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土兩國代表處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於國家圖書館舉行

「臺土兩國代表處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於國家圖書館舉行

標題:

「臺土兩國代表處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於國家圖書館舉行

內容簡介:

中華民國駐土耳其代表處鄭泰祥代表與駐台北土耳其貿易辦事處代表Mr. Murat Baklaci 於2018年9月19日下午在國家圖書館簽署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由曾淑賢館長親自主持,內容主要為促進兩國國家圖書館於分享知識與學術活動訊息、出版品交換、館藏數位化、古籍修復與保存、人員交流、共同學術研究等多元面向的合作與交流。本案經過數年的努力,終於開花結果,現場亦有來自各界的嘉賓蒞臨祝賀。

土耳其國家圖書館館藏豐富,包括超過千年歷史之聖經與古蘭經手書古卷,以及東羅馬帝國與奧圖曼土耳其帝國之文獻典籍,非常值得兩館進行交流合作。

曾館長致詞細數本館與駐台北土耳其貿易辦事處歷次共同舉辦活動的經驗,以及歷年來訪的土耳其學人和出版品國際交換等合作事宜,期盼在此基礎上,藉由合作備忘錄的簽訂,進一步深化兩國國家圖書館實質交流。鄭泰祥代表致詞提及臺土兩國過去五年來共簽署十個合作備忘錄,樂見兩國國圖未來進一步的學術交流。Murat Baklaci代表致詞表示欣慰簽訂任內第一個臺土合作備忘錄,也祝福兩館展開多層面的合作。

會後,國圖特別安排與會貴賓參觀「國圖南部分館及國家聯合典藏中心」競圖榮獲首獎之建築模型,分享其「小鎮大圖」設計理念與節能環保的趨勢潮流。同時,亦參觀「記憶臺灣—梁丹丰寶島風情畫特展」,體驗梁丹丰老師細緻多元的畫風,藉由本館「當代名人手稿典藏系統」數位內容的呈現,欣賞其於土耳其的繪畫作品,更於展場巧遇梁丹丰老師,並與其合影。隨後,參觀本館善本書室,為本次活動帶來兼具歷史深度的完美句點。

照片說明:曾館長與中、土兩國代表合影

系統號:

O-012618

國家圖書館率臺灣公共圖書館代表團赴美參訪學習

國家圖書館率臺灣公共圖書館代表團赴美參訪學習

標題:

國家圖書館率臺灣公共圖書館代表團赴美參訪學習

內容簡介:

教育部為拓展國內公共圖書館事業主管機關主管及實務經營者視野,促進對國際圖書館發展之了解,由本館曾淑賢館長率國立及縣市公共圖書館秘書、科長、分館主任一行15人,於9月9日赴美展開為期七天的參訪學習,此次行程主要為了解紐約市二大主要公共圖書館系統(皇后區圖書館及紐約公共圖書館)之營運體系及創新服務,為明年即將開展的「建構合作共享的公共圖書館系統計畫」完成推動之準備。

代表團第一天(9月10日)在具有一百多年歷史的皇后區圖書館總館進行定點學習,該館是紐約市三個獨立的公共圖書館系統之一,擁有65個分館(含總館),不僅是全美國每年流通量最高的圖書館系統,而且也是全美館藏量排名第二的圖書館系統;該館另一服務特色是,皇后區有230萬的移民人口,為服務大量的新移民,西班牙語、韓語和俄語館藏占有極大的比例。

皇后區圖書館總館館長(Nelson Lu)及十餘位部門主管人員,就該館於社區關係之建立、成人學習服務、創意空間設計、數位服務、社區圖書館服務、兒童青少年服務、成人服務及閱讀活動規劃等面向與代表團進行經驗分享及專業交流。該地圖書館在社區中扮演文化中心的角色,為所有社區居民提供協助,如青少年課業輔導、新移民英語學習及新文化適應,也為求職求學人士提供詳盡的服務,並提供消費者保健資訊。此外圖書證可作為文化通行證,免費進入數十家文化機構,如現代藝術博物館、紐約市博物館等。該館服務隨著讀者多樣的需求而設計而提供,其豐富度讓團員們嘆為觀止,服務中的各種創意與意義,也啟發團員們對公共圖書館服務與經營之新思維。

