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中心訊息

「臺灣漢學講座」邀請黃一農院士赴馬來西亞演講

「臺灣漢學講座」邀請黃一農院士赴馬來西亞演講

標題:

「臺灣漢學講座」邀請黃一農院士赴馬來西亞演講

時間:

2015年7月,共2場

主講人:

黃一農(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特聘講座教授暨人社中心主任)

地點:

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馬來西亞拉曼大學金寶校區(Jalan Universiti, 50603 Kuala Lumpur, Wilayah Persekutuan Kuala Lumpur, ,Malaysia)

主辦單位:

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馬來亞大學中國研究所、馬來亞大學中文系、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拉曼大學中華研究中心

內容簡介:

【馬來亞大學場次】
時間:2015年7月13日(星期一),下午2點到4點
地點: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文學院A演講廳
主辦單位: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馬來亞大學中國研究所、馬來亞大學中文系、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
講題:紅樓e夢與哆啦A夢
內容簡介:講者自2010年起從事了一場奇特的學術探險,他以初學者的身分進入傳統深厚的紅學領域,並努力「穿越」至清朝,希望能探究他所揭舉的「e考據」,可否在大數據 (Big Data) 時代建立文史研究的新典範。本演講將首度揭開《紅樓夢》中「元妃省親」的歷史原型,指出其主要素材乃源自康熙朝最受寵的漢人嬪妃――密妃王氏,並闡述此故事與納蘭六姊妹(著名詞人納蘭容若之姪孫女)的關係,同時追索作者曹雪芹獲知有些頗為隱諱之史事的可能渠道,而他又如何在小說中為宮牆之後的女性大聲鳴不平。

【拉曼大學場次】
時間:2015年7月15日(星期三),下午2點到4點
地點:馬來西亞拉曼大學(金寶校區) A003講堂
主辦單位: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拉曼大學中華研究中心
講題:史實與傳說的分際:福康安是否乾隆帝的私生子?
內容簡介:Big Data時代的來臨正衝擊許多領域,本演講將以文史研究為例,透過具體的案例,與大家分享e時代的工具、發問的模式以及尋找答案的方法,如何提供我們突破的可能性。並以傅恒之子福康安(連續劇「還珠格格」主角爾康的原型)是否為乾隆帝私生子此八卦議題為例,嘗試揭開此一世紀之謎,以突顯e-時代所可能產生的巨大衝擊與挑戰(即使對文科亦然),並與大家分享乾隆皇帝與孝賢皇后間最深切的愛情故事。

「臺灣漢學講座」係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配合政府推動「臺灣書院」在海外舉辦之學術活動,以呈現臺灣與漢學研究成果,並宣揚具有臺灣特色的中華文化。自2011年起每年皆在海外舉辦六至七場「臺灣漢學講座」。

今(2015)年首波「臺灣漢學講座」將於六月與英國牛津大學和德國萊比錫大學合作舉辦。邀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張隆志副研究員,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康豹研究員擔任主講人。七月份則邀請中央研究院黃一農院士於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及拉曼大學演講。

黃一農院士係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物理系天文學博士,現為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特聘講座教授暨人社中心主任,研究專長為歷史學、宗教學等。黃院士除對科技史及天文史學養深湛外,近年並致力於以電子資料庫對古籍紅樓夢進行「e考據」,講座內容勢必精彩,歡迎參加。

系統號:

CCS-005532

《漢學研究》「疾病、醫療與文化」專輯徵稿啟事

標題:

《漢學研究》「疾病、醫療與文化」專輯徵稿啟事

時間:

2015年9月30日截止

地點:

國家圖書館(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內容簡介:

《漢學研究》(季刊)計劃於2016年6月出版「疾病、醫療與文化」專輯,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李貞德研究員籌劃主編。醫療史研究近年來蓬勃發展,其中尤以將疾病與醫療納入社會文化脈絡的考察,成果最為豐碩。本次專輯擬以中國史為主要對象,透過針對身體知識、疾病觀念、本草藥物、治療技藝,以及醫護等照顧者群體的分析,增進對中國社會與文化的認識。特別是,我們期望藉由探討疾病與醫療的相關問題,對各歷史時期中國各地區的差異,以及中國與域外的互動有更深入的瞭解。論文以中、英文撰寫皆可,篇幅、體例悉依本刊「稿約」和「寫作格式」。

※本專輯之截稿日為2015年9月30日


Chinese Studies Welcomes Submissions to a Special Issue
on Chinese Medical Culture

In 2016, Chinese Studies will publish a special issue entitled “Disease, Medicine and Culture,” to be edited by Professor Jender Lee (Research Fellow,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We welcome manuscripts that investigate Chinese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health and healing, and particularly encourage research that considers Chinese medical history in a global context. Papers may be submitted in English or Chinese. For further details, please consult our Submissions Guidelines and Style Guide.

The deadline for submissions is September 30, 2015

系統號:

CCS-005535

常志靜、沙培德二位教授「寰宇漢學學友講座」報導

常志靜、沙培德二位教授「寰宇漢學學友講座」報導

標題:

常志靜、沙培德二位教授「寰宇漢學學友講座」報導

地點:

國家圖書館(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內容簡介:

為加強與歷年獲漢學研究中心獎助過的學人(即「世界漢學學友會」成員)之交流,自2012年起,本中心每年邀請世界漢學學友2-3位於本館舉辦「寰宇漢學學友講座」。今(2015)年於6月25日下午邀請二位學友演講,第一位是德國柏林洪堡大學(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東方文化研究所常志靜(Florian C. Reiter)教授(「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2007年度獲獎學人),主講「宋代五雷法和元代清微道之間的關係」,邀請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謝世維教授擔任主持人。有部分道教儀規認為元代的清微道,是北宋時期內丹與符篆相結合的道法「神宵派」體系的延續,特別是構成神霄派術法主幹之一的五雷法。常志靜教授的演講即討論他們之間的關連與異同。他引用道教經典如《清微道法樞紐》比較「道」和「法」之間的差異。再透過唐代著名道教人物,保一真人李少微及神霄派核心人物王文卿的觀點,檢視蘊含於兩派系中的儒家、佛家、禪宗思想。常教授指出,五雷法與清微道認為五雷法與清微道雖然在行法形式、書符概念、受天書儀式等方面殊多相似,但雙方重視的理念核心仍有所不同。

第二場學友講座是邀請1992、2001年度獎助學人,美國康乃狄克大學歷史系沙培德(Peter Zarrow)教授主講「近代中國政治思想中的烏托邦主義」,並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陳正國副研究員擔任主持人。中國烏托邦思想不僅在清末民初開始勃興,而且也成為近代中國政治思想當中的一部分。沙教授先將烏托邦主義分成唯物、唯心兩類,再分別闡述代表人物康有為、蔡元培(唯心),陳獨秀、胡適(唯物)的思想。沙教授認為四位烏托邦思想代表人物各擅勝場,並反映在他們的政治主張裡。胡適受科學至上主義的影響而提倡民主政治;陳獨秀受自由主義的影響而鼓吹革命;美學和唯美主義的啟發推動蔡元培的教育改革;堅信以「人」為宇宙最高道德準則則是康有為發起立憲運動的動因。

二位教授的演講皆為極具討論性的話題,吸引了不少聽眾,包括國內各大專院校的師生,以及漢學中心的獎助訪問學人和學友們。與會來賓紛紛提出意見,充分交流切磋。

系統號:

