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事務

國家圖書館參加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2017年會及海報展

國家圖書館參加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2017年會及海報展

標題:

國家圖書館參加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2017年會及海報展

系統號:

O-010540

印度「中國與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墨普德教授(Prof. Priyadarsi Mukherji)及其夫人參訪國家圖書館

印度「中國與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墨普德教授(Prof. Priyadarsi Mukherji)及其夫人參訪國家圖書館

標題:

印度「中國與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墨普德教授(Prof. Priyadarsi Mukherji)及其夫人參訪國家圖書館

系統號:

O-010541

【徵才】中研院文哲所近現代文學研究室徵聘專任研究人員

標題:

【徵才】中研院文哲所近現代文學研究室徵聘專任研究人員

時間:

2017年9月15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職缺:本所編制內研究人員1名

二、資格:具有博士學位者

三、專業領域:近現代文學文化研究

四、應備資料:各一式六份(含學術著作)
(一)詳細履歷
(二)博士學位證書影本(有教師資格證書者請加附影本)
(三)未來三年研究計畫
(四)歷年學術著作目錄
(五)重要學術著作(1-3種,含學位論文),以外文撰寫者,請附中文摘要。


五、受理方式:請於2017年9月15日前,備齊上述資料,寄至台北市南港區(115)
研究院路二段128號,中研院文哲所秘書室收,洽詢電話:02-27895713 黃先生;
E-mail: hopperan@sinica.edu.tw

系統號:

O-010542

【徵才】臺灣大學文學院翻譯碩士學位學誠徵專任教師2名

標題:

【徵才】臺灣大學文學院翻譯碩士學位學誠徵專任教師2名

時間:

2017年9月30日截止

內容簡介:

The Graduate Program in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GPTI) a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NTU) announces two full-time faculty positions.

I. General requirements: Except as otherwise specified, minimum requirements include a Ph.D. and a strong publication record in a relevant field. All full-time faculty members are required to teach courses in both the graduate and undergraduate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programs and are obliged to direct theses, mentor students, and serve on various university and program committees.

II. Openings:
Track 1—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Additional requirements:
Research expertise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in translation
Proof of professional translation experience
A variety of specializations preferred

Track 2— Chinese-English Interpreting:
Additional requirements:
Research expertise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in interpreting
A minimum of 3 years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in Chinese-English/English-Chinese interpreting

III. Salary and Rank: commensurate with qualifications. Initial salary per annum ranges from approximately 930,000NTD (ca. 29,980USD; subject to exchange rates) for assistant professors to 1,262,000NTD (ca. 40,680USD) for full professors with a regular teaching load (9 hours per week for assistant and associate professors, 8 for full professors), with additional remuneration for additional teaching hours and certain administrative assignments. Other benefits include (family) health insurance, research grants and awards (on a competitive basis), and university housing (subject to availability).

IV. Application Materials:
1.A curriculum vitae (including list of publications)
2.A photocopy of Ph.D. diploma; those who have not received their Ph.D. degree at the time of application must provide a formal statement from the doctoral institution indicating that the degree will be obtained by the time of the appointment
3.Proof of past/current employment (if applicable)
4.Proof of relevant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5.Statement of research interests
6.Syllabi of courses taught
7.Official transcripts or academic reports from the highest academic institution
8.Two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9.Publications within the past 5 years (Ph.D. dissertation included)

V. Application Deadline and General Information:
Appointment begins on August 1, 2018. All applicants must e-mail a completed application form to Ms. Vicky Li (vickyli@ntu.edu.tw) and send hard copies of the application materials by September 30, 2017 to:

No. 1, Sec. 4, Roosevelt Rd., Taipei 10617, Taiwan
Graduate Program in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Short-listed candidates will be interviewed. All information provided will be treated with strict confidentialit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appointments are made on a non-discriminatory basis.

International applicants must comply with the national labor laws and meet immigration requirements. Other NTU regulations may apply. Please direct inquiries to Ms. Vicky Li (vickyli@ntu.edu.tw). For this announcement and other information about GPTI, check: http://gpti.ntu.edu.tw/main.php

系統號:

O-010543

【徵才】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osition available

標題:

【徵才】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osition available

時間:

2017年12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pplications are invited f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Professor / Associate Professor / Assistant Professor
(Ref. 170001M8) (Closing date: December 31, 2017)

Applicants should have (i) a PhD degree in Chinese literature; (ii) a strong commitment to scholarly research and teaching; and (iii) a specialization in classical Chinese fiction.

The appointee will teach and conduct research in his/her field of specialization.

Appointment will normally be made on contract basis for up to three years initially commencing August 2018, which, subject to performance and mutual agreement, may lead to longer-term appointment or substantiation later.

[Note: Those who have responded to the previous advertisement for the same post (Ref. 170000QV) are under consideration and need not re-apply in this instance.]

