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新興宗教與宗教性」學術研討會

「新興宗教與宗教性」學術研討會

標題:

「新興宗教與宗教性」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4年2月28日至3月2日(週五至週日)

地點: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C310會議室(新竹市光復路二段101號)

主辦單位:

清華大學人社院學士班、清華大學人社中心

聯絡人:

陳韻晴,E-mail: gelightionseks@gmail.com

內容簡介:

2月28日
9:00-12:30
主席:陳祥水
新興宗教與新「宗教性」:臺灣漢人宗教的脈絡(丁仁傑)
對話人:林本炫
傳統與現代的交鋒:臺灣的民間信仰文化變遷(齊偉先)
對話人:陳杏枝

13:30-17:00
主席:魏捷茲
臺灣新興佛教新生活運動與日本化(姚玉霜)
對話人:丁仁傑
當代媽祖信仰的個人化與宗教性:以白沙屯為例(呂玫鍰)
對話人:林開世

17:20-19:00
主席:林秀幸
都市民間信仰中人與神的連結:桃園神壇之例(林瑋嬪)
對話人:蔡怡佳

3月1日
9:00-12:30
主席:林淑蓉
隱藏的神恩:一個卑南族教會的例子(陳文德)
對話人:葉淑綾
虛實交融中的存有樣態(modes of being)與生活世界:當代魯凱人喪葬實踐的「宗教性」(鄭瑋寧)
對話人:楊弘任

13:30-17:00
主席:蔣斌
「全球基督徒禱告院」的興起及其意義:從五旬宗/靈恩派基督教的歷史脈絡考察(譚昌國)
對話人:石素英
儀式語言、觀念與意象:賽德克族的宗教變遷(王梅霞)
對話人:陳文德

17:20-19:00
主席:李威宜
多元主義的表演性:印尼的穆斯林──基督徒混合社群與日常生活中的多元主義實踐(趙恩潔)
對話人:邱炫元

3月2日
9:00-12:30
主席:李丁讚
從網站連結來看臺灣媽祖廟的廟際網絡關係(陳杏枝、帥嘉珍)
對話人:林瑋嬪
總結(黃應貴)
對話人:林開世

系統號:

C-002823

越境する東北アジア:共生のダイナミズム

標題:

越境する東北アジア:共生のダイナミズム

時間:

2014年3月8日(週六)13:00-18:00

地點:

東北大学川内北キャンパス川北合同研究棟4階会議室(宮城県仙臺市青葉区川内27-1)

主辦單位:

富山大学極東地域研究センター、島根県立大学北東アジア地域研究センター

聯絡人:

堀内香里,E-mail: horiuchi@cneas.tohoku.ac.jp

內容簡介:

【第1セッション 中ロ国境地域交流の過去と現在】
座長:堀江典生(富山大学)

報告1
Sergey Tkachev (Associate Prof., Far Eastern Federal University)
"The origins of Russian-Chinese competi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ssuri region (late XIX- early XX century)”

報告2
藤原克美(大阪大学大学院言語文化研究科准教授)
ハルビンにおけるロシア・ビジネス:チュリン商会の歴史から

報告3
馬紅梅(松山大学経済学部教授)
露中国境地域における越境交流:現状と展望

討論者
Igor Saveliev (Associate Prof., Graduat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Nagoya University)、生田美智子(大阪大学名誉教授)、松野周治(立命館大学経済学部教授)

系統號:

C-002881

国際シンポジウム「現代日中関係の源流をさぐる――再検証1970年代」

標題:

国際シンポジウム「現代日中関係の源流をさぐる――再検証1970年代」

時間:

2014年3月8日(週六)

地點:

東京大学駒場キャンパス18号館4階会議室コラボレーションルーム1(東京都目黒区駒場3-8-1)

主辦單位:

日中70年代再検証シンポジウム実行委員会

內容簡介:

10:00-12:00
【基調演講:日中關係的原點——20世紀70年代】
傅高義(Ezra F.Vogel,哈佛大學名譽教授):亞洲的和平與日美中關係——回顧70年代
毛裡和子(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1972年體制的不完備性
步平(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國近現代史中的70年代中日關係

13:00-15:00
【第一場:日中關係的原點(Ⅰ)】
主持人:高原明生(東京大學)
井上正也(香川大學):走向日中邦交正常化的日本內政過程
王新生(北京大學):日本對華關係正常化的政治過程
三船恵美(駒澤大學):中美關係與日中邦交正常化
章百家(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的對日外交與1970年代
評論人:村田雄二郎(東京大學)、宋志勇(南開大學)

15:15-17:15
【第二場:日中關係的原點(Ⅱ)】
主持人:久保亨(信州大學)
徐顯芬(華東師範大學):美中關係下的中日關係
林滿紅(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0年代日中臺關係
牛大勇(北京大學):亞洲冷戰結構下的中日關係
平川幸子(早稻田大學):亞洲冷戰與日中關係
評論人:下斗米伸夫(法政大學)、小島華津子(慶應義塾大學)

17:20
【圓桌討論】
傅高義/步平/高原明生/久保亨/毛裡和子(主持人)/柯蒂斯(Gerald Curtis)

※有意參加本研討會者,請逕至官網線上報名,另大會提供中日語同步翻譯。

系統號:

C-002832

「近代東西思想交流中的西學東傳問題」學術研討會

「近代東西思想交流中的西學東傳問題」學術研討會

標題:

「近代東西思想交流中的西學東傳問題」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4年3月11日(週二)

地點: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二樓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國文哲研究所、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

聯絡人:

Tel: 2788-3620

內容簡介:

9:30-10:50
主持人:李明輝
如何從東亞出發思考?以中日思想交流經驗為中心(黃俊傑,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合聘教授、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
Yan Fu, Montesquieu, and Constitutionalism in Modern China: A Study in Comparative Political Thought(蕭高彥,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評論人:倪梁康、梅謙立

11:10-12:30
主持人:林月惠
現象學與中國哲學的新可能:以耿寧的心性現象學研究和張祥龍的現象學儒學為例(朱剛,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
詮釋學與儒學:牟宗三的經典詮釋觀(林維傑,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
評論人:鍾振宇、鬱欣

14:00-15:30
主持人:陳瑋芬
被質疑的哲學——從民國初期幾位學人對哲學的拒斥說起(李蘭芬,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
王國維與席勒美學(李宗澤,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評論人:楊貞德、張偉

15:50-17:10
主持人:吳汝鈞
現象學的感知論和唯識學的現量觀——基於胡塞爾現象學文獻和<成唯識論>的比較研究(陳 偉,廣東肇慶學院政法學院副院長)
本體與實體──湯用彤玄學詮釋中的西學(周大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
評論人:黃冠閔、馬永康

系統號:

C-002908

第四屆東亞宗教文獻國際學術研討會

第四屆東亞宗教文獻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四屆東亞宗教文獻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4年3月15至16日(週六至週日)

地點:

政治大學百年樓330309室(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主辦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日本國立筑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科

內容簡介:

3月15日
9:30-12:00
【專題演講】
宗教文献としての唱導の位相(阿部泰郎)
靈驗記在唱導活動的運用(鄭阿財)

13:10-15:00
主持人:阿部泰郎
唱導における仏伝と因縁の位相(本井牧子)
唱導における縁起と霊験の位相(橫田隆志)
『沙石集』における唱導の方法――漢籍利用の視座から(曹景惠)
討論人:徐翔生、内田康、徐興慶

13:10-15:00
主持人:王三慶
唱導における安居院流の位置(牧野淳司)
唱導における勧進・託宣の位相(近本謙介)
日本、臺灣、中國的唱導文學研究概況(荒見泰史)
討論人:楊錦昌(前2場)、朱鳳玉

3月16日
9:20-11:50
主持人:羅宗濤
齋會與唱導(王三慶)
敦煌莫高窟之變相、題榜與經文、經疏之關係——以莫高窟第276號窟、第61號窟、第9號窟之維摩詰變相、題榜為中心(何劍平)
唐宋禪師三字名號之研究——兼論詩僧名號的使用(汪娟、黃青萍)
從講經儀式到說唱伎藝:論古代的唱釋題目(楊明璋)
討論人:鄭阿財、梁麗玲、涂豔秋、劉惠萍

13:00-15:00
主持人:王國良
此の法、實に玄妙——道教の唱導文の成立をめぐって(遊佐昇)
獨步大羅天:朱權之宗教書籍刊刻與明初道教(林桂如)
日本、臺灣、中國的唱導文學研究概況(中村友香)
討論人:荒見泰史、張超然、王國良

15:20-16:30
【絵解き実演】
講師紹介・蓮如絵伝絵解き解説(阿部泰郎)
による砺波善徳寺蓮如絵伝絵解き実演(馬川透流)

系統號:

C-002847

宋文薰教授九秩華誕慶祝活動暨2013年度臺灣考古工作會報

宋文薰教授九秩華誕慶祝活動暨2013年度臺灣考古工作會報

標題:

宋文薰教授九秩華誕慶祝活動暨2013年度臺灣考古工作會報

時間:

2014年3月21至23日(週五至週日)

地點:

臺灣大學文學院演講廳(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系

聯絡人:

Tel: 02-3366-4744

內容簡介:

3月21日
14:20-16:00
【宋文薰教授九秩華誕慶祝學術論壇】
繼往開來:八仙洞遺址再研究(臧振華)
臺灣舊石器時代文化研究啟蒙者――宋文薰院士(何傳坤)
長濱文化與海雷礫石器工業(連照美)
營埔文化研究的再思考(劉益昌)
回應人:宋文薰

3月22日
9:20-10:40
【場次一:歷史時期的探究】
2013年臺灣水下考古工作概況及成果簡報(臧振華、黃漢彰,及水下考古團隊)
十六世紀葡人在廣東沿海的貿易遺址(吳偉鴻)
路的考古學――八通關古道的地景、人群與流動性(鄭玠甫、陳伯楨)
空殼嶼清代沉船遺址初探(黃漢彰)

11:00-12:10
【場次二:檢視:文獻的再爬梳與審思】
南島語族遷移研究中臺灣證據的一致與不一致:遺傳學、語言學、與考古學之比較(陳叔倬)
日治時代臺灣傳統知識份子與考古學――以連雅堂為例之探討(蘇全正)
大湖(考古)文化:一個歷史的探討(陳玉美)

系統號:

C-002846

2014 AAS Annual Conference

標題:

2014 AAS Annual Conference

時間:

27-30 March, 2014

地點:

Philadelphia Downtown Marriott, Philadelphia, U.S.A.(1201 Market St, Philadelphia, PA 19107, U.S.A.)

主辦單位: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AAS)

聯絡人:

Tel: (734) 665-2490

內容簡介:

Each spring, 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AAS) holds a four-day conference devoted to planned programs of scholarly papers, roundtable discussions, workshops, and panel sessions on a wide range of issues in research and teaching, and on Asian affairs in general.

Connect with your colleagues at next year's largest gathering of Asianists, March 27-30, 2014 in PHILADELPHIA, PA.

The 2014 AAS Annual Conference (PHILADELPHIA)

THE CALL FOR PAPERS IS CLOSED. Panel Organizers will receive a decision regarding proposal acceptance during the week of September 23, 2013.

REGISTRATION: Registration will open in October, 2013. See the registration page for rate information.

EXHIBITS & PROGRAM ADS: We will begin accepting applications in October, 2013. See the exhibit/ad/sponsor page for rate information.

HOUSING: We will open hotel reservation booking at the conference rate in October, 2013 See the housing page for conference rate information.

MEETINGS-IN-CONJUNCTION: Meeting space request forms will be available in November, 2013

系統號:

C-002759

檔案與族譜之徵集與鑑定研討會

標題:

檔案與族譜之徵集與鑑定研討會

時間:

2014年4月15日(週二)

地點:

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主辦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國家圖書館

內容簡介:

9:20-10:20
【專題演講】
主講人:謝國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所長)
講題:檔案、私人文書與族譜的參證利用:布袋蔡源利號的魚塭墾殖事業,1800-1940

10:40-12:00
【研討議題一:檔案館藏發展】
主持人:薛理桂(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教授)
一、主講人:王麗蕉(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館長)
講題:私人檔案之徵集與選擇:以〈陳澄波畫作與文書〉為例
二、主講人:林明洲(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組長)
講題:臺灣文獻館日據時期檔案典藏概況
三、主講人:林巧敏(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副教授)
講題:臺灣有聲檔案典藏與管理現況之調查分析

13:20-14:40
【研討議題二:檔案價值鑑定】
主持人:張聰明(檔案管理局副局長)
一、主講人:謝焰盛(檔案管理局檔案徵集組組長)
講題:國家檔案鑑定作業回顧與現況
二、主講人:廖英杰(宜蘭縣史館館長)
講題:地方檔案館檔案價值鑑定
三、主講人:吳宇凡(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博士生)
講題:從檔案鑑定理論探討我國文化典藏單位古物分級作業

15:00-16:30
【研討議題三:族譜資源分享】
主持人:雷乃明(福建省檔案學會理事長)
一、主講人:俞小明(國家圖書館特藏組主任)、阮靜玲(國家圖書館特藏組助理編輯)
講題:國家圖書館族譜數位典藏成果與特色
二、主講人:詹華英(福建省南平市檔案學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
講題:淺談閩北與臺灣族譜檔案資源建設
三、主講人:錢正民(美國猶他家譜學會亞洲區域經理)
講題:對現代族譜文化狀況的分析
四、主講人:陳龍貴(國立故宮博物院助理研究員)
講題:國立故宮博物院族譜收藏與整理

