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訊息

国際シンポジウム「近代日本の中国学の光と影」

国際シンポジウム「近代日本の中国学の光と影」

標題:

国際シンポジウム「近代日本の中国学の光と影」

時間:

2021年1月11日(週一)

地點:

Zoomによるオンライン開催(事前申込制)

主辦單位:

東北大学大学院国際文化研究科

聯絡人:

E-mail: zhongguoxue2021@yahoo.co.jp

內容簡介:

13:05-14:10
【基調講演】
「中国の学者を怒らせた東洋史家たち――白鳥庫吉と内藤湖南の場合」(吉澤誠一郎,東京大学文学部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教授)

14:10-14:55
近代日本の歴史学における「文明」と「文化」――内藤湖南を中心に(葭森健介,徳島大学名誉教授)

14:55-15:40
光と影の描き方――服部宇之吉と東京帝国大学における漢学および「支那哲学」(水野博太,東京大学ヒューマニティーズセンター特任助教)

15:50-16:35
鈴木虎雄の漢詩とその戦争認識(辜承堯,中国農業大学人文与発展学院専任講師)

16:35-17:20
本田成之の中国文化「巫」起源観(林超純,香港中文大学日本研究学系・専任講師)

17:30-18:00
【総合討論】
登壇者全員
コメンテーター:村田雄二郎(同志社大学グローバルスタディーズ研究科教授)、苅部直(東京大学法学部大学院法学政治学研究科教授)

系統號:

C-017364

比較視野下的法史研究與敘事

比較視野下的法史研究與敘事

標題:

比較視野下的法史研究與敘事

時間:

2021年1月16日(週六)

地點: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視聽教室(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主辦單位:

中國法制史學會

內容簡介:

講題:比較視野下的法史研究與敘事――從《中國法律史:比較法觀點》談起
主持人:陳登武(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主講人:陳惠馨(政治大學法學院教授)
與談人:歐陽正(空中大學社會科學系副教授)
與談人:吳景傑(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講題:比較視野下的法史研究與敘事――從《明清法律與社會變遷》談起
主持人:陳俊強(臺北大學歷史系教授)
主講人:邱澎生(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與談人:陳韻如(臺灣大學法律系副教授)
與談人:黃琴唐(政治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

系統號:

C-017413

2021第六屆性別、藝術與文化學術研討會

標題:

2021第六屆性別、藝術與文化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21年3月6日(週六)

地點:

勤益科技大學文化休閒館101演講廳(臺中市太平區坪林里中山路二段57號)

主辦單位: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文化創意事業系

聯絡人:

Tel: 04-23924505轉8900-8903/8907

內容簡介:

本研討會已公布初審錄取稿件:http://cci.web2.ncut.edu.tw/files/14-1018-61654,r288-1.php

論文全文截稿日期為2021年2月1日。

系統號:

C-017321

2021臺大哲學研究生論文發表會「哲學的生命與生命的哲學」

2021臺大哲學研究生論文發表會「哲學的生命與生命的哲學」

標題:

2021臺大哲學研究生論文發表會「哲學的生命與生命的哲學」

時間:

2021年3月20至21日(週六至週日)

地點:

臺灣大學哲學系系館(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聯絡人:

E-mail: ntugpc@gmail.com

內容簡介:

會議簡介與宗旨:
本系將於2021年3月20、21日(星期六、日),於本系系館舉辦2021年度研究生哲學論文發表會。本屆發表會的主旨在於提倡研究生進行哲學研究、撰寫學術論文,以及訓練發表與評論、發言與聆聽等能力,並鼓勵研究生在活動中深化人際交流、建立學術聯繫。

本屆發表會主題為「哲學的生命與生命的哲學」:在2020年,COVID-19疫情在全球造成了嚴峻的影響,不僅在教學、研究與學術交流等向度造成衝擊,也促發哲學研究者對學術工作、哲學活動、生命自身以及特定思想傳統產生進一步的反思。期許各位發表者在本次的發表會中,能共同針對相關主題深入討論。
會議主題與子題:
(一)主題:哲學的生命與生命的哲學
(二)子題:
(1)哲學的學術研究與大眾推廣
(2)跨領域研究視域下的哲學
(3)哲學在疫病時代的角色
(4)生命、身體與修養哲學
(5)其他相關主題

報名資格與方式:
本系誠摯邀請各地碩、博士班研究生投稿符合大會主題的論文,任何哲學領域、非哲學領域之研究生皆可投稿(惟論文需具哲學性)。本屆發表會同時接受圓桌論壇報名(3至4人)與個人發表報名,並鼓勵研究生依特定主題組成圓桌論壇報名。

