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稿啟事(Call for Papers)
1997年修憲伊始,半總統制在臺灣的運作已然跨越20載。在臺灣半總統制學群諸位學者的共同努力下,不僅自2010年起連年舉辦「半總統制與民主」學術研討會,將寶貴的憲政實務經驗轉為可供學術驗證和施政參照的理論範式,迄今更出版了四份TSSCI期刊專刊及兩本專書,學術成果豐碩。
二十世紀後半葉是中國宗教史劇烈改變的一個時期,也是中國宗教正式邁向現代化、全球化的關鍵時期。當代華人佛教、道教、基督教的口述史研究正在起步,也是提供學術界理解當代華人宗教的重要管道。口述史是歷史書寫的一種,足以建立一個更具社會意識及多元的歷史敍事,提供更豐富的層次。口述歷史可以捕捉個人獨特的記憶和敍述其生命故事,為宗教史賦予豐富多彩的個人面向,並為其賦予生命素質。透過採集和記錄第一手的個人信息與經驗,宗教史記錄了多元而不是單一的聲音,同時讓參與和經驗歷史的宗教人,可以真正地用自己的話語發聲。這種方法可以建構一個非權威性的史觀,以及非中心的宗教經驗脈絡。另一方面,憑藉近年來數位人文技術的協助,宗教場所的地理分佈研究亦成為備受關注的主題。就社會地理學看來,地理研究並非僅能被理解為地形學繪圖,地理位置可能像徵著權力關係、政治取向、種族分佈、禁忌等元素,而宗教場所的分佈同樣蘊含多重意義。近來美國普渡大學中國宗教與社會研究中心已建置Atlas of Religion in China,並正積極開發「中國靈性地圖在線」Online Spiritual Atlas of China (OSAC)此一數位平台,同時,政大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其下一個研究群亦在朝此方向發展,這些平台的建置使得宗教場所地理分佈成為不可忽視的新趨向。有鑑於此,國立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國立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美國普渡大學中國宗教與社會研究中心擬於2019年6月29-30日(週六、日)在臺灣的國立政治大學聯合舉辦「當代中國宗教口述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本研討會擬徵集通過口述史研究方法,考察當代佛教、道教、基督教等華人宗教相關主題,以點狀構成線狀的深度描述、分析與比較之研究論文,共同討論並深化二十世紀後半葉的當代華人宗教研究以及宗教場所地理分佈的相關議題。職是之故,本次會議擬邀集學者就下述主題撰寫論文,共同研討:
國立政治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Center for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CSEAS)作為亞洲東南亞研究聯盟秘書處(Consortium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in Asia),將於2019年12月5日-7日舉辦2019年亞洲的東南亞研究雙年會暨國際研討會「變遷與抵抗:東南亞的未來路向」。竭誠邀請各位師長與長官投稿與出席會議,東南亞研究中心也懇請您協助宣傳本次會議。有您的支持和參與,研討會將更多元精彩!
2019年亞洲的東南亞研究雙年會暨國際研討會(SEASIA Biennial Conference 2019)主題是「變遷與抵抗:東南亞的未來路向」(Change and Resistance: Future Directions of Southeast Asia)。會議希望透過跨領域、跨國、跨區域的知識對話與腦力激盪,關注東南亞的發展。藉著檢視東南亞在過去與現在的變遷與抵抗過程,完整凸顯東南亞在亞洲、印太與全球的主體性。此次會議為期三日,並於中央研究院舉辦。誠摯邀請您參與東南亞研究的年度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