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清華學報第50卷第2期

標題:

清華學報第50卷第2期

時間:

2020年6月

出版單位:

新竹:國立清華大學

內容簡介:

【特稿】
論興:一個漢語故事(蕭馳)

【論文】
「歸寂」之前──聶豹早年學思抉微(何威萱)
政治情境與地方史書寫──以清代大同方志為例(張繼瑩)
本名張愛玲(張小虹)

系統號:

P-016400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91本第2分

標題: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91本第2分

時間:

2020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內容簡介:

西州回鶻統治者稱號研究——年代、結構與特徵(付馬)
正教與異端:明、清時期「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的注疏研究(祝平一)
清代六種文帝類全書的出版史研究(胡劼辰)

系統號:

P-016386

民俗曲藝第208期

標題:

民俗曲藝第208期

時間:

2020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

報導者:

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

內容簡介:

【研究論文】
臺閩地區王爺信仰儀式中的王府行儀初探 / 謝國興
廟會、文本與傳說:近代江南的蠶花神信仰 / 劉文星
藏族古樂 Shon 的歷史圖景與當代傳存:基於西藏阿裡地區「古格宣」的人類學考察 / 任贇娟

【研究紀要】
福建佛教音樂「禪和曲」、「福州調」、「本地調」之意涵及其關係研究 / 周景春

系統號:

P-016362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63期

標題: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63期

時間:

2020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內容簡介:

「退避三舍」考——兼說古代中國北方與內亞間的文化聯繫(陳健文)
翁心存與晚清世局——以日常生活紀錄為中心(唐屹軒)
自由的條件:晚清時期張君勱思想中的「人民程度」(詹景雯)
美領前期菲律賓華商活動的歷史地理(1900-1930年代)——以砂糖貿易與木材業為例(葉爾建)
民初北京法律現代化的衝擊與回應——評介Legal Transplantation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a: Practicing law in Republican Beijing (1910s-1930s)(葉竑晛)

系統號:

P-016423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53期

標題: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53期

時間:

2020年5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內容簡介:

邵雍遷居洛陽前期關係網絡初探:以尹洙為線索(紀晏如)
范文瀾與吳承仕:早期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家的世代變遷(葉毅均)
第四世紀沙漠教父伊瓦格魯斯論了無偏情(崔國瑜)
The Girolami's Plaque of Saint Zenobius, c.1415 -1420: Approaching a Personal Political Advertisement in Quattrocento Florence(趙可卿)

系統號:

P-016343

日本植民地研究第32号

標題:

日本植民地研究第32号

時間:

2020年7月

出版單位:

東京:日本植民地研究会

內容簡介:

[論文]
満洲国軍満系下級軍官の「対日協力」――『轍印深深 一个偽満軍官的日記』を事例に
及川琢英

日本統治初期台湾における汽船経営――台湾人海運経営の転換
松葉隼

日本統治期台湾における銅像受容に関する一考察
鈴木恵可

[研究動向]
南満洲鉄道における鉄道輸送の研究動向
三木理史

[資料機関紹介]
アジ歴グロッサリー“公文書に見る「外地」と「内地」―旧植民地・占領地をめぐる人的還流―”のコンセプトとアジ歴公開資料との関連性
大野太幹

[書評]
野口真広『植民地台湾の自治――自律的空間への意思』
十河和貴

堀和生・萩原充(編著)『“世界の工場”への道――20世紀東アジアの経済発展』
尾髙煌之助

林采成『飲食朝鮮――帝国の中の「食」経済史』
福岡正章

李光平『「満洲」に渡った朝鮮人たち――写真でたどる記憶と痕跡』
朴敬玉

張暁紅『近代中国東北地域の綿業――奉天市の中国人綿織物業を中心として』
兒玉州平

平山勉『満鉄経営史――株式会社としての覚醒』
齊藤直

李盛煥・木村健二・宮本正明編『近代朝鮮の境界を越えた人びと』
蔣允杰

細谷亨『日本帝国の膨張・崩壊と満蒙開拓団』
木村健二

林采成『鉄道員と身体――帝国の労働衛生』
鈴木哲造

系統號:

P-016409

東洋史研究第79卷第1號

標題:

東洋史研究第79卷第1號

時間:

2020年6月

出版單位:

京都:東洋史研究會

內容簡介:

【論說】
近代的衛生行政體制と「地方自治」のはざま――世紀轉換期の香港における潔浄局をめぐる議論(小堀愼悟)
「父子同氣」概念の成立時期について――「中國家族法の原理」再考(佐々木愛)
聖人はすべてを豫見できるか――江永の天文學における八線表(三角關數表)と西學中源説(田中有紀)
財政史よりみた――九世紀後半における阮朝統治の再檢討(多賀良寬)

【書評】
岩本佳子著『帝國と遊牧民――近世オスマン朝の視座より――』(多田守)
岩本眞利繪著『明代の專制政治』(新田元規)

系統號:

P-016398

東洋の思想と宗敎第37號

標題:

東洋の思想と宗敎第37號

時間:

2020年3月

出版單位:

東京:早稲田大学東洋哲学研究室

內容簡介:

確立期修験道の思想と儀礼――即伝『修験修要秘決集』を中心に(宮家準)
「天神七代」をめぐる言説史・再勘――神話注釈の視座から(原克昭)
『南方録』における「草庵」の思想(櫻本香織)
『守護国界章』における『法華論』釈義とその系譜――『法華論』の「甚深」に関する最澄の釈義を中心に(武本宗一郎)
王弼における「物」と「道」――『老子』に対する注釈態度に触れて(伊藤涼)
テキスト祖型のない校訂:仏教経典とユダヤ教ラビ文献研究における本文批評、そして「開かれた文献学」デジタルヒューマニティーズプロジェクト(ジョナサン・シルク)
仏教論理学派における知の有形象性の論証――註釈者によるPramāṇasamuccaya 1.11ab の解釋(三代舞)
心を観る(土田健次郎)

系統號:

P-016399

アジア・アフリカ言語文化研究第99期

アジア・アフリカ言語文化研究第99期

標題:

アジア・アフリカ言語文化研究第99期

時間:

2020年3月

出版單位:

東京:東京外國語大學アジア・アフリカ言語文化研究所

內容簡介:

13–14世紀におけるスンナ派の十二イマーム崇敬とヒッラのシーア派学者集団サドルッディーン・ハンムーイー著『二本紐の首飾りの真珠』に見られる宗派を越えた伝承教授(水上遼)
パレスチナ問題における解決案の行き詰まり在ヨルダン・パレスチナ知識人の言説を通じて(ハディ ハーニ)
『周禮』稻人鄭玄注に見える稲作(林良育)
A Letter from Muḥammad al-Amīn al-Kānemī to a Fulani Muslim Community in Bornu(Kariya, Kota)
ハーフィズ・アブルー『歴史集成』第 3 巻中の「モンゴル史」の「チャガタイ・ハン紀」校訂テキスト(川本正知)
サファヴィー朝滅亡後のシェイフ・サフィー=アッディーン廟 アルダビール文書のなかの 18,19 世紀勅令・命令書(阿部尚史)

系統號:

P-016342

自治之夢:日治時期到二二八的臺灣民主運動

自治之夢:日治時期到二二八的臺灣民主運動

標題:

自治之夢:日治時期到二二八的臺灣民主運動

時間:

2020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春山出版

作者:

陳翠蓮 著

內容簡介:

一九二○年代日本大正時期,解放的思潮影響著亞洲各國青年。在那個臺灣識字率只有三.九%的年代,已有包括蔡培火、林呈祿、林仲澍在內的臺灣留日學生,喊出「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他們與本島仕紳如林獻堂、蔣渭水等人相互奧援,成立臺灣文化協會,發起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藉由文化運動傳播新的文明價值與各種理論啟迪大眾,同時也成立政黨,以組織之力要求民主與參政權。

雖然內部有路線與理念之爭,外面有統治者的步步緊縮與壓制,後期更面臨了戰爭與東亞秩序變動的壓力,以及二次大戰後新統治者毫不容情的斲傷;然而,從一九二〇年到一九四七年,這近三十年的時光可說是臺灣的啟蒙時代,「臺灣人」意識在這段期間內形成,對於自由、民主、人權與自治等概念的理解,也逐漸根植人心而成為共同的追尋。

儘管渴望自治的夢想如繁花飄零,然而,那些先行者的身影,他們對於臺灣的未來所描繪的美好圖像,依舊激勵了來者,縱然接下來仍是荊棘與礪石遍布,人們猶能為自由、民主、公義的臺灣持續前行。

系統號:

P-016408

借殼上市:蔣介石與中華民國臺灣的形塑

借殼上市:蔣介石與中華民國臺灣的形塑

標題:

借殼上市:蔣介石與中華民國臺灣的形塑

時間:

2020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八旗文化

作者:

汪浩 著

內容簡介:

二○二○年五月二十日,蔡英文總統在總統就職演講上提及:「過去七十年來,『中華民國臺灣』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中,越發堅韌團結……。」很明顯地,民進黨政府對於臺灣地位的看法,和汪浩的觀點可謂如出一轍――雙方皆認為,「中華民國臺灣」這個國家,其歷史是從一九五○年開始,而非自一九一二年算起。然而,現任政府固然有中華民國臺灣的主張,卻缺乏完整論述,這就成了汪浩撰寫《借殼上市》的動機。

本書探討的重點之一是「中華民國和臺灣究竟是什麼關係?」以及「臺灣的主權地位到底何去何從?」;另一重點則是蔣介石這位「意外的國父」,在一九五○年三月「復行視事」後,他的態度與決策,左右了臺灣往後數十年的外交政策與命運。透過國史館近年來逐一公開的兩蔣檔案,汪浩還原歷史,揭露臺灣當年在面臨內憂外患時,蔣介石心裡的擔憂與憤恨,反省與自勵。

二戰戰敗後,日本於一九五一年簽訂《舊金山和約》,正式放棄對臺灣、澎湖的主權,但並未明言將臺澎歸還給哪一國,造成「臺灣主權未定論」。因為缺乏明確的法源依據,直到二○二○年的今天,臺灣的國際地位依然備受爭議,國民黨認為中華民國擁有臺灣主權;民進黨內部主流觀點則認為「中華民國就是臺灣」; 獨派訴求「修憲、正名、獨立」,將臺灣與中華民國徹底分離;也有人認為臺灣仍處於「戰後由聯合國託管」的狀態。

汪浩指出,臺灣之所以會有主權爭議,不單單只是因為國民黨與共產黨之間的爭奪較勁,背後更牽涉了複雜難解、爾虞我詐的國際政治,美國、英國、蘇俄、聯合國等勢力皆涉入其中,特別是一向被視為臺灣盟友的「美國」,其主導的「臺海中立化」、「臺灣問題國際化(複雜化)」的政策方針,雖然確保了臺灣不受共產黨武力侵犯,確立了兩岸分治的局勢,但也從此將臺灣陷於主權懸而未決的模糊狀態之中。

系統號:

P-016432

唐宋吃喝玩樂文化史:園林遊憩、飯館餞別與牡丹花會

唐宋吃喝玩樂文化史:園林遊憩、飯館餞別與牡丹花會

標題:

唐宋吃喝玩樂文化史:園林遊憩、飯館餞別與牡丹花會

時間:

2020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暖暖書屋

作者:

盧建榮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 幕起

第二章 巨型園林:政海沉浮真情告白所在
一、歐陽修:觀園文化的承先啟後者
二、A型園林政治學:借風景療癒利祿瘋疾
三、B型園林政治學:獨樂派嗆聲眾樂派
四、回溯唐代庭園的文化與政治:競逐權力道場上,誰能及早勘破見好就收的時機?