CCS-005643

「臺灣漢學講座」至世界頂級學術殿堂——張隆志教授於英國牛津大學開講

「臺灣漢學講座」至世界頂級學術殿堂——張隆志教授於英國牛津大學開講

標題:

「臺灣漢學講座」至世界頂級學術殿堂——張隆志教授於英國牛津大學開講

地點:

英國牛津大學中國研究中心(11 Pusey Ln, Oxford OX1,UK)

內容簡介:

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2015年第一場的「臺灣漢學講座」,與英國牛津大學合作,於6 月17 日下午1 點至3 點,假該校中國研究中心舉辦。由該校漢學講座教授田海(Barend ter Haar)教授擔任引言人,介紹本次演講的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張隆志教授。
張教授以「數位典藏與臺灣研究:從學院史學到公共歷史(Digitalizing Taiwan: From Academic to Public History)」為題發表演講,張隆志教授係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博士,研究專長為臺灣社會文化史。張教授的演講回顧並評論當代的臺灣史學史,並展示臺灣目前數位典藏史料的研究成果。介紹臺灣史的多元知識傳統,其中包括了中國地方史研究、日本殖民地史研究、歐美東亞區域研究、以及臺灣本土社會研究。其後,張教授以具體實例分析自1980年代後期以來,上述四個知識傳統的交會及合流,如何共同奠定了學院臺灣史研究的重要學術基礎,進而促成了臺灣史學界在史料整理、課題開發、人才培育及國際化等方面的突破創新和發展。張教授演講的第二個面向,則聚焦於臺灣數位典藏與研究的說明與展示:特別是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灣大學圖書館、國立臺灣圖書館、以及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等五個代表性機構的活動成果,以此說明數位典藏計畫對於臺灣學術研究及公共歷史推廣的重要貢獻及影響。

張教授的演講十分精彩且毫無冷場,現場不僅吸引眾多英國漢學研究學者和牛津大學的師生參加,除了引言人田海教授外,還有著名臺灣史學者、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高隸民(Thomas Gold)教授,以及本中心過去獎助學人牛津大學戴彼得 (Peter Ditmanson)教授及英國布里斯托大學Jonathan Chappell等人參加。臺灣史研究的主題,也引發許多聽眾的興趣,提出各種不同的問題,向主講人討論。

演講之後,由漢學研究中心廖箴編輯播放專為海外「臺灣漢學講座」所特別製作的宣傳英文短片,內容簡要介紹本中心業務外,著重宣傳「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臺灣獎助金」及各學術機構建置之漢學電子資源,以鼓勵更多優秀的外籍學者申請來臺研究,吸引了現場聽講的師生於會後詢問獎助案的內容並索取相關資料。

此次的合辦單位——英國牛津大學,為國家圖書館近年在海外設置的十數個「臺灣漢學資源中心」合作單位之一。本館自2012年起陸續在世界各國重點大學或研究機構設置「臺灣漢學資源中心」,目前已有14個;旨在推廣我國學術研究成果和出版品,並加強與各國漢學研究單位合作,推動海內外漢學學術交流。

系統號:

CCS-005696

「臺灣漢學講座」至德國──康豹教授於萊比錫大學開講

「臺灣漢學講座」至德國──康豹教授於萊比錫大學開講

標題:

「臺灣漢學講座」至德國──康豹教授於萊比錫大學開講

地點:

Bibliotheca Albertina圖書館(Beethovenstraße 6, 04107 Leipzig,Germany)

內容簡介:

接續於英國牛津大學講座之後,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2015年的海外「臺灣漢學講座」的第二站移師德國,與萊比錫大學東亞研究所漢學系合作,於6月22日下午3點至5點,假該校Bibliotheca Albertina圖書館舉辦。講座由該校東亞研究所所長柯若樸(Philip Clart)教授擔任主持人,駐德代表處教育組翁勤瑛組長亦應邀蒞臨致詞。

講座邀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康豹(Paul R. Katz)教授,以「切不斷的繩索?──近代兩岸宗教互動初探(An Unbreakable Thread? Preliminary Observations on Cross-Strait Religious Interaction during the Modern Era)」為題發表演講。康豹教授係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博士,現任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之研究員,研究專長為中國和臺灣宗教社會史,身兼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研究室主任,為當今國際漢學界知名碩彥。

康豹教授探討1980年代以來帶動兩岸宗教互動的各種因素,以及兩岸宗教關係的具體情況,並檢視目前兩岸宗教關係的具體情況,特別是佛教與道教神職人員的來往,以及媽祖、保生大帝、王爺等神明的進香活動等。同時,康豹教授的演講也關注不同民間教派之間的接觸,並且初步分析兩岸的經書、善書等宗教出版事業,最後肯定臺灣在近代東亞宗教發展史中之核心地位。

此次講座展現康豹教授在此領域研究上多年深厚的功力,加上兩岸宗教為萊比錫大學漢學系主要研究研究重點之一。現場不僅吸引眾多該系師生參加,亦吸引其它歐美漢學學者如英國劍橋大學周越(Adam Yuet Chau)教授、美國范德堡大學康若柏(Robert Campany)教授等親赴現場聆聽,以及本中心過去獎助學人萊比錫大學賀馬丁(Martin Hofmann)、博安德(Andreas Berndt)等人參加。兩岸宗教的主題,也引發許多聽眾的興趣,提出各種不同的問題,向主講人討論。

演講之後,由漢學研究中心廖箴編輯播放專為海外「臺灣漢學講座」所特別製作的宣傳英文短片,內容簡要介紹本中心業務外,著重宣傳「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臺灣獎助金」及各學術機構建置之漢學電子資源,以鼓勵更多優秀的外籍學者申請來臺研究,吸引了現場聽講的師生於會後詢問獎助案的內容並索取相關資料。

本講座的合辦單位──德國萊比錫大學,為國家圖書館近年在海外設置的十數個「臺灣漢學資源中心」合作單位之一。本館自2012年起陸續在世界各國重點大學或研究機構設置「臺灣漢學資源中心」,目前已有14個;旨在推廣我國學術研究成果和出版品,並加強與各國漢學研究單位合作,推動海內外漢學學術交流。

系統號:

CCS-005624

漢學研究中心參加「第二屆臺灣研究世界大會」並辦理書展

漢學研究中心參加「第二屆臺灣研究世界大會」並辦理書展

標題:

漢學研究中心參加「第二屆臺灣研究世界大會」並辦理書展

地點:

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KLT (College Building)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bloomsbury, london wc1h 0xg,UK)

內容簡介:

第二屆臺灣研究世界大會(Second World Congress of Taiwan Studies)6月18日至20日於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舉行。本次大會各項主題研討論壇及講座共計約有20餘場,出席者有來自世界各大學臺灣研究領域的學者專家百餘人。

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秉承以往豐富的國際參展經驗,受邀於會中舉辦圖書展覽。精選近三年臺灣出版臺灣研究相關之圖書及DVD約70餘種展出,包括中央研究院出版之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灣大學出版中心的最新出版品、臺灣公共電視出版DVD等,與會學者專家對本館展出圖書的品質讚不絕口。展後將致贈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臺灣漢學資源中心」。 此外,本屆大會亦邀請順益博物館、駐英國臺北代表處教育組、Routledge出版社、Hurst 出版社,設攤展出原住民海報、臺灣研究出版品以及臺灣獎助學金資訊。

