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事務

臺灣公共圖書館美加雙城及新加坡學習參訪成果分享會圓滿成功

臺灣公共圖書館美加雙城及新加坡學習參訪成果分享會圓滿成功

標題:

臺灣公共圖書館美加雙城及新加坡學習參訪成果分享會圓滿成功

內容簡介:

為提升我國優質圖書館之全球能見度,鼓舞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工作士氣,並增進我國公共圖書館館長、主管與傑出圖書館員對國外圖書館事業發展之瞭解,國家圖書館106年度在教育部計畫支持下,安排兩組團隊分別前往美加雙城(106年9月23日至9月30日)及新加坡(106年12月3日至12月8日)進行公共圖書館學習參訪,期透過國際交流與經驗分享進行標竿學習,激發館長、主管與傑出圖書館員們對公共圖書館服務與經營之創新思維,並開啟交流合作契機。

國家圖書館為讓國外學習參訪之學習成果與所有圖書館同道分享,107年1月5日(星期五)特別舉辦「臺灣公共圖書館美加雙城及新加坡學習參訪成果分享會」,邀請106年度出國參訪團團員及圖書館同道共同參與,分享所見所聞。教育部終身教育司黃月麗司長特別抽空出席本次分享會贈言致詞,勉勵在場圖書館同道在學習參訪過程中精進自我專業知能,同時讚許本次分享會的辦理讓參訪心得與見聞,能夠傳遞給更多同道認識與瞭解。本次活動各界圖書館同道熱情參與,參訪團團員雲林縣斗六市謝淑亞市長、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劉仲成館長、新北市立圖書館王錦華館長、臺中市立圖書館張曉玲館長、臺南市立圖書館洪玉貞館長、高雄市立圖書館潘政儀館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柯皓仁館長、臺北醫學大學圖書館邱子恆館長…等人更是全程與會。

分享會在國家圖書館曾淑賢館長精心準備的「新加坡公共圖書館學習參訪團」精彩花絮下正式揭開序曲,緊接著由新加坡學習參訪團團員們依序分享其學習參訪心得,介紹協助接待參訪團的新加坡國家圖書館管理局,與參訪的裕廊區圖書館、淡賓尼區圖書館、濱海藝術中心圖書館、烏節青少年圖書館、新加坡管理大學圖書館、南洋理工大學圖書館、美國學校圖書館、新加坡植物園圖書館等,分享新加坡對於公共圖書館與校園圖書館的經營管理、整體空間設計規劃、人力資源配置、館員專業訓練與培訓等,與各項和我國公共圖書館之差異及可學習之處。最後,由該團隨團講師邱子恆館長、柯皓仁館長為新加坡公共圖書館學習參訪之觀察與我國公共圖書館發展與展望等進行分享,並以新加坡提倡的閱讀態度「READ MORE,READ WIDELY,READ TOGETHER」與在場與會者分享作為總結。下午活動為美加雙城學習參訪團之心得分享,由該團團長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劉仲成館長進行引言、高雄市立圖書館潘政儀館長進行簡報分享,將參訪團於西雅圖與溫哥華之見聞以照片及文字方式精彩呈現,包括參訪西雅圖公共圖書館總館及分館、西雅圖美術館、奇胡裡玻璃花園美術館、亞馬遜公司總部與其實體書店、素裡公共圖書館、華盛頓大學圖書館等,讓與會者對於美加公共圖書館發展與現況有所認識與瞭解;參訪團團員並分享如何透過親身體驗深刻感受美加人民對於閱讀、圖書館使用等認知與我國之差異,以及美加政府如何支持閱讀推廣、人民如何支持圖書館營運等議題反思我國公共圖書館目前經營管理之問題。

本次活動在美加雙城與新加坡學習參訪團團員精采分享下,讓與會圖書館同道對於美加與新加坡公共圖書館有更深入的認識與瞭解,期能提供我國圖書館員對於未來圖書館規劃管理及營運推動之參考。

照片說明:美加團合影

系統號:

O-011128

新加坡國家圖書館管理局高級圖書館員Ms. GEE Miaw Miin來館參訪與交流

新加坡國家圖書館管理局高級圖書館員Ms. GEE Miaw Miin來館參訪與交流

標題:

新加坡國家圖書館管理局高級圖書館員Ms. GEE Miaw Miin來館參訪與交流

內容簡介:

新加坡國家圖書館管理局高級圖書館員Ms. GEE Miaw Miin來館拜會曾館長,並參觀國圖館舍及相關服務設施。同時,兩館針對人員進用與訓練、培訓課程安排、公共圖書館評鑑、圖書館館員專業學習地圖等內容進行交流。

照片說明:曾館長(右)致贈禮物予Ms. GEE Miaw Miin

系統號:

O-011127

國家圖書館圖館藏國寶《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復刻出版

國家圖書館圖館藏國寶《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復刻出版

標題:

國家圖書館圖館藏國寶《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復刻出版

內容簡介:

國圖館藏之國寶《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藏品編號08838)為元代至正元年(1341),由中興路(今湖北江陵)的資福寺所刊朱墨套印本。這部元刻本《金剛經》為現存年代最早的雙色印本佛經,共一卷一冊,計40紙200面,採經摺裝方式裝幀。書中所據為姚秦鳩摩羅什譯本,昭明太子添加分目,元釋思聰註解,跋文前並有「無聞和尚註經圖」一幅,生動刻劃了思聰禪師註經時之種種祥瑞。由於思聰禪師的註解是元代僧眾所註唯一的一部,歷來未見著錄,故本館所藏這部《金剛經》乃深具文獻學、版本學及印刷史上的重要意義。

