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語言暨語言學第16卷第2期

標題:

語言暨語言學第16卷第2期

時間:

2015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內容簡介:

【Articles】
Global Approach to Scalar Implicatures in DRT(Jae-Il Yeom)

Effects of Constituent Orders on Functional Extension Patterns of the Verbs for ‘Give’: A Contrastive Study of Thai and Mandarin Chinese(Kingkarn Thepkanjana、上原聡)

Processing Units in Convers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French and Mandarin Data(Laurent Prévot、曾淑娟、Klim Peshkov、陳正賢)

Some Current Quantitative Problems in Corpus Linguistics and a Sketch of Some Solutions(Stefan Th. Gries)

系統號:

P-004743

故宮文物月刊第382期

故宮文物月刊第382期

標題:

故宮文物月刊第382期

時間:

2015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內容簡介:

我看明四大家特展(馮明珠)

屠蘇酒界——皇帝新春的第一杯酒(侯怡利)

玉爵屠蘇百禮洽界——爵的歷史與以爵飲酒的淵源(吳曉筠)

醉來信手兩三行,醒後卻書書不得界——書法史上的醉書(何炎泉)

蘇州臘月風俗談界——從清院畫家繪高宗御題范成大臘月村田樂府圖說起(張華芝)

護帙有道界——古籍裝潢特展籌展始末(盧雪燕)

手卷之美界——談手卷裝裱材料及其特殊性(洪順興)

琅函有恙界——院藏古籍函套修復試議(高宜君)

舊衣新裝界——淺談古籍善本木匣修護(陳澄波)

院藏日本國書界——關於日俄戰後商談東北善後事(周維強)

系統號:

P-004775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86期

標題: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86期

時間:

2014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內容簡介:

【論文】
制度擴散與在地化:蘭安生(John B. Grant)在北京的公共衛生試驗,1921-1925(杜麗紅)

從自我書寫到公眾展演:艾珮琪(Peggy Abkhazi)的戰時日記(連玲玲)

戰後臺灣米荒問題新探(1945-1946)(蘇瑤崇)

唐君毅對民主政治的想像與批評(翟志成)

【書評】
Chihyun Chang,《Government, Imperialism and Nationalism in China: The Maritime Customs Service and its Chinese Staff》(唐啟華)

學愚,《佛教、暴力與民族主義: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佛教》(侯坤宏)

夫馬進著,伍躍譯,《朝鮮燕行使與朝鮮通信使:使節視野中的中國‧日本》(吳政緯)

系統號:

P-004821

臺灣史研究第21卷第4期

標題:

臺灣史研究第21卷第4期

時間:

2014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內容簡介:

【二二八事件專號續】
重探「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的角色(侯坤宏)

二二八事件中縣市首長的角色與肆應(歐素瑛)

二二八事件中的自新:以臺中、嘉義、臺南、高雄為中心(劉恆妏)

【研究論著】
命名的規範:臺南市街路命名的文化政治(黃雯娟)

系統號:

P-004822

漢學研究第32卷第4期

漢學研究第32卷第4期

標題:

漢學研究第32卷第4期

時間:

2014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漢學研究中心

內容簡介:

【專論】
莊子的身體存有論──兼論其與歐洲身體現象學的對話(鍾振宇)

論《莊子》思想的「矛盾性」──「渾圓」原型提供的線索(劉冠伶)

歸宗與依附──唐人恤親思想研究(羅彤華)

高麗詩人李齊賢成都紀行詩詞現地研究(簡錦松)

高攀龍理學形象的塑造及其轉變——以明末清初高氏著作的編刻為中心(黃友灝)

明清之際夏允彝之死及相關悼念詩文之敘事策略(許明德)

李良年的人生讀本——清初〈灌園圖〉的複調意涵(毛文芳)

得其深遠宕逸之神——沈德潛《唐詩別裁集》李白詩歌選評研究(張俐盈)

平議《四庫全書總目》「假傳體」文類的編目與批評(鍾志偉)

民國時期廣州市正一派火居道士營業道館分布的空間分析──廟宇、人口與道教儀式(黎志添)

【書評】
評張文昌《制禮以教天下——唐宋禮書與國家社會》(尹承)

評Patricia Buckley Ebrey, Emperor Huizong(宋徽宗)(方誠峰)

評張暉《張暉晚清民國詞學研究》(陳昌強)

系統號:

P-004855

史物論壇第19期

史物論壇第19期

標題:

史物論壇第19期

時間:

2014 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內容簡介:

清代嘉興地區藝術發展概述:以嘉禾八子為例(吳侊峻)

「雞」圖像在中國歷代民間藝術與文化之內涵(陳靜璇)

遺址與城鄉觀光發展策略研究:新北市十三行遺址與澎湖七美史前石器製造場遺址群案例(林明美)

流轉與遞變:烏來泰雅族祖靈祭儀實踐的例子(江桂珍)

系統號:

P-004836

法制史研究第25期

法制史研究第25期

標題:

法制史研究第25期

時間:

2014年9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內容簡介:

【論著】
國家與法律──《通典.刑法典》的法律書寫與秩序觀(楊曉宜)

《洗冤錄》在清代的流傳、閱讀與應用(陳重方)

冤獄與平反──清末江寧三牌樓案鉤沉(杜金)

清代刑事審判文化──以臺灣命盜案件審判為個案之分析(林文凱)

臺灣制憲運動的回顧與展望──以民主進步黨為中心(曾建元)

德國社會法院之發展史(王韻茹)

關於唐代《法例》書(高明士)

唐律「得古今之平」再辨(馬海峰)

無「法」的司法──晚清巴縣工商業合夥債務糾紛解決機制研究(謝晶)

寧法讓三寸,勿理虧一分──鄭健才大法官法律生涯記述(李明倩)

見微知著皆史料,鴻爪雪泥覓法跡──評鄭顯文著《出土文獻與唐代法律史研究》(王覲)

系統號:

P-004804

唐研究第20卷

唐研究第20卷

標題:

唐研究第20卷

時間:

2014年12月

出版單位: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羅傑偉先生紀念專號】
羅傑偉:生平與事業(羅新)

【論文】
「天山峽谷古道」芻議(王炳華)

從山陵爲貴到不封不樹——北朝墓葬封土的轉變(羅丰)

The Political Fragmentation of the Northern Wei Court, 500-528(Andrew Eisenberg)

綜說隋文帝廣建舍利塔的意義(嚴耀中)

唐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研究的趨向與展望(胡明曌、胡戟)

唐代的籍年與貌定(高明士)

唐代司法參軍的知識背景初探(黃正建)

唐代胡商形象俑研究(葛承雍)

唐阿史那伽那墓誌研究(朱振宏)

上官儀研究三題(孟憲實)

羅傑偉舊藏唐代墓誌考釋(史睿)

唐玄宗入道考——開元二十六年唐玄宗入道銅簡考釋(馮其庸)

《唐昌公主墓誌銘》考釋(張全民)

唐後期禁軍擴編述論(寧欣)

肅代之際宮廷內爭與藩鎮割據局面形成的關係(張國剛、王炳文)

親仁郭家——安史亂後秩序重建與政治博弈(李丹婕)

新出石刻史料與唐代盧氏文學家族考論——以盧士玫族系爲中心(胡可先)

洪邁《萬首唐人絕句》考(陳尚君)

【西域敦煌研究小集】
蘇巴什石窟現存龜茲語及其他婆羅謎文字題記內容簡報(新疆龜茲研究院、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西域歷史語言研究所)

中國古代麻作物析論:以于闐、吐魯番及敦煌文書記載爲中心(鄭燕燕)

龜茲僧利言的生平事業(上)——兼論唐人所謂「吐火羅言」(慶昭蓉)

榆林窟第20窟是一水陸道場(陳菊霞)

《秦婦吟》在中原的傳播——興衰原因新探(田衛衛)

【書評】
Nicolas Tackett,The Destruction of Medieval Chinese Aristocracy(孫英剛)

鄭雅如《親恩難報:唐代士人的孝道實踐及其體制化》(趙洋)

劉安志《新資料與中古文史論稿》(趙和平)

吳光興《八世紀詩風——探索唐詩史上「沈宋的世紀」(705-805)》(劉寧)

趙力光主編《西安碑林博物館新獲墓誌續編》(仇鹿鳴)

系統號:

P-004845

東洋史研究第73卷第3號

標題:

東洋史研究第73卷第3號

時間:

2014年12月

出版單位:

京都:東洋史研究會

內容簡介:

【論說】
淸初科道官の構成と定員――定制への過程(項巧鋒)

金朝の外交制度と高麗使節――一二〇四年賀正使節行程の復元試案(豐島悠果)

孫詒譲「墨子後語」の儒墨論爭觀(小野泰教)

漢譯地質學書に見る「西學東漸」――江南製造局刊『地學淺釋』を例として(武上真理子)

16世紀ファイユーム縣の水・税・記録錄管理――オスマン朝エジプト統治初期の水利行政に見る統治體制とその展開(熊倉和歌子)

【書評】
藤谷浩悅著『湖南近代政治史研究』(糟谷憲一)

系統號:

P-004742

東洋古典學研究第37集

標題:

東洋古典學研究第37集

時間:

2014年5月

出版單位:

廣島:東洋古典學研究會

內容簡介:

清華簡『筮法』の求爻法について(末永高康)

静嘉堂文庫蔵『左傳集説』について:『左氏會箋』の準備稿(竹内航治)

周易正義訓讀:師卦・比卦(野間文史)

周易正義訓讀:小畜卦・履卦(野間文史)

「朱子学の位置」連載を終えるにあたり(木下鉄矢)

『朱子語類』卷一二二「呂祖謙」譯注(三)(牛尾弘孝、森宏之)

王畿『龍渓王先生会語』訳注(其の17)(吉田公平等)

阿波の古学者・高橋赤水の思想(有馬卓也)

『淮南萬畢術』訳注(4)(有馬卓也)

朱熹『朱文公文集』跋文訳注稿(14)(市來津由彦)

系統號:

P-004761

最後的帝國軍人:蔣介石與白團

最後的帝國軍人:蔣介石與白團

標題:

最後的帝國軍人:蔣介石與白團

時間:

2015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作者:

野島剛 著,蘆荻 翻譯

內容簡介:

本書原文書名為「ラスト・バタリオン 蒋介石と日本軍人たち」

第一章  蔣介石是怎樣的人?
空前絕後的日記
在因緣的土地上
兩度日本體驗

第二章  岡村寧次為何獲判無罪?
身為中國通軍人的岡村寧次
「以德報怨」演說與協助國民黨
如果岡村被判處死刑的話……

第三章  隱藏在白團幕後的推手
《曹士澂檔案》
環繞著《螞蟻雄兵》的種種
關鍵人物──小笠原清

第四章  富田直亮與根本博
一九四九年九月十日
古寧頭戰役之謎
儼然「軍師」般的存在

第五章  他們所留下的成就
奇貨可居的敗北者
在圓山的日子
模範師與總動員體制

第六章  戶梶金次郎所見的白團
軍人的肺腑之聲
不只是理想與信念
解散的預感

第七章  祕密的軍事資料
東洋第一的軍事圖書館
調研第○○號
服部機關的影子

第八章  「白團」究竟是怎樣的一段歷史?
白團的存在應當被攤在陽光下嗎?
楊鴻儒的悲劇
日中臺與蔣介石,以及白團

尾聲  溫泉路一四四號

系統號:

P-004715

中共威權政治的強國體制:人類歷史無法預見的發展之路

中共威權政治的強國體制:人類歷史無法預見的發展之路

標題:

中共威權政治的強國體制:人類歷史無法預見的發展之路

時間:

2015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獨立作家出版

作者:

劉文斌 著

內容簡介:

CHAPTER 1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文獻回顧
 第三節 研究途徑、方法
 第四節 研究架構

CHAPTER 2 中共政體定性
 第一節 威權政治屬性
 第二節 中共政權歸屬
 第三節 強勢威權政黨

CHAPTER 3 中共對威權維護作為
 第一節 威權體制維護手段
 第二節 黨國鎮壓能力
 第三節 國家對經濟任意掌控能力

CHAPTER 4 共黨權力更迭與威權保障
 第一節 權力更迭制度化的提出及不足
 第二節 權力更迭未制度化的反證
 第三節 權力更迭不制度化對威權政體的保障

CHAPTER 5 被治者反應
 第一節 民意走向
 第二節 烏坎村與法論功事件比較
 第三節 「市民社會」的抑制

CHAPTER 6 威權長存
 第一節 逐漸民主化?
 第二節 脆弱或崩壞?
 第三節 威權堅持與蛻變預判

CHAPTER 7 結論

系統號:

P-004716

大學之道:知識分子與臺灣民主化

大學之道:知識分子與臺灣民主化

標題:

大學之道:知識分子與臺灣民主化

時間:

2015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組

作者:

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組 編

內容簡介:

專題演講
‧對《大學雜誌》我見我思

綜合座談
‧《大學雜誌》的回顧與前瞻

反思與回應
‧越是鬱卒的時代

論文
‧文人論政再思考
‧回歸現實與創造歷史
‧從《大學雜誌》看一九七○年代改革派知識分子集團的「知識分子觀」與「中西文化觀」
‧《大學雜誌》與國民黨的文化政策之分析
‧競逐真實:析論《大學雜誌》中的保釣論述
‧顏元叔與《大學雜誌》

文獻選輯
‧給 蔣經國先生的信
‧國是諍言
‧開放學生運動

口述歷史
‧陳鼓應與《大學雜誌》

系統號:

P-004718

從現代到後現代的自我追尋:夏目漱石與村上春樹的比較研究

從現代到後現代的自我追尋:夏目漱石與村上春樹的比較研究

標題:

從現代到後現代的自我追尋:夏目漱石與村上春樹的比較研究

時間:

2015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秀威資訊公司

作者:

張小玲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  「自我」與現代及後現代─以夏目漱石與村上春樹的戀愛小說為中心
第一節  戀愛與「自我」的悖論―《三四郎》中作為主體的男性與作為「他者」的女性
第二節  自我‧戀愛‧語言―村上春樹作品人物的「自他未分化」現象研究

