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訊息

2016 AAS Annual Conference

2016 AAS Annual Conference

標題:

2016 AAS Annual Conference

時間:

March 31 – April 3, 2016

地點:

Washington State Convention Center & Sheraton Seattle Hotel Seattle, Washington, U.S.A.(705 Pike St, Seattle, WA 98101,USA)

主辦單位: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AAS)

聯絡人:

Tel: (734) 665-2490

內容簡介:

Each spring, 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AAS) holds a four-day conference devoted to planned programs of scholarly papers, roundtable discussions, workshops, and panel sessions on a wide range of issues in research and teaching, and on Asian affairs in general.

Connect with your colleagues at the largest gathering of Asianists, March 31–April 3, 2016, in Seattle.

Pre-Registration Deadline: Thursday, March 10, 2016

Whole program and panels, please see the web-site:http://www.asian-studies.org/Conferences/AAS-Annual-Conference-Program-Page

About the book exhibition floor plan, see the web-site:http://www.asian-studies.org/Conferences/AAS-Annual-Conference/Exhibitor-Listing

The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and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from Taiwan, together with the Chiang Ching-kuo Foundation for International Scholarly Exchange, corporately exhibit publications at the 2016 AAS Conference (booth number: 411 & 413).

系統號:

C-007217

互動與新局:三十年來兩岸近代史學交流的回顧與展望討論會

標題:

互動與新局:三十年來兩岸近代史學交流的回顧與展望討論會

時間:

2016年4月14至15日(週四至週五)

地點:

國史館臺北辦公室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主辦單位:

國史館、中國近代史學會、中正文教基金會

內容簡介:

4月14日
9:40-10:10
【專題演講(一)】
主持人:呂芳上
身歷其境:兩岸學術交流中的順境與困境(張玉法)

10:30-11:40
【學術交流的回顧與展望(一)】
主持人:張玉法
回鄉記:我與章開沅先生(張朋園)
春江水暖鴨先知,似曾相識燕歸來——兩岸民國史研究交流追憶(羅敏代宣讀)(章開沅)
面向史實、忠於史實——兩岸民國史交流的原則和取得共識的途徑(楊天石)
從冰凍北極到水暖春江——參與兩岸史學交流憶往(陳三井)

13:00-14:20
【學術交流的回顧與展望(二)】
主持人:王建朗
兩岸辛亥革命研究的交流回顧與展望(桑兵)
兩岸孫中山研究的交流回顧與展望(林國章)
兩岸民國人物研究的交流回顧與展望(陳紅民)
兩岸東北研究交流的回顧與展望(陳立文)
佛跡踏勘與史料蒐尋——兩岸佛教交流的回顧與展望(侯坤宏)

14:30-15:50
【史料開放應用的想法與做法(一)】
主持人:呂妙芬
國家檔案之典藏應用及資源共享(林秋燕)
一史館明清檔案的典藏與開放(李國榮)
近代史學術資源之深耕與發展——中研院近史所檔案與圖書典藏特色與開放服務(林玲君、劉佳琳)
二史館館藏民國檔案的開放與交流合作(馬振犢)
國史館的典藏特色與開放應用(張世瑛)

16:10-17:10
【綜合座談(一)】
主持人:張哲郎

4月15日
9:00-9:30
【專題演講(二)】
主持人:蔣永敬
三十年來兩岸民國史學術交流的回顧與前景(張憲文)

9:30-10:50
【學術交流的回顧與展望(三)】
主持人:黃克武
跨過臺灣海峽 實現雙向交流之旅——記1992年5月赴臺北黃興與近代中國之會(張海鵬)
政治大學歷史學系與兩岸的民國史交流(周惠民)
兩岸民國外交史研究的互動與發(王建朗)
兩岸胡適研究的回顧與前瞻展(歐陽哲生)
海峽兩岸胡適研究的交流與展望(潘光哲)

