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訊息

第13屆唐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第13屆唐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13屆唐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8年5月4日至5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臺灣師範大學教201演講廳、教202國際會議室(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29號教育學院2樓)

主辦單位:

中國唐代學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聯絡人:

E–mail:twtdsociety@gmail.com

報導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內容簡介:

本研討會已公布發表人與題目(依發表人姓名筆畫排列)
敦煌文獻中的程式工具箱初探(王三慶)
為甚麼要避孤平──律詩美學原理探析(王頌梅)
唐代皇帝巡幸時禁衛武官的鹵簿護駕(古怡青)
《通典》中的教化觀念(甘懷真)
涼國長公主碑──御書刻石與文本流傳(朱玉麒)
今本《大唐創業起居注》成書時間小考(朱振宏)
知識、信仰與政治構造:中古時代東西方關於極光的歷史書寫(余欣)
唐宋貨幣政策的變遷軌跡(吳承翰)
唐代的胡漢聯姻:以在華粟特人為例(李淑媛)
劉焯、劉炫與唐初學術(李廣健)
論唐宋時期的閣門與閣門司的變化與特點(杜文玉)
從武周到李唐:武則天的洛陽、玄宗的長安(妹尾達彥)
敦煌P.3216、P.2483等卷「阿彌陀讚文」樣貌與應用探究(林仁昱)
恩蘭達扎路恭疑似粟特胡考(林冠群)
民國詩話中的唐詩論述(林淑貞)
唐末五代時期巴蜀地區的毗沙門天王信仰及其特徵(金相範)
唐代死亡的語言禁忌──從韓愈〈論佛骨表〉談起(凃宗呈)
皇權下鄉:唐代京畿縣鄉的權力格局與社會控制(徐暢)
從法典內涵省思唐、宋律令體制的變革──以現存唐、宋法典為例(桂齊遜)
《酉陽雜俎》的文類與敘事研究(康韻梅)
大宛之戰與中原西域治理(張安福)
唐代吟詠寧夏的詩歌創作(梁祖萍)
韓愈、白居易《與陳給事書》考(陳才智)
隋唐的環境保護法律與措施(陳俊強)
李白詩歌與異域名物(陳珀如)
李德裕的國家治理與法律思想(陳登武)
新見唐代后妃墓誌舉隅(陳麗萍)
中古俗人臨終遷滅諸相蠡測(陳艷玲)
因事生詩──孟棨《本事詩》對唐人小說之文類省思與詮釋(黃東陽)
風騷共推激──杜甫對《詩》《騷》的依韋與轉益(廖美玉)
論內藤乾吉的東洋法制史研究(趙晶)
唐代詩人身分類別與詩人意識型態的建構(鍾曉峰)
酷吏政治與安史之亂關係初探(羅永生)
唐代官吏入宮車馬與僕從的管理──兼論命婦入宮規範(羅彤華)
北與南:唐人的心理向度與詩風差異(羅時進)
八、九世紀日本律令制實施實態探討(嚴茹蕙)

報名系統網址: https://goo.gl/forms/n7KysRsCRaYxyMCD2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4月22日。
報名訊息與錄取公告方式,詳參報名系統說明。

系統號:

C-011668

道教經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

道教經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

標題:

道教經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8年5月12日(週六)

地點:

輔仁大學濟時樓九樓國際會議廳(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0號)

主辦單位:

臺灣宗玄道學文化研究會、輔仁大學宗教學系

聯絡人:

E-mail: fju.cds@gmail.com

報導者:

劉先生

內容簡介:

9:10-10:10
【專題演講】
黑律中的城隍──土地:從宋迄今的經典與田野文獻(李豐楙,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榮譽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10:30-12:00
主持人:胡其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退休教授)
梁皇寶懺解冤釋結品與《廣成儀制亡齋解冤釋結全集》、《廣成儀制祥三十六解全集》之冤結意涵比較(張美櫻,佛光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與談人:謝世維(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教授)
從《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談中國古代天文學(蔡翊鑫,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助理教授)
與談人:莊宏誼(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13:00-14:30
主持人:謝聰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元陳致虛《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註》研究(鄭素春,東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與談人:蕭進銘(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唐代道經靈寶定觀經與觀妙經的比較(鄭燦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與談人:張超然(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15:00-16:30
主持人:莊宏誼(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玄天上帝啟聖錄》中玄帝顯聖現象析論(盛翠穎,輔仁大學宗教學系進修部兼任講師)
與談人:胡其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退休教授)
道教經典《鬼谷子》探究(謝耀德,國立勤益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與談人:高振宏(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16:40-17:30
【綜合座談】
胡其德、謝聰輝、蕭進銘、高雄道德院翁太明宗師

系統號:

C-011738

第20屆中區文字學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20屆中區文字學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8年5月26日(週六)

地點:

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西區民生路140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聯絡人:

E-mail: cltso@thu.edu.tw

內容簡介:

壹、緣起
為鼓勵全國研究文字學之同好對談及交流,擬於2018年5月26日(六)於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舉辦「第二十屆中區文字學學術研討會」,歡迎學者、教師、研究生及相關人士踴躍參與。

貳、論文主題:
(一)古文字學
(二)說文學
(三)華語文漢字教學
(四)其他與文字學相關之論題

參、徵稿須知:
論文全文完稿收件日期:2018年4月31日23:59分前
注意事項:
1. 繳交之論文及其他相關資料恕不退件,請自留底本。
2. 論文中凡涉及版權部分,請事先取得原著者或出版社書面同意。本編輯不負版權責任。
3. 本次會議不印製論文集。來稿論文一經採用,得置於「中區文字學學術研討會網站」供與會人士下載。

