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2022年第24屆臺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學術研討會「族群與區域:東南亞社會的在地性與多樣性」

2022年第24屆臺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學術研討會「族群與區域:東南亞社會的在地性與多樣性」

標題:

2022年第24屆臺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學術研討會「族群與區域:東南亞社會的在地性與多樣性」

時間:

2022年5月20日至21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中央大學客家學院(桃園市中壢區中央路239巷1號)

主辦單位: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臺灣東南亞學會、中研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內容簡介:

2022年(第二十四屆)「臺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ACSEAST)將由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與臺灣東南亞學會,及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共同主辦。國立中央大學位於桃園市,是臺灣接軌國際的第一站,也是全國客家人口最多,原住民族族別與人口第二多的城市,此外桃園更有許多眷村文化、中國少數族群、東南亞新住民、外籍移工等,共同形成了桃園的多元族群文化景觀,大會誠摯邀請您蒞臨桃園體驗多族群文化魅力。

2022年臺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學術研討會以「族群與區域:東南亞社會的在地性與多樣性」為主題,探討在新南向政策時期中,臺灣東南亞研究在研究主體性上該如何定位、可能的新議題以及研究方法的適切性、乃至學術知識建構的反思等皆可成為與會議主題相呼應的議題單元。我們歡迎不同學科專業(歷史學、人類學、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語言學、考古學、民族音樂學、教育學、管理學…等)的學者專家齊聚中大共襄盛舉,就相關主題進行分享討論。本次會議將分兩天辦理,並接受舉辦壁報論文發表。

徵稿截止日期:2022年3月6日
論文摘要及小組討論主題說明,中或英文摘要約 500 字。
審查公布日期:2022年3月20日
論文全文截稿日期:2022年5月8日

系統號:

C-019751

第26屆臺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26屆臺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22年5月28至29日(週六至週日)

地點:

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聯絡人:

李美萱助教,Tel: 02-77491651

內容簡介:

前瞻 (frontier) 既是地理實踐中跨越時空的「創新」,此外也是受到時空極端限制的「邊界」。地理學關懷人與環境互動;然而,學術專業過度分工,使得自然與人文在創新的地理學邊界產生斷層,地理學前瞻想像因而陷落。這次研討會旨在探索如何批判性地跨越地理,前瞻實踐。藉由自然與人文地理互動,考察自然與文化、物質與社會之間的對立。試圖發表地理學所展示世界不僅僅是人類的成就,重新考慮人類與非人類、社會與物質之間的關係,再現它們是如何密切合而不同地聯繫在一起。

在疫情大流行當下,人類世與氣候變遷,我們啟動永續發展目標、生態系服務、地質公園及生態系復育的地理實踐;另一方面,透過論點:政治生態學、調適與韌性、女性主義理論、環境倫理學和科學研究的工作提供資訊,且讓我們考察詳細的案例、理論材料,研討跨界地理的實踐。第 26 屆臺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以「跨越地理的前瞻實踐:自然與人文的互動與地理學想像」為主題,邀請地理學人文、自然與空間資訊領域相關學者、專家及研究生,共同探討跨界地理的前瞻實踐。試圖縫合對於人​​類/非人類關係、以及自然和人文空間組織中的斷層線。

本屆研討會將在2022年5月28–29日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舉行。論文全文截稿日期為 2022年4月10日 (星期日)。優秀論文經推薦及審查後刊登於「地理研究」期刊。

系統號:

C-019750

臺南學的重要先驅——盧嘉興學術研討會

標題:

臺南學的重要先驅——盧嘉興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22年6月18日(週六)

地點:

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中西區樹林街二段33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南大學

內容簡介:

本校主辦「臺南學的重要先驅——盧嘉興學術研討會」論文徵稿啟事、投稿須知及論文撰寫格式,敬請惠予投稿,以光篇幅。

說明:
一、本研討會於111年6月18日(星期六)舉辦。
二、即日起至111年3月31日止,受理國內學者投稿。請以中英文撰寫300字左右論文摘要及3~5個中英文關鍵字,並由本校主辦單位聘請專家學者進行匿名審查,通過後即通知撰寫會議論文。
三、投稿者請至本校網頁首頁之「學術研討」消息或本校人文學院(http://www.liberal.nutn.edu.tw)查詢及下戴投稿相關附件。

系統號:

C-019747

2022年第四屆臺灣研究世界大會

2022年第四屆臺灣研究世界大會

標題:

2022年第四屆臺灣研究世界大會

時間:

2022年6月27至29日(週一至週三)

地點: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

主辦單位:

美國華盛頓大學臺灣研究計畫、臺灣中央研究院

內容簡介:

「第四屆臺灣研究世界大會」將訂於2022年6月27-29日(週一-三)於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舉行,由美國華盛頓大學臺灣研究計畫及臺灣中央研究院共同主辦。此次大會主題為Taiwan in the Making,相關議題包括:
- “Worlding” Taiwan: Taiwan in Global Context
- Contested Sovereignty: Taiwan in Comparison
- New Directions in Taiwan Studies
- Consolidating Taiwan’s Democracy
- Gender and Society in a Changing Taiwan
- Environment, Ecology, and the Future of Taiwan
- Ethnic Identity and Diversity in Taiwan
- Taiwan History through Primary Sources

2022年「第四屆臺灣研究世界大會」將為本會第一次移至北美地區舉辦,與美國華盛頓大學共同主辦,預計將有來自世界各地約80位在「臺灣研究」表現傑出的學者一齊參與,分享研究成果,開拓「臺灣研究」新局面。

系統號:

C-019669

North American Taiwan Studies Association 27th Annual Conference

標題:

North American Taiwan Studies Association 27th Annual Conference

時間:

July 8-10, 2022

地點: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Washington, D.C.

主辦單位:

North American Taiwan Studies Association (NATSA)

內容簡介:

Research and practice are not two mutually exclusive professions. Instead,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m is increasingly blurred nowadays. This new social trend opens possibilities for thoughtful, creative, and impactful engagement between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such that they could complement each other for the betterment of our shared world.

NATSA has been standing at the forefront of Taiwan studies, advancing the field in knowledge production as well as fostering meaningful interaction between academia and civil society. Hence, our 2022 conference will feature “application” to honor diverse approaches to engaging with Taiwan and Taiwan studies. NATSA looks forward to developing robust relationships, constructive dialogues, and collaborative actions for both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While we aim to have an in-person conference next year in Washington, D.C., we will closely follow the situation of the pandemic and finalize the format of the annual meet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ocal public health guidance.

Important dates (Eastern Time):
Notification of acceptance: March 31, 2022
In-person conference: July 8 - 10, 2022

Submission portal:
https://forms.gle/eBWRTcni73Hdf2jJA
(NATSA uses Google Form to collect your proposals. To upload files, you will be required to sign in your Google account.)

系統號:

C-019752

第十二屆華人心理學家研討會

第十二屆華人心理學家研討會

標題:

第十二屆華人心理學家研討會

時間:

2022年7月13至15日(週三至週五)

地點: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線上雙軌進行

主辦單位:

中研院民族所

內容簡介:

今年七月中旬,由中研院民族所主辦的第十二屆華人心理學家研討會,邀請您共襄盛舉。即日起開放投稿與報名參加第12屆華人心理學家學術研討會,相關內容請見網頁連結。

地點: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線上雙軌進行
投稿: https://www.12thcpc.org/submit
投稿至2022/3/31截止
報名: https://www.12thcpc.org/fee

系統號:

C-019611

村里村外:2022全國眷村學術研討會

村里村外:2022全國眷村學術研討會

標題:

村里村外:2022全國眷村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21年10月

地點:

待定

主辦單位: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聯絡人:

林小姐,Tel: 03-3322592#8204;E-mail: 10023613@mail.tycg.gov.tw

內容簡介:

看似走到時代盡頭,「眷村」的起源、興衰和影響仍有許多未解之謎,桃園市政府邀請您一起來解密。

一九四九前後,戰爭帶來了百萬軍民,他們以各種不同方式在台灣社會開枝散葉,眷村即是其中一種主要的落地模式,是我們了解當代台灣政經發展與社會變遷時不可忽略的重要面向。七十多年來,眷村的內涵與意義出現不只一次的轉向,反映出人群指涉與分類政治的弔詭現象。曾經,眷村是門禁森嚴的準軍事設施,也是社會區隔的空間符號,而今眷村已然成為台灣的特殊人文地景和多元文化的一塊基本拼圖。我們該如何理解此一趨勢和變化?答案不只在於我們如何認識過去,也在於如何想像未來。

多年來,桃園市政府積極推動眷村保存,除了經營以眷村住戶為核心的社區營造,也以「眷村鐵三角」的視野和高度來規劃桃園市眷村文化資產的修復和活化再利用。此次,為了進一步引發關注和討論,桃園市政府文化局特別規劃「村裡村外-2022全國眷村學術研討會」,期待各界人士一起共襄盛舉。