第三章 璀璨華年:白居易閑適詩中的享樂世界
一、從朝官變洛陽分司官
二、加入洛下園林客俱樂部
三、八二八─八三○年的一日之計
四、八三一─八三三年的出軌
五、八三四─八三八年的四時感興
六、長安最長的嚴冬──八三五年甘露事變外溢洛陽的效應

第四章 洛陽園林/花會歷史的定位爭議
一、白居易的園記史詩
二、歐陽修、周師厚對洛陽花會的特寫
三、李格非園林致亡論述的倡導──兼論洛陽牡丹花會的不可複製性

第五章 餐館與外食族的出現
一、歐陽修:愛上京師館子的饕家
二、汴州城物阜民豐
三、何以應酬詩集湮滅 其中序文反獨存
四、尋覓唐宋京城新式飯館的蹤跡

第六章 餞別宴:遠行者和送行者的歡會
一、十一世紀送別序中再也不提飯館的秘密
二、送別序文本中的勵志話語

第七章 「坊市」:唐京城第一條商店街試掘
一、從宵禁的住宅區到城開不夜的住商混合區
二、東、西「市」外又新生「坊市」
三、「市廛」、「市肆」、「廛肆」,以及「坊間」等辭出現的背後
第八章 幕落
參考文獻

系統號:

P-016434

歷史學柑仔店(1)

歷史學柑仔店(1)

標題:

歷史學柑仔店(1)

時間:

2020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左岸文化

作者:

歷史學柑仔店作者群 著

內容簡介:

編者序/許雅惠

1. 歷史與社會
1-1 從「柑仔店」到歷史學:思考日常生活史與公眾(大眾)史的交錯/呂紹理
1-2 說、歷史故事/李衣雲
1-3 如何藉普及歷史知識以強化歷史學者社會參與?/陳恒安
1-4 我們賴以生存的歷史:體會、共享與反思/劉龍心

2. 歷史與科學
2-1 在東亞主編英文期刊?!/李貞德
2-2 數位時代,圖書館將何去何從?/涂豐恩
2-3 趙明誠與他的收藏家朋友們:數位人文方法初探/許雅惠
2-4 解開鍵盤的身世密碼(上):QWERTY與大易輸入的社會史/郭文華
2-5 解開鍵盤的身世密碼(下):倉頡與注音輸入的文化史/郭文華
2-6 「巨量資料」概念下的史料收集與歷史書寫/黃銘崇

3. 歷史與醫學
3-1 杜鵑窩裡的雀鳥:怎麼看精神醫學的政治濫用史/吳易叡
3-2 誰是古之良醫?/金仕起
3-3 醫療、經驗與文本/金仕起
3-4 病人絮語:往診與看醫生的場所/許宏彬
3-5 龍骨小史/陳元朋
3-6 梅毒:一個科學事實的發生與發展/陳恒安

4. 歷史與器物
4-1 黑暗時代的光芒、失而復得的寶藏/林圭偵
4-2 說鼎:一個跨越時空的文化符碼/許雅惠
4-3 商王武丁的「藍寶堅尼」/黃銘崇
4-4 商王洗澡,要洗熱水!不洗熱水,洗不乾淨!/黃銘崇
4-5 達也太王的六馬浮雕/廖宜方

5. 歷史與生活
5-1從「國語老歌」追溯「制定國語」的往事/陳峙維
5-2 華人流行音樂史上兩件重要的往事:「流行歌」一詞與上海灘國語流行歌的大躍進/陳峙維
5-3 為大象林旺與馬蘭寫歷史/鄭麗榕
5-4 廢棄物或安樂園:歷史中的動物安葬故事/鄭麗榕
5-5 關於一隻黑狗與家族、戰爭記憶/鄭麗榕

系統號:

P-016436

狙殺太陽旗:美國如何擊潰大日本帝國

狙殺太陽旗:美國如何擊潰大日本帝國

標題:

狙殺太陽旗:美國如何擊潰大日本帝國

時間:

2020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燎原出版

作者:

Bill O’Reilly & Martin Dugard 著, 莊逸抒、劉曉同、劉彥之 翻譯

內容簡介:

杜魯門下令,麥克阿瑟揮軍,裕仁天皇臣服。一本書把三個背景截然不同的歷史關鍵人物串在一起,不僅看到他們決策的心路歷程,還有三人如何改變了歷史的命運。

1.生動的文筆帶領讀者重返血腥的戰場,重回每一個美日激烈爭奪的島嶼戰役。
2.串聯二戰後期空投原子彈的前後歷史脈絡,釐清歷史發展的走向。
3.多幅精美地圖的輔助,對戰役及事件的輪廓有更清晰的畫面。
4.不拐彎抹角,直接告訴你戰爭的殘酷與傷害。警惕讀者對戰爭的嚴肅看待。

系統號:

P-016438

借問舊城眾神明:清代以來左營舊城內外的祭祀空間

借問舊城眾神明:清代以來左營舊城內外的祭祀空間

標題:

借問舊城眾神明:清代以來左營舊城內外的祭祀空間

時間:

2020年8月

出版單位:

臺中:晨星出版

作者:

謝貴文 著

內容簡介:

本書以左營舊城為中心,從巨觀角度勾勒清代臺灣築城及左營舊城的歷史脈絡,並從微觀角度討論舊城內外各祭祀空間的興衰變遷與發展現況。可以鉅細靡遺看見舊城的發展軌跡,包括:
◎探討清代臺灣的築城及其祭祀空間的發展歷程,綜覽嘉義、臺南、彰化、恆春、新竹、臺北、鳳山、左營等古城,及城內常有的祭祀空間。
◎細部考察左營舊城及其祭祀空間的發展歷程,共有不築城、土城、雙城、石城、日治、戰後等6個時期,討論舊城及其內外祭祀空間的興衰與變遷歷程。
◎分別就舊城內外各個官祀與民祀空間之歷史沿革、所在環境、建築空間、祭祀及信仰狀況等進行探討。
◎以具有特色的圖解說明,引導讀者走讀左營舊城及其祭祀空間,看見舊城文化資產的特色、意義與價值。

系統號:

P-016439

韓國華人華文文學論:多變的身分、多重的認同

韓國華人華文文學論:多變的身分、多重的認同

標題:

韓國華人華文文學論:多變的身分、多重的認同

時間:

2020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秀威資訊

作者:

梁楠 著

內容簡介:

緒論 韓國華人華文文學的定義與範疇

第一章 韓國華人華文文學研究的現狀與理論
 一、韓國的韓國華人華文文學研究現狀
 二、韓國華人華文文學研究理論闡釋

第二章 韓國華人華文文學資料
 一、韓國華人華文文學資料梳理
 二、韓國華人華文刊物

第三章 韓國華人華文散文創作
 一、韓國華人華文雜文創作
 二、韓國華人華文哲理散文創作
 三、韓國華人華文遊記創作
 四、韓國華人華文隨筆創作
 五、韓國華人華文散文集創作

第四章 韓國華人華文詩歌創作
 一、韓國華人華文抒情詩創作
 二、韓國華人華文敘事詩創作
 三、韓國華人華文擬古派以及現代派詩創作
 四、韓國華人華文詩集創作

第五章 韓國華人華文其他文類的創作
 一、韓國華人華文評論創作
 二、韓國華人華文小說創作

第六章 韓國華人華文文學中「排斥」的兩面性
 一、羨慕與恐怖兩面性心理下的「排斥」
 二、文化想像意義上的「排斥」
 三、生存意義上的「排斥」

第七章 韓國華人華文文學中「鄉愁」的意義
 一、寄託於故鄉的「鄉愁」
 二、建立在在地化之上的「鄉愁」
 三、建立在想像或再創意義上的「鄉愁」

第八章 韓國華人華文文學中出現的「混種性」
 一、韓國華人華文文學中出現的口頭語上的混種
 二、韓國華人華文文學中出現的書面語上的混種
 三、韓國華人華文文學中出現的文化上的混種

第九章 韓國華人華文文學中對「在地化」的發聲
 一、韓國華人華文文學對在地化重要性的暗示
 二、韓國華人華文文學對在地化的申述

結論 華人華文文學中的韓國華人華文文學

系統號:

P-016440

課綱中的臺灣史:跟著專家學者探索歷史新視野

課綱中的臺灣史:跟著專家學者探索歷史新視野

標題:

課綱中的臺灣史:跟著專家學者探索歷史新視野

時間:

2020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作者:

陳鴻圖 主編

內容簡介:

編者序 108高中歷史課綱中的臺灣史課題/陳鴻圖

如何認識過去?
鄭成功與施琅──臺灣歷史人物反思/陳芳明
從琉球人船難受害到牡丹社事件:「新」材料與多元詮釋的可能/周婉窈

誰是原住民族?
自然史、人類學與臺灣近代「種族」知識的建構:一個全球概念的地方歷史分析/陳偉智
平埔族身分的認定與變遷(1895-1950)/詹素娟

移民社會的形成
來去臺灣/許雪姬
移民臺灣:臺灣移民史的考察/戴寶村

貿易與經濟的發展
臺灣歷史上的貿易與航運/陳國棟
臺灣近代統治理性的形構:晚清劉銘傳與日治初期後藤新平土地改革的比較/林文凱

多元信仰與祭祀活動
長老教會在臺灣傳教的處境/吳學明
臺灣民間信仰的分類/林美容

臺澎金馬如何成為一體
觀察現代臺灣政治的角度/若林正丈
國際法上二次大戰的結束與臺灣地位問題/薛化元

追求自治與民主的軌跡
菁英與群眾:文化協會、農民組合與臺灣農民運動的關係/陳翠蓮
強人威權黨國體制與戰後臺灣的政治案件/蘇瑞鏘

系統號:

P-016442

文學美綜論(再版)

文學美綜論(再版)

標題:

文學美綜論(再版)

時間:

2020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作者:

柯慶明 著

內容簡介:

自序
第一章 談「文學」

第二章 文學美綜論
一、界定文學的一種方式:文學美
二、文學作品的基本「內容」
三、文學美的意義:論創作
四、文學美的意義:論欣賞
五、文學活動的意義
附錄 文學與生命:訪柯慶明老師

第三章 苦難與敘事詩的兩型:論蔡琰〈悲憤詩〉與〈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第四章 論〈項羽本紀〉的悲劇精神
一、司馬遷撰寫《史記》的悲劇意識
二、《史記》篇章的主題原則與情調統一
三、〈項羽本紀〉:《史記》中唯一的純粹悲劇作品
四、項羽的基本性格與繼承的悲劇情境
五、項羽的崛起與其權力意志的缺失
六、項羽的抉擇與其倫理品質的初現
七、他人的活動與命運的神秘
八、項羽倫理醒覺的歷程與其最後的殉難

第五章 試論王維詩中的世界
附錄 王維詩的性質與分類

系統號:

P-016463

圖解台灣廟會文化事典:廟會實境╳角色轉換╳進香遶境╳祈福拜拜

圖解台灣廟會文化事典:廟會實境╳角色轉換╳進香遶境╳祈福拜拜

標題:

圖解台灣廟會文化事典:廟會實境╳角色轉換╳進香遶境╳祈福拜拜

時間:

2020年8月

出版單位:

臺中:晨星出版

作者:

謝宗榮 著

內容簡介:

以廟宇為中心進行的廟會,堪稱另類的「台味嘉年華會」,舉凡廟會期間舉行的宗教儀式及遶境出巡活動,各社區都會組成或聘請藝陣遊行,如同與神明一起巡邏,除有消災祈福的意旨外,亦有除煞鎮定、安撫人心、藝文娛樂功能的作用,同時也是台灣庶民文化的精彩縮影。

本書針對台灣廟會實境中光彩奪目且變化萬千的內容,以圖解紀錄常民參與的祭拜、迎神、儀式等廟會儀式與活動,彷彿跟著廟會去巡遊,提供讀者進一步理解廟會文化的脈絡,且一次看懂廟會大拜拜、逗熱鬧的超強文化特色,及其獨特的台灣生命力。

系統號:

P-016489

讀冊真趣味:從懷舊老物件看日治時期台灣教育

讀冊真趣味:從懷舊老物件看日治時期台灣教育

標題:

讀冊真趣味:從懷舊老物件看日治時期台灣教育

時間:

2020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秀威資訊

作者:

蔡元隆、黃雅芳 編著

內容簡介:

大正11年(1922),台灣總督府發布第二次《台灣教育令》後,日治時期台灣的學制大致底定,本書以學制為脈絡,依次介紹「初等教育」(公學校、小學校、蕃人公學校、蕃童教育所、國民學校)、「中等教育」(中等學校、實業學校、實業補習學校、師範學校、高等學校尋常科)及「高等教育」(專門學校、高等學校高等科、帝國大學)的特色,透過制服、學生帽、賞狀、徽章、肩章、名片、出征牌、小碎花包包、賽璐珞鈕釦此類當時學校生活常出現的物件,介紹教育現場的有趣故事,像是:關於老師的100種稱呼、卒業證書/修業證書/修了證書有哪些不同、與奧運失之交臂的台籍女運動員林月雲、帝國大學的第一位女學霸大森政壽、嘉義高女的三條崙水難、差點終結袁世凱性命的知識型殺手杜聰明、堪稱「返校」番外篇的基隆中學的F-Man事件……等等。

