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故宮文物月刊第358期

故宮文物月刊第358期

標題:

故宮文物月刊第358期

時間:

2013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故宮博物院

內容簡介:

金成旭映新境界——記清雍正琺瑯彩瓷特展(余佩瑾)

雍正皇帝的琺瑯彩瓷茶器(廖寶秀)

怡親王、雍正皇帝以及內務府造辦處(陳國棟)

從鐵紅彩談康雍時期景德鎮洋彩瓷的燒造(王竹平)

記錄、傳承、特色與分享——國立故宮博物院的數位典藏(馮明珠)

鸚鵡杯及其他(謝明良)

清雕黃楊木西園雅集筆筒(陳慧霞)

毫端萬象—祝允明書法特展(何炎泉)

企立鷹玉笄首的年代、形制演變和文化傳統(朱乃誠)

商周時期的鳥獸形銅尊——從婦好鴞尊談起(李琴)

商代晚期平民生活的縮影——河南滎陽關帝廟商代聚落的考古發掘(李素婷)

系統號:

P-000458

漢學研究第30卷第4期

漢學研究第30卷第4期

標題:

漢學研究第30卷第4期

時間:

2012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漢學研究中心

內容簡介:

【專論】
郭象的無心與忘境之說(謝如柏)
智門光祚語錄之研究(黃繹勳)
論北宋仁宗朝的「內降」——制度、政治與敘事(丁義玨)
豐臣秀吉侵略朝鮮期間日軍在朝鮮半島之築城——以日本史料為核心(羅麗馨)
利瑪竇、李應試與《兩儀玄覽圖》(徐光臺)
「情史」與「情」之知識型構(黃莘瑜)
遮蔽與彰顯——論晚清小說對《水滸傳》「忠義」的演繹(顏健富)
日治時期臺灣文人魏清德東北亞紀行的文明之旅與漢文體驗(林以衡)

【問題與討論】
《左傳》「墮幣」及相關紀事考釋(許子濱)
Zoomorphism and Sacrificial Religion in Early China(古代中國的動物形象與祭祀)(Roel Sterckx(胡司徳))

【書評】
評鍾翀《北江盆地——宗族、聚落的形態與發生史研究》(林昌丈)
評姚旭峰《士文化的一個樣本:明清江南園林演劇初探》(孫敏智)
評Paola Zamperini, Lost Bodies: Prostitution and Masculinity in Chinese Fiction(曾佩琳,失去的身體:中國小說中的賣淫與男性氣概)(何宇軒)
評Yuko Kikuchi, ed., Refracted Modernity: Visual Culture and Identity in Colonial Taiwan(菊池裕子,折射的現代性:殖民地臺灣的視覺文化與認同)(張隆志)

系統號:

P-000554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3本第4分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3本第4分

標題: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3本第4分

時間:

2012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內容簡介:

從考古發現看西周墓葬的「分器」現象與西周時代禮器制度的類型與階段‧上篇(黃銘崇)

「祝由」釋義:以《黃帝內經.素問》為核心本文的討論(林富士)

練形與鍊度:六朝道教經典當中的死後修練與亡者救度(謝世維)

陌生人的歷史意義──亞當史密斯論商業社會的倫理基礎(陳正國)

系統號:

P-000417

臺灣史研究第19卷第4期

標題:

臺灣史研究第19卷第4期

時間:

2012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內容簡介:

【研究論著】
塭與塘:清代臺灣養殖漁業發展的比較分析(曾品滄)
清代臺灣士紳與風水文化的互動:以「開臺進士」鄭用錫為例(洪健榮)
「異族」新聞與俗識/視:《點石齋畫報》的帝國南方(王鵬惠)
林可勝(1897-1969):闇聲晦影的中研院院士與國防醫學院院長(劉士永、郭世清)

【書評】
評介佐藤正広著《帝国日本と統計調査:統治初期臺湾の専門家集団》(林文凱)

系統號:

P-000426

新史學第23卷第4期

標題:

新史學第23卷第4期

時間:

2012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新史學》雜誌社

內容簡介:

【特約稿】
亞洲地域史研究與地緣政治論再考(濱下武志)

【論著】
經學、書院與家族——南宋末到明初江西吉水的學術發展(張藝曦)
帝王還魂——明代建文帝流亡敘事的衍異(劉瓊云)
祀真武或祭龍潭——清初雲南東川府的信仰空間交疊與景觀再造(黃菲)
鄉邦文獻與民族革命──李根源輯刻滇籍明臣著作的現實關懷(解揚)

【研究討論】
在共產中國發現歷史——毛澤東時代中共農村革命史之西方研究述評(陳耀煌)

【書評】
評城地孝,《長城と北京の朝政——明代內閣政治の展開と變容》(尤淑君)
評Li-ling Hsiao, The Eternal Present of the Past: Illustration, Theater, and Reading in the Wanli Period, 1573-1619(陳冠辰)

系統號:

P-000416

考古人類學刊第77期

標題:

考古人類學刊第77期

時間:

2012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內容簡介:

鈣質砂摻和料和鹽的使用對陶器燒製的影響(王冠文、王宇祥、邱斯嘉)

菜單泡圈與新殖民者:寮國西方客的鄉愁觀光(謝世忠)

從身體感研究取向探討臺灣基督宗教與民間宗教信徒之感通經驗(蔡怡佳)

跨文化接觸:天主教耶穌會士的新竹經驗(林文玲)

書評:Michael Szonyi: Cold War Island: Quemoy on the Front Line.(徐大易)

系統號:

P-000472

史學彙刊總第30期

標題:

史學彙刊總第30期

時間:

2012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

內容簡介:

死亡與名聲:司馬遷所謂「引決自裁」析論(朱生亦)

宋武帝劉裕開創篡弒惡例之研究(唐訓聚)

唐代揚州的商業貿易(朱祖德)

從食譜看宋人的養生與食療──以《山家清供》為例(鍾佳伶)

實踐求真知:從傳教士書信論康熙帝學習西學的方法與態度(侯皓之)

論孫中山對資本主義的態度與策略(王大智)

系統號:

P-000526

興大人文學報第49期

標題:

興大人文學報第49期

時間:

2012年9月

出版單位:

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文學院

內容簡介:

【主題論文:文學與文化文本中的環境意識與自然想像】
「移動」的情境與隱喻——《詩經‧采薇》一詩所建構的時間頻譜與景觀詩學(陳惠齡)
"Uninhabited" Land Intruded: An Environmentalist Study on The Tempest(入侵「無人島」——莎士比亞《暴風雨》之環境主義研究)(李晶菁)

【一般論文】
明末澎湖遊擊兵力裁減源由之研究(何孟興)
論古典小說「鏡象書寫」的兩度裂變——《古鏡記》與《紅樓夢》(陳麗如)
嚴復《莊子評點》緣中西會通所析釋之「道」論(黃佳駿)
病患的意義——談《天河撩亂》及《丁莊夢》的家族/國族紀事與身體(唐毓麗)

系統號:

P-000425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0期

標題: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0期

時間:

2012年3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內容簡介:

南朝詩歌山水書寫中「詩的空間」的營造(蕭馳)
王維、裴迪《輞川集》詩現地研究(簡錦松)
楊屾《知本提綱》研究——十八世紀儒學與外來宗教融合之例(呂妙芬)
文人的學術參與——《復堂日記》所見譚獻的學術評論(蔡長林)
芝加哥大學所藏《沅湘耆舊詩集續編》等三種稿本相關資料問題論考(張寶三)

系統號:

P-000424

アジア・アフリカ言語文化研究第84期

標題:

アジア・アフリカ言語文化研究第84期

時間:

2012年9月

出版單位:

東京:東京外國語大學アジア・アフリカ言語文化研究所

內容簡介:

First Contact between Yaqub Beg and the Qing : The Diplomatic Correspondence of 1871 (SHINMEN Yasushi , ONUMA Takahiro)

明初における対モンゴル政策と河西におけるサキャ・パンディタのチョルテン再建――漢文・チベット文対訳碑刻,宣徳5年(1430)「重修涼州白塔誌」の歴史的背景(伴真一朗)

19世紀テヘランのマドラサとワクフ(近藤信彰)

契丹小字「胡睹菫審密墓誌銘」考釈(吳英喆)

南タイの学校における憑依の社会空間:情動のエスノグラフィにむけて(西井涼子)

16~18世紀のエチオピアにおけるエンセーテ栽培に関する史料訳注(石川博樹)

系統號:

P-000549

東洋古典學研究第34集

東洋古典學研究第34集

標題:

東洋古典學研究第34集

時間:

2012年10月

出版單位:

廣島:東洋古典學研究會

內容簡介:

《全宋詞》の口語表現(塩見邦彦)

儒家神道における国常立尊のあり方:理当心地神道における根源神(韋佳)

周易正義訓讀:師卦・比卦(野間文史)

《朱子語類》巻一二六「釈氏」訳注《楠本本補遺》(野口善敬 等)