肆、會議日期及地點:
(一)預定會議日期:2018年5月26日(六)
(二)會議地點: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系統號:

C-011667

2018年「成政清臺」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交流研討會

2018年「成政清臺」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交流研討會

標題:

2018年「成政清臺」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交流研討會

時間:

2018年5月26至27日(週六至週日)

地點:

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88154教室(臺南市東區大學路一號)

主辦單位:

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聯絡人:

詳見內容

內容簡介:

1、會議日期:2018年5月26日至5月27日,共兩日
2、會議地點: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88154教室
3、徵稿對象:成政清臺四校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博士生
4、主辦: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協辦: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承辦: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籌備小組
5、徵稿期限:即日起至2018年4月22日24時止
6、審稿期間:2018年4月24日至4月28日
7、錄取公告:2018年5月1日
8、撰稿格式請參照國立台灣文學館所發行之《台灣文學研究學報》之規定格式(詳見附件)。
9、稿件字數請限制於10000字至15000字內,一律採電腦打字,以Word 軟體編輯,並註明頁碼。
10、稿件請於期限內寄至各所負責人,信件主旨請註明「投稿2018成政清臺四校研討會」,並隨信附上:
(1) 論文全文Word檔、PDF檔各一份。(含論文篇名、摘要、關鍵字、正文、參考資料等)
(2) 投稿者資料表。
11、截稿後將交由各所教師匿名審查,分別錄取6篇。
12、各所負責人聯絡方式:
(1) 成大:戴世輔/0970569780/gregoriotw@gmail.com
(2) 政大:謝坤權/0911456058/105159004@mail2.nccu.tw
(3) 清大:巫家穎/0979217121/nthutlstudent@gmail.com
(4) 臺大:周郁穎/0921521633/chouyuing@gmail.com

系統號:

C-011666

經學跨領域研究學術研討會

標題:

經學跨領域研究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8年5月28日(週一)

地點:

佛光大學雲起樓406會議室(宜蘭縣礁溪鄉林美村林尾路160號)

主辦單位:

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中國經學研究會、臺灣古籍保護學會

內容簡介:

10:00-10:30
【專題演講】
主持人:潘美月
民國時期整理經學文獻的成就(林慶彰)

10:40-12:00
【第一場發表】
主持人:葉國良
經學與語言文字學(莊雅州)
程朱之間――以《四書章句集注》徵引二程材料之考察(陳逢源)
先秦兩漢經學中的音樂影響論及反映論研究(林明昌)

13:30-14:50
【第二場發表】
主持人:蕭麗華
從林泉生《詩義矜式》到孫鼎《詩義集說》--元明《詩經》義出題考察與比較(侯美珍)
牛運震《詩志》對《毛詩》序、傳、箋之依違標準及其文學詮釋之開展(陳志峰)
唐代「援經入律」探析—以《唐律疏議》為中心之考察(劉怡君)

15:10-17:00
【第三場發表】
主持人:陳鴻森
劉逢祿《尚書今古文集解》析論(蔣秋華)
《四庫全書總目》的佛教訊息(楊晉龍)
儒家經典於當代日本社會—作為「萬能藥」的《論語》(金培懿)
民國時期救世團體「尊孔讀經」之政治實踐──以救世新教、道德學社為例(林彥廷)

系統號:

C-011665

「操控媒體:明以降中國的新聞與『假新聞』」國際學術研討會

「操控媒體:明以降中國的新聞與『假新聞』」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操控媒體:明以降中國的新聞與『假新聞』」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8年6月7日至8日(週四至週五)

地點:

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臺北市中山南路20號)

主辦單位:

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捷克科學院亞非研究所

聯絡人:

蔡先生,Tel: 02-2361-9132#351;E-mail: ccstcc@ncl.edu.tw

內容簡介:

6月7日
9:50-10:40
【專題演講】
主持人:曾淑賢(國家圖書館館長)
明清以來的輿論社會(王汎森,中研院史語所特聘研究員)

11:00-11:50
【專題演講二】
主持人:曾淑賢(國家圖書館館長)
What is Fake News in the Digital Age?(Daniela Stockmann,德國赫爾蒂行政學院教授)

13:00-15:00
【新聞文類】
主持人:林麗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名譽教授)
歷史、政治、與明代中葉的出版業(戴彼得(Peter B. Ditmanson),國家圖書館副研究學者)
識讀《客座新聞》(謝忠志,文藻外語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物怪人妖:明代中葉的一則黑眚謠言(解揚,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副研究員)
偽裝的「詩史」與「假新聞」的真實效應:以九一八事變到抗戰期間的國難吟詠為核心的考察(邱怡瑄,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候選人)

15:20-17:20
【隱喻、謠言、 故事與小說】
主持人:胡曉真(中央研究院國文哲研究所所長)
街道上的政治:清代中國的文獻權威建設(墨安屴(Emily Mokros),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博士後研究)
以鴉片之名:清末山西禁菸的地方宣傳與異議論述(張繼瑩,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天啟.謠言.苗皇帝:近代中國西南苗族起事裡的「假新聞」(1860-1960)(胡其瑞,國立臺灣大學數位人文中心博士後研究)
謠言與想像移植:明末反教事件探析(孫旭亮,澳門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

6月8日
9:00-10:30
【媒體、社會以及政治控制】
主持人:余敏玲(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研究員)
妖人妖言:明代中期的訊息傳播與政治操作(王鴻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日治時期檢閱及取次制度下《臺灣民報》的發行與流通(1920-1932)(莊勝全,東吳大學歷史系兼任助理教授)
國共兩黨黨營媒體所報徐蚌會戰之勝敗(王文隆,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主任)