Application Procedure
The University only accepts and considers applications submitted online for the post above. For more information and to apply online, please visit http://career.cuhk.edu.hk.

系統號:

O-010544

【獎助】2017年「黃彰健院士學術研究獎金」接受申請

標題:

【獎助】2017年「黃彰健院士學術研究獎金」接受申請

時間:

2017年9月15日起至10月15日止

內容簡介:

一、獎助對象:國內各大學具中華民國國籍之碩士班或博士班學生,其研究主題為中國上古史、宋明理學、明史、清末民初歷史相關者。

二、獎助名額:獎助3名,每名獎金2,000美元。獲獎者須於次年9月30日前提交研習成果報告書。如擬繼續申請該項獎助,該報告書為受評核資料之一。因獎助而發表之研究成果,請獲獎者於論文中註明。

三、申請時間:2017年9月15日起至10月15日止。

四、申請辦法:請上網下載申請表,並檢附在學證明、大學(含)以上歷年成績單、著作目錄、近二年已出版之代表作一種,以及推薦信(網頁下載)一封(可由推薦人逕寄本所),郵寄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2段130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秘書室收。〔郵寄者以郵戳為憑,逾期概不受理。〕

五、連結網址:
https://www2.ihp.sinica.edu.tw/bulletinDetail.php?TM=1&M=1&C=1&bid=840

六、聯絡人:中研院史語所秘書室盧詩婷小姐
Tel:02-27829555#240
Fax:02-27831815
E-Mail: laima@asihp.net

※有意申請者請逕至官網下載申請書與推薦書。

系統號:

O-010545

【獎助】僑務委員會2017年「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甄選

標題:

【獎助】僑務委員會2017年「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甄選

時間:

2017年9月30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為鼓勵碩博士生撰寫僑務相關領域論文,僑務委員會特訂定「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作業要點」,歡迎碩博士生踴躍參與。

二、本(106)年申請期間為6月1日至9月30日止,請參加研究生備妥甄選申請表、推薦表、論文摘要表、證明文件表及著作權授權書等相關資料(請至網站http://www.ocac.gov.tw點選「僑務研究與典藏」項下之「碩博士論文獎相關申請表件」下載)提出申請。

系統號:

O-010546

【獎助】印順文教基金會2017年度論文獎學金

標題:

【獎助】印順文教基金會2017年度論文獎學金

時間:

2017年9月25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獎學金金額:新台幣捌仟元至參萬元,名額若干名。

二、獎學金發給對象:國內公私立大專院校及研究所,或佛教研修學院、佛學研究所、佛學院之在學學生。

三、申請人應於2017年9月25日以前,檢附下列資料向本會提出申請。
(以郵戳為憑,過期恕不受理。請以掛號寄:30268新竹縣竹北市縣政九路28巷7號『印順文教基金會』。並於信封上註明:申請獎學金)
1.申請人資料表(即日起函索即寄,或至印順文教基金會網站下載,不足者可自行影印。網址:http://www.yinshun.org.tw/,電話:03-555-1830)下載
2.800字以上自傳乙篇。(內容須含學佛經歷,請用A4紙電腦打字)
3.在學證明書或已辦妥註冊之學生證影本。(已畢業者請勿申請)
4.上一學期成績單。(但第一年入學者免附)
5.申請者應提出八千字至三萬字之中文佛學論文乙篇,紙本二份及電子檔 (請寄送PDF格式之電子檔至本會電子郵箱 yinshun.tw@msa.hinet.net)。

四、論文題目:題目自訂。申請人可就義理、修行方法、文獻校勘、歷史發展、現代意義等方向,進行研究。

五、論文格式:
1.請依一般學術論文規格撰寫,應包括「注釋」及「參考文獻」。
2.全文應分段並加小標題,凡引用藏經或他人資料,必須注明出處。
3.論文請用電腦打字,並以A4型紙列印。文中如有梵文、巴利文、藏文等,請盡量使用Unicode字型。

六、本會經聘請學者專家評審後,除另行通知得獎人外,並以適當方式公告之。獎學金於12月底以前發放完畢。(為使評審標準更形公平,本會得視申請者多寡,依博、碩士班、大專、佛學院分組審查)

七、注意事項:
1.裝訂封面及論文中不得出現作者姓名;請勿一稿數投,若經查明,立即取消其申請資格。
2.請勿抄襲他人著作(含講義),或提出自己曾獲獎舊作、譯稿,或請人代筆,若查知上情,除追回獎學金外,並於適當刊物上公布其姓名,同時亦函告所屬學校。
3.若為學位論文之一部分,除非經相當程度之修訂改為一篇完整之論文,否則不予受理。
4.本會得將入選者所提出之論文置於相關佛教網站上流通、洽由雜誌刊載及出版專刊,不另付稿酬。
5.獲甄選刊載於雜誌之作品,如須於行文上作大幅修改時,得獎人有義務親自修改釐清。