第二章  現代和後現代語境下的「女性蔑視」
第一節  「女性嫌惡」與宗教回歸―女性主義角度的《1Q84》解讀
第二節  「女性蔑視」傾向的體現與破綻―性差(gender)視角的夏目漱石與村上春樹比較研究

第三章  現代和後現代語境下的中國觀比較研究
第一節 夏目漱石的中國觀解析―以《滿韓處處》為例
第二節  作為「符號」的中國―從《諾門罕的鐵的墓場》看村上春樹的中國觀

第四章  現代和後現代語境下「文學」的功能
第一節  文學的形而上意義―夏目漱石對「文學」內涵的追尋
第二節  「物語」與「療癒」―村上春樹的「小說」觀解

終章  現代和後現代語境下日本文學者的精英意識─從村上春樹對夏目漱石的「誤讀」談起

系統號:

P-004765

黃旭初回憶錄:李宗仁、白崇禧與蔣介石的離合

黃旭初回憶錄:李宗仁、白崇禧與蔣介石的離合

標題:

黃旭初回憶錄:李宗仁、白崇禧與蔣介石的離合

時間:

2015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獨立作家出版

作者:

黃旭初 原著,蔡登山 主編

內容簡介:

黃旭初寫近代史,其資料主要取自他的日記,他從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七五年四十餘年間,都寫有日記。一般我們看到的回憶錄都是作者晚年的回憶之作,由於是數十年前的往事,即使有驚人的記憶力,許多細節還是無法回溯的。而黃旭初寫這些戰役,有時間,有路線,何日何地被攻陷,戰役的整個路線圖,一清二楚。若非靠當時的日記所載,是難以做到的。他從日記中的記載,再參考其他相關的書籍,梳理出一篇篇的專文,這也是他回憶錄史料之價值較高的所在。

原著者簡介
黃旭初,廣西容縣人。為廣西省政府主席,主政廣西近廿年。黃旭初二十歲肄業於廣西陸軍速成學校步兵科,與李宗仁有同學之誼。一九一七年,任廣西陸軍模範營連長,保定軍校畢業的黃紹竑、白崇禧任副連長。一九二三年擔任李宗仁的「廣西定桂軍總司令部」參謀長。一九二六年北伐軍興,廣西軍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七軍,李宗仁任軍長,白崇禧任參謀長,黃旭初任第四旅旅長,後升任第七軍第六師師長,屢建奇功。一九三一年七月一日,黃旭初在南寧就任廣西省政府主席。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初,黃旭初乘飛機由南寧飛到海南島的海口,又轉赴香港。自此,黃旭初寓居香港,國府聘為總統府國策顧問,但他一直沒有到職。一九七五年十一月十八日,他因心臟病發作,病逝香港九龍浸會醫院,享年八十四歲。

編者簡介
文史作家,現為秀威出版公司副總編輯,長期致力於兩岸文化交流。曾製作及編劇《作家身影》紀錄片,完成魯迅、周作人、郁達夫、徐志摩、朱自清、老舍、冰心、沈從文、巴金、曹禺、蕭乾、張愛玲諸人之傳記影像,開探索作家心靈風氣之先。著有:《人間四月天》、《傳奇未完──張愛玲》、《色戒愛玲》、《魯迅愛過的人》、《何處尋你──胡適的戀人及友人》、《梅蘭芳與孟小冬》、《民國的身影》、《讀人閱史──從晚清到民國》等十數本著作。

系統號:

P-004772

皇帝亦凡人:乾隆.世界史中的滿洲皇帝

皇帝亦凡人:乾隆.世界史中的滿洲皇帝

標題:

皇帝亦凡人:乾隆.世界史中的滿洲皇帝

時間:

2015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八旗文化

作者:

歐立德(Mark C. Elliott) 著,青石 翻譯

內容簡介:

本書英文書名為"Emperor Qianlong: Son of Heaven, Man of the World"

第一章 注定登基的皇子
帝王之死.培養皇子.少年弘曆.注定登基.寵幸之子

第二章 當政的新皇帝
新皇帝.清帝國概觀.父皇的遺緒.最初的政策.權力的試驗.皇帝的日程.在邊疆的初步成功.守成者?創新者?.實現飛躍

第三章 作為孝子、鰥夫和父親
孝子.乾隆及其母親.乾隆的后妃.皇后之死.烏拉那拉皇后「剪髮」事件.寂寞的鰥夫.乾隆的皇子們

第四章 滿洲成功的困境
成功的魔咒.以金朝為鑒.「滿洲人」之創立.滿洲統治的困境.語文的力量.創造歷史.規範薩滿之儀.勇士之道.尋找真男人.守護根基

第五章 巡遊即統治
巡遊政治.重回故土.佛教朝覲.熱心的儒者.南巡

第六章 尚武帝國的建立
尚武之王.對西域的征服:第一次平準戰役.第二次平準戰役.征服塔里木.帝國的局限.清朝和伊斯蘭教.銘刻勝利.圖化勝利.審視勝利

第七章 文化贊助者和文字獄
藝術家的形象.詩人.收藏家.坐擁世界.文化贊助者.「文字獄」之訟.學術風潮

第八章 乾隆時代的中國與世界
外交關係與「朝貢體系」.御用之臣.遠方來客.巨額財富.馬戛爾尼使團.世界的中國

第九章 晚期的國家秩序與衰敗
乾隆帝國晚期.乾隆與西藏.人口與經濟.確保民眾之福祉.權力的局限.和珅與長期的腐敗問題.紛亂四起.最後一幕

結語 皇帝亦凡人

系統號:

P-004773

中國佛教的社會主義改造

中國佛教的社會主義改造

標題:

中國佛教的社會主義改造

時間:

2015年1月

出版單位: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作者:

學愚 著

報導者: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佛教徒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投身到社會主義改造中,參與了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反右運動、文化大革命等群眾運動,佛教亦由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場佛教的社會主義改造反映了當時中國社會的大變革,同時亦暗含弔詭:《共同綱領》規定,人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權力,可是馬克思主義者堅持認為,佛教是「封建殘餘」,理應被徹底改造;僧團改造是整個社會主義改造的一部分,但新政權同時也保留了少許寺院和僧人,以便開展佛教外交,爭取國際社會的同情和支持;佛教界領袖響應政府號召、推動佛教改革,但又希望保存僧團傳統。種種矛盾見證了佛教社會主義改造的錯綜複雜,亦折射出新中國的方方面面。

本書綜合中外文獻,充分挖掘新材料,深入探討1950至1980年代中國的佛教發展和僧團命運。作者首次全面細緻地梳理了這一時期佛教社會主義改造的各個面向,如政治學習和土地改革、西藏佛教、抗美援朝與「慈悲殺生」、階級鬥爭與反右運動、中國佛教協會的成立與發展、佛教外交與國際宣傳等。本書不僅對中國佛教研究具有開拓意義,也為理解新中國的社會主義改造運動提供了獨特視角。

作者簡介
學愚,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助理教授,中國佛教學會創立者及首屆會長。主要從事原始佛教、中國佛教、人間佛教思想和歷史以及宗教學等研究,主編 《人間佛教研究叢書》與《人間佛教研究》期刊。著作包括《佛教、暴力與民族主義》(2011)、《人間佛教》(2011)、《人間佛教的社會和政治參與》(2005)、Buddhism, War and Nationalism(2005),以及其他中英文學術論文七十多篇。

系統號:

P-004814

野心時代:在新中國追求財富、真相和信仰

野心時代:在新中國追求財富、真相和信仰

標題:

野心時代:在新中國追求財富、真相和信仰

時間:

2015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八旗文化

作者:

Evan Osnos(歐逸文) 著,潘勛 翻譯

內容簡介:

本書英文書名為「Age of Ambition: Chasing Fortune, Truth and Faith in the New China」

1996年,本書作者第一次到北京,這座城市讓他大跌眼鏡,他看到的中國首都,地理和風貌上更肖似蒙古風吹草原而非霓虹燈閃爍的香港。等他2013年離開中國後,新書《野心時代》則變成美國政治人物和普通人理解中國社會和政治的最新指南。作者認定,在廿一世紀頭幾年,中國由兩個宇宙組成:既是全球最新超強,也是世上最大的集權國家。「有好些日子,我早上跟新大亨在一起,晚上則與軟禁在家的異議人士為伍。你很容易把他們看待成代表新中國、舊中國;涇渭分明的政經領域,只是到最後我歸結認為,他們是同體合一的。」

本書敘述兩股力量的碰撞:個人的野心志向與集權主義。因為政治及貧窮,四十年前的中國人事實上沒有取得財富、真相或信仰的管道,他們沒有機會經商;沒有力量挑戰政治宣傳及言論刪檢;沒有法子在共產黨外找到道德靈感。但在一個世代內,這三種東西他們都有管道取得,而且要得更多。只是共產黨依舊孜孜不倦於控制,他們想規定的東西,不止於誰領導國家,甚至列車服務員微笑時能露幾顆牙齒都想管,但這與外界生活的變化已相牴觸。「我在中國住愈久,愈感覺到黨釋放出世界史上最偉大的人類潛能擴張,而且可能孕育出對其存亡最強大的威脅。」

這本書奠基在作者長達八年的訪談,行文則側重在不同領域打拚的男男女女,他們奮力想從某一領域推開一條路到另外的領域,不僅限於經濟,也涉足政治、思想及性靈。這些人很多是你我耳熟能詳的中國公眾人物,如異議藝術家艾未未、偶像作家兼賽車手韓寒、戴著鐐銬跳舞的媒體人胡舒立、逃跑到美國北京大使館的盲人律師陳光誠、從臺灣泅水潛逃中國的林毅夫,還有很多是我們不甚熟悉,但在中國則知名度甚高的人物,如瘋狂英語的創辦人李陽、中國最大相親網站的創辦人龔海燕、用近乎虔誠的方式復興愛國主義的「憤青」唐杰、以及網路身份是詩人、真實身份是從農村移居北京的清潔工。歐逸文栩栩如生地描繪這些人,並將他們置放於轟動全球媒體版面的各種公共事件的背景下、放置於中國的政治和歷史的邏輯框架中,檢視他們何以代表了這個野心時代,及他們賦予給中國的意義。這些人物從表面看幾乎並無相似之處,但他們共同呈現出野心勃勃的新中國關鍵詞: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政治獨裁的高壓無處不在;人們追逐成功,與此同時也備感空虛,轉投信仰以尋求寧靜;自我意識的覺醒澆灌了個人主義,但也同樣滋生割裂感與不安。

唱衰中國和押寶中國,是目前外部世界看待中國的兩種主要視角,而作者不會如此簡化。他指出,由遠處看,大家經常描述中國已經無可逆轉地邁向康莊大道,但是在中國內部,人們則更小心謹慎。中國的一切,都是靠鐵、淚水及火而取得的,而中國人比誰都更曉得一切無常——誠如費滋傑羅形容:「真實的不真實,宛如一個許諾,即這個世界的基石乃是安置在精靈的翅膀上。」在北京的最後幾個月,那種脆弱感更深地纏繞著作者。

中國太複雜多樣,一直很難被定義,也永遠沒有終極答案。如今的中國,空氣中瀰漫著一種蠢蠢欲動的情緒,它驅動中國成為最新興的超級大國,也使得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威權政府感到擔憂。官方用「中國夢」來回應這種情緒,將其描述為一種復興強國的慾望;本書作者敏銳精準地捕捉到這種情緒,但他稱之為中國的「野心時代」。

作者簡介
歐逸文(Evan Osnos),出生於倫敦,1998年畢業於哈佛大後加入《芝加哥論壇報》,並在2002派駐開羅,負責伊拉克戰爭、埃及、敘利亞等中東事務的報導。2005年遷居北京,擔任《芝加哥論壇報》駐京記者。2008年他繼Peter Hessler(何偉)之後擔任《紐約客》雜誌駐北京特派員,一直到2013年。他現為《紐約客》雜誌駐華盛頓分社記者,負責政治和外交事務的報導。2008年,作為《芝加哥論壇報》的報導團隊之一,他就曾榮獲普立茲調查報導獎。此外,他也獲得美國海外記者俱樂部(Overseas Press Club)獎和 Osborn Elliott獎。

歐逸文成為繼何偉之後,描述和詮釋中國最好的作家和媒體記者。其在《紐約客》網站上連載的專欄「中國來信」(Letter from China),更被視為解讀中國的經典之作。相較於敘述更個人化、精於探討內心的何偉,歐逸文更具宏觀掌控力,他擅長將中國人和中國的公眾事務放置在廣闊背景和歷史脈絡中,勾勒出複雜的中國全景圖。《野心年代》是歐逸文的第一本書,出版當年(2014年)即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之最佳非虛構獎項。

譯者簡介
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研究生。目前為中國時報國際新聞中心的撰述委員。譯有《富強之路:從慈禧開始的長征》《性的歷史》、《Dr. Tatiana給全球生物的性忠告》、《鋼琴教師》、《達文西密碼大揭密》、《微趨勢》等書,合譯有《活出歷史:希拉蕊回憶錄》、《一中帝國大夢》、《我的人生:柯林頓回憶錄》、《世界是平的》、《歐巴馬勇往直前》等書。

系統號:

P-004829

左翼.民族

左翼.民族

標題:

左翼.民族

時間:

2014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組

作者:

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組 編

內容簡介:

一般論文
.專題演講:臺灣政治史脈絡下的海外政論雜誌
.青年與時代的對話:《臺灣青年》於一九六○年代的民足主義論述
.一九六○年代美國大學校園中的「臺獨」活動
.海外臺灣人對八○年代政治暴力事件之反應

專題論文
.臺灣人史的浮現與掙扎:史明及其歷史書寫的發展軌跡
.獨立的折角:史明早期論述的展演
.「臺灣民族」邊界的擴張史:史明《臺灣大眾》民族論述的族群觀點考察
.革命與人性解放:史明的民主主義
.史明的臺灣民族革命與社會主義
.開啟「史明學」研究:史明思想中「勞苦大眾」與「臺灣民族」交互關係的世代性對話

經典翻譯
.翁傑〈画期のな労著:史明著『臺湾人四百年史』〉
.史明〈臺湾独立の展望〉
.解說:史明《臺灣獨立的展望》翻譯文

附錄
「臺灣政治與社會發展海外史料資料庫」使用說明

系統號:

P-004717

雪花的快樂:徐志摩詩文集

雪花的快樂:徐志摩詩文集

標題:

雪花的快樂:徐志摩詩文集

時間:

2014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遠足文化

作者:

徐志摩 著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155首徐志摩詩文作品。徐志摩的詩比喻新奇,想象豐富,意境優美,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其中《雪花的快樂》、《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等都是傳世的名篇。《徐志摩詩文集》收錄了作者《再別康橋》、《沙揚娜拉》、《偶然》等數十首著名詩歌。作為新月派的代表詩人,徐志摩在我國新詩發展史上曾經產生過一定的影響,他對新詩進行過種種試驗和探索,推動了中國新詩的發展。為了更好地適應年輕讀者的需要,本書編者對徐志摩的詩做了適當的選編,希望這《徐志摩詩文集》能讓讀者朋友們體會到詩與藝術相結合的魅力。

系統號:

P-004724

臺灣古典詩選注4:戰爭與災異

臺灣古典詩選注4:戰爭與災異

標題:

臺灣古典詩選注4:戰爭與災異

時間:

2014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

作者:

余美玲 主編

內容簡介:

以「戰爭與差異」為主題,依時間順序從明鄭、清領到日治選詩,選詩依主題的特色,區分為「戰爭」、「災異」二類。
1.戰爭:包括對外(戰爭)及對內(族群),分明鄭/清領(漢番關係、分類械鬥、民變、外患)/日治(如割臺、抗日、武力鎮壓、大東亞戰爭、臺灣光復)。
2.災異:如風災、水災、旱災、地震、瘟疫、災後救援等。

系統號:

P-004725

中國近代教會大學招生考試研究

中國近代教會大學招生考試研究

標題:

中國近代教會大學招生考試研究

時間:

2014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政大出版社

作者:

虞寧寧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教會大學招生考試的歷史演變
一、教會大學招生考試的早期探索
二、立案前後教會大學招生考試的改革
三、抗戰時期教會大學招生考試的變通
四、抗戰後教會大學招生考試的調整
五、1949年後教會大學招生考試的衰亡

第三章 教會大學招生考試的運作模式
一、獨立靈活的組織體系
二、自主公開的招考程式
三、科學合理的考生分類

第四章 案例研究︰燕京大學招生考試特點解析
一、申請資格與報考手續
二、考試內容與錄取標準
三、承認中學考試
四、智力測驗

第五章 教會大學與國立大學招生考試之比較
一、招考理念的比較
二、招考模式之異同
三、招生實例的比較

第六章 教會大學招生考試的理論反思
一、教會大學招生考試的影響原素
二、教會大學招生考試的特點及規律
三、教會大學招生考試的歷史作用與現實啟示

系統號:

P-004751

大觀紅樓(綜論卷)

大觀紅樓(綜論卷)

標題:

大觀紅樓(綜論卷)

時間:

2014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作者:

歐麗娟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 總論:經典的閱讀與詮釋原則
一、「手稿不發光」:讀者的重要性
二、讀者之難Ⅰ:直覺反應的常識性意見
三、讀者之難Ⅱ:忽略細節
四、讀者之難Ⅲ:時代價值觀
(一) 清末民初以來的反傳統思想
(二) 現代的個人主義
五、讀者之難Ⅳ:好惡褒貶
(一) 閱讀心理:現實的補償
(二) 人性弱點:同情弱者
(三) 閱讀心理:投射與認同
六、「創作」與「評析」的混淆:文學批評的獨立性
七、讀者之境界

第二章 滿清貴族世家的回眸與定格
一、滿清貴族世家的階級特性
二、作者曹雪芹:沒落貴族的落魄王孫
(一) 內務府世家:內三旗
(二) 曹雪芹:生平與才性
三、滿清貴族世家的階級反映
(一) 世襲爵位
(二) 經濟財務
(三) 詩書禮法
(四) 生活運作

第三章 作品的主旨:追憶與懺悔
一、青春生命之輓歌
二、貴族家庭之輓歌
三、塵世人生之輓歌

第四章 評閱的小眾世界:版本與批點
一、脂硯齋及其評點批語
二、脂批的價值
(一) 反映與曹雪芹近似的生活背景與意識形態
(二) 個人經歷的提點
(三) 提供八十回之後的線索
(四) 藝術手法的揭示

第五章 神話的操演與破譯
一、女媧補天:石頭神話(賈寶玉)
(一) 女媧:母神的崇拜心理
(二) 玉石:貴族血統的隱喻
(三) 末世:畸零棄石的自懺
(四) 神瑛侍者
二、娥皇女英與絳珠仙草(林黛玉)
(一) 娥皇女英
(二) 絳珠仙草
(三)「女性意識」的正與反

第六章 作者的塔羅牌:「讖」的製作與運用
一、歷史中隱讖的主要類型
(一)「讖謠」
(二)「讖緯」
(三)「詩讖」
二、讖謠:個別人物悲劇的預言
(一) 圖讖
(二) 燈謎
三、詩讖:個別人物悲劇的預言
(一) 傳統「詩讖」及其看待方式
(二)「詩讖」的創新:冰山一角式的引詩法
四、戲讖:賈府集體命運的暗示
(一) 第十一回〈慶壽辰寧府排家宴〉
(二) 第十八回:元妃點戲
(三) 第二十二回:寶釵慶生
(四) 第二十九回:神前拈戲
五、物讖:兩性婚姻關係的締結
(一) 聯姻
(二) 關情
(三) 涉淫
(四) 對「才子佳人」小說婚戀模式的悖逆

第七章 《紅樓夢》與才子佳人模式
一、「戲曲」與「小說」之別:傳播途徑與閨閣接受的雙重性
二、結構缺陷:「千部共出一套」
三、情理缺陷:「庄農進京」式的偽富貴想像
(一)「終不能不涉於淫濫」:「淫濫」的意義
(二) 邊緣文人的創作心理:「妒富」與「欲望滿足」    
(三) 不合情理的邏輯安排:「紅娘」的重估
(四) 閱讀反應的受眾影響
四、賈母的批判權力∕權利
五、「佳人」的真正典範:「心身自主」的學識才女

第八章 《紅樓夢》的愛情觀:人格與意志的展現
一、「不只是」一部愛情小說
二、「怎樣的」愛情:深度、厚度與長度
(一) 愛情的發生:「日久生情」—對「一見鍾情」的反撥
(二) 愛情的發展:「日常生活」的累積深化
(三) 當愛已殘缺:「兩盡其道」的「痴理」觀
三、超越愛情霸權:廣度與高度

第九章 度脫模式:賈寶玉的啟蒙歷程
一、傳統「度脫模式」的挪借與超越
二、度人者:一僧一道
(一) 同中之異:性別、方式與成效
(二) 異中之同:形象上的神俗變化
三、啟悟經歷
(一) 性啟蒙:兼美雲雨
(二) 出世思想啟蒙:寶釵說戲
(三) 情緣分定觀啟蒙:齡官畫薔
(四) 婚姻觀啟蒙:藕官燒紙

第十章 總結

系統號:

P-004755

藏區祕行

藏區祕行

標題:

藏區祕行

時間:

2014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作者:

李江琳 著

內容簡介:

作者李江琳多年來在印度及美國等地致力於採訪流亡藏人及文獻研究,已出版《1959:拉薩!──達賴喇嘛如何出走》、《當鐵鳥在天空飛翔:1956-1962青藏高原上的祕密戰爭》,其作品不僅流傳於自由地區,在中共嚴密監控之下的西藏三區亦有讀者。2012年夏天,她終於進入藏區,實現了親臨歷史現場,印證多年研究成果的心願。由於身分過於敏感,這只能是一趟祕密旅行,沒有既定行程,一切見機行事。

這趟祕密旅行結束之後六個月,李江琳赴美處理事務,就在預定返回中國的前兩天,竟被中國領事館告知「返國簽證已取消」,而且依照慣例,不必說明理由。於是她動筆寫下這趟祕密旅行的所見所聞。在李江琳堅持人道關懷的筆下,2012年這趟祕密之旅,每一個歷史現場、每一段談話,都引出一段曲折哀傷的歷史記憶。

五十多年前,這片大草灘承受了歷史上最沉痛的劫難,然而,這段悲傷記憶被宏大的「革命敘事」、「紅色史蹟」重重掩蓋,至今難以發掘。歷史並沒有因加害者的掩蓋而消失,創傷也沒有因時間的流逝而痊癒。每個人都能看到一個民族痛苦的記憶,也能聽到一個民族內心的呼喊─只要你願意去注視,只要你願意去傾聽。

1956年12月,唐克部落頭人華爾謙向中共代表團嚴正表明立場:「政府有錯,部落就有權反抗。」半個多世紀過去了,沒有人知道華爾謙何時消失在草原深處,而當今中國此起彼伏的維權抗爭行動,背後的信念不正是如此嗎?藏傳佛教的「寺院」不僅是宗教場所,更是保存與傳授藏族文化和知識的殿堂,這裡擁有嚴密的階序和學位制度,與漢人社會的「寺廟」截然不同。無神論唯物主義者高舉「破除迷信」大旗,毫無區分地全面攻擊傳統宗教場所,卻嚴重傷害了藏族文化的根基。

作為一個研究者,當李江琳在現場面對這些曾經輝煌的寺院廢墟的時候,不由得會想,當年的中共決策者和下面的執行者,是以一種什麼樣的思想和邏輯來組織和施行如此大規模的毀滅行動?他們跑到別人的家鄉,毀掉別人視為最珍貴的東西,為什麼還能那麼理直氣壯,毫不愧疚?他們那時是怎麼想的?他們下手砸毀藏人視為神聖的佛像的時候,焚燒藏人精心保存的經典的時候,他們的手,可曾有一瞬間的顫抖?

二十世紀佛教所受到的最大的暴虐和毀滅,從蒙古到柬埔寨,全部發生在共產主義政權之下,不得不讓今人注意到,這種以國家政權組織的反文明行動,是和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共產黨人的思維方法、價值體系,以及由此為依據的行為原則聯繫在一起的。這種思維方式簡單地說就是:「真理只有一個,現在在我手裡」。從這種思維方式出發,全世界共產黨政權的行為,無不帶上法西斯的特徵:毀滅一切與我不一致的東西。

共產黨人在大躍進運動裡「向天爭地」的後果是全面性的生態浩劫,當豐美的藏區草海因錯誤政策而變成沙漠荒土之後,卻以保護生態的名義強制牧民集中定居,逼迫他們棄絕傳承數千年的游牧生活。藏區牧民的未來何去何從?

系統號:

P-004770

護帙有道——古籍裝潢特展圖錄

護帙有道——古籍裝潢特展圖錄

標題:

護帙有道——古籍裝潢特展圖錄

時間:

2014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作者:

宋兆霖 主編

內容簡介:

本圖錄分「裝潢、裝裱與裝幀」、「古籍與裝潢」、「極其瓌致」、「樸實莊重」等四單元。「裝潢、裝裱與裝幀」說明古籍裝潢在不同時代的意義;「古籍與裝潢」從簡牘說起,述說古籍的各種形制;「極其瓌致」精選清宮藏書,展示精巧極緻的藝術風格;「樸實莊重」則以明清藏書名家等收藏為本,勾勒藏書家眼中的護帙之道。此外更有四篇專文對展覽主題進行探討,豐富了圖錄內容。

系統號:

P-004776

從「身體」到「世界」──晚清小說的新概念地圖

從「身體」到「世界」──晚清小說的新概念地圖

標題:

從「身體」到「世界」──晚清小說的新概念地圖

時間:

2014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作者:

顏健富 著

內容簡介:

導言
 一、「概念地圖」的轉變
 二、晚清「新小說」方案
 三、新概念地圖:從「身體」到「世界」
 四、各章結構
 五、論文各篇章之出處

第一章 「世界」想像:廣覽地球,發現中國
 一、前言:思考的起點
 二、晚清文藝圈:「我願共搜索世界之奇境異境」
 三、「異域」表徵:「話說天下五個大洲」
 四、範式轉移:「遠遊」敘事
 五、末日/未來記:以「世界」座標重觀「中國」
 六、結語

第二章 「冒險」精神:何迥《獅子血》「支那哥倫波」的形塑
 一、前言:「泥磚匠」的堆砌
 二、「哥倫布」傳播:從宗教人格到冒險精神
 三、雜混伎倆:「支那哥倫波」的形塑
 四、繞行地球:「東亞病夫」的正名
 五、開荒拓野:「非洲」場景的突破
 六、結語

第三章 「忠義」爭奪:論晚清「水滸傳」的忠義堂與新舊世界
 一、前言:聚焦「忠義」
 二、水滸精神:遮蔽與彰顯
 三、爭奪:忠義難兩全?
 四、正名:「忠義堂」變軌
 五、認同:新舊兩個世界
 六、結語

第四章 小說「烏托邦」:概念旅行、敘事展演與文學史反思
 一、前言:現實與理想的對照
 二、概念旅行:「烏托邦」的翻譯
 三、敘事展演:「小說」烏托邦
 四、文藝脈絡:烏托邦視野的發生
 五、新小說話語:烏托邦書寫的位置
 六、結語

第五章 「仙人島」轉調:論旅生《癡人說夢記》的空間想像
 一、前言:旅生的「癡人說夢記」
 二、「地理大發現」與晚清知識界
 三、「父子」關係:從「仙人島」轉向「鎮仙城」
 四、新地理觀:天下為家/天下無家
 五、如何現代?「德先生」與「賽先生」的先聲
 六、(反)解放的圖景:烏托邦?反烏托邦?
 七、結語:「誤讀」的空間

第六章 「身體/國體」觀:「病體中國」的時局隱喻與治療淬鍊
 一、前言:身體/國體觀
 二、身體時局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三、小說診斷學:「回春妙手,救國良醫」
 四、魂體對比法:「化分我舊質而鑄我新質」
 五、結語

第七章 「國民」想像:從晚清到魯迅小說的「新中國」與「鐵屋子」
一、前言:「國民」反思
二、「國民」奇觀:詞彙的流變
三、覺醒與昏睡:從「新中國」到「鐵屋子」
四、夢想與噩夢:從「未來」到「過去」
五、救贖框架:「國民」的功能論
六、結語:「國民」之表述

結語

系統號:

P-004780

人間詞話七講

人間詞話七講

標題:

人間詞話七講

時間:

2014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作者:

葉嘉瑩 著

內容簡介:

《人間詞話》是重要的文學批評,也是晚清以來最具影響力的著作之一;它的文辭優美,但因解說的方式是傳統的意象式批評,一般人不易讀懂。

在中國的各種文學體式之中,最讓人感到困惑的就是詞。因為文章可以用於載道,詩可以用於言志,詞卻很微妙,它師出無名,不知道它的意義和價值在哪裡。一般來說好詩容易分辨,但大家卻不知道什麼是好的詞?