系統號:

C-002924

2014臺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

標題:

2014臺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

時間:

2014年4月25至26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中央研究院學術活動中心2樓第1至第4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聯絡人:

韓蕙如,Tel: (02) 2651-6862

內容簡介:

本研討會已公布論文摘要錄取名單:
翁俊桔、宋鎮照 中菲南海主權爭議之解決策略剖析

葉韻翠 領袖地名?由《海峽時報》窺探新加坡紀念地名的文化政治

張雅粱 泰國1970年後流行歌曲中的族群意識

徐郁縈 福建僑僧在新加坡的弘法與文化交流:以廣洽法師(1901-1994)為例

武德廉 NINETEENTH CENTURY LOWLAND AND HIGHLAND IN NORTHERN VIETNAM: NEGOTIATING AND CONTESTING SPACE

石滄金 僑鄉莆田的跨國民間信仰網路考察——以何氏九仙信仰和九鯉洞神廟系統為主

邱炫元 印尼孔教的儒家經典印尼文翻譯及其神聖性的賦予:宗教社會學的試探

梁志輝 Yang buruk dibarui(破舊更新):馬來半島慣習知識概念化研究

劉名峰 國際政治中的道德競爭:新加坡、馬來西亞、南韓、臺灣及中國等國的「亞洲價
值」及在現代文明中的系譜位置

游雅雯 宗教世俗化之「殖民知識」vs.「在地知識」的辯證:印尼及馬來西亞個案研究

張碧君 古蹟的在地性論述:以東南亞國家為例

孫采薇 從選舉制度與族群認同看馬來西亞政治轉型的瓶頸

康培德 From Hokkien to Cantonese: the use of written scripts for the deity of Na Tuk Kong among the Hokkien descendants in North Malay Peninsula

陳氏春 THE NEGOTIATING THE VIET IDENTITY IN HISTORIOGRAPHY IN THE
HISTORICAL TRANSITION

備瀨真智子、宇都宮溪 馬國在摩洛分離運動上作為和平調停者的研究--探索具雙重身分的馬國所扮演的角色與困境

TRAN THI TAN Contesting Popular Images of the Trung sisters in English, Chinese, and Vietnamese

陳琮淵 經濟社會學與東南亞華人研究:移民社會發展的若干理論評析

湯熙勇 20世紀前期日本調查南海諸島資源及其影響

Dang Quynh Trang Vietnam as a tourist destination: a comparison of the routes of tourists among those from Taiwan, China, and Hong Kong

關志華 馬來西亞國家電影政策的改變與馬來西亞華語電影

何弘欣 「塔信」不只作為一個因素:泰國「紅黃之爭」政治危機之探析

李晨寁 阿周那(Arjuna)的歷史記憶與印尼國族認同的關係

郭雨穎 印尼孔教的發展:以離散為視角的分析

陳虹宇 緬甸民族衝突因素之分析

江俊宜 超越邊陲—越南經濟特區在區域整合年代的發展與轉型

董娟娟 新加坡監視治理策略的游移:從罷工與暴動事件引發的思考

蔣為文 越南會安市當代明鄉人、華人及越南人之互動關係與文化接觸

梁銘華 南海「九段線」仲裁的法律效果

王文岳 生產的技藝:日本企業在東南亞的跨國生在地化

白裕彬 經濟轉型過程中的越南醫療體系

古鴻廷、曹淑瑤 馬來亞聯合邦成立初期華族母語教育維護之研究

曹淑瑤 試論印尼華文教育的再興對當地華族認同的影響

王遠嘉 後蘇哈托時期印尼「國族主義」的困境--以巴布亞地區為例

阮斯堅 TPP效應下越南紡織成衣業的成長機會--兼論臺商因應策略

楊忠龍 馬來西亞柔佛州客家聚落變遷研究—-以士乃新村為例

蔡東杰、洪銘德 日本東南亞安全戰略之分析

鄭智殷 寮國華人的二度離散與社群再建構

翟振孝 一段歷史.二向遷徙.三態人生:當代緬華移民的跨國流轉

梁家恩 Between Steel and the Soft Beating Heart: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Visions of the Nation through of literary Indonesia

蕭清松 邂逅--滯越國軍的足跡

白偉權、陳國川 馬來西亞柔佛州新山華人祖籍地意識的變遷1855-1942

簡瑛欣 正統、權威與跨國網絡─試論馬來西亞與新加坡華人民間信仰的祖廟意識

吳鯤魯 老牌東協五國社會不平等之比較研究—實存與期待之歧出

林開忠、利亮時 落葉歸根與在地紥根:日本與馬國客家社團之比較

黃瓊萩 以小博大? 越南與緬甸的中國政策之比較

左正東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與馬中關係

吳玲君 印尼的RCEP政策: 區域化與全球化路俓

林若雩 臺灣參與RCEP的路徑:『臺新簽署ASTEP』後我國參與東亞政經整合的策略分析

歐莉亞 AIFTA and its impact on India-Vietnam Economic Relations

林長寬 從傳統經學院之發展看現代印尼伊斯蘭之走向

黃蘭翔 從幾處越北佛教寺院思考三寶殿建築型態之起源

蕭文軒、顧長永 泰國的越南人:少數族群政治與泰、越關係

楊聰榮、張惠婷 1950年代印尼萬隆華人政治觀與華文教育的關係

Pham Thi Huyen The changes of Ho Chi Minh City: preparison of the topographic map of before and after national unity

余啟名、盧億 越南大學生華語學習相關因素之探討

彭樂福 How do Rural Households cooperate? A case study of the role of “Social Capital” in villages in Northern Shan State, Myanmar

黃登興、蔡青龍 後金融危機時代的東南亞經濟發展

陳氏碧泉 越南《反家庭暴力法》:推行狀況與父權社會的思維

李毓中 菲律賓總督Luis Perez Dasmariñas與他的朋友:十六世紀末西班牙對外擴張集團的人脈網絡研究

彭奕嘉 全球化下的城市──雅加達的發展與普羅大眾之生活品質

彭霓霓 Inter-ethnic relationships in Myanmar: case study of the ethnic Chinese and Bamar in Mandalay

李美賢 印尼色情律法發展的歷史考察:從放任到管制之意涵

Nathaniel Tuohy Dealing with ethno-religious slurs in democratic Indonesia: The“no vote for kafir” controversy in the 2012 Jakarta governor election

Dr. Pribadi Sutiono Paramitaningrum Understanding and Cooperation for Better Relations between Indonesia and Taiwan

