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2015年「原住民族事務發展之回顧與前瞻論壇」

標題:

2015年「原住民族事務發展之回顧與前瞻論壇」

時間:

2015年2月6日(週五)

地點:

臺灣大學校友會館4樓會議室(臺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一段2之1號)

主辦單位:

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學會

聯絡人:

陳思帆,E-mail: bamboo751126@gmail.com

內容簡介:

9:20-10:50
【第一場次:自治與權利】
主持人:浦忠成(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學會理事長)
民族自治發展(施正鋒,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
平埔族群正名議題(謝若蘭,東華大學族群與文化關係學系副教授)
選舉與部落(高德義,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代理院長)
地名光復議題(蕭世暉,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生)

11:00-12:30
【第二場次:文化與傳播】
主持人:高德義
原民臺獨立經營(周惠民,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董事長)
原住民族語言振興(湯愛玉,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原住民族國際交流(楊政賢,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助理教授)

13:30-15:00
【第三場次:原住民族教育】
主持人:蔡中涵(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學會理事)
原住民族考試(浦忠成)
原住民族部落學校(陳枝烈,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兼任教授)
大學原住民族專班(浦忠勇,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十二年國教與原住民族(陳豪,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15:10-16:40
【第四場次:地方部落與產業發展】
主持人:施正鋒(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
部落產業(王進發,嘉義大學原住民族教育及產業發展中心主任)
原住民族土地發展(林益仁,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所長)
原住民族社會工作(許俊才,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副教授)
部落文創產業(王昱心,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助理教授)

系統號:

C-004778

Islamic and Chinese Studies and Inter-Asia Research Networks: Integrated Study of Dynamism in the Supra-Regional Spheres of Islamic and Chinese Regions

標題:

Islamic and Chinese Studies and Inter-Asia Research Networks: Integrated Study of Dynamism in the Supra-Regional Spheres of Islamic and Chinese Regions

時間:

February 28 - March 1, 2015

地點:

東洋文庫(東京都文京区本駒込2-28-21)

主辦單位:

東洋文庫

聯絡人:

E-mail: kouza@toyo-bunko.or.jp

內容簡介:

February 28
Session 1: Some Aspects of Chinese Muslim Society: Focusing on Migration, Network, and Gender
13:45-14:25
WANG Jianxin(Professor, Cultural Anthropology at Ethnology Institute of Lanzhou University; Vice Director at Center for Studies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Northwest China of Lanzhou University)
“Sermon Poems in Uyghurs and Huis: A Comparison Approach toward the Socio-Religious Representations of Muslim Minorities in China”

14:25-15:05
Maria JASCHOK(Director, International Gender Studies Centre; Research Fellow, Lady Margaret Hall, University of Oxford)
“Soundscape of a Women’s Mosque and Potency of Silence: Evocations of Islamic Faith, Ruptured Memory and Precarious Presence in Kaifeng, China”

15:05-15:45
MATSUMOTO Masumi(Professor, Muroran Institute of Techology)
“Islamic Education for Women in China: Vocational or Ethical Schooling?”

16:00-16:20
OKA Natsuko(Research Fellow, Institute of Developing Economies, Japan External Trade Organization)
“Comment”

16:20-16:50
Discussion

March 1
Session 2: Parliamentalism and Constitutional Systems in Islamic and Chinese Regional Spheres
9:30-10:10
Mohsen KHALILI(Associate Professor of Political Science, Faculty of Economics and Administrative Sciences, Ferdowsi University of Mashhad)
“Two Dimensions of the Iran’s Constitutionalism: Familiar Notions, Lack of Theory”

10:10-10:50
SASAKI Shin(Assistant Professor, Faculty of Humanities, Seikei University)
“After the ‘Second Empire’: New Horizons of the Ottoman Constitutional History”

10:50-11:30
SUZUKI Emi(Research Fellow, Toyo Bunko; Fellow, Research Institute for Languages and Cultures of Asia and Africa, Tokyo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Notable Politics and Parliament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Egypt”

11:40-12:20
AJIOKA Toru(Professor, Faculty of Liberal Arts, University of the Sacred Heart)
“The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and the Local Administration System of Republican China”

12:20-12:35
HACHIOSHI Makoto
“Comment”

12:35-13:00
Discussion

Session 3: Local and Global Problems around Islamic and Chinese Regional Spheres
14:00-14:40
MA Qiang(Professor, Institute for Western Frontier Region of China,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Middle Man: The Integrated Function of Hui among Ethnic Groups in Yining City of Xinjiang”

