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演講】蔡瑜:唐詩格律發展的關鍵進程——以日本詩格《作文大體》為核心的探討

標題:

【演講】蔡瑜:唐詩格律發展的關鍵進程——以日本詩格《作文大體》為核心的探討

時間:

2019年1月2日(週三)15:30

地點:

臺灣大學中文系會議室(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

主講人:

蔡瑜(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內容簡介:

主持人:康韻梅(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討論人:黃奕珍(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系統號:

A-013099

【演講】溫宗翰:臺灣的玄天上帝信仰

標題:

【演講】溫宗翰:臺灣的玄天上帝信仰

時間:

2019年1月3日(週四)10:00-12:00

地點:

逢甲大學人言910室(臺中市西屯區文華路100號)

主辦單位:

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

主講人:

溫宗翰(靜宜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執行長)

系統號:

A-013097

【演講】郭佩宜:小島嶼,大歷史:從大洋洲的「歷史」與歷史觀談起

標題:

【演講】郭佩宜:小島嶼,大歷史:從大洋洲的「歷史」與歷史觀談起

時間:

2019年1月3日(週四)14:00-16:00

地點:

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主辦單位:

國史館

主講人:

郭佩宜(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聯絡人:

國史館采集處第3科,Tel: 02-2316-1055

內容簡介:

什麼是「歷史」?在不同的文化傳統中,如何記憶和詮釋過去、如何定義及再現歷史,可能有不同的模式。大洋洲史在臺灣相對陌生,這場演講將從分析一般對小島歷史的偏見出發,透過大洋洲島民文化中的幾種歷史觀,以及橫跨南島世界的幾個案例,探討翻轉歷史敘事的可能。

※教師及公務人員全程參與者,可核發研習時數2小時

系統號:

A-012997

【演講】鍾健平:美中角力下的東亞:一帶一路和海上糾紛

【演講】鍾健平:美中角力下的東亞:一帶一路和海上糾紛

標題:

【演講】鍾健平:美中角力下的東亞:一帶一路和海上糾紛

時間:

2019年1月3日(週四)15:00-16:30

地點:

國家圖書館文教區301會議室(臺北市中山南路20號)

主辦單位:

漢學研究中心

主講人:

鍾健平(Chien-peng CHUNG,香港嶺南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聯絡人:

洪先生,Tel: 02-2361-9132#353;E-mail: ccsenews@ncl.edu.tw

內容簡介:

【漢學中心寰宇漢學講座】
2019年1月3日(週四)
15:00-16:30
講題:美中角力下的東亞:一帶一路和海上糾紛
主講人:鍾健平(Chien-peng CHUNG,香港嶺南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主持人:唐欣偉(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東亞各國的人民正體驗著急速且令人迷惑的變動,這個地區存在太多不穩定的變數。美國總統川普的對中貿易戰真的只以貿易為目的嗎?美中過往角力的歷史背景為何,美國如何看待「一帶一路」政策?中國推動此政策,有什麼主要的政治戰略考量?東北亞和東南亞各國政府何以對一帶一路反應不一,他們各次的盤算是什麼?華人在促進中國的東南亞投資及外交上,扮演什麼角色?一帶一路、美中關係和領海主權紛爭的相關程度多高?東北亞國家會怎樣利用美中角力的機會?

鍾教授的演講將以英文為主,普通話為輔,期望能解釋前段所述所有疑問,以更有效的應對目前日益急迫的國際問題。

聯絡人:洪先生,Tel: 2361-9132#353;E-mail: ccsenews@ncl.edu.tw
報名網址:https://actio.ncl.edu.tw/
※本場演講以英文為主,中文為輔。

系統號:

A-013135

【演講】余少華:小曲在粵劇中的運作及應用

標題:

【演講】余少華:小曲在粵劇中的運作及應用

時間:

2019年1月3日(週四)19:30-21:00

地點:

戲曲中心二樓演講廳(九龍西九文化區廣東道與柯士甸道西交界)

主辦單位:

西九文化區

主講人:

余少華(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名譽高級研究員)

聯絡人:

梁小姐,Tel: (852) 2200-0872;E-mail: learning@wkcda.hk

內容簡介:

粵劇音樂主要包括唱腔(歌唱)和拍和(樂器伴奏)兩部分。歌唱方面,相當於西方唱段的有曲牌、小曲、挷簧、南音、木魚、粵謳及板眼等。其中曲牌和小曲的旋律相對地穩定。

小曲包羅甚廣,上至傳統粵劇的過場音樂、外省民歌小調、國語時代歌、粵語流行曲,下及中西電影、電視劇主題曲及插曲,以至西方歌曲。凡易於上口或流行的,均可應用在粵劇、粵曲中。本講座將探討小曲的源流及發展,並從音樂角度分析其在粵劇中的功能及應用特色,並討論譜曲與填詞的關係。

講者簡介:
余少華教授早年任職香港中樂團、香港電台及香港管絃樂團。後赴哈佛大學,獲音樂學博士。返港後任教中文大學,曾任中國音樂資料館館長,積極推動香港音樂研究。其研究範圍包括中國音樂史、滿蒙音樂、粵劇、粵南音、電影音樂及音樂政治。專著有《樂在顛錯中:香港雅俗音樂文化》及《樂猶如此》等書。現為《中國戲曲志》及《中國戲曲音樂集成》〈香港卷〉主編、新亞研究所特聘教授、嶺南大學文化硏究系及中大音樂系兼任教授。

費用:費用全免,先到先得。請先作網上登記。

通達服務:提供即時粵語口述影像及香港手語傳譯服務,如有需要,請於活動舉行前最少14天預約。

惡劣天氣安排:如八號或更高之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或黑色暴雨警告於下午3時起生效,是次講座將會取消。

系統號:

A-013080

【演講】張秉權:粵劇中的「理想妻房」

標題:

【演講】張秉權:粵劇中的「理想妻房」

時間:

2019年1月4日(週五)19:30-21:00

地點:

戲曲中心二樓演講廳(九龍西九文化區廣東道與柯士甸道西交界)

主辦單位:

西九文化區

主講人:

張秉權(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主席)

聯絡人:

梁小姐,Tel: (852) 2200-0872;E-mail: learning@wkcda.hk

內容簡介:

戲曲中以夫妻關係為題材的作品很多,這次戲曲中心開放日演出中就有好幾個。其中不少都可以讓我們思考何謂理想妻房。

或許,《白蛇傳》中白素貞為了救活善良卻多疑的傻小子許仙,不惜冒險盜仙草,大戰法海,水漫金山,應該是最理想的了。可是,一切煩惱都是源於她是蛇而不是人,這「身份問題」對於大部分凡人來說,彷彿是個計時炸彈,讓她「理想」不起來。

《夢斷香銷四十年》的唐琬和《胡不歸》的顰娘,皆不為家姑所喜,無論原因是無子或多病,理由充分不充分也好,都與「理想」無緣。《獅吼記》的柳玉娥善妒,要丈夫跪池竟夜,就更談不上「理想」。

那麼,粵劇舞台上的理想妻房在哪裡找?男人心目中的「理想」標準是什麼?「娶妻求淑女」的「淑女」其實是什麼意思?