本館漢學研究中心廖箴編輯亦於會中介紹本館臺灣研究資源以及政府所提供外籍學人的研究獎助,大會主辦單位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臺灣研究中心羅達菲(Dafydd Fell)教授,也特別提及本館成立的臺灣漢學資源中心(Taiwan Resource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TRCCS),以及臺灣奬助金對其個人研究的重要影響,同時亞非學院圖書館中文專家謝蕙興小姐也說明TRCCS的資源。

國家圖書館2013年於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設置了第一個位於歐洲的「臺灣漢學資源中心」。漢學研究中心希望透過此次書展,讓國際臺灣研究學界了解臺灣研究的成果及出版近況,進而加強推動國際學術合作,增加外國學者對臺灣研究的興趣。

照片說明:本館廖箴編輯(右)與大會秘書長蕭新煌教授(中)英國代表處教育組曾素貞副主任合影

系統號:

CCS-005625

參加2015年美國亞洲學會在亞洲(AAS-in-ASIA)書展

參加2015年美國亞洲學會在亞洲(AAS-in-ASIA)書展

標題:

參加2015年美國亞洲學會在亞洲(AAS-in-ASIA)書展

地點: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大樓(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內容簡介:

2015年美國亞洲學會在亞洲(AAS-in-ASIA)年會暨書展於6月22至24日,假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大樓舉行。此會議由全世界歷史最悠久,最具規模的亞洲研究組織美國亞洲研究學會(AAS)及中央研究院共同主辦。本次大會主題為「Asia in Motion: Ideas, Institutions, Identities」,議程包含106場論文發表及6場圓桌論壇,共有來自三十餘國,超過600人的世界各地學者專家參與。

本中心循近年參加美國AAS國際書展之例租賃攤位,與三民書局合作,精選近10年來國家圖書館及中心出版品,如《空間與文化場域:空間之意象、實踐與社會的生產》、《日治時期的基隆與宜蘭》、《修復心中淨土:觀經變相圖之修復‧源起‧圖解》、《2015臺灣漢學研究數位資源選介》等共47種,於會場展售。

與會學者們紛紛利用開會前後與其間的空檔造訪本中心攤位,與中心同仁敘舊、交流近況及分享研究心得。其中包括曾接受本中心獎助赴臺灣研究過的訪問學人,以及過去受邀參加過本中心舉辦國際研討會的學者。如澳洲昆士蘭大學黎志剛教授、美國沃斯莫爾學院(Swarthmore College)柏士隱(Alan J. Berkowitz)講座教授、美國康乃狄克大學歷史系沙培德(Peter Zarrow)教授、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大木康教授等。

照片說明:本中心孫秀玲助理編輯在攤位前與大木康教授合影

系統號:

CCS-005700

柯靖銘、安羅嵐「寰宇漢學講座」報導

柯靖銘、安羅嵐「寰宇漢學講座」報導

標題:

柯靖銘、安羅嵐「寰宇漢學講座」報導

地點:

國家圖書館(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內容簡介:

漢學研究中心於2015年6月16日舉辦寰宇漢學講座,邀請本中心「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訪問學人,美國賓州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博士候選人柯靖銘(Timothy Clifford)先生、義大利威尼斯大學中文系博士候選人安羅嵐(Lorenzo ANDOLFATTO)先生,分享在臺研究成果。並邀請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曹淑娟教授擔任主講人。

第一場次由美國籍柯靖銘先生主講「晚明古文選本與明代文章『形式主義』的問題」。明朝古文早已因「重辭輕質」而收到批評。後代學者主張,明朝古文家之創造性被八股文及應酬寫作破壞了,因此作文往往枯燥無味。明代中葉時,地方督學編修古文選本,目的不僅是改良文辭,而且是改良地方士子之道德行爲。至於明末葉,被稱為「名公」的大型出版業者卻盡心竭力滿足晚明讀者對新奇內容的欲望。雖然當中變化頗大,但以上兩類編纂者皆特別關心文章的形式。總結近數月來閱讀藏於國家圖書館,及普林斯頓大學葛思德東亞圖書館的明朝古文總集善本心得,柯先生認為明人對古文文本的態度與要求從明代中葉到末葉經歷了極大的變遷。並引用宋代真德秀的《文章正宗》、明代劉士鏻的《文致》、唐順之的《文編》等文學批評理論書籍,以引證他的說法。

第二場次由義大利籍安羅嵐先生發表「紙世界:中國晚清烏托邦小說與烏托邦文體的問題」。英國學者摩爾(Thomas Moore)描寫了他心目中沒有階級差異的理想社會「烏托邦(Utopia)」。清末民初面臨列強的進逼,內外交迫的變局,一種寓烏托邦思想於創作中的小說因運而生。後世稱此類作品「政治小說」、「理想小說」、「烏托邦小說」、「建國小說」等。安先生舉出其中著名作品如吳趼人《新石頭記》、陸士諤《新中國》、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蕭然鬱生《烏托邦游記》等。並從作品的情節、角色的命名等角度切入,探討其中的隱喻及作者對國家的期許。

兩位學人對所學領域皆下足考證功夫,他們的的研究成果吸引相關系所學者前來聆聽,與會來賓也紛紛根據自身所見交流看法。

照片說明:左起:柯靖銘先生、曹淑娟教授、安羅嵐先生

系統號:

CCS-005626

2015年外籍訪問學人端午節餐會

2015年外籍訪問學人端午節餐會

標題:

2015年外籍訪問學人端午節餐會

地點:

國家圖書館(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內容簡介:

漢學研究中心於6月10日(星期三)中午舉辦外籍訪問學人端午節餐會,邀請本中心「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以及外交部「臺灣獎助金」訪問學人於端午節前夕共度佳節,希望在學者研究學問之餘,更能體驗我國傳統民俗節慶的文化內涵。共有來自20個國家44位外籍學人及眷屬參加。

國家圖書館曾淑賢館長及外交部研究設計會劉經巖副主任於餐會前致歡迎辭,揭開這場國際饗宴的序幕。餐會在輕鬆溫馨的氛圍中進行,學人及眷屬一面品嘗花生肉粽、豆沙粽、綠豆糕、玉荷包荔枝等應節美食,一面欣賞端午節的介紹短片,並與國圖及外交部同仁討論臺灣的端午節傳統,滿室談笑風生,和樂融融。

本次餐敘邀請訪問學者表演個人才藝,美國勞倫斯大學范莉潔(Brigid Vance)助理教授率先將自身來臺研究經歷之心境以魔術手法雙語呈現,引起在場學人會心之共鳴。緊接著穿插學人上臺自我介紹,讓所有與會學人對彼此有進一步認識。第二段才藝表演由東京大學博士候選人荒木達雄(Tatsuo Araki)先生,帶來中文版日本傳統落語表演「饅頭超可怕」。學人荒木先生一人分飾多角的精湛演出,更是逗得觀眾哄堂大笑。壓軸表演邀請了外交部研究設計會周莉音公使為外籍學人演唱黃梅調「訪英臺」,全場觀眾不時隨節奏鼓掌應和,公使高亢的歌聲及翩翩姿態獲得滿堂彩。

現場氣氛極其熱絡,各國學人相談甚歡,不僅彼此分享在臺生活經驗,更交流了不同學術領域的研究資源與心得發現。

系統號:

CCS-005576

本中心2015年度獎助訪問學人米娜(Cosima Bruno)、李騰淵、顧孝永(Piotr Adamek)報到

標題:

本中心2015年度獎助訪問學人米娜(Cosima Bruno)、李騰淵、顧孝永(Piotr Adamek)報到

地點:

國家圖書館(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內容簡介:

本中心「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2015年度錄取18位學人,備取12位,已陸續來臺研究。目前在臺訪問學人如下:
Bruno, Cosima(米娜),女,義大利籍,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副教授,研究主題: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ssu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Contemporary Taiwanese Poetry,研究期間:2015年6月至8月。

Lee, Deung Yearn(李騰淵),男,韓國籍,韓國國立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研究主題:臺灣出版主要中國文學史的敍述視角比較研究(An Analysis on the Viewpoints of the Major Chinese Literary Histories in Taiwan),研究期間:2015年6月至8月。

Adamek, Piotr(顧孝永),男,波蘭籍,德國華裔學志研究中心(Monumenta Serica Institute)助理教授,研究主題:Research on Secondary Literature Regarding to Missionary Sinology,研究期間:2015年6月至8月。

Bonk, James(博哲銘),男,加拿大籍,美國伍斯特學院(College of Wooster)歷史與漢學系助理教授,研究主題:紀念的擴散: 十九世紀初府城忠祠之建置(Commemoration Decentered: The Building of Prefectural Shrines for the War Dead in the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Qing Empire),研究期間:2015年5月至7月。

2015年度即將來臺訪問學人:
Serfass, David(馮大偉),男,法國籍,法國社會科學高等學院中國歷史研究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中日戰爭時汪精衛政權的形成與其行政運作1940-1945,研究期間:5個月。

Bianchi, Ester(黃曉星),女,義大利籍,義大利佩魯賈大學(University of Perugia)漢學系助理教授,研究主題:當代中國的戒律復興研究(Vinaya Revival in Contemporary China),研究期間:3個月。

Alejandrino, Clark L.(蔡瀚霖),男,菲律賓籍,美國喬治城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Storm Clouds over China: Typhoons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研究期間:6個月。

Chin, Hsuen Wei(陳雪薇),女,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構築「馬華文學」: 話語言談、文化建制、知識生產,1945-2000 (Constructing “Mahua wenxue”— Discourse, Cultural Institution, Knowledge Production, 1945-2000),研究期間:3個月。

Mohr, Michel(蒙葦),男,瑞士籍,美國夏威夷大學宗教系副教授,研究主題:Chan without Border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Symbiosis between Lay and Monastic Buddhist Communities in Taiwan,研究期間:3個月。

Lincoln, Toby(林濤),男,英國籍,英國萊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Leicester)歷史系助理教授,研究主題:History of Urban Planning in China throughout the Twentieth Century,研究期間:3個月。

Babcock, Sarah J.(白慧學),女,美國籍,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東亞語言與文化學系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A Monk’s Miscellany: The Convergence of Song Dynasty Literati Culture and Chan Buddhism in Juefan Huihong’s Nighttime Chats in Chilly Studio,研究期間:6個月。

Ditmanson, Peter(戴彼得),男,美國籍,英國牛津大學漢學研究所副教授,研究主題:Fate and Moral Politics in Ming China,研究期間:4個月。

Green, Frederik H.(葛浩德),男,美國籍,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外文系助理教授,研究主題:徐訏與跨國性的中國浪漫主義:中國文學和電影裡的世界主義、國家主義和鄉愁感,1930-1960,研究期間:3個月。

Do, Thuy Nhung(杜翠蓉),女,越南籍,越南河內國家大學所屬人文社會科學院中國學專業副教授,研究主題:20-21世紀漢語詞彚對越南的影響,研究期間:5個月。

Inoue, Hiroki(井上弘樹),男,日本籍,日本青山學院大學文學院文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戰後臺日醫學交流史之研究1950-1970s,研究期間:5個月。

另,學人Kim, Yangsu(金良守,韓國東國大學校中語中文學科教授)、Clifford, Timothy(柯靖銘,美國賓州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博士候選人)、Andolfatto, Lorenzo(安羅嵐,義大利威尼斯大學北非與亞洲學系博士候選人)已於6月份研究期滿。

本中心為促進國際漢學的研究與交流,設有「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每年獎助10至20位國外漢學研究學人(自教授至博士候選人)來臺研究3至12個月。自2010年起,本中心承辦外交部「臺灣獎助金」學人行政業務及接待事宜。為促進來訪學人與臺灣學界交流,本中心素來積極與國內各大專院校及學術機構合作,共同舉辦訪問學人專題演講,藉此引進國際漢學新知,恢弘國內人文學界的視野。有興趣與本中心合辦演講之單位,請逕洽承辦人廖箴小姐,
聯絡電話:02-23619132轉352
電子信箱:ccsgrant@ncl.edu.tw

系統號:

CCS-005644

外交部「臺灣獎助金」David Elstein(杜楷廷)等13位學人報到

標題:

外交部「臺灣獎助金」David Elstein(杜楷廷)等13位學人報到

地點:

中華民國外交部(臺北市中正區凱達格蘭大道2號)

內容簡介:

中華民國外交部鼓勵全球對臺灣、兩岸、中國大陸、亞太區域及漢學等各類研究有興趣的國外大學相關系所的外籍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博士候選人與同級的研究人員等來我國各大學院校或學術機構進行研究,以培育未來各國在相關領域的專家,於2010年公布「臺灣獎助金作業要點」(Guideline to the Taiwan Fellowship),並委由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辦理行政業務及接待事宜。2015年度錄取104人,已陸續來臺研究。

以下為2015年6月份報到學人名單(最近來臺者在前):
Rajczyk, Robert:男,波蘭University of Silesia助理教授。研究題目:臺灣媒體系統對世界之影響。研究期間:4個月(6月-9月)。駐點機構:南華大學歐洲研究所。

Rhode, Grant:男,波士頓大學研究員。研究題目:Taiwan's Approach to Maritime Disputes in the East China Sea with Implications for the South China Sea. 研究期間:4個月(6月-9月)。駐點機構: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

Riberi, Mario Alejandro:男,英國赫爾大學(University of Hull)副教授。研究題目:Chinese Investment in Latin America: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Setting of New Trade Rules. 研究期間:4個月(6月-9月)。駐點機構:淡江大學拉丁美洲研究所。

Lincot, Emmanuel:男,法國巴黎天主教大學(Catholic University of Paris)助理教授。研究題目:Socio-Cultural Evolution of Taiwan through Its Arts. Towards a Cultural Exception? 研究期間:3個月(6月-8月)。駐點機構:臺北市立美術館。

Wong, Aida (阮圓):女,美國Brandeis University副教授。研究題目:Painting beyond the Brush: Contemporary Ink Art and the School of Liu Guosong in Taiwan, Hong Kong, and Mainland China. 研究期間:7個月(6月-12月)。駐點機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

Liu, Yinxing (劉蔭惺):女,美國緬因州貝茨學院博士後研究。研究題目:Painting beyond the Brush: Contemporary Ink Art and the School of Liu Guosong in Taiwan, Hong Kong, and Mainland China. 研究期間:3個月(6月-8月)。駐點機構: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

Faries, Nathan:男,美國緬因州貝茨學院講師。研究題目:Su Xuelin: Developing China’s National Identity through Fiction, Folklore, and Faith. 研究期間:4個月(6月-9月)。駐點機構:國立成功大學文學院。