王畿《龍渓王先生会語》訳注(其の12)(吉田公平 等)

《淮南萬畢術》訳注(1)(有馬卓也)

朱熹《朱文公文集》跋文訳注稿(11) (市來津由彦)

今本《周易》の卦序をめぐって:楚竹書《周易》を手がかりにして(末永高康)


系統號:

P-000548

晚明風骨──袁宏道傳

晚明風骨──袁宏道傳

標題:

晚明風骨──袁宏道傳

時間:

2013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秀威資訊公司

作者:

曾紀鑫 著

內容簡介:

《晚明風骨》為晚明文學流派──「公安派」領袖袁宏道的第一部傳記。「公安派」不僅開創了晚明一代新的文風,而且影響深遠,直接推動、促進了「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誕生與發展。
袁宏道不僅是文學革新旗手,中國古代十大散文家之一,散文入選《古文觀止》及大學、中學語文教材,他還是中國古代文學家中研究佛學最深、成果最豐的一位禪學大師。本書作者曾紀鑫與傳主袁宏道為湖北公安同鄉,一九九四年即草成初稿,此後不斷修改、充實以至重寫,又經十八年,終於定稿,完成一部全面性的袁宏道傳記。

作者簡介
曾紀鑫,國家一級作家,《廈門文藝》主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出版個人專著二十多部,作品被一百多種報刊、選集選載、連載並入選《大學語文》教材,多次獲國家、省市級獎勵,享有實力派作家、學者型作家之稱。

系統號:

P-000473

民眾教育館與中國社會變遷

民眾教育館與中國社會變遷

標題:

民眾教育館與中國社會變遷

時間:

2013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秀威資訊公司

作者:

周慧梅 著

內容簡介:

緒論
 一、問題的提出
 二、學術史回顧
 三、本書框架和思路
 四、資料分析

第一章 民眾教育館的興盛背景
 一、「北伐戰爭」時期民眾動員方式的轉向
 二、以教育變革社會的理念開始盛行
 三、鄉村建設運動興起與政府選擇
 四、民眾教育館權威性資源的獲得

第二章 民眾教育館的歷史演進
 一、民眾教育館的界定
 二、民眾教育館發展的階段性
 三、非國統區的民眾教育館發展
 四、民眾教育館的地域差異性

第三章 民眾教育館的內部管理
 一、經費來源與分配支出
 二、組織設立與人員編制
 三、人員資格與薪俸待遇
 四、人員遴選與年功考核

第四章 民眾教育館的社會功能與文化性格
 一、社會變遷中的鄉村社會
 二、民眾教育館的社會功能
 三、民眾教育館的文化性格
 四、民眾教育館的價值取向

第五章 民眾教育館的歷史分析
 一、民眾教育館與鄉村社會組織的互動
 二、民眾教育館與傳統社會文化的傳承
 三、民眾教育館與現代化知識體系引介
 四、民眾教育館與新農村建設組織構建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重要法令

後記

系統號:

P-000474

吳鐵城與近代中國

吳鐵城與近代中國

標題:

吳鐵城與近代中國

時間:

2013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秀威資訊公司

作者:

陳鴻瑜 編著

內容簡介:

序(陳三井)

上篇:研討會論文
壹、七年中國國民黨秘書長的吳鐵城(劉維開)
貳、吳鐵城與東北(1928-1930)(陳進金)
參、吳鐵城與東北黨務(陳立文)
肆、吳鐵城與戰時國民黨在港澳的黨務活動(李盈慧)
伍、吳鐵城的南洋之行(1940-1941):以在馬來亞的活動為討論中心(陳是呈)

下篇:紀念論文
陸、吳鐵城與南洋華僑協會的成立(陳三井)
柒、吳鐵老與抗戰期中的南洋(莊心在)
捌、抗戰期間鐵老訪問南洋簡記(祝秀俠)
玖、吳鐵城先生在印尼事蹟及其對僑務之卓見(甄炳華)
拾、追懷吳鐵城先生(張其昀)
拾壹、我最崇敬鐵城先生的幾件事(張希哲)

附錄
附錄一、華僑協會總會七十年耕耘紀實(李盈慧)
附錄二、宣慰南洋報告書(吳鐵城)

系統號:

P-000485

保釣風雲錄:一九七○年代保衛釣魚臺運動知識分子之激情、分裂、抉擇

保釣風雲錄:一九七○年代保衛釣魚臺運動知識分子之激情、分裂、抉擇

標題:

保釣風雲錄:一九七○年代保衛釣魚臺運動知識分子之激情、分裂、抉擇

時間:

2013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作者:

邵玉銘 著

內容簡介:

序言

第一部 美國華人的保衛釣魚臺運動
緣起
一月二十九、三十大遊行
四月十日大遊行
我國政府處理保釣運動之經過
我國政府與美國繼續交涉釣魚臺問題
保釣運動開始向左轉
從布朗到安娜堡國是大會
保釣轉為中國統一運動
「反共愛國會議」──右派大反擊
保釣運動落幕的省思
臺灣不保釣?大陸有保釣?
保釣左派人士的心路歷程
回歸中國大陸的保釣人士
回歸臺灣的保釣人士
前往香港服務之保釣人士
人在美國、但心懷大陸的保釣人士
對保釣運動左派思潮之反思
結語:功大於過,瑕不掩瑜

第二部 臺灣的保衛釣魚臺運動
臺灣各大學的保釣運動
臺灣知識分子對美國保釣運動左傾之批評
臺灣保守勢力與自由主義分子之對峙
鄉土文學論戰與左翼思潮
本土政治勢力崛起
一九七○年代的歷史評價

結語:從「革新保臺」到政治民主化

展望兼總結 臺灣的保衛釣魚臺運動

附錄一 釣魚臺運動在中國現代史的意義
附錄二 邵家兩代保釣
附錄三 本書內容大事紀

系統號:

P-000486

發展與帝國邊陲:日治臺灣經濟史研究文集

發展與帝國邊陲:日治臺灣經濟史研究文集

標題:

發展與帝國邊陲:日治臺灣經濟史研究文集

時間:

2013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作者:

薛化元 主編

內容簡介:

序(蔣偉寧)
導論(薛化元)

壹 以地域研究來看臺灣經濟研究動向
佐藤幸人撰/阮文雅譯

貳 戰前臺灣的經濟成長
石川滋、篠原三代平、溝口敏行撰/齊藤啟介譯

參 臺灣、中國間貿易的變化與臺灣總督府──以191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為中心
谷ヶ城秀吉撰/阮文雅譯

肆 殖民地臺灣輸出產業的轉換期──1930年代包種茶輸出
何原林直人撰/曾妙慧譯

伍 糧食政策的展開與臺灣米──在來種改良政策的展開及對內地移出的變遷
大豆生田稔撰/郭雲萍譯

陸 臺灣總督府的政策評價──以米的供應鏈為中心
中嶋航一撰/李為楨譯

柒 殖民地時期臺灣的中小零細工業的發展
堀內義隆撰/李為楨譯

捌 日月潭電源開發與工業化的起始
北波道子撰/薛芸如譯

玖 殖民地時代末期臺灣工業的結構
やまだあつし撰/薛芸如譯

拾 日治時期臺灣的產業組合與農業實行組合
松田吉郎撰/郭雲萍譯

拾壹 臺灣與韓國經濟的長期發展分析:1903~1983年
松本俊郎撰/曾妙慧譯

系統號:

P-000489

臺灣茶業人士訪談錄

臺灣茶業人士訪談錄

標題:

臺灣茶業人士訪談錄

時間:

2012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史館

作者:

簡笙簧、蕭李居 合著

內容簡介:

臺灣茶葉發展對臺灣產業及經濟、政治有重大影響,本館除蒐集出版相關史料外,並進行臺灣茶業人士的口述歷史訪談,本書以訪談王連源、王端鎧、林木連、黃正宏、黃正敏、馮添發為對象作代表性,所述內容希能提供國人對臺灣茶葉發展歷程、品牌、通路建立,以及面臨問題和試圖解決辦法,有梗概的了解。

系統號:

P-000514

空性與方法:跨文化佛教哲學十四論

空性與方法:跨文化佛教哲學十四論

標題:

空性與方法:跨文化佛教哲學十四論

時間:

2012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政大出版社

作者:

林鎮國 著

內容簡介:

序言
第1章 中世紀漢語佛教徒如何了解來自印度的知識論
一、前言
二、神學面向的佛教邏輯與知識論
三、形上學面向的佛教邏輯與知識論
四、修證次第面向的佛教邏輯與知識論
五、結語

