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演講】Meir Shahar:Chinese Animal Gods

標題:

【演講】Meir Shahar:Chinese Animal Gods

時間:

2019年2月7日(週四)17:00-19:00

地點:

3335 Dwinelle Hall, UC Berkeley

主辦單位:

Center for Buddhist Studies, UC Berkeley

主講人:

Prof. Meir Shahar (Tel Aviv University)

內容簡介:

Our ancestors depended upon beasts of burden for a living. In the Chinese case this dependence was reflected in the religious sphere. Chinese religion featured deities responsible for the wellbeing of draft animals. The two principal ones were the Horse King (divine protector of equines) and the Ox King (tutelary deity of bovines). This lecture will examine the ecological background and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se animal-protecting cults. I will survey the Horse King's and Ox King's diverse clientele, from peasants who relied upon the water buffalo to plough their rice fields to cavalrymen whose success in battle depended upon their chargers' performance. Particular attention will be given to the theological standing of animals as reflected in their tutelary divinities' cults. In some cases the animal itself was regarded as a deity who chose to sacrifice itself for humanity's sake. Chinese Buddhist scriptures described the ox as a bodhisattva who out of pity for the toiling peasant chose to be incarnated as his beast of burden.

Biography
Meir Shahar is Professor of Chinese Studies at Tel Aviv University. His research interests span Chinese religion and literature, Chinese Buddhism, and the impact of Indian mythology upon the Chinese imagination of divinity. Meir Shahar is the author of Crazy Ji: Chinese Religion and Popular Literature; Oedipal God: The Chinese Nezha and his Indian Origins; and The Shaolin Monastery: History, Religion, and the Chinese Martial Arts, (which was translated into numerous languages). He is the co-editor (with Robert Weller) of Unruly Gods: Divinity and Society in China; the co-editor (with John Kieschnick) of India in the Chinese Imagination: Myth, Religion, and Thought; and the co-editor (with Yael Bentor) of Chinese and Tibetan Esoteric Buddhism.

系統號:

A-013213

【演講】尾野善裕:傳至江戶時代日本的清代官窯瓷器

標題:

【演講】尾野善裕:傳至江戶時代日本的清代官窯瓷器

時間:

2019年2月13日(週三)10:30

地點: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文物陳列館五樓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學門

主講人:

尾野善裕(奈良文化財研究所研究員)

內容簡介:

本演講無須事先報名,歡迎蒞臨參加。

系統號:

A-013245

【演講】渡邊直紀:殖民地時期臺灣和韓國的無產階級文學運動比較:以1930年代鄉土文學論爭與藝術大眾化論為中心

【演講】渡邊直紀:殖民地時期臺灣和韓國的無產階級文學運動比較:以1930年代鄉土文學論爭與藝術大眾化論為中心

標題:

【演講】渡邊直紀:殖民地時期臺灣和韓國的無產階級文學運動比較:以1930年代鄉土文學論爭與藝術大眾化論為中心

時間:

2019年2月19日(週二)15:00-16:30

地點:

國家圖書館文教區301會議室(臺北市中山南路20號)

主辦單位:

漢學研究中心

主講人:

渡邊直紀(日本武藏大學人文學部東亞細亞文化學科教授)

聯絡人:

洪先生,Tel: 02-2361-9132#353;E-mail: ccsenews@ncl.edu.tw

內容簡介:

【漢學中心寰宇漢學講座】
2019年2月19日(週二)
15:00-16:30
主講人:渡邊直紀(日本武藏大學人文學部東亞細亞文化學科教授)
主持人:李有成(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本演講以英文進行

本演講將檢視臺灣在日本殖民時期的鄉土文學論爭,與韓國在日本殖民時期的藝術大眾化論爭,討論他們在1930年代日本帝國統治下的異同。

臺、韓兩地皆已有許多學者對殖民時期的普羅階級文學做過研究。在日本帝國統治下,當時絕大多數文人都在日本修習文學。從這個意義上說,臺、韓的普羅階級文學運動,乃是由這大量和日本有關的文人所推動的。這也就是為何學者們討論它們異同的動機。

我在演講中不只將檢視日本帝國和殖民地之間,還有兩個殖民地彼此間的殖民文學異同。據此,我必須聚焦於文學普及、語言運用以及瞭解當時各社會階級的看法。透過研究這些作家所理解並嘗試在臺、韓之間引入「大眾」的文學的過程,我們將更能瞭解20世紀初期東亞各國「文學普及化」的問題。

聯絡人:洪先生,Tel: 2361-9132#353;E-mail: ccsenews@ncl.edu.tw
報名網址:https://actio.ncl.edu.tw/

系統號:

A-013264

【演講】王希言:文風鼎盛金門島:邊境地區的集體認同構建

標題:

【演講】王希言:文風鼎盛金門島:邊境地區的集體認同構建

時間:

2019年2月20日(週五)12:00-13:30

地點: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第一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主講人:

王希言(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博士候選人,民族所2018年訪問學員)

內容簡介:

我的演講首先講述遺產在中西方語境中的背景,以及在金門特殊環境下的地方性闡釋。然後以兩個金門當地專用的術語來闡釋金門人對於“遺產”的理解:一為祖產,體現為自宋明清三代興建的古厝和家廟,以及20世紀初興建的洋樓;二為文資,即由政府主導,民間積極響應的古蹟更新和歷史人物復興,以及民眾對於書寫和出版的狂熱。通過對金門島上廣泛盛行的“文風鼎盛”現象的梳理,我試圖闡明大中華背景下“文”的概念,以及金門人怎樣通過“文”的方式來建立和維護一種戰後的新的集體認同。

演講語言:中文

注意事項:
1. 餐點提供:
(1)因經費有限,自2017年元月起,午餐提供對象僅限本所研究與行政人員、訪問研究者、助理,以及主持人和演講者推薦之人士。
(2)其他有興趣者,歡迎自備午餐參與。
2. 報名網頁:https://www.ioe.sinica.edu.tw/
3. 報名期間:即日起至 2/17(週日)23:00為止,餐點提供通知於 2/18(週一)回覆。
4. 若報名兩次不出席且沒有事先告知者,將取消日後報名資格。
5. 演講於當日12:00開始,會場於12:15前提供餐點,請自備環保餐具。
6. 聯絡資訊:林音秀 小姐 E-mail: world66@gate.sinica.edu.tw

系統號:

A-013248

【演講】毛升:1962年,新疆開始轉向

標題:

【演講】毛升:1962年,新疆開始轉向

時間:

2019年2月21日(週五)10:00-12: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史所檔案館第二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主講人:

毛升(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內容簡介:

評論人: 李福鐘(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

Abstract
In the spring of 1962, a mass exodus took place in Ili Kazakh Autonomous Prefecture, the Sino-Soviet borderland in northwest Xinjiang. More than 67,000 border inhabitants, most of whom were ethnic Kazaks, managed to flee to the Soviet Republic of Kazakhstan. While the mass exodus had a wide-ranging impact, the factors that caused this incident remain debatable. Using archival documents from Xinjiang and Beijing, the author argues that both domestic and foreign causes contributed to this incident. In addition to the great famine, multiple factors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causing the mass exodus, including state policies regarding the Sino-Soviet commerce, ethnic tensions between the Han and the local ethnic peoples, political campaigns targeting at ethnic elites, and the deterioration of Sino-Soviet relations. It is also revealed that only after the 1962 incident did Beijing successfully transform the fragile suzerainty of Xinjiang’s three districts, Ili, Tacheng, and Altay, into full sovereignty. In this regard, the birth of modern Xinjiang, as a frontier borderland of PRC China, occurred only in 1962 rather than in 1949.

