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白色恐怖口述歷史訪談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學術研討會
標題:
「臺灣白色恐怖口述歷史訪談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5年7月18日(週六)
地點: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北棟8樓802室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臺灣口述歷史學會
聯絡人:
Tel: 02-2652-5350
內容簡介:
9:30-10:30
【訪談記憶的實與虛】
主持人:謝國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臺灣口述歷史學會常務理事)
記憶的遺忘與建構——以二二八事件中的兩例為焦點(陳翠蓮,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與談人:黃富三(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臺灣白色恐怖時期人物訪談記憶的實與虛——以「省工委會」相關案件為例(薛化元,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臺灣口述歷史學會會員)
與談人:陳儀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10:50-11:50
【訪談後如何呈現文本、影像與錄音檔】
主持人:詹素娟(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臺灣口述歷史學會常務理事)
文本呈現上的語言使用:以《獄外之囚──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訪問紀錄》為例(林建廷,「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訪問計畫」專任助理/臺灣口述歷史學會會員)
與談人:鄭麗榕(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助理教授/臺灣口述歷史學會會員)
記憶所繫何處──白色恐怖口述紀錄的博物館視角(曹欽榮,鄭南榕基金會執行長)
與談人:翁誌聰(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臺灣口述歷史學會理事)
13:00-14:00
【口述史與影像紀錄】
主持人:詹素貞(臺北市文獻委員會執行秘書/臺灣口述歷史學會常務理事)
如何取得政治受難者認同,深入記錄口述歷史(楊麗祝,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副教授/臺灣口述歷史學會會員)
與談人:劉俊健(政治受難者張常美等口述紀錄片導演)
再生與希望──政治受難者的生命故事(杜劍峰,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編審)
與談人:王昭文(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14:00-15:30
【口述檔案與國家訪談的對話】
主持人:遊鑑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臺灣口述歷史學會理事)
歷史記憶與口述歷史的對話:白色恐怖時期受難者獄中生活探討(黃龍興,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綜合規畫組組長)
與談人:沈懷玉(前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歷史室秘書/臺灣口述歷史學會常務監事)
國家檔案與口述訪談的結合運用──以戰後臺灣白色恐怖案件的研究為中心(蘇瑞鏘,政治大學歷史系博士/彰化高中歷史專任教師)
與談人:黃克武(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臺灣口述歷史學會理事)
國家檔案及各類史料下的人物書寫:以雷震為例(任育德,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研究典藏組副研究員)
與談人:潘光哲(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兼胡適紀念館主任)
15:50-17:30
【座談會:白恐訪談所面對的困境】
主持人:許雪姬(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臺灣口述歷史學會理事長)
白恐受難者口述中之傷痕記憶構成(王逸群,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主任)
臺灣白色恐怖口述訪談所面臨的幾個問題(侯坤宏,前國史館修纂處處長/臺灣口述歷史學會理事)
白恐訪談所面對的困境──理論與實際(薛化元)
拒絕受訪或訪問紀錄不願發表──白色恐怖案件訪談的負面經驗舉隅(陳儀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系統號:
C-005581
「中日大戰在緬甸(1941-1945)」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中日大戰在緬甸(1941-1945)」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5年7月22日(週三)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史所檔案館中型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緬甸專案研究計畫
聯絡人:
Tel: 2782-4166
內容簡介:
9:20-11:50
中日大戰在緬甸(1942-1945):文獻探討(朱浤源、邱炫煜)
評論人:楊維真
十八師團在緬北(1942-1945):文獻探討(立川京一)
評論人:Robert Lyman