第2章 為何知識論始終未能獲得中國哲學青睞:以哲學史上三場爭辯為例
一、前言
二、熊呂之辯
三、朱陸之爭
四、慧沼與法寶的佛性論爭
五、結語

第3章 解釋與解脫:論《解深密經》的詮釋學性格
一、經題釋義
二、隱秘說法與顯了說法
三、詮釋的迂迴:從三性論到空性密意的解明
四、結論

第4章 初期大乘瑜伽行派真理與方法的問題
一、真理與方法──詮釋學的爭論
二、真如二義:真如理(命題真理)與真如事(事實真理)
三、止觀與真如
四、真如、認識與論證
五、方法的自我解消與真理的全幅開顯

第5章 邏輯或解經學:初期大乘瑜伽行派「四種道理」的理論性格
一、問題的提出
二、關於「四種道理」的研究回顧
三、《聲聞地》與《菩薩地‧真實義品》的「四種道理」
四、《解深密經‧如來成所作事品》的「四種道理」
五、結語

第6章 邏輯與神話:漢藏文獻中的陳那傳記及其因明學
一、序言
二、因明學在中國
三、漢傳文獻中的陳那
四、藏傳文獻中的陳那
五、哲學之眼
六、結語

第7章 陳那《觀所緣論》的認識對象:從真諦與玄奘譯本異同談起
一、前言
二、真諦與玄奘二譯之分歧
三、護法的解釋
四、說一切有部和經量部論意識所緣
五、結論

第8章 龍樹《迴諍論》與基礎主義知識論的批判
一、前言
二、正理學派的質疑
三、龍樹的駁議
四、針對自成理論之批判
五、針對他成理論之批判
六、火喻與自證
七、語言分析的轉向——從指涉論到語用論
八、結語

第9章 空性與暴力:龍樹、德里達與列維納斯不期而遇的交談
一、謀殺與死亡的敘事
二、空性與虛無主義
三、銘刻於差異中的暴力
四、作為「面貌」之「他者」的不可化約性
五、走出暴力

第10章 天臺止觀與智的現象學
一、導言
二、識與智
三、智顗的智的現象學
四、結語

第11章 神會與空的行動主體
一、從禪學書寫說起
二、形上學、行動與敘事
三、作為形上學論述的禪學
四、禪悟的修辭
五、結語

第12章 布特曼與印順的解神話詮釋學
一、詮釋學與現代性
二、基督教與佛教的解神話課題
三、實存信仰與社會實踐
四、結語

第13章 真理與意識:從佛性論爭到朱陸異同的二種東亞哲學類型
一、前言
二、語境與轉譯:「理」與中國初期佛性論
三、真理的動力:法寶的佛性論
四、作為認識對象的真理:慧沼的回應
五、反思與自證:朱熹與陸象山論理與心
六、結論與對話:作為現象學問題的一種解讀

第14章 理性、空性與歷史意識:新儒家與京都學派的哲學對話
一、戰爭、現代性與歷史意識
二、黑格爾的歷史幽靈
三、近代的超克
四、空性與歷史性
五、理性與空性在歷史中的迴響
六、附論:閱讀西谷啟治的《宗教とは何か》

引用文獻
索引

系統號:

P-000421

晚明王學由心轉性的本體詮釋

晚明王學由心轉性的本體詮釋

標題:

晚明王學由心轉性的本體詮釋

時間:

2012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政大出版社

作者:

侯傑之 著

內容簡介:

序言

第1章 緒論
第一節 前人研究成果探討
    壹、王學派別的分類
    貳、個別研究的探討
第二節 問題意識的提出
第三節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2章 晚明王學由心轉性的背景
第一節 內緣——性體詮釋的開放性
第二節 外緣
    壹、王學流弊的蔓延
    貳、對朱、王學的反省

第3章 宗性思潮的醞釀——劉師泉「悟性修命」說於良知教的承接與轉折
第一節 由學行看師泉對王學的承繼與推動
第二節 「悟性修命」說的思維起點與問題意識
    壹、「悟性修命」說的思維起點
    貳、「悟性修命」說的問題意識
第三節 「悟性修命」說的理論架構
    壹、「悟性修命」的工夫指向
    貳、「悟」、「修」關係的開展
第四節 「悟性修命」說的辯證困境與理論效應
    壹、「悟性修命」說的辯證困境
    貳、「悟性修命」說的理論效應
第五節 「悟性修命」說的評價與理學意義
    壹、「悟性修命」說的評價
    貳、「悟性修命」說的理學意義

第4章 以性為宗的確立——王塘南的宗性思想與「透性研幾」的工夫
第一節 塘南宗性思想的緣起
    壹、學思歷程與師友啟迪
    貳、救弊意識的擴大與深化
第二節 性體義理地位的釐定
    壹、性體的內在結構
    貳、「以性為宗」的內涵指向
第三節 性與心的關係
第四節 性與良知的關係
    壹、良知的地位歸屬
    貳、良知內涵的異化
第五節 透性研幾的工夫
    壹、本體工夫的的異轍及實踐困境
    貳、研幾工夫的提出與修悟關係的轉進
第六節 塘南宗性思想在王學發展上的意義與困局

第5章 攝知歸止的提倡——李見羅的攝知歸性與止脩宗旨
第一節 見羅的思想轉折與問題意識
    壹、生命歷程與思想變化
    貳、止脩宗旨的問題意識
第二節 止脩雙揭的學思淵源
    壹、王門諸子的思想啟迪
    貳、參究《孟子》、《大學》
第三節 至善本體的辨明
    壹、心性之辨
    貳、性知之辨
第四節 脩身為本的實踐取向
    壹、歸宗於性
    貳、本的義涵
第五節 止脩工夫的內在關係
    壹、一體非二
    貳、交互相養
第六節 宗性工夫的理論問題與思想價值
    壹、宗性工夫在現實體現上的困境
    貳、宗性思想的影響與意義

第6章 性氣合一的新局——楊晉菴即氣言理的進路對心性關係的開展
第一節 政治變局對實學思潮的醞釀
    壹、關懷層面轉移對學術思維的啟迪
    貳、實學思潮對王學修正途徑的轉進
第二節 即氣言理的義理進路
    壹、理氣是一的理論架構
    貳、對「氣質害性」說的反對
    參、氣質即義理的人性論
第三節 氣性格局下的心性關係
    壹、氣論對宗性思維的挹注
    貳、心性體用動靜之旨辨義
第四節 心性分合下的實踐取向
    壹、心性辯證意義的展開
    貳、表裏交修的工夫取徑
第五節 晉菴在宗性思潮中開展的新局與理學意義

第7章 晚明王學宗性思想的義理脈絡
第一節 心性漸分的發展取向
    壹、劉師泉的即性言心與王塘南的漸分心性
    貳、李見羅的攝心歸性與心性走向徹底分化
    參、楊晉菴氣性格局所開出的即心顯性之途
第二節 良知內涵的異化
    壹、劉師泉對見在良知的批駁與良知「知止」義的提出
    貳、王塘南從知根於性說將良知定位為介乎體用之間
    參、李見羅的良知屬後天知覺說與良知議題的漸趨隱沒
第三節 體用工夫的開合
    壹、劉師泉悟性修命說所開出的體用二分工夫
    貳、王塘南透性研幾工夫的歸本宗性取向
    參、李見羅的止脩宗旨與塘南宗性工夫的異同
    肆、楊晉菴氣性格局所延展出的心動顯性工夫
第四節 宗性思想的發展成因與理學定位
    壹、由各家思想異同成因看王學由心至性的轉折關鍵
    貳、宗性思想的理學定位

第8章 結論

參考書目

後記

系統號:

P-000422

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2011年度

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2011年度

標題:

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2011年度

時間:

2012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作者:

林玉茹等 合編

內容簡介:

面對近年來臺灣史研究出版物質量的迅速增長,如何適時提供正確的出版資訊與完整的文獻書目,進而建立兼具累積性和前瞻性的學術批評傳統,實為深化二十一世紀臺灣史研究的重要課題和基礎工作。有鑑於此,本所於2004年7月正式成立後,便積極規劃《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的編輯出版,期能提供學界較完整的臺灣史研究資訊。

《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以年度為範圍,蒐集具有歷史研究取向與學術規範的專書與論文書目。每年出版前一年度的研究成果,2011年度為本書第八集。

為便於讀者檢索利用,本書目分為總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史料等六大類。每個類別,再依據所研究的時期分為通論、史前與早期、清代、日治、戰後等五個時期。本年度收錄書目包含專書335筆,論文733篇,學位論文247篇,合計1,315筆。

系統號:

P-000427

島、國之間的「族群」——臺灣蘭嶼Tao與菲律賓巴丹島Ivatan關係史的當代想像

島、國之間的「族群」——臺灣蘭嶼Tao與菲律賓巴丹島Ivatan關係史的當代想像

標題:

島、國之間的「族群」——臺灣蘭嶼Tao與菲律賓巴丹島Ivatan關係史的當代想像

時間:

2012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東:國立東華大學

作者:

楊政賢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 導言

第二章 臺灣蘭嶼Tao族人

第三章 菲律賓巴丹島Ivatan族人

第四章 蘭嶼與巴丹:兩地關係史

第五章 Tao與Ivatan:比較民族誌

第六章 國家與族群:當代交往潮

第七章 關係網與共同體:兩地關係史的當代想像

第八章結論

引用書目

附錄文件

系統號:

P-000428

海外臺獨運動相關人物口述史續篇

海外臺獨運動相關人物口述史續篇

標題:

海外臺獨運動相關人物口述史續篇

時間:

2012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作者:

陳儀深 訪問,林東璟等 紀錄

內容簡介:

本書係2009年出版《海外臺獨運動相關人物口述史》的續篇,計收錄日本方面三篇、美國方面十二篇、歐洲方面一篇。海外臺獨運動的構成可以分成「理論」、「行動」、「組織工作」三個部份,除了史明、黃昭堂是全方位的,戴天昭、陳隆志、張旭成、范良信比較是第一類,陳榮成、王幸男、郭清江、賴文雄、鄭欣比較是第二類,蔡同榮、羅福全、陳希寬、張信堂比較是第三類。舉例言之,王幸男獨自進行「郵包炸彈案」、郭清江在1979年美麗島事件前後以南加州人權協會會長的身分發動抗議甚至搗毀洛杉磯領事館、賴文雄參加刺蔣案的籌備,都顯然是「行動型」人物;蔡同榮、羅福全在組織裡的代表性毋庸辭費。本書的受訪者大都在一九三0、四0年代出生,五0、六0年代出國,現在已經是七、八十歲的老人了。這一群人的晚年雖然看到民進黨執政,但是從民族主義運動的角度而言他們顯然不會滿意。他們創造的價值和榮光使他們自然而然形成特殊的「族群」,讓其他渾噩過日的世代或族群感到汗顏。

系統號:

P-000431

「氣」與「細菌」的近代中國醫療史──外感熱病的知識轉型與日常生活

「氣」與「細菌」的近代中國醫療史──外感熱病的知識轉型與日常生活

標題:

「氣」與「細菌」的近代中國醫療史──外感熱病的知識轉型與日常生活

時間:

2012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

作者:

皮國立 著

內容簡介:

推薦序:(依姓名筆劃順序)
呂芳上序、黃怡超序、張恒鴻序、張哲嘉序、劉士永序、蘇奕彰序

自序:一位史學工作者生活與研究的自剖

總目錄
緒論:臺灣的中國醫療史之過往與傳承——從熱病史談新進路
第一節 書寫「無中生有」的中醫疾病
第二節 回顧的核心——臺灣的中國醫史之原始脈絡
第三節 史家的第一代新醫史之路
第四節 內、外史的距離
第五節 從熱病的近代轉型談起
第六節 新醫史的嘗試——「重層醫史」(The diversity of medical
history research) 視角的史學研究法

第二章 論爭前的和諧——近代中西醫知識中的「熱病」論述初探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中西醫初遇時的熱病容貌
第三節 中醫——熱感之外
第四節 身體的內與外——感受與致病
第五節 中西醫治療與預防之文化初遇
第六節 小結——似曾相識到貌合神離之前

第三章 民國中醫的外感熱病文獻——以傷寒、溫病書籍為中心的考察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古典醫學之緒餘
第三節 西方醫學的影響與「中醫傳染病學」漸趨成型
第四節 日本醫書的影響
第五節 古典醫學在民國復興的三條線索:寒溫融和、西醫與日本的影響
第六節 小結——「再正典化」(renewed canonization) 的熱病書籍 97
及其衍生之課題

第四章 中西醫詮釋疾病的界線與脈絡: 以近代中國「傷寒」(Typhoid fever) 史為例的討論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傷寒「西名漢譯」之源流
第三節 「傷寒」的中國醫學脈絡
第四節 另一種聲音——溫病學的脈絡
第五節 病名重釋或在中西論爭中消亡
第六節 中醫的新傷寒論述
第七節 小結——翻譯、詮釋與再生的中國醫史

第五章 菌在氣中——民國中醫對西方細菌論的吸收、排拒與匯通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西方細菌學的軌跡
第三節 中醫細菌新說之發韌
第四節 中國醫學的的回應——章太炎「據古釋菌」的例子
第五節 中西醫對細菌學論爭的焦點之一——對氣論的堅持
第六節 中西醫對細菌學論爭的焦點之二——觀察、實驗方法與治療學
第七節 治療細菌性傳染病的思維
第八節 小結——具選擇性的細菌論述

第六章 新中醫的實踐與困境——惲鐵樵 (1878-1935) 談《傷寒論》與細菌學
第一節 棄文從醫的經過
第二節 惲鐵樵之歷史地位與本章問題意識
第三節 從古醫籍中尋求靈感——讀書與臨症的再定義
第四節 攘外必先安內——「葉派」流毒與學術反思
第五節 惲鐵樵對細菌學的認識與回應
第六節 對中西醫病名定義之討論
第七節 小結—民初中醫的困境

第七章 氣與個人——中醫熱病學的身體、疾病與日常空間論述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微生物的現代性與「個人」衛生之社會背景
第三節 細菌學之外:中醫視角下的外感熱病與「氣」的位置
第四節 側寫反細菌視角:中西醫匯通下的疾病觀
第五節 中醫的防病論述及日常生活的轉型
第六節 熱病的醫療空間、居處與日常生活
第七節 小結

第八章 調養、飲食與禁忌:古典理論在病患世界的轉型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古典食物禁忌學說和熱病之關係
第三節 近代身體觀轉型之一例——氣與抵抗力
第四節 餓不死的傷寒
第五節 西方的營養、中國的禁忌
第六節 熱病後之「虛」與「復」
第七節 個人的衛生現代性誕生——氣、血、精身體觀的延續與轉化
第八節 小結

第九章 總結論
第一節 檢討:貢獻與侷限
第二節 西風又東風——傳統醫學視角的文化史
第三節 「重層醫史」視角下的醫療史與國史

附表 「民國時期中醫熱病學文獻編年類纂表」
附圖
徵引書目
中英文摘要

系統號:

P-000460

原住民的山林及歲月:日籍學者臺灣原住民族群、生活與環境研究論文集

原住民的山林及歲月:日籍學者臺灣原住民族群、生活與環境研究論文集

標題:

原住民的山林及歲月:日籍學者臺灣原住民族群、生活與環境研究論文集

時間:

2012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作者:

伊能嘉矩等 著,滿田彌生、蔣斌 主編

內容簡介:

本書挑選了18篇日籍學者作品,雖然時代、體例、篇幅、脈絡各異,但皆有助於瞭解臺灣原住民在過去百年間如何與土地山川相處,如何生老病死其間的文章,希望能更清楚呈現原住民族群在時間與空間中的變與不變、能動與「被動」。同時希望這些文獻能夠讓中文的讀者,在當代有關原住民處境熱烈而充滿針鋒相對的討論中,不論是政府、NGO、原住民甚至學術界之間的互相凝視,或者是日治時代與國府時代的參照對比,都能夠減少彼此間過度的污名化或者浪漫化,而是在更充分的資訊基礎上,繼續對話。

系統號:

P-000477

臨夏宗派--中國穆斯林的宗教民族學

臨夏宗派--中國穆斯林的宗教民族學

標題:

臨夏宗派--中國穆斯林的宗教民族學

時間:

2012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政大出版社

作者:

趙秋蒂 著

內容簡介:

緒論
第一節 什麼是宗派?
第二節 中國穆斯林與回族
第三節 研究回顧
第四節 論述當代中國穆斯林宗派的意義

第一章 宗教學與民族學論述
第一節 宗教改革、宗教復興;世俗化、在地化
第二節 宗教中的我群他群意識
第三節 宗派現象的歷史觀察
第四節 宗派認同的民族學意義

第二章 宗派形成與發展的歷史
第一節 穆斯林落居中國西北
第二節 蘇非傳承、門宦形成
第三節 伊赫瓦尼、賽萊非耶
第四節 中國穆斯林宗派裂解的歷史解釋

第三章 宗教生活與宗派實踐
第一節 受宗派主導的臨夏穆斯林生活
第二節 宗教節日及其相關活動的宗派差異
第三節 宗教社會網絡中宗派的運作
第四節 宗派的衝突與團結

第四章 宗派的互動、分歧、移轉
第一節 跨宗派的相處互動
第二節 婚姻中的宗派問題
第三節 宗派認同的移轉

第五章 臨夏宗派多元化的意義
第一節 傳統宗教的「新興宗教」化
第二節 宗派化的政治、社會與經濟意義
第三節 宗派多元化的歸納分析

結論

引用書目

附錄

後記

系統號:

P-000478

現代漢語形狀量詞的來源及其演變研究

現代漢語形狀量詞的來源及其演變研究

標題:

現代漢語形狀量詞的來源及其演變研究

時間:

2012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政大出版社

作者:

孟繁杰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 緒論
1.研究意義
2.已有研究成果概述
3.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語料來源
4.研究重點

