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事務

臺德文化交流添新頁--國家圖書館與德國國家圖書館簽署合作協議

臺德文化交流添新頁--國家圖書館與德國國家圖書館簽署合作協議

標題:

臺德文化交流添新頁--國家圖書館與德國國家圖書館簽署合作協議

內容簡介:

為加強與各國國家圖書館合作,增加與國際的交流機會,106年5月15日,國家圖書館曾淑賢館長與德國國家圖書館館長Elisabeth Niggemann博士於法蘭克福共同簽署合作協議(由該館法律顧問Hans-Peter Krieger代表締約)。德國是歐洲、乃至世界重量級的國家,除政經實力外,其學術文化之發展亦具高度水準。國家圖書館近年來致力拓展國際合作和交流。在陸續與俄羅斯、拉脫維亞、馬來西亞、匈牙利、波蘭等國之國家圖書館簽訂合作協議後,今年得以與德國國家圖書館簽約合作,進行雙邊之專業館員交換、圖書館知識、經驗與數位化技術的合作與交流,別具意義。

在德國法蘭克福國家圖書館的簽約儀式上,曾館長特別贈送具有八百年歷史的存世孤本雙色套印《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復刻書給德國國家圖書館珍藏,感謝館方對這項合作案的支持,以及館內同仁對雙方合作的努力,讓兩館的合作與交流可以順利開展。

德國國家圖書館承擔整個德國國家圖書館線上公用目錄(OPAC)的改進和編製、圖書館技術的研發與推廣,並提供國家圖書書目服務,分別由三所坐落於不同地區的圖書館組成,包括1912年成立的萊比錫國家圖書館、1947年成立的法蘭克福國家圖書館,和柏林德國音樂檔案館,至2016年為止館藏超過3,270萬冊。

在簽署儀式後,曾淑賢館長參訪德國國家圖書館法蘭克福館區,曾館長對於該館的數位化政策以及特藏保存政策與環境表達高度興趣,尤其對於特藏部門的德國流亡檔案(The German Exile Archive)以及移民的資料保存印象深刻,部門的Jorn Hasenclever博士特別為曾館長展示愛因斯坦親筆簽名照及其給予姪子之親筆信函手稿,並輔以豐富說明。該館並安排資訊科技部門專家Sabine Schrimpf與曾館長進行會議交流,分享該館與IBM多年的數位化合作經驗、數位保存計畫、政策、物件之格式政策、異地/備援機制等相關寶貴的經驗與知識分享。

此行雙邊簽署兩館的綜合性合作協議,並在館方細心安排的會談及參訪,尤其是該館特藏與資訊科技兩部門的創新、經驗與知識都有助於本館南館興建之參考,為兩館的合作開啟新頁。

照片說明:曾館長贈送《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復刻書給德國國家圖書館珍藏。

系統號:

O-009621

【徵才】中研院史語所徵聘古文字學、出土文獻與古代史領域專任研究人員

標題:

【徵才】中研院史語所徵聘古文字學、出土文獻與古代史領域專任研究人員

時間:

2017年7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職位:助研究員、副研究員或研究員,1名

二、專業領域:古文字學、出土文獻與古代史

三、申請資格:
1.具教育部認定之國內、外博士學位者(尚未取得證書者,必須提供博士論文通過口試或審查之證明文件)。
2.申請「副研究員」職級者:於公立大學或教育部立案之私立大學或獨立學院,任副教授至少三年,或本院認可之國外大學或獨立學院任副教授,或任助理教授至少三年。
3.申請「研究員」職級者:於公立大學或教育部立案之私立大學或獨立學院,任教授至少三年,或本院認可之國外大學或獨立學院任教授,或任副教授至少三年。

四、應備資料:
1.申請表(請至官網下載)
2.學術著作目錄
3.博士學位證書影本(或博士論文通過口試/審查之證明文件)
4.未來研究構想(2-3頁)
5.近五年重要代表著作各1份(申請「助研究員」職級至多3件;「副研究員」以上職級至多6件)〔如以博士論文為代表作,請務必提供完整論文〕
6. 推薦信2封(由推薦人直接郵寄至本所)

五、截止日期:2017年7月31日,以郵戳為憑。

六、應徵者請檢具上述應備資料,寄送至:
臺北市南港區 (11529) 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請註明「應徵專任研究人員」]。

聯絡人:秘書室 盧詩婷
Tel: 886-2-2782- 9555#240;Email: laima@asihp.net

系統號:

O-009818

慶祝與波蘭學術交流,國圖傳布古典講座與數位加值成果協議

慶祝與波蘭學術交流,國圖傳布古典講座與數位加值成果協議

標題:

慶祝與波蘭學術交流,國圖傳布古典講座與數位加值成果協議

內容簡介:

為推廣國際學術交流,彰顯臺灣研究成果,國家圖書館於波蘭亞捷隆大學(Jagiellonian University)設置「臺灣漢學資源中心」屆滿周年,雙方及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於本年5月18日至19日舉辦Jagiellonian Window on China(亞捷隆中國之窗)學術研討會。5月18日由本館曾淑賢館長擔任開幕演講,講題為:文化及知識資產的數位策展—國家圖書館近年來的成果(Digital Curation for Cultural and Intellectual Assets—Recent Efforts of the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活動另由國圖安排臺灣漢學講座,邀請嚴志雄教授,主講:吳偉業〈琵琶行〉中之哀悼亡明與自我懺悔(Wu Weiye's (1609-1672) "Song of the Lute": A Mourning Song for the Fallen Country)。

國家圖書館自2012年起於海外設立「臺灣漢學資源中心」,選擇國外重點大學或研究機構設置,加強與各國漢學研究單位合作,推動海內外漢學學術交流,傳布臺灣漢學學術成果,共同建置全球漢學研究資源與訊息平臺。亞捷隆大學與臺灣各界一向有相當密切的合作關係,同時也是國家圖書館在海外設置「臺灣漢學資源中心」的合作單位之一。

亞捷隆大學語言學院Elzbieta Gorska院長及東方研究所Tomasz Majtczak副所長致詞時均對於國圖在亞大設置臺灣漢學資源中心作為學術文化交流平臺表示非常感謝,也高度肯定國圖贈與古籍復刻書和臺灣優質出版品對該校師生在研究學習上的助益。

本次學術研討會中曾淑賢館長演講內容,除介紹國家圖書館重要的古籍館藏特色和數位服務、國際合作掃描中文古籍、數位典藏和書目資源分享外,並介紹近年來持續推動包括「當代名人手稿典藏系統」等各項重要數位典藏、虛實互動之數位文創與數位教育成果,展現圖書館如何利用典藏、開放、數位化達到服務學術研究與提供社會大眾優質數位內容。另外,也分享有關推動1911-1949臺灣出版中文舊籍掃描和「百人千書」學術著作授權計畫,以及華文電子書資料庫之規劃理念。

臺灣漢學講座本次邀請之主講人嚴志雄教授為美國耶魯大學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暨中國古典詩學研究中心主任。嚴教授與臺灣學術界往來相當密切,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並於2014年獲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科技部「傑出研究獎」等多項學術獎項。嚴志雄教授於明清文學研究領域頗富盛名,本次講座則藉明末清初詩人吳偉業(梅村,1609-1672)之作品〈琵琶行〉,講述明末遺民如何藉著文學作品,反省晚明士人與社會文化與亡國之間的關聯性。嚴志雄教授並於演講中透過精彩圖片和琵琶彈奏、牡丹亭戲曲演出影片之播放,增進與會者對演講主題的了解和對於古典文學的欣賞。嚴志雄教授於本次講座之選題及旨趣,亦呼應波蘭在二戰以前充滿戰火與磨難的歷史經驗,深得現場聽眾的之佳評。演講之後的討論時間,亦有許多來賓踴躍發言與嚴志雄教授互動。

波蘭亞捷隆大學本次「臺灣漢學資源中心」週年活動不僅呈現國家圖書館於海外設立「臺灣漢學資源中心」之成果,對於與波蘭和世界各國漢學研究單位合作,推動海內外漢學學術交流,傳布臺灣漢學學術成果,共同建置全球漢學研究資源與訊息平臺等方面,也有相當顯著的加強與深化之成效。

照片說明:曾淑賢館長於亞捷隆中國之窗學術研討會擔任開幕演講。

系統號:

O-009641

【徵才】中研院文哲所徵聘專任助研究員

標題:

【徵才】中研院文哲所徵聘專任助研究員

時間:

2017年8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職缺:本所編制內助研究員1名

二、資格:具有博士學位者

三、專業領域:經學史、易經、三禮

四、應備資料:各一式六份(含學術著作)
(一)詳細履歷
(二)博士學位證書影本(有教師資格證書者請加附影本)
(三)未來三年研究計畫
(四)歷年學術著作目錄
(五)重要學術著作(1-3種,含學位論文),以外文撰寫者,請附中文摘要。

五、受理方式:請於2017年8月31日前,備齊上述資料,寄至臺北市南港區(115)研究院路二段128號,中研院文哲所秘書室收,洽詢電話:02-27895713,黃先生;E-mail: hopperan@sinica.edu.tw

系統號:

O-009530

【徵才】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暨研究所徵求教師

標題:

【徵才】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暨研究所徵求教師

時間:

2017年6月15日截止

內容簡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暨研究所誠徵助理教授、副教授或教授級專任教師壹名

申請資格:
1.具有國內外大學語言學、應用語言學﹑語言教育、二語教學或相關科系博士學位,且專長領域以語言測驗與評量或華語文教材教法為優先。
2.具有實際對外華語教學經驗者佳。