詞本來是歌宴酒席之間寫給歌女的歌詞,但好詞卻能寫出一種不得已的感情,因為詞所表現的是比詩更為深遠幽微的境界。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出境界說為其立論核心,認為作品的優劣、詞品的高低,均從境界出發;又說宋人的詩不如宋人的詞,是因為宋人寫詞比寫詩更真誠,就是因為脫去了「言志」的束縛。

詩詞大師葉嘉瑩將詞的演變及發展重新梳理,旁徵博引歷代著名詞家之詞作,以細膩的文字闡述作品中深微幽隱、意在言外的美感,帶領大家細細吟味那語盡而意不盡的餘韻。

書中特別收錄王國維《人間詞話》石印本,供讀者研讀賞析。

作者簡介
中國古典詩詞專家、詩人。1924年生於北京書香世家。1945年畢業於輔仁大學國文系,師從詩詞名家顧隨。1948年畢業後曾在北京的幾所中學任教,1948年隨丈夫工作赴臺灣,曾在彰化女中及臺北二女中任教,1954年起任教於臺灣大學、淡江大學、輔仁大學。1966年應邀赴美國哈佛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任客座教授。1969年定居加拿大,任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1991年當選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是加拿大皇家學會有史以來唯一的中國古典文學院士。並曾先後被美國、馬來西亞、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多所大學以及大陸數十所大學聘為客座教授及訪問教授。此外,還受聘為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名譽研究員及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並獲得香港嶺南大學榮譽博士、臺灣輔仁大學傑出校友獎與斐陶斐傑出成就獎。2012年被中國中央文史館聘為終身館員。

1993年葉嘉瑩教授在南開大學創辦了「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捐獻出自己退休金的一半(十萬美金),設立了「駝庵獎學金」和「永言學術基金」,專心致力於中國古典文學的普及和研究。中英文著作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中國詞學的現代觀》、《葉嘉瑩作品集》等多種著作。

系統號:

P-004789

臺灣農村與社會建設的檢討

臺灣農村與社會建設的檢討

標題:

臺灣農村與社會建設的檢討

時間:

2014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唐山出版社

作者:

蔡宏進 著

內容簡介:

上篇 農村建設的檢討
第一章 農業政策與制度

第二章 農會組織與功能

第三章 農村環境與教育

第四章 鄉農產業與休閒旅遊

第五章 農業推廣與鄉村社會

第六章 農村居民與遷移

第七章 農業與農村的回顧與展望

下篇 社會建設的檢討
第八章 社區發展

第九章 社會道德與倫理

第十章 社會工作

第十一章 人性與人情

第十二章 社會生活百態

系統號:

P-004790

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2013年度

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2013年度

標題:

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2013年度

時間:

2014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作者:

鍾淑敏等 合編

內容簡介:

面對近年來臺灣史研究出版物質量的迅速增長,如何適時提供正確的出版資訊與完整的文獻書目,進而建立兼具累積性和前瞻性的學術批評傳統,實為深化二十一世紀臺灣史研究的重要課題和基礎工作。有鑑於此,本所於2004年7月正式成立後,便積極規劃《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的編輯出版,期能提供學界較完整的臺灣史研究資訊。

《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以年度為範圍,蒐集具有歷史研究取向與學術規範的專書與論文書目。每年出版前一年度的研究成果,2013年度為本書第十集。

為便於讀者檢索利用,本書目分為總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史料等六大類。每個類別,再依據所研究的時期分為通論、史前與早期、清代、日治、戰後等五個時期。本年度收錄書目包含專書437筆,論文933篇,學位論文224篇,合計1,594筆。

系統號:

P-004796

神遊武當:道教千年文物展

神遊武當:道教千年文物展

標題:

神遊武當:道教千年文物展

時間:

2014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作者: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 編輯

內容簡介:

道教是中國固有的宗教信仰,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座「博物館」。道教的核心是尊道貴德,以長生成仙為追求目標,以修煉丹藥為修道途徑,以符籙齋醮為拯救手段,這些都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與中華本土文化緊密相連,紮根於民間土壤之中,深刻地影響中國文化、思想與藝術。

在唐、宋和明初時期,道教得到皇家的支持使得發展極盛一時,適逢明成祖永樂大帝大興武當六百年,本展擬透過豐富與廣泛的展品遴選,上起先秦,下迄民初,既有最早的《老子》竹簡,也有明代皇家造像、御賜《玉皇經》經文;既有精英作品,也有草根文物;既有神靈崇拜文物,也有中國古代醫學科技文明;本展力求多層面展現道教文化及其影響,以期帶領民眾從多元角度重新認識這個我們既熟悉卻又感到神祕與陌生的「道教」文化。

系統號:

P-004834

歷代山水畫積墨評析

歷代山水畫積墨評析

標題:

歷代山水畫積墨評析

時間:

2014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作者:

黃璧珍 著,戈思明 主編

內容簡介:

李可染言:「畫山水要層次深厚,就要用積墨法。」說明積墨是求山川層次深厚的最重要水墨技法。五代山水畫成形之始,積墨探索之初,其古樸特質耐人尋味,但最晚至北宋中期,山水畫中繁複深厚蒼潤的積墨特質,風格已確定成形,至南宋中期,漸漸轉型完成。元代在異族的統治下,山水畫家多輕蔑院體畫,積墨在當時的文人筆下求變,和生紙的運用,促使用墨在乾擦細密中之濃積深疊,蔚為風尚。明代積墨在仿古風尚中得啟發。至清初,積墨在龔賢筆下轉境,「黑、滿、厚、重」主流積墨風格續北宋後,更見幽奇弘偉。時至西風東漸,在20世紀的中西融合中,黃賓虹、李可染等大師,以積墨再次將山水畫的深厚潤澤多變,使新時代的積墨光彩韻澤,推向頂峰。

系統號:

P-004835

同理心、情感與互為主體:人類學與心理學的對話

同理心、情感與互為主體:人類學與心理學的對話

標題:

同理心、情感與互為主體:人類學與心理學的對話

時間:

2014年11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作者:

劉斐玟、朱瑞玲 合編

內容簡介:

共做的「同理心」:重反/返所羅門群島Langalanga礁湖區的田野工作(郭佩宜)

臨床田野:遇見異己者、把「人」找回來(彭仁郁)

觀看抑是窺視?研究者與被研究者的同理(朱瑞玲)

「多元自我」與「互為主體」:一位緬甸古典音樂家 的音樂自我建構(呂心純)

尼帕蛻:如蟲化蝶――流動在病者與醫者之間(郭昱沂)

由親子對談窺探學習信念的文化詮釋框架:臺灣與美國學童之比較(李瑾、馮涵棣)

女書和女歌的文化心理情結:從「訴可憐」到「歌功頌德」(劉斐玟)

想像的他者.他者的想像:心理學所謂的「文化轉向」(彭榮邦)

相互理解:心理分析作為高達美詮釋學論爭之問題(蔡偉鼎)

系統號:

P-004739

殖民地與都市

殖民地與都市

標題:

殖民地與都市

時間:

2014年11月

出版單位:

臺北:政大出版社

作者:

陳芳明 編

內容簡介:

導論(陳芳明)

從會館到公寓:由1910-20年代北京城市空間解讀五四小說(郝譽翔)

日本翻案莎劇《奧塞羅》與殖民地臺灣──以《臺灣日日新報》在臺上演紀錄與劇評為中心(吳佩珍)

帝都•魔都•島都──1930年代臺灣作家漫步東亞的都市地景(邱雅芳)

新興殖民都市的真相──以〈新興的悲哀〉與《濁流》為探討對象(崔末順)

物質流變與詩意轉換──以機械意象為例(劉正忠)

再探與重詮:中華戲劇集創作前後臺灣戲劇的現代性顯影與脈絡探究(王婉容)

殊途同歸的現代化與現代性再現──60年代健康寫實電影與家庭倫理文藝類臺語電影之比較(王君琦)

如何做同志文學史──從1960年代臺灣文本起頭(紀大偉)

系統號:

P-004750

第二波華人心聲:大西雅圖地區華人移民口述歷史

第二波華人心聲:大西雅圖地區華人移民口述歷史

標題:

第二波華人心聲:大西雅圖地區華人移民口述歷史

時間:

2014年11月

出版單位:

臺北:政大出版社

作者:

鍾德瑞 編著

內容簡介:

華人移民來到美國已經有150年,是什麼樣的生活驅使他們移往美國?

來自南中國的窮鄉僻壤的第一波華人移民,在美國西部從事勞力的工作,他們的故事已有完整的記錄。而本書記錄了第二波華人移民的生命故事,他們在動盪時代離開中國大陸、臺灣與香港等地,赴美求學。本書採訪記錄的28位受訪者,均在1949年之前出生於中國大陸、臺灣、香港等地,在1960年代中期美國的移民政策開放之前即赴美深造。許多人獲得學位並且事業有成。他們這些先行者的成就也讓美國人對華人移民刮目相看,不再只是低階的苦力,而是少數族群的模範。

作者簡介
鍾德瑞(Dori Jones Yang),定居於西雅圖,已出版六本著作。1980年代,曾任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香港分社社長,負責中國與東南亞相關報導。她的夫婿楊駿超先生(Paul Yang)在1949-1962年間,曾在臺灣居住求學,移民美國後與鍾德瑞結婚。鍾德瑞訪問近40位美籍華裔的第二波移民,整理彙編後完成本書。鍾德瑞個人網站:www.booksbydori.com。

系統號:

P-004752

漢人在邊疆

漢人在邊疆

標題:

漢人在邊疆

時間:

2014年11月

出版單位:

臺北:政大出版社

作者:

藍美華 主編

內容簡介:

入主鬼方──趙廷臣(1618-1669)與清初貴州的經略(陳熙遠)

絕塞山泉煮龍井──高士奇扈從東巡及其東北見聞(林士鉉)

成也邊關;敗也邊關──楊應琚在西北與西南邊疆的政治生涯(吳啟訥)

趙翼詩文中的鎮安府風土民情與「少數民族」治理兼論鎮安府風土民情之今昔(高雅寧)

清代邊區設治與原住民族治理──以楊廷理創始臺灣噶瑪蘭廳為例(李信成)

清代駐藏幫辦大臣鍾方對西藏的認識(陳又新)

陶模、陶保廉父子在新疆(張廣達)

陳籙眼中的蒙古(藍美華)

劃界糾紛中的少數民族地位與形象──以姚文棟、尹明德調查報告為例(張振陽)

歐陽無畏與西藏(陳又新)

系統號:

P-004753

儒家思想與中國歷史思維

儒家思想與中國歷史思維

標題:

儒家思想與中國歷史思維

時間:

2014年11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作者:

黃俊傑 著

內容簡介:

序論 儒家人文精神傳統與中國史學
 一、引言
 二、儒家人文傳統中的歷史意識
 三、中國歷史思維中的儒家元素

【第一部】中國歷史思維的核心及其呈現

第一章 中國傳統歷史思想中的時間概念及其特質
 一、引言
 二、從「時間」萃取「超時間」
 三、「超時間」在「時間」中展現
 四、結論

第二章 中國歷史寫作中史論的作用及其理論問題
 一、引言
 二、傳統中國歷史寫作中「事」與「理」之關係的演變
 三、史論的作用(1):從「殊相」到「共相」
 四、史論的作用(2):以「今」釋「古」,「古」為「今」鑑
 五、史論的作用(3):融貫「事實判斷」與「道德判斷」
 六、結論

【第二部】儒家思想與中國歷史思維的展開

第三章 中國古代儒家歷史思維的方法及其運用
 一、引言
 二、儒家歷史思維中的「時間」概念
 三、儒家歷史思維的方法:「比」與「興」
 四、古代儒家歷史思維的運用
 五、結論

第四章 儒家論述中的歷史敘述與普遍理則
 一、引言
 二、儒家的歷史敘述是證立普遍理則的手段
 三、儒家歷史敘述與普遍理則之間的緊張性:經典中的「道」與聖人
 四、解經以求「道」的兩種方法及其問題
 五、結論

第五章 儒家歷史敘述的特質:朱子歷史敘述中的聖王典範
 一、引言
 二、宋儒歷史敘述的幾個面向
 三、朱子歷史敘述中潛藏的思想內涵
 四、對「即史以求理」之質疑及其回應
 五、結論

第六章 儒家歷史解釋的理論基礎:朱子對中國歷史的解釋
 一、引言
 二、中國歷史的分期:其政治及其文化
 三、朱子歷史解釋的理論基礎及其問題
 四、朱子歷史解釋的現實用心
 五、結論

【第三部】中國歷史思維的現代轉化

第七章 錢穆史學中的「國史」觀與儒家思想
一、引言
二、錢穆「國史」觀的內涵及其歷史背景
三、錢穆「國史」觀中的史學方法論
四、錢穆「國史」觀在現代中國史學史中的意義
五、錢穆史學中的儒家思想
六、結論

結論 儒家思想與傳統中國歷史思維中的人文精神

系統號:

P-004754

竹塹水田庄吳家古文書

竹塹水田庄吳家古文書

標題:

竹塹水田庄吳家古文書

時間:

2014年11月

出版單位:

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作者:

何孟侯 著

內容簡介:

這批古書契及文物原屬清時竹塹水田庄吳家所傳,原籍為福建省安溪縣的吳氏一族,自清乾隆年間渡臺,於新竹北門一帶經商發跡,隨著家業的拓展,成為地方望族,這批古書契及文物除可作為見證其家族發展與變遷的第一手史料,更進一步可做為臺灣早年漢民移墾、社會發展、族群關係、區域發展、土地政策、經濟史、法律史及家族史等方面的研究素材。