第二章 現代漢語「點狀」量詞的源流演變
1.量詞「顆」的產生及其發展演變
2.量詞「粒」的產生及其發展演變
3.其他「點狀」量詞的產生及其發展演變

第三章 現代漢語「線狀」量詞的源流演變
1.量詞「條」的產生及其發展演變
2.量詞「根」的產生及其發展演變
3.量詞「枝」的產生及其發展演變
4.量詞「支」的產生及其發展演變
5.量詞「道」的產生及其發展演變
6.其他「線狀」量詞的產生及其發展演變

第四章 現代漢語「面狀」量詞的源流演變
1.量詞「張」的產生及其發展演變
2.量詞「片」的產生及其發展演變
3.量詞「幅」的產生及其發展演變
4.量詞「面」的產生及其發展演變

第五章 現代漢語「體狀」量詞的源流演變
1.量詞「塊」的產生及其發展演變
2.量詞「團」的產生及其發展演變

第六章 現代漢語形狀量詞的發展規律
1.現代漢語形狀量詞的歷史分期
2.現代漢語形狀量詞生成與發展的若干特點
3.從現代漢語形狀量詞看語言與認知的關係

後記

引用文獻

參考文獻

系統號:

P-000479

臺灣原住民族藝術發展脈絡研究──以木雕為例(1895-2010)

臺灣原住民族藝術發展脈絡研究──以木雕為例(1895-2010)

標題:

臺灣原住民族藝術發展脈絡研究──以木雕為例(1895-2010)

時間:

2012年12月

出版單位:

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作者:

盧梅芬 著

內容簡介:

本研究時間軸起自日治時期至2010年,試圖爬梳橫跨百年時空的原住民藝術發展脈絡,拓展原住民藝術研究面向語視野,可作為後續應用研究或專題性深入論述。「跨領域連結、結合性研究」、「原住民藝術史料發掘與詮釋」、「原住民藝術的生存狀態」是本研究試圖突破及進一步累積的努力重點。

系統號:

P-000480

澎湖煙臺聯中冤獄案口述歷史

澎湖煙臺聯中冤獄案口述歷史

標題:

澎湖煙臺聯中冤獄案口述歷史

時間:

2012年11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作者:

許文堂 訪問,鍾玉霞等 紀錄

內容簡介:

一九四九年,山東煙臺聯中校長張敏之帶領五千多名中學生躲避共黨赤禍,從山東輾轉撤到澎湖,七月十三日,澎防部集合流亡學生強行編兵。張敏之爭取學生就學權利,反遭炮製「匪諜」冤案。校長張敏之、鄒鑑及五位學生劉永祥、譚茂基、明同樂、張世能、王光耀,以「匪諜」罪名遭槍斃,另有王子彝、尹廣居兩位學生死於獄中。此外,尚有百多名學生被捕,移送感訓,是為山東煙臺聯中冤案。

系統號:

P-000429

陳克文日記,1937-1952(上、下兩冊)

陳克文日記,1937-1952(上、下兩冊)

標題:

陳克文日記,1937-1952(上、下兩冊)

時間:

2012年11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作者:

陳方正 編校

內容簡介:

陳克文(1898-1986),廣西岑溪人,1923年廣東高等師範畢業,1925年加入國民黨,先後任職《國民新聞》日報、農民部、農民運動講習所、僑務委員會等機構,1935年出任國民政府行政院參事,1948年當選立法委員,嗣短暫出任立法院秘書長,以迄1949年辭職赴香港定居。本書以克文先生所遺留十二冊日記所載,1937年初至1950年3月間紀事為主,其中有關八年抗戰及三年國共內戰之個人經歷、見聞、觀察、感想至為詳細;此外尚包括出使印尼經歷,以及有關二三十年代國共兩黨人物、事蹟之回憶文章,其整體史料價值,固毋容置疑也。

系統號:

P-000430

賦寫帝國──唐賦創作的文化情境與書寫意涵

賦寫帝國──唐賦創作的文化情境與書寫意涵

標題:

賦寫帝國──唐賦創作的文化情境與書寫意涵

時間:

2012年9月

出版單位:

臺北:萬卷樓出版公司

作者:

吳儀鳳 著

內容簡介:

賦的寫作具有帝國書寫的特質,從唐賦的閱讀中可以看出賦家如何地置身於大唐帝國的文化情境中,以歌詠的方式寫下他們所經歷的國家慶典、禮儀和事件。他們站在帝國的立場上思考、觀看,以聖人的經典作為思想的準則,將自己的命運等同於國家的命運,努力地為盛世謳歌,創造太平景象,並強化國家的認同感,善盡一己詞臣之責記錄勝景,使後世得以透過這些賦篇一窺帝國昔日的繁華景象。同時,賦家更以歌頌之姿正面地引導和勸諫帝王,以禮儀教化、理想社會來期許為政者。由這樣的角度重新進行唐賦的解讀,可以跳脫以往對唐賦所抱持的負面觀點,扭轉長期以來由個別知名文人或以抒情言志批評傳統為主流構築而成的文學史,改由不一樣的角度來觀看唐代文學與文化互動的風貌。

作者簡介
吳儀鳳,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文學博士,現任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與文學助理教授。

系統號:

P-000533

清朝前期のチベット仏教政策

清朝前期のチベット仏教政策

標題:

清朝前期のチベット仏教政策

時間:

2013年1月

出版單位:

東京:汲古書院

作者:

池尻陽子 著

內容簡介:

序論
Ⅰ本書の視座及び問題の所在
Ⅱ扎薩克喇嘛制度の概要
Ⅲ先行研究
Ⅳ史料
Ⅴ本研究の構成地図

第一章 入関前~順治朝の清朝とチベット仏教僧――扎薩克喇嘛制度成立に至る経緯
  第一節 太宗ホンタイジ時代のチベット仏教政策  
  第二節 アシャン=マンジュシュリとシレトゥ=フレーの成立
  第三節 パンディタ=ノモンハンの事績  第四節 扎薩克喇嘛制度の成立

第二章 康煕朝の対青海・チベット政策と扎薩克喇嘛制度
  第一節 康煕朝前半期の清・モンゴル・チベット関係と扎薩克喇嘛制度
  第二節 康煕30年代の扎薩克喇嘛制度の危機とイラグクサン=ホトクトの処刑
  第三節 チャンキャ二世ガワン=ロサン=チューデンの登場
  第四節 康煕朝の扎薩克喇嘛制度における大国師

第三章 康煕朝末~雍正朝におけるチャンキャ体制の確立
  第一節 チャンキャの転生者認定までの経緯
第二節 清朝による青海平定とチャンキャ三世招請
  第三節 京師での処遇と大国師号の継承

第四章 乾隆朝のチベット仏教政策と扎薩克喇嘛制度の整備
  第一節 雍和宮(ガンデン=チンチャクリン)の開基
  第二節 京師・熱河の勅建寺とパンチェンラマ三世の来訪
 第三節 乾隆帝のチベット仏教政策と扎薩克喇嘛制度

第五章 清朝の藩部統治政策における扎薩克喇嘛制度の役割
 第一節 各地の扎薩克喇嘛制度の特徴
第二節 扎薩克喇嘛制度における「喇嘛旗」について
第三節 対チベット政策と扎薩克喇嘛制度

結論
史料・参考文献一覧/あとがき/索引 

図表一覧
【表】ビリクトゥ=ナンソ=ラマの活動/チャガン=ラマの活動ほか9点
【地図】扎薩克喇嘛制度関係諸地域/青海湖周辺のチベット仏教寺院

系統號:

P-000532

英藏敦煌醫學文獻圖影與注疏

英藏敦煌醫學文獻圖影與注疏

標題:

英藏敦煌醫學文獻圖影與注疏

時間:

2012年11月

出版單位: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作者:

王淑民 編著

內容簡介:

作者王淑民長期從事中醫文獻研究,特別長於敦煌醫學文獻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資料。本書就是作者嚴格依據館藏於英國國家圖書館的我國敦煌醫學文獻寫卷的原貌所做的整理釋文與注疏。

《英藏敦煌醫學文獻圖影與注疏》分圖影篇和注疏篇。圖影篇列有高清晰敦煌醫學文獻寫卷的彩色圖影152幅。注疏篇依據圖影篇的文獻順序對它們進行釋文、注釋、疏證,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精確釋文,補入原來因條件所限而無法識別的字,糾正以往的誤識文字,並對殘卷進行輯補與綴合,且出校注說明;對寫卷涉及的文獻考證內容用「疏證」形式論證說明。本書的出版,將彌補敦煌醫學文獻隻見文字不見寫卷原貌的缺憾,對深入研究我國隋唐時期醫學文獻有重要意義。書末附有重要詞語索引,方便讀者查閱。《英藏敦煌醫學文獻圖影與注疏》可供從事中醫文獻、理論、學術史研究的人員參考,對研究敦煌歷史、文化者也有借鋻作用。