從印度緬甸戰場(1941-1945)公墓檔案看我國國防部的善後措施(楊力明、江雪秋)
評論人:陳慧興
13:30-14:50
研究緬甸華僑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史料與方法(李軼)
評論人:簡漢生
克欽遊擊隊在中緬印戰場:史料、方法與歷史建構(Kyeo Swe Nynt)
評論人:何翠萍或吳啟訥
15:10-16:30
新見史料與仁安羌戰役(1942)中的華軍、英軍與日軍(盧潔峰)
評論人:張鑄勳
從譯述Louis Allen 名作"Burma: The Longest War"重探緬甸戰史之地位與研究新法(黃文範、楊晨光、梁一萍、黃竣民)
評論人:張瑞德或潘光哲
16:30-17:50
綜合座談:駐印軍與緬甸族群關係之研究
系統號:
C-005635
「二二八與戰後臺灣發展」學術研討會
標題:
「二二八與戰後臺灣發展」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5年8月10日至11日(週一至週二)
地點: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北棟3樓第一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聯絡人:
Tel: 2652-5350
內容簡介:
8月10日
9:10-10:10
許雪姬(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10:30-12:00
主持人:林修澈(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教授)
戰後初期臺灣原住民族主體的出現:從原住民菁英政治活動談起(范燕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
與談人:汪明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
臺灣原住民族「集團遷移政策」之觀察(1920-1970)(鄭安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與談人:詹素娟(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13:30-15:45
主持人:黃富三(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二戰時期美國人眼中的臺灣認同(杜正宇,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
與談人:張淑雅(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冷戰時期美國對臺政策的困局與抉擇(1950-1971)(李福鐘,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
與談人:張淑雅
戰後政權轉移與二二八事件——從中美共同佔領臺灣論起(蘇瑤崇,靜宜大學通識中心教授)
與談人:陳儀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16:05-17:35
主持人:張富美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與二二八事件的平反(王昭文,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與談人:鄭仰恩(臺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學教授)
轉折年代——1945至1949年前後的臺灣佛教(侯坤宏,前國史館修纂處處長)
與談人:闞正宗(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助理教授)
8月11日
9:00-10:30
主持人:吳文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
兩個戰後、兩次政權轉換下個人社會地位的興衰浮沈:以草屯洪元煌、洪火煉家族為例(陳文松,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與談人:陳哲三(東海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
噤若寒蟬:二二八事件前後臺灣省參議會參議員問政的轉向(陳鴻圖,國立東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與談人:薛化元(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
10:50-12:20
主持人:黃秀政(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約聘總纂)
二二八事件中的清鄉:以臺中縣為例(吳俊瑩,國史館修纂處)
與談人:劉恆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副教授)
臺籍原日本兵與二二八事件(林正慧,國史館修纂處)
與談人:鄭麗玲(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學系教授)
14:00-16:15
主持人:李筱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教授)
戰後初期臺籍航空人材的境遇與流動之初探(曾令毅,淡江大學歷史系)
與談人:蔡龍保(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省籍問題與雷震組黨運動(陳翠蓮,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與談人:王甫昌(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1950年代日本華僑團體重整過程之考察(何義麟,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教授)
與談人:鍾淑敏(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16:35-17:00
