア戦略の変容と沖縄返還の実現
第一節 沖縄返還決定と中朝両国の反応
第二節 在韓米軍削減と自主防衛構想
第三節 米中接近と「沖縄国会」
第四節 沖縄「返還」の実現

終章 沖縄返還とは何だったのか

系統號:

P-017456

近代中国の日本書翻訳出版史

近代中国の日本書翻訳出版史

標題:

近代中国の日本書翻訳出版史

時間:

2020年12月

出版單位:

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

作者:

田雁 著,小野寺史郎、古谷創 翻譯

內容簡介:

序 章
1 先行研究の整理
2 本書の概要

第1章 日本書翻訳事業の勃興――1719年~1911年
1 日本観の変化
2 清末の改革と中国語訳日本書
3 東京から上海へ――翻訳の中心地の移動
4 独壇場の時代
おわりに

第2章 戦争の影の下の日本書翻訳――1912年~1949年
1 日本観の変化
2 民国期の中国語訳日本書
3 出版社群像
4 訳品をめぐる論争
5 新文化・新思想・戦争準備
6 中国語訳日本書に対する戦争の影響
おわりに

第3章 テキストと訳者の選別――1949年~1976年
1 日本に無関心な時代
2 「17年」と「文革」期の中国語訳日本書
3 内部発行・「皮書」・秘密翻訳
4 名前を出せない訳者たち
おわりに

第4章 転換期の好機と挫折――1977年~1999年
1 改革開放初期の日中蜜月期
2 市場化と国際化
3 中国語訳日本書の勢力図の変遷と社会的要因
4 映画,テレビと日本書の翻訳
5 ベストセラー不在の中国語訳日本書
おわりに

第5章 翻訳出版における新要素――2000年~2011年
1 「氷点下」の日中関係
2 分野別勢力図における新要素
3 内容第一――ベストセラーを呼び込め
4 中国語訳日本書の現在
おわりに

終 章 中国語訳日本書の社会的影響と意義
1 日本書翻訳出版事業の始まりと高まり
2 中国語訳日本書の時代ごとの特色
3 訳者・出版社・著者の役割の変遷
おわりに

系統號:

P-017488

思想史の中の日本と中国:第II部

思想史の中の日本と中国:第II部

標題:

思想史の中の日本と中国:第II部

時間:

2020年12月

出版單位:

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

作者:

孫歌 著,鈴木將久 翻譯

內容簡介:

論争の時代――日本の読者へ

上編 現代史叙述と「国民の体験」
一 昭和史論争の縁起
二 昭和史論争の基本的な対立構造
三 戦争責任と国民生活の体験
四 政治闘争の手段としての「科学性」と「客観性」
五 偽の命題を除去する――歴史と文学の関係の先入観を超えて
六 相補的な対立関係――『昭和精神史』の登場

下編 現代史叙述の認識の枠組み
一 日本歴史学の倫理の構築
二 全体的な判断と人格の分析――スターリン批判から生み出された思考
三 唯物史観の再「発見」
四 偶然と必然、一般と特殊
五 学術史と思想史の中の昭和史論争

系統號:

P-017490

UP plus アフターコロナ時代の米中関係と世界秩序

UP plus アフターコロナ時代の米中関係と世界秩序

標題:

UP plus アフターコロナ時代の米中関係と世界秩序

時間:

2020年12月

出版單位:

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

作者:

川島真、森聰 合編

內容簡介:

米中対立とアフターコロナ時代の「まだら状」の世界秩序(対談:川島 真×森 聡)

I 米中対立をどう捉えるか――両国の意図と地政学  
 米中関係と地政学(対談:高原明生×森 聡/司会:川島 真)
 アメリカの対中アプローチはどこに向かうのか――その過去・現在・未来(森 聡)
 対立への岐路に立つ中国の対米政策(増田雅之)

II 米中対立の諸相
 断片化する国際秩序と国際協調体制の構築に向けて(秋山信将)
 米中通商交渉とその課題――「デカップリング」は現実的か(梶谷 懐)
 技術革新とディカップリング――中国からの視点(津上俊哉)
 米中ハイテク覇権競争と台湾半導体産業――「二つの磁場」のもとで(川上桃子)
 米中サイバー戦争の様相とその行方(大澤 淳)
 アフター・コロナ時代の宇宙開発(鈴木一人)

