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中心訊息

「寰宇漢學學友講座」邀請傅樂吉(Sergey VRADIY)教授演講

標題:

「寰宇漢學學友講座」邀請傅樂吉(Sergey VRADIY)教授演講

時間:

2016年11月9日(週三)10:00-12:00

主講人:

Sergey VRADIY(傅樂吉,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歷史、考古、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地點:

國家圖書館行政區一樓188會議室(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主辦單位:

漢學研究中心

內容簡介:

漢學研究中心「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自1989年7月開始實施已逾25年,獎助研究之對象為國外大學相關系所之外籍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博士候選人,以及學術機構之研究人員,已補助過來自40多個國家的外籍學人400餘人。「世界漢學學友會」即為漢學研究中心為了凝聚歷年中心獲獎訪問學人情誼,及協助學人間聯繫管道而成立之社團。漢學研究中心特邀請世界漢學學友在訪臺期間,於本中心舉辦「寰宇漢學學友講座」專題演講暨學術討論會。

【寰宇漢學學友講座】
2016年11月9日(週三)
10:00-12:00
講題:印象與現實:俄羅斯對臺關係初探(Russia's Relations With Taiwan: Image And Reality)
主講人:Sergey VRADIY(傅樂吉,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歷史、考古、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主持人:石之瑜(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本演講以中英文並行,有意參加此講座者,請逕至國家圖書館活動報名系統(http://activity.ncl.edu.tw/)線上報名,全程參加者可獲得兩小時終身學習時數認證。

系統號:

CCS-008503

寰宇漢學講座邀請劉辛民(Liu Xinmin)教授演講

寰宇漢學講座邀請劉辛民(Liu Xinmin)教授演講

標題:

寰宇漢學講座邀請劉辛民(Liu Xinmin)教授演講

時間:

2016年11月15日(週二)15:00-17:00

主講人:

劉辛民(Liu Xinmin,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外國語言文化系副教授)

地點:

國家圖書館行政區一樓188會議室(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主辦單位:

漢學研究中心

內容簡介:

【寰宇漢學講座】
15:00-17:00
主講人:劉辛民(Liu Xinmin,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外國語言文化系副教授)
講題:中學西漸中的「如畫學說」:從中國庭園藝術的文化越界管窺人類自然觀的同異
主持人:楊儒賓(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講座教授)

本演講重訪十八世紀間英國文人對中國士大夫庭園藝術的借鑒和論爭,聚焦於東方哲理在山林庭園建構中的「體現」,著重凸顯該技藝移植於英倫三島之過程中所觸發的社會功用性(social utility);從而披露「如畫學說」(The Picturesque)在西人再次認知自然,並重新界定人類與自然關係的過程中的矯正和療癒之功;以此揭示人認知自然時必先有「置身其間的體悟」(embedded cognition),方才有人與物界密切的感官交融。然而,正因缺乏人與非人、情感與物體、具象與抽象等之間觀賞田園的的「聯結」跟「合成」,而使英倫藝術家們偏重如畫學說中所潛藏的「意像性」及「靈虛化」,片面地苛求觀賞山林田園時必達一覽無遺,悠遠深叡的養眼之效,進而完成還原山水之「本來面目」的使命,恰不經意地擔當了屆時英國鄉村資產化變革—所謂「圈地運動」—的馬前卒,被歷史記上了廢田毀村,夷為平地而很不光彩的一筆。回觀歷史,以啟迪今世:或許可說當年英國文人「懷仁山林」之創意初衷的夭折,值得當今人文學者針對「愛樹不愛林」,「只講景觀,莫談山水」的偏頗、缺失,進而完善更貼近自然的生態美學觀。

講者簡介
劉辛民(Liu, Xinmin),美國籍,劉教授係美國耶魯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執教於耶魯大學、匹茲堡大學等校,現為華盛頓州立大學外國語言文化系副教授。本年獲得漢學研究中心「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來臺灣研究主題為「從生態批評的角度看臺灣語境中的『如畫學說』」。

本場演講以中文進行,有意參加者,請至國家圖書館活動報名系統(http://activity.ncl.edu.tw/)線上報名。

系統號:

CCS-008473

知識營養.文化力量──蔣渭水先生臨牀講義95周年紀念論壇

知識營養.文化力量──蔣渭水先生臨牀講義95周年紀念論壇

標題:

知識營養.文化力量──蔣渭水先生臨牀講義95周年紀念論壇

時間:

2016年11月30日(週三)9:00-18:00

地點:

國家圖書館文教區3F國際會議廳(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主辦單位:

國家圖書館、中華民國文化資產維護學會、蔣渭水文化基金會

內容簡介:

9:35-10:20
【專題演講(一)】
主持人:曾淑賢(國家圖書館館長)
從「發現蔣渭水」到「守護蔣渭水」(黃煌雄,臺灣研究基金會創辦人)

10:40-11:25
【專題演講(二)】
主持人:廖咸浩(國立臺灣大學外國文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蔣渭水與臺灣的知識現代化(陳芳明,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11:25-12:25
【第一場:蔣渭水對臺灣教育文化的貢獻】
主持人:謝國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所長)
蔣渭水的同志對「補習教育最大量」的實踐(許雪姬,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蔣渭水的「臺灣文化」概念(吳密察,國史館館長)

13:30-14:30
【第二場:臺灣終身教育之發展與演進】
主持人:黃月麗(教育部終身教育司司長)
高齡化與終身教育發展──從終身教育的先知先行者蔣渭水談起(李建興,臺灣省教育會理事長)
臺灣終身教育的發展──從蔣渭水時代的補習教育到終身學習(黃富順,朝陽科技大學銀髮產業管理系講座教授)

14:30-15:30
【第三場:報刊出版與圖書館報刊閱覽服務】
主持人:須文蔚(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想像蔣渭水在二十一世紀的行止(林聖芬,臺灣聯合大學系統副校長)
蔣渭水與臺灣文化啓蒙運動──兼論圖書館如何提供當時報紙之利用(宋建成,國家圖書館退休副館長)

15:50-16:50
【第四場:圖書館知識服務與閱讀推廣】
主持人:柯皓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教授兼圖書館館長)
蔣渭水〈臨牀講義〉近百年後的臺灣圖書館事業(鄭來長,國立臺灣圖書館館長)
嬰幼兒閱讀運動與圖書館(張杏如,信誼基金會董事長)

16:50-17:50
【第五場:知識經濟與資訊素養】
主持人:薛理桂(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教授)
從知識營養到資訊素養(楊美華,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退休教授)
從知識營養到知識經濟(陳昭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教授兼教務長)

※有意參加此論壇者,請至國家圖書館活動報名系統(http://activity.ncl.edu.tw/)線上報名。

系統號:

CCS-008493

外交部「臺灣獎助金」2017年度受獎候選人名單

標題:

外交部「臺灣獎助金」2017年度受獎候選人名單

地點:

中華民國外交部(臺北市中正區凱達格蘭大道2號)

內容簡介:

2017年度外交部「臺灣獎助金」受獎候選人名單已告確定。待候選人接洽取得我國大學校院或學術機構「駐點研究同意函」後,正式成為本獎助金受獎學人。此次申請獎助金者共計395人, 評審委員會於2016年9月30日下午於外交部召開,共有20位評審委員參加審查。經過熱烈討論與審慎評選,最後選出130位受獎候選人(包含40個國家),將自2017年1月起陸續來臺進行為期3至12個月的研究。受獎候選人名單如下(依國籍英文字母順序排列):

Argentina 阿根廷
1. Alvarez, Maria Del Pilar:女,阿根廷薩爾瓦多大學(Del Salvador University)教授。研究題目:The Taiwanese Transnational Human Rights Network in the Resolution of the Issue of Sexual Slaves by the Imperial Japanese Army. A Case Study of the Taipei Women's Rescue Foundation. 研究期間:3個月。

Australia澳洲
2. Benney, Jonathan(白長生):男,澳洲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講師。研究題目:Changes in Political Discourse in China and Taiwan: A Comparative Approach. 研究期間:4個月。

3. Kavalski, Emilian:男,澳洲天主教大學(Australian Catholic University)副教授。研究題目:China's "One Belt, One Road" Policy and the Adaptive Security Governance of Relationality. 研究期間:9個月。

4. Krischer, Oliver:男,澳洲國立大學博士後研究。研究題目:Modern Literati: Early Republican China Art Relations with Japan (c.1910s-1930s). 現代文人:關於民國初期中日藝術交流(1910年代至1930年代)。研究期間:12個月。

5. Saito, Asako(齊藤朝子):女,澳洲墨爾本大學博士候選人。研究題目:Taiwan as Cultural Intermediary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Women's Engagement with "Three Kingdoms". 研究期間:8個月。

Belgium 比利時
6. Goethals, Lin(谷琳):女,比利時根特大學博士候選人。研究題目:The Instrumentalism of Higher Education Cooperation and Mobility in the External Relations of the European Union and its Member States: The EU-ROC Case. 研究期間:6個月。

7. Van Daele, Raphaël(戴若飛):男,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Université Libre de Bruxelles)博士生。研究題目:Theoretical Speculations and Religious Practices: A Two-axis Approach of the Taoist Tradition. 研究期間:4個月。

Brazil巴西
8. Antakly de Mello, Cecília:女,巴西聖保羅大學(University of Sao Paulo)助理教授。研究題目:Operatic Modes in Taiwanese Cinema: the Case of King Hu. 研究期間:4個月。

9. Barcellos, Zanei Ramos:男,巴西巴拉那宗座天主教大學(Pontifícia Universidade Católica do Paraná)博士後研究。研究題目:The Use of Smartphones in Journalism. 研究期間:5個月。

10. Francisco Maffezzolli, Eliane Cristine:女,巴西巴拉那天主教大學(Pontificia Universidade Catolica do Parana)教授。研究題目:Brand Reputation in Digital Social Networks: Use of Big Data Analysis. 研究期間:4個月。

Canada加拿大
11. Henripin, Olivier(何歐里):男,美國芝加哥洛約拉大學(Loyola University Chicago)助理教授。研究題目:Reunifying the Motherland: From Deterrence to Compellence. 研究期間:4個月。

12. McConaghy, Mark(莫加南):男,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博士候選人。研究題目:Developmental Ecologies: Nature, Industry, and Writing in the Sinophone 20th Century. 生態與發展:二十世紀漢語圈的生態文學與思想。研究期間:12個月。

13. Peng, Ito:女,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教授。研究題目:Gender, Migration and the Work of Care: Taiwan in Context of Transnational Care Migration in Asia Pacific. 研究期間:5個月。

Chile智利
14. Gallardo, Victor Ariel:男,智利康塞普西翁大學(University of Concepcion)教授。研究題目:Contribution to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le-Taiwan Scholastic and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研究期間:12個月。

15. Sergio, Valdés:男,智利阿爾貝托烏爾塔多大學(Alberto Hurtado University)副教授。研究題目:A Comparative Policies Analysis about Electoral Spending, Conflicts of Interest, Transparency and High State Civil Service Recruitment (The Case of Chile and Taiwan). 研究期間:4個月。