11:10-12:20
【學術交流的回顧與展望(四)】
主持人:黃自進
近三十年來兩岸近代史研究所的學術交流(黃克武)
「兩岸三地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與兩岸學術交流(劉維開)
兩岸有關國共關係研究的交流回顧與展望(楊奎松)
看見中國(張力)

13:30-14:50
【學術交流的回顧與展望(五)】
主持人:陳永發
兩岸財經檔案史料開放刊行的回顧與展望(吳景平)
彌補與強化:口述歷史採訪所見的民國史與臺灣史(林德政)
兩岸臺灣史研究的交流回顧與展望(李福鐘)
國史館關於兩岸學術交流的回顧與展望(許瑞浩)

系統號:

C-007227

曾永義先生學術成就與薪傳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曾永義先生學術成就與薪傳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6年4月22至23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臺灣大學文學院演講廳、20教室(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聯絡人:

Tel: 2-33664002〜7

內容簡介:

【曾永義先生學術成就與薪傳國際學術研討會】
論文發表人:(依姓氏筆劃排序)
卜鍵、大木康、王馗、王友蘭、王安祈、王安葵、王廷信、王寧邦、王瓊玲、王耀華、司徒秀英、左東嶺、左鵬軍、田志平、白寧、伊維德、朱芳慧、朱恒夫、朱偉明、朱萬曙、衣若芬、吳秀卿、吳相洲、呂錘寬、宋俊華、李佳蓮、李惠綿、李鴻良、杜桂萍、汪詩珮、沈冬、沈惠如、車文明、周秦、周育德、林宏佳、林智莉、林鶴宜、金學主、侯淑娟、俞為民、施秀芬、施德玉、柳珍姬、洪惟助、洪淑苓、苗懷明、奚如谷、孫玫、孫萍、孫書磊、容世誠、徐亞湘、徐雪輝、徐富昌、高美華、康保成、張大新、張育華、張福海、梅瑋、許建中、郭小利、郭英德、陳芳、陳世雄、陳建森、陳貞吟、陳煒舜、鹿憶鹿、麻國鈞、傅剛、曾學文、華瑋、黃仕忠、黃竹三、黃啟書、楊承祖、葉明生、葉長海、路應昆、鄒元江、趙山林、趙天為、趙林平、趙飛鵬、趙義山、劉禎、劉嘉偉、劉曉明、蔡欣欣、鄭吉雄、蕭麗華、韓芸霞、羅麗容

會議議程:稍後公告

線上報名:(4月8日起至4月17日止),因座位及資料有限,以教師及學生為優先錄取。4月18日中午12時公布錄取名單,請逕行上官網查詢,不另通知。

系統號:

C-007232

第四屆臺灣客家語言及其教學研討會

標題:

第四屆臺灣客家語言及其教學研討會

時間:

2016年4月30日(週六)

地點:

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東區南大路52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

聯絡人:

張純純,Tel: 03-5213132#3601;E-mail: nhcuehakka2016@gmail.com

內容簡介:

會議緣起
本會議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臺灣語言研究與教學研究所主辦,希望鼓勵對客語研究和客語教學感興趣的在學學生、客語教師與研究人員一起投入臺灣客家語言研究及其教學相關問題探討。

會議主要探討議題:
1.客語語音、語法、構詞、語意等各個層面問題討論
2.客語次方言間和客語與其他方言間的互動演變
3.客語教學相關議題
4.客語語言研究應用與教學之實例探討

一、指導單位:客家委員會
二、主辦單位: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臺灣語言研究與教學研究所
三、協辦單位:國立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
四、會議日期:2016年4月30日
五、摘要格式:
1.摘要需匿名,並以A4兩頁為限(含參考書目、例句),請以 Times New Roman或新細明體12點單行繕打,上下左右各留2.54公分邊界。
2.摘要請以○○○(投稿者姓名)-○○○○(文章篇名)方式存為PDF檔(如:王小英-客語名前形容詞的語意探索),並以相同名稱做為信件標題,以附件形式email至:nhcuehakka2016@gmail.com。
3.投稿信件內文請標註投稿者姓名、服務單位或就讀學校系所、聯絡電話、聯絡電郵。
4.投稿者請下載「投稿聲明書」親筆簽名,於2016年3月20日前,將掃描檔email至: nhcuehakka2016@gmail.com或傳真至03-5614515。
5.發表形式為口頭論文與海報發表,如有偏好請於信件內文註明,否則以審查結果評定。
6.摘要及相關資料寄送後一星期內如未收到確認信件,請主動連繫詢問。