Lam, Ngoc Nhu Truc:女,越南Ba Ria - Vung Tau University博士生。研究題目:Taiwan's Geostrategic Position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研究期間:4個月(6月-9月)。駐點機構: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Le Moullec, Yannick:男,愛沙尼亞塔林科技大學(Tallin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副教授。研究題目:Personalized Healthcare: Cooperation Opportunities between Taiwan and Europe. 研究期間:7個月(6月-12月)。駐點機構: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Hen, Kai Wah (禤祈華):男,馬來西亞拉曼大學(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助理教授。研究題目: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Collaborations between Taiwanese and Malaysian Universities. 研究期間:6個月(6月-11月)。駐點機構:臺灣經濟研究院。

Chng, Xing-Liang (莊興亮):男,香港理工大學博士候選人。研究題目:A Study of Lingnan Intellectual Trends and Their Practicalities during the Fifteenth and Sixteenth Centuries. 研究期間:3個月(6月-8月)。駐點機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Stohr, Lorant Andras:男,匈牙利布達佩斯戲劇與電影藝術大學副教授。研究題目:Taiwanese Cinema and Tsai Ming-liang's Work. 研究期間:3個月(6月-8月)。駐點機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

Elstein, David (杜楷廷):男: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紐柏茲(New Paltz)分校副教授。研究題目:Contemporary Confucian Philosophy. 研究期間:6個月(6月-12月)。駐點機構: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其他目前在臺訪問學人名單:
Frettingham, Edmund:男,荷蘭萊頓大學助理教授。研究題目:Security 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Taiwan.研究期間:3個月(6月-8月)。駐點機構: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Vance, Brigid (范莉潔):女,美國Lawrence University助理教授。研究題目:Dreaming in Chinese.研究期間:4個月(5月-8月)。駐點機構: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Kopper, Akos (高博雅):男,匈牙利布達佩斯大學(ELTE University Budapest)資深講師。研究題目:Challenges for Small Countries-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Hungary and Taiwan. 研究期間:4個月(5月-8月)。駐點機構:國立臺灣大學人社高院東亞民主研究計畫。

Courmont, Barthelemy (庫赫蒙):男,法國國際關係暨戰略研究院(Institut de Relations Internationales et Strategiques, IRIS)副研究員。研究題目:Post-ECFA Cross-Strait Relation: Economic, Diplomatic and Societal Implications for the ROC.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中央研究院法國現代中國研究中心臺北分部。

Hess, Steve (何風):男,美國橋港大學(University of Bridgeport)助理教授。研究題目:State Centralization, Patterns of Contention and Democratization: A Comparison of Contemporary China (1989-present) and Pre-Transition Taiwan (1979-87). 研究期間:4個月(5月-8月)。駐點機構: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Chang, Hui-Ching(張惠晶):女,美國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副教授。研究題目:Performing Taiwanese Identities in the New Age: Lessons from the Sunflower Movement. 研究期間:3個月(6月-8月)。駐點機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

Cockel, Nian-tzu (程念慈):女,英國普茲茅斯大學語言及區域研究學院(School of Languages and Area Studies, University of Portsmouth, UK)助理教授。研究題目:Unrealized Glory of the Nation: Chiang Kai-shek’s Aborted War Planning of Reconquering Mainland China. 研究期間:4個月(5月-8月)。駐點機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Zanardi, Claudia (陳云):女,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博士候選人。研究題目:China’s Approach towards Its Southern Maritime Boundaries through the Lenses of History & the Changing Place of Taiwan.研究期間:8個月(5月-12月)。駐點機構: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

Kingsbury, Aaron:男,美國Mayville State University助理教授。研究題目:The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Comparing Branding in the Emerging Wine Industrial Clusters of Changhua County, Taiwan and the Kofu Basin, Japan. 研究期間:4個月(5月-8月)。駐點機構: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Sproule, John (思約翰):男,蘇格蘭愛丁堡大學副教授。研究題目:Physical Education in Taiwan, When Students Take Control: Investigating the Impact of Teaching Athletics Using a Mastery Approach on Self-Regulated Processes and Related Motivations in Taiwanese Physical Education Students. 研究期間:4個月(4月-7月)。駐點機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Relitz, Sebastian:男,德國耶拿大學(Friedrich-Schiller-Universität, Jena)博士候選人。研究題目:Taiwan between Non-Recognition and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A Cas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Engagement of De Facto States. 研究期間:9個月(4月-10月)。駐點機構: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Kuan, Chee-Wah(關志華):男,馬來西亞拉曼大學(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博士生。研究題目: Contextualizing the “Soft Power” of Taiwan and Its Influence on Chinese Malaysian Cinema. 研究期間:9個月(4月-12月)。駐點機構: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Shibata, Mikio(柴田幹夫):男,日本新潟大學副教授。研究題目:大谷光瑞在臺灣活動的總合考査與研究:以高雄「逍遙園」和西本願寺「臺灣開教」為中心。研究期間:6個月(4月-9月)。駐點機構:國立高雄大學永續居住環境科技中心。

Minato, Teruhiro(湊照宏):男,日本大阪產業大學經濟學部副教授。研究題目:美國援助與臺灣經濟。研究期間:9個月(4月-12月)。駐點機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Susanto, Heru:男,汶萊Schoo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Brunei Darussalam博士候選人。研究題目:Cultural Transferability and Change Management of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The Success Story of Taiwan High-Tech Industry. 研究期間:12個月(3月-12月)。駐點機構: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Jaramillo, Marcos:男,智利天主教大學(Pontificia Universidad Catolica de Chile)教授。研究題目:Finding a Legal Bridge between East and West. 研究期間:4個月(3月-6月)。駐點機構: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Midford, Paul:男,挪威科技大學(Norwegian University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教授。研究題目:Perceptions of Japan in Taiwan.研究期間:3個月(3月中-5月初,6月底-8月初)。駐點機構: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Borah, Rupakjyoti:男,印度Pandit Deendayal Petroleum University助理教授。研究題目:India's Importance for Taiwan's Energy Security: A Critical Appraisal in the Light of India's“Look-East Policy” (1991-2010). 研究期間:12個月(3月-12月)。駐點機構: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

Stumbaum, May-Britt(施美白):女,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教授。研究題目:Non-Traditional Security Challenges by Taiwan and Asia Pacific Countries in the Region and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European Union. 研究期間:10個月(3月-12月)。駐點機構: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Martinez Arranz, Alfonso(馬勇):男,澳洲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博士後研究。研究題目:Transition Pathways to Sustainability: The Role of Politics and Society in Transforming Taiwan's Energy Supply. 研究期間:9個月(3月-11月)。駐點機構:中央研究院永續科學中心。

Hwang, Justina:女,美國布朗大學博士候選人。研究題目:Cold War Courtships: Authoritarian Anti-Communism, Developmental Diplomacy, and Chinese Communities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60-1975. 研究期間:10個月(3月-12月)。駐點機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Abb, Pascal(艾沛思):男,德國GIGA亞洲研究所研究員。研究題目:The Public Relations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Think Tanks. 研究期間:10個月(3月-12月)。駐點機構: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Show, Ying-Ruo(蘇芸若):女,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候選人。研究題目:宗教文本的性別論述:教派寶卷中的女性神祇(以臺灣地區寶卷藏本為例)。研究期間:5個月(3月-7月)。駐點機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Lopes, Helena(羅愛蓮):女,英國牛津大學博士生。研究題目:Sino-Portuguese Relations during China's War of Resistance (1937-1945). 研究期間:5個月(3月-7月)。駐點機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Purevsuren, Delgerjargal:男,蒙古國立大學副教授。研究題目:Early Inner Asian Nomads in Chinese Sources: Perceptions and Images. 研究期間:10個月(3月-12月)。駐點機構: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Chimeddamba, Taamaa(其‧塔瑪):女,蒙古國立大學科學學院教授。研究題目:夏商(西)周文化與科技發展。研究期間:12個月(3月-12月)。駐點機構:國立臺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Kakazu, Hiroshi(嘉数啓):男,日本Okinawa Institute of Asian Business Research教授。研究題目:A Growth Triangle (GT) Approach to Asian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 Case Study of Taiwan-Okinawa-Kyushu GT. 研究期間:4個月(3月-6月)。駐點機構: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Araki, Tatsuo(荒木達雄):男,日本東京大學博士生。研究題目:《水滸傳》成書過程考。研究期間:11個月(2月-12月)。駐點機構: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Soh, Or Kan(蘇湖港):男,馬來西亞國民大學(Universiti Kebangsaan Malaysia)助理教授。研究題目:Developing a Model of Augmented Reality-Based Learning Materials (ARLeM) for ESL & EFL Writing Course and Investigating Its Impact on Malaysian and Taiwa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電機學系。

