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語言暨語言學第17卷第5期

標題:

語言暨語言學第17卷第5期

時間:

2016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內容簡介:

客語兒向語中聲調與元音的互動(鄭明中)

粵語古全濁聲母今讀濁音的類型及成因——兼論古全濁聲母今讀在方言分區中的作用(侯興泉)

藏語組繫動詞red的語法化(邵明園)

詩歌作品中黏著語素的自由用法(徐杰)、(姚雙雲)、(覃業位)

贛南客家話內部的語音差異及相關問題(張倩)

系統號:

P-007905

語言暨語言學第17卷第4期

標題:

語言暨語言學第17卷第4期

時間:

2016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內容簡介:

【Featured Article】
The Syntax and Semantics of Prenominals: Construction or Composition?(黃正德)

【Articles】
Articulatory–Acoustical Relationship inCantonese Vowels(李蕙心)

Testing the Roles of Distribution and Alternationin Phonological Relationship(盧郁安)

Chinese Descriptive Pivotal Construction:Taxonomy and Prototypicality(彭睿)

The Functions of Proclitic Ab and Ghab in Hmub(石德富)

系統號:

P-007904

漢學研究第34卷第2期

漢學研究第34卷第2期

標題:

漢學研究第34卷第2期

時間:

2016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漢學研究中心

內容簡介:

【專論】
「可」疑問用法來源補議(張麗麗)

「化宦」——明中期士大夫對宦官的新認知與行動(吳兆豐)

真幻之間——黃周星的宗教書寫與遺民意識(林小涵)

政治抑壓下的集體記憶——清初張煌言事蹟的傳播(陳永明)

行獵詰戎——康、乾二帝圍獵殪虎的意義與虎槍營的演變(侯皓之)

警幻與覺迷——《紅樓夢》與遺民情懷(廖咸浩)

《讀書雜志》稱引王引之學說探源——《經義述聞》作者疑案考實(趙永磊)

「新中國」的叛逃者——韓戰反共戰俘的生死逃亡路,1950-1954(常成)

粵語方言小稱變音的類型及其歷史來源(郭必之)

漢語方言中「去顎化」的兩種動因——略論系統內外部不同的觸發機制(史濛輝、黃河)

【書評】
評曲景毅著《唐代「大手筆」作家研究》(胡耀飛)

評Mark R. E. Meulenbeld, Demonic Warfare: Daoism, Territorial Networks, and the History of a Ming Novel(鬼雄的爭戰:道教、地域網絡及明代小說史)(謝世維)

評Arianne M. Gaetano, Out to Work: Migration, Gender, and the Changing Lives of Rural Women in Contemporary China(打工去:移民、性别和當代中國農村女性的生活變遷)(歐子綺)

系統號:

P-007908

臺灣史研究第23卷第2期

臺灣史研究第23卷第2期

標題:

臺灣史研究第23卷第2期

時間:

2016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內容簡介:

【研究論著】
鄭氏武將陳澤晉任統領署先鋒右鎮總兵官之詮釋(黃富三)

歌人尾崎孝子的移動與殖民地經驗:在新女性思潮中航向夢想的「中間層」(顏杏如)

紅塵中有閒日月:1920年代黃旺成的社會觀察、政治參與及思想資源(莊勝全)

1950年代臺、日經濟關係的重啟與調整(洪紹洋)

系統號:

P-007814

臺大歷史學報第57期

臺大歷史學報第57期

標題:

臺大歷史學報第57期

時間:

2016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內容簡介:

【專題論文】
《史記.循吏列傳》析疑(閻鴻中)

兩漢災害高峰期──天災、人禍與治亂盛衰的關聯性分析(陳彥良)

聖王之道──明文皇的政治文化與文化政治(王鴻泰)

「那移出納」律與明代財政管理制度(曾美芳)

明清士人在家拜聖賢的禮儀實踐(呂妙芬)

系統號:

P-007873

考古人類學刊第84期

標題:

考古人類學刊第84期

時間:

2016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內容簡介:

技術選擇取徑再探陶器製作體系:以臺北盆地幾個史前文化為例(陳瑪玲、陳珮瑜、林宜羚)

運用地理資訊系統建立考古遺址預測模型的案例(吳偉鴻)

什麼是「人類學的田野工作」?知識情境與倫理立場的反省(林開世)

市場化的青春:青春作為中介移民打工的社會機制(方怡潔)

印度流亡藏人苯教信仰者的邊緣化處境與生存策略(劉堉珊)

以外圍為中心看古代社會之間的關係——Ancient Central China評議(謝禮曄)

系統號:

P-007898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7期

標題: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7期

時間:

2015年9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內容簡介:

【論文】
錢謙益遺著於清代的出版及「典律化」歷程(嚴志雄)

《莊子》的養生哲學、倫理政治與主體轉化(賴錫三)

一念陷溺——唐君毅與陽明學者「惡」的理論研究(陳志強)

明代鄉會試《尚書》義出題考察——以考官出題偏重為主的討論(侯美珍)

仁井田好古的《詩經》觀及其對朱熹之批評(張文朝)

【書評】
India in the Chinese Imagination: Myth, Religion, and Thought(林佩瑩)

Striking Beauty: A Philosophical Look at the Asian Martial Art(劉一民)

《從《五經》到《新五經》》(陳逢源)

《孟子與象山心性學之詮釋意涵》(蔡家和)

系統號:

P-007785

語言科學第82期

標題:

語言科學第82期

時間:

2016年5月

出版單位:

北京:科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嘆詞的語法功能、語義功能及其定位(周國光)

「貴賓所到之處」句系統研究(俞理明、呂彥)

論現代漢語中表示道義情態的「不敢」——兼論表示道義情態的「敢」義詞句法分佈的蘊含共性(林劉巍、張寒冰)

「不是一般(的/地)+ A/AP」構式解析——兼談「一般」的程度副詞化傾向(趙彩紅)

小議個體量詞「累」與「果」(劉建民)

漢語第一、二語言學習者鼻音感知過程實驗研究(吳菲)

不同水平留學生漢語交集型與組合型切分歧義識別實驗研究(楊萬兵、楊錚琳)

特徵賦值與漢語普通話的音節構建(宋勁龐)

重新審視《李氏音鑑》在清代北京語音史研究上的價值(王為民、郎瑞萍)

再析若干南片閩東話的變韻(戴黎剛)

語文詞典義項設立的專門與順帶——外來義項增列模式探討(周薦)

技術視角下普通話水平測試發展研究(周梅)

系統號:

P-007899

東洋史研究第75卷第1號

標題:

東洋史研究第75卷第1號

時間:

2016年6月

出版單位:

京都:東洋史研究會

內容簡介:

【論說】
秦代遷陵縣志初稿――里耶秦簡より見た秦の占領支配と駐屯軍(宮宅潔)

漢代列侯の起源(杉村伸二)

范陽の盧氏について――盧植.盧毓と漢魏交代期の政治と文化(高橋康浩)

高句麗遺民と新羅――七世紀後半の東アジア情勢(井上直樹)

中央アジア.オアシスにおける政治權力と隊商交易――清朝征服前後のカシュガリアを事例に(小沼康博)

【書評】
小林伸二著『春秋時代の軍事と外交』(水野卓)

田中秀樹著『朱子學の時代――治者の〈主體〉形成の思想』(土田健次郎)

スーザン.マン著(小濱正子、リンダ.グローブ監譯、秋山洋子、板橋曉子、大橋史惠譯『性からよむ中國史――男女隔離.纏足.同性愛』(高嶋航)

系統號:

P-007944

中国文化——研究と教育第74號

標題:

中国文化——研究と教育第74號

時間:

2016年6月

出版單位:

筑波市:中国文化学会

內容簡介:

嵇康の「家誡」と「釋私論」と──「中人」の志をめぐつて(大上正美)

六朝の人の詩は當に神を以て會すべて「池塘生春草」を中心に(荒井礼)

『世說新語』における貴族價值觀の確立(渡邊義浩)

杜甫「逸詩」札記(後藤秋正)

元結の新題樂府をめぐつて──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における元結(加藤敏)

李商隱の詩歌と佛教──時空認識と典故表現について(加固理一郎)

羅振玉と明治末葉の東京(菅也智明)

市立米澤圖書館藏『增刊校正王狀元集注分類東波先生詩』殘7卷考——朝鮮銅活字版の底本を中心にして(王連旺)

系統號:

P-007900

東洋古典學研究第41集

標題:

東洋古典學研究第41集

時間:

2016年5月

出版單位:

廣島:東洋古典學研究會

內容簡介:

『易緯乾鑿度』上下二卷に附された鄭玄注の真偽(藤田衛)

淨慧法師の「生活禪」における「當下」の思想(中嶋隆藏)

『禮記』の冠義以下六篇について(末永高康)

張翼「贈沙門竺法頵三首」譯注稿(望廬會)

周易正義訓讀:謙卦.蠱卦(野間文史)

『淮南萬畢術』拾遺(一)(有馬卓也)

礼記注疏注稿(四):鄉飲酒義第四十五(一)(末永高康)

朱熹『朱文公文集』跋文訳注稿(18)(市來津由彦)

系統號:

P-007945

中國語文學第71輯

標題:

中國語文學第71輯

時間:

2016年4月

出版單位:

慶山:嶺南中國語文學會

內容簡介:

A Study on The Calligraphy Aesthetic View through The Poems on Calligraphy of Su Shi (Woo, Jae-Ho)

Analysis on the Nature Moral Conduct of Shishuoxinyu (DIAO Wen Hui)

On the Masculinity Revealed in 〈Cry out if You're Happy〉 (Choi, Eun Jeong)

Several Problems in the Sokeum transcription reflected in Hongmujeongunyeokhun (Shin Yong-kwon)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characters of 《Zhuanjuege》(1) (Suh, han yong)

The Sentence of "以" in Western Zhou Chinese—— Center on Shangshu and Bronze Inscriptions (HE Wei, Jang Taewon)

An Analysis on the Descriptive Structure shown in "Zuo Zhuan" (Xie Wei ju)



系統號:

P-007822

近代史的墮落.晚清北洋卷:劉仲敬點評近現代人物

近代史的墮落.晚清北洋卷:劉仲敬點評近現代人物

標題:

近代史的墮落.晚清北洋卷:劉仲敬點評近現代人物

時間:

2016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八旗文化

作者:

劉仲敬 著

內容簡介:

歷史學者劉仲敬的近現代歷史人物點評系列,不僅否定黨國史學體系對中國近代歷史的解釋,甚至認為國民黨的北伐、收回租界及共產黨的革命和運動,是造成中國近代及未來的巨大災難的原因;他更是否定目前主流的中國民族主義、中華民族(大一統思想、中國人認同)等論述。劉仲敬用演化論的解釋體系去看待近代史,去點評近代史人物。他認為,近代史的破碎性尤其適合演化論模型。

所謂演化論史學,是把歷史視為某種巨大而複雜的生態場域,組織和結構是演化場域的主體,而季候、環境和節點則是演化的關鍵。在劉仲敬的眼中,無論是林則徐、慈禧、李鴻章、還是蔣介石、毛澤東,都是這個生態場域裡被各種力量促動而演進的主體。換言之,歷史不是英雄的戰利品,反而,巨大而複雜的歷史力量推動了這些人物。史學家的任務就是要找出其中的路徑、線索和節點。

