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圖與馬來亞大學攜手舉辦《共享蒼穹》古籍文獻展 跨越時空再現漢字文化風華

國圖與馬來亞大學攜手舉辦《共享蒼穹》古籍文獻展 跨越時空再現漢字文化風華

標題:

國圖與馬來亞大學攜手舉辦《共享蒼穹》古籍文獻展 跨越時空再現漢字文化風華

內容簡介:

為深化國際文化交流與拓展臺灣古籍文獻的國際能見度,國家圖書館與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University of Malaya, UM)攜手合作,於114年6月20日至7月25日,在馬來亞大學總圖書館舉辦《共享蒼穹:中文古籍與文化交流的世界》(A Shared Sky: The World of Chinese Texts and Cultural Exchange)古籍文獻展。開幕式於6月20日上午隆重舉行,吸引近百位嘉賓共襄盛舉,現場氣氛熱烈。

本次展覽主題涵蓋五大面向,從書寫技術的演進、東亞漢字文化圈的知識交流,到東南亞地區的文化互動與臺灣歷史記憶,呈現中文古籍跨越地域與時代的文化價值。展品囊括國圖珍藏復刻古籍、日本、韓國、越南刻本,以及具歷史見證意義的文獻,並特別設計互動體驗區,包括《山海經》拼圖、摺紙船、紀念章與拍貼機等,讓觀眾在沉浸式的觀展體驗中,感受古籍之美與文化魅力,深獲好評。

國家圖書館館長王涵青致詞表示,書籍與閱讀是全人類共通的語言。國圖致力於推動與全球重要圖書館合辦展覽,期望將臺灣典藏的文化珍寶分享到世界各地,讓國際社會更深入認識東方文明的智慧與美感。此次與馬來亞大學再度攜手合作,除深化臺馬雙方學術與文化交流,也象徵著雙方長年友誼的持續與擴展。

開幕式貴賓雲集,馬來亞大學助理副校長林愛蓮教授、文學暨社會科學院院長黃子堅拿督、中華圖書資訊館際合作協會理事長邱子恒教授,以及圖書館與學界代表皆蒞臨現場。我國駐馬來西亞代表處葉非比大使亦應邀出席,並於致詞中高度肯定此次展覽對於促進臺馬文化理解與人民交流所發揮的正面影響。

馬來亞大學助理副校長林愛蓮致詞時表示,馬來亞大學於最新公布的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全球第58名,為馬來西亞在世界排名中最頂尖者,很高興能與國家圖書館一同舉辦此經典展覽。自2015年設立「臺灣漢學資源中心」(Taiwan Resource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TRCCS)以來,與國圖展開多項合作,包括出版品捐贈、紅樓夢展覽、臺灣漢學講座等,對於深化臺馬兩地學術文化交流意義深遠。未來亦期盼雙方合作更緊密,為世界華文學術研究注入更多活力。

本展覽分為五大主題,內容精彩豐富:

1.「方寸之間:書寫與印刷的演變」(Square It Off: The Evolution of Writing and Printing):介紹從甲骨、竹簡到印刷術的演進,展現漢字書寫技藝的歷史發展;

2.「文字世界:中文經典與亞洲文明」(A World of Words: Chinese Texts and Asian Civilization):透過亞洲各地古籍,呈現漢字如何成為文化傳播的媒介;

3.「紙上足跡:古籍中的馬來西亞探險」(Paper Trails: Evidence of Malaysian History in Chinese):透過古籍一窺馬來西亞自古以來綿延不絕的文化交流;

4.「福爾摩沙:發現臺灣之美」(Formosan Footprints: Discovering the Beauty of Taiwan):呈現百年前文人筆下的臺灣地景、歷史與人文紀錄;

5.「珍藏寶庫:特藏精華」(Treasury of Treasures: Highlights from Special Collection):精選國圖館藏之最,展出最早的雙色套印本、最小古籍與《永樂大典》等珍稀書籍。

配合展覽,國圖亦辦理「臺灣漢學講座」,邀請前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黃錦珠教授,講題為《一位晚清女報人的際遇:陳擷芬其人其事》。透過這位晚清先覺女報人的生命歷程,強調她倡導女權、實踐女性自主,並從女學轉向革命思想,最終受限於父權體制抑鬱而終。本場演講內容豐富,現場反應熱絡,充分展現黃教授學術深度與講演魅力。

國圖將持續以文化外交為橋樑,透過典藏與學術推廣,促進臺灣與世界各地在知識與人文領域的深度交流,共同感受古籍文化跨越時空的感動與魅力。

照片說明:《共享蒼穹》古籍文獻展覽開幕典禮

系統號:

O-100242

【徵才】中研院文哲所比較哲學研究室徵聘專任研究人員

標題:

【徵才】中研院文哲所比較哲學研究室徵聘專任研究人員

時間:

2025年7月15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職缺:本所編制內助研究員1名
二、資格:具有博士學位者
三、專業領域:中西比較哲學
四、應備資料:各一式六份(含學術著作)
(一)詳細履歷(請註明碩、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授及博士後研究期間之指導教授姓名)
(二)博士學位證書影本,或博士論文通過證明(有教師資格證書者請加附影本)
(三)未來三年研究計畫
(四)歷年學術著作目錄
(五)重要學術著作(1至3種,含博士學位論文),以外文撰寫者,請附中文摘要。
(六)推薦函(至少需有1封)
五、受理方式:請於2025年7月15日前,備齊上述資料,寄至臺北市南港區(115)研究院路二段128號,中研院文哲所秘書室收,洽詢電話:02-27895713 黃先生;E-mail: hopperan@sinica.edu.tw

系統號:

O-100160

【徵才】中研院文哲所近現代文學研究室徵聘專任研究人員

標題:

【徵才】中研院文哲所近現代文學研究室徵聘專任研究人員

時間:

2025年7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職缺:本所編制內助研究員1名
二、資格:具有博士學位者
三、專業領域:現當代華語文學研究
四、應備資料:各一式六份(含學術著作)
(一)詳細履歷(請註明碩、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授及五年內博士後研究期間之指導教授姓名)
(二)博士學位證書影本,或博士論文通過證明。(有教師資格證書者請加附影本)
(三)未來三年研究計畫
(四)歷年學術著作目錄
(五)重要學術著作(1至3種,含博士學位論文),以外文撰寫者,請附中文摘要。
(六)推薦函(至少需有1封)
五、受理方式:請於2025年7月31日前,備齊上述資料,寄至臺北市南港區(115)研究院路二段128號,中研院文哲所秘書室收,洽詢電話:02-27895713 黃先生;E-mail: hopperan@sinica.edu.tw

系統號:

O-100159

【徵才】中研院近史所誠徵編制內研究人員

標題:

【徵才】中研院近史所誠徵編制內研究人員

時間:

2025年8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職缺:本所編制內研究人員(助研究員、副研究員或研究員,相當於大學之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二、學科範圍:近代史研究。
三、應徵資格:
1. 具有國內、外博士學位,或預定於2026年8月31日前獲得博士學位者。
2. 具備學術中文之工作能力者。
3. 申請資格及所需經歷條件,請查閱中央研究院研究所組織規程第七條至第九條規定。(連結:https://www.sinica.edu.tw/CP/420)
4. 依「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目前未開放大陸籍人士申請。

四、應備文件:
1. 詳細履歷(請列明學科專長及語文能力)及全部學術著作目錄。
2. 博士學位證書影本或由指導教授出具將可於2026年8月31日前獲得博士學位之證明函。
3. 送審著作(可含學位論文/不含書評)至多5項。若使用中、英文以外之文字,請附中文或英文摘要。尚未取得博士學位證書者,其送審著作應包含博士論文初稿或部分章節。
4. 推薦函3封。
5. 研究計畫(至多5頁)。

五、申請方式:線上申請,請登入本所網站(https://www.mh.sinica.edu.tw/PGSysResearchers_Apply.aspx)。
六、申請日期:即日起至2025年8月31日止。

七、注意事項:
1. 完成線上申請後,請於截止日前將上述四、應備文件紙本1份(除推薦函外),寄達至:台北市南港區115201研究院路2段128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秘書室黃玟曄小姐收(聯絡電話:886-2-2789-8201;傳真:886-2-2789-8221)。
2. 推薦函3封,請於截止日前由推薦人簽名並以電子郵件逕行傳送:huangwenyeh@gate.sinica.edu.tw,或郵寄上述地址。

八、聘用及待遇:
1. 依照「中央研究院研究所組織規程」及相關辦法聘任之。
2. 本院工作環境優良,有新進研究人員福利;本所亦將提供新進研究人員充裕之研究資源及相關經費,以利啟動研究工作。

系統號:

O-100204

【徵才】臺灣大學中文系徵聘專任教師

標題:

【徵才】臺灣大學中文系徵聘專任教師

時間:

2025年8月15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聘用單位:文學院中國文學系
二、職稱:專任教師(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
三、名額:2至3名,國籍不限
四、應徵時間:即日起至民國114年8月15日止
五、預定起聘時間:民國115年8月1日起聘

專長領域:研究專業領域屬下列其中一項者:
1、聲韻學、訓詁學、語言學、文字學
2、古典文學(古文、文學批評優先)
3、經學、學術思想(先秦兩漢優先)
4、近現代文學

應檢具資料:請詳參臺大中文系官網

郵寄地點收件人:民國114年8月15日(週五)以前(限以紙本郵寄、郵戳為憑),以掛號寄至(106)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臺大中文系第五研究室(封面務請註明應徵者姓名及應徵中文系專任教師字樣)。逾期不予受理。

聯絡人:唐凰禎助教
電話:(02)33664001
傳真:(02)23635647
Email: rabby@ntu.edu.tw

系統號:

O-100267

【徵才】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徵聘專任教師

標題:

【徵才】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徵聘專任教師

時間:

2025年8月20日截止

報導者:

臺大歷史系

內容簡介:

一、徵聘領域:
世界史範疇:以「歐洲史、美洲史、東南亞史」為優先。
中國史範疇:以「上古史、魏晉南北朝史、明清史、中國近現代史」為優先。
臺灣史範疇:以「早期臺灣史、十九世紀臺灣史、日治臺灣史」為優先。

二、申請資格:
(一)具備國內外歷史學相關博士學位者(如最高學歷為本校授予,遞件申請時須於離校後在本校以外機關學校從事與教學、研究相關之工作兩年以上)。
(二)任職國內外各大學或學術研究機構之專職教學或研究人員。
(三)中文非母語者,宜具備基礎中文溝通和文書能力。

三、應徵資料:
1. 應徵申請表(表格請自本系網頁下載)
2. 個人履歷(含完整著作目錄)
3. 最高學位證書影本(已通過論文口試,確定可於2026年7月31日前取得學位,則得先繳校方權責單位開具之臨時學位證明正本)
4. 碩、博士學位之成績單(正本。無成績單者,應附校方開具之修業證明)
5. 擬開必修課程與專門科目各一門之課程大綱
6. 研究旨趣與教學理念之說明
7. 代表著作2至3篇(必須為2021年8月以後出版);應徵助理教授等級者,得以其博士學位論文為代表作送審(必須為2021年8月以後獲得學位者)
8. 推薦信兩封(請推薦人直接將親簽信函之電子檔,寄發至以下信箱)
9. 參考著作(必須為2019年8月以後出版)
10. 教師證書影本、和經歷證件影本
11. 護照(外國籍者)

四、申請方式:申請資料請依上述排序,以電子檔方式(檔案類型為PDF),由申請人以電子郵件寄發至歷史系公務信箱:history@ntu.edu.tw,同時副本:jhhwang@ntu.edu.tw,若檔案大小超過10MB,請放置雲端,並檢附連結供下載。電子郵件主旨請註明「應徵歷史系教師-應徵者姓名」。
收件截止日:2025年8月20日止,資料不完整者不予處理。

五、起聘日期:2026年8月1日

六、通過第一階段徵選者,本系將另行通知繳交紙本著作及安排演講,大約在2025年12月上旬(旅費尚請自理)。若未克參加,視同放棄應徵。

公務信箱:history@ntu.edu.tw
電子信箱:jhhwang@ntu.edu.tw
電話:+886 2-33664703
傳真:+886 2-23620028

系統號:

O-100259

【徵才】臺灣大學哲學系徵聘專任教師

標題:

【徵才】臺灣大學哲學系徵聘專任教師

時間:

2025年9月15日截止

內容簡介:

資格:具有哲學或相關領域博士學位
職位:助理教授
名額:1名
專長領域:倫理學
除領域專長外,原則上應具有華語教學能力,並能擔任本系必修課程之教學。
申請資料:請詳參臺大哲學系官網
申請截止日期:申請資料須於2025年9月15日下午5時前送達本系
收件時間:2025年7月15日起至9月15日止
預定起聘日期:2026年8月1日
郵寄收件地址:106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辦公室
連絡電話:886-2-33663396
傳真:886-2-23636269
E-mail:julie@ntu.edu.tw
Website:https://philo.ntu.edu.tw/

系統號:

O-100157

【徵才】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誠徵原住民領域教師

標題:

【徵才】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誠徵原住民領域教師

時間:

2025年7月31日截止

報導者:

臺灣師大歷史學系

內容簡介:

一、 職級及名額:專任或專案助理教授(含)以上教師1名。
二、 資格:
1、具博士學位,學術專長為原住民歷史、族群、社會與文化,並可協助原住民師資培育課程者。
2、應徵者除✽「初任教師」外,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三年內有正式出版之專書,並檢附審查意見及通過出版之相關證明。
(2)最近三年發表二篇SCI、SCIE、SSCI、TSSCI、EI、A&HCI、民國一百零五年新制THCI(原THCI Core)或SCOPUS等索引收錄之學術性期刊論文,且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
(3)最近三年至少主持2個國科會研究計畫。
(4)傑出專業實務表現,並檢附相關證明。
前述期刊論文及國科會研究計畫,得相互折抵。
3、其最高學歷若為本校授與者,應具有與任教科目性質相近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或職務資歷二年以上。
✽「初任教師」係指自獲得博士學位起至本系對外公告日止,2年內(不含男性兵役年資)未有專科以上學校專任教師年資者。
三、 應繳資料:
1、 個人學經歷表、學位證書影本。
2、 代表著作(請標記)及近三年內相關論著各五份,並附中文摘要,「初任教師」可以博士論文為代表著作。(上述1、2項之「應徵教師學經歷表」請從本系網頁公告下載填寫)
3、 著作目錄及博士修業成績單。
4、 擬開課程綱要。
四、申請時間:自即日起至民國114年7月31日(星期四)止。(以郵戳為憑)
五、聯絡地址:10610臺北市和平東路1段162號(請註明「應徵教職:『原住民領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網址:www.his.ntnu.edu.tw
電話:(02)7749-1506
傳真:(02)2363-3032
E-Mail: t23028@ntnu.edu.tw
連絡人:李小姐

系統號:

O-100253

【徵才】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誠徵世界史領域教師

標題:

【徵才】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誠徵世界史領域教師

時間:

114/06/20-114/07/31

報導者:

臺灣師大歷史學系

內容簡介:

一、 職級及名額:專任或專案助理教授(含)以上教師1名。
二、 資格:
1、具博士學位,學術專長為世界史(以美洲史、德國史、東南亞史、俄國史為優先)領域者,以能全英語授課者為佳。
2、應徵者除✽「初任教師」外,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三年內有正式出版之專書,並檢附審查意見及通過出版之相關證明。
(2)最近三年發表二篇SCI、SCIE、SSCI、TSSCI、EI、A&HCI、民國一百零五年新制THCI(原THCI Core)或SCOPUS等索引收錄之學術性期刊論文,且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
(3)最近三年至少主持2個國科會研究計畫。
(4)傑出專業實務表現,並檢附相關證明。
前述期刊論文及國科會研究計畫,得相互折抵。
3、其最高學歷若為本校授與者,應具有與任教科目性質相近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或職務資歷二年以上。
✽「初任教師」係指自獲得博士學位起至本系對外公告日止,2年內(不含男性兵役年資)未有專科以上學校專任教師年資者。
三、 應繳資料:
1、 個人學經歷表、學位證書影本。
2、 代表著作(請標記)及近三年內相關論著各五份,並附中文摘要,「初任教師」可以博士論文為代表著作。(上述1、2項之「應徵教師學經歷表」請從本系網頁公告下載填寫)
3、 著作目錄及博士修業成績單。
4、 擬開課程綱要。
四、申請時間:自即日起至民國114年7月31日(星期四)止。(以郵戳為憑)
五、聯絡地址:10610臺北市和平東路1段162號(請註明「應徵教職:『世界史領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網址:www.his.ntnu.edu.tw
電話:(02)7749-1506
傳真:(02)2363-3032
E-Mail: t23028@ntnu.edu.tw
連絡人:李小姐

系統號:

O-100254

【徵才】政治大學臺史所徵聘專任教師

標題:

【徵才】政治大學臺史所徵聘專任教師

時間:

2025年9月10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名額:1名
二、專長領域:臺灣近現代史相關
三、資格:
1.具歷史或相關系所博士學位(以能夠聽、說、寫中文為基本語言要求)
2.應徵截止日前5年內,具備以下條件至少一項:
(1) 經審查並正式出版或已被接受且出具證明將定期發表之論文。
(2) 經審查正式出版,並檢附審查及公開發行證明之專門著作。
四、申請文件:請詳參政大臺史所官網
五、聯絡地址:
116 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電話:02-29393091轉63691張助教
電子郵件:formosa@nccu.edu.tw
六、截止日期:2025年9月10日前送達本所
七、預定起聘日期:2026年2月1日或2026年8月1日