Duffy, Terence Gavin:男,美國查普林學院(Champlain College)愛爾蘭都柏林分校教授。研究題目:Modern Taiwan-A Cultural Paradox.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輔仁大學耶穌會使命特色發展室。

Kahlina, Katja:女,匈牙利中歐大學(Central European University)訪問講師。研究題目:Tracing the Global Flows: Changing Gender Norms and Religious Discourses in Croatia and Taiwan. 研究期間:10個月(1月-10月)。駐點機構:國立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Ryu, Yongwook(柳墉昱):男,澳洲國立大學研究員。研究題目:Trading with China: Strategic Implications of ECFA and RCEP. 研究期間:9個月(1月-9月)。駐點機構: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Ng, Kwai Hang(吳貴亨):男,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副教授。研究題目:Judicial Mediation in China and Taiwan.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Semenov, Alexey:男,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博士生。研究題目:Development of Democratic Processes in the PRC: Elements of Taiwanese Experience.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

Garcia Gonzalez, Daniel(丹倪):男,西班牙馬德里大學(Complutense University of Madrid)博士候選人。研究題目:TV Told through the Cinema Analysis of the Story that Fictional Cinema Tells about Television (Asian Case Study). 研究期間:9個月(1月-9月)。駐點機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

Casny, Peter:男,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博士後研究。研究題目:The Impact of Consumer's Decision on Political Energy Consumption: Urbaniz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in Taiwan's Capital Taipei.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國立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系。

Piasecki, Jakub(謝佳倫):男,波蘭Carlos Roloff Institute研究員。研究題目:More than Friends: Upgrading the EU-Taiwan Friendship Group to Strengthen ROC's Ties with the European Union.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國立臺灣大學歐洲聯盟中心。

Sanmiguel, Luisa:女,西班牙瓦倫西亞大學(Universitat de Valencia)博士候選人。研究題目:The Eco-Sustainable Architecture in Taichung and Environmental Art Projects in Taiwan.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

Vidmar, Matjaž(魏馬江):男,斯洛維尼亞盧布爾雅那大學(University of Ljubljana)博士候選人。研究題目:Comparative Study of Confucian Values in Chinese 6th Generation Films and in Taiwanese New Cinema. 研究期間:8個月(1月-8月)。駐點機構:佛光大學國際事務處。

2015年5月份研究期滿學人為:
Kim, Yejoo(金叡珠,南非Stellenbosch University漢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Babones, Salvatore(澳洲雪梨大學副教授)、Lam, Adam Yung(林勇,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副教授)、Rea, Christopher(雷勤風,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副教授)。

系統號:

CCS-005695

《漢學研究》第7屆編輯委員名單

標題:

《漢學研究》第7屆編輯委員名單

地點:

國家圖書館(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內容簡介:

《漢學研究》(季刊)自1997年5月起成立「編輯委員會」,每屆任期三年,成員含括文、史、哲及語言學之學者專家,為本刊擬定編輯方針,負責年度專輯規劃、稿件審查等事宜。

第七屆編輯委員任期自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名單如下。並於2015年5月13日召開第七屆第一次編輯委員會議,推選臺灣大學楊秀芳委員續任召集人。

方瑜(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王秋桂(國立清華大學榮譽教授)
李貞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李奭學(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何漢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林啓屏(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
林鎮國(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
耿立群(漢學研究中心編輯)
康豹(Paul R. Katz,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華瑋(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兼學部主任)
楊秀芳(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臺文所合聘教授)
楊儒賓(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
劉石吉(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劉靜貞(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

系統號:

CCS-005536

《漢學研究》獲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綜合類A級期刊

《漢學研究》獲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綜合類A級期刊

標題:

《漢學研究》獲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綜合類A級期刊

地點:

國家圖書館(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內容簡介:

行政院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公布101-103年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綜合類分級結果,《漢學研究》榮獲A級期刊。綜合類A級期刊計13種,B級期刊計11種,C級期刊計8種,D級期刊計2種。《漢學研究》亦持續為「臺灣人文學引文索引核心期刊(THCI Core)」所收錄。

《漢學研究》為一以中國文史哲研究為主體之國際性學報,園地公開,歡迎海內外學者投稿。內容包括︰專論、問題與討論、書評等。所有稿件經審查通過後始予刊登。《漢學研究》稿約和寫作格式,請參閱漢學研究中心網頁「漢學研究」(http://ccs.ncl.edu.tw/ Publish1.aspx)。

系統號:

CCS-005533

《漢學研究》第33卷第2期目次

標題:

《漢學研究》第33卷第2期目次

時間:

2015年6月

地點:

國家圖書館(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內容簡介:

【漢字與思維專輯】
「漢字與思維」專輯導言(楊儒賓、林清源)

從洪堡特語言哲學傳統論在漢語中的漢字思維(林遠澤)

六書學說的現象學詮釋(關子尹)

華語思維與文字動勢(宋灝)

古代漢語的命題態度與照應複句(馮耀明)

漢字倒寫構形與古文字的釋讀(李守奎)

郭店〈太一生水〉「木甫」的語文分析與思想義蘊(范麗梅)

永明詩學的另一面向──「文」的形構(蔡瑜)

【書評】
評Hyunhee Park, Mapping the Chinese and Islamic Worlds: Cross-Cultural Exchange in Pre-modern Asia(朴賢熙,描摹中國與伊斯蘭世界:前近代亞洲的跨文化交流)(吳挺誌)

評Shih-shan Susan Huang, Picturing the True Form: Daoist Visual Culture in Traditional China(黃士珊,圖畫真形:傳統中國的道教視覺文化)(謝一峰)

評潘光哲《晚清士人的西學閱讀史(1833-1898)》(宋雪)

評Leigh K. Jenco, Making the Political: Founding and Action in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Zhang Shizhao(李蕾,為政:章士釗政治理論中的建立與行動)(詹景雯)

系統號:

CCS-005537

《漢學研究通訊》第34卷第2期目次

《漢學研究通訊》第34卷第2期目次

標題:

《漢學研究通訊》第34卷第2期目次

時間:

2015年5月

地點:

國家圖書館(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內容簡介:

【研究綜述】
重塑中國政治史(Hilde De Weerdt,魏希德)

近十年臺灣客家研究出版專書回顧2005-2014――以歷史學類為主(張正田)

【新書評介】
Wei-ping Lin, Materializing Magic Power: 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Villages and Cities