14:40-15:20
KOH Keng We(Assistant Professor,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Islam and the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A Historical Overview”

15:20-16:00
XIANG Biao(Lecturer in Social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of Oxfor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Population Mobility, and Islam in China: The Case of Yiwu”

16:10-16:30
HAMASHITA Takeshi
“Comment”

16:30-17:30
General Discussion
Chairperson:
HAMASHITA Takeshi

系統號:

C-004851

日本現代中國學會西日本部會共催日中學術研究集會

標題:

日本現代中國學會西日本部會共催日中學術研究集會

時間:

2015年3月25日(週三)

地點:

九州大學西新プラザ會議室(福岡市早良區西新2-16-23)

主辦單位:

日本郭沫若研究會、九州大學言語文化研究院、日本現代中國學會西日本部會事務局

聯絡人:

岩佐昌暲,E-mail: iwasa.yanzuo@gmail.com

內容簡介:

清末民初期の來日中國人留學生と中國現代文學日中學術研究集會のご案內

郭沫若はかつて「中國文壇の大半は日本留學生によって築かれたものだ」と書いていますが、まさに郭沫若が言ったように中國現代文學の建設過程で、清末民初の來日留學生は極めて重要な役割を果たしました。“彼らの貢獻の大きさは誰も否定することはできません。しかし、彼らの留學と留學時期のこまごまとした事柄については、すでに十分に解明された、とは言えません。日本郭沫若研究會は、九州大學言語文化研究院、日本現代中國學會西日本部會とともに、この問題に関心と実績をもつ中國人研究者を招へいし、「清末民初來日中國人留學生と中國現代文學」を主題とする學術研究討論會を共同で開催することといたしました。會議は2015年3月25日、九州大學西新プラザで開催されます。ご出席いただきますよう、ご案內いたします。

會議の概要は以下の通りです。
議題:
1、清末民初の日本における留學生政策,教育制度
2、中國人留學生と同時代の日本文化、思想
3、中國派遣日本人中國研究者と中國現代文學
4、臺灣留學生と中國現代文學・芸術
場所:九州大學西新プラザ會議室
時間:2015年3月25日(木)
參加費∶500円(資料代)

連絡場所:日本郭沫若研究會事務局
日本國福岡市中央區穀 2-20-8-311 岩佐方
iwasa.yanzuo@gmail.com
FAX∶81-92-715-2554


この研究會で議題に関連した研究発表をご希望の方は、メールで岩佐昌暲會員,iwasa.yanzuo@gmail.com までご連絡ください。

系統號:

C-004746

2015 AAS Annual Conference

2015 AAS Annual Conference

標題:

2015 AAS Annual Conference

時間:

26-29 March, 2015

地點:

Chicago Sheraton Hotel & Towers, Chicago, U.S.A.(301 E North Water St, Chicago, IL 60611,USA)

主辦單位: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AAS)

聯絡人:

Tel: (734) 665-2490

內容簡介:

Each spring, 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AAS) holds a four-day conference devoted to planned programs of scholarly papers, roundtable discussions, workshops, and panel sessions on a wide range of issues in research and teaching, and on Asian affairs in general.

Connect with your colleagues at the largest gathering of Asianists, MARCH 26-29, 2015 in Chicago.

The 2015 AAS Annual Conference (CHICAGO)

THE CALL FOR PAPERS IS CLOSED. The Call for Papers for the 2015 AAS Annual Conference in Chicago closed on August 7, 2014.

REGISTRATION: You can download a printable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sheet or regist onlone (https://www.asian-studies.org/Conference/Registration.htm)

Conference Schedule at a Glance: All programs, sessions and events are scheduled at the Chicago Sheraton Hotel & Towers. The Conference will begin Thursday, March 26 and end on Sunday, March 29.

Whole program and panels, please see the web-site:https://www.asian-studies.org/Conference/Panels.htm

系統號:

C-004850

Conference on Religions and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ies

標題:

Conference on Religions and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ies

時間:

2015年4月2至4日(週四至週六)

地點:

Art Centre (Konvikt)(Palacký University Arts Centre,Univerzitní 3,771 47 Olomouc,, Czech Republic)

主辦單位:

as below

聯絡人:

E-mail: chinet.conference@gmail.com

內容簡介:

Organizers: EU project CHINET, reg. no.: CZ.1.07/2.3.00/20.0152, Department of Asian Studies, Palacký University Olomouc & Department for the Study of Religions, Masaryk University Brno

Conference language: English

Conference Call for Papers can be downloaded on offical site.