10:50-12:20
【媒體、社會以及政治控制】
主持人:林照真(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所長)
戰後初期臺灣審查制度:法規與實踐(路丹妮(Táňa Dluhošová),捷克科學院亞非研究所研究員)
假新聞:看不見的社會真實、偏見、與集體宣傳(蘇蘅,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臺灣戒嚴時期的「假新聞」:「南海血書」案例(邱家宜,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執行長)

13:30-15:00
【新媒體與社群媒體】
主持人:林聖芬(國立清華大學副校長)
論新媒體之液態解蔽:以1998印尼排華假照片事件為例(吳筱玫,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從紅到「粉紅」:「嘻哈」宣傳,社交媒體和中國的「軟實力」追求(韓莉,美國羅德學院歷史系副教授)
網路時代的政治抹黑行動(林昂(Ondřej Klimeš),捷克科學院亞非研究所臺北中心主任)

15:20-17:00
主持人:周啟榮(美國伊利諾大學教授)
與談人:鍾蔚文(政治大學新聞系名譽教授)、(林昂(Ondřej Klimeš),捷克科學院亞非研究所臺北中心主任)、(戴彼得(Peter B. Ditmanson),國家圖書館副研究學者)

系統號:

C-011784

第7屆漢傳佛教與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

第7屆漢傳佛教與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7屆漢傳佛教與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8年6月28至30日(週五至週日)

地點:

臺灣大學集思臺大會議中心(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85號B1)

主辦單位:

法鼓山聖嚴教育基金會、法鼓山僧團

聯絡人:

Tel: (02)2397-9300

內容簡介:

本研討會已公布全球徵稿錄取名單,請參見:http://www.shengyen.org.tw/DetailOrdinary.aspx?LCODE=TW&MMID=054&SMID=054&PID=A201801021137250706

※ 主辦方將補助發表學者的國際往返機票及住宿。
※ 會議期間將提供每日午膳。

系統號:

C-011664

2018 ALA Annual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2018 ALA Annual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標題:

2018 ALA Annual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時間:

June 21-26, 2018

地點:

Ernest N. Morial Convention Center in New Orleans, LA.

主辦單位: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內容簡介:

Saturday, June 23
9:00 - 10:00am
PLA’s DigitalLearn: New Course Topics, New Partnerships, and New Ways to Engage Your Community (PLA)
The Public Library Association's (PLA) DigitalLearn project (http://www.digitallearn.org) is a collection of self-directed tutorials for end-users to increase their digital literacy. Since its launch, the usage of DigitalLearn has notably increased to approximately 20,000 users per year. Join us for an update about the advancements of DigitalLearn in 2018, including how DigitalLearn is being used by organizations like Cox and IBM, the development of new courses, a discussion about the extensive suite of tools and resources on DigitalLearn for educators and trainers of digital literacy courses, and how DigitalLearn can be personalized for your library.



10:30 - 11:30am
Project Outcome: Three-Year Data Reflection & Future Activities (PLA)
The Public Library Association’s (PLA) Project Outcome is a free online toolkit designed to help public libraries understand and share the impact of their programs and services by providing simple, standardized surveys and an easy-to-use process for measuring and analyzing outcomes. As Project Outcome reflects on its three years of grant-supported outreach and developments, discover how libraries are utilizing and benefiting from the toolkit and how their outcomes data are informing and supporting programs and services. Learn how PLA plans to continue to support and advance public libraries’ adoption of outcomes measurement; helping turn better data into better libraries.

DPLA – A Look at the State of the Book
Join the Digital Public Library of America for an update on their ebook work, including the DPLA Exchange, Openbookshelf and SimplyE. The update will be followed by a panel discussion exploring the evolving technology of the book. What do technological advances portend for literacy and knowledge? What are the cultural, technological, and commerci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book’s future? How will the future of the book play out in education, scholarship, libraries, and publishing? How will ebook and other digital devices impact the growth of self-publishing? And, what is the role for libraries in maximizing access and use of digital books?



2:30 - 3:30pm
ACRL/SPARC Scholarly Communications Forum (ACRL)
Through its standing Research and Scholarly Environment Committee, ACRL sponsors a regular forum at both the ALA midwinter meting and annual conference to broaden the base of librarians who are knowledgeable about and engaged i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issues. The highly popular forum series is co-sponsored by the Scholarly Publishing and Academic Resources Coalition (SPARC). The topic and speakers are chosen 60-90 days before the conference based on issues that are most relevant at that time.



4:00 - 5:00pm
United States Board on Books for Young People - The Four D’s of Translation in Children’s Publishing: Diversity, Drag, Disguise and Delectation (AASL/ALSC/YALSA)
Join the United States Board on Books for Young People (USBBY) to explore what it takes to create a good translated book for youth. This interactive session, moderated by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literature scholars and presented by three award-winning publishers of high quality translated children’s books, examines what occurs when international translations go terribly wrong and creatively explores four important areas of book translations. The session includes prize drawings for international and translated children’s books.



Sunday, June 24
9:00 - 10:00am
Richland Library’s InterCEPT Project - An Open Source Events Calendar and Room Reservation System
Richland Library (SC), with a grant from the Knight News Challenge, is launching the first open source system that enables customers to scan their library cards to check in at events. InterCEPT is an events calendar and room reservation system that pairs events and ILS circulation metadata with individual customer feedback to give personalized suggestions to customers looking for programs. This interactive demonstration will showcase the nuts and bolts of InterCEPT, showing how Richland Library is using its data to highlight programs and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about the programs we offer.

