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史語所王汎森院士榮獲2023年度「德國宏博研究獎」
標題:
內容簡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王汎森院士榮獲德國宏博基金會 (Alexander von Humboldt Foundation) 頒發2023年宏博研究獎 (Humboldt Research Award),王院士對學術及教育的貢獻受到肯定,為臺灣人文學領域首位獲此殊榮的學者,將於明(2024)年6月由德國總統親自頒獎。
宏博研究獎是德國頒授給德國境外之國際學者的最高榮譽之一,旨在推崇獲獎者的終身學術成就,表彰在學術研究上提出重要基礎發現、新理論,或是在所屬學門已具有長遠影響並且在未來可能繼續發展卓越研究成果的學者。1972年宏博研究獎首次頒獎,受獎者是美國資深科學家,其重要意義在於感謝二次大戰後美國對於重建德國科學研究的支持。1972年迄今,獲獎者多為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領域學者,人文學領域得獎者極少。
王汎森院士目前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在國立成功大學、政治大學、師範大學、中山大學擔任合聘講座教授,並擔任臺灣綜合大學系統主席。他曾任國科會人文社會處處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中央研究院副院長、中央研究院代理院長。研究領域包括明清到近現代中國的思想史、文化史、學術史和史學史,近年來將研究觸角延伸到所謂中國的「新傳統時代」,包括宋代以下理學思想的政治意涵等問題。著作包括《章太炎的思想》、《古史辨運動的興起》、《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Fu 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等12本學術專書及百餘篇論文。
本則消息文字引用自中研院新聞稿。
系統號:
H-023702
里昂第三大學關首奇副教授、中研院語言所齊莉莎研究員、福爾摩沙巴洛克古樂團陳逸芬創辦人榮獲第27屆「臺法文化獎」
標題:
里昂第三大學關首奇副教授、中研院語言所齊莉莎研究員、福爾摩沙巴洛克古樂團陳逸芬創辦人榮獲第27屆「臺法文化獎」
內容簡介:
文化部與法國法蘭西學院人文政治科學院共同創設的「臺法文化獎」,今年9月18日在巴黎法蘭西學院召開第27屆評審會議,經評審團審慎熱烈討論後,共評選出3名獲獎者,分別為里昂第三大學副教授暨臺灣文學譯者關首奇(Gwennaël GAFFRIC)、近日獲頒文化部「文協獎章」的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研究員齊莉莎(Elizabeth ZEITOUN)及福爾摩沙巴洛克古樂團創辦人暨巴洛克長笛演奏家陳逸芬。
關首奇為法國里昂第三大學博士、研究學者及文學書編輯,現任里昂第三大學語言學院副院長。關首奇身兼多項研究、教學、出版、翻譯等工作,對臺灣文學的愛好、涉獵、推動與傳播,兼具深度與廣度,譯作的文學作品及學術論文著述等身,成為開拓臺灣文學在法國及法語區國家學術與出版發聲的重要推手,提升臺灣文學在國際學術與出版的能量及願景。他期許為臺灣的可見度和認可努力,發掘臺灣對未來世界建設的普世價值。
齊莉莎為法國巴黎第七大學博士、語言學者,1992年起進入臺灣中央研究院從事研究工作,現職語言學研究所研究員。30多年來孜孜不倦奉獻推動臺灣南島語言研究、歷史語言學、數位典藏建立及人才培育,經年累月的田野工作為臺灣保留珍貴特殊傳承史料,對於建構維護臺灣原住民族語言的蒐集、紀錄、保存、傳播及教學做出傑出貢獻,擴大彰顯臺灣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的國際能見度與文化軟實力。
陳逸芬青年時赴歐美接受完整專業的古樂訓練,獲有荷蘭海牙皇家音樂學院文憑,長期旅歐的陳逸芬多年來秉持以音樂及教育觀點出發,致力於古樂演奏與推廣,將她在國際上所獲得的成果回饋臺灣音樂愛好者。其所成立的福爾摩沙巴洛克古樂團,定期邀請國外知名的古樂演奏家來臺舉辦音樂會,並策劃古樂講座、大師班、兒童古樂工作坊等教育推廣活動,帶動古樂風潮,造就演奏人才,擔任起臺歐古樂交流的橋樑。
「臺法文化獎」自1996年起由文化部(前文建會)與法蘭西學院人文政治科學院共同辦理,以公開徵件的方式徵選,評審會議由臺法雙方逐年輪流於臺北及巴黎召開,每年於法蘭西學院公開舉行授獎儀式。本屆「臺法文化獎」由文化部長史哲與法蘭西學院人文政治科學院新任終身秘書史蒂恩(Bernard STIRN)及臺法評審委員共同組成的評審團於巴黎選出得獎者。
本則消息文字節錄自文化部新聞。
系統號:
H-023678
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李衣雲副教授榮升教授
標題:
內容簡介:
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李衣雲副教授榮升教授。李衣雲教授係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研究科社會文化博士,研究領域為台灣文化史、文化研究、集體記憶等。
系統號:
H-023587
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李福鐘副教授榮升教授
標題:
內容簡介:
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李福鐘副教授榮升教授。李福鐘教授係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研究領域為戰後台灣史、中共史、電影史等。
系統號:
H-023588
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鄭麗榕助理教授榮升副教授
標題:
內容簡介:
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鄭麗榕助理教授榮升副教授。鄭麗榕副教授係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研究領域為台灣自然文化史、台灣近代史、台灣家族史等。
系統號:
H-023589
中國哲學、近代思想史研究者,一橋大學坂元ひろ子名譽教授逝世
標題:
內容簡介:
日本一橋大學坂元ひろ子名譽教授於本(2023)年10月30日逝世。坂元教授曾留學北京大學哲學系。1988年擔任山口大學教養部助教授,1998年加入一橋大學任教,2014年獲該校名譽教授。對近現代中國思想文化中的性別、族群、階級等議題素有研究,留下豐沛成果。
系統號:
H-023379
漢學家暨比較文學學者,愛荷華大學雷邁倫(Maureen Robertson)名譽教授逝世
標題:
漢學家暨比較文學學者,愛荷華大學雷邁倫(Maureen Robertson)名譽教授逝世
內容簡介:
愛荷華大學雷邁倫(Maureen Robertson,1936-2023)名譽副教授於本年7月27日逝世。雷邁倫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中世紀女性寫作議題,曾於1965年來臺灣做研究。於1976年至2017年擔任愛荷華大學中國文學和比較文學教授。
系統號:
H-023816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者,加州大學韓起瀾(Emily Honig)退休教授逝世
標題: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者,加州大學韓起瀾(Emily Honig)退休教授逝世
內容簡介:
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韓起瀾(Emily Honig,1953-2023)退休教授於本年10月14日逝世。韓教授學生時代曾訪問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中國,之後在史丹福大學與復旦大學進行專題論文研究,於1992年起任教於加州大學。生前最後出版著作為2019年與趙小建教授合著的《Across the Great Divide: The Sent-down Youth Movement in Mao’s China, 1968–1980 》。
系統號:
H-023800
美國漢學家,波士頓大學谷梅(Merle Goldman)名譽教授逝世
標題:
美國漢學家,波士頓大學谷梅(Merle Goldman)名譽教授逝世
內容簡介:
波士頓大學歷史系谷梅(Merle Goldman,1931-2023)名譽教授於本年11月16日逝世。谷梅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現代中國的異議政治,於1967年出版的《共產中國的文學異議》(Literary Dissent in Communist China)被譽為研究現代中國知識分子活動的首部作品。
系統號:
H-023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