講者簡介:
張秉權博士現為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主席及香港演藝學院兼任教師。退休前曾在演藝學院出任人文學科系主任及署任戲曲學院院長,並在香港藝術學院任職院長兩年。於1996至2007年任香港藝術發展局委員,期間為戲劇組主席。

張秉權博士為資深戲劇工作者與演藝評論人。他又積極推動藝術教育,為香港教育劇場論壇創會主席,又為第六屆國際戲劇與教育聯盟大會(2007)聯席總監。

費用:費用全免,先到先得。請先作網上登記。

通達服務:提供即時粵語口述影像及香港手語傳譯服務,如有需要,請於活動舉行前最少14天預約。

惡劣天氣安排:如八號或更高之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或黑色暴雨警告於下午3時起生效,是次講座將會取消。

系統號:

A-013081

【演講】陳守仁:神功場合中的香港粵劇

標題:

【演講】陳守仁:神功場合中的香港粵劇

時間:

2019年1月5日(週六)14:30-16:00

地點:

戲曲中心二樓演講廳(九龍西九文化區廣東道與柯士甸道西交界)

主辦單位:

西九文化區

主講人:

陳守仁(知名粵劇研究和寫作者)

聯絡人:

梁小姐,Tel: (852) 2200-0872;E-mail: learning@wkcda.hk

內容簡介:

神功戲和祭祀有關的表演,是中國戲曲的傳統,相信由新石器時代至二十世紀初,一直在塑造中國各地戲曲劇種的風格特徵。在香港,神功戲演出的傳統亦保存至今,每年約有四十個地方社群聘請專業承建商搭建戲棚,和聘請專業戲班演戲,為神誕、太平清醮、盂蘭節打醮、廟宇開光和其他傳統節日提供娛樂。

本講座根據過去三十年實地考察所得資料和實地拍攝照片,簡單探討:(一)傳統地方信仰的特點;(二)神功戲的籌辦過程;(三)有關的神功和世俗活動;(四)戲班的結構;(五)戲班成員素描;(六)神功戲演出特點;(七)神功戲傳統逐漸消失、演出場次逐漸減少,和市場主導經濟的關係,以及神功戲面對的挑戰。

講者簡介:
陳守仁教授早年在香港中文大學及美國匹茲堡大學取得音樂學士及民族音樂學博士學位,1987年至2007年在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任教,歷年發表專著有《神功戲在香港:粵劇、潮劇及福佬劇》(1996;2012年再版)、《儀式、信仰、演劇:神功粵劇在香港》(1996;2008年再版)等;英文著作有 Improvisation in a Ritual Context: the Music of Cantonese Opera(1991)和論文多篇。近作有《唐滌生創作傳奇》(2016)。他在2008年初移居英國,2015年回香港定居;現從事粵劇研究和寫作。

費用:費用全免,先到先得。請先作網上登記。

通達服務:提供即時粵語口述影像及香港手語傳譯服務,如有需要,請於活動舉行前最少14天預約。

惡劣天氣安排:如八號或更高之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或黑色暴雨警告於下午3時起生效,是次講座將會取消。

系統號:

A-013082

【演講】李仁淵:明清時期中國東南山區的畬民與族群政治

標題:

【演講】李仁淵:明清時期中國東南山區的畬民與族群政治

時間:

2019年1月7日(週一)10: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陳列館五樓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

主講人:

李仁淵(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助研究員)

系統號:

A-013119

【演講】黃吉利:日本佔領時期的緬甸

標題:

【演講】黃吉利:日本佔領時期的緬甸

時間:

2019年1月7日(週一)11:00-13: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臺史所722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臺史所殖民地史研究群

主講人:

黃吉利(仰光大學歷史系教授)

系統號:

A-013092

【演講】吳奕芳:左圖右書——蘇聯木刻版畫收藏與魯迅的藝術視野

標題:

【演講】吳奕芳:左圖右書——蘇聯木刻版畫收藏與魯迅的藝術視野

時間:

2019年1月7日(週一)14:00-16: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文哲所3樓討論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文哲所

主講人:

吳奕芳(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內容簡介:

主持人:陳相因(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副研究員)

系統號:

A-013078

【演講】黃美英:噶哈巫與四庄番

標題:

【演講】黃美英:噶哈巫與四庄番

時間:

2019年1月9日(週三)12:00-13:30

地點: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新館3樓2319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主講人:

黃美英(暨南大學歷史學系兼任講師)

內容簡介:

1998年黃美英遷居埔里噶哈巫村莊,進行平埔族群的訪調工作,並在暨南大學歷史系兼課,不料第二年遭遇921大地震,她決定留下來,參與921災後重建,協助族裔籌組噶哈巫文教協會,擔任第一屆的義務總幹事,陸續編撰《壓不扁的生命:埔里四庄的災後重建》、《春回四庄:噶哈巫的文化重建》、《噶哈巫家族老照片》三本專書。

歷經二十年,黃美英用心撰寫二十萬字,出版《噶哈巫的變遷》一書,系統整理噶哈巫的族群遷移歷史、論及日本學者伊能嘉矩( INŌ, Kanori 1867-1925 )的命名分類,以及近代族裔的認同意識與文化復振等努力。

大綱:
一、從生番到熟番:文獻記載的番社
二、樸仔籬社群與岸裡社群的關係
三、移居埔里的地域認同(四庄番)
四、學者的族名分類與噶哈巫自稱
五、當代的正名運動與文化重建
六、結語與討論

注意事項:
1. 餐點提供:
(1)因經費有限,自2017年元月起,午餐提供對象僅限本所研究與行政人員、訪問研究者、助理,以及主持人和演講者推薦之人士。
(2)其他有興趣者,歡迎自備午餐參與。
2. 報名網頁:https://www.ioe.sinica.edu.tw/
3. 報名期間:即日起至 1/6(週日)23:00為止,餐點提供通知於 1/7(週一)回覆。
4. 若報名兩次不出席且沒有事先告知者,將取消日後報名資格。
5. 演講於當日12:00開始,會場於12:15前提供餐點,請自備環保餐具。
6. 聯絡資訊:林音秀 小姐 E-mail: world66@gate.sinica.edu.tw

系統號:

A-013057

【演講】馬超遠:中華民國與沙烏地阿拉伯雙邊關係史

標題:

【演講】馬超遠:中華民國與沙烏地阿拉伯雙邊關係史

時間:

2019年1月10日(週四)9:30-11:30

地點:

政治大學百年樓視聽室330111(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主辦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

主講人:

馬超遠(前沙烏地阿拉伯代表)

系統號:

A-012998

【演講】蔡志偉:原住民族文化的傳統智慧創作保護

標題:

【演講】蔡志偉:原住民族文化的傳統智慧創作保護

時間:

2019年1月10日(週四)14:00-16:00

地點:

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主辦單位:

國史館

主講人:

蔡志偉(國家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員兼中心主任)

聯絡人:

國史館采集處第3科,Tel: 02-2316-1055

內容簡介:

原住民族文化係由社群、部落或民族成員所共同創造維繫、歷經世代傳承的文化表現,結合社會脈絡、生態脈絡與展演脈絡所形成之全貌式的文化本體。在原住民族特殊權利原則下,如何讓部落成為原住民族文化的治理主體,當屬首要之關注。臺灣原住民族擁有豐富的有形與無形文化內容,但在與漢文化的互動、國家統治及全球化的影響下,產生急遽的變化。因此,具有良好立意的傳統智慧創作概念,如何秉持文化多樣性的人權價值,以及我國憲法增修條文所揭示的肯定多元文化理念,促進原住民族文化內容、表現與特質的維續,是當前原住民族文化永續發展中舉足輕重的課題。

※教師及公務人員全程參與者,可核發研習時數2小時

系統號:

A-012999

【演講】張湛:于闐語世俗文書中所見唐代西域歷史

【演講】張湛:于闐語世俗文書中所見唐代西域歷史

標題:

【演講】張湛:于闐語世俗文書中所見唐代西域歷史

時間:

2019年1月11日(週五)10:00-12:00

地點:

國立政治大學人文中心二樓第一會議室(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主辦單位:

臺灣內陸歐亞學會

主講人:

張湛(哈佛大學近東語言與文明系博士)

報導者:

蔡偉傑博士

內容簡介:

【臺灣內陸歐亞學會專題演講】
主持人:蔡偉傑(印第安納大學內陸歐亞學系博士)

摘要
對於唐史研究者來說,出自新疆和田周邊地區的于闐語世俗文書是不可多得的一手史料。這些文書大多發現於上世紀頭三十年,目前主要藏於大英圖書館、斯德哥爾摩人種學博物館和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聖彼得堡分所三處。2006年,京都大學的吉田豐打破收藏單位的界線,通盤研究了這些文書,並按照出土地點和年代將其分為五組,稱為Archive 0-5。在此基礎上,張湛博士專注研究了Archive 3。這組文書出自于闐地區策勒縣達瑪溝鄉,年代集中在798至802年之間,共84個號碼。張湛博士按照類型和內容重新編排了這組文書,展示出這些文書之間的緊密聯繫,這種聯繫又能加深對每一件文書的理解,修正前人的解讀,揭示諸多歷史細節,並補充漢文出土材料和傳世史料的不足。

系統號:

A-013116

【演講】陳玉箴:環境、軍需、移動人口:澎湖「島嶼型食生活」研究

【演講】陳玉箴:環境、軍需、移動人口:澎湖「島嶼型食生活」研究

標題:

【演講】陳玉箴:環境、軍需、移動人口:澎湖「島嶼型食生活」研究

時間:

2019年1月14日(週一)10:00-12: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新館3樓2319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主講人:

陳玉箴(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

聯絡人:

陶曉萱,Tel: 02-2652-3324

內容簡介:

澎湖作為一個具戰略重要性的小型島嶼,在食生活的發展上有其特殊性:自然資源受限、人口外移多,且是重要的軍事基地。本研究考察澎湖日常食生活之基礎與餐飲業的歷史變遷,分析日治時期及戰後初期政權變動下,戰略地位、國家政策與人口移動等條件的改變如何影響了澎湖的食生活,提出「環境、軍需、移動人口」是「島嶼型食生活」的重要影響要素。希望藉由澎湖的研究,建立一「島嶼型食生活」的研究基模。

本場演講毋須報名,歡迎踴躍參與。

系統號:

A-013055

【演講】Barbara Mittler:Déjà Vu? Photography as Metaphor: Repurposing Archival Photographs of Mao

標題:

【演講】Barbara Mittler:Déjà Vu? Photography as Metaphor: Repurposing Archival Photographs of Mao

時間:

2019年1月14日(週一)17:00-18:30

地點:

Russell Square: College Buildings, Room G3,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主辦單位:

SOAS China Institute

主講人:

Prof. Barbara Mittler (University of Heidelberg)

聯絡人:

E-mail: sci@soas.ac.uk

內容簡介:

The anchor for this presentation which stems from a joint research project with the historian of India, Sumathi Ramaswamy, is Gigi Scaria’s six-minute video installation No Parallel (2010). This art work audaciously juxtaposes a series of photographic images of 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 and Mao Zedong. Scaria is not the first Indian artist to place the Mahatma and the Chairman within the same frame: India’s most famous modernist M. F. Husain had already done so in 1992 in a large acrylic titled Portrait of the 20th Century. In 2010, British-Indian pop artist Ketna Patel began creating her “Asian Grandfathers” series in which she brings together the two iconic “Asian” men, as well. What distinguishes Scaria’s work, however, is the mobilization of a large archive of photographs, setting in motion several pairs of “parallel” narratives for these fatherly figures.

What is the work done by the photograph as it is reused thus by a contemporary artist, and why does he resort to the photograph to do this work? These questions are important to ask given photography’s much acclaimed “indexical,” “evidentiary,” and “truth-telling” capacity. Indeed, the photograph has been taken as a metaphor for the “documentary.” Yet, Scaria’s work, by using parallel views of Gandhi and Mao, plays with this metaphor on several levels and thus opens up new possibilities for thinking them together. In looking beyond Scaria’s work, reading it “in parallel” with other image archives and art works of Mao by Chinese and Indian artists, I ask what it means to recall and restage the iconic figure of Mao with the aid of the repurposed photograph—presented in parallel with that of Gandhi. How are “familiar” narratives thus disrupted, disintegrated, and at the same time re-assembled and re-considered, and for whose benefit?

Biography
Barbara Mittler holds a Chair in Chinese Studies at the 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Heidelberg and is Director of the Heidelberg Center for Transcultural Studies. She began her studies of Sin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MA Oxon 1990), and has spent research periods in Taiwa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ong Kong and at Harvard and Stanford Universities. Her PhD (1994) and her habilitation (post-doctoral thesis, 1998) are both from Heidelberg.

This event is open to the public and free to attend, however registration is required.

系統號:

A-013111

【演講】李伯重:1524:The End of the Silk Road

標題:

【演講】李伯重:1524:The End of the Silk Road

時間:

2019年1月16日(週三)17:00-19:00

地點:

東京大学東洋文化研究所第一会議室(東京都文京区本郷 7-3-1)

主辦單位:

東京大学東洋文化研究所

主講人:

李伯重(北京大學教授)

內容簡介:

使用言語:英語

概要:
In 1524, the imperial court of the Ming made a decision: to relocate seven frontier garrisons in the country’s northwest border areas (Guanxi Seven Garrisons, 關西七衛 ) from their original stations outside Jiayu Pass (嘉峪關) at the western end of the Great Wall to their new ations within the pass. Though this decision with its ementation hasn’t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of historians, it is an event of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in world history: It marked the closing of the Silk Road which stretched across the Eurasia Continent and was seen a “great channel of international trade”regarded by many scholars.
This decision was not an indiscretion of Jiajing Emperor of the Ming dynasty on impulse without counting the cost, but the result of much thought of the top policymakers of the Ming state: Years earlier, memorials were submitted to the throne to suggest to “Close the door [to the barbarians in West China] and Suspend the tribute trade [with them], and never have dealings with them (閉關絕貢,永不與通 ).” The suggestion was supported by the Board of War. Though it was not indorsed by the crown then, it heralded the decision. Some deep-seated reasons stood behind the decision.

系統號:

A-013113

【演講】許成鋼:制度基因:改革開放與中國的制度演變

標題:

【演講】許成鋼:制度基因:改革開放與中國的制度演變

時間:

2019年1月17日(週四)10: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第一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專題中心東亞經貿發展研究計畫

主講人:

許成鋼(長江商學院經濟學教授)

系統號:

A-013094

【演講】黃美英:被遺忘的族群——噶哈巫的遷移與文化重建

標題:

【演講】黃美英:被遺忘的族群——噶哈巫的遷移與文化重建

時間:

2019年1月17日(週四)14:00-16:00

地點:

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主辦單位:

國史館

主講人:

黃美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兼任講師)

聯絡人:

國史館采集處第3科,Tel: 02-2316-1055

內容簡介:

1998年,講者從台北遷居埔里,進行平埔族群的遷移與訪調,不料第二年遭逢921大地震,並投入災後重建工作。歷經二十年的在地經驗,近年講者撰寫十八萬字,出版專書《噶哈巫的演變》。

講題的主要內容即關於噶哈巫族的演變歷程,針對清代文獻記載的樸仔籬社群,從台中境內遷居埔里的歷史背景,包括遷移的原因、遷移路線、移入埔里向眉社原住民承租土地、建立村落,歲末收成舉辦「牽田」、「走鏢」的祭儀活動、乃至此年節習俗的中斷與重現的意義。此外,講述當代族群組織的成立和文化語言的重建,並分析日本學者採用的族名和分類,以及當代族裔對於噶哈巫正名的自我認同意識。

※教師及公務人員全程參與者,可核發研習時數2小時

系統號:

A-013045

【演講】謝耀東:Chineseness and China in Ontario (Canada’s) History Curriculum, 1945 to 1990

【演講】謝耀東:Chineseness and China in Ontario (Canada’s) History Curriculum, 1945 to 1990

標題:

【演講】謝耀東:Chineseness and China in Ontario (Canada’s) History Curriculum, 1945 to 1990

時間:

2019年1月17日(週四)14:30-16:15

地點:

香港中文大學潤昌堂103室(香港新界沙田)

主辦單位: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主講人:

謝耀東(雪梨大學教育及社工學院博士)

內容簡介:

本演講以英語進行。

系統號:

A-013132

【演講】清水麗:中華民國外交からの変容と台灣外交の形成

標題:

【演講】清水麗:中華民國外交からの変容と台灣外交の形成

時間:

2019年1月18日(週五)12:30-15:00

地點:

東京大学東洋文化研究所3F大會議室(東京都文京区本郷 7-3-1)

主辦單位:

東京大学東洋文化研究所

主講人:

清水麗(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特任准教授)

內容簡介:

コメンテーター:川島真(東京大學教授)
司會:松田康博(東京大學教授)
本演講以日語進行

1949年に台灣に渡った後の中華民國民政府は、70年代の國際的孤立狀況を迎えても、形式上および表面上は中國の正統政府としての外交原則を大きく変更しなかった。しかし、その実際の外交行動様式は変化する。台灣國內での大きな変動や政治的衝突を抑制しながら、國際空間のなかで台灣としての活動空間を作り上げることになった、その外交実踐にみられる思考・行動様式とはどのようなものだったのか。そして、その具體的な外交の実踐の積み重ねの結果として、台灣として存在空間を確保しただけではなく、台灣としての認知を求める「台灣外交」へと変容する。本報告では、90年代以降に明確に現れる外交の枠組みの変化に先立って生じてきた実質的な行動様式の変化、いわば台灣外交の起源といえる歴史的過程について、一つの試論を展開する。

系統號:

A-013124

【演講】張嘉馨:中國岩畫研究——以連雲港將軍崖岩畫為例

【演講】張嘉馨:中國岩畫研究——以連雲港將軍崖岩畫為例

標題:

【演講】張嘉馨:中國岩畫研究——以連雲港將軍崖岩畫為例

時間:

2019年1月21日(週一)10:00-12: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新館3樓2319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主講人:

張嘉馨(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博士後、助理研究員/民族所訪問學人)

聯絡人:

陶曉萱,Tel: 02-2652-3324

內容簡介:

本次演講將概要簡述中國岩畫的發現、分布區域、主要風格類型以及中國岩畫的主流研究方法、學術史、近幾年中國岩畫最新的發展情況。在此基礎上,以中國江蘇省連雲港市將軍崖岩畫為例進行個案分析。將軍崖岩畫位於黃海之濱的蘇北魯南地區,被譽為「東方天書」, 是東部沿海地區最為重要的岩畫點之一,也是環太平洋人面岩畫中的一部分。通過對將軍崖岩畫的數據采集、地理環境分析、微腐蝕斷代、周邊地區的考古遺跡及民間信仰的研究,認為將軍崖岩畫是上古時期壹處農業祭祀遺址,將軍崖岩畫的圖像在歷史時空中體現了從祖先崇拜到農業崇拜的意涵流變。

本場演講毋須報名,歡迎踴躍參與。

系統號:

A-013056

【演講】金慶浩:漢代時期東亞知識的傳播:以《論語》為中心

【演講】金慶浩:漢代時期東亞知識的傳播:以《論語》為中心

標題:

【演講】金慶浩:漢代時期東亞知識的傳播:以《論語》為中心

時間:

2019年1月21日(週一)16:30-18:15

地點:

香港中文大學李達三樓2樓214室(香港新界沙田)

主辦單位: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主講人:

金慶浩(成均館大學東亞學術院教授)

內容簡介:

本演講以普通話進行。

系統號:

A-013133

【演講】倉重拓:米中危機においてチャイナハンズの歴史的意義を考える——関係における1940年代の可能性と今後の展望について

標題:

【演講】倉重拓:米中危機においてチャイナハンズの歴史的意義を考える——関係における1940年代の可能性と今後の展望について

時間:

2019年1月22日(週二)15:00-17:00

地點:

東洋文庫2階講義室(東京都文京区本駒込2-28-21)

主辦單位:

一般社団法人中國研究所

主講人:

倉重拓(中國清華大學講師)

聯絡人:

E-mail: c-chuken@tcn-catv.ne.jp

內容簡介:

【第102回21世紀シルクロード研究會】
參加費:所員・研究會員500円、一般1000円、學生無料
參加される方は1月18日(金)までに中國研究所(下記)にご聯絡ください。
米中貿易戦爭に象徴されるような米中関係の著しい悪化、また今後の米中
関係の発展を、アメリカ建國以來の伝統を持つチャイナハンズ(中國通)の
歴史的意義を通じてお話しされる予定です。

申込み先:中國研究所 c-chuken@tcn-catv.ne.jp

系統號:

A-013129

【演講】陳逸君:『做客事』——雲林詔安客喪葬禮俗及儀式專家

標題:

【演講】陳逸君:『做客事』——雲林詔安客喪葬禮俗及儀式專家

時間:

2019年1月24日(週四)14:00-16:00

地點:

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主辦單位:

國史館

主講人:

陳逸君(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所助理教授)

聯絡人:

國史館采集處第3科,Tel: 02-2316-1055

內容簡介:

雲林是臺灣詔安客分佈最集中、族群意識最強烈的區域。過去,詔安客被視為「福佬客」,一般咸信他們業已同化於臺灣閩南社會中,不僅喪失語言能力,其文化也失去族群特色。近年來,詔安客積極從事族群復振運動,推出布袋戲、武術、開口獅為詔安客三大文化特色。

「做客事」儀式之源流可追溯自福建詔安原鄉,以佛教經懺度亡為主體,並吸收部分道教科儀,再融合地方習俗,發展成一套獨特的做功德系統,持續地在雲林詔安客聚落中執行著。藉著「做客事」,清楚地區分出詔安客與閩南人相異之處,也細緻地指出詔安客不同姓氏間不盡相同的習俗或禁忌。尤為重要的是,「做客事」的儀式專家—不管稱「司公」、「釋教法師」或「香花」,是維持詔安客獨特之送葬禮俗文化的重要角色,更是詔安客文化正統性的力證,讓「做客事」成為雲林詔安客重要之族群標記。

※教師及公務人員全程參與者,可核發研習時數2小時

系統號:

A-013044

【演講】丸川知雄:米中貿易戦爭が中國および第三國へ及ぼす影響

標題:

【演講】丸川知雄:米中貿易戦爭が中國および第三國へ及ぼす影響

時間:

2019年1月26日(週六)14:30-16:00

地點:

中國研究所會議室(東京都文京區大塚6-22-18)

主辦單位:

一般社団法人中國研究所

主講人:

丸川知雄(東京大學教授)

聯絡人:

E-mail: c-chuken@tcn-catv.ne.jp

內容簡介:

中國研究所では、恆例の新春講演討論會と新年會、および太田勝洪記念中國學術研究賞表彰式を開催いたします。參加される方は、中國研究所までご聯絡ください。會員以外の方の參加も歓迎いたします。

參加費:所員・研究會員無料、一般1000円

系統號:

A-013131

【演講】順天時報の會2018年度第4回例會

標題:

【演講】順天時報の會2018年度第4回例會

時間:

2019年1月27日(週日)16:00-18:00

地點:

東洋文庫(東京都文京区本駒込2-28-21)

主辦單位:

順天時報の會

聯絡人:

E-mail: aoyamah@asia-u.ac.jp

內容簡介:

『順天時報』論説読み(イスラム・ムスリム・新疆関係の論説)(矢久保典良)
『朝日新聞編年史』掲載の順天時報関連記事について(資料紹介)

※初めて參加される方は下記までご一報ください。

系統號:

A-013130

【演講】許育銘:從新資料再檢視汪精衛

標題:

【演講】許育銘:從新資料再檢視汪精衛

時間:

2019年1月31日(週四)14:00-16:00

地點:

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主辦單位:

國史館

主講人:

許育銘(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聯絡人:

國史館采集處第3科,Tel: 02-2316-1055

內容簡介:

現今對於汪精衛在現代中國的歷史地位問題,其實有很多不同的聲音。在早期的國民黨史觀及共產黨史觀下,強調革命與民族主義的時代,線性化的歷史敘述形成過程中,汪精衛被打成反面歷史人物。但此類的看法,很早就受到西方史學界的質疑,更提出不同的看法,從詞彙的否定性走向中性用法,但是至今仍未形共識。

另一方面,隨著時間的演進,「中華民國在台灣」時期的年數,已經遠遠超過「中華民國在大陸」時期的年數。時間慢慢地沖淡歷史記憶,國民黨史觀的合理性也隨著逐漸崩潰,蔣介石所受的批判甚至超過汪精衛,所以現今海峽兩岸對汪精衛評價的差距逐漸變大,用所謂的多元說法,取代未有定性。適逢最近新出幾本由汪精衛後人所整理的回憶錄、書信與政論集等,透過這些新刊史料,讓我們又有一個重新檢視汪精衛的機會。

※教師及公務人員全程參與者,可核發研習時數2小時

系統號:

A-013000

【演講】Sarah Dauncey:Disability in China: Citizenship, Identity and Culture

標題:

【演講】Sarah Dauncey:Disability in China: Citizenship, Identity and Culture

時間:

2019年3月11日(週一)17:00-18:30

地點:

Russell Square: College Buildings, Room G3,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主辦單位:

SOAS China Institute

主講人:

Dr. Sarah Dauncey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聯絡人:

E-mail: sci@soas.ac.uk

內容簡介:

Who defines what it means to be ‘disabled’ in China today? In this talk, Sarah Dauncey looks at the construction of disabled identities specific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cultural epistemologies. Drawing on sociological theories of citizenship, her research reveals how traditionally accepted notions of personhood are often fundamentally challenged through encounters and interactions with understandings of disability and impairment. She provides engaging examples of the ways in which representations and narratives of disability negotiate the identity of their subject(s) in relation to dominant discourses, where collective social, political and cultural understandings of what it means to live a ‘productive’ disabled life are both imbued and contested. Her findings offer new evidence as to the importance of intersectional accounts of disabled citizenship in revealing the complex and shifting power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sabled individuals and/or groups and the state in any particular country or specific cultural context.