Highlights of IMLS-funded Research and Early Career Development Projects
The Institute of Museum and Library Services (IMLS) provides funding for research projects through the National Leadership Grants (NLG) and the Laura Bush 21st Century Librarian (LB21) programs. NLG support projects addressing significant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acing libraries and archives while LB21 supports developing a diverse workforce of librarians to better meet changing U.S. learning and information needs. LB21 Early Career Development grants, in particular, aid untenured, tenure-track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faculty conducting research in their own fields of inquiry. During this session, recent award recipients will highlight successful IMLS research projects to educate and encourage others to apply. IMLS program officers will share information about how to develop competitive proposals and get helpful feedback during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10:30 - 11:30am
Bookmobile and Outreach Information Repository (ODLOS)
The Association for Bookmobile and Outreach Services (ABOS) is developing the "Bookmobile and Outreach Information Repository". The aim of this project is to archive, unify, and further bookmobile and library outreach services worldwide with a multipurpose database tool. Libraries worldwide have been providing bookmobile and outreach services to their communities for hundreds of years and continue to be a critical link connecting under-served populations to books, computers, and other resources that promote early childhood literacy, lifelong learning, and community enrichment.

AASL National School Library Standards – Top Topics and Trends (AASL)
Explore resources from the field that address the Common Beliefs, the learning Domains, and the Shared Foundations from AASL’s new National School Library Standards for Learners, School Librarians, and School Libraries. For each topic we’ll highlight at least three relevant resources that ground and expand these categories. Fast-paced and information-packed—you’ll leave with next year’s personal PD outlined!



1:00 - 2:00pm
American Dream Literacy Initiative: 10 Years Serving Adult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ODLOS)
Since its inception in 2007, the American Dream Literacy Initiative (http://www.ala.org/advocacy/literacy/americandream) has supported public libraries throughout the United States in initiating or expanding literacy services for adult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Administered by the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nd funded by the Dollar General Literacy Foundation, the program has provided a total of 214 grants to 188 libraries, across six cohorts. The grants allow libraries to augment their print and digital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collections; increase computer access and training; provide job training; hold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General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nd citizenship classes; and raise the visibility of services for immigrant populations. This session will share findings and recommendations from a multi-year evaluation study, as well as highlight individual grantee libraries’ successes and stories from the field.

LITA Top Technology Trends (LITA)
LITA's premier program on changes and advances in technology. Top Technology Trends features our ongoing roundtable discussion about trends and advances in library technology by a panel of LITA technology experts and thought leaders. The panelists will describe changes and advances in technology that they see having an impact on the library world, and suggest what libraries might do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se trends.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program is available at the Top Tech Trends site.



2:30 - 3:30pm
Project Welcome Recommendations and Action Plan: Implications for Libraries Serving Refugees (ODLOS / IRO)
Project Welcome (https://publish.illinois.edu/projectwelcome/), an IMLS-funded planning grant, has completed its work to learn and articulate ways libraries can address the information needs of refugees and asylum seekers in their resettlement and integration process. The session will present the recommendations, action plan and guide, developed by the Mortenson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Library Programs in partnership with ALA’s Office for Diversity, Literacy and Outreach Services, and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fice.

Update on the ACRL Academic Library Trends and Statistics Survey (ACRL)
This meeting will bring attendees up to date concerning the elimination of the NCES Academic: Library Survey and the migration of some components into IPEDS (Integrated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Data System). Implications for the annual ACRL Academic Library Trends and Statistics survey will be discussed.



Monday, June 25
10:30 - 11:30am
OCLC Research Update
The OCLC Research will present overviews of several active research projects. Following the briefings, audience members will be invited to offer comments and ask questions.



1:00 - 2:00pm
Update on Promoting Healthy Communities: A Health Information Initiative (PLA)
In 2017, the Public Library Association (PLA) and the National Network of Libraries of Medicine (NNLM) partnered to implement Promoting Healthy Communities: A Health Information Initiative. The aim was to increase public library workers’ knowledge and skills related to consumer health services. Join us for a discussion on what assessments have been done in identifying the health information needs among public librarians, and how new resources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public library staff to better serve their patrons’ consumer health needs. You will leave this session with resources and ideas for your library and community.



2:30 - 3:30pm
Fostering Creative Community Connections with Public Libraries and the Short Story Dispenser (PLA)
The Public Library Association (PLA) launched a new initiative this year, Fostering Creative Community Connections with Public Libraries and the Short Story Dispenser. With funding from the John S. and James L. Knight Foundation, PLA worked with the French company Short Edition to bring their Short Story Dispenser and 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platform to several public libraries. Join us to hear how these libraries are using the dispensers, a national short story writing contest and how this effort intends to increase public awareness and use of library programs and services.



4:00 - 5:00pm
Family Engagement Initiative: Resources for Encouraging Families to be Active in their Children’s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PLA)
In 2015, the Public Library Association (PLA) initiated its work on family engagement, which aims to assist public libraries in learning about and implementing effective family engagement practices. PLA's Family Engagement Task Force, currently chaired by Clara Bohrer, Director of the West Bloomfield Township Public Library, is working to develop and define best practices and a toolkit of resources that encourage public libraries to more easily provide information, guidance, and opportunities for families to proactively engage in their children’s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Join us to hear about current activities that the Task Force is working on!