Croatia 克羅埃西亞
16. Antić, Miljenko:男,克羅埃西亞薩格勒布大學(University of Zagreb)副教授。研究題目:Capitalism versus Communism: A Comparison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研究期間:3個月。

France法國
17. Bizais-Lillig, Marie(畢茉莉):女,法國史特拉斯堡大學副教授。研究題目:The Hermeneutics of the Shijing. 研究期間:4個月。

18. Courmont, Barthélémy(庫赫蒙):男,法國國際關係暨戰略研究院(The French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and Strategic Affairs)研究員。研究題目:Soft Power with Taiwanese Characteristics. 研究期間:8個月。

19. Laureillard, Marie(蘿蕾雅):女,法國里昂第二大學副教授。研究題目:Tong Yang-tse, Chen Shih-hsien, and Hsu Yung-chin, Three Calligraphers of Taiwan Facing Contemporeanity. 研究期間:3個月。

20. Pernin, Judith:女,香港法國現代中國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研究題目:Post-2000 Documentary Films in Taiwan: Identity, Politics and the Aesthetics of Protest. 研究期間:8個月。

Germany德國
21. Perkuhn, Josie-Marie(雷瑪麗):女,德國海德堡大學博士候選人。研究題目:The PRC's Political Factionalism and Foreign Policy Role Dynamics Regarding Cross-Straits Relations. 研究期間:11個月。

22. Preker, Simon Hendrik(博西蒙):男,德國漢堡大學博士候選人。研究題目:Republican Chinese Public Diplomacy in Germany, 1936-1941. 研究期間:6個月。

Hungary 匈牙利
23. Szentesi, Ambrus Gabor(佳博):男,匈牙利潘諾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annonia)博士生。研究題目:Interaction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Taiwanese Identity with the Assessment of the Role of Taishang. 研究期間:12個月。

India印度
24. Das, Pushan:男,印度觀察家研究基金會(Observer Research Foundation)研究助理。研究題目:Acting East: Indian Defence Co-operation in East Asia, a Perspective from Taiwan. 研究期間:5個月。

25. Jala, Jayaprakash:男,印度韋洛爾科技大學(Vellor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助理教授。研究題目:A Study on Faculty Development Programmes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of Taiwan. 研究期間:7個月。

26. Lhadon, Tenzin:女,印度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大學(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博士候選人。研究題目:Taiwan-Tibet Relationship: from Volatile Past to Normalisation and Future Possibilities. 研究期間:12月。

27. Mahaboob, Kunderi:男,馬爾地夫教育部副教授。研究題目:Role of Rabindranath Tagore in the Promotion of India China Relations. 研究期間:7月。

28. Pardesi, Manjeet:男,紐西蘭威靈頓維多利亞大學(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講師。研究題目:Exploring the Synergies Between India's "Act East" Policy and Taiwan's "New Southbound Policy". 研究期間:3個月。

29. Rahman, Sadia:女,印度孟買大學(University of Mumbai)研究員。研究題目:Improving India Taiwan Relations; Optimism or circumspection, Without Affecting Relations with PRC. 研究期間:3個月。

30. Rajagopalan, Prema:女,印度理工學院副教授。研究題目:Women, Science and Society : A Study in Republic of China. 研究期間:3個月。

31. Sheel, Kamal:男,印度貝拿勒斯印度大學(Banaras Hindu University)教授。研究題目:Intra-Cultural Encounters and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Huang Mocai and Kang Youwei's Travelogues on India. 研究期間:7個月。

Indonesia印尼
32. Amirul, Mukminin:男,印尼占碑大學(Jambi University)助理教授。研究題目:The State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Taiwan and Indonesia: A Comparative Study. 研究期間:5個月。

33. Anabarja, Sarah:女,印尼東爪哇退役軍人國家發展大學(University of Pembangunan Nasional Veteran East Java)助理教授。研究題目:The Paradiplomacy and Business Cooperation between Sub-states Actor in Taiwan and Indonesia: East Java and Central Region of Taiwan. 研究期間:12個月。

34. Andi, Amri:男,印尼哈薩努丁大學(Hasanuddin University)副教授。研究題目:The New Southbound Policy for the Future of Universities in Taiwan and Indonesia: Exploring the Potential Collaboration in Research Partnership and Student Mobility. 研究期間:4個月。

35. Aryani, Maria Indira:女,印尼東爪哇退役軍人國家發展大學(University of Pembangunan Nasional Veteran East Java)助理教授。研究題目:The Political Economy Strategy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Lessons from Taiwan. 研究期間:12個月。

36. Heru, Susanto:男,印尼理工學院助理教授。研究題目:Taiwan's Cultural a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ICT as Enabler for Corporate Culture Challenges-- Lesson Learn from Taiwan Success Story. 研究期間:12個月。

37. Soelistyo, Liliek:女,印尼貝特拉基督教大學(Petra Christian University)博士後研究。研究題目:The Identity of Chinese Indonesians in Taiwan. 研究期間:3個月。

38. Suyatno:男,印尼艾爾朗加大學(Universitas Airlangga)副教授。研究題目:Democracy in Taiwan and Indonesia: Lesson Learned from Taiwan's Democracy. 研究期間:12個月。

Ireland愛爾蘭
39. Blake Knox, Jamie Rowan:男,愛爾蘭都柏林大學三一學院博士後研究。研究題目:The Foundations of Tolerance and Understanding-the Legacy of Dr. James Laidlaw Maxwell. 研究期間:12個月。

Isarel 以色列
40. Hammer, Leonard:男,以色列希伯來大學羅斯伯格國際學校(Rothberg International School, Hebrew University)副教授。研究題目: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South China Seas Dispute. 研究期間:4個月。

41. Otmazgin, Nissim:男,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The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副教授。研究題目:A Taiwanese Soft Power? Cultural Flows, Cultural Diplomacy, and Soft Power in Northeast Asia. 研究期間:4個月。

Italy義大利
42. Carteny, Giuseppe:男,義大利羅馬大學(La Sapienza University of Rome)博士候選人。研究題目:The International Path of Taiwan. 研究期間:12個月。

43. Casabona, Salvatore:男,義大利巴勒摩大學(University of Palermo)副教授。研究題目:Combatting Terrorism and Fostering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AEO (Authorized Economic Operator) and SAFE Programmes between Taiwan and Europe. 研究期間:6個月。

44. Paoliello, Antonio(張曉東):男,西班牙巴塞隆納自治大學(Universitat Autònoma de Barcelona)助理教授。研究題目:Globalising the South Seas: the Role of Taiwan in the 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 of Sinophone Malaysian Literature. 全球化南洋:馬來西亞華文文學創作和流通中的臺灣角色。研究期間:7個月。

45. Pelaggi, Stefano:男,義大利羅馬大學(La Sapienza University of Rome)教授。研究題目:Nation Branding and Soft Power in Taiwan, a European Perspective. 研究期間:12個月。

Japan日本
46. Akamatsu, Miwako(赤松美和子):女,日本大妻女子大學(Otsuma Women's University)副教授。研究題目:戰後臺灣電影中的日本表象研究。研究期間:9個月。

47. Hibiki, Akira:男,日本東北大學(Tohoku University)教授。研究題目:Study on the Economic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in Asian Pacific Region. 研究期間:3個月。

48. Kimpara, Satoko:女,日本宮崎國際大學(Miyazaki International College)助理教授。研究題目:Psychotherapy Training of 8 Evidenced Based Principles of Systematic Treatment Selection (STS) -Tailor Treatment Based on Individual Needs-. 研究期間:7個月。

49. Kurokaw, Makoto(黑川真琴):女,美國奧勒岡大學研究助理。研究題目:Nationalistic Attribution and Individual Attitudes toward the Islands Conflict between China, Taiwan, and Japan. 研究期間:5個月。

50. Minamino, Takeshi(南埜猛):男,日本兵庫教育大學(Hyogo University of Teacher Education)教授。研究題目: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in Taoyuan Tableland;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Word of "Transfer" and "Comparison" between Taiwan and Japan. 研究期間:8個月。

51. Shimono, Hisako(下野壽子):女,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學(University of Kitakyushu)教授。研究題目:How Does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Strait Economic Relations Influence Taiwanese Society? 研究期間:6個月。

52. Steinmetz, Mayumi:女,美國雪蘭社區大學(Shoreline Community College)教授。研究題目:Taiwan Aboriginal Spirituality and Identity Expressed in Christian Faith. 研究期間:4個月。

53. Tamura, Yurika:女,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研究員。研究題目:Hybridization and Transnational Collaboration in Contemporary Taiwanese Indigenous Performance-Activisms and 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New Indigenous Performance. 研究期間:12個月。

54. Yoshikawa, Masayuki(吉川雅之):男,日本東京大學副教授。研究題目:A Linguistic Study on Written Taiwanese. 研究期間:3個月。

Korea韓國
55. Choi, Hwan(崔桓):男,南韓嶺南大學(Yeungnam University)教授。研究題目:臺灣主要圖書館及民間所藏類書的版本與特質研究。研究期間:5個月。

56. Chong, Chaehyun(鄭在鉉):男,韓國西江大學(Sogang University)教授。研究題目:Mou Zongsan's Criticism against Kant's Transcendental Philosophy. 牟宗山對康德的先驗哲學批判。研究期間:6個月。

57. Jang, Jinhyeok:男,美國路易斯維爾大學(University of Louisville)博士後研究。研究題目:Issue Representation in Taiwa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研究期間:12個月。

58. Lee, Changhyung(李昌衡):男,韓國國防分析研究所(Korea Institute for Defence Analysis)研究員。研究題目:Implication of PLA reforms to East Asia Security. 研究期間:12個月。

59. Mo, JuneYoung(牟俊英):男,韓國高麗大學亞洲研究所研究員。研究題目:A Comparative Study on Foreign Policy toward the US between Korea and Taiwan: Focusing on Syngman Rhee’s and Kai-Shek Chiang’s Era. 研究期間:12個月。

60. Paik, Yeongkil(白永吉):男,韓國高麗大學教授。研究題目:Christian Discourse i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兩岸當代文學中的基督教話語。研究期間:6個月。

Lao寮國
61. Phaydanglobriayao, Ka:男,日本神戶大學(Kobe University)國際合作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研究題目:Taiwanese Economic Stimulus Packages amidst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Recession of Chinese Economy. 研究期間:12個月。

Lithuania立陶宛
62. Karvelyte, Kristina(柯絲婷):女,英國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博士候選人。研究題目:Building a ‘Chinese Capital of Culture and Creativity’: The Politics of Cultural Policy in Taipei. 研究期間:12個月。

Maylasia 馬來西亞
63. Adham, Khairul Akmaliah:女,馬來西亞伊斯蘭理工大學(Universiti Sains Islam Malaysia)副教授。研究題目:Industry Cluster and Competitiveness in Taiwan: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Malaysia. 研究期間:12個月。