※申請文件請擇一方式提供:
1.以電子郵件寄送電子檔。
2.以電子郵件寄送可供下載之電子檔雲端連結。
3.以掛號郵件寄送電子檔之USB等儲存設備。

上述申請資料,請主動與本所承辦人員確認是否收訖;相關資料一律不退件;進入第二階段甄選者,請優先參加實體面試,因故無法參加時,得經本所同意以視訊方式參與。

系統號:

O-100158

【徵才】滋賀大学准教授または講師(漢文学)

標題:

【徵才】滋賀大学准教授または講師(漢文学)

時間:

2025年8月19日截止

內容簡介:

[仕事内容・職務内容]
[専門分野]
漢文学

[仕事内容(業務内容、担当科目等)]
主な担当予定科目
(教育学部)
漢文学概論、漢文学講読、漢文学特殊講義、漢文学演習、漢文学研究I・II・中等国語科教材内容論I・II、初等国語科内容学(オムニバス形式)、卒業論文 等

(教職大学院担当科目)
古典教育と教材開発研究(オムニバス形式)
※教職大学院の科目については、応募条件(3)に記載しているとおり、採用時にご担当いただくことが難しい場合、近い将来ご担当いただく予定のものです。

上記の授業を担当するほか、各種学内業務を担当し、本学の管理運営業務に携わっていただきます。

応募資格
[応募に必要な学歴・学位]
博士 / 修士

[説明]
応募条件
以下、(1)~(6)を、すべてを満たす者
(1)博士の学位を有する方または同等以上の研究業績を有する方
(2)実践的研究の基盤となる専門分野の教育を行うことに意欲のある方
(3)教職大学院での指導を行える方、もしくは近い将来に指導ができる方
(4)附属学校および地域との教育連携に積極的に取り組める方
(5)学生の教育実習に関する指導・助言ができる方
(6)兵庫教育大学大学院連合学校教育学研究科での指導を行える方、もしくは近い将来に指導ができる方

[応募書類]
履歴書 : 郵送
本学部所定様式

業績リスト : 郵送
本学部所定様式

その他の郵送書類
(1)履歴書(本学部所定様式)
(2)研究業績一覧、教育実践に関する論文等(本学部所定様式) 
(3)(2)にあげた研究業績の現物またはコピー
(4)これまでに行った研究の概要(A4用紙1枚程度)
(5)これからの研究及び教育に関する抱負(A4用紙1枚程度)
(6)写真(4 × 3cm)1枚(裏面に氏名を記載し履歴書にクリップ留めのこと)

[応募書類の返却]
その他
書類等は原則として返却いたしませんので、予めご了解ください。 応募書類の返却が必要な場合は、応募時にその旨明記してください。

[応募書類の提出方法(郵送書類)]
〒520-0862 滋賀県 大津市平津二丁目5番1号
国立大学法人滋賀大学教育学部長
特記事項 : *封筒に「公募(国語)」と朱書きし、郵送の場合は書留郵便で送付すること。

滋賀大学教育学部総務係
Tel: 0775377704
Email:syomu@edu.shiga-u.ac.jp
滋賀大学教育学部 国語専攻 松丸真大
Email: matumaru@edu.shiga-u.ac.jp

系統號:

O-100266

【獎助】CUHK visiting fellowship programme 2026

【獎助】CUHK visiting fellowship programme 2026

標題:

【獎助】CUHK visiting fellowship programme 2026

時間:

2025年7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The 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ICS)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HK) invites applications for the Visiting Fellowship Programme. This Programme aims to support scholars in Chinese Studies to visit and conduct research at CUHK for a period of 3 to 4 months during the academic year either from January to April, or September to December. While in residence, the visiting fellow is expected to interact with colleagues at CUHK, conduct and present his/her research, and work on a publication project.

Deadline: 31 July 2025. Selection will be made on a competitive basis.

