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灣宗教學會2017年會——「臺灣宗教的跨界、對話與融合」學術研討會

標題:

臺灣宗教學會2017年會——「臺灣宗教的跨界、對話與融合」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7年6月30日至7月1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政治大學綜合大樓(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主辦單位:

臺灣宗教學會、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魚籃文化有限公司

聯絡人:

Tel: (02)2938-7730

內容簡介:

6月30日
9:30-10:50
►北棟3樓270304
【宗教融合的思想、儀式與理論(1)】
主持人:莊雅棠(長榮大學神學院)
一貫道「一以貫之」之思想管窺(謝居憲,一貫道崇德學院)
蓮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師「援儒入佛」之實修研究(張曉芬,國立陸軍專校)
從法教三獻禮看儒釋道儀式的融合(吳永猛,國立空中大學)

►3樓演講廳
【宗教對世俗領域的參與(1)】
主持人:張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宗教團體土地與建物問題之政府治理(吳惠巧,銘傳大學國際教育兼管理科學基金會)
多元、跨宗教與融合:祭解儀式的比較研究(張家麟,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
新港媽祖遶境及其組織的分析(蔡秀菁,臺北城市科技大學)

11:00-12:20
►北棟3樓270304
【宗教融合的思想、儀式與理論(2)】
主持人:吳永猛(國立空中大學)
神導殊途,萬法同歸──談宗教之相異到歸一的神學觀(周贇,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禮文化研究所)
現存南宋金元時期《悟真篇》註本分析與「悟真學」的提出與定義(段致成,國立臺北商業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A Comparative Inquiry into the Respective Divine Communication Methods of Jesus and of Socrates(羅月美,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

►3樓演講廳
【改宗、游離與身分認同的轉變】
主持人:釋永東(佛光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全球化衝擊下臺灣基督教婦女角色轉換之初探(蔡維民,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
對話與重構:劉生容抽象作品中的跨越性(蔡秀卿,淡江大學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
異地的伊斯蘭法實踐困惑:臺灣印尼穆斯林女工的宗教釋令(fatawa)初探(邱炫元,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

14:30-15:50
►北棟3樓270304
【宗教融合的思想、儀式與理論(3)】
主持人:釋昭慧(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
臺灣宗教團體之間的容忍:以七號公園事件與回教公墓事件為例(賀孟琳,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明清穆斯林漢文著述中的佛教觀──以王岱輿《正教真詮》為例(高磊,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Introspective Religious Dialogue in Spiritual Writings: Case studies of spiritual healing in Taiwan(吳青泰,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所)

►3樓演講廳
【宗教傳播與宗教教育(1)】
主持人: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所)
一貫道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研究:以龍門山書院為例(楊雁智,一貫道崇德學院)
從宗教語言的使用現象看一貫道的傳播與發展(劉怡君,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所)
塑造福音景觀:當代中國的福音歌手、選秀讚美詩與廣場歌隊(徐頌贊,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16:00-17:20
►北棟3樓270304
【全球時空脈絡下的宗教移動(1)】
主持人:高晨揚(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金門民間信俗的時空移轉:以新竹市樹林頭庄為研究核心(林鍵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研究所)
風下之鄉的奢華:探討一貫道海外傳播的影響與挑戰──以東馬沙巴根地咬族群現象為例(林佩環,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3樓演講廳
【宗教對世俗領域的參與(2)】
主持人:待定
不能說的秘密:降妖驅魔「跳鍾馗」!(侯金全,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The United Organiz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Bhikkhunis in Taiwan (A Case Study on the Chinese Buddhist Bhikkhuni Association)(釋大昱,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入境與出境──臺灣戒嚴時期受迫宗教的因與果(王博賢,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系統號:

C-009750

「日本江戶時代《論語》學之研究」研討會

「日本江戶時代《論語》學之研究」研討會

標題:

「日本江戶時代《論語》學之研究」研討會

時間:

2017年6月10日(週六)

地點:

中央研究院文哲所2樓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聯絡人:

Tel: +886-2-2652-5013;E-mail: teal11.sinica@gmail.com

內容簡介:

9:10-10:40
主持人:蔣秋華(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
帆足萬裡《論語標註》的解經特色(工藤卓司,致理科技大學應用日語系副教授)
中井履軒的《論語》解釋(田世民,淡江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副教授)
從荻生徂徠《論語徴》到太宰春臺《論語古訓》及《論語古訓外傳》:古文辭學派受容《論語》的形態(李基原,韓國江原大學人文系教授)

11:00-12:30
主持人:金培懿(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荻生徂徠對〈子罕〉篇首章引發的詮釋爭議(張崑將,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
日本陽明學者的《論語》詮釋:以林良齋《論語學徵》為中心(鍋島亞朱華,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林鵞峰的《論語》詮釋:以《論語集注私考》為中心(關雅泉,北海道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生)

14:00-15:30
主持人:楊晉龍(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江戶時代的《論語》校勘與俗字研究(金原泰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應用研究所助理教授)
安井息軒《論語集說》與服部宇之吉〈標注〉之間的齟齬:以松本豐多《四書辨妄》為線索(青山大介,南榮技術學院應用日語系助理教授)
荻生徂徠《論語徴》中所見《詩經》觀(張文朝,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助研究員)

15:50-17:20
主持人:蔡長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
太宰春臺與徂徠學的重構:「聖人之道」與其日本批判(藍弘嶽,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荻生徂徠的「仁」觀:以《論語徵》為探討中心(藤井倫明,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副教授)
中井竹山《非徵》的徂徠學批判及其意義試探(陳威瑨,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系統號:

C-009623

文化資產:傳統與現代的對話——2013臺英臺灣研究學術研討會

文化資產:傳統與現代的對話——2013臺英臺灣研究學術研討會

標題:

文化資產:傳統與現代的對話——2013臺英臺灣研究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3年7月8至11日(週一至週三)

地點:

倫敦政經學院(Houghton Street, London WC2A 2AE, UK)

主辦單位:

臺灣大學臺文所、倫敦政經學院臺灣研究中心

聯絡人:

E-mail: ntugitl@ntu.edu.tw

內容簡介:

一、主題說明:
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公布《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所謂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表演藝術;社會風俗、禮儀、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以及傳統的手工藝技能。因應這樣的世界潮流,本次會議提出文化資產(Culture Heritage)的概念,召集各方意見,共同討論文化資產從古代到現代的傳承歷史、在文學以及各種藝術中再現的情況,以及未來可能的發展。

文化資產或稱文化遺產,泛指一個民族或團體長期擁有的民俗信仰、節日習俗、口傳文學以及音樂、舞蹈、戲劇等表演藝術,這些資產的起源與流變,過去、現在與未來,如何保護與發揚,都是人類共通的經驗與必須共同思考的問題。以臺灣來說,豐富的傳統禮俗、民間習俗、民間文學、民間工藝、表演藝術等,都有其傳承的源流、興盛的歷史,以及面臨現代化轉型的問題。這些問題,經由民間自己提出的維護與改造模式,締造了嶄新的民間文化,譬如媽祖信仰,今天已形成多采多姿的文創活動;又如布袋戲、歌仔戲,在傳統的技藝之外,加上現代劇場、當代社會文化的影響,已經衍生新型的表演藝術和劇本作品。而文人作家對於文化資產的關懷,也表現在他的言論或作品當中。值得注意的是,文學、藝術對於傳統禮俗、民間文化的再現,不僅是記錄保存而已,更含有創作者對於身分認同、歷史記憶、族群文化、地方文化的省思與建言。這類作品,從日治時期的文學到戰後,以迄當代文學,譬如賴和、呂赫若、黃春明、阿盛等作家,都有不少相關作品引起討論;又如當代電影《忠仔》、《陣頭》等,也都提供對傳統文化資產的思考。

2013年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公布後的10年,從上文的敘述,可以看到臺灣對於文化資產的維護和創新,具有相當寶貴的經驗和成果。因此本次會議將以臺灣的文化資產為主題,邀請臺灣、英國、愛爾蘭等國的學者與研究生共同參與,藉由臺灣本地與境外觀點的互相參照,深入思考這個議題,以期激發學術研究的火花,促進國際學術交流,共同提升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的成果。