III 世界から見る米中関係
 EU・イギリスから見る米中関係(遠藤 乾)
 ドイツから見る米中関係――変容する国際環境にEUと臨むドイツ(森井裕一)
 イタリアにおける救済者の国際政治――米欧から中国への移行?(伊藤 武)
 ポーランド政治の表層に見える二分化と入れ替わる歴史解釈(宮崎 悠)
 豪州から見た米中関係――「幸福な時代」の終焉(佐竹知彦)
 韓国から見た米中関係――対米外交と対中外交との両立模索(木宮正史)

「まだら状」の流動的秩序空間へ――米中相克下の世界秩序(川島 真)

系統號:

P-017491

帝国日本と鉄道輸送――変容する帝国内分業と朝鮮経済

帝国日本と鉄道輸送――変容する帝国内分業と朝鮮経済

標題:

帝国日本と鉄道輸送――変容する帝国内分業と朝鮮経済

時間:

2020年11月

出版單位:

東京:吉川弘文館

作者:

竹内祐介 著

內容簡介:

19世紀末以来、台湾・朝鮮、満洲を実質的に植民地化した日本は、鉄道による効率的な物流網を築こうとした。創出された朝鮮内の市場がどのような特質を持って成長し、各地域間で分業体制を築いたのか。帝国内の米・粟・石炭や綿織物などの工業製品の生産・流通・消費の実態を鉄道統計資料から分析。日本帝国下の朝鮮経済の実像を解き明かす。

系統號:

P-017521

A Buddhist Sensibility: Aesthetic Education at Tibet's Mindröling Monastery

A Buddhist Sensibility: Aesthetic Education at Tibet's Mindröling Monastery

標題:

A Buddhist Sensibility: Aesthetic Education at Tibet's Mindröling Monastery

時間:

March, 2021

出版單位: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作者:

Dominique Townsend

內容簡介:

A Note on Translations and Transliterations
Introduction: Buddhist Aesthetics,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enses, and Beauty’s Efficacy
1. Historical Background: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Mindröling
2. A Pleasure Grove for the Buddhist Senses: Mindröling Takes Root
3. Plucking the Strings: On Style, Letter Writing, and Relationships
4. Training the Senses: Aesthetic Education for Monastics
5. Taming the Aristocrats: Cultivating Early Modern Tibetan Literati and Bureaucrats
Epilogue: Destruction and Revival: The Next Generation

系統號:

P-017418

Found in Translation: New People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Science Fiction

Found in Translation: New People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Science Fiction

標題:

Found in Translation: New People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Science Fiction

時間:

February, 2021

出版單位:

Ann Arbor: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作者:

Jing Jiang

內容簡介:

What will the world look like in the future? How do people think and act in that future world? What constitutes the allures or hidden dangers of being modern? These are questions science fiction is uniquely equipped to entertain as a genre, a genre that took on a seriousness and significance in twentieth century China rarely seen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While marginalized in standard literary history, science fiction was the privileged literary form originally, and repeatedly, entrusted with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Chinese mind for the sake of nation-building. Since its introduction into China via transla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s a type of new fiction bearing the badge of universal modernity, science fiction in China had always been associated with aspirations for membership in the modern world first and foremost, and in world literature secondarily.

Found in Translation investigates Chinese science fiction as a phenomenon of world literature, or a product of transculturation. Through exploring the multiple “textual pathways” as well as “conceptual and thematic networks” that exist between translations and creations during the two boom periods and beyond, the book highlights the ways in which science fiction intervened in critical debates on nationalism, realism, humanism, and environmentalism in twentieth century China.

Author Bio
JING JIANG is Associate Professor of Chinese and Humanities at Reed College in Portland, Oregon, where she teaches courses on modern Chinese fiction, Postsocialist Chinese film, and Chinese drama.

系統號:

P-017417

The Lady of Linshui Pacifies Demons: A Seventeenth-Century Novel

The Lady of Linshui Pacifies Demons: A Seventeenth-Century Novel

標題:

The Lady of Linshui Pacifies Demons: A Seventeenth-Century Novel

時間:

February, 2021

出版單位: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作者:

Translated by Kristin Ingrid Fryklund

內容簡介:

The Lady of Linshui—the goddess of women, childbirth, and childhood—is still venerated in south China, Taiwan, and Southeast Asia. Her story evolved from the life of Chen Jinggu in the eighth century and blossomed in the Ming dynasty (1368–1644) into vernacular short fiction, legends, plays, sutras, and stele inscriptions at temples where she is worshipped.

The full-length novel The Lady of Linshui Pacifies Demons narrates Chen Jinggu’s lifelong struggle with and eventual triumph over her spirit double and rival, the White Snake demon. Among accounts of goddess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this work is unique in its focus on the physical aspects of womanhood, especially the dangers of childbirth, and in its dramatization of the contradictory nature of Chinese divinities.