在時間上,最早起自清代乾隆年間,晚至日本大正年間止,類別包括有:房地買賣契字、招耕贌耕字、租典契字、胎借銀字、家族分業之鬮書、風水合約字、找洗字、合約書、田地收租帳本、收租地圖、丈單、官方諭示抄本、訴訟書狀、認養契、家書、完單、收單、執照、門牌、卷包單及印章、牌匾等相關文物,無論內容或文書類別皆相當豐富。書契所涉區域範圍則及於今之新竹市、竹北市、關西鎮、寶山鄉、芎林鄉及少部分跨至桃園市龍潭區、中壢區等地。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導言、書契圖版及全文釋文、相關文物圖版,最後附有蘇州碼對照說明、人名及公號索引、地名索引等,提供讀者參照或進行快速查檢時使用。

系統號:

P-004840

乾隆皇帝的家庭生活與內心世界

乾隆皇帝的家庭生活與內心世界

標題:

乾隆皇帝的家庭生活與內心世界

時間:

2014年11月

出版單位:

臺北:石頭出版公司

作者:

陳葆真 著

內容簡介:

本書所收的五篇文章,主題都是有關乾隆皇帝(清高宗)的家庭生活與藝術收藏。作者以圖像為切入點,輔以相關的詩文和史料,探討乾隆皇帝與其父親、母親、后妃、子孫等核心家庭成員的互動情形,和他對所藏藝術品的態度。由其中,我們發現身為皇帝的他,也有和常人一般的喜怒哀樂,因此在處理國事和家事時,也難免在感性與理性之間掙扎;而他最終極的關注乃在於形塑自己成為儒家理想中的聖主明君。
 
第一篇:〈雍正與乾隆二帝「漢裝行樂圖」的虛實與意涵〉。作者認為:兩位皇帝的「漢裝行樂圖」只是虛構,而非紀實之作。因為衣冠是一個民族和文化的象徵,所以清太宗建國以來便立下祖訓:國語騎射是滿洲傳統文化,後代子孫永遠不得改服易制。清朝皇帝始終遵守這個祖訓。既如此,這兩位皇帝為何會有穿著漢裝的虛擬圖像?其目的之一可能是藉此宣示他們不但身為滿、漢二族的統治者,而且也代表了這兩種文化的精粹。
 
第二篇:〈乾隆皇帝對孝聖皇太后的孝行和它所顯示的意義〉。本篇揭示了乾隆皇帝對其生母孝聖皇太后先則疏遠,後則極盡孝養之能事的事例、原因、和意義。他對太后無微不至的孝行,除了出於真心之外,應也有意藉此將自己形塑為一個遵守祖訓、實踐儒家核心思想、以孝治天下的聖主仁君。
 
第三篇:〈《心寫治平》── 乾隆帝后妃嬪圖卷和相關議題的探討〉。本文以風格分析結合史料,解決了該作品在製作過程方面的問題;同時述及乾隆皇帝與其中幾位后妃之間的愛情故事。本圖卷的圖像意涵在於顯示乾隆皇帝家庭生活的和諧;藉此反映他是實踐儒家修身、齊家、治國、與平天下的理想君主。
 
第四篇:〈從四幅「歲朝圖」的表現問題談到乾隆皇帝的親子關係〉。本文以四幅「歲朝圖」在圖像方面的異、同、和變化特色,結合史料,揭示了乾隆皇帝二度立嫡失敗的心情,和他對兩個早逝皇子獨特的紀念方式;以及心中對於子孫繁昌、鞏固祖宗家業的深切期望。此外,本文又論及他嚴格教育皇子、和以理性嚴選嗣君的經過。
 
最後一篇:〈乾隆皇帝與《快雪時晴帖》〉。作者在本文中先辨識了乾隆皇帝自乾隆十年到六十年、及退位之後,每年在《快雪時晴帖》上所作共七十四則題識的位置、順序、和內容。由其中,作者發現乾隆皇帝在欣賞那件珍品時心情上的轉變:乾隆三十年之前,他較關注那件作品本身或與它相關的藝術方面的問題;其後,他漸轉變為關心農情、戰役、母喪、和感謝天恩等事。由此反映了他心中所在意的終究是「政權高於藝術」的價值觀。
 
簡言之,本書各篇研究精闢,論辯合理,見解獨到,發前人所未及,極具可信度和學術價值;且圖史資料豐富精彩,行文流暢,宜細讀、宜清賞,皆有助於我們對乾隆皇帝個人的認識。

系統號:

P-004852

臺灣一九六○世代詩人論文集

臺灣一九六○世代詩人論文集

標題:

臺灣一九六○世代詩人論文集

時間:

2014年10月

出版單位:

臺北:博揚文化公司

作者:

方群、陳謙 合編

內容簡介:

輯一
˙江文瑜現代詩中的情慾(林立婕)
˙去掉標點符號的分行抒情──論莊雲惠的現代詩(丁威仁)
˙羅任玲的自然美學書寫(顧蕙倩)
˙反差的視域-論張芳慈詩的空間書寫(顧蕙倩)
˙流動、自主與包容──顏艾琳詩中的女性意識(吳昇晃)

輯二
˙傳情入色,自色悟空──陳克華詩中的佛教思想析論(陳政彥)
˙為土地與生活的足印謳歌──張信吉詩創作歷程及其文本析論(王文仁)
˙李進文〈論我詩〉的書寫意識與實踐(嚴忠政)
˙鄉思、島嶼和社會──方群現代詩試論(鄭振偉)
˙溫婉抒情,頂撞現實──陳謙詩創作歷程與文本析論(王文仁)
˙陳大為<治洪前書>中「神話形象」與「歷史敘事」的轉換與運用策略(劉志宏)

輯三
˙一九六0世代詩人詩中現實意識的兩種呈現:以羅葉與鴻鴻為例(丁威仁、蔡凱文)
˙一九六0世代臺灣詩人的鄉愁主題(劉正偉)

系統號:

P-004723

全臺賦補遺影像集

全臺賦補遺影像集

標題:

全臺賦補遺影像集

時間:

2014年10月

出版單位:

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

作者:

許俊雅、簡宗梧 主編

內容簡介:

《全臺賦》於2006年出版之後,本館仍然持續進行輯佚工作,2012年委請許俊雅、簡宗梧、陳姿蓉三位教授共同擔任「《全臺賦》補遺編輯計畫」主持人,並敦請李時銘、王見川、廖國棟教授擔任編輯顧問,同時力邀其他國內研究臺灣賦作之菁英學者,組成堅強之工作團隊,以最精省之經費,在極緊迫的時程內圓滿完成,本館深表感佩。本館在去年(2013)底,獲得文化部經費挹注,爰於今年將此成果印製成書,共有《全臺賦校訂》、《全臺賦補遺》、《全臺賦補遺影像集》三冊,提供海內外學界以及社會大眾廣為閱覽利用。

系統號:

P-004726

蕭紅傳──從異鄉到異鄉

蕭紅傳──從異鄉到異鄉

標題:

蕭紅傳──從異鄉到異鄉

時間:

2014年10月

出版單位:

臺北:印刻文學出版

作者:

葉君 著

內容簡介:

《蕭紅傳──從異鄉到異鄉》是一部非常客觀的著作。在排除掉主觀臆測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迄今的有關資料,通過精心地整理塑造了一個新的蕭紅形象,其觀點極富說服力。本書讓人充分感受到新時代的氣息,孕育著文學研究新的發展的可能性。

二十世紀七○年代末期,從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眾多研究學者不斷發掘出各種有關蕭紅的史料,其中也包括她本人的一些作品。迄今,由於熟知蕭紅生前生活的前輩們都相繼不在人世,不可能再發現任何新的史料。於此,整理總結迄今的史料,力求於客觀研究蕭紅的本書,即成了蕭紅傳記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喜愛蕭紅的讀者往往會被作品所打動。

研究蕭紅人士及其粉絲必定收藏的典藏本,《蕭紅傳──從異鄉到異鄉》更深刻的剖析蕭紅內心的感情世界、她用生命揮灑的精彩人生,最後紅顏早逝於香港。

作者簡介
葉君,湖北省浠水縣人,黑龍江大學文學院教授,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從異鄉到異鄉──蕭紅傳》(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二○○九)獲首屆蕭紅文學獎(二○一一)。

系統號:

P-004788

近代東亞海域交流:航運‧海難‧倭寇

近代東亞海域交流:航運‧海難‧倭寇

標題:

近代東亞海域交流:航運‧海難‧倭寇

時間:

2014年9月

出版單位:

臺北:博揚文化公司

作者:

松浦章 編著

內容簡介:

19世紀環臺灣東亞航運的展開(松浦章)

海外揚飛的時代:日治時期臺灣菁英在海外活動之探討(卞鳳奎)

大航海時代語境中的澳門「倭奴」考(孔穎)

20 世紀前葉泰國華文報刊所見之強迫教育條例下的華人教育(王竹敏)

清代19 世紀後期浙江平水茶葉的海外輸出情況(趙思倩)

關於嘉靖年間襲擊溫州之倭寇(吳征濤)

清代中國集帖輸入日本考──以長崎貿易為中心(馬成芬)

晚清營口與日本間的船舶航運(賈微)

清國湖廣總督張之洞導入日本製造的紙幣(何娟娟)

清代山東帆船的朝鮮漂著和登州府的自然災害(劉海萌)

系統號:

P-004719

新疆論叢

新疆論叢

標題:

新疆論叢

時間:

2014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唐山出版社

作者:

林恩顯 著

內容簡介:

一、緒論

二、中國古代民族政策理論體系概論

三、新疆研究理論與方法

四、新疆維吾爾語文概說

五、清朝在新疆的政策制度分析

六、新疆維吾爾社會與文化

七、清代新疆墾務研究

八、清朝新疆駝牛羊廠研究

九、清朝在新疆開採銅礦分析

十、大陸伊斯蘭教發展概況

十一、新疆民族關係-分離活動

系統號:

P-004791

熊沢蕃山の思想冒険

熊沢蕃山の思想冒険

標題:

熊沢蕃山の思想冒険

時間:

2015年1月

出版單位:

京都:思文閣出版

作者:

山田芳則 著

內容簡介:

序論 蕃山思想の研究と方法

第一部 蕃山思想の前提
 第一章 中江藤樹の『翁問答』の思想
  はじめに
  一 孝論
  二 倫理思想
  三 政治思想
  四 仏教・道教・儒教
  おわりに
 第二章 池田光政の藩政改革
  はじめに
  一 藩政改革
  二 洪水対策
  三 寛文期の思想展開
  おわりに

第二部 蕃山思想の形成
 第一章 思想形成と『源語外伝』の思想
  はじめに
  一 蕃山の経歴と初期の思想
  二 致仕後の経歴と『源語外伝』の世界(一)
  三 『源語外伝』の世界(二)
  おわりに
 第二章 『集義和書』初版の思想
  はじめに
  一 仏教・儒教と朱子学・陽明学
  二 儒教の受容
  三 近世社会の理解と経世論
  おわりに
 第三章 『集義和書』二版の思想
  はじめに
  一 池田光政との確執
  二 『息先生道談』と『集義和書』二版の儒教観
  三 『集義和書』二版の経世論と人生観
  おわりに

第三部 蕃山思想の展開(一)
 第一章 『集義外書』の思想
  はじめに
  一 仏教・キリスト教と儒教・神道
  二 相対化の視点
  三 近世社会の理解と経世論
  おわりに
 第二章 『中庸小解』と『論語小解』の思想
  はじめに
  一 『中庸小解』と『論語小解』の思想
  二 『論語上巻小解』の思想
  三 『論語下巻小解』の思想
  おわりに

第四部 蕃山思想の展開(二)
 第一章 『女子訓』の思想
  はじめに
  一 女性観・教育観
  二 恋愛観・結婚観
  三 仏教観
  おわりに
 第二章 『三輪物語』と『大学或問』の思想
  はじめに
  一 『三輪物語』における古代中国と日本
  二 『三輪物語』における仏教・神道と公家文化
  三 『大学或問』における経世論
  おわりに

第五部 蕃山思想の展開(三)
 第一章 『孝経小解』と『孝経外伝或問』の思想
  はじめに
  一 『孝経小解』の思想
  二 『孝経外伝或問』の心法と政治
  三 『孝経外伝或問』の経世論と歴史論
  おわりに
 第二章 『大学小解』・『夜会記』・『繋辞伝』・『易経小解』の思想
  はじめに
  一 『大学小解』の思想
  二 『夜会記』の思想
  三 『繋辞伝』の思想
  四 『易経小解』の思想
  おわりに

 結論

系統號:

P-004733

描かれた倭寇:「倭寇図巻」と「抗倭図巻」

描かれた倭寇:「倭寇図巻」と「抗倭図巻」

標題:

描かれた倭寇:「倭寇図巻」と「抗倭図巻」

時間:

2015年1月

出版單位:

東京:吉川弘文館

作者:

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 編

內容簡介:

16世紀、主として中国沿海部で略奪・密貿易・狼藉を行ない、諸地域を荒廃させた倭寇。以前より知られていた「倭寇図巻」に加え、中国で新たに発見された「抗倭図巻」を全ページカラーの大画面で本邦初公開。両図巻を比較検討して関係性を探り、現在は行方不明の第三の倭寇図巻の存在を指摘。日中共同による倭寇図像研究の最先端へと読者を誘う。

系統號:

P-004736

中国古代の貨幣:お金をめぐる人びとと暮らし

中国古代の貨幣:お金をめぐる人びとと暮らし

標題:

中国古代の貨幣:お金をめぐる人びとと暮らし

時間:

2015年1月

出版單位:

東京:吉川弘文館

作者:

柿沼陽平 著

內容簡介:

中国古代貨幣の世界へ―プロローグ

貨幣と国家
 中国貨幣史の源流
 半両銭の形と意味
 戦国秦と半両銭
 帝国貨幣の胎動

競合する貨幣たち
 戦国秦漢時代の物価制度
 価格競争のゆくえ
 複数貨幣の並存と競存
 並存する経済圏
 中国古代の市場で買う

人びとをつなぐ貨幣
 生計と日常
 富貴を欲し、貧賎を悪む
 買物帰りの風景
 交換の原理と場
 貨幣と贈与の作法

中国古代貨幣の特殊性―エピローグ

系統號:

P-004783

改革開放後の中国僑郷:在日老華僑・新華僑の出身地の変容

改革開放後の中国僑郷:在日老華僑・新華僑の出身地の変容

標題:

改革開放後の中国僑郷:在日老華僑・新華僑の出身地の変容

時間:

2014年12月

出版單位:

東京:明石書店

作者:

山下清海 編著

內容簡介:

Ⅰ 中国人の海外移住と僑郷

 1 僑郷研究の視点(山下清海)

 2 グローバル化と人の移動(小木裕文)
  1.福清華人社会について
  2.日本と福清との歴史的つながり
  3.福清僑郷の変化
  4.福清人の移住要因
  5.福清ネットワーク
  6.おわりに

 3 中国の労働力輸出(杜国慶)
  1.中国における労働力海外送出の背景
  2.労働力海外送出の制度および枠組み
  3.中国の労務合作および変化
  4.中国労働力送出先の類型区分


Ⅱ 福建省福清の僑郷

 1 福清僑郷と福清移民ネットワーク(小木裕文)
  1.福清華人社会について
  2.日本と福清人との歴史的な繋がり
  3.海外を目指す福清人
  4.福清人の移民の要因
  5.グローバル化する華人と華人ネットワークの変容
  6.おわりに

 2 在日老華僑および新華僑の僑郷としての福清(山下清海・小木裕文・松村公明・張貴民・杜国慶)
  1.はじめに
  2.伝統的僑郷としての福清と福清出身の老華僑
  3.改革開放後の新華僑の送出
  4.日本における福清出身新華僑の増加と滞日生活
  5.福清出身新華僑の僑郷への影響
  6.おわりに

 3 僑郷における農村景観と農業――福建省福清市を例として(張貴民)
  1.はじめに
  2.僑郷の分布
  3.福清市の自然条件
  4.僑郷の経済と農家収入
  5.僑郷の農村景観と農業
  6.おわりに


Ⅲ 浙江省温州近郊青田の僑郷

 1 世界の中の温州人(山下清海)

 2 温州近郊青田県の僑郷――日本老華僑の僑郷からヨーロッパ新華僑の僑郷へ(山下清海・小木裕文・張貴民・杜国慶)
  1.はじめに
  2.青田人の海外出稼ぎの伝統
  3.改革開放後の新華僑の増加と僑郷とのつながり
  4.僑郷の地域的変容
  5.おわりに


Ⅳ 中国東北地方の僑郷

 1 中国残留帰国者の僑郷――黒竜江省ハルビン市方正県(山下清海・小木裕文・張貴民・杜国慶)
  1.はじめに
  2.満蒙開拓団の入植と戦後の中国残留邦人
  3.水稲作の発展と農村・農業の変容
  4.僑郷としての社会経済状況と日本とのネットワーク
  5.おわりに

 2 海外出稼ぎに伴う僑郷の留守児童問題――吉林省延辺朝鮮族自治州(尹秀一)
  1.はじめに
  2.中国朝鮮族の海外出稼ぎ
  3.延辺朝鮮族自治州における留守児童の現状
  4.自治州政府,市県政府の対応策
  5.おわりに

 3 吉林省延辺朝鮮族自治州における僑郷の国境観光(松村公明)
  1.はじめに
  2.延辺朝鮮族自治州の地域概観
  3.長白山と国境観光
  4.図們江と国境観光
  5.おわりに

Ⅴ 中国僑郷と新華僑――世界と日本(山下清海)

系統號:

P-004731

風俗絵画の文化学Ⅲ:瞬時をうつすフィロソフィー

風俗絵画の文化学Ⅲ:瞬時をうつすフィロソフィー

標題:

風俗絵画の文化学Ⅲ:瞬時をうつすフィロソフィー

時間:

2014年12月

出版單位:

京都:思文閣出版

作者:

松本郁代等 合編

內容簡介:

瞬時をうつすフィロソフィー──文化学の挑戦(出光佐千子,青山学院大学准教授)
  
第1部 東西のエクリチュール
食事の情景──西洋美術における飲食の主題(宮下規久朗,神戸大学大学院教授)
中華民国期の絵画における「風俗」へのまなざし(呉孟晋,京都国立博物館学芸部研究員)
近代日本画肖像考──観山筆岡倉天心像の周辺(中野慎之,京都府教育庁指導部文化財保護課技師)
  
第2部 美のメディア
幕末風刺画の中の役者評判絵(倉橋正恵,立命館大学衣笠総合研究機構客員研究員)
上方役者絵における中判普及の背景──画帖仕立てとの関連性(中野志保,元離宮二条城事務所学芸員)
円山派の美人画の展開──応挙・素絢・南岳の美人画と同時代の美人表現との関係に注目し(宮崎もも,大和文華館学芸部部員)
出光美術館蔵「桜下弾弦図」をめぐるいくつかの問題(舘野まりみ,立命早稲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博士後期課程)

第3部 演出のメカニズム
『古今和歌集』注釈にみる秘説の視覚性―見立てと時空間の構成をめぐって(松本郁代,横浜市立大学准教授)
「打出」──女房装束による美の演出とその歴史的変遷(吉住恭子,京都市歴史資料館館員)
「吉祥画」としての四季耕作図──狩野永岳筆《四季耕作図屏風》を中心に(松本直子,元離宮二条城事務所学芸員)
   
第4部 信仰のプラットホーム
狩野元信「釈迦堂縁起絵巻」(清凉寺)の制作をめぐって(森道彦,京都府京都文化博物館学芸員)
四天王寺図についての覚書──『一遍聖絵』、掛幅本『聖徳太子伝絵』をめぐって(米倉迪夫,東京文化財研究所名誉研究員)
サントリー美術館蔵「日吉山王祭礼図屏風」に見る中世の日吉祭(下坂守,京都国立博物館名誉館員)

系統號:

P-004735

絵画に見る満洲事変と日中戦争:軍人画家武藤夜舟戦争画集

絵画に見る満洲事変と日中戦争:軍人画家武藤夜舟戦争画集

標題:

絵画に見る満洲事変と日中戦争:軍人画家武藤夜舟戦争画集

時間:

2014年12月

出版單位:

東京:国書刊行会

作者:

高橋勝浩 編

內容簡介:

1満洲事変・上海事変
  満洲事変絵巻
  満洲事変大画譜
  満洲事変絵画集
  熱河絵行脚
  絵筆の従軍
  満洲事変 関東軍記念写真帖

2日中戦争
  聖戦美術(第二輯)
  いくさのたひ
  出征紀念帖
  北支戦線陣中手記
  満洲戦蹟巡礼

3絵葉書その他
  近衛歩兵第三聯隊日露戦役藩家臺附近之戦闘
  絵葉書

系統號:

P-004786

中国江南六朝の考古学研究

中国江南六朝の考古学研究

標題:

中国江南六朝の考古学研究

時間:

2014年11月

出版單位:

東京:六一書房

作者:

藤井康隆 著

內容簡介:

序章 中国の南と北

第Ⅰ部 南北朝陵墓の世界
第1章 江南六朝の帝王陵墓
第2章 華北中原の陵墓とその特徴
第3章 陵墓の外部空間
第4章 東晋南北朝墓の墓室空間

第Ⅱ部 晋式帯金具の研究
第5章 晋式帯金具の研究史
第6章 晋式帯金具の製作動向
第7章 三燕の帯金具をめぐる問題
第8章 晋式帯金具の造形意匠と思想規範
第9章 晋式帯金具の成立背景

第Ⅲ部 両晋南北朝の金属工芸
第10章 六朝の「龍」の造形について 
第11章 5世紀の日本出土帯金具と中国
第12章 中国南朝前期の金属工芸
第13章 東晋南朝の金属工芸と十六国

結語

系統號:

P-004784

平安時代の対外関係と仏教

平安時代の対外関係と仏教

標題:

平安時代の対外関係と仏教

時間:

2014年10月

出版單位:

東京:汲古書院

作者:

手島崇裕 著

內容簡介:

序章 本書に関わる研究史の整理と検討課題の確認を中心に

第一章 入宋僧の性格変遷と平安中後期朝廷

第二章 平安中期の対外交渉と摂関家

第三章 東アジア再編期の日中関係における仏教の位置・役割について

第四章 日本−−北宋の仏教交渉と摂関期仏教の展開

第五章 入宋僧寂照の飛鉢説話再考

第六章 成尋と後続入宋僧の聖地巡礼−−往生をめぐって

第七章 入宋僧と三国世界観

終章 総括と展望、さらなる課題

系統號:

P-004732

複ゲーム状況の人類学:東南アジアにおける構想と実践

複ゲーム状況の人類学:東南アジアにおける構想と実践

標題:

複ゲーム状況の人類学:東南アジアにおける構想と実践

時間:

2014年10月

出版單位:

東京:風響社

作者:

杉島敬志 編

內容簡介:

序論 複ゲーム状況への着目─次世代人類学にむけて(杉島敬志)
 はじめに
 一 規則─信念
 二 権威者・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とゲーム
 三 不定見者
 四 古典的二元論
 五 混同されがちな議論
 六 他者の消失
 七 本書の所収の論文

第一部 不定見者

第一章 フィリピンの都市移住者コミュニティでみられる複ゲーム状況(細田尚美)
 はじめに
 一 フィリピンの家族・親族間関係と富の分配
 二 バト村と都市の分村
 三 富と分配をめぐる相互行為
 四 交錯する規則─信念、そして不定見者
 おわりに

第二章 北部タイ農村地域における医療をめぐる複ゲーム状況(飯田淳子)
 はじめに
 一 タイにおける医療制度の特徴と変化
 二 調査地の概況
 三 痛みへの対処
 四 呪術をめぐる複ゲーム状況
 五 医療者のジレンマ
 おわりに

第三章 バリにおける慣習村組織の変化とその非全体論的解釈(中村潔)
 はじめに
 一 バリにおける慣習(アダット)
 二 慣習村・土地・儀礼
 三 慣習村の変化
 四 慣習村組織への関与
 おわりに

第二部 カプセル化

第四章 ゲーム間を開拓する─フィリピン地方都市、呪術・宗教・医療の複ゲーム状況から(東賢太朗)
 はじめに
 一 呪術・宗教・医療をめぐる複ゲーム状況─フィリピン・ロハス市の呪医実践より
 二 カプセル化と不定見者
 三 総括
 おわりに

第五章 ピーの信仰をめぐる複ゲーム状況論(津村文彦)
 はじめに
 一 二種のピー
 二 ピーとモータム
 三 村落守護霊とチャム
 四 チャオプーをめぐる複ゲーム状況
 五 「媒介項の挿入」による葛藤の収束

第六章 マレーシア・イスラームにおけるハラール実践─複ゲーム状況という視点から(多和田裕司)
 はじめに
 一 イスラームとその「外部」
 二 マレーシア・イスラームにおける複ゲーム状況
 三 イスラームにおけるハラール
 四 マレーシアにおけるハラール認証制度
 五 ハラールをめぐる二つの実践
 六 イスラーム「外部」からのイスラーム化
 おわりに

第三部 ゲーム外状況

第七章 複ゲームとシンクレティズム─東南アジア山地民ラフの宗教史から(片岡樹)
 はじめに
 一 シンクレティズム
 二 複ゲームからみたラフ宗教史
 三 キリスト教をめぐる複ゲーム
 四 考察
 おわりに

第八章 土地をめぐる複ゲーム状況─臺湾・ブヌン社会の事例から(石垣直)
 はじめに
 一 ブヌン
 二 土地制度の変遷
 三 保留地の土地と住民との関係
 四 猟場をめぐる状況
 五 祖先の土地をめぐる新たな動き
 おわりに─土地をめぐる複ゲーム状況

第九章 グローバル化する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の複ゲーム状況と人類学(森田敦郎)
 はじめに
 一 技術移転と複ゲーム状況
 二 人類学と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の複ゲーム状況
 三 複ゲームと人類学

第一〇章 東インドネシアにおける狡知と暴力を理解するための複ゲーム状況論(杉島敬志)
 はじめに
 一 「序列」概念の批判─因果網・因果支配・因果秩序
 二 南西ティモールのナブアサ
 三 中部フローレスのリセ

系統號:

P-004749

中国古代車馬の考古学的研究

中国古代車馬の考古学的研究

標題:

中国古代車馬の考古学的研究

時間:

2014年10月

出版單位:

東京:国書刊行会

作者:

趙海洲 原著,岡村秀典 監譯,石谷慎、菊地大樹 翻譯

內容簡介: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時代背景と時空間の範囲
 第二節 研究の現状と問題の所在
 第三節 本書の方法と資料

第二章 東周・秦漢時代における車馬埋葬の考古学的発見
 第一節 東周時代における車馬埋葬の考古学的発見
 第二節 秦漢時代における車馬埋葬の考古学的発見

第三章 東周・秦漢時代における車馬遺構の考古学的分析
 第一節 車馬遺構の埋葬型式
 第二節 車馬遺構の編年
 第三節 小結

第四章 東周・秦漢時代にみられる馬車の形態的研究
 第一節 東周・秦漢時代における馬車の形態分析
 第二節 馬車の編年
 第三節 小結

第五章 東周・秦漢時代における車馬具の考古学的研究
 第一節 東周・秦漢時代における車馬具の分類と型式分析
 第二節 車馬具の編年
 第三節 小結

第六章 東周時代の車馬祭祀にかんする検討

結論

系統號:

P-004785

漢字語源語義辞典

漢字語源語義辞典

標題:

漢字語源語義辞典

時間:

2014年9月

出版單位:

東京:東京堂出版

作者:

加納喜光 著

內容簡介:

先学の成果、中国における語源研究、英語語源との比較などを通して、日常使用する漢字を対象に、語源(由来)と語義(意味)を徹底的に解説。

【本書の特長】
①日本人が使用する漢字で立項し、一文字ごとに語音・語源・語源解説・字源・ 古代中国の字形・字体・語義・文献例等を示して徹底的に追及。望みうる最も詳しい解説。
②特に語源・語義の解説の充実をはかり、従来の字源のみの漢和辞典の解説を圧倒。
③語源・語義・字源に関する諸説を鳥瞰!…藤堂明保、白川静、大野晋ら中国の語源学者の語源解釈を引用しつつ自説を展開。漢字一字ごとの研究史が一冊で把握できる。
④漢字の意味と対応する英語、その語源を掲げ漢字が有する言語としての普遍性を示した。
⑤部首、音訓、画数はもちろん、英語や意味からも引ける索引付。