二、徵稿子題:
1.從「現代性」論文化資產在臺灣文學中的再現與反思
2.從政策、現象或田野實例探討當代臺灣文化資產的傳承與創新
3.從文學、影像、表演藝術中探討文化資產與身分認同、歷史記憶之關聯
4.從文學、影像、表演藝術中探討文化資產與族群文化、地方文化之關聯
5.從比較觀點論臺灣與他國文化資產之相關問題

三、會議日期與形式
1.2013年7月8-11日。
2.採研討會形式,含論文發表、特約討論及綜和討論。會議語言為中、英文,論文發表人須用英文口頭報告論文內容(20分鐘)。

四、投稿須知及截稿日期:
1.本所博、碩士班在學之研究生,有意投稿者請就會議主題與子題,撰寫中文論文全文(10000-15000字)、中文摘要(500字)與關鍵字(5個)、英文摘要(200字)與關鍵字(5個)及英文報告講稿(4-6頁),投稿甄選。
2.4月23日之前,繳交報名表、中文論文綱要(3000字以上)或全文、中文摘要與關鍵字、英文摘要與關鍵字。
3.預定4月29日公布錄取名單,錄取者須在5月26日之前繳交中文論文全文,並在5月26日前,向國科會或其他單位送件申請研究生出國開會經費補助(詳細規定請自行確認)。
4.錄取者須在6月中下旬前繳交英文口頭報告論文稿。並須參加行前研習會,日期另訂。

五、名額及費用:
1.名額:3-4名。
2.費用:錄取者須先向國科會或其他單位申請出國經費補助;本所補助會務費及註冊費,其餘則限額補助,詳洽趙詠萱助教。

六、投稿方式:
請下載附件報名表並填妥所需資料,於4月23日之前以電子郵件寄至本所信箱ntugitl@ntu.edu.tw,主旨注明:投稿2013臺英研討會。

系統號:

C-010024

第二屆「東西方哲學之宗教向度」圓桌學術研討會:從神聖嚴說到經典詮釋

標題:

第二屆「東西方哲學之宗教向度」圓桌學術研討會:從神聖嚴說到經典詮釋

時間:

2017年6月23日(週五)8:40-17:45

地點:

中央大學文學二館224大講堂(桃園市中壢區中大路300號)

主辦單位: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人文研究中心/詮釋學與文化際哲學研究室、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中心

內容簡介:

【主題演講】
Doing Philosophy Religiously ‐ Christian PhilosoPphers in Taiwan(陳文團)

9:45-10:30
精神,辯證法與詮釋學:宗教改革之歐陸哲學效應歷史(陸敬忠)
主持人:張旺山
評論人:曾慶豹

10:40-11:25
解消所有矛盾的「絕對者」——海德格存有論的宗教哲學溯源(II):庫撒努思的上帝觀(孫雲平)
主持人:林遠澤
評論人:汪文聖

11:35-12:20
論象徵的勾勒形構與宗教的向度——呂格爾詮釋學視野下的敘事之虹與敘事認同(黃筱慧)
主持人:黃文宏
評論人:張名揚

14:00-14:45
《論語》「仁」觀念中的演繹思維與演繹者之分析(黃信二)
主持人:陳振崑
評論人:黃崇修

14:55-15:45
以《淮南子》的修養論與政治實踐(林明照)
主持人:郭朝順
評論人:陳佩君

15:55-16:40
朱熹論感通與感應(林維傑)
主持人:蔡家和
評論人:陳振崑

系統號:

C-009673

臺灣文學英譯出版研討會——《臺灣文學英譯叢刊》二十週年慶

標題:

臺灣文學英譯出版研討會——《臺灣文學英譯叢刊》二十週年慶

時間:

2017年7月1日(週六)

地點:

臺灣大學文學院2樓會議室(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聯絡人:

Tel: 02-33664780;E-mail: ntugitl@ntu.edu.tw

內容簡介:

9:15-10:15
【專題演講】
臺灣文學的主體性和《英譯叢刊》回顧(杜國清,美國聖塔芭芭拉加州大學教授)
主持人:王泰升(臺大出版中心主任)

10:40-12:00
主持人:江寶釵(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與臺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合聘教授兼所長)
臺灣文學形象與主體性:從杜國清的臺灣文學史觀到《臺灣文學英譯叢刊》(陳榮彬,國立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專案計畫助理教授)
國立臺灣文學館推動臺灣文學英譯之成果及與《臺灣文學英譯叢刊》之比較(陳慕真,國立臺灣文學館研究典藏組助理研究員)
英譯臺灣文學場域的生成:文學選集(張淑彩,文化大學英國語文學系、東吳大學語言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臺灣文學英譯叢刊》中的戲劇與女性議題潛力(鄭芳婷,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13:00-14:20
主持人:林芳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教授)
二十年來《臺灣文學英譯叢刊》散文選譯範圍及其意義(邱比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博士班)
重層「番譯」——以《臺灣文學英譯叢刊》夏曼.藍波安的選譯作品為例(劉威廷,淡江大學英美語言文化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詩越/界:語言.主體.典律——以陶忘機於《臺灣文學英譯叢刊》所刊載之現代詩譯作為觀察中心(涂書瑋,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班)
臺語/詩歌的翻譯與領會——從陳清忠與《臺灣文學英譯叢刊》相關譯作談起(鄧慧恩,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14:30-15:50
主持人:李育霖(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臺灣文學英譯叢刊》文中的賴和與洪建昭筆下的賴和之對比(石岱崙,國立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副教授)
英語國家中日治時期臺灣文學作為第三世界文學的可能鏈結(高嘉勵,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世界文學中的臺灣文學:區域研究與普世主義之間(林祈佑,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班)
海外「美臺團」與戰後臺灣文學史發展(張俐璇,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16:10-17:20
【座談會:從《臺灣文學英譯叢刊》談臺灣文學的英譯】
主持人:劉亮雅(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與臺灣文學研究所合聘教授)
與談人:羅德仁(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副教授)、張嘉如(紐約市立大學布魯克林學院現代語言文學系教授)、李根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教授)、吳玫瑛(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副教授)



系統號:

C-009733

「世界史中的中華婦女」學術研討會

「世界史中的中華婦女」學術研討會

標題:

「世界史中的中華婦女」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7年7月11至14日(週二至週四)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史所(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近史所

聯絡人:

林秀娟,Tel: 886-2-27898202;E-mail: schuan@gate.sinica.edu.tw

內容簡介:

最近20多年來,中國婦女史研究有了很大的突破,從「父權壓迫」到「女性自主」,從「她的故事」到「性別建構」,中國婦女在歷史上的身影愈來愈清晰,她們所發出的也不再限於幽微的「無聲之聲」。不過正當婦女史的知識積累日益豐富而細緻,我們發現到,中國婦女史研究也出現相當的侷限性,特別是承襲著「中國」的框架。近代中國的女權發展無可避免地捲入民族國家的形成過程,也因此探討近代中國婦女史幾乎不可能繞過國族主義。然而,國家是否為婦女史研究的最重要關鍵?我們是否可能像十多年前杜贊奇(Prasenjit Duara)所提議的,「把婦女史從民族國家拯救出來」?