系統號:

C-011874

2018年兒少文學與文化研討會:後印刷時代中的「改編」

2018年兒少文學與文化研討會:後印刷時代中的「改編」

標題:

2018年兒少文學與文化研討會:後印刷時代中的「改編」

時間:

2018年7月20至21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臺東大學人文學院禮納布人文講堂(臺中市西區民生路140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兒童讀物研究中心

聯絡人:

王君琳,Tel: (089)517660

內容簡介:

一、大會研討主題說明
本次研討會的大會主題,借用夏提葉(R. Chartier)的「文本/印刷/閱讀」三邊關係架構來重新探討兒少文學的「改編」問題,也希望從此探討中捕捉兒少文學的特殊性。

「改編」,從廣義來看與兒少文學有著密切甚至特殊根源關係。從格林兄弟故事集或各種民間故事開始,就已經是對口傳故事的某種「改編」,隨著印刷書面文化的推進,其進程也持續演進未曾停歇。這非一般文學常見狀況,卻是兒少文學的某種常態。

此外,許多成人文學文本也以改編、改寫的方式轉換成兒少文學的文本。這在收受層面造成一特殊狀況:兒少讀者閱讀的文本,首先就已經是改編版本,比如《大人國》、《小人國》或是《西遊記》。那麼,先有原著,後有改編的預設還能成立嗎?這現象也不局限於兒少讀者,成年讀者可能也只看過《魔戒》電影,而不閱讀《魔戒》小說,那麼同樣的問題:此時還有所謂的「原著」嗎?

轉向生產層面來看,「原著」概念也在當代受到質疑。夏提葉在《書籍的秩序》中指出:作者其實根本沒有書寫書籍,書籍是由編輯-出版-印刷系統所生產。這在兒少文學中特別明顯:編輯-出版機制對作者的文本進行各種名義——兒少讀者的特殊性:保護或是教育——的干涉、修改,幾乎可以說是常態(比如,一篇文學文本被「收錄」到教科書)。那「原著」的概念,在兒少文學的生產上的特殊性該如何處理?就算文本文字沒有更動狀況下,針對兒少讀者的特殊與差異,也經常搭配不同形式的插圖和版面設計,比如《愛麗絲漫遊奇境》在文字不變動狀況下,搭配的不同插圖的不同版本(可能針對不同年齡層和性別的兒少讀者),或是同一首詩佐以不同的插圖與版編等等,那麼,哪一種版本算是「原著」?

夏提葉所提到的,「即使文本一字不變,印刷形式的改動,便足以形成閱讀同一份文本的新方式,同時也提供了新的接納條件」,甚至「促生新的讀者群」的狀況,在兒少文學是更為突顯、複雜。

兒少文學的改編狀況也比一般文學來得複雜,早已越出傳統「改編」概念。兒少文學的特殊性,使得不同版本的改編、改寫的狀況遠超乎一般文學。一份文本更常越出文類疆界,產生諸多跨文類或跨媒介的生產狀況,這也遠超乎一般文學文本:一份文本可以有書面文本、圖畫書(還佐以CD,加上配樂、音效)、漫畫、動畫、電影、舞台劇等等,幾乎是如德勒茲(G. Deuleze)所言的,根莖蔓延、生成流變的方式在進行。這已經無法以「原著-改編」的概念來處理,而至今可能尚未有恰當的稱謂來加以描繪、指稱,然卻是兒少文學的常見也是特殊的狀況。

最後一點,讀者與閱讀模式的問題。兒少文學作品的閱讀模式也是同樣的多樣化。除了大家熟知的雙重讀者(兒童讀者-教師、家長)之外,在閱讀模式上,故事經常是以一般文學少見的朗讀或是親子共讀的模式呈現。或是圖畫書經常以規模不同的說演、改編為戲劇或是簡單動畫的方式被閱讀,或是轉變為大型開本的公眾閱讀模式。這些多樣甚至還隨著閱讀推廣的動力下不斷的翻新。雙重讀者和閱讀模式的多樣化,也對同一份文本在其收受層面上進行著「改編」...

從「兒少文學中的改編」到「改編中的兒少文學」,期待兒少文學的研究者與愛好者來共同參與探索在「後-印刷時代」進行中的「改編」進行曲。

二、徵求論文
(一) 大會主題論文
1、 改編/改寫相關的理論探討
2、 原著與改編(寫)文本的比較研究
如古典童話、傳說等的改編、顛覆性改寫
3、 跨媒介/跨文類的改編(寫)
如兒童文學作品改編兒童劇、電影、動畫(或反之)
漫畫改編動畫、故事改編電玩
4、 原著與改編(寫)文本的讀者反應研究
5、 其他與兒少文學中原著與改編有關的研究
(二) 一般研究論文
6、 其他兒少文學與文化相關的研究
(研討文本皆包含:文字、圖像、影像、音樂、戲劇)

三、相關日期
1、論文題目及摘要截稿日期:已截止
2、研討會論文發表資格名單公告日期:已於官網公告
3、研討會發表論文全文截稿日期:2018年6月29日(週五) 16:00
4、研討會日期:2018年7月20日(週五)-7月21日(週六)

四、研討方式
(一)專題演講1場
(二)大會主題論文發表與一般論文發表(皆公開徵稿)
(三)根據來稿分組進行論文發表

五、研討地點:國立臺東大學人文學院

六、會後論文可投稿《竹蜻蜓 兒少文學與文化》,經兩位匿名審查通過後刊登。

七、論文投稿流程
(一)填妥報名基本資料表:姓名、電話、E-mail、地址及現職
(二)請註明投稿論文類別為「大會主題論文」或「一般研究論文」
(三)撰寫論文資料表:提供中英文論文題目、摘要(500-1000字為度,宜包含
問題意識、研究方法、預期發現等),並提供3-5個關鍵字。
(四)確認資料皆填妥後,傳至nttuchildrensliterature@gmail.com

