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事務

國圖春天讀詩節系列講座重新登場

標題:

國圖春天讀詩節系列講座重新登場

時間:

2020年7月至8月

內容簡介:

隨著國內疫情解封,民眾期待已久的2020春天讀詩節「觀物自得—歷代詠物詩詞導讀」系列講座將於6月21日起恢復辦理,歡迎讀者踴躍報名參加,享受遲來的春天!

國家圖書館每年持續辦理的四季閱讀講座,一直是民眾極為支持並踴躍參與的閱讀活動,所邀請的主講者亦均屬一時之選,舉辦時經常有全場爆滿的情形,受到讀者熱烈的喜愛與肯定。今年春季閱讀講座因疫情關係延期時,仍不時有民眾關切何時能夠恢復辦理,可見民眾對於四季閱讀講座的重視。國家圖書館曾淑賢館長也表示:閱讀有安定身心的力量,而圖書館正是推動閱讀的重要基地,經歷過了全民共同防疫的期間,大家終於可以走出家門回復正常生活,到圖書館參加閱讀活動,不僅可以聆聽名家的精采導讀、充實自我,對於身心的舒展更有正面的幫助。在防疫中心宣佈疫情解封後,國圖也恢復舉辦2020春天讀詩節活動,自6月21日至8月30日,利用周日下午2:00至4:30在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舉行,目前每場講座人數已恢復常態400人,同時在開放報名後,場場報名人數都超過200人,歡迎喜歡詩詞的朋友把握機會,盡速報名。

活動網頁:https://actio.ncl.edu.tw/109_spring_new
報名網址:https://actio.ncl.edu.tw/activitydetails?uid=6&pid=210

第2場 7月5日
講題:六朝最成功的詠物詩——〈詠湖中鴈〉
主講人:朱曉海/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教授

第3場 7月19日
講題:託物喻懷.鑽貌窺情——魏晉詩人的摹景狀物
主講人:王欣慧/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第4場 8月9日
講題:微物關情——唐代詩人的日常心境
主講人:廖美玉/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

第5場 8月16日
講題:宋代詩詞中的「物」與「情」
主講人:徐國能/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第6場 8月23日
講題:春占花——你的星座花語詩
主講人:解昆樺/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第7場 8月30日
講題:紅色手推車的身世——西方詩中的物
主講人:廖咸浩/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特聘教授

系統號:

O-016222

夏季閱讀講座恢復往例線上報名人數上限至400人,歡迎民眾踴躍參加

標題:

夏季閱讀講座恢復往例線上報名人數上限至400人,歡迎民眾踴躍參加

時間:

2020年7月3日、11日

內容簡介:

本館配合國家防疫政策,夏季閱讀講座「集結,千禧世代作家:新世代作家圖像」6月13日以後之4至6場次,恢復往例報名人數上限至400人,歡迎民眾踴躍參加。

本活動請預約入座,不接受現場報名,敬請見諒。報名網址:https://actio.ncl.edu.tw/activitydetails?uid=6&pid=204

活動也採用雙直播方式進行,透過轉播收視同時留言與作家以及與談學者進行互動。
本館影音專區:http://www.ncl.edu.tw

7月4日講題:當新女性穿越回舊臺灣
主講人:楊富閔(作家)
與談人:劉亮雅(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特聘教授)

7月11日講題:當新女性穿越回舊臺灣
主講人:楊双子(作家)
與談人:鄭芳婷(臺灣大學臺文所副教授)

系統號:

O-016221

【徵才】臺大中文系專任教師徵聘

標題:

【徵才】臺大中文系專任教師徵聘

時間:

2020年8月10日截止

報導者:

臺大中文系

內容簡介:

一、聘用單位:文學院中國文學系
二、職稱:專任教師(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
三、名額:2至3名,國籍不限
四、應徵時間:即日起至民國109年8月10日止
五、預定起聘時間:民國110年2月1日或110年8月1日起聘
六、資格:
(一)學經歷:
1、博士學位(須取得正式博士學位證書[國、內外中國文學或相關系所畢業])。
2、曾任專任教授(或研究員)二年(含)以上,始得申請教授。
曾任專任副教授(或副研究員)二年(含)以上,始得申請副教授。
3、申請人如其最高學歷為本校授予,須於博士畢業後在其他單位從事與教學、研究相關之工作2年(含)以上,始得申請助理教授。惟具有特殊專長或優異表現且經本系教師甄選委員會認定者,不在此限。
(二)專長領域:研究專業領域屬下列其中一項者:
1、語言學、聲韻學、訓詁學
2、經學、學術思想(先秦兩漢優先)
3、現代文學
4、古典文學(古文、文學批評優先)
七、工作項目:教學、研究
教授科目:1.國文課程
2.國際學生學士班課程
3.專業課程
4.其他本系須開設之課程。
以上由本系課程委員會排定
八、地點: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九、應檢具資料:(各項資料請分別檢附,切勿裝訂成冊。未依規定檢附者,恕不受理。
如需退件,請於接獲通知函後依規定期限內至系取回)。
(一)個人學經歷表2份。
(二)送審著作目錄2份。
(三)歷年著作目錄2份(第一至三項表格請至本系網頁http://www.cl.ntu.edu.tw/main.php下載)。
(四)博士學位證書影本及博士班歷年成績單各2份。
(五)曾任職於大專院校或研究機關者,請附教師證書及近五年聘書影本(若於同一單位任職多年者,請檢附該單位服務證明即可)。
(六)5年內代表著作(含專書或A級期刊論文[THCI Core、SSCI或A&HCI;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評比一級期刊;不在以上所列標準者由本系新聘教師甄選委員會認定]2至3篇)一式5份。
(1.須是民國105年8月[含]以後已出版者。
2.中文著作,請附500字以內提要;
外文著作,請附5,000字左右之中文概述及500字以內之中文提要)。
(七)7年內參考著作(1至3種)一式5份(須是民國103年8月[含]以後已出版者)。
(八)歷年重要著作1份(除送審著作外)。
(九)研究計畫及教學規畫(含1.國文[半年兩學期]2.專業課程[全年或半年]3.國際學生學士班課程),每項均以不超過4張A4為限。(研究計畫格式不限;教學規畫表請由本系網頁http://www.cl.ntu.edu.tw/main.php下載)
十、郵寄地點收件人:民國109年8月10日以前(限以紙本郵寄、郵戳為憑),以掛號寄至(106)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臺大中文系主任辦公室(封面務請註明應徵者姓名及應徵中文系專任教師字樣)。逾期不予受理。
十一、應徵注意事項:
1.應徵者如曾以相同論文申請本系教職,其代表作必須修改並附修改對照表,但最多以一次為限。
2.申請人之資格,由本系新聘教師甄選委員會認定;申請人之專業領域屬本系急需者優先考慮。
3.初審通過者,本系將另行通知來系訪談(旅費自理),若未克參加,視同放棄應徵。