以慈禧為例,目前的流行解釋無外乎就是二種:一種是,她是腐敗無能的中國領導人,導致中國淪入西方列強的侵略;另一種是,她推動憲政改革、廢除科舉,證明了她是在危難之際挺身而出的中國清朝的優秀領導者。然而在劉看來,這其實是個偽問題。因為從滿與漢的角度,「保中國不保大清」是她最不能容忍的事情。劉從中國士大夫的上層儒學和八旗的通俗儒學的角度切入,分析慈禧何以做出決策;用《紅樓夢》裡的世界比喻慈禧,如果我們可以理解賈政和賈母的關係,就會發現,晚清的「慈禧光緒體制」只有在滿人世界裡才能得到解釋。

在劉仲敬看來,「袁世凱是曾國藩到張作霖的中轉站」。他的結論來自晚清到北洋,儒家影響力不斷流失、降低,從文主武從轉化為武力主導的社會演化進程。這三位都是武將,但曾國藩同時也是士大夫,而到了張作霖時代,已經無法出現曾國藩這樣的人物。

劉仲敬筆下的閻錫山,也證明了地域和季候的制約力量,回答了何以山西會成為模範省。「因為山西人有太多的小地主和小市民性格,士大夫文化卻非常薄弱。浙江、湖南都是因為明星太多、群眾演員太少,才會沒法擺平內部。」「他和大部分同鄉一樣缺乏野心和表現欲望,因此逃避了大部分危險。他的內政卑之無甚高論,大體是日本地方治理的翻版。宋教仁、梁啟超一流人物的大才弘論,他完全拿不出來。……模範省不是聰明才智的體現,而是笨人勤勤懇懇的成果。」像這樣的論述,書中比比皆是。

總之,在《近代史的墮落.晚清北洋卷》裡,劉仲敬選擇了從晚清到北洋軍閥時代的三十七位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分析了他們為何成為他們,何種力量主導、推動他們的行為,而他們在歷史的節點上,做出何種選擇。而在《近代史的墮落.國共卷》中,將陸續有四十多位人物登場。作者藉著評點人物的方式,以小見大,呈現了演化論視角中的近現代圖景。

作者簡介
劉仲敬,四川資中人,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二〇一二年在四川大學獲得世界史碩士學位,現為武漢大學歷史學院博士候選人。著有《民國紀事本末》、《經與史:華夏世界的歷史建構》、《從華夏到中國》等書。譯有大衛.休謨《英國史》、《麥考萊英國史》、《安.蘭德傳:生平與思想》、《美法革命比較》等書。

系統號:

P-007921

佛教的東傳與中國化:中國I 南北朝

佛教的東傳與中國化:中國I 南北朝

標題:

佛教的東傳與中國化:中國I 南北朝

時間:

2016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法鼓文化事業公司

作者:

沖本克己、菅野博史 編,辛如意 翻譯

內容簡介:

本書英文書名為"The Propagation of Buddhism to East Asia and Its Reception: China I,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第一章】中國佛教(木村清孝)
第一節 譯經的初始與中國佛教原貌
第二節 東晉、南北朝時期的譯經與諸學派形成
第三節 隋、唐譯經與教學之大成
第四節 晚唐以後的譯經,以及中國佛教的歸向
第五節 略結
〔專欄一〕海路(入澤崇)

【第二章】佛教東傳(采睪晃)
第一節 佛教傳播者--來華僧、求法僧
第二節 初傳期的佛教
第三節 初期中國佛教的特性
第四節 三國時期
第五節 五胡十六國
〔專欄二〕羅什三藏及其弟子的教判論(堀內伸二)

【第三章】東晉、南北朝佛教思想與實踐--初期佛教受容的具體樣貌(菅野博史)
第一節 初期受容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 道安、廬山慧遠的佛教思想
第三節 鳩摩羅什的佛教思想
第四節 僧肇的生涯與思想
第五節 道生的生涯與思想
第六節 禪、戒
〔專欄三〕鳩摩羅什的破戒與譯業(丘山新)

【第四章】三教衝突與融合(河野訓)
第一節 初期佛教與儒家、道教
第二節 南北朝時期的三教對立與融合
第三節 唐、宋時期的三教相克與調和
〔專欄四〕輪迴與魂--神滅不滅論爭(邢東風)

【第五章】佛典漢譯史要略(船山徹)
第一節 漢譯與語言學
第二節 時代劃分與主要漢譯者
第三節 翻譯速度與兩種譯場類型
第四節 隋、唐以後專家集結的譯場
第五節 隋、唐之前的譯場
第六節 譯主、筆受、傳譯
第七節 增譯與略譯
第八節 漢譯與編輯--援引既有的經典文句
〔專欄五〕老子化胡說(神塚淑子)

【第六章】經錄與疑經(沖本克己)
第一節 經錄
第二節 《出三藏記集》
第三節 《開元釋教錄》
第四節 疑經
第五節 疑經撰造動機
第六節 疑經諸相
〔專欄六〕《父母恩重經》與孝道重視(張文良)

【第七章】王法與佛法(橫井克信)
第一節 東漢至南北朝時期
第二節 隋唐時期
第三節 宋代
〔專欄七〕儒家經學與佛教經疏(古勝隆一)

系統號:

P-007930

白先勇細說紅樓夢

白先勇細說紅樓夢

標題:

白先勇細說紅樓夢

時間:

2016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時報文化

作者:

白先勇 著

內容簡介:

《紅樓夢》導讀是白先勇先生在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東亞系主要授課之一,分中英文兩種課程,持續二十多年。二○一四年,臺大邀請回母校開設《紅樓夢》導讀通識課,由於《紅樓夢》這本「天書」歷來的研究、批評、考據、索隱,林林總總,汗牛充棟,各方爭議熱烈,任何一家之言,都難下斷論。白先勇藉三學期的細說,正本清源,把這部文學經典完全當作小說來導讀,側重解析《紅樓夢》的小說藝術:神話架構、人物塑造、文字風格、敘事手法、觀點運用、對話技巧、象徵隱喻、平行對比、千里伏筆,檢視《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如何將各種構成小說的元素發揮到極致。

《紅樓夢》早被公認是中國古典文學中最偉大的著作之一,更是集大成的才子書,才子書的真正解人,往往需要「惺惺惜惺惺」的風流人物。當今之世,白先勇不正是這種才子?他性好《紅樓夢》,熟讀大半生,尤其跨越兩百多年時空,以小說家與小說家心靈相印,豈非最適當的解人?

白先勇的細說,除了體大思精的掌握全書真意,更在一字一句、一段一落中,處處見出其中個別呈露的微妙涵義。白先勇「要把金針度與人」,絕不止淺層的講故事,說人物,他透過解構、剖析、抒理、同情……出入宏觀與微觀,如同曹雪芹書寫那麼強烈的興致勃勃,將畢生對《紅樓夢》的鑽研體會,傾囊相授。

透過這套書詳實而精準的整理呈現,不僅對《紅樓夢》的欣賞與理解,指出一條康莊大道,更帶給讀者對傳統、對文學、對文化、對人生的感悟與啟發。

作者簡介
廣西桂林人。臺大外文系畢業,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室」(Writer’s Workshop)文學創作碩士。

白先勇為北伐抗戰名將白崇禧之子,幼年居住於南寧、桂林,民國三十三年逃難至重慶。抗戰勝利後曾移居南京、上海、漢口、廣州。民國三十八年遷居香港,民國四十一年來臺與父母團聚。民國五十二年赴美留學、定居,民國五十四年獲碩士學位,赴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東亞語言文化系任教中國語言文學,民國八十三年退休。民國八十六年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圖書館成立「白先勇資料特藏室」,收錄一生作品的各國譯本、相關資料與手稿。

白先勇是小說家、散文家、評論家、戲劇家,著作極豐,短篇小說集《寂寞的十七歲》、《臺北人》、《紐約客》,長篇小說《孽子》,散文集《驀然回首》、《明星咖啡館》、《第六隻手指》、《樹猶如此》,舞臺劇劇本《遊園驚夢》、電影劇本《金大班的最後一夜》、《玉卿嫂》、《孤戀花》、《最後的貴族》等。兩岸均已出版《白先勇作品集》。關於白先勇文學創作的研究,兩岸均不斷有學者投入,人數眾多,面向多元,形成白先勇文學經典化現象。

系統號:

P-007946

現文因緣

現文因緣

標題:

現文因緣

時間:

2016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作者:

白先勇 編著

內容簡介:

【緒章】
白先勇致夏濟安信件(一九五九)
祝辭(夏濟安

【第一輯】一九九一《現代文學》重刊紀念文集
不信青春喚不回──寫在《現文因緣》出版之前(白先勇)
《現代文學》創立的時代背景及其精神風貌──寫在《現代文學》重刊之前(白先勇)
《現代文學》與我(姚一葦)
《現代文學》二、三事(何欣)
一時多少豪傑──淺述我與《現文》之緣(余光中)
短暫的青春!永遠的文學?(柯慶明)
《現代文學》的努力和成就──兼敘我同雜誌的關係(夏志清)
現文憶舊(王文興)
《現代文學》與我(歐陽子)
我與《現代文學》(葉維廉)
「毀」與「譽」(戴天)
《現代文學》與我(杜國清)
二十七年前(王禎和)
二十八年一彈指──回憶《現代文學》那段自討苦吃的日子(陳若曦)
當兵那一年(林懷民)
與文學結緣(奚淞)
酸甜苦辣(水晶)
絕無僅有的一點小緣(朱西寗)
清夢(李昂)
少年心路──《現代文學》與我(李黎)
那一段日子(荊棘)
〈豹〉變──談我與《現代文學》的一段交往(辛鬱)
憶──紀念《現代文學》創刊二十七載(蓉子)
我對《現代文學》的觀感──它已成為開展中國現代文學的主力線(羅門)
我輩的青春(陳映真)
《現代文學》與我(鄭樹森)
驀然回首(三毛)
那些不毛的日子(施叔青)
魚香(劉大任)
念舊(張錯)
《現代文學》是雪地的陽光(鍾玲)
一G絃單音(楊牧)
我與《現文》(叢甦)

【第二輯】一九八○《現代文學》創刊二十周年紀念專文
弱冠之年──《現代文學》二十周年紀念(白先勇)
老兵誌感──為《現代文學》二十周年而寫(姚一葦)
喜悅、祝福、盼望(柏楊)
繩索上的歡躍──現代人的困窘(為《現代文學》二十周年紀念而寫)(叢甦)
霎眼間事(戴天)
《現代文學》二十周年──懷張先緒(李歐梵)
冠禮──記《現代文學》創刊二十周年茶會(林清玄 筆記)
青春之獵(陳雨航)

【第三輯】一九七七《現代文學》復刊紀念專文
《現代文學》的回顧與前瞻(白先勇)
回憶《現代文學》創辦當年(歐陽子)
【第四輯】一九七六歐陽子編選《現代文學小說選集》專文
關於《現代文學》小說的編選(歐陽子)
給歐陽子的信(王文興)
一個里程碑(陳若曦)

系統號:

P-007789

君師道合:晚明儒者的三教合一論述

君師道合:晚明儒者的三教合一論述

標題:

君師道合:晚明儒者的三教合一論述

時間:

2016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作者:

魏月萍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syncretism與「合一」的歧義
第二節 「三教合一」研究的多重視野
第三節 本書主要問題意識
第四節 各章論述結構

第二章 明中葉三教合流之衍變
第一節 王陽明「道一教三」思想及其影響
第二節 王畿以「良知」範圍三教
第三節 顏鈞、羅汝芳、耿定向以「心學」論三教
第四節 管志道以「孔矩」收二氏
小結