重要日程:
(一)摘要投稿截止日期:2020年12月25日(星期五)
(二)審查結果公布日期:2021年1月25日(星期一)
(三)全文論文繳交截止日期:2021年2月26日(星期五)
(四)請入選發表者於2月26日(星期五)之前繳交論文全文,以利發表會籌備工作,逾期者視同放棄發表資格。

系統號:

C-017324

第一屆中國文字學青年論壇

標題:

第一屆中國文字學青年論壇

時間:

2021年4月24日(週六)

地點:

中央大學文學院演講廳(桃園市中壢區中大路300號)

主辦單位:

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

聯絡人:

E-mail: ncu20191115@gmail.com

內容簡介:

一、會議發起緣由
2020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主要提供年輕學者發表的「第22屆中區文字學會議」未能如期舉行。為了擴大中區文字學會議的內涵,鼓勵青年學者及研究生發表論文,藉以促進彼此學術知能之增長,鼓勵青年學子多方交流,中國文字學會理監事聯席會議於2020年7月21日開會決議:為整合學術平台資源,將第22屆中區文字學研討會,併入「第一屆中國文字學會青年論壇」,並由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第一屆中國文字學會青年論壇。預訂於2021年4月24日舉行。

傳統文字學在漢學研究中向來居於學術根柢的地位,尤其在近年全球華語文學習的熱潮下,相較於海峽對岸的文字簡化趨勢,臺灣的傳統漢字研究更顯重要。文字學青年論壇的舉辦,不僅讓年輕學子研究成果得以發表,更是培養新一代學者的園地。因此,為提昇國內文字學之研究風氣、促進青年學子研究成果的廣泛交流,以及提供學生開拓的研究視野、培養新一代學者,遂在既有的中區文字學會議的基礎下舉辦「第一屆中國文字學青年論壇」。

徵稿對象與論文主題
1.本次青年論壇論文徵稿對象,設定為40歲以下,從事文字學研究之青年學者及博碩士研究生。
2.會議論文主要採公開徵稿方式,透過文字學會正式行文至國內外各大學中文系外,也透過網路社群平台發布徵稿消息。
3.徵求之論文主題包括:(1)古文字學(2)《說文》學研究(3)華語文漢字教學(4)其他與文字學相關之論題。
4.論文提要報名截止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週四),提要審結果將於2021年1月15日(週五)前公布。論文全文截稿日期為2021年3月15日(週一)。全文審查通過後,始得列入論壇議程中。來稿請寄:ncu20191115@gmail.com。

系統號:

C-017289

2021年第十屆「開創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之新視野」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2021年第十屆「開創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之新視野」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21年5月14日至15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中原大學全人村北棟4樓國際會議廳(桃園市中壢區中北路200號)

主辦單位:

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

聯絡人:

朱亭瑜助教,Tel: 03-265-6904;E-mail: asclc@cycu.edu.tw

內容簡介:

一、旨揭研討會將於110年5月14日及15日舉行,徵求與華語文教學相關議題之研究論文。
二、研討會投稿分「專家學者組」及「研究生組」;研討會形式為:
  (一)專題演講。
  (二)論文發表。
  (三)教學工作坊。
  (四)壁報發表。
  (五)學術沙龍。
三、研討會徵稿主題如下:
  (一)華語文教學與習得研究。
  (二)華語文教育研究。
  (三)華語文數位運用與教材研究。
  (四)華語文本體研究。
  (五)華語文產業研究。
  (六)僑民教育。
  (七)其他相關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議題。
四、研討會各項日程如下:
  (一)論文摘要投稿截止:110年1月10日。
  (二)論文摘要錄取通知:110年1月18日。
  (三)論文全文截稿:110年3月7日。
  (四)研討會議程公佈:110年4月26日。
  (五)研討會舉辦日期:110年5月14日、15日。
五、報名網址https://tcsl6904.wixsite.com/2021conference

系統號:

C-017377

第七屆道與德研討會──追隨德行與涵養美感

標題:

第七屆道與德研討會──追隨德行與涵養美感

時間:

2021年5月28日(週五)

地點:

中國文化大學校本部(臺北市陽明山華岡路55號)

主辦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

內容簡介:

一、 會議主旨: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素以中西哲學溝通交流與美學研究為發展重心。道與德研討會是本系每兩年一次的哲學盛事,本屆會議主旨擬定為:「建立追隨德行與涵養美感的新理性文化」。
中華文化儒釋道的哲學傳統,貴在為世道人心提供情理共融的性情之教與安身立命的社會藍圖。西方近現代哲人亦反思科技文化的危機與工具理性的侷限,積極開展實踐理性、溝通理性、多元文化與全球倫理的可能性。
若要重新展望追求真實、良善、優美與崇高的人生理想,哲學人的理性思維可以嘗試整合科學、倫理、藝術與宗教的理論探究成果,成為價值中介與社會整合的推動者。

二、 研究子題:本次會議預計涵蓋以下議題:
(一) 文化現象危機與哲學理論反思
(二) 美感、品味與藝術美學的觀念探索
(三) 社群倫理與社會正義的理論建構
(四) 德行、知識與美感的形上思維
(五) 儒釋道哲學的當代新發展

我們竭誠邀請各界學術先進,從東方、西方或比較哲學的角度重新省思、界定、探索與主題相關的原創性論文。

摘要投稿截止日期:2021年1月20日
審查結果通知:2021年1月30日(全文請於5月10日繳交)
會議方式:預計由國內外學者發表十八篇中、英論文,大會將以中、英文進行發表與討論。

投稿方式:題目、摘要與關鍵字請以中文或英文撰寫(字數限制:中文500字,英文250字),並附上投稿人姓名、所屬機構、聯絡方式等個人資料,以 Word 檔案透過電郵寄:2021.logos.arete@gmail.com。

系統號:

C-017365

2021年第11屆應用史學學術研討會

標題:

2021年第11屆應用史學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21年5月28日(週五)

地點:

嘉義大學民雄校區(嘉義縣民雄鄉文隆村85號)

主辦單位:

國立嘉義大學應用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聯絡人:

陳同學,Tel: 05-2263411#2001

內容簡介:

本次研討會,除了將延續前十屆之傳統,即區域史研究與區域地理研究,以立足地理學或歷史學的「區域研究」為主題,以期呈現豐富多彩的面貌並順應應用歷史之發展;另為貼近時代脈絡及未來趨勢,著眼文化資產之歷史意義及永續經營,配合本系系所發展特色,特規劃「應用歷史研究」主題;此外,文化多樣性是臺灣豐富的文化資產,為了能夠打開更多族群文化問題之關注及視域的開展與交融,特加入「族群與文化研究」主題。爰此,本次研討會的三大主題訂為:
(一)區域史地研究:研究某一地區歷史及地理事實之相關研究。
(二)應用歷史研究:研究有形或無形文化資產、觀光及社區等相關研究。
(三)族群與文化研究:研究客家、原住民及新住民等文化歷史相關研究。
凡與「區域史地」、「應用歷史」、「族群與文化」等相關議題之研究,歡迎各界研究先進與同好踴躍投稿參與。

論文摘要及投稿日期
論文摘要請一同檢附投稿報名表,並於109年12月18日(週五)以前,寄送至joun_ncyuhg@mail.ncyu.edu.tw電子郵件信箱,逾期歉難受理。本系將於110年1月5日以前通知摘要審查結果;博士生投稿需經指導教授同意並與其聯名,並請同時檢附投稿人及指導教授資料之報名表。

論文字數
中文字數至多3萬字、英文字數以不超過A4紙42面為原則(含中英文摘要,各不超過500字,包含題目、作者及3至5個關鍵字)。

系統號:

C-017322

「天光:一棵永不凋謝的小樹」2021年趙天儀學術研討會

「天光:一棵永不凋謝的小樹」2021年趙天儀學術研討會

標題:

「天光:一棵永不凋謝的小樹」2021年趙天儀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21年5月29-30日(週六至週日)

地點:

靜宜大學(臺中市沙鹿區台灣大道七段200號)

主辦單位:

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

聯絡人:

林秘書,Tel: 04-26328001*17031

內容簡介:

趙天儀教授為臺灣文學重要的代表作家,更是臺灣政權轉換後跨越語言一代的本土創作者與研究者。因為其個人的生命經歷,一方面透過日語繼承著日本殖民統治時代下,臺灣作家與世界連結的傳統;同時之間,也在跨越語言轉換後,在中文書寫上,成為當時少數有傑出表現的本土創作者。