Biography
Sarah Dauncey is Associate Professor in the Schoo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Policy. Trained in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anguage, literature and social history, and with a PhD in late-Ming women’s cultur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Durham, Dr Dauncey has published extensively on gender, culture and identity in pre-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a. Most recently, she has pioneered a new field relating to disability in modern Chinese cultur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ject have resulted in numerous articles and book chapters, as well as forthcoming monograph Disability in China: Citizenship, Identity and Cul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his event is open to the public and free to attend, however registration is required.

系統號:

A-013112

【工作坊】Hong Kong History Project Post-Graduate Workshop: ‘Hong Kong and Beyond: Mapping the City’s Networks’

標題:

【工作坊】Hong Kong History Project Post-Graduate Workshop: ‘Hong Kong and Beyond: Mapping the City’s Networks’

時間:

14-15 January, 2019

地點:

University of Bristol (Exact venue TBC)

主辦單位:

Hong Kong History Project, University of Bristol

聯絡人:

Email: Thomas Larkin (thomas.larkin@bristol.ac.uk); Jason Chu (waili.chu@bristol.ac.uk)

內容簡介:

The Hong Kong History Project at the University of Bristol is pleased to announce its third Postgraduate Workshop, which will take place on January 14-15, 2019, and which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to network and the share ideas. We welcome proposals for participation from postgraduate students and early career scholars working on Hong Kong history and related disciplines in the UK and overseas. This year we are looking to explore the transnational contexts of Hong Kong’s history. We seek proposals for 20 minute presentations on current research that can address this broad theme from any angle, and which relate to the wider political, social, cultural, and commercial networks that have helped shape Hong Kong’s history. Presentations will be organized into small panels, followed by question and answer sessions.

Candidates are invited to submit a 200-word statement briefly outlining their area of research and motivation for attending the workshop, along with their Curriculum Vitae. Please submit all applications to Jason Chu (waili.chu@bristol.ac.uk) and Thomas Larkin (thomas.larkin@bristol.ac.uk) by November 26, 2018. Accepted participants will be notified by December 3, 2018. Two nights’ accommodation in Bristol and some meals will be provided. Although priority will be given to history postgraduate students and recently completed PhDs, applications from other disciplines will be considered provided an appreciation of history is shown.

系統號:

A-013107

【研習營】「後西方國際關係暨理論」冬令營

標題:

【研習營】「後西方國際關係暨理論」冬令營

時間:

2019年1月26至27日(週六至週日)

地點: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814會議室(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29號)

主辦單位: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研究中心

聯絡人:

Tel: (02)3366-8316;E-mail: nturaec@gmail.com

內容簡介:

1月26日
一、後西方國際關係理論及方法的形成與反思
主持人:袁易
9:30-10:50
理論及方法的形成:石之瑜
11:10-12:30
理論及方法的反思:邵軒磊、曾倚萃、侯廣豪、余帛燦

二、後西方國際關係的在地實踐
主持人:張登及
14:10-15:30
後西方國際關係下的中國對外交往:王宏仁、谷巖杉、林婉萍
15:50-17:10
後西方國際關係的在地實踐:張登及、賴劍文、比屋根亮太

1月27日
三、對文明衝突的後西方回應
主持人:王宏仁
9:30-10:50
The Clash of Relations and Its Mechanisms:石之瑜(中文演講)
11:10-12:30
後西方的關係衝突及其機制:林炫向、黃義杰、郭銘傑、林峻煒、林婉萍

四、後西方國際關係理論與實踐的前景
主持人:袁易、張登及
14:10-15:30
圓桌論壇:林炫向、曾倚萃、王宏仁、侯廣豪、黃義杰、郭銘傑、余帛燦

報名費用:
請繳交新台幣500元作為保證金,
請以郵局現金袋寄至:「10617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號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 石之瑜老師收」,
或親送至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8樓816研究室,來訪前請先聯繫,電話:(02)3366-8316,email:nturaec@gmail.com,結業時全額退費。

退費:額滿後報名為候補,未錄取者全額退費,已錄取因故於1月11日前請求退費者可予退還。
出席:議程具累進性,每場出席者限於已參與之前各場學員。
錄取:取20名為原則,收到報名費後為完成報名,先報先取,錄取者將個別通知。
報名與繳費期限:2019年1月11日
資格:人文及社會科學學士、碩士、博士在讀、畢業、肄業及大專教師。
費用:乘高鐵可申請旅費補助,本冬令營供午餐、茶點與晚宴,素食請註明。

參與人員:
政治大學:袁易
文化大學:林炫向
師範大學:邵軒磊
成功大學:王宏仁
金門大學:侯廣豪
科羅拉多大學:曾倚萃
萊頓大學:黃義杰
台灣大學:張登及、石之瑜、郭銘傑、余帛燦、谷巖杉、林婉萍、賴劍文、比屋根亮太、林峻煒

系統號:

A-013105

【研習營】第24屆新臺灣史研習營

標題:

【研習營】第24屆新臺灣史研習營

時間:

2019年1月25日至28日(週六至週日)

地點:

新竹天主教香山牧靈中心(新竹市中華路五段722號)

主辦單位:

吳三炎臺灣史料基金會、世聯倉運文教基金會

聯絡人:

E-mail: wslf@mail.twcenter.org.tw

內容簡介: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自1991年成立來,舉凡史料的蒐集、書籍的出版、活動的舉辦、專案的推動等等,旨在使台灣歷史能真正的回歸土地與人民,茁壯發展。而巡迴全國各縣市、結合地方文史社團研習各地民俗、人文與史蹟,建構以台灣為主體的新史觀,並為以台灣為思考中心的歷史教育紮根則是我們為歷史文化播種、紮根的新嘗試,「新台灣史研習營」便是在這樣理念下於2000年誕生了。

今年新竹舉辦「新竹300博覽會」,足見竹塹城是北台灣很早開發的地方所在。新竹地區的墾拓始於竹塹古城,即今日的新竹市。16、17世紀時原住民族已生活其間,之後荷蘭人於今日的紅毛港登陸。17世紀漢人到來,在大甲溪以北設置淡水廳,廳治即設於竹塹,成為清朝時期北台灣的統治重鎮之一,而在日治時期也是新竹州廳所在地,因此在北台灣發展史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浪漫台三線客家風情走廊在這幾年成為國家發展重要願景。台三線是一條美麗的內山公路,穿梭於丘陵與山脈之間,是墾殖時期的漢蕃交界線,見證了臺灣土地的開發與族群衝突與交融的過程,也促進了茶葉、樟腦、林業等重要的天然經濟產業的發展,是我國客家族群最重要的生活舞台,而新竹地區位於客家台三線的核心位置,人文史蹟、產業遺跡……等等豐富的歷史遺產,是臺灣說不完的歷史故事,更讓未來前景有無窮的浪滿想像。

2019年的新台灣史研習營,我們就要尋著浪漫台三線,追逐新竹埔的過往史跡,在米粉、柿餅、桐花之外,打開一幕幕歷史窗景:區域開發治理與族群關係,客家文化產業、客家義民爺信仰、樟腦與茶葉的產業歷史,客家母語、文學、音樂歌謠..,歡迎大家與我們一起吹著新竹風循著美麗的台三內山道路,重溫客家先民往昔走過的痕跡,來一趟浪漫的客家歷史慢遊。

活動宗旨
1.藉由講習與實地踏查方式,了解台三線上&新竹地區的族群、產業、與歷史變遷。
2.藉由區域特色與歷史特質的研探,別開台灣客家歷史的生面與文化的蹊徑。
3.建構台灣認同為主體的新史觀,為以台灣為思考中心的歷史教育紮根。
4.透過實際的土地接觸與課程陶冶,輔助學校鄉土教育課程之實施。

師資陣容
吳學明/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教授
張維安/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
劉慧真/客語詩人、本土母語客語新詩金典獎得主
戴寶村/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秘書長
陳志豪/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助理教授
羅一倫/臺紅茶業文化館館長
吳榮順/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傳統音樂學系教授
彭啟原/客家紀錄片導演
林一宏/國立臺灣博物館展示企劃組研究助理

系統號:

A-013110

【研習營】臺灣人文學社2019年理論營

標題:

【研習營】臺灣人文學社2019年理論營

時間:

2019年1月17至18日(週四至週五)