【Keynote speakers】
Fan Lizhu (Fudan University, China)
Chen Na (Fudan University, China)
Dan Smyer Yu (Yunnan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 China)
Benjamin Penny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ustralia)
André Laliberté (University of Ottawa, Canada)

【Conference topics】
Religion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is undoubtedly one of many important neuralgic points that have arisen from its turbulent development and will also shape its future. Compared with the professional and public interest in popular themes of developme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such as economics, social policy, environmental issues, ethnic relations, demographics, urbanization, migration, militarization, nationalism, etc.), analysing the changes and the impacts of religions in Chinese society plays rather a minor role. However, if we inspect this topic taking the Chinese historical experience into account, or if we consider it with regard to knowledge of the developments in the world after the fall of the Berlin Wall, it is religion that has the potential to motivate and frame major changes at both the local and global levels. Chinese political elites are quit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religious issues, and since the unexpected conflict with the religious movement Falun Gong at the end of 20th century, their religious policy has therefore been, at least nominally, rather strictly defined. This strict approach cannot prevent an unstoppabl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ligious situ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at
involves multipl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traditions at all social levels and in all regions inhabi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Chinese people.

The potentials, motivations, effectiveness and impacts of particular policies that are attempting to rectify the spontaneous religious developments will constitute the focus of this conference.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open a forum for all those interested in debating and further analysing the changes in the field of relig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and of the impact that various official policies have had on this process. We are seeking research presentations (20–30 minutes in length) or session
proposals of any disciplinary backgrounds which relate to the general theme of Religions and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ies. These could include, but are not confined to, the following subthemes:

The religious policy of the Chinese state – historical, ideological and international contexts

The blending of religious and ethnic policies

Christianity as a threat from across the borders vs. Christianit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lam and its representations in the global and local contexts

State policies towards “superstition” and new religious movements

Matchmaking between the Chinese state and Chinese religious “ideology”

Local government and local religious traditions

Commercialization and commodification of religion

Repression, regulation and support of religion by the Chinese state

International religious policy and religious policy of the Overseas communities

The role and concept of religion in the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The religious dimension of Chinese politics and the Chinese state

Political ambitions of the Chinese religious community

【Deadlines】
The deadline for the call for papers abstracts: 1st March 2015

Information for notification of acceptance of abstracts: 8th March 2015

Conference fees: Free of charge!

You can submit your abstract (max 300 words) on offical site.

Abstracts must be submitted by 1st March 2015.

Note: Participants will cover all their personal costs, including transportation, accommodation, visas, etc. Our staff can provide you with an invitation letter for embassies if necessary.

系統號:

C-004837

2015美術史研討會

標題:

2015美術史研討會

時間:

2015年4月18日(週六)

地點:

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F215視聽教室(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聯絡人:

余謹匡,Tel: (02)2893-8254;E-mail: master04finearts@gmail.com

內容簡介: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史學術研討會」在美術學院師生的齊心努力下,舉辦至今已邁入第十年。歷年來的發表者包含了國內藝術史及相關領域之研究生,累積了一定質量的成果,建立起了一個開放而嚴謹的學術平臺。

「2015美術史學術研討會」即日起開始徵稿至2015年1月5日為止,將於2015年04月舉辦。徵稿內容涵蓋古今中外各時代的建築、繪畫、雕塑、工藝以及藝術理論、藝術評論等等相關主題,竭誠歡迎全國藝術史及相關領域的研究生踴躍投稿。期盼能藉此研討會促進交流,激發出更活潑的討論,擴展藝術史及相關領域研究之多元發展。

◎ 會議時間:2015年4月18日(六)

◎ 會議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F215視聽教室

1.本研討會採匿名審查制,來稿送請專家學者評審,通過後始予於研討會發表。

2.主辦單位預於2015年3月中旬於官方網站公布論文發表名單,並以電話及E-Mail告知。(在論文發表名單尚未確認前,將保留同意論文發表與否的權利)。

3.參與發表之論文,可另行投稿其他刊物。

詳情請參考主辦單位官方部落格:http://ahseminar.tumblr.com/

系統號:

C-004849

地方、認同與回歸:第七屆經典人物「渡也」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地方、認同與回歸:第七屆經典人物「渡也」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5年5月1至2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中正大學文學院144、155會議室(嘉義縣民雄鄉大學路一段168號)

