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事務

臺蒙交流再添新頁:「臺灣的寶藏——慶祝蒙古國家圖書館建館百年臺蒙聯展」於蒙古國家圖書館舉行

臺蒙交流再添新頁:「臺灣的寶藏——慶祝蒙古國家圖書館建館百年臺蒙聯展」於蒙古國家圖書館舉行

標題:

臺蒙交流再添新頁:「臺灣的寶藏——慶祝蒙古國家圖書館建館百年臺蒙聯展」於蒙古國家圖書館舉行

內容簡介:

國家圖書館於本(110)年12月29日上午與蒙古國家圖書館合作舉辦「臺灣的寶藏—慶祝蒙古國家圖書館建館百年臺蒙聯展」開幕式。本次展覽於蒙古國家圖書館博物館廳展出,展覽期間自即日起至2022年1月29日止。展出內容精選國家圖書館所典藏之蒙元時期57種仿真複製善本,另搭配故宮博物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典藏之蒙元相關碑拓、帝后畫像等共20種復刻掛軸,希望以多樣性的展示內容呈現大元盛世的多方面貌。

開幕典禮在悠揚的蒙古傳統長調歌聲與與清雅的國樂演奏中揭開序幕,由國家圖書館曾淑賢館長和蒙古國家圖書館伊青豪爾樂(Ichinkhorloo)館長共同主持,與會貴賓包括我國駐烏蘭巴托臺北貿易經濟代表處羅靜如代表、蒙古文化部文化遺產司達瓦策論(Davaatseren)司長、駐臺北烏蘭巴托貿易經濟代表處羅扎亞(Zolzaya Lkhagvasuren)代表、外交部亞非司楊心怡司長等皆應邀出席。貴賓們皆高度肯定本次展覽對於促進兩國民眾文化交流之重大意義,並感謝國家圖書館能將典藏的蒙古相關歷史典籍帶入蒙古,讓蒙古人民透過展覽得以了解蒙古歷史文化的源流。

伊青豪爾樂館長表示,十分榮幸可以再次邀請國家圖書館一同合作展覽,更感謝國家圖書館曾館長慷慨出借館藏,從展件中可得見國家圖書館所藏珍籍之豐富性與重要性,這不僅是臺灣的瑰寶,也是蒙古人的珍寶,讓蒙古民眾得以藉由觀賞展品追溯祖先的歷史足跡。

受COVID-19疫情的影響,國家圖書館曾淑賢館長與臺灣貴賓雖無法親臨現場,但仍透過視訊及線上直播的方式全程參與開幕典禮。曾淑賢館長表示,為加強與世界各國國家圖書館之合作,並推動國際文化交流,國家圖書館與蒙古國家圖書館透過聯展形式,促進兩國民眾對彼此文化之認識與瞭解。同時也十分高興能將這批製作精美的仿真複製古籍與書畫掛軸致贈予蒙古國家圖書館,由我國駐烏蘭巴托臺北貿易經濟代表處羅靜如代表捐贈,希望藉此傳布本館珍貴典籍所蘊含之知識寶庫至海外,讓蒙古民眾得以再度欣賞古籍之美。

此次展覽是兩館繼2019年後第二度大型合作,盼持續透過熱烈的國際文化交流,實現推廣圖書教育與增進兩國情誼的雙重目的。為使參展民眾耳目一新,國家圖書館特地規劃了不同於2019年的嶄新展覽架構,以九大主題帶領觀展者遊歷蒙元盛世,其中包括蒙古歷史源流、典章記事、人物傳記、社會文化、地理疆域、西行遊記、詩文創作、名家手校題跋及碑拓畫像,希望藉由多元化展品聚焦展示泱泱大元的生活、政治、文化與藝術等各面向盛貌,讓後人能一窺其中風采。

系統號:

O-019479

國圖與大英圖書館視訊簽署「合作備忘錄」 共享學術資源

國圖與大英圖書館視訊簽署「合作備忘錄」 共享學術資源

標題:

國圖與大英圖書館視訊簽署「合作備忘錄」 共享學術資源

內容簡介:

國家圖書館與大英圖書館(the British Library)於臺北時間1月13日下午(倫敦時間13日上午)舉行兩館「合作備忘錄」線上簽約儀式,由國圖曾淑賢館長、大英圖書館首席執行長Roly Keating先生共同簽署、大英圖書館館長Liz Jolly女士等人透過視訊參與,英國在台辦事處鄧元翰(John Dennis)代表、我國駐英國代表處謝武樵代表均應邀出席,共同慶祝臺英文化交流合作的新里程碑。

大英圖書館為英國國家圖書館,也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圖書館之一,其典藏量豐富且多元,有超過2億件藏品,涵蓋四百多種語言,每年新增三百萬件藏品,包括書籍、雜誌、手稿、地圖、樂譜、報紙、專利、郵票、繪畫和聲音檔案等資料類型。舉世知名,被譽為「世界夢幻圖書館」,而其中的「敦煌文獻」更是全球矚目的珍貴文獻。

大英圖書館首席執行長Keating先生代表大英圖書館熱烈歡迎與會貴賓,表達簽署合作備忘錄對於雙方國家圖書館之重大意義,並期待展開新合作項目的期望。國圖曾館長表示,此次能夠與指標性之世界級圖書館簽訂較全面性之合作協議,彰顯臺灣之軟實力受到重視,她強調,國圖繼2013及2015年與大英圖書館合作後,經過多年努力,有了這次合作備忘錄的簽訂,此次簽署之三年合作備忘錄內容更加廣泛及深入,包含與大英圖書館進行中文館藏數位化作業、共同合作研究、聯合舉辦策展及修護領域之論壇或工作坊,對於深化兩國國家圖書館學術交流,共同進行研究及共享研究資源,搭建臺英學者學術研究平臺,將具有莫大的助益。

我國駐英國代表謝武樵透過視訊軟體表示,很榮幸見證臺英文化合作新夥伴之誕生,希望藉由兩國國家圖書館簽署合作辦忘錄,強化國際學術網絡的連結,提升臺灣國際學術聲望及能見度。英國駐臺代表鄧元翰提到,他讚賞國圖的中文古籍館藏豐富,並對於兩館的合作交流樂見其成,相信國圖與大英圖書館能擦出耀眼的火花,很高興看到國圖突破疫情困境,透過網路雲端與大英簽署合作備忘錄,讓雙方的良好合作關係、學術交流更加深化、鞏固。

在疫情蔓延下,儘管實體活動交流受到限制,此次儀式仍透過視訊科技完成合作備忘錄之簽署。國圖與大英圖書館合作備忘錄之簽署如同搭建起一座新橋梁,將臺灣學術研究成果推向國際,也將在臺英兩國學術交流中扮演重要平臺角色,相信未來也能在合作備忘錄的基礎下,開創進一步發展之契機。

系統號:

O-019506

歐盟會員國捷克馬薩里克大學與國家圖書館合作建置資源中心——第39個臺灣漢學資源中心落腳於布爾諾

歐盟會員國捷克馬薩里克大學與國家圖書館合作建置資源中心——第39個臺灣漢學資源中心落腳於布爾諾

標題:

歐盟會員國捷克馬薩里克大學與國家圖書館合作建置資源中心——第39個臺灣漢學資源中心落腳於布爾諾

內容簡介:

國家圖書館再度克服歐洲疫情嚴峻之挑戰,於新的一年元月3日與捷克馬薩里克大學順利為「臺灣漢學資源中心」計畫案,增添第39個全球夥伴。本次合作案雙邊協商過程,我國外交部駐捷克代表處柯良叡代表亦親臨現場了解現況與發展、科技組組長顏宏偉博士主持雙邊視訊會議、溝通協調,協商歷經半年多時間,於今年元月3日由國圖曾淑賢館長與馬薩里克大學校長Rector Martin Bareš成功完成合作協議簽署。

本次國圖「臺灣漢學資源中心」同時設立於馬薩里克大學之藝術學院圖書館以及漢學研究所圖書館,該校的校名,是以捷克前身之捷克斯洛伐克建國後首位總統. G. Masaryk姓氏命名,於1919年設立,為捷克歷史第二悠久之大學,位處於第二大城市布爾諾(Brno,英國「Time Out」雜誌評選為2022年歐洲第2名度假勝地城市)。該校共有學生32,800名,其中碩士學生7,829名、博士生2,685名(統計至今年1月,馬薩里克大學官網),同時是捷克境內三個設有漢學研究系所之著名大學之一,該校亦於藝術學院下設立亞洲研究中心,共同肩負漢學研究、臺灣研究以及語言教學之重要責任。

