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中研院民族所王舒俐助研究員升等為副研究員

標題:

中研院民族所王舒俐助研究員升等為副研究員

內容簡介:

中研院民族所王舒俐助研究員奉核定為副研究員,聘期自2023年9月7日起。王舒俐教授係英國倫敦大學學院人類學博士,研究領域為文化遺產、文化治理、物質文化、博物館人類學、(人類學的)考古學民族誌等。

系統號:

H-023282

中山大學中文系新聘林孜曄助理教授

標題:

中山大學中文系新聘林孜曄助理教授

內容簡介:

中山大學中文系於本年8月1日起新聘林孜曄助理教授,林孜曄教授係政治大學中文博士,研究專長為唐宋詩、園林文學、六朝詩歌批評等。

系統號:

H-023302

著名作家王文興逝世

著名作家王文興逝世

標題:

著名作家王文興逝世

內容簡介:

作家王文興於9月27日辭世,享壽84歲。文化部長史哲聞訊深表哀悼與敬意,並表示,王文興先生畢生致力於文學創作與教學,為當代開創新的文學想像與感受,是將現代主義思潮轉譯至臺灣的重要人物,其過世為臺灣文壇一大憾事。

王文興,1939年生,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教授,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美國愛荷華大學英文系碩士、2007年獲臺灣大學頒贈榮譽博士學位。1960年與白先勇、陳若曦、歐陽子等人創辦《現代文學》雜誌,創作以小說為主,亦有詩及散文,著作包括《家變》、《背海的人》、《剪翼史》、《家變六講—寫作過程回顧》、《十五篇小說》、《小說餘墨》等,作品基調呈現洞察人生、探尋真諦的現代主義特徵。代表作長篇小說《家變》及《背海的人》體現現代主義美學的精髓,奠定王文興於臺灣現代小說史的地位。

王文興筆耕逾60年,堅持「精讀」與「慢寫」的作風,並追求藝術性寫作,行文著重自然與音樂性,提示當代對文字藝術性的重視,顏元叔曾評王文興小說措辭描繪精細,其「字裡行間都是真實生命,真實人生」。

王文興一生透過寫作與教學,致力於經營獨特的文學創作典範,為當代臺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曾獲國家文藝獎、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法國藝術暨文學騎士勳章等。國家文藝獎評述王文興作品深具實驗性與創新性,不僅建立個人美學風格,更將漢文之表達潛能推向一個高峰,極具影響力,其辭世帶給文壇無限追思。

本則訊息文字引自文化部新聞稿,照片來源為中央社。

系統號:

H-023179

著名語言學家,中央研究院梅祖麟院士辭世

著名語言學家,中央研究院梅祖麟院士辭世

標題:

著名語言學家,中央研究院梅祖麟院士辭世

內容簡介:

本院梅祖麟院士於今(2023)年10月14日於美國辭世,享耆壽90歲。

梅祖麟院士為國際著名語言學家,專長為漢語語法史及漢語音韻史。1962年取得美國耶魯大學哲學系博士,1964年至1971年於哈佛大學任教,1971年起服務於康乃爾大學至2000年退休,先後擔任該校亞洲研究學系系主任及胡適講座教授。1992年至2012年擔任本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兼任研究員,後為該所及本院語言學研究所通信研究員。

梅院士於近代語法史、方言語法史與上古漢語形態學之研究,具重要貢獻。其追溯中國歷史語法發展,論述古聲調上聲演變,將語言學方法及聲韻學知識應用於文學批評,並提出近體詩之聲律及聲病說來自梵文之新見。

梅院士曾獲選為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長(1994-1995)及中華民國聲韻學學會榮譽會員,並為多所知名大學之訪問或客座教授。於1994年獲選為本院第20屆院士。

本則消息文字、照片來源為中研院新聞稿。

系統號:

H-023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