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事務

葉維廉教授手稿捐贈國家圖書館

葉維廉教授手稿捐贈國家圖書館

標題:

葉維廉教授手稿捐贈國家圖書館

內容簡介:

國家圖書館於11月17日下午於188會議室辦理「葉維廉教授手稿捐贈儀式」以答謝葉維廉教授詩畫、詩稿之捐贈。觀禮來賓計有張默、管管、林煥彰、辛牧、魯蛟、須文蔚、解昆樺、陳素英、李有成等學者專家及葉維廉教授家屬30人出席。曾淑賢館長致詞表示,特別感謝葉教授自美歸國攜回手稿致贈國圖,不論詩畫詩作,精美藝術,並高度贊揚葉教授在臺、港、中國大陸成立研究所,推動比較文學研究之貢獻,曾館長並且表示,手稿典藏是國家圖書館重要工作,建置手稿系統目的是做最大程度的社會教育推廣,也是國家圖書館推動全民閱讀的重要內容,呼籲各界支持。葉教授致詞表示,現代都以電腦作稿,手稿幾已無存,我們無法從手稿的修改去理解作者的心理變化,這是一種損失。渠曾見葉慈一首詩的十餘種版本,也見過某些西文文本的多種漢譯,對渠而言,這都具備手稿的意義,可透過這些文本的比對而達到研究的目的。

來賓張默、管管、魯蛟、李有成、須文蔚等諸先生陸續發言,皆肯定國家圖書館手稿典藏的工作,林煥彰先生則特別為兒童文學的寫作請命。

來賓於儀式完畢後參觀「葉維廉手稿展」,葉教授並以廣東話吟誦展出詩作。後再參觀特藏書庫及「名人手稿典藏系統」,對國圖典藏工作大為贊賞,並表示能入特藏書庫係至為難得之機會。各作家並於手稿系統上檢視自己的作品,非常高興,多位表示要再贈國圖手稿畫作云。

「葉維廉手稿展」自11月18日起至12月28日止,展出葉教授水墨詩畫、書法以及60至90年代的詩作數十件,其中包括幾首十七、八歲中學生時期的作品。,葉維廉筆觸空靈韻藉、浪漫雋永,具極高之美學意義。另外還有一冊葉維廉在法國南部的旅行日記「Provence2003」,也就是後來出版的《幽悠細味普羅旺斯》的全文手稿,特別難得。

系統號:

O-004480

【徵才】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徵聘專任教師

標題:

【徵才】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徵聘專任教師

時間:

2015年1月20日截止

內容簡介:

職位:專任助理教授(含)以上教師1名

資格:
一、具有國內外臺灣文學或相關領域之博士學位(須取得正式博士學位證書,應屆畢業者應於104年1月31日前通過口考),資深教學者不受此限。

二、研究專業或學術專長:臺灣文學、語言與文化相關研究。

工作內容:
一、開設研究所必選修課程、大學部通識。
二、開設臺灣研究學程課程(可英語授課者請註明)。
三、研究生論文指導。
四、協助本所相關業務。
五、其他悉依校方規定。

應徵資料:
一、博士學位證書影本2份。
二、最高學歷歷年成績單2份。
三、身分證正反面影本2份。
四、個人學經歷表2份(須填電話或傳真號碼或E-mail)。
五、歷年著作目錄2份(個人學經歷及歷年著作目錄表請至該所網頁下載http://www.gitl.ntu.edu.tw/)。
六、5年內代表作一式2份(1.學術專書一本或期刊論文兩篇,須是99年8月以後出版者2.近三年內取得博士學位者,得以博士論文為代表作3.中文著作,請附五百字以內提要;外文著作,請附五千字左右之中文概述及五百字以內中文提要。)
七、7年內參考著作各2份(1至5種,須是97年8月以後出版者,內容不得與代表作或博士論文重複)。
八、可開授課程之中英文授課大綱一式2份。(含本所必修、選修及臺灣研究學程各一門)
九、曾任教於大專院校及研究機關者,請附教師證書及歷年聘書影本各2份,其他規定請至本所網頁「最新消息」欄查詢。
十、經本所新聘教師評審委員會初步遴選通過者,須於接獲通知後於期限內補送前述應徵資料各5份。