完整報導請參見國家圖書館官網:https://www.ncl.edu.tw/information_236_13070.html

系統號:

O-019585

國圖與兩所世界級大學圖書館攜手合作 中文古籍數位化後全民共享

國圖與兩所世界級大學圖書館攜手合作 中文古籍數位化後全民共享

標題:

國圖與兩所世界級大學圖書館攜手合作 中文古籍數位化後全民共享

內容簡介:

古籍文獻國際合作成果又添新章!國家圖書館於去(110)年分別與美國史丹佛大學圖書館(Stanford Libraries)以及英國牛津大學圖書館(The Bodleian Library)合作,進行中文古籍文獻數位典藏計畫,兩所大學圖書館合計完成逾3萬影幅之數位影像。

國圖曾淑賢館長指出,國圖六大願景及十二項策略目標中清楚揭示,國際交流與合作為國圖重要政策,並作為推動相關業務的依據。為充實國內漢學研究資源,並掌握散佚海外重要中文善本及古籍,國圖積極尋求海外數位化合作單位,與國外圖書館建立互惠模式,期使海外珍貴中文古籍能以數位典藏形式為臺灣學界所用,除能豐富本館漢學館藏,更可提升國際上的地位與形象。

自2005年美國國會圖書館數位典藏計畫為開端,國圖每年持續與各大圖書館、機構進行古籍文獻國際合作數位化,合作單位包括美國華盛頓大學圖書館、柏克萊加州大學東亞圖書館、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圖書館、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法國國家圖書館等世界知名典藏機構合作。去年度國際數位典藏計畫合作夥伴為史丹佛大學圖書館以及牛津大學圖書館,史丹佛大學圖書館中文古籍館藏豐厚,本次數位化的重點為經、史、子、集、叢五部,多有地理、政書類之書;至於牛津大學圖書館存有孤本數本,包含《徐文定公詩經傳稿》4卷等,並有珍貴瑤族道教手稿數百冊。有鑑於現今瑤族研究常囿於文獻資料缺乏,無法進行較為完整之研究,該批數位化成果,將有助於充實道教、瑤族研究之資源。

史丹佛大學圖書館甫於本(111)年1月5日在該館網頁上發布消息,宣布與國圖合作之數位典藏計畫完成,並表示這次與國圖合作完成之善本,對從事明清學術、文學、歷史等方面的學者們將大有裨益。該館於去年7月13日發布之文章亦讚賞國圖數位典藏計畫運用高品質和系統化的方式將散佈在世界各地的許多中文善本匯集到公眾面前,有利漢學研究之用。

曾淑賢館長表示,自推動古籍文獻國際數位典藏計畫以來,國圖總計已完成逾4,700種,近320萬影幅之重要善本古籍數位化作業。在疫情蔓延、實體活動受阻之際,數位化與網路資源至關重要,國圖推動之國際數位化成果讓國內外民眾與學者專家跨越時空限制,得以親炙散佚海外中文善本古籍。史丹佛大學圖書館與牛津大學圖書館之數位化成果待後製完成後,將放置於國圖建置之「古籍與特藏文獻資源系統」(http://rbook.ncl.edu.tw/NCLSearch/),歷年數位化成果亦皆置放於此,以達到合作發展、資源共享之目的。

系統號:

O-019553

國家圖書館懇請中研院及大學校院學者專家捐贈藏書

標題:

國家圖書館懇請中研院及大學校院學者專家捐贈藏書

內容簡介:

國家圖書館負有完整保存國家圖書文獻的歷史使命,亦肩挑為學術競爭力向下紮根的奠基任務。自開館以來,幸賴公私機關及社會人士慷慨捐贈豐富而多樣的書刊文獻,得使館藏質量顯著躍升,方便廣大民眾利用參考。近幾年來,本館並致力與研究單位進行多方合作與交流,藉此徵集到許多名儒學者的手稿與藏書。這些珍貴學術資產的入藏,不僅為國圖館藏再添新翼,並厚植精進國家整體的學術競爭力!