64. Chai, Siaw Ling(蔡曉玲):女,馬來西亞大學博士後研究。研究題目:從臺灣地域經驗看馬/砂華文學。研究期間:12個月。

65. Chin, Chong Foh(陳中和):男,馬來西亞拉曼大學(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助理教授。研究題目:中華民國對馬來西亞的外交政策以及其對馬來西亞人社會的影響:1955-1974。研究期間:4個月。

66. Ho, Sok Fong(賀淑芳):女,新加坡國立理工大學博士候選人。研究題目: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odernism Poetry writing by Bai Yao and the Taiwanese Modern Poetry. 研究期間:12個月。

67. Hooi, Lai Wan:女,馬來西亞諾丁漢大學(Nottingham University)副教授。研究題目:Developing Taiwanese Global Human Resources: A key to Mission Accomplishment in Taiwanese Subsidiaries. 研究期間:4個月。

68. Jamil, Nur Shahadah(莎哈娜):女,馬來西亞國民大學/馬來西亞反貪委員會(National University of Malaysia / Malaysian Anti-Corruption Commission)博士生。研究題目:Pluralization in China’s South China Sea Policy making: A Neoclassical Realist Analysis. 研究期間:4個月。

69. Leow, Wei Yi(廖威裕):男,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生。研究題目:Models of Colonial Science-a Comparison of Economic Botany Research in British Maylaya and Japanese Taiwan 1895-1940. 研究期間:6個月。

70. Lim, Poh Im:女,馬來西亞拉曼大學(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助理教授。研究題目:Architecture Education in Taiwan towards Promoting Urban Resilience and Sustainability. 研究期間:4個月。

71. Ling, Tek Soon(林德順):男,馬來亞大學中國研究所資深講師。研究題目:Cross-strait Relations at the Local Level:Relationship between Kinmen and Xiamen. 研究期間:3個月。

72. Low, See Lene:女,馬來西亞宏願開放大學(Wawasan Open University)博士候選人。研究題目:Feasibility Study of Integrating Wind-Wave (Fusion) Energy into TPP and non TPP Countries Renewable Industry Development Framework. 研究期間:12個月。

73. Ponnan, Kaliamma:女,馬來西亞英迪國際大學(INTI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講師。研究題目:Local Narratives of Identity at the Crossroad of Taiwan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研究期間:12個月。

74. Poon, Wai Ching:女,馬來西亞蒙那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資深講師。研究題目: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aiwan and Malaysia on Provision Problems in Common-Pool Resources. 研究期間:3個月。

75. See, Kok Fong (徐國鋒):男,馬來西亞理科大學資深講師。研究題目:Technical Efficiency of Healthcare System:Taiwan’s Experiences and its Lessons for Malaysia. 研究期間:5個月。

76. Yang, Chuan Choong(楊傳忠):男,馬來西亞拉曼大學(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博士生。研究題目: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Perspectives in Electricity Monitoring Technologies for Energy Efficiency i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aiwan Case Study. 研究期間:4個月。

Mexico墨西哥
77. Reyes, Juan:男,墨西哥谷大學克雷塔羅校區(Universidad del Valle de Mexico Campus Queretaro)教授。研究題目:Possibilities of Business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Mexican and Taiwanese Companies and Institutions. 研究期間:3個月。

Myanmar緬甸
78. Wong, Margaret:女,緬甸仰光大學(University of Yangon)教授。研究題目:Chinese Social Life in Myanmar Society. 研究期間:6個月。

New Zealand紐西蘭
79. Summerhayes, Glenn:男,紐西蘭奧塔哥大學(Otago University)教授。研究題目:Understanding the Austronesian Diaspora. 研究期間:3個月。

Pakistan巴基斯坦
80. Rasool, Adnan:男,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博士候選人。研究題目:Institutional Pivot: How Civilian Bureaucracies Affect Regime Survival. 研究期間:4個月。

Paraguay 巴拉圭
81. Pascuali Grenno, Daniel Enrique:男,巴拉圭亞松森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Asuncion)教授。研究主題:Historical Colonial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Influence in Taiwan and Latin America. 研究期間:6個月。

Philippines 菲律賓
82. Maggay, Melba:女,菲律賓亞洲教會和文化研究所(Institute for Studies in Asian Church and Culture)博士後研究。研究主題:Taking on the Dragon Swallowing the West Philippine Sea: Some Cross-Cultural Dimensions in the China-Philippines Territorial Tensions. 研究期間:8個月。

83. Quero, Shiela Mae:女,菲律賓西米沙鄢國立大學(West Visayas State University)副教授。研究主題:Increasing the Awareness and Appreciation of Taiwan's History, Culture, and People through a Storybook. 研究期間:12個月。

Poland波蘭
84. Kozlowski, Piotr:男,波蘭華沙國防大學(National Defence University in Warsaw)助理教授。研究主題:The Emerging Multilateral Security Architecture in the Indo-Pacific: Prospects for Taiwan. 研究期間:4個月。

85. Rajczyk, Robert Adam:男,波蘭西里西亞大學(University of Silesia)副教授。研究主題:Public Diplomacy. A Modern Tool of Taiwanese Diplomacy. 研究期間:4個月。

86. Swietek, Ewa(姚翠玥):女,波蘭綠山大學(Uniwersytet Zielonogorski)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Portraying Taiwaneseness: National Identity in Contemporary Art of Taiwan. 研究期間:4個月。

Romania羅馬尼亞
87. Trif, Dana:女,羅馬尼亞貝比什鮑里亞大學民主研究中心(Center for the Study of Democracy, Babes-Bolyai University, Cluj-Napoca)副研究員。研究主題:Water, Oil, Gas or "Just" Identity? The Permanent Court of Arbitration Ruling in the Philippine vs.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A View from Taiwan. 研究期間:7個月。

Russia俄羅斯
88. Khomiakova, Tatiana:女,俄羅斯莫斯科戰略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Research, Moscow)研究員。研究主題:The New Reality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Asia-Pacific: Global Value Chains and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 研究期間:12個月。

89. Kukeev, Dordzhi(道爾吉):男,俄羅斯卡爾梅克國立大學(Kalmyk State University)研究員。研究主題:The Qing-Oirat Relations: Little-known Sources from Far-East in Modern Historiography. 研究期間:10個月。

90. Kurdyumov, Vladimir(耿華):男,俄羅斯莫斯科市立大學(Moscow City University)教授。研究主題:Explorations in Chinese Grammar in Taiwan and Russia: Comparative Analisis, Main Principles, Theories, Paradigms. 研究期間:12個月。

91. Levchenko, Victoria:女,俄羅斯薩馬拉國家研究大學大學(Samara National Research University)教授。研究主題:Strategies and Organization Models for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aiwan and Russia. 研究期間:3個月。

Saudi Arabia沙烏地阿拉伯
92. Qawas, Nesreen:女, 香港OSAS Establishment Limited研究員。研究主題:Analysis of Saudi Arabia and Taiwan Trade Exchange Strategy - "One Belt, One Road" Initiative. 研究期間:12個月。

Singapore新加坡
93. Chia, Yeow Tong(謝耀東):男,澳洲雪梨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資深講師。研究主題:Confucian Modernity in Education for Citizenship and State Formation in Early Republic China, Taiwan and Singapore. 研究期間:6個月。

94. Lim, Jason(林捷勝):男,澳洲臥龍崗大學(University of Wollongong)副教授。研究主題:Chinese Merchants in Southeast Asia and the China Trade, 1949-1976. 東南亞華商與中國大陸貿易,1949-1976。研究期間:3個月。

95. Ong, Jiayun Elvin(翁加運):男,美國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Opposition Cooperation in Electoral Authoritarian Regimes. 研究期間:4個月。

96. Tan, Ying Jia(陳穎佳):男,美國衛斯理大學(Wesleyan University)助理教授。研究主題:Power Transition: Electrical Power and Political Order in Taiwan and East Asia, 1919-1957. 研究期間:3個月。

Slovakia斯洛伐克
97. Musil, Miroslav:男,斯洛伐克外交與歐洲事務部(Ministry of Foreign and European Affairs)博士後研究。研究主題:Count Maurice Benyowsky and the Historical Formosa. 研究期間:3個月。

Slovenia斯洛維尼亞
98. Ursic, Matjaz:男,斯洛維尼亞盧布爾雅那大學(University of Ljubljana)副研究員。研究主題:Connecting Urban Regeneration, Creative Economies and Spatial Attraction Factors –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reative Urban Regeneration in Taiwan and Europe. 研究期間:4個月。

Spain西班牙
99. Llera Llorente, María del Mar:女,西班牙賽維亞大學(University of Seville)副教授。研究主題:Civil Society and Social Movements in Contemporary Taiwan: the Anti-media Monopoly Movement. 研究期間:5個月。

Thailand泰國
100. Kruarattikan, Sitthiphon:男,泰國法政大學(Thammasat University)助理教授。研究主題:Sino-Cuban Relations from 1964 to 1995: Conflict, Reconciliation, and Taiwan's Missed Opportunity. 研究期間:4個月。

101. Meesuwan, Sanyarat:女,泰國瑪哈沙拉大學(Mahasarakham University)助理教授。研究主題:President Tsai Ing-wen's South China Sea Foreign Polic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ailand. 研究期間:8個月。

102. Meyer, Morakot:女,泰國瑪哈希敦大學(Mahidol University)助理教授。研究主題:Museum as Heritage Industry and as Cultural Diplomacy: Taiwan and ASEAN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研究期間:6個月。

103. Visutsak, Porawat:男,澳洲南昆士蘭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Queensland)博士後研究。研究主題:The Smart Home for the Elderly in Taiwan: Perceptions, Technologies, and Psychological Accessibilities. 研究期間:12個月。

104. Wongchai, Anupong(王傑):男,泰國清邁大學(Chiang Mai University)研究員。研究主題:An Analysis of Payment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 Programs in Taiwan. 研究期間:8個月。

Turkey土耳其
105. Yalvaç, Faruk:男,土耳其中東科技大學(Middle East Technical University)教授。研究主題: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Non-Western Thought. 研究期間:3個月。

106. Yayla, Mustafa:男,土耳其國家警察學校(Police Academy)助理教授。研究主題:Expansion of Taiwan Business Market to the Muslim World. 研究期間:12個月。

United Kingdom英國
107. Black, Lindsay:男,荷蘭萊頓大學(Leiden University)助理教授。研究主題:Going South or Going Sour? The Prospects and Pitfalls of Taiwan's New Regional Strategy. 研究期間:5個月。

108. Cockel, Nian-tzu Cheng(程念慈):女,英國樸茨茅斯大學(University of Portsmouth)副教授。研究主題:More than a Daily Read: A Study on the Impact of Ethnic Media on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Mobilisation of Migrants in Taiwan. 研究期間:4個月。

109. Ryan, Martin:男,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University of St Andrews)教授。研究主題:Development of a Pan-Asian Strategy to Control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研究期間:5個月。