This unabridged, annotated translation provides insights into late imperial Chinese religion, the lives of women, and the structure of families and local society.

系統號:

P-017479

Iconographies of Occupation: Visual Cultures in Wang Jingwei’s China, 1939–1945

Iconographies of Occupation: Visual Cultures in Wang Jingwei’s China, 1939–1945

標題:

Iconographies of Occupation: Visual Cultures in Wang Jingwei’s China, 1939–1945

時間:

February, 2021

出版單位: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作者:

Jeremy E. Taylor

內容簡介:

Iconographies of Occupation is the first book to address how the “collaborationist” Reorganized National Government (RNG) in Japanese-occupied China sought to visualize its leader, Wang Jingwei (1883–1944); the Chinese people; and China itself. It explores the ways in which this administration sought to present itself to the people over which it ruled at different points between 1939, when the RNG was first being formulated, and August 1945, when it folded itself out of existence. What sorts of visual tropes were used in regime iconography and how were these used? What can the intertextual movement of visual tropes and motifs tell us about RNG artists and intellectuals and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occupation and the war?

Drawing on rarely before used archival records relating to propaganda and a range of visual media produced in occupied China by the RNG, the book examines the means used by this “client regime” to carve out a separate visual space for itself by reviving pre-war Chinese methods of iconography and by adopting techniques, symbols, and visual tropes from the occupying Japanese and their allies. Ultimately, however, the “occupied gaze” that was developed by Wang’s administration was undermined by its ultimate reliance on Japanese acquiescence for survival. In the continually shifting and fragmented iconographies that the RNG developed over the course of its short existence, we find an administration that was never completely in control of its own fate—or its message. Iconographies of Occupation presents a thoroughly original visual history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a much-maligned regime and opens up new ways of understanding its place in wartime China. It also brings China under the RNG into dialogue with broader theoretical debates abou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visual” in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foreign occupation.

Author Bio
Jeremy E. Taylor is associate professor in modern Asian history at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UK).

系統號:

P-017513

Milk Craze: Body, Science, and Hope in China

Milk Craze: Body, Science, and Hope in China

標題:

Milk Craze: Body, Science, and Hope in China

時間:

February, 2021

出版單位: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作者:

Veronica S. W. Mak

內容簡介:

Why do the Chinese, who are mostly lactase non-persistent, suddenly thirst for milk today? Whether it is formula milk, fresh cow milk, or tea with condensed milk, the rocketing milk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in China are of increasing global food safety,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 Milk Craze examines and compares developments in China's dairy industry and dietary dairy consumption, cross-nationally and globally, and more specifically in two localities: Shunde and Hong Kong.

Through an innovative analysis of medical texts and social media, as well as careful ethnographic studies, Veronica Mak ponders why the surge in demand for Western cow milk coincides with the plunge in sales of indigenous water-buffalo milk and cheese. She reveals the multiple ways in which global industries and Chinese dairy conglomerates sabotage and destroy local dairy farms. She shows that the rise of milk consumption is not just about the globalization of cow milk production and Westernization of the Chinese diet, but also due to the crossovers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diet and medicine and modern global diets. She uses these reference points to explore the multiple meanings of dairy foods in China, such as the class and cultural attributes associated with British “milk tea” and flavored yogurt products, water buffalo curds and cheese, and the lower class associations of labor in the water-buffalo dairying industries, and then discusses these developments in China through colonial and modern global perspectives. Milk Craze argues powerfully that the Westernization or dramatic change of diet in China too often obscures structural, educational, occupational, and social stresses and constraints, while naturalizing the dubious redefinition of health, cognitive performance, and ideal body shape as individual responsibility and imperative.

Author Bio
Veronica S. W. Mak is assistant professor of sociology at Hong Kong Shue Yan University.

系統號:

P-017514

Kinship Novels of Early Modern Korea: Between Genealogical Time and the Domestic Everyday

Kinship Novels of Early Modern Korea: Between Genealogical Time and the Domestic Everyday

標題:

Kinship Novels of Early Modern Korea: Between Genealogical Time and the Domestic Everyday

時間:

January, 2021

出版單位: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作者:

Ksenia Chizhova

內容簡介:

The lineage novel flourished in Korea from the late seventeenth to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These vast works unfold genealogically, tracing the lives of several generations. New storylines, often written by different authors, follow the lives of the descendants of the original protagonists, offering encyclopedic accounts of domestic life cycles and relationships. Elite women transcribed these texts—which span tens and even hundreds of volumes—in exquisite vernacular calligraphy and transmitted them through generations in their families.