系統號:

O-100205

【獎助】臺灣哲學學會「紀念蔣年豐教授哲學博士論文獎」論文甄選

標題:

【獎助】臺灣哲學學會「紀念蔣年豐教授哲學博士論文獎」論文甄選

時間:

2025年8月30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參加資格:
(一)凡於2022年8月1日起至2025年7月31日止自中華民國國內已立案大學之博士班畢業,並取得證書者,得參加本屆紀念蔣年豐教授哲學博士論文獎論文甄選。
(二)不限哲學研究所之畢業生,惟論文應具哲學性。
二、參加辦法:
請於截止日期 2025年8月30日以前,將博士畢業論文全文電子檔案,並檢附該論文之博士學位畢業證書影本乙份,以電子郵件寄至:tpa.staff1@gmail.com。信件主旨請註名「蔣年豐博士論文獎:論文甄選」。
三、獎勵方式:
(一)獎項名額共設置兩名,將依評選結果各頒授傑出獎一名(獎金新台幣貳萬伍仟元整)、優秀獎一名(獎金貳萬元整),得視實際情況略做調整或從缺。
(二)頒發中英文獎狀,並於本會網站上公佈獲獎名單。
(三)獲獎者應接受本會安排,於當年度台哲會學術研討會上發表論文。

備註
(一)本獎獎金係由蔣年豐教授捐贈專款授予,獎狀頒發及評選等則由臺灣哲學學會另組評審委員會綜理之。
(二)聯絡請洽臺灣哲學學會執行秘書(電郵:tpa.staff1@gmail.com)。

系統號:

O-063275

【獎助】臺灣哲學學會2025年南海碩士論文獎論文甄選

標題:

【獎助】臺灣哲學學會2025年南海碩士論文獎論文甄選

時間:

2025年8月30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參加資格:
(一)凡於2022年8月1日起至2025年7月31日止自中華民國國內已立案大學之碩士班畢業,並取得證書者,得參加本屆碩士畢業論文甄選。
(二)不限哲學研究所之畢業生,惟論文應具哲學性。每篇論文限投一次。

二、參加辦法:
請於截止日期 2025年8月30日以前,將碩士畢業論文全文電子檔案,並檢附該論文之碩士學位畢業證書影本乙份,以電子郵件寄至:tpa.staff1@gmail.com。信件主旨請註名「南海碩士論文獎:論文甄選」。

三、獎勵方式:
(一)依評選結果分別授以傑出獎一名(獎金新台幣貳萬元整)、優秀獎一名(獎金新台幣壹萬伍仟元整)及佳作獎兩名(獎金新台幣壹萬元整),得視實際情況略做調整或從缺。
(二)頒發中英文獎狀,並於本會網站上公佈獲獎名單。
(三)獲獎者應接受本會安排,於當年度台哲會學術研討會上發表論文。

備註:
(一)本獎獎金係由「南海文教基金會」授予,獎狀頒發及評選等則由臺灣哲學學會另組評審委員會綜理之。
(二)聯絡請洽臺灣哲學學會執行秘書(電郵:tpa.staff1@gmail.com)。

系統號:

O-063277

【徵稿】《海外華人學術叢書》徵稿啟事

標題:

【徵稿】《海外華人學術叢書》徵稿啟事

內容簡介:

為推動海外華人研究,臺大出版中心與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合作推出「海外華人學術叢書」,出版具有原創性和獨特學術貢獻的中文專著。

本叢書的編輯委員會由新臺兩地的學者組成,並聘請了海外華人研究領域蜚聲國際的專家學者擔任顧問。
叢書園地公開,設有嚴謹客觀的審查機制與專業完整的編輯服務,主要涵蓋海外華人歷史、文學、文化、語言,也包括社會科學相關的研究。
本叢書長期徵稿,來稿隨到隨審,誠摯歡迎世界各地各界先進賢達踴躍賜稿!

編輯委員會:
王昌偉(主席) 國大中文系教授
李育霖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周陶沫 國大中文系副教授
徐蘭君 國大中文系副教授
高嘉謙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黃賢強 國大中文系教授
曾昭程 國大中文系助理教授
劉序楓 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鍾淑敏 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顧問:
丁荷生 國大中文系教授
王德威 哈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學系講座教授
王賡武 新加坡國立大學講座教授
李豐楙 中研院院士
施蘊玲 京都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教授
容世誠 國大中文系教授
(以上依姓氏筆畫排列)

注意事項:
• 本叢書不收英文書稿、譯稿、會議論文合集。
• 本叢書僅收未曾出版的書稿,請勿一稿多投。

來稿電子檔請寄:chsbox9@nus.edu.sg,請在標題註明投稿「海外華人學術叢書」。

稿約及撰稿格式等相關資料請見以下網址:
https://press.ntu.edu.tw/tw/about/index.php?act=publication&refer=%E6%B5%B7%E5%A4%96%E8%8F%AF%E4%BA%BA%E5%AD%B8%E8%A1%93%E5%8F%A2%E6%9B%B8%E5%BE%B5%E7%A8%BF

系統號:

O-100241

【徵稿】《清華中文學報》第三十四期徵稿啟事

標題:

【徵稿】《清華中文學報》第三十四期徵稿啟事

時間:

全年徵稿

內容簡介:

歡迎海內外學者(含博士候選人)賜稿,本刊全年徵稿,隨到隨審,審稿期約三個月。本刊另規劃「思想史關鍵詞研究」專題,預計於2025年12月出刊,敬邀海內外學界先進惠賜鴻文,截稿時間為2025年1月15日。

賜稿可將紙本寄至:30013新竹市光復路二段101號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或用電子郵件發至thjcl@my.nthu.edu.tw。

系統號:

O-100264

【徵稿】《成大中文學報》第93期徵稿

標題:

【徵稿】《成大中文學報》第93期徵稿

時間:

2026年1月15日截止

內容簡介:

對於中國傳統佛教義學僧人或學人而言,解經是其研習佛法、辨正義理與宗教實踐的方法。一般而言,解經之目的在於透過對於文本的批判性解讀與詮釋,揭露隱蔽於經典文本中的真理,從而形成一種知識典範。但中國佛教的解經傳統除了義理辨析的知識型態之外,也具有由知識而解脫的實踐意蘊。

中古佛教的解經有隨文釋義的章句、義疏以及敘明經文大意之標位等形式。這些解經形式是在準確理解與詮釋經典的原則下所進行。隋唐之際,天台智顗的五重玄義所揭之教相判釋、三論吉藏與華嚴法藏從不同經典交互詮釋的以經解經,均是透過不同的解經方法或策略為自身思想提供合理性的解釋。近代中國的解經受到西方與日本佛學研究方法的影響,轉以史學為基石,融合經學、語言學與文獻學的方法詮解佛教經論,發展出與傳統解經相異的、以現代學術的客觀原則為基礎的解經型態。然而,這不意味佛教由義理而實踐的解經方法在現代性的語境下被稀釋了,兼具現代學術方法與佛教正信的解經形式仍深刻地影響當代佛教學者的思想與方法。

解經是中國佛教思想的發展重要途徑,舉凡經文釋義、義理融攝、思想論辯,均是對佛教經論之理解與詮釋的動態活動與歷程。當代學者更從詮釋學、現象學、形上學、知識論、倫理學……等多元的方法論來詮釋佛教經論。佛教解經學也因此呈現多元的學術風貌。據此可知,傳統到現代的佛教解經方法,不但豐富了佛教經典詮釋的內容,也產生了理論與實踐等不同面向的詮釋效應。因此,《成大中文學報》特別策劃「中國佛教解經學與當代詮釋」專題,邀請海內外專家學者就傳統到現代的中國佛教解經學進行研討。擬定相關研究主題如下:

一、中國佛教各學派的解經體例、方法與特徵
二、中國佛教思想發展與經典詮釋之關係的系譜考察
三、中國佛教解經與宗義的交互辯證
四、中國佛教解經學的理論與實踐
五、近代中國佛教解經學的轉型與省思
六、中國佛教解經學與詮釋學
七、中國佛教解經學與跨文化對話
八、中國佛教解經學的當代應用及其價值

歡迎海內外學者先進,惠賜 鴻文。

出刊卷期:第 93 期(中華民國 115 年 6 月)
來稿電子檔請寄:nckujcl@ncku.edu.tw
稿約及撰稿格式網址:https://chinese.ncku.edu.tw/p/405-1142-249289,c10348.php?Lang=zh-tw

系統號:

O-100156

【徵稿】《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第48期徵稿公告

標題:

【徵稿】《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第48期徵稿公告

報導者:

陳乃慈

內容簡介: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第48期徵稿公告(詳細請參本刊網站),本期專題徵稿為:古典詩學研究的轉向,除專題論文外,亦歡迎其他學術論文賜稿本刊。

系統號:

O-100161

【徵稿】《臺灣詩學學刊》第46期徵稿

標題:

【徵稿】《臺灣詩學學刊》第46期徵稿

時間:

2025年8月5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本刊是通過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評比之現代詩學術期刊,經審定認證為「文學一」類第三級。每年刊行兩期,逢五月、十一月出刊,園地公開,歡迎投稿,唯不接受任何已刊登之文章。

二、本刊持續徵求以下各類中文稿件:
(一)專題論文:凡涉及「AI‧詩圖共創」、「八〇、九〇世代詩人論」、「域外之眼看臺灣詩」之研究主題皆可,兩萬五千字為限。
(二)一般論文:凡與現代詩研究相關之學術論文,兩萬字為限。
(三)深度書評:現代詩相關出版物之評論,五千字為限。
(四)詩學現場:現代詩活動報導及反思,四千字為限。