第三章 管志道:以「乾元統天」為法界,以「群龍旡首」為行門
第一節 管志道與泰州學派的關係
第二節 對晚明學風的批判
第三節 以「乾元統天」為「法界」
第四節 以「群龍旡首」為「行門」
小結

第四章 楊起元:以「孝弟慈」為三教之大成
第一節 楊起元對管志道「群龍旡首」的回應
第二節 三教皆務為治為「一」
第三節 孝與「合一」思想
第四節 德統君師
小結

第五章 周汝登:三教「統體」與君師道
第一節 周汝登對「良知」的信仰
第二節 「一心」為三教之統體
第三節 宗譜意識與君師道
小結

第六章 結論

系統號:

P-007790

受困的思想:臺灣重返世界

受困的思想:臺灣重返世界

標題:

受困的思想:臺灣重返世界

時間:

2016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衛城出版

作者:

吳叡人 著

內容簡介:

序 在幸福的島嶼上

脫困:內部歷史
1. 臺灣後殖民論綱——一個黨派性的觀點
2. 民主化的弔詭與兩難?——對於臺灣民族主義的再思考
3. 國家建構、內部殖民與冷戰——戰後臺灣國家暴力的歷史脈絡與轉型正義問題的根源

受困:外部認知
4. 賤民宣言──或者,臺灣悲劇的道德意義
5. 比較史、地緣政治,以及在日本從事臺灣研究的寂寞:回應班納迪克.安德森
*“De courage, mon vieux, et encore de courage!”——寫給 Ben 的一封信

再脫困 I:一個尼采式康德主義者的夢想
【日本:以普世價值梳理臺日關係】
6.反記憶政治論──一個關於重建臺日關係的歷史學主義觀點
7.救贖賤民,救贖過去──臺灣人對〈村山談話〉的一些反思
8.最高貴的痛苦──大江健三郎《廣島札記》和《沖繩札記》中的日本鄉愁

【世界:以轉型正義與世界民主化浪潮連結】
9.論道德的政治基礎──南非與臺灣轉型正義模式的初步比較
10.獻給琉球共和國──追尋臺灣與琉球的弱者價值同盟
11.The Lilliputian Dream──香港民族主義的思考筆記
12.歷史與自由的辯證──香港國民教育學科爭議的反思
13.航向烏托邦──論挪威與臺灣的小國靈魂

再脫困II:民主、資本與帝國
14. 社會運動、民主再鞏固與國家形成──公民社會與當代臺灣公民民族主義的重構 二○○八—二○一○
15. 黑潮論

*「Quo Vadis Formosa?」:資本主義—國家的巨靈
*福爾摩沙圍城紀事:臺灣的公民民族主義

卷尾語

系統號:

P-007823

唐宋時期的名分秩序

唐宋時期的名分秩序

標題:

唐宋時期的名分秩序

時間:

2016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政大出版社

作者:

許倬雲、張廣達 主編

內容簡介:

序文(許倬雲)

導論(許倬雲)

從官人章服制看唐代君臣關係(王德權)

宋代詔葬之研究(沈宗憲)

從唐朝對外商的管理看華夷名分秩序(廖敏淑)

從隋唐到宋元時期的胡漢互動兼及名分問題(張廣達)

中國規範傳統國際關係的「五倫國際關係論」理論論述――五代宋遼五倫國際關係的倫理解析(張啟雄)

吐蕃名分秩序的建立及其演變――以唐宋時期為中心(林冠群)

日本近世「大義名分」語詞形成史――政治運作與載籍演繹的辨證之一例(童長義)

系統號:

P-007874

現代詩完全手冊:為何讀詩、如何讀詩

現代詩完全手冊:為何讀詩、如何讀詩

標題:

現代詩完全手冊:為何讀詩、如何讀詩

時間:

2016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印刻文學

作者:

楊照 著

內容簡介:

「我對現代詩的喜愛,有著個人成長的感情因素。多麼幸運,誤打誤撞,我在十幾歲時,就接觸到現代詩,就跟隨著詩探入自己的不安與騷動。我讀到的現代詩教會我不要拒絕承認自己內在的不安,不要刻意去麻木、窒息自己內在的騷動。詩更替我找出一種誠實面對自己和別人不一樣,自己不屑和別人一樣的青春動盪的態度,進而讓我可以藉由他們的詩句,或藉由笨拙地模仿他們的詩句,獲得了向自己表達困惑、憤怒、疏離、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的感受。」

楊照在書中對著正苦惱著試圖想要讀詩的年輕的「你」,從詩、讀詩、對詩的好奇,進而對於寫詩產生興趣,探問詩人的靈感來源,還有詩和「我」之間的關係連結,與詩的相處,從自身經驗開始以一經驗長者娓娓道來一系列關於詩的筆記和註解,什麼是詩?為什麼要讀詩?怎麼讀詩和寫詩?而我們又要如何去探看那個字句簡省、語意隱蔽,滿布著不斷明滅的通透靈光,時而絕美動人、時而又殘酷冰冷如刺骨錐刃,詩意的剎那世界?

唯有詩才足以組構連繫生活日常與詩意靈光的介面,楊照以自身的經驗鋪展關於詩的方方面面,從一種遠望詩本身形成的美的引力,到逐步接近,感受詩意在語言中的流動,進而觸碰而引發最直接的反應與感同身受。在楊照的闡述中,隱隱浮現一道順應的脈絡,再經由這道脈絡為契機去發展出每個人生命中獨特的、屬於詩的本質。這是一本給尚未讀詩、或是正要開始讀詩的人的閱讀指南;同時也是一位資深讀者探尋詩世界的思索筆記。

作者簡介
楊照,本名李明駿,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主持Bravo91.3「閱讀音樂」及九八新聞臺「楊照音樂廳」廣播節目。長期於「誠品講堂」、「敏隆講堂」、「趨勢講堂」開設人文經典選讀課程。著作等身,橫跨小說、散文、評論、經典導讀等領域。近期出版有《打造新世界:費城會議與美國憲法》、《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臺灣教育缺與盲》、《誰說青春留不住》、《我想遇見妳的人生:給女兒愛的書寫》、《遊樂之心:打開耳朵聽音樂》、《世界就像一隻小風車:李維史陀與憂鬱的熱帶》、《烈焰:閱讀札記I》、《地熱:閱讀札記II》等書。

系統號:

P-007876

詩人的黃金存摺

詩人的黃金存摺

標題:

詩人的黃金存摺

時間:

2016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印刻文學

作者:

楊照 著

內容簡介:

從大時代歷史,至個人生命中任何一件可能不會被在乎的事物,都有其詩意的蘊藏,詩人以自身為界,寫下的字句不僅僅是個人的獨特生命展演,也關乎人於現實的超脫以及對真實的追索。而那些流進生命深處的詩句,總是會在面對狂喜狂悲,或是不予人言的痛心苦楚時,讓人們有更寬廣的詩意想像和可能性,甚至是找到超乎原本想像的出路。

楊照從周夢蝶、洛夫、商禽、瘂弦、楊牧五位詩人開始,從詩人歷處的時代背景和各別流離的生命景觀,切入談論臺灣現代詩在五○到六○年代的這「黃金十年」,這五位極具代表性的詩人,也就在這十年期間進入詩生命的巔峰。從孤獨國主周夢蝶、洛夫最艱澀難懂的經典之作、超現實主義商禽、最美好的歌者瘂弦、楊牧的抒情詩傳統,他們各自憑著自身的詩藝,在臺灣現代詩領域裡走出豐富精彩的路途,也替當時臺灣現代詩留下極為精純的質地。

而五位風格殊異的詩人,從人而詩再進一步含括整個年代,在楊照的析解中,凸顯他們在臺灣詩壇的特殊與代表性。楊照引領著讀者一遍遍重讀幾位經典詩人,穿透層層肌理解讀,讓讀者在原本的認知和感受之外,又再次發現可能存在著更多的未被辨認出來的意蘊,或是遺漏在歷史或時代中的詩意甚至是幽微的悲傷,還有詩句之外,隱於字句間的伏流,那些被詩人斷開、藏白的不說。在楊照的梳理之下,詩人身影如同一道道穩固的定錨,在詩隨著時代與人心際遇的流動中,標示著不使人迷途的航標。

作者簡介
楊照,本名李明駿,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主持Bravo91.3「閱讀音樂」及九八新聞臺「楊照音樂廳」廣播節目。長期於「誠品講堂」、「敏隆講堂」、「趨勢講堂」開設人文經典選讀課程。著作等身,橫跨小說、散文、評論、經典導讀等領域。近期出版有《打造新世界:費城會議與美國憲法》、《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臺灣教育缺與盲》、《誰說青春留不住》、《我想遇見妳的人生:給女兒愛的書寫》、《遊樂之心:打開耳朵聽音樂》、《世界就像一隻小風車:李維史陀與憂鬱的熱帶》、《烈焰:閱讀札記I》、《地熱:閱讀札記II》等書。

系統號:

P-007877

戰後初期楊逵與中國的對話

戰後初期楊逵與中國的對話

標題:

戰後初期楊逵與中國的對話

時間:

2016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作者:

黃惠禎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 緒論
一、詭譎多變的戰後初期
二、戰後臺灣文壇與楊逵
三、相關資料與本書綱要

第二章 戰後初期的楊逵與「中國」
一、前言
二、楊逵對中國接收政府的態度
三、楊逵與中共地下黨員的關係
四、楊逵與大陸來臺編輯的合作
五、楊逵對中國文壇的隔海呼應
六、結語

第三章 楊逵主編《一陽週報》的時代意義
一、前言
二、發行概況與創刊之目的
三、宣揚孫文思想與三民主義
四、楊逵有關臺灣政局的立場
五、追求民主自治及其困境
六、結語

第四章 楊逵策畫「中國文藝叢書」的選輯策略
一、前言
二、入選的作家與作品
三、忠於原著的直譯法
四、策畫、出版與行銷
五、與《臺灣文學叢刊》之比較
六、結語

第五章 楊逵與大陸來臺作家揚風的合作交流
一、前言
二、展轉流徙的文藝青年
三、戰後臺灣的紀實報導
四、基於改造社會的合作
五、臺灣文化與中國量尺
六、結語

第六章 結論

系統號:

P-007791

吳嵩慶日記(一)1947-1950

吳嵩慶日記(一)1947-1950

標題:

吳嵩慶日記(一)1947-1950

時間:

2016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作者:

吳嵩慶 著、吳興鏞 編注

內容簡介:

吳嵩慶(1901-1991),浙江鎮海人。上海滬江大學、法國巴黎大學畢業,歷任航空委員會經理處處長、軍政部軍需署副署長兼兵役部經理處處長、湖北省政府財政廳廳長、聯勤總部財務署署長、聯勤總部軍需署署長、聯勤總部副總司令、唐榮鋼鐵公司董事長等職。吳嵩慶自1947年至過世前都有寫日記的習慣,本書收錄最初四年的日記,時間涵蓋其於湖北省財政廳廳長任上的第三年,以及聯勤總部財務署署長的頭三年,期間並曾涉入國府黃金運臺灣的過程,是為國共內戰時期的一手史料。

系統號:

P-007826

陳懷澄先生日記(一)一九一六年

陳懷澄先生日記(一)一九一六年

標題:

陳懷澄先生日記(一)一九一六年

時間:

2016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作者:

陳懷澄 著,許雪姬 編註

內容簡介:

陳懷澄先生(一八七七-一九四○),彰化鹿港人,七歲學習漢文,一九○二年加入櫟社,為創社九老之一。他亦曾任鹿港公學校漢文教師與辜顯榮家的大和家塾教師。一九二○年為首任鹿港街長,擔任三屆街長,管理街政達十二年,任內創立鹿港街圖書館並集資興建鹿港公會堂。一九三二年底卸任公職後,移居黃竹坑。他曾留有手稿詩集《沁園詩草》(一九二一),還編著在嘉義蘭記出版的《吉光集》、《媼解集》二書。

〈陳懷澄日記〉共十六冊(一九一六-一九三二年),中缺一九一七、一九二三、一九二九年的日記,而一九二四、一九三一年各有上、下日記兩本,一九三二年者則僅記載到七月八日為止。日記的內容,呈現出其擔任街長所從事的公共事務彌足珍貴,而日記中廣泛的生活嗜好與交遊娛樂,更是相關表面史料上所無法看到的記主面相。

系統號:

P-007827

細說戲曲──搬演典故之研究

細說戲曲──搬演典故之研究

標題:

細說戲曲──搬演典故之研究

時間:

2016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文津出版社

作者:

徐筱婷 著

內容簡介:

世界上三大古老戲劇唯獨中國戲曲保存百餘劇種、萬餘劇目至今,形成獨具民族特色的戲劇文化系統,然戲業人員之藝術表現成就卻與傳統眼光對其社會階級出現極反差:「既愛其演藝,更輕其地位」,甚至在律法中明文剝奪戲班子弟之受教權,因此戲業行規均由藝師口頭傳授弟子承繼,未見集結成冊之行規章法,本書從藝人地位、搬演習俗、戲班行規及搬演禁忌對中國戲曲搬演典故作一思考及溯源之考察。

作者簡介
徐筱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碩士論文主題為《秦系文字研究》,博士論文述寫《中國戲曲搬演典故之研究》,兩大題材皆以考證為主線。曾任中華技術學院、中國科技大學兼任講師,近年兼擅辭賦文學,並結合出土文獻,於國內外發表多篇論文。

系統號:

P-007875

作為事件的文學與歷史敘述

作為事件的文學與歷史敘述

標題:

作為事件的文學與歷史敘述

時間:

2016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人間出版社

作者:

王中忱 著

內容簡介:

第一輯 晚清新型文化場域的形成
新型媒體、文化生産場域與小說作者的「有名」存在

「聲口」與視點:「新小說」敘述者位置的變移
以《新中國未來記》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為例

新式印刷、租界都市與近代出版資本的形成
商務印書館創立的前前後後

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的商務印書館

第二輯 「走向世界」的中國新文學
《改造》雜誌與魯迅的跨語際寫作

自我與他者的再確認
日本作家堀田善衛的魯迅閱讀與接受

日本中介與穆木天早期文學觀雜考

自家風景他山石
戰後日本思想文化脈絡中的丁玲

亞非作家會議與中國作家的世界認識

第三輯 後衛的意義:晚年丁玲與「新時期」
「新時期」文學體制的建構與丁玲的復出

「新時期」的文藝與政治
重讀晚年丁玲

作家生活史與文學史的交集
從幾封作家書簡談起

丁玲:一個在新詩裡生長的母題

第四輯 「滿蒙」言說與「間諜案」敘述的政治
佐爾格─尾崎事件的敘述與檔案解密的政治
以1940~1950年代日文文獻爲中心的初步檢證

「滿洲國」事件與中國新考據史學的「借喻」書寫
以傅斯年的《東北史綱》(第一卷)爲中心

民族意識與學術生產
試論《禹貢》派學人的「疆域」史觀與日本的「滿蒙」言說

系統號:

P-007882

從蒙古到大清:遊牧帝國的崛起與承續

從蒙古到大清:遊牧帝國的崛起與承續

標題:

從蒙古到大清:遊牧帝國的崛起與承續

時間:

2016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作者:

岡田英弘 著,陳心慧、羅盛吉 翻譯

報導者:

臺灣商務印書館

內容簡介:

本書日文書名為「モンゴル帝国から大清帝国へ」

本書作者岡田英弘教授掌握了十四種語言,尤其強調滿蒙史料的重要性,在本書完整重建從蒙古帝國到大清帝國版圖之下的北亞洲歷史,呈現遊牧民族視角的世界史圖像,以及從蒙古和滿洲看待中國史的新興觀點。本書是岡田教授出版的首部學術專著,更是總結其學術生涯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

岡田教授主張――蒙古自1206年成吉思汗即位開始,建立了東自日本海、西至俄羅斯草原,橫跨歐亞兩洲的帝國版圖。後來蒙古帝國分裂成為四大繼承國,其中位置最靠東的宗主國大汗政權在中國歷史上被稱為「元朝」。元朝是中國歷代王朝的其中之一,但也是蒙古帝國的一部分。1368年朱元璋包圍大都,元朝皇帝退回北方的蒙古高原,在中國歷史上的元朝於此滅亡。不過對蒙古遊牧民族而言,元朝並未終結,他們只是失去了中國這塊殖民地。

本書主張,大清帝國是蒙古帝國真正的繼承者,皇太極在1636年建立大清帝國時,在北方承繼了北元的統治正當性,之後才越過萬里長城,於1644年得到明朝的領土。在論述中國歷史時,除了南方的中國本土之外,也不可忽略北方的正統性以及從蒙古史和滿州史看中國的觀點。在此一觀點的引導之下,所看到的不是單一的中國史,而是更多元、更完整、更具包容性的亞洲史與世界史。

作者簡介
岡田英弘,專攻為中國史、滿洲史、蒙古史與日本古代史。1953年畢業於東京大學文學部東洋史學科。1957年以《滿文老檔》之研究獲得日本學士院賞。歷任東京外國語大學亞非語言文化研究所教授,現為東京外國語大學名譽教授。

著作有《何為歷史》(《歴史とはなにか》,文春新書)、《倭國》(《倭国》,中公新書)、《世界史的誕生》(《世界史の誕生》)、《日本史的誕生》(《日本史の誕生》)、《倭國的時代》(《倭国の時代》,以上為筑摩文庫)、《難以對付國家──中國》(《この厄介な国中国》,wac)、《從蒙古帝國到大清帝國》(《モンゴル帝国から大清帝国へ》,藤原書店)等書。

譯者簡介
陳心慧,青山學院大學國際傳播學系碩士畢業。旅居日本十年後返臺,現為專業日中翻譯、口譯人員。譯有《餐桌上的日本史》、《世界史的誕生》、《代表的日本人》等書。

羅盛吉,著迷於歷史與語言,現為自由譯者。

系統號:

P-007918

爺們的天空:金門學術研究略論

爺們的天空:金門學術研究略論

標題:

爺們的天空:金門學術研究略論

時間:

2016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秀威資訊公司

作者:

羅志平 著

內容簡介:

Chapter 1 導論

Chapter 2 古蹟與建築
 古蹟研究
 聚落研究
 碑碣研究

Chapter 3 史學與文物
 學術會議
 戰役史蹟
 譜牒族譜
 文物器具

Chapter 4 歷史與人物
 方志志書
 史話村史
 華僑研究
 移民研究
 人物傳記

Chapter 5 宗教與信仰
 宗廟建築
 信仰習俗

Chapter 6 社會與經濟
兩岸關係(小三通研究)
 警政與消防研究
 觀光遊憩研究

Chapter 7 文學與藝術
 文學研究
 藝術研究

Chapter 8 自然與生態
 動物研究
 植物研究
 生態研究

Chapter 9 結論

系統號:

P-007919

佛教禪修傳統:比較與對話——2014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佛教禪修傳統:比較與對話——2014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標題:

佛教禪修傳統:比較與對話——2014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時間:

2016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法鼓文化事業公司

作者:

莊國彬 主編

內容簡介:

前言(釋惠敏)

編者序(莊國彬)

The Second Absorption in Early Buddhist Discourse (Bhikkhu Anālayo)

On Uttering and Hearing Sound When in the First Trance Stage: Theravāda, Sarvāstivāda and Mahāsāghika Viewpoints (Bart Dessein)

Role of Personality in the Practice of Meditation (Mahesh A. Deokar)

Seeing Avijñapti-rūpa: Buddhist doctrine and meditative experience in India and China (Eric M. Greene)

How Was Visualization Depicted in Art? A Comparative Study of Guanjing bianxiang MG. 17669 and Дx316 through Digital Restoration (Nobuyoshi Yamabe)

看話參禪之研究──淵源、途徑與主要類型(賴賢宗)

中國禪宗詩偈於生命教育之應用初探──以編寫《哪兒飄來這些雲》一書為例(辜琮瑜)

系統號:

P-007931

戊戌政變的臺前幕後

戊戌政變的臺前幕後

標題:

戊戌政變的臺前幕後

時間:

2016年5月

出版單位:

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作者:

馬勇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拉開政治變革的帷幕
外交難題與內政改革
官場來了個年輕人
激進與保守:中國政治的古老話題
政治變革悄然發動

第二章改革共識與差異
廢八股還是廢科舉
一個可以適可而止的新科舉方案
京師大學堂:新政第一大舉動
話語權、控制權與利益關切

第三章維新陣營:內部爭鬥與外部衝突
洛陽紙貴:《時務報》的成功
無法共富貴:《時務報》的內部爭鬥
湖南新政:中國新希望
誰是湖南新政的終結者

第四章黨爭與利益集團
王照上書:無關乎新舊
罷免禮部六堂官
超常提升四軍機章京
伴食宰相與寵臣鬥法
外交調整:党爭的外部資源

第五章改革步入深水區
制度局:廢我軍機?
懋勤殿:奪我大權?
裁撤冗署與冗員:官場大地震

第六章各路英雄會京城
一個傳說引發的政治恐慌
等待伊藤
李提摩太來了
袁世凱進京
綠林好漢也來了

第七章想像衝突與衝突想像
楊銳建議成了政局轉變的關鍵
康有為鋌而走險
政局變動中的日本因素

第八章破綻在哪里
刀逼袁世凱
皇太后突然回宮
康有為悄然出走

第九章政治轉折關鍵點
其實沒有誰告密
重建垂簾體制
「多餘的話」:康廣仁究竟說了什麼
第一批抓捕

第十章政治清理:為了再出發
國際干預:挽救張蔭桓
誅殺六君子
清查與防止擴大化
黑暗終歸會過去

系統號:

P-007792

紅頭嶼土俗調查報告

紅頭嶼土俗調查報告

標題:

紅頭嶼土俗調查報告

時間:

2016年5月

出版單位:

臺北:唐山出版社

作者:

鳥居龍藏 原著,林琦 翻譯,余光弘 校訂

內容簡介:

緒言

第一章 頭髮附身體裝飾

第二章 衣冠

第三章 家屋

第四章 食物

第五章 食物烹調、食器及日用品

第六章 土器、土偶及土製品

第七章 雕刻及船

第八章 發火法

第九章 農業及農具

第十章 漁業及漁具

第十一章 利器附鍛冶術

第十二章 武器

第十三章 銀及冶銀術

第十四章 宗教及埋葬

第十五章 雜部

系統號:

P-007824

國家、族群與基督宗教:西部苗族調查報告

國家、族群與基督宗教:西部苗族調查報告

標題:

國家、族群與基督宗教:西部苗族調查報告

時間:

2016年5月

出版單位:

臺北:唐山出版社

作者:

黃宣衛、劉芳 主編

內容簡介:

第一章 基督教與天主教在華傳播歷史概述(劉芳)
一、廣義的基督教——基督教與天主教傳入中國的基本情況概述
二、天主教在中國西南三省的傳播史
三、基督教在中國西南各省的傳播歷史
四、小結

第二章 基督教在西部苗族地區的傳播(劉芳)
一、西部苗族與基督教的緣起
二、滇之北、中、東北等地區西部苗族的基督教發展
三、教派和信仰特點
四、傳播中的「教案」問題和教派之爭在民間的負面影響
五、西部苗族的基督教中心開始向西遷移
六、雲南省神學院
七、小結
參考相片

第三章 基督教信仰與「國家」的遭逢:以川黔滇交境「苗族」為例(王乃雯)
一、前言
二、基督教進入的歷史脈絡:「國家」與「地方社會」的兩種視角
三、基督教、地方勢力及國家力量的交纏:以循道公會傳教區域為例
四、「教會」與「國家」的兩種對應關係:循道公會與英美內地會的對照
五、何謂「三自」、「愛國」?國家意識與地方主體性的拉扯
六、結論
參考相片
  
第四章 兩個苗族基督教發展的村寨調查(劉芳)
一、P村調查報告
二、D村調查報告
三、小結
參考相片

第五章 天主教在西部苗族的傳播以及L寨調查報告(劉芳)
一、皈依天主教的西部苗族
二、L寨調查報告
三、小結
參考相片

第六章 社會網絡關係的想像與實踐:以做為「跨境民族」與「天主教徒」的滇東南Hmong人為例(王乃雯)
一、前言
二、桃村的天主教化進程與發展
三、結論
參考相片

第七章 由文獻資料看三個苗族聚落婚喪喜慶儀式(劉容貴)
一、前言
二、三個聚落的婚喪喜慶
三、結語
參考相片

第八章 結論
一、國家和族群視角中的「洋教入侵」與「民族文化傳承」(劉芳)
二、少數民族、國家與基督宗教──西部苗族與臺灣阿美族的初步比較(黃宣衛)

系統號:

P-007825

陸游史傳散文探論──以《南唐書》為例

陸游史傳散文探論──以《南唐書》為例

標題:

陸游史傳散文探論──以《南唐書》為例

時間:

2016年5月

出版單位:

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作者:

簡彥姈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步驟
第三節 相關文獻之探討
第四節 陸游與《南唐書》之關係
第五節 陸游《南唐書》版本考述
結語

第二章 陸游《南唐書》之繼承與開創
第一節 承沿正史家法
第二節 脫胎並時諸史
第三節 自成一家風貌
結語

第三章 陸游《南唐書》之內容史事
第一節 南唐之承襲吳祚
第二節 南唐之內政措施
第三節 南唐之朋黨傾軋
第四節 南唐之軍事戰役
第五節 南唐之外交關係
第六節 南唐之文化發展
第七節 南唐之亡於宋朝
結語

第四章 陸游《南唐書》之思想內涵
第一節 儒家思想
第二節 道家思想
第三節 佛教思想
結語

第五章 陸游《南唐書》之寫作特色
第一節 妙於鎔裁,突顯中心思想
第二節 謹於布局,巧設篇章結構
第三節 長於徵引,保留文獻史料
第四節 精於描摹,重現歷史情境
第五節 善用對白,還原人物形象
結語

第六章 陸游《南唐書》之影響
第一節 增注陸游史書
第二節 澤被史傳著述
第三節 探究南唐歷史
結語

第七章 結論

系統號:

P-007878

成長的迹線:臺灣五○年代小說家的成長書寫(1950-1969)

成長的迹線:臺灣五○年代小說家的成長書寫(1950-1969)

標題:

成長的迹線:臺灣五○年代小說家的成長書寫(1950-1969)

時間:

2016年5月

出版單位:

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作者:

戴華萱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問題意識的形成
第二節 西方成長小說的源起、定義及特色
第三節 臺灣成長小說之相關文獻探討
第四節 研究理路及論文架構

第二章 「共」我成長──個人成長論述與家國想像
第一節 五、六○年代的臺灣文學生態
第二節 少年中國,成年臺灣──反共小說的成長論述
第三節 反共小說的性別/成長政治
本章結語

第三章 我是誰?──臺籍作家的成長論述與家國認同
第一節 身分認同的成長論述
第二節 成長中的身分—臺灣意識的身分禁區
本章結語

第四章 人生成長三部曲──個人成長論述的社會觀照
第一節 啟蒙者──校園教育的成長紀實
第二節 尋夢者──社會新鮮人的成長論述
第三節 愛情婚姻與自我成長意識的萌發
本章結語

第五章 成長論述的危機與困境──成長?反成長?
第一節 愚騃童心──遙想童年的烏托邦
第二節 成長的困境—逃避/終結的成長論述
本章結語

第六章 結論

系統號:

P-007879

中國學研究法

中國學研究法

標題:

中國學研究法

時間:

2016年5月

出版單位: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作者:

武內義雄 著,吳鵬 翻譯

內容簡介:

《中國學研究法》是武內義雄先生學術圓融之後的著作,敘述自身的學問方法,明確的顯示繼承清朝考證學之京都中國學方法論的核心所在。既說明文字學和目錄學是中國學研究法的基礎,也強調輯佚、校讐和整理是中國學的共通研究法。武內義雄先生強調文字學不是文字語源的研究而是經典訓詁的根底。目錄學則是選別中國文獻的重要依據。輯佚、校讐和整理是中國學研究者的使命。文獻蒐集校勘之後,要綜合性的整理文獻成立的先後關係,就需要洞察文獻的歷史背景。但是歷史記載要皆傳統的通說,要判別傳統解釋的正誤,避免獨斷,則有確立客觀標準的必要。武內義雄先生既適用於文獻批判,也應用於思想背景的歷史考察,而建構中國思想史學。

作者簡介
武內義雄,字誼卿,號述庵,生於一八八六年,卒於一九六六年。日本三重縣人。一九一○年京都帝國大學文科大學哲學科畢業。一九一九年留學中國。一九二三年起擔任東北帝國大學法學文學部教授,翌年任該校圖書館館長,一九四八年任該校名譽教授。一九五七年任日本學士院會員,一九五九任名古屋大學中國哲學講師。武內義雄被譽為是日本學界最早用思想史的方法,來研究中國經學的思想史家,中國哲學思想史研究的早期實證論代表。在中國文化的研究方面,著有專書《老子原始》、《老子的研究》、《老子與莊子》、《論語譯注》、《諸子概說》、《中國思想史》、《論語的研究》、《中國思想史》等。後有《武內義雄全集》十卷行世。

譯者簡介
吳鵬,日本長崎衛斯理公會大學學士(社會學),日本國立長崎大學大學院生產科學研究科碩士(環境學),日本國立長崎大學大學院生產科學研究科博士(環境學、學術)。現任天津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日文系專任講師,天津師範大學津沽學院外語系客座講師,東亞漢學研究學會會員。研究方向與專長:日本漢學史、日語語言文學。

系統號:

P-007881

明代觀音信仰之研究

明代觀音信仰之研究

標題:

明代觀音信仰之研究

時間:

2016年5月

出版單位:

臺北:法鼓文化事業公司

作者:

徐一智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時間分期
第三節 名詞釋義:「觀音信仰」的意義
第四節 研究回顧
第五節 研究架構

第二章 印度的觀音信仰與傳入華之情況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印度觀音身世與信仰的發展
第三節 觀音信仰入華路線與各代發展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明代觀音信仰的普及狀況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明代觀音信仰的普遍情況
第三節 明代觀音信仰盛行的原因
第四節 明代經錄所收的觀音經典
第五節 小結

第四章 明代觀音菩薩的形象(上)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千手千眼觀音
第三節 南海觀音

第五章 明代觀音菩薩的形象(下)
第一節 魚籃觀音
第二節 白衣送子觀音
第三節 小結:兼述明代觀音形象的特質

第六章 明代僧尼與觀音信仰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高僧傳中信仰觀音僧侶的生平事蹟
第三節 高僧傳中信仰觀音僧侶的宗教特質
第四節 小結

第七章 明代佛教居士與觀音信仰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明代居士信仰觀音的因緣
第三節 《觀音經持驗記》的作者生平概況與寫作緣起
第四節 《觀音經持驗記》中明代居士崇信觀音之內涵
第五節 《觀音經持驗記》中觀音信仰的淨土法門特質
第六節 《觀音經持驗記》中賜子之現世淨土轉化需求
第七節 小結

第八章 結論

系統號:

P-007929

佛教中陰身思想之源流與發展

佛教中陰身思想之源流與發展

標題:

佛教中陰身思想之源流與發展

時間:

2016年5月

出版單位:

臺北:法鼓文化事業公司

作者:

釋常延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陳述與研究目的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文獻評介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結構 

第二章 「中有」是否存在之諍論
第一節 有無「中有」之辯論 
一、「無中有」之論證與反方之回應 
二、「有中有」之論證與反方之回應 
三、小結

第二節 有無「中有」論諍原因之解析 
一、教證方面之論諍原因解析 
二、理證方面之論諍原因解析 
三、小結

第三節 對有無「中有」論諍之批判與異調 
一、對有無「中有」論諍之批判 
二、有無「中有」之異調 
三、小結 

第三章 佛教經論中之「中有」概念
第一節 「中有」之特性 
一、誰能見到「中有」 
二、「中有」之生起與飲食 
三、「中有」之功用與特殊能力 
四、「中有」形相諸問題 
五、小結

第二節 「中有」之轉生歷程 
一、 化生「中有」之歷程 
二、「中有」之結生歷程 
三、「中有」之存在時間 
四、小結 

第三節 「中有」形類能否轉變之問題 
一、「中有」形類不能轉變 
二、「中有」形類可以轉變 
三、小結

第四章 「中有」概念在漢藏兩地之發展舉隅
第一節 「中有」概念在漢傳佛教發展之例 
一、《釋淨土群疑論》對「中有」問題的討論 
二、印光大師對「中有」的看法 
三、小結 

第二節 「中有」概念在藏傳佛教發展之例 
一、《中有大聞解脫》與《六中有自解脫導引》 
二、寧瑪派對「中有」的詮釋 
三、小結

第五章 結論 
一、綜論研究之結果 
二、對本研究之檢討 
三、後續研究之展望 
參考文獻 

系統號:

P-007932

楚辭探析

楚辭探析

標題:

楚辭探析

時間:

2016年4月

出版單位:

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作者:

周秉高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 楚辭概說
 第一節 楚辭界說
 第二節 楚辭產生的背景
 第三節 楚辭的特徵

第二章 屈原考論
 第一節 兩則被埋沒了八百多年的資料
 第二節 屈原的人生軌跡梳理
 第三節 屈原的思想軌跡梳理
 第四節 屈原及其作品對後代的深遠影響

第三章 《離騷》求真
 第一節 《離騷》題解
 第二節 《離騷》層次分析
 第三節 《離騷》的價值

第四章 《九歌》釋疑
 第一節 《九歌》題解
 第二節 《九歌》各篇層次分析
  1.《東皇太一》探析
  2.《雲中君》探析
  3.《湘君》探析
  4.《湘夫人》探析
  5.《大司命》探析
  6.《少司命》探析
  7.《東君》探析
  8.《河伯》探析
  9.《山鬼》探析
  10.《國殤》探析
  11.《禮魂》探析
 第三節 《九歌》的藝術特色