110. Schwarck, Edward:男,英國皇家聯合服務研究所(Royal United Services Institute)研究員。研究主題:The Military Component of the Russia-China Relationship. 研究期間:9個月。

111. Sullivan, Jonathan(蘇利文):男,英國諾丁漢大學(University of Nottingham)副教授。研究主題:The Evolution of Taiwan'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s Ecology: Implications for Democratic Competition and Participation. 研究期間:8個月。

Ukraine烏克蘭
112. Khomenko, Olga(奥伊麗):女,基輔國立經濟大學(Kyiv National Economic University named after Vadym Hetman)助理教授。研究主題: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Taiwan Innovative Competitiveness in Global Perspective. 研究期間:7個月。

113. Polegkyi, Oleksii:男,比利時安特衛普大學(University of Antwerp)博士後研究。研究主題:In the Shadow of 'Big Brothers': Discourses of Security and Geopolitics in Ukraine and Taiwan. 研究期間:8個月。

United States美國
114. Buck, Daniel(卜允中):男,美國奧勒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副教授。研究主題:Trans-Nationalizing Food Systems of China, Taiwan, and the Asia-Pacific Region. 研究期間:9個月。

115. Dawley, Evan Nicholas(戴維理):男,美國古徹學院(Goucher College)助理教授。研究主題:Defining New Boundaries: Local Elites,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Colonial Jilong, Taiwan, 1895-1937" and "Chinese at Home, Chinese Abroad,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Nationalism”. 研究期間:8個月。

116. Dickey, Lauren(王洛伶):女,英國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及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In Search of Strategy: Xi Jinping's Approach to Taiwan. 尋求戰略:習近平對臺灣的途徑。研究期間:4個月。

117. Hasegawa, Tsuyoshi(長穀川毅):男,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ta Barbara)教授。研究主題:Sino-Soviet-U.S. Relations and their Impact on Japan's Surrender in the Pacific War, February to September 1945. 研究期間:4個月。

118. Hsueh Romano, Roselyn(薛媖月):女,美國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副教授。研究主題:Who Defines National Interest in Taiwan's Trade Policy? Partisan Politics, Developmental State Legacy, and the Role of Sector Associations. 研究期間:4個月。

119. Inglis, Alister(英格斯):男,美國西蒙斯學院(Simmons College)副教授。研究主題:The Love Story in Early-Modern China. 研究期間:12個月。

120. Laufer, Melissa Elise:女,比利時根特大學(Ghent University,)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Balancing the Global and the Local: Exploring How Internationalization Gains Legitimacy in Taiwanese Universities. 研究期間:3個月。

121. Pittman, Samuel(皮東關):男,德國符茲堡大學(Universität Würzburg)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The People of Xue Xuan (1389 - 1464): An Examination of the Social Networks of an Early Ming Philosopher Through his Writings and Other Historical Sources. 研究期間:12個月。

122. Upton, John Christopher(歐啟祥):男,美國印第安那大學(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博士生。研究主題:Rights and Rule-Crafting Processes in Taiwan's Indigenous Rights Framework. 研究期間:7個月。

123. Wei, Chunjuan Nancy(衛純娟):女,美國橋港大學(University of Bridgeport)副教授。研究主題:A Book Manuscript Entitled ROC on the Rocks: The 1947 Map of the South China Sea. 研究期間:4個月。

124. Xie, Frank Tian(謝田):男,美國南卡羅萊那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Aiken)副教授。研究主題:臺海兩岸巨變時期經貿投資的互動及依賴性研究。研究期間:4個月。

125. Zimmerman-Liu, Teresa(建瑞珍):女,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博士生。研究主題:Humanistic Buddhism and Climate Change: Promulgating the Virtue of Compassion for the Planet. 研究期間:6個月。

Vietnam越南
126. Nong, Nguyen Bang:男,越南社會科學院(Vietnam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研究員。研究主題:Policy for Preserving Traditional Culture of Ethnic Minority Groups in Taiwan and Building Lessons for Vietnam。研究期間:4個月。

127. Pham, Van Kien(范文健):男,越南胡志明市銀行大學(Banking University Ho Chi Minh City)助理教授。研究主題:Evaluating the Best Outsourcing Service Country in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A Fuzzy-ANP Approach. 研究期間:12個月。

128. Phan, Vu Tuan Anh(潘武俊英):男,越南外交學院(Diplomatic Academy of Vietnam)博士後研究。研究主題:華語語調與越語語調實驗研究。研究期間:4個月。

129. Thi Thuy, Tran(陳氏水):女,越南社會科學院(Vietnam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探尋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達原因:政策角度。研究期間:3個月。

130. Truong, Quang Hoan:男,越南社會科學院(Vietnam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博士生。研究主題:An Analysis of Trade Structure between Taiwan and Asean-6 Countries. 研究期間:6個月。

系統號:

CCS-008494

臺灣漢學講座前進歐洲漢學重鎮──黃克武教授於荷蘭萊頓大學演講

臺灣漢學講座前進歐洲漢學重鎮──黃克武教授於荷蘭萊頓大學演講

標題:

臺灣漢學講座前進歐洲漢學重鎮──黃克武教授於荷蘭萊頓大學演講

地點:

荷蘭萊頓大學Universiteit Leiden(Rapenburg 70, 2311 EZ Leiden,Nederland)

內容簡介:

本(2016)年10月19日,漢學研究中心今年第7場「臺灣漢學講座(Taiwan Lectures on Chinese Studies)」前進歐洲漢學重鎮──荷蘭萊頓大學,邀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黃克武教授,主講「《天演論》與近代中國的知識轉型(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Knowledge in Modern China)」。

本次講座由萊頓大學魏希德(Hilde de Weerdt)教授主持,並由本中心廖箴編輯代表主辦單位出席。此次的合辦單位荷蘭萊頓大學,為國家圖書館在海外設置「臺灣漢學資源中心(Taiwan Resource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TRCCS)」的合作單位之一。

畢業於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歷史學博士的黃克武教授,專研中國近代思想史、翻譯史、文化史與中西文化交流史,對於嚴復的學術研究更是首屈一指的名家,不論嚴復的學術思想、翻譯理論、甚或個人家世背景,皆備極嫻熟,瞭如指掌。

講座初始,黃教授先以其2008年出版的英文專書《自由的意義:嚴復與中國自由主義的起源(The Meaning of Freedom: Yan Fu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Liberalism)》探究嚴復對於自由思想的譯介,及其在現代中國自由主義發展上的意義。並進一步分析《天演論》譯書背景,認為嚴復的譯本深受《易經》與荀子之影響,並以此來詮釋西方天演觀念。嚴復強調天演過程之中倫理的價值,並結合了倫理、個人自由與赫胥黎所強調的社會合作,而批評斯賓塞「任天為治」的想法。黃教授指出上述的觀念影響了晚清的革命黨與立憲派,以及民國之後的自由主義者與新儒家。可見此書在近代中國影響深遠,對於鼓舞國人自立圖強,及近代中國知識轉型的影響甚鉅。

藉由圖文並茂的簡報解說,嚴復這位飽受中國傳統與西力雙重衝擊的思想家、教育家、翻譯家之形象,在黃克武教授精準的語言描繪下具體重現。這場饒富學術意義的演講吸引了眾多萊頓大學師生30餘人,包括該校區域研究中心Kiri Paramore教授、漢學系退休教授漢樂逸(Lloyd Haft)皆特別到場聆聽,且提問、迴響極為熱烈,講座最後,由廖箴編輯簡單介紹本中心資源並播放專為海外「臺灣漢學講座」所特別製作的「臺灣漢學研究資源介紹」英文短片,以展現臺灣漢學研究的量能。

照片說明:魏希德教授向與會聽眾介紹黃克武教授

系統號:

CCS-008426

黃克武教授於匈牙利國家圖書館演講「雅俗共賞:介紹中國社會中的幾部經典」

黃克武教授於匈牙利國家圖書館演講「雅俗共賞:介紹中國社會中的幾部經典」

標題:

黃克武教授於匈牙利國家圖書館演講「雅俗共賞:介紹中國社會中的幾部經典」

地點:

匈牙利國家圖書館(Budapest, Szent György tér 4-5-6., 1014,Hungary)

內容簡介:

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2016年10月15日於匈牙利國家圖書館舉辦「臺灣漢學講座(Taiwan Lectures on Chinese Studies)」,邀請黃克武教授演講中國經典。這場講座是今年在海外舉辦的第六場,現場座無虛席,將近2百名觀眾出席,本館曾淑賢館長亦代表主辦單位出席主持本場講座,我國駐匈牙利代表處陶文隆代表及匈牙利外交與貿易部文化外交司Laszlo Vizi司長皆應邀出席致詞。

黃克武教授的講題為:「雅俗共賞:介紹中國社會中的幾部經典(Admired by Scholars and Laymen Alike: Introducing Some Classics in Chinese Society)」。黃克武教授係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 USA)歷史系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研究領域為明清史、中國近代思想史。主要著作有《一個被放棄的選擇:梁啟超調適思想之研究》、《自由的所以然:嚴復對約翰彌爾自由思想的認識與批判》、《惟適之安:嚴復與近代中國的文化轉型》、《近代中國的思潮與人物》、《言不褻不笑:近代中國男性世界中的諧謔、情慾與身體》等學術專著,以及有關明清文化史、嚴復、梁啟超、胡適、蔣中正等之學術論文八十餘篇。

為搭配本館與匈牙利國家圖書館合作辦理之「文明的印記:圖書的奇幻旅程」古籍文獻展覽,本次講座特別以傳統中國經典為主題,並主要關注有英文與匈牙利文翻譯的作品。為使聽眾更加了解中國經典,本館也於會場準備數本具代表性匈牙利文版本中國經典,如《論語》、《紅樓夢》等書籍於會場供觀眾傳閱,以期更能促進講座的文化宣傳效果。

黃克武教授在演講中指出,所謂「經典」意指歷久不衰而能持續發揮影響力的書籍。在傳統中國社會之中,有相當多的文本可以列入經典之林。其中不僅有哲學、思想意味,也包括一些文字優美或情節曲折動人的文學、史學作品。黃教授以其個人經驗為基礎,在儒釋道經典方面介紹了《論語》、《老子》與一些具代表性的佛經,在文學與史學方面則介紹《史記》、《唐詩》、《古文觀止》、《西遊記》、《紅樓夢》、《金瓶梅》等。並介紹中國人如何閱讀這些典籍,這些傳統著作又如何影響到現代人們的行為舉止與價值觀念?最後,黃教授向聽眾指出,這些作品就像一扇窗戶,透過它們可以瞭解中國文化淵遠流長、歷久彌新的生命力。

本場講座吸引近2百名聽眾前來,在演講之後的提問時間,仍有不少聽眾與黃克武教授交流。講座結束後,隨即舉行「文明的印記:圖書的奇幻旅程」古籍文獻展覽開幕儀式。本次展覽展期為10月18日至12月15日,匈牙利國圖館長Laszlo Tuske表示,該國人民對東方文化特別感興趣,雙邊宜透過合作辦理系列活動之契機,持續深化臺灣與匈牙利之間的文化與學術交流。