對於徵集入館的各類珍貴書刊、文獻,本館均予悉心安排良善的典藏空間,並將入藏的書目資料完整建檔提供捐贈者,同時開放各界免費查詢利用;若為手稿或舊籍,則於整理後同步予以數位化,俾利完善、永續保存紙本與數位資源;未來更將於臺南市設置「國家圖書館南部分館暨國家聯合典藏中心」,入藏的珍貴書刊皆能獲得具有國際水準之人類文化遺產保存環境,兼可加值展現文化保存的永續與應用價值。

學術發展是國家競爭力的標竿展現,必須仰賴專業菁英的領頭與牽成,而教授們不但是國家百年大計的基石;浸淫學術專長、研究所需而蒐羅的主題藏書,更猶如「春雨」、「金針」能沾溉士林,化育學子!在此,本館誠摯懇請中研院及各大學學者專家捐贈家藏書刊及文獻,徵集之書刊文獻範圍包括:
一、手稿:研究筆記、手抄卡片等研究素材資料、書信及文稿等。
二、個人典藏之中文舊籍:善本圖書、早期舊籍及教科書等。
三、其他學術研究特色蒐藏:研究主題相關之外文圖書、個人博碩士論文、非書資料、照片及灰色文獻等。

「立言、立功、立德」一向被視作有為君子的人生三大理想。著述研究可謂「立言」,作育英才則如同「立功」;至於捐贈藏書,可使文化資產久藏流傳,又有益於學術發展,堪稱澤被後世、利在千秋,更是人生追求恆久價值的完美體現。所積修之善德足以長存,在人類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永遠不會磨滅,允臻「立德」而不朽! 臺灣的子弟們正在國際舞台上奮力前進,本館渴望諸位學界先進效法老子「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的情懷,慨捐藏書,一齊厚植國家學術競爭力!

捐贈業務聯絡:國家圖書館館藏發展及書目管理組 (02)2361-9132分機879或E-mail:yingying@ncl.edu.tw

系統號:

O-019552

至真則美,藝壇傳芳——黃光男教授手稿捐贈近900件作品典藏國家圖書館

至真則美,藝壇傳芳——黃光男教授手稿捐贈近900件作品典藏國家圖書館

標題:

至真則美,藝壇傳芳——黃光男教授手稿捐贈近900件作品典藏國家圖書館

內容簡介:

冬陽燦燦,藝壇傳芳。國家圖書館於1月27日舉辦「至真則美—黃光男教授手稿捐贈儀式暨手稿展」。黃光男教授是臺灣知名的水墨藝術家,除了畫家身分之外,還身兼文化行政官員、藝術教育工作者等多種角色,曾經擔任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校長等,擁有豐富的博物館行政經驗與資歷,成就卓然。黃教授從師專教師跨足成為臺灣文藝界的領導人;從水墨創作者到全方位的文化經營者,其藝文成就與文化影響力,是臺灣藝術史上的傳奇篇章。

黃教授在公務繁忙之餘,仍不斷地熱情創作,散發強大的創作能量,其中尤以水墨畫的表現特為傑出,深受國內外藝壇高度重視,作品廣受國內外美術館收藏。而其右手作畫之餘,左手亦勤於撰文,多年來致力於美術史研究、美學理論、藝術行政等專論發表,篇篇精彩,擲地有聲,累計有60餘部著作,其文學創作除曾榮獲中興文藝獎章外,並在國內外皆獲得國家級文化勳章,包括教育部文化獎一等勳章、法國文化部「藝術與文學軍官勳位」、法國教育部的「學術界棕櫚葉榮譽軍官」勛位等,臺灣藝文界罕有能望其項背。

國家圖書館於110年9月至12月間,由黃教授捐贈手稿共875件,包含手稿686件、國畫94幅、筆記71冊、書法18件、畫冊5冊、畫卷1卷等,豐富的手稿內容呈現了黃教授敏銳的藝術思辨力與充沛的創作能量,殊為珍貴。