趙天儀一生(1935年9月10日-2020年4月29日)著作等身,有《美學引論》、《現代美學及其他》等13本學術論著;《大安溪畔》、《歲月是隱藏的魔術師》等7本詩集;《風雨樓隨筆》等7本兒童文學、散文作品。並曾獲得臺灣省臺中文藝協會自強文藝獎章新詩獎、巫永福評論獎、行政院文建會文耕獎、大墩文學獎、臺灣文學家牛津獎等獎項,是臺灣戰後第一代的重要創作者與學者。

趙天儀是臺灣重要詩社《笠》的主要參與者與推動者,參與詩刊的編輯外,也在內部擔任詩評的重要角色,奠定了臺灣文學現代詩評論的基礎。然而,因為1974年臺大哲學系事件,時任哲學系系主任的趙天儀被迫離職,在齊邦媛的轉介下至國立編譯館工作,開啟了他在中小學教育、兒童文學的影響力,後來轉任於靜宜大學中文系、台文系、生態系,重新在學術界的不同領域發揮影響。

據於上述關於趙天儀教生前對台灣文學界的貢獻卓然可敬,靜宜台文系將於2021年5月29-30日,將舉辦「天光:一棵永不凋謝的小樹」趙天儀學術研討會」。會議將有八個子題,歡迎對於趙天儀教授創作作品及對台灣文學貢獻有專長及興趣的學者、碩博士研究生投稿,本次會議八個子題如下:
1. 趙天儀兒童文學創作及相關議題
2. 趙天儀童詩創作及相關議題
3. 趙天儀美學及其相關議題
4. 趙天儀評論及其相關議題
5. 趙天儀與笠詩社議題
6. 趙天儀及台大哲學事件議題
7. 趙天儀與同時代台灣作家議題研究
8. 趙天儀及其台灣文學史相關議題研究

貳、投稿方式:
一、投稿人請填寫個人資料表,請參考官網。
二、摘要格式,請參考官網:請以word, A4繕打,一頁(600字)為度,摘要內容含:
1、研究背景與重要性。
2、研究方法
3、主要構想。
4、中英文關鍵字3-5字。

三、應寄資料:
1、個人資料表、論文摘要資料電子檔請寄至pu20640@pu.edu.tw,本系於收到台端郵件後將回傳已收信件通知。(郵件主旨請敘明『趙天儀研討會』)
2、聯絡電話:04-26328001*17031林秘書

四、論文摘要收件截止日期:延長至1月29日。

五、審查結果通知日期:2021年2月12日(五)。

六、論文撰寫體例將與接受發表通知同時寄送。

系統號:

C-017323

第五屆「大學生人文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五屆「大學生人文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21年6月18日(週五)

地點:

香港教育大學、香港中文大學

主辦單位:

香港教育大學人文學院

聯絡人:

E-mail: hkuac@eduhk.hk

內容簡介:

香港教育大學人文學院將主辦第五屆「大學生人文學術研討會」,時間擬定於2021年6月18日。會議冀為大中華地區的大學生、香港大專院校就讀之高級文憑及副學士學生提供學術交流的平台,尤為培養研究人文領域的專材,貢獻力量。大會在此誠邀貴校分享此訊息予各學系學生,使更多優才獲得相關資訊,相互交流學術。本屆會議將以線上視像形式舉行,接受以文化、語言、語文教育或文學為主題的論文。論文需以中文(廣東話或普通話)或英文發表,歡迎大中華地區各大學本科生及大專生踴躍參加!大會特設最佳論文獎及論文推薦獎。

摘要提交日期:2021年2月26日
評審通過通知日期:2021年3月中
報告者確認參加日期:2021年3月21日
論文提交日期:2021年5月14日

系統號:

C-017378

「佛教傳播與語言變化——第14屆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佛教傳播與語言變化——第14屆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21年6月24日至25日

地點:

香港教育大學、香港中文大學

主辦單位: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與中文教育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聯絡人:

E-mail: hwfd2020@126.com

內容簡介:

追尋人類語言在歷史上的變化的軌跡,描寫變化的過程,探求變化的原因,總結變化與發展的規律,這是歷史語言學的核心任務。導致語言變化的原因很複雜。在已知的當中,語言接觸最為重要。造成不同語言間接觸的渠道和方式很多,宗教的跨語言跨文化傳播又是其中不能忽視的一種。大規模的宗教傳播,通常要依靠經典的翻譯。經典的翻譯,不論是口頭的還是書面的,本身就是一種語言接觸。任何翻譯作品的語言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源頭語的影響。這一點在通常是外來傳教者將熟悉的源頭語翻譯為不熟悉的目的語的宗教經典的翻譯中表現更為突出。因此,宗教經典的翻譯文本通常會含有超乎尋常的大量原典語言成分。這些成分又成為造成宗教經典神聖性的重要因素。經典的誦習無疑會對信眾產生巨大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會表現在他們的哲學、思想和宗教選擇上,也會表現在他們的語言上。而且,通過無數個體的影響,最終表現為對一個國家或民族語言和文化的影響。