系統號:

P-004734

英米世界秩序と東アジアにおける日本――中国をめぐる協調と相克 一九〇六~一九三六

英米世界秩序と東アジアにおける日本――中国をめぐる協調と相克 一九〇六~一九三六

標題:

英米世界秩序と東アジアにおける日本――中国をめぐる協調と相克 一九〇六~一九三六

時間:

2014年9月

出版單位:

東京:錦正社

作者:

宮田昌明 著

內容簡介:

序章 自由主義の理念と制約される世界

  第一部 対等の地位を目指して
第一章 桂園時代の国家的展望
第二章 同盟外交と通商条約改定交渉
第三章 革新主義時代のアメリカ
第四章 辛亥革命、大正政変とその後の内外情勢の緊迫化
第五章 第一次世界大戦期の日本の中国外交
第六章 第一次世界大戦期の日米関係
第七章 国際連盟の創設

  第二部 国際的自立と内外融和への模索
第八章 ワシントン会議から排日移民法の成立へ
第九章 戦後イギリスの政治理念と外交、帝国戦略
第十章 日本における政党内閣と内外政策の転換
第十一章 北京関税特別会議と北伐への対応
第十二章 陸軍改革運動と張作霖爆殺事件
第十三章 米英日の新政権と世界恐慌下の内外政策
第十四章 治外法権撤廃交渉

  第三部 広域経済圏形成の中で
第十五章 満州事変の勃発
第十六章 満州事変期の政治、経済再編と対外関係
第十七章 満州事変後の対中国政策
第十八章 帝国領域としての満州国
第十九章 イギリス自由主義とアメリカ自由主義の相克
第二十章 陸軍派閥対立と華北分離工作

終章 二十世紀前半の英米世界秩序と日本

系統號:

P-004781

西周王朝とその青銅器

西周王朝とその青銅器

標題:

西周王朝とその青銅器

時間:

2014年3月

出版單位:

東京:六一書房

作者:

角道亮介 著

內容簡介:

第1章 西周史研究の意義と課題
第1節 文献資料に記載される西周史
第2節 西周史研究と問題の所在

第2章 西周青銅器の広がり
第1節 西周青銅器編年の枠組み
第2節 西周期の青銅彝器分布
第3節 西周期の青銅器文化圏
第4節 小結

第3章 西周王朝と青銅器
第1節 関中平原における青銅彝器分布の変化
第2節 青銅器祭祀の変革とその背景
第3節 周原と宗周
第4節 小結

第4章 諸侯国における受容形態
第1節 晋国墓地の研究
第2節 ギョ国墓地の研究
第3節 西周青銅器銘文にみる礼制の受容
第4節 小結

第5章 西周の政体と領域

系統號:

P-004787

漢語史における指示詞と人称詞

標題:

漢語史における指示詞と人称詞

時間:

2014年2月

出版單位:

東京:好文出版

作者:

西山猛 著

內容簡介:

序章 古代漢語の指示詞と人称詞
 0.1 漢語の指示詞と人称代名詞 
 0.2 漢語における指示詞と人称代名詞

第1章  漢語史の時期区分と言語資料の選定
 1.1 漢語史における時期区分の再設定
 1.2 古代漢語研究における言語資料選別の基準

第2章 古代漢語の指示詞
 2.1 対照研究の観点から見た古代漢語指示詞研究略史
 2.2 上古漢語における指示詞の認識構造
 2.3 古代漢語「是」字における繋詞としての成立と指示詞としての変遷
 2.4 『孟子』近称指示詞の限定語としての語用の特殊性
 2.5 古代漢語における場所を表す疑問代名詞の歴史的変遷
 2.6 上古漢語における指示詞「彼」の他称詞としての用法

第3章 古代漢語の人称詞
 3.1 古代漢語における人称代名詞の概要
 3.2 上古漢語における代名詞「其」の特殊用法
 3.3 上古漢語における第一人称代名詞「予」の用いられる条件
 3.4 『楚辭』第一人称代名詞の用法から見た上古漢語の方言間による違い
 3.5 『遊仙窟』における主人公の呼称

第4章 近世漢語における指示詞と人称詞の展開
 4.1 白話文の成立における言語資料選別の基準
 4.2 早期白話における場所を表す疑問代名詞の歴史的変遷
 4.3 敦煌変文における近称指示詞の諸相
 4.4 『大唐三蔵取経詩話』における主人公の呼称

第5章 結論と今後の展望

系統號:

P-004748

Chopsticks: A Cultural and Culinary History

Chopsticks: A Cultural and Culinary History

標題:

Chopsticks: A Cultural and Culinary History

時間:

January, 2015

出版單位: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作者:

Q. Edward Wang(王晴佳) 著

內容簡介:

1. Introduction

2. Why chopsticks? Their origin and original function

3. Dish, rice or noodle? The changing use of chopsticks

4. Forming a chopsticks cultural sphere: Vietnam, Japan, Korea and beyond

5. Using chopsticks: customs, manners and etiquette

6. A pair inseparable: chopsticks as gift, metaphor and symbol

7. 'Bridging' food cultures in the world

Glossary

Bibliography

About the Author
Q. Edward Wang is Professor of History and Co-ordinator of Asian Studies at Rowan University and Changjiang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Peking University. Educated in both China and the US, he has received a fellowship from 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Princeton, and the Chinese Studies Fellowship from the National Library, Taiwan. He has given lectures and talks at a number of institutions in North America, Europe and Asia, and has been Secretary General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Historiography since 2005. His recent publications include Mirroring the Past: The Writing and Use of History in Imperial China (co-authored), which was a Choice Outstanding Academic Title in 2006, and A Global History of Modern Historiography (co-authored), which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German, Greek and Russian.

系統號:

P-004799

The Three Leaps of Wang Lun

The Three Leaps of Wang Lun

標題:

The Three Leaps of Wang Lun

時間:

January, 2015

出版單位: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作者:

Alfred Döblin • Translated by C. D. Godwin

報導者: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內容簡介:

In 1915, fourteen years before Berlin Alexanderplatz, Alfred Doblin published his first novel, an extensively researched Chinese historical extravaganza: The Three Leaps of Wang Lun. Even more remarkably, given its subject matter, the book was written in Expressionist style and is now considered the first modern German novel, as well as the first Western novel to depict a China untouched by the West. It is virtually unknown in English. Based on actual accounts of a doomed rebellion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Qianlong in the late 18th century, the novel tells the story of Wang Lun, a historical martial arts master and charismatic leader of the White Lotus sect, who leads a futile revolt of the “Truly Powerless.” Densely packed cities and Tibetan wastes, political intrigue and religious yearning, imperial court life and the fate of wandering outcasts are depicted in a language of enormous vigor and matchless imagination, unfolding the theme of timidity against force, and a mystical sense of the world against the realities of power.

About the Author
Alfred Döblin (1878–1957) was a novelist, essayist, neurologist, and the leading figure of German Expressionist writing. He is best known for his novel Berlin Alexanderplatz, which was adapted into the acclaimed television series by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in 1980.

C. D. Godwin studied German and Chinese in Edinburgh and Hong Kong. He worked in Hong Kong and China for many years, and now divides his time between England and Beijing. He is preparing a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Doblin’s South American trilogy Land without Death.

系統號:

P-004817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文心雕龍)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文心雕龍)

標題: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文心雕龍)

時間:

January, 2015

出版單位: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作者:

Liu Hsieh(劉勰) • Translated by Vincent Yu-chung Shih

報導者: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內容簡介:

The world is filled with ten thousand things in confusion:

Never overtax your literary thought.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i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work of literary criticism in Chinese, and one that has been considered essential reading for writers and critics since it was written some 1,500 years ago. A vast compendium of all that was known about Chinese literature at the time, it is simultaneously a taxonomy and history of genres and styles, and a manual for good writing. Its chapters, organized according to the I Ching, cover such topics as “Emotion and Literary Expression,” “Humor and Enigma,” “Spiritual Thought or Imagination,” “The Nourishing of Vitality,”“Organization,” and “Literary Flaws.”

“Mind” is the ideas, impressions, and emotions that take form—the “carving of the dragon”—in a literary work. Full of examples and delightful anecdotes drawn from Liu Hsieh’s encyclopedic knowledge of Chinese literature, readers will discover distinctive concepts and standards of the art of writing that are both familiar and strange.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is not only a summa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ry aesthetics but also a wellspring of advice from the distant past on how to write.

About the Author
Liu Hsieh (劉勰,465–522) was a Chinese literary critic and a Buddhist monk in the Ting-lin Monastery.

Vincent Yu-chung Shih (1902–2001) was the author of The Taiping Ideology: Its Sources, Interpretations, and Influences and many Chinese language books on Confucian philosophy and Chinese aesthetics. He taught for thirty years at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系統號:

P-004820

Chinese Rhyme-Prose: Poems in the Fu Form from the Han and Six Dynasties Periods

Chinese Rhyme-Prose: Poems in the Fu Form from the Han and Six Dynasties Periods

標題:

Chinese Rhyme-Prose: Poems in the Fu Form from the Han and Six Dynasties Periods

時間:

January, 2015

出版單位: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作者:

Translated by Burton Watson • Preface by Lucas Klein

報導者: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內容簡介:

The fu, or rhyme-prose, is a major poetic form in Chinese literature, most popular between the 2nd century b.c. and 6th century a.d. Unlike what is usually considered Chinese poetry, it is a hybrid of prose and rhymed verse, more expansive than the condensed lyrics, verging on what might be called Whitmanesque. The thirteen long poems included here are descriptions of and meditations on such subjects as mountains and abandoned cities, the sea and the wind, owls and goddesses, partings and the idle life.

Burton Watson is universally considered the foremost English-language translator of classical Chinese and Japanese literature for the past five decades. Gary Snyder calls him a “great and graceful scholar,” and Robert Aitken has written that “Burton Watson is a superb translator because he knows what literature is.” Here his seemingly effortless translations are accompanied by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to the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u form, as well as excerpts from contemporary commentary on the genre. A path-breaking study of pre-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an essential volume for poetry readers, the book has been out of print for decades. For this edition, Lucas Klein has provided a preface that considers both the fu form and Watson’s extraordinary work as a whole.

About the Author
Burton Watson is the foremost English language translator of classical Chinese and Japanese literature. Among his many books are individual translated volumes of the poets Tu Fu, Su Tung-p’o, Han Shan, Lu Yu, Po Chu-yi, Gensei, and Ryōkan; the philosophers Chuang Tzu, Confucius, Mencius, Mo Tzu, Hsun Tzu, and Han Fei Tzu; the historian Ssu-ma Ch’ien; and Buddhist texts such as The Lotus Sutra and The Vimalakirti Sutra. He is the editor and translator of The Columbia Book of Chinese Poetry and, with Hiroaki Sato, of a prolific anthology of Japanese poetry, From the Country of Eight Islands. He received the Gold Medal Award presented by the Translation Center at Columbia University in 1979 and the PEN Translation Prize twice, in 1981 and 1995. He lives in Japan.

Lucas Klein’s translations include Notes on the Mosquito: Selected Poems by Xi Chuan, which won the Lucien Stryk Asian Translation Prize from the American Literary Translators Association. He lives in Hong Kong.

系統號:

P-004838

Heteroglossic Asia: The Transformation of Urban Taiwan

Heteroglossic Asia: The Transformation of Urban Taiwan

標題:

Heteroglossic Asia: The Transformation of Urban Taiwan

時間:

January, 2015

出版單位:

London: Routledge

作者:

Francis Chia-Hui Lin

內容簡介:

Heteroglossic Asia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geographic, historical, cultural, economic, spatial and political factors underlying Taiwan’s maritime urbanity by means of case studies based on Taipei and Kaohsiung; two cities which represent the multi-accentual character of Taiwan’s urban environment and its recent changes and development through architecture.

Focussing on the concept of a heteroglossic Asia Pacific, exemplified by the analysis of Taiwan’s urban transformation, the study argues that Taiwan’s urban environment shows a form of intended "fuzziness" which cannot be described as resting on either a simplified nationalist base or chaotic societal anxiety. Rather, this form lies between binary poles: autocracy and democracy, nation state and day-to-day life, top-down and bottom-up orientations, orthodoxy and hybridisation.

About the Author
Francis Chia-Hui Lin, PhD is a Lecturer in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Building & Design at Taylor’s University, Malaysia. His areas of expertise lie in the critical discourse on the practice and profession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within a wider context of history and theory. Francis’s research and teaching interests include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architectural and urban history, theory, art theory, architectural and urban design, (post)colonialism, the humanities and cultural history.

系統號:

P-004841

Nomads as Agents of Cultural Change: The Mongols and Their Eurasian Predecessors

Nomads as Agents of Cultural Change: The Mongols and Their Eurasian Predecessors

標題:

Nomads as Agents of Cultural Change: The Mongols and Their Eurasian Predecessors

時間:

December, 2014

出版單位: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作者:

Edited by Reuven Amitai & Michal Biran

內容簡介:

Since the first millennium BCE, nomads of the Eurasian steppe have played a key role in world histo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djacent sedentary regions, especially China, India, the Middle East, and Eastern and Central Europe. Although their more settled neighbors often saw them as an ongoing threat and imminent danger—“barbarians,” in fact—their impact on sedentary cultures was far more complex than the raiding, pillaging, and devastation with which they have long been associated in the popular imagination. The nomads were also facilitators and catalysts of social, demographic, economic, and cultural change, and nomadic culture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at of sedentary Eurasian civilizations, especially in cases when the nomads conquered and ruled over them. Not simply passive conveyors of ideas, beliefs, technologies, and physical artifacts, nomads were frequently active contributors to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exchange and change. Their active choices and initiatives helped set the cultural and intellectual agenda of the lands they ruled and beyond.