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於2017年由本館授權聯經出版公司復刻出版,於2018年1月正式付梓。此次出版2種開本,分別為原開本裝幀及小開本,內頁採全彩印刷,手工長幅摺疊經摺裝幀,並精選書封及函套綾布,讓讀者觀覽時能感受國寶善本精緻典雅的質感與風采。

聯經出版公司發行人林載爵先生特別於全書付梓之際,攜書蒞館拜會曾館長,感謝國圖提供此一出版機會,嘉惠海內外廣大雅好佛學及經典的大眾,也為秉持精緻印刷的出版社注入源頭活水,同時說明該書於2017年底進行的募資出版計畫,網路募資3小時內即募得百萬,被獲選為全臺2017最成功募資案例之一;銷售上亦見佳績,書籍於預購期間即銷售告罄,目前正進行二刷加印中。曾館長則感謝聯經結合出版及行銷專長,再創古籍復刻出版新風貌。並表示國圖未來將持續努力和臺灣優質出版業者攜手合作,讓國圖珍藏的經典能以更多元的方式介紹給大眾,也藉由出版讓珍貴的國家寶藏化身千百,廣泛傳播到世界各地。

聯經出版專頁: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國寶級珍善本復刻計畫:https://backme.tw/ref/SImXb

照片說明:林載爵先生與曾館長暢談古籍出版經驗

系統號:

O-011289

Dr. Ismail Abdullahi「二十一世紀圖書館員的角色」演講

Dr. Ismail Abdullahi「二十一世紀圖書館員的角色」演講

標題:

Dr. Ismail Abdullahi「二十一世紀圖書館員的角色」演講

內容簡介:

本次「21世紀圖書館員的角色定位」(The Roleof Librarians in the 21st Century)演講是由國家圖書館、美國在臺協會、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共同合辦;主講人Dr. Ismail Abdullahi應美國在臺協會邀請,於來臺短暫幾天中特意撥空於本館與臺灣圖書館界同道們分享其在圖書館領域上研究心得與想法,演講活動當天,本館更特別邀請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吳美美教授擔任主持人。

Dr.Ismail Abdullahi畢業於丹麥皇家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學院,擁有北卡羅來納中央大學圖書館學碩士,並於匹茲堡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目前是北卡羅來納中央大學全球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領域教授;其連續三屆當選美國圖書館協會(ALA)常務委員,兼任協會教育委員會主席,目前也是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IFLA)教育與訓練小組成員,以及IFLA開發中國家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教育特殊小組召集人。

Dr.Ismail Abdullahi於演講中,首先概述圖書館員從早期至今日如何適應於科技的使用,並分享最近美國圖書館協會建立強大圖書館聯合網絡的經驗,以及年輕族群透過網際網路的互動挑戰圖書館以及對圖書館員的需求,進而探討在新世代中圖書館員如何善用科技、以不同方式來傳達圖書館的價值給年輕一代,圖書館員須具備什麼樣的技術來因應這個新市場,與如何扮演在民主社會裡宣傳言論自由的角色。

Dr.Ismail Abdullahi同時也演講中引述了Vartan Gregorian(前紐約公共圖書館館長、現為卡內基基金會主席)之言「民主社會中,圖書館代表的是希望、學習、進步、知識、自我精進與公民參與。圖書館是機會、公民權、言論自由與思想自由的象徵,因此圖書館本身就是民主的象徵。」鼓勵21世紀的圖書館員建立自我社會價值,使在場與會聽眾深獲感動。

照片說明:曾館長(右)致贈禮物予Ms. GEE Miaw Miin

系統號:

O-011129

海納百川、廣蒐圖書:國家圖書館歡迎退休教授贈書

海納百川、廣蒐圖書:國家圖書館歡迎退休教授贈書

標題:

海納百川、廣蒐圖書:國家圖書館歡迎退休教授贈書

內容簡介:

國圖自開館以來,屢獲公私機關及社會人士慷慨捐贈豐富而多樣的珍貴書刊,不僅豐富了本館的館藏,更有助於廣大的民眾利用參考。尤其教授們長期教學與研究需要,各有特殊主題及領域之珍貴藏書及文獻,能使國圖館藏更多元、充實,極大化的支援學術研究之功能。如嚴靈峰教授之先秦諸子舊籍、楊白衣教授之佛學著作、曾紹杰教授之印譜等藝術類圖書、梁丹丰教授之畫作及手稿、蕭滋教授之樂譜、李中和與蕭滬音教授之創作樂譜及手稿、魏子雲教授之紅學研究、馬壽華教授之藝術及文史圖書、馬漢寶教授之法律類圖書等皆特殊捐贈之縈縈大者。

捐贈圖書不僅是善舉、美德,更有貢獻於文化事業。為使教授之藏書能發揮持續效益,國家圖書館呼籲教授或其家屬,在退休後能捐贈圖書給國圖千秋萬世永久典藏。教授如果願意捐贈藏書,歡迎來電(信)告知。

捐贈業務聯絡:國家圖書館館藏發展及書目管理組
陳德漢先生(02)2361-9132分機133
E-mail: dhchen@ncl.edu.tw

系統號:

O-011301

【徵才】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公開徵求院長候選人

標題:

【徵才】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公開徵求院長候選人

時間:

2018年2月28日截止

報導者: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內容簡介:

1.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自即日起公開徵求院長候選人,聘期自2018年8月1日開始,任期三年,得連任一次。本院是全國第一所結合人文及社會科學的學院,旨在加強人文與社會科學的融通,進而建立科際整合的學術傳統,促進人文及社會科學的深耕與重塑。