In Kinship Novels of Early Modern Korea, Ksenia Chizhova foregrounds lineage novels and the domestic world in which they were read to recast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s of Chosŏn Kore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modern Korean literature. She demonstrates women’s centrality to the creation of elite vernacular Korean practices and argues that domestic-focused genres such as lineage novels, commemorative texts, and family tales shed light on the emergence and perpetuation of patrilineal kinship structures. The proliferation of kinship narratives in the Chosŏn period illuminates the changing affective contours of familial bonds and how the domestic space functioned as a site of their everyday experience. Drawing on an archive of women-centered elite vernacular texts, Chizhova uncovers the structures of feelings and conceptions of selfhood beneath official genealogies and legal statutes, revealing that kinship is as much a textual as a social practice. Shedding new light on Korean literary history and questions of Korea’s modernity, this book also offers a broader lens on the global rise of the novel.

Author Bio
Ksenia Chizhova is assistant professor of East Asian studies at Princeton University.

系統號:

P-017416

Divine, Demonic, and Disordered: Women without Men in Song Dynasty China

Divine, Demonic, and Disordered: Women without Men in Song Dynasty China

標題:

Divine, Demonic, and Disordered: Women without Men in Song Dynasty China

時間:

January, 2021

出版單位: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作者:

Hsiao-wen Cheng

內容簡介:

A variety of Chinese writings from the Song period (960–1279)—medical texts, religious treatises, fiction, and anecdotes—depict women who were considered peculiar because their sexual bodies did not belong to men. These were women who refused to marry, were considered unmarriageable, or were married but denied their husbands sexual access, thereby removing themselves from social constructs of female sexuality defined in relation to men. As elite male authors attempted to make sense of these women whose sexual bodies were unavailable to them, they were forced to contemplate the purpose of women’s bodies and lives apart from wifehood and motherhood. This raised troubling new questions about normalcy, desire, sexuality, and identity.

In Divine, Demonic, and Disordered, Hsiao-wen Cheng considers accounts of “manless women,” many of which depict women who suffered from “enchantment disorder” or who engaged in “intercourse with ghosts”—conditions with specific symptoms and behavioral patterns. Cheng questions conventional binary gender analyses and shifts attention away from women’s reproductive bodies and familial roles. Her innovative study offers historians of China and readers interested in women, gender, sexuality, medicine, and religion a fresh look at the unstable meanings attached to women’s behaviors and lives even in a time of codified patriarchy.

Contributor Bio
Hsiao-wen Cheng is associate professor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系統號:

P-017428

Empire and Righteous: Nation 600 Years of China-Korea Relations

Empire and Righteous: Nation 600 Years of China-Korea Relations

標題:

Empire and Righteous: Nation 600 Years of China-Korea Relations

時間:

January, 2021

出版單位: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作者:

Odd Arne Westad

內容簡介:

Introduction
1. China and the Chosŏn State: The Making of Sino–Korean Relations, 1392–1866
2.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ast Asia: China, Korea, and the World, 1866–1992
3. China and Korea Today
Conclusion: What Can We Learn from History about China–Korea Relations?
Notes

Author Bio
Odd Arne Westad is Elihu Professor of History and Global Affairs at Yale University. A Fellow of the British Academy, he is the author of Restless Empire: China and the World since 1750 and The Global Cold War: Third World Interventions and the Making of Our Times, which won the Bancroft Prize.

系統號:

P-017492

Politics of Control: Creating Red Culture in the Early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olitics of Control: Creating Red Culture in the Early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標題:

Politics of Control: Creating Red Culture in the Early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時間:

January, 2021

出版單位: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作者:

Chang-tai Hung

內容簡介:

Using a unique interdisciplinary, cultural-institutional analysis, Politics of Control i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study of how, in the early decad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reshaped people’s minds using multiple methods of control. With newly available archival material, internal circulars, memoirs, interviews, and site visits, the book explores the fascinating world of mass media, book publishing, education, religion, parks, museums, and architecture during the formative years of the republic.

When the Communists assumed power in 1949, they projected themselves as not only military victors but also as peace restorers and cultural protectors. Believing that they needed to manage culture in every arena, they created an interlocking system of agencies and regulations that was supervised at the center. Documents show, however, that there was internal conflict. Censors, introduced early at the Beijing Daily, operated under the “twofold leadership” of municipal-level editors but with final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mmunist Party Propaganda Department. Politics of Control looks behind the office doors, where the ideological split between Party chairman Mao Zedong and head of state Liu Shaoqi made pragmatic editors bite their pencil erasers and hope for the best. Book publishing followed a similar multi-tier system, preventing undesirable texts from getting into the hands of the public.