主辦單位:

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聯絡人:

E-mail: ccu21601@gmail.com

內容簡介:

一、會議名稱:地方、認同與回歸─第七屆經典人物「渡也」國際學術研討會

二、主辦: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三、時間:2015年5月1-2日

四、地點:國立中正大學文學院144、155會議室

渡也,是文人亦是學者,書寫跨越不同文類。他以詩歌聞名,也寫散文、小說極短篇,更從事論述。其中,就最引人注目的詩歌作品而言,他出版過17本詩集,於量方面,直追餘光中。而以質來論,則多次入選各層級教學教材和各式各樣的選集。

倘若就創作題材論,渡也的愛情詩,質優量多。除此之外,他的涉獵堪稱十分多元,且往往領先時代風騷,如情色詩、地誌詩等。以後者持久而綿長,於澎湖、嘉義、南投、臺中著墨甚多,這些詩作與他對環保生態的關懷、扣緊政治變遷的社會時事互為腳註,共同編織一匹以地方生活、景觀為主色的錦繡大圖,由此隱隱可以見到臺灣社會各階段發展出的意識形態銘刻:從古典浪漫到鄉土;從反共寫實、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以中國古典詩語言,融入當代生活語言,形成了一種既典雅又平易的風格。渡也始終與校院內外詩社結盟,佔有一定的場域位置,擁有一般文人所沒有的行動能量。

身為大學教授,渡也是中國文學研究家,不僅在知識出入今古,同時兼擅文學理論,以言說指導創作,在臺灣詩壇,亦屬少數。由此可見,渡也對臺灣文學史有多方面的貢獻,確有開會專題研討的必要。

本研討會主題以渡也出版的十七本詩集為研究重心,其他作品與相關事蹟為輔,主題訂為「地方、認同與回歸」,惟亦歡迎各界專家學者以及研究生提出其他議題。通過第一輪投稿審查者,將另行通知全文撰稿期限。一律採線上投稿,投稿信箱:ccu21601@gmail.com(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系統號:

C-004689

2015年第五屆「開創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之新視野」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5年第五屆「開創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之新視野」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2015年第五屆「開創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之新視野」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5年5月8日(週五)

地點:

中原大學全人教育村北棟4樓國際會議廳(桃園市中壢區中北路200號)

主辦單位:

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

聯絡人:

劉承欣,Tel: 03-265-6904

內容簡介:

一、會議宗旨
從事華語文教育的工作者面對急速改變的現況,必須充分體認各國華語文學習環境的在地化,及華人社會與文化的多樣性,因地制宜,與時俱進,做全盤的考察與建構,才能使華語文教學與國際教育接軌。面對世界各國學習華語文熱潮,產官學界應集思廣益,進行腦力激盪,舉凡編印教材、培訓師資,以及推動全球網路華文教學等,提出對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的看法;此外,如何在我國著有績效之僑民教育基礎上推動海外華語文教育亦是重要的課題。有鑑於此,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期盼透過本次「開創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之新視野」國際學術研討會,邀集從事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之產官學專家學者集思廣益,促成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的攜手合作,共同為開創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的新局面而努力。

二、研討會會議主題
開創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產業之新視野

三、研討會會議形式
1、專題演講
2、論文發表
3、教學工作坊
4、壁報發表

四、研討會會議議題
1、華語文產業國際化研究
(1) 華語文政策與現況
(2) 華語文海外駐點計畫
(3) 華語文教材、師資、課程輸送計畫
2、華語文本體研究
(1) 華語語音研究
(2) 華語詞彙研究
(3) 華語語法研究
(4) 華語語用研究
(5) 華語言談分析
(6) 古代漢語研究
3、華語文教育研究
(1) 華語文教材發展
(2) 華語文創新教法
(3) 華語文測驗與評量
(4) 華語文習得研究
4、華語文數位應用
(1) 華語文數位化教學
(2) 華語文數位教材發展
(3) 華語文行動學習
(4) 華語文數位遊戲研發
5、華語文師資培訓研究
(1) 華語文師資培育與評鑑
(2) 華語文教學品質管理機制
(3) 華語文師資認證與推廣
6、專業華語
(1) 商務華語
(2) 旅遊華語
(3) 宗教華語
(4) 新聞華語
7、其他相關華語文議題