系統號:

O-010547

【徵稿】《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26期「文學與空間」專題徵稿

標題:

【徵稿】《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26期「文學與空間」專題徵稿

時間:

2017年12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人文與空間的關係錯綜複雜。人類依存自然環境,卻也必須根據種種的考慮改造環境,形成文明的聚落和景觀,有時會因為宗教種族或政治等歷史因素轉變成象徵性的文化空間。這些真實和象徵的空間既是作家生存的所在也是想像的來源,有時候文本的空間再現甚且會影響到真實空間的規劃。文本內外的空間交織間烙印著時代的軌跡,牽涉出歷史與地理、文學與文化研究上環環相扣的辯證。台灣文學向來處於複雜的地緣環境,如何書寫空間、再現土地歷來的滄桑、釐清人與地方相互依存與牽制的源流,是研究者思索的新領域。本期將以「文學與空間為專題,徵求諸如以下子題的論文:
1.文學的空間再現:空間意象與象徵、文類與空間書寫的特徵
2.文學與空間的關係:地方文學、文學社群或出版媒體的地緣性、生態、環保與文學
3.文學與空間性:文學與空間生產、空間與文學生產、文學與區域政治
4.文學與空間消費:文學與觀光、文學與地方行銷、文學與娛樂空間
5.其他與文學、空間元素、概念相關之研究

投稿須知及資料表,請至相關網址下載:http://journal.nmtl.gov.tw/opencms/nmtl_search/contribute.html

系統號:

O-010548

【徵稿】《政大中文學報》第29期專題「明代復古文學理論與實踐文學與空間」徵稿

標題:

【徵稿】《政大中文學報》第29期專題「明代復古文學理論與實踐文學與空間」徵稿

時間:

2018年3月截止

內容簡介:

「復古」原是明代文壇的主流觀念。我們只要稍加翻閱明初以來的詩文集,其實不難察見以古為尚的文學論述。然而,到了明代中葉以後強勢崛起的李夢陽(1473-1530)、何景明(1483-1521),「復古」更具有指標性的意義。故歷來談及明代文學史上的「復古派」,乃特指李、何及其後續追隨者所構成的文學理論和創作流派。復古派盤踞明代文壇百有餘年,儘管不無遭遇外界批判、挑戰,其流派勢力始終鮮活。李夢陽、何景明引領一代復古風潮,不待多言;其後王世貞(1526-1590)繼李攀龍(1514-1570)而起,「獨操柄二十年,聲華意氣,籠蓋海內」(《明史•文苑傳》),實非外界所能輕易比擬;就文學理論的建構而言,王世貞、謝榛(1495-1575)、胡應麟(1551-1602)、許學夷(1563-1633)等人,也都有度越前賢的自覺和成就,實可說是明代文學批評史上不得不特加關注的大家。緣此,復古派堪稱是明代最「重要」的文學流派。

但如前述,最重要的,也是最具「爭議」的。對於復古派,明人不但屢有批判、挑戰,由錢謙益(1582-1664)、四庫館臣以降,更將復古派諸子捏塑成毫無創造力的尋章摘句、摹擬剽竊之徒。直至今日,幾部深具影響力的文學史書,對此一明代最重要的文學流派仍缺乏好感,甚而通過學校教習的管道,也使此一刻板印象成為年輕學子的「常識」。在文學史書中,關於「明代」的篇幅,更多地用於小說、戲曲等通俗文類─這誠然是深具意義的─但對傳統詩文領域,卻較缺乏進一步關注和探索;即使就詩文領域而言之,與「復古」對舉而出的「性靈」,更常被凸顯為一種「進步」的價值。緣此,明代復古派乃至於一代復古文學主潮的「意義」,長期以來恐怕遭到嚴重的掩蓋。當然,我們也注意到近年學界陸續出版了許多精彩的論著,舉凡規模宏大的專書、精緻敏銳的期刊論文皆有之,實有助於更充分地掌握明復古文學理論和實踐的樣貌。但我們相信,相關議題的探討仍大有可為。故延續此一趨勢,本學報策劃「明代復古文學理論與實踐」專題,並非預設為復古派「翻案」,也無意強調復古一路的「正確性」,而是衷盼匯聚學界新近的學思研究力量,突破前行視域,拓展、激發相關議題的前沿。

本專題可包括下列幾項具體的研究議題:
1.明代復古文學理論的研究。
2.明代復古思潮下文學創作的研究。
3.文化史視域下的明代復古文學研究。
4.明清以降的復古派接受史研究。
5.從復古派的「摹擬」爭議談到文學創作和批評的方法論議題。
6.其他:以「明代復古文學」為核心之創新性議題。
歡迎海內外學界先進惠賜鴻文,截稿時間為2018年3月初。

系統號:

O-010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