於皇后區圖書館將為期三天的標竿學習,除第一天豐富充實的專業交流外,第二天將更深入了解在美國文化多元的社會裡,圖書館如何提供滿足新移民需求的服務,以及在龐大的圖書館體系中,總館與分館的協調與管理制度如何有效建立,都將是學習的重點。另外安排社區圖書館的參訪,亦將精彩可期。

系統號:

O-012519

「小鎮大圖」的誕生

標題:

「小鎮大圖」的誕生

內容簡介:

您夢想中的南館是什麼模樣呢?贏得本館南部分館暨國家聯合典藏中心競圖首獎的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與CARLO RATTI ASSOCIATI團隊,即將打造「小鎮大圖」在2021年與您相遇。

「小鎮大圖」的所在地,300年前先祖曾在此紮「營」,未來則將迎來國家未來知識交流的樞紐~國圖南部分館暨國家聯合典藏中心;它將從傳統紀念性的大圖書館,轉換為生活化的知識空間聚落。從金華街綠帶延伸進來的是小鎮的大街,大街的二旁有書的郵局、書的神殿、沙龍、戲院、博物館、餐廳、市民廣場、阿伯勒樹下小書屋…….在小鎮大圖裡,您可以流連忘返於書海中盡情挖掘知識的奧秘。

在開啟更多對未來南館夢想的同時,讓我們一同了解「小鎮大圖」的設計理念以及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創作過程。(國圖南館設計影片請至網頁觀賞:https://www.ncl.edu.tw/information_237_10025.html)

系統號:

O-012619

「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心」成立

標題:

「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心」成立

內容簡介:

「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心」屬於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第2部份之特色領域研究中心」計畫,本中心係以「政治態度、政策擬定與施政溝通」為中心目標,致力於初級資料庫的創新建置,包括透過面訪建置一般民眾的定群調查資料以及透過網路調查建置文官的定群調查資料,並輔以電訪及手機App調查。以此資料庫基礎,從「民主治理」切入,探討政府文官與社會大眾政治態度之形塑與分布、「隱性意見」的偵測、數位科技對態度行為之影響(如假新聞等)、政治經濟資訊的傳播模式與政治態度之互動(如同溫層效應等),進而將學術研究成果與知識,應用於國家重要議題的政策擬定與施政溝通,防制、減緩政治態度與意見的極化,促進社會在和諧中永續發展,達到善治的目標。

系統號:

O-012634

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心第1期電子報「TIGCR Newsletter No. 1」

標題:

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心第1期電子報「TIGCR Newsletter No. 1」

內容簡介:

為展現中心發展與具體學術成果,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心(Taiwan Institute for Governance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TIGCR)於9月11日正式發行第一期電子報:TIGCR Newsletter No. 1
內容包括中心目標、組織、分工、大事記、團隊規則與辦法、成員著作及學術活動等。歡迎大家一起來關注中心發展。
網址: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CsWRFeghowIRMnaksv6y8yAMKc0Lih_L/view

系統號:

O-012635

【獎助】中研院民族所「2019年臺灣原住民部落服務獎助計畫」獎助開始接受申請

標題:

【獎助】中研院民族所「2019年臺灣原住民部落服務獎助計畫」獎助開始接受申請

時間:

2019年10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中研院民族所「2019年臺灣原住民部落服務獎助計畫」獎助自10月1日起開始接受申請,至10月31日截止。

「臺灣原住民部落服務獎助計畫」訊息請參閱:https://tinyurl.com/y7psa3u4

系統號:

O-012541

【獎助】中研院民族所「2019年臺灣原住民訪問研究者」獎助開始接受申請

標題:

【獎助】中研院民族所「2019年臺灣原住民訪問研究者」獎助開始接受申請

時間:

2018年10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中研院民族所「2019年臺灣原住民訪問研究者」獎助自10月1日起開始接受申請,至10月31日截止。

「臺灣原住民訪問研究者」獎助訊息請參閱:https://tinyurl.com/ycoecgtx

系統號:

O-012540

【徵才】科技部人社中心「延聘國內訪問學者」開始受理申請

標題:

【徵才】科技部人社中心「延聘國內訪問學者」開始受理申請

時間:

2018年10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申請時間】
10月1日至10月31日止

【申請資格】
一般訪問學者以副教授(副研究員或相當等級)職級(含)以上為限。

【申請方式】
由任職機構備函,連同相關書面資料、電子檔(PDF)向本中心提出申請。

【來訪期間】
來訪時間以三個月至十二個月為原則。

*本中心提供訪問經費、研究空間、電腦等基本設備,並提供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之學術資源。請盡量於預期來訪起始日前三個月提出申請,以利中心行政作業。

詳細資訊與申請表格請至中心網頁下載:http://www.hss.ntu.edu.tw/model.aspx?no=85

業務承辦:鄭惠倫,02-2351-1099#317,huiluncheng@ntu.edu.tw

本中心為培育青年學者除「延聘國內訪問學者」,另辦理延聘博士後研究員、補助青年學者暨跨領域研究學術輔導與諮詢、補助期刊審查專書書稿等業務,歡迎有意申請之青年學者至本中心網站參閱相關辦法,或洽中心各業務承辦人。

系統號:

O-012629

【徵才】政治大學臺史所徵求專任教師

標題:

【徵才】政治大學臺史所徵求專任教師

時間:

2018年10月15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名額:1、2名
二、專長領域:清代台灣史、近現代台灣史
三、資格:具歷史或相關系所博士學位(以能夠聽、說、寫中文為基本語言要求,且須每學期以英語授課至少一門,實際執行依到任時校方規定辦理)。
四、申請文件:
1、博士學位證(明)書及學經歷證明書(持國外學歷者,須向我國駐外館處學歷認證)
2.博士論文一式三份。
3. 已具有助理教授以上教師證書之應徵者,尚應檢附應徵截止日前5年內,獲有科技部計畫或經審查並正式出版之論文合計2項,或經審查正式出版之專門著作1本,該專門著作或論文須檢附審查及公開發行證明。以上均一式三份。
4.博士班成績單(已擁有助理教授以上之教師證書者得免附;持國外學歷者,須向我國駐外館處學歷認證)。
5.教師證書(尚未取得教師證書者免附)。
6.簡歷。
7.著作目錄。
8.研究計畫。
9.擬開設課程及綱要至少2門。
10.代表作之中文摘要。
五、聯絡地址:116 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電話:02-29393091轉67575張助教
電郵:formosa@nccu.edu.tw
六、截止日期:2018年10月15日前,郵戳為憑
※進入第二階段甄選者,國外赴台參加面試、演講之旅費有補助之可能。

系統號:

O-012537

【徵稿】《政大中文學報》第31期專題「宗教與文學的相遇」徵稿

標題:

【徵稿】《政大中文學報》第31期專題「宗教與文學的相遇」徵稿

時間:

2019年3月截止

內容簡介:

在傳統中國,宗教與民眾生活、甚至是文學傳統都有密切的關係:在遠古時期,先人透過神話、祭歌來表達他們對世界的理解與崇敬;到佛教傳入、道教建立後,依著教義、傳授方式、神秘經驗等,創發了許許多多瑰麗的文學主題與想像;明清時期乃至近當代,西方天主教、基督教的傳入與民間教派的興盛,又開展了證道、救劫、歸返等不同的文學體式與面向。不論是道教式的修真巡歷、佛教式的西行取經、西方宗教式的朝聖與天路歷程,或是民間教派的救劫和勸善論述,都增添了文學更豐富的想像與創作空間;又或是猿馬、龍虎等神聖動物,以及鏡、劍、鉢、杵等法器,也反覆出現在文學作品中,成為別具意義的象徵與隱喻。傳統文學研究因受到近當代人文傳統的影響,強調科學與實證,因此較偏於個人式或神秘性的宗教經驗或多或少被忽略,僅比較留意戲曲、小說等通俗文學中的宗教元素,但近年來,許多研究者也開始留意傳統文人的宗教生活,諸如宋明儒者的靜坐體驗、懺悔書寫或丹道修煉等,開拓了不同的研究面向。而傳統的宗教研究多集中在該教派的教義、組織、歷史源流,或是相關的社會文化背景,或多或少忽略宗教如何透過文學方式建構聖傳、傳述義理或進行大眾教化。若說文學的本質之一是想像,那麼宗教中的許多神秘體驗或怪力亂神也具有高度想像的元素,兩者之間就有更密切的連結和對話的空間。準此,本期將以「宗教與文學的相遇」為專題,期望從宗教思維與想像切入,觀察不同的宗教傳統如何藉由文學方式建構、表述與傳播,廣邀海內外學者共襄盛舉,積極建構此一學術領域,豐富相關研究,歡迎投稿,截稿時間為2019年3月初。

