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日本帝國下的基督教會」國際學術研討會

「日本帝國下的基督教會」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日本帝國下的基督教會」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8年3月2至3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國立中央大學文學一館A302國際會議廳(桃園縣中壢市中大路300號)

主辦單位:

國立中央大學人文研究中心

聯絡人:

鄧小姐,Tel: 03-422-7151#33080;E-mail: Ncu33080@ncu.edu.tw

報導者:

鄧小姐

內容簡介:

3月2日
9:10-10:00
【主題演講】
淪陷地區基督教人物的感受

10:20-12:00
When There Were No Other Choices! A Story of Two Prominent Christians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who Committed Assassination as a Means to Protect the Weak in the World(林瑞琪)
Student Resistance in Occupied Shanghai: K. H. Ting and the Christian Student Movement, 1937-1945 (Philip L Wickeri)
中美神學家在日軍監禁中的心路歷程:趙紫宸《繫獄記》和基爾凱 (Langdon Gilkey)《山東大院》Shantung Compound的比較(陶飛亞)

14:00-15:30
抗日期間的趙紫宸──一種基於文本的研究(陳睿文)Christian Ministry during the Hard Times: The Woo Family, the St Paul’s Church and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of Hong Kong(黃文江)
Christian Schools in Manchukuo: Enforcement of Confucian Temple Worship from 1935 to 1938(渡邊祐子)

15:50-17:10
日本統治下的臺、日基督徒網絡(王政文)
恆居其間,民將自化—澤崎堅造的日本基督教觀及其熱河宣教(宋軍)
Caught Between the Church and the Japanese Wartime Empire: Japanese Christians in the formation of coerced ‘church union’ in wartime Asia(高井ヘラー 由紀)

3月3日
9:00-10:30
抗戰時期日本對華基督教調查及其政治意圖(徐炳三)
槍刺下的合一:汕頭市基督教聯合會考論(胡衛清)神皇共融,日滿親善:二十世紀前期(1906-1945)日本帝國主義下關東州日人基督教教會與醫院之政治化傳教及醫療教育(蕭錦華)

10:50-11:50
中日戰爭中的雷鳴遠(1931-1940)(陳方中)
戰亂下的傳教士生活:韓克禮神父回憶錄中的景象(吳蕙芳)

13:00-14:30
「永代借地」與1936年淡水中學女學院的易主(查忻)
淪陷區的中國基督教高等教育——以濟南齊魯大學為例(劉家峰)
日軍佔領下山西銘賢學校「太谷校區」的維繫及其事工(1937-1941)(陳能治)

14:50-16:20
各為其主:二戰時期中日基督教會年鑑之比較(王成勉)
現代化與後殖民:初探1895-1931年間英加長老教會在台宣教工作與日本總督府殖民體系間的競合關係(鄭仰恩)
香港日治時期華日教會領袖的接觸與互動(1941-1945)(陳智衡)

系統號:

C-011302

「考古與歷史所見玻璃:文化、經濟與藝術交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考古與歷史所見玻璃:文化、經濟與藝術交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考古與歷史所見玻璃:文化、經濟與藝術交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8年3月27至28日(週二至週三)

地點: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首日)、故宮博物院(次日)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國立故宮博物院

聯絡人:

Tel: (02)22782-9555#675

內容簡介:

3月27日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文物陳列館B1演講廳
9:30-10:40
【主題演講】
主持人:陳光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所長)
Glass between cultures(Thilo Rehren,塞浦勒斯學院考古科技研究中心所長/倫敦文物學會院士)

10:50-11:50
主持人:李匡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Glass and glassmakers in Late Bronze Age Egypt(Caroline Jackson,英國雪菲爾大學考古系教授)
The exchange, production, and use of glass beads and artifacts in Southeast Asia from the Iron Age to the post-Angkorian period(Alison Carter,美國奧勒岡大學人類學系助理教授)

14:00-15:30
主持人:邱斯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台灣鐵器時代早期玻璃珠的區域與時間分佈(王冠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Ancient Japanese glass imported from Eurasia as revealed by on site XRF analysis(中井泉,日本東京理科大學教授)
中國古代玻璃技術的本土發展與絲綢之路上的中外交流(李青會,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