余炳松、邱炫元 港口城市與伊斯蘭:基隆港市的印尼穆斯林漁工社群

蔡青龍 Collaboration between Indonesian Scholars in Taiwan and Taiwanese Indonesianists

戴萬平 政治經濟學途徑看印尼產業發展 What factors effect Indonesia Industries? from Political Economy Approach

龔宜君、張書銘 何處是我家?來臺越南移工的「家庭」形構

阮氏青河 巴黎外方傳教會傳教士百多錄在阮朝建國初年的活動與貢獻

全文截稿日期:2014年3月31日
※審查標準:以論文主題是否符合研討會議題及論文摘要內容是否達到一定的學術水準。

投稿請填所附之報名表以電子郵件傳送至erinyfc@gate.sinica.edu.tw
相關事宜聯絡人:韓蕙如女士、林淑慧女士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電話:02-2651-6862;傳真:02-2651-6863
相關網址:http://www.rchss.sinica.edu.tw/capas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協辦單位:臺灣東南亞學會、淡江大學亞洲研究所、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中山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成功大學政治學系、實踐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亞洲大學東南亞企業研究中心、臺南藝術大學亞太音樂研究中心、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系統號:

C-002764

「東亞脈絡中的早期臺灣電影:方法學與比較框架」國際研討會

標題:

「東亞脈絡中的早期臺灣電影:方法學與比較框架」國際研討會

時間:

2014年4月26日(週六)

地點: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文生態館(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

聯絡人:

王小姐,Tel: +886-2896-1000#1902;Email: 2014tnua.etc@gmail.com

內容簡介:

9:00-10:00
【主題演講】
日本早期電影的發展及與臺灣、韓國、中國的交流互動(暫定)(講者待定)
主持人:焦雄屏(暫定)

10:10-11:30
【臺灣電影早期的歷史】
主持與講評人:黃建業(暫定)
永樂座與臺灣早期電影的發展(李道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副教授)
臺灣早期電影院的發展(暫定)(石婉舜,國立清華大學助理教授)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臺灣電影產業(暫定)(講者待定)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臺灣的新聞片與教育片(暫定)(講者待定)

13:00-14:20
【早期電影史的研究方法】
主持與講評人:邱坤良
研究華語電影工業歷史的方法與問題(暫定)(葉月瑜,香港浸會大學教授)
研究中國早期電影歷史的方法與問題(暫定)(李道新,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研究日本殖民時期臺灣電影歷史的方法與問題(暫定)(三澤真美惠,日本大學文理學部教授)
研究日本早期電影業的方法與問題(暫定)(講者待定)

14:40-16:00
【臺、中、港、日早期電影相互交流的脈絡關係】
主持與講評人:李道明(暫定)
臺灣、中國、日本早期電影交流的脈絡關係(暫定)(講者待定)
日本早期電影與亞洲影業的脈絡關係(暫定)(講者待定)
上海與香港早期電影相互交流的關係(暫定)(講者待定)
早期日本、臺灣與東南亞影業之關係(暫定)(講者待定)

16:10-17:30
【圓桌論壇:研究早期電影的方法優缺點與解決相關問題的方法】
主持人:李道明
與談人:邱坤良、李道新、葉月瑜、三澤真美惠、石婉舜

系統號:

C-002765

2014臺灣建築史論壇

標題:

2014臺灣建築史論壇

時間:

2014年5月2至3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小白宮展演廳(臺北市南昌路一段1號)

主辦單位:

行政院文化部(文資局)、臺灣建築史學會、中原大學、國立臺灣博物館

聯絡人:

黃玉雨,Tel: (03)265-6113;E-mail: topaz70885@gmail.com

內容簡介:

一、論壇緣起
由臺灣建築發展的歷史過程,可以理解臺灣歷經早期原住民族的棲息,大航海時期荷蘭人與西班牙人的殖民,明清時期漢民族的移民開墾,清末開放通商港口之後西方商賈、傳教士、工程師的居留,日治時期大量日本人的移住定居,戰後眾多中國大陸人士跟隨國民政府遷徙來臺,使得臺灣成為複合民族聚居的地方。

如此使得臺灣城鄉的居住環境,大到土木基礎建設、城鄉規劃工程,小到市街建築的設計建造,呈現了各時期多元多種文化匯流的現象。不僅如此,在各個時期重要的土木、城鄉、建築的規畫建設時,經常看見藉由專業人才的招聘與交流、先進觀念與技術的引進、以及官員與技術人員的國外訪視、最新資訊的蒐集運用等國際間交流的現象。這些國際間人才技術與資訊的交流,所產生的影響結果,到處顯現在今日臺灣歷史發展的過程中。

因此本年度的臺灣建築史論壇將圍繞在「人才技術與資訊的國際交流」的主題上,分成(1)土木基礎建設、(2)城鄉規劃實踐、(3)建築歷史衍化等三個領域,廣泛的探討臺灣整體居住環境的歷史發展現象。與論壇年度主題相符之理論探討、個案研究、技術史、人物史等相關論文皆歡迎投稿。

二、論壇時間:2014年5月2至3日(週五至週六)

三、論壇地點: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小白宮展演廳(臺北市南昌路一段1號)

四、主辦單位:行政院文化部(文資局)、臺灣建築史學會、中原大學

五、共同主辦:國立臺灣博物館

六、協辦單位:日本產業考古學會、中華民國建築學會、中國土木水利學會、都市設計學會、現代建築學會、文化資產學會

七、徵稿對象:國內外相關建築史研究之學者專家、及各大學相關系所師生。

八、重要時間與相關事項
(一)報名時間已過,主辦單位並於本年1月底回覆論文接受與否信函。
(二)論文徵稿截止日期:2014年3月17日(一),繳交論文全文。
(三)論文全文字數8,000~15,000之間,及中英文論文摘要(約300~500字),請寄DOC檔及PDF檔。所繳交之論文,請一律依規定格式書寫(規定格式請至官網參考)。

九、聯絡方式
聯絡人:中原大學建築系「近代建築與都市研究室」黃玉雨小姐
電話:(03)2656113
電子郵件:topaz70885@gmail.com
地址:32023桃園縣中壢市中北路200號 中原大學建築系
臺灣建築史學會網址:http://www.saht.org.tw/index.php
中原大學建築系網址:http://www.arch.cycu.edu.tw/
中原大學建築系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cycu.arch.tw

十、論文格式
採用建築學報論文撰寫格式,請逕至官網下載。

系統號:

C-002766

臺灣戲劇研究的回顧與前瞻:邱坤良教授榮退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臺灣戲劇研究的回顧與前瞻:邱坤良教授榮退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4年5月9至11日(週六至週日)

地點: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際會議廳(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

聯絡人:

簡小姐,Tel: (886)-02-2893-8261;E-mail: klchiu2014@gmail.com

報導者: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簡小姐

內容簡介:

一、研討會緣起
集戲劇研究者、散文家、戲劇教育者、藝術行政推動者等眾多角色於一身的邱坤良教授,將於2014年夏天自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退休。在邱教授與其他先驅的帶領下,臺灣戲劇研究在學院裡自一磚一瓦開始堆疊,近二十年來,累積速度加劇,不單藝術學門,隨著跨學門研究越形普遍,文學、史學、人類學、社會學、語言學,甚或經營管理、公共政策等,皆有以「戲劇」為研究對象,逐漸可以看到體系建構的樣貌。

然而,在這看似蓬勃的表面下,隱藏著許多危機:例如技藝精湛的傳統戲曲表演者越來越少,研究者很難發掘新材料;援引西方理論時,未思考環境背景的差異;過份依賴單一類型的資料,缺乏應多元運用材料的警覺;或對整體脈絡不清楚,無法凸顯表演者、事件或表演風格的重要性……。

為回顧目前已有的成果,並替臺灣戲劇研究的體系建構提出建言,北藝大將與大阪大學文學研究科合辦「臺灣戲劇研究的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期望論文不僅是學術生產品,更能成為激發大家想像的媒介,使未來研究更添新意,甚至裨益實務推展。為下一階段的臺灣劇劇研究提出新的視野與方法,開啟更多元的對話與可能性。

二、舉辦時地
2014年5月9-11日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際會議廳(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1號)舉行。

三、徵稿主題
(一)臺灣傳統戲曲劇種表演體系的建構。
(二)臺灣戲劇的傳播、變化。
(三)劇本、演出與表演者。
(四)戲劇的觀眾研究。
(五)臺灣戲劇研究的史觀。
(六)不同學門研究臺灣戲劇的差異性。
(七)以跨文化、跨學門的觀點看臺灣戲劇研究
(八)其他相關議題的討論。

四、論文撰寫須知
本研討會採邀稿與公開徵稿並行。
(一)公開徵稿
1.徵稿期限已於2013年12月15日截止。
2.經審查後,已錄取兩篇論文:
康尹貞,〈東方孝義看日治時期日人對於臺灣戲曲之研究〉。
卓玫君,〈戲神咒「囉哩嗹」淨臺功能語源初探--一個臺灣傳統戲曲與梵語聲明學接軌的研究取徑〉
3.論文全文繳交截止日期:2014年4月7日。
(二)注意事項
1.來稿必須未曾以書面、電子媒體等方式發表的論文。
2.中、英文撰寫皆可,中文以兩萬字為原則,英文以不超過A4紙隔行列印三十五頁為原則。須有中英文篇名、中文摘要(限五百字以內)、英文摘要(限二百五十字以內)、中英文關鍵詞(五個以內)。
3.論文格式:英文稿以APA論文寫作格式為準,中文稿請參考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戲劇學刊》撰稿格式(http://1www.tnua.edu.tw/~TNUA_THEATRE/ ttj/super_pages.php?ID=ttj2)。

五、相關連絡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簡小姐。
電話:(886)-02-28938261,傳真:(886)-02-28938776。
E-Mail信箱:klchiu2014@gmail.com

系統號:

C-002767

第17屆儒佛會通暨文化哲學學術研討會──生命心靈與哲學實踐

標題:

第17屆儒佛會通暨文化哲學學術研討會──生命心靈與哲學實踐

時間:

2014年5月17至18日(週六至週日)

地點:

華梵大學圖資5樓(新北市石碇區華梵路1號)

主辦單位:

華梵大學哲學系、臺灣哲學諮商學會

聯絡人:

臺灣哲學諮商學會,Tel: 02-29052898;E-mail: tpca2011@gmail.com

內容簡介:

華梵大學哲學系自1996年創立之翌年即開始舉辦一年一次的「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連續六屆盛會的學術目標聚焦在「促進儒家哲學及佛家哲學之交會與溝通」。2002年第七屆會議起,在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勞思光先生的學術引領下,研究主題擴展到文化哲學的視野,舉辦迄今學術成果豐碩。

2013年與臺灣哲學諮商學會以哲學諮商與實踐為題,共同舉辦第十六屆研討會,邀請多位專家學者發表多篇論文,以提升國內哲學諮商學術研究的氛圍。華梵大學文學院也計畫開設心靈成長與療癒學程,結合哲學和文學的生命實踐積極開拓現代人面對問題與生活的能量。

2014年第十七屆會議延續既有學術傳統,除繼續關注哲學之會通與交流,以及勞先生著力甚深之文化反省外,本次擬以「生命心靈與哲學實踐」為主題,從關懷人的生命與心靈出發,討論哲學實踐之可能與可行性,同時邀請具實務經驗之諮商助人工作者共同與會,期待能自理論與實務各面向研商哲學實踐之可能作法。

會議主題:哲學諮商與實踐智慧

會議子題:
1.作為實踐智慧與生活方式的哲學
2.文化、價值與認同
3.哲學的實踐與行動人生
4.哲學諮商方法研究

議事進度
論文大綱收件截止:已於2月21日截止
論文接受通知:2014年3月15日(週五)
論文全文截稿:2014年4月28日(週一)

聯絡單位:臺灣哲學諮商學會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0號輔仁大學文華樓四樓
電子信箱:tpca2011@gmail.com
聯絡電話:02-29052898

系統號:

C-002845

2014臺灣文化學術研討會

標題:

2014臺灣文化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4年5月17至18日(週六至週日)

地點:

國立臺南大學文薈樓JB106演講廳(臺南市中西區樹林街二段33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

聯絡人:

李小姐,Tel: 06-2133111#751;E-mail: polaris@mail.nutn.edu.tw

內容簡介:

一、緣起:
臺灣文化的研究雖然範圍包羅萬象,但卻是最貼近臺灣這塊土地與人民生活一個重要區塊,舉凡臺灣庶民的信仰及儀式行為如祖先崇拜、神靈信仰、歲時祭儀、時間觀念、空間觀念、符咒法事以及鎮煞厭勝等;文化生活中的禮俗如婚喪喜慶中所尊奉的傳統儀式,乃至入厝、遷居等生活細節觀念;族群關係與互動往來、地區開發過程與聚落形成、傳統藝術等都涵納其中,使得臺灣文化擁有歷史、地理、文化、族群、宗教、信俗等多元化與跨領域議題研討的意涵與最佳條件,透過「2014臺灣文化學術研討會」,讓各方學者與民間文史與文化工作者得以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臺灣的歷史發展、文化內涵、社會現象、地理環境、宗教信仰、傳統藝術等跨領域的多元議題,不但可分享彼此研究成果,更可激發本土情懷與本土認同感,重視在地的歷史文化與文化資源。誠摯邀請您踴躍賜稿。