申請資料:
1.申請信函及個人學術生涯規劃。
2.履歷一份。
3.博士學位證書影本或在到任三個月前能取得博士學位之證明。
4.近兩年內取得博士學位者請附上研究所成績單。
5.可開設研究所課程之授課大綱乙份。
6.二至三位推薦人之聯絡資料。
7.其他有助於申請之資料與證明(如外語能力證明、實際華語教學資歷證明…)。

預計到任時間:2018年2月1日。
申請收件及審查時間:即日起至2017年6月15日止。
申請資料寄送地址:請將申請資料逕寄
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暨研究所
系主任

申請表(基本資料及著作目錄)請同時E-mail至tcsl@ntnu.edu.tw。(主旨請註明:應徵專任教師_姓名)
聯絡電話:(02)7734-5186
電郵:王雪妮助教xwang@ntnu.edu.tw
網址:http://www.tcsl.ntnu.edu.tw
申請時亦請至本校徵才系統線上登錄:http://pms.itc.ntnu.edu.tw/HireApp/

本校徵才流程依本校教師評審辦法規定須先經核定員額,故本次徵才尚需俟本校核給教師員額後,始能依核定人數擇優聘之。

系統號:

O-009529

【徵才】政治大學歷史系徵專任教師

標題:

【徵才】政治大學歷史系徵專任教師

時間:

2017年8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名額:1名

二、專長領域:近現代史

三、資格:具歷史或相關系所博士學位者(以通華語為原則,並依本校要求,須每學期以英語授課至少一門,並於6-8年內限期升等)
四、申請文件:1.博士學位證(明)書及學經歷證明書(持國外學歷者,須向我國駐外館處學歷認證。)
2.博、碩士論文及相關著作一式二份
3.博、碩士班成績單(已有教師證書者得免附)(持國外學歷者,須向我國駐外館處學歷認證。)
4.教師證書(尚未取得教師證書者免附,已領有教師證書者,應於應徵截止日前5年內,獲得科技部計畫,或發表經審查並正式出版之論文合計2項,或經審查正式出版,並檢附審查及公開發行證明專門著作1本。)
5.簡歷
6.著作目錄
7.研究計畫
8.擬開設課程及綱要(至少包含一門英語授課科目的英文課綱)
9.代表作之中文摘要
10.不具博士學位但已獲教授資格者應另附相關學術論文、教授證書影本及相關著作

五、聯絡地址:116
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電話:02-29393091轉62351張曉寧助教
電郵:history@nccu.edu.tw

六、截止日期:2017年8月31日前,郵戳為憑

※進入第二階段甄選者,參加面試、演講之旅費請自理

系統號:

O-009788

【徵才】政治大學臺灣文學所徵聘教師

標題:

【徵才】政治大學臺灣文學所徵聘教師

時間:

2017年7月10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徵聘名額:助理教授以上專任教師1名。

二、起聘日期:預計2018年2月1日起。

三、應徵資格:已取得教育部審定助理教授以上證書,或具國內外博士學位者。
1. 尚未領有教師證書者,將依教育部「專科以上學校教師資格審定辦法」之規定,辦理教師資格審查。
2. 已獲有教育部審定頒給之教師證書者,得按教師證書之等級聘任,且於應徵截止日前5年內(2012年7月10日起至2017年7月9日止),應獲得科技部計畫、經審查並正式出版之論文等項目合計至少2件;或經審查正式出版,並檢附審查及公開發行證明專門著作1本。

四、專長領域:臺灣文學相關領域研究者。

五、應徵資料:
1. 個人基本資料表乙份。word電子檔請以電子郵件方式寄到tailit@nccu.edu.tw,並在郵件標題註明「應徵臺文所教師資料表_姓名OOO」。
2. 最高學歷證書乙份(請簽名)。
(1)持國外畢業證書者,須向我國駐外使領館、代表處、辦事處或其他經外交部授權機構(以下簡稱駐外館處)申請證明文件為真。
(2)如為新科博士,最遲須在面試前繳交博士學位證書影本。
3. 成績單影本乙份(請簽名)。
持國外學歷者,須向我國駐外使領館、代表處、辦事處或其他經外交部授權機構(以下簡稱駐外館處)申請證明文件為真。
4. 教師證書及現職聘書影本乙份(請簽名)
5. 博士論文及三千字中文摘要一式三份。
6. 歷年學術著作目錄一式三份(按發表年份由近至遠排序,請載明著作名稱、所屬學術領域、出版處或期刊名稱、出版時間等)。
7. 五年內(2012年7月10日起至2017年7月9日止)學術著作各一式三份(限與應徵專長相關之著作);外文著作需另附中文摘要三千字左右。
8. 具教學經驗者,請檢附教學綱要或相關資料。
9. 擬開設課程之授課綱要。

六、截止日期:2017年7月10日(一)前郵寄至「116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2段64號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收(請註明應徵專任教師)」(郵戳為憑)

七、初審通過者,將另行通知來所試教,旅費自理。

八、應徵資料恕不退件,如需索回,請附應徵文件相當之紙箱,以便寄送(寄送方式將以「收件人付費之快遞方式」送達)。

九、聯絡電話:(02)2938-7267吳慧玲小姐

系統號:

O-009664

【徵才】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徵聘專任教師

標題:

【徵才】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徵聘專任教師

時間:

2017年8月11日截止

內容簡介:

職位:專任助理教授(含)以上教師1名

資格:
一、具有國內外臺灣文學或相關領域之博士學位(須取得正式博士學位證書,應屆畢業者應於106年7月31日前通過口考)。
二、研究專業或學術專長:臺灣文學相關領域(以現代詩、臺灣與亞太文學關係研究、文學研究之創新應用為優先)。

工作內容:
一、開設研究所必選修課程、大學部通識。
二、開設臺灣研究學程課程(可英語授課者請註明)。
三、研究生論文指導。
四、協助本所相關業務。
五、其他悉依校方規定。

應徵資料:
一、博士學位證書影本4份。
二、最高學歷歷年成績單4份。
三、身分證正反面影本4份。
四、個人學經歷表4份(須填電話或傳真號碼或E-mail)。
五、歷年著作目錄4份(個人學經歷及歷年著作目錄表請至本所網頁下載http://www.gitl.ntu.edu.tw/)。
六、5年內代表作一式4份(1.學術專書一本或期刊論文兩篇,須是102年2月以後出版者2.近三年內取得博士學位者,得以博士論文為代表作3.中文著作,請附五百字以內提要;外文著作,請附五千字左右之中文概述及五百字以內中文提要。)
七、7年內參考著作各4份(至多5種,須是100年2月以後出版者,內容不得與代表作或博士論文重複)。
八、可開授課程之授課大綱一式4份。(含本所必修、選修及臺灣研究學程各一門)
九、曾任職於大專院校及研究機關者,請附教師證書及歷年聘書影本各4份,其他規定請至本所網頁「最新消息」欄查詢。

截止日期:
2017年8月11日下午五時以前(資料寄達日期),以掛號寄達(106)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辦公室收(封面務請註明應徵者姓名及「應徵臺文所教師」字樣)。逾期不予受理。

起聘日期:
預定2018年2月1日。

附註:
一、初步遴選通過者,本所將另行通知來所訪談(旅費自理),若未克參加,視同放棄應徵。
二、洽詢電話:02-33664780
傳真電話:02-33664778
聯絡人:趙詠萱 幹事
E-mail:ntugitl@ntu.edu.tw

系統號:

O-009686

【獎助】2017臺灣文學獎徵獎

標題:

【獎助】2017臺灣文學獎徵獎

時間:

2017年8月1日截止

內容簡介:

壹、宗旨:本獎旨在鼓勵文學創作,並甄選各類金典作品,激勵、活化文壇生態,以國家級機構,推動、彰顯臺灣文學經典,進而與世界文壇接軌。

貳、徵獎類別:
一、圖書類:包括1.長篇小說、2.新詩兩項。
二、創作類:包括1.劇本、2.臺語短篇小說、3.客語短篇小說、4.原住民漢語短篇小說四項。

參、參選者資格:具中華民國國籍者;參與原住民漢語短篇小說創作者,須具原住民族身分,並檢附證明文件。

肆、獎項/獎額
一、圖書類:
長篇小說金典獎,取一名,獎金新臺幣100萬元,獎座一座。
新詩金典獎,取一名,獎金新臺幣50萬元,獎座一座。
二、創作類:
劇本創作金典獎,取一名,獎金新臺幣30萬元,獎座一座。
臺語短篇小說創作金典獎,取一名,獎金新臺幣20萬元,獎座一座。
客語短篇小說創作金典獎,取一名,獎金新臺幣20萬元,獎座一座。
原住民漢語短篇小說創作金典獎,取一名,獎金新臺幣20萬元,獎座一座。

伍、參選作品具備條件
一、圖書類
(一)作品必須由本國出版社出版之作品,含自費出版,惟須有國家圖書館預行編目及國際書碼(ISBN),長篇小說:出版日期限2016年8月1日至2017年7月31日;新詩:出版日期限2015年8月1日至2017年7月31日。
(二)必須由一個作者完成,並以印刷形式呈現之華文或本土母語寫作之著作。
(三)參選者每人每項限投1部作品;進入決審者,贈予入圍證書一紙。本類獎項之獎金、獎座及證書皆歸著作者所有。
(四)長篇小說參選作品必須十萬字以上;新詩參選作品字數、行數不限,但須具有國家圖書館預行編目及國際書碼。

二、創作類
(一)、主題不限,惟劇本創作需是現代舞臺劇劇本,以華文或本土母語書寫,可上演90分鐘;臺語、客語及原住民漢語短篇小說創作字數限3,000~10,000字。
(二)、原住民漢語短篇小說創作,以華文為主,如以族語創作,請附華文對照。
(二)、參選者每人每類限投1篇作品;進入決審者,贈予入圍證書一紙。
(三)、參選作品須未在任何地方以任何媒體形式(含網路)發表過之作品,且該作品不能同時參加其他徵文活動或文學補助申請案,若違反本項規定,將撤銷其得獎資格並追回獎金、獎座。