國圖曾淑賢館長表示,手稿徵集是國圖重要的工作,此次黃教授無私的捐贈數量龐大,不僅豐富了國圖名人手稿的典藏,對於讀者了解黃教授的創作歷程及藝術思維,極有助益,更可結合國圖其他書刊資料,進行藝術理論和創作之研究。本館將儘速將之數位化後,放置在「當代名人手稿典藏系統」提供海內外讀者查詢應用。本次捐贈儀式,也邀請黃教授分享其學思及創作歷程,並於會場外展示其捐贈之手稿精品,讓與會者有機會親炙名家大作,一睹華采。

本次捐贈儀式嘉賓雲集,包括考試院院長黃榮村教授、教育部林騰蛟次長、終身教育司李毓娟司長、國際及兩岸教育司李彥儀司長、教育部綜合規劃司鄭來長司長、國父紀念館王蘭生館長、國立教育廣電臺黃月麗臺長,以及黃教授之親友、學生等多位從事美學教育之學者專家與會。

系統號:

O-019584

梁庚堯、梁庚寅與梁庚辰先生共同捐贈家傳藏書與手稿,惠施天下,豐富國圖特色館藏

梁庚堯、梁庚寅與梁庚辰先生共同捐贈家傳藏書與手稿,惠施天下,豐富國圖特色館藏

標題:

梁庚堯、梁庚寅與梁庚辰先生共同捐贈家傳藏書與手稿,惠施天下,豐富國圖特色館藏

內容簡介:

國家圖書館於本(111)年1月13日獲梁庚堯、梁庚寅與梁庚辰先生等家人同意共同捐贈家傳藏書與手稿,惠施天下,豐富國圖館藏特色,益於廣大民眾利用參考。

曾淑賢館長表示,國圖多年來致力與學術研究單位進行多方合作與交流,廣徵諸多學者專家之藏書、文獻資料、書信與手稿,而梁庚堯教授為臺灣知名歷史學者,研究領域以宋代史為中心,以及唐宋社會經濟史、宋元教育文化史及近代中國社會經濟史學史等,是國圖積極徵詢捐贈個人學術研究蒐藏之重要學者之一。本次梁教授家人共同捐贈雙親梁兆康教授與鍾佩瓊女士所遺之藏書與手稿約有萬餘冊,藏書主題以哲學、教育類為主,多為民國38年以前兩岸三地出版品,其中相當珍貴是雙親曾於任教時手寫編製的教材講義、家人親友書信及兆康教授於中山大學研究院師範研究所教育學部之碩士論文等手稿,兆康教授偕同夫人由香港到臺灣定居,時經住所搬遷,但歷年珍藏圖書文獻與手稿等雖經歷史淬鍊,仍完善保存,感受到教授一家人對書的珍惜與愛護,足之後輩學習與仿效。

本日同時與梁庚堯教授個人完成簽署「圖書文獻與手稿捐贈國家圖書館意向書」,曾館長表示此次捐贈意義非凡,具歷史價值文獻會因時間而流失,教授們將藏書贈與國圖,讓這些藏書與手稿得到良善的保存,使其持續發揮學術研究之效益,更是成就文化資產永久典藏與流傳的遠程目標。

系統號:

O-019586

一窺蔣經國生活和文物,七海文化園區22日開幕

一窺蔣經國生活和文物,七海文化園區22日開幕

標題:

一窺蔣經國生活和文物,七海文化園區22日開幕

內容簡介:

位於台北市大直北安路的「經國七海文化園區」於1月22日開幕,園區包括前總統蔣經國在台唯一保存的故居「七海寓所」,以及首座總統圖書館,一窺蔣經國的家庭生活和史實文物。

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主任秘書宋翠英受訪表示,園區共有3棟建築,分別是原來的七海寓所,以及新建的遊客中心與圖書館;去年就全部完工,因疫情關係,延到今年1月22日才正式開幕。

至於蔣經國總統圖書館,宋翠英說,館中有2個陳列廳,展出重點包括家庭生活,以及蔣經國的書畫、日記等;館藏除了蔣經國相關外,也有漢學研究,希望未來圖書館可以成為漢學研究的平台。