【綜合座談】
許雪姬(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蘇瑤崇(靜宜大學通識中心教授)、陳翠蓮(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系統號:
C-005637
「戰爭與臺灣社會」學術研討會
標題:
「戰爭與臺灣社會」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5年8月15日至16日(週六至週日)
地點: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示教育大樓圓形劇場(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內容簡介:
8月15日
10:40-12:25
主持人:謝國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戰爭與臺灣社會的工業生產(高淑媛,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與談人:謝國興
“Who is the Real Master?”:1895年在臺洋行的經營實況與轉折(李佩蓁,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
與談人:林玉茹(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戰時經濟下的纖維增產與產業發展:以棉、麻兩部門為中心(洪紹洋,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與談人:張靜宜(國立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副教授)
13:30-14:50
主持人:許雪姬(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殖民地戰爭』與在臺日本軍隊(近藤正己,日本近畿大學文藝學部教授)
與談人:詹素娟(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靖國神社的臺灣人(鍾淑敏,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陳柏棕,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約聘助理)、(沈昱廷,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博士生)
與談人:蔡錦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
15:00-16:10
主持人:游勝冠(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教授)
「喪失」在戰爭(記憶)中的家人:第二次世界大戰與臺灣平民家庭(藍適齊,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與談人:謝仕淵(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副研究員)
在滿洲臺灣人的戰後經驗(許雪姬,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與談人:黃英哲(日本愛知大學現代中國學部教授兼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
16:30-17:40
主持人:黃英哲(日本愛知大學現代中國學部教授兼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
灣生回家――終戰後日本移民的引揚與鄉愁(田中實加(《灣生回家》作者)、(杜正宇,國立成功大學歷史所博士候選人)
與談人:鳳氣志純平(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博士)
從英雄島、蕃薯島、斷代島到文學島:金門戰地書寫、歷史想像與島嶼形象塑造
與談人:陳益源(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8月16日
9:30-10:40
主持人:薛化元(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戰爭記憶與蔣介石:旗津大陳新村研究(石文誠,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副研究員)
與談人:謝貴文(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副教授)
臺灣民間信仰中的戰爭記憶(謝國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與談人:戴文鋒(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教授)
11:00-12:10
主持人:呂理政(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臺史博「鉅變1895特展」中的歷史多元詮釋觀點(陳怡宏,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助理研究員)
與談人:翁佳音(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戰爭做為一種流行——從商品與流行文化看戰爭的臺灣社會意義(陳靜寬,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副研究員)、黃裕元(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助理)
與談人:陳文松(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
14:00-15:10
主持人:溫振華(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教授兼主任)