系統號:

CCS-008424

《漢學研究》「漢語方言層次研究」專輯徵稿啟事

標題:

《漢學研究》「漢語方言層次研究」專輯徵稿啟事

時間:

2017年9月30日截止

地點:

國家圖書館(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內容簡介:

《漢學研究》(季刊)擬於2018年6月出版「漢語方言層次研究」專輯,由臺灣大學中文系楊秀芳教授籌劃主編。論文以中、英文撰寫皆可,中文稿以不超過二萬五千字,英文稿以30頁以內為原則,體例請依照本刊「稿約」和「寫作格式」。關於本專輯的規劃構想及目的說明如下:
因為移民遷徙、族群接觸等因素影響,漢語方言形成多層次異讀的現象,這些複雜的異讀現象,使方言研究增添許多挑戰性,也吸引更多學者投入其中。如何合理的解釋層次異讀材料,以建立對方言史的認識,是方言研究重要的課題,可以說,層次研究是漢語方言學最具有理論性開創意義的課題之一。

漢語方言學者很早就指出方言有層次異讀現象,經過多年研究,累積了許多成果,大家逐漸認識到方言層次的構成與性質十分複雜:層次間可能以疊置方式完成其競爭、取代的過程;也可能形成「混血音讀」,而使層次分析更見困難。競爭消融的結果可能只殘餘少數異讀,難以利用來建立對層次的認識;也可能藉由方言的拼合而找出行將消失的語音層次。此外,利用方言構擬古語時,層次異讀材料應當如何處理,層次間的對應關係應當如何釐清,才能夠使古音的構擬更見合理,這些都是必須深思的問題。進一步說,有些特殊或不合規律的層次異讀是受語義和語法變化特殊影響而產生,研究這類異讀材料,還必須加上語義和語法研究的觀點,才能從中了解這些例外音讀的成因,從而使之在層次的分析中得到應有的地位。我們因此逐漸了解到,分析語音層次也不能只看語音的問題。

以上這些成績,為方言層次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近年學界出版了許多種方言詞典、調查報告和研究著作,在理論和方言語料上有了長足的進步和很好的資源。在這樣的基礎上,本刊規劃「漢語方言層次研究」專輯,提供一個發表的平臺,希望凝聚學者的心力,深入探討此一課題,以開發新的研究成果。

※本專輯之截稿日為2017年9月30日,來稿請mail至:lckeng@ncl.edu.tw


=============================================================================
The June 2018 issue of Chinese Studies will be a special issue entitled “Strata in Chinese Dialects,” guest-edited by Professor Hsiu-fang Yang of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apers can be written in either Chinese or English. The length and style should conform to Chinese Studies’ “Guide for Submissions” and “Style Sheet.”

Due to constant linguistic contact throughout human history, almost every existing Chinese dialect preserves some form of linguistic layer or layers, thus constituting a phenomenon featuring dual- or multi-systems of readings within the same society. These reading systems, or strata, display great significance not only in terms of descriptive linguistics but also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with scholars increasingly recognizing that research on dialect strata is one of the most challenging and promising frontiers in Chinese linguistics.

This special issue welcomes theoretical or empirical contributions on any topic relating to strata studies of Chinese dialects. All submitted papers will be subject to peer review.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about submissions, please visit the Chinese Studies website.

The deadline for submissions September 30, 2017

系統號:

CCS-008977

《漢學研究》第34卷第3期目次

《漢學研究》第34卷第3期目次

標題:

《漢學研究》第34卷第3期目次

時間:

2016年9月

地點:

國家圖書館(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內容簡介:

【疾病、醫療與文化專輯】
「疾病、醫療與文化」專輯導言(李貞德)

食物、妖術與蠱毒——宋元明「挑生」形象的流變(陳秀芬)

元代三皇廟與宋金元醫學發展(范家偉)

丹溪補陰丸——明代的身體、藥方與性別(張學謙)

方寸之間——天主教與清代的心、腦之爭(祝平一)

「阿勃參」與「拔爾撒摩」——中外藥物交流之長時段考察例證(陳明)

Accounts of Treating Zhang (“miasma”) Disorders in Lingnan of Song Dynasty of Lingnan: Remarks on Changing Literary Forms of Writing Experience(宋代討論嶺南瘴病治療的文本及其書寫策略)(陳韻如)

【專論】
漢代中尚方諸問題研究(陸德富)

一山還一水,無國又無家――文天祥海洋詩歌文化意涵探析(顏智英)

閩南頭家的命名學――「官」與「舍」的意義、用法、詞源(簡宏逸)

【書評】
評Jinhua Jia, Xiaofei Kang, and Ping Yao, eds., Gendering Chinese Religion: Subject, Identity, and Body(賈晉華、康笑菲、姚平編,從性別看中國宗教:主體、身分認同與身體) (林欣儀)

評Franck Billé, Sinophobia: Anxiety, Violence, and the Making of Mongolian Identity(畢法藍,反中:焦慮、暴力與蒙古認同的形塑)(藍美華)

系統號:

CCS-008345

《漢學研究通訊》第35卷第3期目次

《漢學研究通訊》第35卷第3期目次

標題:

《漢學研究通訊》第35卷第3期目次

時間:

2016年8月

地點:

國家圖書館(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內容簡介:

【研究綜述】
關於傳教士漢學的幾點思考――以卜彌格、比丘林、鮑潤生為例(顧孝永)
金元興替之際山東益都李氏家族研究綜述(1934-2015)(寧波)
董仲舒歷史角色研究回顧與展望――中日相關研究整理與探討(深川真樹)

【研究機構】
維也納臺灣研究中心介紹(李雅瑞、游欣恩、劉冠賢)

【資料介紹】
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清代俗曲刊本述要(崔蘊華)

【會議報導】
國內外學術會議

【學界消息】
漢學研究中心
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2017年訪問學人獲選名單
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
臺灣漢學學位論文彙目――104學年度
研究機構及學校動態

==========================================================================
※有意訂購本中心出版品者,請逕洽以下代理展售處。

※政府出版品展售處:
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地址:臺北市松江路209號1樓
Tel: 02-2518-0207
國家網路書店:http://www.govbooks.co.tw

五南文化廣場
地址:臺中市中山路6號
Tel: 04-2226-0330#20、21

※定價:
漢學研究通訊(季刊),每期定價NT$150元。

漢學研究(季刊),每期定價NT$200元。

※本中心出版期刊亦會在出刊1個月後將電子全文置於「漢學中心出版品全文資料庫」(http://ccs.ncl.edu.tw/g0107/expertdb7.aspx),歡迎前往瀏覽。

系統號:

CCS-008348

本中心第18屆指導委員會,推選黃寬重教授為主任委員

標題:

本中心第18屆指導委員會,推選黃寬重教授為主任委員

地點:

國家圖書館(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內容簡介:

漢學研究中心設有指導委員會,任務為研訂漢學研究中心重要政策方針並指導各項計畫之進行。教育部終身教育司司長、國家圖書館館長為當然委員,委員係由教育部部長聘任,任期二年,自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

第18屆指導委員會第1次會議於2016年10月6日召開,會中推選黃寬重教授為主任委員。

第18屆指導委員名單如下(按姓氏筆劃排序):
王汎森(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史書美(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比較文學系和亞洲研究系教授、香港大學中文學院講座教授)
石守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呂妙芬(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
李奭學(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邱貴芬(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特聘教授)
柯慶明(國立臺灣大學新百家學堂計畫執行長)
陳弱水(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院長)
陳益源(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
陳國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曾淑賢(國家圖書館館長兼漢學研究中心主任)
黃月麗(教育部終身教育司司長)
黃寬重(長庚大學人文及社會醫學科講座教授)
葉文心(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
蔡英俊(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系統號:

CCS-008482

本中心建置「國際漢學研究數位資源」系統

本中心建置「國際漢學研究數位資源」系統

標題:

本中心建置「國際漢學研究數位資源」系統

地點:

國家圖書館(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內容簡介:

為建立漢學研究優良環境,提昇國內研究水準,及鼓勵海外漢學家來臺研究,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自民國70年成立以來,蒐集漢學資料即為首要工作之一。在國家圖書館的典藏基礎上,本中心制定蒐集方針,加強重點式蒐藏國內外漢學研究資料。近年來為提供國內外學者較為完整之漢學數位資源訊息,本中心於2004年編印《國際漢學研究數位資源選介》,2007年修訂重編,2010年重新修訂增補。

有鑑於網路資源的變動性極大,需即時更新網站資源,才能提供最新資訊。本中心於本館「漢學研究資訊網」(http://ccs.ncl.edu.tw/)網路資源項下,建置「國際漢學研究數位資源網站」,以提供讀者及學術研究人員更豐富及新穎的漢學研究數位資源資訊。本網站內容以國內外中國文化研究之人文學科數位建置成果為主,暫不包含論壇及個人部落格網站。所收錄網站/資料庫部分需取得授權、付費或加入會員方可使用。為便利讀者及研究人員參考檢索,網站內容有12分項,分別為:綜合性資源、古籍文獻、社經/民族、 哲學/宗教、歷史/地理、史料/古文書、傳記/族譜、文物考古、語言/文學、藝術、科技及中醫等,其下再依收錄內容細分若干小類,有關多面向主題的資料,於相關類目之下互著之。本網站提供關鍵字搜尋,搜尋欄位包括網站/資料庫名稱、分類及建置者等。歡迎各界繼續推薦優質國際漢學研究網站,以分享海內外漢學研究人員。

系統號:

CCS-008346

「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2017年度錄取學人名單

標題:

「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2017年度錄取學人名單

地點:

國家圖書館(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內容簡介:

漢學研究中心2017年「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錄取名單已告確定。此次申請獎助者共計145人,審查會議於2016年8月4日下午召開,由曾淑賢館長主持,參加審查之學者專家共計6人。經過熱烈討論與審慎評選,最後決定錄取16名,備取17名(包含18個國家),將自2017年1至12月來臺進行為期3至6個月的研究。錄取學人簡介如下(正取、備取皆依國籍英文字母順序排列):

【正取名單】
1.Judith Pernin,女,法國籍,法國現代中國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研究主題:Post-2000 Documentary Films in Taiwan and Hong Kong: Identity, Politics and the Aesthetics of Protest (2000後臺港紀錄片:身份,政治與反抗運動的美學),研究期限:6個月。

2.Philip Clart(柯若樸),男,德國籍,德國萊比錫大學東亞研究所漢學系,教授,研究主題:Religious Museums in Taiwan,研究期限:3個月。

3.Axel Schneider(施耐德),男,德國籍,德國哥廷根大學(Gottingen University)東亞研究中心教授,研究主題:Conservative Critique of the Relflection on Modern Notions of Time and History 研究期限:3個月。

4.Jacob Friedemann Tischer(田雅各),男,德國籍,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Replace Gold with Rice – Environmentalism and Popular Religious Practices in Contemporary Taiwan研究期限:4個月。