地點: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大樓202國際會議廳(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29號)

主辦單位:

臺灣人文學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聯絡人:

黃乙宸,Email: theorycamp@gmail.com

內容簡介:

1月17日
10:00-12:00
酷兒的犯賤美學:敢曝與同志歷史的政治(施舜翔,作家)
如何與喪屍做愛:喪屍電影中的賤斥情慾(陳瑄,譯者、專欄作家)

13:00-15:00
界線化成的政治:動物、機器、非人類(張君玫,東吳大學社會系教授)
從台灣文學認識身心障礙(紀大偉,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15:20-17:20
貶抑與昇華(沈志中,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看見/賤動物(黃宗慧,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

1月18日
10:00-12:00
賤民之力:從《科學怪人》到巴列斯崔尼的《不見》(邱彥彬,國立政治大學英語學系副教授)
生命政治,或,生命/政治:從傅科談起,以巴迪烏的「不存」與法農的「受難者」為例(吳建亨,國立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13:00-15:00
自我作賤(踐)論:當代藝術的社會擾抗與土地勞動(高俊宏,藝術行動者、台北藝術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階級的排除與模仿(陳政亮,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

15:20-17:00
【綜合座談】
主持人:黃涵榆(台灣人文學社理事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教授)

系統號:

A-013001

【研習營】「近代政治史新探」研習營

標題:

【研習營】「近代政治史新探」研習營

時間:

2019年1月21至24日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第二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內容簡介:

研習主旨:提升國內外大學歷史專業及相關系所研究生對近代政治史的興趣,擴展這個領域研究的新視野。近代政治史研究不再侷限於中央高層、領袖人物、權力結構等傳統議題,而能擴展至政治學理論、中央與地方關係、制度的形成、人民參與制度的建立、政治與文化及族群與政治的關係、口述訪問在政治史中的角色等相關主題。

研習資訊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國家與社會研究群
研習時間:2019年1月21~24日(星期一~四)
研習地點: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一樓第二會議室
研習內容:八場專題講座及三場學員實習討論。參與者可聆聽前輩學者的研究經驗與創見,並透過學員間的互動,達到學術文化交流的效果。
學員義務:學員必須全程參與研習營活動。學員將編成四組,各由一名博士後研究人員擔任輔導員。研習營期間,學員得發表個人專題報告或研究計畫,或擔任評論人;進行分組討論活動;並於研習營結束前提交心得報告。
食宿安排:主辦單位將為全體學員提供食宿,但學員須自行負擔旅費及辦理簽證手續(海外學員)事宜。全體學員於1月20日(星期日)報到住宿,並分別於1月24日、25日(海外學員)離營。

三、報名資訊:
報名資格及名額:近現代史、臺灣史及相關研究課題之國內外大學歷史系所碩士班及博士班學生,名額24名。
報名時間:2018年11月13日起至12月9日(日)止。
報名方式:一律採用網路報名。請於報名網頁(https://goo.gl/LSH94e)下載報名表與研究計畫書(2,000字以內),填寫後上傳,始完成報名手續。
公布錄取時間:2018年12月14日(五)前在報名網頁公布,並以Email通知本人;未錄取者恕不個別通知。
研習費用:新台幣2,000元整(全勤者可全額退還)。

四、注意事項:
報名表或計畫書內容若過於簡略,將影響評審結果。
研習期間學員均住宿於中央研究院學術活動中心,住宿費由主辦單位負擔。
主辦單位保有活動變更及最終錄取學員之權利,如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正,並於活動網站公告。

系統號:

A-013002

【工作坊】政治大學2018學年度身體文明中心工作坊——「身體的照護與裝扮」

標題:

【工作坊】政治大學2018學年度身體文明中心工作坊——「身體的照護與裝扮」

時間:

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共4場

地點:

政治大學文學院330106研討室(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

主辦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身體與文明研究中心

聯絡人:

侯家榆,E-mail: fri723@gmail.com

內容簡介:

活動資訊場次
2019年3月9日(六)
講題:Toward a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sychotherapy: Meditative Sitting in Early-twentieth-century Japan
講者:巫毓荃(中研院史語所助研究員)

2019年5月11日(六)
講題: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醫美文化
講者:葉嘉華(陽明大學視覺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

系統號:

A-013003

【展覽】亞洲探險記——十七世紀東西交流傳奇

【展覽】亞洲探險記——十七世紀東西交流傳奇

標題:

【展覽】亞洲探險記——十七世紀東西交流傳奇

時間:

2018年12月20日至2019年3月10日

地點:

國立故宮博物院105、107陳列室(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故宮博物院

聯絡人:

Tel: 886-(2)-28812021

內容簡介:

位居世界東邊的明朝,歷經萬曆之末到滿州人入關前的紛擾不安,終至順治皇帝登基建立清朝,傳承至康熙、雍正兩位皇帝之後,整個局勢方逐漸穩定。相對於此,西方的商人與傳教士挾持著前所未有的意圖與氣勢,持續朝亞洲邁進,足跡從沿海貿易據點逐步深入皇室宮廷。在眾多西方來客中,荷蘭商人和使節團堪稱是東西交流網域中的第一舵手,他們不僅向西方世界傳遞亞洲的知識與文化,也化身成為穿梭在東亞海域間的重要使者。本展覽以荷使出行成功覲見大清皇帝的旅程,作為敘事切入的視角,並且精選本院和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日本海杜美術館、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藝術史研究所等合作單位的館藏,共同呈現一段迴盪於東西之間的交流故事。

展覽分成四個單元,序幕「行旅足跡」-展示荷使旅程所見相關紀錄與物件。第二單元「異國奇珍」-展現兩個端點的人們對異國充滿期待與想像,促使具有東方風格或看起來像是西方情調的物品,競相湧現。第三單元「東方風情」-儘管十七世紀的時空背景下,觸手可及外來文化的衝擊,然而明朝皇帝仍然一如往昔地祭祖謁陵,而隱身於書齋中的文人,亦暢所欲言談個人品味。最後「寰宇交會」單元-則以同時混融東西特色的裝飾風格,如瓷器上的裝飾紋樣,蘇州版畫和世界地圖中的轉譯手法,重建十七世紀的世界觀,以及東西交會影響下的藝術與文化。

本展覽全年開放:8:30~18:30。
夜間開放時段: 每週五、週六18:30 ~ 21:00。

系統號:

A-013114

【展覽】天朝大慶──皇清盛典特展

【展覽】天朝大慶──皇清盛典特展

標題:

【展覽】天朝大慶──皇清盛典特展

時間:

2018年12月15日至2019年5月30日

地點:

中研院史語所歷史文物陳列館二樓203內閣大庫區(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主辦單位:

中研院史語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聯絡人:

Tel: (02)26523180

內容簡介:

《周禮》有云:「以嘉禮親萬民」,帝制傳統的嘉禮,繫於天子者,有朝會、燕饗、冊命、經筵諸典;行於庶人者,則有鄉飲酒禮。在皇朝籌辦每年的各種節慶中,尤以新正朝會、冬至祀天與萬壽聖節最為隆重,號稱「皇帝三大節」。

清朝每逢慶典及年節令辰,或因應各種場合,會分別在不同地點舉辦筵宴。凡遇皇帝三大節日,在萬方朝賀之後,更設筵於太和殿,藉由欽賜大燕,皇帝與內外王公臣僚與藩屬使節進酒饗膳、同歡共樂。

太和殿正面十一開間、進深五間,相較歷朝宮殿,無疑是型制最為恢弘的單體宮殿建築。康熙八年(1669)太和殿與乾清宮同時重修告成,內外輝映,分別為「殿」與「宮」建築登峰造極之作,清聖祖在詔書裡特別強調,宮殿建築「壯麗之觀」,主要是彰顯御極天下的「出治之體」。

壯麗的太和殿不僅作為皇帝三大節舉行朝會與筵宴的場所,其他如皇后的冊立之典、文武殿試後的傳臚之禮,亦皆在此舉行。自古帝王必立後以資內助,不僅正位中宮,更可母儀天下。若皇帝年幼即位,則在迎娶后妃時當舉行「大婚」之禮。至於朝廷以科舉考試為國興賢舉能,希冀仕進的學子更欲透過三年的「大比」,終經殿試由皇帝欽定甲乙,並在太和殿上傳臚後,正式題名金榜。