2. 候選人應符合下列條件:
(1)具有本院院長遴選辦法及大學法等之相關資格規定者。
(2)具有本院相關領域專長之教授或相當資格者。
(3)具前瞻性教育理念及卓越學術成就者。

3. 國內、外有意自薦或推薦者,請點選本院網址(http://www.hss.nthu.edu.tw/) 下載相關訊息及表件,將候選人履歷、著作目錄、治院理念及三位可供諮詢者之名單(推薦者需加附被推薦候選人之本人同意涵),以書面或電郵方式於2018年2月28日前,寄達本校人文社會學院辦公室轉交院長遴選委員會收。

聯絡地址:
30013台灣新竹市光復路二段101號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院長遴選委員會 收

聯絡電話:+886-3-5742779
傳真號碼:+886-3-5723684
E-mail: humansos@my.nthu.edu.tw

系統號:

O-011299

【徵才】中研院臺史所徵聘專任研究人員

標題:

【徵才】中研院臺史所徵聘專任研究人員

時間:

2018年2月28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資格:
(一)具備國內外各大學或獨立學院博士學位者。
(二)任職於國內外各大學或研究機構之專職教學或研究人員。
(三)若為外籍人士,需具備學術中文能力。
二、研究專長:戰後政治史、農業史、原住民史為優先。
三、名額:1名。
四、應備資料:
(一)個人詳細履歷表,並請檢附學經歷證明文件。(博士學位證明影本)。
(二)近五年內著作目錄及送審著作目錄。
(三)綜述研究成果暨未來研究構想。
(四)曾參與之學術活動及公共服務。
(五)送審著作。
(以上應備資料內容格式,請於http://www.ith.sinica.edu.tw/index.php
台灣史研究所網站下載填寫)
(六)推薦信二封(由推薦人直接寄達許雪姬所長)。
五、截止日期:2018年2月28日止。
六、應徵者請備妥送審著作和應備資料紙本各1式4份,逕寄 「115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林詩倫女士收」。如有任何問題,請聯絡行政室林女士。
Tel: 02-2652-5377
E-mail: taipoet@gate.sinica.edu.tw

系統號:

O-011230

【徵才】第17回「アジア太平洋研究賞(井植記念賞)」の博士論文募集のお知らせ

標題:

【徵才】第17回「アジア太平洋研究賞(井植記念賞)」の博士論文募集のお知らせ

時間:

2018年4月20日截止

內容簡介:

アジア太平洋地域の多様な文化が共生する”新たなアジア太平洋のビジョン”を明らかにするとともに、その実現に向けて広く社会に政策提言を行うことを目的に設立された’アジア太平洋フォーラム・淡路会議’では、「アジア太平洋研究賞(井植記念賞)」を設け、アジア太平洋地域に関する優れた人文・社会科学領域の博士論文を顕彰しています。このたび、第17回の受賞候補論文を募集しますので、ふるってご応募ください。

〈対象〉
日本の大学院で学んだ日本人及び留学生で、平成27年3月以降に当該大学院博士課程を修了し応募時点に於いて学位取得済(平成27年3月以降に単位取得退学し、その後博士の学位を取得している場合も可)、かつ大学院の指導教員から推薦を受けた者

〈論文〉
アジア太平洋地域における「多文化共生社会」の実現に資する人文・社会科学領域の研究をテーマとする論文であること。当賞に初めて応募する論文であること。

〈提出期限〉
2018年4月20日【必着】

〈受賞者及び賞の内容〉
受賞者数:2名程度
賞の内容:正賞及び副賞(井植記念賞100万円)

〈その他〉
応募・ご推薦に際しては募集要領をご覧ください。(アジア太平洋フォーラム・淡路会議ホームページに募集要項を掲載しております。)
http://www.hemri21.jp/awaji-conf/project/commendation/17th/index.html

また、過去の受賞者については、同ホームページの「顕彰事業」をクリックすればご覧いただけます

〈お問い合わせ先〉
〒651‐0073 神戸市中央区脇浜海岸通1‐5‐2 人と防災未来センター東館6F
公益財団法人 ひょうご震災記念21世紀研究機構
(アジア太平洋フォーラム・淡路会議事務局)
TEL: 078-262‐5713 FAX: 078‐262-5122
E‐mail: gakujutsu@dri.ne.jp
HP: http://www.hemri21.jp/awaji-conf/

系統號:

O-011161

【徵才】中央大學中文系徵聘專任教師

標題:

【徵才】中央大學中文系徵聘專任教師

時間:

2018年2月22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資格:具國內外大學人文相關學門博士學位,或曾任助理教授(含)以上職級者。
二、徵聘專長及名額:專任教師1名。具備文學專長,可開授寫作指導、影視編劇、新聞編採、文化創意、企劃文案寫作、數位多媒體應用等課程,有實務經驗可開設相關課程之師資為優先考量。
三、檢附資料:個人履歷、與應徵專長相關之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應備文件份數如下:助理教授職級請備一式四份。副教授、教授職級請備一式七份。
1、個人履歷:內含學經歷、研究領域、學術著作目錄、曾任教課程、教學及研究計畫、最高學歷證明影本(持國外學歷者,請附已驗證之畢業證書及成績單)、本校新聘教師送審專門著作一覽表(請至本校人事室網頁下載:http://in.ncu.edu.tw/ncu7060/files_web/20170503111949.doc )。如已具大學校院教師資格者,請附教師證書影本。
2、與應徵專長相關之代表著作、參考著作。
(1)檢附資料需與本校新聘教師送審專門著作一覽表填寫內容一致。外文著作附五千字左右之中文摘要。
(2)代表著作應為送審人取得前一等級教師資格後及送審前五年內之著作(2014年2月1日起至2019月1月31日止);參考著作應為送審人取得前一等級教師資格後及送審前七年內之著作(2012年2月1日起至2019月1月31日止)。但送審人曾於前述期限內懷孕或生產者,得延長前述年限二年。
(3)可用抽印本或刊物影印本,請盡量使用A4規格,並標示清楚,以利本系審閱。
3、個人履歷、本校新聘教師送審專門著作一覽表電子檔,請於收件截止日期前,E-mail至本系公務信箱。ncu3100@ncu.edu.tw,主旨請註明「應徵教師-職級-姓名」。
四、起聘日期:2018學年度第2學期(2019年2月1日)
五、收件截止日期:2018年2月22日(星期四)前送達。
六、退件方式:本系將於徵聘程序完成後,通知退件,並以【對方付費之宅急便方式】寄送。
七、備註:若通過新聘作業,本次提交之代表著作、參考著作不得作為下次升等送審著作。
收件地址:32001桃園市中壢區中大路300號中央大學中文系辦公室(請註明:應徵教師)
電話:03-4267163、4267164
傳真:03-4229294
E-mail:ncu3100@ncu.edu.tw
聯絡人:鄭至芯專任助理

=================================================================
Recruitment for full-time Lecture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1.Qualifications: Applicants must have completed a Ph.D. or hold qualifications to act as Assistant Professor and above in Humanities, Liberal Arts or a closely related field.
2.Specialization Requirements: literature expertise, able to set up courses relevant to writing guidance, scriptwriting, news editorial, creative arts, proposal writing,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etc. Applicants with related experience are preferred.
3.Require documents: Applicant with Assistant Professor qualification should submit four copies of all following materials; meanwhile Associate Professor and Professor should submit seven copies:
a) Curriculum Vitae, including educational background, research fields, list of published works, teaching experienc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oposal, photocopy of highest academic degree certificate (applicant with overseas graduates should attach a certified copy of degree certificate and transcript) and a New Appointment Lecturer Works for Approval Checklist (Download here: http://in.ncu.edu.tw/ncu7060/files_web/20170503111949.doc) . Please attach a copy of certificate of Teacher Qualification at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if available.
b) Representative and Reference Works:
i) All works need to be listed in New Appointment Lecturer Works for Approval Checklist. Non-Mandarin works should attach an abstract of 5000 words in Mandarin.
ii) Representative works should be published within the past five years (1st February 2014 – 31st January 2019) ; reference works should be published within the seven years (1st February 2012 – 31st January 2019). Applicant who was pregnant within these periods, are allowed for a two-year extension, prior to the date above.
iii) Offprint, facsimile and photocopy are allowed. Please be printed in A4 size for processing efficiency.
4.Curriculum Vitae and New Appointment Lecturer Works for Approval Checklist. must be sent to department office mailbox before deadline. Please indicate “Lecturer Application-Grade-Name” in the subject line.
5.Expected Starting Date: 2nd semester of 107 academic year (1st February 2019)
6.Application Deadline: All application materials must be sent to the department office before 22nd February 2018 (Thursday)
7.Material Returns: All submitted materials will be returned to applicant via “Paid-by-Addressee Delivery Service”. Applicant will be informed once the recruitment procedure has done.
8.Remarks: Works used for application should not be used for promotion in the future.


Mailing Address: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o. 300, Zhongda Rd.,
Zhongli District, Taoyuan City 32001,
Taiwan (R.O.C.)
(Please indicate: Lecturer Application)
Tel: 03-4267163、4267164
Fax: 03-4229294
E-mail: ncu3100@ncu.edu.tw
Contact Person: Miss Cheng Chih-Hsin

系統號:

O-011303

【徵才】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徵聘教師

標題:

【徵才】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徵聘教師

時間:

2018年3月12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職級及名額:助理教授以上專任或專案教師1名。

二、學經歷條件:國內外大學畢業獲有地理學相關博士學位者。

三、學術專長:人文地理(以文化地理、經濟地理、社會地理、都市地理、空間規劃設計為優先)。

四、說明:
1.起聘日期:預定2018年8月1日或2019年2月1日。
2.資格條件:
除獲有博士學位之初任教師外,應具有下列條件之一:
(1)三年內有正式出版之專書,並檢附審查意見及通過出版之相關證明。
(2)最近三年發表2篇SCI/SCIE、SSCI、TSSCI、EI、A&HCI、THCI等級之學術期刊論文,且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
(3)最近三年至少主持2個科技部研究計畫。
(4)傑出專業實務表現,並檢附相關證明。
前述期刊論文及科技部研究計畫,得相互折抵。
「最近三年」之研究成果,係自本系對外公告日溯算,三年內完成者為限(含經刊物出具證明已被接受將定期發表者)。
獲有博士學位之初任教師,係指自獲得博士學位起至本系對外公告日止,2年內(不含男性兵役年資)未有專科以上學校專任教師年資者。
3.應繳資料:
(1)自傳、詳細履歷表、身份證影本、博士學位證件(持國外學歷而無教師證書者,國外學歷證件須經駐外單位驗證,並請檢附中文譯本一份)。
(2)學位論文及近五年著作,並附中文摘要。
(3)可開授之課程綱要(3科,含中英文科目名稱,每科500字以內)。
(4)如已具教師資格者請附教師證書影本。
詳細履歷表及審查資料表(請至本系網頁下載)請另備電子檔,以光碟片等媒體儲存或e-mail至joy@ntnu.edu.tw皆可。
4.新聘教師來校服務滿三年之次學期須通過本校教師評鑑。
5.申請期限至2018年3月12日(星期一)止(郵戳為憑)。
各項資料請以掛號郵寄至:10610台北市和平東路1段162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收。信封請註明「應徵教職」。