八、注意事項
(一)撰稿格式請依《竹蜻蜓 兒少文學與文化》期刊之學術論文格式。
(二)論文發表人不需繳交發表費用與研討會報名費;主辦單位亦不提供發表
稿費及交通補助。
(三)論文發表期間之住宿、交通,由發表人自理,主辦單位不代予安排。
(四)個人論文未依時限繳交全文者,主辦單位得徵詢後取消發表。

系統號:

C-011663

第29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

第29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

標題:

第29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

時間:

2018年9月29至30日(週六至週日)

地點:

圓光弘化館(桃園市中壢區月眉里圓光一路228號)

主辦單位:

圓光佛學研究所

聯絡人:

E-mail: te.affairs@ykbi.edu.tw

內容簡介:

會議時間:2018年9月29-30日(星期六、日)
會議地點:圓光弘化館(桃園市中壢區月眉里圓光一路228號)
申請資格:國內各佛學院所、大學宗教系所或其他相關系所學生。
徵稿主題:佛教學研究、佛教經論與文獻研究,或任何與佛教相關之議題。
錄取篇數:約20~30篇。
徵稿方式、期限與語言:
中文、英文投稿皆可,會議發表時亦可選擇採用中文或英文。

【初審】:有意投稿者,請於2018年5月15日前,繳交報名表暨論文摘要(800~1,000字)及相關參考書目;論文摘要請清楚說明問題意識、研究背景與重要性、計畫內容、可能的結構安排、預期成果。)

【複審】:初審入選者,將於2018年6月15日前另行通知。入選者請於2018年7月16日前
◆ 以上初、複審皆需繳交紙本及電子檔:
1.紙本:A4紙本4份,寄至:320桃園市中壢區月眉里圓光一路228號「圓光佛學研究所 收」
(請於信封外註明「投稿第二十九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
2.電子檔:DOC檔及PDF檔各一份傳送至:te.affairs@ykbi.edu.tw

系統號:

C-011756

第15屆全國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15屆全國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8年10月6日至7日(週六至週日)

地點:

中興大學人文大樓(臺中市南區興大路145號)

主辦單位:

國立台灣文學館、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

聯絡人:

E-mail: twconnecting@gmail.com

內容簡介:

會議時間:2018年10月6日至7日
會議地點:國立中興大學人文大樓(台中市南區興大路145號)
主辦單位:國立台灣文學館
承辦單位: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

本次會議主題定為「連結——台灣」,希冀將台灣放回世界語境,以期開展台灣文學論述的多層次連結空間。「世界」是目前國際人文學研究不可忽視的討論焦點,從十八世紀的康德到David Damrosch、Pascale Casanova、Franco Moretti、Pheng Cheah等當代學者都從世界文學角度提出不少尖銳而深富批判性的觀點。世界想像是跨國主義的2.0版本。如果跨國主義側重地理疆界的度越,世界想像則拓寬文本所處的區域維度與範圍(scale);如果跨國主義呼籲跨文化混雜,世界想像則對如何將文本置入世界史與文化情境(worlding)念茲在茲。世界想像讓台灣文學的跨國論述蛻變成更為具體、深刻且宏觀的學科。

「連結——台灣」將召喚棲身於台灣文學與世界內部的連結基點,同時也質疑台灣文學既有的連結,而唯有當「連結」成為思考與論述的起點,方能鈎連出台灣更為清晰的輪廓。奠基在以上關懷,此次會議包含以下會議徵選議題:
1. 世界文學╱世界史脈絡下的台灣文學
2. 台灣文學與東亞的連結
3. 台灣文學與東南亞的連結
4. 台灣文學與太平洋研究╱全球原住民族研究的連結
5. 台灣文學與數位世界的跨媒介連結
6. 其他與台灣文學相關之議題

徵稿期限:已於2018年3月截止
聯絡信箱:twconnecting@gmail.com

系統號:

C-011662

余光中國際學術研討會

余光中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余光中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8年10月12至13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中山大學國研大樓(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

主辦單位:

國立中山大學

聯絡人:

黃助理,Tel: 07-5252000#3035

內容簡介:

會議論文摘要截止日期:2018年5月31日
摘要審查結果通知截止日期:2018年6月20日
會議論文全文截稿日期:2018年9月30日
會議舉辦日期:2018年10月12日、13日

系統號:

C-011760

第13屆客家話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13屆客家話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8年10月19至21日(週五至週日)

地點:

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中壢區中大路300號)

主辦單位: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聯絡人:

梁助教,Tel: +886-3-4227151 ext.33470;E-mail: 2018hakka13@gmail.com

內容簡介:

客家話國際學術研討會於1993年於福建省龍岩市首度召開,自第二屆以後固定成為兩年一次的例行性會議,至2016已是第十二屆會議,歷史悠久。本研討會歷屆規模逐年擴大,研究的課題亦逐年加深、加廣,曾於廈門、北京、成都、南昌、廣州等各客家學術重鎮舉行,吸引台灣、香港、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客家學者共同參與,2008年的第八屆會議並曾在台灣中央大學客家學院舉行。客家方言研討會探討客家話的語音、詞彙、語法、本字研究、歷時考察、客畬比較、語言接觸、海外客語比較等,議題雖廣,但都聚焦於語言,尤其著重在語言現象的發掘與描述,與其他多數客家相關研討會著重在族群、歷史、文化、社會等面向者有較大的區別,是國際上最重要的以客家方言為主題的研討會。

第十二屆客家話國際學術研討會於中國廣州中山大學舉行,會中決定2018年的「第十三屆客家話國際學術研討會」將於相隔十年之後,再次於台灣舉行,由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及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共同主辦。