系統號:

O-016153

【徵才】中研院中國文哲所徵聘專任研究人員

標題:

【徵才】中研院中國文哲所徵聘專任研究人員

時間:

2020年7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中研院中國文哲所徵聘專任研究人員

一、職缺:本所編制內助研究員 1 名
二、資格:具有博士學位者
三、專業領域:中國古典文學
四、應備資料:各一式六份(含學術著作)
(一)詳細履歷
(二)博士學位證書影本,或博士論文通過證明。
(有教師資格證書者請加附影本)
(三)未來三年研究計畫
(四)歷年學術著作目錄
(五)重要學術著作(1-3 種,含博士學位論文),以外文撰寫者,請附中文摘要。
五、受理方式:請於 2020年7月31日前,備齊上述資料,寄至台北市南港區(115) 研究院路二段 128 號,中研院文哲所秘書室收,洽詢電話:02-27895713 黃先生;E-mail: hopperan@sinica.edu.tw

系統號:

O-016154

【徵才】政大中文系徵聘專任教師

標題:

【徵才】政大中文系徵聘專任教師

時間:

2020年8月28日截止

內容簡介:

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109學年度第2學期新聘專任教師公告
一、學術專長:
(1)現代文學、華文文學
(2)文學領域、思想領域、小學領域,並以古典文學領域為優先

二、名額:助理教授級以上專任教師共2名

三、應徵資格:
(一)尚未領有教師證書者,將依教育部「專科以上學校教師資格審定辦法」之規定,辦理教師資格審查。
(二)具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中國文學或相關學門助理教授證書以上者,於受聘前5年間(104年8月27日起至109月8月28日止),須符合以下任一條件:
1、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或發表經審查並正式出版之論文合計2項(須檢附審查證明)
2、經審查正式出版之專門著作1本(須檢附審查及公開發行證明)
(三) 持國外畢業證書者,須向我國駐外使領館、代表處、辦事處或其他經外交部授權機構(以下簡稱駐外館處)申請證明文件為真。

四、申請截止日:即日起至109年8月28日(週五)止(以郵戳為憑)

五、起聘日期:110年2月1日

系統號:

O-016155

【徵才】中正大學中文系徵聘專任教師

標題:

【徵才】中正大學中文系徵聘專任教師

時間:

2020年9月30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徵聘教師等級:助理教授級以上1名。

二、應徵資格:凡已獲得國內外各大學中國文學(含相關領域)博士學位或於本徵聘截止日前可通過博士學位口試並取得證明者。

三、專長領域:
(一)研究專業領域屬下列其中一項者:
1. 現代文學。
2. 戲劇或戲曲。
3. 經學。

(二)具跨領域視野、藝文創發與應用才能、業界實務經驗、各類計畫規劃及執行能力者優先考慮。

四、聘期:預計自110年8月1日起聘。

五、申請方式:
(一)一律以通訊方式申請,申請書請至本系網站下載。電話:(05)2720411轉21101。
來函請寄:621嘉義縣民雄鄉大學路168號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辦公室收(請註明:應徵專任教師)

(二)檢附申請資料:
1. 申請書(含五年內著作目錄)
2. 自傳
3. 學位證明文件(國外學歷應經駐外單位驗證)
4. 著作一式一份(五年內出版之學術論著或期刊論文)
5. 碩、博士學位論文各一式一份(未附者,不予受理;以非中文書寫者,應檢附中文摘要)
6. 助理教授級以上教師證書(有附者優先考量)
7. 其他有利審查資料

(三)截止日期:2020年9月30日(以郵戳為憑)

六、其他:本系聘審作業採公正、公平方式進行,申請者免附推薦函。

系統號:

O-016156

【徵才】東吳大學歷史學系誠徵台灣史專案教師

標題:

【徵才】東吳大學歷史學系誠徵台灣史專案教師

時間:

2020年6月25日截止

報導者:

苗培榮秘書

內容簡介:

本系擬於109學年度第2學期新聘專案教師一名,起聘日期為110年2月1日。

說明:
一、資格:具博士學位或助理教授以上證書。
二、研究領域:「日治或戰後台灣史」領域的人才,並能支援公眾史學課程尤佳。
三、開授課程:本系台灣史必修及選修課程,能支援公眾史學課程尤佳。
四、申請所需檢附之資料(紙本各一):
1.履歷表及學術著作目錄(另傳送電子檔)。
2.自傳及照片。
3.大學(含)以上在校成績單。
4.學術代表著作1-3種。
5.博士學位證書、助理教授以上證書、博士論文口試通過證明,以上三者擇一檢附。
6.推薦函2封。
7.檢附未來研究計畫、教學理念,與台灣史必修課、選修課及公眾史學課程的授課計畫(授課計畫至少3門)。
五、本系專案教師任期最多為3年。專案教師於任職滿1年後,得提出改任專任教師申請案,經評鑑合格者得改聘為「專任教師」。
六申請時間:即日起至2020年6月25日(星期五)止。(如函寄則以郵戳為憑)
七、遞件方式:親送或以掛號寄至東吳大學歷史學系收,並於信封上註明「應徵東吳大學歷史學系專案教師。」
八、第一階段審查通過者,將邀請至本系進行演講及面談。

聯絡人:苗培榮秘書
聯絡地址:台北市士林區臨溪路70號東吳大學歷史學系
聯絡電話:(02)2881-9471轉6172
電子郵件:miao@gm.scu.edu.tw

系統號:

O-016157

【徵才】政治大學臺史所徵聘專任教師

標題:

【徵才】政治大學臺史所徵聘專任教師

時間:

2020年8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徵專任教師公告

一、名額:1名
二、專長領域:台灣史相關
三、資格:具歷史或相關系所博士學位(以能夠聽、說、寫中文為基本語言要求)
四、申請文件:
1.博士學位證(明)書及學經歷證明書(持國外學歷者,須向我國駐外館處學歷認證)。
2.博士論文一式三份。
3.已具有助理教授以上教師證書之應徵者,尚應檢附應徵截止日前5年內,獲有科技部計畫或經審查並正式出版之論文合計2項,或經審查正式出版之專門著作1本,該專門著作或論文須檢附審查及公開發行證明。以上均一式三份。
4.博士班成績單(已擁有助理教授以上之教師證書者得免附;持國外學歷者,須向我國駐外館處學歷認證)。
5.教師證書(尚未取得教師證書者免附)。
6.簡歷。
7.著作目錄。
8.研究計畫。
9.擬開設課程及綱要至少2門。
10.代表作之中文摘要。

五、聯絡地址:116 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電話:02-29393091轉63691助教
電郵:formosa@nccu.edu.tw
六、截止日期:2020年8月31日前,郵戳為憑。

系統號:

O-016158

【徵才】政治大學歷史系徵聘專任教師

標題:

【徵才】政治大學歷史系徵聘專任教師

時間:

2020年7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名額:1名

二、專長領域:世界史、亞洲史、中國史

三、資格:
1.具歷史或相關系所博士學位者(以通華語為原則,並依本校要求,於6-8年內限期升等)
2.應徵截止日前5年內,具備以下條件至少一項:
(1) 獲得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補助。
(2) 經審查並正式出版或已被接受且出具證明將定期發表之論文。
(3) 經審查正式出版,並檢附審查及公開發行證明之專門著作。

四、申請文件:
1.博士學位證(明)書及學經歷證明書(持國外學歷者,須向我國駐外館處學歷認證。)
2.博、碩士論文及相關著作(若為紙本請提供一式三份)
3.博、碩士班成績單(已有教師證書者得免附;持國外學歷者,須向我國駐外館處學歷認證。)
4.教師證書(尚未取得教師證書者免附)
5.簡歷
6.著作目錄
7.研究計畫
8.擬開設課程及綱要(至少2門)
9.代表作之中文摘要
10.不具博士學位但已獲教授資格者應另附相關學術論文、教授證書影本及相關著作

五、聯絡地址
116
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電話:02-29393091轉62351張助教
電郵:history@nccu.edu.tw

六、截止日期:2020年7月31日前送達本系

七、預定起聘日期:2021年8月1日

※申請文件請提供(1)電子檔並以光碟或USB儲存,或(2)紙本寄送,上述申請資料一律不退件;進入第二階段甄選者,參加面試、演講之旅費請自理。

系統號:

O-016208

【徵才】政大宗教所徵聘專任教師(基督教歷史、當代華人基督教研究領域)

標題:

【徵才】政大宗教所徵聘專任教師(基督教歷史、當代華人基督教研究領域)

時間:

2020年9月30日截止

內容簡介:

專長 : 具基督教歷史、當代華人基督教研究領域之專長,兼具聖經經典語言能力者優先,並能以中英文發表論著及授課之能力者為佳。

名額 : 1名

資格 : 擁有國內外宗教學或其他相關領域之博士學位。國籍不拘,有教學經驗者優先考慮。

起聘日期 : 2021年2月1日

申請截止日期: 2020年9月30日(以郵戳為憑)

備註
(需檢附之相關證件及其他說明事項) 請檢具以下紙本及電子檔文件
1、個人履歷表暨研究著作目錄(電子檔)
2、碩、博士學位證書(掃描檔) (國外學歷需經駐外館辦妥驗證)
3、碩、博士班成績單(掃描檔) (國外學歷需經駐外館辦妥驗證)
4、碩、博士論文(電子檔+紙本)
5、教師証書(掃描檔)(尚未取得教師證書者免附)
6、現職證明正本
7、著作(電子檔+紙本)(五年內代表著作及七年內參考著作最多五份)
8、擬開設四門課程之授課大綱(電子檔)
9、推薦函至少二封(可由推薦人郵寄或寄至本所電郵信箱)

聯絡方式 請檢具上述紙本文件及電子檔光碟,掛號寄至:
116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收
請於信封上註明「應徵專任教師」

聯絡人:林榮萍小姐
電話:02-29387730
傳真:02-29387731
網址:http://www.religion.nccu.edu.tw
電郵信箱:religionnccu1@gmail.com

系統號:

O-016159

【徵才】政大宗教所徵聘專任教師(東亞佛教或印太宗教研究領域)

標題:

【徵才】政大宗教所徵聘專任教師(東亞佛教或印太宗教研究領域)

時間:

2020年12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專長:
具東亞佛教或印太宗教研究領域之專長,兼具經典語言能力者優先,並能以中英文發表論著及授課之能力者為佳。

名額:1 名

資格:
有國內外宗教學或其他相關領域之博士學位。國籍不拘,有教學經驗者優先考慮。

起聘日期: 2021年8月1日

申請截止日期: 2020年12月31日(以郵戳為憑)

請檢具以下紙本及電子檔文件
1、個人履歷表暨研究著作目錄(電子檔)
2、碩、博士學位證書(掃描檔) (國外學歷需經駐外館辦妥驗證)
3、碩、博士班成績單(掃描檔) (國外學歷需經駐外館辦妥驗證)
4、碩、博士論文(電子檔+紙本)
5、教師証書(掃描檔)(尚未取得教師證書者免附)
6、現職證明正本
7、著作(電子檔+紙本)(五年內代表著作及七年內參考著作最多五份)
8、擬開設四門課程之授課大綱(電子檔)
9、推薦函至少二封(可由推薦人郵寄或寄至本所電郵信箱)

聯絡方式
請檢具上述紙本文件及電子檔光碟,掛號寄至:
116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收
請於信封上註明「應徵專任教師」
聯絡人:林榮萍小姐

電話:02-29387730
傳真:02-29387731
電郵信箱:religionnccu1@gmail.com

系統號:

O-016160

【徵才】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徵聘專任教師

標題:

【徵才】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徵聘專任教師

時間:

2020年8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暨族群與文化碩士班擬徵聘人文社會領域專任師資2名。本系以培養具有跨學科思考與社會實踐的人文社會領域人才為教育目標,也是一個以族群與客家相關議題為主題的研究與教學單位,師資略以人類學、社會學與歷史學為主。歡迎符合以下資格者提出申請。

一、 申請專長學術領域: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或其他人文社會相關專長。

二、 徵聘職位:助理教授(含)以上。

三、 起聘日期:2021年2月1日起聘。

四、 申請資格:
1、 具備國內外相關領域之博士學位。
2、 任職於國內外各大學或研究機構之專職教學或研究人員。

五、 申請所需資料:
1、 履歷與基本資料。
(1) 教師基本資料表,如附件。
(2) 個人履歷。
(3) 最高學歷學位證明。
(4) 最近三年內取得博士學位者,請檢附研究所成績證明。
(5) 若已有專職工作或教師資格,請提供證明文件。
2、 研究著作
(1) 博士學位論文(已具助理教授以上資格者免附)。
(2) 五年內重要學術代表著作,最多5件。
3、 研究與教學規劃
(1) 研究與教學旨趣及未來學術發展規劃。
(2) 提供2-3門相關課程大綱。請參考本系課程規劃,至少1門為必修課程。
4、 推薦函
(1) 未具助理教授資格者,請提供2封推薦函(由推薦者彌封簽名後直接寄送本系,或由推薦人將推薦信以pdf檔格式透過電子郵件寄送本系系主任信箱sophie0502@gmail.com)。
(2) 助理教授以上之申請者,請提供2位推薦人名單與聯絡方式。

六、 依本校專任教師聘約規定,新進教師須具備英語授課能力。

七、 申請截止日期:2020年8月31日,以郵戳為憑。
1、 應徵者請檢具上述證件資料,並請於寄封袋上註明「應徵資料」字樣,於截止日期前掛號寄達。地址:30272新竹縣竹北市六家五路一段1號 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
2、 所寄資料若需寄回,請附回郵信封。聯絡人:鄧雅嬪行政專員,Email: seveniceice@mail.nctu.edu.tw ,TEL:03-5131394 。
3、 詳細資訊請參考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網站:http://hs.nctu.edu.tw

系統號:

O-016161

【徵才】東京大学東洋文化研究所・特任研究員の募集

標題:

【徵才】東京大学東洋文化研究所・特任研究員の募集

時間:

2020年7月10日截止

內容簡介:

東京大学東洋文化研究所では、研究所の研究支援業務に従事する特任研究員(特定有期雇用教職員)を下記の要領で募集します。

【職名及び人数】
特任研究員(特定有期雇用教職員) 1名

【契約期間】
令和2年9月1日以降のなるべく早い時期~令和3年3月31日

【更新の有無】
更新する場合があり得る。更新する場合は年度ごとに行う。更新については、勤務成績等を考慮し、更新の可否を判断する。ただし、更新回数は3回、在職できる期間は令和5年8月31日を限度とする。

【試用期間】
採用日から6ヶ月間(給与・待遇に変わりはありません。)

【所属・就業場所】
東京大学東洋文化研究所(東京都文京区本郷7-3-1)

【業務内容】
本研究所において、東京大学URA*として相ふさわしい業務についていただく。具体的には、以下のような業務を想定している。
・研究所の研究活動状況などに関するデータ等の収集・分析・管理
・研究所の各種研究助成申請の支援
・研究所の諸活動(シンポジウム開催、各種行事等)の支援
・研究所の研究成果に関する情報発信等の支援
・その他研究所の活動に関する支援
なお、採用された場合には東京大学の定めるURA資格を取得することが望ましい。
*東京大学URAについては、以下を参照のこと。
 http://park.itc.u-tokyo.ac.jp/ura/about

系統號:

O-016162

【徵才】國學院大學特任教授の公募(中国唐代文学)

標題:

【徵才】國學院大學特任教授の公募(中国唐代文学)

時間:

2020年7月10日截止

內容簡介:

1.募集職名および採用人員:専任教員(特任教授)1名
2.採用時期:令和3年4月1日
3.所属:國學院大學文学部中国文学科
4.専門分野:中国唐代文学
5.職務内容:大学院文学研究科中国文学コースおよび文学部中国文学科における教育と研究指導

系統號:

O-016163

【徵才】金沢大学国際基幹教育院募集専任教員

標題:

【徵才】金沢大学国際基幹教育院募集専任教員

時間:

2020年8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金沢大学国際基幹教育院では、専任教員を下記のとおり募集いたします。

[仕事内容(採用後の業務・職務内容、担当科目等)]
(1) 共通教育(一般教養教育)における中国語科目の担当
(2) 共通教育(一般教養教育)における中国語科目の企画・運営
(3) 中国語を含む外国語教育に関する研究・開発
(4) 国際基幹教育院の管理・運営に関わる業務及び共同事業の遂行
(5) その他、所属の長が必要と認める業務の遂行

[勤務地住所(就業場所の詳細等)]
石川県金沢市

[募集人員(職名・採用人数等)]
1名

[着任時期(採用日、着任日等)]
令和3年4月1日

大分類:総合人文社会
小分類:中国語教育、中国語学、中国文学、中国語圏地域文化研究

系統號:

O-016164

【獎助】臺灣中文學會第八屆「四賢博士論文獎」

標題:

【獎助】臺灣中文學會第八屆「四賢博士論文獎」

時間:

2020年8月20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申請資格: 108 學年度(108 年 8 月至 109 年 7 月)中文學門相關系所(國文、中文、華文、臺 文、經學、漢學、文獻等系所)博士班應屆畢業生。

二、本獎項獎勵名額三名,獎勵金額依次為第一名新臺幣五萬元、第二名新臺幣三萬元、 第三名新臺幣二萬元及各頒發獎狀一張。

三、 申請程序: (一) 填具四賢博士論文獎申請書壹份(請自行至本會網站下載)。 (二) 檢附學位證書影本壹份。 (若於申請期間尚未取得學位證書,至遲應於 9 月 10 日前以掛號方式寄至本會) (三) 論文紙本參份並將 PDF 檔上傳至 https://forms.gle/AEHNZqfzwUGvpnZy5