系統號:

A-013230

【演講】黃富三:舊文書會說話:以霧峰林家文書為例

標題:

【演講】黃富三:舊文書會說話:以霧峰林家文書為例

時間:

2019年2月21日(週四)14:00-16:00

地點:

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主辦單位:

國史館

主講人:

黃富三(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聯絡人:

國史館采集處第3科,Tel: 02-2316-1055

內容簡介:

清代板橋與霧峰二大林家扮演重要角色,其中霧峰林家之研究最豐富。原因之一是其資料甚多,除了公文書外,三十多年前筆者發掘出甚多家族文書,並完成《霧峰林家的興起》、《霧峰林家的中挫》二書。
另外還有一批林朝棟相關資料則未能被利用,原因是破損嚴重、手稿難認,更嚴重的是多數函件未書年代,僅有月日或日、甚至全無;幸而經多年之建檔、解讀,並由國史館出版六冊《霧峰林家文書集》。
這些舊文書會說話嗎?對修正、重建史實有幫助嗎?

※教師及公務人員全程參與者,可核發研習時數2小時

系統號:

A-013175

【演講】Isabelle Charleux:Mongol ‘Translations’ of a Nepalese Stupa: Architectural Replicas and the Cult of Bodnāthe Stūpa/Jarung khashar in Mongolia

標題:

【演講】Isabelle Charleux:Mongol ‘Translations’ of a Nepalese Stupa: Architectural Replicas and the Cult of Bodnāthe Stūpa/Jarung khashar in Mongolia

時間:

2019年2月21日(週四)17:00-18:30

地點:

180 Doe Library, UC Berkeley

主辦單位:

Tang Center for Silk Road Studies, Mongolia Initiative, Center for Buddhist Studies, UC Berkeley

主講人:

Prof. Isabelle Charleux (CNRS (National Centr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Paris))

聯絡人:

E-mail: tangsilkroadcenter@berkeley.edu

內容簡介:

The cult of the Nepalese stupa of Bodnath (Tib. and Mo. Jarung Khashor) was very popular in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y Mongolia and especially in Buryatia, as testifies the translation into Mongolian of a famous guidebook to Bodnath, a corpus of Mongolian oral narratives, the many thang-kas and amulets depicting the Bodnath Stupa along with a Tibetan prayer, and the existence of architectural replicas in Mongolia, probably to create surrogate pilgrimages to Bodnath. I will focus on these architectural replicas and try to explain how the Nepalese architecture was ‘translated’ to Mongolia, and try to understand whether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original and the replicas are due to local techniques and materials, to the impossibility of studying the original, or to the distortions induced by their mode of transmission. Has the original building been reinterpreted to the point of transforming its meaning? Is the replica of an architecture accompanied by the replica of possible cultic practices associated with it?

Biography
Isabelle Charleux is director of research at the CNRS (National Centr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Paris) and deputy director of the GSRL (Group Societies, Religions, Laicities, National Centr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 E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Etudes-PSL, Paris). Her research interests focus on Mongol material culture and religion. She published Nomads on Pilgrimage. Mongols on Wutaishan (China), 1800-1940 (Brill, 2015) and Temples et monastères de Mongolie-Intérieure (Paris, 2006), as well as scholarly articles on various topics such as miraculous icons in in Mongolia, Inner Mongolian mural paintings, and visual representation of past and present figures of authority in the Mongol world.

系統號:

A-013214

【演講】Ian Johnson:中國的靈魂:超級大國對價値觀的求索

【演講】Ian Johnson:中國的靈魂:超級大國對價値觀的求索

標題:

【演講】Ian Johnson:中國的靈魂:超級大國對價値觀的求索

時間:

2019年2月18日(週一)15:00-16:30

地點:

政治大學文學院百年樓106教室(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主辦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

主講人:

Ian Johnson(張彥,《中國的靈魂》作者、《紐約時報》記者、普立茲獎得主)

聯絡人:

Tel: (02)2939-3091 Ext.69235

報導者:

國立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

內容簡介:

【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Ian Johnson(張彥)《中國的靈魂:後毛澤東時代的宗教復興》中譯新書發表中文演講與座談】
The Souls of China: A New Superpower's Search for Values
講者:Ian Johnson(張彥,《中國的靈魂》作者、《紐約時報》記者、普立茲獎得主)
主持人:林敬智(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助理教授)
*中文演講、座談,無須報名,自由參加

系統號:

A-013331

【演講】蔡玫芬:汝窯與宋代官窯

標題:

【演講】蔡玫芬:汝窯與宋代官窯

時間:

2019年2月23日(週六)14:30-16:30

地點:

國家圖書館1樓簡報室(臺北市中山南路20號)

主辦單位:

國家圖書館、中華文物保護協會

主講人:

蔡玫芬(故宮博物院器物處研究員)

聯絡人:

國家圖書館特藏文獻組,Tel: 2361-9132#407

內容簡介:

*本活動採報名方式入場。
*公務人員、教師全程參與者,核發學習認證時數2小時(需要者請於報名時填寫身份證字號)。
*本活動無提供任何紙本證明,亦不提供學習證明用印。
*本活動報名將由國家圖書館統一彙整聯繫電話方式、報名個資(如姓名、e-mail等)供會前通知報到與現場報到使用。如有申請時數,則由本館統一上傳。所有報名資料僅供報到及通知報到相關事宜。

網址: https://actio.ncl.edu.tw/activitydetails?uid=2&pid=103

系統號:

A-013256

【演講會】関西大学東西学術研究所第16回研究例会

標題:

【演講會】関西大学東西学術研究所第16回研究例会

時間:

2019年2月26日(週六)13:30-17:00

地點:

関西大学千里山キャンパス以文館4階セミナースペース(大阪府吹田市山手町3丁目3番35号)