James A. Benn, Tea in China: A Religious and Cultural History

V. Golovachev ed., Российское китаеведение - устная история. Cборник интервью с ведущими российскими китаеведами XX-XXI вв. Том 1

【資料介紹】
新近出版論文集彙目

【會議報導】
國內外學術會議

【學界消息】
漢學研究中心

臺灣書院

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

臺灣漢學博士論文計畫彙目

研究機構及學校動態

==========================================================================
※有意訂購本中心出版品者,請逕洽以下代理展售處。

※政府出版品展售處:
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地址:臺北市松江路209號1樓
Tel: 02-2518-0207
國家網路書店:http://www.govbooks.co.tw

五南文化廣場
地址:臺中市中山路6號
Tel: 04-2226-0330#20、21

※定價:
漢學研究通訊(季刊),每期定價NT$150元。

漢學研究(季刊),每期定價NT$200元。

※本中心出版期刊亦會在出刊1個月後將電子全文置於「漢學中心出版品全文資料庫」(http://ccs.ncl.edu.tw/g0107/expertdb7.aspx),歡迎前往瀏覽。

系統號:

CCS-005538

故事裡的人生風景——「明清經典小說導讀」系列講座

故事裡的人生風景——「明清經典小說導讀」系列講座

標題:

故事裡的人生風景——「明清經典小說導讀」系列講座

時間:

2015年5至7月,共6場

地點:

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主辦單位:

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

內容簡介:

明清時期堪稱中國小說發展的繁盛時代,小說名家們以精闢華豔之筆,出入文史,織造了奇幻炫麗的形象,和優美動人的故事情節,吸引了無可計數的讀者沈醉於小說世界。其中不乏傳世巨作,例如:《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儒林外史》、《紅樓夢》及《聊齋誌異》等,這些經典小說宛如一方沃土,造就了中國古典小說的壯麗莊園。閱讀小說不僅怡情悅性,還能提升閱讀力,國家圖書館特邀國內六位知名教授為我們開啟重新閱讀古典小說的新風潮,引領大家進入繽紛多彩的明清經典小說世界,領略小說故事裡的人生風景。

本系列演講時間均為週六下午14:00-16:30,有意參加者請逕至國家圖書館活動報名網頁(http://activity.ncl.edu.tw/)線上報名。單場全程參與者將提供公務人員2小時終身學習時數認證、教師研習時數認證。亦可現場報名,候補入座。

尚未舉辦之場次如下:
7月4日
蒲松齡到底在氣什麼?──《聊齋誌異》裡的人間觀照(廖玉蕙,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教授)

【Facebook有獎活動】
活動時間:2015年5月1日12:00至7月5日12:00

公佈得獎:2015年7月8日

活動主題:【國圖粉絲 留言有賞】

活動說明:
配合本館「故事裡的人生風景——明清經典小說導讀」講座,活動期間於國圖官方臉書活動貼文按讚留言寫下:
「1. 我最喜歡的小說是 __________, 2. 因為 _____________。」

請告訴我們您的愛書,小說類型不分古今中外皆可。我們將選擇前20位「被按讚人數最多」的粉絲朋友,致贈2000元7-11禮券。活動從2015年5月1日12時起至7月5日中午12時(7月8日公布得獎名單,7月15日統一寄出獎品)。

*請注意:請得奬者於公布得奬後主動私訊提供姓名地址及電話等資料至粉絲團,後續我們才能寄送獎品給您,接到獲獎通知者7日內未回覆概不遞補。

系統號:

CCS-005534

外籍訪問學人圖書館資源利用課程

標題:

外籍訪問學人圖書館資源利用課程

地點:

國家圖書館(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內容簡介:

為加強本中心「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及外交部「臺灣獎助金」訪問學人資訊服務,本中心自今(2015)年起,將為訪問學人規劃安排圖書館資源利用課程,協助學人有效率的利用本館資源。資源利用課程與圖書館導覽結合,自本年3月起至10月止,規劃每月1個場次,共8場,訂於每月第二個週三上午10:00-12:00進行圖書館資源利用課程,由學人自由報名參加。

6月10日
主題性課程(古籍文獻)

7月8日
綜合性課程

8月12日
主題性課程(臺灣研究)

9月9日
綜合性課程

10月14日
綜合性課程

※6月10日及9月9日課程為中文講授,其他場次為英文講授。

系統號:

CCS-005539

國家圖書館每日預告書訊及主題隨選(SOD)服務,歡迎利用

標題:

國家圖書館每日預告書訊及主題隨選(SOD)服務,歡迎利用

地點:

國家圖書館(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內容簡介:

【掌握臺灣最新圖書出版訊息——國家圖書館每日預告書訊,歡迎訂閱】
本項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服務,係依據讀者所挑選之閱讀主題(或分類號),定時以電子郵件,發送前一天建檔完成的新書訊息,包括申請出版預行編目(CIP)、正式出版(上市)和送存國家圖書館之圖書,以提供出版業界、讀者及圖書館界,閱讀選購新書參考。

每筆書訊內容包括該新書之書名、作者、版次、出版者、預計(或正式)出版日期、ISBN與分類號等,同時可連結至國家圖書館之全國新書資訊網、館藏目錄查詢、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NBInet),以及臺灣多家網路書店查詢及訂購等相關資訊。「每日預告書訊」訂閱網址為:http://tps.ncl.edu.tw/

若需詳細了解本項新書資訊服務內容與訂閱步驟,請至國家圖書館遠距學園(http://cu.ncl.edu.tw/)點選「新穎、多元化的書目資訊服務」課程。此外,本館出版品國際交換處,亦將每季編製供國外交換單位圈選的書單,上載於國家圖書館網站首頁之「國際合作交流」,提供海外東亞圖書館選購臺灣新書參考。

【臺灣學術研究資訊最前線——主題隨選(SOD)百科書目服務】
本項整合性臺灣學術研究書目資訊服務,係以100個學科為主題,蒐錄國家圖書館5個應用系統,包括全國新書資訊網、館藏目錄查詢系統、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及數位出版品平臺系統等圖書文獻書目資訊,並提供個人知識管理功能,不僅協助臺灣新書出版資訊之傳播,亦建立與海內外圖書館界、出版業界、學術界、讀者間之互動關係,訂閱方式:
1.請連結「主題隨選(SOD)百科書目服務」(https://sod.ncl.edu.tw)
2.利用國家圖書館「單一登入(iNCL)」服務(http://www.ncl.edu.tw),整合館內各項系統,一次到站滿足所有書目資訊需求。

若需詳細了解本項整合性書目資訊功能與訂閱步驟,請至本館遠距學園(http://cu.ncl.edu.tw/)點選「新穎、多元化的書目資訊服務」課程。

系統號:

CCS-005569

國家圖書館網路資源介紹

標題:

國家圖書館網路資源介紹

地點:

國家圖書館(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3號)

內容簡介:

臺灣的國家圖書館擁有豐富學術研究資源,並已開發功能完善的各項資訊服務系統及各項知識支援服務工程,可滿足各領域的學者及專家之資訊需求。您無論身處全球何地,如有資訊需求時,請直接連結國家圖書館之網站,即可順利運用及取得您所需的資訊,更有效率地完成計畫。為協助各界運用本館網站之重要服務,特別就網站(www.ncl.edu.tw)之重要資源,簡要如下,歡迎使用:
壹、綜合性網站:適合各專業領域使用(網站名稱、網址、簡介)
一、「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http://readopac.ncl.edu.tw/nclJournal/):
收錄臺灣1970年以來重要期刊資源,可查詢最新的、熱門的主題及資訊。約4800種,逾220萬筆資料。(本系統有部分作者授權,可透過網路免費列印全文)