五、研討會舉辦日程
1、論文全文截稿:2015年3月9日(星期一)。
2、研討會議程公佈:2015年4月6日(星期一)。
3、研討會舉辦日期:2015年5月8日(星期五)。

六、投稿論文
本次會議發表之論文,於會議結束後,將投稿《中原華語文學報》,經過審查後,予以刊登。

七、報名參加會議
報名參加會議請至報名網站填寫表單,報名網站:http://bit.ly/1mOWSDT。

主辦單位: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
聯絡人:劉承欣
聯絡電話:03-265-6904
本系電子郵件信箱asclc@cycu.edu.tw
會議表格下載網址:http://is.gd/roRz4B

系統號:

C-004690

第12屆先秦兩漢學術國際研討會

標題:

第12屆先秦兩漢學術國際研討會

時間:

2015年5月16日至17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輔仁大學(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0號)

主辦單位: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

聯絡人:

輔大中文系先秦兩漢學術中心,Tel: 02-29053272

內容簡介:

一、會議名稱:「第十二屆先秦兩漢學術國際研討會」

二、主辦單位: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

三、會議時間:2015年5月16、17日(週六、日)

四、會議主題:先秦兩漢。以下列分類為書寫範疇:
(一)儒學的傳統與再造
(二)文學經典的傳播與詮釋
(三)語言的分類與傳承
(四)民俗文化的演繹
(五)出土文獻的考辨
(六)其他

五、截稿期限:
1、論文題目與提要:2014年12月31日前。
2、論文全文列印稿:2015年3月31日前。

六、提要審查:論文提要經大會學術組審議後,另行於2015年1月25日前專函通知審查結果。

七、聯絡處:「第十二屆先秦兩漢學術國際研討會」籌備處
地址:242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0號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
電話:(02)29053272
傳真:(02)29017477
e-mail:hamchlt@mail.fju.edu.tw
hamchlt@gmail.com
聯絡人:郭士綸

系統號:

C-004691

第37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

標題:

第37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

時間:

2015年5月23日(週六)

地點:

中山大學文學院(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

主辦單位:

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國立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聯絡人:

范小姐,Tel: (07)5252000#3131~3133;E-mail: NSYSU.CLA@gmail.com

內容簡介:

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與國立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謹定於2015年5月23日(星期六)假中山大學文學院,聯合舉辦「第三十七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大會主題為:

體、適、能

自上世紀後半葉以來,人文與社會科學學者在性別、族裔、動物、生態、科技與後人類、全球化與自由主義、批判理論等各領域,進行了全面的反思與再論述。這些進展挑戰、衝擊並牽動了人們的生活模式及思維認知,也使特異的群體、文化及生命實踐得以進入知識表述空間。循著此深化的人文關懷前進,不難注意到另一饒富張力的課題,即身體常模之思維建構與體系。此一常模以變形的方式存在於生活各處,人們習焉不察,但它涉及從傳統人本主義到當代生物主義對生命與身體的擬想,內含諸多值得我們深入檢視與思考的問題。

在體育及運動界,「體適能」意指身體適應工作與休閒活動之能力,亦即總體的健康與樂活狀況。我們可加以挪用作為探論的焦點,因為這三字無論是各自或交叉來看都具有值得深究的意涵:

「體」:生物、生態、語言與文化的多樣性已受到肯定,但身體的多樣性卻未必見容於社會。醫療科技所隱含的常模為大多數人所服膺,而特異性的身軀似乎仍是被拒的他者。優生以及「健全」的主流論述仍主宰人們在面對多元∕樣身體時所做的思考與決定,包括生育選擇與安樂死爭論等。醫學與人工科技的進步似乎強化了對不符常模的生命與身體的細膩治理,甚至進行社會達爾文式的淘汰,但並未對宰製常模進行深入的檢視與批判。

「適」:「體」的常模往往決定誰是適者。傳統公共空間及建築的規劃從來都將可及性及流動性歸屬於適者,但晚近「適」的概念及科技應用則致力於將不適者也納入考量,因此可見各種無障礙空間的建立。但一方面,無障礙工程仍充滿適者的想像,另一方面諸如便利與可及等概念並未得到充分的反思。「適」大部分限於單向關係,亦即個體必須適於環境整體,包括動態的新自由主義環境,因此適者或不適者都只能是適者,而環境則成為超級適者。明顯地,適的概念需要我們進一步探問與拆解。