宋翠英說,七海寓所是市定古蹟,會有些限制,加上內部空間也不大,希望民眾進入後,盡量以保護古蹟為原則,同時也會做參觀人數的限制,現場則會邀請志工進行導覽的服務。

本則訊息文字及照片引用自中央社:https://tinyurl.com/mwkkrc5k

系統號:

O-019531

【徵才】中研院文哲所徵聘專任研究人員

標題:

【徵才】中研院文哲所徵聘專任研究人員

時間:

2022年8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中研院中國文哲所徵聘專任研究人員
一、職缺:本所編制內助研究員 1 名
二、資格:具有博士學位者
三、專業領域:現當代華語文學研究
四、應備資料:各一式六份(含學術著作)
(一)詳細履歷(須註明碩、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授及五年內博士後
研究期間之指導教授姓名)
(二)推薦函(至少需有 1 封)
(三)博士學位證書影本,或博士論文通過證明。
(有教師資格證書者請加附影本)
(四)未來三年研究計畫
(五)歷年學術著作目錄
(六)重要學術著作(1-3 種,含博士學位論文),以外文撰寫
者,請附中文摘要。
五、受理方式:請於2022年8月31日前,備齊上述資料,寄台北市 南港區(115) 研究院路二段 128 號,中研院文哲所秘書室收,洽詢電話 02-27895713 黃先生;E-mail: hopperan@sinica.edu.tw

系統號:

O-019660

【徵才】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徵聘專案約聘教師乙名

標題:

【徵才】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徵聘專案約聘教師乙名

時間:

2022年2月15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學術專長:以閩南語語言、文學專長為優先
二、名額:助理教授級1名(本經費來源為教育部深耕計畫經費)
三、應徵資格:
(一)尚未領有教師證書者,將依教育部「專科以上學校教師資格審定辦法」之規定,辦理教師資格審查。
(二)具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中國文學或相關學門助理教授證書以上者,於受聘前5年間(106年2月15日起至111月2月14日止),須符合以下任一條件:
1、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或發表經審查並正式出版之論文合計2項(須檢附審查證明)
2、經審查正式出版之專門著作1本(須檢附審查及公開發行證明)
(三)持國外畢業證書者,須向我國駐外使領館、代表處、辦事處或其他經外交部授權機構(以下簡稱駐外館處)申請證明文件為真。
四、申請截止日:即日起至111年2月15日(週二)止(以郵戳為憑)
五、聘用日期:111年8月1日至112年1月31日
六、應徵者需檢附之資料,請參見官網

聯絡人:吾助教 電話:(02)29387042
郵寄地址:116 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 號政治大學中文系收(請註明應徵專案約聘教師)

系統號:

O-019533

【徵才】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所誠徵專案教師

標題:

【徵才】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所誠徵專案教師

時間:

2022年2月22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需求職別:助理教授(含)級以上之專案教師
二、徵聘名額:壹名
三、應徵資格:獲有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中國文學相關領域之博士學位者
四、專長領域:以古典文學為主,具跨領域教學經驗者尤佳
五、起聘日期:2022年8月1日(111學年第1學期起)
六、薪資福利:依本校專案教師規定辦理
七、繳件截止:即日起至2022年2月22日止(郵戳為憑),郵寄資料格式請參見官網
八、應徵資料寄送注意事項:
1.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徵聘教師基本資料表(見下頁或至本系網頁下載),
請同時e-mail至juchun@saturn.yzu.edu.tw;來信主旨為「應徵專案教師【姓名】」。
2.應徵資料請於截止前寄至「320桃園市中壢區遠東路135號/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加註「應徵專案教師」,恕不接受傳真或電子郵件方式傳遞。
3.恕不退件,資料如需寄回,請註記並附上相等郵資,俾便寄回。
九、初審通過者將另行通知面試相關事宜,旅費自理。

系統號:

O-019608

【徵才】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徵求民族音樂學專任教師1名

標題:

【徵才】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徵求民族音樂學專任教師1名

時間:

2022年3月1日截止

內容簡介:

徵才機關: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名額:1名
性別:不拘
有效期間:111/01/28~111/03/01
資格條件:
一、具博士學位及助理教授證書(含)以上者。
二、需具專長領域:民族音樂學。
工作項目:一、教學科目:民族音樂學概論、民間器樂概論、北管音樂、臺灣音樂專題、傳統音樂體裁與形式等。
二、擔任校內義務行政工作至少4年。