In addition to designing a plan to nurture a new generation of Chinese revolutionaries, the party-state developed community centers that served as cultural propaganda stations. New urban parks were used to stage political rallies for major campaigns and public trials where threatening sects could be attacked. A fascinating part of the story is the way in which architecture and museums were used to promote ethnic unity under the Chinese party-state umbrella. Besides revealing how interlocking systems resulted in a pervasive method of control, Politics of Control also examines how this system was influenced by the Soviet Union and how, nevertheless, Chinese nationalism always took precedence. Chang-tai Hung convincingly argues that the PRC’s formative period defined the nature of the Communist regime and its future development. The methods of cultural control have changed over time, but many continue to have relevance today.

Author Bio
Chang-tai Hung is chair professor of humanities emeritus at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系統號:

P-017515

Chan Before Chan: Meditation, Repentance, and Visionary Experience in Chinese Buddhism

Chan Before Chan: Meditation, Repentance, and Visionary Experience in Chinese Buddhism

標題:

Chan Before Chan: Meditation, Repentance, and Visionary Experience in Chinese Buddhism

時間:

January, 2021

出版單位: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作者:

Eric M. Greene

內容簡介:

What is Buddhist meditation? What is going on—and what should be going on—behind the closed or lowered eyelids of the Buddha or Buddhist adept seated in meditation? And in what ways and to what ends have the answers to these questions mattered for Buddhists themselves? Focusing on early medieval China, this book takes up these questions through a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earliest traditions of Buddhist meditation (chan), before the rise of the Chan (Zen) School in the eighth century. In sharp contrast to what would become typical in the later Chan School, early Chinese Buddhists approached the ancient Buddhist practice of meditation primarily as a way of gaining access to a world of enigmatic but potentially meaningful visionary experiences. In Chan Before Chan, Eric Greene brings this approach to meditation to life with a focus on how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ts interpreted their own and others’ visionary experiences and the nature of the authority they ascribed to them.

Drawing from hagiography, ritual manuals, material culture, and the many hitherto rarely studied meditation manuals translated from Indic sources into Chinese or composed in China in the 400s, Greene argues that during this era meditation and the mastery of meditation came for the first time to occupy a real place in the Chinese Buddhist social world. Heirs to wider traditions that had been shared across India and Central Asia, early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ts conceived of “chan” as something that would produce a special state of visionary sensitivity. The concrete visionary experiences that resulted from meditation were understood as things that could then be interpreted, by a qualified master, as indicative of the mediator’s purity or impurity. Buddhist meditation, though an elite discipline that only a small number of Chinese Buddhists themselves undertook, was thus in practice and in theory constitutively integrated into the cultic worlds of divination and “repentance” (chanhui) that were so important within the medieval Chinese religious world as a whole.

Author Bio
Eric M. Greene is assistant professor of religious studies at Yale University.

系統號:

P-017516

Exile from the Grasslands: Tibetan Herders and Chinese Development Projects

Exile from the Grasslands: Tibetan Herders and Chinese Development Projects

標題:

Exile from the Grasslands: Tibetan Herders and Chinese Development Projects

時間:

December, 2020

出版單位: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作者:

Jarmila Ptáčková

內容簡介: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millennium, the Chinese government launched the Great Opening of the West, a development strategy targeted at remote areas inhabited mainly by indigenous ethnic groups. Intended to modernize infrastructure and halt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ts tactics in western China have resulted in the displacement of pastoral Tibetans to urban residence and sedentary livelihoods, causing massive social and economic shifts and uncertainty and eventually leading to signs of discontent in ethnically Tibetan regions.

Based on more than a decade of fieldwork, Exile from the Grasslands documents the viewpoints of both the people affected—Tibetan pastoralists in Qinghai Province—and the Chinese officials charged with relocating and settling them in newly constructed housing projects. As China’s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expands, the welfare of its ethnic minorities and its handling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are receiving close media scrutiny. Jarmila Ptáčkova’s study documents a politically and ecologically significant process that is happening—unlike events in Lhasa or Xinjiang—largely outside the view of the wider world.

Contributor Bio
Jarmila Ptáčková is a researcher at the Oriental Institute of the Czech Academy of Sciences.

系統號:

P-017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