截止日期:
2015年1月20日下午五時以前(資料寄達日期),以掛號寄達(106)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辦公室收(封面務請註明應徵者姓名及「應徵臺文所教師」字樣)。逾期不予受理。

起聘日期:
預定2015年8月1日。

附註:
一、初審通過者,臺文所將另行通知來所訪談(旅費自理),若未克參加,視同放棄應徵。

二、
洽詢電話:02-33664781
傳真電話:02-33664778
聯絡人:趙詠萱 幹事
E-mail:ntugitl@ntu.edu.tw

系統號:

O-004364

【徵才】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徵聘教師

標題:

【徵才】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徵聘教師

時間:

2014年12月15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職級及名額:助理教授(含)以上教師2名。

二、資格:
1、具博士學位,學術專長為世界史、中國史領域者。
2、應徵者除獲有博士學位之初任教師外,應具有下列條件之一:
(1) 3年內有正式出版之專書,並檢附審查意見及通過出版之相關證明。
(2) 最近3年平均每年應有1篇論文發表於相當SCI、SSCI、TSSCI、EI、A&HCI、THCI Core等級或經本校通過認可並經校教評會備查之學術期刊。
(3) 最近3年至少主持1個科技部(原國科會)研究計畫。
(4) 傑出專業實務表現,並檢附相關證明。
3、其最高學歷若為本校授與者,應具有其他公私立大專院校(研究機構)相關教學、研究資歷。

三、應繳資料:
1、個人學經歷表、學位證書影本(持國外學歷而無教師證書者,國外學歷證件及歷年成績單須經我國駐外單位驗證,並附中文譯本各一份)。
2、代表著作(請標記)及近三年內相關論著各三份,並附中文摘要。(上述1、2項表格請從本系網頁下載)
3、著作目錄及博士修業成績單。
4、擬開課程名稱及課程綱要。

四、申請時間:自即日起至2014年12月15日(星期一)止。(以郵戳為憑)

五、聯絡地址:10610臺北市和平東路1段162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網址:www.his.ntnu.edu.tw
電話:(02)7734-1506
傳真:(02)2363-3032
E-Mail: t23028@ntnu.edu.tw
連絡人:李文珠小姐

※備註:本校徵才流程依本校教師評審辦法規定須先經核定員額,故本次徵才尚需俟本校核給教師員額後,始能依核定人數擇優聘之。

系統號:

O-004426

【徵才】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徵聘專任教師

標題:

【徵才】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徵聘專任教師

時間:

2014年12月15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本系擬於2014學年度徵聘教師1位,應聘人必須:
1、資格:已具有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或獨立學院博士學位。
2、專長:中國中古史(秦漢至五代)
任用資格視應聘人資歷及著作,得為助理教授、副教授或教授。

二、申請文件:
1、應徵教師履歷資料表,如網址;如另有詳細之履歷亦可一併附上。
2、著作目錄。
3、已授課程名稱及擬開課程綱要。
4、五年內之代表著作(請加標示)及其他著作、博士論文(英文論著請附中文摘要)各乙份。
5、博士學位證書影本(國外證書請附駐外單位驗證)及經歷證明書影本。
以上1、2、3項請附中文。

三、申請時間:即日起至2014年12月15日截止(寄達)。

四、寄件地址:621嘉義縣民雄鄉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系主任收(請註明應徵資料)。
網址:http://depthis.ccu.edu.tw (應徵教師履歷資料表可供下載)
電話:05-2720411轉21302 江先生

五、如有必要將邀請應聘者到本系面談或演講。

系統號:

O-004365

【徵才】東北大學東北アジア研究センタープロジェクト教育研究支援者を公募します

標題:

【徵才】東北大學東北アジア研究センタープロジェクト教育研究支援者を公募します

時間:

2014年12月22日截止

內容簡介:

1.公募分野
東北アジア研究センタープロジェクト研究部門「現代中国社会の変容に関する文化人類学研究ユニット」

2.募集人員 教育研究支援者(非常勤研究員)1名

3.任期 平成27年4月1日~平成28年3月31日

4.専門分野 中国をフィールドとする文化人類学

5.業務 
プロジェクト研究部門「現代中国社会の変容に関する文化人類学研究ユニット」の教育研究支援者として以下の業務を行う。
・同研究ユニット運営のための会計・庶務に関わる諸実務
・同研究ユニット所属の共同研究課題遂行のための研究連絡に関わる諸実務
・センター全体イベント(公開講演、シンポジウム、研究所公開等)に関わる補助

6.応募資格
(1)博士の学位を有する者(平成27年3月取得見込みを含む)またはそれと同等の能力を有すると認められる者。
(2)上記「4.」に掲げる専門分野についての学術的知識と研究能力を有する者。
(3)研究会の組織運営に必要な事務処理能力を有する者。
(4)国籍は問わないが、日本語による事務処理能力と、研究連絡に必要な標準中国語の能力を有する者。
※なお、現在常勤の勤務をもつ方、日本学術振興会の特別研究員、大学院生、研究生等の方は、教育研究支援者に採用となる場合は退職又は退学すること。

7.採用予定日:2015年4月1日

8.応募締切日:2014年12月22日(月)必着
9.提出書類
(1)履歴書(写真貼付)
(2)研究業績リスト (原著論文、プロシーディング、解説・著書、招待講演・学会発表、特許、受賞などに分類すること。)
(3)主要論文別刷り5編以内(コピー可)
(4)研究業績概要 (1000字程度。なお、研究グループでの業績については応募者自身のアイディアや役割分担が明確になるように記述のこと)
(5)着任後の研究支援業務に対する抱負及び参考になるような研究支援業務の経験(1000字程度)
(6)照会可能な方2名の氏名と連絡先(e-mailアドレスを含む)

10.書類提出先
〒980-8576 仙臺市青葉区川内41番地
東北大学 東北アジア研究センター 瀬川昌久宛
(書類を入れた封筒の表に「教育研究支援者公募関係書類(現代中国社会の変容に関する文化人類学研究ユニット)」と朱書し、「書留」で郵送して下さい。)
※提出書類は一切返却しません。

11.問い合わせ
TEL:022-795-7695(東北アジア研究センター・瀬川昌久)
E-mail:msegawa*cneas.tohoku.ac.jp (*を小文字@にして送信してください。)
(できるだけE-mailでの問い合わせをお願いします。)

12.その他
・選考にあたっては必要に応じ面接を実施します。面接費用は自己負担となります。
・待遇については東北大学時間雇用職員就業規則に依るものとします。
※なお、この人事は「男女共同参画」の理念に基づくものであることを申し添えます。本センターならびに本研究ユニットに関する詳細はホームページをご覧ください。

系統號:

O-004444

【獎助】中研院史語所2015年「人類學門獎助博士生計畫」徵選

標題:

【獎助】中研院史語所2015年「人類學門獎助博士生計畫」徵選

時間:

2015年12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申請資格:國內大學歷史學相關系所博士班之本國籍研究生,其研究主題與本學門之研究範疇相關者(以研究宗教史、醫療史、藝術史、上古史、秦漢史為優先)。

二、獎助期限:
自2015年1月1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止。

三、應備資料及申請方式:
(一)申請表(請至官網下載)

(二)碩士畢業證書、博士班學生證影本(加蓋註冊章戳)

(三)碩、博士班成績單

(四)博士論文研究大綱或計畫書(5頁以內)

(五)履歷、著作目錄

(六)代表著作(最多3種)