基於這樣的思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將於2017年7月11-14日召開「世界史中的中華婦女」國際學術研討會。以「中華婦女」為主題,即希望超越民族國家的界線來研究中國(包括華裔)婦女史,一方面把中華婦女放在世界歷史的舞臺上重新審視,例如:她們對「域外」的想像、書寫及經歷,她們與外國人之間的互動和理解(或誤解),中國與外國婦女的經驗異同比較等。另一方面,吾人正身處於「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地球村裡,許多區域性的政治動亂、經濟危機、環境變遷其實都是全球議題。不論我們是否同意「全球化」的命題,「全球性鏈結」儼然是認識區域文化的一把鑰匙。這種全球性鏈結與中華婦女有何關係?全球性的視野對於中國婦女史研究提供什麼樣的新觀點與洞見?至於時間跨度上,本次會議上溯古代,下至1970年代,意在提供長時段(longue durée)研究的對話機會。換言之,本次會議將從跨地域及跨時代的角度,重探中華婦女的歷史。

與會學者交通費請自理,大會將提供與會學者(大臺北地區以外)5天住宿,從2017年7月10日入住,15日退房。與會學者若擬延長停留時間,大會可以協助訂房,但須自行負擔費用。

摘要繳交日期:即日起至2016年5月31日
評選結果公告日:2016年6月30日

系統號:

C-009674

中研院臺史所2016年度訪問學員暨博士候選人成果發表

標題:

中研院臺史所2016年度訪問學員暨博士候選人成果發表

時間:

2017年7月18日(週二)

地點:

中央研究院臺史所802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臺史所

內容簡介:

總主持人:謝國興(中央研究院臺史所研究員兼所長)

14:00-14:30
總體戰與準戰時體制下學生青年的社會角色(1950s-1960s)(郭楠暘,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生)
與談人:林文凱(中央研究院臺史所副研究員)

14:30-15:00
近代臺灣人在泰國的政經活動與網絡(1895-1947)(謝濬澤,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生)
與談人:林玉茹(中央研究院臺史所研究員)

15:00-15:30
日治時期臺灣地方行政制度變遷及其運作(1895-1920)(李鎧揚,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與談人:鍾淑敏(中央研究院臺史所副研究員)

15:30-16:00
Science, Snakes and the Tropics: Japanese Colonialism in Taiwan, 1895-1945(巫潔濡,紐約州立大學賓漢頓分校歷史系博士候選人)
與談人:劉士永(中央研究院臺史所研究員)

16:00-16:40
綜合座談

系統號:

C-009826

2017年臺灣原住民族兒童文學研討會:族語文字化與原住民族兒童文學的多元意識

標題:

2017年臺灣原住民族兒童文學研討會:族語文字化與原住民族兒童文學的多元意識

時間:

2017年9月8日至9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臺東大學臺東校區教學大樓視聽教室A(臺東市中華路段684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東大學

聯絡人:

Tel: (089)335149;E-mail: risenttu@gmail.com

內容簡介:

一、徵稿主題:
(一)原住民族兒童文學的作品類型與語言符號。
(二)原住民族兒童文學的作家與作品。
(三)原住民族兒童文學與文化傳承。
(四)原住民族兒童文學中的世界觀。
(五)原住民族兒童文學的教學與推廣運用。

二、辦理單位:
(一)主辦單位:國立臺東大學
(二)承辦單位:國立臺東大學原住民族教育及社會發展研究中心、臺東縣社區大學。
(三)合辦單位: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幼兒教育學系。

三、重要日程:
(一)會議日期:2017年9月8日至9月9日。
(二)論文摘要收件截止日期:2017年6月30日(週五)17:30止。
(三)論文摘要結果通知日期:2017年7月17日(週一)。
(四)論文全文收件截止日期:2017年8月10日(週四)17:30止。
(五)會後論文集收件截止日期:2017年11月24日(週五)17:00止。

四、徵稿說明:
(一)論文摘要:中英文篇名、關鍵字(中英文,3-5個以內為原則)、中文摘要(限500字以內),相關表件請參噯x稿啟事附件一。
(二)論文全文:以8000-12000字為原則,其他相關格式請參噯x稿啟事附件二。
(三)本研討會文本包含:文字、圖像、影像、音樂、戲劇。
(四)若涉及引用版權(圖片或是較長的引文),須先徵得原作者或出版者書面同意,並檢附同意書影本(同意書格式不限)。

五、惠請貴單位協助公告宣傳,鼓勵投稿,其餘研討會資訊詳見附件或上研討會網頁,網址:http://cicl2017.weebly.com/。

六、如有研討會相關疑問,請來信或來電詢問,電話:(089)335149或335026;電子郵件risenttu@gmail.com。

系統號:

C-009683

「移動.跨界.交混:十七到二十世紀臺灣與南洋」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移動.跨界.交混:十七到二十世紀臺灣與南洋」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7年10月20至21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逢甲大學人言大樓積學堂(臺中市西屯區文華路100號)

主辦單位:

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

聯絡人:

查太元,Tel: +886-(0)4-2451-7250#5383

內容簡介:

一、會議緣由與舉辦目的:
移動性,是世界開展的關鍵要素。世界不斷移動,小至自身的生活脈絡,從起床開始,到上班工作的地方,搭交通工具,參與社交活動,遷移觀光,甚至是無家可歸……等,從哲學家柏格森(Bergson)到社會學家厄瑞(John Urry)、地理學家克瑞斯威爾(Cresswell)等,許多不同主題領域和學科的學者主張,生命發生於「移動中」。文化人類學家王愛華(Aihwa Ong) 甚至說,「移動性」(mobility)已成為新暗號(code word),掌握移動性,得以掌握全球。

臺灣四面環海,從鄭氏時期的移民、遺民、宦遊渡海來臺,移動性塑造臺灣豐富的海洋文化。其後臺人的東遊、西渡、北行、南向,環繞著空間、時間、政治和權力的展開,臺灣人穿梭在中國/臺灣/東亞/南洋之間。不斷地移動,勾勒出臺灣人的世界圖景,展現出豐富的文學書寫,與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南洋」作為一個相對固定的地理空間,在歷史傳承、交通技術、文化傳播等因素影響下,它的意涵不斷變動、擴充。日治時期,臺灣更是日本前進「南支」(福建、廣東等地的華南)及南洋的政治、經濟交通要道與基地,在整個社會風潮的鼓動下,臺人開啟了「圖南」之航,蹴破萬里波濤,走向南洋新世界。

任何一種「移動性」,都是社會、文化和政治脈絡的共同參與,移動的「風景」,不同的時空,更因為文學、歷史與文化對話、交混,多音交響,綻放光彩。移動是人對自我、他人,以及世界的定位,我們要瞭解過去,才能掌握現在,進而規劃未來。本次的研討會從移動的角度出發,立足臺灣,與先人的腳步俱進,雄飛於赤道之南,開展廣闊的空間視野。

二、會議子題:
本研討會以「十七至二十世紀」(荷治到日治)為限,會議包含文學、歷史與文化三個面向,相關子議題如下:
1. 臺灣與南洋互動下的歷史、文學、文化交流
2. 臺灣文學在南洋的傳播與接受
3. 臺灣文人、社團與南洋的跨國交流
4. 臺灣與南洋地區文學史料的輯佚與編纂
5. 臺灣與南洋漢文化圈詩歌之差異比較
6. 臺灣與南洋物質文化的互動
7. 在南洋的臺灣人
8. 其他相關議題

三、會議名稱:
「移動.跨界.交混:十七到二十世紀臺灣與南洋」國際學術研討會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aiwan and Nanyang from the 17th to the 20th
Century: Mobility, Boundary-Crossing, and Cultural Assimilation.