This volume brings together a distinguished group of scholars from different disciplines and cultural specializations to explore how nomads played the role of “agents of cultural change.” The beginning chapters examine this phenomenon in both east and west Asia in ancient and early medieval times, while the bulk of the book is devoted to the far flung Mongol empire of the thirteenth and fourteenth centuries. This comparative approach, encompassing both a lengthy time span and a vast region, enables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the key role that Eurasian pastoral nomads played in the history of the Old World. It conveys a sense of the complex and engaging cultural dynamic that existed between nomads and their agricultural and urban neighbors, and highlights the non-military impact of nomadic culture on Eurasian history.

Nomads As Agents of Cultural Change illuminates and complicates nomadic roles as active promoters of cultural exchange within a vast and varied region. It makes available important original scholarship on the new turn in the study of the Mongol empire and on relations between the nomadic and sedentary worlds.

About the Author
Reuven Amitai is Eliyahu Elath Professor for Muslim history,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Michal Biran is Max and Sophie Mydans Foundation Professor in the Humanities, the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系統號:

P-004798

The Ecology of War in China: Henan Province, the Yellow River, and Beyond, 1938-1950

The Ecology of War in China: Henan Province, the Yellow River, and Beyond, 1938-1950

標題:

The Ecology of War in China: Henan Province, the Yellow River, and Beyond, 1938-1950

時間:

December, 2014

出版單位: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作者:

Micah S. Muscolino

內容簡介:

Introduction

1. A militarized river: the 1938 Yellow River flood and its aftermath

2. Stories of survival: refugee migration and ecological adaptation

3. Military metabolism and the Henan famine of 1942–3

4. Against the flow: hydraulic instability and ecological exhaustion

5. The ecology of displacement: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refugee migration

6. The land needs the people, the people need the land: beginnings of postconflict recovery

7. Reconstruction and revolution

Conclusion.

About the Author
Micah Muscolino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系統號:

P-004800

Southern Hokkien: An Introduction

Southern Hokkien: An Introduction

標題:

Southern Hokkien: An Introduction

時間:

December, 2014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作者:

Bernhard Fuehrer(傅熊) and Yang Hsiu-fang(楊秀芳) 著

內容簡介:

Southern Hokkien: An Introduction is a research-based textbook originally designed for non-heritage learners who acquired a reasonably good proficiency level of Mandarin and wish to learn the Southern Hokkien language outside its natural linguistic environment.

It uses a situation-based approach in which dialogues are designed to reflect scenes in real life rather than classroom situation. Grammar and vocabulary explanations follow a primarily contrastive approach, focussing on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Mandarin and Southern Hokkien. Though mainly based on dialect variants spoken in Taiwan, Southern Hokkien also includes references to dialect variants spoken in other Hokkien speaking areas.

The textbook is complemented by a number of excursions and explanatory comments which help not only to follow required linguistic rules and cultural conventions but also to gain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the reasons behind some of these rules and conventions.

About the Author
Bernhard Fuehrer (Fu Xiong / Po.3 Him5 傅熊) trained a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BA) and in Vienna (PhD), and began learning Hokkien in the 1980s in Taipei. He is Professor of Sinology at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in London.

Yang Hsiu-fang /Iun5 Siu3-hong1 楊秀芳 trained a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hD) where she is Professor at the Chinese Department and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Literature. She has published extensively on Hokkien linguistics.

系統號:

P-004839

Russian Energy Strategy in the European Union,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Region, and China

Russian Energy Strategy in the European Union,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Region, and China

標題:

Russian Energy Strategy in the European Union,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Region, and China

時間:

December, 2014

出版單位:

New York: Lexington Books

作者:

Stylianos A. Sotiriou

內容簡介:

This book places Eurasia in its entirety within a single explanatory framework and examines, for the first time to that extent, Russia as a Eurasian energy power in its affairs with the two main geopolitical players of the region, the EU and China. Part of this geopolitical space is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FSU) region which shares deep historical-political ties with Russia and constitutes the necessary crossing for the latter’s natural gas supplies en route to the EU market. In this way, an energy triangle is established, with Russia at the top angle, the EU in the left angle, China in the right angle and the FSU region the median. Following the scheme, three bipolar relationships emerge, Russia-FSU region, Russia-EU and Russia-China, with each of them representing a different type of bilateral cooperation. In the first case there is an asymmetric relationship with one actor being overly powerful, in terms of energy, to impose its conditions, economic and political, on the other. In the second case there is a symmetric relationship with both actors having equal means of pressure at their disposal. Finally, in the third case there is balanced relationship with both actors trading on an equal basis. Within this framework, one of the dominant theoretical debates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at between 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 Institutionalism (the so-called ‘Neo-Neo’ debate) seeks to shed light on the governing rationale beyond Putin’s Russia foreign energy policy vis-à-vis the FSU region, the EU and China.

About the Author
lianos A. Sotiriou is lecturer at the International Hellenic University.

系統號:

P-004842

Sinophobia: Anxiety, Violence, and the Making of Mongolian Identity

Sinophobia: Anxiety, Violence, and the Making of Mongolian Identity

標題:

Sinophobia: Anxiety, Violence, and the Making of Mongolian Identity

時間:

November, 2014

出版單位: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作者:

Franck Billé

內容簡介:

Sinophobia is a timely and groundbreaking study of the anti-Chinese sentiments currently widespread in Mongolia. Graffiti calling for the removal of Chinese dot the urban landscape, songs about killing the Chinese are played in public spaces, and rumors concerning Chinese plans to take over the country and exterminate the Mongols are rife. Such violent anti-Chinese feelings are frequently explained as a consequence of China’s meteoric economic development, a cause of much anxiety for her immediate neighbors and particularly for Mongolia, a large but sparsely populated country that is rich in mineral resources. Other analysts point to deeply entrenched antagonisms and to centuries of hosti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mplying unbridgeable cultural differences.

Franck Billé challenges these reductive explanations. Drawing on extended fieldwork, interviews, and a wide range of sources in Mongolian, Chinese, and Russian, he argues that anti-Chinese sentiments are not a new phenomenon but go back to the late socialist period (1960–1990) when Mongolia’s political and cultural life was deeply intertwined with Russia’s. Through an in-depth analysis of media discourses, Billé shows how stereotypes of the Chinese emerged through an internalization of Russian ideas of Asia, and how they can easily extend to other Asian groups such as Koreans or Vietnamese. He argues that the anti-Chinese attitudes of Mongols reflect an essential desire to distance themselves from Asia overall and to reject their own Asianness. The spectral presence of China, imagined to be everywhere and potentially in everyone, thus produces a pervasive climate of mistrust, suspicion, and paranoia.

Through its detailed ethnography and innovative approach, Sinophobia makes a critical intervention in racial and ethnic studies by foregrounding Sinophobic narratives and by integrating psychoanalytical insights into its analysis. In addition to making a useful contribution to the study of Mongolia, it will be essential reading for anthropologists, sociologists, and historians interested in ethnicity, nationalism, and xenophobia.

About the Author
Franck Billé is a research associate in the Division of Social Anthropology and a member of the Mongolia and Inner Asia Studies Unit at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系統號:

P-004797

The Wars for Asia, 1911–1949

The Wars for Asia, 1911–1949

標題:

The Wars for Asia, 1911–1949

時間:

October, 2014

出版單位: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作者:

S. C. M. Paine

內容簡介:

Part I. Fear and Ambition: Japan, China, and Russia:

1. Introduction: the Asian roots of World War II

2. Japan 1931–6: the containment of Russia and national restoration

3. China 1926–36: chaos and the quest for the mandate of heaven

4. Russia 1917–36: impending two-front war and world revolution

Part II. Nested Wars: A Civil War within a Regional War within a Global War:

5. Flashback to 1911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long Chinese Civil War

6. The regional war: 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7. The global war: World War I

8. The final act of the long Chinese Civil War

9. Conclusion: civil war as the prologue and epilogue to regional and global wars.

About the Author
S. C. M. Paine is Professor of Strategy and Policy at the United States Naval War College. Paine is the author of Nation Building, State Building,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2010),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1895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and Imperial Rivals: China, Russia, and their Disputed Frontier (1996). She co-authored Modern China: Continuity and Change, 1644 to the Present (2010) and co-edited Naval Power and Expeditionary Warfare (2011), Naval Coalition Warfare (2008) and Naval Blockades and Seapower (2006).

系統號:

P-004801

Passion, Romance, and Qing: The World of Emotions and States of Mind in Peony Pavilion (3 vols)

Passion, Romance, and Qing: The World of Emotions and States of Mind in Peony Pavilion (3 vols)

標題:

Passion, Romance, and Qing: The World of Emotions and States of Mind in Peony Pavilion (3 vols)

時間:

October, 2014

出版單位:

Leiden: Brill

作者:

Tian Yuan Tan(陳靝沅)and Paolo Santangelo

報導者:

Brill

內容簡介:

Passion, Romance, and Qing (3 vols.)
The World of Emotions and States of Mind in Peony Pavilion

Passion, Love, and Qing examines the vitality of Peony Pavilion, the most famous drama in Ming China (1368-1644), through four essays (by Isabella Falaschi, Paolo Santangelo, Tian Yuan Tan, and Rossella Ferrari) and an extensive Glossary of specific terms and expressions related to the representation of emotions and states of mind. It explores the evolution and permanence of the universal message about passion or emotions contained in the language of the play. Written in the late Ming, Peony Pavilion embodies the new trends in the ‘cult of passions’ and new sensibility of the times. It is also a rich intertext of love that both inherits the legacy of earlier literary traditions and influences later amatory literature and theatrical performance

About the Author
Tian Yuan Tan (Ph.D., Harvard University) is Reader in Chinese Studies at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His publications include Songs of Contentment and Transgression: Discharged Officials and Literati Communities in Sixteenth-Century North China (2010) and a critical edition of Kang Hai’s sanqu (2011).

Paolo Santangelo, Professor of History of East Asia at Sapienza University, Roma, has published on social, intellectual and anthropological history of Late Imperial China.

系統號:

P-004825

Mao's Little Red Book: A Global History

Mao's Little Red Book: A Global History

標題:

Mao's Little Red Book: A Global History

時間:

April, 2014

出版單位: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作者:

edited by Alexander C. Cook

內容簡介:

1. Introduction: the spiritual atom bomb and its global fallout(Alexander C. Cook)

2. A single spark: origins and spread of the Little Red Book in China(Daniel Leese)

3. Quotations songs: portable media and the Maoist pop song(Andrew F. Jones)

4. Mao quotations in factional battles and their afterlives: episodes from Chongqing(Guobin Yang)

5. Translation and internationalism(Lanjun Xu)

6. Maoism in Tanzania: material connections and shared imaginaries(Priya Lal)

7. Empty symbol: the Little Red Book in India(Sreemati Chakrbarti)

8. The influence of Maoism in Peru(David Scott Palmer)

9. The book that bombed: Mao's Little Red Thing in the Soviet Union(Elizabeth McGuire)

10. Mao and the Albanians(Elidor Mëhilli)

11. Partisan legacies and anti-imperialist ambitions: the Little Red Book in Italy and Yugoslavia(Dominique Kirchner Reill)

12. Badge books and brand books: the Mao bible in East and West Germany(Quinn Slobodian)

13. Principally contradiction: the flourishing of French Maoism(Julian Bourg)

14. By the book: Quotations from Chairman Mao and the making of Afro-Asian Radicalism, 1966–1975(Bill V. Mullen)

15. Conclusion: in the beginning is the word – popular democracy and Mao's Little Red Book(Ban Wang)

系統號:

P-004802

Ancient People of the Central Plains in China: Anthropological Study on the Origin of the Yayoi People

Ancient People of the Central Plains in China: Anthropological Study on the Origin of the Yayoi People

標題:

Ancient People of the Central Plains in China: Anthropological Study on the Origin of the Yayoi People

時間:

2014年3月

出版單位:

Fukuoka:Kyushu University Press

作者:

edited by Takahiro Nakahashi & Fan Wenquan

內容簡介:

Part I Excavated Sites and Archaeological Studies

Chapter 1 Issues of Zhouzhuang Cemetery in Xinzheng City
Introduction
 I.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Zhenghangucheng and Zhouzhuang Cemetery
 II. Zhouzhuang Cemetery Conditions
 III. Basic Recognition of Eastern Zhou Tombs

Chapter 2 Excavation and Research of the Cemeteries at the Xinghong Garden in the Ancient Capital City of Zheng and Han, Xinzheng
 I. Excavation
 II. Research

Chapter 3 Climatic Fluctuations in Pre-Qin China
 Introduction
 I. Erlitou Site in Yanshi, Henan
 II. Zaojiaoshu Site in Luoyang
 III. Shang City Site and Xiaoshuangqiao Site Zhengzhou
 IV. Tianma-Qucun Site
 Conclusion
 References

Chapter 4 Human Dispersal in the Prehistoric Era in East Asia
 Introduction
 I. Start of Agriculture in the Chinese Continent
 II. Four Stages of Agricultural Diffusion in Northeast Asia
 III. Four Stages of Northeast Asian Agriculturaliz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IV. Political and Territorial Migration
 Concluding Remarks
 References

Part II Anthropological Studies
Chapter 1 Human Cranial Morphology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s in Zhongyuan Region, China
 Introduction
 I. Materials and Methods
 II. Results and Discussion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Chapter 2 Nonmetric Cranial Trait Variations in Human Skeletal Remains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Excavated from Henan Province, China

 Introduction
 I. Materials and Methods
 II. Results
 III. Discussion
 References

Chapter 3 Human Tooth Morphology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s in Henan Province, China

 Introduction
 I. Method and Samples Compared
 II. Result
 III. Concluding Remarks
 References

Chapter 4 Limb Bones of Human Skeletal Remains Dating to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s Excavated from the Xinzheng District, Henan Province, China

 Introduction
 I. Samples and Methods
 II. Results and Discussion
  1. Humerus
  2. Radius
  3. Ulna
  4. Femur
  5. Tibia
  6. Fibula
  7. Limb Proportion
  8. Estimated Stature
 III. Summary
 References

  Part III Collected Data on the Human Skeletal Remains from Zhongyuan

Chapter 1 List of the Human Skeletal Remains Examined

 (1) Zhouzhuang site
 (2) Xinghong site

Chapter 2 Cranial Measurements

Chapter 3 Nonmetric Cranial Traits

Chapter 4 Dental Measurements and Dental Nonmetric Traits

Chapter 5 Measurements of the Limb Bones

系統號:

P-004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