作者簡介
王淑民,197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繫古典文獻專業,同年進入中醫研究院(現中國中醫科學院)從事醫史文獻研究工作,至今研究中醫古代文獻已經30餘年。歷任實習研究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共參加近20項院、局、國家級研究課題和國際合作課題的研究工作。曾參加《神農本草經輯注》、《敦煌古醫籍考釋》、《敦煌醫藥文獻輯校》、《敦煌學大辭典》等著作的輯佚、整理與編撰工作,編著有《敦煌石窟秘藏醫方》、《形像中醫》等;校勘、注釋中醫古籍數十部,如《外臺秘要》、《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本草求真》、《本草蒙筌》等。

系統號:

P-000420

大戦間期の対中国文化外交:外務省記録にみる政策決定過程

大戦間期の対中国文化外交:外務省記録にみる政策決定過程

標題:

大戦間期の対中国文化外交:外務省記録にみる政策決定過程

時間:

2013年1月

出版單位:

東京:吉川弘文館

作者:

熊本史雄 著

內容簡介:

凡例/序章 課題と方法/第一次大戦末期の外交課題(第一次大戦末期の対中国政策/「新外交」理念の受容/文化外交論の浮上)/「対支文化事業」の創出(対米協調のなかの対中国政策/情報部の設置と公表外交の推進/亜細亜局の設置と在華鉄道権益/「新外交」としての「対支文化事業」)/文化事業部の独立と対中国文化外交(文化事業部の独立/東方会議の開催と亜細亜局/革命外交への対応と文化事業部/「対支文化事業」の変質)/文化外交の転換と「東亜」概念の登場(文化外交理念の動揺と公表外交/「対満文化事業」の開始/「東亜」概念の登場と東亜局/華北経済開発策としての「対支文化事業」)/日中戦争の勃発と対中国文化外交のゆくえ(興亜院設置問題と外務省/文化外交理念の破綻/対中国政策決定過程の変化/「対支文化事業」の分化と「新外交」の結実)/終章 成果と残された課題

系統號:

P-000496

禅宗の歴史

禅宗の歴史

標題:

禅宗の歴史

時間:

2013年1月

出版單位:

東京:吉川弘文館

作者:

今枝愛真 著

內容簡介:

奈良平安時代禅宗の伝来(中国禅宗の興起/唐朝禅の摂取/宋朝禅の流入)/鎌倉時代禅宗の興隆(兼修禅の勃興とその系譜〈栄西の黄竜派/円爾の聖一派/無本の法燈派〉/純粋禅の興隆とその系譜〈蘭渓の大覚派/兀庵の宗覚派/大休の仏源派/無学の仏光派/一山の一山派/東明の宏智派/清拙の大鑑派/金剛幢下/明極と竺仙/禅宗と公武社会〉以下細目略)/五山派の展開(叢林と林下/五山機構の確立/五山派の成立とその推移)/林下の形成と展開(曹洞教団の地方発展/大応派の擡頭/幻住派の勃興と臨済宗の統合)/江戸時代禅宗の興起(明朝禅の伝来とその影響/曹洞宗の復興/臨済宗の進展/普化宗の跋扈)/参考文献/『禅宗の歴史』を読む(今泉淑夫)

系統號:

P-000497

アジアの女性身体はいかに描かれたか:視覚表象と戦争の記憶

アジアの女性身体はいかに描かれたか:視覚表象と戦争の記憶

標題:

アジアの女性身体はいかに描かれたか:視覚表象と戦争の記憶

時間:

2013年1月

出版單位:

東京:青弓社

作者:

北原惠 編著

內容簡介:

“世界のどこかで私を待っている人”へ――「日本学叢書」刊行にあたって(川村邦光)

はじめに(北原恵)

第1部 女性美術家は帝国日本をどう生きたのか

第1章 戦時下の日本の女性画家は何を描いたか――長谷川春子と赤松俊子(丸木俊)を中心として(小勝禮子)
 1 一九三七―四一年、日中戦争期の女性画家
 2 長谷川春子の履歴と戦時下の「従軍」活動
 3 新発見された長谷川春子の戦時下の絵画三点
 4 女流美術家奉公隊結成とその活動
 5 赤松俊子(丸木俊)の戦時下の活動
 
第2章 戦争下の美術家・長谷川春子――《ハノイ風景》(一九三九年)の絵を中心に(北原恵)
 1 長谷川春子の「移動」と戦時下の足跡
 2 絵画《ハノイ風景》(一九三九年)
 3 一九四〇年~国内での活動へ――女流美術家奉公隊
 4 境界侵犯と象徴秩序の回復――女性戦争画家の戦後

コラム イトー・ターリ(嶽本新奈)

第2部 植民地と/の女性表象の政治性を問う

第3章 日本統治下の植民地の美術活動(ラワンチャイクン寿子)
 1 植民地の官設美術展覧会
 2 地方色の両義性
 3 同質性――近代性の一つのありようとして

第4章 植民地期韓国のモダンガールと遊女(金惠信)
 1 モダンガール――新たな伝統の器
 2 遊女の表象――よみがえる古

第5章 近代化のための女性表象――「モデル」としての身体(児島薫)
 1 近代化と裸体画
 2 「伝統服」の女性像による自己表象
 3 「東洋」の表象としての女性像の創出
 4 日本人画家の臺湾先住民女性像

コラム ユン・ソクナム(小勝禮子)

コラム レベッカ・ジェニソンとの「上空対談」(嶋田美子)

第3部 「慰安婦」表象は戦争の記憶をどう語るか

第6章 古沢岩美が描いた「慰安婦」――戦争・敗戦体験と「主体」の再構築(北原恵)
 1 パンパンと原爆の表象
 2 朝鮮人女性・妓生
 3 中国戦線での慰安婦表象
 4 《なぐさめもだえ》

第7章 日本映画にみる〈在日〉女性と朝鮮人〈慰安婦〉、その声の不在(高美哿)
 1 日本映画における在日女性表象
 2 『日本春歌考』
 3 映画のなかの慰安婦表象

コラム アルマ・キント(中西美穂)

終章 ジャガイモの花(琴仙姫)

研究動向 植民地時代美術を中心にした韓国近代美術研究の動向(金容澈)

資料1 長谷川春子著作一覧(1945年まで)
資料2 「戦ふ少年兵」展絵はがき一覧

系統號:

P-000498

倭寇と勘合貿易

倭寇と勘合貿易

標題:

倭寇と勘合貿易

時間:

2012年12月

出版單位:

東京:筑摩書房

作者:

田中健夫 著

內容簡介:

第1章 前期倭寇の発生とその活動

第2章 勘合貿易体制の成立

第3章 遣明船貿易の展開

第4章 日鮮貿易の推移

第5章 南海貿易の盛衰

第6章 勘合貿易体制の崩壊

第7章 後期倭寇の消長

系統號:

P-000418

もっと知りたい:書聖‧王羲之の世界

もっと知りたい:書聖‧王羲之の世界

標題:

もっと知りたい:書聖‧王羲之の世界

時間:

2012年12月

出版單位:

東京:東京美術

作者:

島谷弘幸 監修

內容簡介:

はじめに──肉筆が存在しない「書聖」
序章
 Who is Wang Xizhi? 王羲之とは
 〈王羲之が生きた時代〉
 王羲之の書とは
 王羲之を伝える資料
 【複製の技法】

第1章──王羲之の生涯
王羲之小伝
〈書簡から見る王羲之〉
〈逸話が語る王羲之像〉
書人・王羲之の誕生
【書に対する思い】

第2章──王羲之の書
 ・至宝「蘭亭序」を知る
   傑作「蘭亭序」の誕生
   数えきれない「蘭亭序」
   ここが凄い!「蘭亭序」
  〈「蘭亭序」コレクター列伝〉
  〈蘭亭ワールドの展開〉
 ・王羲之の名筆
   姨母帖
   孔侍中帖
   喪乱帖
   初月帖
  〈『万歳通天進帖』の伝来〉
   十七帖
   小楷・集字・集帖
   王献之の名筆
  【乾隆帝を魅了した「三希」】

第3章──王羲之以降
王羲之神話の形成
王羲之書法の展開
王羲之神話の崩壊
書聖が日本にやってきた
王羲之を学んだ日本人
〈現代に続く蘭亭人気〉

おわりに──理想の書の基盤としての王羲之
書を味わうとはどういうことか

[コラム]
 こんな形で残る王羲之の書
 張芝・鍾繇の人となり
 蘭亭八柱とは
 わが国に伝わる三つの貴重な摸本
 以外に身近な「集字」
 朝鮮半島における羲之書
 「羲之」と書いて「てし」と読む

系統號:

P-000419

梅屋庄吉の生涯

梅屋庄吉の生涯

標題:

梅屋庄吉の生涯

時間:

2012年12月

出版單位:

長崎:長崎文献社

作者:

小坂文乃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 庄吉・トク

第二章 運命の出会い

第三章 庄吉の映画ビジネス

第四章 孫文の栄光と挫折

第五章 孫文と宋慶齢の恋

第六章 革命支援に奔走する庄吉

第七章 孫文の死

第八章 庄吉の晩年

おわりに

系統號:

P-000475

日臺関係と日中関係:「日中国交正常化」を見直す!