戰爭與臺灣的高等教育,1945-1990(黃金麟,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與談人:林果顯(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歷史研究所助理教授)
國際法二次大戰的結束與臺灣(薛化元,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與談人:陳儀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15:30-16:40
主持人:鍾淑敏(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J.W.Davidson的臺灣歷史書寫及其後續影響之考察(1895–1920s)(林欣宜,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與談人:林文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A Big Baby Republic': James Wheeler Davidson's book and newspaper coverage of the Taiwan Republic."(David Wright,加拿大Calgary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與談人:張隆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系統號:
C-005684
第九屆臺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九屆臺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5年9月3至5日(週四至週六)
地點:
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B1國際會議廳、長榮大學(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29號)
主辦單位:
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
聯絡人:
E-mail: 2015taiwanconference@gmail.com
內容簡介:
「臺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及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共同主辦。多年來,本研討會皆以發展臺灣的語言、文學、文化的學術研究及交流為宗旨。
「臺灣」作為研究主體進入學術與教育的體制之中,雖然是相對晚近的事情,然其相關的語言、文學與文化研究已吸納了眾多不同學科的理論與方法,也因不同視角與立場的介入而呈顯出多元開放的格局。儘管如此,臺灣研究也不斷面臨著來自多方面的挑戰,衝擊著臺灣語言、文學與文化的研究視野。
有鑑於此,「第九屆臺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以「跨越與創新:新視域下的臺灣語言、文學與文化研究」為主題,歡迎各界學者與研究者踴躍投稿。徵稿子題如下:
1.本土語言語料庫相關研究。
2.本土語言檢定。
3.語言與社會互動。
4.文學與社會參與。
5.性別、世代、族群。
6.通俗文學與雅文學的跨越與創新。
7.民俗文化的流行。
8.飲食文化。
9.人文與社會研究方法的創新。
10.其他。
會議日期及地點:
(1) 2015年9月3日至9月4日,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B1國際會議廳。
(2) 2015年9月5日,長榮大學。
摘要截稿日期:已截止。
全文截稿日期:2015年7月15日。
投稿方式: 請填寫投稿者資料表寄至2015taiwanconference@gmail.com
系統號:
C-005618
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2015年會:多重地景的人類學
標題:
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2015年會:多重地景的人類學
時間:
2015年10月3至4日(週六至週日)
地點:
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主辦單位:
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
聯絡人:
Tel: 02-2939-3091#50518、50552;E-mail: tafea@gate.sinica.edu.tw
內容簡介:
會議主題:多重地景的人類學(Multiple landscapes of anthropology)
時間:2015年10月3至4日(周六至周日)
地點: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2段64號)
主辦單位: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
回顧近七年來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年會的主題,從2008年〈人類學的挑戰與跨越〉、2009年〈艱困時局下的人類學〉、2010年〈人類學視界@臺灣〉、2011年〈民族、民主、民生:人類學的場域〉、2012年〈區域研究@臺灣人類學〉、2013年〈田野就在你身邊〉,到去年(2014年)〈當代人類(學)處境〉可以看出國內人類學的關注情境,大都集中在學科本質、研究取向的專業性與現世關懷、及其實踐意義等面向上。但人類學者投身研究場域的多樣性,及其所得到的各種觀察層面的反饋,也反映出研究者與周遭環境之間的認知關係,可能還存在許多值得深入探究與理解的對應模式。而今年年會主題訂為〈多重地景的人類學〉,就是希望在此前提下,藉由不同意義下的「地景」概念,來探討人類學研究者的自我定位觀,在當代複雜且意義多元的情境中,如何產生必要的反思與評估,以開展並落實人文關懷的正面意涵。