系統號:

O-012531

【徵稿】《國文學報》第65期專題徵稿

標題:

【徵稿】《國文學報》第65期專題徵稿

時間:

2019年1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專題:漢語的古今對話
策劃:郭維茹教授

語言因時代、地域而變動不居,隋朝陸法言編纂《切韻》即以兼顧「古今通塞、南北是非」為原則;明朝陳第在《毛詩古音考》自序亦云「蓋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亦勢所必至」,所揭示的無非也是古音演變的道理。第65期《國文學報》預備以「漢語的古今對話」為專題,掌握語言因時代而變異的基本觀念,試圖進行古今漢語的歷史對話。

就音韻學而言,約莫在一百年前,瑞典漢學家高本漢(Bernhard Kalgren)採集現代方言材料,利用歷史比較法構擬中古和上古漢語的語音系統,由今溯古,為漢語音韻研究開了一條康莊大道。其後,又有諸多重要學者就各分期的音系從事構擬功夫,勾勒出漢語音韻史的全貌,由古道今,理出語音演化的規則與脈絡。

以詞彙學和語法學而論,Givón(1971)曾言「今日的詞法是昨天的句法」,據此可概括說明漢語史中雙音節詞的產生,以及語言詞彙化(lexicalization)、語法化(grammaticalization)等發展大勢。關於語法化理論,尤其是當今漢語語法研究的一門顯學,無論共時(synchronic)或歷時(diachronic)語言的研究均能派上用場,藉此梳理出實詞的虛化路徑。

再舉方言學為例,現代漢語方言研究特別注重文白異讀所反映的語言層次問題,亦是在語詞既有的不同音讀上追溯其歷史來源。又如為方言詞彙考究本字的工作,主要也是建立方言與古漢語之間的親緣關係,為方言詞彙尋找最初的書寫形式。

上述語言學次領域的研究,皆使得漢語的共時和歷時語法有了會通。本期專刊竭誠歡迎具時間向度、兼融古今的漢語語言學論述,希望能藉此主題匯聚多元的學思成果,展開更深入的語言學對話。預定出刊時間為2019年6月,敬邀海內外學界先進惠賜鴻文,截稿日期為2019年1月31日。

系統號:

O-012532

【徵稿】《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28期「台灣文學中的『幽默』意象」專題徵稿

標題:

【徵稿】《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28期「台灣文學中的『幽默』意象」專題徵稿

時間:

2018年12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本期以「臺灣文學中的『幽默』意象」為專題,徵求相應主題之論文投稿。

在臺灣文學的作品中,有一些關於詼諧、黑色幽默以及諷刺等題材,值得被細究。本期專題以「臺灣文學中的幽默」為命題,探討臺灣文學中各類型文本中的幽默元素,包括作家本身寫作的意圖,以及創作的手法,然關於取材,無論是詼諧或是黑色幽默及諷刺等,都需有相當程度的生命力,展現在故事結構中,對於角色的描述、事件發生的梳理、意象的闡述等,都不可忽略文本中或隱或顯的生命展現。本專題歡迎與以下議題相關之論文,踴躍投稿:
1.臺灣文學的文學文本中,與幽默、諷刺、詼諧等有關之作家作品相關者。
2.臺灣文學發展史中的事件,與幽默、諷刺、詼諧等有關之作家作品相關者。
3.臺灣文學作家中的寫作及思想風格與幽默、諷刺、詼諧有關。
4.其他與「幽默」意象相關議題者。
相關作家參考:袁哲生、王禎和、林語堂、駱以軍、黃春明、亞榮隆‧撒可努、瓦歷斯‧諾幹、廖玉蕙、張大春、侯文詠等。另外如臺灣製造生產的臺語歌詞創作者、歌仔戲劇本創作者等,亦可參酌。

投稿須知及資料表,請至相關網址下載:https://www.nmtl.gov.tw/information_119_86692.html

系統號:

O-012533

【徵稿】《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30、31期徵稿

標題:

【徵稿】《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30、31期徵稿

時間:

長期徵稿

報導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

內容簡介:

1.《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以下簡稱本學刊)於2004年六月創刊,為純學術性刊物,主旨期望以東亞為視野與方法,以經典及價值 理念為主要課題,以人文社會為研究脈絡,重新省思「傳統」與「現代」的關聯性,並以「東亞世界」之整體性觀點來研究文明與文化之內涵及其發展,奠定廿一世紀東亞文明與其他文明對話之基礎。本學刊為半年刊,發表園地全面公開,竭誠歡迎海內外各界人士賜稿。

2.本學刊刊載以研究性論文為主,兼及研究討論、述評、書評及其他相關之論述。本學刊兼收中、英語文稿,來稿應依本學刊〈撰稿格式〉寫作:中文論文文稿以一萬到二萬為原則,英文論文文稿以十五頁到四十頁(兩倍行高或隔行打)為原則;譯稿以學術名著為限,並須附考釋、註解及分析討論;其他各類文稿,中文以一萬為限,英文以十五頁為限(以上均含註腳、註解、參考文獻及空白元)。

3.文稿內容以資策會大五碼(Big-5)或統一碼(Unicode)繁體漢集為準,簡體中文請自行轉換碼;如遇電腦缺,請參考中文全庫 (www.cns11643.gov.tw),依國家標準中文交換碼(CNS11643)造(或附造檔)。

4.本刊長期徵稿,來稿隨到隨審。來稿經編輯委員會初審通過後,送請專家學者進行雙匿名審查。稿件經編輯委員會通過後始予刊登,無法刊出之稿件將儘速通知作者。

5.來稿務必包含中英文之題名、摘要(三百以內)及關鍵詞(七個以內);並附真實姓名、簡介(現職服務機構及完整職銜)及聯絡方式(地址、電話、傳真與電子郵件)。

6.請勿一稿兩投。來稿若曾以其他語文或不同之形式發表,應取得相關授權同意,並予以註明。文稿若涉第三人著作權部分(如圖片及較長之引文),請自行取得相關授權同意;若有抄襲、剽竊或重製等侵權行為,一切法律責任概由作者負擔,與本學刊無關。

7.來稿未獲審查通過者,恕不退還。通過者,將於本學刊及本學刊之電子期刊刊載全文;來稿刊出後,一律贈送作者該期學刊二本,不另致酬。

8.凡已刊出之文稿,本學刊均享有著作財產權,並得將文稿內容轉載於本學刊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所授權之網站及資料庫;日後除作者本人將其個人著作集結出版外,任何目的及任何形式之重製、轉載或翻譯,皆須事先徵得本學刊同意,始得為之。

9.來稿請將文稿(紙本或含有電子檔案之磁片)郵寄至:

10610 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臺師大校本部誠大樓9樓)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系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編輯委員會

或將文稿之電子檔案以電子郵件寄至:tjeas.ntnu@gmail.com

系統號:

O-012534

【獎助】2018年「黃彰健院士學術研究獎金」接受申請

標題:

【獎助】2018年「黃彰健院士學術研究獎金」接受申請

時間:

2018年9月15日起至10月15日止

內容簡介:

一、獎助對象:
國內各大學具中華民國國籍之碩士班或博士班學生,其研究主題為中國上古史、宋明理學、明史、清末民初歷史相關者。

二、獎助名額:
獎助3名,每名獎金2,000美元。獲獎者須於次年9月30日前提交研習成果報告書。如擬繼續申請該項獎助,該報告書為受評核資料之一。因獎助而發表之研究成果,請獲獎者於論文中註明。

三、申請時間:2018年9月15日起至10月15日止。

四、申請辦法:
請填妥申請表,並檢附在學證明、大學(含)以上歷年成績單、著作目錄、近二年已出版之代表作一種,以及推薦信一封(可由推薦人逕寄本所),郵寄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2段130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秘書室收。〔郵寄者以郵戳為憑,逾期概不受理。〕

聯絡人:盧詩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秘書室 )

Tel:02-27829555分機240 Fax:02-27831815 E-Mail: laima@asihp.net

系統號:

O-01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