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事務

【徵才】中研院臺史所徵求專任研究人員

標題:

【徵才】中研院臺史所徵求專任研究人員

時間:

2016年4月30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資格:
(一)具備國內外各大學或獨立學院博士學位者(至遲需於2016年5月31日前取得國內外相關領域之博士學位證書)。

(二)任職於國內外各大學或研究機構之專職教學或研究人員。

(三)若為外籍人士,需具備學術中文能力。

二、重點研究領域:早期暨清代臺灣史、環境史研究相關領域優先。

三、名額:1~2名。

四、應備資料:學歷證書影本、詳細履歷、著作目錄、近五年內代表作三種以上、未來研究構想(以上資料請各備一式三份)、推薦信三封(由推薦人直接寄達謝國興所長)。

五、截止日期:2016年4月30日止。

六、待遇:依中央研究院專任研究人員待遇辦理。

七、開始工作時間:待作業完成後,依實際情況決定。

八、應徵者資料請逕寄「115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如有任何問題,請聯絡行政室林詩倫女士。
Tel:02-2652-5377
E-mail:taipoet@gate.sinica.edu.tw

系統號:

O-007083

【徵才】輔仁大學宗教學系誠徵專案教師一名

標題:

【徵才】輔仁大學宗教學系誠徵專案教師一名

時間:

2016年4月5日截止

報導者: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

內容簡介:

單位:宗教學系

職稱:助理教授級以上專案教學人員

名額:1名

學歷:博士學位

收件截止日:即日起至2016年4月5日止

起聘年月:2016學年第一學期

任教科目:佛教研究相關課程

應具備要件:
一、應聘者應認同且配合天主教大學辦學精神,以及遵行天主教大學所規範之倫理原則。並應參與校方所提供身心靈的教育成長活動,積極融入有所體認與感動且傳遞此價值給學生,共同營造天主教大學的校園文化與精神。
二、研究能力傑出、具教學與服務熱誠。
三、學術研究領域以兼具佛學研究與宗教學研究背景者優先考量。
四、本系以宗教交談為宗旨,歡迎認同本系辦學理念者提出申請。
五、教師須具備華語文教學能力,或具全英語授課能力者尤佳。

應繳交資料:
一、專任教職員履歷表 (請上網下載本校規定格式,網址:http://www.person.fju.edu.tw/invite/104/社宗教學系誠徵專案教學人員10503.htm)
二、學術履歷(請詳列完整學經歷、著作目錄、聯絡方式、研究專長、未來研究計畫等)三、最高學歷畢業證書影本
四、可教授課程及教學大綱
五、推薦信兩封以上
六、學術代表著作一件(新近獲得博士學位者可附博士論文)及七年內學術參考著作
七、如有助理教授以上之教師證書請一併附上影本

其他注意事項:
一、信封上請貼上本校專用封面格式。(請上網下載本校規定格式,網址:http://www.person.fju.edu.tw/invite/104/社宗教學系誠徵專案教學人員10503.htm)
二、初審合格者另行通知面試,未錄取者如需返還書面應徵資料,請附回郵信封,俾利徵才單位郵寄,未附回郵或郵資不足者由本系逕行銷毀。
郵寄地址:「24205 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0號輔仁大學人事室收」
聯絡人:劉嘉琪;電話:(02) 2905-2791

系統號:

O-007182

【徵才】政治大學哲學系徵求專任教師

標題:

【徵才】政治大學哲學系徵求專任教師

時間:

2016年4月6日截止

內容簡介:

本系擬徵聘專任教師乙名,並自民國105年8月1日起聘。茲將有關徵聘事宜示之如下:

一、資格:具有國內外大學博士學位,並具中英文教學能力。

二、職位:助理教授(含)以上。

三、領域專長:西洋哲學(以康德哲學、德國觀念論優先)或中國哲學(以宋明理學優先)

四、截止日期:2016年4月6日(週三)(郵戳為憑)

五、備審資料:
1.學歷證書或證明文件影本,一式三份。
2.研究所成績單影本,一式三份。(申請教授、副教授者免附此項。)
3.詳細個人履歷表,一式三份。
4.博士論文及五年內代表性著作,一式三份。
5.研究及教學計畫書,一式三份。
6.推薦函2封。

意者請備齊上列資料,逕寄:
11605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收

聯絡人:顏鳳小姐
電話:886-2-2939-3091 ext.62361
傳真:886-2-2939-0514
E-mail : yanfong@nccu.edu.tw 
網址 http://thinker.nccu.edu.tw