系統號:

P-016384

走過白色幽暖:1960、1970年代政治案件訪問紀錄

走過白色幽暖:1960、1970年代政治案件訪問紀錄

標題:

走過白色幽暖:1960、1970年代政治案件訪問紀錄

時間:

2020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作者:

薛化元、江志宏、陳進金、蘇瑞鏘 訪問;游淑如、陳世芳 記錄

內容簡介:

本出版品原是國家人權博物館的訪談計畫成果之一,鑒於口述歷史已是歷史研究不可或缺的一環,且白色恐怖時期的政治案件,也有必要讓讀者、民眾瞭解;因此,人權館乃將本書與其他訪談成果聯合出版,共計5本訪問紀錄專書,即《承擔家變:白色恐怖下的朴子張家》、《話當年父兄蒙難:受難者家屬記憶中的白色恐怖》,以及《白色記憶:政治受難者及家屬訪談紀錄》、《穿過白色濃霧:1950年代政治案件訪問紀錄》、《走過白色幽曖:1960、1970年代政治案件訪問紀錄》。這5本書皆以政治受難家庭為中心主題,其所涵蓋的案件繁多,受訪者有受難當事人,也有家屬,他們各自道出對案情的理解、心路歷程等等,不僅是活生生的歷史見證,有助於吾人認識臺灣當代政治環境變遷,更能貢獻於國家現正推動的人權教育、轉型正義。

系統號:

P-016390

白色記憶:政治受難者及家屬訪談紀錄

白色記憶:政治受難者及家屬訪談紀錄

標題:

白色記憶:政治受難者及家屬訪談紀錄

時間:

2020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作者:

陳儀深等 訪問;林芳微等 記錄

內容簡介:

本出版品原是國家人權博物館的訪談計畫成果之一,鑒於口述歷史已是歷史研究不可或缺的一環,且白色恐怖時期的政治案件,也有必要讓讀者、民眾瞭解;因此,人權館乃將本書與其他訪談成果聯合出版,共計5本訪問紀錄專書,即《承擔家變:白色恐怖下的朴子張家》、《話當年父兄蒙難:受難者家屬記憶中的白色恐怖》,以及《白色記憶:政治受難者及家屬訪談紀錄》、《穿過白色濃霧:1950年代政治案件訪問紀錄》、《走過白色幽曖:1960、1970年代政治案件訪問紀錄》。這5本書皆以政治受難家庭為中心主題,其所涵蓋的案件繁多,受訪者有受難當事人,也有家屬,他們各自道出對案情的理解、心路歷程等等,不僅是活生生的歷史見證,有助於吾人認識臺灣當代政治環境變遷,更能貢獻於國家現正推動的人權教育、轉型正義。

系統號:

P-016391

《老子》異文與黃老要論

《老子》異文與黃老要論

標題:

《老子》異文與黃老要論

時間:

2020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作者:

陳麗桂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篇 《老子》異文與詮解
壹、范應元《老子道德經古本集註》的異文價值──以范氏注文所及《韓非子》、王弼本、河上公本、指歸本、傅奕本為討論核心
貳、從北大本與范氏古本規律用字看各《老子》抄本的異文情況
參、《老子》異文與傳世本定型期商榷──從范應元《老子道德經古本集註》、《老子指歸》注文與《淮南子‧道應》引證考察
肆、《老子》應用哲學的兩大綱領──虛無與對反
伍、《老子》詮釋向度與空間的歧出──以〈解老〉、〈喻老〉與〈道應〉為探討核心
陸、「道」的異稱及其義涵衍化──「一」與「亙」
一、《老子》的「道」與「一」、「氣」、「術」、「恆」
柒、由《老子》的「常」、「復」到〈亙先〉的「恒」、「復」

第二篇 黃老要論
壹、黃老思想要義
貳、 齊文化與黃老思想的核心精神──因循、時變、宜適
參、黃帝事蹟與黃老法論──以〈五帝本紀〉與馬王堆黃老帛書為討論核心
肆、《莊子》外、雜篇中的黃老理論
伍、黃老與陰陽
陸、從循環、代勝到主從、尊卑──戰國、秦、漢陰陽五行說的源起與演變

系統號:

P-016397

湯姆生鏡頭下的晚清中國:十九世紀末的中國與中國人影像

湯姆生鏡頭下的晚清中國:十九世紀末的中國與中國人影像

標題:

湯姆生鏡頭下的晚清中國:十九世紀末的中國與中國人影像

時間:

2020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網路與書出版

作者:

John Thomson 原著,葉伶芳 翻譯

內容簡介:

1868-1872年之間,英國攝影師湯姆生帶著笨拙的相機和設備,闖蕩中國大江南北,用鏡頭記錄了自己在中國、香港、臺灣各地的居遊生活。他挑戰當時中國人民對於鏡頭的排斥之心,翻山越嶺、跋山涉水,以濕版攝影技術替各地的人民、村落、建築及活動留下彌足珍貴的影像。

湯姆生的鏡頭下除了當時的顯赫人物、朝廷重臣如李鴻章、奕訢、瑞麟等人,更多的是販夫走卒、尋常百姓,他不僅以照片記錄所到之處的山水風光、所遇之人民樣貌,家庭聚會、消遣娛樂、商賈買賣等常民生活也是他拍攝的重點,他並以帶有溫度的文字,寫下當時所見的藝術、習俗及風土民情,精確傳達彼時的生活景象,帶領讀者一窺社會各階層的日常樣貌。湯姆生後來將這些照片與文字整理出版成書,即為《湯姆生鏡頭下的晚清中國:十九世紀末的中國與中國人影像》。

原書於十九世紀出版時,湯姆生力求以照片搭配文字,帶給讀者最寫實的異地旅遊體驗,因此與出版社商議,採用當時最新、效果最優異的珂羅版印刷法呈現照片,再插入另行印製的文字,於 1873-1874 年間分為四冊出版。這套巨著如今罕有狀態良好又齊全的副本留存。此次譯本由影像專家麥可・葛雷掃描魏延年先生所藏完整套書配圖,搭配作家葉伶芳所譯文字,按照現代讀者習慣重整圖文,以一冊四部之方式,將原來的四冊大書合一出版,力求再度為讀者帶來最新穎又真實的古國文明風光。

系統號:

P-016401

宋氏三姊妹與她們的丈夫:20世紀三位傳奇女子,一部動盪百年的中國現代史

宋氏三姊妹與她們的丈夫:20世紀三位傳奇女子,一部動盪百年的中國現代史

標題:

宋氏三姊妹與她們的丈夫:20世紀三位傳奇女子,一部動盪百年的中國現代史

時間:

2020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麥田出版社

作者:

張戎 著

內容簡介:

人人都熟知宋氏三姊妹,卻並不真正認識她們──宋藹齡是中國最有錢的女人之一,是影響蔣介石與國民黨政治事務至深的人,卻因以國家之名行中飽私囊之實而備受譴責。宋慶齡嫁給首倡共和的孫中山,成了「國母」,婚後卻對丈夫心寒意冷,後半生雖貴為共產黨中國副主席,卻飽嘗恐懼的折磨。宋美齡嫁給多年元首蔣介石,人稱「永遠的第一夫人」,卻因這一身分多次與死亡擦身而過。三姊妹一生榮耀無數,卻危機不斷。曾是相親相愛的手足,卻因分屬敵對陣營,關係錯綜複雜,極具戲劇性。

寫過掌控中國命運的毛澤東與慈禧之後,暢銷傳記作家張戎開始思索:開啟中國現代化的慈禧生前原本已計畫賦予中國人投票權,為何短短四十年後就走進毛澤東的專制極權?為了尋找主宰這段歷史的風雲人物,作者再度下筆撰述影響二十世紀中國至深的三位女性和她們的丈夫。

本書既是個人史、家族史,也是中國波濤洶湧的現代史。從民初的中華民國政府、蔣介石的國民黨中國、毛澤東的共產黨中國,到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臺灣的民主轉型,三姊妹親眼見證三個世紀,跨越中國百年。作者遍訪宋、孔、蔣、孫家親屬與專家學者、走過臺英美俄四地檔案館,選擇捕捉了三姊妹人生重要場面的六十四幀珍貴照片,以其一貫的「秉筆直書」精神,再度寫下一部足以重新理解中國現代樣貌的歷史巨作。

系統號:

P-016404

獨立革命的世界史:一百個民族解放運動故事

獨立革命的世界史:一百個民族解放運動故事

標題:

獨立革命的世界史:一百個民族解放運動故事

時間:

2020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前衛出版

作者:

楊碧川 著

內容簡介:

兩百年來,民族主義成為改變世界歷史的最大動力。被壓迫者以民族為單位,高揭民族主義的旗幟,衝決外來的殖民統治體制,爭取自己當家作主的權利。台灣人在這波民族解放潮流中也曾粉墨登場,但對照世界其他民族的奮鬥,台灣人的表現顯然並不及格。

本書以「民族解放運動」為主軸,從世界史的廣闊視野,橫跨亞、歐、非、美各洲,全面檢視被壓迫民族的解放歷程。首先勾勒近代殖民主義的發展,在歐洲強權征服世界的脈絡下,各地紛紛出現被壓迫民族。覺悟的知識分子、學生、少壯軍人形成革命先鋒隊,集結被壓迫大眾,在外來政權的迫害、鎮壓、處刑的磨難下,鍛鍊出被壓迫階級的民族解放革命意識,進行推翻外來政權或本土傀儡政權的民族解放大業。但即使建國成功,也未必能擺脫對帝國主義的依賴,原先的社會矛盾也難以迅速解決。因此,民族解放就是不斷革命,直到被壓迫大眾成為國家的主體力量。

全世界不是只有台灣人在反抗外來政權,不是只有台灣人在尋求民族解放,關心台灣前途者,都應該具備世界史的民族解放智識,熟習各地民族的解放策略及其成敗優缺,方能認清台灣獨立的未來之道。

系統號:

P-016405

帝國的學校.地域的學校--臺灣史論叢.教育篇

帝國的學校.地域的學校--臺灣史論叢.教育篇

標題:

帝國的學校.地域的學校--臺灣史論叢.教育篇

時間:

2020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作者:

許佩賢 編著

內容簡介:

導論 ∕ 許佩賢
第一章 日治初期公學校的成立與地方社會 ∕ 許佩賢
第二章 實學教育、鄉土愛與國家認同:日治時期台灣公學校第三期「國語」教科書的分析 ∕ 周婉窈
第三章 蕃童教育所就學者增加的具體情況:以臺灣總督府的督促就學及其現實基礎為中心 ∕ 北村嘉惠著,郭婷玉譯
第四章 總督政治與台灣本地地主資產階級:公立台中中學校設立問題(1912-1915年) ∕ 若林正丈著,許佩賢譯
第五章 殖民地出現了大學!? ∕ 吳密察
第六章 學歷.女性.殖民地:從台北女子高等學院論日治時期女子高等教育問題 ∕ 洪郁如
第七章 台南高等工業學校之誕生 ∕ 藤井康子著,郭婷玉譯
第八章 戰爭動員下的中等工業教育 ∕ 鄭麗玲
第九章 殖民教育與新社會領導階層之塑造 ∕ 吳文星
第十章 殖民地支配與近代教育:一個台灣知識分子的足跡 ∕ 駒込武著,許佩賢譯

系統號:

P-016407

臺灣高雄臺南地區寫真照片

臺灣高雄臺南地區寫真照片

標題:

臺灣高雄臺南地區寫真照片

時間:

2020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博揚文化

作者:

闞正宗 編著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之照片、圖片,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攝影照,二是手繪圖片,其中攝影照又分黑白與彩色。攝影照片是本書收錄的重點,內容有名勝風景、街道建築、港口建設、人物活動、歷史文物等。手繪圖片則以風景名勝為主。本書收錄以高雄市街港的開發為主軸,臺南風景名勝為副,其他地區為最後。