無論是從地景的衍生概念來檢視人類學的研究取向,還是從人類學的視野來還原地景觀點的多重意義,人類學結合多重地景的詮釋面貌,就如同視鏡的功能,可以產生各種角度的直射與折射效應。這種地景內涵,可以是自然生態的,也可以是文化的、社會的、族群的與性別的。而地景的視野,可以涵蓋虛擬與現實、同質性與異質性、結構與非結構、原生與建構、權力與支配等各種不同的分析向度。這些都是從研究者所身處的情境為中心,透過多重地景概念的認知,讓研究者更能掌握研究對象所顯現的各式各樣的觀察面貌,進而提供更有說服力的比較與詮釋觀點。另一方面,人類學的多重地景,也意味著跨學科觀念的匯聚交集與分流。這幾年來,學會年會的主題及其所引發的討論,很重要的一個部分都是在檢視當代人類學與其他人文社會學科之間的互動效應,以及如何讓人類學的觀察視野及關懷力度產生更大的社會影響與共鳴。而本次年會與東亞人類學學會(EAAA)合辦並以〈多重地景的人類學〉為主題,也是希望能將此一學科間的互動效應與社會影響,透過「東亞地景」的多樣性呈現意義,來開展並提升另一種跨國人類學視野的可能性。
為持續去年年會擴大參與的成效,本次年會亦誠摯邀請碩、博士研究生及近年獲得學位的新科碩、博士,和與會者分享各自開發之新創主題與相關議題。除大會主題外,其他主題的panel或個別論文,也歡迎投稿。有關籌組panel、線上投稿流程、專題活動規劃、與EAAA互動交流等事宜,屆時年會籌委會亦會於學會網頁公告並與各位同仁保持密切聯繫。
See more at: http://www.taiwananthro.org.tw/conference/1621#sthash.ImAdUkGa.dpuf
系統號:
C-005619
黃春明及其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黃春明及其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5年10月16至17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國立宜蘭大學、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宜蘭縣宜蘭市神農路一段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國立宜蘭大學、黃大魚文化藝術基金會
聯絡人:
洪榆宸,Tel: (03)935-7400#7947;E-mail: niucge@gmail.com
內容簡介:
壹、宗旨
全方位探索黃春明及其文學,深入其內在世界,梳理其變遷軌跡及與外在環境的互動狀況,並試圖發現其價值,尋找其文學史位置。
貳、徵稿主題
一、黃春明個別創作文本的分析
二、黃春明文學的主題學探討
三、黃春明不同階段文風的變化,及其文學史意義
四、黃春明與同時代華文作家的比較
五、戲劇、電影、美術:黃春明的跨界表現
六、宜蘭、臺灣、世界:黃春明的人文關懷與社會實踐
七、黃春明與語文教學的關聯性
參、舉辦時間:2015年10月16至17日(週五至週六)
肆、舉辦地點:國立宜蘭大學、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伍、重要時程
論文摘要截稿日期:已截止
摘要審查結果公布日期:2015年6月19日
論文全文截稿日期:2015年7月31日
論文全文請於2015年7月31日之前提交,以便會議論文資料的印製作業。
伍、主辦單位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國立宜蘭大學、黃大魚文化藝術基金會
陸、聯絡人:
國立宜蘭大學通識教育委員會
洪榆宸先生
電話:(03)935-7400轉7947
傳真:(03)936-0668
E-mail: niucge@gmail.com
柒、大會網址:http://cge.niu.edu.tw/main.php
系統號:
C-005691
「宜蘭研究」第11屆學術研討會──宜蘭泰雅族
標題:
「宜蘭研究」第11屆學術研討會──宜蘭泰雅族
時間:
2015年10月17至18日(週六至週日)
地點:
宜蘭縣史館會議室(宜蘭市凱旋裡縣政北路3號)
主辦單位:
宜蘭縣政府、宜蘭縣史館
聯絡人:
陳文立,Tel: (03)9255488轉5015
內容簡介:
泰雅族是宜蘭縣人數最多的原住民族群,人口1萬2千餘人,佔縣內原住民族人口數75%;主要居住於大同鄉、南澳鄉,在宜蘭的族群互動與歷史舞臺上,泰雅族始終是舉足輕重的角色之一。因此,第11屆的「宜蘭研究」學術研討會,以宜蘭泰雅族整體歷史、文化及族群發展作為研討主題,期望藉由區域研究中對特定族群的再聚焦,讓我們得以看見過去與現在宜蘭族群面貌。同時,思索並期待未來族群互動、發展的各種可能。
本屆研討會以「宜蘭泰雅族」為主題,舉凡歷史、文化、族群關係、教育、語言、社會、政治、經濟產業、社區營造、婦女、藝術,乃至以泰雅族或其亞群為對象之跨區域研究等相關議題,皆歡迎踴躍投稿。
會議資訊
一、會議名稱:「宜蘭研究」第11屆學術研討會──宜蘭泰雅族
二、主辦單位:宜蘭縣政府
三、承辦單位:宜蘭縣史館
四、會議時間:預訂於2015年10月17日(六)、18日(日)
五、會議地點:宜蘭縣史館會議室
【投稿說明】
一、論文摘要:
(一)字數以1,000字為限,關鍵詞以不超過10個為原則。
(二)論文摘要審查通過者,復請於2015年6月30日前前提交全文。
二、論文字數:
(一)包括題目、作者姓名、摘要、關鍵詞、正文、圖表、註釋及參考文獻等,以15,000字為上限。
(二)請於2015年6月30日前,將論文全文、著作權授權同意書以書面郵寄(附電子檔)或電子郵件寄送至宜蘭縣史館,並請於郵件上或電子郵件主旨註明「作者姓名:研討會論文」。
三、論文稿酬:
(三)論文全文經匿名審查通過,擇優邀請與會發表,並致贈稿酬。
(四)稿酬依各機關學校出席費及稿費支給要點辦理,每千字以700元計算,每篇論文字數以15,000字為上限。
四、論文摘要表、投稿報名表、論文格式與著作授權同意書,請逕至宜蘭縣史館網站下載。
【審查制度及截稿日期】
一、本研討會徵稿稿件採摘要、全文兩階段匿名審查。論文全文經匿名審查通過,擇優邀請與會發表,並致贈稿酬;本館並具優先出版論文集權利。
二、截稿日期:
(一)論文摘要:已於2014年11月30日截止並通知審查結果。
(二)論文全文收件截止日期為2015年6月30日,預訂於2015年7月31日前通知審查結果通知。
三、投稿及聯絡資訊:
(一)請依內容於書面封面、或電子郵件主旨註明「作者姓名:研討會論文摘要」或「作者姓名:研討會論文」,循以下各項資訊寄送至宜蘭縣史館。