(七)二位教授推薦信函

備註:以上(一)、(四)、(五)請另附電子檔傳回(e-mail帳號如下)。
意者請備齊上述資料一份(正本),寄至11529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2段128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人類學門陳淑梅小姐收。

四、申請截止期限:即日起至2014年10月31日。

五、獎助金額:每人每月獎助學金上限為新臺幣24,000元,獎助期間內不得重複領取其他補助(含工作酬金);另辦理休學者即不符合獎助資格。

六、經本學門審核通過予以獎助者,需遵守下列相關事項:
(一)由本學門研究人員給予指導。

(二)獲獎助者應積極參與本學門之學術研究活動,並於獎助結束前須進行一次公開演講。(不限於論文發表,博士論文構想或問題探討均可。)

(三)每年6月應提交研究報告備查。

(四)得使用本所公用電腦設備、借閱圖書館書籍。

(五)其他未盡事宜,依照本所規定辦理。

七、相關資訊請洽陳小姐,電話:(02)27829555分機286,E-Mail:chen@asihp.net。

系統號:

O-004366

【獎助】中央研究院2015年度「胡適紀念研究講座」開放申請

標題:

【獎助】中央研究院2015年度「胡適紀念研究講座」開放申請

時間:

2015年1月15日截止

內容簡介:

為推展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之學術活動,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每年捐贈15,000~20,000美元(視基金會當年度經費而定),獎助中研院「胡適紀念研究講座」一人。候選人之研究範圍須以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為主,並具備中研院副研究員(含)以上資歷。獲獎者有義務擔任2016年度本院胡適誕辰紀念演講主講人。

「胡適紀念研究講座」候選人得由個人自行申請,或由中研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各所、研究中心推薦,或由中研院「胡適紀念研究講座」審議委員會主動推薦。申請本講座之研究計畫不得重複向其他單位申請,如有特殊原因須重複申請者,應於申請案中詳加說明。

申請受理自即日起至2015年1月15日止,申請人請備妥個人履歷、著作目錄、研究計畫及代表作三種,並得提供「審查迴避名單」,免備文逕送學術事務組彙辦(請洽李弘文先生,電話:2789-9376)。

系統號:

O-004376

【獎助】第17屆臺北文學獎

標題:

【獎助】第17屆臺北文學獎

時間:

2015年1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第17屆臺北文學獎」,即日起至明(2015)年1月31日開始徵件,以郵戳為憑,徵件類別包括:小說、散文、現代詩、古典詩、舞臺劇劇本及年金類等六類,各取首獎一名、評審獎一名、優等獎兩名。獎金總額達新臺幣223萬元,其中最高獎金為年金類得主60萬元(含入圍獎金20萬元及得主獎金40萬元)。

文化局表示,第17屆臺北文學獎以「書寫‧尋找城市天光」為主題,希望廣邀全球華人以自身的「臺北經驗」,描繪專屬於自己的文學風景,徵選出極具創意、深富內涵的文學作品。徵件體例包括小說類為6,000至12,000字,散文類3,000至5,000字,現代詩限30行以內;古典詩限絕句或律詩,8首為一組的創作組詩。舞臺劇劇本類包含現代、傳統戲劇的原創劇本兩項,長度限制為演出時間70至90分鐘;年金類參加者須提出未來一年的完整寫作計畫,並於申請獲准後一年內完成。

「第17屆臺北文學獎」將於明年3月公布得獎名單,將選出23件優勝作品,除年金類得主最高可獲60萬元外,小說、舞臺劇劇本類首獎均為15萬元,評審獎7萬元、優等獎4萬元;散文、現代詩及古典詩首獎則為10萬元,評審獎5萬元、優等獎3萬元。舞臺劇劇本首獎得主可另向文化局申請最高30萬元的「演出製作獎金」。可同時報名競賽類及年金類,競賽類每人限參選一類且以一篇為限,年金類限提一項計畫,簡章請至文化局網站http://www.culture.gov.tw查詢,亦可洽(02)2343-3143 《文訊》雜誌社李筱涵小姐。

系統號:

O-004501

【徵稿】《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專號徵稿啟事

【徵稿】《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專號徵稿啟事

標題:

【徵稿】《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專號徵稿啟事

時間:

2016年1月截止

內容簡介: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自1993年創刊,為國內第一本近代中國婦女史的學術專業刊物。本刊學術水準嚴謹,內容豐富,刊登學術論著及研究討論超過150篇,評介最新學術專書超過50本,並曾在國科會期刊評比中獲選為一級期刊。

自第21期(2013年6月)起,本刊由年刊改為半年刊,以便更快地呈現最新學術成果,同時希望藉著跨學科、跨領域、跨文化的對話,以較大的視野重新審思近代中國婦女與性別史,因此除了本刊核心領域外,中國與其它地區婦女與性別史的比較研究,以及性別理論對中國近代史的啟發與應用等課題,亦在收稿範圍。此外,本刊歡迎各種形式的成果發表,包括論著、研究討論、史料介紹與分析、研究概況、學術書評等。除了個別論文,本刊也不定期出版主題式專號,未來預計出版「宗教與性別」(徵稿已截止)及「圖像與性別」(2016年1月截稿)兩次專號,歡迎作者針對專號主題投稿。欲自行組織專號者,請事先與主編聯絡。

來稿請寄:(11529)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一三○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主編收。或寄電子郵件至:mhwomen99@gmail.com。稿約及撰稿格式等投稿事宜,請參閱本刊網站:http://www.mh.sinica.edu.tw/rwmch.aspx

系統號:

O-004367

【徵稿】《臺灣師大歷史學報》徵稿

標題:

【徵稿】《臺灣師大歷史學報》徵稿

時間:

長期徵稿

報導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內容簡介: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稿約
一、本刊於每年六月及十二月出版,內容以史學專論、研究討論、書評為主,歡迎未出版之史學論著來稿。

二、請參照本刊撰稿格式撰寫,存普通文字檔。文長請勿超過三萬字,來稿請附英文篇名、中文摘要(三百至五百字)、英文摘要,與中、英文關鍵詞。

三、來稿由本刊編輯委員會約請相關專家學者審查,通過後刊載。

四、如經刊載,不付稿酬,致送作者當期學報三本、抽印本三十本。

五、本刊不負責來稿內容之版權問題(如圖、表及長引文等),請作者先行取得版權持有者之同意。

六、本刊與華藝數位藝術股份有限公司簽訂電子期刊合作出版計畫,來稿刊載後如同意收於該電子期刊,請附授權同意書。

七、來稿請繳交電腦文書處理後之稿件電子檔(如有特殊需要請另提供紙本),並附作者中文及英文姓名、服務單位、職稱、地址、電話或e-mail 等聯絡資料。

八、投稿或相關編輯事項之函件,請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辦公室。

地址:106 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 號
電話:(02)7734-1504
E-mail:ntnuhistory@gmail.com(主旨請註明「學報投稿稿件」)

系統號:

O-004368

【徵稿】《清華中文學報》稿約

標題:

【徵稿】《清華中文學報》稿約

時間:

長期徵稿

內容簡介:

1.《清華中文學報》創立於2007年9月,是以中國文史哲及跨領域研究為主的學術刊物,園地公開,歡迎海內外學者賜稿。

2.本刊歡迎研究論文、書評、專題訪談、思想觀點評論、學術現況反思等各類稿件。同時,也期待任何活化中文領域研究的論述形式。

3.本刊為半年刊,每年六月及十二月出版,傳統卷冊和電子媒介雙軌並行,全年收稿。本刊採行「隨到隨審」制,審稿期約三個月。

4.來稿以未曾發表為限;已在網路上發表的文章,不予收錄。凡發現一稿兩投或侵害他人著作權者,日後本刊將不接受其稿件。

5.本刊以中、英、日文稿件為主。中文論文以不超過三萬字、英文論文以不超過A4紙30頁、日文論文以不超過A4紙55頁為原則,書評以三千字為限。特約稿件則不在此限。

6.本刊設編輯委員會,處理集稿、審稿、編印及其他與出版有關之事宜;來稿均經隱名審查人與編輯委員會審查,採用與否,將以書函通知。請自留底稿,來稿不再退還。

7.來稿格式請參考本刊所附之撰稿格式,以利作業。

8.文稿既接受刊登,來稿人應協助校稿,並有提供原始引用文獻以供檢覈之義務。

9.本刊不負責來稿內容之著作權問題(如圖、表、照片及長引文等),請作者先行取得著作權持有者之同意。來稿請勿發生侵害第三人權利之情事,如有抄襲、重製或侵害等情形發生時,概由來稿人承擔法律責任,與本學報無關。

10.本刊著作者享有著作人格權,本刊享有著作財產權;日後除著作者本人將其個人著作結集出版外,任何人基於任何目的之翻印、轉載、翻譯等皆須事先徵得本刊同意後,始得為之。

11.通過刊登之論文,作者同意授權本刊得以紙本、光碟及網路等出版方式發行;並同意授權本刊得再授權國家圖書館等資料庫業者,進行重製,透過網路提供授權用戶下載、列印、瀏覽等行為,並得視需要酌作格式之修改。若僅同意以紙本形式發表者,請特別註明。

12.來稿刊出後,一律贈送當期《清華中文學報》兩本,抽印本二十份,不另付稿酬。書評作者贈當期二冊,不另贈抽印本。

13.來稿連同檔案,一律請附︰中英文篇名、中英文摘要(限五百字以內)、中英文關鍵詞(三到六個),文末請附「引用書目」。並請另紙註明中英文姓名、服務機構、職稱、通訊地址、電話、傳真號碼、電子郵件帳號等聯絡資料,以便聯繫論文出版等事宜。

14.來稿請寄《清華中文學報》編輯委員會,地址:
•30013
新竹市光復路二段101 號
國立清華大學 中國文學系

•E-mail: thjcl@my.nthu.edu.tw

•線上期刊網址:http://www.cl.nthu.edu.tw/files/11-1278-7432.php

線上期刊網址:http://www.cl.nthu.edu.tw/files/11-1278-7432.php

系統號:

O-004369

【徵稿】《臺北大學中文學報》徵稿啟事

標題:

【徵稿】《臺北大學中文學報》徵稿啟事

時間:

長期徵稿

內容簡介:

一、本刊為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發行之學術刊物。

二、本刊以發表中國語文與中國思想及其相關領域之研究為主。

三、來稿以不超過兩萬字為原則,請參照「《臺北大學中文學報》撰稿格式」。

四、本刊稿件須通過兩位外審之匿名評審方能刊登。若屬於外稿,亦可交由一位校外專家與一位本系專任教師審查。

五、來稿一經刊登,致送本刊2本及抽印本50份,不支付稿費。

六、本刊不接受任何已刊登之論文,來稿請勿再投寄其他刊物。

七、本刊僅接受國內外大學專兼任教師的投稿。如有相當於同等級教師之專業人士投稿,此資格認定由本刊編輯審查委員會決定之。

八、本刊為半年刊,於每年3月及9月出刊,截稿日期分別為5月31日及11月30日。

九、寄件方式:檢附論文2份及個人資料表、著作權授權書(均含電子檔)寄到23741臺北縣三峽鎮大學路151號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編審委員會」收;聯絡方式:02-86746708,chinese@mail.ntpu.edu.tw

十、投稿著作所有列名作者皆同意其投稿之文章經本刊刊登後,即授權本刊單位以非專屬授權之方式再授權國家圖書館、凌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華藝數位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收錄於「國圖遠距圖書服務系統」、「凌網科技HyRead平臺」、「中文電子期刊服務(CEPS)」或其他資料庫中,並得為重製、公開傳輸、授權用戶下載、列印等行為。為符合資料庫之需求,並得進行格式之變更。

系統號:

O-004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