系統號:

P-016433

世紀中國:近代中國百年圖像史

世紀中國:近代中國百年圖像史

標題:

世紀中國:近代中國百年圖像史

時間:

2020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左岸文化

作者:

史景遷、金安平 編著,廖彥博 翻譯

內容簡介:

在二十一世紀,中國是世界舞台上最大的疑問號。今日的中國已不再是沉睡的巨人,但也不是西方世界可靠的盟邦。從經濟上來說,中國是一個新興強權;從政治上來看,它在經濟自由市場與軍事獨裁之間維持著一個不穩定的均勢局面。從實際地理上的距離及未來可能的走向來看,了解中國的歷史,現在正是時候。

《世紀中國》精選了三百張以上珍貴而富故事性的照片,述說1894-1996中國百年歷史。這些照片選自中國、台灣與西方的檔案館、圖書館和私人收藏,許多是之前從未見過的。這些歷史照片像是時光機,帶領我們「親眼」見證許多在此之前只存在於史書字裡行間的歷史事件:從晚清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期間鄉間農民與權勢階層菁英的生活、西方殖民強權在華設立「租界」的富麗堂皇與骯髒汙穢──這些「租界」是專供歐洲人在華居住的城市。透過書中珍貴罕見的照片,我們見證了庚子義和拳亂、南京大屠殺、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另外還有一些古怪的歷史鏡頭,像是二次大戰期間在華美軍士兵使用筷子食用他們的「K口糧」軍用罐頭,以及悠哉地在江水裡游泳後、身上沾滿淤泥的毛澤東私人生活照片。

與這些珍貴照片搭配的,是令人驚嘆的歷史敘事書寫,作者是在西方漢學界備受尊崇的史景遷,這是他頭一次與妻子金安平合作撰述。本書的文字追尋近代中國在內戰、世界大戰與共產革命當中四分五裂的經過,及其緩慢崛起成為軍事與經濟超級強權的始末。本書既著眼於平民百姓的生活,也重視像蔣介石、毛澤東這樣的高層人物,而編織出一段錯綜複雜又引人入勝的社會、政治與軍事史。

作者簡介
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1936年出生於英國,是國際知名的中國近現代史專家,自1965年於美國耶魯大學歷史系任教,2008年退休。著作極豐,包括《追尋現代中國》、《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太平天國》、《改變中國》、《康熙》、《天安門》、《曹寅與康熙》、《胡若望的疑問》(以上由時報文化出版)、《大汗之國:西方眼中的中國》(商務)、《婦人王氏之死》(麥田)、《利瑪竇的記憶宮殿》(麥田)等。

金安平(Annping Chin),史景遷的妻子,史學家金毓黻的孫女,1950年出生於台南市,1962年隨家人移居美國,在哥倫比亞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專攻中國思想史,也在耶魯大學開設思想與文化史課程。著有《合肥四姊妹》等。

系統號:

P-016435

從北山樓到潛學齋

從北山樓到潛學齋

標題:

從北山樓到潛學齋

時間:

2020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秀威資訊

作者:

施蟄存、孫康宜 著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分為上下兩輯。上輯為孫康宜與施蟄存從1986年至2000年初,橫跨中美兩地往返之信件,內容涵蓋中西文學、明清文學、女詞人研究,以及和當代學者張充和、錢歌川與康正果等人往來的情形。下輯則收錄了孫康宜根據自身研究方向與施蟄存往來收穫的知識成果,撰寫之施蟄存生平傳記、創作成果、詩詞研究,以及評論其自傳式詩作〈浮生雜詠〉等相關著述,亦有許多當時的照片穿插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信內除了呈現施蟄存晚年重要的學術活動──編輯《詞學》「海外詞學特輯」並擬籌備學術會議,以及孫康宜在美約稿的過程,也記錄了孫康宜的重要著述《情與忠》、《傳統女作家選集》的學術經歷,與對柳如是評介的深入過程,兼及美國漢學界的研究活動,在在反映出當代中國文人的學術軌跡。

系統號:

P-016441

建康內外:南朝作家的都城書寫與空間想像

建康內外:南朝作家的都城書寫與空間想像

標題:

建康內外:南朝作家的都城書寫與空間想像

時間:

2020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政大出版社

作者:

祁立峰 著

內容簡介:

前言:真實之城與想像之城
一、安全、神聖、繁榮之城
二、都城毀滅記事
三、被權力核心包括在「外」
四、小結:空間的想像與紀實

1 安全之城:江海天險與家國想像
一、「江海」作為一道防線,或一種題材
二、「江海」作為現實生活的共同體
三、「江海」天險的確立與最終結局
四、小結:江海與家國想像

2 神聖之城:從山林到城市的佛教空間
一、山林佛教與城市佛教
二、山林佛教:東晉山林佛教的地景書寫
三、從城市到山林:遊寺詩的權力結構
四、城市佛教:建康的佛教地景與權力運作
五、小結:佛教與城市的權力互涉

3 繁榮之城:京洛書寫與都城隱喻
一、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城市
二、錯把「建康」作「京洛」?
三、當「地理」成為「歷史」
四、小結:記憶與慾望之城

4 毀滅之城:都城的毀滅書寫與創傷記憶
一、都城毀滅的前、中、後三階段
二、寫在毀滅之前:世界的讖象
三、寫在毀滅之中:創傷的不可再現
四、寫在毀滅之後:創傷的延遲反饋
五、小結:寫在毀滅之中,也寫在毀滅之後

5 都城之外(一):南朝作家的「荊州書寫」
一、南朝內部的「西方」與「東方」
二、民俗的收編:《荊楚歲時記》
三、傳說與現實:荊州的傳說與讖象
四、體驗與經驗:「荊州」的對照與苦辛
五、小結:寫作與空間的相互召喚

6 都城之外(二):南朝作家的「江州書寫」
一、「東」與「西」的中介空間
二、在地與正統:江州的中介意義與文化意涵
三、聖山與仙境:鮑照、江淹的「廬山」書寫
四、另一種山水體驗:何遜、陰鏗的江州意象
五、小結:「中間」的經驗

結論:羅馬城裡(外)的羅馬人

系統號:

P-016473

文明的海洋史觀

文明的海洋史觀

標題:

文明的海洋史觀

時間:

2020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八旗文化

作者:

川勝平太 著,鄭天恩 翻譯

內容簡介:

本書日文書名為「文明の海洋史観」

【序】追尋嶄新的歷史樣貌

【起之章】「鎖國」與近代世界體系
.對森嶋通夫「鎖國」解釋之批判
.亞洲物產的國際流通與鎖國
.日本的鎖國、開國與近代世界體系

【承之章】關於史觀
.唯物史觀——達爾文與馬克思
.生態史觀——戰後京都學派(今西學派)

【轉之章】文明的海洋史觀
.海洋史觀
.歐洲史中的海洋史觀典範
.日本史中的海洋史觀典範
.海洋亞洲的波濤——挑戰與回應

【結之章】二十一世紀日本的國土構想
.太平洋的時代
.二十一世紀日本的國土構想

【跋】追尋新的生存之道

系統號:

P-016341

臺灣畫廊產業史年表(1960-1980)

臺灣畫廊產業史年表(1960-1980)

標題:

臺灣畫廊產業史年表(1960-1980)

時間:

2020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藝術家

作者:

鍾經新、陳長華 著

內容簡介:

「藝術產業史」涵蓋了藝術家的發展史,因此,畫廊發展史也可稱得上是臺灣藝術史的一部分。早期許多臺灣畫廊都是亦步亦趨地伴隨藝術家成長,藝術家在與畫廊機構互相學習、磨合、調整的關係下,漸漸培養出獨特的創作習慣,雙方之間的良性關係也有助於藝術產業的健全發展。

1980年代末期,臺灣經濟奇蹟的年代,畫廊數量激增、藝術市場活絡,許多畫廊界及藝文界的相關人士紛紛表示有意組成畫廊協會。1992年,中華民國畫廊協會正式成立,除每年定期舉辦畫廊博覽會和專業講座,與公部門合作執行研究計劃,也致力於推動相關產業法條,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仍積極扶植國內畫廊,建立國際收藏與市場合作網絡,廣結藝術家與藏家的關係網,活絡臺灣社會的創作能量與藝文發展,同時提高臺灣藝術市場的國際競爭力與吸引力。

本書以1960-1980年代的早期畫廊發展為主,爬梳完整的年代與資訊,期能提供讀者有別於傳統以藝術家個人生命經驗為主的書寫視角與藝術史觀,重建更完整的產業面貌。

系統號:

P-016356

宋代園林及其生活文化(二版)

宋代園林及其生活文化(二版)

標題:

宋代園林及其生活文化(二版)

時間:

2020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三民書局

作者:

侯迺慧 著

內容簡介:

園林自唐代開始,已成為中華文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到了宋代,園林與宋人生活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富豪權貴固然可經營廣大宏偉的山水環境,普通的市井小民﹑乃至貧賤之家也可以在房屋周圍種植花木,以盆山盆池佈置成簡易小園。在這樣一種生活環境籠罩下的各種人文活動,都可能在無形之中受到山水氛圍的移化,產生文化意義上的深刻影響。本書以宋人詩文為主要依據,透過對詩文整理、解讀和分析,證以其他史籍地誌、筆記叢談的記述,加以作者親身的山居園遊體驗,探討宋代園林—─中國園林史上進入高峰的藝術成就,以及園林生活內容和文化意涵。

系統號:

P-016358

帝國之翳:十六至十九世紀的中國與世界

帝國之翳:十六至十九世紀的中國與世界

標題:

帝國之翳:十六至十九世紀的中國與世界

時間:

2020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暖暖書屋

作者:

蔡東杰 著

內容簡介:

序曲:遲來的遠航

一四○五 從太倉到古里
獨一無二的旅程
蒙古人遺產
朝貢體系之近代樣態

一五○九 從里斯本到麻六甲
舊世界與新時代
歐洲人的全球征途
東亞海盜騷動

一六○一 從澳門到北京
來自遠方的陌生人
火炮與傳教士
白銀貿易與中國

一七九三 從倫敦到承德
質變中的東亞與歐洲
新天朝及其敵人
帝國陰影下的十全武功

一八三二 從格拉斯哥到廣州
走下神壇的天朝
白銀與鴉片
戰爭資本主義

一八六○ 從克里米亞到北京
為了打開門戶的戰爭
新世界裡的中國
條約體制時代來臨

一八九四 從伊犁到漢城
兩難困境下的中國
藩屬危機與體系動搖
大門口的敵人

一九○五 從東京到武昌
新帝國主義瓜分浪潮
門戶開放與排外
從文化帝國到現代國家

終章:平行世界的終結?