五、重要日期:
1.摘要收件截止日期:已於2016年3月20日截止
2.評審結果通知日期:2016年4月1日

六、聯絡方式: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臺灣語言研究與教學研究所行政助理
張純純
TEL:03-5213132#3601
FAX:03-5614515
E-mail: nhcuehakka2016@gmail.com
會議網址: http://2013.web.nhcue.edu.tw 

系統號:

C-007186

2016年第六屆「開創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之新視野」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2016年第六屆「開創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之新視野」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6年5月13至14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中原大學全人國際會議廳(桃園市中壢區中北路200號)

主辦單位:

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

聯絡人:

李紫菱,Tel: (03)265-6904

內容簡介:

一、會議宗旨
從事華語文教育的工作者面對急速改變的現況,必須充分體認各國華語文學習環境的在地化,及華人社會與文化的多樣性,因地制宜,與時俱進,做全盤的考察與建構,才能使華語文教學與國際教育接軌。面對世界各國學習華語文熱潮,產官學界應集思廣益,進行腦力激盪,舉凡編印教材、培訓師資,以及推動全球網路華文教學等,提出對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的看法;此外,如何在我國著有績效之僑民教育基礎上推動海外華語文教育亦是重要的課題。有鑑於此,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期盼透過本次「開創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之新視野」國際學術研討會,邀集從事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之產官學專家學者集思廣益,促成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的攜手合作,共同為開創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的新局面而努力。此外本會議為擴大舉辦規模,將舉辦多年的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與本會議合併舉辦。

二、研討會會議子題
1、華語文產業研究
2、華語文教學與習得研究
3、華語文教育研究
4、華語文數位應用與教材研究
5、華語文本體研究
6、僑民教育

三、研討會會議形式
1、專題演講
2、論文發表
3、教學工作坊
4、壁報發表

四、研討會會議議題
1、華語文產業研究
(1) 華語文海外駐點計畫
(2) 華語文教材、師資、課程輸送計畫

2、華語文教學與習得研究
(1) 華語文創新教法
(2) 華語文習得研究
(3) 華語文教學品質管理機制
(4) 華語文測驗與評量
(5) 專業華語:商務、旅遊、宗教、新聞等

3、華語文教育研究
(1) 華語文政策研究
(2) 華語文行政研究
(3) 華語文師資培訓與評鑑
(4) 華語文師資認證與推廣

4、華語文數位應用與教材研究
(1) 華語文數位化教學
(2) 華語文數位教材發展
(3) 華語文行動學習
(4) 華語文數位遊戲研發
(5) 華語文教材發展

5、華語文本體研究
(1) 華語語音研究
(2) 華語詞彙研究
(3) 華語語法研究
(4) 華語語義、語用研究
(5) 華語言談分析
(6) 古代漢語研究
(7) 漢字研究

6、僑民教育
(1)僑民教育政策、措施
(2)僑民教育師資培育
(3)僑民教育教材編撰
(4)僑校經營
(5)各國華文學校現狀
(6)僑民教育回顧與展望

7、其他相關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議題

五、研討會舉辦日程
1、論文摘要投稿:已於2016年1月3日截止。

2、論文摘要審查:已於2016年1月審畢。

3、論文全文截稿:已於2016年3月7日截止。

4、研討會議程公佈:2016年5月3日(星期二)。

5、研討會舉辦日期:2016年5月13日(星期五)、5月14日(星期六)。

六、報名參加會議
報名參加會議請至會議網站填寫報名資料,線上報名截止日為2016年5月5日(星期四)。

系統號:

C-007187

第一屆中華文化人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一屆中華文化人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6年5月21日(週六)

地點:

香港珠海學院(香港新界屯門青山公路青山灣段80號)

主辦單位:

香港珠海學院中國文史研究所

聯絡人:

江小姐,E-mail: chengbillwp@yahoo.com.hk

報導者:

鄭先生

內容簡介:

為弘揚中華文化,檢視人文發展,本校特舉辦是次研討會,以增進學子與各地學者的學術交流。誠請賜稿參會,共享成果。

主辦單位:香港珠海學院中國文史研究所

舉辦地點:香港珠海學院

舉辦日期 :2016年5月21日(星期六)

報名截止日期:2016年4月15日(星期五)

歡迎以下研究方向人士踴躍報名參加發表︰
中國古代文學
中國現代文學
中國思想哲學
中國史學
香港及華南地區文化
臺灣歷史文化

報名辦法:
1.繳交符合會議主題之論文題目、摘要500字、關鍵詞,報名表及基本資料。
2.審查通過後,獲邀者請於2016年5月13日(星期五)前繳交6000~10000字之全文。
3.報名費:港幣500元 (當天現場收取)。
4.論文確認錄取者,本所將發出邀請函。
5.會議後經發表人修改定稿,將印製論文集。

注意︰參加者需自行安排交通及住宿安排,敬請見諒。
歡迎填妥報名表格,並發送電郵到︰chengbillwp@yahoo.com.hk
洽詢人:江小姐

下載報名表格及瀏覽詳情︰
https://chciclh.wordpress.com/discussion-forum/

系統號:

C-007196

第7屆文學傳播與接受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7屆文學傳播與接受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6年5月26至27日(週四至週五)

地點:

北一女中至善樓(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65號)

主辦單位: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香港教育學院人文學院文學及文化學系、教育部普通高級中學課程國文學科中心

聯絡人:

E-mail: ndhusl.conference@gmail.com

內容簡介:

5月26日
13:20-14:20
【專題演講1】
談翻譯的意義(鄭清茂)

14:30-15:30
【專題演講2】
不可兒戲的戲劇翻譯:以餘光中譯《不要緊的女人》(A Woman of No Importance)為例(單德興)

15:50-17:20
【論壇:文學的跨國出版】
主持人:楊翠
與談人:梁春芳、嘉世強、黃碧君、龐文真

5月27日
8:50-10:20
►4樓國文科專任教室
主持人:朱曉軍
50-60年代臺灣香港新批評跨區域傳播現象研究(顏訥)
講評人:王鈺婷
冷戰結構下香港之於南洋小說的文化傳播意義——以泰國華文小說為例(1950-1960)(翁智崎)
講評人:楊宗翰
典範的轉移:夏志清、劉心皇、司馬長風中國文學史中的魯迅形象建構(楊傑銘)
講評人:範宜如

►2樓會議室
主持人:宋如珊
美援文藝體制與1950年代臺港文學的傳播:以亞洲出版社為觀察對象(王梅香)
講評人:趙稀方
西詩及西詩中譯對新詩形式的啟發:以卞之琳和馮至等人為例(餘君偉)
講評人:洪淑苓
大眾傳媒與新詩的生成(李怡)
講評人:劉正忠

10:30-12:00
►4樓國文科專任教室
主持人:陳國球
多重語言間的意義流轉:電影《賽德克巴萊》的字幕翻譯(李依倩)
講評人:林文淇
光影中的冷戰——以1950、60年代星港兩地電影互動為研究對象(金進)
講評人:陳國球
1960年代的香港:電影與文學的現代主義(黃淑嫻)
講評人:盧非易

►2樓會議室
主持人:王潤華
《紅豆》與戰前香港文學(趙稀方)
講評人:須文蔚
文化傳承與創新:新加坡《回味》之接收分析(林怡潔)
講評人:李有成
王敬羲與香港版《純文學》的流轉(陳智德)
講評人:封德屏

