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中研院社會所蔡友月副研究員獲聘為長聘副研究員

標題:

中研院社會所蔡友月副研究員獲聘為長聘副研究員

內容簡介: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蔡友月副研究員奉核定為該所長聘副研究員,聘期自114年8月1日起至123年8月31日止。蔡友月教授係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博士 ,研究領域為醫療社會學、科技與社會、臺灣原住民健康與認同等,簡歷及學術著作請參考:https://www.ios.sinica.edu.tw/fellow/yuyuehtsai

系統號:

H-062972

中研院文哲所鍾振宇副研究員升等為研究員

標題:

中研院文哲所鍾振宇副研究員升等為研究員

內容簡介: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鍾振宇副研究員奉核定為研究員,聘期自114年3月26日起至123年8月31日止。鍾振宇教授係德國伍珀塔爾大學哲學系博士,研究領域為先秦道家等,簡歷及學術著作請參考:https://www.litphil.sinica.edu.tw/members/c50bec6b-0f44-4806-b6d6-a917664336b9?page_id=13

系統號:

H-062973

中研院史語所顏世鉉副研究員升等為研究員

標題:

中研院史語所顏世鉉副研究員升等為研究員

內容簡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顏世鉉副研究員升等為研究員,聘期自114年3月26日起至117年5月31日止。顏世鉉教授係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研究領域為古文字學等。簡歷及學術著作請參考:https://www1.ihp.sinica.edu.tw/Fellows/Shih-hsuan_Yen

系統號:

H-062974

中研院史語所聘請葉光輝教授為兼任研究員

標題:

中研院史語所聘請葉光輝教授為兼任研究員

內容簡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葉光輝教授奉核定為兼任研究員,聘期自114年3月1日起至115年7月31日止。葉光輝教授係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博士,研究領域為本土心理學、家庭心理學、性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簡歷及學術著作請參考:https://ncl.taipei/2i

系統號:

H-062975

臺灣著名隋唐史學家,中國文化大學王吉林榮譽教授逝世

標題:

臺灣著名隋唐史學家,中國文化大學王吉林榮譽教授逝世

內容簡介:

【臺灣唐史學巨擘王吉林教授逝世,享壽 88 歲 】
——回顧其生平、學術成就與史學傳承

臺灣著名隋唐史學家、中國文化大學榮譽教授王吉林先生,於 2025 年 4 月18 日清晨辭世,享壽 88 歲(1938~2025)。
王教授畢生致力於唐代政治史研究,教澤深遠,桃李滿門,是臺灣中古史學界最具代表性的學者之一,其離世不僅是學術界的重大損失,亦是一個世代歷史學精神的落幕。

王吉林教授 1938 年生於山東平度,自幼立志從事史學研究。民國五十一年自臺灣師範大學史地系畢業後服預官役。民國五十四年考入中國文化學院史學研究所,開始其專職研究生涯。他曾在中國文化大學校內專訪中回憶當年在華岡求學的日子:「因為那時很窮,沒有收入。我就依規定專心當學生,埋頭念書,也很少下山。」民國五十七年進入文化大學博士班,並於民國六十一年取得博士學位。自此展開數十年的學術與教學生涯,從助教、講師、教授至教務長、史學研究所所長與文學院院長,王教授始終耕耘於中國文化大學的華岡校園,對校務與學術發展均有重大貢獻。他曾自述:「我從民國五十四年進學校當研究生開始,從沒有離開過文大,可以說見證華岡的五十年。」

王教授的學術研究以唐代政治制度與權力結構為核心,尤其著重君相關係、制度變遷與政局互動的深層剖析。他代表作《唐代宰相與政治》(大陸簡體版名為《君相之間:唐代宰相與政治》)被譽為解讀唐代政治權力運作的關鍵著作,奠定其在唐史學界的核心地位。他的研究不僅限於政治制度,更拓及邊疆民族關係與社會文化史,作品如《唐代南詔與李唐關係之研究》、 《安史之亂後的北庭》》等等,皆為探討唐代對外互動與區域治理的重要成果。