二、徵稿主題:
(一)臺灣歷史、地理、族群、文化、思潮等議題。
(二)臺灣宗教信仰、歷史建築、傳統藝術等議題。
(三)臺灣聚落發展、產業研究、多元文化等議題。

三、時程:
1.全文徵稿截止日期:2014年3月31日(週一)止
2.研討會舉辦日期:2014年5月17日(週六)、18日(週日)

四、徵稿格式:
1.字數:以3萬字為上限。
2.附中文摘要(以不超過500字為限)、關鍵字2至5個。
3.其餘照學術論文規格。

五、繳交稿件:
1.基本資料表及書面稿:請以郵寄方式寄至
70005臺南市中西區樹林街二段33號「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收
請註明「投稿2014臺灣文化學術研討會」。
2.電子檔:請務必以e-mail方式傳送至polaris@mail.nutn.edu.tw。

六、審查方式:由本所專兼任教師及聘請校內外相關領域專家學者擔任審查工作。

七、文責版權:論文請勿一稿兩投,經本所錄用之論文,請授權本所發行。

※歡迎踴躍投稿,如有任何問題請洽詢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李小姐。
電話:06-2133111分機751
傳真:06-3017136
e-mail:polaris@mail.nutn.edu.tw
地址:70005臺南市中西區樹林街二段33號

系統號:

C-002768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Studies 20th Conference (EACS 2014)

標題: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Studies 20th Conference (EACS 2014)

時間:

2014年7月22至26日(週二至週六)

地點:

Coimbra & Braga, Portugal(Coimbra,Portuguesa)

主辦單位: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Studies

聯絡人:

E-mail: organization@eacs2014.pt

內容簡介:

The 20th Conference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Chinese Studies will be held in Portugal in the cities of Braga and Coimbra between the 22nd and 26th July 2014. It is jointly organized by the University of Minho and the University of Coimbra, two beautiful historical locations, which will make it an unique conference. The panels include:

Art and Archeology
Cinema, Media and Performing Arts
Culture
East-West Contact
Economics
Gender Studies
History (pre-modern, moder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aw
Linguistics
Literature (pre-modern and modern)
Macau Studies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Politics
Sociology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ranslation Studies

In the July 2013 meeting held in Portugal, the Board nominated 50 referees who will evaluate the paper proposals submitted to the organizers so that the quality of the presentations and the panels will be guaranteed.

Among the highlights of the 2014 EACS Conference, there will be two keynote speeches: for the opening session in Braga, by Ambassador João de Deus Ramos, specialist in Sino-Portuguese Relations, consultant of Orient Foundation, and for the welcome session in Coimbra, given by Professor Ming K. Chan, visiting fellow of the Center for East Asian Studies, Stanford University.

Participants are invited to submit their proposals (individual papers and panels) online in English from September 16th to December 16th 2013, at the website. The abstract should not exceed 300 words, with an additional list of 5-8 key-words.

Important dates:
Mach 17 – 21, 2014: Notification of acceptance
March 24 – May 31, 2014: Online registration
July 22 - 26, 2014: Conference

系統號:

C-002778

2014「全球視野下的中國近代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2014「全球視野下的中國近代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4年8月11至13日(週一至週三)

地點:

中央研究院(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二十世紀中國史學會(HSTCC)

聯絡人:

林秀娟,Tel: 886-2-27898202;schuan@gate.sinica.edu.tw

內容簡介:

會議時間:2014.8.11-13
會議地點:中央研究院(臺灣臺北市)
使用語言:中文或英文
摘要繳交日期:已截止
評選結果公告日:2014.2.28
論文繳交截止日:2014.7.10

徵求論文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二十世紀中國史學會(HSTCC)擬於2014年8月11-13日聯合主辦「全球視野下的中國近代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提供學界同仁知識交流的平臺。我們歡迎近代史研究各領域具原創性研究的論文前來投稿。我們接受有主題之一組論文(panel)或個別論文的投稿,論文撰寫與大會使用的語言為中文或英文。

與會學者交通費請自理,大會將提供與會學者(大臺北地區以外)4天住宿,從2014年8月10日入住,14日退房。與會學者若擬延長停留時間,大會可以協助訂房,但須自己負擔費用。

我們從2013年12月1日開始接受發表論文的報名,2014年1月31日截止。每組(panel)參與學者以不超過五位(包括主持人、論文發表人、評論人)為原則,所發表論文最多四篇。繳送內容包括:與會學者之姓名、職銜與聯絡方式;場次主題及摘要(500字內);每篇論文題目及摘要(250字內)。個別論文報名者請提供姓名、職銜、論文題目及摘要(250字內)。本會將針對論文與主題進行評審,並於2014年2月28日公佈評審結果。

有意投稿論文者,請逕至官網下載表格。

系統號:

C-002777

第八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八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4年8月28至29日(週四至週五)

地點: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南投市中興新村光明一路254號)

主辦單位: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聯絡人:

張麗玲,Tel: 049-2316881#321

內容簡介: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館將於2014年8月28~29日舉辦「第八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凡與「臺灣總督府檔案」產業經濟、法制、宗教、教育、社會、人物及其他等相關議題之研究,歡迎投稿。

◎投稿日期:即日起至2014年3月21日(星期五)止。

◎稿件字數與審查:論文題目、大綱及摘要(600~1‚500字),請於截止日前(含)投稿。一經入選者,另通知撰文並於研討會時酌發出席費。日後彙整出版論文集時,經審查通過者再依照字數核算稿費,每千字新臺幣700元計(字數最高以2萬字為限)。

◎投稿與連絡方式:
1.郵寄:請將論文題目及大綱列印紙本投寄。
地址:54043 南投市中興新村光明一路254號。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整理組 收
*信封請註明<投稿>

2.電子郵件寄送
schau@mail.th.gov.tw或clill@mail.th.gov.tw

3.電話:049-2316881轉305(蕭碧珍編纂)或321(張麗玲小姐)

系統號:

C-002776

2014「跨越民族脈絡的政治哲學: 中文語境中的施密特與斯特勞斯政治思想」學術研討會

標題:

2014「跨越民族脈絡的政治哲學: 中文語境中的施密特與斯特勞斯政治思想」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4年9月1至2日(週一至週二)

地點:

中央研究院(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聯絡人:

吳添成,Email: politics@ssp.sinica.edu.tw

內容簡介:

Call for Paper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litical Philosophies across the National Context: Carl Schmitt and Leo Strauss in the Sinophone World”

Center for Political Thought, Research Center for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cademia Sinica, Taipei, Taiwan