陸、收件
一、收件日期:
2017年5月25日至8月1日止,以郵戳為憑。
二、收件方式:
(一)、依照本館提供之各類報名表格及相關規範逐項填寫報名。
(二)、報名表格及徵獎簡章可至本館網頁http://www.nmtl.gov.tw下載。
(三)、郵件務必以掛號寄出,於信封上註明應徵「2017臺灣文學獎」,並註明「徵獎類別」。收件地址:「700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國立臺灣文學館公服組」。

三、繳交資料:
(一)、圖書類
參選作品一式10本;
申請表一式,內含報名表、聲明書及同意書各1份。
(二)、創作類
參選作品:劇本、臺語短篇小說、客語短篇小說及原住民漢語短篇小說一式10份。
申請表一式,內含報名表、聲明書及同意書各1份;
電子檔一份,請以Word格式及PDF檔格式儲存在光碟。
原住民漢語短篇小說創作者,須檢附戶籍謄本影本一份。

柒、評審作業分為初審、複審及決審。初審由本館就其格式、資格作初步審查。複審及決審由本館聘請專家學者、作家、評論人等組成評審委員會進行審查工作。評審委員之聘任細則,另參見「臺灣文學獎評審委員會設置要點」。

捌、其他注意事項
一、所有參選作品,一律不退回。
二、參選者所送作品格式有疑義時,由評審委員會合議認定之。如參選作品整體表現不如預期,經評審委員會決議後,該獎項得從缺或彈性調整。
三、為擴大文藝推廣成效,創作類之獲獎作品,參選者保有其著作人格權,其著作財產權需授權本館得以任何形式無償使用於各項非營利之研究、展示及推廣教育。
四、進入決審之圖書類參選作品,該出版社需在報章媒體上配合宣傳;另外,各類得獎者亦需配合本館進行相關推廣活動。
五、圖書類參選作品,一經得獎後,該圖書封面需加上由本館提供或出版社自行印製「本書榮獲2017臺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本書榮獲2017臺灣文學獎:新詩金典獎」等字樣之貼紙,俾利推廣宣傳。

玖、迴避原則
一、各類之評審委員擔任本獎評審委員期間,均不得參選。
二、評審過程,評審委員如遇自身參與編輯或出版之作品,應全程迴避該作品之討論與評審過程,以示公允。
三、本館館員不得參加本獎項之競選。

系統號:

O-009758

【獎助】2017年「余英時先生人文研究獎」

標題:

【獎助】2017年「余英時先生人文研究獎」

時間:

2017年7月1日起至8月31日止

內容簡介:

一、設置宗旨:
2014年首屆「唐獎」漢學獎得主余英時先生,鼓勵年輕學人投入人文研究的領域,為傳統文化的活化注入更新的生命力,依據財團法人唐獎教育基金會(以下簡稱「唐獎基金會」)章程第15條第9款獎勵研究補助規定,提撥款項,以五年為期(2015-2019),獎助人文研究之年輕學者撰寫專書或博士論文,並委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以下簡稱「史語所」)辦理。

二、獎助領域:
以漢學、人文學研究為主,包括歷史、文字、語言、考古、哲學、宗教、經學、文學與藝術等領域。

三、獎項及申請人資格:
(一)年輕學者撰寫專書
1.中華民國籍,年齡未逾45歲(本年度為民國61年7月1日以後出生者)。
2.於國內、外地區學術研究機構、或公私立大專院校任職之副研究員(含)、副教授(含)以下人文學者。

(二)博士候選人撰寫博士論文
1. 中華民國籍,就讀國內、外地區公私立大學人文學相關學系,已修完課程並取得博士候選人資格之研究生。

四、獎助方式:
(一)專書寫作獎:每年3名,每名新臺幣36萬元。
(二)博士論文寫作獎:每年3名,每名新臺幣24萬元。

五、申請時間:
2017年7月1日起至8月31日止。

六、申請辦法:
(一)請備妥下列資料:
1. 申請表〔請至史語所網站下載表格,網址:http://www2.ihp.sinica. edu.tw/〕
2. 專書或博士論文寫作計畫書
3. 履歷及著作目錄
4. 近五年已出版之代表作一種(1式3份)
5. 推薦信至少一封,由推薦人逕寄中研院行政大樓3樓3006室陳小姐收。〔博士候選人須有指導教授之推薦信〕
6. 博士候選人需另檢附博士班在學證明、博士候選人資格證明及碩士以上歷年成績單。
(二)請郵寄至「臺北市南港區(11529)研究院路2段128號 中央研究院行政大樓3樓3006室 陳小姐收」。(郵戳為憑)