系統號:

O-019609

【徵才】中央大學藝術研究所徵聘藝術史專任教師乙名

【徵才】中央大學藝術研究所徵聘藝術史專任教師乙名

標題:

【徵才】中央大學藝術研究所徵聘藝術史專任教師乙名

時間:

2022年3月4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領域:藝術史。
二、職級:助理教授(含)以上。
三、資格:具藝術史或相關領域之博士學位。
四、截止日期:2022年3月4日止
(請務必在截止日前以掛號寄達)。
五、郵寄地址: 32001 桃園市中壢區中大路300號
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 謝佳娟所長收
(信封上請務必註明「應徵藝研所專任教師」)
六、聯絡人:諶助教
電話:(03) 4227151轉33650,
信箱:ncu3650@ncu.edu.tw
七、其他事項請見本所官網:http://art.ncu.edu.tw/newsdetail.asp?New_id=590&NC_No=2

系統號:

O-019600

【徵才】輔仁大學哲學系誠徵助理教授(含)以上專任/專案教師

標題:

【徵才】輔仁大學哲學系誠徵助理教授(含)以上專任/專案教師

時間:

即日起至2022年2月14日

報導者:

李惠美助教

內容簡介:

學歷:具教育部認可之哲學博士學位
名額:1名
起聘時間:111學年度第一學期起(或111年08月01日起)
收件截止日:111年2月14日
任教科目:中國哲學相關科目:以儒家哲學為優先,亦歡迎中西哲學比較及其他領域。
應具備要件:
一、應聘者應認同且配合輔仁大學辦學精神,以及遵行輔仁大學所規範之倫理原則。並應參與校方所提供身心靈的教育成長活動,積極融入有所體認與感動且傳遞此價值給學生,共同營造輔仁大學的校園文化與精神。
二、須具備華語文教學能力。
三、可開授全英語課程。(若通過初審通知面試者,試教請準備華語及英語兩版本)

其他應聘注意事項,請參照官網。

系統號:

O-019547

【獎助】中研院文哲所2022年「紀念劉理堂先生博士論文獎」

【獎助】中研院文哲所2022年「紀念劉理堂先生博士論文獎」

標題:

【獎助】中研院文哲所2022年「紀念劉理堂先生博士論文獎」

時間:

2022年3月31日截止

報導者:

中研院文哲所

內容簡介:

本年度「紀念劉理堂先生博士論文獎」即日起受理申請,採個人申請制,不需透過畢業系所申請,設置辦法、申請書及海報請參閱論文獎頁面。

系統號:

O-019557

【獎助】科技部「111年度獎勵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博士候選人撰寫博士論文」申請

標題:

【獎助】科技部「111年度獎勵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博士候選人撰寫博士論文」申請

時間:

2022年3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為培育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之研究人才,獎勵具有研究潛力之博士候選人於博士論文寫作階段,專注於博士論文之撰寫,並提升其博士論文品質與學術研究水準,以提升我國學術深度與廣度,本土與國際視野並重。

請至官網線上申請。

系統號:

O-019549

【徵稿】《全球客家研究》「宗教儀式音樂與族群研究」專刊徵稿

標題:

【徵稿】《全球客家研究》「宗教儀式音樂與族群研究」專刊徵稿

時間:

2022年3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在全球化與在地化的影響下,族群的接觸更為頻繁且密集,族群不是單一且固定的認同,而是多元並具有流動性。在族群混雜的狀況下,宗教與儀式音樂的展演可用以鞏固族群的集體性與認同,並延續和體現族群的中心精神。另一方面,宗教展演可以其對於環境與脈絡的適應性,模糊族群界線或重新建構和定義族群。此專刊的研究主體不限於客家族群,而是探究世界各族群的宗教與儀式音樂的不同樣貌,以及其概念或策略,如何展演族群。

「宗教儀式音樂與族群研究」專刊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博士後研究員劉延芳博士策劃、主編,敬邀各領域學者踴躍賜稿,共同探討上述主題。