Date: September 1-2, 2014

At least to Western observers, it must come as a surprise that Carl Schmitt and Leo Strauss are at the center of intellectual debat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ies. In the earlier stage of democratization in Taiwan, Schmitt’s idea of “constituent power” was also important for the constitutional theories explo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authoritarian constitutionalism to a democratic one. In recent years, the writings of Schmitt and Strauss have become the object of intense debate among Chinese intellectuals. Quite a few of them attempt to re-think issues like liberalism, democracy,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law by the means of Schmittian and Straussian concepts. Some even think that the legacy of Leo Strauss might help Chinese scholars to reformulate the original questions at the heart of their own tradition of though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olitical Philosophies across the National Context: Carl Schmitt and Leo Strauss in the Sinophone World” aims at investigating the reception of Schmitt and Strauss in the Chinese cultural context. It is rather obvious that the Chinese interest in Schmitt and Strauss echoes the widespread disillusionment of Chinese intellectuals with earlier attempts to introduce Western liberal ideas into China. Thus, the reception of Schmitt and Strauss in China might be nothing but an ideological stance which reflects the particular situ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 At the same time, however, it can be argued that the interest in Schmitt and Strauss represents an attempt to overcome the confines of Communist ideology by rediscovering the intellectual resource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In this sense, the analysis of this particular intellectual constellation promises to provide us with important insights into the intellectual landscape of post-communist China. Furthermore, we have reason to believe that the Chinese interest in Schmitt and Strauss also has an important trans-cultural dimension which needs to be investigated on a more theoretical level. For example, what mode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can be established when Schmitt and Strauss encounter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 tradition? What exactly is the meaning of Schmitt’s and Strauss’ critique of liberal democracy in a non-Western environment? If it is true that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should be seen not as diminishing, but rather as intensifying conflict between cultures and political communities, what are the consequences for political philosophy? Although both Schmitt and Strauss are the products of the crisis of Weimar, might it be the case that certain ideas and issues with which Schmitt and Strauss were struggling resonate with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hought? And, finally, what does all this mean for the political future of China, Taiwan, East-Asia, and the world?

These are some of the questions which we hope to discuss during our conference. The conference welcomes contributions from the scholars all over the world, and will be conducted in English.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participating in the conference, please fill the attached form or send the title and abstract of your paper as well as your CV via Email to: Mr. Tien-Cheng Wu (politics@ssp.sinica.edu.tw; fbiwu@gate.sinica.edu.tw) before February 15, 2014. The Center for Political Thought will contact you if your proposal can be integrated into the agenda of the conference. For those papers which deal with the Schmitt-Strauss legacies with the Taiwanese political theory will be considered with priority.

※有意投稿此演討會者,請逕至官網下載相關附件。

系統號:

C-002775

第四屆南瀛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南瀛的社會與生活

標題:

第四屆南瀛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南瀛的社會與生活

時間:

2014年10月18至19日(週六至週日)

地點: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主辦單位:

南瀛國際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

聯絡人:

溫勝智,Tel: 886-6-7212338;E-mail: ic.tahr@gmail.com

內容簡介:

「南瀛」泛指日治時期臺南州,是臺灣最早的政治、經濟中心。居住在這片土地的人民,擁有特有的生活型態與社會結構。本次會議論文以「南瀛社會與生活」為主題。希望能從細微的日常生活、人與人之間的連結,甚而各族群或社會團體之間的互動,深入探討南瀛地區的社會與生活型態變遷。藉由學術交流成果,展現「南瀛」區域在地文化的特色。

一、論文主題
本會議論文主題,以研究南瀛社會與生活為主軸,主要針對以下課題進行討論:
1.主題:
a.日常生活:食、衣、住、行、育、樂的變遷。
b.人際關係與社會生活:即由臺南人如何參加宗教團體、社會團體、娛樂團體、政治團體…等團體和組織,而形構其個人或家庭的人際關係和網絡,並進而影響其社會生活。
c.社會教化與生活空間、日常習慣及生活觀念的改變:討論包含本土化運動、社區總體營造、鄉土教育、部落振興會等活動,如何影響臺南人的日常生活習慣、乃至生活空間和生活觀念的調整和改變。
d.其他:如跨區域的比較、方法論的討論…等。
2.時間斷限:史前至現代。
3.研究區域範圍:以臺南為中心,並鼓勵比較研究。所謂的臺南地區不限於今日的臺南市區,而是日治時期的大臺南州的範圍,換言之即包括雲林、嘉義以及臺南等地。

二、會議時間地點
時間:2014年10月18-19日(星期六、日)
地點: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70946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三、論文截稿日期
2014年8月31日截稿

四、論文題目及摘要
2014年2月28日前請提交論文題目及500字摘要,並附姓名、服務單位、職稱、聯絡資料(email、聯絡電話或手機)等,經籌備委員認定符合本研討會主題後,即寄發撰稿體例及稿約事項等。題目及摘要請以email方式寄至南瀛國際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email為: ic.tahr@gmail.com。若有其他問題也請致電:886-6-7212338,溫勝智先生。

「第四屆南瀛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籌備小組:南瀛國際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

系統號:

C-002774

第十屆臺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十屆臺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4年10月25至26日(週六至週日)

地點:

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主辦單位:

臺灣語文學會、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學系

聯絡人:

陳麗君教授,Tel: 06-2757575#52632

內容簡介:

一、會議名稱:第十屆臺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二、主辦單位:臺灣語文學會、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學系

三、會議日期:2014年10月25至26日

四、會議地點: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

五、會議主題:臺灣語言的接觸、融合與演變
會議子題:
   1. 臺灣語言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2. 臺灣的語言接觸
   3. 臺灣語言的融合與演變
   4. 臺灣語言的消失與復振
   5. 臺灣語言的語音與音韻
   6. 臺灣語言的構詞以及句法的變異與變遷
   7. 臺灣語言接觸下的各種社會語言學議題(含新移民研究)以及語用研究
   8. 臺灣語言文字書寫與教學
   9. 臺灣語言詞典編撰的研究與方法
   10. 臺灣的語言與音樂、戲劇、文化、文學等領域間之互動

六、摘要截稿日期:2014年01月19日

七、公佈摘要通過日期:2014年3月17日

八、全文截稿日期:2014年8月30日

九、投稿方式:
(1)投稿語言:臺灣語言、日語、英語
(2)個別投稿:與「會議主題」、「子題」相關的臺灣語言、文化、教學研究。
(3)專題小組(Panel)投稿:自組專題小組成員3~5人(含主持人)。
請上網註冊填寫「發表人資料表」(專題小組投稿者的參加成員都必須各自上網填寫資料),並將「論文題目與摘要」存為一式兩檔(WORD檔及PDF檔,以A4一張為限),以電子郵件寄到以下信箱。

十、聯絡地址:701臺南市大學路1號
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學系 陳麗君老師研究室
聯絡電話:06-2757575 #52632
電子信箱:2014istl10@gmail.com

十一、會議收費方式:
(1)臺灣語文學會會員(已繳交2014年度年費)免繳論文發表費、註冊費。
(2)非會員者,論文發表費:學生1500元;非學生2000元(已含會議註冊費)。

系統號:

C-002773

「2014東亞佛教思想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2014東亞佛教思想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4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週五至週日)

地點:

臺灣大學文學院(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

聯絡人:

陳平坤教授,Tel: (02)33663384;E-mail: chenpingkun@ntu.edu.tw

報導者:

陳平坤教授

內容簡介:

【2014東亞佛教思想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徵稿函】

獨學自行,走出象牙塔,遠處一泓清泉,綠茵滿庭;有人,呼喚著佛陀。那裡,不計尊卑,未分大小,也無高下;唯有無執之論辯,在黌宇樓中響起。而您,聽見那呼喚了嗎?