13:00-15:00
►2樓會議室
主持人:過常寶
關於現當代中文文學的韓文翻譯——根據翻譯實踐與調查(金惠俊)
講評人:崔末順
臺裔作家的臺灣/中國書寫——以陳舜臣、東山彰良為中心(垂水千惠)
講評人:林淇瀁
轉換聲口或其他:英譯周頌與九歌的引號意涵(施湘靈)
講評人:過常寶
The protean art of negotiation: ontranslating modern Chinese poetry intoEnglish(梁欣榮)
講評人:廖鹹浩

13:30-15:00
►4樓國文科專任教室
主持人:趙稀方
五四、古典、現實、現代主義:艾山轉化、跨越與流動的現代詩歌與詩學(王潤華)
講評人:李癸雲
林語堂的跨文化傳播策略及當代啟示(沈慶利)
講評人:何致和
突破零輸出:大陸當代幻想文學的創作與傳播現狀(錢曉宇)
講評人:吳明益

15:20-16:50
【主題論壇:臺灣文學外譯】
主持人:吳明益
與談人:唐薇、Johannes Fiederling、Darryl Sterk、天野健太郎

系統號:

C-007188

The 3rd Conference on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in East Asia(第3屆東亞哲學會議)

標題:

The 3rd Conference on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in East Asia(第3屆東亞哲學會議)

時間:

2016年8月19至20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1 Gwanak-ro, Gwanak-gu, Seoul, South Korea)

主辦單位: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聯絡人:

E-mail: ccpea2016@snu.ac.kr

內容簡介:

CCPEA 2016 invites contributed papers and contributed symposia on topics in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broadly construed,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areas: logic, metaphysics, epistemology, philosophy of language, philosophy of mi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ethics, political philosophy, aesthetics, philosophy of religion, Asian philosophy, European philosophy, comparative philosophy, history of philosophy in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

Although analytic approaches are preferred, continental and other approaches are also welcomed.

Please submit an abstract prepared for anonymous review as an e-mail attachment to ccpea2016@snu.ac.kr by March 6, 2016.

【Important Dates】
April 6, 2016: Notification of acceptance
June 2016: Conference program and abstracts announced
August 19-20, 2016: CCPEA 2016,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The Conference Program will be available in June 2016.

系統號:

C-007218

第二十屆臺灣文學家牛津獎暨曾貴海文學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二十屆臺灣文學家牛津獎暨曾貴海文學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6年10月22日(週六)

地點:

真理大學(新北市淡水區真理街32號)

主辦單位:

真理大學臺灣文學系

聯絡人:

李先生,Tel: (02)2621-2121#2501;E-mail: au1731@mail.au.edu.tw

內容簡介:

一、真理大學臺灣文學系擬訂於2016年10月22日(週六)舉辦「第二十屆臺灣文學家牛津獎暨曾貴海文學學術研討會」。

二、投稿者請於2016年5月2日(週一)前,將論文題目、摘要(600字)及投稿申請資料表乙份,以電子檔傳至au1731@mail.au.edu.tw信箱,電子郵件主旨請註明「投稿第二十屆臺灣文學家牛津獎論文摘要」。稿件經相關學者專家審查後,於2016年5月13日(週五)通知審查結果,通過者撰寫論文全文之截稿時間為2016年7月29日(五)。

三、若有未盡事宜,請洽承辦人李先生,電話:(02)2621-2121轉2501,電子信箱:au1731@mail.au.edu.tw。

系統號:

C-007131

第12屆南臺灣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12屆南臺灣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6年10月28至29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屏東大學民生校區五育樓4F第三會議室(屏東市民生路4-18號)

主辦單位:

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南臺灣研究工作室、教務處教學資源中心

聯絡人:

董家嫻,E-mail: socialnptu@gmail.com

內容簡介:

一、主辦單位: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南臺灣研究工作室、教務處教學資源中心

二、協辦單位:屏東縣屏北區社區大學、屏東縣屏南區社區大學、臺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臺灣在地文化創新與共學協會