四、備審資料一律以掛號郵寄至:10617 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4段1號臺大中文系,梅 家玲教授收,信封請註明「申請臺灣中文學會四賢博士論文獎」。

五、重要時程如下: (一)公告時間:6月10日前。 (二)收件時間:6月10日開始收件,8月20日截止(以郵戳日期為準)。 (三)審查結果:10月於本會網站公告。 (四)頒獎方式:於本會109年度年會暨會員大會公開頒獎。

六、本獎項先由本會組成審查委員會進行初審,再送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審查,並經審查委 員會討論通過得獎名單,如無適當人選得從缺。

七、 相關資訊如有異動,將公告於本會網站,請自行上網瀏覽。

系統號:

O-016165

【獎助】2020臺灣文學傑出博碩士論文獎

標題:

【獎助】2020臺灣文學傑出博碩士論文獎

時間:

2020年7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根據「臺灣文學傑出博碩士論文獎作業要點」,提出申請之博、碩士論文必須以申請期限截止日(7月31日)前2年內完成者為限,

以台灣文學為主題之學位論文,範疇包括古典文學、現代詩、散文、小說、戲劇、兒童文學、報導文學、民間文學、文學史、文學批評、

文化研究、文學與電影、文學與媒體等與臺灣文學相關主題。

獎助金額:博士論文每人新臺幣八萬元(含稅)、碩士論文每人新臺幣五萬元(含稅)。
獎助名額:每年以獎助博士二名、碩士五名為原則,實際名額依年度預算、申請人數及評選結果調整之;並得增列佳作若干名,致贈獎狀乙紙。

系統號:

O-016166

【獎助】國立歷史博物館藝術獎學金

標題:

【獎助】國立歷史博物館藝術獎學金

時間:

2020年8月截止

內容簡介:

一、宗旨
國立歷史博物館(以下稱本館)接受臺灣前輩藝術家(依姓氏筆畫排列)林玉山先生、郭雪湖先生、陳進女士、傅狷夫先生、劉延濤先生捐款,做為鼓勵從事美術工作後進之獎助,為感念前輩藝術家對臺灣美術人才培育之用心與關懷,本館特設置本獎學金辦法,並獎助、培育臺灣美術發展之優良人才。

二、申請對象
凡具備中華民國國籍之18歲以上國民,其未經公開發表之論文或創作作品均可申請。

三、獎助主題與類型
(一) 臺展三少年藝術獎
1. 林玉山獎:臺灣美術史或美術教育之相關研究論文。
2. 郭雪湖獎:臺灣文化或民俗藝術、工藝史等相關跨域研究論文。
3. 陳 進獎:膠彩類藝術創作作品。

(二) 書畫藝術獎 **今年(109年)舉辦**
1.傅狷夫獎:相關臺灣書畫之研究論文。
2.劉延濤獎:水墨或書法創作作品。

四、獎項名額與獎勵
(一)林玉山獎:遴選1名,頒發新臺幣6萬元及獎牌乙座。
(二)郭雪湖獎:遴選1名,頒發新台幣5萬元及獎牌乙座。
(三)陳 進獎:遴選3名,第一名頒發新台幣8萬元及獎牌乙座,第二名頒發新臺幣3萬元及獎牌乙座,第三名頒發新臺幣1萬元及獎牌乙座。
(四)傅狷夫獎:遴選1名,頒發新台幣5萬元及獎牌乙座。
(五)劉延濤獎:遴選1名,頒發新台幣5萬元及獎牌乙座。

五、加值獎助
(一)得獎作品將於史博官方刊物或網路媒體露出。
(二) 得獎作品提供英文摘要翻譯。
(三)得獎作品館方將集結出版得獎作品/論文集。
以上獎助方式將依本館該年狀況決定,請依該年公告為準。

六、辦理時間
「臺展三少年藝術獎」及「書畫藝術獎」逐年輪辦一次,前者以民國偶數年舉辦,後者以民國奇數年舉辦為原則。
(例:109年舉辦「書畫藝術獎」、110年舉辦「臺展三少年藝術獎」,以此類推)

七、徵件與截止日期
每年1月徵件,8月截止。

八、公布時間
每年11 月下旬公佈獲獎名單,並於本館館慶時公開頒獎。

九、得獎作品授權
本館享有永久無償運用獲選論文及作品圖像文字之權利。

聯絡人:研究組楊小姐 (02) 2361-0270 分機203
yangrita@nmh.gov.tw

系統號:

O-016167

【獎助】2020年吳濁流文學獎

【獎助】2020年吳濁流文學獎

標題:

【獎助】2020年吳濁流文學獎

時間:

2020年7月22日截止

內容簡介:

「2020年吳濁流文學獎」徵選類別為現代詩、兒童文學、散文、短篇小說四大類,凡以中文創作之本國國民皆可參加,收件日自即日起至2020年7月22日(三)止。相關訊息請參閱簡章(詳附加檔案)或上新竹縣政府文化局網站(https://www.hchcc.gov.tw)查詢。

系統號:

O-016168

【獎助】2020年「胡適獎學金」

標題:

【獎助】2020年「胡適獎學金」

時間:

2020年7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以下簡稱本館)為鼓勵國內碩、博士學生從事中國近現代史研究(以與胡適暨自由主義研究相關課題為優先),自2012年起,設置「胡適獎學金」,歡迎資格符合者申請。

系統號:

O-016169

【獎助】2020臺灣學博碩士論文研究獎

標題:

【獎助】2020臺灣學博碩士論文研究獎

時間:

2020年7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國立臺灣圖書館為鼓勵國內各大學校院研究生從事臺灣學研究,特訂定獎助要點,凡學位論文以臺灣學研究有關之人文、藝術及社會領域為主題者均得申請。

二、得獎獎項為優等博、碩士論文每篇分別獎助新臺幣5萬元及3萬元;佳作博、碩士論文每篇分別獎助新臺幣1萬2,000元及8,000元,並致贈得獎者及其指導教授獎狀各乙紙。

三、為推廣臺灣學研究,優等得獎者應依本館安排進行論文發表,並應於得獎日起1年內將得獎論文修撰為2萬字以內之論文投稿至國立臺灣圖書館《臺灣學研究》半年刊。
四、獎助申請期限自109年6月1日起至109年7月31日止(以郵戳為憑),並須繳交申請表格及經學校審核通過之博、碩士論文3冊(以論文通過口試日期在107年8月1日至109年7月31日期間為準)。