重要日期
會議論文摘要截止日:已於2018年3月截止
摘要審查結果通知:2018年4月22日(星期日)
會議論文全文截稿日:2018年9月16日(星期日)
會議舉行:2018年10月19-21日(星期五-日)

系統號:

C-011661

第12屆臺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第12屆臺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12屆臺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8年10月26至27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

主辦單位:

臺灣語文學會、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聯絡人:

中山大學中文系杜佳倫教授研究室,Tel: 07-5252000#3070

內容簡介:

一、會議名稱
第十二屆臺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ISTLT-12)

二、主辦單位
臺灣語文學會、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三、會議日期
2018年10月26、27日

四、會議地點
國立中山大學

五、會議主題
台灣語言的多樣性與永續發展

會議子題:
1. 台灣語言的多元發展與變異
2. 台灣語言的接觸、融合與新變
3. 台灣語言的保存與流失
4. 台灣語言的復振及相關語言政策
5. 台灣語言語音與音韻的結構分析
6. 台灣語言構詞及句法的理論探討
7. 台灣語言的書寫、應用與教學
8. 台灣語言詞典編撰的研究與方法
9. 台灣語言與民間文化之互動
10. 其他與台灣語言或台灣語言教學相關之議題

六、摘要截稿日期
已截止

七、公布摘要通過日期
已通知錄取者

八、全文截稿日期
2018年8月20日

九、投稿方式
(1)投稿語言:台灣語言、英語。
(2)個別投稿:與「會議主題、子題」相關的台灣語言、文化、教學研究。
(3)專題小組(panel)投稿:自組專題小組成員3~5人(含主持人)。
專題小組主題:A台灣語言書寫與應用 B台灣語言沉浸式教學 C台灣語言的保存與流失 D台灣民間文化的語文採錄

★會議網頁:https://sites.google.com/view/istlt2018/,請下載「投稿人資料表」
(專題小組投稿者的參加成員都必須各自下載填寫),並將「論文題目與摘要」存為一式兩檔(WORD檔及PDF檔),以電子郵件寄到以下信箱。

十、聯絡地址
804 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杜佳倫老師研究室
聯絡電話:07-5252000#3070
電子信箱:istlt2018@gmail.com

十一、會議收費方式
(1)台灣語文學會會員(已繳交2018年度年費)免繳論文發表費、註冊費。
(2)非會員者,論文發表費:學生1500元;非學生2000元(已含會議註冊費)。

系統號:

C-011660

第14屆嘉義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14屆嘉義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8年10月26至27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嘉義大學民雄校區圖書館國際會議廳(嘉義縣民雄鄉文隆村85號)

主辦單位:

國立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臺灣文化研究中心

聯絡人:

程詩涵,Tel: 05-2263411轉2930

內容簡介:

一、本屆「嘉義研究」學術研討會訂於2018年10月26、27日(星期五、六)在本校民雄校區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舉行。

二、 本屆研討會以嘉雲地區為範圍,主題分為「媽祖研究」、「嘉邑城隍廟」、「新南向政策」、「嘉義市棒球場100周年暨嘉義大學99周年」、「嘉義林業發展」、「藝術」、「嘉義文學」、「嘉義原住民研究」、「家族史研究」等項目。有意投稿者,請於2018年5月20日(星期日)前將論文摘要寄至台灣文化研究中心。

三、 投稿相關表格及規定,請逕至本校台灣文化研究中心網站下載,網址:http://www.ncyu.edu.tw/tcrc

四、 本屆研討會聯絡人:程詩涵 05-2263411 轉2930,tcrcchiayiresearch@gmail.com。

系統號:

C-011757

第八屆「中國文哲之當代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徵稿訊息

標題:

第八屆「中國文哲之當代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徵稿訊息

時間:

2018年11月2至3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國立臺北大學三峽校區(新北市三峽區大學路15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

聯絡人:

黃助教,Tel: 02-86741111#66708;E-mail: ejhuang@gm.ntpu.edu.tw

內容簡介:

第八屆「中國文哲之當代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 稿約
一、 會議名稱:第八屆中國文哲之當代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
二、 指導單位:
三、 主辦單位: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
四、 會議日期:2018年11月2、3日(週五、週六)
五、 會議地點:國立臺北大學三峽校區人文大樓一樓會議室
六、 會議目的:
(一) 提供國內外大專校院、文教單位之專家學者,發表研究論文之機會,以學術成果回饋社會國家。
(二) 落實本校「提升各領域教學暨研究表現,成為國內該領域領先發展系所」之校務發展願景。
(三) 實踐本系「傳統與現代之銜接,人文與科技之結合,本土與國際之會通,理論與實際之貫通」之發展重點。
(四) 弘揚本校「追求真理,服務人群」之大學精神,共襄校慶盛會。
七、 會議主題:三教思想與生命關懷
八、 會議子題:
(一) 三教哲人的生命實踐
(二) 文學作品中的三教智慧
(三) 三教經典的文化影響
九、 會議徵文:
(一)作者資歷:教育部核定「講師」證書以上者。
(二)論文:
1.內容:未曾發表之學術研究為限。
2.提要: 已截止
3.主文:
(1).撰者:論文「提要」審核通過者。
(2).編輯:微軟(Microsoft)文書軟體(word 2007以上版本)。
(3).截稿:2018年9月14日。
(4).提交:惠寄紙本(A4列印紙直式橫印)、word檔、PDF檔等至本系。
4.字數:兩萬字以內為原則。
(三)書表:連線本系官網,打印「個人基本資料表」、「論文提要表」、「論文數位化授權同意書」等文件。
十、 聯絡通訊:
承辦人:黃以潔助教。
地址:新北市三峽區大學路151號人文大樓7樓中文系辦公室。
電話:02-86741111#66708。
傳真:02-86716583。
e-mai:ejhuang@gm.ntpu.edu.tw。