有意投稿本專題者,請於2022年3月31日前將論文全文(中文摘要約300字,英文摘要150字,內文以客語文、中文(約25,000 字以內)或英文(約10,000 字以內)撰寫均可)投稿至《全球客家研究》期刊網站(http://ghk.nctu.edu.tw/)。之後將進行匿名學術審查,通過審查之文章將收入專刊,並預計於2022年11月以紙本和網路(http://ghk.nctu.edu.tw/

系統號:

O-019545

【徵稿】《文與哲》「明清佛教專號」徵稿

標題:

【徵稿】《文與哲》「明清佛教專號」徵稿

時間:

2022年7月31日截止

報導者:

中山大學中文系《文與哲》編輯部

內容簡介:

《文與哲》「明清佛教」專號,預計於二〇二二年十二月出版,撰稿主題:凡與「明清佛教」相關範疇之人物、著述、思想、修行、寺院、儀軌,宗派、文獻整理、藏經刊刻……等;或佛教與明清政治、社會、經濟乃至物質文化的關係;或針對佛教與儒學的對話;佛教與道教、民間宗教乃至西方宗教的交涉;佛教在明清民俗文化上的體現;或從僧侶及其著作的海外流布,如何及於東亞佛教之發展著眼;乃至佛教對明清文學史、文學評論史、藝術史、學術思想史、社會文化史等各層面之影響……等,是皆歡迎學界賜稿。截稿期限:二〇二二年七月三十一日。

系統號:

O-019544

【徵稿】《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35期「臺灣文學中的鐵道議題研究」專題徵稿

標題:

【徵稿】《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35期「臺灣文學中的鐵道議題研究」專題徵稿

時間:

2022年6月30日截止

內容簡介:

鐵道,改變了世界的時空結構,也改變人類的時空感受。臺灣的鐵道始於清末劉銘傳在1891年興建的基隆到新竹段,雖然效益不彰,但已是臺灣人巨大的經驗衝擊,更遑論日治時代1908年通車的408公里西部縱貫鐵道,不僅可以載送米糖、林木和礦鐵,也創造勤務出差、參拜觀光的新生活型態。戰後臺灣也繼續在日治的鐵道基礎上,運用鐵道創造臺灣經濟奇蹟,再迎來北迴線、南迴線,完成了環島鐵路網,然後來到2007年臺灣高鐵,完成了一日生活圈的夢。臺灣的文學史,自從清末見識到鐵道以來,就有各種文人作家觸及鐵道的種種──物產流通的經濟命脈、地方支配的權力根基、殖民現代的曖昧情愫、出遊和送別的心情……。本次專題徵求思考各種時代鐵道與文學、電影互為文本的研究分析,歡迎以下子題之文學及電影相關學術論文:

1.鐵道的文學變遷史
2.鐵道書寫與殖民現代性
3.鐵道的時空感
4.鐵道與旅行書寫
5.鐵道與城鄉關係的文學表現
6.其他涉及鐵道的文學相關研究

系統號:

O-019548

【徵件】國立政治大學出版「台灣文學與文化」系列叢書徵件啟事

標題:

【徵件】國立政治大學出版「台灣文學與文化」系列叢書徵件啟事

時間:

全年徵件

內容簡介:

本叢書全年開放徵件,接受以開創性的觀點方法、開拓學術領域的台灣文學或文化研究專書投稿。歡迎擬於近一兩年內出版學術專書的國內外學者投稿。有意出版者請填寫出版意願表並與書系主編范銘如聯絡(fanmj@nccu.edu.tw),由書系學術委員會審查決議。

系統號:

O-019546

【徵件】2022年第1期「林榮三台灣文學講座」徵件

標題:

【徵件】2022年第1期「林榮三台灣文學講座」徵件

時間:

2022年2月28日截止

內容簡介:

2022年第01期「林榮三台灣文學講座」即日起公開徵件。請填寫「林榮三台灣文學講座申請表」,將電子檔寄到「台灣文學學會」電子信箱:twla161030@gmail.com,註明「林榮三台灣文學講座徵件申請」。

徵件截止時間:2022年02月28日

徵件通過之後,將於本會網站公告錄取名單,並另函告知後續訊息與執行注意事項。

系統號:

O-019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