本特展主要利用史語所庋藏內閣大庫檔案,分別以大燕、大節、大婚與大比為主題揀選相關檔案,呈現天朝大慶的禮制規範與實際運作。

系統號:

A-013134

【展覽】水月鏡像──懷素自敘帖摹刻本與風格傳衍

【展覽】水月鏡像──懷素自敘帖摹刻本與風格傳衍

標題:

【展覽】水月鏡像──懷素自敘帖摹刻本與風格傳衍

時間:

2019年1月4日至4月28日

地點: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一樓中廳(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主辦單位:

臺大藝術史研究所

內容簡介:

在西元八世紀左右的中國盛唐時期,出現了一種新形態的草書,以快速連綿的字體、看似不受法度羈絆,且以充滿隨機性與表演性的特質著稱,後人普遍以「狂草」稱之。狂草自始即與醉酒及顛狂行徑連結在一起,後世視之為中國書法藝術的「情感」或「浪漫」美學代表。唐僧懷素書〈自敘帖〉可說是書史上名聲最大、影響最廣的狂草作品。除今藏國立故宮博物院的紙本墨跡長卷外,存世尚有眾多摹、臨、仿或刻之複本,它們雖如水中月、鏡中像般撲朔迷離,卻扮演了推動懷素風格傳衍的最重要媒介。此次展出多種明清刻帖,結合高清原寸照片、墨跡與當代大型水墨創作,講述法書典範複製與新生的過程。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與圖書館合辦「水月鏡像—懷素自敘帖摹刻本與風格傳衍」特展,配合本次特展,圖書館亦於展場展出相關主題書籍,歡迎入館參觀。

展覽時間:隨圖書館開館時間開放

系統號:

A-013166

【展覽】「我的奇幻租書店:臺灣租書店變遷」特展

【展覽】「我的奇幻租書店:臺灣租書店變遷」特展

標題:

【展覽】「我的奇幻租書店:臺灣租書店變遷」特展

時間:

2018年6月21日至2019年4月14日

地點: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示教育大樓1樓大廳(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聯絡人:

Tel: (06)3568889#8103

內容簡介:

租書店,是當代臺灣大眾文學一個重要的流通節點。廣義來說,以出租書籍的閱讀時間來牟利的行業,歷史久遠。明末中國的《紅樓夢》已書寫有當時的租閱形式,18世紀英法有Lending Library,江戶時期日本有貸本屋。戰後的臺灣,則發展出由特定出版社、中盤商、租書店組成獨特的產銷結構。

文學,是透過書的出版、流通、販售、閱讀等基本且必要的元素,才得以與讀者溝通,形成完整的迴路。租書店運用空間,將書籍作為一種商品,販售租賃時間,則具體展示了這個意義。透過「書」的中介,租書店的生態開展出特定的作者、出版商與讀者,逐漸發展產業自身的流通迴圈。

租書店做為一種媒介或載體,反映了不同時代人們的閱讀需求,也承載著人們所著迷、喜歡的紙本世界。我們將臺灣租書店文化所掀起大眾文學的影響,轉化為展示,透過展覽一起進入租書店,談談這個滿足許多人閱讀樂趣的奇幻世界,又是如何與大眾文化、社會發展產生關係。

本展覽開放時間為每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入館時間至下午4時30分)。春節期間開館日另有公布,請參見官網(http://www.nmth.gov.tw/)

系統號:

A-013004

【展覽】「上學去──臺灣近代教育」特展

【展覽】「上學去──臺灣近代教育」特展

標題:

【展覽】「上學去──臺灣近代教育」特展

時間:

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4月14日

地點: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示教育大樓4樓第1特展室(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聯絡人:

Tel: (06)3568889#8103

內容簡介:

一起上學去
走進學校、成為學生、接受教育,是多數人都曾有的經歷。「上學去:臺灣教育特展」試圖從學生的角度,看見國家透過近代教育試圖培養我們成為「理想」國民的同時,懵懂的我們如何因教育認識自我、看見世界,從而培養出質疑與挑戰既有體制的獨立思考能力,也讓近代臺灣發展成一個具整體形貌但保有各自性格的「共同體」社會。

走進學校:成為我們中的我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有別於傳統教育著重於知識菁英的培養,日本時代開始的近代教育,是以更具普遍性的國民為對象,透過集體、定制的教育體制,陶鑄了思想、規訓了身體,建構了社會共識基礎,讓原本不同的「我」成為了具有共同感的「我們」。繼而學歷成為判斷一個人如何有用於社會的指標,人的能力被標示與分類,形成了一套新的價值標準,帶領我們邁向重視學歷的近代社會。

打開課本:理想國民養成術
你想過近代學校為什麼教這些科目嗎?語言讓我們能夠彼此溝通,地理與歷史開啟了認識世界、了解過去的視角,但往往也常見強加的國族認同。數學與科學帶我們發掘未知世界、面對現代生活,體育與各種實作課程則在培養可面對工業生產體制的身體與技術,美術與音樂豐富了美感與文化生活,更透過考試制度驗證各種學習成效。但理想國民是誰的理想?我們接受教育時該時時警惕,以追求具有普世價值的公民概念為依歸。

揮灑青春:我的校園記憶
你印象最深刻的校園記憶是甚麼?沉重課業壓力下的壓抑,同儕間親近的關係,拚盡全力的比賽,流行的活動與刊物,對體制的叛逆與反抗,一起去過的旅行,彼此分享過的未來與夢想……青春年少的酸甜苦辣,在你我的生命中留下了深刻印記,曾經的同學有時還比一輩子的家人關係更緊密。

多年之後:我的未來不是夢
你還記得小時候寫下的「我的志願」是甚麼嗎?你成為期望的自己了嗎?不同時期的國家政策,透過教育塑造統治需要的理想國民,當下的我們或許接受又或許挑戰了體制,現在回頭看受教育的過程,教育對我們來說是甚麼?對後來的人生有甚麼影響?在一次次對於學習的辯證過程中,我們的面貌逐漸清晰。

本展覽開放時間為每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入館時間至下午4時30分)。春節期間開館日另有公布,請參見官網(http://www.nmth.gov.tw/)

系統號:

A-013005

【展覽】「南方共筆:輩出承啟的臺南風土描繪」特展

【展覽】「南方共筆:輩出承啟的臺南風土描繪」特展

標題:

【展覽】「南方共筆:輩出承啟的臺南風土描繪」特展

時間:

2018年10月2日至2019年4月14日

地點: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示教育大樓4樓第2特展室(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聯絡人:

Tel: (06)3568889#8103

內容簡介:

位居南方的臺南,是臺灣最早發展的城市,以及極早與外界接觸的地區,因而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許許多多曾停留或居住過臺南的人,藉由近身觀察,記錄、描繪自己眼中的臺南風土。這些風土描繪從400年前到現在,因著不同世代、族群的觀察視角,有著不斷流動的變化。這些記錄者一代一代地觀察、書寫,共筆出臺南多元的歷史面貌。

本特展與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簡稱日本民博)、臺南市文史協會及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合作,特別借調日本民博館藏曾任職臺南州立臺南第一中學的內田勣老師、及臺南市文史協會前輩們的手稿、筆記、照片、作品等資料,試圖透過不同時期的臺南風土描繪,從不同世代記錄者的臺南故事出發,探知從空間、時間及人群都不斷轉變的「臺南風土」。

流動的臺南
400多年來的臺南空間,隨著時間的變動有著不同的空間指涉,時而大、時而小。荷蘭時期,以安平的熱蘭遮城與大員市鎮為中心,也包含普羅民遮城。鄭氏時期,隸屬於天興州、萬年州。清代以後,分屬於臺灣縣與諸羅縣(嘉義縣)。日本時代(1920年)設置了臺南州,範圍擴及現在的雲林、嘉義。戰後則包含臺南縣與臺南市,到了2010年臺南縣市合併升格,成為現今的空間規模。

相對於空間流動,誰是臺南人也隨著時空不斷地變化。住民從以平埔原住民為主,到漢人、日本人、外省移民、及外籍移工與配偶等等的加入。近年更有港澳人士或島內其他城市居民,懷抱各自的「臺南夢」定居臺南,共同描繪一幅幅隨著時空流動的臺南風土像。