三、論文來稿請依「《臺灣詩學學刊》論文撰稿格式」撰寫。文章中牽涉著作權之處(如圖片及較長篇之引文),請事先取得原作者或出版者之書面同意書,本刊不負著作權責任。本刊接受撰寫中或已完成的學位論文之部份篇章,但同一本學位論文最多刊登其中一章,且必須於投稿論文註解中予以說明。

四、本刊之學術論文採匿名審稿制,論文稿件需經兩位以上專家學者審查通過後,方予刊登。論文來稿請以Word檔案格式儲存後,寄至本刊編輯部信箱:taiwanpoetryedit@gmail.com。

五、本刊隨時接受來稿,隨到隨審,並將儘速通知初步審查結果,刊登時間則依來稿先後、評審進度及本刊出版時間而定。投稿者若需相關投稿、審查通過與刊登證明,本刊可予以開列。經通過刊登的稿件,將致贈作者當期學刊兩本。著作權仍歸作者所有,但本刊得將部分內容或全文在《臺灣詩學學刊》相關網站、專頁與資料庫上公開。

六、如有任何投稿或刊稿問題,歡迎以電子郵件聯繫本刊編輯部。第四十六期截稿日為二〇二五年八月五日。

系統號:

O-100390

【徵稿】《民俗曲藝》華人佛教儀式專題徵稿啟事

標題:

【徵稿】《民俗曲藝》華人佛教儀式專題徵稿啟事

時間:

2025年7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專題摘要投稿截止日期2025年7月31日
專題論文截稿日期2025年12月31日

《民俗曲藝》期刊策畫華人佛教儀式專題,歡迎學者踴躍投稿摘要。本專題徵求內容,涵括以文本為基礎探討華人佛教儀式歷史變遷,或是透過人類學視角,考察當代儀式實踐。本專題鼓勵發掘佛教與道教儀式傳統之間可能的連結,並深入探討民間佛教法師(folk Buddhist ritual masters)所承襲的儀式體系,例如普庵教與「阿吒力教」等。本專題亦特別關注,由出家僧尼或俗家佛教法師(如臺灣喪葬儀式專家「釋教」法師、廣東「香花和尚」等),兩者執行佛教儀式之間的關連。

「華人佛教儀式」專題由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謝世維教授和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東亞系夏維明 (Meir Shahar) 教授策劃、主編。有意投稿者請於2025年7 月31日前將論文題目及摘要 (中文摘要500字以內,或英文摘要300字以內均可),email 至《民俗曲藝》編輯委員會收 (shihhoch@ms6.hinet.net),編委會將回覆是否符合專題徵求。投稿信請註明姓名、電子郵件信箱、通訊地址、手機/電話等資訊,以便連絡。「華人佛教儀式」專題論文截稿日期為2025年12月31日。論文撰述規定請參見「投稿需知」 (https://www.shihhochengfoundation.org/style-guide.html )。

The Journal of Chinese Ritual, Theatre and Folklore (Min-su chū-i 民俗曲藝) invites proposals for a special issue on Chinese Buddhist Ritual. Contributions might cover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Chinese Buddhist rites (relying upon textual evidence), or else explore their contemporary practice (employing an anthropological field-work perspective). Papers that explore the possible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Buddhist and the Daoist ritual traditions are especially welcome, as are studies on folk Buddhist ritual masters (民間佛教法師) belonging to such ritual traditions as the Pu’an Sect 普庵教and the so-called “Religion of the Ācāryas” (阿吒力教). The special issue is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papers that expl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Buddhist rituals as practiced by monks (and nuns) and Buddhist rituals as practiced by lay Buddhist ritual masters (俗家佛教法師), such as the Taiwanese funerary specialists of the “Śākyamuni Religion” (釋教), and the Guangdong “Incense and Flower Monks” (香花和尚).

This special issue on “Chinese Buddhist Ritual” will be edited by Dr. Hsieh Shu-wei (Professor, Graduate Institute of Religious Studies, Chengchi University) and Dr. Meir Shahar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Studies, Tel Aviv University). The Journal invites potential contributors to submit abstracts, either in Chinese (up to 500 words) or English (up to 300 words), to the Editorial Board at shihhoch@ms6.hinet.net by July 31, 2025. Selected contributors will be required to submit full papers by December 31, 2025. For more details on the submission process, including our style requirements, please refer to Information for Authors at https://www.shihhochengfoundation.org/style-guide.html.

系統號:

O-10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