系統號:

O-007221

【徵才】臺灣大學哲學系「漢傳佛學研究室」徵選博士後研究員

標題:

【徵才】臺灣大學哲學系「漢傳佛學研究室」徵選博士後研究員

時間:

2016年5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漢傳佛學研究室」2016年度徵選「博士後研究人員」1名。自2016年3月1日起,至2016年5月31日止(以申請資料正確送達承辦單位臺灣大學哲學系為準),受理申請,逾期恕不受理。

徵選辦法、申請表,詳如附加檔案。或請至「漢傳佛學研究室」網頁http://homepage.ntu.edu.tw/~d01124001/index.html下載;申請人若尚未取得博士學位證書,須上傳指導教授親筆所寫證明信函,敘明申請人可於起聘日前取得博士學位證書。

本年度博士後研究人員的聘期為2016年8月1日至2017年7月31日。申請人如為大陸地區學歷,務請自行確認是否為臺灣教育部所承認,請參附件「大陸地區高等學校認可名冊」。

相關行政事宜,請洽「漢傳佛學研究室」助理:李明書:k74132@gmail.com,電話:0958655115

系統號:

O-007096

【獎助】第三屆「楊牧文學獎」開始徵件

【獎助】第三屆「楊牧文學獎」開始徵件

標題:

【獎助】第三屆「楊牧文學獎」開始徵件

時間:

2016年5月20日截止

內容簡介:

由東華大學所主辦之楊牧文學獎徵稿活動,自第二屆起設立「楊牧詩獎」組採全國公開徵件,凡35歲(含)以下之中華民國國民,或35歲(含)以下臺灣地區大專校院畢業或就學中之僑生,均可投稿。

旨揭活動報名及繳交作品時間為105年5月20日前以郵寄或親送至東華大學(花蓮縣壽豐鄉97401志學村大學路二段1-17號國立東華大學人社一館B213室),並請以信封裝袋,且在信封上註明「楊牧文學講座執行小組(楊牧詩獎)」收),逾期恕不受理(郵戳為憑)。

報名辦法及詳細資訊請參閱活動網頁:http://www.chass.ndhu.edu.tw/files/13-1015-76936.php

系統號:

O-007084

【獎助】2016年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徵件

標題:

【獎助】2016年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徵件

時間:

2016年4月12日截止

內容簡介:

◎徵件時間:2016年3月1日起至同年4月12日止。

◎徵選組別與項目:
(一)教師組(具中華民國國籍之公私立各級學校專、兼任及退休教師):現代戲劇劇本、短篇小說、散文、新詩、童話。

(二)學生組(具中華民國國籍之國內外各級學校在學學生):現代戲劇劇本、短篇小說、散文、新詩。

◎報名規定:
請參考活動辦法及「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實施要點」。

◎報名方式:
一、線上報名後以掛號郵寄送件(線上報名系統將於4月12日下午5:00關閉!郵寄以郵戳為憑)。
二、線上報名程序與繳交文件格式請務必詳閱「報名專區-注意事項及報名流程」。

◎其他相關事項:可參考「交流討論-Q&A」

◎洽詢電話:02-23110574分機251

系統號:

O-007088

【獎助】2016年度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獎勵出版文獻書刊暨推廣文獻研究」

標題:

【獎助】2016年度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獎勵出版文獻書刊暨推廣文獻研究」

時間:

2016年4月30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擬參加評選者,請填具申請表並檢附出版之圖書8部,於2016年4月30日前提出申請。

二、以2014年5月(含)以後出版之臺灣文獻書刊、地方志書為限。由出版者或著作人提出申請,著作人(個人或一人以上),須獲出版單位及合著者同意其申請。

三、實施要點可於官網下載。

四、承辦人為編輯組李先生,電話049-2316881#407,E-mail:pika@mail.th.gov.tw。

系統號:

O-007090

【獎助】2016第六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

【獎助】2016第六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

標題:

【獎助】2016第六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

時間:

2016年8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設置宗旨
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以下簡稱「本基金」)為提倡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風氣、發掘優秀作家及作品、獎勵在文學方面有卓越貢獻者,並期使文學之美善能有效發揮其淨化社會人心之功能,特設「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

二、主辦單位: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
承辦單位: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評議委員會

三、組織:
(一)由主辦單位邀聘專家學者組成「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評議委員會」,敦請其中一位擔任主任委員,負責主持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評議事宜。
(二)委員會下設工作小組,承「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評議委員會」之命辦理各項行政業務。
(三)必要時得由「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評議委員會」聘請諮詢委員,協助遴選事宜。