5.Manas Ghosh,男,印度籍,印度賈達沃普大學(Jadavpur University)電影研究系助理教授,研究主題:Postcolonial Cinematic Spac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Mani Kaul and Hou Hsiao-hsien,研究期限:6個月。

6.Matsuno Yumi (松野友美),女,日本籍,日本筑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科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陳嘉庚和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國家建設的研究,研究期限:5個月。

7.Jeong Hyeju(鄭惠朱),女,韓國籍,美國杜克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Between Shanghai and Mecca: Community, Network and Politics of Chinese Muslim Diaspora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上海和麥加的中間:20世紀中國穆斯林的網絡),研究期限:4個月。

8.Charles Akwen,男,奈及利亞籍,奈及利亞拉各斯大學(University of Lagos)英文系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Self and Place: Negotiating Identities through the Narratives of Chinese Poetry from Taiwan,研究期限:6個月。

9.Chan Ying-kit(陳英傑),男,新加坡籍,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學系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Bankers for the Poor: A Social History of the Chinese Pawnshop in Qing-Republican Guangzhou,研究期限:3個月。

10.Jiranuwat Swaspitchayaskun(何展傑),泰國籍,泰國納黎萱大學(Naresuan University)人文學院東亞語文學系助理教授,研究主題:The New Trend in the Study of Southeast Asian Languages: A Case Study of Thai Language Learning in Taiwan (東南亞語言新趨勢:臺灣人學習泰語現況分析),研究期限:4個月。

11.Cao Qing(曹青),男,英國籍,英國杜倫大學(Durham University)現代語言及文化學副教授,研究主題:The Language of Radicalism in Late Qing China: A Corpus-based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the Great Press Debate between Minbao and Xinmin Congbao , 1906-1907(晚清激進主義語言研究:1906-1907年《民報》與《新民叢報》大辯論基於數據庫的批評話語分析),研究期限:3個月。

12.So Kai-Ho(蘇啟豪),男,英國籍,英國牛津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The Quest for Survival and Stability: The Making of the Foreign Polic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 1958-1979(求存與安穩:1958-1979年間中華民國外交政策制定之探討),研究期限:4個月。

13.Luk Chi-hung(陸志鴻),男,英國籍,英國牛津大學中國中心博士後研究,研究主題:Water Borders: Ethnicities, Empires, and Trades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s Littorals,研究期限:5個月。

14.Keith Clark(孔斯宸),男,美國籍,美國西北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Defining China: Beijing, Taipei, and the United Nations‘ “China Seat,”1949-1979 (定位中國:共產黨,國民黨,與聯合國的「中國座位」,1949-1979),研究期限:4個月。

15.James Morris Hargett(何瞻),男,美國籍,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奧本尼分校(Albany)東亞研究系教授,研究主題:History of Travel Literature in Imperial China(中國古代遊記文學史),研究期限:4個月。

16.Scott Relyea(李皓同),男,美國籍,美國阿帕拉契州立大學(Appalachian State University)歷史系助理教授,研究主題:Learning to Be Colonial: "Effective Occupation" and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Chinese Settlement of Eastern Tibet (學當殖民主義者:“Effective Occupation” 以及20世紀初漢人殖民康區),研究期限:3個月。

【備取名單】
1.Todd Klaiman(牟傳門),男,加拿大籍,香港大學中文大學中國研究中心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Cultural and Religious Exchange through Buddhist Patronage and Fundraising Practices in Fujian and Taiwan during the late-Qing to early-Republican Period (清末民初閩臺之宗教與文化交流:以福建出家眾至臺灣托缽為例),研究期限:4個月。

2.Fiona Sze-Lorrain(施羅琳),女,法國籍,法國獨立研究學者,研究主題:Contemporary Taiwanese Poetry and the Difficulties of Translation: Ling Yu and Hung Hung (臺灣當代詩歌與翻譯的困難 : 以零雨與鴻鴻為例),研究期限:3個月。

3.Giacomo Baggio(巴喬),男,義大利籍,荷蘭葛羅寧恩大學(University of Groningen)神學與宗教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The Commentary on the Vimalakīrtinirdeśa注維摩詰經 [T 1775] by Sengzhao 僧肇, Kumārajīva 鳩摩羅什, Daosheng 道生 and Daorong 道融: Study of an Important Source on Chinese Medieval Buddhism(魏晉南北朝時期極為重要的佛教註解 — 《注維摩詰經 [T 1775] 》之歷史文化研究),研究期限:4個月。

4.Ito Yusuke(伊藤裕水),男,日本籍,日本京都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漢代《尚書》經緯學研究,研究期限:6個月。

5.Nurlan Kenzheakhmet(努爾蘭•肯加哈買提),男,哈薩克斯坦籍,哈薩克斯坦納紮爾巴耶夫大學(Nazarbayev University)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中國研究中心教授,研究主題:Ming China and the Eurasian Countries in the Fifteenth-Sixteenth Centuries(十五、十六世紀明朝與歐亞各國關係研究),研究期限:6個月。

6.Kim Najung(金娜廷),女,韓國籍,美國史丹福大學藝術與藝術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Displaced Landscape: Social Figuration of Ni Zan (1301-1374) ,研究期限:4個月。

7.Yong Chuan ling(楊辰昕),女,馬來西亞籍,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亞洲暨歐洲研究所(Asia-Europe Institute)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Gender Equity in Taiwan Educa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ct (GEEA),研究期限:4個月。

8.Tobias Burgers,男,荷蘭籍,德國柏林自由大學Otto-Suhr-Institute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Digitally Empowered Youth: How Digital Technology Fuels Political Empowerment and Participation among Youth in Taiwan, and How It Can Serve as a Model for Youth Empowerment in East-Asia,研究期限:4個月。

9.Grazyna Piechota,女,波蘭籍,波蘭克拉科夫大學(Andrzej Frycz Modrzewski Krakow University)管理與社會傳播系助理教授,研究主題:Taiwan's Civil Society and Its Input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Global Civil Society,研究期限: 4個月。

10.Roman Zaytsev(羅曼),男,俄國籍,莫斯科國立關係學院中文系助理教授,研究主題:The Taiwanese Language Codification and Its Role in the Language Maintenance Policy of Taiwan (臺語文字化及其在語言保存政策中之角色),研究期限:6個月。

11.Luo Liang(羅靚),女,瑞士籍,美國肯塔基大學文理學院副教授,研究主題:The Humanity of the Non-Human: Gender, Media, and Political Transgressions of the White Snake(非人之人性:白蛇的三重越界),研究期限:3個月。

12.Devin Fitzgerald,男,美國籍,哈佛大學東亞語言系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Chinese Information Practices and the Making of the Early Modern World (明清時期中國的資訊系統與近世全球的崛起),研究期限:4個月。

13.Beata Grant(管佩達),女,美國籍,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東亞語言文化系教授,研究主題:A Modern Woman Becomes a Buddhist Nun in 20th Century China: Zhang Ruzhao 張汝釗(1900-1969) ,研究期限:4個月。

14.Ari Larissa Heinrich(韓瑞、韓依薇),女,美國籍,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文學系副教授,研究主題:The History of Controversies around Human Body Exhibits in Taiwan(臺灣的全體展覽辯論史),研究期限:3個月。

15.Andrew Kuech,,男,美國籍,美國新學院大學(New School University)政治及歷史系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Imagining “America” i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ist and Communist China, 1949-1965 (國共政府發展歷程中的「美國」想像,1949-1965),研究期限:4個月。

16.Emily Mokros(墨安屴),女,美國籍,美國Albion College歷史系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Commerce and the Court in the Decline of the Qing Empire (宮廷與商市在清朝的衰落),研究期限:3個月。

17.John Thompson(湯橋),男,美國籍,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及文化系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The Mass and the Majesty: Technology, Politics and the Bombing of Chongqing (質量與氣勢:技術、政治與重慶大轟炸),研究期限:4個月。

系統號:

CCS-008347

本中心2016年度獎助訪問學人辛柏山(Singh, Prashant Kumar)、孟清元(Portillo, Jose Ramon Perez)報到

標題:

本中心2016年度獎助訪問學人辛柏山(Singh, Prashant Kumar)、孟清元(Portillo, Jose Ramon Perez)報到

地點:

國家圖書館(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內容簡介:

本中心「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2016年度錄取20位學人,已陸續來臺研究。以下為目前學人名單(最近來臺者在前):
Portillo, Jose Ramon Perez(孟清元),男,西班牙籍,墨西哥國立理工學院(IPN)經濟學院教授,研究主題:Dramatic Oscillations between Protectionism and Free Trade in China and Argentina in their Corresponding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Contexts, in the 19 Century, Toward the 20th (Strategies to "Balkanize" the Middle Empire (中國) and Hispanic America's Universality Undertaken by the British Crown),研究期間:2016年10月至12月。

Singh, Prashant Kumar(辛柏山),男,印度籍,印度國防分析研究所(Institute for Defense Studies and Analyses, IDSA)副研究員,研究主題:Xi Jinping’s Fight against Corruption: Political Reforms or Consolidation?研究期間:2016年10月至12月。

Jooyeon HAHM(咸朱妍),女,韓國籍,美國賓州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日治時期臺灣的妻妾制度,研究期間:2016年10月至12月。

Liu, Xinmin(劉辛民),男,美國籍,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外國語言文化系副教授,研究主題:從生態批評角度看臺灣語境中的「如畫學說」(Re-enchanting the Picturesque in Taiwan : An Ecocritical Appraisal),研究期間:2016年9月至11月。

Kais, Alexander (艾立德),男,德國籍,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歷史系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大清帝國中的總理衙門:多元法律、改革政治以及族群問題 (Legal Pluralism, Reform Politics, and Ethnic Tensions: The Zongli Yamen in the Qing Empire),研究期間:2016年9月至12月。

Bandy, John(班杰),男,美國籍,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清代的海疆和社會變化(Qing-Dynasty Maritime Frontier and Social Change),研究期間:2016年9月至11月。

Casalin, Federica (費琳),女,義大利籍,義大利羅馬大學東方研究系副教授,研究主題:晚清時期的信息傳播渠道──1859年至1911年間中國文獻中有關義大利之信息的傳播情況初 探 (Information Channels in Late Qing China: Exploring th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about Italy in the Chinese Sources Published from 1859 to 1911),研究期間:2016年8月至11月。

Alberts, Eli(伊萊),男,美國籍,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研究主題:評皇券牒以及晚明小說(The Charter of Emperor Ping and the Late Ming Novel),研究期間:2016年8月至11月。

Yau, Ching(游靜),女,美國籍,香港嶺南大學(Lingnan University)文化研究系副教授,研究主題:1903-1945年間華南報刊上的「神女」(Public Goddesses: Media History of Working Women in Huanan 1903-1945),研究期間:2016年8月至11月。