(二)地址:26060宜蘭縣宜蘭市縣政北路3號
(三)網站:http://yihistory.e-land.gov.tw
(四)電子信箱:yihistory@mail.e-land.gov.tw
(五)聯絡人:陳文立先生,電話(03)9255488轉5015
系統號:
C-005689
2015年臺北市立大學史地研究暨錢賓四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
標題:
2015年臺北市立大學史地研究暨錢賓四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
時間:
2015年11月13日(週五)
地點:
臺北市立大學公誠樓二樓會議廳(臺北市中正區愛國西路1號)
主辦單位:
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錢穆故居
聯絡人:
林君成教授,Tel: +886-2-23113040#4513;E-mail: ljc@utaipei.edu.tw
內容簡介:
一、主辦單位: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錢穆故居
協辦單位:財團法人素書樓文教基金會、中國地理學會、中國歷史學會
二、會議日期:2015年11月13日(週五)
三、會議地點:臺北市立大學公誠樓二樓會議廳
四、研討主題:史地研究及錢賓四先生學術思想兩大主軸。
五、投稿注意事項
1、論文摘要截止日期:已截止
2、審查作業:主辦單位將邀請相關領域之學者專家,進行論文審查,審查結果將2015年6月31日以E-mail或電話方式儘速通知投稿者。
六、論文全文注意事項
1、截止日期:2015年8月28日(週五)
2、論文格式:
①「臺北市立大學學報寫作格式」(請參閱本校研究發展學術出版組網頁:http://research1.utaipei.edu.tw/files/15-1004-10198,c118-1.php)
②「漢學研究寫作格式」(請參閱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網頁:http://ccs.ncl.edu.tw/ccs/TW/Publish1.asp)
3、繳交方式:稿件請以電腦繕打,全文以15,000字以內為原則(內文過於冗長,主辦單位有權退稿),正文字體以新細明體,12號字,單行間距,存為word2003檔。將檔案以E-mail先傳送,另請紙本郵寄主辦單位。
4、會議論文集:研討會發表之論文,於會議時集結成冊或印製光碟。
七、研討會相關訊息請連結至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網頁:http://social.utaipei.edu.tw/bin/home.php
八、聯絡人:林君成老師
1、地址:臺北市愛國西路一號
2、電話:+886-2-23113040轉4512、4513
3、E-mail:socia@utaipei.edu.tw、ljc@utaipei.edu.tw
九、有關錢賓四先生學術思想之徵稿相關問題,請洽錢穆故居專員何彥儒先生
1、地址:臺北市士林區臨溪路72號
2、電話: +886-2-2880-5809
3、E-mail:chienmu.house@msa.hinet.net
十、港澳大陸學者往返機票、住宿(預定安排臺北教師會館,雙人房每晚一間約新臺幣1800元,未含早餐)、簽證手續、保險等費用請自行負擔。
系統號:
C-005670
2015經學與文化全國學術研討會
標題:
2015經學與文化全國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5年12月4日(週五)
地點:
中興大學人文大樓8樓(臺中市南區國光路250號)
主辦單位: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
聯絡人:
湯碧珠助教,Tel: (04)2284-0317#883;E-mail: bctang@dragon.nchu.edu.tw
內容簡介:
經典為不刊之鴻教,歷久彌新之常道,蘊含豐富之文化資產,亟需以現代科學文化知識,開發意蘊、闡揚微旨,以期返本開新。本屆「2015經學與文化學術研討會」意在探賾經學與文化的相關性與影響,期望以文會友,各獻所長,發揮學術與淑世之功能。
一、論文題目及摘要截稿日期:已截止
二、論文截稿日期:2015年9月30日
三、論文格式:
1.請參考附件。
2.請交Word電腦打字本(橫排),並附磁片或以e-mail方式投稿。
四、論文字數:以二萬字內為原則。
五、徵稿對象為研究機構及大學院校教師(含博士班學生)
六、聯絡地址:臺中市國光路250號
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
聯絡人:林淑貞主任、湯碧珠助教
聯絡電話:(04)22840317-883
傳真:(04)22861713
E-MAIL:bctang@dragon.nchu.edu.tw
※附註:如來稿過多,無法安排在會中宣讀,則由本會柬擇,事非得已,敬請 曲宥。
系統號:
C-005687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sian Network for GIS-based Historical Studies
標題: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sian Network for GIS-based Historical Studies
時間:
2015年12月4日至6日(週五至週日)
地點: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The Asian Network for GIS-based Historical Studies、中研院人社中心
聯絡人:
E-mail: angistaiwan@gmail.com
內容簡介: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sian Network for GIS-based Historical Studies (ANGIS Taipei Meeting 2015) , which is to be held on December 4~6, 2015 in Taipei, Taiwan.