五、獎助規定與申請表格可由國立臺灣圖書館網頁(網址:http:/www.ntl.edu.tw)之「臺灣學研究中心」項下「特藏研究獎助」內「博碩士論文研究獎助」下載。

系統號:

O-016209

【獎助】2020打狗鳳邑文學獎徵件

【獎助】2020打狗鳳邑文學獎徵件

標題:

【獎助】2020打狗鳳邑文學獎徵件

時間:

2020年7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2020打狗鳳邑文學獎即日期開始收件,截稿日為7月31日。徵選文類為小說、散文、新詩、臺語新詩,每組得獎名額各4名,總獎金為124萬元。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2020打狗鳳邑文學獎徵文辦法
壹、活動宗旨:鼓勵文學創作風氣,發掘優秀作品,創造豐沛文學寫作環境。

貳、指導單位:高雄市政府
  主辦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參、徵文對象
不限國籍,不限主題,惟小說、散文、新詩組需以正體中文(繁體)書寫,台語新詩組以全漢字、全羅馬字、漢羅合用書寫均可。

肆、徵選類別及獎項
一、小說組 6000至20000字
獎項:高雄獎1名獎金20萬元及獎座,優選獎1名獎金12萬元及獎座,佳作2名各獲獎金8萬元及獎座。
二、散文組 5000字以下
獎項:高雄獎1名獎金12萬元及獎座,優選獎1名獎金8萬元及獎座,佳作2名各獲獎金6萬元及獎座。
三、新詩組 行數50行以內
獎項:高雄獎1名獎金8萬元及獎座,優選獎1名獎金6萬元及獎座,佳作2名各獲獎金4萬元及獎座。
四、臺語新詩組 行數50行以內 (台語,同台灣文學館台灣文學獎之台語、臺南文學獎之福系臺語、臺灣閩客語文學獎之臺灣閩南語用語)
獎項:高雄獎1名獎金8萬元及獎座,優選獎1名獎金6萬元及獎座,佳作2名各獲獎金4萬元及獎座。

伍、收件方式
一、收件日期:即日起至2020年7月31日(五)止,一律採掛號郵寄報名,以郵戳為憑。
二、收件地址:高雄市802苓雅區五福一路67號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文化發展中心
信封上請註明投稿「2020打狗鳳邑文學獎」及參賽文類。

陸、評審方式
一、原則分初審、複審、決審三個階段。初審由主辦單位作資格審查,複審及決審則由主辦單位聘請專家學者、作家等組成評審小組進行評審工作。
二、參賽作品若未達水準,得由評審小組議決獎項從缺。
三、得獎名單預定於2020年11月公布(除得獎者專人通知外,餘不另行個別通知)。

系統號:

O-016218

【獎助】臺灣歷史小說獎

【獎助】臺灣歷史小說獎

標題:

【獎助】臺灣歷史小說獎

時間:

2020年9月1日起至9月30日截止

內容簡介:

「台灣歷史小說獎」自2015年開辦,致力於提振歷史小說文類的創作風氣,期望藉由文學的力量深化台灣人的文化及土地認同,藉由文學的、想像的血肉讓歷史枯瘦的骨幹飽滿!

歷屆得獎作品,譬如:《播磨丸》(圓神出版) 回憶戰後滯留海南島的台籍日本兵、《盡日》微觀終戰前15天的桃園鄉村、《阿香》以助產士的一生側寫往日台灣……等,都讓台灣記憶的拼圖得以更完整。

少了對故鄉的記憶,或許我們就不再完整,無法正確地認識自己、面向未來。為此,「台灣歷史小說獎」要協助每一位認同台灣的遊子找回故鄉的路、重建故鄉面貌,而這則有賴於參與其中的──你以及你所創作的故事!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新台灣和平基金會
徵文期間|2020年9月1日起至9月30日止
徵文對象|10萬字以上,以華文提交之全新創作
徵文要件|以台灣之歷史、風土或住民精神為主軸
獎勵方式|首獎1名120萬元,或佳作二名各25萬元

系統號:

O-016170

【獎助】2020臺灣文學獎徵件

【獎助】2020臺灣文學獎徵件

標題:

【獎助】2020臺灣文學獎徵件

時間:

2020年5月1日起兩階段徵件

內容簡介:

2020臺灣文學獎5月起徵獎,今年的創作獎和金典獎分開徵件及頒獎,不同的文學表現將各有亮點,相互輝映。

由文化部指導,國立臺灣文學館主辦的2020臺灣文學獎。獎項分為金典獎2項、創作獎10項,共兩類12項。今年主要變革為創作類增設獎項,總獎金提高至370萬,是目前臺灣官方總獎金最高的文學獎。採兩階段徵件,2020年5月1日至6月1日為創作獎;6月1日至7月1日金典獎開始報名收件。

為扶助臺灣文學創作環境,獎掖各語種族群及各文類文學出版與創作,臺灣文學獎自2019年起圖書類不設限文類徵獎。2020年變革為擴大創作類獎項,取消往年小說、散文及新詩文類輪流,改為每年徵選,即「臺語文學創作獎」小說、散文、新詩得獎者各取1名,「客語文學創作獎」及「原住民華語文學創作獎」亦同,期許更能實質鼓舞臺灣母語書寫創作。

報名請於徵件期間至文化部「獎補助資訊網」(https://reurl.cc/nzEvK2),點入「2020臺灣文學獎」填寫資料,再印出紙本,併同應附資料於截止期限內掛號郵寄「國立臺灣文學館公共服務組」完成報名手續。完整徵獎資訊詳見國立臺灣文學館官網及文化部「獎補助資訊網」之「2020臺灣文學獎」,敬邀文學好手參加,也邀請出版社主動推薦。

系統號:

O-016171

【獎助】2020年臺灣史與海洋史博碩士論文出版徵件

【獎助】2020年臺灣史與海洋史博碩士論文出版徵件

標題:

【獎助】2020年臺灣史與海洋史博碩士論文出版徵件

時間:

2020年7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 宗旨
財團法人曹永和文教基金會,為延續曹永和院士對東亞海洋史及臺灣島史的學術研究與宣揚,鼓勵年輕學者進行臺灣史和海洋史相關研究,因而特訂本辦法,以獎助臺灣史和海洋史博碩士論文之出版。

二、 申請資格
於最近五年內完成之國內外公私立大學博碩士中文論文,且申請截止日前已通過論文口試取得學位,未曾出版者,均得以申請。

三、 研究範圍
凡以臺灣史及海洋史做為研究主題之國內外大學院校博碩士中文論文,皆可申請。

系統號:

O-016219

【獎助】2020第10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

【獎助】2020第10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

標題:

【獎助】2020第10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

時間:

2020年7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 為提倡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風氣、發掘優秀作家及作品、獎勵在文學方面有卓越貢獻者,並期使文學之美善能有效發揮其淨化社會人心之功能,特設「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分貢獻獎、創作獎、長篇歷史小說寫作計畫補助專案等大類。截止期間為今(2020)年7月31日,有意報名者請至官網參考相關資訊。

系統號:

O-016295

【獎助】第33屆梁實秋文學獎徵文

【獎助】第33屆梁實秋文學獎徵文

標題:

【獎助】第33屆梁實秋文學獎徵文

時間:

2020年8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2020第33屆梁實秋文學獎徵件活動已起跑,今年徵獎類別共包含散文類、翻譯類(中譯英)譯詩組以及翻譯類(越文譯中)譯文組,其中散文類獎金最高,如獲首獎,可獲獎金新台幣15萬元,並採全球性徵文。今年徵件辦法已公布,詳情請見官網。

有意參加此徵文者請逕至官網參考完整資訊:https://www.gcwc.ntnu.edu.tw/index.php/2020/05/18/liangshihchiu-4/

系統號:

O-016194

【徵稿】《臺灣人類學刊》2020-2021年專號徵稿

標題:

【徵稿】《臺灣人類學刊》2020-2021年專號徵稿

內容簡介:

主題:傳統領域與土地正義
責任編委/官大偉
出刊時程:2020年12月

主題:Why Taiwan
責任編委/余舜德
出刊時程:2021年6月(截稿日:2021年1月)

主題:環境人類學方法論
責任編委/李威宜
出刊時程:2021年12月(截稿日:2021年10月)

臺灣人類學刊仍保持接受其他非主題投稿之稿件,採隨到隨審。投稿主題專號的稿件,若經責任編委判定未符合專號性質,但稿件經外審通過後,將以一般研究論文類別刊登。來稿請註明投稿主題,稿件收受窗口:tja@gate.sinica.edu.tw。
聯絡人:林容如 02-26523300 #3321
相關訊息歡迎至https://www.ioe.sinica.edu.tw/ ,點選「臺灣人類學刊」參考。

系統號:

O-016315

【徵稿】《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32期「想像2010年代台灣文學史」專題徵稿

標題:

【徵稿】《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32期「想像2010年代台灣文學史」專題徵稿

時間:

2020年12月30日截止

內容簡介:

2010年代的台灣文學場域,在跨國流動與網路世代的影響之下,出現多樣繁複的新面貌。當我們以現代主義想像六O年代,鄉土文學的七O年代,眾聲喧嘩的八九O年代,那麼過去十年的台灣文學關鍵詞會是什麼呢?這十年間,台灣社會內部的變遷與社會運動,如太陽花學運、婚姻平權等,媒體與傳播方式的改變,如社群形成、網路直播、文化創意產業,乃至文學作品的轉譯等,以及跨國的移動者與文化的交流,皆重構了台灣的文化景觀與想像世界的方式。

台灣文學研究學報與台灣文學學會合作推出32期專題「想像2010年代台灣文學史」,邀請台灣文學研究者共同來想像、回顧與重估2010年代的台灣文學,以十年作為斷代,一同來書寫2010年代的台灣文學史。

建議子題列舉如下,但不限於此:
1.重寫文學史
2.世代
3.社群
4.性別
5.社會運動
6.新移民工
7.網路與新媒體
8.跨國與跨領域

系統號:

O-016316

【徵稿】《中大戲曲學刊》第3、4期徵稿啟事

標題:

【徵稿】《中大戲曲學刊》第3、4期徵稿啟事

時間:

2020年7月15日、2021年4月30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本刊為戲曲專業刊物,近期專題徵稿主題為:
第三期:「當代新編戲」
第四期:「莎士比亞與中國戲曲」
歡迎有關專題主題的相關論文投稿本刊發表,本刊仍保持接受其他非主題投稿之稿件。

二.來稿以一萬至三萬字(以電腦字元計,包括空白及註解)為限,請提供繁體版。

三.本刊稿件一律送請學者專家審查,審查採匿名制;未獲採用者不予退稿。

四.編輯委員會得就審查意見綜合討論議決,要求撰稿人對其稿件作適當之修訂。本刊責任校對亦得根據「撰稿格式」作適當之校正。

五.每一撰稿人不另致酬。

六.來稿以未發表者為限;學位論文及網路文章視同已發表。

七.論文請標明中英文篇名、投稿者中英文姓名及職稱,三百字左右之中英文提要、五個以內之中英文關鍵詞,並請務必按本刊「撰稿格式」寫作,以利作業。「撰稿格式」請參考中央研究院學術論文撰稿格式。

八.來稿請將word或純文字檔儲存之電子檔案,E-mail至戲曲室電子信箱:ncu3125@gmail.com,主旨註明「投稿第三(或四)期《中大戲曲學刊》─作者姓名」。

九.來稿請務必填寫「《中大戲曲學刊》作者基本資料表」與「著作授權書」,確實填寫個人簡介(註明所屬機構、學校及職稱),並附通訊地址、電話、傳真或電子郵件等聯絡資料,填寫完成之後,請於截稿日期前Email(ncu3125@gmail.com)或掛號郵寄(以郵戳為憑):32001 臺灣桃園市中壢區五權里2鄰中大路300號 國立中央大學崑曲博物館,並請在信封上註明「中大戲曲學刊投稿」(請注意,必須將「《中大戲曲學刊》作者基本資料表」與「著作授權書」於截稿之前填寫寄回,才算完成投稿程序,未完成程序者,本刊將有權不予受理)。