「能」:「適」的概念則又界定了誰是能者,誰為不能、失能者。自古以來,從神話、宗教到醫學、科技,在在顯示人類對「全能」的想像與追求。生命複製、基因改造、人機整合等生命科技的發展升級了我們對能力的想像。但人在增能的同時似乎反向產生嚴重失能的問題,因此我們到底是越能或越不能仍未定。晚近理論研究也介入對「能」的解釋,嘗試逆轉能與不能的辯證關係。因此,到底「能」應該如何理解與定義出現了更大的空間。

有鑑於各種生命論述與想像繫於「體、適、能」這三位一體,本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希望邀集各領域的研究者,共同探討此一主題,以期拆解此環扣體,並探究更富創造性的特異「體、適、能」。建議子題如下:
文學、藝術與理論的假體(義肢等)表述
(後)人類、未來人類、科幻生命、異生命的「體、適、能」
能、失能、全能、能者主義的思辨
特異「體、適、能」的想像、理論與實踐
脆弱主體之「體、適、能」與書寫倫理
失能研究之為新興研究領域
身體多樣性與生態多樣性之辯證
個人、國家、全球、離散的「體、適、能」
全球化、新自由主義與生命政治的「體、適、能」
醫學與人文之「體、適、能」跨領域對話
基因工程等生物科技的「體、適、能」
優生、產前篩選與安樂死的「體、適、能」意涵與倫理
醫美、健身與運動等各種身體改造、身體塑造與身體裝配的文化意涵
高齡社會的失能、增能與生存模式
建築與空間對行動的(去)障礙與(去)隔離

有意就本次會議主題發表論文者,請準備論文中文摘要(500-800字),並附個人簡歷(包括學經歷、現職、簡要著作目錄、通訊地址、電郵信箱),於2015年1月4日前以電子郵件投稿。

電郵信箱:NSYSU.CLA@gmail.com
郵件主旨:投稿第三十七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
聯絡人:范家瑋小姐,聯絡電話:(07)5252000轉3131~3133

會議論文評審小組將於截稿後一個月內將審查結果通知各申請人。申請人須在會議議程確定之前取得本會會員資格,相關入會資訊請見學會網站:https://sites.google.com/site/claroc100/。

系統號:

C-004692

第19屆臺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19屆臺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5年5月23至24日(週六至週日)

地點:

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聯絡人:

李宜梅,Tel: 02-77341652;E-mail: t24014@ntnu.edu.tw

內容簡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謹訂2015年5月23-24日舉辦「第19屆臺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本屆會議以「科技、政策與環境永續」為主題,分五子題:(1)國土環境變遷與調適;(2)觀光遊憩與環境承載;(3)土地治理與環境正義;(4)災害與污染防治;(5)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歡迎地理學相關領域學者、專家與研究生報名參加。

會議重要時程:
論文摘要截止、論文接受通知:已於2014年9月截止
論文全文截稿:2015年4月15日
論文發表日期:2015年5月23-24日

會議聯絡人:李宜梅助教
電話:02-77341652
投稿信箱:t24014@ntnu.edu.tw

系統號:

C-004693

2015年度「日本學與臺灣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2015年度「日本學與臺灣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5年5月30日(週六)

地點:

靜宜大學任垣樓國際會議廳(臺中市沙鹿區臺灣大道七段200號)

主辦單位:

靜宜大學日本語文學系

聯絡人:

連美君助教,Tel: 04-2632-8001#12013

內容簡介:

為促進東亞各國之日本研究國際學術交流,提升臺日兩國「日本學與臺灣學」研究水準,深化學術研究成果,特舉辦「日本學與臺灣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徵稿主題:舉凡臺、日兩國相關之語學文學、文化現勢、經貿服務等領域之研究論文皆可投稿。

結果通知:投稿者論文摘要審查結果已於2014年11月底寄出。

截稿日期:發表者須於2015年2月16日(週一)前,將論文全文原稿1份(含電子檔)及發表論文著作權同意書寄至本研討會聯絡處。

聯絡處:靜宜大學日本語文學系2015年度「日本學與臺灣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議籌備委員會
地址:43301臺中市沙鹿區臺灣大道七段200號
電話:(04)2632-8001分機12013
傳真:(04)2652-2847
E-mail:mjlian@pu.edu.tw
聯絡人:連美君助教

※本研討會所需投稿報名表等文件,請至相關網頁下載,後續消息將陸續公布於主辦單位官網。

系統號:

C-004694

2015臺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

標題:

2015臺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

時間:

2015年6月(暫訂)

地點: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新竹市光復路二段10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中心、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聯絡人:

張正諺,E-mail: cseas2015@gmail.com

內容簡介:

2015年臺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徵稿啟事

年會主題:季風亞洲東南亞的過去與現在

前言
季風亞洲 (Monsoon Asia)是一地理學名詞,專指受到季風影響的亞洲地區。因亞洲大陸面對太平洋印度洋,海陸之間的氣溫、氣壓差距甚大,因而成為世界上季風氣候最顯著的地區。而居住在此區域的人們,其過去與至今的數千年歲月中,皆受到此一季風氣候之影響,不論是飲食習慣、農作發展、海洋貿易,甚至是宗教與文化的傳播,以及移民的混血繁衍,皆在往來中促進了彼此的交流,特別是與大中華文化圈有著密切關係的東南亞。

在過去千年的歲月裡,東南亞由於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因此早在漢、唐時期起,便成為中國與印度及阿拉伯世界交流的「中繼站」。不論是商品、動植物或是語言詞彙上的交換與互動,或是佛教及伊斯蘭教的傳入大中華地區,還是阿拉伯文明與印度文明與中國文明的交流,東南亞地區都曾扮演極為特殊的角色。甚至自大航海時代開啟後,西歐國家葡、西、荷、英、法等國先後在此地區建立據點經營亞歐貿易,而後帶動了數波華人殖民海外的歷史浪潮,影響所及是今日約有三千多萬華人定居在東南亞,以及「唐山過臺灣」漢人在臺灣的立足與繁衍,再再證明了東南亞與臺灣的我們,共同參與了季風亞洲數千年來歷史洪流的辛酸與喜樂。

經由前人的努力耕耘,以及各界的關懷與期盼下,臺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已累積相當豐碩的成果。本屆研討會延續著前人的腳步與精神,強調多元文化的人文關懷,從多元文化的視角,鼓勵以各種學科,從歷史學、政治學、人類學、社會學、語言學、經濟學的領域切入,亦希望以不同的研究角度,如商品、性別、宗教、生態、文化、權力,來進行東南亞議題的相關研究。因此,誠摯邀請有志於從事東南亞區域研究的專家學者,惠賜稿件,冀望一同開創東南亞區域研究的新頁。

會議主題
本年度研討會會議主題為「季風亞洲東南亞的過去與現在」,主要研究議題與方向如下:
1. 東南亞的政治權力(政治、人權)

2. 東南亞的國際關係(外交、國際合作)

3. 東南亞的經貿整合(商貿、產業、投資)

4. 東南亞的社會意象(性別、族群、社會、移民)

5. 東南亞的人文歷史(歷史、宗教、文化、文學)

6. 東南亞的相關議題(藝術、生態、其他)

會議資訊

會議日期:2015年6月中旬

會議地點:國立清華大學人社院

論文摘要截稿日期:2014年2月28日(摘要文長約500字)

審查公布日期:2015年3月15日

全文截稿日期:2015年5月15日

※受限於大環境經費問題,本次會議論文發表人數將視經費多寡有所調整。

※會議亦接受博碩士生壁報論文(poster paper),故投稿者可逕直申請提出壁報論文,一般論文經審查後,亦可能建議投稿者改提壁報論文。

聯絡事項
投稿請將個人資料、履歷與摘要寄至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中心
電話:+886-3-5742144;傳真:+886-3-5723105
地址:新竹市東區光復路二段101號
email: cseas2015@gmail.com
行政助理:張正諺;電話:0910075226

相關網址:https://sites.google.com/site/cseas2015/

系統號:

C-004762

第九屆臺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九屆臺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5年9月3至5日(週四至週六)

地點:

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B1國際會議廳、長榮大學(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29號)

主辦單位:

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

聯絡人:

E-mail: 2015taiwanconference@gmail.com

內容簡介:

「臺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及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共同主辦。多年來,本研討會皆以發展臺灣的語言、文學、文化的學術研究及交流為宗旨。

「臺灣」作為研究主體進入學術與教育的體制之中,雖然是相對晚近的事情,然其相關的語言、文學與文化研究已吸納了眾多不同學科的理論與方法,也因不同視角與立場的介入而呈顯出多元開放的格局。儘管如此,臺灣研究也不斷面臨著來自多方面的挑戰,衝擊著臺灣語言、文學與文化的研究視野。