系統號:

P-016365

戰後初期的台灣報人:吳濁流、李萬居、雷震、曾虛白

戰後初期的台灣報人:吳濁流、李萬居、雷震、曾虛白

標題:

戰後初期的台灣報人:吳濁流、李萬居、雷震、曾虛白

時間:

2020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玉山社

作者:

邱家宜 著

內容簡介:

1.報人典型的選擇
2.雷蒙德‧威廉斯的「感知結構」理論
3.戰後的台灣社會:匯聚與分歧
4.苦悶的殖民地知識份子:吳濁流
5.徘徊在認同與放逐之間:李萬居
6.萬山不許一溪奔:雷震
7.國民政府政權的忠誠守護者:曾虛白
8.戰後初期「感知結構多重奏」的台灣報業舞台
9.「選擇性傳統」的運作
10.結語

附錄:曾虛白、雷震、李萬居、吳濁流之相關年代與事蹟對照表

系統號:

P-016366

興台之圳:對開發台灣做出重大貢獻的瑠公圳

興台之圳:對開發台灣做出重大貢獻的瑠公圳

標題:

興台之圳:對開發台灣做出重大貢獻的瑠公圳

時間:

2020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致出版

作者:

卜一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臺北盆地的地貌與演變

▍第二章:臺北盆地的開發過程
一、古代居民與文化變遷
二、臺灣文明的曙光
三、清代漢人移民成燎原之勢
四、十七世紀時臺北盆地的原住民
五、漢族移民開發臺北盆地

▍第三章:郭錫瑠父子築瑠公圳以開發臺北東部

▍第四章: 從世界上著名治水的借鏡對比瑠公圳灌溉、防洪之功效
一、都江堰灌溉防洪系統
二、荷蘭填海防洪工程
三、颶風、暴雨肆虐休斯敦

▍第五章:臺北的水患、防洪系統與瑠公圳的貢獻

▍第六章:結論:興台之圳—瑠公圳

▍附錄
一、臺灣水圳的發展
二、台北盆地早期水圳發展
三、臺灣的風風雨雨

系統號:

P-016367

空性與菩薩道:聖解脫軍《現觀莊嚴論釋.第一現觀》

空性與菩薩道:聖解脫軍《現觀莊嚴論釋.第一現觀》

標題:

空性與菩薩道:聖解脫軍《現觀莊嚴論釋.第一現觀》

時間:

2020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藏典出版社

作者:

宗玉媺 著

內容簡介:

聖解脫軍(Ārya-Vimuktiṣeṇa,五、六世紀)的《現觀莊嚴論釋》是現存《現觀莊嚴論》注釋書中最早的一部論書,然而這部注釋書在西藏似乎不太受到重視。相反地,師子賢(Haribhadra,八世紀)的注釋書則特別受到愛戴,可能因為師子賢是寂護(Śāntarakṣita,725-788 CE)――西藏有名的論師――的弟子。因此,從古至今,對於聖解脫軍的生平以及思想記載的並不多。本書即是以梵語《現觀莊嚴論釋・第一現觀》進行譯注,並以此為基礎,探討聖解脫軍對菩薩道的建構及他對大乘空性的看法。菩薩道和大乘空性這兩者在《現觀莊嚴論釋・第一現觀》中是不能分開的思想主軸。

《現觀莊嚴論》的偈頌大體上可說是《兩萬五千頌般若波羅蜜經》重點的濃縮,並模擬說一切有部的聲聞修行道來建構菩薩道,然後將這些要點組成菩薩的修行道次地。聖解脫軍在這部釋論中引經據典,酌古斟今地解釋菩薩道的架構與經文空性內容的關係。他根據中觀派的立場,並在各種聲聞阿毗達摩以及大乘經典的基礎上,以般若空性為觀修內容,呈現與聲聞道非常不一樣的菩薩道特點。

除此之外,本書提供《現觀莊嚴論釋》完整第一現觀之梵語寫本校勘、藏譯以及筆者中譯的三種文本對照,方便讀者比對與閱讀。

系統號:

P-016381

文字學家的寫字塾:一寫就懂甲骨文: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

文字學家的寫字塾:一寫就懂甲骨文: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

標題:

文字學家的寫字塾:一寫就懂甲骨文: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

時間:

2020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字畝文化

作者:

施順生、許進雄 著

內容簡介:

本書為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特別邀請兩位文字學界代表學者,文字學學家 施順生 與國際甲骨文權威學者 許進雄 共同教授。根據「字字有來頭」叢書系統,精選動物、政治、生活、信仰等六大主題中最具代表性且今日仍常用之甲骨文字形,共收錄了120字(含異體字形共180字),並為每字搭配簡明字義和筆順解析圖,帶著我們一起透過一筆一畫的書寫,體會文字創造的結構與意義,認識文字與文化演化的根源,邊寫邊懂甲骨文。

系統號:

P-016382

仙人指路:10個故事帶你進入道教的神秘世界

仙人指路:10個故事帶你進入道教的神秘世界

標題:

仙人指路:10個故事帶你進入道教的神秘世界

時間:

2020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秀威資訊

作者:

謝世維、李忠達 編著

內容簡介:

緒論/謝世維

秘篆靈符──神秘的道教符圖世界/謝世維
重塑與融合──漢魏六朝「道教」史/李龢書
漫漫離家路──走入社會的唐代道教女性/方韻慈
九轉金丹練成仙──連蘇東坡都愛的內丹功/李忠達
脫去儒服,我們也學道──宋朝士大夫的道家世界/李長遠
上窮碧落下黃泉──翱翔在道教與文學的世界/高振宏
玄儀特授──近代四川地方道教中的全真科儀/蔣馥蓁
十里洋場的分岔路──現代天師與仙學先驅的宗教人生/李志誠
流沙退卻後的古韻風流──道教在敦煌/張鵬
東亞道教文化──「桃」意象及其流衍/賴思妤

系統號:

P-016383

國民政府抗日戰場中的反細菌戰(一)、(二)

國民政府抗日戰場中的反細菌戰(一)、(二)

標題:

國民政府抗日戰場中的反細菌戰(一)、(二)

時間:

2020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民國歷史文化學社

作者:

許峰源 主編

報導者:

民國歷史文化學社

內容簡介:

1937年七七蘆溝橋事變爆發前後,日本軍隊就已經開始試驗各類疫菌的威力,企圖在中國戰場上發動細菌戰。到了1940年,日軍為了突破僵局,調整在華作戰策略,細菌戰因為具有強大的殺傷力,成本低,能夠重創中國軍民士氣,有效降低國軍戰鬥力,更可以折損國民政府威信,使日軍不惜違反1925年《日內瓦國際公約》,在浙江、湖南、江西、雲南等地發動細菌戰。

日軍在不同區域散播毒菌,策動細菌戰,直接威脅民眾生命安全、耗損國軍作戰能力、混亂中國社會秩序,甚至嚴重污染生態環境,導致傳染病不斷復發,影響非常深遠。

這其中,又以鼠疫傳播速度最快。日本軍機載運米、麥、粟、棉花,混雜鼠疫桿菌、跳蚤,從上空撒落。當老鼠接觸毒物發病,迅速透過寄生的跳蚤,將疫病導向人體,進而引爆鼠疫大流行。鼠疫毫無預警地現蹤,讓國軍在抵抗日軍攻擊時,還得嚴防鼠疫的隱形威脅;各省民眾飽受戰火迫害之際,也要留意鼠疫的無情殘害。

作為抗戰領導中樞的國民政府,迅速啟動了防疫機制,將人力、物力投放到鼠疫凌虐的地區,掌握鼠疫疫情、落實防疫工作、分配醫療資源、宣傳防疫知識、指導防疫作業,從而存續中國抗日整體戰力。

在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全球的當下,本書詳實記錄八年抗戰時期的防疫作為,或許可以作為現今防疫工作的參考。

系統號:

P-016460

南昌行營:政治工作報告(共二冊)、參謀團大事記(共三冊)

南昌行營:政治工作報告(共二冊)、參謀團大事記(共三冊)

標題:

南昌行營:政治工作報告(共二冊)、參謀團大事記(共三冊)

時間:

2020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民國歷史文化學社

作者:

民國歷史文化學社編輯部

報導者:

民國歷史文化學社

內容簡介:

1932年初,蔣介石復出擔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1933年2月開始籌設「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南昌行營」,5月成立,熊式輝擔任行營主任。這個以新生活運動發起地為人所知的南昌行營,就是國民政府對中國共產黨進行大規模圍剿的總司令部。

這個機關不但管轄範圍廣闊,所管轄的事務也不限於軍事,包括各省的黨務、政務都在內。事實上,江西、福建、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河南、江蘇、山東、陝西十個省,上海、南京、漢口三個特別市,以及軍事委員會所屬的軍政部、參謀本部,都受到南昌行營的管轄。

南昌行營經過一年多的運行,監督指揮對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圍剿,迫使共軍於1934年底退出贛南井岡山根據地,往西南「長征」。國民政府隨後在12月組織「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營參謀團」隨著追剿進入四川,運籌、指導、督察四川剿共各軍作戰,以原南昌行營第一廳廳長賀國光出任參謀團主任,可以說是南昌行營的延伸。

「政治工作報告」共二冊,是南昌行營處理剿共省份政治工作的報告。一般認為國民政府不重視基層社會,才會被共產黨乘機坐大,其實蔣介石在南昌行營秘書長楊永泰的輔佐之下,對這些政治工作都有留意。在幾次圍剿共軍的過程中,蔣介石體認到單純以軍事力量無法剿滅共軍,必須配合政治工作,爭取民心,也就是「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的基本方針,力求整飭剿共區域內的政治措施,完成攘外必先安內的國策。

「參謀團大事記」共三冊,是南昌行營參謀團入川期間(1935年)的史料集,由參謀長賀國光本人編輯。內容包括蔣介石之手令、剿匪軍事、各省政治建設等,不僅記錄國民政府軍政力量延伸的過程,也是「三分軍事,七分政治」之體現。因此可以增進對南昌行營的軍事與政治地位,以及民國中央與地方的關係,甚至國民政府如何建構現代國家等課題的認識。

系統號:

P-016461

冰人與白塔:抗戰末期被遺忘的作戰計畫

冰人與白塔:抗戰末期被遺忘的作戰計畫

標題:

冰人與白塔:抗戰末期被遺忘的作戰計畫

時間:

2020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民國歷史文化學社

作者:

蘇聖雄 主編

報導者:

民國歷史文化學社

內容簡介:

抗戰末期,中國除了持續抵抗日軍的進攻,也有駐印軍、遠征軍聯手打通印緬到雲南的交通線。而在美軍逐步反攻西太平洋之際,中國戰區美軍總部戰區設計科開始草擬由中國大後方反攻日本在華佔領區的計畫。

1945年3月的〈冰人作戰計畫〉(Rashness),經魏德邁將軍核定,打算在日軍自貴州撤退後,尾隨進攻,給予日方壓力,奪回長沙、衡陽一帶的產糧地區,並且伺機攻下武漢。主要目的在太平洋美軍反攻時,可以牽制日軍兵力,並且提供空軍基地協力作戰;其次,也可以藉由大規模反攻恢復或提高中國陸軍之士氣及戰鬥力。

後來成案的〈白塔作戰計畫〉(Beta),則是因應日軍從華南逐漸撤軍,而美國占領菲律賓,補給線可以延伸至中國沿海,讓補給不必再透過危險的駝峰航線,或是蜿蜒的中印公路,可以直接從廣州一帶港口上陸,因而成為中國戰區最終的總反攻計畫。這個計畫不只奪取出海口,也著力在占領粵漢線南段,以切斷日軍的大陸補給線。一來一往,日軍補給困難,而國軍獲得充分補給,便可在對日作戰中發揮更大貢獻。

中日戰爭的研究,學界多集中在討論抗戰初期的盧溝橋事變、淞滬會戰,或其他諸多重要會戰,抗戰末期軍事反攻的討論相對較少。當然,美軍重點是太平洋戰區,並沒有打算依靠中國戰區做為主力來反攻擊敗日本,後來美國的原子彈與蘇聯參戰使戰爭迅速結束,更讓國軍反攻的作用相對黯淡。但是如果沒有中國戰區牽制了超過百萬的日軍,美軍在太平洋方面的進展,恐怕只會更加艱苦。本書所收錄的兩份總反攻計畫,便具體呈現了美軍與國軍的協同,與美軍對國軍反攻的期待。

系統號:

P-016462

影像.紀錄:動態影像篇

影像.紀錄:動態影像篇

標題:

影像.紀錄:動態影像篇

時間:

2020年5月

出版單位:

臺北:政大出版社

作者:

劉維開 主編

內容簡介:

導言/劉維開
影像史學視野下的電影《一九四二》/吳瓊
影像中的敦煌:以紀錄片為中心/李凈昉
日本侵華戰爭時期女明星的形象建構:以李香蘭為例/侯杰、劉依塵
「反右」前後的中國電影人/李福鐘
1930年代左翼電影的未來中國想像/彭濤
衝突年代蘇聯電影中「中國形象」的隱喻與中國的反應:以《德爾蘇‧烏扎拉》為中心/張建華
日本電影與臺灣(1950s):啟蒙與復刻/徐叡美

系統號:

P-016474

草與禾:中華文明4000年融合史

草與禾:中華文明4000年融合史

標題:

草與禾:中華文明4000年融合史

時間:

2020年8月

出版單位:

香港:香港中和出版

作者:

波音 著

內容簡介:

序  中華文明的視角 / I

第一章 雙峰對峙—草的世界與禾的世界
從「滿天星斗」到「月明星稀」
商周天下:中國與四方
迷霧中的北境
白登山前後:兩個世界的戰與和
從馬邑之謀到燕然勒石

第二章 胡漢難分—以華夏為主體的混合政權模式
誰來興復漢室
走向洛陽城
飛旋在亞洲舞台
大唐變成小唐

第三章 北馳南渡—以草原為主體的混合政權模式
契丹人的「新農村建設」
女真人南柯一夢
轉進江南:水運即國運

第四章 萬里一統—元朝統一政權模式
成吉思汗:重塑草原的遊牧人
大元王朝的三大支柱
朱棣:披着大明外衣的「蒙古人」

第五章 天下一家—清朝統一政權模式
朝貢、援朝與白銀資本衝擊
皇太極:「我是誰?」
草原的最後輓歌
天下的清朝

後記 春草秋禾織天下

系統號:

P-016406

拓荒者.墾殖者.刈獲者:許地山與香港新文化的萌蘖和勃興

拓荒者.墾殖者.刈獲者:許地山與香港新文化的萌蘖和勃興

標題:

拓荒者.墾殖者.刈獲者:許地山與香港新文化的萌蘖和勃興

時間:

2020年8月

出版單位:

香港:中華書局

作者:

胡從經 著

內容簡介:

著名作家、學者許地山於1935年受邀南下來港出任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主任,致力改革大學中文教育,倡導文字改革與國語運動,為當時的香港大學文學院奠定堅實基礎,開拓香港新文化一代新風,啟迪後人,貢獻殊偉。本書分為兩部分,前者從中文教育改革、學術研究、文化社團等方面論述許地山對香港新文化的貢獻,後者為編年體記事――許地山居港史事編年,梳理大量許地山居港期間(1935-1941)活動的史料,對香港文化研究具有重大的紀實價值。

作者簡介
胡從經,祖籍安徽壽州鳳台,生長於徽州。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香港大學哲學(文學)博士。歷任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華東師範大學文學院顧問教授,廈門大學文學院客座教授,日本東京大學文學院外國人研究員,韓國外國語大學客座教授,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榮譽研究員,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客座研究員,香港演藝學院客座教授等。中國文化研究院創院執行院長,大型網站《燦爛的中國文明》總監兼總編輯(該網站榮獲聯合國頒授的「世界最佳文化網站」大獎)。現任中國大文化研究院院長。

主要著作有《中國小說史學史長編》、《榛莽集》、《爝火集》、《柘園草》、《晚清兒童文學鉤沉》、《胡從經書話》、《創造的歡愉》、《魯迅與中國新文化》、《香港詩話》、《拓荒者‧墾殖者•刈獲者――許地山與香港新文化的萌蘗與勃興》等。

系統號:

P-016464

競進、存愛,電車情懷:香港電車職工會百年史整理

競進、存愛,電車情懷:香港電車職工會百年史整理

標題:

競進、存愛,電車情懷:香港電車職工會百年史整理

時間:

2020年7月

出版單位:

香港:中華書局

作者:

胡從經 著

內容簡介:

.1920年,香港車工人以「競進會」的名義成立工會。於當年,為求生存,工會不得不以文康或慈善組織的型態出現。
.1950 年代,是一個工友備受壓迫的年代。資方的高壓手段,從中可見殖民地時代政商合流阻止工會運動的情況。
.1960 年代,電車工人的生活仍然艱苦,雖然沒有直接衝突的事件,但從細微之處卻反映出種種不人道的規條,令人不禁歎息,這是我們熟悉的香港嗎?

這是祝賀電車工會百週年的一本電車工會發展史。開宗明義,就是一次工運史的歷史整理,一切就以此視角來呈現及申述。其一,每部分的重大事件,都會先綜述事件來龍去脈、發展走向;其二,在每部分、每章的事件綜述之後,附「當年的原始材料」。這些原始材料,分別來自當年的聲明、宣言,尤其是當年為抗爭而專門出版的「事情解說小冊子」,以及長期、定期出版的小型報刊《電車工人》快訊。因此,本書的處理方式,主力部分,是讓電車工會的歷史資料經篩選輯錄後原裝呈現,重點是重刊當中有代表性的篇章。

系統號:

P-016465

落葉歸根:東華三院華僑原籍安葬檔案選編(兩冊)

落葉歸根:東華三院華僑原籍安葬檔案選編(兩冊)

標題:

落葉歸根:東華三院華僑原籍安葬檔案選編(兩冊)

時間:

2020年5月

出版單位:

香港:中華書局

作者:

東華三院檔案及歷史文化辦公室 編著

內容簡介:

本書所選編三百封書信來自東華三院文物館館藏檔案「東華義莊文獻」的書信類別,是東華三院於二十世紀上半葉協助全球華人原籍安葬的重要歷史檔案。信件的數碼圖像已上載於「珍藏.分享—東華三院文物館檔案」(www.twmarchives.hk)網站與公眾分享,是次出版計劃把網站上三百封中文書信重新整理、翻譯及編目,以廣流傳。信件涵蓋1920及1930年代,為方便有系統地閱覽,本書以先僑的西歸(去世)地區及書信數目多寡分成六個章節,順序為中南美洲、北美洲、亞洲、大洋洲、內地及香港和不知先友西歸地。上冊為圖輯,下冊為中文釋文及英文翻譯。此外,信件中文釋文格式與字型均以原件為依據,部分字型與現今不同,釋文未予更改。人名、地方及機構名稱的翻譯使用本身的英文名字,其餘則使用廣東話輔以普通話併音。

系統號:

P-016466

日中戦争期「対日協力政権」(一套10冊)

日中戦争期「対日協力政権」(一套10冊)

標題:

日中戦争期「対日協力政権」(一套10冊)

時間:

2020年7月

出版單位:

東京:ゆまに書房

作者:

関智英 編著

內容簡介:

本集成が扱うのは、こうした対日協力者や占領地を理解する上で欠くことのできない日本語刊行物群である。日中戦争勃発前夜に成立した冀東政府から蒙疆政権・維新政府・汪政権に関するものまで広く網羅し、出版地は日本国内のみならず、張家口・天津・上海・杭州・南京・武漢と占領各地に亘っている。発行部数は数千に及んだものもあるが、外地で刊行されたものはもちろん、日本国内で発行されたものも、時局性が強いが故に戦後はほぼ忘れられ、現存数は限られている。加えて紙資源が逼迫していた時期に刊行されたものも多いため、本刊行は資料の保存・継承という点でも意義ある企画と言えよう。

全体は大きく二つの系統に分かれる。一つは『冀東綜覧』『蒙疆読本』『察南自治政府史』『維新教育概要』『浙江省経済便覧』といった、主に日本人が占領地政権やその施策について紹介・概説した刊行物である。いずれも年鑑類では把握できない、各政権に即した情報の宝庫である。もう一つは、『孔子論』(池宗墨)・『亜細亜の明日を語る』(王子恵)・『新中国の建設』(温宗堯)・『新生中国の政治指標』(伍澄宇)など、政権当事者の考えが直接現れた刊行物である。彼等が如何なる意図を持っていたのかを知る上で必見の資料と言えよう。

系統號:

P-016385

隠された「戦争」:「ノモンハン事件」の裏側

隠された「戦争」:「ノモンハン事件」の裏側

標題:

隠された「戦争」:「ノモンハン事件」の裏側

時間:

2020年7月

出版單位:

東京:論創社

作者:

鎌倉英也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 誤差 「ノモンハン事件」ではなかった
第二章 断筆 司馬遼太郎のノモンハン
第三章 衝撃 五万枚のロシア極秘文書
第四章 開戦 「五ドルの価値」もない戦場
第五章 粛正 「モンゴル要塞」の完成
第六章 殺戮 ハルハ河への旅
第七章 虜囚 それぞれの戦後
第八章 未完 消えない傷跡
第九章 現在 二〇二〇年への警告

系統號:

P-016402

中国職官辞典--秦から南宋まで

中国職官辞典--秦から南宋まで

標題:

中国職官辞典--秦から南宋まで

時間:

2020年7月

出版單位:

東京:日外アソシエーツ

作者:

吉田誠夫 編著

內容簡介:

秦から南宋までの中国各王朝における職官・官署を、中央の上級官僚から地方の下級官吏まで1.2万件を網羅した専門辞典。設置時代、職掌、定員人数、位階等級などについて、基本的な知識を得ることができる。「逆引き索引」付き。

系統號:

P-016403

香港の歴史:東洋と西洋の間に立つ人々

香港の歴史:東洋と西洋の間に立つ人々

標題:

香港の歴史:東洋と西洋の間に立つ人々

時間:

2020年7月

出版單位:

東京:明石書店

作者:

John Mark Carroll 著,倉田明子、倉田徹 翻譯

內容簡介:

はじめに 歴史の中の香港
第一章 植民統治初期の香港
第二章 国家と社会
第三章 植民地主義とナショナリズム
第四章 戦間期
第五章 戦争と革命
第六章 新しい香港
第七章 香港人になる
第八章 一九九七年へのカウントダウン
エピローグ 一九九七年を超えて

系統號:

P-016410

漢学とは何か:漢唐および清中後期の学術世界

漢学とは何か:漢唐および清中後期の学術世界

標題:

漢学とは何か:漢唐および清中後期の学術世界

時間:

2020年7月

出版單位:

東京:勉誠出版

作者:

川原秀城 編著

內容簡介:

序文 川原秀城

第1部 両漢の学術
今文・古文(川原秀城)
劉歆の学問(井ノ口哲也)
『洪範五行伝』の発展と変容(平澤歩)
前漢経学者の天文占知識(田中良明)

第2部 六朝・唐の漢学
鄭玄と王粛(古橋紀宏)
北朝の学問と徐遵明(池田恭哉)
明堂に見る伝統と革新─南北朝における漢学(南澤良彦)

第3部 清朝の漢学
清朝考証学と『論語』(木下鉄矢)
清代漢学者の経書解釈法(水上雅晴)
乾隆・嘉慶期における叢書の編纂と出版についての考察(陳捷)
嘉慶期の西学研究―徐朝俊による通俗化と実用化(新居洋子)

第4部 総論:漢学とは何か
清朝考証学における意味論分析の数学的原理と満洲語文献への応用―データ・サイエンスとしての漢学(渡辺純成)
漢学は科学か?─近代中国における漢学と宋学の対立軸について(志野好伸)

系統號:

P-016411

儒教儀礼と近世日本社会:闇斎学派の『家礼』実践

儒教儀礼と近世日本社会:闇斎学派の『家礼』実践

標題:

儒教儀礼と近世日本社会:闇斎学派の『家礼』実践

時間:

2020年7月

出版單位:

東京:勉誠出版

作者:

松川雅信 著

內容簡介:

序章

第一部 浅見絅斎とその周辺
 第一章 「此方ナリ」の『家礼』実践―基軸としての「本」と「文」
 第二章 「物ナリ」の思考―「格物」と喪礼実践
 第三章 「心ノ理ナリ」による来格―鬼神論と祭礼実践

第二部 闇斎学派の地域展開と『家礼』実践―尾張と上総を中心に
 第四章 尾張藩の学問所と『家礼』―蟹養斎による喪祭礼実践の教導
 第五章 寺請・寺檀体制下の『家礼』実践―中村習斎と尾張崎門派
 第六章 「反徂徠」と『家礼』実践―稲葉黙斎と上総道学

終章

系統號:

P-016412

古代の日本と東アジア:人とモノの交流史

古代の日本と東アジア:人とモノの交流史

標題:

古代の日本と東アジア:人とモノの交流史

時間:

2020年7月

出版單位:

東京:勉誠出版

作者:

鈴木靖民 著

內容簡介:

Ⅰ 王権の始原・交易の力
1 加耶史の展開と倭
2 加耶の形成と対外交流―一~三世紀―
3 倭国の形成と加耶―四~五世紀―
4 加耶文化の北方的要素
5 弥生後期、根塚遺跡と東アジア

Ⅱ 中心化する周辺・あらがう周辺
1 広開土王碑にみえる「倭」
2 五世紀、高句麗の王陵・祭祀・王統譜―集安高句麗碑小考
3 五世紀の倭国と東アジア
4 反正天皇(珍)の人物像―記紀、宋書を通して

Ⅲ 外交の形・移動する文化
1 新羅の倭典と上表
2 半跏思惟仏像をめぐる倭と百済・新羅―七世紀
3 古代日本の文化形成に寄与した朝鮮の人びと―七世紀を中心として
4 古代日本列島の遠距離交流と文化伝播