第五章 《天問》層次
 第一節 《天問》題解
 第二節 《天問》層次
 第三節 《天問》的藝術成就

第六章 《九章》解析
 第一節 《惜誦》探析
 第二節 《涉江》探析
 第三節 《哀郢》探析
 第四節 《抽思》探析
 第五節 《懷沙》探析
 第六節 《思美人》探析
 第七節 《惜往日》探析
 第八節 《橘頌》探析
 第九節 《悲回風》探析

第七章 《遠遊》探幽(附《卜居》《遠遊》探析)
 第一節 《遠遊》探析
 第二節 《卜居》探析
 第三節 《漁父》探析

第八章 「二招」理惑
 第一節 「二招」著作權之爭述略
 第二節 「二招」的寫作時地新考
 第三節 《大招》層次分析
 第四節 《招魂》層次分析

第九章 《九辯》新箋
 第一節 《九辯》題解
 第二節 《九辯》層次分析
 第三節 《九辯》的寫作特色

系統號:

P-007793

詩經古義探源

詩經古義探源

標題:

詩經古義探源

時間:

2016年3月

出版單位:

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作者:

鄭玉姍 著

內容簡介:

第壹章 緒論:《詩經》的研究現況與困難點突破
 第一節 《詩經》的內容
 第二節 《詩經》研究之困難與研究現況
 第三節 本書所採用之方法與預期成果

第貳章 〈小雅.斯干〉「夢蛇生女」夢兆探源
 第一節 「維虺維蛇,女子之祥」傳統經解
 第二節 中國神話之「蛇」形象探析
 第三節 女媧之生育神形象探析
 第四節 蛇圖騰崇拜探析
 第五節 墓葬文物之「人面蛇身像」形象探析
 第六節 遠古「蛇崇拜」即對女性孕育力量之崇拜

第參章 〈小雅.斯干〉寢嬰習俗探源
 第一節 「生男載牀生女載地」傳統經解
 第二節 上古至漢代女子地位之演變
 第三節 談寢具之演變
 第四節 「乃生男子,載寢之牀」風俗探析

第肆章 〈小雅.漸漸之石〉雨兆探源
 第一節 「月離於畢,俾滂沱矣」經解
 第二節 「有豕白蹢,烝涉波矣」經解
 第三節 先秦典籍之「豕」形象探析
 第四節 「豕涉波」與「降雨」、「大水」傳說溯源
 第五節 「封豨」與河神馮夷、雨神屏翳之關聯探析
 第六節 「有豕白蹢」意涵探析
 第七節 豕豬被奉為雨(水)神之演變過程

第伍章 〈鄘風.蝃蝀〉指虹禁忌探源
 第一節 〈鄘風.蝃蝀〉詩旨經解
 第二節 「蝃蝀在東,莫之敢指」傳統經解
 第三節 古文字中的「虹」字
 第四節 雙頭龍、交龍出土文物與生殖崇拜
 第五節 傳世典籍中的「虹蜺」形象探析
 第六節 指虹禁忌源自先民對降雨及生殖力量的敬畏

第陸章 結論:本書之研究成果與未來展望
 第一節 本書之研究成果
 第二節 未來研究之展望

系統號:

P-007794

近百年來日本學者《三禮》之研究

近百年來日本學者《三禮》之研究

標題:

近百年來日本學者《三禮》之研究

時間:

2016年3月

出版單位:

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作者:

工藤卓司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 近代以來日本《三禮》研究的特色及其問題意識
前言
第一節 日本明治時期以前的《三禮》學
第二節 日本明治以後對「禮」的言論
第三節 日本近代以來《三禮》研究的特色
結語

第二章 日本學者《周禮》之研究
前言
第一節 《周禮》的和刻本與日譯
第二節 《周禮》文獻學研究
第三節 《周禮》內容的研究
結語

第三章 日本學者《儀禮》之研究
前言
第一節 《儀禮》的和刻本與日譯
第二節 《儀禮》文獻學研究
第三節 《儀禮》內容的研究
結語

第四章 日本學者《禮記》之研究
前言
第一節 《禮記》的和刻本與日譯
第二節 《禮記》文獻學研究──以成書問題為中心
第三節 《禮記》思想研究
結語

系統號:

P-007880

對蹠與融攝:唐人生命情調與審美風尚

對蹠與融攝:唐人生命情調與審美風尚

標題:

對蹠與融攝:唐人生命情調與審美風尚

時間:

2016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作者:

林淑貞 著

內容簡介:

本書藉由「對蹠」、「融攝」兩個視角探論唐代詩人豁顯的生命情調與審美風尚。「對蹠」指相斥相合、相反相成、相拒相依的儒、釋、道思惟,共同流衍在唐宋型分野、對治的唐代裡,融攝成詩家獨特的生命特質與氣性。全書分上下二卷,上卷〈疏文澡理〉以統合論述為主,一論王梵志勸善諷俗、導俗入佛的寓言詩;二論王維詩歌圖景中的人物作用與體現;三論李白地域流轉之世用與自我衝突;四論李白遊仙詩的生命反差;五論李賀〈馬詩〉詩義類比之求用情結;六論唐詩「以女為喻」的情境連類;七論蔡夢弼建構的論杜視域。下卷〈飛彩流金〉以釐析詩家作品為主,有魏徵、張若虛、陳子昂、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李義山等人,透過上下卷分析,冀能梳理詩人的心境流轉,進而體察其美感意向。

作者簡介
林淑貞,臺灣師範大學博士。現任中興大學中文系教授兼主任、中國唐代學會理事長、《興大中文學報》主編、十二年國教國語文課綱副召集人;曾任日本山口大學客座教授、中興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研究員、臺灣學生學習成就評量資料庫國中組主持人、《興大人文學報》、《興大校友》主編。著有《詩話的別響與新調:晚清林昌彝詩論抉微》、《詩話論風格》、《中國詠物詩「託物言志」析論》、《寓莊於諧──明清笑話型寓言論詮》、《表意.示意.釋義:中國寓言詩析論》、《近五十年臺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概況:以1949─2006年碩博士論文為觀察範疇》、《尚實與務虛:六朝志怪書寫範式與意蘊》、《笑看人間:中國式的幽默》等書。

系統號:

P-007883

香港研究作為方法

香港研究作為方法

標題:

香港研究作為方法

時間:

2016年7月

出版單位:

香港:中華書局

作者:

朱耀偉 主編

內容簡介:

導論:香港(研究)作為方法

第一編:誰的香港?
引言
周蕾:金剛在香港:從美國看九七「交接」(節錄)
陳清僑:否想未來
羅永生:(晚)殖民城市政治想像(節錄)
李歐梵:香港文化定位:從國際大都市到世界主義
呂大樂:終於需要面對未來:香港回歸及其設計上的錯誤
朱耀偉:何為香港?現狀迷思破滅之後

第二編:哪種方法?
引言
陳冠中、李歐梵:香港作為方法
陳國球:收編香港:中國文學史裏的香港文學
吳俊雄、馬傑偉、呂大樂:港式文化研究
張美君:尋找香港電影的獨立景觀(節錄)
洛楓:這些年來的迷與思(節錄)
麥高登:世界中心的貧民窟:香港重慶大廈——未來(節錄)

第三編:本土/混雜
引言
也斯:化故為新、雅俗共存:香港文學的特色與文化機制的反思
潘國靈:「本土」的十年變化
彭麗君:本土與跨本土(節錄)
馬傑偉:本土教學與研究的語文政治
羅貴祥:目無鄰人:少數族裔與香港的華人社會

編後記

系統號:

P-007920

顏師古經史注釋論叢

標題:

顏師古經史注釋論叢

時間:

2016年6月

出版單位: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劉殿爵中國古籍研究中心

作者:

潘銘基 著

報導者:

莫平(劉殿爵中國古籍研究中心)

內容簡介:

由潘銘基教授撰著、中國文化研究所劉殿爵中國古籍研究中心出版之《漢達古籍研究叢書》第三十八種《顏師古經史注釋論叢》,已於2016年6月出版。唐代顏師古著有《顏氏字樣》、《匡謬正俗》,注釋《漢書》、《急就篇》,參與《五經正義》和《隋書》之編撰,著述甚豐,蔚為大家。前人研究顏師古之學術成就,少有從其注釋入手,細論其經學、正字學之地位。本書作者以顏師古在諸書之注解為根本,利用文本細讀,以及排比對讀之方式,討論其釋義與唐代經學之關係,並及其正字學,以及其史注對唐代注史者之影響,從而建構更為完整之顏師古學術研究。

系統號:

P-007853

谷崎潤一郎——中国体験と物語の力

谷崎潤一郎——中国体験と物語の力

標題:

谷崎潤一郎——中国体験と物語の力

時間:

2016年8月

出版單位:

東京:勉誠出版

作者:

千葉俊二、銭暁波 編

內容簡介:

Ⅰ 物語の力
座談会:物語の力――上海の谷崎潤一郎(千葉俊二、銭暁波、日高佳紀、秦剛)
物語る力――谷崎潤一郎の物語方法(千葉俊二)
文学モデルとしての推理小説―谷崎潤一郎の場合(アンヌ・バヤール=坂井)

Ⅱ 中国体験と物語
「お伽噺」としての谷崎文学――「オリエンタリズム」批判再考(清水良典)
陰翳礼讃の端緒としての「西湖の月」(山口政幸
十年一覚揚州夢―谷崎潤一郎「鶴唳」論(林茜茜)
「隠逸思想」に隠れる分身の物語―『鶴唳』論(銭暁波)
谷崎潤一郎と田漢―書物.映画.翻訳を媒介とした出会いと交流(秦剛)

Ⅲ 物語の変容―中国旅行前後
『嘆きの門』から『痴人の愛』へ―谷崎潤一郎・中国旅行前後の都市表象の変容(日高佳紀)
都市空間の物語―横浜と『痴人の愛』(ルイーザ・ビエナーティ)
「卍」の幾何学(スティーヴン.リジリー)
『アラビアン.ナイト』から〈歌〉へ―「蓼喰ふ蟲」の成立前後(細川光洋)
放浪するプリンスたちと毀損された物語―〈話の筋〉論争から「谷崎源氏」、そして村上春樹「海辺のカフカ」へ(西野厚志)

Ⅳ 可能性としての物語
谷崎潤一郎における異界憧憬(明里千章)
谷崎文学における「盲目」と美学の変貌―『春琴抄』を中心に(鄒波)
表象空間としてのふるさと―谷崎が見た昭和初期の東京.『芸談』を視座として(ガラ・マリア・フォッラコ)
愛を分かち合う―『夢の浮橋』における非オイディプス(ジョルジョ・アミトラーノ)
谷崎潤一郎『人魚の嘆き』の刊行について(田鎖数馬)

特別寄稿
熱血青年から中国近代憲政思想と実践の先駆者へ―宋教仁の東京歳月への一考察(徐静波)

系統號:

P-007857

血の報復——「在満」中国人作家短篇集

血の報復——「在満」中国人作家短篇集

標題:

血の報復——「在満」中国人作家短篇集

時間:

2016年7月

出版單位:

東京:ゆまに書房

作者:

岡田英樹 翻譯編輯

內容簡介:

【収録作品】
血の報復(王秋蛍)
「本のはなし」舒柯(王秋蛍) 
ユスラウメの花(疑遅)
山海外経(古丁)
臭い排気ガスのなかで(山丁)
荒野を開拓した人たち(山丁)
掌篇小説三篇──「風」、「柴を刈る女」、「忽瑪河の夜」(但娣)
放牧地にて(磊磊生)
十日間(袁犀)
ある街の一夜(関沫南)
河面の秋(田兵)
香妃(爵青)