15:50-17:10
主持人:趙金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
台灣東部珠飾的美麗再現:以排灣族琉璃珠的重製工藝為例(王昱心,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副教授)
淺談排灣族qkata琉璃文化於現代面臨的難題:以卡塔文化工作室為例(林秀慧,卡塔文化工作室負責人)

3月28日
►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文會堂
9:50-10:50
主持人:岩素芬( 國立故宮博物院登錄保存處處長)
Non-invasive on-site analysis of enamelled pottery, glass and metal artefacts(Philippe Colomban,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Problems with unstable glasses manufactured in Europe and Asia during the 17 th to 20 th centuries(Stephen Koob,美國康寧玻璃博物館主任研究員)

11:10-12:10
主持人:余佩瑾(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處長 )
Imitation and innovation: cultural influences in glassmaking in early modern Europe and China(Florian Knothe,香港大學美術館館長)
18-20世紀初東西方文化交流中的玻璃藝術(薛呂,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副主任)

13:40-15:10
主持人:施靜菲(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
International currents in Chinese glass - Bristol Museum & Art Gallery, UK(Kate Newnham,英國布里斯托博物館與藝術館研究員)
多面體造型及相關問題──以乾隆朝玻璃胎畫琺瑯黃地福壽八楞瓶為例(余佩瑾,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處長)
清代宮廷珍玩多寶格中的玻璃文物(張湘雯,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助理研究員)

15:30-16:30
主持人:吳曉筠(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副研究員)
東西方歷史中的金星玻璃:起源、製造與藝術性(陳東和,國立故宮博物院登錄保存處副研究員)
國立臺灣博物館鑲嵌玻璃的材質檢測(方建能,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管理組組長)

系統號:

C-011287

南華大學全國研究生第九屆文學符號學研討會

標題:

南華大學全國研究生第九屆文學符號學研討會

時間:

2018年5月6日(週日)

地點:

南華大學雲水居國際會議廳(嘉義縣大林鎮南華路一段55號)

主辦單位:

南華大學文學系

聯絡人:

王雅嫺,E-mail: siaoya@nhu.edu.tw

報導者:

王雅嫺小姐

內容簡介:

南華大學全國研究生第九屆文學符號學研討會

一、主辦單位:南華大學文學系

二、會議日期:二○一八年五月六日(星期日)

三、會議地點:南華大學雲水居國際會議廳

四、主題:
1、文學符號學理論及方法之探討
2、古典文學的符號學
3、現代文學的符號學

緣起:
文學理論的研究與實際應用,乃是南華大學文學所創立的理念之一,亦是本所之所以特出於傳統中文學系之重要原因,為貫徹此一理想,文學符號學與文學社會學學術研討會應運而生,兩者交互興辦,而輪替至此學年度正為文學符號學,於此舉辦全國研究生文學符號學學術研討會。

無論在古典文學或現代文學的研究上,文學符號學均有其適用性,它能提供異於傳統學術研究方法的切入角度,以開拓研究視野;有鑑於此,文學符號學不僅為本所學生可修課程,更努力將其推廣至國內學界,期待文學符號學同好共襄盛舉,相互切磋,致使學問精進,以提升國內文學符號學研究之水準。

宗旨:
1.開啟不同於傳統中國文學研究方法之宏觀視野,並引發新的靈感經驗。
2.提供文學符號學學術交流之園地,藉由論文之發表、講評及共同討論,以收集思廣益之效,並為文學符號學領域迸發出新的火花。
3.共同提升國內文學符號學之研究水準,以開啟文學符號學研究之風潮。

方法範圍:
凡研究方法涉及文學之內在語言或研究,不論中國或外國之理論方法均可使用。如中國的神韻說、風骨說、境界說、以意逆志,俄國的形式主義,美國的新批評,歐陸的結構主義、符號學、敘事學以及現象學等均屬之。

五、參與對象:邀請全國各大專院校之中國文學、外國文學、比較文學等相關系所領域人士發表論文,並參與講評、討論與指導。

系統號:

C-011249

第22屆臺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22屆臺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8年5月31日至6月2日(週四至週六)

地點:

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聯絡人:

李宜梅,Tel: 02-77341652

內容簡介:

本系訂於2018年5月31日至6月2日舉辦「第22屆臺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七屆海峽兩岸經濟地理研討會」。本屆會議以「跨域 - 全球在地化的經濟變遷與環境發展」為主題,分子題:(1)全球化及其發展;(2)全球生產網路;(3)創新與經濟地理;(4)創新與區域變遷;(5)區域差異與發展不均;(6)都市與區域發展;(7)土地利用與都市再生;(8)城鄉區域與鄉村發展;(9)遊憩、觀光與生態保育;(10)糧食與農業(含另類農糧網絡);(11)生態保育與永續發展;(12)政治生態與環境變遷;(13)社會韌性與環境正義;(14)一帶一路之空間區域意涵;(15)茶產業與相關文化研究;(16)原住民的相關議題;(17)社會科領域;(18)地理素養;(19)師培相關議題;(20)其它,歡迎地理學相關領域學者、專家與研究生自組Session 團隊報名參加。

歡迎有興趣發表者於2018年2月28日(週三)前線上填寫投稿報名表,收到主辦單位回覆函即完成投稿手續,未收到回覆請來電確認。大會將於2018年3月10日通知論文摘要審查結果。

◎會議重要時程:
論文摘要截止:2018年2月28日
論文接受通知:2018年3月10日
論文全文截稿:2018年4月20日
論文發表日期:2018年5月31日至6月2日

會議聯絡人:李宜梅助教
聯絡電話:02-77341652
投稿報名:https://goo.gl/forms/eiSvGy4waBYcLlKg2
備註:若為自組Session團隊,報名後請來電通知

系統號:

C-011307

第十九屆比較哲學研討會議:存有與價值:紀念唐君毅教授逝世四十週年紀念研討會

標題:

第十九屆比較哲學研討會議:存有與價值:紀念唐君毅教授逝世四十週年紀念研討會

時間:

2018年5月31日(星期四)

地點:

南華大學成均館C334會議室(嘉義縣大林鎮南華路一段55號)

主辦單位:

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聯絡人:

陳惟文,Tel: 05-272-1001 # 2111

內容簡介:

南華大學比較哲學研討會已連續十九年舉辦,深受台灣及海外內學者重視。謹舉辦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2017學年度比較哲學研討會。本年度之主題設定為:《存有與價值:紀念唐君毅教授逝世四十週年紀念研討會》。唐教授在近代中國哲學學界之地位已不需細論,然薪火總要相承,智慧必須弘揚,唐教授之學問與人格,亦需更深一層的揭示,以延續慧命,花果不再飄零,枝葉不再無根,挺立在世,開顯文化意識於天地間。

會議主題:唐君毅
1.關於其人格典範、追求學問之等質。
2.儒、佛與道家之詮釋及獨有見解。
3.文化哲學。
4.其黑格爾辯證法之理解與應用。
5.愛情哲學。
6.與牟宗三教授有關詮釋中國哲學之爭論。
7.學者可自選有關唐教授之哲學論題。

時間:2018年5月31日(星期四)
地點:南華大學成均館C334會議室(暫定)
主辦單位: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論文題目及摘要須於 2018年2月21日(星期三)17:00前電郵寄至:chenweiwen@nhu.edu.tw。來信註明《存有與價值:紀念唐君毅教授逝世四十週年紀念研討會》-摘要。本所將邀相關專家學者組成籌委會,並提名審查委員進行匿名摘要審查後通知投稿人結果。

有關本次會議之相關事宜可洽南華大學生死學學系助理陳惟文小姐,電話:05-272-1001 # 2111,電郵信箱:chenweiwen@nhu.edu.tw

系統號:

C-011309

「操控媒體:明以降中國的新聞與『假新聞』」國際學術研討會

「操控媒體:明以降中國的新聞與『假新聞』」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操控媒體:明以降中國的新聞與『假新聞』」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8年6月7日至8日(週四至週五)