主辦單位:

関西大学東西学術研究所

聯絡人:

Tel: 06-6368-0653

內容簡介:

【講演】
13:30-15:00
敦煌西域文献的數字化與網絡共享──以国際敦煌項目(IDP)為中心(劉波,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館敦煌文獻組組長/副研究館員)

【研究発表】
15:30-16:00
音引き歴時口語辭典編集の意義と試み(玄幸子,東西学術研究所非典籍出土資料研究班主幹)

16:10-16:40
中國典籍日本古寫本DBに向けて(高田時雄,東西学術研究所非典籍出土資料研究班委嘱研究員)

16:40-17:00
自由討論

※本演講會免費,不需報名。

系統號:

A-013273

【演講】陳乃華:藝術的在地化:西藏唐卡藝術的全球化與地方性實踐

標題:

【演講】陳乃華:藝術的在地化:西藏唐卡藝術的全球化與地方性實踐

時間:

2019年2月27日(週三)12:00-13:30

地點: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第三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主講人:

陳乃華(中國青海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副教授)

內容簡介:

西藏唐卡如同一座「可移動的寺院」,在以交換構成的神聖路線上流動。通過畫師繪制的唐卡,使佛教義理得以深化於帳篷與村落、寺院與家戶、僧迦與世俗之間;藝人團體長時段的行走路徑、創作遺跡與各區域文化間的內外交往經歷,呈現「藝術的關系結構」。可以說,西藏是以宗教與政治整合的文明,在聖物交換中建構了與外部的關系交往,這也使藝術產生獨特的表現:存在於社會之內,又外在於自身,神聖圖像所裝載的宇宙,表現「內在而超越」的狀態。這是一群「無名者」(The anonymous),無名的創作者以不變的重複(repetition)形成一種「不創作的創作」,以高湛的技藝與節制的內在供養神聖力量。

本講座試圖通過對「藝術的民族誌」陳述,對西藏藝術進行「社會脈絡性」的介紹:西藏唐卡作為「流動的聖物」,所產生獨特的表現——存在於社會之內又外在於自身,故而藝術圖像所裝載的觀念,表現出一種「內在而超越」的狀態,也以「藝術的在地性」(Site-Specific Art)與「全球在地化」(Globalization)概念形成對話:作為「心史」的藝術,如何在文明交流史中做出貢獻?通過對於印度細密畫與西藏唐卡畫的考察,理解圖像世界中從「中亞—波斯—印度—西藏」的文化傳播歷程,對於自古以來跨越民族與宗教的恢弘燦爛的文明體系,呈現藝術的社會實踐樣貌。

注意事項:
1. 餐點提供:
(1)因經費有限,自2017年元月起,午餐提供對象僅限本所研究與行政人員、訪問研究者、助理,以及主持人和演講者推薦之人士。
(2)其他有興趣者,歡迎自備午餐參與。
2. 報名網頁:https://www.ioe.sinica.edu.tw/
3. 報名期間:即日起至 2/24(週日)23:00為止,餐點提供通知於 2/25(週一)回覆。
4. 若報名兩次不出席且沒有事先告知者,將取消日後報名資格。
5. 演講於當日12:00開始,會場於12:15前提供餐點,請自備環保餐具。
6. 聯絡資訊:林音秀 小姐 E-mail: world66@gate.sinica.edu.tw

系統號:

A-013262

【演講】George C.S. Lin:Remaking Urban Landscape in China’s Large Cities: State-Society Nexus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Space amidst Accelerate Urbanization

標題:

【演講】George C.S. Lin:Remaking Urban Landscape in China’s Large Cities: State-Society Nexus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Space amidst Accelerate Urbanization

時間:

2019年3月4日(週一)16:00

地點:

180 Doe Library, UC Berkeley

主辦單位: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CCS), Center of Global Metropolitan Studies, UC Berkeley

主講人:

Prof. George C.S. Lin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聯絡人:

E-mail: ccs@berkeley.edu

內容簡介:

Panelist/Discussant: You-tien Hsing, Professor of Geography, UC Berkeley

Phenomen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landscape in Chinese cities has been conventionally understood as the spatial outcome of the reformation of state-market relations. The current urban landscape observable today is described as a juxtaposition of two elements, namely the legacy of the socialist city and the newly emerged space of marketization. This research identifies a new wave of urbanization in which a reformulated state-society relationship has given rise to a new landscape of urban redevelopment. The remaking of China’s urban landscape is effectively shaped not so much by forces of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or bid-rent dynamism but instead by a negotiation and reconciliation of the interests between the state and society. The bottleneck over urban renewals is overcome by local initiatives to redefine who gets what rather than who owns what. Existing land users are motivated by a decentralized power of decision-making and a share of the land conveyance income previously monopolized by the state. Contrary to normal expectation,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is found between the extent of urban re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density, level of development and degree of marketization and openness. Urban redevelopment tends to prevail in those modes of land disposition that are either monopolized by the state or subject to close-door negotiation. Chinese land users are found to be more concerned over exclusivity than transferability of property rights. Redevelopment is less contentious in a “village-in the city” where decisions are made by the collective organization internally than the other involving developers externally. Land use intensity and efficiency have been improved along with intensified social exclusion and marginalization.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call for special attention to be paid to China’s reformulated state-society relations as a new driving force reshaping its restless urban landscape. Current planning and policy making need to be critically re-evaluated so as to take a better consideration and protection of the interests of the displaced workers, landless villagers, resettled residents, and removed migrant population.

系統號:

A-013215

【演講】張維安:客家歷史文化的再思考

標題:

【演講】張維安:客家歷史文化的再思考

時間:

2019年3月7日(週四)14:00-16:00

地點:

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主辦單位:

國史館

主講人:

張維安(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教授)

聯絡人:

國史館采集處第3科,Tel: 02-2316-1055

內容簡介:

本次演講主要的內容將包括,反省傳統的客家中原論,介紹過去臺灣客家族群歷史的研究成果,反省書寫客家歷史的角度,並提出臺灣客家公民發展史的史觀。最後,跟大家分享另外一個客家文化的再思考:重新詮釋客家文化與當代社會的關係。

※教師及公務人員全程參與者,可核發研習時數2小時

系統號:

A-013174

【演講】藤谷浩悅:晩近日本的中國近代史研究:動向與課題

標題:

【演講】藤谷浩悅:晩近日本的中國近代史研究:動向與課題

時間:

2019年3月8日(週五)15:00-17: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研究大樓一樓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城市史研究群

主講人:

藤谷浩悅(日本東京女學館大學退休教授)

系統號:

A-013176

【演講】Sarah Dauncey:Disability in China: Citizenship, Identity and Culture

標題:

【演講】Sarah Dauncey:Disability in China: Citizenship, Identity and Culture

時間:

2019年3月11日(週一)17:00-18:30

地點:

Russell Square: College Buildings, Room G3,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主辦單位:

SOAS China Institute

主講人:

Dr. Sarah Dauncey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聯絡人:

E-mail: sci@soas.ac.uk

內容簡介:

Who defines what it means to be ‘disabled’ in China today? In this talk, Sarah Dauncey looks at the construction of disabled identities specific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cultural epistemologies. Drawing on sociological theories of citizenship, her research reveals how traditionally accepted notions of personhood are often fundamentally challenged through encounters and interactions with understandings of disability and impairment. She provides engaging examples of the ways in which representations and narratives of disability negotiate the identity of their subject(s) in relation to dominant discourses, where collective social, political and cultural understandings of what it means to live a ‘productive’ disabled life are both imbued and contested. Her findings offer new evidence as to the importance of intersectional accounts of disabled citizenship in revealing the complex and shifting power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sabled individuals and/or groups and the state in any particular country or specific cultural context.

Biography
Sarah Dauncey is Associate Professor in the Schoo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Policy. Trained in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anguage, literature and social history, and with a PhD in late-Ming women’s cultur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Durham, Dr Dauncey has published extensively on gender, culture and identity in pre-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a. Most recently, she has pioneered a new field relating to disability in modern Chinese cultur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ject have resulted in numerous articles and book chapters, as well as forthcoming monograph Disability in China: Citizenship, Identity and Cul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his event is open to the public and free to attend, however registration is required.

系統號:

A-013138

【演講】張世瑛:軍令如山?蔣中正與戰時軍法體制的運作

標題:

【演講】張世瑛:軍令如山?蔣中正與戰時軍法體制的運作

時間:

2019年3月21日(週四)14:00-16:00

地點:

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主辦單位:

國史館

主講人:

張世瑛(國史館修纂處協修)

聯絡人:

國史館采集處第3科,Tel: 02-2316-1055

內容簡介:

2013年臺灣發生震驚社會的洪仲丘案,最後以終結國軍軍法體系為弭平此案的代價,軍法體系是否成為此案的代罪羔羊,仍有待進一步的釐清,卻也能充分看出軍法的彰顯與不彰,都對國軍的戰力與形象,具有既深且鉅的影響。從洪案的例子可知,即使是承平階段,軍紀與軍法的維繫都屬不易,遑論混亂如麻的戰時?從抗戰伊始,即對國軍軍紀廢弛與軍法不彰的批評不絕,究竟抗戰時期的軍法執行與軍法審判,出了什麼問題?戰時軍律的制定內容是否切合戰時的需要,又是如何被落實?負責執行軍法的人員與機構,在實際過程中的組織運作情況,具體案件的考量、判斷與窒礙為何?執行軍令不力、擅離職守、不戰而退、貪污舞弊、挪用公款等種種違反軍律之行為,在不同官階職等、嫡系或地方軍系背景等身份條件下,是否會產生量刑時的差異?最高統帥蔣中正的最後裁量權,又在戰時軍法審判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教師及公務人員全程參與者,可核發研習時數2小時

系統號:

A-013173

【演講】蘇彥圖:民主的威脅與防衛

標題:

【演講】蘇彥圖:民主的威脅與防衛

時間:

2019年3月28日(週四)14:00-16:00

地點:

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主辦單位:

國史館

主講人:

蘇彥圖(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聯絡人:

國史館采集處第3科,Tel: 02-2316-1055

內容簡介:

作為一組憲政價值與政治秩序,自由民主在近幾年來遭遇到了巨大的內憂與外患,不少民主國家甚至已經或者正在逐步質變為威權政體。許多論者將晚近這波民主的衰退歸因於民粹政治的崛起。也有不少論者將矛頭進一步指嚮導致民主民粹化的政治極化、認同政治、社會經濟不平等、威權與民主的地緣政治角力、乃至社群媒體的勃興等因素。除了重新探問民主如何可能衰亡,自由民主的擁護者還必須積極思尋防衛民主的適切與有效方法。本次演講首先將回顧極化政治、民粹領袖、假訊息與威權外力干預等因素如何威脅民主的實例與既有研究,繼而檢討傳統民主防衛機制的侷限及其改革。

※教師及公務人員全程參與者,可核發研習時數2小時

系統號:

A-013254

【演講】Reza Hasmath: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GOs Domestically and Abroad,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

標題:

【演講】Reza Hasmath: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GOs Domestically and Abroad,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

時間:

2019年4月29日(週一)17:00-18:30

地點:

Russell Square: College Buildings, Room G3,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主辦單位:

SOAS China Institute

主講人:

Prof. Reza Hasmath (University of Alberta)

聯絡人:

E-mail: sci@soas.ac.uk

內容簡介:

This talk first looks at the strategies Chinese NGOs employ domestically to survive and operate in an advanced authoritarian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It will suggest that state and NGO interactions in China are often muted not solely due to the state restricting the sector, or the state’s fear of a potential opposing actor. Instead, the evidence suggests that a lack of interactions can be attributed to organizational differences and insufficient knowledge by both parties. In fact, once the requisite knowledge is achieved by the state, they will have a stronger desire to interact with NGOs, with the caveat they will seek to harness the material power of NGOs, rather than their symbolic, interpretive or geographical capital.

The talk thereafter poses the analytical query: what happens when Chinese NGOs that are born and socialized in such a domestic environment, are now “going out” to other jurisdictions with similar or varying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gime types, and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s? The talk suggests Chinese NGOs are yet to make a substantial impact in their host jurisdiction, irrespective of regime type. In fact, domestic politics and regulatory frameworks in host nations have constrained the involvement of Chinese NGOs. Fieldwork evidence from Africa and Southeast Asia suggests Chinese NGOs’ presence is generally temporary, and often involve one-off projects. Insofar social organizations will play a role, they will be in the domain of government-organized NGOs rather than (independent) NGOs. Nevertheless, the talk will suggest that the hyper-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will foster an equally hyper-pluralized global civil society that will beg us to rethink our understanding of salient precepts and operations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Biography
Reza Hasmath (PhD, Cambridge) is a Full Professor in Political Science at the University of Alberta. Prior to this appointment he was a faculty member at the Universities of Oxford, Melbourne, and Toronto. His award-winning research is currently supported by various multi-year grant schemes, notably from the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 and Chiang Ching-kuo Foundation. His recent journal articles appear in the Journal of Social Policy,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untas, Development Policy Review, Journal of Civil Society, The China Quarterly, Current Sociology, and th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系統號:

A-013212

【資料庫】中央研究院:East India Company英國東印度公司檔案-Module 3

標題:

【資料庫】中央研究院:East India Company英國東印度公司檔案-Module 3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

內容簡介:

「East India Company英國東印度公司檔案- Module 3」,現已開放使用,目前全庫已開通,相關信息如下:
資料庫內容:收錄大英圖書館典藏之East India Company(英屬東印度公司)檔案,資料庫分為3個部分:
Module 1: Trade, Governance and Empire, 1600-1947;
Module 2: Factory Records for South Asia and South-East Asia;
Module 3: Factory Records for China, Japan and theMiddle East(2019年最新開放上線),

內容包括公司章程、條約、各層級會議紀錄、備忘錄、書信文件、日常活動紀錄、交易紀錄等。

連線入口: http://www.eastindiacompany.amdigital.co.uk/
帳號/密碼:鎖中研院IP方式,免帳號密碼。
備註:本資料庫如有連續、大量的下載檔案行為,資料庫可能被暫時停用,影響全院讀者使用權益。
若資料庫使用上有任何建議或問題,請洽圖書館流通館員(電話:2652-5261)。

系統號:

A-013263

【展覽】亞洲探險記——十七世紀東西交流傳奇

【展覽】亞洲探險記——十七世紀東西交流傳奇

標題:

【展覽】亞洲探險記——十七世紀東西交流傳奇

時間:

2018年12月20日至2019年3月10日

地點:

國立故宮博物院105、107陳列室(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故宮博物院

聯絡人:

Tel: 886-(2)-28812021

內容簡介:

位居世界東邊的明朝,歷經萬曆之末到滿州人入關前的紛擾不安,終至順治皇帝登基建立清朝,傳承至康熙、雍正兩位皇帝之後,整個局勢方逐漸穩定。相對於此,西方的商人與傳教士挾持著前所未有的意圖與氣勢,持續朝亞洲邁進,足跡從沿海貿易據點逐步深入皇室宮廷。在眾多西方來客中,荷蘭商人和使節團堪稱是東西交流網域中的第一舵手,他們不僅向西方世界傳遞亞洲的知識與文化,也化身成為穿梭在東亞海域間的重要使者。本展覽以荷使出行成功覲見大清皇帝的旅程,作為敘事切入的視角,並且精選本院和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日本海杜美術館、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藝術史研究所等合作單位的館藏,共同呈現一段迴盪於東西之間的交流故事。

展覽分成四個單元,序幕「行旅足跡」-展示荷使旅程所見相關紀錄與物件。第二單元「異國奇珍」-展現兩個端點的人們對異國充滿期待與想像,促使具有東方風格或看起來像是西方情調的物品,競相湧現。第三單元「東方風情」-儘管十七世紀的時空背景下,觸手可及外來文化的衝擊,然而明朝皇帝仍然一如往昔地祭祖謁陵,而隱身於書齋中的文人,亦暢所欲言談個人品味。最後「寰宇交會」單元-則以同時混融東西特色的裝飾風格,如瓷器上的裝飾紋樣,蘇州版畫和世界地圖中的轉譯手法,重建十七世紀的世界觀,以及東西交會影響下的藝術與文化。

本展覽全年開放:8:30~18:30。
夜間開放時段: 每週五、週六18:30 ~ 21:00。

系統號:

A-013139

【展覽】天朝大慶──皇清盛典特展

【展覽】天朝大慶──皇清盛典特展

標題:

【展覽】天朝大慶──皇清盛典特展

時間:

2018年12月15日至2019年5月30日

地點:

中研院史語所歷史文物陳列館二樓203內閣大庫區(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主辦單位:

中研院史語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聯絡人:

Tel: (02)26523180

內容簡介:

《周禮》有云:「以嘉禮親萬民」,帝制傳統的嘉禮,繫於天子者,有朝會、燕饗、冊命、經筵諸典;行於庶人者,則有鄉飲酒禮。在皇朝籌辦每年的各種節慶中,尤以新正朝會、冬至祀天與萬壽聖節最為隆重,號稱「皇帝三大節」。

清朝每逢慶典及年節令辰,或因應各種場合,會分別在不同地點舉辦筵宴。凡遇皇帝三大節日,在萬方朝賀之後,更設筵於太和殿,藉由欽賜大燕,皇帝與內外王公臣僚與藩屬使節進酒饗膳、同歡共樂。

太和殿正面十一開間、進深五間,相較歷朝宮殿,無疑是型制最為恢弘的單體宮殿建築。康熙八年(1669)太和殿與乾清宮同時重修告成,內外輝映,分別為「殿」與「宮」建築登峰造極之作,清聖祖在詔書裡特別強調,宮殿建築「壯麗之觀」,主要是彰顯御極天下的「出治之體」。

壯麗的太和殿不僅作為皇帝三大節舉行朝會與筵宴的場所,其他如皇后的冊立之典、文武殿試後的傳臚之禮,亦皆在此舉行。自古帝王必立後以資內助,不僅正位中宮,更可母儀天下。若皇帝年幼即位,則在迎娶后妃時當舉行「大婚」之禮。至於朝廷以科舉考試為國興賢舉能,希冀仕進的學子更欲透過三年的「大比」,終經殿試由皇帝欽定甲乙,並在太和殿上傳臚後,正式題名金榜。

本特展主要利用史語所庋藏內閣大庫檔案,分別以大燕、大節、大婚與大比為主題揀選相關檔案,呈現天朝大慶的禮制規範與實際運作。

系統號:

A-013140

【展覽】「我的奇幻租書店:臺灣租書店變遷」特展

【展覽】「我的奇幻租書店:臺灣租書店變遷」特展

標題:

【展覽】「我的奇幻租書店:臺灣租書店變遷」特展

時間:

2018年6月21日至2019年4月14日

地點: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示教育大樓1樓大廳(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聯絡人:

Tel: (06)3568889#8103

內容簡介:

租書店,是當代臺灣大眾文學一個重要的流通節點。廣義來說,以出租書籍的閱讀時間來牟利的行業,歷史久遠。明末中國的《紅樓夢》已書寫有當時的租閱形式,18世紀英法有Lending Library,江戶時期日本有貸本屋。戰後的臺灣,則發展出由特定出版社、中盤商、租書店組成獨特的產銷結構。

文學,是透過書的出版、流通、販售、閱讀等基本且必要的元素,才得以與讀者溝通,形成完整的迴路。租書店運用空間,將書籍作為一種商品,販售租賃時間,則具體展示了這個意義。透過「書」的中介,租書店的生態開展出特定的作者、出版商與讀者,逐漸發展產業自身的流通迴圈。

租書店做為一種媒介或載體,反映了不同時代人們的閱讀需求,也承載著人們所著迷、喜歡的紙本世界。我們將臺灣租書店文化所掀起大眾文學的影響,轉化為展示,透過展覽一起進入租書店,談談這個滿足許多人閱讀樂趣的奇幻世界,又是如何與大眾文化、社會發展產生關係。