四、獎項:本文學獎分貢獻獎與創作獎。
(一)貢獻獎:採主動遴選方式,並接受推薦。獎勵乙名在文學上有累積性、超越性成就者,同時包含文學之教育、評論、編輯、交流等相關領域。獎金100萬元,獎座乙座。
(二)創作獎
1、資格:海內外從事文學創作者,不限國籍、地域,凡以華(中)文書寫者皆有參選資格。
2、類別及獎金:
(1)歷史小說:字數10至15萬,並檢附1200字內之小說內容摘要。取三名,首獎100萬元,二獎80萬元,三獎50萬元,並各贈獎座乙座。
(2)報導文學:字數2至3萬,取三名,首獎20萬元,二獎15萬元,三獎10萬元,並各贈獎座乙座。
(3)人間佛教散文:字數3至5千,首獎10萬元,二獎8萬元,三獎6萬元,佳作取5名,每名各5萬元,並各贈獎牌乙面。
3、本獎創作獎單一文類凡獲2次(含)者,獲獎後三年內不得報名同一文類徵選。

五、收件期間:2016年7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截止收件,逾時恕不受理。

六、評審方式
由本基金組織之評議委員會辦理貢獻獎之評議;創作獎之評審,分文類採初、複、決三審制,初審形式審查,由工作小組負責;複、決審由評議委員會聘請之委員會負責。作品未達水準,得由決審委員會議決某一獎項從缺。

七、公佈得獎名單:暫定2016年11月(得獎名單將公佈在主辦單位網站)。

八、贈獎典禮:暫定2016年12月(典禮日期將公佈在主辦單位網站)。

九、作品及報名之注意事項
(一)所有參選作品請自留底稿,一律不退稿。
(二)參選貢獻獎,請填寫附件一推薦表。
(三)參選創作獎,請填寫附件二報名表,並請注意下列事項:
1、參選作品必須未曾在任何書報、雜誌、網路發表。
2、作品請用標準A4紙張,電腦打字,橫式書寫。
3、請轉為繁體字,字型為新細明體或宋體,字體大小12級字。
4、繳交資料:報名表1份,作品列印5份,電子檔1份。
(1)報名表請具實詳填所有欄位,並請郵寄簽名之正本。
(2)請勿在參選作品(含歷史小說之摘要)上留下作者個人姓名及簡歷等相關資料。
(3)電子檔請e-mail、或燒錄光碟、或存於隨身碟,擇一方式寄達。
(四)揭曉後如發現有抄襲或模仿情事並經證實者,公佈名單並追回獎金及獎座。
(五)主辦單位擁有得獎作品之發表權及轉載權,發表或出版時不另支稿酬或版稅,細則請詳閱報名表。
(六)獎金須依中華民國稅法扣稅,由主辦單位先行代為扣除應繳稅額後給付。(註:得獎者須依中華民國所得稅法規定繳納稅金,競技競賽機會中獎獎金或給與按給付全額扣取百分之十。非中華民國境內居住之個人競技競賽機會中獎獎金或給與按給付全額扣取百分之二十。)
(七)寄件地址:11087臺北市松隆路327號10樓。請於信封上註明參加「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
E-mail:purelandshw2011@gmail.com或3182742837@qq.com
(八)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訂並公告於「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網站www.vmhytrust.org.tw。

系統號:

O-007178

【獎助】胡適紀念館2016年度「胡適暨自由主義研究」獎學金

標題:

【獎助】胡適紀念館2016年度「胡適暨自由主義研究」獎學金

時間:

2016年7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主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以下簡稱本館)為鼓勵國內碩、博士學生研究胡適,培養以胡適暨自由主義為研究主題之學術人才,設置「胡適暨自由主義研究」獎學金,自2012年起,獎勵5年,歡迎資格符合者申請。

二、申請資格:
凡中華民國公私立大學或學院之碩士、博士研究生,以胡適暨自由主義相關之學位論文,皆可申請。

三、受理申請時間:
每年1月起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及胡適紀念館網站發布,接受申請,至當年7月31日截止。以掛號郵戳為憑。

四、申請辦法:凡有意申請本獎學金者,請備妥下列相關文件、資料以掛號郵寄,並於信封上註明「胡適暨自由主義研究獎學金申請」字樣。
(一)申請人須檢具「申請表」一份(請至官網下載)。
(二)論文全稿及摘要一式五份,須為當年7月31日前通過考試。
(三)國民身分證正、反面影印本一份。
(四)學生證正、反面影印本一份。
(五)上述資料,請寄到11529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收。聯絡人:莊小姐 02-2782-1147。E-mail: hushih@gate.sinica.edu.tw。(六)申請資料及附件,不予退還。