有鑑於此,「第九屆臺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以「跨越與創新:新視域下的臺灣語言、文學與文化研究」為主題,歡迎各界學者與研究者踴躍投稿。徵稿子題如下:

1.本土語言語料庫相關研究。
2.本土語言檢定。
3.語言與社會互動。
4.文學與社會參與。
5.性別、世代、族群。
6.通俗文學與雅文學的跨越與創新。
7.民俗文化的流行。
8.飲食文化。
9.人文與社會研究方法的創新。
10.其他。

會議日期及地點:
(1) 2015年9月3日至9月4日,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B1國際會議廳。
(2) 2015年9月5日,長榮大學。
摘要截稿日期:已截止。
全文截稿日期:2015年7月15日。

投稿方式: 請填寫投稿者資料表寄至2015taiwanconference@gmail.com

系統號:

C-004695

「宜蘭研究」第11屆學術研討會──宜蘭泰雅族

標題:

「宜蘭研究」第11屆學術研討會──宜蘭泰雅族

時間:

2015年10月17至18日(週六至週日)

地點:

宜蘭縣史館會議室(宜蘭市凱旋裡縣政北路3號)

主辦單位:

宜蘭縣政府、宜蘭縣史館

聯絡人:

陳文立,Tel: (03)9255488轉5015

內容簡介:

泰雅族是宜蘭縣人數最多的原住民族群,人口1萬2千餘人,佔縣內原住民族人口數75%;主要居住於大同鄉、南澳鄉,在宜蘭的族群互動與歷史舞臺上,泰雅族始終是舉足輕重的角色之一。因此,第11屆的「宜蘭研究」學術研討會,以宜蘭泰雅族整體歷史、文化及族群發展作為研討主題,期望藉由區域研究中對特定族群的再聚焦,讓我們得以看見過去與現在宜蘭族群面貌。同時,思索並期待未來族群互動、發展的各種可能。

本屆研討會以「宜蘭泰雅族」為主題,舉凡歷史、文化、族群關係、教育、語言、社會、政治、經濟產業、社區營造、婦女、藝術,乃至以泰雅族或其亞群為對象之跨區域研究等相關議題,皆歡迎踴躍投稿。
會議資訊
一、會議名稱:「宜蘭研究」第11屆學術研討會──宜蘭泰雅族
二、主辦單位:宜蘭縣政府
三、承辦單位:宜蘭縣史館
四、會議時間:預訂於2015年10月17日(六)、18日(日)
五、會議地點:宜蘭縣史館會議室

【投稿說明】
一、論文摘要:
(一)字數以1,000字為限,關鍵詞以不超過10個為原則。
(二)論文摘要審查通過者,復請於2015年6月30日前前提交全文。

二、論文字數:
(一)包括題目、作者姓名、摘要、關鍵詞、正文、圖表、註釋及參考文獻等,以15,000字為上限。
(二)請於2015年6月30日前,將論文全文、著作權授權同意書以書面郵寄(附電子檔)或電子郵件寄送至宜蘭縣史館,並請於郵件上或電子郵件主旨註明「作者姓名:研討會論文」。

三、論文稿酬:
(三)論文全文經匿名審查通過,擇優邀請與會發表,並致贈稿酬。
(四)稿酬依各機關學校出席費及稿費支給要點辦理,每千字以700元計算,每篇論文字數以15,000字為上限。
四、論文摘要表、投稿報名表、論文格式與著作授權同意書,請逕至宜蘭縣史館網站下載。

【審查制度及截稿日期】
一、本研討會徵稿稿件採摘要、全文兩階段匿名審查。論文全文經匿名審查通過,擇優邀請與會發表,並致贈稿酬;本館並具優先出版論文集權利。

二、截稿日期:
(一)論文摘要:已於2014年11月30日截止並通知審查結果。
(二)論文全文收件截止日期為2015年6月30日,預訂於2015年7月31日前通知審查結果通知。

三、投稿及聯絡資訊:
(一)請依內容於書面封面、或電子郵件主旨註明「作者姓名:研討會論文摘要」或「作者姓名:研討會論文」,循以下各項資訊寄送至宜蘭縣史館。
(二)地址:26060宜蘭縣宜蘭市縣政北路3號
(三)網站:http://yihistory.e-land.gov.tw
(四)電子信箱:yihistory@mail.e-land.gov.tw
(五)聯絡人:陳文立先生,電話(03)9255488轉5015

系統號:

C-004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