Ⅳ 交流する国家・媒介する中国
1 日本古代国家のなりたちと東アジアの交流
2 『古事記』『日本書紀』にみえる女性像―古代国家と周縁
3 渤海国の首領と交易―史的特質をめぐって
4 シルクロード・東ユーラシア世界と古代日本

系統號:

P-016413

中国の近代的刑事裁判:刑事司法改革からみる中国近代法史

中国の近代的刑事裁判:刑事司法改革からみる中国近代法史

標題:

中国の近代的刑事裁判:刑事司法改革からみる中国近代法史

時間:

2020年7月

出版單位:

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

作者:

久保茉莉子 著

內容簡介:

序章 中国の近代法をとらえなおす

第一部 新たな秩序形成の試み――近代的刑事司法制度の整備
第一章 罪と罰を定める――刑法典の編纂
第二章 裁判はどうあるべきか――刑事訴訟法典の編纂
第三章 刑罰は犯罪を減らせるか――刑罰改革と保安処分
第四章 「訴える国家機関」の登場――検察制度の成立過程
第五章 誰が訴えるべきか――自訴制度の成立過程

第二部 新たな法の下で生きる人々――近代的刑事司法制度の運用実態
第六章 検察官たちの模索と努力――検察制度の運用
第七章 被害者の訴訟参加と裁きの難しさ――自訴制度の運用
第八章 地方法院の刑事裁判――ある殺人事件を中心に
第九章 真実の追求か,迅速な裁判か――上訴制度の運用

終章 中国近代的裁判の成立過程

系統號:

P-016475

国境を越える危機・外交と制度による対応:アジア太平洋と中東

国境を越える危機・外交と制度による対応:アジア太平洋と中東

標題:

国境を越える危機・外交と制度による対応:アジア太平洋と中東

時間:

2020年7月

出版單位:

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

作者:

保城広至 編著

內容簡介:

序 章 国境を越える危機――その原因,帰結と対応,そして予防(保城広至)

第I部 危機の原因と直接的対応
第1章 アジア・中東――危機と秩序の構図(保城広至)
第2章 戦後日米同盟の危機とレジリエンス――安倍=トランプ政権下での日米同盟の二つのシナリオと危機対応策(西川賢)
第3章 米中関係と危機――政治的意思による安定とその脆弱性(佐橋亮)

第II部 危機の帰結
第4章 「危機的」な日中関係と対中感情温度(伊藤亜聖)
第5章 国際危機と日韓関係――日韓パートナーシップ宣言の促進剤としての国際危機(曺良鉉)
第6章 アジア通貨金融危機と中央銀行の独立性強化――危機の責任とIMFコンディショナリティ(岡部恭宜)

第III部 危機の予防
第7章 戦争の危機と重要施設の移転――日中の比較史(丸川知雄)
第8章 危機対応の制度化としての予防外交――OSCEモデルの中東への適用案(中村覚)
第9章 仮想通貨をめぐる危機対応と規制――古い革袋に新しい酒(中川淳司)

あとがき(保城広至)

系統號:

P-016476

反「近代」の思想:荻生徂徠と現代

反「近代」の思想:荻生徂徠と現代

標題:

反「近代」の思想:荻生徂徠と現代

時間:

2020年7月

出版單位:

東京:中央公論新社

作者:

舩橋晴雄 著

內容簡介:

現代日本の開化―徂徠と漱石
汚名―徂徠とニッコロ
南総の恩―徂徠と方庵
天の寵霊―徂徠と吉保
赤穂「義士」―徂徠と鳩巣
原理主義―徂徠と闇斎
京都ぎらい―徂徠と仁斎
詭道―徂徠と孫子
惣躰自由―徂徠と武蔵
先王の道―徂徠と荀子
音楽の力―徂徠と孔子
棄材なし―徂徠と老子
貨幣改鋳―徂徠と白石
〓助―徂徠と春台
文人―徂徠と南郭
中興気象なし―徂徠と吉宗
鬼神―徂徠と篤胤
相親相愛相生相成相輔相養相匡相救―徂徠とドン・キホーテ

系統號:

P-016359

Performing Filial Piety in Northern Song China: Family, State, and Native Place

Performing Filial Piety in Northern Song China: Family, State, and Native Place

標題:

Performing Filial Piety in Northern Song China: Family, State, and Native Place

時間:

September, 2020

出版單位: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作者:

Sujung Kim

內容簡介:

Educated men in Song-dynasty China (960–1279) traveled frequently in search of scholarly and bureaucratic success. These extensive periods of physical mobility took them away from their families, homes, and native places for long periods of time, preventing them from fulfilling their most sacred domestic duty: filial piety to their parents. In this deeply grounded work, Ellen Zhang locates the tension between worldly ambition and family duty at the heart of elite social and cultural life. Drawing on more than 2,000 funerary biographies and other official and private writing, Zhang argues that the predicament in which Song literati found themselves diminished neither the importance of filial piety nor the appeal of participating in examinations and government service. On the contrary, the Northern Song witnessed unprecedented literati activity and state involvement in the bolstering of ancient forms of filial performances and the promotion of new ones. The result was the triumph of a new filial ideal: luyang. By labeling highly coveted honors and privileges attainable solely through scholarly and official accomplishments as the most celebrated filial acts, the luyang rhetoric elevated office-holding men to be the most filial of sons. Consequently, the proper performance of filiality became essential to scholar-official identity and self-representation.

Zhang convincingly demonstrates that this reconfiguration of elite male filiality transformed filial piety into a status- and gender-based virtue, a change that had wide implications for elite family life and relationships in the Northern Song. The separation of elite men from their parents and homes also made the idea of “native place” increasingly fluid. This development in turn generated an interest in family preservation as filial performance. Individually initiated, kinship- and native place-based projects flourished and coalesced with the moral and cultural visions of leading scholar-intellectuals, providing the social and familial foundations for the ascendancy of Neo-Confucianism as well as new cultural norms that transformed Chinese society in the Song and beyond.

Author Bio
Cong Ellen Zhang is associate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系統號:

P-016368

Networking the Russian Diaspora: Russian Musicians and Musical Activities in Interwar Shanghai

Networking the Russian Diaspora: Russian Musicians and Musical Activities in Interwar Shanghai

標題:

Networking the Russian Diaspora: Russian Musicians and Musical Activities in Interwar Shanghai

時間:

September, 2020

出版單位: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作者:

Hon-Lun Helan Yang, Simo Mikkonen, and John Winzenburg

內容簡介:

Networking the Russian Diaspora is a fascinating and timely study of interwar Shanghai. Aside from the vacated Orthodox Church in the former French Concession where most Russian émigrés resided, Shanghai today displays few signs of the bustling settlement of those years. Russian musicians established the first opera company in China, as well as choirs, bands, and ensembles to play for their own and other communities. Russian musicians were the core of Shanghai’s lauded Municipal Orchestra and taught at China’s first conservatory. Two Russian émigré composers in particular—Alexander Tcherepnin and Aaron Avshalomov—experimented with incorporating Chinese elements into their compositions as harbingers of intercultural music that has become a well-recognized trend in composition since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The Russian musical scene in Shanghai was the embodiment of musical cosmopolitanism, anticipating the hybrid nature of twentieth-first century music arising from cultural contacts through migration, globalization,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As a pioneering study of the Russian community, Networking the Russian Diaspora especially examines its musical activities and influence in Shanghai. While the focus of the book is on music, it also gives insight into the social dynamics between Russians and other Europeans on the one hand, and with the Chinese on the other. The volume, coauthored by Chinese music specialists, makes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studies of diaspora, cultural identity, and migration by casting light on a little-studied area of Sino-Russian cultural relations and Russian influence in modern China. The discoveries stretch the boundaries of music studies by addressing the relational aspects of Western music: how it has articulated national and cultural identities but also served to connect people of different origin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Author Bio
Hon-Lun Helan Yang is professor of music at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Simo Mikkonen is Academy of Finland Research Fellow in the 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Ethn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Jyväskylä.

John Winzenburg is associate professor of music at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Frederick Lau is the chair and professor of ethnomusicology and 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ānoa.

系統號:

P-016369

Anxious China: Inner Revolution and Politics of Psychotherapy

Anxious China: Inner Revolution and Politics of Psychotherapy

標題:

Anxious China: Inner Revolution and Politics of Psychotherapy

時間:

August, 2020

出版單位:

Oaklan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作者:

Li Zhang

內容簡介:

The breathless pace of China’s economic reform has brought about deep ruptures in socioeconomic structures and people’s inner landscape. Faced with increasing market-driven competition and profound social changes, more and more middle-class urbanites are turning to Western-styl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to grapple with their mental distress. This book offers an in-depth ethnographic account of how an unfolding “inner revolution” is reconfiguring selfhood, psyche, family dynamics, sociality, and the mode of governing in post-socialist times. Li Zhang shows that anxiety—broadly construed in both medical and social terms—has become a powerful indicator for the general puls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It is in this particular context that Zhang traces how a new psychotherapeutic culture takes root, thrives, and transforms itself across a wide range of personal, social, and political domains.

Author Bio
Li Zhang is Professor of Anthrop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She is the author of two award-winning books, Strangers in the City and In Search of Paradise.

系統號:

P-016431

Red Silk: Class, Gender, and Revolution in China’s Yangzi Delta Silk Industry

Red Silk: Class, Gender, and Revolution in China’s Yangzi Delta Silk Industry

標題:

Red Silk: Class, Gender, and Revolution in China’s Yangzi Delta Silk Industry

時間:

August, 2020

出版單位: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作者:

Robert Cliver

內容簡介:

Red Silk is a history of China’s Yangzi Delta silk industry during the wars, crises, and revolutions of the mid-twentieth century. Based on extensive research in Chinese archives and focused on the 1950s, the book compares two very different groups of silk workers and their experiences in the revolution. Male silk weavers in Shanghai factories enjoyed close ties to the Communist party-state and benefited greatly from socialist policies after 1949. In contrast, workers in silk thread mills, or filatures, were mostly young women who lacked powerful organizations or ties to the revolutionary regime. For many filature workers, working conditions changed little after 1949 and politicized production campaigns added a new burden within the brutal and oppressive factory regime in place since the nineteenth century.

Both groups of workers and their employers had to adapt to rapidly changing circumstances. Their actions—protests, petitions, bribery, tax evasion—compelled the party-state to adjust its policies, producing new challenges. The results, though initially positive for many, were ultimately disastrous. By the end of the 1950s, there was widespread conflict and deprivation among silk workers and, despite its impressive recovery under Communist rule, the industry faced a crisis worse than war and revolution.

Author Bio
Robert Cliver is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Humboldt State University.

系統號:

P-016437

The Compensations of Plunder: How China Lost Its Treasures

The Compensations of Plunder: How China Lost Its Treasures

標題:

The Compensations of Plunder: How China Lost Its Treasures

時間:

August, 2020

出版單位: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作者:

Justin M. Jacobs

內容簡介:

Introduction

1. Sahibs in the Desert
2. Accumulating Culture
3. Gentlemen of Empire
4. The Priceless Nation
5. Rise of the Apprentices
6. Foreign Devils Begone

Conclusion

系統號:

P-016467

Buddhist Healing in Medieval China and Japan

Buddhist Healing in Medieval China and Japan

標題:

Buddhist Healing in Medieval China and Japan

時間:

August, 2020

出版單位: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作者:

Edited by C. Pierce Salguero and Andrew Macomber

內容簡介:

From its inception in northeastern India in the first millennium BCE, the Buddhist tradition has advocated a range of ideas and practices that were said to ensure health and well-being. As the religion developed and spread to other parts of Asia, healing deities were added to its pantheon, monastic institutions became centers of medical learning, and healer-monks gained renown for their mastery of ritual and medicinal therapeutics. In China, imported Buddhist knowledge contended with a sophisticated, state-supported system of medicine that was able to retain its influence among the elite. Further afield in Japan, where Chinese Buddhism and Chinese medicine were introduced simultaneously as part of the country’s adoption of civilization from the “Middle Kingdom,” the two were reconciled by individuals who deemed them compatible. In East Asia, Buddhist healing would remain a site of intercultural tension and negotiation. While participating in transregional networks of circulation and exchange, Buddhist clerics practiced locally specific blends of Indian and indigenous therapies and occupied locally defined social positions as religious and medical specialists.