五、獎勵名額與獎學金額
(一)碩士論文每篇獎勵新臺幣參萬元整,若干名。
(二)博士論文每篇獎勵新臺幣陸萬元整,若干名。

六、評選結果
(一)每年於10月31日前,於近代史研究所及本館網站公布,並以書面通知申請者;
(二)每年12月31日以前頒發獎學金。

七、注意事項
(一)獲獎論文出版或發表時,應註明「本論文獲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獎助」字樣。
(二)如有侵權情事發生,本館應撤銷獎助,得獎人應繳回獎學金,並負一切法律責任。

系統號:

O-007094

【徵稿】《中正漢學研究》徵稿

標題:

【徵稿】《中正漢學研究》徵稿

時間:

2016年7月15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中正漢學研究》自2010年起連年選入「臺灣人文學引文索引核心期刊(THCI Core)」,將繼續秉持嚴謹精神,編輯出版漢學研究優秀論文。本刊每期規畫一項議題,刊載相關論文以成專輯。除專輯之外,保留相當篇幅給一般性論文。本刊長期向國內外漢學界徵集優秀稿件,採隨到隨審方式,誠請中國文史哲領域學者踴躍賜稿,博士候選人來稿亦甚歡迎。

本刊自2009年6月起,陸續敦聘編審諮詢顧問,透過臺、港、中、美、日、韓、法等地聲譽卓著之漢學家通訊諮詢,擴大本刊論述精湛、議題前瞻之學術視野。本刊蒙獲海內外知名學者賜稿,包括:楊儒賓、大木康、鄺芷人、蕭相愷、蔡振念、周明初、衣川賢次、李豐楙、顏崑陽、廖炳惠、陳正宏、朱曉海、許東海、張高評、衣若芬、鄧育仁、康保成、黃仕忠、浦安迪、竺家寧、簡錦松、鄭利華、王德威、巫仁恕、許俊雅、夏曉虹、李光哲、伊維德、蕭馳、張伯偉、徐志平……等教授(按刊期次第排序),諸篇優質論文業已陸續刊載,增益本刊的學術品質。

※2016年12月號專題:「韓國漢學」,截稿日期為2016年7月15日。

非專題相關稿件全年徵稿,敬請各界專家踴躍賜稿,「稿約」、「撰稿格式」、「期刊全文」敬請自行點閱瀏覽,觀迎參酌利用。

系統號:

O-007395

【徵稿】《漢學研究通訊》新書評介徵稿

標題:

【徵稿】《漢學研究通訊》新書評介徵稿

時間:

長期收稿

內容簡介:

《漢學研究通訊》創刊於1982年,每年出版四期。旨在報導臺灣地區漢學研究、教學、活動、資料等項訊息,並兼及中國大陸、海外地區各地漢學研究訊息,發行遍及海內外約50個國家及地區。

《漢學研究通訊》徵求專論文章,主題範圍如下:

(1)漢學相關學科研究成果綜述

(2)漢學研究新視野及計畫

(3)國際漢學機構介紹

(4)中外著名漢學家傳略、業績與貢獻

(5)學人訪談

「新書評介」專欄。歡迎對外國語文漢學相關近3年新書進行介紹且兼有評論的書評。文長以1,000-1,500 字為佳,歡迎投稿。

來稿均送請專家學者審查,經採用刊登,即按相關規定致贈稿酬。園地公開,歡迎海內外學者賜稿。投稿請寄送100-01臺北市中山南路20號《漢學研究通訊》編輯部,或寄電子郵件至:ccsnews@ncl.edu.tw。相關稿約及寫作格式詳見http://ccs.ncl.edu.tw/g0107/publish2.aspx

系統號:

O-007123

【徵稿】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徵求專書著作

標題:

【徵稿】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徵求專書著作

時間:

長期徵稿

報導者:

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內容簡介: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美國哈佛燕京學社(The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與臺大出版中心為推動出版優質中文學術專書,於2015年年中簽署協議,自2016年起合作出版「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三方並在2015年10月13日上午於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會議室舉行儀式,作為叢書啟動的標誌。

本叢書出版具有學術原創性與獨特貢獻的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專書,跨領域研究著作尤所歡迎。本叢書園地公開,設有嚴謹客觀的審查機制與專業完整的編輯服務,為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學者提供一開放、優良的中文學術出版平臺。