二、「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cache=1286195528687):
為國家級之完整學位論文總書目庫與資訊整合平臺,可查詢完整的臺灣學位論文資訊。(本系統有部分作者授權,可透過網路免費列印全文)

三、「政府公報資訊網」(http://gaz.ncl.edu.tw/):
政府公報乃國家重要典章制度之彙集,為纂修歷史之原始資料,舉凡軍政措施、法令文告、人事任免、會議紀錄等,均有助於近代史之研究。(本系統可透過網路免費列印全文)

四、「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http://nbinet.ncl.edu.tw/):
收錄的資料包括國家圖書館及79所各類型合作單位陸續提供之書目及館藏資料、國際標準書號中心新書書目、漢學研究中心藏書目錄、民國1-38年參考書目、港澳地區參考書目。

五、「新書資訊網」(http://isbn.ncl.edu.tw/NCL_ISBNNet/):
為臺灣所有新書出版的最前哨站,可查詢臺灣最新的出版相關資訊。

六、「臺灣人社及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http://tci.ncl.edu.tw):
收錄臺灣及海外華人出版之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臺灣全國博士論文及專書,建立學術論著之來源文獻及引用文獻分析資訊,有助於瞭解學術著作之連結脈絡,同時提供跨學門資料庫檢索平臺服務,建立學術論著引用率及被引用率之書目分析,一方面作為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檢索之重點資料庫,另一方面則作為學術研究及相關機構瞭解各學門論著之參考依據。

七、「臺灣學術網路資源選介主題資料庫」(http://tair.ncl.edu.tw/tairFront/home.action):
收錄學術性及研究性的網路資源選介,提供臺灣學術研究者及一般民眾所需的網站資源指引,並著重熱門議題隨時收錄熱門主題網站,以中文網站為主英文網站為輔。

八、國家典藏數位化計畫(http://readopac.ncl.edu.tw/ndap/index.htm):
包括「國家圖書館古籍文獻典藏數位化計畫」、「臺灣地區地方文獻典藏數位化計畫」、「國家圖書館期刊報紙典藏數位化計畫」三大計畫。

貳、專業性網站:適合特定專業使用(使用對象、網站名稱、網址)
一、文史研究者:
1.「古籍與特藏文獻資源」http://rbook2.ncl.edu.tw/
2.「臺灣文史哲論文集篇目索引系統」http://memory.ncl.edu.tw/tm_sd/index.jsp
3.「當代名人手稿典藏系統」http://manu.ncl.edu.tw/nclmanuscriptc/nclmanukm

二、臺灣研究者:
1.「臺灣記憶」http://memory.ncl.edu.tw/tm_new/index.htm
2.「臺北學研究主題資料庫」http://taipeidoc.ncl.edu.tw/tmtaipei/index.jsp
3.「臺灣民間傳說主題資料庫」http://folklore.ncl.edu.tw/ncltwfsFront/
4.「臺灣鄉土文獻影像資料庫」http://localdap.ncl.edu.tw/

三、漢學研究者:
1.「漢學研究資訊網」http://ccs.ncl.edu.tw/ExpertDB.aspx

參、知識支援之專業服務:取得複印全文之服務
一、館際合作之知識支援服務之專業窗口:
「ref@ncl.edu.tw」,會盡量為讀者取得複印全文之服務,滿足讀者之資訊需求。

二、專業服務的參考服務及學科專家窗口:請於開館時間來電洽詢:02-2361-9132轉分機250

三、未來本館也朝著開發大書目庫及整合多元系統資源的方向努力,持續提供優質服務。

Esteemed scholars and professionals:
Taiwan’s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is replete with academic research materials. What’s more, we’ve recently made available multi-functional data systems and knowledge support services for use by scholars and professionals in a variety of fields. Regardless of where you are in the world,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s websites are available to meet your needs and help you complete your projects in a more efficient manner. To help you become familiar with the important resources found on our website (www.ncl.edu.tw), a list of our most important services is provided below. Please feel free to stop by and make use of these at your convenience:
I. Comprehensive Websites: Ideal for all professions and fields
1. Index to Taiwan Periodical Literature System (readopac.ncl.edu.tw):
Contains approximately 4,800 important periodicals in Taiwan from 1970 onward; searches can be conducted on popular and new topics, with more than 2.2 million articles. (Some authors in the system have given full-access permission to their articles, allowing direct downloading from the website.)

2. National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in Taiwan (ndltd.ncl.edu.tw):
The most 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in Taiwan is contained in this integrated platform for your perusal. (Some authors in the system have given full-access permission to their articles, allowing direct downloading from the website.)

3.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Gazette Online (gaz.ncl.edu.tw):
Full search capabilities for government documents, statistics, policies, publications, reports of public officials trips abroad, and selected government publications in the NCL collections. (Full-text printing available free of charge.)

4. National Bibliographic Information Network (/nbinet.ncl.edu.tw):
Contains library catalog information for 79 Taiwan libraries. One search can cover the whole island.

5. ISBNnet (isbn.ncl.edu.tw):
The foremost authority on new publications in Taiwan, with search capabilities to find information related to new publications.

6. Taiwan Citation Index -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CIHSS) (tci.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6lv8pV/tcisearcharea?switchlang=en)
TCI-HSS currently includ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journals, National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 in Taiwan, monographs with specialized citations contributed by domestic and overseas professionals.

7. The Selected Websites of Taiwan Academy Internet Resources (http://tair.ncl.edu.tw/tairFront/home.action)
The database contains Internet resources pertinent to Taiwan studies from every possible domain. It is an Internet resources guide for Taiwan academic researchers and general public for academic and research purposes.

8. National Digital Archives Plan(http://readopac.ncl.edu.tw/ndap/index.htm)
Contains the Rare Books Image Search System; Online Special Exhibition Hall; Bronze and Stone Rubbings Image Database; Taiwan’s Periodical Literature Index;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Periodical Image Database; National Newspaper Information System, and the Taiwan Local Document Image Database.

II. Websites for Professionals: Designed for professionals of certain disciplines
1.For researchers in literature and history:
(1)Rare Books & Special Collections (rbook2.ncl.edu.tw)
(2) Taiwan Humanities Indexes (memory.ncl.edu.tw/tm_sd/search_simple_e.jsp)
(3)Contemporary Celebrities’ Manuscripts(manu.ncl.edu.tw/nclmanuscriptc/nclmanukm)

2.For researchers in Taiwan studies:
(1)Taiwan Memory (memory.ncl.edu.tw);
(2)Taipei Studies System(taipeidoc.ncl.edu.tw/tmtaipei/index_e.jsp)
(3)Taiwan Folklore System(folklore.ncl.edu.tw/ncltwfsFront/)
(4)Taiwan Local Documents Image Database (localdap.ncl.edu.tw/eng/)

3.For researchers in Chinese Studies:
1.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http://ccs.ncl.edu.tw/ccs/ccs.asp)

III. Knowledge Support Services: Full-text and photocopying services
1.Interlibrary knowledge support services: Available through ref@ncl.edu.tw; specialists will strive to provide full-text copies if possible.

2.Professional reference services and discipline specialists: Please call 02-2361-9132 ext. 250 during regular library hours.

3.Future developments at the library will be the development of a meta-catalog and a synthesization of diverse system resources as we continue striving to provide the best level of service.

系統號:

CCS-005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