In this diverse and compelling collection, an international group of scholars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connections between Buddhism and healing in medieval China and Japan. Contributors focus on the transnationally conveyed aspects of Buddhist healing traditions as they moved across geographic,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boundaries. Simultaneously, the chapters also investigate the local instantiations of these ideas and practices as they were reinvented, altered, and re-embedded in specific social and institutional contexts. Investigating the interplay between the macro and micro, the global and the local, this book demonstrates the richness of Buddhist healing as a way to explore the history of cross-cultural exchange.

Editor Bio
C. Pierce Salguero is associate professor of Asian history and religious studies at Penn State University’s Abington College.

Andrew Macomber is assistant professor of East Asian religions at Oberlin College.

系統號:

P-016370

The Korean Vernacular Story: Telling Tales of Contemporary Chosŏn in Sinographic Writing

The Korean Vernacular Story: Telling Tales of Contemporary Chosŏn in Sinographic Writing

標題:

The Korean Vernacular Story: Telling Tales of Contemporary Chosŏn in Sinographic Writing

時間:

August, 2020

出版單位: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作者:

Si Nae Park

內容簡介:

As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enter of Chosŏn Korea, eighteenth-century Seoul epitomized a society in flux: It was a bustling, worldly metropolis into which things and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country flowed. In this book, Si Nae Park examines how the culture of Chosŏn Seoul gave rise to a new vernacular narrative form that was evocative of the spoken and written Korean language of the time.

The vernacular story (yadam) flourished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s anonymously and unofficially circulating tales by and for Chosŏn people. The Korean Vernacular Story focuses on the formative role that the collection Repeatedly Recited Stories of the East (Tongp’ae naksong) played in shaping yadam, analyzing the collection’s language and composition and tracing its reception and circulation. Park situates its compiler, No Myŏnghŭm, in Seoul’s cultural scene, examining how he developed a sense of belonging in the course of transforming from a poor provincial scholar to an urbane literary figure. No wrote his tales to serve as stories of contemporary Chosŏn society and chose to write not in cosmopolitan Literary Sinitic but instead in a new medium in which Literary Sinitic is hybridized with the vernacular realities of Chosŏn society. Park contends that this linguistic innovation to represent tales of contemporary Chosŏn inspired readers not only to circulate No’s works but also to emulate and cannibalize his stylistic experimentation within Chosŏn’s manuscript-heavy culture of texts.

The first book in English on the origins of yadam, The Korean Vernacular Story combines historical insight, textual studies, and the history of the book. By highlighting the role of negotiation with Literary Sinitic and sinographic writing, it challenges the script (han’gŭl)-focused understanding of Korea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Author Bio
Si Nae Park is associate professor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 at Harvard University.

系統號:

P-016372

The Diary of 1636: The Second Manchu Invasion of Korea

The Diary of 1636: The Second Manchu Invasion of Korea

標題:

The Diary of 1636: The Second Manchu Invasion of Korea

時間:

August, 2020

出版單位: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作者:

Na Man'gap. Transla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George Kallander

內容簡介:

Early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Northeast Asian politics hung in a delicate balance among the Chosŏn dynasty in Korea, the Ming in China, and the Manchu. When a Chosŏn faction realigned Korea with the Ming, the Manchu attacked in 1627 and again a decade later, shattering the Chosŏn-Ming alliance and forcing Korea to support the newly founded Qing dynasty.

The Korean scholar-official Na Man’gap (1592–1642) recorded the second Manchu invasion in his Diary of 1636, the only first-person account chronicling the dramatic Korean resistance to the attack. Partly composed as a narrative of quotidian events during the siege of Namhan Mountain Fortress, where Na sought refuge with the king and other officials, the diary recounts Korean opposition to Manchu and Mongol forces and the eventual surrender. Na describes military campaigns along the northern and western regions of the country, the capture of the royal family, and the Manchu treatment of prisoners, offering insights into debates about Confucian loyalty and the conduct of women that took place in the war’s aftermath. His work sheds light on such issues as Confucian statecraft, military decision making, and ethnic interpretations of identity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ranslated from literary Chinese into English for the first time, the diary illuminates a traumatic moment for early modern Korean politics and society. George Kallander’s critical introduction and extensive annotations place The Diary of 1636 in its historical, political, and military context,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this text for students and scholars of Chinese and East Asian as well as Korean history.

Author Bio
George Kallander is associate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the Maxwell School of Citizenship and Public Affairs at Syracuse University, where he is director of the East Asia Program at the Moynihan Institute of Global Affairs. He is the author of Salvation Through Dissent: Tonghak Heterodoxy and Early Modern Korea (2013).

系統號:

P-016373

Seeds of Control: Japan’s Empire of Forestry in Colonial Korea

Seeds of Control: Japan’s Empire of Forestry in Colonial Korea

標題:

Seeds of Control: Japan’s Empire of Forestry in Colonial Korea

時間:

July, 2020

出版單位: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作者:

David Fedman

內容簡介:

Japanese colonial rule in Korea (1905–1945) ushered in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programs that profoundly altered access to and ownership of the peninsula’s extensive mountains and forests. Under the banner of “forest love,”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set out to restructure the rhythms and routines of agrarian life, targeting everything from home heating to food preparation. Timber industrialists, meanwhile, channeled Korea’s forest resources into supply chains that grew in tandem with Japan’s imperial sphere. These mechanisms of resource control were only fortified after 1937, when the peninsula and its forests were mobilized for total war.

In this wide-ranging study David Fedman explores Japanese imperialism through the lens of forest conservation in colonial Korea—a project of environmental rule that outlived the empire itself. Holding up for scrutiny the notion of conservation, Seeds of Control examines the roots of Japanese ideas about the Korean landscape, as well as the consequences and aftermath of Japanese approaches to Korea’s “greenification.” Drawing from sources in Japanese and Korean, Fedman writes colonized lands into Japanese environmental history, revealing a largely untold story of green imperialism in Asia.

Author Bio
David Fedman is assistant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系統號:

P-016428

To the End of Revolutio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ibet, 1949–1959

To the End of Revolutio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ibet, 1949–1959

標題:

To the End of Revolutio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ibet, 1949–1959

時間:

July, 2020

出版單位: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作者:

Xiaoyuan Liu

內容簡介:

The status of Tibet is one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and complex issues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In To the End of Revolution, Xiaoyuan Liu draws on unprecedented access to the archive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o offer a groundbreaking account of Beijing’s evolving Tibet policy during the critical first decad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Liu details Beijing’s overarching strategy toward Tibet, the last frontier for the Communist revolution to reach. He analyzes how China’s new leaders drew on Qing and Nationalist legacies as they attempted to resolve a problem inherited from their predecessors. Despite acknowledging that religion, ethnicity, and geography made Tibet distinct, Beijing nevertheless forged ahead, zealously implementing socialist revolution while vigilantly guarding against real and perceived enemies. Seeking to wait out local opposition before choosing to ruthlessly crush Tibetan resistance in the late 1950s, Beijing eventually incorporated Tibet into its sociopolitical system.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ramifications, however, are felt to this day.

Liu offers new insight into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relations with the Dalai Lama, ethnic revolts across the vast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suppression of the Lhasa Rebellion in 1959. Placing Beijing’s approach to Tibet in the contexts of the Communist Party’s treatment of ethnic minorities and China’s broader domestic and foreign policies in the early Cold War, To the End of Revolution is the most detailed account to date of Chinese thinking and acting on Tibet during the 1950s.

Author Bio
Xiaoyuan Liu is David Dean 21st Century Professor of Asian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and Zijiang Professor at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His books include Frontier Passages: Ethnopolitics and the Rise of Chinese Communism, 1921–1945 (2004) and Reins of Liberation: An Entangled History of Mongolian Independence, Chinese Territoriality, and Great Power Hegemony, 1911–1950 (2006).

系統號:

P-016371

Fir and Empire: The Transformation of Forests in Early Modern China

Fir and Empire: The Transformation of Forests in Early Modern China

標題:

Fir and Empire: The Transformation of Forests in Early Modern China

時間:

June, 2020

出版單位: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作者:

Ian M. Miller

內容簡介:

The disappearance of China’s naturally occurring forests 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shifts in the country’s history, one often blamed on imperial demand for lumber. China’s early modern forest history is typically viewed as a centuries-long process of environmental decline, culminating in a nineteenth-century social and ecological crisis. Pushing back against this narrative of deforestation, Ian Miller charts the rise of timber plantations between about 1000 and 1700, when natural forests were replaced with anthropogenic ones. Miller demonstrates that this form of forest management generally rested on private ownership under relatively distant state oversight and taxation. He further draws on in-depth case studies of shipbuilding and imperial logging to argue that this novel landscape was not created through simple extractive pressures, but by attempts to incorporate institutional and ecological complexity into a unified imperial state.

Miller uses the emergence of anthropogenic forests in south China to rethink both temporal and spatial frameworks for Chinese history and the nature of Chinese empire. Because dominant European forestry models do not neatly overlap with the non-Western world, China’s history is often left out of global conversations about them; Miller’s work rectifies this omission and suggests that in some ways, China’s forest system may have worked better than the more familiar European institutions.

Author Bio
Ian M. Miller is assistant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St. John’s University.

系統號:

P-016425

A Fashionable Century: Textile Artistry and Commerce in the Late Qing

A Fashionable Century: Textile Artistry and Commerce in the Late Qing

標題:

A Fashionable Century: Textile Artistry and Commerce in the Late Qing

時間:

June, 2020

出版單位: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作者:

Rachel Silberstein and Kristina Kleutghen

內容簡介:

Clothing and accessories from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reveal much about women’s participation in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textile handicrafts and the flourishing of urban popular culture. Focusing on women’s work and fashion, A Fashionable Century presents an array of visually compelling clothing and accessories neglected by traditional histories of Chinese dress, examining these products’ potential to illuminate issues of gender and identity.

In the late Qing, the expansion of production systems and market economies transformed the Chinese fashion system, widening access to fashionable techniques, materials, and imagery. Challenging the conventional production model, in which women embroidered items at home, Silberstein sets fashion within a process of commercialization that created networks of urban guilds, commercial workshops, and subcontracted female workers. These networks gave rise to new trends influenced by performance and prints, and they offered women opportunities to participate in fashion and contribute to local economies and cultures.

Rachel Silberstein draws on vernacular and commercial sources, rather than on the official and imperial texts prevalent in Chinese dress history, to demonstrate that in these fascinating objects—regulated by market desires, rather than imperial edict—fashion formed at the intersection of commerce and culture.

Author Bio
Rachel Silberstein is a lecturer in the Jackso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系統號:

P-016426

What the Emperor Built: Architecture and Empire in the Early Ming

What the Emperor Built: Architecture and Empire in the Early Ming

標題:

What the Emperor Built: Architecture and Empire in the Early Ming

時間:

June, 2020

出版單位: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作者:

Aurelia Campbell

內容簡介:

One of the most famous rulers in Chinese history, the Yongle emperor (r. 1402–24) gained renown for constructing Beijing’s magnificent Forbidden City, directing ambitious naval expeditions, and creating the world’s largest encyclopedia. What the Emperor Built is the first book-length study devoted to the architectural projects of a single Chinese emperor.

Focusing on the imperial palaces in Beijing, a Daoist architectural complex on Mount Wudang, and a Buddhist temple on the Sino-Tibetan frontier, Aurelia Campbell demonstrates how the siting, design, and use of Yongle’s palaces and temples helped cement his authority and legitimize his usurpation of power. Campbell offers insight into Yongle’s sense of empire—from the far-flung locations in which he built, to the distant regions from which he extracted construction materials, and to the use of tens of thousands of craftsmen and other laborers. Through his constructions, Yongle connected himself to the divine, interacted with his subjects, and extended imperial influence across space and time.

Spanning issue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ies, this deft analysis reveals remarkable advancements in timber-fram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s an art-historical approach to examine patronage, audience, and reception, situating the buildings within their larger historical and religious contexts.

Author Bio
Aurelia Campbell is assistant professor of Asian art history at Boston College.

系統號:

P-016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