本叢書長期徵稿,來稿隨到隨審,歡迎各界先進賢達踴躍賜作。

◎編輯委員會
委員
丁荷生(Kenneth Dean,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
林瑋嬪(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兼文學院副院長)
梁元生(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兼文學院院長)
陳弱水(召集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
葛兆光(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教授、歷史系特聘教授)
劉苑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鄭毓瑜(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鍾彩鈞(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以上依姓氏筆畫排列)

◎誠徵書稿
敬請投稿者將填寫完成之「投稿著作基本資料表」及完整書稿之電子檔,寄至臺大出版中心(E-mail: ntuprs@ntu.edu.tw),請註明投稿「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
有關本叢書訊息,請見叢書徵稿網頁: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徵稿
如有任何疑問,請與本叢書編輯紀淑玲聯絡:Tel: (02)33669983/E-mail: lisachi@ntu.edu.tw

系統號:

O-007212

【徵稿】《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23期「圖像與文學研究」專題徵稿

標題:

【徵稿】《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23期「圖像與文學研究」專題徵稿

時間:

2016年6月30日截止

內容簡介:

在文學發展的領域中,文字與圖像具有相應、表裏、虛實對照等關係。圖像中的文學研究,包括對文學意象、文本、美學、理論等進行分析。在臺灣文學的發展歷程中,不同時代、不同外來者的文字書寫,圖像與文學如何交互形構臺灣形象,值得深入探討。例如荷西時期,透過地圖、圖繪、攝影與文字敘述西方人對臺灣的理解是如何,臺灣(如鄭成功)觀看西方角度為何;明清時期,透過圖像與詩文的分析,觀看臺灣原住民、臺灣物產的樣貌;日治時期,身處帝國主義中的臺灣,透過人類學調查、影像積累以及文學想像被觀看、描繪;戰後藉由科技文明、影像複製等技術,在臺灣當代族群(四大族群、新移民)政治中所進行的影像操作與文學生產等,都是圖像與文學研究的討論範疇。結合上述,歡迎以下相關論文踴躍投稿:

1.在臺灣文學的發展中,圖像與文學如何交互形構臺灣印象。

2.針對當代族群主體性自覺運動,四大族群及新住民族如何透過文字書寫或影像紀錄,重構自己的面容。

3.藉對科技文明、影像複製、數位虛擬等影像世界的反省,檢討族群中捍衛第一自然的意義。

4.圖像研究的意義、理論及對文學的影響。

5.文圖並茂的美學討論。

6.臺灣文學創作中的圖像作用。

7.臺灣文學中族群圖像的塑造與反省批判。

8.其他相關圖像及文學相關議題者。

投稿須知及資料表,請至相關網址下載:http://www.nmtl.gov.tw/information_119_40628.html

系統號:

O-007086

【徵稿】『東北アジア研究』原稿募集のお知らせ

標題:

【徵稿】『東北アジア研究』原稿募集のお知らせ

時間:

2016年4月15日截止

內容簡介:

『東北アジア研究』は、東北アジアとその隣接地域をふくめた地域研究およびその関係分野の発展に貢献することを目的とした査読学術雑誌です。ロシア・中国・モンゴル・朝鮮半島などの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に関わる基礎研究から、地域間比較や学際的分野など幅広い分野の研究を掲載します。本誌は、東北大学東北アジア研究センターによって1996年に刊行されました。

『東北アジア研究』20-21号編集委員会
主任:寺山恭輔(東北アジア研究センター、ロシア・ソ連史)、副主任:荒武賢一朗(東北アジア研究センター,日本史)、委員:明日香壽川(東北アジア研究センター,環境エネルギー政策論)、上野稔弘(東北アジア研究センター、中国史)、石井敦(東北アジア研究センター、科学技術社会学)、高橋一徳(東北アジア研究センター,電磁波計測、応用電磁気学)、金賢貞(東北アジア研究センター、日韓比較社会文化論)、加藤聖文(国文学研究資料館、日本近現代史、東アジア国際関係史、アーカイブズ学)

投稿規定および執筆要領
「東北アジア研究」は年刊で毎年2月に刊行されます。詳細については東北大学東北アジア研究センターホームページを御覧ください。

連絡先:〒980-8576
仙臺市青葉区川内41
東北大学東北アジア研究センター 編集出版委員会

『東北アジア研究』編集主任宛 neas_editor@cneas.tohoku.ac.jp

系統號:

O-007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