系統號:

C-011659

2018年戲曲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2018年戲曲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8年11月8、9日(週四至週五)

地點: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內湖校區戲曲樓9樓國際會議廳(臺北市內湖路二段177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聯絡人:

黃琦,Tel: (02)2796-2666#1147

內容簡介:

一、 研討會日期:2018年11月8、9日(星期四、五)。

二、 研討會地點: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內湖校區戲曲樓9樓國際會議廳(臺北市內湖路二段177號)。

三、 研討會主題:「戲曲表演藝術之理論與實踐」,徵稿子題領域:
(一)、戲曲表演藝術之質性探討
(二)、戲曲表演藝術之美學基礎探討(歌舞樂)
(三)、戲曲表演藝術之基礎理論探討(純理論、虛擬、象徵、程式化)
(四)、戲曲表演藝術內涵之探討(唱做念打四功五法)
(五)、戲曲唱念表演藝術之理論與實踐
(六)、戲曲做表表演藝術之理論與實踐
(七)、戲曲身段表演藝術之理論與實踐
(八)、戲曲器樂之理論與實踐
(九)、戲曲劇場類型及其藝術之探討
(十)、戲曲雜技表演之理論與實踐
(十一)、戲曲表演藝術之人才培養
(十二)、戲曲表演藝術之課程理論與教學設計
(十三)、戲曲表演藝術之跨領域理論與實踐
(十四)、戲曲表演藝術之跨文化理論與實踐
(十五)、其他

四、 論文摘要截稿日期:2018年5月9日(星期三)。

五、 可至本校研究發展處網頁(http://b005.tcpa.edu.tw/files/11-1005-1063.php?Lang=zh-tw)下載。請將摘要(500字以內)之MSWord檔案寄至tcpapress@gmail.com。電子郵件之「主旨」,請註明「投稿:2018戲曲國際學術研討會」。

六、 聯絡人:黃琦小姐,電話:(02)2796-2666轉1147,電子郵件信箱:tcpapress@gmail.com

系統號:

C-011755

2018國際青年華嚴學者論壇

標題:

2018國際青年華嚴學者論壇

時間:

2018年12月8日至9日(週六至週日)

地點:

華嚴專宗學院講堂(臺北市濟南路二段44號4樓)

主辦單位:

華嚴專宗學院國際華嚴研究中心

聯絡人:

Tel: (02) 2351-8333;E-mail: huayenyoung@huayen.org.tw

內容簡介:

一、會議名稱:2018國際青年華嚴學者論壇

二、會議宗旨:
以「華嚴學」為主題,廣邀大專院校或佛學研究所,已畢業或在學、專攻華嚴領域的碩博士生發表論文,藉由研討會促進華嚴學的學術交流與推廣,並提昇華嚴學研究之品質,培養更多華嚴學者。

三、主辦單位:華嚴專宗學院國際華嚴研究中心
協辦單位:台北市佛教會、國際青年華嚴學者學會

四、會議日期:2018年12月8日(六)至12月9日(日)

五、會議地點:台北市濟南路二段44號4樓講堂

六、申請資格:在學研究生:大專院校及佛學院所在學之研究生。已畢業研究生:大專院校及佛學院所已畢業之研究生,由指導教授推薦者。

七、研討會議主題:
(1) 華嚴經論研究
(2) 華嚴歷史與文獻
(3) 華嚴哲學思想
(4) 華嚴宗與諸宗派思想之比較
(5) 華嚴藝術與文學
(6) 其他與華嚴學相關之主題

八、論文發表各類費用:
在學研究生:領慈孝獎學金,博士生新台幣20,000元,碩士生新台幣15,000元。
已畢業研究生:領發表費新台幣6,000元。
◎境外青年學者投稿經錄取,全額補助經濟艙來回機票、食宿招待。

九、徵稿辦法
(1) 截稿期限及結果公告:
截稿日期為2018年8月15日,經審查後,將於9月1日公告審查結果。
投稿時請填妥「2018國際青年論壇個人簡歷與摘要表」,連同論文全文WORD檔及PDF檔於上述截稿日期前E-mail至:huay​​enyoung@huayen.org.tw。
(注:請一律以繁體中文打字,徵文格式範本,請上華嚴專宗學院研究所網站下載)
(2) 已畢業研究生請附上指導教授推薦函。

十、論文注意事項
(1) 論文以未曾發表或未曾正式刊登者為限。
(2) 全文字數以八千字至兩萬字內為原則(含附錄及註腳等全文)。
(3) 會議論文內容一律採“黑白印刷”,請勿使用彩色字型。
(4) 論文發表者請提供WORD檔及PDF檔ㄧ份,特殊字型請附上造字檔。
(5) 發表者論文版權歸主辦單位所有,研討會後,將依主辦單位規劃出版。經錄取之與會發表者,須於會後進行論文修改,並於2019年1月31日前,繳交修正後
之論文WORD檔及PDF檔。

十一、聯絡方式:
(1) 地址:台北市濟南路二段44號(捷運板南線忠孝新生站2號出口)
(2) E-mail:huay​​enyoung@huayen.org.tw
(3) 網址:http://www.huayencollege.org/news/news_2017_12_28/index.php
(4) 電話:02-2351-8333 #143,或02-2356-0758
(5) 傳真:02-2356-0758

系統號:

C-01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