七、審核程序:
史語所審議委員會根據每年申請人之專業背景,聘請相關領域之學者進行審查作業。審查委員若與申請人有親屬、合作研究關係或為博士論文指導者,應行迴避。

八、獎項公布時間:
獎助名單於當年度11月底以前,於唐獎基金會及史語所網站上公布,並另行通知頒獎時間及地點。

九、獲獎人權義:
(一)得獎以一次為限。
(二)獲獎人得自行運用獎助金。
(三)獲獎人應於獲獎隔年11月前提交執行報告予史語所。
(四)出版著作(或博士論文定稿)須註明獲此獎助,並送交2份予史語所。
(五)前述著作之著作權人為獲獎人,並同意唐獎基金會及史語所得用於展示及相關教育推廣。

本案聯絡人:陳靜芬
Tel: 02-2789-9483
email: yuysprize@asihp.net

系統號:

O-009528

【獎助】2017年臺灣史與海洋史博碩士論文出版徵件

標題:

【獎助】2017年臺灣史與海洋史博碩士論文出版徵件

時間:

2017年7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為延續曹永和院士對東亞海洋史、臺灣島史的學術研究與宣揚,財團法人曹永和文教基金會特舉辦「2017年臺灣史與海洋史博碩士論文獎助出版活動」,以鼓勵年輕學者從事相關研究。

一、申請資格:
於最近五年內,以臺灣史或海洋史為研究主題之國內外大學院校博碩士論文,申請截止日前已通過論文口試取得學位、未曾出版者,均得以申請。

二、申請時間:
5月1日至7月31日止。(以郵戳為憑)

三、申請辦法:
1. 申請人需檢具申請表、申請書,以及論文紙本3份。申請書應包含論文題目、論文摘要、問題意識、研究綱要、研究貢獻。
2. 郵寄地址: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2段128號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信封註明:「財團法人曹永和文教基金會‧106年臺灣史與海洋史博碩士論文獎助出版活動」。

四、詳細辦法,請參考官網。
如有任何問題,請聯絡曹永和文教基金會:
e-mail:cptsao@gmail.com
曹永和文教基金會網站:http://tsaoyungho.org.tw/

系統號:

O-009651

【獎助】2017第7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

標題:

【獎助】2017第7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

時間:

2017年8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設置宗旨
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以下簡稱「本基金」)為提倡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風氣、發掘優秀作家及作品、獎勵在文學方面有卓越貢獻者,並期使文學之美善能有效發揮其淨化社會人心之功能,特設「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

二、主辦單位: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
承辦單位: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評議委員會

三、組織:
(一)由主辦單位邀聘專家學者組成「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評議委員會」,敦請其中一位擔任主任委員,負責主持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評議事宜。
(二)委員會下設工作小組,承「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評議委員會」之命辦理各項行政業務。
(三)必要時得由「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評議委員會」聘請諮詢委員,協助遴選事宜。

四、獎項:本文學獎分貢獻獎與創作獎。
(一)貢獻獎:採主動遴選方式,並接受推薦。獎勵乙名在文學上有累積性、超越性成就者,同時包含文學之教育、評論、編輯、交流等相關領域。獎金100萬元,獎座乙座。
(二)創作獎
1、資格:海內外從事文學創作者,不限國籍、地域,凡以華(中)文書寫者皆有參選資格。

2、類別及獎金:
(1)歷史小說:10萬至15萬字,並檢附1200字內之小說內容摘要。取三名,首獎100萬元,貳獎80萬元,亝獎50萬元, 並各贈獎座乙座。
(2)報導文學:2萬至3萬字,取三名,首獎20萬元,貳獎15萬元,亝獎10萬元,並各贈獎座乙座。
(3)人間佛教散文:3千至5千字,取三名,佳作取五名。首獎10萬元,貳獎8萬元,亝獎6萬元,佳作每名各5萬元,並各贈獎牌乙面。
(4)人間禪詩:20行以內,取三名,佳作取五名。首獎6萬元、貳獎5萬元、亝獎4萬元,佳作各3萬元,並各贈獎牌乙面。

3、本獎創作獎單一文類凡獲獎2次(含)者,無論連續或不連續獲獎,獲獎後三年內不得報名同一文類徵選。

五、收件期間:2017年7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截止收件,逾時恕不受理。

六、評審方式
由本基金組織之評議委員會辦理貢獻獎之評議;創作獎之評審,分文類採初、複、決三審制,初審形式審查,由工作小組負責;複、決審由評議委員會聘請之委員會負責。作品未達水準,得由決審委員會議決某一獎項從缺。

