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灣宗教學會2016年會——「宗教的超越性與內在性」學術研討會

臺灣宗教學會2016年會——「宗教的超越性與內在性」學術研討會

標題:

臺灣宗教學會2016年會——「宗教的超越性與內在性」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6年7月1日至2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政治大學行政大樓7樓第1、2會議室(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主辦單位:

臺灣宗教學會、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華人宗教研究中心、魚籃文化公司

聯絡人:

陳先生,Tel: 02-2651-9780

內容簡介:

7月1日
9:30-10:25
►第一會議室
【宗教、靈性與覺性】
主持人:林志欽(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
The sōma and the psychē inthe Gospel of Matthew, andPlato’s interpretation of thepsychē(羅月美,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
從《信仰與知識》看約翰.希克宗教哲學的根源及其轉變(李彥儀,新竹教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第二會議室
【宗教修行的理論與方法(1)】
主持人:張家麟(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
法教的科儀與修行之探討(吳永猛,國立空中大學)
一貫道修行體系之建構:以韓國一貫道昆水谷人的「格物」思想為例(林榮澤,一貫道學研究院文獻館)

10:40-11:35
►第一會議室
【儀式展演與修鍊技藝】
主持人:張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神主牌位考——兼論儒家復興語境下的現代價值(周贇,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禮文化研究所)
凶神或吉神:論臺灣地區安太歲的類型與思想意涵(張家麟,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

►第二會議室
【宗教、靈性與覺性】
主持人:黃運喜(暫定)(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研究所)
高僧傳與佛教通史所載法華三昧之實踐情形(林志欽,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
南宋道士白玉蟾性命雙修的終極關懷(鄭燦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

14:00-15:20
►第一會議室
【宗教公共領域與社會實踐(1)】
主持人:趙星光(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
修補世界:猶太教的生態世界觀(鄧元尉,輔仁大學宗教學系)
宗教實踐智慧與通識教育價值的整合與提升(王崇名,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一貫道素食主義」對「素食行為」的影響:以泰國「道親」為例(洪銘謙,大葉大學國際語言中心)

►第二會議室
【宗教與身心療癒】
主持人:釋昭慧(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
初探基督教信仰的心理健康(郭士賢,衛理神學院)
遠方之化城——日蓮正宗於臺灣的佈教展開(蔡亦竹,實踐大學應用日文系)
論佛教心理學的發展概況(潘啟聰,恒生管理學院社會科學系)

15:40-17:00
►第一會議室
【靈性與性別觀】
主持人:李玉珍(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馬偕夫人張聰明(陳志榮,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
融入基督宗教信仰內涵的賞夢歷程(張雅惠、楊玉薇,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
見諍、欲諍、無諍與滅諍——個人修持與公共管理之分野與交集(釋昭慧,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

►第二會議室
【宗教實踐的身體觀】
主持人:吳永猛(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試論翁葆光《悟真篇.注》的內丹理論(3)——以「金液還丹」為討論核心(段致成,國立臺北商業大學通識中心)
經懺僧的社會現象——從清末明初談起(郭玉茹,南華大學民族音樂系)

7月2日
9:00-10:20
►第一會議室
【宗教公共領域與社會實踐(1)】
主持人:高晨揚(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從獨奏到爭鳴——太陽花學運中的臺灣基督教政治關懷立場的改變(王博賢,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宗教自由與政教分離——當代臺灣經驗研析(楊明勳,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反身性與自我技藝:禪修的現代發展圖像(劉怡寧,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第二會議室
【宗教、靈性與覺性】
主持人:蔡彥仁(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以文學進路詮釋哥林多前書12:1-11 節屬靈恩賜的意涵(何啟元,基督教臺灣浸會神學院神學研究所神道學組)
中世紀基督宗教圖像美學初探——以「天使來報」為例(蔡秀卿,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比較文學組)
從華嚴「相即相入」的觀點論莊子思想之圓融觀(古慧嬋,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10:40-11:35
►第一會議室
【宗教與身心療癒】
主持人: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學系)
宗教療癒歷程中的療效因子——以一位憂鬱症患者參與慈惠堂的經驗為例(黃奕偉,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佛教禪修系統的「自覺療癒」與「宗教自轉療癒」(陳法菱,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第二會議室
【儀式展演與修鍊技藝】
主持人:張超然(輔仁大學宗教學系)
府城紅頭小法咒文與科儀的感應——以玄明保安宮協合壇為例(邱延洲,國立成功大學歷史所)
當代Bunun人觀與一貫道關係性存有之敘說研究:以臺東Bunun為例(温毓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

13:00-14:20
►第一會議室
【宗教的個人性與公共性(1)】
主持人:蔡源林(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鄉土中國與迦南歌聲——從迦南詩歌探究宗教經驗之展演與社群結構之形塑(徐頌讚,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黑格爾「偶然必然性」範疇論「基督教」與「伊斯蘭教」關係之當代意義與省思(盧建潤,東海大學哲學系)
〈玄風慶會錄〉義理演析(林柏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

►第二會議室
【宗教公共領域與社會實踐】
主持人:釋永東(佛光大學佛教學系)
一貫道救渡觀之探討——以韓國道德會為例(1948~1955)(蕭維毅,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研究所)
當代臺灣大專青年學佛運動(1960~1991)——大専校院「佛學社團」的起源與開展(釋光持,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
《占察善惡業報經》中改變命運的內在邏輯(張曉芬,國立陸軍專校)

14:40-15:35
►第一會議室
【宗教的個人性與公共性(2)】
主持人:
消失村落儀式在現代社會的延續:香港薄扶林西國大王廟的尾牙勝會(陳康言,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
天主教朝聖地文化生態的全球化反思:以宜蘭礁溪五峰旗聖母朝聖地為案例(偶文琦,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第二會議室
【靈性與性別觀】
主持人:陳美華(中華佛學研究所)
毘婆舍那禪修與疼痛——佛教女性禪修者的身體疼痛經驗研究(釋秀定,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靈驗性的基本考察:以臺中新社九庄媽信仰為例(張皓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碩士班漢學與文化組)

15:45-16:40
►第二會議室
【宗教實踐的身體觀】
主持人:謝世維(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內丹修煉與冥契主義——以伍守陽丹法為例(李忠達,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
文化、場域與身體觀:臺、粵法派中「降乩扶童」儀式修煉探析(林鍵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

系統號:

C-007741

第六屆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

第六屆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六屆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6年7月1至3日(週五至週日)