本展覽開放時間為每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入館時間至下午4時30分)。春節期間開館日另有公布,請參見官網(http://www.nmth.gov.tw/)

系統號:

A-013141

【展覽】「上學去──臺灣近代教育」特展

【展覽】「上學去──臺灣近代教育」特展

標題:

【展覽】「上學去──臺灣近代教育」特展

時間:

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4月14日

地點: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示教育大樓4樓第1特展室(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聯絡人:

Tel: (06)3568889#8103

內容簡介:

一起上學去
走進學校、成為學生、接受教育,是多數人都曾有的經歷。「上學去:臺灣教育特展」試圖從學生的角度,看見國家透過近代教育試圖培養我們成為「理想」國民的同時,懵懂的我們如何因教育認識自我、看見世界,從而培養出質疑與挑戰既有體制的獨立思考能力,也讓近代臺灣發展成一個具整體形貌但保有各自性格的「共同體」社會。

走進學校:成為我們中的我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有別於傳統教育著重於知識菁英的培養,日本時代開始的近代教育,是以更具普遍性的國民為對象,透過集體、定制的教育體制,陶鑄了思想、規訓了身體,建構了社會共識基礎,讓原本不同的「我」成為了具有共同感的「我們」。繼而學歷成為判斷一個人如何有用於社會的指標,人的能力被標示與分類,形成了一套新的價值標準,帶領我們邁向重視學歷的近代社會。

打開課本:理想國民養成術
你想過近代學校為什麼教這些科目嗎?語言讓我們能夠彼此溝通,地理與歷史開啟了認識世界、了解過去的視角,但往往也常見強加的國族認同。數學與科學帶我們發掘未知世界、面對現代生活,體育與各種實作課程則在培養可面對工業生產體制的身體與技術,美術與音樂豐富了美感與文化生活,更透過考試制度驗證各種學習成效。但理想國民是誰的理想?我們接受教育時該時時警惕,以追求具有普世價值的公民概念為依歸。

揮灑青春:我的校園記憶
你印象最深刻的校園記憶是甚麼?沉重課業壓力下的壓抑,同儕間親近的關係,拚盡全力的比賽,流行的活動與刊物,對體制的叛逆與反抗,一起去過的旅行,彼此分享過的未來與夢想……青春年少的酸甜苦辣,在你我的生命中留下了深刻印記,曾經的同學有時還比一輩子的家人關係更緊密。

多年之後:我的未來不是夢
你還記得小時候寫下的「我的志願」是甚麼嗎?你成為期望的自己了嗎?不同時期的國家政策,透過教育塑造統治需要的理想國民,當下的我們或許接受又或許挑戰了體制,現在回頭看受教育的過程,教育對我們來說是甚麼?對後來的人生有甚麼影響?在一次次對於學習的辯證過程中,我們的面貌逐漸清晰。

本展覽開放時間為每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入館時間至下午4時30分)。春節期間開館日另有公布,請參見官網(http://www.nmth.gov.tw/)

系統號:

A-013142

【展覽】「南方共筆:輩出承啟的臺南風土描繪」特展

【展覽】「南方共筆:輩出承啟的臺南風土描繪」特展

標題:

【展覽】「南方共筆:輩出承啟的臺南風土描繪」特展

時間:

2018年10月2日至2019年4月14日

地點: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示教育大樓4樓第2特展室(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聯絡人:

Tel: (06)3568889#8103

內容簡介:

位居南方的臺南,是臺灣最早發展的城市,以及極早與外界接觸的地區,因而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許許多多曾停留或居住過臺南的人,藉由近身觀察,記錄、描繪自己眼中的臺南風土。這些風土描繪從400年前到現在,因著不同世代、族群的觀察視角,有著不斷流動的變化。這些記錄者一代一代地觀察、書寫,共筆出臺南多元的歷史面貌。

本特展與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簡稱日本民博)、臺南市文史協會及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合作,特別借調日本民博館藏曾任職臺南州立臺南第一中學的內田勣老師、及臺南市文史協會前輩們的手稿、筆記、照片、作品等資料,試圖透過不同時期的臺南風土描繪,從不同世代記錄者的臺南故事出發,探知從空間、時間及人群都不斷轉變的「臺南風土」。

流動的臺南
400多年來的臺南空間,隨著時間的變動有著不同的空間指涉,時而大、時而小。荷蘭時期,以安平的熱蘭遮城與大員市鎮為中心,也包含普羅民遮城。鄭氏時期,隸屬於天興州、萬年州。清代以後,分屬於臺灣縣與諸羅縣(嘉義縣)。日本時代(1920年)設置了臺南州,範圍擴及現在的雲林、嘉義。戰後則包含臺南縣與臺南市,到了2010年臺南縣市合併升格,成為現今的空間規模。

相對於空間流動,誰是臺南人也隨著時空不斷地變化。住民從以平埔原住民為主,到漢人、日本人、外省移民、及外籍移工與配偶等等的加入。近年更有港澳人士或島內其他城市居民,懷抱各自的「臺南夢」定居臺南,共同描繪一幅幅隨著時空流動的臺南風土像。

初見臺南第一眼
從17世紀開始,臺南即是外界與臺灣接觸重要的入口,到了19世紀中期臺灣開港通商後,更有許多西方的傳教士、冒險家、商人、領事等,以臺南為據點,搜獵尋奇,找尋各種可能性。這些帶著不同目的來臺南的人,留下不同的文化視角、初見臺南第一眼的觀察紀錄。19世紀末,日本人為了統治臺灣,除自身積極踏查各地外,也透過臺南在地的文人仕紳蒐集資料,這些文人仕紳在蒐集整理臺南知識的過程中,也再一次認識自身的鄉土。

在臺日人的臺南研究:蠟燭老師內田勣
日本時代有許多日本人因工作定居臺南,開始記錄、觀察臺南,其中1930年代任職於臺南州立臺南第一中學校(簡稱南一中,現為國立臺南第二高級中學)、臺南州立臺南第一高等女學校(現為國立臺南女子高級中學)的日籍教師們,例如前嶋信次(歷史)、內田勣(地理)、國分直一(考古)等,形成了臺南研究的重要社群,也開啟臺籍學生或人士對於臺南的研究興趣,臺南市文史協會的黃天橫先生即是一例。

地理老師內田勣(1906-1947)任教於南一中,由於身材的關係,被學生暱稱為「蠟燭」。在臺南教書期間(1934-1940),以臺南為中心,到臺灣各地進行地理方面的鄉土調查,並留下許多地理學視角的珍貴踏查照片及研究論文,現存於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