【附録】
「在満」中国人作家の日訳作品目録

系統號:

P-007855

莫言の文学とその精神——中国と語る講演集

莫言の文学とその精神——中国と語る講演集

標題:

莫言の文学とその精神——中国と語る講演集

時間:

2016年7月

出版單位:

東京:東方書店

作者:

莫言、林敏潔 編,藤井省三、林敏潔 翻譯

內容簡介:

1.私と新歴史主義文学思潮 1998年10月18日(臺北図書館)

2.中国語出版人の新たな役割と挑戦 2001年3月29日(臺北出版節)

3.都市体験と作家の居場所 2001年3月30日(臺北出版節「作家の夜」)

4.翻訳家の功徳(くどく)は無量(むりょう) 2001年10月8日(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

5. 庶民として書く 2001年10月24日(蘇州大学)

6. 作家とその創造 2002年9月(山東大学文学院)

7. 文学個性化に関する愚見 2004年8月(深圳社会大講堂)

8. 細部と真実〔神は細部に宿り、真実は細部に宿る〕 2005年4月8日(中央電視臺)

9. 中国小説の伝統――私の長篇小説三作から語り始める 2006年5月14日(魯迅博物館)

10. 上海大学講演 2006年6月26日 (上海大学)

11. 莫言に関する8つのキーワード 2006年8月

12. 現代文学創作における十大関係をめぐる試論 2006年11月19日(第7回深圳読書論壇)

13. 文学と青年 2007年6月(深圳)

14. 東北アジア時代の主人公 2007年8月8日(韓国大学生訪中団)

15. 私の文学経験 2007年12月9日(山東理工大学)

16. 仏光は普(あまね)く照らす 2008年4月(「二一世紀アジア文化発展展望」フォーラム)

17. 私はなぜ書くのか 2008年6月13日(紹興文理学院)

18. 香港浸会大学「紅楼夢文学賞」を受賞して 2008年9月(香港浸会大学)

19. 人みな泣く時にも、泣かぬ人を認めるべし 2009年4月(中国文学海外伝播プロジェクト開始セレモニー)

20. 読書とは己を読むこと 2009年12月17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賞授賞式)

21. 壊滅の中での省察 『文藝春秋』2012年3月号

系統號:

P-007856

ニクソン訪中機密会談録(増補決定版)

ニクソン訪中機密会談録(増補決定版)

標題:

ニクソン訪中機密会談録(増補決定版)

時間:

2016年7月

出版單位:

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

作者:

毛里和子、毛里興三郎 翻譯

內容簡介:

今日の米中関係の始まりとなった、毛沢東、周恩来、ニクソン、キッシンジャーによる世紀の外交交渉の全貌。黒塗りだった箇所を初めて邦訳し、新たに公開された資料を増補するとともに、詳細な解説を加えた決定版。

系統號:

P-007889

勃興する「民」:超大国.中国のゆくえ

勃興する「民」:超大国.中国のゆくえ

標題:

勃興する「民」:超大国.中国のゆくえ

時間:

2016年7月

出版單位:

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

作者:

新保敦子、阿古智子 著

內容簡介:

序章 豊かさへの渇望と閉塞する社会空間
 第一節 市場経済と教育にかける国歌の夢
 第二節 受験戦争の激化と固定化する格差
 第三節 社会の断裂と進まない民主化
 第四節 本書の構成

第一章 英語教育と地域間.民族間の教育格差
 第一節 中国における小学校英語必修化への動き
 第二節 中国における英語教科書
 第三節 都市部における英語教育
 第四節 少数民族における三言語教育の現状
 第五節 少数民族における三言語育の問題

第二章 少数民族大学生と就職
 第一節 大学生の就労の実態
 第二節 少数民族大学生の就職状況
 第三節 上級学校進学に対するアスピレーションの低下

第三章 移動の中の少数民族家族と文化伝承
 第一節 移動する中国少数民族
 第二節 留守児童
 第三節 学校の統廃合をめぐって
 第四節 寄宿制の問題点

第四章 格差社会の構造
 第一節 「社会主義市場経済」の土地制度
 第二節 格差拡大を助長する戸籍・社会保障制度

第五章 揺れ動く言論空間
 第一節 インターネット時代の言論空間
 第二節 習近平政権下の言論統制と世論工作
 第三節 進まない民主化

第六章 国境を越えた公共圏の構築に向けて
 第一節 「公民運動」のポテンシャル
 第二節 公共圏の構築に向けて

終 章 勃興する「民」と社会の再生への道
 第一節 自由と民主をめぐる葛藤の中で
 第二節 言論の自由と国家の発展

系統號:

P-007927

消え去る差異、生み出される差異:中国水上居民のエスニシティ

消え去る差異、生み出される差異:中国水上居民のエスニシティ

標題:

消え去る差異、生み出される差異:中国水上居民のエスニシティ

時間:

2016年6月

出版單位:

仙臺:東北大學出版會

作者:

稲澤努 著

內容簡介:

序章 問題の所在

第1章 水上居民像の形成

第2章 水上居民像の再編

第3章 調査地概況——広東における汕尾

第4章 汕尾における「漁村」の成立

第5章 「漁村』の廟活動と漁民像の資源化ー漁村理事会の活動を中心に

第6章 汕尾市における諸エスニック・カテゴリーと「漁民」

第7章 あらたな他者とエスニシティ

終章 結論——消え去る差異、生み出される差異

系統號:

P-007784

近代中国研究と市古宙三

近代中国研究と市古宙三

標題:

近代中国研究と市古宙三

時間:

2016年6月

出版單位:

東京:汲古書院

作者:

東洋文庫近代中国研究班 編

內容簡介:

「戦後中国近代史研究と東洋文庫──市古先生のお仕事を偲ぶ」

戦後中国近代史研究と東洋文庫(久保田文次)

学生としてみた市古先生(浜口允子)

外国人研究者として見た市古先生(リンダ・グローブ)

市古先生とAF問題(石島紀之)

市古宙三先生と近代中国研究─中央大学との関わり(土田哲夫)

文庫の中からの市古先生(鶴見尚弘)

(附)報告レジュメ(久保田文次,土田哲夫)

戦後中国近代史研究における東洋文庫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の果たした役割について(林明徳)

系統號:

P-007840

日本における中国画題の研究

日本における中国画題の研究

標題:

日本における中国画題の研究

時間:

2016年6月

出版單位:

東京:勉誠出版

作者:

張小鋼 著

內容簡介:

序章 日本における中国画題へのアプローチ
一、和製中国画題とは何か
二、和製中国画題の形成過程
おわりに

第一章 白楽天来日の伝説とその変容―「白楽天」を中心に
一、白楽天来日の伝説について
二、浮世絵『白楽天』について
おわりに

第二章「楊貴妃の古事」を読む―その愛情の証をめぐって
はじめに
一、中国における愛情の証についての記述
二、日本おける楊貴妃死後の伝説
三、挿絵「楊貴妃の古事」について
おわりに

第三章「返魂香」考―「李夫人」との関係をめぐって
はじめに
一、史料に見る李夫人の記述
二、返魂香の様々な伝説
三、返魂香と李夫人
四、日本における「返魂香」構図の形成
おわりに

第四章 『画筌』における中国仙人の一考察
はじめに
一、林守篤の『画筌』について
二、林守篤の『画筌』における中国史料
三、問題点について
おわりに

第五章「蝦蟇仙人」考
はじめに
一、侯先生
二、劉海蟾
三、劉海と三本足のカエル
四、中国の年画における「劉海戯蟾図」
五、「蝦蟇仙人」の人物造形について
おわりに

第六章「費長房」考―「鶴に乗る美人」型の成立をめぐって
一、「俗人費長房」と「方士費長房」と「仙人費長房」
二、「竹杖に乗る費長房」と「鶴に乗る費長房」
三、「鶴に乗る美人」の型化
おわりに

第七章「張良吹簫図」考―北斎「張良図」の補説
一、北斎「張良吹簫図」について
二、「張良吹簫図』と『新刻剣嘯閣批評西漢演義伝』
三、絵本『漢楚軍談絵尽』と年画『張良吹簫破楚軍』
おわりに

第八章『唐詩選画本』考―詩題と画題について
はじめに
一、『唐詩選画本』の編集過程
二、『唐詩選画本』における『唐詩画譜』の影響
三、『唐詩選』の詩題と『唐詩選画本』の画題
おわりに

第九章 江戸時代における異文化受容の空間意識―瀟湘八景を中心に
はじめに
一、「瀟湘八景」における中国人の空間意識
二、日本における「瀟湘八景」の受容
三、浮世絵における「八景」の受容形態
四、八景受容に見る日本人の空間意識
おわりに

終章 今後の課題について
一、中国画題についての調査
二、中国画題の出展についての調査
三、中国画題と仏教の題材
四、類似中国画題の見分け
五、和製中国画題について

系統號:

P-007913

近世日本の歴史叙述と対外意識

近世日本の歴史叙述と対外意識

標題:

近世日本の歴史叙述と対外意識

時間:

2016年6月

出版單位:

東京:勉誠出版

作者:

井上泰至 編

內容簡介:

序―自分らしさという「確信」はどこから生まれるのか?(井上泰至)

第一部 「武」の記憶のナルシシズム
朝鮮観の変転―近世の歴史叙述と対外認識を論ずるために(井上泰至)
写本軍書類に見る朝鮮出兵時の立花宗茂と小早川隆景―語り継がれる「碧蹄館の戦い」の記憶(倉員正江)
フヴォストフ事件と『北海異談』―壬辰戦争の戦争史的な検討と『海国兵談』の利用を中心に(金時徳)
硫黄島の安徳天皇伝承と薩摩藩・島津斉興―文政十年の「宝鏡」召し上げをめぐって(鈴木彰)

第二部 書物のネットワークが生み出す世界観
室鳩巣『赤穂義人録』論―その微意と対外意識(川平敏文)
〈異国襲来〉の原像―塙保己一『螢蠅抄』から(佐伯真一)
節用集の付録による教養形成研究のための覚書(佐藤貴裕)
長崎通詞の西欧文明理解―志筑忠雄を手掛かりに(久保誠)

第三部 藩という武家「国家」の修史事業
松浦静山のみた境界と「属地」―普陀山をめぐる考証から(吉村雅美)
大名文庫形成試論―大名はなぜ古典籍を集めたのか(前田雅之)
『大日本史賛藪』所収外国伝賛の対外史認識(勢田道生)
島津家の歴史編纂と幕末薩摩藩の対外意識(寺尾美保)

第四部 ナショナリズム的想像力の誤読
国学者の歴史認識と対外意識―本居宣長『馭戎慨言』をめぐって(田中康二)
『日本外史』の執筆意図と誤読(濱野靖一郎)
「鎖国論」から「異人恐怖伝」へ(大島明秀)
『万国公法』と「皇国」の「公法」(三ツ松誠)

第五部 近代日本国家の言説の諸相へ
近世の考証的学問から近代国学へ(藤田大誠)
一八七四年の「臺湾危機」―「回避した戦争」をめぐる諸言説について(樋口大祐)
時代と世話の「朝鮮事変」―河竹黙阿弥は壬午事変をどう描いたか(日置貴之)
近世漢詩に描かれた壬辰戦争(合山林太郎)
軍神を生み出す回路―幕末の楠正成(井上泰至)

系統號:

P-007914

開港期朝鮮の戦略的外交(1882-1884)

開港期朝鮮の戦略的外交(1882-1884)

標題:

開港期朝鮮の戦略的外交(1882-1884)

時間:

2016年3月

出版單位:

大阪:大阪大学出版會

作者:

酒井裕美 著

內容簡介:

序論

第Ⅰ部 開港期朝鮮の外交主体・統理交渉通商事務衙門
第一章 統理交渉通商事務衙門成立前史
第二章 統理交渉通商事務衙門の構成員
第三章 統理交渉通商事務衙門の活動実態-地方官庁との関係から

第Ⅱ部 朝清宗属関係をめぐる朝鮮外交の展開
第四章 朝清商民水陸貿易章程と関連諸章程の成立
第五章 朝清陸路貿易の改編と中江貿易章程
第六章 対清懸案事項の処理過程にみる諸章程の運用実態

第Ⅲ部 不平等条約をめぐる朝鮮外交の展開
第七章 関税「自主」をめぐる朝鮮外交の展開-「日朝通商章程」を中心に
第八章 最恵国待遇条項をめぐる朝鮮外交の展開-朝米修好通商条約を中心に
第九章 最恵国待遇の運用をめぐる朝鮮外交の展開-朝英修好条約均霑問題を中心に

結論

系統號:

P-007795

The Destruction of the Medieval Chinese Aristocracy

The Destruction of the Medieval Chinese Aristocracy

標題:

The Destruction of the Medieval Chinese Aristocracy

時間:

August, 2016

出版單位: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作者:

Nicolas Tackett

內容簡介:

Introducti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Medieval Elites
Tomb Epitaphs as a Historical Source

1. The Bureaucratic Aristocracy of Medieval China
Clan Lists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Great Clans
The Demographic Expansion of the Medieval Aristocracy
The Geographic Dispersal of Great Clan Descendants
Bureaucratized Aristocrats
Conclusion

2. The Geography of Power
Localizing Elites
Capital Elites
National Elites in the Provinces
Other Elite Migratory Pathways
Conclusion

3. The Capital Elite Marriage Network
Reconstructing Patrilines
Localizing Patrilines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and Size of the Late Tang Political Elite
The Social Landscape of the Capitals
Marriage Networks and Social Capital
Conclusion

4. The Late Tang Provinces
The Late Tang Provincial System and the Heibei Autonomous Provinces
Recentralization after the Xianzong Restoration
The Tang Political Oligarchy and the Provinces
Social Mobility in Provincial Governments
Provincial Cultures
Conclusion

5. Huang Chao and the Destruction of the Medieval Aristocracy
Chang’an under Huang Chao
Devastation in Luoyang and the Provinces
The Demise of the Tang Elite
The Survivors and the New Structure of Power
Conclusion

系統號:

P-007816

State Power in China, 900-1325

State Power in China, 900-1325

標題:

State Power in China, 900-1325

時間:

July, 2016

出版單位: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作者:

Edited by Patricia Buckley Ebrey

內容簡介:

This collection provides new ways to understand how state power was exercised during the overlapping Liao, Song, Jin, and Yuan dynasties. Through a set of case studies, State Power in China, 900-1325 examines large questions concerning dynastic legitimacy, factional strif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terati and the state, and the value of centralization. How was state power exercised? Why did factional strife periodically become ferocious? Which problems did reformers seek to address? Could subordinate groups resist the state? How did politics shape the sources that survive?

The nine essays in this volume explore key elements of state power, ranging from armies, taxes, and imperial patronage to factional struggles, officials' personal networks, and ways to secure control of conquered territory. Drawing on new sources, research methods,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the contributors illuminate the institutional side of state power while confronting evidence of instability and change-of ways to gain, lose, or exercise power.

About the Editor
Patricia Buckley Ebrey is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he is the author of Accumulating Culture: The Collections of Emperor Huizong. Paul Jakov Smith is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Haverford College. He is coeditor of The Song-Yuan-Ming Transition in Chinese History. The other contributors are Elad Alyagon, Song Chen, Charles Hartman, Li Huarui, Tracy Miller, Jaeyoon Song, and Cong Ellen Zhang

系統號:

P-007949

Mapping Chinese Rangoon: Place and Nation among the Sino-Burmese

Mapping Chinese Rangoon: Place and Nation among the Sino-Burmese

標題:

Mapping Chinese Rangoon: Place and Nation among the Sino-Burmese

時間:

July, 2016

出版單位: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作者:

Jayde Lin Roberts

內容簡介:

Mapping Chinese Rangoon is both an intimate exploration of the Sino-Burmese, people of Chinese descent who identify with and choose to remain in Burma/Myanmar, and an illumination of twenty-first-century Burma during its emergence from decades of military-imposed isolation. This spatial ethnography examines how the Sino-Burmese have lived in between states, cognizant of the insecurity in their unclear political status but aware o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possibilities in this gray zone between two oppressive regimes.

For the Sino-Burmese in Rangoon, the labels of Chinese and Tayout (the Burmese equivalent of Chinese) fail to recognize the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eparate groups that have settled in the city-Hokkien, Cantonese, and Hakka-and conflate this diverse population with the state action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supposed dominance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network. In this first English-language study of the Sino-Burmese, Mapping Chinese Rangoon examines the concepts of ethnicity, territory, and nation in an area where ethnicity is inextricably tied to state violence.

About the Editor
Jayde Lin Roberts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scholar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a tenure-track faculty member in Asian languages and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Tasmania.

系統號:

P-007950

«Карта России»:корейский источник XIX в

«Карта России»:корейский источник XIX в

標題:

«Карта России»:корейский источник XIX в

時間:

June, 2016

出版單位:

Vladivostok: Institute of History, Archaeology and Ethnography of the Peoples of the Far East, RAS FEB

作者:

Sergey Vradiy

內容簡介:

本書英文書名為"“The Map of Russia” XIX Century Korean Manuscript."

This unique manuscript, “The Map of Russia”, assumed to be one of the first important documents written by Koreans about Russia. It is of considerable interest to those who study the XIX century history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Russia, Korea and China, the history of Korean community in Primorskiy region of Russia. The Map provides description of military fortifications, the border line, Korean settlements in Russia Far East.

About the Author
Sergey Vradiy(傅樂吉,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歷史、考古、民族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Leading Research Fellow at Institute of History, Archaeology and Ethnography of the Peoples of the Far East, RAS FEB))。

系統號:

P-007970

Xinjiang and the Modern Chinese State

Xinjiang and the Modern Chinese State

標題:

Xinjiang and the Modern Chinese State

時間:

April, 2016

出版單位: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作者:

Justin M. Jacobs

內容簡介:

Xinjiang and the Modern Chinese State views modern Chinese political hist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an officials who were tasked with governing Xinjiang. This region, inhabited by Uighurs, Kazaks, Hui, Mongols, Kirgiz, and Tajiks, is also the last significant "colony" of the former Qing empire to remain under continuous Chinese rule throughout the twentieth century. By foregrounding the responses of Chinese and other imperial elites to the growing threat of national determination across Eurasia, Justin Jacobs argues for a re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modern Chinese state as a "national empire." He shows how strategies for administering this region in the late Qing, Republican, and Communist eras were molded by, and shaped in response to, the rival platforms of ethnic difference characterized by Soviet and other geopolitical competitors across Inner and East Asia.

This riveting narrative tracks Xinjiang political history through the Bolshevik revolution, the warlord years, Chinese civil war, and the large-scale Han immigr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s well as the efforts of the exiled Xinjiang government in Taiwan after 1949 to claim the loyalty of Xinjiang refugees.

About the Author
Justin M. Jacobs is assistant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American University in Washington, DC.

系統號:

P-007948

Burying Autumn: Poetry, Friendship, and Loss

Burying Autumn: Poetry, Friendship, and Loss

標題:

Burying Autumn: Poetry, Friendship, and Loss

時間:

April, 2016

出版單位: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作者:

Hu Ying

內容簡介:

Burying Autumn tells the story of the enduring friendship between Qiu Jin and her sworn-sisters Wu Zhiying and Xu Zihua, who braved political persecution to give her a proper burial. Formed amidst social upheaval, their bond found its most poignant expression in Wu and Xu’s mourning for Qiu. The archives of this friendship—letters, poems, biographical sketches, steles, and hand-copied sutra—vividly display how these women understood the concrete experiences of modernity, how they articulated those experiences through traditional art forms, and how their artworks transformed the cultural traditions they invoked even while maintaining deep cultural roots. In enabling Qiu Jin to acquir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their friendship fulfilled its ultimate socially transformative potential.

Author Bio
Hu Ying is Professor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系統號:

P-007817

Uyghur Nation: Reform and Revolution on the Russia-China Frontier

Uyghur Nation: Reform and Revolution on the Russia-China Frontier

標題:

Uyghur Nation: Reform and Revolution on the Russia-China Frontier

時間:

April, 2016

出版單位: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作者:

David Brophy

內容簡介:

Introduction

1.People and Place in Chinese Turkistan

2.The Making of a Colonial Frontier

3.Imperial and Islamic Reform between Turkistan and Turkey

4.The End of Empire and the Racial Turn

5.Rebellion, Revolution, and Civil War

6.From Party to Nation

7.Betwee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nd the Stalin Revolution

8.The Battle for Xinjiang and the Uyghur Nation

Conclusion

系統號:

P-007818

Accidental State: Chiang Kai-shek,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Making of Taiwan

Accidental State: Chiang Kai-shek,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Making of Taiwan

標題:

Accidental State: Chiang Kai-shek,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Making of Taiwan

時間:

March, 2016

出版單位: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作者:

Hsiao-ting Lin

內容簡介:

Introduction

1.Taiwan in the Balance

2.A Troubled Beginning

3.Reformulating U.S. Policy toward Taiwan

4.Chiang Kai-shek in Eclipse

5.Last Gasp on the Mainland

6.Floating State, Divided Strategy

7.U.S. Military and Security Policy Goes Underground

8.The Island Redoubt Reinvigorated

9.Between Mainland and Maritime Strategies

10.The Making of an Island State

Conclusion

系統號:

P-007819

Runaway Wives, Urban Crimes, and Survival Tactics in Wartime Beijing, 1937–1949

Runaway Wives, Urban Crimes, and Survival Tactics in Wartime Beijing, 1937–1949

標題:

Runaway Wives, Urban Crimes, and Survival Tactics in Wartime Beijing, 1937–1949

時間:

September, 2015

出版單位: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作者:

Zhao Ma

內容簡介:

From 1937 to 1949, Beijing was in a state of crisis. The combined forces of Japanese occupation, civil war, runaway inflation, and reformist campaigns and revolutionary efforts wreaked havoc on the city’s economy, upset the political order, and threatened the social and moral fabric as well. Women, especially lower-class women living in Beijing’s tenement neighborhoods, were among those most affected by these upheavals. Delving into testimonies from criminal case files, Zhao Ma explores intimate accounts of lower-class women’s struggles with poverty, deprivation, and marital strife. By uncovering the set of everyday tactics that women devised and utilized in their personal efforts to cope with predatory policies and crushing poverty, this book reveals an urban underworld that was built on an informal economy and conducted primarily through neighborhood networks. Where necessary, women relied on customary practices, hierarchical patterns of household authority, illegitimate relationships, and criminal entrepreneurship to get by. Women’s survival tactics, embedded in and reproduced by their everyday experience, opened possibilities for them to modify the male-dominated city and, more importantly, allowed women to subtly deflect, subvert, and “escape without leaving” powerful forces such as the surveillance state, reformist discourse, and revolutionary politics during and beyond wartime Beijing.

Author Bio
Zhao Ma is Assistant Professor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at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系統號:

P-007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