ANGIS Taipei Meeting 2015, aims at bringing together researchers from the world and providing them with a high-qualified platform for them to share their latest studies and inspiring findings. With passionate participants from the world, would be perfect for you to present your research and find collaboration for your future work.
【Paper Submission】
Submitted abstracts should include title, an abstract of 150-300 words, 3-5 keywords, as well as the author’s name, affiliation & position, contact phone number, mailing address, and email. The papers will be reviewed. Please submit your abstract before June 30, 2015.
Abstract submission should be done at:
http://gis.rchss.sinica.edu.tw/angis2015/papers
【Important Dates】
Submission of abstract: 30 Jun, 2015
Notification of paper acceptance: 15 Aug, 2015
Camera-ready full paper: 30 Oct, 2015
Early registration due: 31 Oct, 2015
Online Registration due: 2 Dec, 2015
系統號:
C-005688
2015年近現代中國語文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2015年近現代中國語文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5年12月4至5日
地點:
國立屏東大學五育樓四樓國際會議廳(屏東市民生路4-18號)
主辦單位:
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聯絡人:
蔣昀融,Tel: (886-8)7663800轉35201;E-mail: mcllnptu6@gmail.com
內容簡介:
壹、會議宗旨:自明代中葉迄今,政治之興替,社會之變遷,思維之更革,改易頗大。本研討會之舉辦,乃於此傳統現代接合之際,藉由廣泛之研討,期能上遡其源,下通其變,並探尋此一時期新舊風潮交融之樣貌。
貳、主辦單位: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參、地點:國立屏東大學五育樓四樓國際會議廳(民生校區)
肆、時間:2015年12月4、5日(星期五、六)
伍、徵稿主題:舉凡有關近現代文學、語言、思想、考證之論文,皆所歡迎
陸、徵稿對象:國內外各大學校院、研究機構之教師及研究人員
柒、徵稿辦法:
一、本研討會提要截稿日期已過,通過審查者,請於2015年10月15日(星期四)前繳交紙本論文全文一份,並E-mail PDF及DOC類型之電子檔論文各一份。
二、文長約一萬五千字左右,請依論文撰稿格式撰寫。繳交完整論文時,請附作者簡介、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約五百字、英文摘要約三百字),以及中英文關鍵詞。
三、如有任何疑問,請洽會議聯絡人蔣昀融助理,聯絡電話:(886-8)7663800轉35201,傳真:(886-8)722-1530。
系統號:
C-005612
2015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2015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5年12月10至11日(週四至週五)
地點:
中央研究院(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研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
聯絡人:
邱鈺珺,Tel: (02)2652-3191;E-mail: mingching@gate.sinica.edu.tw
內容簡介:
系統號:
C-005686
中國翻譯史進程中的譯者:第一屆中國翻譯史國際研討會
標題:
中國翻譯史進程中的譯者:第一屆中國翻譯史國際研討會
時間:
2015年12月17日至19日(週四至週六)
地點: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沙田崇基路信和樓)
主辦單位:
香港中文大學
聯絡人:
張夢媛,E-mail: translationhistory@cuhk.edu.hk
內容簡介:
「中國翻譯史國際研討會」系列旨在透過對譯事活動的具體個案研究,為翻譯史這門跨領域的新學科提供全新的研究模式、方法及視角,在世界文明和人類思想的大框架下探索中國翻譯史。此系列研討會每兩年舉辦一次,探討不同中心主題,誠邀世界各地學者前來參加。
第一屆中國翻譯史國際研討會以「中國翻譯史進程中的譯者」為主題,探索譯者角色對中國翻譯史發展軌跡的影響。本會歡迎學者自組小組或以個人名義,就「譯者」或以下相關課題提交論文摘要:
►譯者與民族語言及文學發展
►譯者與知識採納和挪用
►譯者與中外文化交流
►譯者與宗教傳播及其本土化過程
►譯者與國際衝突和協商
重要日期:
1.摘要提交截止日期:2015年6月30日
2.會議論文接受通告:2015年7月31日
3.會議日期:2015年12月17–19日
系統號:
C-005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