三、經費贊助單位:教育部

四、會議時間:2016年10月28-29日(週五、六)上午9:00至下午5:30

五、投稿報名截止:2016年6月30日

六、會議地點:屏東大學民生校區五育樓國際會議廳(屏東市民生路4-18號)

會議主題:屏東學是什麼?──屏東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徵稿子題:
本研討會除主題演講外,擬分成如下七個子題來組織議程,共分成十個場次進行,每個場次3篇論文:

1.屏東的環境和生態

2.屏東的經濟

3.屏東的政治

4.屏東的社會

5.屏東的文化

6.屏東的教育

7.屏東研究的認識論和方法論

撰稿須知:
歡迎各界學者專家、博士生和碩士生投稿。本研討會採邀稿與投稿併行制,一律先審摘要,約500字,通過後通知作者編入議程。投稿內容以中文為原則,中文論文以不超過一萬字(含參考文獻、註釋和附錄)為原則。撰文體例格式請參考《臺灣社會學刊》論文撰稿體例:http://tsa.sinica.edu.tw/publish_01-1.php

投稿時,請將「投稿報名表」(如附件)填妥後寄至大會信箱socialnptu@gmail.com董家嫻助理(查詢電話:08-7663800轉35301,或籌備總幹事李錦旭老師0953-086403)。大會收到稿件後將主動回覆投稿人已接獲信件。大會將提供論文發表人交通和住宿補助,研討會舉行後論文經編輯委員會審查通過、收入論文集者,並酌給撰稿費用。而為方便討論交流,如作者無提出異議,擬將論文於交稿後至研討會舉行期間掛在專屬網頁上。

重要日程:
摘要繳交截止:2016年6月30日

全文繳交截止:2016年9月30日

論文發表順序通知:2016年10月21日

研討會舉行:2016年10月28-29日(週五、六)

研討會舉行後全文修改繳交截止:2016年11月20日

系統號:

C-007130

2016 年度「臺灣日語教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融合語言與文化之日語教育

標題:

2016 年度「臺灣日語教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融合語言與文化之日語教育

時間:

2016年11月26日(週六)

地點:

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第一教研大樓普仁講堂(臺北市士林區士林區臨溪路70號)

主辦單位:

東吳大學日文系、臺灣日語教育學會

聯絡人:

郭華修秘書,Tel: (02)2881-9471#6532

內容簡介:

1.會議宗旨:為促進日本語文研究相關人士之學術交流及研究成果分享,特舉辦日語教學國際會議,圖以宏觀的角度展開與日語教學相關之日本語學、日本文學、日本文化、日語教育之研究,並促進學術交流。

2.會議主題:融合語言與文化之日語教育

3. 徵稿範圍:與日語教學相關之日本語學、日本文學、日本文化、日語教育之理論與實踐研究。

4.主辦單位: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 臺灣日語教育學會

5.會議地點: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第一教學研究大樓(R棟)(臺北市士林區臨溪路70號)

6.會議時間:2016年11月26日(星期六)

7.發表語言:日語

8.發表方式:請於「報名者個人簡歷」中載明發表方式。
A.口頭發表:發表20分鐘,討論10分鐘。
B.壁報發表:發表者須於大會規定之時間、場所內發表。

9.報名資格:
(1)學會會員(已繳納2016年度會費會員)。
(2)非會員者,須於論文截稿時繳納發表費新臺幣 1000 元/人次(郵政劃撥或現金袋)。每人投稿以一篇為限,且不得重複投稿。

10.投稿方法:請將報名表、中文摘要(請以繁體字書寫)、日文摘要(請本學會網頁下載)之紙本及電子檔,於2016年3月1日(星期二)前寄達研討會籌備委員會,凡資料不齊或逾期者皆不受理。

11.審查方式:發表摘要經本國際學術研討會籌備委員會審慎評估會審後,決定接受論文篇數及發表者。審查結果於2016年4月中旬連同論文格式及全文截稿通知一併寄出。

12.聯絡處:111臺北市士林區臨溪路70號
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臺灣日語教育學會