四、主辦單位:
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

五、合辦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臺陽文史研究學會
科技部(申請中)

六、會議日期:
2017年10月20-21日(週五至週六)

七、會議地點:
臺中市西屯區文華路100號
逢甲大學人言大樓積學堂(分鹿演座、采銅廳、一百人教室)

八、徵稿對象:
各國大專院校教師及博士班研究生,凡與本研討會議題相關者,皆歡迎參與投稿。

九、投稿及參會費用:
本研討會之投稿免報名及審查費用。若論文摘要經審核通過,確認獲邀於研討會宣讀論文,其住宿、交通、會議餐費,將由本研討會補助。

十、徵稿辦法:
(一)填妥附件「徵稿報名表」電子檔案,提交個人資料、論文題目、論文提要等資訊,以電子郵件(zhataiyuan@mail.fcu.edu.tw)方式寄至本會工作組。(郵件主旨請註明:「移動跨界交混學術研討會投稿」。)
(二)徵稿截止日期,延後至於2017年6月18日(週日)。
(三)論文題目及提要之審查結果,將於5月底之前,以電子郵件個別通
知投稿者。
(四)若論文摘要經審核通過,確認獲邀於研討會宣讀論文,請於9月15日(週五)前繳交論文全文

十一、注意事項:
(一)論文以未曾發表或正式刊登者為限。
(二)論文中文字數至多兩萬字為宜(含附錄及注腳等全文)。
(三)論文電子檔案格式以 MS-Office Word 之DOC或DOCX檔為宜。
(四)論文可以英文、日文等語言寫作,但請附中文標題及提要,宣讀發表以中文為宜。
(五)本研討會暫無論文集出版計畫。

十二、聯絡方式:
聯絡人:查太元
電話:+886-(0)4-24517250轉分機5383
系辦公室聯絡人:蔡郁青
系辦公室電話:+886-(0)4-24517250轉分機5353
系辦公室傳真:+886-(0)4-24521790
E-mail:zhataiyuan@mail.fcu.edu.tw
通訊地址:(407)臺中市西屯區文華路100號中國文學系

系統號:

C-009682

2017臺灣文學年會

標題:

2017臺灣文學年會

時間:

2017年10月21日(週六)

地點:

真理大學(新北市淡水區真理街32號)

主辦單位:

臺灣文學學會

聯絡人:

E-mail: twla161030@gmail.com

報導者:

臺灣文學學會

內容簡介:

2017臺灣文學年會徵稿啟事
時間:2017年10月21日(週六)
地點:真理大學(新北市淡水區真理街32號)

會議主題:臺灣文學體制化20年之後
1997年,臺灣第一所「臺灣文學系」在真理大學創立;2017年,臺灣文學體制化邁入20年。新的一年,在賴和的詩句「自自由由幸福身,歡歡喜喜過新春」風波之中到來,風波過去,反思方起:從「賴和是誰」與臺灣文學教育,到「冉冉由由」手稿辨識與研究典藏校閱專業,諸多議題待舉。臺灣文學成為一門學科以後,從「臺灣文學系」、「臺灣語文學系」到「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臺灣文學與創意應用」,各校臺文系所的命名,代表了各自發展與奮鬥的方向,並始終貼合社會脈動,一起前進。現階段臺灣文學的建設工程,還可以如何進行?2017年10月,臺灣文學學會的第一屆年會,我們歡迎各級教師、在學生、畢業生、出版業者、博物館研究、文化創意產業工作者、書店相關從業人員、社會運動參與者,但凡對於臺灣文學研究、教學、推廣與發展有興趣者,一同回顧過去發展、思考未來走向。

本研討會已公布個人論文與Panel議題審查通過篇目
【個人論文錄取篇目】
1、後殖民、性別與階級的三元辯證:反思臺灣鄉土文學研究
2、製作「原住民」──重探臺灣原住民族紀錄片發展史(1996-2015)
3、內外之惡──重探施明正《島上愛與死》的存在主題及其時代意義
4、本格的復興與跨類型流動:談兩千年後臺灣推理小說的在地發展軌跡
5、蔡明亮電影《愛情萬歲》人物的心理表現
6、臺灣文學的公民實踐課──從臺北城南古蹟保存與再造談起
7、從「製作」到「看見」福爾摩沙──論臺灣十七到十九世紀的「去魔化」
8、臺灣五O年代文學:以陳芳明的《新臺灣文學史》及陸卓寧《二十世紀臺灣文學史略》為比較探討。
9、揮之不去的陰影與跨越:《九降風》的青春成長與棒球
10、花樣島嶼,詩想天光:太陽花學運與介入的詩學
11、本土音樂劇的歷史呈顯與族群詮釋─以愛樂劇工廠《重返熱蘭遮》為例
12、「流行音樂卡帶」:原住民族文學研究的另類路徑
13、物象與廢墟──論李渝小說中的憂鬱視者
14、詮釋社群、文化資本與臺灣文學的體制化─ 以李喬的《寒夜三部曲》為例
15、個人無意識到集體神話——論駱以軍小說中的家庭劇場與親屬結構
16、文學史家的新詩批評——以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與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做為討論主軸

【Panel議題錄取篇目】
1、臺灣現代詩的跨界意識及其研究
2、臺灣文學體制化二十年之後――與香港文學研究的互動
3、主體與世界:臺灣文學史觀的確立與修正
4、世代交替的臺灣現代詩
5、不在場的在場證明:戰後臺灣文學的離反與統合
6、臺灣古典文學研究論壇
7、臺灣文學與認同政治
8、核心與創新──臺灣文學與未來人才的養成
9、文藝思潮或文化符號在東亞的流動與轉譯― 以日治時期臺灣文學的作品為例
10、臺灣文學的地方實踐

以上通過審查之投稿者,敬請於2017年8月31日前,將全文寄到「twla161030@gmail.com」,主旨為「年會投稿—個人論文全文」或「年會投稿—panel全文」,逾期將自動失去發表資格。

系統號:

C-009675

2017年臺灣王爺信仰文化國際研討會:青年學者與區域研究論壇

標題:

2017年臺灣王爺信仰文化國際研討會:青年學者與區域研究論壇

時間:

2017年10月18日(週三)

地點: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臺南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國際會議廳(臺南市中正路1-1號)

主辦單位: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聯絡人:

吳筱婷,Tel: 02-26525350#6621;E-mail: xhiaoting@gmail.com

內容簡介:

壹、會議說明:
為深化臺灣王爺信仰研究並推廣我國無形文化資產特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規劃邀請國外研究王爺信仰文化專家學者來臺參與研討會,發表論文並與我國專家學者及民俗保存團體座談,且進行實地參訪交流,透過相互交流與學習的機會,提高臺灣王爺信仰無形文化資產能見度,進而強化推展臺灣無形文化資產之保護推廣工作。

為推廣傳承臺灣王爺信仰文化,鼓勵臺灣青年學者投入王爺信仰文化的研究與傳承,藉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主辦此王爺信仰文化研討會之時,提供研究王爺信仰文化相關領域的青年學者、地方文史工作者以及廟宇相關傳承者一個新的平臺,藉此促成社會對王爺信仰文化之認識與價值觀的重新建構,抑或探討創新發展之展望。

貳、辦理單位:
主辦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承辦單位:臺灣淡南民俗文化研究會
合辦單位:臺南蘇厝長興宮(陸續邀請中)
協辦單位:靜宜大學臺灣研究中心、中正大學媽祖文化研究中心、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民間信仰影音數位平臺

參、徵稿主題:
一、原像與變像:王爺信仰的歷史與演變
王爺信仰擁有漫長的歷史與形成過程,其信仰來源非常複雜,包含功烈神祇、瘟神、地方神等的交融,並以「代天巡狩」作為神職與儀式作為神格的改造,以回應來自朝廷的壓力與民間的需求及期待,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王爺信仰。

二、代天宣化:王爺信仰與儀式
王爺信仰擁有非常豐富的儀式,除常見的遶境、進香儀式外,臺灣還有眾多迎送代天巡狩儀式,不只王爺信仰廟宇辦理,其它廟宇也會辦理相關儀式,成為臺灣王爺信仰重要特色。本議題即以巨觀與微觀兩個部分來討論王爺信仰與儀式,預計從區域特色到重要之個案,都將是本議題討論重點。

三、東亞視野:王爺信仰在東亞
王爺信仰隨著閩南移民的腳步,散佈到東亞,尤其在華人密集的東南亞,王爺信仰更是興盛,當然也將各種儀式帶到該地,也在該地落地生根,也產生各種變化。本議題邀請各國學者,討論王爺信仰與儀式,在各國的相關情形,作為跨越視野的比較與討論。

四、信仰瑰寶:王爺信仰文化資產傳承與保存
王爺信仰是臺灣的重要文化資產,除從歷史、儀式等面向討論外,也需從文化資產的面向來討論,包含民俗保存、世遺登錄、技藝傳承等面向。王爺信仰除儀式本身外,也有豐富的各項傳統藝術與技藝,包含各式陣頭、王船製作、糊紙等傳統藝術及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上述都是本議題討論重點。