地點:

臺灣大學集思國際會議廳(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85號B1)

主辦單位:

法鼓山聖嚴教育基金會、法鼓山僧團

聯絡人:

Tel: (02)2397-9300

內容簡介:

7月1日
9:30-10:40
►國際會議廳
【專題演講】
主持人:釋惠敏
中國聖地的建立與重建――以石城為例(陳金華)
回應人:釋昭慧

11:00-11:40
►國際會議廳
【專題演講】
主持人:楊朝華
聖嚴法師的如來藏教法與時代意義(杜正民)

13:20-14:40
►國際會議廳
主持人:釋果暉
聖嚴法師的觀音思想與法門研究(黃國清)
回應人:龔雋
聖嚴法師的觀音感應書寫與觀音法門教學(王晴薇)
回應人:曾稚棉

►柏拉圖廳
主持人:俞永峯(Jimmy YU)
佛教史學史:一封晚明佛教信札中的騙局(艾靜文(Jennifer Eichman))
回應人:賀耐嫻(Natasha Heller)
比丘是否有乞食的義務?從第一批傳入中國並譯為漢文的律(Vinaya)來探討(Nicholas Witkowski)
回應人:釋融道(Rondao Lai)

►洛克廳
主持人:陳劍鍠
當代佛教僧侶年譜的編寫研究:以聖嚴法師為例(林其賢)
回應人:廖肇亨
現代性與禪的心靈實踐――中華禪法鼓宗的入世社會建構意涵(劉怡寧)
回應人:嚴瑋泓

►阿基米德廳
主持人:陳伯璋
法鼓山禪悅境教的教育功能及其理想之實現(胡健財)
回應人:林朝成
漢傳禪佛教的實用活用――禪修進校園(釋演德)
回應人:陳伯璋

►蘇格拉底廳
【醫學與佛學論壇一】
主持人:陳維熊
佛教禪修活動對人類身心療育力量之實證回顧(林明慧)
正念減壓與慈悲焦點治療在癌症心理調適之運用(石世明)

15:00-16:20
►國際會議廳
主持人:蔡耀明
聖嚴法師禪學詮釋中的倫理向度(嚴瑋泓)
回應人:俞永峯
念佛禪法的安心學理(陳平坤)
回應人:越建東(Kin-Tung Yit)

►柏拉圖廳
主持人:賀耐嫻
中國中古佛教動物成佛敘事初探(陳懷宇)
回應人:韋聞笛(Wendi L. Adamek)
聖嚴法師的淨土思想:綜合傳統與現代的教門(周文廣(Charles B. Jones))
回應人:任博克(Brook A. Ziporyn)

►洛克廳
主持人:黃國清
漢傳佛教美術中乘象菩薩圖像和尊格的演變略論(殷博)
回應人:陳靜琪
從戒定慧三學研析聖嚴法師《遊心禪悅》書法風格與意涵(陳靜琪)
回應人:廖肇亨

►阿基米德廳
主持人:龔雋
當代漢傳佛教發展之新探索(桑寶靖)
回應人:李向平
《楞伽經》與聖嚴禪學――定慧雙修的傳統與當代性(林佩瑩)
回應人:胡健財(Kin-Choi Woo)

►蘇格拉底廳
【醫學與佛學論壇二】
主持人:陳榮基
佛法在失智症照顧的運用(黃宗正)
佛法在臨終照護的運用(陳秀丹)

7月2日
9:10-10:20
►國際會議廳
【專題演講】
世界格局之下的佛教,世俗主義和現代化(大衛.麥克馬漢(David McMahon))
在世昇華:亞洲傳統與永續的未來(杜贊奇(Prasenjit Duara))

11:00-12:00
►國際會議廳
主持人:陳金華
智顗對觀音的處理:幻想與現實之外,有神論與無神論之外(任博克(Brook A. Ziporyn))
回應人:Bart Dessein
玄奘的神格化:初期(Ben Brose)
回應人:王晴薇

►柏拉圖廳
主持人:廖肇亨
漢傳禪宗「無情說法」之真意及其現代應用――以聖嚴法師為例(釋果鏡)
回應人:蔡耀明
試論聖嚴法師對「空性」與「佛性」之詮解與貫通(林建德)
回應人:蔡耀明

►洛克廳
主持人:涂艷秋
開山宗長與「寰遊自傳」的角色意識(吳光正)
回應人:蕭麗華
聖嚴法師旅行書寫中的病與佛法(王美秀)
回應人:吳光正

►阿基米德廳
主持人:李向平
聖嚴法師倡導的念佛方法及對「念佛禪」的詮釋(陳劍鍠)
回應人:釋果暉
聖嚴法師於「漢傳佛教」中之傳統與創新――由《大乘止觀法門之研究》談起(胡順萍)
回應人:黃國清

13:20-14:40
►國際會議廳
【近現代佛教論壇一】
主持人:廖肇亨
漢傳佛教的《維摩經》疏傳統與聖嚴法師的維摩經思想 (龔雋)
聖嚴法師結合漸禪法門與頓禪法門之教法和宗風意義(越建東)

►柏拉圖廳
主持人:俞永峯
學僧與近代中國佛教的歷史書寫(釋融道)
回應人:韋聞笛
圓融與排他:漢傳大乘佛教的特性與蘭莘學佛會的族裔融合(胡曉蘭)
回應人:杜贊奇

►洛克廳
主持人:釋果鏡
人間性與世俗性:聖嚴法師的日本佛教研究(朱坤容)
回應人:釋果暉
從《入唐五家傳》看九世紀中葉來華的日本真言宗僧人(姚瀟鶇)
回應人:釋果鏡

►阿基米德廳
主持人:林佩瑩
蘇北僧人在江南:民國時期的僧人流動及其影響――兼以聖嚴法師為例(邵佳德)
回應人:蔡伯郎
生態佛學視域下聖嚴法師心靈環保思想研究(陳紅兵)
回應人:商能洲

15:00-16:20
►國際會議廳
【近現代佛教論壇二】
主持人:鄧偉仁
佛教信仰方式及其現代性建構——以聖嚴法師佛教建設的相關理念為中心(李向平)
跨地同坐一門禪修:法鼓山的國際法脈觀(李玉珍)

►柏拉圖廳
主持人:俞永峯
進步與自由意志:佛教的時間、解脫道的概念及其現代化的可能性(Bart Dessein)
回應人:任博克
聖嚴法師與「宗教學」:探討而判斷中國佛教之「世界宗教觀」(Stefania Travagnin)
回應人:俞永峯