臺南人的臺南研究:臺南市文史協會的先行者們
臺南研究的發展除了日本人外,1930年代起也開始有臺南人從鄉土、民俗等視角觀察,並開啟臺南研究,他們研究臺南的機緣一方面來自漢學的家學,另一方面則來自日人學者研究方法的師承。例如石鼎美家族後代石暘睢(1898-1964)與莊松林(1909-1974)等人,作為臺南人關心臺南史,著手從事以臺南為核心的臺灣舊文獻搜抄整理,成為臺南人組織化研究臺南文史的濫觴。

戰後先是官方成立臺南縣、市文獻委員會,成員中有許多來自臺南在地文史人士。接著於1958年,臺灣戰後第一個登記立案的民間文史社團—臺南市文史協會,會員們利用業餘的時間,採取一步一腳印的田野調查,為臺南研究奠基。

百花齊放的臺南達人們
1990年代,政治上解嚴,社會各種力量也逐漸獲得解放。官方開始推動社區總體營造,而前臺南縣政府也成立了「南瀛國際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積極鼓勵臺南研究。此外,民間也紛紛成立各種地方文史協會、工作室等,臺南研究進入百花齊放的時期,出現更多的臺南達人們,從文化資產、文學、音樂、戲劇、影像、繪畫、茶藝、文創等不同的面向,深根著力於臺南風土的描繪。同時臺南的獨特魅力,也吸引著島內外的人移入、或觀察臺南,共同書寫他們自己心目中的臺南。

本展覽開放時間為每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入館時間至下午4時30分)。春節期間開館日另有公布,請參見官網(http://www.nmth.gov.tw/)

系統號:

A-013143

【展覽】實幻之間——院藏戰國至漢代玉器特展

【展覽】實幻之間——院藏戰國至漢代玉器特展

標題:

【展覽】實幻之間——院藏戰國至漢代玉器特展

時間:

2018年9月20日至2019年2月23日

地點:

國立故宮博物院303、300陳列室(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故宮博物院

聯絡人:

Tel: 886-(2)-28812021

內容簡介:

戰國至漢代(475BCE-220CE),是玉器史上獨樹一幟的錯覺藝術時代,製作者在方寸之中琢磨出各種龍獸造型,它們的形體雖然靜止不動,卻能創造出動態的錯覺。這種變化莫測的身形,使視覺如同處於現實和幻象之中,令人深感驚訝。本展覽定名為「實幻之間」,即試圖透過視覺的變化,探討玉器創作的技巧,以及觀看者為何會產生錯覺的視覺原因。

此次展覽共展出戰國至漢代精選玉器212件,其中清宮舊藏有114件,新入藏者為98件,展品件件具代表性,不僅可呈現此時代璀璨紛呈的藝術美感,也足以說明這個時代的玉器故事。戰國至漢代玉器追求動態錯覺的目標儘管一致,身形也依循相同的蜿蜒體態,但作品的錯覺效果卻截然不同,如戰國玉龍是足爪錯置、動靜互見的平面形式,而漢代玉獸則為身形扭轉、張馳各異的立體形態。為了探明這些問題,展覽共分四個單元來理解。

第一單元「動感十足的玉器時代」,展出戰國和漢代各式玉器,說明不同形制或造型對視覺力量、平衡感以及動態感的影響,並且透過群組分辨出蛇身和獸身的區別。第二單元「戰國至漢代玉器的藝術風格」,透過展品選件,瞭解戰國玉器喜以「蛇」為設計原型,故作品具有平面延展的特色。相對於此,漢代傾向以「獸身」為形式,使得漢代玉器具有立體扭轉的特徵。第三單元「感知世界與物理世界的對話」,從1919年獲得驗證的廣義相對論,提出視覺所認為的現實可能是錯覺,而視覺認定的錯覺有時反而更接近真實的物理世界。以此觀看漢代各式玉神獸扭曲變形的身軀,雖然看來是不合常理的錯覺,卻可能更符合真實世界。第四單元「引人入勝的錯覺藝術」,探討戰國和漢代的製作者如何運用最簡單的視覺原理,在蛇身和獸身不同的創作原型之下,設計出匠心獨具的各式傑作。

本展覽是以「觀看者」和「創作者」的角度來策劃內容,亦即貫穿展覽的主軸是「人」,希望藉由雙眼來理解早已為人忽視的玉器錯覺藝術,目的在於重新探索玉器製作者的創意,並期待觀眾由此成為跨越時空的玉器知音。展覽最後亦羅列數件玉器,提供觀眾分析作品創意的機會。

另外300陳列室,則從科學的角度探討「眼見」和「真實」之間的落差 ,陳列了日本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和明治大學特任教授的杉原厚吉先生的研究結晶,這些研究並非以公式呈現,而是轉化為饒富趣味的模型和圖像,以此和二千年前的錯覺藝術相互呼應。

本展覽全年開放:08:30~18:30。
夜間開放時段: 每週五、週六18:30 ~ 21:00。

系統號:

A-013144

【展覽】島嶼群相──臺灣考古展覽

【展覽】島嶼群相──臺灣考古展覽

標題:

【展覽】島嶼群相──臺灣考古展覽

時間:

2018年6月27日開展

地點:

中研院史語所歷史文物陳列館2樓臺灣考古區206、207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主辦單位:

中研院史語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聯絡人:

Tel: (02)26523180

內容簡介:

島嶼群相,試圖彰顯目前臺灣考古文化看似風華亮麗,卻又埋存幾許隱晦不明的脈動。更新世冰期未結束前,臺灣與中國大陸仍相連接。考古資料也顯示,三萬年前臺東縣長濱鄉的八仙洞遺址發現有舊石器時代文化的遺留,但無法確切地指出這批人什麼時候消失得無影無蹤。隨著一萬八千年前氣候暖化、海水面上升,約在距今八千年前臺灣海峽已然形成;早期人類和動物再也無法經由陸橋往返兩地。

直到距今五、六千年,一批以海洋生活為主的新石器時代早期社群開始落腳在臺灣各地及澎湖。歷經千年以後,另一群帶著部分雷同文化要素,卻具有一定文化差異的人們來到臺灣,發展了具有相當風格的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文化。又過千年,一群以灰黑陶為主流,甚至對臺灣閃玉情有獨鍾的族群幾乎遍布島嶼全境;但此時此刻,考古學家依舊無法斷言是傳承關係還是斷裂。

與其說在距今兩千年前,玻璃器取代了玉器做為裝飾品,不如說鐵器時代根本不是新石器時代晚期人群所發展出來的文化。除了玻璃製品外,各種鐵器仍看不到全然由本地生產的考古證據,或許是人群中具備專業加工技術的匠師跟隨而來,於是乎開展出臺灣考古文化的新史頁。