Rosker, Jana(羅亞娜),女,斯洛維尼亞籍,斯洛維尼亞盧布亞納大學(University of Ljubljana)亞非學系教授,研究主題:中國古典邏輯中的結構關係及推類法(Structural Relations and Analogies in Classical Chinese Logic),研究期間:2016年7月至12月。

10月份研究期滿學人為:Chu, Shiuon(徐兆安,美國布朗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

中心為促進國際漢學的研究與交流,設有「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每年獎助10至20位國外漢學研究學人(自教授至博士候選人)來臺研究3至12個月。自2010年起,本中心承辦外交部「臺灣獎助金」學人行政業務及接待事宜。為促進來訪學人與臺灣學界交流,本中心素來積極與國內各大專院校及學術機構合作,共同舉辦訪問學人專題演講,藉此引進國際漢學新知,恢弘國內人文學界的視野。有興趣與本中心合辦演講之單位,請逕洽承辦人廖箴小姐,
聯絡電話:02-23619132轉352
電子信箱:ccsgrant@ncl.edu.tw

系統號:

CCS-008349

外籍訪問學人應邀參加2016年度雙十國慶酒會

外籍訪問學人應邀參加2016年度雙十國慶酒會

標題:

外籍訪問學人應邀參加2016年度雙十國慶酒會

地點:

臺北賓館(臺北市中正區凱達格蘭大道1號)

內容簡介:

中華民國國慶酒會是每年國慶活動盛事之一,本(2016)年國慶酒會循例在臺北賓館舉行。為加強國際學術文化交流,本館特別安排漢學研究中心「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及外交部「臺灣獎助金」訪問學人及其眷屬出席盛宴。學人們對於受邀參加我國國慶酒會皆深感榮幸,尤其臺北賓館是國家一級古蹟,鮮少對外開放,因此更顯其機會難得,彌足珍視。

今年出席國慶酒會的學人及眷屬共計29國47人,由本館曾淑賢館長、吳英美副館長及館內單位主管陪同全程參加。今年較特別的是,本館特別邀請刻在臺訪問的波蘭亞捷隆大學(Jagiellonian University)語言學院院長Elzbieta Gorska教授等四人,共同參加國慶酒會,一行人在巴洛克式的古典洋樓建築和戶外庭園中,與四千多名國內外貴賓一起共賞樂曲及歌舞表演,包括臺灣藝術大學學生表演弦樂四重奏,融合傳統、復古及現代感的舞曲及室內管絃樂演奏;以及曾獲海內外金曲獎、葛萊美獎、美國獨立獎三項大獎提名並具豐富國內外大型演出經驗的「十鼓擊樂團」,透過優美音色與強烈節奏帶來氣勢磅礡的鼓樂表演,帶領賓客在歡樂的氣氛中慶賀國家生日。

酒會除備有各式中西美食外,特別提供具有臺灣各地特色的傳統小吃、客家地方菜、原住民風味餐,東南亞風味美食等。也特別安排「捏麵人」及「草編創作藝術」等師傅現場創作,讓國內外賓客在品嚐美酒佳餚同時,亦能見識我國的傳統民俗文化。

酒會中學人與外賓們對於有機會見到我國蔡總統英文、行政院林全院長、外交部長李大維夫婦等政府首長,以及駐華使節代表等,感到特別興奮;部分訪問學人或與我國政要合影留念,或握手寒暄,留下珍貴難得的回憶與情誼。

照片說明:外籍學人於本館集合出發前往酒會前合影

系統號:

CCS-008425

外交部「臺灣獎助金」學人Zlatko Sabic、沙海麗(Saheli Chattaraj)報到

標題:

外交部「臺灣獎助金」學人Zlatko Sabic、沙海麗(Saheli Chattaraj)報到

地點:

中華民國外交部(臺北市中正區凱達格蘭大道2號)

內容簡介:

中華民國外交部鼓勵全球對臺灣、兩岸、中國大陸、亞太區域及漢學等各類研究有興趣的國外大學相關系所的外籍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博士候選人與同級的研究人員等來我國各大學院校或學術機構進行研究,以培育未來各國在相關領域的專家,於2010年公布「臺灣獎助金作業要點」(Guideline to the Taiwan Fellowship),並委由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辦理行政業務及接待事宜。2016年度錄取110人,已陸續來臺研究。

以下為2016年10月份報到學人名單(最近來臺者在前):
Chattaraj, Saheli (沙海麗):女,印度國立伊斯蘭大學(Jamia Millia Islamia)助理教授。研究題目:India and Taiwan in the New Era: Strengthening Mutual Engagement. 研究期間:3個月(10月-12月)。駐點機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

Sabic, Zlatko:男,斯洛維尼亞盧布爾雅那大學(University of Ljubljana, Slovenia)教授。研究題目:The Involvement of Taiwanese Parliamentarians in International Parliamentary Relations: Irrelevant or an Opportunity Waiting to be Explored? 研究期間:3個月(10月-12月)。駐點機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其他目前在臺訪問學人名單:
Oviedo, Allan:男,宏都拉斯理工大學(Universidad Tecnologica de Honduras)副教授。研究題目:Prospective New Role of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as Extra Regional Partner of the Central American Integration System SICA: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研究期間:4個月(9月至12月)。駐點機構: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

Cheng, William(鄭義為):男,美國特洛伊大學副教授。研究題目:Beijing's New Economic Initiatives and Taipei's Options Through the Lens in Washington. 研究期間:3個月(9月至11月)。駐點機構: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

Junod, Valerie:女,瑞士洛桑大學、日內瓦大學教授。研究題目:Health Innovation in Taiwan and Switzerland. 研究期間:5個月(8月-12月)。駐點機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

Chung, Chan-Mo(鄭燦模):男,南韓仁荷大學(Inha University)教授。研究題目:A Comparative Study of Taiwanese and Korean Approaches to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Non-Economic Dimensions. 研究期間:5個月(8月-12月)。駐點機構: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

Del Rio Morillas, Miguel Angel:男,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民主自治研究中心(Center for the Study of Francoist and Democratic Eras-Autonomous, University of Barcelona)博士後研究。研究題目:Taiwan and Spain: A Comparison of Their Transition Processes from Authoritarianism to Democracy. 研究期間:5個月(8月-12月)。駐點機構: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中心。

Wong, Shiau Ching(黃曉清):女,澳洲墨爾本大學博士候選人。研究題目:Hybrid Media Engagement of Social Movements in Taiwan. 研究期間:6個月(7月-12月)。駐點機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Tran, Thi Hai Yen(陳氏海燕):女,越南社會科學院(Vietnam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博士生。研究題目:Promoting the Role of Taiwan in Development of CLMV Countries in the New Context. 研究期間:6個月(7月-12月)。駐點機構: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

Karpov, Mikhail:男,俄羅斯高等經濟大學(Russian Higher School of Economics)副教授。研究題目:Politics of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nd Democracy i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研究期間:6個月(7月-12月)。駐點機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Bula-Escobar, Jorge Ivan:男,哥倫比亞國立大學(Universidad Nacional de Colombia)副教授。研究題目:A Cross-Country Assessment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Policies Betwee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and Its Lessons for Latin America e.g. The Mexican and Colombian Cases. 研究期間:6個月(7月-12月)。駐點機構: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Rzanna, Ewa(秋玖壹):女,波蘭盧布林天主教大學(Catholic University Lublin)博士後研究。研究主題:Long Yingtai – A Modern Confucian Scholar between East and West. A Study of Hybrid Identity. 研究期間:6個月(7月-12月)。駐點機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中東歐教學研究中心。

Le, Quoc Hung(黎國雄):男,越南退休外交官。研究題目:Vietname and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越南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研究期間:7個月(6月-12月)。駐點機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Kim, Youngmi:女,匈牙利中歐大學副教授。研究題目:The Effects of Party and Party System Institutionalization on the Quality of Democracy in East Asia: The Cases of Taiwan and South Korea. 研究期間:6個月(7月-12月)。駐點機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

Popuri, Srinivasa Rao:男,巴貝多西印度群島大學(The University of the West Indies, Barbados)助理教授。研究題目: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Its Structural Changes from Crop Production to Agro-Tourism in Taiwan. 研究期間:6個月(7月-12月)。駐點機構:大葉大學環境工程系。

Geurtsen, Jeroen(葛哲倫):男,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US Foreign Assistance and the Survival of the Kuomintang on Taiwan: Understanding Regime Durability. 研究期間:7個月(6月-12月)。 駐點機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Fu, I-Ping(傅亦平):女,美國瑞德福大學(Radford University)副教授。研究題目:The Impact of Study Abroad in Students' Learning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學生學習華語與文化中海外研習之影響)。研究期間:7個月(6月-12月)。駐點機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暨研究所。

Jeong, Jihyeon(鄭智賢):女,南韓梨花女子大學助理教授。研究題目:Administrative Boundaries and Redistribution in Minority P.R.C. 研究期間:7個月(6月-12月)。駐點機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Vacatello, Davide(呂布):男,義大利羅馬大學(Sapirnza University of Rome)博士候選人。研究題目:Imagined Communities Across Virtual Borders. Echoes of the "Baodiao Movement" on the Internet in China and Taiwan. 研究期間:7個月(6月-12月)。駐點機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Chia, Caroline(謝汶亨):女,澳洲墨爾本大學博士候選人。研究題目:Bridging the "Minnan" Connection: The Comparis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uppetry in Taiwan and Singapore.(以傳統傀儡戲探索臺灣與新加坡的「閩南」文化)。研究期間:6個月(5月-10月)。駐點機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

Springer, Denys:男,聖露西亞西印度群島大學(University of West Indies, Saint Lucia)副教授。研究題目:Has the Culture of the ROC (on Taiwan) and The PRC Changed Significantly since the Civil War. 研究期間:7個月(4月-10月)。駐點機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Parks, Shih Sandra(石瑾珊):女,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研究題目:The Origin of the Invisible Cultural Bridge Crossing the Pacific through Austronesian People: the Dance and Culture of Taiwanese Aboriginals(跨越太平洋南島語系民族之無形文化橋樑起源:臺灣原住民族之舞蹈及文化)。研究期間:5個月(5-8月、12月)。駐點機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Reilly, Michael(麥瑞禮):男,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政策研究所(China Policy Institute, Nottingham University)研究員。研究題目:A Road Map for EU-Taiwan Relations. 研究期間:7個月(4月-11月)。駐點機構: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Matsunaga, Shinomi(松永詩乃美):女,日本熊本大學大學院法曹養成研究科副教授。研究題目:The Research of Taiwan Law on Monetary Law and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Issues in the East Asia.(東亞地區臺灣貨幣法及國際司法問題之調查研究)。研究期間:9個月(4月-12月)。駐點機構:東吳大學國際與兩岸學術交流事務處國際事務中心。