地點:

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臺北市中山南路20號)

主辦單位:

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捷克科學院亞非研究所

聯絡人:

蔡先生,Tel: 02-2361-9132#351;E-mail: ccstcc@ncl.edu.tw

內容簡介:

一、會議時間:2018年6月7日至8日(星期四、五)

二、會議地點: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臺北市中山南路20號)

三、主辦單位: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捷克科學院亞非研究所

四、會議語言:中文、英文

五、簡介:
近年來「假新聞」(Fake News)開始出現在全球的媒體語彙中,並迅速成為影響世界各地社會及政治的中心議題。回顧人類近代歷史,社會上各類流通資訊即被操縱在各種不同的媒介或權威者管理者手中。然而,當大眾、讀者長期信任這些媒介及其所代表權威性之後,卻在某些特定時期出現戲劇性的變化,並且造成社會及政治秩序的不穩定。為探究此議題,兩天的研討會旨在探討中國歷史上社會及政治媒體出現相對劇烈變化的三個時期,分別為:
(一)出版業開始興起的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期的明朝
(二)新式的新聞業開始出現的清末民初時期(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期)
(三)網際網路出現的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期

本研討會將審視這三個重大變化的影響層面及其歷史脈絡,一方面從一個歷史性的角度來分析不同時代的媒體情況;一方面尋找分析、解釋這些現象的範式(Paradigm),例如:新的媒體以何種方式對舊有的媒介權威及社會、政治體制形成挑戰?這些媒體的消費者如何改變既有的讀者群?

六、重要時程
(一)論文摘要截止日期:已截止
(二)摘要審查結果公告:已公告
(三)全文收件截止日期:2018年4月30日
(四)研討會舉辦日期:2018年6月7-8日

本研討會已公布論文審查通過名單(按照姓氏筆畫排列)
【論文發表錄取名單】
The State and the Street: Constructing Documentary Authority in Qing China (Emily Mokros)
New Approaches to Political Propaganda in China (Alexey Semenov)

系統號:

C-011275

第13屆客家話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13屆客家話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8年10月19至21日(週五至週日)

地點:

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中壢區中大路300號)

主辦單位: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聯絡人:

梁助教,Tel: +886-3-4227151 ext.33470;E-mail: 2018hakka13@gmail.com

內容簡介:

客家話國際學術研討會於1993年於福建省龍岩市首度召開,自第二屆以後固定成為兩年一次的例行性會議,至2016已是第十二屆會議,歷史悠久。本研討會歷屆規模逐年擴大,研究的課題亦逐年加深、加廣,曾於廈門、北京、成都、南昌、廣州等各客家學術重鎮舉行,吸引台灣、香港、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客家學者共同參與,2008年的第八屆會議並曾在台灣中央大學客家學院舉行。客家方言研討會探討客家話的語音、詞彙、語法、本字研究、歷時考察、客畬比較、語言接觸、海外客語比較等,議題雖廣,但都聚焦於語言,尤其著重在語言現象的發掘與描述,與其他多數客家相關研討會著重在族群、歷史、文化、社會等面向者有較大的區別,是國際上最重要的以客家方言為主題的研討會。

第十二屆客家話國際學術研討會於中國廣州中山大學舉行,會中決定2018年的「第十三屆客家話國際學術研討會」將於相隔十年之後,再次於台灣舉行,由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及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共同主辦。

本研討會已於2017年12月開放投稿,請參見:https://tinyurl.com/y98y6mre

系統號:

C-011308

第12屆臺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12屆臺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8年10月26至27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

主辦單位:

臺灣語文學會、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聯絡人:

中山大學中文系杜佳倫教授研究室,Tel: 07-5252000#3070

內容簡介:

一、會議名稱
第十二屆臺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ISTLT-12)

二、主辦單位
臺灣語文學會、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三、會議日期
2018年10月26、27日