古代漢文佛典是人類歷史上最大宗的宗教文獻遺存,具有極高的語言學研究價值。「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是一個從語言學的角度研究漢文佛典語言的國際性學術論壇。首屆會議於2002年由國立中正大學在台灣嘉義成功舉辦。其後由湖南師範大學(2004)、國立政治大學與法鼓文理學院(2008)、北京大學(2009)、華中科技大學與武漢大學(2010)、忠州大學(2012)、貴州師範大學(2013)、南京師範大學(2014)、北海道大學(2015)、中國人民大學(2016)、國立中央大學與佛光大學(2017)、延世大學與慶星大學(2018)和廣西師範大學(2019)續辦,至今已經十三屆,成為有國際影響的學術交流平台。

為了深入了解宗教的傳播與語言變化的關係,尤其是印度佛教在東亞地區的傳播與東亞各國家與地區語言變化的關係,我們——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中國語言與中文教育研究中心和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計劃利用「第十四屆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這個學術平台,聯合在香港召開一次以「佛教傳播與語言變化」為主題的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的核心議題是「佛教傳播與語言變化」,重點討論印度佛教在中國和東亞其他國家與地區的傳播對當地語言變化發展的影響。

研討會子題
1. 古代印度佛教的傳播導致的相關地區(中日韓越及其他)語言變化的研究,微觀和/或宏觀;
2.從古代佛教文獻所見的相關地區(中日韓越及其他)語言變化的研究,微觀和/或宏觀;
3.漢譯佛經語言的本體研究,包括梵漢對勘研究,同經異譯比較研究等;
4.佛經與非佛經的語言及文字的比較研究;
5.佛經音義研究;
6.其他宗教在傳播過程中對相關地區語言的影響,單獨或比較研究。

日期
2021年6月23日(外埠學者報到)
2021年6月24日至25日(會議)
2021年6月26日(文化考察 [可選擇])

系統號:

C-017366

文學/海洋/島嶼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文學/海洋/島嶼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21年7月29至31日(週四至週六)

地點:

臺灣大學文學院(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臺灣中文學會、華文文學與比較文學協會

內容簡介:

會議主題:「文學—海洋—島嶼」(Literature and the Sea)
(一)從古典到當代的大陸與海洋的人文連結、文學的跨海航線、跨(環)太平洋文學、南洋書寫、島嶼與島國、南島文化、口岸文學、海洋視野的世界
文學。
(二)文學的流動性、文學的去中心論、文/字海等主題。
(三)臺灣文學與世界文學、臺灣的文化語境與文史論述。
六、投稿需知:
(一)參加資格:海內外學者(含研究生)。
(二)會議形式:會議語文爲中文、英文。會議徵稿分為單篇論文與論文小組(panel,每組 3-4 篇論文),以論文小組爲優先。
(三)提要要求:論文提要限於華文五百字內(英文三百字)。論文小組須一併提交小組內所有單篇論文的提要,並須另撰小組提要,介紹小組的整體構思。此外,每個論文小組均須提交小組組織者和小組主持人;組織者和主持人可由同一人擔任,亦可同時擔任小組內的論文發表人或講評人。投稿人只能提交一份提要,只能參加一個小組。
(四)截稿期限:論文提要收件截止時間:2021年1月31日(週日)。
1、論文提要可依據會議主題撰述,亦兼容其他相關主題。
2、請於截稿期限前將「論文資料表」上傳。
*論文提要資料表、論文小組資料表、資料表上傳系統,請至大會網站:
https://sites.google.com/view/literature0729/ 下載及查詢。
3、請將「論文資料表」檔名格式修改為「提要_您的姓名」。

審核:論文提要經審查委員會審議通過後,於2021年3月1日 E-mail 通知。

本會目前規劃於臺北舉辦實體會議。籌備委員會將視疫情發展做相應之調整,若有任何變更,將另行通知與會者。

系統號:

C-017288

第12屆台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台風、台味、新台流:台語文化的遺忘與再發現」

標題:

第12屆台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台風、台味、新台流:台語文化的遺忘與再發現」

時間:

2021年9月10至11日(週四至週五)

地點:

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文系

聯絡人:

E-mail: taiwanconference2021@gmail.com

內容簡介:

台灣在語言、文化、生物各方面都展現豐富的多樣性,並隨時間的流轉而演變。台語做為台灣社會曾經的共通語、最多人使用的語言,由於戰前與戰後兩度錯誤的語言政策,導致年輕人的母語能力大量流失。除了口傳的褒歌、唸唱、俗諺、七字仔等民間文學,從歌仔戲、布袋戲到台語電影、台語電視劇、台語流行歌曲、台語搖滾與饒舌歌曲、以台語作為載體所呈現的民俗文化等,都顯現出這個語言的豐沛的活力。2018年立法院通過「國家語言發展法」,更讓台語及其他語言獲得政府的支持,展現民主化以後台灣社會的多元文化。

除了這些某種程度上被遺忘的文化資產,形諸文字的台語文學也是台語文化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它讓無形的文化有了更具體的傳承依據。雖然台語文字的標準化遲至近十多年才確立,但近百年來以台語書寫的民間文學、歌仔冊、教會羅馬字的文本、新文學運動時期的台灣話文創作,或者是受解嚴前後開始的台語文/文學運動的影響,而陸續寫就的現代詩、散文、小說、劇本等台語的現代文學作品,皆累積極豐碩的成果,不僅為台灣文學帶來更在地的新風貌,也提供語言復振、歷史研究、語言學或社會學的研究材料,更是未來台灣從事文化創意產業、建構本土文化資本的極佳素材。

台語及相關文化、文學現象曾被視為粗俗不雅,但隨著整個社會對本土意識與多元文化的重視,政府機構、教育機關也開始重新發現各種台語文化。台語已然成為新「風」潮,展現獨特的品「味」,更帶動學術研究與日常生活實踐上的「流動與潮流」。因此,本研討會以台語相關的語言、文學、文化為主題,希望能涵蓋不同時期、不同風貌的語文、影像、聲音、展演等各種台語現象及資產,期待觸發更多深入探索的契機,進而能開啟受塵封的遺忘,為破繭重生的美蝶寫真,迎接台語文化的新紀元。此外,我們更期盼台語與客語、台語與原住民語之比較研究。不論是傳統還是現代,台灣本土或是全世界,我們歡迎各界針對台語文化投稿。主題包括以下語言、文化、文學三大類:

(一)台語語言學及台語實務應用
臺語流行歌的語言風格、韻律結構、詞曲搭配及語法結構之研究。
臺語教學之教學法、教學媒體與教材之研究。
臺語應用於文化創意、語言復振或其他實用層面之研究。
台語復振運動與客語或原住民語復振運動。

(二)台語文化
歌仔戲、布袋戲、台語戲曲。
台語電影、電視劇、新聞播報及其他台語大眾媒介。
台灣料理、民俗、慶典、地名與台語的關係。
當代台語流行歌曲、搖滾樂、饒舌與嘻哈、其他台語音樂。

(三)台語文學
褒歌、歌仔冊之於口傳或文字標記的歷史意涵。
白話字文學與新文學運動的關係。
台語文學的作家或作品論。
台語小說的現代性、庶民性、性別議題。
以及其他相關的議題。

◎審查結果通知:2020年10月15日 

系統號:

C-017367

第十八屆先秦兩漢學術國際研討會

標題:

第十八屆先秦兩漢學術國際研討會

時間:

2021年11月26至27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輔仁大學(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0號)

主辦單位: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

聯絡人:

E-mail: 064088@gapp.fju.edu.tw

內容簡介:

徵稿啟事
一、會議名稱:「第十八屆先秦兩漢學術國際研討會」
二、主辦單位: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
三、會議時間:2021年11月26至27日
四、會議主題:與先秦兩漢相關範疇之
(一)經學
(二)史傳諸子
(三)文學辭賦
(四)語言文字
(五)出土文獻
(六)其他相關議題。

五、截稿期限:
1、論文題目與提要:2021年1月29日前。
2、論文全文付梓稿:2021年09月30日前。
投稿者務請依照本會撰稿格式書寫,以利編輯作業。並請將論文題目與提要、論文全文付梓稿於相關截止日前將電子檔寄至:064088@gapp.fju.edu.tw
郵件標題格式須為:[投稿]〈稿件名稱〉作者姓名。

六、提要審查:論文提要經大會學術組審議後,另行於2021年3月15日前專函通知審查結果。

七、報名表下載:https://reurl.cc/r85KRr

系統號:

C-01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