七、公佈得獎名單:暫定2017年11月(得獎名單將公佈在主辦單位網站)。

八、贈獎典禮:暫定2017年12月(典禮日期將公佈在主辦單位網站)。

九、作品及報名之注意事項
(一)所有參選作品請自留底稿,一律不退稿。
(二)參選貢獻獎,請填寫附件一推薦表。
(三)參選創作獎,請填寫附件二報名表,並請注意下列事項:
1.參選作品必須未曾在任何書報、雜誌、網路發表。
2.作品請用標準A4紙張,電腦打字,橫式書寫。
3.請轉為繁體字,字型為新細明體或宋體,字體大小12級字。
4.繳交資料:報名表1份,作品列印5份,電子檔1份。
(1)報名表請具實詳填所有欄位,並請郵寄簽名之正本。
(2)請勿在參選作品(含歷史小說之摘要)上留下作者個人姓名及簡歷等相關資料。
(3)電子檔請e-mail、或燒錄光碟、或存於隨身碟,擇一方式寄達。
(四)揭曉後如發現有抄襲或模仿情事並經證實者,公佈名單並追回獎金及獎座。
(五)主辦單位擁有得獎作品之發表權及轉載權,發表或出版時不另支稿酬或版稅,細則請詳閱報名表。
(六)獎金須依中華民國稅法扣稅,由主辦單位先行代為扣除應繳稅額後
註1:得獎者須依中華民國所得稅法規定繳納稅金,競技競賽機會中獎給付。獎金或給與按給付全額扣取百分之十。非中華民國境內居住之個人競技競賽機會中獎獎金或給與按給付全額扣取百分之二十。
註2:中華民國境內居住之創作獎得獎者,獎金須依所得稅法第4條第1項第23款稿費規定扣取二代健保費。
(七)寄件地址:11087臺北市松隆路327號10樓。請於信封上註明參加「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
E-mail:purelandshw2011@gmail.com
(八)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訂並公告於「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網站www.vmhytrust.org.tw。

系統號:

O-009527

【獎助】2017臺灣文學傑出博碩士論文獎

標題:

【獎助】2017臺灣文學傑出博碩士論文獎

時間:

2017年7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為鼓勵臺灣文學研究風氣,國立臺灣文學館於2014年公告「臺灣文學傑出博碩士論文獎作業要點」,針對優秀論文提供獎金,額度為全國相關博碩士論文獎項中最高者,博士論文8萬元,碩士論文5萬元,歡迎具有中華民國國籍,且為教育部立案之公私立大學校院畢業之博碩士,以臺灣文學為主題之學位論文提出申請,今(2017)年度申請期間為7月1日起至7月31日止。

臺文館廖振富館長表示,這項作業要點是從行之多年的補助論文撰寫計畫轉型,也是館方徵詢各界意見、取得共識後所作的努力,希望藉此更能鼓勵國內致力臺灣文學研究的博碩士生完成拔尖論文,並有助其繼續升學或就業。獎助名額每年以博士2名、碩士5名為原則,並得增列佳作若干名,致贈獎狀乙紙。除了高額獎金之外,獲獎者將由館方安排於「全國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接受頒獎及發表論文創見。

根據「臺灣文學傑出博碩士論文獎作業要點」,提出申請之博、碩士論文必須以申請期限截止日(7月31日)前2年內完成者為限,範疇包括古典文學、現代詩、散文、小說、戲劇、兒童文學、報導文學、民間文學、文學史、文學批評、文化研究、文學與電影、文學與媒體等與臺灣文學相關主題。

系統號:

O-009526

【獎助】臺灣哲學學會2017年南海碩士論文獎論文甄選

標題:

【獎助】臺灣哲學學會2017年南海碩士論文獎論文甄選

時間:

2017年8月10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參加資格:
(一)凡於2014年8月1日起至2017年7月31日止自中華民國國內已立案大學之碩士班畢業,並取得證書者,得參加本屆碩士畢業論文甄選。
(二)不限哲學研究所之畢業生,惟論文應具哲學性。

二、參加辦法:
請於截止日期2017年8月10日(四)以前,將碩士畢業論文全文紙本兩份,並檢附該論文之碩士學位畢業證書影本乙份,於背面填載聯絡電話與電郵後,郵遞至:
407-04臺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四段1727號東海大學哲學系
臺哲會執行秘書 李蕙容 收
並請將碩士論文電子檔全文寄至:tpa.staff1@gmail.com

三、獎勵方式:
(一)依評選結果分別授以傑出獎(獎金貳萬元)、優秀獎(獎金壹萬伍仟元)及佳作獎(獎金壹萬元)。
(二)頒發中英文獎狀,並於本會網站上公佈獲獎名單。
(三)獲獎者應接受本會安排,於當年度臺哲會學術研討會上發表論文。

備註:
(一)本獎獎金係由「南海文教基金會」授予,獎狀頒發及評選等則由臺灣哲學學會另組評審委員會綜理之。
(二)聯絡請洽臺灣哲學學會執行秘書 李蕙容(電郵:tpa.staff1@gmail.com)。

系統號:

O-009597

【獎助】臺灣哲學學會「紀念蔣年豐教授哲學博士論文獎」論文甄選

標題:

【獎助】臺灣哲學學會「紀念蔣年豐教授哲學博士論文獎」論文甄選

時間:

2017年8月10日截止

內容簡介:

蔣年豐教授(1955-1996)生前熱愛家邦,獻身哲學,不幸英年早逝。蔣教授親友秉其遺志,特籌款設置「紀念蔣年豐教授傑出博士論文獎」,思求回饋鄉土,促進哲學發展。臺灣哲學學會接受蔣教授親友委託,特設置委員會,處理相關事宜,並制定給獎辦法。

一、參加資格:
(一)凡於2014年8月1日起至2017年7月31日止,自中華民國國內已立案大學之博士班畢業,取得證書並具有中華民國國籍者。
(二)不限哲學研究所之畢業生,惟論文應具哲學性。

二、參加辦法:
請於截止日期2017年8月10日(四)以前,將博士畢業論文全文紙本兩份,並檢附該論文之博士學位畢業證書影本乙份,於背面填載聯絡電話與電郵後,郵遞至:
407-04臺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四段1727號東海大學哲學系
臺哲會執行秘書 李蕙容 收
並請將博士論文電子檔全文寄至 tpa.staff1@gmail.com

三、獎勵方式:
(一)獎項名額共設置兩名,將依評選結果各頒授傑出獎獎金新臺幣貳萬伍仟元整、優秀獎獎金貳萬元整,及中、英文獎狀各乙紙,並於本會網站上公佈獲獎名單。
(二)獲獎者應接受本會安排,於當年度學術研討會上發表論文。

四、備註:
本獎獎金係由「蔣年豐教授基金會」授予,獎狀頒發及評選等則由臺灣哲學學會另組評審委員會綜理之。

聯絡請洽臺灣哲學學會執行秘書李蕙容(電郵:tpa.staff1@gmail.com)。

系統號:

O-009648

【獎助】胡適紀念館2017年度「胡適暨自由主義研究」獎學金

標題:

【獎助】胡適紀念館2017年度「胡適暨自由主義研究」獎學金

時間:

2017年7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以下簡稱本館)為鼓勵國內碩、博士學生研究胡適,培養以胡適暨自由主義為研究主題之學術人才,設置「胡適暨自由主義研究」獎學金,自2012年起,獎勵5年。目前已獎勵3年。歡迎資格符合者申請。

※有意申請此獎學金者,可至相關網址下載申請要點及申請表。

系統號:

O-009525

【徵稿】《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25期「臺灣文學裡的感官與情色」專題徵稿

標題:

【徵稿】《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25期「臺灣文學裡的感官與情色」專題徵稿

時間:

2017年6月30日截止

內容簡介:

在臺灣文學的文本中不乏描繪人之感官與情色者,本專題將以「臺灣文學裡的感官與情色」為專題,徵稿主題為:

1. 同志文學與情慾文化
2. 文學裡的身體與社會
3. 日常感官與都市記憶
4. 文學的性、慾望與壓抑
5. 文學的性別政治與情色實踐
6. 文學的性象徵、禁忌與暴力
7. 文學的視覺技術與觀看之道
8. 文學的感官教育與文化論述
9. 文學行旅的享樂與感官經驗
10. 文學的感官媒介與經驗結構

並擬訂以下關鍵詞提供有意投稿者參考,敬請踴躍投稿:性別與性意識、男性氣概/陰性特質、身體的記憶/技藝、從小本到航空版、愛情青紅燈、國族與性、宗教與性、殖民地ero guro nansensu、民間文學中的感官與情色、罵話、藝妓、妓女、性啟蒙與成長小說、黑貓與黑狗、國家性管制、現代/性、慾望、同志、跨性別、生化人/跨物種感官與情色、BL(Boy Love)與腐女。

投稿須知及資料表,請至相關網址下載:http://journal.nmtl.gov.tw/opencms/nmtl_search/contribute.html

系統號:

O-009524

【徵稿】《記錄聲音的歷史》第8期開始徵稿

標題:

【徵稿】《記錄聲音的歷史》第8期開始徵稿

時間:

2017年6月15日截止

內容簡介:

臺灣口述歷史學會會刊《記錄聲音的歷史》第八期開始徵稿,2017年6月15日截稿,歡迎投稿口述歷史作品,作者不限本會會員,歡迎將徵稿啟事轉寄給有在從事口述歷史訪談的個人或團體。

一、《記錄聲音的歷史》(原名《臺灣口述歷史學會會刊》),為臺灣口述歷史學會出版之刊物,第七期開始,除報導本會動態,改以刊載口述歷史訪問紀錄為主,並收錄口述歷史學界相關資訊。
二、訪問紀錄文稿長度以不超過3萬字為原則。
三、文稿請參照中央研究院近史所與臺史所相關出版品格式撰寫。
四、本刊原則上不支付稿費,對來稿有刪改權;一經採用出版,致贈本刊若干本。
五、來稿請於2017年6月15日前,寄WORD檔至學會電子信箱;如有圖片,請提供JPEG檔並附上圖說:ohorgtw@gmail.com。

臺灣口述歷史學會秘書林東璟敬啟
通訊地址:115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聯絡電話:+886-2-27824166轉383

系統號:

O-009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