十.來稿請務必填寫「著作授權書」。著作者享有著作人格權,本刊享有著作財產權;日後著作者本人結集出版,或翻印、轉載(包括網路)、翻譯等請說明出自本刊。

十一.若著作人投稿於本刊經收錄後,同意授權本刊得再授權國家圖書館「遠距圖書服務系統」或其他資料庫業者,進行重製、透過網路提供服務、授權用戶下載、列印、瀏覽等行為。並得為符合「遠距圖書服務系統」或其他資料庫之需求,酌作格式之修改。本刊有權出版相關論叢。

十二.來稿請勿發生侵害第三人權利之情事。如有抄襲、重製或侵害等情形發生時,概由投稿者負擔法律責任。

十三.第三期《中大戲曲學刊》截稿日期為2020年7月15日;第四期為2021年4月30日。

十四.稿約內容詳參崑曲博物館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中央大學崑曲博物館-261954460931476/如有任何疑問,請洽:國立中央大學崑曲博物館
聯絡電話:(03)4262352
電子信箱:ncu3125@gmail.com

系統號:

O-016314

【徵稿】《語文集刊》第38期徵稿公告

標題:

【徵稿】《語文集刊》第38期徵稿公告

時間:

2020年9月30日截止

報導者:

陳乃慈助教

內容簡介: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38期徵稿公告
1. 徵稿對象:相關論題之研究學者。
2. 本刊為半年刊,第38期截稿日期至2020年9月30日,同年12月出版。
3.來稿論文字數上限為2萬字(含附件及非文字之插圖、表格等),全文須以中文撰寫,論文格式請參照本刊所附之撰寫體例,論文以作者本名發表。
4. 編審委員會由校內、外學者組成,採雙向匿名審查。本學報刊載之論文,致贈作者當期集刊2冊及抽印本,不致稿酬。
5.聯絡信箱:lle@tea.ntue.edu.tw

系統號:

O-016317

【徵稿】《中山人文學報》「全球南方華文文學」專題徵稿

標題:

【徵稿】《中山人文學報》「全球南方華文文學」專題徵稿

時間:

2020年8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中山人文學學報》徵稿啟事
徵稿主題:全球南方華文文學

全球南方華文文學具有雙重論述脈絡。首先,南蠻、南洋等說法常見於中國歷史典籍,用來描述中國想像中的南方。因此,從中國觀點來看,全球南方華文文學指的是中國以外的南方文學生產,包括東南亞、香港、澳門、台灣等地區的華文創作。當代華文文學研究、世界華文文學、華語語系文學研究奠定全球南方華文文學研究的論述基礎,學者相繼主張,南方華文文學不只在地理位置上有別於北方,殖民歷史、多種族互動與風土民情也讓南方華文文學具備有別於北方中國文學的獨特樣貌。

其次,全球南方華文文學的第二條論述脈絡則呼應當前國際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研究備受關注的全球南方(Global South),新的學術期刊如《全球南方》(The Global South)持續帶動相關討論。《全球南方》創刊主編Alfred J. López在發刊詞表示,全球南方指的是非洲、中南美洲、亞洲大部分地區,也包括地理北方裡的「南方」,諸如美國南方、東歐與地中海區域。因此,全球南方作為一種概念,延續了以往第三世界、三大洲主義、後殖民論述的批判框架,試圖關注世界底層人民在全球化與新自由主義處境下遭到宰制的共通遭遇。從全球南方觀點來看,全球南方華文文學跳脫上述以中國文學為參照的討論框架,進而與全球不同地區的弱勢、邊陲文學產生出對話交流的契機;與此同時,全球南方對於經濟發展、資本流動、發展不均質等結構層面的批評,亦補足第一條論述脈絡糾結於族裔認同與在地性的討論。然而,目前全球南方研究關於華文文學的討論並不多見,《全球南方》自2007年發刊以來僅收錄1篇相關論文,有待進一步研究。

本專輯邀請學者從全球南方觀點探討華文文學,希望能提供一個從資本流動與跨文化共構視角重探華文文學的複雜內涵。建議討論議題如下,但不侷限於下述所列:
1. 移民、難民與跨國遷徙
2. 南方與南方的連結
3. 北方與南方連結
4. 跨洲際比較
5. 跨文化傳播、媒介與認可機制的運作
6. 新自由資本主義的散播與影響
7. 多元種族互動與混雜
8. 原住民與南島語系民族文化
9. 南方風土、環境論述與非人

完整論文截稿期限為2020年8月31日,稿件請逕寄《中山人文學報》編輯部:http://sysjoh-la.nsysu.edu.tw/p/412-1173-19211.php?Lang=zh-tw。本專輯預定於2021年1月號刊出。

對專輯規劃方向如有任何問題,歡迎與專輯主編聯繫:
詹閔旭(mxzhan@dragon.nchu.edu.tw)
吳家榮(chiarong.wu@canterbury.ac.nz)

系統號:

O-016318

【徵稿】《台灣文學學報》第37期徵稿啟事

標題:

【徵稿】《台灣文學學報》第37期徵稿啟事

時間:

2020年9月15日截止

內容簡介:

詩人楊牧先生,是台灣戰後抒情傳統的重鎮。他生前所遺留下來的文學遺產,橫跨了中國古典文學、戰後台灣文學,也涉獵了西方文學的古典傳統與現代傳統。在現代詩創作方面,完成《楊牧詩集》三大冊,以及晚期的一部《長短歌行》。他最早的散文作品《葉珊散文集》,從出版之後便歷久不衰。直到今天,他所開展的讀書市場橫跨台灣與華文文學圈。甚至透過日文、英文、德文的翻譯,也創造了更為龐大的讀者群。他已經升格為當代的文學經典,無論是創作藝術或批評手法,都成為非常重要的典範。

楊牧曾經擔任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的講座教授,開授「古典文學專題」與「現代文學專題」。在學術界他是一位嚴謹的學者,對國內學界的影響既深且鉅。《台灣文學學報》為了向這位詩人學者致敬,決定出版紀念專輯。廣邀國內外學者,以論文呈現的方式來紀念他,也對詩人致以崇高敬意。論文內容以詩、散文、文學批評為範疇,重新建構國內外學界最熟悉的詩人面向。

系統號:

O-016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