曾經,連橫在臺灣通史序中寫道:「臺灣固無史也。荷人啟之,鄭氏作之,清代營之,開物成務,以立我丕基…」,從世界史的視角來看,臺灣在十六世紀大航海時代中,被西方世界「發現」,接踵而來的交流與碰撞,相當複雜,說是混亂該不為過。無論如何,不同的人群、相異的政治勢力都給臺灣注入了新的血脈、新的基因。

系統號:

A-013145

【展覽】水月鏡像──懷素自敘帖摹刻本與風格傳衍

【展覽】水月鏡像──懷素自敘帖摹刻本與風格傳衍

標題:

【展覽】水月鏡像──懷素自敘帖摹刻本與風格傳衍

時間:

2019年1月4日至4月28日

地點: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一樓中廳(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主辦單位:

臺大藝術史研究所

內容簡介:

在西元八世紀左右的中國盛唐時期,出現了一種新形態的草書,以快速連綿的字體、看似不受法度羈絆,且以充滿隨機性與表演性的特質著稱,後人普遍以「狂草」稱之。狂草自始即與醉酒及顛狂行徑連結在一起,後世視之為中國書法藝術的「情感」或「浪漫」美學代表。唐僧懷素書〈自敘帖〉可說是書史上名聲最大、影響最廣的狂草作品。除今藏國立故宮博物院的紙本墨跡長卷外,存世尚有眾多摹、臨、仿或刻之複本,它們雖如水中月、鏡中像般撲朔迷離,卻扮演了推動懷素風格傳衍的最重要媒介。此次展出多種明清刻帖,結合高清原寸照片、墨跡與當代大型水墨創作,講述法書典範複製與新生的過程。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與圖書館合辦「水月鏡像—懷素自敘帖摹刻本與風格傳衍」特展,配合本次特展,圖書館亦於展場展出相關主題書籍,歡迎入館參觀。

展覽時間:隨圖書館開館時間開放

系統號:

A-013167

【展覽】受贈名品展——廣東繪畫選萃

【展覽】受贈名品展——廣東繪畫選萃

標題:

【展覽】受贈名品展——廣東繪畫選萃

時間:

2019年1月1日至3月25日

地點:

國立故宮博物院208陳列室(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故宮博物院

聯絡人:

Tel: 886-(2)-28812021

內容簡介:

國立故宮博物院自民國五十四年(1965)落成於外雙溪後,即致力于積極擴充典藏,除了編列預算逐年增購外,亦訂定捐贈辦法,凡與本院典藏方向相符者,均鼓勵藏家捐贈,將其收藏公諸於世,分享給社會大眾。本陳列室展出歷年捐贈、寄存作品選萃,立意在於深化對捐贈文物的研究與推廣,俾讓大眾共享文化資產。此次選展作品以廣東畫家為主,包括居廉(1828-1904)、高劍父(1879-1951)、高奇峰(1889-1933)、陳樹人(1884-1948)、胡藻斌(1897-1942)、黃君璧(1898-1991)、楊善深(1913-2004)等。於感謝捐贈者不藏於私的同時,更期盼各界人士能持續共襄盛舉,使本院成為全民所共有的博物館。

本展覽全年開放:8:30~18:30。
夜間開放時段: 每週五、週六18:30 ~ 21:00。

系統號:

A-013238

【展覽】「虛實漫遊──博物館的動物園」擴增實境導覽

【展覽】「虛實漫遊──博物館的動物園」擴增實境導覽

標題:

【展覽】「虛實漫遊──博物館的動物園」擴增實境導覽

時間:

2018年12月12日至2019年2月27日

地點:

中研院史語所歷史文物陳列館1樓展場多媒體放映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主辦單位:

中研院史語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聯絡人:

Tel: (02)26523180

內容簡介:

「虛實漫遊──博物館的動物園」是文物館與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合作,運用AR擴增實境的展示設計。我們以iOS的ARKit 2技術,將文物館實體空間變成「虛實漫遊」的場地。利用殷商的玉象、骨觚、石虎、石梟等動物文物的複製件,搭配3D動畫及旁白,講述殷商母子象的故事。讓觀眾在文物館不但可以看到真實文物上的動物,也能看到穿越時空而來的虛擬動物,感受「虛實整合」的觀展經驗。

時間:每個開館日(週三、六、日)上午10:00-10:50,每10分鐘一場次,每場次限2人。

報名方式:至服務台現場報名,領取號碼牌,額滿為止。

接受包場,請事先預約。

進行方式:來賓持號碼牌,於指定時間內抵達多媒體放映室,由志工協助下戴耳機、手持平板電腦、掃描,順著故事進行移動到每個定點。
故事結束後,歸還機器,勿逗留場內。

好康 tips:
(1)活動完畢,來賓可領取特製明信片,以及蓋紀念章。
(2)掃描壁面 QRcode,能看到什麼呢?
考量展場安全,體驗中請勿拍照。
參加者限10歲以上;不足10歲孩童,須由1名家長陪同入場,由大人操作機器。
歷史文物陳列館適逢連續假日、選舉日不開館。閉館訊息請留意官網公告。
洽詢電話:02-26523180。

系統號:

A-013286

【展覽】中国近代絵画の巨匠——斉白石

【展覽】中国近代絵画の巨匠——斉白石

標題:

【展覽】中国近代絵画の巨匠——斉白石

時間:

2019年1月30日至3月17日

地點:

京都国立博物館平成知新館2F-1-4(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区茶屋町527)

主辦單位:

京都国立博物館、北京画院、朝日新聞社

聯絡人:

Tel: 075-525-2473

內容簡介:

本年度は、日中平和友好条約の締結から40周年の節目にあたります。これを記念し、中国・北京画院が所蔵する、中国近代水墨画を代表する画家である斉白石(1864~1957)の名品を一堂に展示します。

斉白石は、若き頃、故郷の湖南省湘潭での大工仕事で培った、華やかな色彩と簡潔で力強い墨線の画を得意とし、素朴な描写のなかに、かわいらしさとユーモアがあふれています。晩年に「人民芸術家」の称号が授けられ、現代の中国では誰もが知っている大画家ですが、一方で造形美を追求した孤高の画家でもありました。

北京画院は1957年に成立した、中国で最も古く、規模の大きな美術アカデミーの一つです。初代名誉院長に斉白石を迎え、その名品を多く所蔵することでも知られています。今日の中国で最も愛されている画家、斉白石の魅力をこの機会にご堪能ください。

開館時間
火~木・日曜日:午前9時30分~午後5時(入館は午後4時30分まで)
金・土曜日:午前9時30分~午後8時(入館は午後7時30分まで)

系統號:

A-013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