聯絡人:邱琡雯小姐
電話:(02)7734-1654
e-mail:joy@ntnu.edu.tw
傳真:(02)2369-1770 網址:www.geo.ntnu.edu.tw

※本校徵才流程依本校教師評審辦法規定需先經核定員額,故本次徵才尚需俟本校核給教師員額後,始能依核定人數擇優聘任。

系統號:

O-011306

【徵才】福岡大学専任教員公募(中国近現代論)

標題:

【徵才】福岡大学専任教員公募(中国近現代論)

時間:

2018年2月28日截止

內容簡介:

1.所属:人文学部
2.採用職名及び人員:教授、または准教授、講師1名
3.専門分野:中国近現代論(歴史・政治・経済・そのほか)
4.担当科目:東アジア地域言語学科専門教育科目、中国語他(共通教育科目)
5.雇用契約:給与及び諸手当は、本学学内規定による。なお、本学の定年は65歳です。
6.採用予定日:平成30年9月1日
7. 雇用契約期間 外国籍の場合は3年(以降3年ごとに契約を更新。職務実績により雇用期間を定めない契約への更新可)
8.応募資格
①博士の学位を有する者、またはそれと同等以上の研究業績を有する者
②東アジア地域の言語文化・地域事情を背景にした学生教育、及び学内諸業務の遂行に
十分な能力を有する者
9.提出書類等
①履歴書(写真貼付、メールアドレス明記)
②研究業績書(全業績について記載したもの)
③教育業績書
④職務実績書
※上記①~④については、本学部ホームページ(http://www.hum.fukuoka-u.ac.jp/index.php?hu
/recruit.html)より本学書式をダウンロードし、記入の上、提出すること
⑤主要著書・論文3点(コピー可)
⑥大学における研究教育に対する考え方を800字程度(日本語)で述べたもの
⑦学位証明書のコピー
※応募書類(著書・論文を含む)は原則として返却いたしませんが、返却を希望される場合はその旨を申し
出て、返信用封筒(切手付等)をご同封下さい。
10.応募締切日 平成30年2月28日(水)必着
11.選考方法 本学の人事規定に基づく書類審査(一次選考)、その後書類選考合格者に対して通知のうえ面接および模擬授業(二次選考)を行ないます。
12.応募書類の提出先 〒814-0180 福岡県福岡市城南区七隈8丁目19-1
福岡大学人文学部長 山縣 浩 宛
※封筒の表に「東アジア地域言語学科(中国コース)教員応募書類」と朱書きの上、書留で郵送のこと。なお、封筒の裏には住所・氏名を明記してください。
13.問い合わせ先 福岡大学人文学部東アジア地域言語学科 甲斐勝二(kaika@fukuoka-u.ac.jp)
14.備考:提出書類に含まれる個人情報は、本選考以外の目的には使用しません。

系統號:

O-011160

【徵稿】《政大中文學報》第29期專題「明代復古文學理論與實踐文學與空間」徵稿

標題:

【徵稿】《政大中文學報》第29期專題「明代復古文學理論與實踐文學與空間」徵稿

時間:

2018年3月截止

內容簡介:

「復古」原是明代文壇的主流觀念。我們只要稍加翻閱明初以來的詩文集,其實不難察見以古為尚的文學論述。然而,到了明代中葉以後強勢崛起的李夢陽(1473-1530)、何景明(1483-1521),「復古」更具有指標性的意義。故歷來談及明代文學史上的「復古派」,乃特指李、何及其後續追隨者所構成的文學理論和創作流派。復古派盤踞明代文壇百有餘年,儘管不無遭遇外界批判、挑戰,其流派勢力始終鮮活。李夢陽、何景明引領一代復古風潮,不待多言;其後王世貞(1526-1590)繼李攀龍(1514-1570)而起,「獨操柄二十年,聲華意氣,籠蓋海內」(《明史•文苑傳》),實非外界所能輕易比擬;就文學理論的建構而言,王世貞、謝榛(1495-1575)、胡應麟(1551-1602)、許學夷(1563-1633)等人,也都有度越前賢的自覺和成就,實可說是明代文學批評史上不得不特加關注的大家。緣此,復古派堪稱是明代最「重要」的文學流派。

但如前述,最重要的,也是最具「爭議」的。對於復古派,明人不但屢有批判、挑戰,由錢謙益(1582-1664)、四庫館臣以降,更將復古派諸子捏塑成毫無創造力的尋章摘句、摹擬剽竊之徒。直至今日,幾部深具影響力的文學史書,對此一明代最重要的文學流派仍缺乏好感,甚而通過學校教習的管道,也使此一刻板印象成為年輕學子的「常識」。在文學史書中,關於「明代」的篇幅,更多地用於小說、戲曲等通俗文類─這誠然是深具意義的─但對傳統詩文領域,卻較缺乏進一步關注和探索;即使就詩文領域而言之,與「復古」對舉而出的「性靈」,更常被凸顯為一種「進步」的價值。緣此,明代復古派乃至於一代復古文學主潮的「意義」,長期以來恐怕遭到嚴重的掩蓋。當然,我們也注意到近年學界陸續出版了許多精彩的論著,舉凡規模宏大的專書、精緻敏銳的期刊論文皆有之,實有助於更充分地掌握明復古文學理論和實踐的樣貌。但我們相信,相關議題的探討仍大有可為。故延續此一趨勢,本學報策劃「明代復古文學理論與實踐」專題,並非預設為復古派「翻案」,也無意強調復古一路的「正確性」,而是衷盼匯聚學界新近的學思研究力量,突破前行視域,拓展、激發相關議題的前沿。