這次研討會的徵稿主題包括,基礎調查(起源與類型/數量與分布/個案研究)、社會差異(性別/階級/族群/世代/區域)、婚姻家庭與親密關係、職業工作與經濟行為、政治參與與集體認同、省籍差異與族群關係、眷村文學、眷村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特殊的人物與事件、眷村的另類思考、拆遷改建與都市計畫、建築修復與活化再利用、眷村保存與文化資產、眷村的當代意義(在2022年的今日,眷村歷史對當代台灣社會意味著什麼、今日眷村新生代的身份認同是什麼樣貌)等,也歡迎各種在問題意識、研究方法或理論探討上別具創意的論文發表。

摘要投稿截止日:已截止
錄取名單公布日:111年3月中旬
論文交件截止日:111年8月29日
論文公開發表日:111年10月中旬

系統號:

C-019610

「形塑傳記:歷史性與日常性」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形塑傳記:歷史性與日常性」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22年11月24至25日(週四至週五)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研院民族所

聯絡人:

林秀娟,Tel: 886-2-27898202

內容簡介:

摘要繳交日期:2022年2月16日(三)~2022年3月15日(二)
評選結果公告日:2022年4月15日(五)
論文全文繳交截止日:2022年10月31日(一)

會議說明:
傳記被認為是生動、較具人性的歷史書寫方式,不過正是這種濃厚的個人性,使傳記作品迥異於以政治、經濟、社會結構為中心的學院派歷史研究,甚至被貶抑於史學研究的邊緣位置。晚近歷史學及社會科學界出現「傳記轉向」,認為傳記承載了多層次的歷史經驗和變遷,能夠展示特定地點和環境的重要性,涉及個人生活的傳記作品正可成為理解社會和歷史變遷過程的一種視角。亦即,傳記一方面是可以用來解決更大的歷史問題的一種方式,利用個人作為「濾鏡」來審視歷史事件和進程;另一方面,傳記可以利用傳主的生活環境和社會情境,來討論「社會」如何在人們的生活過程中產生影響力。

有鑑於此,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擬在2022年11月24-25日(星期四、五)召開「形塑傳記:日常性與歷史性」國際學術研討會,並公開徵求稿件,討論傳記作為一種歷史書寫的再現與實踐/記憶與技藝。首先,我們歡迎針對各種傳記性質史料(如日記、自傳、傳記、回憶錄、口述歷史等)的介紹與反思,特別思考傳記材料的來源一開始是為何/如何被製作出來的?其次,傳記的主軸雖然是個人,但也可以是傳主生活的「地方」(place),「地方」在傳記中扮演何種角色?第三,傳記的性質正好處於社會史和文化史對話的中間地帶,究竟個人的能動性能否跳脫社會結構而展現?許多關於傳記的論辯都圍繞著代表性或獨特性的問題:一個小規模研究的主題能否代表了一個更大的整體,或者兩者有何差異?傳記的性質正好展演了個人與社會是如何交織在一起,兩者如何相互作用?第四,傳記的敘事模式。採用敘事方式的傳記,通常伴隨著個人經驗的自我反思,並且得以進一步探索種族、階級、性別、年齡等範疇在敘事中所扮演的角色。第五,傳記的歷史性與日常性正是討論歷史記憶的絕佳切入點,堪稱歷史女神Clio與其母記憶女神Mnemosyne聯手演出的劇碼。

本會歡迎以上五個子題的投稿。本會接受有主題的論文組(panel)或個別論文的投稿,論文撰寫與大會使用的語言為中文或英文。每組 (panel) 參與學者以不超過5位(包括主持人、論文發表人、評論人)、發表論文在3至4篇為原則。繳送內容包括:與會學者之姓名、職銜與聯絡方式;論文組主題及摘要(500字內);每篇論文題目及摘要(250字內)。個別論文報名者請提供姓名、職銜、論文題目及摘要(250字內)。報名截止日為2022年3月15日。本會將針對論文與主題進行評審,並於2022年4月15日公佈評審結果。錄取者請於10月31日繳交論文全文。

論文摘要繳交方法:
1. 請下載摘要空白表格:論文組、個人單篇論文
2. 填妥後,表格Word檔,請上傳下列網址
論文組報名表上傳
個人單篇論文報名表上傳

系統號:

C-01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