►洛克廳
主持人:釋果光
民國佛教慈善團體的資金募捐研究(1912−1949)(明成滿)
回應人:許永河
中國近世佛教清規中的金錢觀(徐維里)
回應人:謝俊魁

►阿基米德廳
主持人:越建東
關於漢傳佛教修學體系的反思與重建(林嘯)
回應人:陳平坤
佛教全球化下的禪修培育模式轉型——以法鼓山道場為例(釋常諗)
回應人:釋融道

7月3日
9:10-10:40
►國際會議廳
【專題演講】
主持人:杜正民
聖嚴法師文物史料數位典藏理念與技術開發(洪振洲)
聖嚴法師年譜數位化的展望與文史資料數位典藏的時代意義(林其賢、越建東)
回應人:釋果鏡

11:00-12:00
►國際會議廳
主持人:杜贊奇
演揚瑜伽——中華帝國晚期儀式佛教正統性之建構(楊朝華)
回應人:賀耐嫻
繪本和佛教育兒(賀耐嫻)
回應人:釋融道

►柏拉圖廳
主持人:李向平
永續發展與建設淨土:全球倫理架構(江靜儀)
回應人:嚴瑋泓
「四種環保」理念與當代人間淨土的建立(崔红芬)
回應人:釋果光

►洛克廳
主持人:林其賢
聖嚴法師與南通狼山廣教禪寺——兼論聖嚴法師早期佛教思想的形成(葉憲允)
回應人:杜正民
試論聖嚴法師戒學思想的早年人生因緣(李萬進)
回應人:林其賢

►阿基米德廳
主持人:陳劍鍠
漢傳禪佛教之起源與開展——中華禪法鼓宗話頭禪修行
體系之建構(釋果暉)
回應人:俞永峯

13:20-14:20
►國際會議廳
主持人:任博克
禪宗與基督教之間的深度學習:弗朗西斯.克鲁尼比較神學下融通聖嚴法師與约翰.基南的《心經》評論(趙冬)
回應人:胡曉蘭
敵友與亞洲佛教國家家族的創造(30年代—50年代)(史瑞戈(Gregory A. Scott))
回應人:任博克

►柏拉圖廳
佛教經濟學論壇一】
主持人:高長
幸福社會的經濟幸福——佛教的幸福經濟學(許永河)
回應人:高長
「四要」消費者的需求函數(謝俊魁)
回應人:李娓瑋

►洛克廳
主持人:吳光正
唐宋時代慧遠傳記的衍生與慧遠形象的變遷(李勤合)
回應人:李玉珍

►阿基米德廳
主持人:林其賢
聖嚴法師提倡「漢傳禪佛教」之考察——從中國禪法源流、天臺宗與禪宗交涉的歷史脈絡述之(釋宏育)
回應人:陳平坤
五代時期主要禪系——以《景德傳燈錄》為文本的考察(張琴)
回應人:涂艷秋

15:00-16:20
►國際會議廳
主持人:楊朝華
「常樂我淨」在淨影慧遠(523−592)的『大乘義章』(韋聞笛)
回應人:王晴薇
神聖的誕生:中古漢地佛傳與僧傳中的產孕場景(林欣儀)
回應人:楊朝華

►柏拉圖廳
【佛教經濟學論壇二】
主持人:薛富井
佛法與金融市場(詹場)
回應人:薛富井
佛法、企業社會責任與社會責任投資(池祥麟)
回應人:沈大白

►洛克廳
主持人:鄧偉仁
宗派、宗風與北宋後期曹洞宗的傳承(李熙)
回應人:陳金華
聖嚴思想與漢傳佛教傳統之融合(王宣曆)
回應人:桑寶靖

►阿基米德廳
主持人:廖肇亨
翻轉妙蓮華──聖嚴法師《絕妙說法:法華經講要》在現代性語境裡的傳統與創新(蔡淑慧)
回應人:王美秀
漢傳佛教歷史寫作與敘事文本之探討──以聖嚴法師《摩根灣牧牛》為例(林孟蓉)
回應人:陳劍鍠

16:20-16:50
【綜合討論】
主持人:楊蓓
與談人:釋果鏡、陳金華、廖肇亨

系統號:

C-007760

不死的靈魂:張愛玲學重探──張愛玲誕辰九十五周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

不死的靈魂:張愛玲學重探──張愛玲誕辰九十五周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不死的靈魂:張愛玲學重探──張愛玲誕辰九十五周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6年7月1日至2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中研院文哲所B1多用途空間(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文哲所、香港浸會大學

內容簡介:

9:30-10:10
【主題演講】
主持人:彭小妍(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跨語境跨文化的張愛玲(李歐梵,中央研究院院士)

10:30-12:00
主持人:桑梓蘭(Chinese Literature and Media Studies,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愛欲的不可能」與「不可能的愛欲」:《色戒》中的上海寶貝/淑女(陳相因,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黑色邊戒(林建國,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女人作為隱喻:《色|戒》的歷史建構與解(彭小妍,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13:30-15:30
主持人:王曉玨(Department of 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Rutgers University)
「一見鍾情,再見傾心」:張愛玲的後寫實主義(蔡秀粧,East Asain Studies and Cinema Studies, Oberlin College)
講題待定(何杏楓,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
門,迷悟,方(反)向感(宋偉傑,Department of 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Rutgers University)
張愛玲與美國讀者(Karen S. Kingsbury, International Studies, Chatham University)

15:50-17:20
主持人:宋偉傑(Department of 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Rutgers University)傳記與虛構:對照張愛玲與陳舜臣(池上貞子,日本跡見學園女子大學文學部)
繞過中年的中年寫作:解讀《小團圓》(張歡,北京科技大學)
《小團圓》潛文本的敘事學解(梁海,大連理工大學人文學部)

7月2日
9:00-9:40
【專題演講】
「包括在外」與治外法權(王德威,中央研究院院士)

10:00-12:00
主持人:黃心村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張愛玲的超經典表演書寫(張英進,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UC San Dieg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重組張愛玲遺稿〈愛憎表〉的意義(馮睎乾,作家)
張愛玲(未公開)書信中的蚤患書寫:一個初步的考察報告(林幸謙,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張愛玲的假髮(張小虹,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13:30-15:00
主持人:蔡秀粧(East Asain Studies and Cinema Studies, Oberlin College)
東亞的權力再編與藝術家的人生流轉:張愛玲與崔承喜(金良守,韓國東國大學中國語文學科)
張愛玲與失敗的摩登女性:從〈色,戒〉出發(桑梓蘭,Chinese Literature and Media Studies,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傳記與虛構之間:作爲上海民族誌的〈色,戒〉(林春城,韓國國立木浦大學)