日臺関係と日中関係:「日中国交正常化」を見直す!

標題:

日臺関係と日中関係:「日中国交正常化」を見直す!

時間:

2012年12月

出版單位:

東京:展轉社

作者:

浅野和生 編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 日臺関係と日中関係――「日中国交正常化」を見直す

第二章 尾崎行雄のシナ征伐論

第三章 日臺関係における相互認識の変化――日中関係から日臺関係へ

第四章 中華民国の戦後史と臺中、日臺関係

第五章 中華民国における五権憲法の実態――中国から臺湾へ・監察院の制度と組織

系統號:

P-000476

近代朝鮮と日本

近代朝鮮と日本

標題:

近代朝鮮と日本

時間:

2012年11月

出版單位:

東京:岩波書店

作者:

趙景達 著

內容簡介:

近代の日朝関係について岩波新書では、山辺健太郎による2冊《日韓併合小史》(1966年)、《日本統治下の朝鮮》(1971年)が刊行されています。いずれもこの分野の先駆的な著作で、日本側の基本的な史料を駆使した著作として今日でも価値をもっています。ただ、朝鮮側の史料がほとんど使われていないという弱点がありました。

本書は、朝鮮・日本両方の史料を用いた最新の研究成果に基づいて、描かれたものです。朝鮮と日本において、近代の歩みがなぜ異なっていったのかを、「政治文化」という側面に着目して、明らかにしています(政治文化について詳しくは本書まえがきをご覧ください)。

本書は19世紀前半から1910年の韓国併合までを扱っています。併合以後の植民地支配の時代についても準備中です。今しばらくお待ちください。

作者簡介
趙景達(チョ・キョンダル)1954年東京都生まれ。1986年東京都立大学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科博士課程中退。専攻は、朝鮮近代史・近代日朝比較思想史。現在、千葉大学文学部教授。

著書に、『異端の民衆反乱―東学と甲午農民戦争』(岩波書店、1998年)、『朝鮮民衆運動の展開』(岩波書店、2002年)、『植民地期朝鮮の知識人と民衆』(有志舎、2008年)。編著に、『アジアの国民国家構想』(共編著、青木書店、2008年)、『比較史的にみた近世日本』(共編著、東京堂出版、2011年)、『植民地朝鮮』(東京堂出版、2011年)、『近代日朝関係史』(有志舎、2012年)。

系統號:

P-000440

古代中国語のポライトネス——歴史社会語用論研究

古代中国語のポライトネス——歴史社会語用論研究

標題:

古代中国語のポライトネス——歴史社会語用論研究

時間:

2012年11月

出版單位:

東京:ひつじ書房

作者:

彭國耀 著

內容簡介:

本書は、古代中国語の敬語問題に関する初の専門書である。歴史社会語用論の視点から古代中国語敬語表現の運用実態、言語規範、副詞体系および訓釈の歴史を明らかにし、言語の普遍的な対人機能―ポライトネスの起源と変遷を探究する上での古代中国語のケースを提供する。鄭玄をはじめ、2千年にわたる36名の訓詁学者たちの敬語訓釈例を通し、中国のポライトネス研究史、意識史を示しつつ、包括的なポライトネス理論の通時的検証に貢献する。

作者簡介
彭国躍(ほう こくやく),1958年中国上海生まれ。復旦大学専任講師、国際交流基金日本語国際センター日本語教育専門員、富山大学外国人教師、金沢学院大学助教授を経て、現在神奈川大学外国語学部教授。〈主要著書・論文〉 『近代中国語の敬語システム——「陰陽」文化認知モデル』(白帝社、2000)、「中国語の謝罪発話行為の研究」(『語用論研究』5、 2003)など。

系統號:

P-000441

Original Copies: Architectural Mimicry in Contemporary China

Original Copies: Architectural Mimicry in Contemporary China

標題:

Original Copies: Architectural Mimicry in Contemporary China

時間:

January, 2013

出版單位: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作者:

Bianca Bosker

內容簡介:

Foreword by Jerome Silbergeld
Acknowledgments

1. Into “the Land of Courtly Enjoyments”: An Introduction to China’s Architectural Mimicry

2. The Fascination with Faux: Philosophical and Theoretical Drivers of Architectural Reproduction in China

3. Manifestations of Westernization: The Anatomy of China’s Simulacrascapes

4. Simulacra and the Sino-Psyche: Understanding the Chinese Motivation for Replicating the Alien

5. Residential Revolution: Inside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Chinese Dream

Conclusion: From Imitation to Innovation?

Notes
Bibliography
Index

系統號:

P-000459

A Continuous Revolution: Making Sense of Cultural Revolution Culture

A Continuous Revolution: Making Sense of Cultural Revolution Culture

標題:

A Continuous Revolution: Making Sense of Cultural Revolution Culture

時間:

February, 2013

出版單位: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作者:

Barbara Mittler

內容簡介:

Cultural Revolution Culture, often denigrated as nothing but propaganda, not only was liked in its heyday but continues to be enjoyed today. A Continuous Revolution sets out to explain its legacy. By considering Cultural Revolution propaganda art—music, stage works, prints and posters, comics, and literature—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its longue durée, Barbara Mittler suggests that Cultural Revolution propaganda art was able to build on a tradition of earlier art works, and this allowed for its sedimentation in cultural memory and its prolifer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Taking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1966–1976) as her base, Mittler juxtaposes close readings and analyses of cultural products from the period with impressions given in a series of personal interviews conducted in the early 2000s with Chinese from diverse class and generational backgrounds. By including much testimony from these original voices, Mittler illustrates the extremely multifaceted and contradictory nature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both in terms of artistic production and of its cultural experience.

About the Author
Barbara Mittler is Professor of Chinese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Heidelberg, Chair and Institute Director.

系統號:

P-000500

The Role of Japan in Modern Chinese Art

The Role of Japan in Modern Chinese Art

標題:

The Role of Japan in Modern Chinese Art

時間:

January, 2013

出版單位:

(U.S.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作者:

Edit by Joshua A. Fogel

內容簡介:

The modern histories of China and Japan are inexorably intertwined. Their relationship is perhaps most obvious in the fields of political, economic, and military history, but it is no less true in cultural and art history. Yet the traffic in artistic practices and practitioner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remains an understudied field. In this volume, an international group of scholars investigates Japan's impact on Chinese art from the mid-nineteenth century through the 1930s. Individual essays address a range of perspectives, including the work of individual Chinese and Japanese painters, calligraphers, and sculptors, as well as artistic associations,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s, the collotype production or artwork, and the emergence of a modern canon.

About the Author
Joshua A. Fogel is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York University, Toronto, and a specialist in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and political tie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n the modern era.

系統號:

P-000490

Treacherous Translation: Culture, Nationalism, and Colonialism in Korea and Japan from the 1910s to the 1960s

Treacherous Translation: Culture, Nationalism, and Colonialism in Korea and Japan from the 1910s to the 1960s

標題:

Treacherous Translation: Culture, Nationalism, and Colonialism in Korea and Japan from the 1910s to the 1960s

時間:

January, 2013

出版單位:

(U.S.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作者:

Serk-Bae Suh

內容簡介:

This book examines the role of translation—the rendering of texts and ideas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as both act and trope—in shaping attitudes toward nationalism and colonialism in Korean and Japanese intellectual discourse between the time of Japan’s annexation of Korea in 1910 and the passing of the colonial generation in the mid-1960s. Drawing on Korean and Japanese texts ranging from critical essays to short stories produced in the 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periods, it analyzes the ways in which Japanese colonial and Korean nationalist discourse pivoted on such concepts as languag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About the Author
Serk-Bae Suh teaches Korean literature and culture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系統號:

P-000491

Chinese Medicine and Healing: An Illustrated History

Chinese Medicine and Healing: An Illustrated History

標題:

Chinese Medicine and Healing: An Illustrated History

時間:

January, 2013

出版單位: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作者:

Edited by TJ Hinrichs & Linda L. Barnes

內容簡介:

Chinese Medicine and Healing is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to a rich array of Chinese healing practices as they have developed through time and across cultures. Contributions from fifty-eight leading international scholars in such fields as Chinese archaeology, history, anthropology, religion, and medicine make this a collaborative work of uncommon intellectual synergy, and a vital new resource for anyone working in East Asian or world history, in medical history and anthropology, and in biomedicine and complementary healing arts.