Nakachi, Kiyoshi(仲地清):男,日本大阪大學教授。研究題目:Taiwan Foreign Policy: Taiwan-Asia, Taiwan-China and Taiwan-Japan (Okinawa). 研究期間:11個月(2月-12月)。駐點機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Sung, Wen-Ti(宋文笛):男,澳洲國立大學博士候選人。研究題目:Influencing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towards Greater China: The Role of Epistemic Community and Track 2 Exchanges.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Kim, Steven(金鍾完):男,美國DKI亞太安全研究中心(DKI Asia-Pacific Center for Security)副教授。研究題目:China's Role in Resolving the Nuclear Conflict on the Korean Peninsula.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Zorzin, Nicolas David(佐金):男,法國巴黎第一大學研究員。研究題目:An Anthropological Study of the Taiwanese Archaeological Profession and of Cultural Heritage Management from 1949 until Today.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Vincze, Terez:女,匈牙利羅蘭大學(Eotvos Lorand University, Budapest)助理教授。研究題目:Taiwanese Auteurs and "Slow Cinema". 研究期間:11個月(2月-12月)。駐點機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Sharp, William(夏威廉):男,美國夏威夷大學講師。研究題目: Division and Reconciliation in Taiwan Society: Towards a "Turquoisation" of Taiwan.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Hung, Chi-Hsiou(洪啟修):男,英國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 Scotland)副教授。研究題目:Macro Liquidity, Micro Liquidity and Proximity of China's Stock Bubble Burst. 研究期間:11個月(2月-12月)。駐點機構:臺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暨研究所。

Liscak, Vladimir(李世佳):男,捷克科學院東方研究所研究員。研究題目:Odoric of Pordenone's Itinerarium and Mongolian China in the Fourteenth Century.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天主教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

Farrelly, Paul(范寶文):男,澳洲國立大學博士候選人。研究題目:Representations of Religion in Taiwan's Chinese Cultural Renaissance Movement (1966-1975). 臺灣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之宗教表象1966-1975。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Chaisatit, Nuchnudee:女,墨西哥科利馬大學(University of Colima)副教授。研究主題:Analysis of Social and Cultural Capital in Tourism Practices in Cases of Taiwan and Mexico.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致理科技大學國際暨兩岸交流處。

Ojeda Castro, Fernando Alonso:男,哥倫比亞試點大學(Piloto de Colombia University)教授。研究題目: Innovation from Industry Clean Processes: A Benchmark for Capital and Satellite Cities of Colombia and Latin America Libro. Taiwan: A Reference from Their SMEs and a Model from Its Global Brands for the Business World. Third and Fourth Chapter.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中央大學臺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

Almeida, Adriano Pires:男,巴西戈亞斯州天主教大學(Pontificia Universidade Catolica de Goias)助理教授。研究題目:Energy Policy and Development: Experiences from Brazil's Renewable-Green Energy Policy and Taiwan's Sustainable Energy Policy.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中心。

Magistry, Pierre(馬基石):男,法國巴黎第七大學博士後研究。研究題目:Automatic Bootstrapping of a Lexical Network for Taiwanese-Hokkien.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成功大學臺灣語文測驗中心。

Ion, Marandici:男,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The New Wealthy Elites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 Permanent Nexus? 研究期間:6個月。研究期間:6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Vakhovskiy, Evgeny:男,俄羅斯國民經濟暨公務訓練大學(Ulyanovsk Branch of the Russian Presidential Academy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研究員。研究題目:Strengthening of Educational Connections Between Taiwan and the Russian Federation and Their Adaptation to the Modern International Labour Market Trends.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臺灣大學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學系。

Aguirre, Alberto Aleman:男,尼加拉瓜美國大學(American College University, Nicaragua)教授。研究主題:Detente: Eight Years of Rapprochement in the Taiwan Strait.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Cornelisse, Richard:男,加拿大康考迪亞大學(Concordia University)講師。研究題目:Voices, Places, R. O. C. - A Video Installation.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臺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

Duarte, Paulo:男,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博士生。研究題目:Taiwan and the East China Sea within China's New Maritime Doctrine.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10月份研究期滿學人為:Low, Choo Chin(劉楚君,馬來西亞理科大學(Universiti Sains)助理教授)、Hidasi, Judit Maria(匈牙利布達佩斯商學院(Budapest Business School)教授)、Sorichetti, Daniel Francisco(阿根廷切帕納特大學(Champagnat University)教授)、Ott, Margus(熊古思,愛沙尼亞塔林大學(Tallinn University)助理教授)。

系統號:

CCS-008474

漢學中心資料室館藏自即日起提供線上調閱服務

標題:

漢學中心資料室館藏自即日起提供線上調閱服務

地點:

國家圖書館(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內容簡介:

為便利讀者利用漢學研究中心資料室(漢學書庫)館藏,本館自2015年12月1日(週二)起提供線上調閱服務,預約時間為每星期二至星期日凌晨至下午4點30分止,線上調閱之相關服務與規定,請詳見國家圖書館館藏目錄查詢系統之「調閱說明」。

調閱說明網址:http://goo.gl/oYmuot

系統號:

CCS-008350

國家圖書館網路資源介紹

標題:

國家圖書館網路資源介紹

地點:

國家圖書館(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5號)

內容簡介:

臺灣的國家圖書館擁有豐富學術研究資源,並已開發功能完善的各項資訊服務系統及各項知識支援服務工程,可滿足各領域的學者及專家之資訊需求。您無論身處全球何地,如有資訊需求時,請直接連結國家圖書館之網站,即可順利運用及取得您所需的資訊,更有效率地完成計畫。為協助各界運用本館網站之重要服務,特別就網站(www.ncl.edu.tw)之重要資源,簡要如下,歡迎使用:

壹、綜合性網站:適合各專業領域使用(網站名稱、網址、簡介)
一、「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http://readopac.ncl.edu.tw/nclJournal/):
收錄臺灣1970以來重要期刊資源,可查詢最新的、熱門的主題及資訊。約4800種,逾220萬筆資料。(本系統有部分作者授權,可透過網路免費列印全文)

二、「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cache=1286195528687):
為國家級之完整學位論文總書目庫與資訊整合平臺,可查詢完整的臺灣學位論文資訊。(本系統有部分作者授權,可透過網路免費列印全文)

三、「政府文獻資訊網」(http://gaz.ncl.edu.tw/):
可查詢政府公報、統計、施政查詢、政府出版品、公務出國報告及館藏政府出版品選輯。(本系統可透過網路免費列印全文)

四、「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http://nbinet2.ncl.edu.tw/):收錄臺灣76個學術圖書館的館藏書目資料,可一次查詢完整的國家總書目資料庫。

五、「新書資訊網」、(http://isbn.ncl.edu.tw/NCL_ISBNNet/):
為臺灣所有新書出版的最前哨站,可查詢臺灣最新的出版相關資訊。

貳、專業性網站:適合特定專業使用(使用對象、網站名稱、網址)
一、文史研究者:「古籍文獻資訊網」http://rarebook.ncl.edu.tw/rbookod/
二、臺灣研究者:
1.「臺灣記憶」;2.「臺灣概覽」;3.「當代文學史料」
三、漢學研究者:「漢學研究資訊網」http://ccs.ncl.edu.tw/ccs/ccs.asp

參、知識支援之專業服務:取得複印全文之服務
一、館際合作之知識支援服務之專業窗口:
「ref@ncl.edu.tw」,會盡量為讀者取得複印全文之服務,滿足讀者之資訊需求。
二、專業服務的參考服務及學科專家窗口:請於開館時間來電洽詢:02-2361-9132轉分機250
三、未來本館也朝著開發大書目庫及整合多元系統資源的方向努力,持續提供優質服務。

Esteemed scholars and professionals:

Taiwan’s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is replete with academic research materials. What’s more, we’ve recently made available multi-functional data systems and knowledge support services for use by scholars and professionals in a variety of fields. Regardless of where you are in the world,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s websites are available to meet your needs and help you complete your projects in a more efficient manner. To help you become familiar with the important resources found on our website (www.ncl.edu.tw), a list of our most important services is provided below. Please feel free to stop by and make use of these at your convenience:

I. Comprehensive Websites: Ideal for all professions and fields
1. Index to Taiwan Periodical Literature System (readopac.ncl.edu.tw):
Contains approximately 4,800 important periodicals in Taiwan from 1970 onward; searches can be conducted on popular and new topics, with more than 2.2 million articles. (Some authors in the system have given full-access permission to their articles, allowing direct downloading from the website.)
2. National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in Taiwan (ndltd.ncl.edu.tw):
The most 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in Taiwan is contained in this integrated platform for your perusal. (Some authors in the system have given full-access permission to their articles, allowing direct downloading from the website.)
3.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Gazette Online (gaz.ncl.edu.tw):
Full search capabilities for government documents, statistics, policies, publications, reports of public officials trips abroad, and selected government publications in the NCL collections. (Full-text printing available free of charge.)
4. National Bibliographic Information Network (nbinet2.ncl.edu.tw):
Contains library catalog information for 76 Taiwan libraries. One search can cover the whole island.
5. ISBNnet (isbn.ncl.edu.tw):
The foremost authority on new publications in Taiwan, with search capabilities to find information related to new publications.

II. Websites for Professionals: Designed for professionals of certain disciplines
1.For researchers in literature and history: Rare Books and Documents Web
(rarebook.ncl.edu.tw)
2.For researchers in Taiwan studies: Taiwan Memory (memory.ncl.edu.tw); Taiwan Info (twinfo.ncl.edu.tw);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rchives
3.For researchers in sinology: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ccs.ncl.edu.tw)

III. Knowledge Support Services: Full-text and photocopying services
1.Interlibrary knowledge support services: Available through ref@ncl.edu.tw; specialists will strive to provide full-text copies if possible.
2.Professional reference services and discipline specialists: Please call 02-2361-9132 ext. 250 during regular library hours.
3.Future developments at the library will be the development of a meta-catalog and a synthesization of diverse system resources as we continue striving to provide the best level of service.

系統號:

CCS-008353

《漢學研究通訊》新書評介徵稿

標題:

《漢學研究通訊》新書評介徵稿

地點:

國家圖書館(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內容簡介:

《漢學研究通訊》創刊於1982年,每年出版四期。旨在報導臺灣地區漢學研究、教學、活動、資料等項訊息,並兼及中國大陸、海外地區各地漢學研究訊息,發行遍及海內外約50個國家及地區。

《漢學研究通訊》徵求專論文章,主題範圍如下:

(1)漢學相關學科研究成果綜述

(2)漢學研究新視野及計畫

(3)國際漢學機構介紹

(4)中外著名漢學家傳略、業績與貢獻

(5)學人訪談

「新書評介」專欄。歡迎對外國語文漢學相關近3年新書進行介紹且兼有評論的書評。文長以1,000-1,500 字為佳,歡迎投稿。

來稿均送請專家學者審查,經採用刊登,即按相關規定致贈稿酬。園地公開,歡迎海內外學者賜稿。投稿請寄送100-01臺北市中山南路20號《漢學研究通訊》編輯部,或寄電子郵件至:ccsnews@ncl.edu.tw。相關稿約及寫作格式詳見http://ccs.ncl.edu.tw/g0107/publish2.aspx


系統號:

CCS-008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