初見臺南第一眼
從17世紀開始,臺南即是外界與臺灣接觸重要的入口,到了19世紀中期臺灣開港通商後,更有許多西方的傳教士、冒險家、商人、領事等,以臺南為據點,搜獵尋奇,找尋各種可能性。這些帶著不同目的來臺南的人,留下不同的文化視角、初見臺南第一眼的觀察紀錄。19世紀末,日本人為了統治臺灣,除自身積極踏查各地外,也透過臺南在地的文人仕紳蒐集資料,這些文人仕紳在蒐集整理臺南知識的過程中,也再一次認識自身的鄉土。

在臺日人的臺南研究:蠟燭老師內田勣
日本時代有許多日本人因工作定居臺南,開始記錄、觀察臺南,其中1930年代任職於臺南州立臺南第一中學校(簡稱南一中,現為國立臺南第二高級中學)、臺南州立臺南第一高等女學校(現為國立臺南女子高級中學)的日籍教師們,例如前嶋信次(歷史)、內田勣(地理)、國分直一(考古)等,形成了臺南研究的重要社群,也開啟臺籍學生或人士對於臺南的研究興趣,臺南市文史協會的黃天橫先生即是一例。

地理老師內田勣(1906-1947)任教於南一中,由於身材的關係,被學生暱稱為「蠟燭」。在臺南教書期間(1934-1940),以臺南為中心,到臺灣各地進行地理方面的鄉土調查,並留下許多地理學視角的珍貴踏查照片及研究論文,現存於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

臺南人的臺南研究:臺南市文史協會的先行者們
臺南研究的發展除了日本人外,1930年代起也開始有臺南人從鄉土、民俗等視角觀察,並開啟臺南研究,他們研究臺南的機緣一方面來自漢學的家學,另一方面則來自日人學者研究方法的師承。例如石鼎美家族後代石暘睢(1898-1964)與莊松林(1909-1974)等人,作為臺南人關心臺南史,著手從事以臺南為核心的臺灣舊文獻搜抄整理,成為臺南人組織化研究臺南文史的濫觴。

戰後先是官方成立臺南縣、市文獻委員會,成員中有許多來自臺南在地文史人士。接著於1958年,臺灣戰後第一個登記立案的民間文史社團—臺南市文史協會,會員們利用業餘的時間,採取一步一腳印的田野調查,為臺南研究奠基。

百花齊放的臺南達人們
1990年代,政治上解嚴,社會各種力量也逐漸獲得解放。官方開始推動社區總體營造,而前臺南縣政府也成立了「南瀛國際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積極鼓勵臺南研究。此外,民間也紛紛成立各種地方文史協會、工作室等,臺南研究進入百花齊放的時期,出現更多的臺南達人們,從文化資產、文學、音樂、戲劇、影像、繪畫、茶藝、文創等不同的面向,深根著力於臺南風土的描繪。同時臺南的獨特魅力,也吸引著島內外的人移入、或觀察臺南,共同書寫他們自己心目中的臺南。

本展覽開放時間為每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入館時間至下午4時30分)。春節期間開館日另有公布,請參見官網(http://www.nmth.gov.tw/)

系統號:

A-013006

【展覽】實幻之間——院藏戰國至漢代玉器特展

【展覽】實幻之間——院藏戰國至漢代玉器特展

標題:

【展覽】實幻之間——院藏戰國至漢代玉器特展

時間:

2018年9月20日至2019年2月23日

地點:

國立故宮博物院303、300陳列室(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故宮博物院

聯絡人:

Tel: 886-(2)-28812021

內容簡介:

戰國至漢代(475BCE-220CE),是玉器史上獨樹一幟的錯覺藝術時代,製作者在方寸之中琢磨出各種龍獸造型,它們的形體雖然靜止不動,卻能創造出動態的錯覺。這種變化莫測的身形,使視覺如同處於現實和幻象之中,令人深感驚訝。本展覽定名為「實幻之間」,即試圖透過視覺的變化,探討玉器創作的技巧,以及觀看者為何會產生錯覺的視覺原因。

此次展覽共展出戰國至漢代精選玉器212件,其中清宮舊藏有114件,新入藏者為98件,展品件件具代表性,不僅可呈現此時代璀璨紛呈的藝術美感,也足以說明這個時代的玉器故事。戰國至漢代玉器追求動態錯覺的目標儘管一致,身形也依循相同的蜿蜒體態,但作品的錯覺效果卻截然不同,如戰國玉龍是足爪錯置、動靜互見的平面形式,而漢代玉獸則為身形扭轉、張馳各異的立體形態。為了探明這些問題,展覽共分四個單元來理解。

第一單元「動感十足的玉器時代」,展出戰國和漢代各式玉器,說明不同形制或造型對視覺力量、平衡感以及動態感的影響,並且透過群組分辨出蛇身和獸身的區別。第二單元「戰國至漢代玉器的藝術風格」,透過展品選件,瞭解戰國玉器喜以「蛇」為設計原型,故作品具有平面延展的特色。相對於此,漢代傾向以「獸身」為形式,使得漢代玉器具有立體扭轉的特徵。第三單元「感知世界與物理世界的對話」,從1919年獲得驗證的廣義相對論,提出視覺所認為的現實可能是錯覺,而視覺認定的錯覺有時反而更接近真實的物理世界。以此觀看漢代各式玉神獸扭曲變形的身軀,雖然看來是不合常理的錯覺,卻可能更符合真實世界。第四單元「引人入勝的錯覺藝術」,探討戰國和漢代的製作者如何運用最簡單的視覺原理,在蛇身和獸身不同的創作原型之下,設計出匠心獨具的各式傑作。

本展覽是以「觀看者」和「創作者」的角度來策劃內容,亦即貫穿展覽的主軸是「人」,希望藉由雙眼來理解早已為人忽視的玉器錯覺藝術,目的在於重新探索玉器製作者的創意,並期待觀眾由此成為跨越時空的玉器知音。展覽最後亦羅列數件玉器,提供觀眾分析作品創意的機會。

另外300陳列室,則從科學的角度探討「眼見」和「真實」之間的落差 ,陳列了日本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和明治大學特任教授的杉原厚吉先生的研究結晶,這些研究並非以公式呈現,而是轉化為饒富趣味的模型和圖像,以此和二千年前的錯覺藝術相互呼應。

本展覽全年開放:08:30~18:30。
夜間開放時段: 每週五、週六18:30 ~ 21:00。

系統號:

A-013007

【展覽】島嶼群相──臺灣考古展覽

【展覽】島嶼群相──臺灣考古展覽

標題:

【展覽】島嶼群相──臺灣考古展覽

時間:

2018年6月27日開展

地點:

中研院史語所歷史文物陳列館2樓臺灣考古區206、207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主辦單位:

中研院史語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聯絡人:

Tel: (02)26523180

內容簡介:

島嶼群相,試圖彰顯目前臺灣考古文化看似風華亮麗,卻又埋存幾許隱晦不明的脈動。更新世冰期未結束前,臺灣與中國大陸仍相連接。考古資料也顯示,三萬年前臺東縣長濱鄉的八仙洞遺址發現有舊石器時代文化的遺留,但無法確切地指出這批人什麼時候消失得無影無蹤。隨著一萬八千年前氣候暖化、海水面上升,約在距今八千年前臺灣海峽已然形成;早期人類和動物再也無法經由陸橋往返兩地。

直到距今五、六千年,一批以海洋生活為主的新石器時代早期社群開始落腳在臺灣各地及澎湖。歷經千年以後,另一群帶著部分雷同文化要素,卻具有一定文化差異的人們來到臺灣,發展了具有相當風格的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文化。又過千年,一群以灰黑陶為主流,甚至對臺灣閃玉情有獨鍾的族群幾乎遍布島嶼全境;但此時此刻,考古學家依舊無法斷言是傳承關係還是斷裂。

與其說在距今兩千年前,玻璃器取代了玉器做為裝飾品,不如說鐵器時代根本不是新石器時代晚期人群所發展出來的文化。除了玻璃製品外,各種鐵器仍看不到全然由本地生產的考古證據,或許是人群中具備專業加工技術的匠師跟隨而來,於是乎開展出臺灣考古文化的新史頁。

曾經,連橫在臺灣通史序中寫道:「臺灣固無史也。荷人啟之,鄭氏作之,清代營之,開物成務,以立我丕基…」,從世界史的視角來看,臺灣在十六世紀大航海時代中,被西方世界「發現」,接踵而來的交流與碰撞,相當複雜,說是混亂該不為過。無論如何,不同的人群、相異的政治勢力都給臺灣注入了新的血脈、新的基因。

系統號:

A-01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