五、區域特色與在地論述
王爺信仰隨著分佈區域的不同,受當地文化的影響,也各自發展出在地的文化儀式特色。本議題以地方研究者的身分為出發,探討地方王爺信仰文化的特色以及過去、未來的發展。

肆、徵稿對象
歡迎全國對本議題有興趣之青年學者、研究生、地方文史工作者或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投稿。

伍、相關時間資訊
論文全文文稿繳交日:2017年9月8日(星期五)下午5時前
研討會辦理時間:2017年10月18日
*會議辦理地點: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臺南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國際會議廳

陸、投稿方式
一、收件方式:摘要及論文全文皆採電子檔(WORD格式,如有造字問題請另附PDF格式檔),請分別於繳交期限內,以E-mail寄至聯絡人(聯絡資訊如下方),信件主旨請寫明:「2017年臺灣王爺信仰文化國際研討會:青年學者與區域研究論壇」,檔案名稱為:「投稿人姓名-論文題目」。
二、來稿一律採摘要及前言(或部分論文)送交審查會議,如有缺漏亦由審查委員議決錄取與否,審查結果公告後,始得繳交論文全文。

三、內文撰稿體例:
1、內文格式:A4規格,橫排,標準版面(上下54,左右3.17),頁碼置中。
2、字型格式:中文字型新細明體,英文及數字字型Times New Roman。
3、字體大小:題目為16級字(置中),小標14級字單行間距(置中),內文12級字,首行空2字,間距依據Microsoft Word內建單行間距書寫。
4、徵稿摘要格式請以附表一表格繳件。

柒、注意事項
一、論文撰寫及會議使用語言皆為中文,來稿需為未以任何形式公開發表之學術論文,每人以一篇為限。
二、徵稿論文均經相關學者匿名審查,並於2017年6月12日(星期一)告知審查結果,錄取者須於2017年9月8日(星期五)下午5時前繳交論文初稿,並於研討會後3個月內提交論文定稿全文,俾利後續出版工作之進行。
三、凡錄取者,主辦單位備有薄酬,並提供往返會議之食宿與交通費用。


捌、聯絡資訊
聯絡人:吳筱婷
E-mail:xhiaoting@gmail.com
連絡電話:02-26525350分機6621

系統號:

C-009828

第五屆南瀛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臺灣政治經濟文化核心的建立:早期南瀛(10-18世紀)

標題:

第五屆南瀛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臺灣政治經濟文化核心的建立:早期南瀛(10-18世紀)

時間:

2017年10月20至21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國立成功大學國際會議廳(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701號)

主辦單位:

南瀛國際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聯絡人:

溫勝智,Tel: 886-6-7212338;E-mail: ic.tahr@gmail.com

內容簡介:

「南瀛」泛指日治時期臺南州,是臺灣最早的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中心。居住在這片土地的人民,擁有特有的生活型態與社會結構。本次會議論文以「臺灣政治經濟文化核心的建立:早期南瀛10-18世紀」為主題。內容以文化發展與社會變遷為主軸,說明當今南瀛區域文化的演變,包括史前與原住民社會、漢人移民到在地化過程等文化與社會議題。

一、論文主題
本會議論文主題,以研究南瀛地區的歷史、社會與文化,或研究回顧為主軸,主要針對以下課題進行討論:
1.主題:
(一)歷史:
1.考古與原住民歷史。
2.荷蘭到清中葉漢人社會形成與文化變遷
3.荷蘭到清中葉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變遷
(二)文化:
1.荷蘭東印度公司以及相關議題
2.南瀛社會文化的起源
3.鄭氏王朝及其國際網絡
(三)新史料、新研究:以10-18世紀南瀛地區為主的新翻譯或發掘之新史料進行的研究。
2.時間斷限:10-18世紀。
3.研究區域範圍:以南瀛地區為中心,並鼓勵比較研究。所謂的南瀛地區不限於今日的臺南市區,而是日治時期的大臺南州的範圍,換言之即包括雲林、嘉義以及臺南等地。

二、會議時間地點
時間:2017年10月20、21日(星期五、六)
地點:國立成功大學國際會議廳(最後場地位置,依實際公告為主)

三、論文截稿日期
2017年8月31日截稿

南瀛國際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國立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系統號:

C-009676

儒學與訓詁──第十三屆中國訓詁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儒學與訓詁──第十三屆中國訓詁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7年10月20日至21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嘉南藥理大學輝振大樓(臺南市仁德區二仁路一段60號)

主辦單位:

嘉南藥理大學儒學研究所、中國訓詁學會

聯絡人:

郇小冬,Tel: (06)2664911#5660;E-mail: box5661@mail.cnu.edu.tw

內容簡介:

一、會議名稱:儒學與訓詁──第十三屆中國訓詁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二、主辦單位:嘉南藥理大學儒學研究所、中國訓詁學會

三、會議時間:2017年10月20、21日(週五、六)

四、會議主題:
(一)儒學與訓詁
(二)訓詁學之理論運用
(三)訓詁方法之探討
(四)訓詁學與出土文獻整理
(五)訓詁學之現代價值
(六)其他與訓詁相關之研究議題

五、截稿期限:
論文全文列印稿:2017年8月31日前提交,審議通過者排入議程。

六、聯絡處:
嘉南藥理大學儒學研究所
地址:71710 臺南市仁德區二仁路一段60號
電話:(06)2664911#5660
傳真:(06)266-7043
e-mail:box5661@mail.cnu.edu.tw
聯絡人:郇小冬小姐

系統號:

C-009677

第21臺灣文學家牛津獎暨曾貴海文學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21臺灣文學家牛津獎暨曾貴海文學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7年10月21日(週六)

地點:

真理大學財經學院五樓國際會議廳(新北市淡水區真理街32號)

主辦單位:

真理大學臺灣文學系

聯絡人:

李先生,Tel: (02)2621-2121#2501

內容簡介:

壹、會議宗旨:臺灣文學家牛津獎的設立,旨在建構臺灣文學作家系譜,宣揚巨擘級臺灣文學創作者之歷史貢獻與地位,進而鞏固臺灣文學之主體性及昂揚臺灣人精神。

榮獲第二十一屆臺灣文學家牛津獎的吳晟,在七○年代即享譽臺灣文壇,作品自然真摯地流露出對臺灣這塊土地的愛與臺灣人勞動刻苦的精神,號稱「永遠的農村詩人」。希望藉由本次研討會傳承吳晟「寫臺灣人、敘臺灣事、繪臺灣景、抒臺灣情」的臺灣精神。

貳、主辦單位:真理大學臺灣文學系參、地點:真理大學財經學院五樓國際會議廳

肆、時間:2017年10月21日(週六)

伍、徵稿主題:舉凡探討吳晟文學著作之論文。

陸、徵稿對象:歡迎國內外各大學校院、研究機構之教師及研究人員惠賜稿件。

柒、徵稿辦法:
一、本研討會採「提要」審查制。提要截稿日期:2017年4月16日(週日)。請將發表人簡歷及論文提要表、個資蒐集聲明暨同意書。
E-mail至:au1731@mail.au.edu.tw,並請於郵件主旨上註明「第二十一屆臺灣文學家牛津獎暨吳晟文學學術研討會徵稿」。

二、審查結果通知:2017年5月1日(週一)前。通過審查者,請於2017年9月17日(週日)前E-mail PDF及DOC類型之電子檔論文各一份(電子信箱同上)。

三、文長以二萬字為度,請依論文撰稿格式。繳交論文時,請附作者簡歷、中文摘要(約五百字),以及中文關鍵詞。

四、如有任何疑問,請洽會議聯絡人李先生,聯絡電話:(02)2621-2121轉2501、2502。

系統號:

C-009678

第6屆白沙歷史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6屆白沙歷史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7年11月2日至4日(週四至週六)(暫訂)

地點:

彰化師範大學國際會議廳(彰化縣彰化市進德路1號)

主辦單位: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聯絡人:

林鳳宜,Tel: (04) 723-2105#1933;E-mail: lisa@cc.ncue.edu.tw

內容簡介: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擬於2017年11月2日至4日(暫定)舉辦「第六屆白沙歷史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主題為「歷史地理視角下的水利史研究」,除將邀請森田明教授及黃富三教授發表專題演講外,也將首次結合二水跑水節活動,歡迎國內、外相關領域之學者、專家與會發表論文。會議相關子題規劃如下:
(一)水利史(水利開發史、水利組織及其演變、水利社會與水利秩序、水利與經濟變遷、水利與環境變遷......等)
(二)歷史地理(如區域史、環境史、城市史、交通史…等)
(三)地域文化與信仰
(四)文化資產與觀光

意者敬請於2017年4月30日前寄回以下資料至:
50007彰化市進德路1號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或e-mail至lisa@cc.ncue.edu.tw

聯絡人:林鳳宜,Tel:+886-4-7232105#1933

本會就「論文題目」及「論文摘要」進行審查,論文全文收件截止日期為2017年10月15日。

系統號:

C-009679

詩情與詩論——杜國清作品國際研討會

標題:

詩情與詩論——杜國清作品國際研討會

時間:

2017年12月9日(週六)

地點:

臺灣大學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聯絡人:

趙小姐,Tel: 02-33664780;E-mail: ntugitl@ntu.edu.tw

內容簡介:

一、會議緣由與舉辦目的:詩人學者杜國清自1963年出版詩集《蛙鳴集》以來,持續創作,至今已出版諸多詩集和合集,而且創作之外,一生致力於詩學理論的探索和建構,自成體系。今年9月,臺大出版中心預定出版另一本詩選集《臺灣詩情》,呈現他的創作與詩論互相交融、彼此結合的成果。本所特地舉辦「詩情與詩論——杜國清作品國際研討會」,以資慶祝,進而探討他早期迄今作品的主要特色和藝術成就。

二、會議子題:有關新出版的《臺灣詩情》這本書的結構,根據作者的<三昧>詩觀--知性、感性、藝術性,將作品歸納為三個部分:<體物篇>、<緣情篇>和<詩藝篇>。<體物篇>包括<即物>、<即景>、<即事>、<即理>,<緣情篇>包括<鄉情>、<旅情>、<世情>、<愛情>,而<詩藝篇>包括<組詩>、<長詩>、<詩論詩>等作品。以上說明,可知新著精粹所在。

至於杜國清過去以來的創作情形,其人基本詩論,主要建立在東亞的傳統詩觀上,他追求超越時空的古典價值,而在詩的藝術探求上呈現出象徵、唯美、即物、紀事的特色和風格。基於詩精神在知性和感性上的偏向不同,其作品又可分為 <愛情詩>、<譏諷詩>、<知性詩>三大類。

綜上,我們將研討會的子題或探討的側面,分別擬定為以下幾個單元:
(一)杜國清的詩學理論:本體論/本質論/創作論,與東亞傳統詩觀/現代主義/即物主義的關係
(二)杜國清的愛情詩:唯美/無常/哀愁/古典/現代,從《島與湖》、《雪崩》、《情劫集》到《玉煙集》
(三)杜國清的譏諷詩:社會百態/人生探究/生命揶揄/文化批判/現實與超現實的反諷
(四)杜國清的現代山水詩:生命觀照/自然冥想/歷史迴光/文化反思,從《山河掠影》到《臺灣詩情》
(五)杜國清的詩論與創作觀:愛與美與詩/意象與象徵/意象徵結構/美感詩學/藝術追求
(六)杜國清作品接受的影響:艾略特/波特萊爾/西脇順三郎/英美現代派/唐宋詩/日本俳句
(七)其他相關議題
另,歸納杜國清詩集與評論集於下,提供研究者之參考:
《蛙鳴集》現代文學雜誌社(1963年6月)
《島與湖》笠詩社(1965年10月)
《剖伊詩稿 / 伊影集》(與桓夫合集)笠詩社(1974年6月)
《雪崩》 笠詩社(1972年10月)
《望月》 爾雅出版社(1978年12月)
《西脇順三郎的詩與詩學》世界作家叢書(Twayne's World Authors Series)(1979年12月)
《西脇順三郎的詩與詩學》春暉出版社(1980年8月)
《心雲集》時報出版公司(1983年11月)
《殉美的憂魂》笠詩社(1986年2月)
《情劫集》笠詩社(1990年3月)
《情劫》(含《山河掠影集》)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1年8月)
《杜國清作品選集》(詩文合集)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1年12月)
《勿忘草》(含《玉煙集》)(白舒榮編)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年1月)
《詩情與詩論》廣州花城出版社(1993年2月)
《對我,你是危險的存在》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6年3月)
《愛染五夢》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9年3月)
《杜國清詩集》春暉出版社(2007年9月)
《山河掠影:杜國清詩集》臺大出版中心(2009年5月)
《玉煙集 錦瑟無端五十弦》臺大出版中心(2009年12月)
《杜國清集 臺灣詩人選集30》(莫渝編)國立臺灣文學館(2010年1月)
《我的詩路歷程》(DVD)臺大出版中心(2009年2月)
《杜國清/臺灣詩人一百影音計劃》DVD 國立臺灣文學館(2009年)
《詩論·詩評·詩論詩》臺大出版中心(2010年12月)
《臺灣文學與世華文學》臺大出版中心(2015年10月)
《臺灣詩情》臺大出版中心(2017年9月)

三、會議名稱:詩情與詩論——杜國清作品國際研討會

四、主辦單位: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五、會議日期:2017年12月9日

六、會議地點:臺大圖書館國際會議廳(暫訂)

七、徵稿對象:國內大專院校教師及博士班研究生,凡能撰寫與本研討會議題相關者,皆歡迎參與投稿。

八、投稿及參會費用:本研討會之投稿免報名及審查費用。若論文摘要經審核通過,確認獲邀於研討會宣讀論文,其住宿、交通、會議餐費,將由本研討會補助。

九、徵稿辦法:
(一)填妥附件「徵稿報名表」電子檔案,提交個人資料、論文題目、論文摘要(300-500字)等資訊,以電子郵件方式寄至本所信箱:ntugitl@ntu.edu.tw。(郵件主旨請註明:「詩情與詩論--杜國清作品國際研討會投稿」。)
(二)徵稿截止日期:2017年8月10日
(三)論文題目及摘要之審查結果,將於2017年8月20日之前,以電子郵件個別通知投稿者。
(四)若論文摘要經審核通過,確認獲邀於研討會宣讀論文,請於 2017年11月10 日前繳交論文全文

十、注意事項:
(一)論文以未曾發表或正式刊登者為限。
(二)論文中文字數至多兩萬字為宜(含附錄及注腳等全文)。
(三)論文電子檔案格式以 MS-Office Word 之DOC或DOCX檔為宜。
(四)論文可以英文、日文等語言寫作,但請附中文標題及提要,宣讀發表以中文為宜。

十一、聯絡方式:
聯絡人:趙詠萱 幹事
電話:02-33664780
傳真:02-33664778
E-mail:ntugitl@ntu.edu.tw
通訊地址:(106)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 臺灣文學研究所

系統號:

C-009776

2017年臺灣政治學會年會:「民主成長與民主赤字:臺灣解嚴三十年的省思」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2017年臺灣政治學會年會:「民主成長與民主赤字:臺灣解嚴三十年的省思」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7年11月11至12日(週六至週日)

地點:

政治大學(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主辦單位:

臺灣政治學會、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

聯絡人:

施欣妤秘書,Tel: 02-29393091#50761;E-mail: tpsa1994@gmail.com

內容簡介:

壹、序言
2017年適逢臺灣解嚴三十週年,在這三十年間,臺灣經歷一連串的民主改革,繼1987年宣告解除戒嚴,接著解除報禁、修改憲法、改革國會、直選總統,推動著臺灣往民主的道路邁進,2000年的首次政黨輪替與2008年的再次政黨輪替,通過了Samuel P. Huntington衡量民主鞏固程度的「兩次輪替測驗」。2016年的總統與立委選舉,臺灣經歷第三次政黨輪替,民進黨不僅取得總統職位,並且在立法院獲得60%以上的席次,成為最大政黨,首次取得完全執政的地位。臺灣的民主發展經驗舉世矚目。

然而,正如全世界對第三波民主化的期待與隱憂一般,一方面臺灣從威權政體轉型為民主政體,使國人對民主自由有無限的樂觀與期待;在另一方面,卻也發現臺灣無可避免地遭遇新興民主國家面臨到的許多困境與挑戰,諸如行政無效率、國會無能、司法不公、金權政治、民粹主義等等。甚且,臺灣更因為揮之不去的歷史記憶(如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而產生族群認同衝突與政黨間惡性競爭與對峙,加上糾結不清的兩岸關係與國際政經競爭,致使歷經了民主化過程的臺灣,亟須正視如何落實轉型正義的嚴峻挑戰,那麼究竟臺灣能否持續享受民主成長的果實亦或是突破民主赤字的困境,考驗著此刻政治菁英與民眾的智慧。

究竟臺灣在此時此刻應如何回應國內、國際與兩岸關係的變局與挑戰,並找到發展之路?這不僅是主政者的重責大任,也是值得學術社群關注與探討的課題。是故,臺灣政治學會將以「民主成長與民主赤字:臺灣解嚴三十年的省思」作為2017年學術研討會的主題,廣邀國內外政治學者從政治、經濟、社會等脈絡,對於臺灣當前所遭遇的關鍵議題提出學術觀點與創新研究,共同討論與交流。

貳、一、會議地點:政治大學
二、時程詳情:
1.論文摘要截稿:2017年6月16日(星期五)
2.摘要審查通知:2017年6月30日(星期五)
3.註冊費繳交期限:2017年10月15日(星期日)
4.全文繳交期限:2017年11月01日(星期三)
5.研討會日期:2017年11月11日至11月12日(星期六、星期日)

參、研討內容
本次研討會以「民主成長與民主赤字:臺灣解嚴三十年的省思」為核心主題,在議程安排可分為幾個部分說明:首先,預定以「臺灣解嚴三十年的省思」為題,進行專題演講。

其次,在學術論文發表方面,將依過去慣例向國、內外政治學界公開徵求學術論文,預計將會有超過150篇投稿文章,經過篩選之後,預計規劃近50個論文發表場次,針對下列相關議題進行理論探索與經驗研究,期待與會學者能夠從跨領域、跨學科、跨國界進行交流與分享,提出具有創新性和建設性的研究成果:
一、價值思潮與社會變遷:東西文明、政治哲學、(後)物質主義、轉型正義、社會衝突、性別平等、恐怖主義等。
二、民主理論與制度設計:憲政體制、選舉制度、社會制度、國會制度等。
三、民主實踐與社會正義:國會政治、政黨政治、民主轉型、司法正義、人權、世代正義、贫富差距、年金改革等。
四、民主治理與公民參與:廉能政府、行政透明、跨域治理、地方治理、開放政府、數位民主、非營利組織、國際組織、社群媒體、投票參與、公民運動等。
五、政策議題與社會治理:新南向政策、國家安全、食品安全、長期照護、國土規劃、財稅改革、教育政策、青年創業、環境保育、產業政策、災害防治等。
六、中國政治與兩岸關係:兩岸政經互動、中國大陸政治經濟、社會發展、基層治理、南海爭議等。
七、國際政治與區域合作:全球化、國際政治經濟、區域經濟整合、國家安全、美國選舉、主權爭議、區域研究等。
八、自行設定議題:此次研討會亦歡迎政府機關、學術機構、研究團隊依據本次年會主題或其他相關議題,自行規劃包含三至四篇論文的專題分組(panel),主辦單位將評估是否決定接受。

第三,除了學術性論文的發表之外,為了強化學術與實務的連結與互動,本次研討會亦擬安排4至6場圓桌論壇,針對當前我國所面臨之重大政治與政策議題,諸如:轉型正義、勞工議題、高教政策等,邀請產、官、學界的專家學者代表共同對話、診斷問題及商議對策。

最後,本次研討會也延續臺灣政治學會走向國際並與他國政治社群進行互動的精神,除了廣邀國內學者與實務工作者參與外,並透過論文發表、會議主持、文章評論、圓桌與談等方式邀請國外學者共襄盛舉。

※本演討會投稿體例及參加費用資訊,請參見官網。

系統號:

C-009555

2017東亞佛教思想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2017東亞佛教思想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7年12月1至2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臺灣大學文學院(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

聯絡人:

陳平坤教授,E-mail: chenpingkun@ntu.edu.tw

報導者: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

內容簡介:

為推展東亞佛教思想文化之研究,提供學術交流平臺,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擬於今(2017)年12月1日(星期五)~2日(星期六)舉辦「2017東亞佛教思想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即日起,公開徵求願意分享新近研究成果的專家學者以及博士班研究生報名投稿。

凡欲報名投稿者,敬請填寫「報名表」(詳參:http://www.fjzd.org/news/ShowArticle.asp?ArticleID=2725),(1)專家學者附上「論文綱要」,於5月1日前,(2)博士生附上「論文初稿」,於7月1日前,以電郵寄至本次會議聯絡人陳平坤的信箱 chenpingkun@ntu.edu.tw。主辦單位彙整報名資料、並經審議後,將於3週內公布獲邀人員名單。臺灣地區以外的獲邀人員,由主辦單位負責其在臺參與會議期間的食宿費用,不過,其個人往返交通費用則請自行籌措。

獲邀人員所提論文,須為首次公開發表,並請於11月1日前,將所已定稿的論文,仍以電郵方式寄達chenpingkun@ntu.edu.tw。所撰論文,盼能控制在字數1萬至2萬5仟之間。

報名投稿時,請參依本次會議下列主題撰稿:
(一)般若思想和東亞佛教
(二)般若經典與中印中觀學說
(三)般若經教及其義理闡釋
(四)《大智度論》和漢傳佛學之開展

系統號:

C-009680

2017年近現代中國語文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2017年近現代中國語文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7年12月8至9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國立屏東大學五育樓四樓國際會議廳(屏東市民生路4-18號)

主辦單位:

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聯絡人:

蔣昀融,Tel: (886-8)766-3800轉35201

內容簡介:

訂於2017年12月8、9日舉辦之2017年近現代中國語文國際學術研討會,「徵稿」之提要收件已於2017年3月5日截止。經本研討會審評委員會審查,通過名單如下(依姓氏筆畫排序):

國內發表人:
呂昭明(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宋邦珍(輔英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管理學位學程教授)
宋韻珊(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林桂華(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
邱培超(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邱湘雲(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臺灣文學所教授)
陳茂仁(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羅詩雲(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國外發表人:
毛麗妃(新加坡教育部課程規劃與發展司)

通過審查者,請於2017年10月15日(星期日)前將論文全文PDF及DOC類型之電子檔各一份E-mail至:mcllnptu7@gmail.com。

系統號:

C-009608

2017國際青年華嚴學者論壇

標題:

2017國際青年華嚴學者論壇

時間:

2017年12月9日至10日(週六至週日)

地點:

華嚴專宗學院講堂(臺北市濟南路二段44號4樓)

主辦單位:

華嚴專宗學院國際華嚴研究中心

聯絡人:

Tel: (02) 2351-8333;E-mail: huayenyoung@huayen.org.tw

內容簡介:

一、會議名稱:2017國際青年華嚴學者論壇

二、會議宗旨:
以「華嚴學」為主題,廣邀大專院校或佛學研究所,已畢業或在學、專攻華嚴領域的碩博士生發表論文,藉由研討會促進華嚴學的學術交流與推廣,並提升華嚴學研究之品質,培養更多華嚴學者。