本專題可包括下列幾項具體的研究議題:
1.明代復古文學理論的研究。
2.明代復古思潮下文學創作的研究。
3.文化史視域下的明代復古文學研究。
4.明清以降的復古派接受史研究。
5.從復古派的「摹擬」爭議談到文學創作和批評的方法論議題。
6.其他:以「明代復古文學」為核心之創新性議題。
歡迎海內外學界先進惠賜鴻文,截稿時間為2018年3月初。

系統號:

O-011341

【徵稿】《政大中文學報》第30期專題「梁宗岱與中國現代詩學研究」徵稿

標題:

【徵稿】《政大中文學報》第30期專題「梁宗岱與中國現代詩學研究」徵稿

時間:

2018年9月截止

內容簡介:

梁宗岱(1903-1983)既是詩人、詩論家,同時又是著名譯者,一生浸淫中、西文學,不但創作詞與新詩,翻譯陶淵明詩選,留法期間,尤其與梵樂希親密交往,也因此成為中國現代詩壇象徵主義的重要旗手。對於現代詩學而言,梁宗岱的詩論不僅具有中西比較文學上的重要性,他的實際創作也同時成為傳統詩詞與白話新詩轉變關鍵的具體見證。

本專輯將以「梁宗岱與中國現代詩學研究」為題,並針對以下子題,
公開徵稿:
1. 梁宗岱與傳統詩文研究。
2. 梁宗岱與比較文學研究。
3. 梁宗岱詩歌創作研究。
4. 梁宗岱文學批評研究。
5. 梁宗岱翻譯研究或梁宗岱研究相關論著之譯介。

敬邀 學界惠賜文稿,截稿時間為2018年9月初。

系統號:

O-011342

【徵稿】《臺灣學誌》第18期徵稿

標題:

【徵稿】《臺灣學誌》第18期徵稿

時間:

2018年3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第18期執編:曾秀萍助理教授
本期徵稿期限:即日起至2018年3月31日止(隨到隨審)
徵稿類型:
一、專題論文:性別‧(後)解嚴?──台灣文學、語言、文化與性別政治
二、一般論文:歡迎與台灣研究相關主題之學術論文賜稿(不限主題)
三、書評:歡迎相關台灣研究專著之書評賜稿

專題論文說明:
性別‧(後)解嚴?──台灣文學、語言、文化與性別政治
本系所主辦之「第十屆台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於9月8-9日圓滿落幕,本屆適逢解嚴三十週年,特以「性別‧(後)解嚴?──台灣文學、語言、文化與性別政治」為主題,冀能重新思考性別論述及時代脈絡的多重關係。而本期《台灣學誌》也將製作相關專題,為性別研究與台文領域的結合,累積最新成果。

以往解嚴常被視為台灣性別政治的分水嶺,但民主體制上的解嚴,能否代表性別的解嚴?解嚴三十年後的今天,有必要重新探究性別政治在不同場域中,複雜多樣的脈絡。在台灣文學、電影及文化藝術中,常展現出有別於主流性別框架的另類思考或前衛性,進而促進各種性別批判與反思,如多樣的女性文學藝術、同志文學與電影,乃至不同族群的原住民文學文化、關心邊緣政治的紀錄片等;但這些藝文表現與解嚴的相關程度如何,仍值得細察。本會關照性別政治在各文化脈絡中的差異性與複雜性,期待能突破性別政治與解嚴關係的單一論述傾向,引起更豐富的學術討論。另外,重新挖掘解嚴前的性別伏流與多樣化表現,如戰後的文學再現、台語電影、社會寫實電影、戲曲文化、本土語言所蘊含的性別政治,乃至重新理解日治時期的性別課題,也有助於重省性別政治與時代脈絡間的關係。如何在大敘事裡正視性別課題,分析階級、國族、種族、族裔、社運議題與性別政治的關係;如何以底層與邊緣的觀點介入,反思中產化、潔淨化的時代風氣與性別論述傾向等,都值得進一步申論。

本次專題將重新思考/置疑性別政治與解嚴的歷史關係,同時鼓勵重探解嚴後、乃至日治、戰後台灣文學文化語言中豐富異質的性別多樣性;期待在反思性別與族群、階級、社會、國族等議題多重交織的複雜度與視野中,提出更具批判性的性別論述與文化實踐。

本專題廣徵台灣研究中有關性別政治的稿件,舉凡與性別議題相關之文學、文化、語言、藝術、影像、電影、媒體、歷史、社會現象等學術論文,都歡迎投稿。以下列舉部分主題,但不限於此範圍。

(1)置疑∕反思解嚴與性別政治的關係
(2)底層、邊緣族群的性別文化、政治抵抗與反思
(3)台灣文學、文化、電影、紀錄片中的性別再現
(4)性別文化的跨國、跨區域閱讀
(5)女性∕同志∕酷兒文學文化
(6)語言、族群與性別政治
(7)媒體與通俗文化中的性別現象
(8)劇場與表演中的性別展演
(9)社會運動中的性別再思考
(10)母語教學與性別研究
(11)男性研究
(12)性別∕同志∕酷兒研究的回顧與省思
(13)其他性別議題的台灣研究

歡迎上述專題論文投稿,但並不以上列議題為限,同樣歡迎其他與性別議題相關的台灣研究論文投稿。一般論文、書評則不限定主題,歡迎惠賜稿件。

截稿日期:2018年3月31日
出刊日期:2018年10月

系統號:

O-011310

【徵稿】《歷史臺灣: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刊》第15-16期稿約

標題:

【徵稿】《歷史臺灣: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刊》第15-16期稿約

報導者: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內容簡介:

一、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本館」)出版之館刊《歷史臺灣》(以下簡稱本刊)為半年刊,每年五月及十一月各出版一期。第十五期於一0七年二月十六日截稿,預計一0七年五月出刊,第十六期於一0七年八月十五日截稿,預計一0七年十一月出刊。本刊刊登有關臺灣史及博物館研究之中、英文學術論著(三萬字為原則)、文物史料譯介(一萬字為原則)、田野調查短論(六千字為原則)、論壇(六千字為原則)、書評(六千字為原則)。尤其歡迎針對本館典藏、展示、推廣教育或運用本館館藏品之研究。

二、來稿之學術論著請務必包含中、英文篇名、投稿者之中、英文姓名,並請附中、英文摘要各約三至五百字、中、英文關鍵詞至多五個;其他文稿免附摘要、關鍵詞,惟仍須附英文篇名及英文姓名;所有文稿之文末請附引用文獻。來稿請依本刊體例撰稿,歷史學門請使用本刊歷史學門體例,藝術學門(即博物館研究)請使用本刊藝術學門體例,請勿同一篇文章使用不同學門體例,相關體例及申請書請至本館網站查詢下載:http://www.nmth.gov.tw/,或來信histwn@nmth.gov.tw索取。

三、投稿請一律寄文稿Microsoft Word電子檔一份;如寄文稿紙本者,請再附Microsoft Word電子檔。

四、來稿經審查通過後,視同著(譯)者同意授權本刊得針對來稿進行必要之編輯修改,並刊登於本刊紙本。著(譯)者應另簽署「著作授權同意書」,非專屬授權本館以及本館合作之機關、單位或資料庫業者,得永久無償利用授權著作,進行數位化典藏、重製、透過網路公開傳輸、授權用戶下載、列印等行為,或以連接網路或製作光碟方式發行。為符合數位化需求,並得進行必要之格式變更。

五、非屬本館員工之著(譯)者之著作,刊登後本館支付稿酬,著(譯)者並可獲得本刊當期三冊、發表之著作抽印本三十份。

六、經本刊發表之文稿,由著(譯)者自負文責。文稿牽涉著作權部分(如圖片及較長之引文),除本館館藏品外,請事先取得原作者或出版者書面同意,本刊不負著作權責任。經本刊發表之文稿,如經本館調查,確認有侵害第三人隱私權、智慧財產權,或故意偽變造引用資料,或其他違反學術倫理規範情節重大者,本館得撤銷該文稿及追繳稿酬,且著(譯)者三年內不得投稿本刊。其衍生之侵權爭議,著(譯)者無條件同意自行承擔一切法律責任。另本館因爭議所受之損害,著(譯)者亦應負責。

七、來稿電子檔連同簽名之申請書(請上本館館刊網站下載)請逕寄:70946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收(封面註明:「投稿館刊《歷史臺灣》」);或將來稿電子檔連同申請書(簽名後之掃瞄檔)寄至:histwn@nmth.gov.tw,註明「投稿館刊《歷史臺灣》」。

八、請勿一稿兩投,來稿以未發表者為限;如發表於研討會中,請查明該研討會無出版論文集計畫;若為科技部等政府或非政府單位等補助之研究計畫成果及學位論文改寫者,亦請註明。若經查來稿已發表或一稿兩投屬實,將逕行退稿。

系統號:

O-011357

【徵稿】2018南華大學生命書寫文學獎徵稿訊息

【徵稿】2018南華大學生命書寫文學獎徵稿訊息

標題:

【徵稿】2018南華大學生命書寫文學獎徵稿訊息

時間:

2018年4月20日截止

報導者:

王雅嫺

內容簡介:

2018南華大學生命書寫文學獎徵稿訊息

本校自2007年開始舉辦全國性【南華文學獎】,每年徵選單一文類,包括新詩、散文、小說,為文壇培育新銳創作菁英,已然成為年度文藝盛事。2015年欣逢教育部「國家生命教育中心」於本校正式揭牌成立,將本校創校以來,長期推動生命教育,三好校園與品德教育有成,更獲教育部評為「三好校園實踐學校」之肯定。是以,因應此一陶塑生命自覺與覺他的能量,將以「生命書寫」的反思與觀照,作為嶄新階段【生命書寫文學獎】之樹立風標。秉持「以生命力帶動生命力」的教育策略,培育「於己能安身立命,於人能關懷社會服務人群」的現代公民為目標。希望未來透過國家級「生命教育中心」進行多元的整合,同時也促進相關議題的開展。