其學術視野亦深具開創性。他指導學生涵蓋多元議題,如經濟、法律、宗教與性別史,拓展唐史研究的深度與廣度。他強調「歷史是人性與社會潮流的真實寫照」,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從制度背後看見人性的掙扎,從人物選擇中理解歷史的可能性。這樣的教學理念,使其門下學人多成為臺灣唐史研究的中堅力量。自 1979 年至 2010 年間,王教授共指導超過百篇碩、博士論文(含碩士論文 71 篇,博士論文 54 篇),學生遍布海內外學術機構。

王吉林教授以其嚴謹治學、深厚學養與溫和人格,樹立了一代史學家的典範。他的離去,固然令人哀傷,然其思想與精神,已透過其著作與弟子代代相傳,將持續照耀歷史學的道路,啟發未來無數的研究者。

本則消息文字引自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臉書粉絲專頁。

系統號:

H-063029

中國文學研究者,御茶水女子大學佐藤保名譽教授逝世

標題:

中國文學研究者,御茶水女子大學佐藤保名譽教授逝世

內容簡介:

中國文學研究者,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學佐藤保名譽教授於本年3月3日逝世。佐藤教授出生於1934年,東京大學大學院求學期間師承中國學專家倉石武四郎博士。曾任教於國學院大學、御茶水女子大學、二松學舍大學,並擔任過御茶水女子大學校長,積極培育後進。佐藤教授在中國古典詩與中日文化交流方面貢獻卓著,歷任相關研究機構要職,於2009年獲得日本政府頒贈瑞寶重光勳章。






職を歴任されました。長きにわたり日本の学術界、教育界を牽引してこられ、2009 年に瑞
宝重光章を受章されたことは、先生の輝かしいご功績を物語るものであります。
ご専門である中国古典詩研究、日中文化交流研究においては、第一人者として数多くの
貴重な研究成果を発表されました。『中国古典詩学』『宋詩:附金』などのご著書、『鳳よ鳳
よ ― 中国文学における〈狂〉』『ああ哀しいかな ― 死と向き合う中国文学 ― 』などの
編著は、先生の深い学識と探求心の結晶であり、漢詩漢文の世界に不滅の足跡を残されま
した。その学恩を受けた者は数知れず、先生の研究は今後も国内外の多くの研究者にとっ
て道標となり続けることでしょう。

系統號:

H-060237

俄羅斯漢學家、詩人暨翻譯家謝爾蓋・托洛普采夫教授逝世

標題:

俄羅斯漢學家、詩人暨翻譯家謝爾蓋・托洛普采夫教授逝世

內容簡介:

著名俄羅斯漢學家、詩人暨翻譯家謝爾蓋・托洛普采夫(Торопцев С.А.),本年1月辭世。托洛普采夫教授生於1940年,曾隨同外派中國的父親前往上海與北京就學。1967年進入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任教,歷經助理研究員、高級研究員、首席研究員與資深首席研究員等職位。

托洛普采夫教授最大的成就是將李白的詩作翻譯成俄語,並以親力親為的方式追索李白的足跡,力求翻譯的精確與優美。著作《中國盛世詩人:李白詩五百首》獲得中、俄學界高度評價。

系統號:

H-062953

文史學者,北京大學科學技術與醫學史系陳昊副教授逝世

標題:

文史學者,北京大學科學技術與醫學史系陳昊副教授逝世

內容簡介:

北京大學科學技術與醫學史系陳昊副教授,於2025年4月17日在北京不幸辭世,終年41歲。
陳教授係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研究領域為圍繞著3至13世紀的中國醫學史、知識史和文化史展開,關心的問題包括醫學知識群體的歷史、醫療和信仰的歷史、寫本和早期印本時代的書籍史,以及中國古代社會面對疾疫等災難時的應對和集體創傷等。

系統號:

H-062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