15:20-16:50
主持:張英進(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UC San Dieg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冷熱張愛玲:一個世界文學的命題(黃心村,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電影、廣播與聲音景觀:張愛玲與冷戰香港(王曉玨,Department of 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Rutgers University)
家事與國事:冷戰結構下的張愛玲(姚玳玫,華南師範大學中文系)

系統號:

C-007624

歷史與當代道教斗科研究:臺北正一派道教科儀展演暨學術論壇

歷史與當代道教斗科研究:臺北正一派道教科儀展演暨學術論壇

標題:

歷史與當代道教斗科研究:臺北正一派道教科儀展演暨學術論壇

時間:

2016年7月11日(週一)

地點:

政治大學宗教研究總中心1樓閱覽廳、多功能教室(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主辦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

聯絡人:

Tel: (02)2938-7730#69235;E-mail: cscr@nccu.edu.tw

內容簡介:

本活動為2016年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道教週」系列活動之一,有意參加者請逕至官網報名。

10:00-12:00
《大梵斗科》:臺北正一派道教科儀展演
道長暨樂師名單:朱建成、游宗樺、林威呈、顏志宏、吳盈龍、李兩成、林顥原、朱安迪、葉峻男、洪文益

13:30-13:40
【「歷史與當代道教斗科研究」學術論壇】
引言人:林振源

13:40-14:40
【第一場次:斗科歷史】
主持人:張超然
主講人:謝世維

15:00-16:20
【第二場次:斗科實務】
主持人:林振源
主講人:朱建成道長、林德強道長

16:40-17:40
【綜合座談暨閉幕式】
主持人:謝世維
引言人:朱建成、林德強、譚偉倫、張超然、林振源

系統號:

C-007765

第十一屆臺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第十一屆臺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十一屆臺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6年7月12至13日(週二至週三)

地點:

中研院學術活動中心2F(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臺灣語文學會、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聯絡人:

林秀蓮,Tel: 02-26525000#6137

內容簡介:

7月12日
9:20-10:30
►第一會議室
【專題演講(一)】
主持人:鄭秋豫
一次體和反復體在現代漢語裡的相關性(柯理思)

10:40-12:10
►第一會議室
主持人:黃美金
Loans in Formosan Languages and Dialects(李壬癸)
評論人:齊莉莎
Conceptualization of TIME in Saisiyat(謝富惠)
評論人:張永利
賽夏語疑問詞研究(葉美利)
評論人:廖偉聞

►第二會議室
主持人:董忠司
閩南語母音系統—廈門與臺南對比(劉秀雪)
評論人:姚榮松
從歷史文獻看臺灣閩南語之程度補語助詞(李惠琦)
評論人:魏培泉
水一分殊、界分江河──漢語東南方言水系通名使用之歷史層次與空間意涵(程俊源、韋煙灶)
評論人:秋穀裕幸

14:40-15:30
►第一會議室
主持人:魏培泉
The si7 是-marked focus structure in early Southern Min and other related issues(連金發)
評論人:曹逢甫
臺灣閩南語否定祈使句謂語成份探索(鄧冠明)
評論人:李惠琦
閩南方言人稱複數代詞的比較(張以文)
評論人:陳麗君

►第二會議室
主持人:邱文隆
族語復振與學校族語教學(黃美金)
評論人:鄭恆雄
再造家庭族語傳承:阿美族家庭的個案研究(張學謙)
評論人:鍾鎮城
族語復振與數位網路(劉宇陽)
評論人:待邀請

15:50-16:50
►第一會議室
主持人:連金發
閩語表意志及即將之語詞的歷史來源與發展演變(杜佳倫)
評論人:郭維茹
閩南語beh7/bueh7語法化研究(房子欽)
評論人:張群

►第二會議室
主持人:林英津
再探客語「分」的語法化(葉瑞娟)
評論人:賴惠玲
客家話「做—」的語法化及詞彙化探討(邱湘雲)
評論人:鄭縈

7月13日
9:00-10:10
►第一會議室
【專題演講(二)】
主持人:楊秀芳
On the universality of the adjunct-complement distinction in nominal structure(黃正德)

10:30-12:00
►第一會議室
主持人:羅肇錦
從動詞到連接詞:臺灣客語「過」之語法化和詞彙化(李詩敏、賴惠玲)
評論人:江敏華
臺灣客語「著(chog8)」的句法語意屬性及其情態浮現(葉秋杏、賴惠玲)
評論人:葉瑞娟
臺灣客語「過」趨向結構:探討語法化之語音面向(劉曉蒨、曾淑娟)
評論人:歐淑珍

►第二會議室
主持人:張永利
A comparative study ofnominalization in Rukai(齊莉莎)
評論人:李壬癸
Aspectual split ergativity inPuyuma: synchrony anddiachrony(鄧芳青)
評論人:廖秀娟
太魯閣語指示詞現象探究──從語法化的觀點分析(許韋晟)
評論人:蕭素英

14:00-15:00
►第一會議室
主持人:姚榮松
原始閩南區方言裏的*œ韻(秋穀裕幸)
評論人:林英津
試論閩南語的分群(郭必之)
評論人:洪惟仁

►第二會議室
主持人:王旭
Analogical leveling of tonalparadigms in two Hakka dialects(黃子權、蕭宇超)
評論人:鍾榮富
客贛方言濁上歸陰平再議(賴維凱)
評論人:吳中傑

15:20-16:20
►第一會議室
主持人:鍾榮富
閩客語字音對應規律在客語聽辨能力學習上的應用(駱嘉鵬)
評論人:鄭曉峯
客語身體部位詞的時間用法及其變化(黃雯君、鄭縈)
評論人:黃菊芳

►第二會議室
主持人:賴惠玲
客家婚諺中的植物隱喻研究(範瑞玲、邱琦琇)
評論人:陳秀琪
客家話美濃方言否定詞與謂語類型──與其他客方言比較(田中智子)
評論人:鄧盛有

16:30-17:20
【辭典編纂的理論與實踐座談會】
►第一會議室
主持人:曹逢甫
與談人:羅肇錦、姚榮松、黃美金、張屏生、劉宇陽

系統號:

C-007729

中国社会文化学会2016年度大会

標題:

中国社会文化学会2016年度大会

時間:

2016年7月9日(週六)14:00-16:00

地點:

東京ガーデンパレス「天空」の間(東京都文京区湯島1-7-5)

主辦單位:

中国社会文化学会

聯絡人:

E-mail: shabun@hyper.ocn.ne.jp

內容簡介:

7月9日
13:30-16:30
【自由論題報告】
►1番大教室
主持人:茂木敏夫(東京女子大学)
燈謎の近代的文体の形成――章回小説との共生をめぐって(呉修喆(東京大学大学院生)
評論人:大木康(東京大学)
橘樸と内藤湖南の『新支那論』――「中産階級革命論」の問題(趙東旭,明治大学大学院生)
評論人:朱琳(東北大学)
日中戦争時期上海文壇再考――編輯者陶亢徳に注目して(山口早苗,東京大学大学院生)
評論人:鈴木将久(一橋大学)
戦前戦後を繋ぐ思想――政論家としての胡蘭成(関智英,日本学術振興会特別研究員)
評論人:金文京(鶴見大学)

7月10日
【文化大革命から五十年――「研究対象としての文革/記憶の中の文革」】
►1番大教室
10:00-12:15
主持人:川島真(東京大学)
文化大革命と中国人民解放軍(林載桓,青山学院大学)
文化大革命における政治参加と暴力(金野純,学習院女子大学)
臺湾から見た文化大革命――中華文化復興運動を中心に(菅野敦志,名桜大学)

系統號:

C-007786

當代中國道教口述史(1949-present)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工作坊

當代中國道教口述史(1949-present)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工作坊

標題:

當代中國道教口述史(1949-present)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工作坊

時間:

2016年7月12至13日(週二至週三)

地點:

政治大學行政大樓第五會議室(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主辦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

聯絡人:

Tel: (02)2938-7730#69235;E-mail: cscr@nccu.edu.tw

內容簡介:

本活動為2016年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道教週」系列活動之一,有意參加者請逕至官網報名。

7月12日
9:10-9:50
【專題演講(一)】
題目待定(李豐楙)

10:00-10:40
【專題演講(二)】
田野調查與口述歷史(譚偉倫)

11:00-12:15
主持人:李豐楙
近代道教之形塑與道教口述歷史(謝世維)
當代中國道教口述史(1949-2016)研究芻議(林振源)

13:15-13:55
【專題演講(三)】
普度儀禮的成立(松本浩一)

14:00-15:50
主持人:謝世維
從毛澤東時代到後毛澤東時代的溫州道教發展初探(潘君亮)
浙南地方道教口述歷史:以溫州地區泰順縣為中心(祁剛)
清末民初北京城的水火記憶:北京的火神廟與水會組織(孫美子)

16:10-18:00
主持人:林振源
當代閩西道士的知識傳承、宗教體驗和日常生活(巫能昌)
香港道堂與內地道教復興之關係探討:以蓬瀛仙館、飛雁洞佛道社、嗇色園為中心(李志誠)
修煉與弘道:當代陝西道教的兩種面向(呂燁)

7月13日
9:00-9:40
【專題演講(四)】
The historical importance of the oral(常志靜)

9:50-10:30
【專題演講(五)】
類型、空間與變遷:道教儀式發展簡史(張超然)

10:50-12:10
主持人:譚偉倫
多民族地區道教發展現狀:以雲南為例(段鵬)
劍川地區道教白語經《祭腳力》初探(李艷)

13:30-15:20
主持人:羅丹
近三十年廣州純陽觀的復興與發展(陳敬陽)
道教口述史山東部分初期匯報(馬惠娟)
河北廣宗縣道教口述歷史(徐天基)

15:40-17:30
【綜合討論暨工作坊(閉門會議)】
主持人:謝世維、林振源
參加者:潘君亮、巫能昌、祁剛、徐天基、羅丹、馬惠娟、段鵬、李艷、陳敬陽、李志誠、呂燁、孫美子及受邀計畫成員
評論人:譚偉倫

系統號:

C-007660

歷史與當代地方道教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工作坊

歷史與當代地方道教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工作坊

標題:

歷史與當代地方道教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工作坊

時間:

2016年7月14至15日(週四至週五)

地點:

政治大學行政大樓第五會議室(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主辦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

聯絡人:

Tel: (02)2938-7730#69235;E-mail: cscr@nccu.edu.tw

內容簡介:

本活動為2016年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道教週」系列活動之一,有意參加者請逕至官網報名。

7月14日
9:00-9:50
【專題演講】
主持人:謝世維
Daoist ritual traditions in Singapore and Malaysia: introductory problematics Kenneth Dean(丁荷生)

10:10-12:10
主持人:謝世維
Song Thunder MagicRituals (Wu-lei fa) andYuan Daoism of SubtleTenuity (Qing-wei dao)and their significancein Daoist history(Florian C. Reiter(常志靜))
評論人:謝世維
自我身分、倫理性格與社會象徵:道與法的根本差異與互動歷史(張超然)
評論人:王崗
被篡奪的茅山宗師之地位(酒井規史)
評論人:高振宏

13:30-15:30
主持人:張超然
清微法與地方密教傳統(謝世維)
評論人:常志靜
朝封、道封與民封:從三個例子談封敕對神祇信仰的形塑與影響(高振宏)
評論人:酒井規史
明代江西淨明道傳承考(王崗)
評論人:張超然

15:50-17:50
主持人:林振源
贛西北的正一與普庵的度亡比較研究(譚偉倫)
評論人:林振源
閩西道教法師傳統和法師崇拜考(巫能昌)
評論人:潘君亮
河北廣宗縣道教儀式研究: 以高莊村打醮儀式為例(羅丹)
評論人:祁剛

7月15日
9:00-9:40
【專題演講】
主持人:林振源
地方道教文獻研究之意義與新課題:以漳州、臺南道教與瑤族宗教為例(丸山宏)

10:00-12:00
主持人:譚偉倫
南陽仙鄉:泰順前山葉氏道壇及其譜系建構的研究(祁剛)
評論人:巫能昌
溫州地區的族群與地方儀式專家(潘君亮)
評論人:徐天基
地方道教研究:以閩南與臺灣道法二門為中心(林振源)
評論人:譚偉倫