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為推進東亞佛教思想文化之研究,促成學術交流活動,承繼2012、2013兩年所辦會議,將於今(2014)年10月31日(週五)至11月2日(週日)在臺灣大學召開「2014東亞佛教思想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佛學研究中心在此誠摯邀請學界專家、學者、以及博碩士班研究生,願意分享新近研究心得以與同道商量者,報名與會發表論文。

凡欲報名者,請在2014年4月30日以前,填寫「報名表」,以電子郵件寄到chenpingkun@ntu.edu.tw信箱給聯絡人陳平坤。主辦單位彙整報名表後,即進行審議,5月31日前公布獲邀與會發表論文的人員名單。其中,臺灣地區以外的論文發表人,主辦單位提供會議期間之落地招待服務,亦即食宿費用由主辦單位負責;但其個人往返所需交通費用,則需請自理。

凡受邀發表論文者,主辦單位都會發出正式邀請函,於函中敘明會議活動及相關接待事項,屆時還請留意。又,論文發表人所提論文,須為首次公開發表的著作;並請於2014年10月1日前,將論文電子檔寄達:chenpingkun@ntu.edu.tw信箱。論文字數,請控制在至少10000字、最多25000字之間。

敬請報名發表論文者,參閱下揭主題暨子題,撰寫論文提要或大綱,然後提出申請。
本次研討會的主題暨子題:
(一)佛教學說思想在東亞地區的傳揚及開展
1、般若波羅蜜多經教與中觀哲學在東亞
2、如來藏思想和佛性論說在東亞
3、瑜伽唯識經論及其學說在東亞

(二)漢傳佛教和其他學說思想文化的東亞交會
1、東亞的禪思想、禪哲學、禪文學、禪歷史
2、漢傳佛學與儒家、道家學說的衝突和融通
3、漢傳佛教在東亞地區和當地或西來思想文化交會後的批判反省

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 敬邀

系統號:

C-002772

「繁花似錦:文明交會、人群匯流與個人境遇」國際學術研討會

「繁花似錦:文明交會、人群匯流與個人境遇」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繁花似錦:文明交會、人群匯流與個人境遇」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4年11月14至15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成功大學光復校區國際會議廳第二、第三演講室(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

聯絡人:

E-mail: his2014@email.ncku.edu.tw

內容簡介:

緣起與目的
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於1970年代,設定「以臺灣為核心,擴及東北亞與東南亞大區域整合研究」的學術研究發展基調。三十多年以來,為順應學術潮流與本系變遷而有所調整,期間並多次舉辦學術研討會以展現研究成果。

近年來則於2006年開始,嘗試推動「東亞歷史變遷研究」為方向,且先後於2007年12月23-24日舉行「族群、遷徙與文化——第一屆東亞歷史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年11月14-15日舉辦「宗教傳播與宗教衝突——第二屆的東亞國際學術會議」。這兩次的會議論文,皆按學術論文審查規範,分別發表於《成大歷史學報》35號、36號(東亞歷史變遷專號:族群、遷徙與文化);39號、40號(東亞歷史變遷:宗教傳播與宗教衝突)。由於成果斐然,2012年繼續提出「東亞社會文化秩序之建構與解構」計畫,受到校方、院方的肯定與經費支持。

由於身處臺南,為落實學術與當地社會的聯結,成功大學歷史學系近年亦聚焦於南臺灣研究,同時加強與各界合作交流:2005年10月與臺南縣政府、南瀛國際人文研究中心合辦「第一屆南瀛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08年8月與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合辦「第五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2008年8月起至2010年為期三年與國立臺灣歷史博館合辦「走入歷史田野─進出府城╱郊」研習營等。而2010年11月19-20日以臺南府城為核心,舉辦「海洋古都:府城文明之形塑」國際學術研討會,更出版《海洋古都:府城文明之形塑學術論文集》(新北市:稻香出版社,2012)。

同時,本著放眼世界的觀念,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積極參與臺灣世界史學界的種種活動,近期《成大歷史學報》將以「西洋史專號」出刊。

總之,綜觀21世紀10年以來本系的學術研究發展,猶如「繁花似錦」般繽紛多彩。因此,做為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學術發展的階段性的回顧,以及延續積極籌辦國際研討會的熱忱,而於2014年11月舉辦具有統合與展望意義的國際學術研討會。

會議主題
本次國際會議,一方面回顧成功大學歷史學系近十年來的學術研究活動,一方面以多元的歷史知識呈現不同時空下的各種意義,因此以「繁花似錦:文明交會、人群匯流與個人境遇」為會議主題。

「繁花似錦」除了顯示該系學術活動的多樣性,就會議主題而言,則意味歷史所呈現的「多元性」;同時,在眼界上,則以跨領域與跨國際為目標,希冀突破歷史各領域以及與它學科間的常見藩籬,並且建立與國際知名學者間的交流,展開多方對話,期盼「多元精神」所承諾的開闊與豐富,能夠成為成功大學歷史學系乃至文院的持續發展資源。

本次會議主題「歷史的多元性」,則從三個層面思考:最廣的層面,可以是不同文明交會的結果,或「交流」或「衝突」或「涵化」;落實在人群的互動,可以是人群匯流而產生的「集體命運」或「群體歷史性格」;另外,受到文明交會及人群匯流的影響,更可以是個人境遇的表現,即具「大歷史下的個人」與「國家政策與個人命運」意涵。於是從這三個層面,本會議進而擬定4個主要討論議題:

1.時代變遷下的記憶與遺忘
2.異域的想像與再現
3.移動、遷徙、流離、旅行
4.歷史知識與社會實踐
5.其他。

主辦單位期望透過如此主題的國際會議,達到與國際學者交流、學科省思的目的,並回顧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學術研究的歷史,成為下一個10年發展的參考。誠摯邀請國內外學界人士、博士生共襄盛舉,踴躍投稿。

本研討會徵稿已於2013年12月截止,將於2014年1月底前通知錄取與否。

系統號:

C-002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