2016年日語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籌備委員會
聯絡電話:(02)2881-9471 分機6532 郭華修秘書
傳真號碼:(02)2883-6055
E-mail:taiwanjapanese.url.tw@gmail.com

系統號:

C-007129

「世界史中的中華婦女」學術研討會

標題:

「世界史中的中華婦女」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7年7月11至14日(週二至週四)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史所(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近史所

聯絡人:

林秀娟,Tel: 886-2-27898202;E-mail: schuan@gate.sinica.edu.tw

內容簡介:

最近20多年來,中國婦女史研究有了很大的突破,從「父權壓迫」到「女性自主」,從「她的故事」到「性別建構」,中國婦女在歷史上的身影愈來愈清晰,她們所發出的也不再限於幽微的「無聲之聲」。不過正當婦女史的知識積累日益豐富而細緻,我們發現到,中國婦女史研究也出現相當的侷限性,特別是承襲著「中國」的框架。近代中國的女權發展無可避免地捲入民族國家的形成過程,也因此探討近代中國婦女史幾乎不可能繞過國族主義。然而,國家是否為婦女史研究的最重要關鍵?我們是否可能像十多年前杜贊奇(Prasenjit Duara)所提議的,「把婦女史從民族國家拯救出來」?

基於這樣的思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將於2017年7月11-14日召開「世界史中的中華婦女」國際學術研討會。以「中華婦女」為主題,即希望超越民族國家的界線來研究中國(包括華裔)婦女史,一方面把中華婦女放在世界歷史的舞臺上重新審視,例如:她們對「域外」的想像、書寫及經歷,她們與外國人之間的互動和理解(或誤解),中國與外國婦女的經驗異同比較等。另一方面,吾人正身處於「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地球村裡,許多區域性的政治動亂、經濟危機、環境變遷其實都是全球議題。不論我們是否同意「全球化」的命題,「全球性鏈結」儼然是認識區域文化的一把鑰匙。這種全球性鏈結與中華婦女有何關係?全球性的視野對於中國婦女史研究提供什麼樣的新觀點與洞見?至於時間跨度上,本次會議上溯古代,下至1970年代,意在提供長時段(longue durée)研究的對話機會。換言之,本次會議將從跨地域及跨時代的角度,重探中華婦女的歷史。

為擴大參與以集思廣益,本會誠摯歡迎學界就(但不限於)以下議題投稿:
1.日常生活(食、衣、住、行、物質文化)
2.革命與戰爭
3.移民、流亡與離散
4.政治與統治(女性統治者、參政權、外交)
5.宗教與禮俗
6.身體、衛生與醫療
7.科學與技術
8.性、性別與性傾向
9.婚姻與家庭
10.創造與設計(表演藝術、電影、音樂、美術、文學、生活風格)
11.法律、犯罪與刑罰
12.經濟生產(農、工、漁、商、手工業)
13.空間與地方
14.邊境婦女(海外與邊疆)
15.家政學與家庭管理
16.大眾文化

本會接受有主題的論文組(panel)或個別論文的投稿,論文撰寫與大會使用的語言為中文或英文。每組 (panel) 參與學者以不超過五位(包括主持人、論文發表人、評論人)為原則,所發表論文最多四篇。繳送內容包括:與會學者之姓名、職銜與聯絡方式;場次主題及摘要(500字內);每篇論文題目及摘要(250字內)。個別論文報名者請提供姓名、職銜、論文題目及摘要(250字內)。本會將針對論文與主題進行評審,並於2016年6月30日公佈評審結果。

與會學者交通費請自理,大會將提供與會學者(大臺北地區以外)5天住宿,從2017年7月10日入住,15日退房。與會學者若擬延長停留時間,大會可以協助訂房,但須自行負擔費用。

論文摘要繳交方法:
1.投稿論文所需表格請至官網下載,截止日期為2016年5月31日
2.填妥後表格pdf檔,請至官網上傳。
任何問題,請洽林秀娟:schuan@gate.sinica.edu.tw;Tel: 886-2-27898202

系統號:

C-00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