13:30-14:50
主持人:Kenneth Dean
臺灣道壇資料庫建立之芻議與運用:以臺南道壇調查為例(洪瑩發)
評論人:林敬智
地方宗教研究與數位人文:以北港武德宮的地理資訊系統GIS和社會網絡分析為例(林敬智)
評論人:洪瑩發

15:10-16:10
【綜合討論】
主持人:謝世維
引言人:Kenneth Dean
會議觀察報告:丸山宏

16:20-17:50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工作坊(閉門會議)

16:20-17:50
主持人:謝世維
歷史組:Florian C. Reiter、王崗、酒井規史、高振宏、張超然、謝世維
田野組:譚偉倫、潘君亮、祁剛、羅丹、徐天基、巫能昌、洪瑩發、林敬智、林振源
評論人:Kenneth Dean、丸山宏、李豐楙

系統號:

C-007742

留客他鄉憶原鄉:客家伙房建築研究學術研討會

標題:

留客他鄉憶原鄉:客家伙房建築研究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6年7月16日(週六)9:00-17:30

地點:

成功大學光復校區國際會議廳第三演講室(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客家文化研究計畫、國立成功大學規劃與設計學院、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

聯絡人:

吳小姐,Tel: 02-26523352;E-mail: hakka@gate.sinica.edu.tw

內容簡介:

9:50-10:50
主持人:徐明福(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榮譽教授)
客家合院建築的轉型與困境(張孟珠,美和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系助理教授)
評論人:李允斐(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研究所副教授)

11:00-12:00
主持人:黃宣衛(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豐原地區客家伙房空間構成之特色與異同(卓雯雯,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景觀系講師)
評論人:賴志彰(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13:30-14:30
主持人:莊英章(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客座講座)
客家祖堂建築之初探──以屏東佳冬楊家祖堂重建為例(楊景謀,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社團法人屏東縣茄冬文史協會理事長)
評論人:張孟珠(美和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系助理教授)

14:50-15:50
主持人:黃蘭翔(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
日治時期在臺匠師遷徙軌跡與聚落發展之比較──以六堆內埔及美濃為例(林宜君,國立成功大學規劃與設計學院助理研究員)
評論人:韋煙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

15:50-17:30
【圓桌論壇】
主持人:莊英章(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客座講座)
與談人:徐明福(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榮譽教授)、賴志彰(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副教授)、黃蘭翔(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韋煙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

系統號:

C-007740

丕顯商周——古代中國研究青年學者研習會

標題:

丕顯商周——古代中國研究青年學者研習會

時間:

2016年7月13日(三)10:00-17:30

地點: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大樓2樓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主辦單位:

中研史語所文化思想史研究室、捷克科學院亞非研究所駐臺北中心、古代中國研究青年學者研習會

聯絡人:

E-mail: earlychinaseminar@gmail.com

內容簡介:

10:00-12:00
主持人:韋禮文(捷克科學院亞非研究所研究員)
《考工記》「金之六齊」的新解釋(內田純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鑄勒功名——從春秋銘文的鑄勒位置論青銅器鑄造心態之改變(黃庭頎,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

13:30-16:30
主持人:黃冠雲(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晚商異姓貴族淺談——以伊尹後人「黃多子」為例(張惟捷,廈門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從有銘銅器看楚國的異姓宗族(田成方,鄭州大學考古系講師)
西周金文所見貴族仕途(謝博霖,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

16:40-17:40
主持人:郭永秉(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游逸飛(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系統號:

C-007775

詩的交感存在~2016岩上論壇

標題:

詩的交感存在~2016岩上論壇

時間:

2016年7月23日(週六)

地點: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南投縣南投市建國路135號)

主辦單位: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真理大學臺灣文學資料展示中心

內容簡介:

10:00-12:00
主持人:陳昭銘(真理大學臺灣文學資料展示中心主任)
寫真黑白——論岩上的詩性正義(張期達,中央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
岩上《變體螢火蟲》中的身體語言(嚴敏菁,朝陽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以文字畫圖——岩上詩歌中的臺灣風物分析(陳昭銘,真理大學臺灣文學資料展示中心主任)

13:30-15:30
主持人:丁威仁(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岩上詩論初探(丁威仁)
滴盡訥默的愛意——論岩上「抒情詩」的情感觀照與生命影像(柯惠馨,雲林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岩上詩的道家意識(錢奕華,聯合大學華語文學系副教授)

15:30-16:00
岩上回應與對談(與會所有來賓)

系統號:

C-007759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Studies 21th Conference (EACS 2016)

標題: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Studies 21th Conference (EACS 2016)

時間:

2016年8月23至28日(週二至週日)

地點:

St. Petersburg State University, Russia(University Embankment, 7/9, Sankt-Peterburg, Russia 199034)

主辦單位: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Studies

聯絡人:

E-mail: eacs2016@gmail.com

內容簡介:

The 21st biennial conference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Studies will be held in St. Petersburg, Russia on August 23-28, 2016. It is jointly organized by St. Petersburg State University, the Institute of Oriental Manuscripts RAS and the State Hermitage Museum.

The scholars from Europe and beyond are invited to submit their paper and panel proposals online at the conference webpage. An international board of referees will evaluate the proposals submitted to the organizers. The language of the conference is English.

The sections of the conference include:
Linguistics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Premodern Literature
Modern Literature
Cinema, Theater, Performing Arts
Translation Studies
Art, Archeology & Material Culture
Chinese Manuscripts, Books, Artifacts Abroad
Religion
Philosophy
Premodern History
Modern History
East-West Contacts & Perceptions
Politics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ociology & Anthropology
Gender Studies
Economics
Law
Media Studies
Environment
Cross-sectional

【Important deadlines】
April 1, 2016 – June 1, 2016: Online-registration
August 23, 2016 – Arrival to Saint-Petersburg
August 28, 2016 – Departure from Saint-Petersburg

【Keynote Speaker】
The key-note speaker for the EACS-2016 is Academician Vladimir S. Myasnikov (Moscow,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who will deliver a lecture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Studies in Russia.

【Participants & Panels】
The organizers thank all EACS-2016 applicants for their intention to attend the conference. We are also very grateful to the international board of referees for evaluation of more than 1000 proposals (including 68 panel proposals). It was not an easy job to do since only 50 % of all the proposals could be accepted.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s, the organizers invite 557 individual participants and panelists to attend the conference. The alphabetical lists of accepted participants and panels are given below. Please, note that the organizers do not comment on the results of evaluation.