三、
主辦單位:華嚴專宗學院國際華嚴研究中心
協辦單位:臺北市佛教會、國際青年華嚴學者學會

四、會議日期:2017年12月9日(六)至 12月10日(日)

五、會議地點:臺北市濟南路二段44號4樓講堂

六、申請資格:
在學研究生:大專院校及佛學院所在學之研究生。
已畢業研究生:大專院校及佛學院所已畢業之研究生,由指導教授推薦者。

七、研討會議主題:
(一) 華嚴經論研究
(二) 華嚴歷史與文獻
(三) 華嚴哲學思想
(四) 華嚴宗與諸宗派思想之比較
(五) 華嚴藝術與文學
(六) 其他與華嚴學相關之主題

八、論文發表各類費用:
在學研究生:領慈孝獎學金,博士生新臺幣20,000元,碩士生新臺幣15,000元。
已畢業研究生:領發表費新臺幣6,000元。

九、徵稿辦法
(一) 截稿期限及結果公告:
截稿日期為2017年8月15日,經審查後,將於9月1日公告審查結果。投稿時請填妥「2017國際青年論壇個人簡歷與摘要表」,連同論文全文WORD檔及PDF檔於上述截稿日期前E-mail至:huayenyoung@huayen.org.tw。(註:請一律以繁體中文打字,徵文格式範本,請上華嚴專宗學院研究所網站下載)
(二) 已畢業研究生請附上指導教授推薦函。

十、論文注意事項
(一) 論文以未曾發表或正式刊登者為限。
(二) 全文字數以八千字至兩萬字內為原則(含附錄及注腳等全文)。
(三) 論文發表者請提供WORD檔及PDF檔ㄧ份,特殊字型請附上造字檔。
(四)發表者論文版權歸主辦單位所有,研討會後,將依主辦單位規劃,以光碟、論文集或網路下載方式擇一出版。經錄取之與會發表者,須於會後進行論文修改,並於2018年1月31日前,繳交修正後之論文WORD檔及PDF檔。

十一、聯絡方式:
(一) 地址:臺北市濟南路二段44號(捷運板南線忠孝新生站2號出口)
(二) E-mail:huayenyoung@huayen.org.tw
(三) 網址:http://www.huayencollege.org/frameset.html
(四) 電話:02-2351-8333 #143、145~148,或02-2356-0758
(五) 傳真:02-2356-0758

系統號:

C-009649

第12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暨第10屆世界華語文研究生論壇

標題:

第12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暨第10屆世界華語文研究生論壇

時間:

2017年12月14日至17日(週四至週日)

地點:

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埔里鎮大學路1號)

主辦單位:

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

聯絡人:

曾小姐,Tel: +886-2-2351-1385;E-mail: wcla.cec@hinet.net

內容簡介:

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於1984年首創辦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每三年舉辦一屆,吸引全球華語文學者,共同推動全球華語文的研究與發展,深獲國際學界肯定。今年2017年為群聚專家、學者和研究生,本屆將結合「第十二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與「第十屆世界華語文研究生論壇」,共同分享研究成果,於2017年12月14日至17日在臺灣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聯合舉辦。本會特邀全球各地華語文學會來臺參加推動「全球大華語發展」,為世界各地華語文教學專家、學者和研究生搭建一個交流研究成果的平臺,傳承世代學術交流,竭誠歡迎華語文學者、教師及研究生們共襄盛舉。

一、會議主題:多語環境下的華語文學習

二、會議議題:「語言分析」、「教學應用」、「華校經營」、「華語文產業」四大類。
(一)語言分析
1.華語語音、詞彙、語義、語法、語用、篇章等
2.華語與其他語言之對比分析
(二)教學應用
1.華語文教材教法、課程設計、專業華語、華語文能力測驗、華語習及其偏誤與評估研究及相關領域,如:國際預科證書課程(IBDP)、大學先修課程(AP)
2.華語數位科技及教學應用,如:虛擬實境(VR)、擴充實境(AR)
3.跨語言與跨文化教學,如:語言干擾與促進、傳承語、新住民
4.華語文師資培育與認證
(三)華校經營
1.國際學校華語文教育的發展與影響
2.華校教育政策與領導
3.華校教育師資專業成長
(四)華語文產業
1.推動華語文產業國際化
2.建構國際通路
3.海外華語教學的多樣性及其比較研究

三、會議形式:
邀請國際知名學者、全球各地華語文學會進行,並就當前重要議題安排「專題演講」、「主題論壇」、「論文發表」、「工作坊」及「壁報展示」等。

四、參加辦法:
請將論文論文摘要及作者資料表,於2017年7月31日前,以電子郵件方式寄至本會信箱,並至https://goo.gl/forms/eIuX0GgNlCZL04ux2填寫報名表。
教師組請投稿至「第十二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wclacec@gmail.com
研究生組請投稿至「第十屆世界華語文研究生論壇」:wcla.cec@hinet.net
(請在信件主旨註明投稿是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或世界華語文研究生論壇)

(一)擬投稿之論文必須未曾公開發表。
(二)提供審查的論文摘要,請以中文或英文撰寫,字數以1,000字為原則,提供WORD及PDF電子檔。
(三)摘要內容應包括:探討主題、研究方法、預期結果、創新觀點,
及3至5個關鍵詞等。
(四)本會聘請華語文學者組成學術審議小組匿名審查,結果將於2017年8月30日前公布於本會網站並個別通知。
(五)論文審查通過者,請撰寫全文,於2017年10月30日前將電子檔案郵寄至本會,本會將製作會議光碟。為提升論文學術價值,歡迎會後投至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出版之國際性學術季刊《華語文教學研究》(為科技部人文學THCI、TSSCI引文索引核心期刊收錄)。
(六)論文審查通過且繳交全文者,將提供會期內膳食,宿費自理,本會可代辦。
(七)不提交論文:請於2017年8月30日前上網填寫報名表,膳宿自理。
(八)註冊費:學者新臺幣4000元,研究生新臺幣2000元(本會會員八折優待)
繳費方式:國內學者、研究生請郵政劃撥,帳戶:華文世界雜誌社
帳號:01338326,或赴學會繳費,地址:臺北市中正區寧波東街1號4樓
國外學者、研究生:參加會議時繳費

五、會議發表語言:華語

六、會期:2017年12月14日(四)至12月17日(日)

七、會議地點:南投暨南國際大學

八、旅遊參訪:會後將安排自費寶島之旅

系統號:

C-009607

2017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2017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7年12月18至20日(週一至週三)

地點:

中央研究院(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

聯絡人:

邱鈺珺,Tel: (02) 2789-8212;E-mail: mingching@gate.sinica.edu.tw

內容簡介:

徵求論文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擬於2017年12月18-20日舉辦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提供學界同仁知識交流的平臺。本次會議將公開徵求論文,我們歡迎明清時段各領域具原創性研究的論文前來投稿。與會學者交通費請自理,大會將提供與會學者(臺灣新竹以北的學者除外)3天住宿及早餐,會議期間供應午餐,大會並於2017年12月18日設有晚宴。

投稿需知
我們接受有主題之一組論文 (panel) 的投稿,亦接受個別論文投稿【上一屆研討會個別論文錄取率為19%,建議儘可能以籌組panel為主】。所有投稿的論文必須是尚未出版,且具原創性的研究。投稿時間從即日起至2017年5月10日止。繳交內容包括:會議主題及摘要(500字內),每篇論文題目及摘要(250字內)。每組 (panel) 參與學者以不超過五位(包括主持人、論文發表人、評論人)為原則,所發表論文最多四篇。個別論文報名者請提供姓名、職銜與聯絡方式及其論文題目和摘要(250字內)。可接受英文、日文或韓文投稿,但繳交時請附中文摘要,同時需以中文或英文發表。本會將針對論文與主題進行評審,並於2017年6月16日公佈評審結果。入選的論文請於2017年11月17日之前上傳至大會指定的加密網頁。

入選論文組/個別論文公告日:2017年6月16日
論文繳交截止日:2017年11月17日

系統號:

C-009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