四、會議地點
國立中山大學

五、會議主題
台灣語言的多樣性與永續發展

會議子題:
1. 台灣語言的多元發展與變異
2. 台灣語言的接觸、融合與新變
3. 台灣語言的保存與流失
4. 台灣語言的復振及相關語言政策
5. 台灣語言語音與音韻的結構分析
6. 台灣語言構詞及句法的理論探討
7. 台灣語言的書寫、應用與教學
8. 台灣語言詞典編撰的研究與方法
9. 台灣語言與民間文化之互動
10. 其他與台灣語言或台灣語言教學相關之議題

六、摘要截稿日期
2018年1月7日

七、公布摘要通過日期
2018年3月5日

八、全文截稿日期
2018年8月20日

九、投稿方式
(1)投稿語言:台灣語言、英語。
(2)個別投稿:與「會議主題、子題」相關的台灣語言、文化、教學研究。
(3)專題小組(panel)投稿:自組專題小組成員3~5人(含主持人)。
專題小組主題:A台灣語言書寫與應用 B台灣語言沉浸式教學 C台灣語言的保存與流失 D台灣民間文化的語文採錄

★會議網頁:https://sites.google.com/view/istlt2018/,請下載「投稿人資料表」
(專題小組投稿者的參加成員都必須各自下載填寫),並將「論文題目與摘要」存為一式兩檔(WORD檔及PDF檔),以電子郵件寄到以下信箱。

十、聯絡地址
804 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杜佳倫老師研究室
聯絡電話:07-5252000#3070
電子信箱:istlt2018@gmail.com

十一、會議收費方式
(1)台灣語文學會會員(已繳交2018年度年費)免繳論文發表費、註冊費。
(2)非會員者,論文發表費:學生1500元;非學生2000元(已含會議註冊費)。

系統號:

C-011274

第八屆「中國文哲之當代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徵稿訊息

標題:

第八屆「中國文哲之當代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徵稿訊息

時間:

2018年11月2至3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國立臺北大學三峽校區(新北市三峽區大學路15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

聯絡人:

黃助教,Tel: 02-86741111#66708;E-mail: ejhuang@gm.ntpu.edu.tw

內容簡介:

第八屆「中國文哲之當代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 稿約
一、 會議名稱:第八屆中國文哲之當代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
二、 指導單位:
三、 主辦單位: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
四、 會議日期:2018年11月2、3日(週五、週六)
五、 會議地點:國立臺北大學三峽校區人文大樓一樓會議室
六、 會議目的:
(一) 提供國內外大專校院、文教單位之專家學者,發表研究論文之機會,以學術成果回饋社會國家。
(二) 落實本校「提升各領域教學暨研究表現,成為國內該領域領先發展系所」之校務發展願景。
(三) 實踐本系「傳統與現代之銜接,人文與科技之結合,本土與國際之會通,理論與實際之貫通」之發展重點。
(四) 弘揚本校「追求真理,服務人群」之大學精神,共襄校慶盛會。
七、 會議主題:三教思想與生命關懷
八、 會議子題:
(一) 三教哲人的生命實踐
(二) 文學作品中的三教智慧
(三) 三教經典的文化影響
九、 會議徵文:
(一)作者資歷:教育部核定「講師」證書以上者。
(二)論文:
1.內容:未曾發表之學術研究為限。
2.提要:
(1).截稿:2018年2月14日。
(2).提交:賜寄電子檔至本系。
(2).審稿:2018年3月2日前,電郵函覆作者。
3.主文:
(1).撰者:論文「提要」審核通過者。
(2).編輯:微軟(Microsoft)文書軟體(word 2007以上版本)。
(3).截稿:2018年9月14日。
(4).提交:惠寄紙本(A4列印紙直式橫印)、word檔、PDF檔等至本系。
4.字數:兩萬字以內為原則。
(三)書表:連線本系官網,打印「個人基本資料表」、「論文提要表」、「論文數位化授權同意書」等文件。
十、 聯絡通訊:
承辦人:黃以潔助教。
地址:新北市三峽區大學路151號人文大樓7樓中文系辦公室。
電話:02-86741111#66708。
傳真:02-86716583。
e-mai:ejhuang@gm.ntpu.edu.tw。

系統號:

C-01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