一、宗旨:獎勵生命故事創作,提倡生命教育理念,推廣生命閱讀風氣。
二、主辦單位:南華大學文學系
三、合辦單位:教育部生命教育中心、南華大學生命教育中心
四、協辦單位:南華大學文學系系學會
五、徵文對象:
l 大專組:(全國賽)目前就讀全國大學、包含博碩士研究生(含五專四至五年級),以及外籍在台留學,有正式學籍之學生。
l 高中組:(全國賽)目前就讀全國高中職校(含五專一至三年級),有正式學籍之學生。
六、本屆徵選散文類,舉凡有關生命之思考與體驗,包括親情、愛情、生死、人生困境乃至生態關懷等等,皆可入文。
大專組:總字數2000~3000字以內
高中組:總字數1000~2000字以內
每人限投一件。
七、獎項:
大專組:徵選5名,首獎1名,頒贈文學獎牌及獎金 1 萬元
推薦獎1名,頒贈文學獎牌及獎金 5 仟元
佳作3名,頒贈文學獎牌及獎金 3 仟元
高中組:徵選5名,首獎1名,頒贈文學獎牌及獎金 1 萬元
推薦獎1名,頒贈文學獎牌及獎金 5 仟元
佳作3名,頒贈文學獎牌及獎金 3 仟元
(如各組部分未達評審標準,將列為從缺)
八、收件日期:即日起至2018年4月20日截止(以郵戳為憑)。
九、評選:所有應徵稿件均密封處理,分初審(資格審查)、複審、決審三階段評選,並聘請文藝界先進擔任決審委員。
十、得獎公告:決審會議將邀請文壇名家出席決審,預計於6月上旬在本校舉辦。屆時將訊息公告於本系網頁,歡迎與會。入圍者將專函寄發通知邀請。
十一、得獎名單於2018年6月揭曉,公佈於南華大學「生命教育中心」、文學系網站與各協辦媒體。
十二、注意事項(徵稿辦法):
(一)參賽報名:
1.參賽報名表1份及個人資料蒐集聲明暨同意書1份。
2.每人限投1件,書面稿一式4份(一律以電腦打字,12級,字體新細明體,書寫方式直向橫寫,列印於A4紙張)
3.電子檔案1份 (參賽報名表及作品請寄至nh.literature@gmail.com,並於主旨註明「南華大學生命書寫文學獎徵稿」篇名及姓名。
4.稿件請勿註記作者姓名或留有記號。文章總字數(不含題目),以word工具列上的【字數統計】為準。
(二)「作者資料」請於參賽表格具明篇名、作者真實姓名、就讀學校、年級(科系)、聯絡地址(含永久地址)、電話及E-mail。 
(三)請附學生證和身分證(正反面)影印本各一份,必須足以證明在學。在台留學生繳交護照影本。(若學生證已電子化,請向學校申請在學證明)。
(四)報名方式:來稿請在信封上註明「南華大學生命書寫文學獎徵稿-高中組或大專組」字樣。寄至嘉義縣大林鎮南華路一段55號「南華大學文學系」收。(恕不退稿,請參賽者自留底稿)
(五)參選作品不得同時一稿兩投,並須未曾得獎及發表者。(含網路、校園文學獎及各種型態之刊物)。
(六)得獎作品經發現資格不符、冒名頂替,或抄襲等觸犯任何著作權之情事者,一律取消得獎資格,追回獎金、獎牌,而其損害第三人之權利部分,則由作者自行負責。
(七)得獎作品著作權歸作者所有,但主辦單位得以任何形式推廣、保存及轉載,不另付稿酬。(入圍作品將於決審會議當天集結成冊,並限定會議使用)。
(八)不追加任何獎項。
(九)詳細參賽辦法,請參閱南華大學文學系網站:http://nhulit2.nhu.edu.tw,連絡電話:(05)2721001轉2131王小姐。
(十)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得以隨時修訂並公佈。

系統號:

O-011250

【獎助】淡大中文系「第8屆蔣國樑先生古典詩創作獎」徵選

標題:

【獎助】淡大中文系「第8屆蔣國樑先生古典詩創作獎」徵選

時間:

2018年2月26日起至3月30日截止

內容簡介:

壹.主旨:為延續詩人蔣國樑先生致力於古典詩創作及推廣之精神;藉由競賽方式,獎勵青年學子從事古典詩之創作;以促進傳統文化之發展,顯揚古典詩歌之美感。

貳.主辦單位:淡江大學文學院、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
承辦單位: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蔣國樑先生古典詩創作獎工作小組、淡江大學驚聲古典詩社

参.收件方式及截稿日期:
(一)收件日期:自2018年2月26日(星期一)起開始收件,至3月30日(星期五)截止(以郵戳為憑),逾時恕不受理。
(二)收件方式:作品一式一份,以WORD程式繕打。內容字體以「新細明12號」為準,並以「14」號新粗明體字標示題目,列印於A4紙張。並於截稿日前連同報名表一份,寄至25137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淡江大學中文系,並將作品上傳至goo.gl/CUjWJR,信封請註明「參加第八屆蔣國樑先生古典詩創作獎」。

肆.參賽資格:中華民國大專院校在學學生(含研究所、進學班)。

伍.徵選項目:
題目:以「憶舊」為範圍,自選主題(人事物皆可),創作四首絕句,題目自訂。
體裁:七言絕句,限平聲韻,必須符合格律。四首如能作成「聯章」更佳。所謂「聯章」,即一題多首,除了每首本身有其章法結構外,各首之間亦有其起承轉合的關聯性或次第性,形成整體的結構。例如:梅蘭竹菊、春夏秋冬。

系統號:

O-011305

【獎助】中研院文哲所2018年「紀念劉理堂先生博士論文獎」

【獎助】中研院文哲所2018年「紀念劉理堂先生博士論文獎」

標題:

【獎助】中研院文哲所2018年「紀念劉理堂先生博士論文獎」

時間:

2018年3月31日

報導者:

中研院文哲所

內容簡介:

本年度「紀念劉理堂先生博士論文獎」即日起受理報名,申請截止日為2018年3月31日(郵戳為憑)。

為鼓勵申請,本年度改採個人申請制,不需透過畢業系所申請;此外,申請資格之畢業系所補充說明為「中文、哲學或相關研究所(如歷史所、社會所、政治所、東亞所、國發所等)」。欲申請者請至論文獎網站(http://liu-award.litphil.sinica.edu.tw/)詳閱設置辦法及下載申請書。

系統號:

O-01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