This illustrated history explores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a wide range of health interventions, including propitiation of disease-inflicting spirits, divination, vitality-cultivating meditative disciplines, herbal remedies, pulse diagnosis, and acupuncture. The authors investigate processes that contribute to historical change, such as competition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practitioner—shamans, Daoist priests, Buddhist monks, scholar physicians, and even government officials. Accompanying vignettes and illustrations bring to life such diverse arenas of health care as childbirth in the Tang period, Yuan state-established medical schools, fertility control in the Qing, and the search for sexual potenc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The two final chapters illustrate Chinese healing modalities across the globe and address the challenges they have posed as alternatives to biomedical standards of training and licensure. The discussion includes such far-reaching examples as Chinese treatments for diphtheria in colonial Australia and malaria in Africa, the invention of ear acupuncture by the French and its worldwide dissemination, and the varying applications of acupuncture from Germany to Argentina and Iraq.

About the Authors
TJ Hinrichs is Associate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Cornell University.

Linda L. Barnes is Director of the Masters Program in Medical Anthropology and Cross-Cultural Practice, Division of Graduate Medical Sciences at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e holds a joint appointment as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Family Medicine at BUSM, and in the Division of Religious and Theological Studies at Boston University.

系統號:

P-000492

Home and the World: Editing the "Glorious Ming" in Woodblock-Printed Books of the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 Centuries

Home and the World: Editing the "Glorious Ming" in Woodblock-Printed Books of the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 Centuries

標題:

Home and the World: Editing the "Glorious Ming" in Woodblock-Printed Books of the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 Centuries

時間:

January, 2013

出版單位: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作者:

Yuming He(何予明)

內容簡介:

China’s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 centuries saw an unprecedented explosion in the 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 of woodblock-printed books. What can surviving traces of that era’s print culture reveal about the makers and consumers of these books? Home and the World addresses this question by carefully examining a wide range of late Ming books, considering them not merely as texts, but as material objects and economic commodities designed, produced, and marketed to stand out in the distinctive book marketplace of the time, and promising high enjoyment and usefulness to readers. Although many of the mass-market commercial imprints studied here might have struck scholars from the eighteenth century on as too trivial, lowbrow, or slipshod to merit serious study, they prove to be an invaluable resource, providing insight into their readers’ orientations toward the increasingly complex global stage of early modernity and toward traditional Chinese conceptions of textual, political, and moral authority. On a more intimate scale, they tell us about readers’ ideals of a fashionable and pleasurable private life. Through studying these works, we come closer to recapturing the trend-conscious, sophisticated, and often subversive ways readers at this important moment in China’s history imagined their world and their place within it.

About the Author
Yuming He is Assistant Professor of Chinese Literature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系統號:

P-000502

Critics and Commentators: The Book of Poems as Classic and Literature

Critics and Commentators: The Book of Poems as Classic and Literature

標題:

Critics and Commentators: The Book of Poems as Classic and Literature

時間:

December, 2012

出版單位: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作者:

Bruce Rusk

內容簡介:

At once a revered canon associated with Confucius and the earliest anthology of poetry, the Book of Poems holds a unique place in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Since early imperial times it served as an ideal of literary perfection, as it provided a basis for defining shi poetry, the most esteemed genre of elite composition. In imperial China, however, literary criticism and classical learning represented distinct fields of inquiry that differed in status, with classical learning considered more serious and prestigious. Literary critics thus highlighted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Book of Poems and later verse, while classical scholars obscured the origins of their ideas in literary theory.

This book explores the mutual influence of literary and classicizing approaches, which frequently and fruitfully borrowed from one another. Drawing on a wide range of sources including commentaries, anthologies, colophons, and inscriptions, Bruce Rusk chronicles how scholars borrowed from critics without attribution and even resorted to forgery to make appealing new ideas look old. By unraveling the relationships through which classical and literary scholarship on the Book of Poems co-evolved from the Han dynasty through the Qing,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ancient classic was the catalyst for intellectual innovation and literary invention.

About the Author
Bruce Rusk is Associate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Asian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系統號:

P-000503

China's Last Empire: The Great Qing

China's Last Empire: The Great Qing

標題:

China's Last Empire: The Great Qing

時間:

September, 2012

出版單位: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作者:

William T. Rowe

內容簡介:

In a brisk revisionist history, William T. Rowe challenges the standard narrative of Qing China as a decadent, inward-looking state that failed to keep pace with the modern West.

The Great Qing was the second major Chinese empire ruled by foreigners. Three strong Manchu emperors worked diligently to secure an alliance with the conquered Ming gentry, though many of their social edicts—especially the requirement that ethnic Han men wear queues—were fiercely resisted. As advocates of a “universal” empire, Qing rulers also achieved an enormous expansion of the Chinese realm over the course of three centuries, including the conquest and incorporation of Turkic and Tibetan peoples in the west, vast migration into the southwest, and the colonization of Taiwan.

Despite this geographic range and the accompanying social and economic complexity, the Qing ideal of “small government” worked well when outside threats were minimal. But the nineteenth-century Opium Wars forced China to become a player in a predatory international contest involving Western powers, while the devastating uprisings of the Taiping and Boxer rebellions signaled an urgent need for internal reform. Comprehensive state-mandated changes during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were not enough to hold back the nationalist tide of 1911, but they provided a new foundation for the Republican and Communist states that would follow.

This original, thought-provoking history of China’s last empire is a must-read for understanding the challenges facing China today.

About the Author
William T. Rowe is John and Diane Cooke Professor of Chinese History at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系統號:

P-000493

Kniha vrchních písařů

Kniha vrchních písařů

標題:

Kniha vrchních písařů

時間:

July, 2012

出版單位:

Praha: Karolinum

作者:

Olga, Lomová

內容簡介:

Kniha vrchních písařů (Š'-ťi) je základním dílem čínské historiografie. Hovoří o Číně od mytických prvopočátků až po stabilizaci sjednocené říše za císaře Wua dynastie Chan (vládl 140-87 př. n. l) a utváří obraz čínské civilizace, který dodnes určuje pohled Číňanů na vlastní minulost. Její autor S'-ma Čchien (asi 145-86 př. n. l.) prostřednictvím zaznamenaných událostí a osobních poznámek promýšlí otázky běhu dějin, vyšší spravedlnosti i toho, jak se má člověk správně rozhodovat v těžkých situacích.

Český překlad je čtvrtým překladem do evropského jazyka srovnatelného rozsahu, komplexnosti pojetí a bohatství doprovodného aparátu. Obsahuje zhruba jednu čtvrtinu monumentálního díla a výběrem i řazením kapitol se snaží ukázat osobitou kompozici čínského historického spisu, v níž se promítají dobové představy o hierarchicky uspořádaném světě; nalezneme v něm také nejznámější příběhy čínského starověku, z nichž mnohé zlidověly a dodnes slouží jako předloha pro literární a filmová zpracování.

Překladatelka navázala na dílo význačného českého sinologa Timotea Pokory (1928-1985) a do výboru zahrnula čtyři jeho překlady zachované v rukopise. Překlad doprovázejí poznámky a podrobné komentáře, které mají za cíl zprostředkovat pohled čínského čtenáře, utvářený odlišnou tradicí a vlastním filosofickým zázemím. Kniha se tak stává i praktickou ukázkou tradičního čínského přístupu k textu, studiu historie a ke světu. Rozsáhlá úvodní studie o počátcích čínské historiografie navazuje na nejnovější sinologické bádání a uvádí toto téma vůbec poprvé do českého prostředí. Dílo je doplněno rejstříky, mapami a obrazovými přílohami. (výbor z díla čínského historika)

系統號:

P-000679

Picturing the True Form: Daoist Visual Culture in Traditional China

Picturing the True Form: Daoist Visual Culture in Traditional China

標題:

Picturing the True Form: Daoist Visual Culture in Traditional China

時間:

August, 2012

出版單位: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作者:

Shih-shan Susan Huang

內容簡介:

Picturing the True Form investigates the long-neglected visual culture of Daoism, China’s primary indigenous religion, from the tenth through thirteenth centuries with references to both earlier and later times. In this richly illustrated book, Shih-shan Susan Huang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mapping of Daoist images in various media, including Dunhuang manuscripts, funerary artifacts, and paintings, as well as other charts, illustrations, and talismans preserved in the fifteenth-century Daoist Canon. True form (zhenxing), the key concept behind Daoist visuality, is not static, but entails an active journey of seeing underlying and secret phenomena.

This book’s structure mirrors the two-part Daoist journey from inner to outer. Part I focuses on inner images associated with meditation and visualization practices for self-cultivation and longevity. Part II investigates the visual and material dimensions of Daoist ritual. Interwoven through these discussions is the idea that the inner and outer mirror each other and the boundary demarcating the two is fluid. Huang also reveals three central modes of Daoist symbolism-aniconic, immaterial, and ephemeral-and shows how Daoist image-making goes beyond the traditional dichotomy of text and image to incorporate writings in image design. It is these particular features that distinguish Daoist visual culture from its Buddhist counterpart.

About the Author
Shih-shan Susan Huang is Assistant Professor of Art History at Rice University.

系統號:

P-0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