Both the online registration and payment of the conference fee will commence at the conference web site www.eacs2016.spbu.ru on April 1, 2016 and is going to last until June 1, 2016.

List of the distributed to panels participants with the indication of papers’ titles will be published on the web site by the end of the March, 2016.

The preliminary program will be available by June 15, 2016.

【Program】
Schedule of the conference, please see the web-site:http://www.eacs2016.spbu.ru/schedule-2016/

【General Time Line】
Please see the web-site:http://www.eacs2016.spbu.ru/schedule-2016/

系統號:

C-007744

第2屆東亞外交史的新視野——外交史研究的新見解與展望

標題:

第2屆東亞外交史的新視野——外交史研究的新見解與展望

時間:

2016年10月21日(週五)9:00-18: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中型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內容簡介:

9:00-18:00
【折衝尊俎與外交史研究】
神話的現實:中國對「門戶開放」政策的最初反應與中美關係(1899-1901)(劉芳)
中國對國際法的運用與交涉——以1932年9月南京國民政府在國聯對滿洲國問題的申述為例(王慧婷)
部分參與:中國與國際核不擴散機制(1979-1992)(詹欣)

【民間團體與外交史研究】
民國初年的日本訪華團體與中日外交(1912-1914)(羅皓星)
中國俄僑反共團體:以俄羅斯法西斯黨(Rossijslaja Fashistskaja Partija)為例(安德)

【歷史人物與外交史研究】
進步主義在中國:芮恩施與歐美同學會的早期經歷(馬建標)
北洋政府對「老西開事件」的因應(孟凡靠)
《紐約時報》視野中的孫中山(1896-1925)(楊帆)

【財政經貿與外交史研究】
中華民國臨時執政府的國際承認與關稅特別會議(蔡誠)
泰王山地計畫之緣由(1969-1973)(李珆萱)

系統號:

C-007707

第12屆南臺灣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12屆南臺灣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6年10月28至29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屏東大學民生校區五育樓國際會議廳(屏東市民生路4-18號)

主辦單位:

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南臺灣研究工作室、教務處教學資源中心

聯絡人:

董家嫻,E-mail: socialnptu@gmail.com

內容簡介:

一、主辦單位: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南臺灣研究工作室、教務處教學資源中心

二、協辦單位:屏東縣屏北區社區大學、屏東縣屏南區社區大學、臺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臺灣在地文化創新與共學協會

三、經費贊助單位:教育部

四、會議時間:2016年10月28-29日(週五、六)上午9:00至下午5:30

五、投稿報名截止:2016年6月30日

六、會議地點:屏東大學民生校區五育樓國際會議廳(屏東市民生路4-18號)

會議主題:屏東學是什麼?──屏東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徵稿子題:
本研討會除主題演講外,擬分成如下七個子題來組織議程,共分成十個場次進行,每個場次3篇論文:

1.屏東的環境和生態

2.屏東的經濟

3.屏東的政治

4.屏東的社會

5.屏東的文化

6.屏東的教育

7.屏東研究的認識論和方法論

撰稿須知:
歡迎各界學者專家、博士生和碩士生投稿。本研討會採邀稿與投稿併行制,一律先審摘要,約500字,通過後通知作者編入議程。投稿內容以中文為原則,中文論文以不超過一萬字(含參考文獻、註釋和附錄)為原則。撰文體例格式請參考《臺灣社會學刊》論文撰稿體例:http://tsa.sinica.edu.tw/publish_01-1.php

投稿時,請將「投稿報名表」(如附件)填妥後寄至大會信箱socialnptu@gmail.com董家嫻助理(查詢電話:08-7663800轉35301,或籌備總幹事李錦旭老師0953-086403)。大會收到稿件後將主動回覆投稿人已接獲信件。大會將提供論文發表人交通和住宿補助,研討會舉行後論文經編輯委員會審查通過、收入論文集者,並酌給撰稿費用。而為方便討論交流,如作者無提出異議,擬將論文於交稿後至研討會舉行期間掛在專屬網頁上。

重要日程:
摘要繳交截止:2016年6月30日

全文繳交截止:2016年9月30日

論文發表順序通知:2016年10月21日

研討會舉行:2016年10月28-29日(週五、六)

研討會舉行後全文修改繳交截止:2016年11月20日

系統號:

C-007673

2016 年度「臺灣日語教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融合語言與文化之日語教育

標題:

2016 年度「臺灣日語教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融合語言與文化之日語教育

時間:

2016年11月26日(週六)

地點:

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第一教學研究大樓R棟(臺北市士林區士林區臨溪路70號)

主辦單位:

東吳大學日文系、臺灣日語教育學會

聯絡人:

郭華修秘書,Tel: (02)2881-9471#6532

內容簡介:

1.會議宗旨:為促進日本語文研究相關人士之學術交流及研究成果分享,特舉辦日語教學國際會議,圖以宏觀的角度展開與日語教學相關之日本語學、日本文學、日本文化、日語教育之研究,並促進學術交流。

2.會議主題:融合語言與文化之日語教育

3. 徵稿範圍:與日語教學相關之日本語學、日本文學、日本文化、日語教育之理論與實踐研究。

4.主辦單位: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 臺灣日語教育學會

5.會議地點: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第一教學研究大樓(R棟)(臺北市士林區臨溪路70號)

6.會議時間:2016年11月26日(星期六)

7.發表語言:日語

8.發表方式:請於「報名者個人簡歷」中載明發表方式。
A.口頭發表:發表20分鐘,討論10分鐘。
B.壁報發表:發表者須於大會規定之時間、場所內發表。

9.報名資格:
(1)學會會員(已繳納2016年度會費會員)。
(2)非會員者,須於論文截稿時繳納發表費新臺幣1000元/人次(郵政劃撥或現金袋)。每人投稿以一篇為限,且不得重複投稿。

10.審查方式:發表摘要經本國際學術研討會籌備委員會審慎評估會審後,決定接受論文篇數及發表者。審查結果於2016年4月中旬連同論文格式及全文截稿通知一併寄出。

11.聯絡處:111臺北市士林區臨溪路70號
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臺灣日語教育學會

2016年日語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籌備委員會
聯絡電話:(02)2881-9471 分機6532 郭華修秘書
傳真號碼:(02)2883-6055
E-mail:taiwanjapanese.url.tw@gmail.com

系統號:

C-007671

2016第五屆屏東文學學術研討會:原住民文學與文化

標題:

2016第五屆屏東文學學術研討會:原住民文學與文化

時間:

2016年11月11日(週五)

地點:

屏東大學人文館B103教室(屏東市民生路4-18號)

主辦單位:

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聯絡人:

Tel: (886-8)7663800轉35201;E-mail: pingtungliterature2016@gmail.com

內容簡介:

一、指導單位:教育部

二、主辦單位:國立屏東大學

三、合辦單位:屏東縣政府、屏東縣阿緱文學會

四、承辦單位: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五、研討會日期:2016年11月11日(星期五)

六、研討會地點:國立屏東大學民生校區五育樓4F第三會議室(暫定)

七、研討會主題:原住民文學與文化

八、徵稿方式:公開徵求論文

論文範圍:
(一) 屏東原住民文學研究

(二) 屏東原住民文化研究

(三) 臺東、高雄原住民文學與文化研究

(四) 其他與本次會議主題相關之研究
(研討文本包含:文字、圖像、影像、音樂、戲劇等)

九、論文題目及摘要截稿日期:已於5月10日截止。

十、通知研討會論文發表資格名單日期:已於5月31日通知。

十一、研討會發表論文截稿日期:2016年9月30日(星期五)

十二、注意事項:撰稿資料表及論文資料表(請至官網下載)

十三、聯絡方式: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900屏東市民生路4-18號
TEL:08-7663800#35201

系統號:

C-007672

第35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35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7年5月19至20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3樓(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中華民國聲韻學學會

聯絡人:

林秀蓮Tel: 02-26525000#6137)

內容簡介:

會議時間:2017年5月19-20日

會議地點: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人文館)3樓

會議主題:時空的對話:漢語音韻學的多元發展

會議子題:
漢語音韻學通論
漢語音韻學個別歷史階段研究(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
漢藏語比較研究
漢語方言及語音演變
聲韻學相關議題
聲韻學與文學、經學及語文教學的關係

摘要截稿日期:2016年8月20日(六)

公佈摘要通過日期:2016年9月19日(一)

全文截稿日期:2017年3月31日(五)

會議語言:華語與英語

投稿類型:
(1) 個別投稿:與「會議主題、子題」相關之學術論文。
(2) 專題小組(panel)投稿:自組專題小組成員3~5人(含主持人)。

摘要寄送:
請下載「2017第十五屆國際暨第三十五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發表人資料表及論文摘要表」,填寫後擲交Word檔及PDF檔各一份至:isnchcp2017@gate.sinica.edu.tw。
擬籌組專題小組者,所有成員均須分別下載及填寫。

撰寫須知:摘要內容應包括:主旨、研究問題、取材、方法、預期成果等;以上內容請以500字為限。

摘要審查:
投稿摘要均須經「2017第十五屆國際暨第三十五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議程委員會進行審查,審查通過後始得發表。無論是否錄取,大會均將個別去函通知。

※本演討會發表者需為聲韻學會會員,詳情請參見官網。

系統號:

C-007783

「世界史中的中華婦女」學術研討會

標題:

「世界史中的中華婦女」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7年7月11至14日(週二至週四)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史所(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近史所

聯絡人:

林秀娟,Tel: 886-2-27898202;E-mail: schuan@gate.sinica.edu.tw

內容簡介:

最近20多年來,中國婦女史研究有了很大的突破,從「父權壓迫」到「女性自主」,從「她的故事」到「性別建構」,中國婦女在歷史上的身影愈來愈清晰,她們所發出的也不再限於幽微的「無聲之聲」。不過正當婦女史的知識積累日益豐富而細緻,我們發現到,中國婦女史研究也出現相當的侷限性,特別是承襲著「中國」的框架。近代中國的女權發展無可避免地捲入民族國家的形成過程,也因此探討近代中國婦女史幾乎不可能繞過國族主義。然而,國家是否為婦女史研究的最重要關鍵?我們是否可能像十多年前杜贊奇(Prasenjit Duara)所提議的,「把婦女史從民族國家拯救出來」?

基於這樣的思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將於2017年7月11-14日召開「世界史中的中華婦女」國際學術研討會。以「中華婦女」為主題,即希望超越民族國家的界線來研究中國(包括華裔)婦女史,一方面把中華婦女放在世界歷史的舞臺上重新審視,例如:她們對「域外」的想像、書寫及經歷,她們與外國人之間的互動和理解(或誤解),中國與外國婦女的經驗異同比較等。另一方面,吾人正身處於「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地球村裡,許多區域性的政治動亂、經濟危機、環境變遷其實都是全球議題。不論我們是否同意「全球化」的命題,「全球性鏈結」儼然是認識區域文化的一把鑰匙。這種全球性鏈結與中華婦女有何關係?全球性的視野對於中國婦女史研究提供什麼樣的新觀點與洞見?至於時間跨度上,本次會議上溯古代,下至1970年代,意在提供長時段(longue durée)研究的對話機會。換言之,本次會議將從跨地域及跨時代的角度,重探中華婦女的歷史。

為擴大參與以集思廣益,本會誠摯歡迎學界就(但不限於)以下議題投稿:
1.日常生活(食、衣、住、行、物質文化)
2.革命與戰爭
3.移民、流亡與離散
4.政治與統治(女性統治者、參政權、外交)
5.宗教與禮俗
6.身體、衛生與醫療
7.科學與技術
8.性、性別與性傾向
9.婚姻與家庭
10.創造與設計(表演藝術、電影、音樂、美術、文學、生活風格)
11.法律、犯罪與刑罰
12.經濟生產(農、工、漁、商、手工業)
13.空間與地方
14.邊境婦女(海外與邊疆)
15.家政學與家庭管理
16.大眾文化

本會接受有主題的論文組(panel)或個別論文的投稿,論文撰寫與大會使用的語言為中文或英文。每組 (panel) 參與學者以不超過五位(包括主持人、論文發表人、評論人)為原則,所發表論文最多四篇。繳送內容包括:與會學者之姓名、職銜與聯絡方式;場次主題及摘要(500字內);每篇論文題目及摘要(250字內)。個別論文報名者請提供姓名、職銜、論文題目及摘要(250字內)。本會將針對論文與主題進行評審,並於2016年6月30日公佈評審結果。

與會學者交通費請自理,大會將提供與會學者(大臺北地區以外)5天住宿,從2017年7月10日入住,15日退房。與會學者若擬延長停留時間,大會可以協助訂房,但須自行負擔費用。

系統號:

C-007670